幼儿数学应用题集体教学有效性(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23:12: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数学应用题集体教学有效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数学应用题集体教学有效性》。

第一篇:幼儿数学应用题集体教学有效性

幼儿数学应用题集体教学有效性

【摘要】 集体教学是我国幼儿园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形式,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目标,也是当前幼儿教育面临的难题。本文以宕昌县幼儿教师在数学减法应用题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创设情境组织教学、巧设问题组织教学和鼓励幼儿自主思维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集体教学; 有效性; 幼儿园数学;应用题

一、幼儿园数学教研活动的背景[1]

幼儿园数学减法应用题教研活动名称:生日礼物 地点:一小附属幼儿园、车拉附设学前班 执教老师:陈玉霞、王丽花

教研活动参与者:宕昌县幼儿园长、教师、千千树项目人员何怡等。

二、幼儿园数学教研活动的开始[1]

(一)教研活动开场

活动开场:一小附属幼儿园、车拉附设学前班的老师们和教研员做教研交流活动,陈老师、王老师首先对您的这节课做一个自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达到的预期效果、这节课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附:数学儿歌:

生日礼物

跳跳过生日,早期捉虫子。

运气真叫好,4只到手了。

蹦蹦来送礼,跳跳好欢喜。打开盒子瞧,咧嘴开心笑。

我捉了4只,加上这几只,现在10只虫,大家一起吃。

蹦蹦送几只?跳跳没有说,这题有点难,请你做一做。

(二)教案设计和实施的活动[1]

1.活动1:“生日礼物”(由陈玉霞老师设计和实施)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复习圆形和方形两种不同的形状。

2.引导幼儿通过学习故事,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圆形和方形,并 知道他们是密不可分的。活动准备:

自制图片(青蛙蹦蹦、青蛙跳跳、10只毛毛虫)活动过程:

一、唱儿歌

老师带小朋友唱儿歌,老师带小朋友们读儿歌的内容。

二、讨论儿歌中出现的数字逻辑关系。

三、理解数学关系 1.出示毛毛虫实物? ∽∽∽∽∽∽∽∽∽∽ 2.掰手指

① 跳跳现在有几只虫子(请小朋友们伸出10个手指头)

② 跳跳捉的4只虫子拿走(请小朋友缩回4个手指),还剩几只虫子?这几只虫子是哪儿来的(谁给的)? ③ 3.图展示

∽∽∽∽

∽∽∽∽∽∽∽∽∽∽

四、列算式,分析算式中各项所代表的含义。

“—”“10”“4”“6”各代表的意思

五、变换虫子数量,让幼儿计算。10-6=4 10-4=6 10-5=5 2.活动2:“生日礼物”(由王丽花老师设计和实施)活动目标:

1.幼儿根据故事情景理解数学关系。2.对幼儿逆向思维的开发和培养。活动准备:

祝福生日歌,蜗牛与黄鹂鸟、手绘青蛙、毛毛虫替代物(黑板上画小圆圈)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手指加减操

做手指操可以练孩子的思维和灵敏度。

二、用故事导入,引出活动

跳跳过生日了,早早的起来捉虫子,今天他的运气真不错,捉到了4只虫子,好朋友蹦蹦来给跳跳过生日,(师)小朋友们想想他给跳跳带来了什么礼物啊,(学)生日蛋糕、虫子等。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带来了什么?

跳跳

蹦蹦 →0 0 0 0 0 0 0 0 0 0 10

→ ?

思路一:老师引导孩子

老师找了粉笔盒替代生日盒子,打开盒子后,把虫子替代物黄色小圆圈画到了黑板上,跳跳开始捉了4只虫子,朋友蹦蹦送来生日礼物,小朋友们唱着生日歌,小朋友们数一数蹦蹦送了几只?跳跳现在一共有几只虫子,在所有的10只虫子里去掉它自己捉的4只,就是蹦蹦送的,我们怎么列算式啊,先启发孩子,再引导孩子列出算式 10-4=6 重点理解“-”的含义,从现有的10只里去掉4只自己捉到的虫子,就是蹦蹦送的虫子。

思路二:老师启发孩子

①朋友团团送礼物,生日歌曲同步,跳跳共有8只,问团团送了几只?怎么列算式啊?鼓励孩子,给孩子留想的空间,有一个孩子说出来了,8-4=4,随后有部分孩子开始应和,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解释算式,有少部分的孩子尝试。②欣赏蜗牛与黄鹂鸟舒缓心情,调节孩子的情绪

③迟到的朋友给跳跳送礼物,把送的虫子放到后面,跳跳我们点一下共有几只,把数字7写上,蹦蹦送的几只我们不知道?

跳 0 0 0 0 0 0 0 7 迟到的朋友 ?

