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武)试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留白艺术(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2 23:2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曹德武)试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留白艺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曹德武)试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留白艺术》。

第一篇:(曹德武)试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留白艺术

试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留白”艺术

九江县新合小学 曹德武

图画雕绘满纸,未必尽善尽美,倘若适当留白,反而会收到“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艺术效果。国画的留白艺术手法营造了画中有画、画外有画的艺术效果,赋予作品以无穷的魅力,给鉴赏者留出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其实,“留白艺术”是一切艺术共有的表现手法。

教育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中教者若能巧妙“留白”,创造知识上、心理上、板书上的暂时性“空白”,给学生留有回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能引起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让其有所思考、有所探索,形成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教学氛围,必能起到激活课堂、启发思维的实效。教学中的留白不是对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留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再创造性。“留白”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一种教学智慧和境界。

如何使数学课堂与留白艺术有机结合,达到理想的境地?本文试结合笔者在实践中的经验,就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把握留白的技巧这一问题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导入时“留白”,留出学生对新知的强烈探究意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世界的窗口。”导入是一节课的 1 开端,也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基础。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导入,不仅起着承上启下、搭起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的桥梁作用,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教学佳境。而把留白这一手法运用于导入中,恰能适合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从一堂课的开始便留给学生悬念,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运用电脑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揭示课题之后,并不做任何复习,而是直接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图片,让学生计算它的面积。学生拿着图片陷入迷惘:怎样计算它的面积?从哪里入手?在学生新旧知识的断层处,教师没有铺路搭桥,这样更能刺激他们积极寻求解析疑难的方法,激发“愤悱”的心理欲望和独立学习意识。

通过设置疑问,创造了学生思维上的矛盾冲突,给学生留有思维和知识上的“空白”,从而激起学生通过学习来填补“空白”的欲望,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二、时间上“留白”,让学生多一些深思、探究和顿悟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中,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恰当的给学生布下几段“空白”,形成对学生的“召唤”和“期待”,可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动静结合、开合有度的节奏感、和谐美,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发发展,个性得以充分体现。

以前听过一位教师公开教学“通分“时,在进行必要的复习准备 后,这位老师为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大意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天,孙悟空为四人化斋,化到了一张饼。猪八戒正饿得肚子咕咕叫,看到这张饼更是直流口水,急着要吃。可孙悟空拦住猪八戒说:“你先别急,你选择一下,你是吃这饼的4/7,还是吃这张饼的3/8?”这下可把猪八戒难住了,不知哪个多哪个少。请同学们想想,看谁能让猪八戒吃到较多的饼?这时,一个较聪明的学生举手了,教师便急不可耐地请他发言,正好这位学生说出“把两个数的分母变相同了,比比两个分子的大小就行了”。于是,这位教师就顺理成章地提出“通分”的课题,让学生自学例题。

这样的导入不能说不巧妙,学生的兴趣也确实很浓厚,思维也开始启动,但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这么好的一个情境却只起了导入激趣的作用,似乎有点没有做到物尽其用。我想,在第一个学生回答这个问题之后,其他学生未必已经反应过来,或许第一个同学的回答可能还会干扰和限制其他学生的思维。假如那位老师能在提出问题后,给出一定的“时间空白”,让大部分的学生能有一个思维的时间空间,当他们都有自己的一个解决方案时,老师再请学生发言,然后加以适时到位地点拨,学生定会用已学过的知识创造出多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这样也就能更好的解决课本中例题的教学了。

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停顿”这种暂时性的“空白”,在时间上再多留一点“空白”,给学生留有思考、想象、回味的余地,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作为教师不能太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应该随机应变,注意“虚 实相生”之道,懂得一点“留白艺术”。

三、板书“留白”,给学生以广阔的思考和回忆的空间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板书一般要求言简意赅,一字千斤,力求以尽可能简约精当的文字、符号、线条、图表反映尽可能丰富的教学内容,它追求直观形象,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启发性和感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板书的内容进行艺术处理,使有的内容必须在板书上体现出来,而有的内容则可通过省略号或置空的办法使之隐去,形成板面上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领会、去思考、去联想。这不仅可以节省教学时间,突出教学重点,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都大有裨益。板书的巧妙“留白”,为课堂增添新的活力,让课堂进入美妙的艺术境界。

