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4单元测试题[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23:2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4单元测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4单元测试题》。

第一篇: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4单元测试题

Unit 4 Earthquakes 单元检测试题 学员:赵紫君

教师:李军力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Peter was killed in the earthquake!—_____ I talked with him last week.A.What a pity!

B.I beg your pardon.C.Sorry to hear that.D.Is that so? 2.We’ll not attend the meeting _____ we are invited.A.if B.and

C.unless

D.once 3.—They didn’t attend the conference.—They _____ a long trip abroad.A.prepared

B.were preparing for

C.were preparing

D.are preparing for 4.Wash your hands with soap _____ the experiment.A.in the end of

B.at the end of C.to the end of D.by the end of 5.His strength had almost _____ when they found him in the desert.A.given out

B.given in C.given up

D.given off 6.Many people came to the meeting, _____ of whom left early.A.number

B.the numbers

C.the number

D.a number 7.I’ll spend my holiday in Shanghai, _____ lies on the coast.A.who B.which C.where

D.that

8.On _____ the bad news, she cried with her face _____ in his hands.A.hear;bury

B.hear;buried

C.heard;burying

D.hearing;buried 9.Not far from the club, there was a garden, _____ owner was seated in it playing cards with his children every afternoon.A.its

B.whose

C.which

D.of which 10.It’s quite _____ to score a goal in FIFA World Cup.A.a prize

B.a price C.an honour

D.a value 11.I met the teacher in the street yesterday _____ taught me English three years ago.A.which

B.when C.where

D.who 12.The people there were greatly _____ to see every-thing changed over a night.A.pleased

B.shocked C.interested

D.moved 13.Tell us about the people and the places _____ are different from ours.A.that B.who C.which D.whom 14._____ is no wonder the building is _____.A.It;in ruins

B.That;in ruins C.This;in ruin

D It;in ruin 15.—Do you mind if I open the window? —_____, but I’ve caught a bad cold today.A.No, not at all

B.Yes, of course not

C.Yes, please

D.I’m sorry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 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I have certainly seen lots of changes in my lifetime!I look around my home and see mod cons(现代化生活设备)that I could never have

of fifty or sixty years ago.I

the early part of childhood in a cottage without running water or electricity and yet these days, I feel 18

if there is a power cut for even just an hour or two!So, I have changed too.Things that I couldn’t even imagine in the past now seem quite.I don’t think, however, that people are happier today than they were 50 years ago.We are certainly materially better off than we were

most people still seem to be weighed

by problems.My daughter and her family are a good.They have a spacious, comfortable home with every labor-saving device you can.There’s a washing machine, a clothes dryer, and all sorts of other household items which are

to save time but it seems to me that my daughter and her husband just spend all that “saved” time!They 26

relax and are always complaining of being and “stressed”.Children these days have all sorts of “educational toys” and yet they seem unable to

themselves.My daughter tries to

the time her children spend watching television but when they aren’t watching TV, they are sad.They play with new

for a day or two and then

them once they have gone off them.When we were children, we had almost nothing but we were so

32.We had all sorts of fun and games in the nearby woods.But, of course, children can’t play

outdoors any longer.There is so much crime and parents are afraid to let their children go out alone

they are injured, kidnapped, raped or even murdered.These crimes may not be directly

with modern inventions but there must be some connection.16.A.seen B.dreamed C.spoken D.touched 17.A.took B.cost C.spent D.afforded 18.A.uneasy

B.unlucky

C.disappointed

D.happy 19.A.impressive

B.impossible

C.normal

D.public 20.A.so B.while C.and D.but 21.A.down B.at C.off D.up 22.A.show

B.type

C.explanation

D.example 23.A.think of B.think over

C.think on D.think through 24.A.built B.arranged C.designed D.formed 25.A.playing

B.working

C.relaxing

D.singing 26.A.sometimes

B.never

C.often

D.regularly 27.A.patient B.tired C.special D.worried 28.A.learn B.know C.enjoy D.teach 29.A.offer B.limit C.waste D.stop 30.A.programs

B.games

C.cars

D.toys 31.A.give off

B.leave off

C.get rid of D.get off 32.A.inventive

B.active

C.clever

D.excited 33.A.easily

B.dangerously

C.conveniently D.safely 34.A.in case

B.so that

C.least

D.even though 35.A.connected

B.dealt

C.done

D.made 第三节: 阅读理解(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 满分30分)

A Pablo Ruiz Picasso was the favourite child of his family.He was the only boy among a great many girl cousins.That was enough to make him important, but the father loved him especially, because he knew his son was going to be an artist.Pablo knew the word for pencil even before he could see Mamma and Papa.When he was small, he spent hours by himself making delightful little drawings of animals and people.If his mother sent him out to play in the square, he went on drawing in the dust under the trees.Don Jose Ruiz, Pablo’s father, was director of the museum in southern Spain.He earned only a small salary, but there was not much work to do and he was able to practice his hobby, which was painting pigeons.Don loved pigeons very much.He painted them dead or alive in ones and twos and in dozens.Sometimes he painted them on paper, cut them out and stuck them onto canvas(画布);sometimes he stuck real feathers onto his pictures.He knew a great deal about the technique of painting and he taught it all to Pablo.Life in Malaga was very pleasant.In the hot sunshine father and son would walk down to the beach to look at the boats on the shore or wander around the open markets.They made a strange pair.Don was tall and thin, with red hair and beard, sad gray eyes and a fine set of whiskers(腮须).He was so shy and correct that he was nicknamed “the Englishman”.Pablo was quite the opposite.He had his mother’s small, strong build(体格);he had straight black hair, and bright black eyes that noticed everything that was going on around him.36.Picasso’s father loved him especially, because

.A.he was the only boy in the family

B.he was going to be an important person to his family C.he showed the gift of an artist in his early childhood

D.he looked like his mother 37.Pablo’s father painted a lot because

.A.he didn’t have enough money

B.he had plenty of time C.he liked the pigeons, especially the dead ones D.he looked after the museum 38.Don Jose Ruiz and Pablo were a strange pair because

.A.they liked to wander about the town B.they noticed everything that was going on around them C.one was tall and thin, the other was small and strong D.they looked so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39.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might be

.A.Pablo Picasso: the great artist B.The Boyhood of Pablo Picasso C.Father of A Great Artist

D.Father’s Influence(影响)on His Son

B

Benjamin Franklin was truly what we call a “jack of all trades”.Although best known for his experiments with electricity, Franklin was a scientist, a politician, and almost everything in between.Franklin was born in Boston in 1706, the tenth and youngest of his father’s sons.When he was 12, Franklin worked as an apprentice.He worked in his older brother James’ printing shop.He secretly started publishing his writing under the false name of Silence Dogood.James wasn’t pleased when he found out the writer was Ben.Ben stopped his job and set out for Philadelphia.In 1732, Franklin began publishing Poor Richard’s Almanack, where most of his sayings can be found.Many of these , such as “A penny saved is a penny earned”, remain popular today.Franklin is known as a Founding Father.This means that he was part of the group of men who founded their nation.He was a member of the Continental Congress and also the oldest person to sign both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and the Constitution.Electricity and weather were especially interesting to Franklin.He proved that lightning is electricity by catching sparks from a cloud while flying a kite in a storm.As Ben says, “If you would not be forgotten when you are dead and rotten, either write things worth reading or do things worth writing about.”

His theory seems to work, because Ben followed both pieces of his own advice, and we still remember him centuries later!40.Though Franklin did many kinds of work, he

.A.is mostly remembered for his experiments with electricity B.is better known as a Founding Father C.is best known as the oldest man who signed the Declaration D.is remembered mostly as the author of Poor Richard’s Almanack 41.The underlined word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someone

.A.who owns a printing shop

B.who learns a trade by working with a skilled person C.who is skilled at his work

D.who does business with a printing shop 42.From the last paragraph we can see that ______.A.Franklin not only wrote things worth reading but also did things worth writing about B.Franklin listened to others’ advice and was remembered by the Americans C.Franklin wrote things worth reading rather than did things worth writing about D.many people followed his advice and succeeded at last

C

A star usually is someone who has become famous in sports, film, or pop music, someone like singer Michael Jackson.In the middle nineteen eighties, Michael Jackson successfully made a famous record, which quickly became the most popular recording in the history of music.This made Michael Jackson a bright star.One of the famous sports bright stars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Mohammed Ali.When he was a young man, he won a gold medal in the Olympic Games as a boxer.Then, he won first place in the world heavy weight boxing match.Before long, he was known as one of the greatest and most famous boxers in sports history.Everyone knows his name.Like the stars in the sky, a bright star will lose his brightness as time passes.He is loved by millions of people today, but will be forgotten tomorrow.43.What does this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 A.Michael Jackson B.Mohammed Ali C.pop music and boxing D.bright stars 44.Michael Jackson is famous for

.A.his songs B.his film C.his sports

D.his heavy weight 45.What does “boxer” in the passage mean in Chinese? A.盒子 B.装箱者

C.拳击手

D.制作人

46.What will happen to the bright stars at last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They will be remembered by millions of people.B.They will be loved by people for ever.C.They will be the most important people in history.D.They will lose their brightness and be little known.D “Someday, there’ll be no Americans left in the NBA,” said 12-year-old Xing Tao, who joined his school team two weeks ago after watching Yao Ming in a televised NBA game.“The players will all be Chinese, like Yao.”