那算式应该怎样列呀?鼓励孩子想,通过观察知道算式的孩子比上一次要多一些。7-4=3,试着问孩子7、4、3各代表什么意思?这就充分说明一个问题,引导启发孩子有明显的效果。

④又一个朋友来送礼物,总共9只,朋友送了几只?能不能列出算式?大部分的孩子懂怎么列算式了。9-4=5 思路三:老师培养孩子

训练逆向思维的活动如老师要是说坐下,孩子就要站起来;说左手就举起右手等相反的活动

三、教研员和执教老师的对话[1]

(一)教研活动中教师和教研员对存在问题的探究 1.对活动1问题的探究

(1)出示毛毛虫实物的时候黑板太小,毛毛虫挤到了一起,孩子们无法看清楚。(2)教学目标不明确,数学逻辑关系不清晰。

(3)教师的引导不到位,后面涉及变换虫子数量关系无法使孩子参与其中。(4)整堂课当中孩子参与,师生互动几乎没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2.对活动2问题的探究

(1)根据大班孩子的注意力,大班幼儿的授课时长不超过35分钟。(2)蹦蹦送来了礼物,跳跳一共有了10只虫子,让孩子一一点数实物虫子。

(3)朋友送来的礼物除了虫子,还可以送鲜花、水果等其他的东西。(4)黑板上写抽象数“7”,写算式多鼓励孩子来做。

(二)教研活动中教师和教研员对课堂亮点的挖掘 1.活动1课堂的闪光点

(1)制作的青蛙、毛毛虫图片生动、形象。(2)掰手指的活动对幼儿和适合。……

2.活动2课堂的闪光点

(1)老师个人的综合素养非常的好,数学课堂当中融入了很多的元素,锻炼孩子的思维、注重孩子语言的发展、巧用音乐舒缓孩子情绪。

(2)善于观察孩子,给孩子留出思考的时间,鼓励孩子发言。

(3)在送礼物的时候用到了一个礼物盒非常的生动形象,孩子们理解起来更加容易。(4)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景吸引幼儿,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三)教研活动中教师和教研员对数学应用题的讨论

应用题在数学教学当中是个难点,学习变化集未知类型的应用题更难,幼儿刚接触应用题时存在的问题很多,困难也很多。孩子如果以前从未接触过类似问题的时候,孩子们的思维可能会受阻,难以理解这种逆向的思维所带来的数学逻辑关系,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做了以下的思考: 1.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蒙台梭利所说的“工作”是指让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 ,是一种自由、自主、自助、自乐的活动。儿童数学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 ,幼儿数学教师需要在把握这些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 设计并组织更具适宜性的教学活动, 让儿童在一个相对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自然、主动地进行相关学习。例如:在生日礼物这个活动当中,读生日礼物的儿歌吸引孩子,培养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主动和孩子讨论数学逻辑关系,跳跳早上起来捉虫子,蹦蹦送来了生日礼物,蹦蹦送了几只我们不知道,加上蹦蹦送的虫子,现在跳跳一共有10只,蹦蹦到底是几只呢?变换数量关系有目的的创设相关的情景组织教学如朋友团团也送来了生日礼物、迟到的朋友送来了生日礼物等。

2.巧设问题组织教学

GGI 项目研究认为数学问题是促进儿童数学学习、提高其数学认知能力的主要方式。从幼儿园开始, 教师要让儿童解决大量涉及到加、减运算的数学问题。同时, 教师根据自己对于数学问题及儿童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的了解, 精心选择呈现给儿童的一些数学问题,保证其能够基于自身的发展水平形成适宜的问题解决策略 ,如儿童通过事物操作或动作来模拟、重现题目中所描绘的行为与关系, 从而直觉地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情景确立的条件下,老师带孩子由实物数引导孩子跳跳先捉了4只虫子,蹦蹦送来礼物盒,盒子里装着孩子看不见的虫子,取出虫子跳跳的虫子变成10只,讨论,跳跳开始几只虫子?跳跳现在几只虫子?跳跳开始有4只虫子,后来变成了10只,多出来几只虫子,怎么多出来的? 3.鼓励幼儿自主思维

GGI 项目研究认为儿童在没有成人提供明确策略支持的情况下也能自己发现或发明一些策略解决问题 ,而且每位儿童的每种解决方法都非常重要 ,因为它们既是儿童现有数学思维发展阶段及水平的反映, 又是儿童数学思维进一步发展的起点。[3]老师只能引导幼儿,拓展孩子思维,让他们去猜蹦蹦到底送了几只,尝试着说,给孩子创设机会,鼓励孩子大胆思维。教学中的问题采取商量和讨论的策略,对思维较慢的孩子,留充足的时间供孩子思考。尊重幼儿思维发展水平,设计科学合适宜幼儿的教学活动。

[3]

[2][参考文献] [1] 朱家雄.方脸和圆脸.朱家雄的学前教育研究网.2006,(8)[2] 任代文.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59.[3] 李静,王秀兰.学前教育数学教师的基础知识[ 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2,(2).

