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改革中的物理课堂教学探讨刘玲阿
新课程改革中的物理课堂教学探讨
洛阳市第二十三中学 刘阿玲
摘要: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性质、理念,从教学方式、情景设置和教师教色的转变以及构建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等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创新能力。关键词:课堂教学
探究
能力
介绍:
由于应试教育观念和实践的深远影响,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教学方式单
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医治,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我试图从物理课堂教学的诸方面进行改革研究,以投石问路、抛砖引玉,让学生学的高兴,让自己教的轻松。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让课堂上洋溢着生活的气息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教学中,每讲到一个知识点,都尽量联系到生活实际。如:家庭中的电灯电扇电视机,空调冰箱微波炉电饭锅等;厨房里的锅碗勺刀筷叉铲,面杖蒜锤排气扇等;做菜时的煎炒烹炸蒸,烧烤煮烙涮等。它们从工作状态到作用效果,从制作到使用,从操作到享用无不与物理知识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我们的课程资源,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结构适时合理的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吃有喝”,大家都“津津有味”的享用着。
二、关注社会时事,拉近物理与社会的距离
当今社会电视等媒体很多,学生爱看,我也很喜欢看,特别是一些新闻类的,在教学中,我经常把看到的一些有趣、有益的东西讲给学生听,合理引导,使他们在关注新闻的同时能极力从中搜集各种物理素材和信息,把学生的视线从教室
引向全世界、宇宙间,使学生在了解时事的同时从社会这个纷繁复杂且多变的的大课堂中接受各种信息,并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之在关注国家大事和国际风云变幻中感受物理知识的广博和物理知识应用的宽泛。如:在讲到电磁感应时举了两个事例,一是在“我爱发明”节目,有一个佛山的中学生利用空调室外机的风力进行发电,以供手机笔记本等供电,该发明曾在国际上获奖。另一个是在“媒体速览”节目中介绍,利用摇摇椅发电,可供台灯工作。从南联盟事件到“9.11”到美伊战争;从中国加入WTO引起国内外各行各业的新气象到国际金融风暴中中国金融界在其中所起调控作用;从每年的抗洪救灾到西部大开发;从小浪底水利工程到三峡水利枢纽;从体坛到奥运;从沙尘暴到到森林火灾到各地烂开采造成的资源浪费及毁灭性灾难;从战胜非典到遏制禽流感;从海啸、雪灾到特大地震;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载人并在太空中进行各种实验„„如此等等我们都极力从其中提取与课程内容有关的信息渗透到教学中。以自己对国事世事的关注感染学生,使他们在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以及科技动态中健康成长。
三、用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营造轻松愉快、喜闻乐见的教学氛围
我目睹多年来的教育使学生望威严教师胆怯,见大堆作业生畏,且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重复性的作业练习使学生百般生厌。我们都有体会,天天面对一成不变的东西会使思维凝固,新奇的事物能升华想象,喜新恋奇是人之共性,何况孩子们?
我们可以以与课内容相关的趣味实验开课,如冷水浇瓶水沸腾、瓶吞鸡蛋等;由故事引入,如阿基米德巧测王冠密度、安培马车演算等;用古诗文、成语、谚语等导出课题,如用出自《韩非子》中“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之说的“孤掌难鸣”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成语;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南宋诗人陆游在《村居书喜》中“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宋代诗人陈与义的“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等;和学生一起讨论昨晚电视中的某一精彩片段或从生活中的某一具体
事件切入课题,如灯丝的断后处理等;就当天的天气情况引发讨论,如有云、雨、雾、露、雪、霜、雹、雷电等;或根据所学内容设疑引入。如此等等,再辅以生动幽默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蔼可亲的语气和始终挂在脸上的微笑,以及目光中透出的自信与坚毅。教师的无限真情和同学们的热烈呼应必能营造出轻松自然的教学氛围。
创设愉快的情景就要消除紧张。在我们许多老师的课堂中常有一上课就提问的习惯,我认为这易给学生造成紧张,一旦问题回答不好就将影响一节课的听课效果,同时也会因学生回答问题不尽老师之意而影响老师的上课情绪。为消除课堂紧张气氛,使课堂提问随机化,学生就没有恐惧感,这样即使不提问,学生的发言也会是积极踊跃的,这方面我深有体会。再者,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批判性思维,我常跟学生说我在课堂上会出错误,有些是无意的,同学们一定要留心听出来、看出来、分析出来并及时帮老师改正;而有些则是故意的,是在强调大家注意,同学们更要留心分辩,以免自己犯类似错误。这样使学生由被动听讲为积极主动的发现,师生互动的气象就出现了。
四、摈弃家长作风,和学生打成一片,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作为教师,不应有家长作风,既为长着,就要用“心”施教。我们要蹲下身来微笑着谦和的和学生交流对话,使自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用心体察他们的学情,聆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建立朋友般的友谊。如在一次作业批改中,由于一位学生作业上的字迹很难辨认,所以我就没有批改,直接带到了课堂上,很亲切的叫他到我面前微笑着对他说:“你来念着让我批好吗?”(同学们笑,因都知他的字写的很不好且作业很乱)批改中发现他的方法很简捷,就说“你的方法很好,值得推广,如果字再写的好一些你就是咱大家的榜样了,请把你的方法写在黑板上供同学们学习借鉴吧!”此时我们发现他写的很认真,条理清晰,跟作业上写的判若两人,同学们都给他鼓掌,并将他的方法冠以“××方法”。此后该同学的作业和学习大有长进,并且整个人都神气倍增。
看来,给学生一句鼓励能让学生从此自信,送学生一顶桂冠可使学生因此自豪。教师应拥有一双慧眼,有意识的寻找并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再设法放大使其成为动力。如在学生作业或质疑时,教师要极力去发现并抓住其独到之处大加夸赞:“真不错,这样考虑真好!谢谢你教了咱们大家一招!”等。再如:“××发现、××猜想、××解法、××设计”等,以学生的名字来命名解题方法和创新思路不仅能使这位同学赢得一定桂冠、享受攻克难题后的快乐,又树立了其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并将成为其继续探究的阶梯、通向成功的加油站,更增强了该同学的自信使其自豪,同时也是对其他同学的启发和促进,并起到强烈的暗示作用,从而激起所有同学的探究热情,争相发表自己的探究心得和体会。大家你也“显才”他也“露能”,智慧的火花一经迸发将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成才的渴望。