四、总结时“留白”,以“不全”求“全”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课堂总结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高度概括、升华的意义。在一节课结束的时候,提出一个或几个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结束一节课的学习,以“不全”求“全”,在有限中追求无限,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如,在学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我提出了“创设美丽的图案”活动:学校想用36米长的栏杆在教学楼前设计花圃,请你帮 帮忙,画出你设计的草图,并求出它的面积、说出设计的理由。

用这样的留白方式作为结尾,就能使整堂课显得余味无穷,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达到了“一曲弹罢,绕梁三日不绝”的最佳教学境界。把更广阔的思考空间留给了课外……

总的来说,课堂教学中的“留白”,是课堂教学中美的升华,在时间、空间、声音上的一块块留白,能给学生消化、吸收、发现、驰骋的广阔天地。当然,教学中的“留白”艺术因课堂内容的不同,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我们只有积极钻研教材教法,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点,根据课堂气氛、学生思维的变化,恰到好处地进行艺术的“留学生白”,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才能使学生的探究意识、主体精神和创造潜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也有留白艺术

小学数学教学也有留白艺术

摘 要:巧妙地将写诗作画艺术中的“留白”手法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但能使学生拥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而且能留给学生知识上、心理上暂时性的“空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留白;探索

众所周知,“留白”是绘画艺术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其实质是欣赏者通过“补白”和画者之间进行对话、交流和建构的过程。如果巧妙地将写诗作画艺术中的“留白”手法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但能使学生拥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而且能留给学生知识上、心理上暂时性的“空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

一、在悬念处留白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在导入处创造悬念,留有空白,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这样既能加深理解、记忆深刻,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在《通分》的导入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你有办法比较大小吗?先试着自己独立的尝试分析、思考,然后组内交流、整理,最后进行全班汇报、展示。学生在交流汇报自己的解决方法时,由于都是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而且每个人都有话可说,他们的方法也是多样的。

二、在预设中留白

很多教师善于预设一些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以各种形式鲜明地突显出来,并以其新颖性、奇特性、启发性吸引学生主动热情地进行创造性学习。

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测量3幅画的大小,感知面积是有大有小的。接着让学生凭自己的经验,大胆的猜测一下,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与它的周长有关,有的说与长或宽有关。学生回答后,给学生每人几个长方形(长、宽分别是整厘米数),分别测量出长、宽以及面积,从而得出面积公式。接着让学生进一步验证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时巧妙地点燃了学生思考的烈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因此,成功的教学预设本身就应该给学生与教学创造提供充分的空间,这样有助于展示学生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

三、在指导纠错时“留白”

在教学中,学生自己能发现和解决的问题,应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自己不能发现甚至做错的问题,教师应引导他们提出并指导他们解决。如,学习了“商不变性质”后,学生做有余数的除法时出现了一些错误:⑴6200÷600=62÷6=20……2 ⑵178÷25=(178×4)÷(25×4)=712÷100=7……12 ⑶1300÷30=13÷3=4……1我把这些题目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讨论“计算结果对不对?为什么?”然后要求学生不用简便方法重算一遍,就会发现第⑴题的余数应该是200,因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了100倍;而第⑵题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4倍,就应该把余数缩小4倍;第⑶题被除数和除数根本没有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这样,学生通过讨论,再动手实践,自己找出错误原因,明确了“商不变性质”在有余数的除法中的实际应用及注意点,不仅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在情境中“留白”

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在情境出现后,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能激起学生无穷的遐想。

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直线和线段》时,中间有这样的一个片断。师:孙悟空的金箍棒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吗?生:它可以变长。师:假如这条直的线就是金箍棒的话,现在我们就让它变长。(多媒体课件演示)师:你觉得它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向两端延长。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这条直的线它可以穿过这块屏幕,穿过教室,穿过教学楼,一直不停地向两端延长,我们说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条直的线穿过这块屏幕,穿过教室,穿过教学楼,一直不停地向两端延长……学生的想象经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真是身临其境:画、声、光、动作于一体的画面,使学生具体地感知到什么是“向两边延长”,什么是“无限”,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起来,形象起来。教师有意识地留出时间让学生想象,为他们制造了心理上的空白,这种留白能有力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无限的时空领域纵横,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学得快乐。

五、在质疑中“留白”

“首先是怀疑,然后是探索,最后是发现。”有了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一次次地探索,去发现。学生质疑问难的时候,心理上可能是“空白”的,需要教师引导,让学生从“愤”“悱”状态中跳出来。例:教师出示了这样一组信息:每组割3筐,每筐15千克,4个小组一共割多少千克?学生的做法很多,其中一位学生在别人讲好后对教师说:“老师,我与他们不一样,我是这样做的。”教师捕捉到这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好时机,于是,在学生质疑时,留给学生发言表达的机会,教师带着学生一步步走向问题,并寻找到答案。