第二篇:幼儿数学“口述应用题”教学的探索

幼儿数学“口述应用题”教学的探索幼儿园大班数学中的“口述应用题”是锻炼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贯彻逻辑思维训练的原则,并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具体地讲,就是要“坚持两种训练,实行两个转化,进行两 种比较”。

一、坚持两种训练 BR 1.结构训练 任何一道口述应用题都是由情节和数量关系两个方面组成的。情节和数量关系组成一道口述应用题的结构框架。幼儿要解答口述应用题,必须对题的情节和数量进行分析,了解构成要素的概貌,然后才能解答。基于 这个特点,在教学中可进行以下的结构训练。例如:青青的草地上有2只大白鹅,后来又来了2只,一共是几只大白鹅?①我们对这道题的结构可进行这样的分析:青青的草、大白鹅,具备了基本构成要素。而绿的草、白的鹅,非常接近幼儿的生活,很容易激发幼儿的思维兴趣,引起他们的联想。这样,幼儿思维的闸门也就打开了。②紧接着把“原有2只,又飞来2只”这样一个数量关系,寓于结构,容于情节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理解道理。由此看来,口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算法是隐含在情节中,而情节又由多个客观要素构成,只有引导幼儿分析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地选择方法,得出答案。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不仅可以使幼儿达到真正理解题意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2.读题训练 要素、数据和问题寓于口述应用题的情节中,情节蕴含着数据和问题的关系。读题的过程就是在整体中认识部分,在理解部分的基础上把握整体。由于读题是由老师进行的,所以以读题来训练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是符合幼儿的生理特点的。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口齿要清楚,速度要适中,先进行初读,使幼儿对题目形成一个总的初步的印像,能说出题目说了一件什么事;其次,再进行强化。反复读题,使幼儿在头脑中把题目划分为几个部分,分别理解它们,能说出题中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突出主要信息;最后使幼儿能把信息综合起来,在头脑中把题目的各部分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例如:树上有5只小鸟,飞走了2只,还剩下几只?教师首先进行初读,让幼儿明确题目说的是树上有小鸟的事,然后再有重点地反复读题,并通过实物演示 分别让幼儿理解题中的“树上有小鸟”、“飞走了”、“还剩”等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说出题中的条件和所求问题。最后,把题目所涉及到的概念、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动态和表象。需要强调的是,解答口述应用题,起初最好伴有直观教具,使题目中的部分、整体及其数量关系具体地呈现在幼儿面前。这样,既能起到保持信息的作用,又能为数量关系提供直观的依据。BR

二、实行两个转化BR 两个转化,即舍弃题中的具体情节,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把教学问题转化为算式。由此看来,转化的本身就是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实现转化,既能促进幼儿把握数量关系的实质,又培养了幼儿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引导幼儿逐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要求。例如,小明有2朵花,小军有1朵花,他们一共有几朵花?教师请一位小朋友拿2朵花站在前面,再请另一位小朋友拿1朵花并排站好,让其他幼儿回答。小朋友们在 回答有3朵花后,教师应肯定他们算得对,同时再提出问题:“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不论幼儿能否答出 是用加法,教师都应进一步通过活动显示加法的含义。教师可将两位小朋友的花合并握在一只手中,边说明:“要算出一共有几朵花,就要把两个小朋友的花合在一起,就是2朵花加上1朵花,共有3朵花,用的是加法,加法得出的数是变多了。”这样,幼儿既看到了两个数合并的过程,又看到了合并的结果,具体地理解了加法的含义,就将具体的情节转化为数学问题,最后转化成为具体的算式2+1=3。转化训练,一方面要符合幼儿思维的水平和特点,另一方面要让幼儿参与转化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幼儿抽象、概括的能力。BR

三、进行两种比较 比较”是一种用以确定客观事物、客观现象间有相同、相似和差异特点的过程和逻辑方法。口述应用题 教学要突出以下几种“比较”训练。1.顺逆比较 顺逆比较,是要求幼儿掌握验证解题正确与否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幼儿逆向思维能力。这种方法是 计算出结果后,与原来的已知数进行比较。例如:小红有1支铅笔,妈妈又给她买了1支,小红现在一共有几支铅笔?这是道加法题1+1=2,把得数2和已知数1相比较,显然,得数比相加前的已知数多了,说明这道题用的 算法是对的。2.数量关系与实物比较解答口述应用题的教学有加法和减法两种,要把加法和减法中的数量关系和实物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使 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真正含义。例如:盘子里有5个苹果,小倩吃了2个,盘子里还有几个苹果?通过实物与数量关系的一一对应,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5 个苹果,少了2个,还有3个苹果。这样使抽象 的算式题与具体的情景相联系,使幼儿在数量关系和实物的比较中掌握加减法的真正含义,为进一步培养幼儿 的逻辑思维能力打下了基础。文中所述的是基本方法的训练,不能概括一切思维的训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加以训练,使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更加切合幼儿的思维实际。在“口述应用题”教学中,优化思维方法训练,把科 学的思维方法化为幼儿思维的工具,这既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更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篇: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途径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途径