五、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通常的实验课我们真正体会到了“累”,那就是为了安全和不使器材损坏,教师脑子里的那根弦也绷得紧紧的,根本无暇引导学生将实验拓展发散以引发更多的探索性实验,学生更是禁锢在教师为之定型的实验模式上,这种墨守成规式的实验只会扼杀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发散性。
我常常思考着设法改变这可悲的事实,并试图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以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但又苦于实验器材和课堂实验时间的不足。我把这种现状告诉课代表,以听取学生们的意见,最后决定实验课上以完成课本要求的实验为主,而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引发思考去发散思维开放想象以最大限度的拓展探究的部分作为第二课堂的研究项目,以小组为单位申请实验进行研究,器材不足可设法替代或学生自带等。就这样实验室开放了,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研究能力。
只要我们因势利导坏事也会变成好事的。如:我把简单磁现象演示实验放手让学生进行研究,期间就有条形磁铁或蹄形磁铁摔断的情况,借此我让学生先猜
想断为两段的磁铁是分别只有一个磁极还是各有两个磁极,若有两个,那么每段的两极是同名还是异名,然后实验验证。这样,虽然器材损坏,却有意外的收获,随即进行探究,使猜想得到验证(当然,损坏器材照价赔偿的原则不会变)。再如:在伏安法测电阻或电功率的实验中,学生在连接电路时常因不小心而将电流表与电压表的位置接错,这时让学生记录此时的实验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探究其原因;当按要求正确的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却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可启发学生利用现有的器材(电流表或电压表)进行故障排查,并记录排查过程;学生还会由于操作方法不当而将电流表或电压表损坏,这时可不予添加任何器材促其将实验如期完成(这也是对他们实验过错的惩罚),在他们不知所措之时及时提醒他们:办法就在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里,要求其写出实验方案和待测电阻或电功率的表达式并进行实验研究;还可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发散思维:若再给你填个开关和若干导线,又有几种电路连接方法,画出电路图,写出表达式,并进行实验研究。
如此等等,利用错误实验或缺器材情况下提供的信息来拓展学生实验的范围,扩大学生研究的领域,可取得意外的收获。这样不以训斥的方式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而因势利导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正是进行物理实验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
六、采取不拘一格的作业形式使所有学生都具备完成作业的能力
我在布置作业时,常对学生说,会多少写多少,不要抄,不要乱写,不会的可以空起来。这样学生做作业时应付的少了,认真劲儿多了。
设置家庭调查作业及社会调查作业:(根据设置——附热学、电学各一例)热学——家庭调查:请向父母了解:一罐液化气净含量是多少千克、能供你家生活用多少天、按正常供应价一罐液化气需多少钱、一天总共用火时间大约多少小时、包括洗刷在内一吨水大约用多少天、一吨水价多少钱?请根据调查来的数据核算:你家一天平均用气多少千克、花费多少;用水多少千克、花费多少。
电学——社会调查:①调查当今市场上的电池种类、型号、适用范围及使用时的能量转换、使用寿命、废电池的危害及控制等,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②了解医院里住院部的病员是怎样呼叫护士的,请根据你的了解绘制一幅有声光装置的呼叫电路图,使护士能根据声光显示判断是哪个病房的那个病员呼叫的。
家庭调查及社会调查的作业设置,可使课本和学校以外的一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广博。使学生更热爱生活,更关心人们的生存环境,更注重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更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以上仅仅是个人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初步探讨,不成模式,还需继续学他人之经并进一步实践,并且在自己的摸索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制约。但我们坚信:在一个正确的标准、崇高的理念指导下,教师付出一腔真情,捧出一颗爱心,对教育全身心的投入,对学生充分的理解,与学生达成相互尊重,以彼此的真诚赢得彼此的信任,没有任何私欲的参与、任何情绪的放纵,真正把我们自己塑造成学生的楷模,学生就能成为我们的骄傲,我们也会因自己无愧于教师的称号而自豪。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4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新课程改革中的物理课堂教学探讨
刘 阿 玲
洛阳市第二十三中学 联系电话:***
第二篇:浅谈新课程改革中物理实验教学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要学好物理必须重视实验。成功的实验教学,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可以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及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如何搞好新课改下的实验教学,我提出下面几点看法,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认真搞好演示物理实验课,养成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师的演示实验不仅是教师直观地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学生了解实验几个环节,培养学生自己手实验的能力。教师的演示实验要精心准备,认真对待实验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了解实验中每个环节的作用,为学生分组实验打下基础。实验的基本环节有六个方面,(1)看,所谓“看”即“观察和了解”是所有实验的第一环节,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器材的使用规则,器材的使用范围,以及器材的精确度等,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我们是选用米尺还是选用皮尺呢?使用前,我们还用“看”它零刻度的位置,零刻度是否磨损,以及它的分度值。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操作恰当,读数是否准确的问题。(2)调,即“调整或调节”,它是进行实验的一个准备阶段,调整或调节的正确与否对实验的成功有决定性的作用。对部分需要“调”的实验仪器,应注重怎样正确的“调”。最好当学生的面示范一次或几次。(3)做,即做实验,它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损坏性的实验时,应先通过教师的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4)记,即在实验中,正确的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读取的方法和准确的记录。读数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5)析,对于记录的数据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6)、理,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的重要内容。总而言之,要上好一堂生动的,成功的物理实验课“看、调、做、记、析、理”这六个环节缺一可,只有掌握这六个环节,才能使自己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也才能使学生所做实验及相关知识牢固熟练掌握。既能使老师轻松教学,又能使学生愉快接受,从而使物理实验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认真指导学生做好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手段。