To China, Yao is a home-grown superstar who helped make the world’s first basketball league closer to Chinese players.To the NBA, the 2.23-meter center offers an opening of a different sort into the world’s largest new market.Yao’s NBA first appearance against the Indiana Pacers in October reached 287 million families in the US.That game might have been a bit of a letdown to Yao’s fans: He played just 11 of the 48 minutes, had two rebounds(抢篮板球)and got no points.Comparing that with his performance on December 19, also against Indiana, Yao won 29 points and 10 rebounds.“This is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games I’ve had,” Yao said after Houston’s 95-83 victory.The NBA has to be excited about his on-count success.In all his games, he’s averaging 12.7 points and 7.7 rebounds, quite good for a new star.“Yao Ming has brought the NBA closer to the Chinese,” said NBA spokeswoman Cheong Sau Ching, “That makes the dream seem practical for other people in China and proud to be Chinese.”

Yao is not the country’s first player in the NBA, but Yao’s combination of modesty and skills makes him a favorite back home.47.What’s the direct reason for Xing Tao to join the school basketball team? A.He watched an NBA game.B.He liked basketball.C.He hoped to play for NBA.D.He had a dream that he would become a basketball star.48.How many points did Yao Ming win in his first game in NBA? A.0.B.2.C.29.D.10.49.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letdown”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mean? A.failure

B.surprise

C.disappointment D.sadness 50.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nt to play basketball.B.Yao Ming makes NBA closer to China.C.There’ll be no Americans left in the NBA.D.There are many new stars from China in the NBA.第四节 阅读表达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When Michael Mandiberg visited Dafen Oil Painting Village one Friday morning, he was attracted by so many original works.Disoriented and confused, he wondered if the Painting Village was really the vil?鄄lage described in a New York Times report, which drew him from New York to the village earlier this month.“The New York Times said Dafen was a village, but what I saw is a modern city, with lots of shops, buildings, and factories,” Mandiberg told the Shen?鄄zhen Daily after spending a week there.An assistant professor with the Department of Media Culture of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Mandiberg became interested in Dafen after reading a New York Times report entitled “Own Original Chinese Copies of Real Western Art” published July 15, 2005.He came to Dafen to shoot a 10-minute documentary for student research and screening in galleries.Mandiberg spent a whole week talking to painters, and visiting shops, museums and factories.It was a brand-new experience for him, as he had never seen such mass-production of art._______________.In one of the factories,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a painting is broken down into five stages, with skillful painters in charge of the first and final stages.In the other factory, the painting is produced in a 20-part process.“Dafen is a good place for painters to make a living.In New York, most artists have to do other jobs, like teaching or working in galleries, to support them?鄄selves,” said Mandiberg.However, Mandiberg is not optimistic about the future of original works from the village.“Some museums in Dafen sell originals at prices as high as $3,000, but foreigners will not buy them.When people buy a painting, they want identification with artists.People don’t spend over $500 on an object which they are not familiar with,” he said.51.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Which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can be replaced by the following one?

He was awe-struck by the quantity of paintings in the villag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Please fill in the blank in the fifth paragraph with proper words or phrases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According to the whole passage, what were Mandiberg’s impression of Dafen?(Please answer within 4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into Chines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 书面表达(满分30分)今年5月27日在印尼地区发生了破坏严重的地震,约5000 人丧生,200,000人无家可归,这次地震给印尼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他们急需各类援助。假设你是你校校报的编辑,请用英语写一份向印尼地震灾区灾民募捐的倡议书。开头已给出。要求:词数100左右。

生词提示:Indonesia—印尼

donate—捐献

donation—捐赠品 My dear schoolmates, Unit 4 Earthquakes 单元检测试题

答案:

第一节:1-5CCBBA

6-10DBDBC

11-15DBAAA 第二节:16-20BCACD

21-25ADACB

26-30BBCBD

31-35CADAA 第三节:36-40CBDBA

41-45BADAC

46-50DAACB 第四节:51.A Foreigner Visited Dafen Oil Painting Village.52.He was attracted by so many original works.53.He was especially interested in the two factories he visited./He was strongly impressed by the two factories.54.It’s a modern city and a good place for painters to make a living.There are many mass-production of art.But he isn’t optimistic about the future of original works from the village.55..在疑惑和困惑中,他想弄清楚这个所谓的“油画村”是否真的如《纽约时报》里的一篇报道描述的那样。这驱使他在本月早些时候从纽约不远万里来到了这个小村庄。第五节:One possible version My dear schoolmates, Two years ago, a strong earthquake that called a tsunami struct Indonesia.Now the Indonesians are suffering another disaster.The quake came unexpectedly on May 27th;2006.It is said that tens of thousands of houses were destroyed, more than 5000 people died and nearly 200,000 people were left homeless in the disaster.The injured continued to arrive at already overcrowded hospitals.So the survivors are in great need of water, tents, food, medicine and so on.My fellow friends, please donate your love and give out your hands, and we believe many lives in Indonesia will be saved and they will suffer less due to our help.To make the donation or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Indonesia earthquake, check our website at http://www.xiexiebang.com or you can contact the Student Union by the number 010--

第二篇: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汉卿与莎士比亚悲剧特点对比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设臵人物来推动剧情发展上,都突出了主要人物的重要性和次要人物的辅佐性。他们的悲剧中,都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中心人物自然是含冤赴死的窦娥,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中,中心人物则显而易见地分别是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当然,莎士比亚的另外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心人物是处于矛盾旋涡中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对情侣,但他们都是可以当做一体看待的。两位戏剧家的核心人物设臵手法,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双主角,甚至多主角的戏剧人物设臵,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臵手法,符合单一戏剧线索的要求。关汉卿的戏剧人物全部是善恶分明、正邪明晰的典型人物。正面人物就是一身正气、意志坚定、抗争到底的典型;反面人物则是狡猾奸诈、恶毒卑鄙、瞒上欺下的典型。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体现了由于时代的限制,文人思维的固定性一时无法改变。相比之下,莎士比亚的人物则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他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缺陷:哈姆莱特的优柔寡断、奥赛罗的嫉性冲动、麦克白的好胜野心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性格共有的缺憾,这样的处理,使得英雄的形象既不被刻意夸大,又显得明朗鲜活、真实可信。

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说的是劳动妇女受欺压冤枉的故事,主人公自然是社会的底层百姓,而且还是在封建时代地位最卑贱的女性形象。她们力量微薄,信任所谓的王法,寄希望于皇家任用的所谓清官,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这部悲剧既揭示了剧中主人公受压迫被欺凌的悲惨命运,也颂扬了她的坚毅反抗精神。而莎士比亚的主人公则必须是贵族。这是由他所处时代的局限和受到古代希腊罗马悲剧传统的影响所造成的。那时的人们认为,只有在拥有高贵血统和高尚灵魂的贵族男女身上,才有可能演绎灾难性的悲剧。而低贱的平民是没有资格成为悲剧主角的,他们的故事只能被写入喜剧中供人嘲弄。

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中外两位戏剧家的看法也不一致。关汉卿的人物之所以最后陷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因为社会势力和当权者的残暴,及异族对汉民族的残害。所以,他会安排一系列代表社会病态的丑恶与奸邪,如抢劫、霸占、巧取豪夺、贪赃枉法等恶行来造成主人公的悲剧。可见,他表现的是悲剧的客观性。莎士比亚则相反。他强调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该自己负责。另外,他的悲剧还存在人物被命运摆布,逃不出命运的宿命论色彩。

1.下列对“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形成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传统。B.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充分体现了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的特点。

C.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与中国戏曲中不同角色用不同脸谱作标志的方法有关。D.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有其深刻的中国戏曲角色脸谱处理的背景原因。

2.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对造成戏剧人物命运原因的认识有所不同。下面与之有关的解说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关汉卿戏剧表现的是人物悲剧的客观性,而莎士比亚戏剧则表现人物悲剧的主观性。B.关汉卿戏剧中的人物陷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社会原因所致,而莎士比亚剧中人物陷入悲剧则是自身原因所致。

C.关汉卿戏剧往往安排一系列来自社会环境方面的病态恶行造成主人公的悲剧,而莎士比亚戏剧则没有此类刻意的安排。

D.关汉卿的戏剧反映了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而莎士比亚戏剧将人物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故具有宿命论色彩。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部悲剧虽然中心人物分别是一对情侣,但仍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法。