六、在评价上留白

在教学评价上留白。教师在必要时,把有思考价值,有争议的问题,实行延迟性,暂时性的评价,把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权还给学生。数学中的一题多解,让学生自评,互相评价。例如,在六年级十二册数学有一例题:在1:6000000的地图上,南京到北京的图上距离为15厘米,求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多少千米?给学生留白,让用多种方法求解,学生互相来评判正确与否。

第三篇:浅谈小学英语课堂语言留白艺术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语言留白艺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并逐渐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在英语课堂上,过去那种纯粹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独白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现象似乎都看不见了,教师们都在为体现学生主体而努力着,尤其是一些优秀教师的公开课,确实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处理教材大胆了,教学的视角新了,老师们开口必谈“活动”――师生活动,生生对话,文本情境模拟练习等等。那么,我们的英语课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了吗?实则不然,很多时候我们的英语课堂是在进行着“假主体”。

其实,面前教师的这种课堂教学行为依然是根深蒂固的传统学生观的表现:只把学生当作施教的对象。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宽容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索空间。在课堂中给学生多一些体悟的时间,即便不能解决问题又有何妨,学习就是为了发现问题的。我们的英语课堂不应该充斥着老师的提问和分析,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去思索,去感悟,我们教师应当讲究一点课堂语言的留白艺术:

一、“导”中留白

因为欣赏于漪老师的教学风格,相信精彩的导入是成功教学的一大要素,初上讲台我就非常注意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每堂课前几乎都要来一段颇见“功力”的导入,以此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看着学生钦敬的目光和高昂的激情便常常沾沾自喜。有一年上区公开课,教授第八册的《Summer is coming》,我设计了一段颇为得意的导入:从一年有四季讲到四季植物的变化,再到我最喜欢夏天,及在夏天我都喜欢做什么等等,讲了足足五分钟,把自己和学生都激动得不行。可是,在评课的时候,一位资深教师评说导语太长,内容太多,可删掉些,让学生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无法接受这位老师的意见,我认为只有热情的教师才有热情的学生,只有声情并茂的导入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课文情境。现在,我终于明白――这样的认识固然没错,但是我忽视了一个教师角色定位问题:教师是“导演”而不是“主演”。教师要把该学生演的部分还给学生:学生能说的老师坚决不说,教师要教给学生说的方法,给学生说的机会。课堂导语要精简,留给学生发挥的余地。

二、“问”中留白

现在,英语课堂中的“满堂灌”的现象固然少了,可是“满堂动”的现象却大有取代之之势。教师在课前设计了一个个的活动,又在课堂上一个个地抛出,学生被老师的活动牵着鼻子走,围着各个活动团团转,教师一副“请君入瓮”的架势,为自己精心设计的活动欣欣然面有喜色,于是师生忙得不亦乐乎。可是,这样的活动到底有多少价值呢?

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是不可想象的。”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英语教学要养成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学习是为了发现问题”,可我们教师往往怕学生有问题,急切地要替学生解决问题,课堂上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有问题问老师。”仿佛老师能解决一切问题。可是我们应当明白教师不是“万能钥匙”,大可不必给自己制造无上的权威,背上沉重的包袱。教师应当放开手脚,把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问题是学生自己的,学生有积极性,老师也乐得松一口气。即使这问题提得幼稚或不合情理、这答案有许多种又有何妨,毕竟学生思考过了、体验过了。

三、“模糊”留白

文学语言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因此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对某些文学语言的模糊认知与理解。例如,《Who won》中多次强调“have fun”,岂能仅仅用一句“高兴,开心”就能打发掉?面对激烈的比赛,美味的小吃,Bob球队的胜利,他们“开心”的原因包含着多种因素,你尽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把握它,大致作出若干明晰的判断,择其一二,都会失之偏颇的。面对学生的种种质疑和不同的意见,教师要留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表达、去倾诉。

面对人们的思维,文字有时候显得很无奈。林黛玉的一句: “宝玉,你好……”让多少人思绪万千,以至多方猜测。求异往往是创新的开始,教师应当精心、悄悄地呵护这些可贵的“异端”。《学记》说:“道而弗牵”、“开而弗达”,教师要“时观而弗语”,学生方能“存其心也”。我们在进行新课改,嘴里念着些新名词的时候,读点古代教育书籍还是能得到些启示的。

