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早期阅读教学的原则
早期阅读教学的原则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阅读能力并不是个体先天具备的,而主要是个体通过接受早期阅读教育获得的。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教学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早期阅读教学是理念、材料和方法的统一体,教师要想使早期阅读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以儿童言语发展和阅读学习的规律为依据,设计课程,准备材料,实施教学。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以下五条原则。
一、基于口语的早期阅读教学
幼儿虽然已能较好地理解口语,并掌握了大量口语词汇,但对书面字词是陌生的,且缺乏阅读书面语言的经验。要在保持幼儿对阅读的自信和兴趣的前提下有效地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教师在实施早期阅读教学时就必须以幼儿的口语经验为基础。
儿童大约从三岁开始就具备了基本的言语表达能力,头脑中对大量口语词汇已经有了音一义的联结。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可能会建立“杯子”的音一义联系:听到“杯子”这两个音节就会想到杯子的形象并知道它是用来喝水的东西,有时幼儿还能发出“杯子”的语音来表达相关的意思并与他人交流。
学习阅读就是学习书面语言,建立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如果阅读材料中出现的词语符合幼儿的口语经验,那么幼儿只需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就能以语音为中介建立音一义的联系,达成理解文字的目的。比如在阅读中遇到“杯子”这两个字,幼儿如果已经掌握了“杯子”的音一义联系,那么只需学习“杯子”怎么读(建立形一音联系),就可以将“杯子”的字形与生活中杯子的形象、用途联系在一起,从而理解“杯子”这个词。相反,如果阅读材料中出现的词语脱离幼儿的口语经验,那么即使幼儿能够读出这个词,他依然无法理解其意义,他的学习仍会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
因此,阅读材料中出现的词语应以幼儿的口语词汇为主,且这些词语应该在材料的不同位置、不同情境中反复出现。这是因为幼儿对词汇的学习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获得的,其间还会有反复:之前似乎已经习得的词语再次出现时又不记得了,下一次出现时可能又想起来了。在早期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这一因素,给幼儿充分的机会与这些词语反复接触,让幼儿自然地习得这些词语,不但知道它们怎么读,还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在什么情况下怎么用,使这些词语真正成为幼儿能够自如运用的积极词汇。
以幼儿口语经验为基础的阅读材料,有助于幼儿从“听故事”逐步过渡到“读故事”,逐步培养起阅读的自信和能力。符合幼儿口语经验的故事更容易激发幼儿模仿教师朗读的愿望,而正是通过这种模仿,幼儿开始从被动地听别人讲故事,到一步一步地参与到阅读中来,在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逐步过渡到自己主动读故事,最终学会自主阅读。
二、基于兴趣的早期阅读教学
许多研究表明,不少儿童在小学阶段学习失败并不是能力问题造成的,而是由陌生、恐惧、反感、缺乏动力和主动性等导致的。适宜的阅读材料可以使儿童把阅读活动和良好的情绪体验联系在一起,在阅读过程中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阅读逐渐成为他们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使之终身受益。培养幼儿对书的热爱、对阅读的兴趣,是早期阅读教育的首要目标。阅读材料本身的特性对此有重要影响。
首先,故事的主题要接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的经验和需要,易于被幼儿理解。幼儿最感兴趣的是与自己的真实生活或想象世界密切相关的人、事、物。如果故事讲的就是幼儿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或者是他们经常喜欢想象的情形,幼儿就容易理解、产生共鸣,也更愿意去读。
其次,故事要有幽默的语言、想象丰富的情节和精彩的结尾。即使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主题,如果语言过于平淡,情节没有起伏,结尾毫无意外,这样的故事也很难引起幼儿的兴趣;能够反映幼儿童趣、想象丰富的故事情节最能打动幼儿,吸引他们阅读乃至重复阅读。
三、基于能力的早期阅读教学
要通过教学有效地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教师就必须根据幼儿在智力、言语、情感等方面的年龄特点来设计阅读材料,既不能超越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也不能低于幼而的现有水平。故事的主题、生词密度、词的概念难度、生字词出现顺序和频率、生字词的重复率等都要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有所调整,即使在同一学期内也要体现难度的渐进变化,以契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其智力、言语、情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例如,同伴关系是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朋友”的理解是不同的。刚入园的幼儿会把自己身边的小朋友都当作自己的“朋友”。慢慢地,小朋友之间会有一些简单的交往,如一起玩玩具、做游戏等,朋友关系渐渐区别于一般的同伴关系。到了中班,朋友之间会出现社会性更强的交往,比如送朋友一件生日礼物,看望生病的朋友。但是,对于“好朋友有时候也会吵架,但最后还是好朋友”这种情形,幼儿可能要到大班才会理解。因此,在设计阅读材料的主题时,教师应考虑到各个年龄段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