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大面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重要的一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同时,在学生物理分组实验中,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多,仪器少,实验中常出现“男同学抢着做,女同学怕动手;成绩好的积极做,成绩差的旁边坐”的倾向;二是由于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以物学理,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易纠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三、适当安排学生课外小实验对初中物理教学有很重要作用
课外小实验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要求,给学生布置的,让学生单独或几个同学组成一组,找仪器材料,设计并独立或合作完成的一些小实验。课外小实验随时随地可以完成,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实验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实验成功率高,效果直观明显。课外小实验可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课外小实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1)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人类有强烈的认知好奇心”,学生对于物理课题特殊的认识倾向,就是学习物理的兴趣。(2)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课外物理实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演示。(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观察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的基础。(4)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5)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分科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系统性,难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中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创新物理实验,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目的。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的实验教学指导思想,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验证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已有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入手,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探求状态。
2、充分利用物理趣味实验,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适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定向探究。可以是利用惊奇实验导入新课。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导入。
3、给学生多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作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这样激发了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同时也推动物理教学向前发展,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4、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物理教学要教会学生知识,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还要学生会学。创新是一种高层次的知识迁移,是利用已有信息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我注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机会和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愿望,逐渐培养学生从全方位推测、假设和构思中“探视”答案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我在教学中,以常见实验知识为生长点,进行引申,让学生发掘其内涵和外延,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创新分析,利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让学生去设计问题,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5、建立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意识创新,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我们的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那么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由教师和学生总结这个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而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也会给我们培养大量的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式方法。
第三篇:浅谈物理课堂教学改革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改革
姚嘴中学