B.莎士比亚突破了时代的限制和文人思维的固定性,因此他的戏剧中所塑造的人物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

C.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主人公窦娥的悲剧,既是社会对底层百姓压迫欺凌所致,也是主人公信任王法,寄希望于清官所致。

D.无论是戏剧人物设置还是戏剧人物描绘,无论是剧中主人公身份还是造成人物命运原因的揭示,关汉卿和莎士比亚都各不相同,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小题。

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

(清)袁枚 公讳傅鼐,字阁峰。先世居长白山,号富察氏。祖额色泰,从太宗文皇帝用兵,有大功。子四人,次子骠骑将军噶尔汉辅圣祖致太平,生公。

公眉目英朗,倨身而扬声,精骑射,读书目数行下。年十六,选入右卫,侍世宗于雍邸。骖乘持盖,不顷刻离。雍正元年,补兵部右侍郎。年羹尧以大逆诛,穷其党,公谓廷臣曰:“元恶已诛,胁从罔治。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诸王大臣以公语,平反无算。岳兴阿者,九门提督隆科多子也。隆柄用时礼下于公,公不往。及隆败,公为上言岳无罪。上疑公与隆有交,谪戍黑龙江。公闻命,负书一箧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

先是,公在上前尝论准噶尔情形,上不以为然。用兵数年,所言验;乃召公还,予侍郎衔,命往军前参赞。未行,仍命入宫侍起居。上违和,医药事皆公掌之。

十二年春,命公观兵鄂尔多斯部落。中途,侦贼数万,掠地西走。公即赴拜达理,请于大将军马尔塞曰:“贼送死,可唾手取也。鼐远来,虽兵疲,犹能一战。惟马力稍竭,愿大将军给轻骑数千助鼐。事成,归功将军;事败,鼐受其罪。”马嘿然,再三云不应。公愤激,自率所部出,与贼战,大败之,获辎重、牛畜万计。卒以马病,不能穷追。事闻,天子大悦。赐孔雀翎,移佐平郡王军谋,斩大将军马尔赛徇于军。

会贼有求降意,而盈廷诸臣皆欲遣使议和罢兵,上问公,公叩头曰:“此社稷之福也。”上意遂定。即命公同都统罗密、学士阿克敦往。公闻命驰抵策凌部落。策凌集十四鄂托、十四宰桑合而见公,曰:“议不成,公不归矣!”鄂托、宰桑者,华言十四路头目也。公叱曰:“出嘉峪关而思归者,庸奴也!某思归,某不来矣。今日之议,事集,万世和好;不集,三军露骨,一言可决。”诸酋相目以退。翌日,策凌如约缮表,求公转奏,并遣宰桑同来,献橐驼、明珠等物。

果亲王任事时声咳所及九卿唯唯公在坐俟王发声听未毕辄迎拒曰王误矣!王不能堪。世宗责公曰:“汝知果亲王何语而又误耶?”公亦不能答也。世宗崩,今上登极,迁刑部尚书。以误举参领明山、失察家人两事落职。入狱,病,刑部尚书孙公嘉淦奏请就医私第,许之。薨于家。年六十二。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羹尧以大逆诛,穷其党

穷:穷究,彻查 B.卒以马病,不能穷追

病:生病 C.斩大将军马尔赛徇于军

徇:示众 D.事集,万世和好

集:成功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果亲王任事/时声咳所及/九卿唯唯/公在坐俟/王发声/听未毕/辄迎拒曰/王误矣 B.果亲王任事时/声咳所及九卿/唯唯公在坐/俟王发声/听未毕/辄迎拒曰/王误矣 C.果亲王任事时/声咳所及/九卿唯唯/公在坐/俟王发声/听未毕/辄迎拒曰/王误矣 D.果亲王任事/时声咳所及/九卿唯唯/公在坐/俟王发声听/未毕辄迎拒曰/王误矣 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羹尧被诛杀后,傅鼐能从大局出发,劝说朝廷大臣对胁从的人不予治罪,使无数人得以平反昭雪。

B.傅鼐在察看军情途中偶遇贼军,在兵马疲惫无援的情况下,仍大败贼军,获得皇上的嘉奖。

C.作者对傅鼐的举荐有误和失察家人的过失并不隐讳,对主人公生平的记叙客观真实。D.果亲王掌权时,群臣都对他唯唯诺诺,只有傅鼐刚正不阿,直言不讳,当面具体指出他的错误。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元恶已诛,胁从罔治。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

(2)公闻命,负书一箧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回答问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8.“遥岑”三句是写山,采用了什么手法?请作简要分析。(5分)

9.“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几句,有人说这一典故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你如何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在《将进酒》里悲叹时光如水,人生易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抒写人世恍如一梦,何不以酒祭月,排遣苦闷,获得精神自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英雄人物跃马扬鞭、驰骋疆场、横扫千军的风采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熬至滴水成珠(节选)

池莉

前天傍晚,天空静穆,晚霞明丽,西天已然跃出一颗耀眼的寒星。我喜欢在这样的时刻外出散步,便迎着那颗星星走去,悠然淡然。

半路遇上了一位男邻居,推着一辆婴儿车。一个婴儿,在天地之间,端然大方地熟睡着,皮肤如此洁净细嫩,嘴唇如此新鲜红润,眉眼与鼻子,生得如此横平竖直。我的天!刚满月的婴儿居然是这样的面目俊美和慈祥啊!而且居然是这样的娇小啊!娇小得我简直不敢碰他,伸出去的手指不知不觉又收了回来,生怕碰坏了这样娇小的俊美和这样娇小的慈祥。我自己也有孩子,我自己也是从婴儿成长起来的,怎么以前我一点都没有意识到婴儿娇小成这个样子而且完美到这种程度呢?我也不知道怎么才好,简直一塌糊涂,散步到天黑也忘记回家。一路走来走去,都是认真地回忆与辨识我女儿的婴儿时代,用刚才那婴儿的娇小,去证明世上所有婴儿的娇小,包括我自己的。原来我竟然识不得生命之小呢!①

有一邻居,在二楼阳台吹笛。想必是一个专业笛手,吹了多少年的,笛声婉转,把人的千般柔肠万般情感都勾引出来了。这个时候,我立在湖边,湖水汤汤,烟波浩渺,天幕上的那颗星星一直与我对望。这生生不息的人世啊!就是从这般的娇小开始的吗?这娇小的、俊美的、慈祥的生命啊!爱得叫我连一个“爱”都说不出来了。

最近,我在后院的菜地里撒了一把萝卜籽。几天以后的一个清晨,我忽然发现,出萝卜苗了!可以重达公斤的萝卜,它的苗却幼小得不可思议:细长的茎纤细如发丝,孱弱地弯曲着,竭力顶住两片绿色的叶;而这叶,亦小得仅仅是因为有黑色泥土才得以被衬托出来。我连忙返回书房,取来老花镜,戴上,蹲在田头,认真端详萝卜苗。我用手指碾碎了一疙瘩又一疙瘩的泥土,轻轻培在萝卜苗的根部。与这样孱弱的小生命共处,你会感到人类的强大,感到自己有满腔的怜惜。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我就开始惦记它们,我得适时地为它们浇水、松土、施肥、间苗、除虫,让它们顺利成长。我当然知道,农事一旦做起来,就跟抚养孩子一样,有着没完没了的琐事,还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体力活。但是我会做下去的,一个人,即便是面对孱弱的萝卜苗,一旦由衷地产生了郑重的情感,那也该是一种掷地有声的承诺。

其实我做过农活。我17岁的时候是知青,曾经在田野上劳作。现在于后院种菜,依靠的就是知青时代获得的经验。然而,到了现在,我才以前所未有的真实发现了萝卜苗的纤弱,并对它们产生了抚育者的责任感。而当年,17岁的我,被下放几个月之后,就靠一篇文字优美的作文,被贫下中农选拔到大队小学当教师去了。尽管我在所有的假期里,都积极投入到生产队的农活之中,还是从来没有把萝卜苗或者白菜苗看在眼里。少年意气,眼睛看见的都是大,成年以后才逐渐发现小。②当过农民三十年之后,我才在自家后院里回归田野。在48岁这年,我第一次认认真真地看清楚了萝卜苗,才知道心疼它们,才意识它们都是生命,也才意识到我自己也曾经是这样的纤弱细小。我恨不能回过头去,做一次自己的母亲,一个意识清醒的母亲,好好端详自己,好好心疼自己。

这是三十年的时间。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吃苦耐劳也不少,生儿育女也曾经历,却犹如没有看到目的地的火车,只管轰隆隆地一径朝前开去。某一日的黄昏,有瑰丽晚霞,去散步,眼界忽然被打开,才真正认识了婴儿和萝卜苗。一瞬间,眼里有了,心里也有了。人世间,不管动物、植物,小生命总是大事情。

(选自《池莉文集》)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在第二段,作者对婴儿主要进行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突出了婴儿的俊美与慈祥。

B.无论是开头的景物描写还是第三段写邻居的笛声,都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

C.作者精心地照料萝卜苗,是因为农事比抚养一个孩子有着更多的没完没了的琐事。

D.作者在青年时代是做过农活的,只不过那时没有对小的生命进行过深入的思考。

E.随着作者年龄的增长,在当过农民之后的三十年里,作者逐渐地对纤弱细小的生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仔细阅读第二段,说说作者笔下的婴儿有什么特点?这段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3)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6分)

①原来我竟然识不得生命之小呢!