荔城区黄石中心幼儿园 曾丽娟

“数学不是教师强加给幼儿的概念,也不是记忆不完的知识,而是在生活的事件与材料中隐含着的事物属性与关系。”这句话给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作了极好的界定。许多幼儿园教师对如何开展优质约幼儿园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并作了积极的深索,例如试图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增进幼儿对数学探究的自主性,尝试投放较多的材料供幼儿操作,等等。然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将生活本质的具体形象性、随意性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严谨性有机地统一在以集体教学形式组织的幼儿园数学活动中,这是一个极具专业性的问题。在幼儿园观摩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时发现,幼儿身边虽然不乏丰富的操作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并没有激起幼儿自主探究的热情;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只是散漫地参与游戏,很少积极自主地学习“以数学的知识、思维和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对此,不少教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幼儿园数学教学究竟路在何方?”

一、正确把握数学活动目标

一直以来,许多幼儿园教师把教学目标看成是可有可无的部分。面对新的教学内容,一教师习惯于提笔就写教学过程,不仔细思考本次活动的目标是什么。有些青年教师唯教学参考书为上,认为写参考书的人水平比自己高,自己不必再花心血去设计教案了,往往照本宣科,不重视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手段的分析,失去了正确把握教学目标的机会。时间一长,许多教师逐渐丧失了把握核心教育目标的能力。

在设计数学活动时,教师应采取以下几种策略来把握教学目标。首先要反复研读教学内容,分析该教学内容涵盖了哪些人文、自然、科技方面的知识和关系属性。例如,关于大班数学中“自然测量”的内容,教师首先要仔细研读“自然测量”一词,想想“自然测量”会用到哪些基本量具,测量时该注意哪些基本方法以及量具的演变历史等问题。随着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教师对该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实际上已经有了初步的梳理。其次,教师要衡量幼儿的年龄与认知经验,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由于年龄不同,认知经验不同,不同个体对同一教学内容会产生不同的经验与感悟。例如,“1和许多”是小班幼儿可以接受的学习内容;“10以内的减法运算”对于大多数小班幼儿来说难度过大,对中大班幼儿却比较合适;“物体的弹性与哪些属性有关”这一话题不太符合幼儿的认知经验,但是大班幼儿或许可以试着探究“如何使球弹得更高”这一操作性更强的感性问题。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合理判断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合什么年龄的幼儿学习,确定科学的教学目。

二、恰当组织数学探究活动

“教学就是要通过情境在学生的头脑中引起认知的兴奋,产生认知的冲突,形成思维的爆炸,进而引发学生的认知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模拟生活中的游戏情境和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探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创设了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幼儿就会在趣味情境中开展有效学习;只要给予幼儿操作材料的机会,幼儿就能主动探究问题。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有些教学情境单纯追求游戏的娱乐价值而淡化了数学探究活动的核心价值;有些操作材料看似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却不能“与幼儿有效对话”,幼儿在热闹地摆弄操作材料时既没有思考也没有发现。

对“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而言,教师要有效地利用生活中原生态的材料本身的形、色等外观属性或在材料上添加一些特殊的图形、符号等信息,将“数学问题”和“操作要求”有效地“物化”在材料上,促使幼儿在感知当前的认知情境和接触当前的操作材料时产生“知觉唤醒”,从而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例如,将一堆色彩鲜艳的积木放在小班幼儿面前,倘若没有特殊的信息提示,幼儿只会随意地进行积木构建游戏,不会意识到“我应该如何来‘玩’这些积木”。此时,倘若教师能够提供不同颜色的分类槽,并提供简单的提示或暗示,幼儿一般能主动按积木颜色进行分类活动;如果教师能在分类槽盒底画上相应的点子或数字,幼儿就可能根据标记开展按数取物的游戏。这些“数学问题”或“教学目标”并不是在直接的语言传递过程中灌输给幼儿的,而是以“信息符号”的形式“物化”在材料上,再由材料向幼儿发起“知觉的挑战”,从而提升操作材料的数学探究意义,引导幼儿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