李长刚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抓好入门课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 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培养师生情感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展示物理趣味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四、加强实验教学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颂,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第四篇: 物理新课程改革总结
物理新课程改革总结
过去的一年,我校在肥城市教育局组织的高效课堂改革大潮中,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扎实提高教学成绩。现将我们物理组工作及个人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一、关于教学流程
1、目标呈现
教师通过适当的情境导入新课,呈现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2、组内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组织,检查自学效果,交流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围绕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要用红笔标注出来,等班内展示时向其他小组或老师请教。
3、班内展示
学生将组内交流讨论的成果展示出来,展示以小组为单位,一般由组内2—3名同学协作完成,各司其职,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互动。为提高展示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展示的内容及时给予点评,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和提升。
4、合作探究
针对深层次的问题和学生课下没条件做的实验,或演示,或安排分组实验,或用课件等手段呈现,然后小组合作探究。本环节能放给学生的尽量放给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概括能力等。
5、当堂达标
本环节可以把题设计到学案上,也可以用材料上的现成题目,还可以用屏幕投出来,但一定先让学生个人做,然后组内交流,再全班展示订正。
二、关于导学案的编制和结构
1、导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是实现“生本合和”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自学能力。
基本流程如下:
①个人初备,形成“个案”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组内教师就一周内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研讨,确定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并确定导学案编制人员,编制人员开始编制学案。
②集体研讨,形成“初案”
集体备课时,主备人以说课的形式将“个案”进行交流,组内教师认真听、及时记,思考优劣,补充完善,把对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过程的设计等,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初案”。
③修整审批,形成“定案”
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对形成的“初案”进一步整理、完善,在修改完善交领导审阅批准后,方可印发给学生。每个导学案要有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的签字、日期、编号。每个导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有指导,有要求,有收有批,有评有纠。
导学案的编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在导学案的设计上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指导,尤其是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点的具体要求。二是必须考虑弥补我们的教材过于“精炼”的缺陷(没有教师的帮助,学生往往无法自学教材),让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自学。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制的过程中要把基础知识问题化,细化成学生能够理解、能够引领学生阅读教材的问题;三是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阅读量、书写量不能过大,要让学生能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宽松自学、独立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制的过称中要注意问题的形式和方式,甚至可以让学生在教材中圈点勾画。四是老师预设的探究题目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适时展现,灵活调控。
2、导学案结构
(1)学习目标展示。内容应体现三维目标。特别让学生搞清楚理解、记忆、应用等层面的要求。
(2)预习导学。将学生能看得懂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律、浅层面的物理现象用问题的形式展示在学案上,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做到学案上。
(3)自主实践和探究。将本节课涉及到的物理小实验、小探究安排到学案上,让学生利用手边的器材和条件进行动手实践。并将实验现象和结果填到学案上。在学案上预留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把当时遇到的困惑和感受随时记录下来,待课堂上解决。
(4)合作探究。每节课设计2-3个学生个体不能解决的探究或研究问题,到上课时先小组内进行探究,也可组间探究,将探究结果进行展示交流。
(5)讨论解疑。主要涉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学生不能驾驭的实验。设计成问题或过程全班进行解决。
(6)当堂达标。以题组的形式出现。特别要体现题目的层次性,要让所有的同学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每堂课应设计1-2个能训练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拔高题。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体会
此次课堂改革对学生和老师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更新,是一种教学方式的转变
1、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先学”突出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先学后教不仅是一种时间顺序,更表明了“学为根本”的地位,致力于多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多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学生的学习最终要落脚到学上,这种方式就解决了学什么教什么的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实效,更高效!