第四篇:诗词的留白艺术

诗词的留白艺术

乐浩明

一、引言:从缺憾美说起

维纳斯是爱与美的女神,雕刻艺术作品“断臂的维纳斯”,则被认为是“奇迹中的奇迹、古典灵悟中的杰作,是理与情的结构,知与灵的合成”(罗丹)。虽然她的双臂残缺,但一点也不影响她的妩媚、优雅、宁静、纯洁,无论人们从哪个方位欣赏,都能得到美的享受。曾有人试图“恢复”她的断臂,但从没有创造出更美的维纳斯。为什么呢?其实,残缺本身就是一种美,甚至于更美。那种更美的获得是欣赏者发挥了想象力,进行了再创造,而形成缺憾美感。这是—种留白艺术。

艺术的美感总是相通的,维纳斯的缺憾美是“留白”的成功,而留白之始祖在中国。这原本是国画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法:“中国画的留白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它通过虚实关系,无中生有,对意象造型的美学追求,展示了中国画的独特艺术境界”(引用)。好个无中生有!在诗词创作中,诗人也擅用此法,创设意境,构筑“留白”,使诗词产生更多想象的审美空间,创造出缺憾美:看似美中不足,却是更美有余。它是形象化的结束,却是意象化的开始,实现“山缺云补”。这种缺憾不是缺憾,简直是趋向完美。

比如,公刘的《只有一个人能唤醒它》: 我的心房里 爱情在酣睡

只有一个人能唤醒它 我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这是一首爱情小诗,只写开头,没有高潮、结尾,留出许多空白。甚至最后给出一个谜,谜底给读者去猜测。在特定的爱情的背景下,读者发挥想象,自然会猜到谜底——即意中人,才能唤醒它。由此可见,设计“空白”的目的并非让它真正空白,而是通过空白去达到内涵丰富的目的。作者留下的并不空,而是一种巧妙的表现手法。留白的诗词不局限于诗句字面的意义,在联想、猜测、揣摸之中获得字面以外的蕴含,诸如感情、哲理等方面的某种含义。在诗的艺术空白中,那些故意省去的境况、那些虚化了的描写,并不是作者无法具体表现的东西,而是作者的有意为之,给欣赏者以想象的空间,调动想象力,去填补字面中的残缺形象,往往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再如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诗在结构上看,虽然写了“桥上”“楼上”“明月”“窗子”等景物以及某种思绪。但也只是开了个头,没有高潮和结尾,以“不全之全”构筑了诗的“空白”,使读者从“空白”之中获得“再创造”的审美需求;从字面看,诗描绘了一种奇特有趣的现象,但故意留下原因不说,画面上是桥、楼、明月、窗子、梦的巧妙安排,互相映衬,构成一幅清丽幽雅、颇具意趣的画卷。透过这字面意义,往深处探究,可以领略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原因:可能你是个美人,因为能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应是一代佳人无疑。“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美丽高雅的你,已被人深深地恋着,进入相思者的梦中,甚至到了朝思暮想的地步,然而“你”却又是如此的可望而不可及,无限的幽怨和伤感蕴含其中。这还只是感情的投射层。然而,这首诗构筑得尤为奇妙,读者在领略诗的语义层次和感情层次之后,在反复咀嚼之中还可以品出诗背后的哲理意义:你在诗中既是“看风景的”,可同时又是一道“风景”被人看;“明月”为你装饰窗子,你却“装饰了别人的梦”,看与被看,装饰与被装饰在转化着,这样,诗又告诉一种人生的哲理:事物都是相对而存在,并且互相转换的,没有绝对一成不变的常态,万物的兴衰更替,人间的得失荣辱莫不为此。当然,由于诗歌留下的“空白”较多,未定性很突出,诗的“张力”很大,读者还可以从中读出更多的东西。

二、古典诗词的留白艺术:常见的三种技法

留白艺术是形象化的结束,却是意象化的开始。“山缺云补”始终为诗人们所追求,它体现出诗词的意境美,这种艺术在古今中外诗歌中绽出无数奇葩。我观其线索,似乎有几种常见技法,在此列举,未必妥当,且以切磋:

一、结构留白。即在整幅“画面”或情节中留出空白空间。

这种技法很常见,王维诗作擅长此道,苏东坡曾赞其“诗如画,画如诗”。比如王维的《杂诗》三首,娴熟运用中国画的留白艺术,使诗歌产生很强的艺术张力,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的审美空间。只说说其中—首: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诗人以白描记言的手法写出一段故乡来人情节,以寒梅是否著花设问,以花喻人,以花含事,流露出无限相思,而这种相思却是由读者读出并丰富了的。