②少年意气,眼睛看见的都是大,成年以后才逐渐发现小。

(4)在人生历程中,人们对“大”与“小”的认识有哪些变化?你对“大”与“小”有哪些认识?(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吴孟超:“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

李秀婷 李珺

50多年前,吴孟超选择进军肝胆外科时,国内这一学科还是一片空白。如今,他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尽管已是九旬高龄,他仍坚守手术台,每周都要安排一两台手术。2013年,他甚至为自己的女 儿做了肝癌细胞切除手术。他说,“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室里,也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向肝脏外科进军连闯“禁区”

肝脏血管密集,纵横交错,手术中极易引发大出血。50多年前,肝脏手术在国内被视为生命禁区。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肝癌患者占了世界患者数量的一半左右,而当时肝癌手术的成功率却是零。

从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以后,吴孟超在老师、著名外科学家裘法祖的建议下,选择了当时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的肝胆外科,接连闯过了肝脏手术的多个禁区。

1959年4月,吴孟超小组制成了中国第一具能满足科研需要的肝脏腐蚀标本,中国医生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肝脏内的血管分布;他创立“五叶四段”新理论,提出肝脏解剖在外科临床上分为“五叶四段”最为实用;为解决肝脏手术临床的出血难题,他尝试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常温下无血切肝法”的实验,并取得了成功。

1960年3月1日,他在常温下主刀完成了中国第一例成功的肝脏手术,闯入了“禁区”;1963年,他成功地实施了中肝叶切除术,突破了“禁区中的禁区”;1975年,他成功地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重达18公斤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并发明了捆扎治疗血管瘤的新方法,使外科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成功率达到100%。

“光靠开刀解决不了肝癌的问题,基础研究非常重要。”作为外科医生的吴孟超分外注重基础研究,力排众议,扩大了实验室规模,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外科专科研究所。正是这种远见卓识,使他“实现了从一名外科医生向一位科学大家的跃升”。

从医60多年来,吴孟超为14000多名肝胆癌症患者做过肝脏手术,从未放下过手中的手术刀。他在实践基础上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肝脏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建立了中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为国内外培养了超过1000名肝胆外科人才。

吴孟超平时态度温和,但一站在手术台上自然就会流露出一种威严,握紧手术刀的双手有力又坚定。他动情地说:“我现在90多岁了,攻克肝癌,在我这辈子大概还实现不了,所以我需要培养更多人才,把这个平台铺好,让以后的人继续往前走。”

对待肿瘤“快、准、狠”对待病人“慢、拙、仁”

吴孟超的同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曾说,“吴氏刀法”对待肿瘤“快、准、狠”,对病人则是“慢、拙、仁”。吴孟超在病人中的口碑极好,除了精湛的手术技术,还因为他对待病人总是如春风般温暖。

“你是哪里人,家里有几口人?”面对千里迢迢前来求医的病人,他总是会先跟病人聊聊家常,让病人消除紧张的情绪。冬天的时候,他会先把手捂热,再去触碰病人的腹部做检查;他还坚持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给病人用便宜的药,减少重复检查。

护士程月娥说,吴老问诊很仔细,往往看一个病人要问上半个多小时。由他负责过的病人,总会被吴老不经意的小细节所感动:检查时顺手拉上屏风,检查完后顺手掖好被角,并弯腰将鞋子摆放好。

2005年,吴孟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参评时,上级派人来考核,他原定的手术需取消。但吴孟超却坚持不能推迟手术,只因病人是一位穷苦的病重 农民,来上海住院的钱都是村里一点一点地凑起来的,“多住一天院,对他们都是负担。”

吴老有20字“养生口诀”——心态平衡,脑子常用,手脚常动,管住嘴巴,定期体检。他保持平和心态,平淡面对各种殊荣和各种烦恼,一心投入医学研究中,把每天查房、定期门诊和为患者做手术看做是身体锻炼。

“我觉得医生是一个很好的职业,可以指导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做得好的话,能够得到病人的尊重,那是其他职业很难体会到的一种感觉。”吴孟超说得很实在。在他的影响下,三个子女也都学医。

“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吴孟超白眉微动,慈祥地笑着说。

(2015年12月17日《南方日报》)相关链接:

①吴孟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22年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马来西亚归侨,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擅长肝胆疾病的各种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百度百科”词条“吴孟超”)

②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颁奖词)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文全面介绍了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的生平概况,突出了他献身医学事业、专攻肝胆外科的感人事迹,选材精当,不蔓不枝。

B.在吴孟超进军肝胆外科之前,国内这一学科还是一片空白,当时肝癌手术的成功率也是零,直到1960年3月1日吴老主刀完成了中国第一例成功的肝脏手术。

C.吴孟超认为,医生是一个很好的职业,可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如做得好,还能得到病人的尊重,因而有着从事其他职业无法体会到的一种光荣感和幸福感。

D.吴孟超心态平和,淡泊名利,把工作当事业来做,“一生只挖一口井”,在中国肝胆外科方面取得卓越贡献,在学养和人品方面也堪称世人楷模。

E.本文很注重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和心理描写,特别在典型细节上下功夫,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慈祥而坚毅的外科医生形象。

(2)吴孟超为何毕生钟爱肝胆外科?请结合材料,加以简要分析(6分)

(3)吴孟超是如何“实现了从一名外科医生向一位科学大家的跃升”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4)吴孟超说:“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医患关系,简要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民国时期,声名显赫的银行家群体一度是国家和社会的中坚力量,然而不知何故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群体很快便________了。

②丰收的秋天已经远去,萧瑟的冬日悄然降临,曾经活跃在田野里的各种动物都已 ________,雪花漫天飞舞着,为大地披上了一身银白色的服装。

③正如伟人所说的那样,一切稳固的东西都会 ________,一切神圣的东西都将遭到亵渎,很多企业早已明白,在这个时代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生意。

A.烟消云散

销声匿迹

风流云散

B.风流云散

烟消云散

销声匿迹

C.风流云散

销声匿迹

烟消云散

D.烟消云散

风流云散

销声匿迹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了打造一流的产品,在首钢京唐公司管理制度、工艺技术和大型装备上,构建了从冶炼到轧材一整套完整的工艺稳定、质量保证体系。

B.我市明年将扩大新区的建设力度,力争把它建设成为集办公、旅游、教育、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

C.一个人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没有把握住自己。

D.统计数据显示,2011至2013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分别为130.5万、123.4万和138.3万,大家对“国考”依然热情不减。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些年轻导演的亮相,尽管对青春类型片做出了有效而有创新的开拓,在艺术上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探索意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因过度地拔高而沦为浮夸和臆造现实的境地,暴露出伪浪漫主义的病相。

①而对于精神层面亮点的开掘与提升则所涉有限

②部分青春片作品仅仅满足于青春故事的时尚性编织

③但在青春的当代性及其内涵的开掘上以及思想、文化正能量的凝聚上

④则显然尚存在着若干问题和不足

⑤缺少对未来的憧憬

⑥或者因过分自恋而流于灰暗、扭曲

A.①②⑥⑤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⑥②①⑤④

D.③④②①⑥⑤

16.观察下面的漫画,简述漫画的内容,并说明其深层含义。(5分)

(1)内容:

(2)含义: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①

,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反对冷战思维,倡导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呼吁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彰显的正是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坚持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③

,决不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坚守的正是中国立场、中国态度。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世纪的石匠雕刻出了用于装饰哥特式教堂的怪兽状滴水嘴。它们有的位于教堂的上端,有的藏在飞檐后面。总之,在地面上无论站在何处,人们都无法看到这些滴水嘴。然而石匠们仍然精心雕刻,哪怕知道一旦教堂完工,脚手架拆除,他们的作品将永远不会被人看到。据说,他们雕刻的东西是给上帝看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三篇:高中英语必修4 第一单元