2、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主要体现的是“生生互动”。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批判精神、求证精神和乐于探索、追根究底的好奇心。课堂展示是学生学习交流的平台。以前的课堂,程度稍差的学生没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自我感觉像是局外人,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厌学现象。而现在,小组交流时常被指定发言,小组展示时又必须要参加,自己的重要性得到体现,压力感也骤然上升,逼着自己必须要学好,很多学生的积极性都有了很大提高。
3、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前的课堂,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锻炼,基本上一切都是按程序出现,思维的火花得不到碰撞。而现在的课堂,学生先学,对问题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利于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
4、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的课堂对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要主动探索,主动交流。同时对合作意识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很多问题自己无法解决,要通过合作交流才能解决,课堂的评价更多的是对小组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调控课堂的能力有待加强。由于学生合作、交流、展示的时间不易把握,生成性问题处理起来有时比较棘手,课堂把握难度增大了,出现了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现象。
2、课前自学环节的落实不够理想。部分学生在家中自学时只是简单地看看结论,不去动脑思考结论的推出过程;有的学生基础较弱,对预习新知用了时间却不出效果。
3、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共同学习进步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部分同学在小组交流中不积极、不主动,甚至于对其他同学的帮助持拒绝态度,这说明小组划分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或者说小组划分还没有被某些同学认可。
4、部分学生在合作交流时只当听众或忙于记答案,不能动脑思考、积极参与;互帮互查落实不到位;展示环节受学生能力和时间限制还不能照顾到全体学生,学生展示的规范性还不到位。
5、小组合作讨论流于形式。动不动就小组合作讨论,表面上看课堂很活跃,其实很多学生还没有独立思考,这样会让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下降,并养成依赖习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6、小组评价落实不到位,有些时候还是流于形式,在一些细节操作上还有待完善。
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认真研读课改材料,积极参与学标、立标、达标活动,在交流中反思、体会课改精神,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课堂驾驭能力。
2、精编导学案。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根据物理学科特点来设置,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基础知识、典型例题、课堂检测、作业设置等相应内容要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
3、重视预习学案落实,做到学案必须批改。并加强家校联系,让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做一做在家能做的物理小实验。鼓励学生通过电话、QQ等对自学中遇到的困惑相互交流,提高学生自学的质量。
4、加强学习小组建设与管理。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情况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是否能顺利推进。一是创建好小组文化,培养合作意识;二是加强小组长培训与指导,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小组长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三是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与责任,让每个人在小组活动中都有事可做,都能为小组争光。
5、完善小组捆绑评价制度,建立长效评价机制,激励全体学生自觉争先,在团队合作中不断进步。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要贯穿课堂始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回答与讲解正确与否,只要学生敢于参与、敢于展示,都要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
第五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
姓名:陈珂
单位:确山县任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手机:*** 内容摘要: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物理课堂教学是一个富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获得进步。多媒体技术是当代教育发展有效的促进工具,是教育变革的代表元素,多媒体在物理课堂的应用有着诸多优势和应注意的事项。
2014年10月28日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
内容摘要: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物理课堂教学是一个富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获得进步。多媒体技术是当代教育发展有效的促进工具,是教育变革的代表元素,多媒体在物理课堂的应用有着诸多优势和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课堂教学 改革 多媒体技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教育改革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物理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快速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物理是中学阶段锻炼学生思维模式的有效课程,物理思 维决定着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中多媒体技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功效。
首先,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物理教学的发展逐渐与多媒体技术联合在一起,形成了高效的多媒体物理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技术,教育正向着更高更远的空间发展。由于物理教学形式的不同,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得有失。相比传统的物理教学,在新课程的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技术组合而成的信息系统,改变了以往的“粉笔”+“黑板”的单一教学环境,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具体的事物概念化,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刺激学生积极参与物理教学,增加信息量,拓展知识面,利于实现培养目标从知识型人才向智能型人才转变的改革;利于实现 教学活动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的改革;利于推进以单一的文字材料为主载的传统物理教材体系的的变革。但是无论多媒体如何先进、优越,它也仅仅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终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辅助工具,而不是物理教学、或是教师的替代品。教学中是否使用计算机,应完全取决于教学需求,应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以最大功效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以达到最优教学效果为宗旨来合理使用。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一)利用多媒体激起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讲“核能”的教学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原子弹模型、原子弹爆炸、秦山核电站等录像,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接着讲解该节内容。由于有了之前生动的画面,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在讲到枯燥的概念、原理时,学习劲头也很足。