三、有效开展数学教学评价

对幼儿园课堂文化的关注,促使教师对教学评价语言进行多元化革新,但是目前幼儿园数学教学评价中仍然存在两大缺陷:一是评价的文化含量不高,缺乏人文内涵;二是评价的技术含量不高,缺乏专业底蕴。“嗯,不错。”“好,真快。”“大家一起拍手表扬他。”在幼儿园课堂中,这类应答式评价语言或者摸摸幼儿脑袋、拍拍幼儿肩膀等辅助性肢体评价方式司空见惯。在一次大班数学活动“和时间赛跑”中,教师问幼儿:“请你们回忆一下,你用一分钟时间做过哪些事情?”有的幼儿说:“我吃中饭用了一分钟。”有的幼儿说:“我起床用一分钟时间。”也有的幼儿说:“爸爸一分钟走一步。”幼儿的回答各种各样,千奇百怪。其间,教师时而平和地微笑,时而习惯地应和,时而默许表示鼓励和认可。在“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中,当意识到幼儿不知道一分钟时间长短的时候,教师最好能马上反问一句:“每个人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这比微笑和点头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更能让幼儿急于去探究“一分钟时间究竟有多久”。有的教师觉得,数学教学评价应当精练扼要。评价时注意语言的内涵与追求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并不矛盾,更何况幼儿的语言是在不断模仿他人与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仅仅通过单一的语言活动就能达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目的。人文化的数学活动评价倡导教师用教育智慧判断幼儿的“即时”言行,分析幼儿的回答代表着怎样的经验,幼儿为什么会有如此想法,怎样回应才能让幼儿豁然开朗,以此作为有效推进教学的依据,从而使教学评价更加动态化、人文化,而不是用机械的应答来反馈幼儿。教师应该即时关注和评价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伴随着怎样的思考,在回答问题时基于何种经验,在作业记录单上呈现哪些不同的理解方式等,即在幼儿与多种教学要素的互动中,分析、判断幼儿的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策略,并且及时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让每一个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有效发展,不断引发幼儿新的学习生长点。

发布者:烘烘老师 www.xiexiebang.com 阅读:2687 次

为探索幼儿集体教育形式下汉字教学高效教育场的创设,适度的掌握程度的把握,科学的识字程序的排列,通过比较中外众多的幼儿识字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弱点,根据幼儿识字的特点,我班开展了“幼儿渗透性趣味识字”的实验研究。一年来,我们对幼儿渗透性趣味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

(一)渗透性的识字教育。

本实验按照现行的教学计划,不增设课程,不增加课时,将识字渗透于语言、常识的教学之中。

首先,将语言与常识活动合并,以主题教育的形式选编了语、常综合教育的教材,将汉字教育的内容渗透在语言与常识的教育之中。然后,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在汉字编排上根据幼儿容易识记的字优先、组合能力强的字优先、使用频率高的字优先等原则,确立每个活动的汉字教育任务,与此配合,编写了从短语。单句开始的阅读材料,并配以插图和录音带。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识字教育与语、常教育相结合。幼儿园每一活动的活动时间短,要求课堂教学环节的衔接必须十分紧密,时间也非常紧,如将汉字教学生硬地插入,很有可能冲淡教学气氛,分散对原有学习内容的注意力,出现汉字教学冲击原有教学的后果。为此严格控制汉字教学的量与度,并充分利用教学艺术,使识字与语、常教育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如:在出示实物苹果的同时,出示汉字“苹果”,使幼儿在无意中把汉字与实物有机地联系一起。又如:新教儿歌《秋风》出示汉字“秋风”,使幼儿在无意识中感知汉字。

同时,将识字渗透在课外的各项活动中,在新授课上,幼儿对汉字的字形与口头语言中已掌握的音义建立了初步的联系,而要巩固、强化这种联系,还需要给幼儿提供与该汉字反复接触和练习的机会。为此,在户外活动,晨间谈话或各种游戏活动中,教师有意地将所学过的汉字渗透其中,同时,我们在环境布置时非常注意将所学过的汉字融人教室、午睡室等学习与生活的场所,让幼儿在有意与无意地与汉字反复接触中巩固汉字教学的成果。

另外,我们还非常重视家长的配合,使识字教育渗透在家庭教育之中。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讲明,幼儿园不要求也不提倡家长着力去教,但要求家长做到态度上关心并注意激励。如当孩子主动地告诉父母认识了××字时,家长应当场给予表扬,当孩子在各种场合指着不认识的字询问父母时,要热情地给予回答,并予以肯定。实践证明,家长的关心,特别是鼓励,对于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及求知欲,具有老师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这方面做得好的家长,其子女主动识字的数量已是所教过汉字的一倍以上。

(二)趣味性的识字教育。

只有将识字以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幼儿,才能有效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情绪,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此,我们在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两个角度进行探索实践。我们的做法是:

使教学内容充满趣味。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教材的兴趣。”在选编教材的工作中,我们非常注意把能使幼儿愉快的内容跟有益的内容结合起来,汉字部分,声音配以儿童化的插图,为寓教于乐奠定基础。同时,重视挖掘汉字本身的趣味因素。利用三维平面创造的方块字,是我们中华民族高度智慧在语言文字结构上的结晶,有人说它是“迷宫”,有人说它是“魔方”,还有人说它是“IC(集成电路)”。凡此种种,皆是在其蕴含的丰富性、深刻性,形义联系的形象性、生动性方面所给予的形象化的评价。我们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与图形误字的特点,运用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汉字本身所蕴含的趣味因素,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教“小”字,教师采取形象化的解释:一个小朋友很小,两只手(两点)扶着走。同是,配以形象的动作表演。实践证明,小朋友学起来轻松愉快,又富有成效。