高中英语必修4 第一单元(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发布者: 张明龙 发布时间: 25/9/2011 AM 11:52:42 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4 第一单元(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第一课时 阅读课 “非洲野生动物保护者”A PROTECTOR OF AFRICAN WILDLIFE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话题是“取得成就的优秀女性”,通过介绍几位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职业、不同理想与追求、不同经历的杰出女性,探讨女性对社会、对人类的价值和贡献,展示女性的风采和她们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成就。学习本单元有助于提高对妇女社会角色的认识,了解成功女性的奋斗经历和勇于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尤其是女生)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和自信心。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包括热身(Warming up),读前(Pre-reading),阅读(Reading)和理解(Comprehending)四个部分。其中阅读部分以“非洲野生动物保护者”为题,分别从研究工作的内容、困难和取得的成就等方面介绍了Jane Goodall在非洲原始森林中工作的情况,赞扬了她为保护野生动物所做出的贡献。此部分提供了本单元的主要阅读语篇,载有本单元话题“取得成就的女性”的重要信息,且呈现了本单元的大部分的词汇和主要语法结构。

三、学情分析

1.学生个性和英语水平差异大,教学设计要有梯度,由浅入深,注意层次性。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学习。2.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视、听、说的教学方法,从感性认识入手,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① 学生通过阅读Jane Goodall与她的同事们在非洲原始森林观察黑猩猩的一个片断,了解她在动物保护方面所付出的艰辛和所取得的成就。

② 使学生了解黑猩猩的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相似之处,获取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2.能力目标:

① 学生学会快速阅读的方法、培养筛选局部和整体信息的能力及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训练阅读技巧,同时加强听,说,写等能力训练,提高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② 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3.情感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认识Jane Goodall从事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唤起学生理解动物、尊重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意识。通过学习主人公的“遇到困难不退却、知难而进、独立解决、勇于冒险、探索大自然”等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受到鞭策和鼓舞,培养学生(尤其是女学生)的自信心、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和社会观。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训练,如快速阅读找出主旨大意和精读课文获取有关黑猩猩生活习性和动物行动学博士Jane Goodall研究黑猩猩的过程、付出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等信息,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使用相关语言口头阐明有关动物保护的观点,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合理的建议的能力。六.教学方法

1.演示法: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显示给学生看,便于学生对微观知识和背景知识的把握,并从旧知识中获得启迪,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和小组活动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把有关黑猩猩和Jane Goodall的文本、图片、声音和视频等信息融合在课件中,可以增加课堂信息量的输入并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七、学习方法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法,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我班学生英语基础与能力较弱的实际,本课时我把阅读课文作为整体处理的同时,把每个教学环节所设计的问题和任务区分出高低不同的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每个教学环节尽量符合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力争全班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任务型”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 “跳读”、“寻读”、“定位”、“推理归纳”等阅读方法;通过描述、讨论和采访等活动,进行合作学习。

八、教学过程设计 将Warming Up部分与Pre-reading, Reading, Comprehending部分放在同一课时教学设计成一节阅读课。

Step 1 Warming-up and Lead-in(热身与导入)Step 2 Pre-reading(读前活动)

Step 3 Reading for information(信息阅读)Step 4 Reading for comprehension(深层次阅读)Step 5 Consolidation(巩固运用)Step 6 Homework(作业)具体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and Lead-in

1. 学生观看一副邰丽华在《千手观音》中的剧照,教师问:Who is the lady in the front of the team? Have you seen any performance given by her? What is it? Let’s watch the video.Later, I’d like you to talk about her.教师随后点击图片链接到视频《千手观音》,让学生观看视频。

2、激发学生讨论成功女性的事迹。教师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dance “The Thousand-handed Goddess of Mercy”? Do you think it is easy for these dancers to give such an amazing performance? Why is it difficult? 如果学生对这些舞蹈演员的残疾情况不了解,教师则做简要介绍,引导学生讨论:What do you think of Tai Lihua? Is she a woman of achievement? Was it hard for her to learn to dance? Why? Do you know any other women of achievement? 学生讨论后,教师介入:On page one of your textbook, there are some introductions to six women(见左图幻灯片1)and I’d like you to read them quickly, work in pairs and then tell me which of these women you think is great.Give your reasons for your choice.此时教师巡视班级,并给予阅读有困难的学生必要的帮助。

3. 学生讨论并概括有成就的女性的优秀品质。学生浏览完教材Warming Up中六位杰出女性的简介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概括有伟大成就的女性的优秀品质。学生概括好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描述有成就的女性的一些形容词(见幻灯片2)。

【设计说明】使学生通过观看舞蹈《千手观音》、讨论著名舞蹈演员邰丽华的事迹和快 速阅读教材第一页六位女伟人的简介,讨论概括出“有成就的女性所有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对女性的社会角色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勇于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的自信心。Step2 Pre-reading

课件展示幻灯片3,再次让学生学习Jane Goodall的简介文本信息,通过教师设问过渡到观看第2个视频,使学生从视频资源中获取有关Jane Goodall的研究活动和有关黑猩猩的信息,进入课文预读。在播放视频前教师设问: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the life of chimps? Will you go to the forests to study it instead of going to university? Step3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1.Skimming for the main idea.(略读)

略读就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进行阅读。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回答以下3个问题: 1)Who is the protector?)What animals’ life was she studying?

3)Where was she studying it, in the forest, or in a university? 2.Scanning for details(寻读)

在学生细读完阅读材料后,让学生寻找有关Jane Goodall和她研究黑猩猩所发现的细节内容。此教学过程通过学生个体细读后,采用小组合作、学生互问互答的方式填满两个表 格。

【设计说明】通过略读学生初步掌握文章整体后,学生再进行寻读,捕捉具体信息细节,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寻读是快速阅读的另外一种方式,它要求教师设计好需要查找的信息和具体的事实。利用小组互问互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英语交流和与人合作的能力。Step 4 Reading for comprehension

本过程主要采用回答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浏览文本信息,从阅读文本材料中迅速找到这些特定的信息和具体的事实。在这教学环节中,本人设计了6个问题(详见左幻灯片图示)。

【设计说明】阅读理解能力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快速阅读,二是准确理解。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设计一些帮助学生深刻把握课文要旨(message)的问题。Step 5 Consolidation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本人设计了讨论、采访和辩论一共3个任务活动。活动1:深化阅读的2个问题的讨论。

1)What problems might she have while working in the forest?

2)What do you think of her? Give examples to support what you think.活动2:学生扮演Jane Goodall展开面对面的访谈。课件显示下列关键词: born in London in 1934

study chimps at Gombe, East Africa get help from mother, teammates...study by observing, recording have a hard life for many years

understand, respect, discover„, achieve„ 活动3:利用所学课文信息内容的辩论活动。

教师把学生分成男女生两组围绕Women are able to do more than men.和Women aren’t able to do more than men.展开辩论。此过程是教材内容的升华,预计为课堂的高潮部分。【设计说明】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了信息的输入,而运用所输入的信息来完成某项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是巩固其阅读效果,内化其学习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学生通过讨论、采访和辩论,进一步理解Jane Goodall的工作重要性及其优秀的品质,唤起同学们理解动物、尊重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意识,进而增强学生们,尤其是女学生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以鼓励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课堂讨论和复述课文是训练学生运用所输入的信息进行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讨论、辩论、采访等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复述课文和延伸课文的训练,既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课文的要点,又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为提高学生英语书写的能力打下基础。Step 6 Homework

Watch a video and write a letter to those parents who prefer boys to treat girls equally by telling them some stories of some women of achievement.教学反思

于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一部分世代居住在农村的父母有抛弃或虐待女婴的现象,要求学生看完视频新闻报道后,写一封信给这些不喜欢女孩的家长,劝说他们公平对待女孩,信中要有成功女性的事例描述,使家长们看了这些成功女性的事迹改变他们的落后的观念,公平地对待女孩。不仅如此,也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人生观。

第四篇:第4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题3分,共45分。)班级: 姓名: 1.最近各地卫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警察”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社会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 ④主流媒体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近来,一些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为了提高收视率,粗制滥造,颠覆历史,将革命历史题材武侠化、快餐化,变为纯粹的娱乐品,罔顾公共理性。这启示我们()A.文化传承应该坚持与时俱进 B.影视创作应该坚持百花齐放 C.文化建设需要弘扬民族精神 D.影视创作需要注重社会效益 3.一场气势恢宏的音乐会《人文颂》,拉开了主题为“贸易扬帆、文化远航”的深圳第九届文博会的序幕。《人文颂》以交响乐的形式,演绎着“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思想精华,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传递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这告诉我们()①文化自信来自中华思想精华 ②文化自信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文化自信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④文化自信需要进行文化创新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2013年4月12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六部门启动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部署在全社会大力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这是基于()

①激励干部群众立足本职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③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④弘扬民族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坚持的是真,希望更多有故事的人来到这里展现自己,希望这些人的故事能够感动别人,影响别人。”长期以来,中国达人秀节目一直坚守着这样的理念,从而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这说明文化创作应该()A.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反映群众的呼声 B.提供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满足人们的需要 C.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D.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和影响力