四、基于活动的早期阅读教学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早期阅读教学应该是一种类似于游戏的活动。阅读教学并不是一个单向传授、灌输的过程,而是教师和幼儿以图书为媒介进行建构性对话、积极互动的过程。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从故事的主题出发,与幼儿谈论相关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跟幼儿讨论与故事人物或情节相关的问题,对后续情节作出预测。在阅读后,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表演、改编续编故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加深幼儿在阅读中获得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在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适时调整对他们的要求,通过适当的提问、反馈、解释、示范支持他们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予鼓励。只有在这种自然、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阅读,幼儿才能亲近图书、喜欢阅读、学会阅读。
五、基于图画的早期阅读教学
早期阅读的主要材料是图画,幼儿主要是通过图画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通过优秀的图画书,幼儿从阅读图画开始,逐渐地、安全地过渡到阅读文字,在保持阅读兴趣的前提下最终达到自主阅读,这是早期阅读教学的理想途径。适宜早期阅读教学的优秀图画书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图画色彩鲜艳,信息丰富。研究表明,幼儿对颜色的敏感度是最早发育的后天能力之一。图画缤纷多彩,背景细节丰富,主人公形象生动可爱、夸张变形,能引起幼儿极大的兴趣。同时,图画中丰富的细节也为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观察能力、预测能力等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其次,图画与文字要高度对应。尽管很多儿童读物中都有图画,但是由于画面内容和文字关系不大甚至相互矛盾,两者位置不恰当或数量太少.这些图画并不能承载、传达故事的主要内容。优秀的图画书应该做到每一段文字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充分体现该段文字内容的图画,两者紧密呼应,以充分支持幼儿在理解图画的基础上学习文字。
第三,字体大小,、文章长度适宜。字体过小容易导致幼儿阅读时眼睛疲劳,而且满篇密密麻麻的字也会让幼儿产生畏惧情绪,因此文字的大小以及文章的篇幅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而且,幼儿注意力维持的时间、课堂教学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这也决定了篇幅过长的文章不适用于阅读教学。
早期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幼儿在学前阶段就大量识字,不是让幼儿早早地成为书本的奴隶,而是让幼儿爱上阅读,成为书本的主人,成为主动思考的阅读者。而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材料则是达成早期阅读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在实施早期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阅读材料设计的初衷,细致地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师的“必修课”。
第二篇:早期阅读的教学特征
早期阅读的教学特征
颜晓燕
[摘要]作为一项专门的语言教学活动,早期阅读教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儿童的阅读综合素质;教材分析应侧重于教材中包含的阅读符号和对儿童阅读能力的要求;教学准备应着重考虑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环境的创设;语言运用应体现多样性综合化的特点;教学环节安排应侧重于突出阅读活动;教学指导应侧重于培养儿童的基本阅读能力;教学反思应侧重于是否促进了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语言教育;阅读教学;早期阅读教学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把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和技能作为语言领域的教育目标。在落实《纲要》这一指导精神的过程中,早期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常规性内容。将早期阅读作为一项专门的语言教学活动,如何全面把握其教学的基本特征,其教学的着眼点在何处,仍是教师深感困惑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早期阅读教学作用的整体发挥。为此,有必要探讨早期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本文尝试就是对这一问题所做的初步探讨。
