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题教育现场发生之辅导与管教案例分析
主题:教育现场发生之辅导与管教案例分析
时
间:97年5月30日 地
点: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讲
师:黄旭田律师
一、教育裁判选辑(部分引自:「老师,你也可以这样做」)判决摘要一:体育老师利用跳高横竿伤人
案号:最高法院刑事判决 83年度台上字第 1716 号
〈事实经过〉
甲是某县立国民中学的体育老师,有一次在学校活动中心为学生上体育课时,因为学生乙未着体育服装,而要求乙担任放置跳高横竿及调升高度的工作,由于甲没有教乙如何放置跳高横竿,所以乙放错了,甲因而骂乙,并要求乙重新放置,乙站立不拿,甲就用跳高横竿戳刺乙的肚子导致乙倒地,乙爬起后感觉不平辱骂甲「鸡巴」(女阴之意),甲受到激怒,用跳高横竿朝乙的头、肩、手等处打击数下,造成乙的头部外、腹部、右手背、后枕部、左肩、右耳等多处受伤;乙的母亲因而提出告诉后,检察官依伤害罪提起公诉,并认被告系公务员而假借职务上之机会犯罪,应依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前段规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判决结果〉
最高法院根据侦查卷认为甲之行为应非临时起意,且甲为学校教师,因此应依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前段规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另外,对于甲究竟有无杀人之故意,或仅有普通伤害之犯意,发回原审法院进行调查,最高法院本身并未认定。详细判决内容请至以下网站进行查询
http://nwjirs.judicial.gov.tw/fjud/index.htm 判决摘要二:受激怒的教师伤人
案号:台南高分院刑事判决 90年度上易字第529号
(事实经过)
甲是某公立国中教师。某日上国文课,结束课文教授后让学生自修温习功课时,有五名学生擅离座位到教室外照像,归座之际,被甲发现,甲除了责备他们未经报备自行离开座位之行为外,并表示要处罚他们。不料,班上学生乙发现他的同学可能会受处罚,竟然在座位上用台语跟甲说:「你要把事情闹大条?」甲听到之后,命令乙重复说之前说的话,乙就再说一次,甲因为乙干涉他训诫学生的行为,而且语带挑衅,愈加愤怒,借职务上之权力,徒手殴打乙之头部及左肩部后方,导致乙的头部及左肩胛受伤。乙和他的母亲因而向检察官提出告诉。
判决结果 高等法院认为,甲没有犯罪纪录,素行良好,因为身为学生的乙,在甲训诫同学之际,出言挑衅、干扰教学,导致甲情绪失控进而出手殴打,目的虽在于纠正乙,但教导之手段实有不当,可是犯罪动机尚有可恕等一切情状,故依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项、第一百三十四条、第四十二条第二项、第七十四条第一款、罚金罚锾提高标准条例第一条前段、第二条之规定量处罚金一千元之刑,并谕知易服劳役之标准,又因甲不曾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且为国中老师,有正当工作,经此起诉审判,当知警惕,信无再犯之虞,认所宣告之刑以暂不执行为适当,并谕知缓刑二年,以启自新。详细判决内容请至以下网站进行查询
http://nwjirs.judicial.gov.tw/fjud/index.htm 判决摘要三:教师在上课时间要求学生在训导处罚站
案号:台北地院民事判决 91年度北简字第12937号(事实经过)
甲是某私立小学学生,因为周一开周会迟到,所以训导处教师乙及丙在上课时间内,命甲到训导处罚站四十分。因为乙、丙的辅导和管教方式不合乎适当性与比例原则,导致甲的自由权、身体健康权、受教育权、缄默权等权利受到侵害。甲乃主张乙、丙对其之训导行为有违教师辅导及管教学生之必要性与适当性,致甲受有损害,对乙、丙提出告诉。(判决结果)
地方法院认为,乙、丙分别为该校之训导主任及组长,因甲未依规定开周会及行为偏差,且面对师长之辅导与管教表见出傲慢之势,而适时给予观念导正及为人处世道理之辅导,并未逾越教师辅导及管教之权限。依据教师辅导与管教学生办法第三条、第八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九款之规定意旨,尚属学校整体教育中品德教育之一环,乃属教师合法权限之行使,难谓有侵害到甲受教之权益及侵权行为之故意可言。且甲既未能举证证明其受有何损害,从而,甲依共同侵权行为之法律关系,请求乙、丙应连带给付五十万元及法定迟延利息,为无理由,应予驳回。
详细判决内容请至以下网站进行查询
http://nwjirs.judicial.gov.tw/fjud/index.htm 判决摘要四:学生擦窗户时自高楼坠落
案号:台湾高等法院刑事判决 86年度上更字第122号
(事实经过)甲、乙、丙、丁四人分任某国民中学校长、总务主任、总务处组长及某班导师职务,学生戊为导师丁班级之学生。戊于某日中午午休时间,补做早上未做之清洁工作。戊背部倚靠安全护栏,面向教室立于窗台,以抹布擦拭教室上方气窗时,因靠墙一边之安全护栏下缘乙处固定之不锈钢钉松脱,以致上缘之固定不锈钢钉承受不住戊身体重量倚靠而断裂松脱,致戊身体后仰而坠落一楼地面,颈椎骨折,颈部及胸部气肿,颅内出血,经送医急救不治死亡。案经检察官自动检举及戊父诉请侦查起诉。
(判决结果)