6.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推进,浙江“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警察”等“最美人物”不断涌现。他们的出现,不仅影响全国、感动 命题:李大磊 校对:关金锋 时全社会,也为浙江构筑道德高地、建设精神家园注入了强大的力量。这表明()①弘扬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③先进模范人物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示范作用 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出路是传承传统美德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诚信意识是()

A.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B.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C.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D.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9.多读一些向你传递真善美、高尚道德和科学素养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你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告诉我们()

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B.凡科学文化修养,都有助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C.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D.要在科学文化陶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10.近几年我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该活动的开展()

①是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能够消除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响,提高人们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③有利于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④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2013年8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向全国青少年推荐《青年邓小平》等100种优秀图书、100部优秀影视片。这一做法是基于()①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②优秀文化能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③培育“四有”公民要以社会主义文化为导向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下列古语中,强调科学文化 修养的重要性的是()

A.世事洞明皆学问

B.仓廪实而知礼节 C.养心莫善于寡欲

D.腹有诗书气自华

13.惠州市龙门农民画被中央文明办选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制作元素。目前,数十幅公益广告在全国各大媒体和中国文明网展播。此举是基于()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并促进人的发展

B.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积极影响 C.来自民间的传统文化都具有历久弥新的活力 D.在文化激荡中需要奏响主旋律文化

14.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要求“不孝敬父母不得被推荐”,引起社会热议。这是因为()

A.个人品德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之一 B.孝道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核心

C.孝敬父母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D.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是()A.坚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C.坚持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制度 D.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

二、主观题(共3个小题,16题9分,17题8分,18题6分,共23分。)

16.雷锋精神犹如一座魏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8分)

17.2013年10月11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齐鲁大地拉开帷幕。这是一场文化的 盛会、艺术的盛宴,更是山东省落实“文化强省”战略和文化惠民政策的实际行动。伴随着“十艺节”的举办,山东全省公共图书馆达到152个,1300多个乡镇基本实现综合文化站全覆盖,7万多家农家书屋建成;“十艺节”还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成为真正的主角,群众文化活动风生水起,各类文艺演出近万场,广场演出5万多场,让广大人民享受到了真正的文化大餐。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山东省是怎样让广大人民享受到真正的文化大餐的。(9分)

18.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交通部首次实施节假日期间中小型客车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政策。这一“还路于民”的惠民政策被民众广泛赞誉。然而随着大量自驾车涌上高速公路,全国各地高速公路纷纷告急,这一政策也备受争议。针对这一问题,高二某班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以下材料:

中国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表示,2013年春节继续实行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交通部将加强出行信息服务工作,以保障顺利通行。针对今冬可能出现的极端雨雪天气,以及违规驾驶造成的人为拥堵,交通部将与相关部门加强联动,做好预警预判。

为了更好地实行免费通行政策,使得道路更加畅通,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提出建议。(6分)4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B D D D B 6——10:B B A D C 11——15:C D D A D

二、主观题

16.①开展学雷锋活动,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培育“四有”公民。(2分)②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2分)③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分)④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思想道德建设。(2分)

17.①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3分)②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让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3分)③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分)

18.①国家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3分)②公民要加强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自觉遵守交通秩序,文明出行。(3分)(其他言之有理的也可酌情给1—2分。)

第五篇:人教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山阿/阿姨 从容/操纵 殒身/陨星

B.浸渍/汗渍 攒射/积攒 通缉/编辑

C.菲薄/绯红 叱咤/惊诧 面面相觑/虚心学习

D.蓦然/招募 眷恋/隽永 长歌当哭/以一当十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A项,ē/ā,cóng/zòng,yǔn;B项,zì,cuán/zǎn,jī/jí;C项,fěi/fēi,zhà/chà,qù/xū;D项,mò/mù,juàn,dàng/dāng。

答案:C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纵观国外幸福之城的概念,包括漫画之都的一些案例,广州与其千人一面,不如独辟蹊径,通过广州根深蒂固的漫画文化,对文化广州进行重塑,凸显休闲、幽默、热情、奔放的魅力,用虚幻的文化资源来带动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且带动传统的旅游,以及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

A.千人一面 B.独辟蹊径

C.根深蒂固 D.虚幻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项,“千人一面”,比喻做文章或做事公式化、格式化,都是一个样子。B项,“独辟蹊径”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C项,“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D项,“虚幻”空幻,不真实,强调主观幻想或结果。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目前,少数政府网站成为花架子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赶时髦,仓促间“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人员的建设没有跟上。

B.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做到了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C.我国多地出现蔬菜、水果销售缓慢,价格走低,有些农产品价格甚至跌破成本价,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联系流通渠道,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D.随着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以休闲、娱乐为目的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前后矛盾,“少数”和“普遍”矛盾;C项,成分残缺,可在“走低”后加“的现象”;D项,搭配不当,“社会竞争”不能与“增大”搭配,可在“竞争”后加“的激烈”。

答案:B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慈善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一代人为此付出努力,我们_________________。

①希望社会各界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慈善 ②政府要完善捐赠监督机制,让捐赠者放心 ③广大群众也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④媒体和舆论也要积极引导,肯定捐赠者的善行 ⑤精心呵护慈善文化这株幼苗的成长 ⑥期待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尽早“破题”

A.①②④③⑤⑥ B.⑥①②④③⑤

C.①⑤②④③⑥ D.⑥②③④①⑤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段话的中心是谈慈善文化的问题,因此第⑥句放在最前面,①紧承⑥,为总说。接着从三个角度进行分述:政府②、媒体④、广大群众③。⑤表达了对慈善文化的良好祝愿,应放在最后。

答案:B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齱①,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②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③,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④!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旻,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注:①握齱:同“龌龊”,指器量狭小,拘泥于小节。②里中:同乡。③传舍:古时供往来行人居住的旅舍、客舍。④竖儒:骂人的话,指无见识的儒生。竖,竖子,小子。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 徇:攻占,夺取

B.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 下:归附

C.郦生曰:“弟言之。” 弟:小弟

D.延郦生上坐,谢之 延:延请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文实词的能力。C项,弟,但,只管。

答案:C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二世使使者斩以循

B.郦生乃深自藏匿 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C.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 单父人吕公善公

D.延郦生上坐,谢之 广大谢大将军而起行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词语(尤其是虚词)的能力。C项,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可译为“交好”。A项,介词,凭/介词,把;B项,连词,于是,就/副词,才;D项,动词,道歉/动词,感谢。

答案:C

7.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郦生“狂”的一组是(3分)()

①然县中贤豪不敢役 ②郦生乃深自藏匿 ③郦生入,则长揖不拜 ④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 ⑤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信息筛选的能力。②说明郦生识人;⑤是说其攻打陈留的计策,不能表现其“狂”。

答案:B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郦食其虽然只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 贱小吏,但是陈留高阳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主要因为他放荡不羁,是一位出名的“狂生”。

B.郦生虽然穷困潦倒,但是他有着非凡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见解。在遇到开明的君主沛公后,就自然得以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C.郦生去见沛公的时候,沛公叉开双腿坐着,这个细节体现出沛公的“慢而易人”,也和下文礼遇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郦生出语不凡,寥寥数语,就使沛公迅速转变了傲慢的态度,不但道歉,而且主动问计,由此也可见刘邦确实是一个“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A项,原文为“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没有体现选项中的因果关系。

答案:A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听说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易”“从游”“先”各1分)

(2)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沛公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好”“诸客冠儒冠来者”各1分。“溲溺其中”,2分)

(3)夫陈留,天下之旻,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的交通,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旻”,1分。判断句式,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连能供自己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 贱小吏。但是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生”。

等到陈胜、项梁等人反秦起义的时候,各路将领攻城略地经过高阳的有数十人,但郦食其听说这些人都是一些器量狭小、喜欢烦琐细小的礼节,刚愎自用、不能听取宏伟意见的小人,因此他就深居简出,隐藏起来,不去逢迎这些人。后来,他听说沛公带兵攻城略地来到陈留郊外,沛公部下的一个骑士恰好是郦食其邻里故人的儿子,沛公时常向他打听他家乡的贤士俊杰。一天,骑士回家,郦食其看到他,对他说道:“我听说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你见到沛公,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的家乡有位郦先生,年纪已有六十多岁,身高八尺,人们都称他是狂生,但是他自己说并非狂生。’”骑士回答说:“沛公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游说。”郦食其说:“你只管像我教你的这样说。”骑士回去之后,就按郦食其嘱咐的话随口地告诉了沛公。