一、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儿童的阅读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总指导方向。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程序。确定教学策略,并以教学目标来衡量和评价教学效果。因此,开展早期阅读教学活动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定位教学目标。
早期阅读教学目标的定位应体现为早期阅读的价值取向和所期望达到的教育目的,它应依据早期阅读的内容、教育功能和幼儿的学习特点及身心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确立。从教学的一般原则看,教学活动的目标应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应体现情感、认知及能力等三大维度的要求,根据《纲要》的精神,教学目标应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依此思考早期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在情感态度方面,教师要引发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兴趣,使幼儿热爱书籍,爱护图书,喜欢观察书面语言信息(包括以印刷材料呈现的各种色彩、图像、符号及文字等),能自觉自主地参与阅读活动:在认知习惯方面,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认识图书的结构,懂得按顺序逐页翻阅图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建立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在技能能力方面,教师要培养幼儿对书面阅读信息的观察模拟、预期猜测、自我调适以及连贯表述等技能和能力。
与其他类别的语言教学活动相比较,谈话活动侧重培养幼儿交谈兴趣、倾听习惯及对话能力,讲述活动侧重培养幼儿讲述兴趣和独白语言运用能力,文学活动侧重培养幼儿欣赏兴趣及学习运用文学语言的能力。这些教学活动的目标具有单向明确的特点,而早期阅读的目标呈多维复合的特点,涉及的要素多,目标内容较为复杂,它虽以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但却涉及诸多阅读要素,如融合多方面阅读兴趣、方法和习惯的培养,涉及观察、理解、表达,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等综合素质的内容。因此,早期阅读教学目标整体体现定位于培养幼儿阅读综合素质的教学特征。
二、教材分析应侧重于教材中包含的阅读符号和对儿童阅读能力的要求
教材是幼儿早期阅读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包括阅读读本、材料,幼儿文学作品等。它是教学活动赖以展开的依据,是幼儿学习和师幼有效互动的媒介。教师对教材的分析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早期阅读是着重培养幼儿学习书面语言行为的活动。这里的书面语言绝非简单等同于书面文字,它应该指以印刷材料呈现的信息,包括图像、色彩、线条、符号以及文字信息等。对于学前儿童而言,更多倾向于画面符号信息和少量的文字信息。所以,在分析阅读读本和材料时,教师要着重分析这些阅读符号和相关观察猜测、思考联想、理解表达的阅读能力。如以图画书为阅读内容时,教师需要着重分析图书装帧特色,美术语言符号特点。图书内容呈现方式以及内容情节特点,需要对图书的封面、环衬、扉页及封底等各部分设计装饰特点,对图像的造型构图特点,画面的色彩细节特点以及图画书体现的风格特色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分析它们对儿童阅读能力提出的要求。
在其他语言活动中,拿文学活动为例,教师侧重分析作品内容的文学特点和欣赏表现的要求,教师“要理解作品内涵及表现手法,并通过反复探寻、细心品味,发现和阐释作品的深层底蕴,进而受到心灵的撞击”。同样把文学作品作为教材,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则是读本的阅读符号和阅读能力要求。两相对比,可以发现,在文学活动中,作品是直接欣赏的对象,是教学的焦点内容,成为幼儿直接关注和学习的内容:而在早期阅读中,作品成为阅读的背景或媒介,成为幼儿通过阅读符号进而自然理解的内容。由此可见,在早期阅读中的教材分析应侧重于教材中包含的阅读符号和对儿童阅读能力要求。
三、教学准备应着重考虑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环境的创设
无论组织哪种语言教育活动。教师都要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做好环境、教具材料、幼儿知识经验以及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准备。但对于早期阅读教学而言,其教学准备应考虑的核心问题则是阅读材料和阅读环境,开展早期阅读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考虑阅读材料问题。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理论来看,阅读是大脑接受外界视觉符号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以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的过程。对于学前儿童而言,除了图书、报刊、杂志等文字材料以外,凡是摄入儿童视觉器官中的一切外界刺激材料均是视觉符号,包括电子媒体、电视、网络、客观世界等构成的丰富而又复杂的视觉文化。因此,开展早期阅读教学时,教师就不仅要考虑选择哪种阅读材料,而且也要考虑如何呈现读本,即考虑读本的数量、大小和摆放位置,设置阅读区并创设安静舒适和快乐阅读氛围。
四、语言运用应体现多样性综合化的特点