使教学过程富有趣味,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教师以生动形象并富有表情的语言、动作及音响、图片等辅助教具,创设出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能使幼儿感到亲切、有趣,从而集中注意力,激发出求知欲,在情境中愉快有效地学会所教的汉字。如教“生气”“高兴”,在语言课具体的故事情节中,让幼儿根据教师的示范摹仿,或让幼儿情境表演,孩子们的思维活跃。情绪高涨,可在一种欢快的气氛中架起音、形、义的桥梁,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汉字。游戏,是一种符合儿童天性,能使他们好奇心,求知鹏以充分满足的趣味活动,将它运用于汉字教学,也是一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根据本课题生字渗透于语常课程教学,复习巩固渗透于各项活动的特点,教师有意设计一些能与其他教育活动结合的或专项的游戏活动,能使教学过程充满趣味,让幼儿在玩中进行再认识练习,达到巩固的效果。

(三)对渗透趣味幼儿识字模式的初步认识

在一年渗透性趣味识字教育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本幼儿识字教育模式显示出的优势有:

l、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幼儿易于接受。一年来,已培养了幼儿学习汉字的积极情绪。对家长和幼儿进行幼儿汉字学习的态度抽样测试结果表明,幼儿识字的情绪是积极的,未产生畏难与厌学的不良情绪。

2、能较有效地避免诸如“听读游戏幼儿识字”模式所出现的学习成绩分化过大的现象。到上学期期末,教材规定要求掌握的汉字共226个,在34人中已全部掌握的有21人,占61.8%,20个以下未掌握的9人,占26.4%,20字以上未掌握的4人,占11.76%。从以上结果看,掌握高,分化现象不明显。

3、能较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我班的幼儿们并不满足于学习老师所教的汉字,而是在本实验所设计的渗透性识字教学场中,主动参与,通过主动求知,幼儿园与够的引导与配合,自主地学会了许多汉字。故事《萝卜回来了入全文共365个字,未教的重复字有134个。上学期末,笔者曾对全班幼儿进行了个别认读测试,结果发现,有5名幼儿认识了 129个以上未教过的字,即使从129字计,说明已识未教字的96.3%,有29人(含前人)认识了84个以上未教字,即使以84字计,也说明占全班有85.3%的人已认识未教汉字的 63%。

实施渗透性趣味识字教育对幼儿智力开发,幼儿口头言语的发展,幼儿知识学习等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有待进一步考证。

发布者:烘烘老师 www.xiexiebang.com 阅读:2687 次

第四篇:如何把握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把握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既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要关注幼儿的现有水平;既要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既要重视教师的教法,又要重视幼儿的学法。怎样让课堂活起来,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让幼儿教学充满情趣,使集体教学活动变得有效?根据本人的从教经验以及两年来担任教研员后的学习与思考,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考虑:

一、选择好教材是保证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

由于幼儿园的课程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的特点,而教师又有课程的选择权,因此走到教室,到底上什么课,教师有充分的自主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慎重地考虑教材的选择。一个好的教材首先应该考虑它的科学性,给孩子的东西是否正确,是否科学;其次要考虑它是否有教育意义,让孩子懂得什么道理,培养孩子什么品质,好教材应该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对幼儿的一生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第三,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原有基层,这个教材孩子是否能被孩子接受,跟他的年龄特点有多大差异;他的原有基础已有经验又处于怎样的水平,都是考虑的范围;第四,要考虑孩子的兴趣需要,这个教材能不能吸引孩子,让孩子有兴趣地去学。只有考虑了教材的科学性、教育性、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点,才会使你选择的教材有用、有效。因此,选择好的教材是确保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

二、制订适切的目标是实现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

选择了一个好的教材,如何去实施呢?就要考虑它的教学目标。在制订目标时,我们要考虑的是目标的全面性、适切性和操作性这三个要素。全面性是指自然地渗透和涵盖知识与技能、习惯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即我们通常说的三维目标。适切性指的是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也就是既要符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操作性就是指目标要具体明确,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目标的表述上,还要尽可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使用“体验”、“感受”、“喜欢”、“乐意”、“尝试”、“探索”等词汇。如:“手印螃蟹”的活动目标是:

1、体验用手掌印画螃蟹贝壳,尝试运用色笔添画来表现螃蟹的不同动态。

2、乐意介绍自己的作品,能独立创编出有趣的故事情节。这样的目标具体明确、操作性强,表述清楚。1 而有的目标就显得比较空洞。如:“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力”、“提高感受力、表现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这些可能是中、长期目标,而不是一个活动就能实现的。