后来沛公来到高阳,在旅舍住下,派人去召郦食其前来拜见。郦食其去见沛公的时候,沛公正坐在床边伸着两腿让两个女人洗脚,就叫郦生来见。郦生进去,只是作个长揖而没有倾身下拜,并且说:“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沛公骂道:“你个奴才相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一同起兵反抗暴秦,你怎么说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郦食其说:“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傲慢无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于是沛公立刻停止了洗脚,起身整理好衣裳,把郦食其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并且向他道歉。郦食其谈了六国合纵连横所用的谋略,沛公喜出望外,命人端上饭来,让郦生进餐,然后问道:“那您看今天我们的计策该怎么制定呢?”郦生说道:“您把乌合之众及散乱之兵收集起来,总共也不满一万人,如果凭借这些来直接和强秦对抗的话,那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探虎口’啊;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的交通,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我和陈留的县令很是要好,请您派我到他那里去一趟,让他向您来投降。他若是不听从的话,您再发兵攻城,我可以作为内应。”于是沛公就派遣郦生前往,自己带兵紧随其后,这样就攻取了陈留。赐给郦食其广野君的称号。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西江月秋兴

程 馞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渔船,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1)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通过“山翁”的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人物的形象,从本质上讲就是分析人物的情感、志向、追求等。解答时首先从相关诗句中确定“山翁”的身份,再定位他的性格或情感。

答案:①叠词:“重重”写出竹树浓密蓊郁之态;“点点”营造潭烟轻盈迷蒙之境。②对偶:“隔岸”“近溪”远近对举,“重重”“点点”叠词增韵,“竹树”“潭烟”相对,写出景色清幽静谧之美。③远近结合:“隔岸”远观,“近溪”体察,更显景物的和谐有致,幽美雅静。④动静结合:“竹树”“潭烟”属静景,“渔船下滩”属动景,一动一静显示出的静谧,引人遐思。(每点2分,回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2)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做题时可以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对偶、叠词等)、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表现手法(渲染、衬托、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相生、借景抒情、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方面来考虑。

答案:山翁是一个怡然自安,超然自处的隐逸者的形象。(1分)通过“招”与“笑”二字,可以看出作者与山翁关系的亲密;从“笑指菊花开遍”中,可以看出二人共同的高雅的情趣。作者正是通过山翁这一形象的塑造,传递出自己向往田园山水的隐逸情怀和高洁的品性。(2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答案: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答案: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3)惨象,__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答案: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尤使我耳不忍闻

(4)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答案: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灾难新闻摄影与人文关怀

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与严酷的自然与人类自身弱点搏斗的历史。社会上发生的种种悲剧,都是人类前进中的艰难的足迹,它是人类发展历史的证明。新闻摄影必须正视这些悲剧事件,用相机记录下来,以不让历史留下空白。灾难新闻摄影的这一历史使命,在中外一些杰出的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实践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被称为“战争摄影的绝唱”的罗伯特卡帕是在越南战场采访时触雷身亡的。他身亡前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是《越南的悲剧》,表现的是越南南旬公墓里,两个妇女埋葬自己家人的情景。他的照片,流露出对恶的憎恨与对苦难的恻隐之心,歌颂了以生命抗击侵略与强 暴的人民,这是卡帕追求和平与人道的心声,也是人文关怀精神的流露。

灾难新闻摄影的价值在于沟通情况、监测环境、组织激励等。灾难新闻摄影的画面固然要真实反映灾难场面及受灾者的困境,但也应有助于恢复、重建被灾害破坏的精神世界,唤起人们的主体意识,重新激发起人的生存意志和抗争勇气,折射出在灾难中闪光、升华的人性。

在面对灾难场面时,有些新闻摄影者更多的是看到了它背后的轰动效应,以至于不顾灾难生存者其亲友及广大读者的切身感受,而将灾害的血腥、恐怖和悲惨不加选择地展览在受众面前,使受众感到不安,甚至厌恶。例如,有张相片反映的是美国越战期间一位73岁的越南老和尚在西贡街头自焚,以抗议政府宗教政策的情景,引起了争议。另一组引起观众反感的照片是关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位财政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开枪自杀的情景。从掏出枪到开枪自杀,整个过程持续了仅21秒钟。该录像在电视台播出后,愤怒的家长投诉说,在大人转换频道前孩子们看到了整个自杀过程。

中国新闻摄影界在这方面同样有成功的例证,也有令人遗憾的败笔。如1999年11月24日山东烟台“大舜号”海难后,广州某报在11月26日头版头条刊出被冲到海滩上的遇难者尸体,残肢断体,鲜血淋漓,惨不忍睹,显然缺乏对受众人文关怀的精神,或者说丧失了人文关怀。

西方的摄影记者在面对有些灾难场面时,会发现自己的职业角色与公民道德发生冲突。记者的主要职责是报道新闻,当其他方面,如公民道德与报道新闻的主要职责发生冲突时,他们就面临着一个两难境地。西方记者认为自己不应该卷入他们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去,他们认为记者只不过是中立的旁观者,不应去制止鼓励或改变某个新闻事实。对此,即使西方公众也迷惑不解,有时甚至义愤不已,因为公众认为记者应先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而不是仅用冷冰冰的镜头对着他们,否则,岂不是成了一部摄影机器?哪里还有做人的起码道德?其实,有良知的记者内心深处又何尝不是充满困惑?如1994普利策最佳新闻摄影奖获得者、南非记者卡特,因获奖照片引起的舆论压力而自杀身亡,这是灾难背后的灾难,它给灾难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令人深思,亦令人警醒。

一般的看法是,做新闻重要,但做人更重要。不过问题远非如此简单,如果我们进一步往深处想,我们会发现一些令人迷惑不解之处,就以西贡街头和尚自焚的照片为例,当时摄影记者如果按照一般的道德要求,先救人,那么必将错过最佳拍摄时机,甚至拍不出这种惊心动魄、引起大众关注与思考的照片。要知道,这张照片曾引起巨大反响,使人们关注到西贡政府对宗教的高压政策,促进了问题的解决。从深远的意义上讲,摄影记者这种见死不救的冷酷,如果是为了让问题的严重性曝光,避免类似悲剧大面积地发生,那么,这种冷酷究竟应怎样评价,还值得深入探讨。

12.下列说法,符合作者意思的两项是(5分)()()

A.用相机记录人类发展历史中的悲剧事件,是灾难新闻摄影的一大历史使命。

B.灾难新闻摄影固然应真实反映灾难,但也应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生存意志和抗争勇气。

C.如果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必然会忽略和放弃人文关怀,会令观众不安甚至厌恶。

D.西方摄影记者时时会面临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的冲突,从而陷入两难境地。

E.记者的职责是报道新闻,是中立的旁观者,不应该卷入他们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去。

解析:C项,应为“过分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D项,原文是“有时会”,题干中是“时时”。E项,表述是西方记者的观点。

答案:AB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3分)()

A.罗伯特卡帕的《越南的悲剧》虽然反映出战争的严酷和惨烈的一面,但也昭示战争无法剥夺人们热爱生命、追求自由的天性。

B.广州某报对山东烟台“大舜号”海难血淋淋的报道,没有顾及受众的感受,是相关记者追求轰动效应想出名所致。

C.获得1994普利策最佳新闻摄影奖的南非记者卡特,是因为自己的选择和做法不被公众理解和接受而自杀身亡的。

D.新闻记者既是新闻专业工作者,也是社会大众中的普通一员。新闻记者的行为举止,必须符合起码的社会道德规范。

解析:A项,原文“这是卡帕追求和平与人道的心声”,并无说明照片“也昭示战争无法剥夺人们热爱生命、追求自由的天性。”B项,“记者想出名”于文中无根据。C项,卡特的死亡也与自己内心的困惑有关。D项,作者认为“问题远非如此简单”,“这种冷酷究竟应怎样评价,还值得深入探讨”。

答案:C

14.文章在论述中两次引述越南老和尚在西贡街头自焚事件,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两次引用的作用不同。第一次引述是来证明灾难新闻摄影要有人文关怀;第二次引述是想证明灾难摄影该如何评价,尚无定论。

答案:第一次引述是用它作为反面的例子来证明灾难新闻摄影要把握好尺度,要突显人文关怀;(2分)第二次引述是用它作为例子来证明对灾难新闻摄影记者的“先拍照”的“冷酷”行为到底该如何评价,尚无定论,还需要深入探讨。(2分)(意思对即可)

15.2012年12月3日,美国纽约皇后区一座地铁站内,一名患有精神病的黑人男子将一名原本素不相识的58岁的韩裔男子推下站台。摄影记者乌玛尔阿巴斯当时正在等车,他抓拍到了韩裔男子扒住站台的照片。(最终该男子被列车撞死。)4日,这张照片登上了报纸头版,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请根据文意,评析该摄影师的行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考生要先做出判断,该摄影师的行为履行了记者的职责,但不符合社会公共道德。评分要点:答案应包括对这一事件的分析和评价,各2分。①②两点,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第③点2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示例)在面临先救人还是先拍照的矛盾时,摄影记者乌玛尔阿巴斯选择了先拍照,失去了挽救该男子的机会。(2分)阿巴斯履行了他作为新闻记者的职责,但是他的行为不符合社会公共道德。(2分)(阿巴斯拍的这张照片或许能引起民众对公共安全的思考,但是以牺牲一个无辜的生命为代价,是不适当的,违背了社会公共道德。(2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巴 金