当前语言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是更加注重促进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是语言教育的重点,在具体的语言教学活动中都需要运用语言,发展语言。都需要落实“培养幼儿语言运用能力”这一目标,但在不同类型的教学中,所运用的语言方式有所不同。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谈话活动的语言方式主要是对话语言,讲述活动的语言方式主要是独白语言,文学活动的语言方式主要是精炼、优美和成熟的文学语言。与上述语言活动不同,早期阅读往往运用到多种语言方式,其语言运用因而是多样性和综合化的。在阅读路标、招牌、广告、说明书、电话本或菜单时,运用的是自由简短的对话语言;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运用的是优美的文学语言;在阅读娱乐性内容是,运用的是宽松自由的情境性语言;在阅读科学常识时,运用的则是清楚完整的连贯性语言。简而言之,对话语言、独白语言、文学语言、情境性语言、连贯性语言、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等各种语言方式在阅读中是共存的,在早期阅读中,教师指导幼儿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语言方式,将会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因此,对于早期阅读而言,幼儿的语言运用应体现出多样性和综合化的特点。
五、教学环节安排应侧重于突出阅读活动
教学环节的安排指教学过程具体展开的步骤,往往以一定的教学程序来体现,也是落实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而展开的师幼之间积极交往互动的过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有一般的教学程序,但对于不同类别的具体教育活动,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类别特征、学习特点和教学开展的一定逻辑顺序来安排不同的教学环节,使教学过程的环节安排既符合教师教的逻辑,遵循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的一般规律,又符合幼儿学的特点,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和知识经验的建构过程相吻合。
另外,教学环节的安排应围绕重点,突出重点,解决重点问题。例如,讲述活动教学环节安排的一般程序为:出示讲述对象——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运用已有经验进行自由讲述——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学习运用新的讲述经验进行讲述——通过扩展延伸迁移新的讲述经验。这样的教学安排也突出语言表述运用的重点。
基于以上思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把早期阅读教学的环节安排为:第一环节借助阅读材料引发幼儿阅读的兴趣:第二环节引导幼儿观察阅读材料,猜测设疑,了解阅读的内容:第三环节提出阅读的要求,幼儿自己阅读,教师观察了解,个别指导;第四环节师幼共同阅读,教师围绕重点,启发提问:第五环节讨论、小结阅读的主题;第六环节延伸扩展阅读的内容,如围绕阅读的主题开展朗读、讲述、扩编、续编、讨论、游戏、表演、制作等活动。这种思路集中体现这样的一般程序:接触阅读材料——幼儿自主阅读——师幼共同阅读——围绕阅读主题扩展延伸,从而突出阅读活动的重点,体现了对阅读活动重点的突破。
六、教学指导应侧重于培养儿童的基本阅读能力
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什么,怎么指导直接决定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学的指导重点往往取决于教学目标,大凡目标中所制定的要求就是教师指导的重点。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教师的指导重点是幼儿语言的促进和发展。
早期阅读的指导重点是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研究发现,人的阅读学习大致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获得阅读能力的学习,二是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方法和能力的学习。8岁以前应当掌握的是基本的阅读能力。可见,阅读能力是个体的基本学习能力,是其终身学习的基础。对于学前儿童,首先要掌握的是阅读能力,其次才是学习各科知识,开阔学习领域的基本能力。如在接触图画书时,首要的任务不是通过阅读了解作品内容,而是以其内容和画面为媒介来学习阅读的方法和能力。因此,早期阅读的指导重点应是基本的阅读能力。其中应该自然融合阅读兴趣、习惯和方法等核心要素。
七、教学反思应侧重于是否促进了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作为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包括教师的教学反思。自从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经验+反思:成长”这一教师成长的公式后,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不断深入人心,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及时反思成为一项重要而必须自觉进行的教学工作,教师应对教学工作进行持续不断地思考,不仅仅要“回忆”或“回顾”已有的教学活动,而且要探究教学活动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找到其中的“问题答案”。换言之,教师应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断在反思中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为了富有实效地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增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在早期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伴随着教师逐步深入的教学反思。