现代诗也会这么去构思: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

这首只有两行的小诗,曾轰动了当今整个诗坛。整首诗宛如一幅有立体感的版画。它避开了情感的直抒,弃置了景象的实叙,没有着意建构完整的意境,只是用意想、用隐喻,在浓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现了一双不同寻常的“黑色的眼睛”(觉醒的象征),在眼睛的前方,似乎可以看到从乌云的缝隙中射出一束白光。由于人们在不同的语境中对“光明”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多义现象产生了,诗的空白也产生了,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填充空白,诗歌的意义也显多样性了。

二、修辞留白。即通过双关、比喻、暗示、借代、反讽等形成语义上的空白。

如下面利用双关的修辞方法写成的诗: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刘禹锡《竹枝词》中辞前义是“晴”(晴天,雨停),辞后义是“晴”的同音字“情”(情意、情谊),前者可以在诗句的文字中直接获得,而后者要靠读者去思考才能填补。又如: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子夜歌》

《子夜歌》中的“匹”是“布匹”的“匹”,又暗指“匹配”的“匹”;“丝”既是织造之丝,又谐“思”音,乃思念之丝,一字含双义,形成语义上的空白。各类例证较多,不一一列举。

三、句法留白。则产生于诗词语言对日常语言的规则和搭配方式的突破或反拨。它可以通过句子成分缺失(缺少主语、谓语、宾语),造成一种未定状态,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令人良久沉思。也可以在科学语言看起来的错误,在文学语言中往往成为恰当的艺术空白,如“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是看不到的景象,某种程度上看存在错误,却把人引入愁绪之中。也可以通过词类活用产生一种复义感应或含混效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个绿字带给人无数美好想象。也可以通过反常搭配(如宾语前置、主谓倒置等),改变语义而形成的意义空白;如历来为诗词家们称赏的宋祁的《玉楼春》(春景)词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句和张先的《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句,就是因为“闹”字和“弄”字的反常搭配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感受空缺。

古体诗通过炼字炼句实现留白,现代诗也有类似技法。如雪莱的《西风颂》结尾有这么几句:

西风啊

要是冬天已经到来 阳春还会远吗

西风与春天反常搭配,读者沿着字面找到了外延义:随着季节春秋冬夏周期性的轮换,要是寒冷的冬天已到来,那么温暖的春天就不是遥远了。它隐含着另外一种更深邃的意义,这就是它的内涵义:冬天象征黑暗腐朽的旧制度的最后猖獗,象征着死亡;春天的温暖与勃勃生机象征着新生。诗句表现了诗人对旧制度必然灭亡和对新社会必然产生的强烈愿望。从字面义到蕴含义构成了诗的“留白”,读后使人回味无穷。

以上可以看出,诗的“空白”艺术是诗人艺术表现的一种手段,既然是手段,我们就可以活学活用。也可以看出,以上技法既可相对独立运用,也通常互通共融,这便取决于诗词表达的需要和诗人创作的取舍了。

三、实践诗词留白:写什么?留什么?

诗歌的语言最具有张力,也最具有表现力,它差异于用大众语言写成的文章,尤其通过留白最能给读者以遐想。那么在我们的创作中,写什么?留什么?我们还是在优秀的诗文中寻找答案,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一、写情节,留悬念

比如,《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兒,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过辽西。全唐诗九万八千首,金昌绪仅凭此一首小诗而名传千古。他写了一个春天早晨少妇做梦的情节。在花红柳绿的和风煦日里 ,黄莺经不住春天的诱惑 ,在枝上呼朋引伴、宛转啼唱,却被少妇赶走。这里,还留下了一连串问号:闺中为什么做到辽西的梦?她有什么亲人在辽西?此人为什么离乡背井,远去辽西?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怨》,最后的答案仍然含意未尽。诗中人到底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啼惊破了她的晓梦吗?这些,不必一一说破,留待读者去想象、去思索。这种留白也就留下了悬念,留下了多维思索和多元解答的空间,这将给读者的探索和想象提供奔跑的领地。

二、写物象,留意象

比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秋思》几乎全篇是名词,没有动词,没有行为,是大量物象的叠加,这是满与实,但省掉了历程的叙述,这是空与白。断肠人在时、空的边缘徜徉,他在苦苦追寻着一个千古不变的童话,他在热切地渴盼着那个魂牵梦绕的家园!