我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也不知道自己的年纪。我像一块小石子似地给扔到这个世界上来,于是我生存了。我不知道谁是我的父亲,谁是我的母亲。我只是一件遗失了的东西。我有黄的皮肤,黑的头发,黑的眼珠,矮的鼻子,短小的身材。我是千百万人中间的一个,而且是命定了要在那些人中间生活下去的。

每个人都有他的童年。我也有我的童年。我的童年却跟别人的童年不同。我不知道温暖,我不知道饱足,我也不知道什么叫作爱。我知道的只是寒冷和饥饿。

有一天,正确的日子已经记不清楚了,总之是有一天,一个瘦长的满脸皱纹的老年人站在我的面前,他严肃地说:“在你这样的年纪应该进学校去读书。求学是人生的第一件大事。”

于是我去了。我忘记了自己的饥饿,忘记了自己的寒冷。我四处找寻,我发见了富丽堂皇的建筑物,我也发见了简单的房屋,据说这都是被称为学校一类的东西。我昂着头走了进去,因为我记住求学是人生的第一件大事。

“去!这里不是你可以进来的!”无论在漂亮的建筑物或者简单的房屋,无论在门口遇见的是凶恶的面孔或者和善的面孔,我总会听见这一句同样的话。这句话像皮鞭一样地打着我的全身。我觉得全身都在痛。我埋下头走了。从里面送出来孩子们的笑声,长久地在我的耳边荡漾。我第一次疑惑起来,我究竟是不是一个人。

我的疑惑一天一天地增加。我要不想这个问题,可是在我的耳边似乎时常有一个声音在问:“你究竟算不算是一个人?”

破庙里有一座神像。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我这样想。神龛里没有帷幔,神的庄严的相貌完全露了出来。虽然身上的金已经脱落了,甚至一只手也断了,然而神究竟是神啊。我在破烂的供桌前祷告着:“神啊,请指示给我。我究竟是不是一个人呢?”

神的口永远闭着,甚至在梦里他也不肯给我一点指示。可是我自己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说:“像这样怎么能够算做一个人呢?这岂不太污辱了这个神圣的字吗?”于是我明白我并不是一个人。

我断定我的生活是很合理的,我乞讨残汤剩饭,犹如狗之向人讨骨头。我并不是一个人,不过是狗一类的东西。

16.本文在写作时用了第几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本文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通篇是人物心理独白。如:“我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也不知道自己的年纪。”“我像一块小石子似地给扔到这个世界上来。”运用第一人称写作,更直观地突出了人物的情感,更能加深对社会的批判力度。

答案:本文运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通篇是人物心理独白,写了“我”从一出生就受到的悲惨遭遇。(2分)这样写可以更直观地突出人物沉痛、真挚的情感,使情绪得到强烈的爆发,加深了对社会的批判力度,赋予了小说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力量。(2分)

17.请分析本文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并谈谈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时,考生要首先对人物形象进行总体概括:本文主人公是一个无父无母的乞丐。然后根据他的经历及言行进行具体分析。作者塑造这个形象,代表了旧社会穷苦的百姓,代表了卑下的人民,代表了当时中国的现状,更代表了国人的悲愤心情。

答案:本文主人公是一个无父无母的乞丐。(1分)他渴望得到温饱生活,想学知识,渴望得到做一个人的权利,却被耻笑,被驱赶。(1分)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个典型,代表了旧社会穷苦的百姓,代表了卑下的人民,代表了当时中国的现状,更代表了国人的悲愤心情。他的渴望,是人民的渴望。他的心情,是人民的心情。他的经历,代表着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与压迫,更代表着人们对食物,对地位,对平等的追求。(3分)

18.请分析文中画线的三句话,谈谈作者这样写的妙处。(6分)

我第一次疑惑起来,我究竟是不是一个人。

“你究竟算不算是一个人?”

“神啊,请指示给我。我究竟是不是一个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探究能力。主人公本是一个真实的人,却在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一个人。悲惨的生活对他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考生解答本题时,要探究作者写作的深层目的。

答案:主人公是一个真实的人,却在用沉痛的声音质问:“我究竟是不是一个人?”这是对生活的讽刺,是对生命的质问,更是对不平社会的诅咒。(6分)(意思对即可)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9.公益广告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好的广告语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但是有些公益广告语并非如此,请指出以下两条公益广告语的问题,并分别改写,使之友善、得体。

(1)宣传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开始。(3分)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宣传生命安全教育:严禁触摸高压电,5万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必究。(3分)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第一句广告语的问题是有歧义,让看到广告的人觉得人们都成了垃圾。第二句广告语粗暴,令人恐惧。

答案:(1)问题:表述有歧义,让读者感觉自己和身边的人是垃圾。(1分)

拟写:(示例)垃圾分类,人人有责。(2分)

(2)问题:表述生硬粗暴,使人反感。(1分)

拟写:(示例)为了您的生命安全,不要触摸高压电线。(2分)

20.2014年3月4日某公司老总张某外出开会,8日,他的朋友老王有事打电话找他。下面是他办公室记录的老王的电话内容。如果你是张某的秘书,请在接到电话的第二天将电话中老王的要求简要转告张某。

电话内容:

老张你好!我是老王。我现在正在南京开会。告诉你,我们的老同学刘明现在是广博广告公司的董事长,他约我们明天去花园大酒店聚会,并要你带上嫂子和孩子。9号晚上六点半,不见不散!花园大酒店就是现代广场东边的那一家。刘明的电话是15771588。吃饭时,我们可以跟他聊聊业务问题。再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句式变换语言表达简明的能力。注意转述的身份是秘书对老总。转述的主要内容是张总朋友王先生打来电话,老同学刘明相约聚会并商谈业务。评分要点:人称转述准确、得体2分;内容转述完整、准确2分;整体句子通顺2分。

答案:(示例)张总,昨天您的朋友王先生打电话给您,说是你们的老同学广博广告公司的董事长刘明先生约您偕同夫人与孩子今天晚上六点半到现代广场东边的花园大酒店和他们聚会,并商谈业务问题。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身处科技资讯发达的当代社会,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忙碌的插电生活,电视经常开着,手机始终开着,电脑就更不会关掉;任何食物都可以丢进微波炉加热,任何衣物都可以扔进洗衣机,几乎已经不会拿笔写字了……有时候,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精神却越来越空虚。越来越发达的科技在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使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目前,“不插电”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环保主义者的追捧。不插电,就是“Unplugged”,直译为“拔掉电源插头”。“不插电”生活又称“离网”生活,起源于“离网发电”的供电模式。“不插电”生活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依靠公共供电网电能来驱动生活用品,断绝现有的通讯工具联系,不使用高科技电器,回归简单质朴、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这是对高科技的抗拒,也是对沉溺其中人群的拯救。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舒婷在《小河殇》中写道:“多少年来,我们错把月饼当中秋,而把明月遗失在高楼的屋顶上了。”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每天过得忙忙碌碌,却忽略掉了生活的本真。是该停下匆忙的脚步歇歇了。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不仅要追寻未来的太阳,亦要停下脚步静赏那轮旧年的残月。

本题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生活中,我们要提倡低碳环保。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让人们已经习惯了忙碌的插电生活,但这真的好吗?回归简单质朴、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答案:略。

下载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4单元测试题[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4单元测试题[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一)Unit 4 Earthquakes单元教案范文合集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案 Unit 4 Earthquake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话题为"地震",主要描写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各项语言活动也都是围绕地震展开。本单元共分八个部分......

    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一知识点详细归纳总结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按单元分) 新课标必修1 Unit1 Friendship 重点词组: be good to 对….友好 add up 合计 another time 改时间get sth done 使…被......

    地理 人教-必修1-第1章-第4讲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照的情况,图中∠1=47°。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出现太阳直射的月份可能是 A.5月B.6月 C.8月D.12月 2.若黄赤交角增大,则a光线与b光线之间的......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测试题(汇编)

    追随能够改变你命运的那颗星,那颗永远在你心中闪烁的明星。当它在你面前闪耀时,抓住这宝贵的机会。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1Unit2EnglishAroundtheWorld教案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Ⅰ单元教学目标技能目标Goals Talk about English and its development, Different kinds of English Talk about difficulties in la......

    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二单元重点介绍

    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二单元重点、难点 Unit Two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1、 At the end of the 16th century, about five to seven million people spoke English. 到16世......

    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一单元教案[5篇模版]

    Unit 1 Friendship I. Warming Up 1. good: adj.好心的,仁慈的,乐于助人的 be good to sb.: 对某人好 e.g. She’s good to me. I am good to my friends. be good to do 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