在早期阅读中,教师反思的基点是促进幼儿的自主阅读。“学前儿童的口头语言发展速度惊人,同时开始认识符号、声音与意义的关联性,学习如何看待一张纸、一本书:尝试用自己所学的语言解释周围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惟有成为自主阅读者,儿童才算真正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自主阅读能力是早期阅读的核心目标,教师要将反思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时时反思是否制定了具体明确的自主阅读培养目标:是否提供利于自主阅读能力发展的阅读材料和真实环境:是否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增进幼儿的自主阅读:是否随着阅读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对阅读日益充满热情和渴望,并能有效地进行阅读等等。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这些问题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使幼儿具有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能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有效地进行阅读活动。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明确早期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不仅在观念上对其有正确认识,而且应该将其落实在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只有准确把握早期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才能有效地实施早期阅读教学并达到早期教学的目的,从而真正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作者:颜晓燕
第三篇:早期教案
地球的呼吸
朗读欣赏
推荐书目:《地球的呼吸》
●孩子好问,仿佛是带着一大堆问号来到这个世界。
●要回到这些孩子的问题,尤其是这些孩子才四五岁,并不容易。这本《科学图画书》以图为主,配上简短活泼的文字,使孩子爱不释手,是最好的科学启蒙
老师。它以“探究自然科学”作为主题,以此展开各个科学领域的知识内容。图书的内容以故事的情节由浅入深渐渐展开,文字浅显易懂,图书生动活泼。它将引领孩子们去探索色彩斑斓的科学世界。该书现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品导读
●这是一本知识性很强的科学图画书。教师在与孩子朗读欣赏时请参考以下几点:
——抛砖引玉。
在朗读之前,首先应该了解一下孩子的已有经验,比如:“你知道人类是怎么呼吸的?”“地球上还有哪些生物也要呼吸的?他们是怎么呼吸的?”当孩子对“呼吸”产生了兴趣之后,再将书中的内容介绍给孩子。
——情景体验。
书中有一个重复提出的问题:“可怕的事情会发生吗?可以加强语气来进行朗读,让孩子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和老师的语气来感受这部分所要表达的内容。” ——自主阅读。
大班年龄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的经验,老师可以朗读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内容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阅读,最后再前后两个部分连起来进行完整阅读。师生共读 ● 说一说,想一想。
——让小孩子尝试屏气10秒钟,鼓励他说出憋着气的感觉,体验呼吸的重要性。
——我们人类靠“肺”呼吸,那么地球靠什么呼吸呢?(第37页)——如果你看见有小朋友在草地上乱踩,你会怎么说怎么做?(第26、27页)
● 动一动,玩一玩。
——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做“好玩呼吸操”,大家来设计有趣好玩的动作。——花开花合,那是花儿在呼吸。
呼——吸——
潮涨潮落,那是大海在呼吸。
呼——吸——
二氧化碳出氧气进,那是小朋友在呼吸。呼——吸—— 轻轻地呼吸,呼——吸—— 附
地球的呼吸
我们和许多动物都是用鼻子和肺呼吸。一呼一吸,不停地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
水中的鱼儿用鳃呼吸。一呼一吸,不停地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许多昆虫用腹部的气孔呼吸,一呼一吸,不停地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植物用根和叶片上的气孔呼吸。一呼一吸,不停地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人们燃烧柴草、煤和石油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同时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地球上的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我们无法呼吸了!
可怕的事情会发生吗?
难道人和动物只能戴着防毒面具和氧气罩生活吗?
不用担心。白天,绿色植物除了进行呼吸以外,还能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植物进行光和作用后,开始吸进二氧化碳,同时放出氧气。绿色植物带给我们氧气。“我们可以畅快地呼吸了。” 有人在砍树,赶快拦住他!有人在踏小草,赶快拦住他!
来吧,把小树苗种下去,让它们长大后变成一片森林。来吧,把小草保护好,让它们长成绿油油的一片草地。小朋友快来动手栽树、种花,把幼儿园打扮得漂漂亮亮。在公路两旁栽上大树,让绿色的长城伸向远方。把公园的墙打开,让生机勃勃的绿色透出来。
把我们的城市变成一个大花园,让我们都能畅快地呼吸新鲜空气。等到满眼绿色时,别忘了来一次深呼吸。啊,是那么舒畅!