三、把握环节的设计是确保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

一个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除了选材好、选点秒,目标适切之外,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是关键。一般来说,要注意以下六个环节:即“激发兴趣、引发问题、唤醒守望、注重体验、尊重差异、关注全体。”

首先要集中孩子的注意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形象生动的手偶、色彩鲜艳的教具、多媒体课件等。根据孩子注意的特点,把最重要的内容安排在上课后5分钟~15分钟这个时段;其次要根据孩子思维的特点,考虑教学的内容由易到难、具体形象、生动有趣;再次是根据孩子学习的特点,要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让孩子亲身参与,亲自体验,操作练习;还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考虑动静交替,又要考虑孩子个性发展的特点,安排的内容要有层次性、挑战性,既尊重差异,又关注全体。尽可能地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得到心灵上、情感上的震撼。

四、设计恰当的问题是落实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重点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很关键,好的问题设计能够 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能够引起幼儿的思考、探索,能把活动引向深入。那么到底怎样设计问题呢?首先要考虑提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与主题有关吗?如:“我要上小学”这个活动中,问“幼儿园与小学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紧扣主题展开讨论,列举了许多方面的不一样。其次要考虑这个问题清楚吗?幼儿可以回答吗?如:你喜欢晴天还是雨天?为什么?孩子有自己亲身的体验,会说出许多喜欢晴天和雨天的理由。第三,设计的问题开放吗?有挑战吗?能否引发幼儿的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索行为?如:为什么小鸡和小鸭的脚不同就不会游泳呢?等等。第四,设计的问题有层次吗?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幼儿吗?如难度大较灵活的问题,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基础性的综合性的问题,请中等能力的幼儿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请能力相对弱的孩子回答,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有能力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在整个活动的进程中,还要留给孩子提问的时间与机会。一个活动中不要只是“老师问,幼儿答”,也可采用“幼儿问,老师答”,“幼儿问,幼儿答”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也可训练幼儿的思维方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采取有效的回应是保证集体教学有效性不可缺少的因素

在课堂中,教师要灵活应对来自孩子的多种信息,并作出有效的回应,这是一个幼儿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到底怎样做到有效回应呢?

首先要对来自孩子的信息作出价值判断,作为老师要以新课程理念基础,以现代儿童观为指导,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来捕捉分析来自孩子的信息,然后作出判断,该不该回应,要不要拓展。

其次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刚要》指出:教师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和表达。教师对儿童可采用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示肯定和赞赏。教师要真正的静下心来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那只有深入到儿童中间,发自内心的尊重,去理解和接纳儿童。接纳儿童的年龄特点,接纳儿童不同的个性特征,接纳儿童的不同见解,接纳儿童的失误与错误。只有充分了解孩子,掌握孩子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和最近发展区,才能发现儿童的需要,满足孩子的需求,从而作出有效的回应。

再次考虑回应的策略:有表扬、设疑、追问、参与等等。表扬,就是对幼儿的回答或行为作出认同、肯定,并加以发扬光大,使幼儿受到鼓励,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如:陈家镇幼儿园范娟老师组织的“可爱的水鸟”这个活动中,有个女孩模仿仙鹤的动作:身体前屈,头扬起,两手下垂在体侧,脚尖绷紧,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走步、点头、旋转,神态逼真,动作优美。老师发现后及时表扬,并让她在集体面前示范,其他幼儿也积极投入,想出更优美的动作。在教学活动中,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表扬,都是对幼儿行为的积极回应。

设疑,就是用疑问的方式,促进幼儿去思考、探索,使幼儿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如:在探索物体沉与浮的活动中,老师这样设疑:你知道哪些东西是沉的?哪些东西是浮的吗?怎样让沉的东西浮起来?又让浮的东西沉下去呢?还比如在探索影子的活 3 动中,设疑: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影子的长短呢?是上午的影子长呢?还是下午的影子长?一系列的问题,把幼儿的探索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

追问,就是老师不断提出问题,帮助幼儿将零星的、不完整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梳理,深化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如:我在组织“四季风”这个活动时,设计了这样一组追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呢?每个季节给人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通过以上的提问和追问,帮助幼儿梳理已有经验,使幼儿知道一年不光有四个季节,而且每个季节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教师的追问,幼儿的思维是肤浅的,经验是零碎的。

参与,也是一种回应的策略。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有时会表现出没兴趣,有时碰到困难会放弃,这时老师的适时参与能有效地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中班的“小树叶”活动中,让幼儿听着音乐编舞,幼儿觉得很难,不知道怎样编,这是老师及时地参与进来,随着音乐和幼儿一起编舞,老师还解下脖子上的纱巾,翩翩起舞,一下子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男孩女孩都随着音乐变成一片片小树叶。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激起师幼互动是实现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在评价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师幼互动的水平。所谓“师幼互动”,就是指教师在应对具体的师幼关系情境时,为了建构良好的师幼关系,实现促进幼儿发展的根本目的而采取的有效策略或方法。