三、写形态,留神态

比如,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台湾大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中,展现了不同人物与空间位置,这是满与实,但省掉了作者与亲人离愁别绪的面貌、神态,这是空与白。时空转换,乡愁积累。简单的文字却带给人无比的震撼。可见,诗需要用形象头脑,更考究跳脱与留白。否则,就会显得过于表实,过于刻板,令人无法想象,如果不需想象,那也就会枯燥乏味。

四、写谜面,留谜底

比如,前面中曾举列过,公刘的《只有一个人能唤醒它》: 我的心房里 爱情在酣睡

只有一个人能唤醒它 我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这首爱情小诗给出了一个谜面,谜底给读者去猜测。读者发挥想象,自然会猜到谜底——即意中人,才能唤醒它。

五、写事物,留喻意

此类,竹枝词特别值得一提。竹枝词常用大量谐音做隐喻。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前篇曾说过,刘禹锡用晴的谐音暗喻“情”。后人在写男女恋情上常常用这种方法表达,甚至将一些歇后语也入了诗。如元人倪瓒有一首竹枝词:

心愿嫁郎郎不归,不及江潮不失期。

踏尽白莲根无藕,打破蜘蛛网费丝。

婚期快要到了,然而情郎还没回来,这位少女带有迷惘埋怨的心情,做了三个比喻。说丈夫该回来不回来,不如江潮那样如期;说踏尽白莲池也寻不到藕(偶的谐音),说打破蜘蛛网费了丝(枉费思)。这后一句是歇后语。《雷泽竹枝词》也用歇后语的:

燕子来时雁北飞,留郎不住别郎悲。

小麦空头难见面,春蚕作茧自缠丝。

后两句都是歇后语,以谐音比喻恋情。比喻之精妙,令人感叹。

在诗词的留白艺术中写什么?留什么?答案或许还有很多,这里只是列举。“作品一半是作者写的,一半是读者写的。”一首诗完成后读者怎么解读全由读者说了算,对诗的明确赏析已与作者没有关连。相反,读者的阅读多样性富厚了诗作。这便是留白的客观存在与理由。其实,诗歌的空白是创作者的即兴之作,是创作者留给欣赏者的快乐源泉。在诗词中写什么?留什么?这是创作者的智慧和灵感,岂是我一文可以言尽的?仅以此引起大家思考。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一.爱意”充满课堂

没有“爱意”的课堂不是理想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意”,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会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学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课堂上有了“爱意”,教师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我就知道你一定行,你瞧,说得多好、多响亮呀!”..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地学习和发展。

二.“创意”引领课堂

只有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才会提出一些极具创新思维的问题。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年、月、日”知识的了解,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同学们各抒己见。这时我因势利导,让他们打开书看书上的日历,并进行启发:“通过看书你还了解了哪些„年、月、日‟的知识,你能比较系统的把这些知识归类吗?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把所了解的知识填进相应的表格(事先提供)。”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思想无拘无束,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灵感、创新思维,使课堂成为了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

下载(曹德武)试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留白艺术(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曹德武)试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留白艺术(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校本研修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一、教学艺术的含义 什么是教学艺术?诸家学说对峙,观点纷呈,见仁见智,研究者留下了他们探讨的脚印。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

    作文指导 ——艺术留白 3.19

    【作文指导】 让艺术留白,为作文加分记 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林语堂 一、“艺术留白”的魅力 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名画中“深山藏古寺”“......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留白”艺术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留白”艺术 简阳市周家乡桂花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曾康泽 二0一二年二月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留白”艺术 简阳市周家乡桂花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曾康泽 电话:151......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留白”艺术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留白”艺术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留白”艺术 简阳市周家乡桂花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曾康泽 电话:***邮箱:397797943@qq.com 凡喜爱中国画的人都知道,中国......

    “留白”——组织课堂教学的手段

    “留白”——组织课堂教学的手段 江阴市暨阳中学 周小红 【摘要】一问一答的方式,课堂效率看似提高,热闹非凡,但往往问题浮在表面,学生思维没有深入。“留白”要求教师提出“发......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源潭镇林场小学陈带群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教育几千年,中国现代的教育近百年,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社会不是一样发展,人才不是一样层出不穷吗?何必变......

    留白艺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留白”艺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但是新课程改革给传统的教学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英语新课标提出要发展......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的解读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分册。 “学科有效教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丛书,目的是给已在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