(二)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创设实验情景。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有些物理事实或物理过程是难以直观地在课堂上展示。如:极高速或极缓慢、极微小或极庞大的物理运动或物理变化过程,对实验环境与实验条件要求极高的实验过程等等,这对教学效果构成了不良的影响。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若利用动画、录像等手段模拟事实,使其能直观、全面地展示于课堂上,这将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感性认识材料。如讲“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时,利用flash技术制作动画,控制、分解电动机的工作过程,让学生从屏幕上清楚地观察到了电动机工作原理及换向器的作用,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在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不理想,直接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影响了物理教学质量,若将实验仪器作某些改进再配合投影仪放大,便可大大提高实验的可见度。例如:在玻璃板上用铁屑演示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情况时,教师在讲台上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到实验现象。教师捧着玻璃板走下去,既浪费时间,效果又不好。如果把这个实验放在投影仪上做,实验现象直接放大在屏幕上,学生就会一目了然。教学生怎么样连接电路时,在线路板上演示,可见度很低,若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电路的连接,就能使全班同学都能看清楚。
(四)利用多媒体将抽象内容形象化,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过程的起点,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但许多物理现象是不能用我们的实验描述的,在物理教学中也有很多难理解、很抽象的内容,如力学中的功和能、电磁学中的磁感线分布情况、核聚变、核裂变、关于分子运动论及原子结构的知识等等。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以直观、形象的模拟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可以定格放映的图像或过程展示,使过去使用了“千言万语”也不一定能叙述清楚的物理内容通过图形语言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易于感知、理解和想象,促进学生的多种感知和多种思维形式的整合,同样起到了通过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来实现提高逻辑能力为目的的作用,为学生显现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提供的物理情景,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归纳 来发现规律,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掌握重点。
纵观整个物理教学的模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人类物理教育技术的提升,借助多媒体技术,灵活实用的实验探究型教学模式是物理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多媒体技术丰富的素材,顺畅的教学程序,知识的地区无差异性,促进了物理课堂教学的进步。多媒体灵活应用的实验探究型教学方式弥补了单纯教学方式的缺陷,开拓了实验探究新方式,节省了探究时间,提高了探究效果。多媒体技术在新课改的发展中,必定具有优越的广泛性、实效性。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前进,也制约着学生思维的活跃提升。笔者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待需改进:
教学流于呆板僵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演示整个教学过程,则教师必须按提前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使教学不够活跃。如果只是将多媒体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必要时加以灵活应用就可以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
课件制作时间较长,耗费精力大,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一些年长的优秀教师但不能灵活应用计算机而受其制约,如果采取一定的培训措施培训教师能灵活应用网上资源或自己用一些动画软件自制动画的话,将会又有一个提升。应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中应注意:
(一)不能用计算机模拟代替实物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建立一个概念或规律的时候往往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并通过讨论总结得出 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实现了很多学习心理活动,如:观察、分析、掌握实验方法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学会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这正是我们素质教育所强调的重要方面。因此实验室能做的实验,都力争让学生参与实验去探究、去体会,而不必用多媒体来模拟展示。例如,在组织初中物理教学“浮力”一节内容时,曾观摩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执教者制作了一套完整的课件,用逼真的爽心悦目的画面重现了实验,学生也顺理成章很快得出浮力与它排开的液体重有相等关系。但这实际上是一节败课,实为“纸上谈兵”,严重违背了物理教学的目的,剥夺了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
多媒体是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不能让其处于主导位置,不能为了课堂的热闹或华丽而让其“哗众取宠”、“喧宾夺主”。
(二)不应过分追求课堂容量,忽略学生思维所需要的时间停顿。学好物理最关键的是“理解”二字,物理学习必须通过过程思维活动来获得对知识的“理解”。而多媒体教学虽然容量大,但由于用鼠标操作,画面一帧一帧放映,容易导致节奏过快,学生记忆中暂留的时间太短,使学生来不及思考,使教学陷入新的“满堂灌”中,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物理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展示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物理过程的发展演变;必须给学生留有思考停顿的时间。
(三)不应过分追求材料的直观形象,忽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直观材料,能帮助学生顺利进行物理思维活动。但是,教学过程处理得过分形象、直观、具体,学生的思维形象会因这种“包办”而受到限制,并影响到学生思考 的深度。再加上多媒体课件一般是按事先设定的程序进行,这种定势会挫伤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的惰性和单向性,束缚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不能图一时的教学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来丧失对其思维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及实验条件的限制,激活学生思维,活化课堂气氛,扩大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宽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无论如何,多媒体仅是一种辅助的工具,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越俎代庖”,“反客为主”,不能成为师生教学活动的“主宰”。在教学活动中务必摆正其辅助性的位置,要多尝试、多探索、多实践,才能使多媒体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使用,达到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