我们依靠鼻子和肺呼吸,我们的地球依靠“绿肺”———绿色植物呼吸。
————岑建强/文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四篇:早期教育计划
幼儿园早期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推进我园社区内早期教育的发展,我园将积极探索以幼儿园为核心,依托家庭、社区,探索0-3岁早期教育模式,开展0-3岁早期教育的研究,发挥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优势,不断提高本辖区家长的早期教育水平。
二、主要目标
1、加强家长对0—3早期教育的认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养方式,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
2、加强早教师资力量的培训,提升教师设计、组织、开展早教指导工作的能力。
3、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教服务活动,增强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提高托班年龄段的入园率。
三、主要工作内容及措施
1、了解我园社区0-3岁儿童早期教育现状与发展需求,为开展早教工作奠定基础。
2、成立幼儿园早教小组和早教志愿者服务队,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师资培训,选派一批青年教师外出接受早教培训,或早教园本培训,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从事早教指导与服务。
3、开展家长咨询、亲子讲座等科学育儿指导活动,定期向家长发放0--3岁婴幼儿的科学喂养、育儿指导、教育策略等内容的宣传
材料,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
4、召开家长研讨会,家长、教师共同研讨科学的育儿策略。
5、进行亲子园活动室的建设:添置户内、户外铺软地垫、婴幼儿使用内外中小型体育游戏器械及玩具、0--3岁的书籍、光盘、磁带等。开办“亲子乐园” 开展双休日亲子教育活动,为宝宝提供活动与交往的机会,开发其潜能,为家长提供家教指导。
6、开设幼儿园亲子阅览室,制做0—3岁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及教学内容展示板供家长阅读,以便家长更深入的了解早教的活动内容及教育宗旨。
四、各月重点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本学期早教工作实施方案
2、成立0-3岁儿童早期教育试验研究工作小组。四月份:
1、对适龄婴幼儿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档案。
2、开展幼儿园社区0-3岁儿童早期教育调查与现状分析。五月份:
1、开展0-3岁儿童早期家教指导讲座。
2、结合幼儿园活动,邀请家长观摩小班早操展示、班级教学活动。
3、深入幼儿家庭进行早教宣传和接受家长咨询。
六月份:
1、开办“亲子乐园” 开展亲子教育活动。
2、对本阶段早教工作有关资料进行整理与收集。
3、对本学期早教工作进行小结。
第五篇:草 原教学设计
《草 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
3、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品读优美语句
【教学难点】 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草原风光片、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学生准备: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1、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和人土风情的画片,请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听歌曲,观录像)
听了美妙的歌曲,欣赏了草原美丽的画面,此时你有什么想法?
2、介绍作者,过渡:当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3、板书课题:草原
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
1、读生字词:(课件出示)
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蒙的读音是“ měng ”,“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 ”,“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似乎”中的“似”读作“sì” “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不要多一点,“涩”不要少一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小声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可否用一个字概括?(美)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板书(美丽的风光 好客的民族)
2、再读课文,按照作者进入草原的顺序,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 草原美景 热情迎客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四、精读品析,感受草原之美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3.汇报交流。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江心的愉快。
A比较词语:空气是那么(清鲜 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 晴朗)
图片展示: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新”“明朗”的用法。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清新”“明朗”的草原的那种高远辽阔的意境。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出示图片,结合学词,理解“一碧千里”
你能说出哪些表示“绿”的四字词语,结合理解下文的“翠色欲流”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结合学词:渲染
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4)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
4、修辞方法体会
A:比喻,学生发言
B:抒情,师讲解抒情的两种表达方法:直抒胸臆,借物抒情 比较(4)和(5)句的表达方法,结合两个句子进行引导,领悟。5.配乐朗读,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五、拓展延伸
1.草原的景色无比优美,而草原的人民更是热情好客,下一节课我们去集体感觉草原人的热情,感受蒙汉人民的深情!(配背景音乐)
2.找一些描写草原美景风情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读一读。板书设计
天空:清新明朗 美丽的风光
草地:一碧千里
16、草 原 热情迎客 激情相见
好客的民族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