师幼互动的策略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不同的活动方式,互动的方式也不一样。比如:在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策略有支持式互动:主要是激起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幼儿在阅读中积累提升经验。有诱导式互动:帮助幼儿分析阅读材料,并给予适时的点拨诱导,提供阶梯。有介入式互动:采用抛砖引玉、设疑推理的方法,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合作式互动:那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在交流中分享阅读的快乐。

一般来说师幼互动有五种类型的策略:第一类,示范与训练策略:耐心规范与细心要求、严格要求与热情鼓励、言传身教与榜样引领。第二类,贴近与融入类策略:广泛交谈,分享情感,换位思考,治疗心病。第三类,引导与帮助类策略:抛球回应,保持兴趣,小步递进,破解难题,鼓励幼儿,互教互学。第四类,平行介入与参与类策略: 4 引导讨论,形成规则,启发思考,巧解矛盾。第五类,支持发展类策略:提供平台,布置任务,给予空间,自由创造。

这些互动策略,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任何一种策略的运用都应该是面向全体的互动,以幼儿为主的互动。互动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观察、判断,在于教师的即时调控,在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比如:在看应彩云的一个教学活动:有趣的报纸。应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喜欢看报纸吗?在一般情况下,小朋友都会说“喜欢!”可有个小男孩却理直气壮地说:我不喜欢!我不喜欢看报纸!在这样一个出乎老师意料的情况下,老师怎么回应呢?怎么和孩子互动呢?应老师不慌不忙地说:是吗?可我知道爱看报纸的小朋友可都是很有知识的哦!可都是小博士呢!这样一说,孩子们马上纷纷抢着回答:我爱看报纸!应老师这样一个巧妙的回应,不但保护了那个孩子的自尊心,同时又给其他小朋友一个良好的引导:大家都爱看报纸,这样能增长知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体会到,一个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态度。

七、整合教育资源是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保障

一个有效的集体活动,还应考虑怎样用足用好教育资源,社区资源、周边资源、园内资源、设备资源、人文资源,还包括教具的准备、环境的创设、媒体的应用等等。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也是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保障。

要上好一个优质的集体教学活动,还有很多的因素,教师的素养、语言的功底、教学风格、风趣、幽默等等,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去磨练,不断地去反思。教学活动是一种科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活动,也是一种艺术活动。愿幼儿园的老师是一个实践者、演绎者、创造者,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让活动精彩,让教学闪光。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单位:普宁市高埔镇新圩小学

姓名:郑麟古 电话:2713818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历来是各个学校比较重视的课题。大部分学生一到做应用题就觉得头疼,常常束手无策。由于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一般都具有抽象性与隐蔽性的特点,给学生解题造成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在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方面,我的做法是:

一、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做应用题时,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他并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认真读题、审题,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而且审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审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审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有些学生不会做应用题,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理解了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

二、重视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楚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地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分析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应用题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在应用题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分析应用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的相依关系,把数量关系从应用题中抽象出来。如: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52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90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这道题存在两个数量关系:(1)两地路程÷相遇时间=两列火车速度和;(2)两列火车速度和-一列火车速度=另一列火车速度。找出这两个数量关系,对号入座,题目就很容易解答了。

三、加强解题思路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进行解题思路训练是学生学好应用题的重要方法。通过审题,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使已知量和未知量这对矛盾得到统一,这种构想就叫思路。应用题教学中要以指导思考方法为重点,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规律,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如:福田小学五年级学生分三个组去工厂做胶袋,第一组

下载幼儿数学应用题集体教学有效性(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数学应用题集体教学有效性(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内容摘要】小学阶段的应用题是培养学生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教育,是整个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小学数学应......

    集体备课有效性

    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什字中小 董惠敏 集体备课是教师校本教研、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它要求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相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

    数学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6 1、一根绳长4/5米,先用去1/4,又用去1/4米,一共用去多少米?2、山羊50只,绵羊比山羊的 4/5多3只,绵羊有多少只?3、看一本120页的书,已看全书的 1/3,再看多......

    幼儿园集体教学有效性培训心得体会

    幼儿园集体教学有效性培训心得体会 幼儿园集体教学有效性培训心得体会1 在春暖花开的四月,我非常荣幸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上海幼教名师有效教学现场交流会。这次学习感触颇深,......

    小结: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小结: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小结: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如何提高幼儿教学的有效性,开展好每一节教学活动,我认为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准备非常重要。《指......

    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主讲人:李艳娥 培训地点:四楼会议室 内容摘要: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理想的集体教学活动可以实现师幼互动,实现幼儿的......

    如何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各位老师:大家中午好! 集体教学活动一直以来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它一直受到广大老师们的重视。从历年的教育教学评比活动中集体教学......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范文模版)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的地位。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要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了解幼儿的原有水平,把握幼儿年龄的特点,分析幼儿可能遇到的问题,找到促进他们发展的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