高等法院认为,甲、乙、丙三位行政人员重叠、累积之过失行为与导师丁之过失行为成 为并行的竞合,并与戊之死亡结果间有相当之因果关系。乃依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第二项之业务上过失致死罪,并分别审酌渠等之过失程度、所生危害及事后已与家属达成民事和解赔偿等一切情状,甲处有期徒刑参月,缓刑贰年;乙处有期徒刑捌月,缓刑参年;丁处有期徒刑伍月,缓刑贰年。又三人前均未曾受有期徒刑以上之刑之宣告,初蹈法网,经此教训,应无再犯之虞,乃认其刑之宣告以暂不执行为当,并谕知缓刑,以励自新。(注:同案被告丙经发回前审理明确,认其与甲、乙竞合而有上开过失,而判处有期徒刑拾月,缓刑参年确定在案)。
详细判决内容请至以下网站进行查询
http://nwjirs.judicial.gov.tw/fjud/index.htm 判决摘要五:教师未立即送受伤的学生就医
案号:台湾高等法院民事判决88年度上字第267号(事实经过)
甲于就读某国小一年级时,因上课时间已到,负责该班课后辅导之老师乙尚未进教室,甲想回到自己座位,同班同学丙却丢掷铅笔刺伤甲的右眼,造成甲右眼角膜破裂,当即疼痛异常,泪流不止,随即由知情之同学向老师乙报告。但是,乙不但没有送甲就医、通知学校或家长,反而严词斥回甲,对甲的之伤势置之不理,直到下午放学回家后,才由甲的母亲将其送医治疗,嗣经医院诊断为「右眼角膜破裂并发创伤性白内障」,右眼裸视仅零点二,矫正后视力为零点四,且日后恐有失明之虞,而须持续追踪检查治疗。甲即对乙、丙、丙父、丙母四人提出损害赔偿之诉。
(判决结果)
高等法院认为,教师乙没有立即送甲就医导致损害扩大,属于因过失不法侵害甲之权利,且其过失行为与甲之损害间有相当因果关系,又其与丙之侵权行为,均系甲受伤之共同原因,具行为关连共同,其依法应与丙负连带赔偿责任。而丙父、丙母为丙之法定代理人,其等无法举证证明对丙之监督并未疏懈,或纵加以相当之监督,而仍不免发生本件损害,自亦应就本件损害与丙负连带赔偿之责。故法院依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一项前段、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项前段、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一项前段规定,判决甲请求乙、丙应连带或丙、丁、戊应连带就本件伤害,负损害赔偿之责。
详细判决内容请至以下网站进行查询
http://nwjirs.judicial.gov.tw/fjud/index.htm 判决摘要六:教师对有过动症状学生的不当管教方式
案号:台湾高等法院民事判决 89年度上易字第84号(事实经过)
甲是国中一年级学生,乙是甲的班导师兼数学老师。甲因出生产程不顺,致有情绪管理欠佳、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及行为冲动无法自我控制等过动症状,上小学后,因为父母与学校配合,甲的过动症状在小学毕业已获大幅改善。但是乙竟然对甲时常施以笞打、青蛙跳、半蹲、罚跪等处罚行为,致甲之过动症状加剧,需赴医靠药物治疗及心理辅导。甲及其母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之诉。(判决结果)
高等法院认为,乙对甲施以打手、屁股、腿、膝、罚跪等不法行为,为故意侵害甲之身体、健康权,应堪认定。从而,甲依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一项、第一百九十五条第一项规定,请求乙赔偿非财产上损害,应属有据。故法院综合两造身分、地位、资力,乙为管教行为之动机及甲受罚半蹲,打手、屁股、腿、膝,罚跪等侵害之损害程度,判决乙应给付甲五十万元,及自起诉状缮本送达翌日起起至清偿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计算之迟延利息。详细判决内容请至以下网站进行查询 http://nwjirs.judicial.gov.tw/fjud/index.htm
判决摘要七: 教师于课堂中嘲笑学生
案号:台中地院民事判决 91年诉字第294号
(事实经过)
甲和乙是国中二年级同班同学,丙是他们的国文老师。丙上国文课时,不但不以正面鼓励方式教导学生,竟还讥笑甲作文写得比小学生还差,并把甲的作文唸给同学听,甲觉得受辱要求丙不要唸,丙不予理会仍继续唸,甲就站起来大骂三字经,并走到讲台要从丙手中抢回作文簿。丙此时跑着让甲追,见甲拿起签筒时,已经可以预他的行为可能会伤及其他同学,竟然没有加以制止,反而挑衅说出「好胆,你丢过来」等语,甲受到刺激,遂将签筒丢向丙,不料却丢中乙之左眼,致乙受有左眼睑撕裂伤、左眼视网膜破洞、病变,合并视网膜出血之伤害。案经乙及其母亲提出损害赔偿诉讼。(判决结果)
地方法院认为,甲及其法定代理人丁应就本件损害负连带赔偿责任,甲与丙亦应负连带损害赔偿责任。甲、丙过失不法侵害乙之身体,致乙因而受有损害,则乙依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一项前段、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项前段、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一项、第一百九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诉请连带赔偿,自无不合。故法院斟酌两造之身分、经济情况、乙所受之伤害及精神上之痛苦等一切情状,认为乙之请求金额于二十万二千八百十元之范围内,尚属有据。详细判决内容请至以下网站进行查询 http://nwjirs.judicial.gov.tw/fjud/index.htm
判决摘要八:玻璃娃娃事件
案号:台湾高等法院刑事判决 92年度上易字第2548号(事实经过)
甲是私立高中教师,负责该校某班体育课教学活动。某日因下雨,甲就将上课地点变更至该校某栋大楼地下室。由于该班学生乙患有先天性染色体异常,肢体重度残障,全身骨骼松软易脆碎,无法行走,行动不便。甲竟疏未注意,指示该班另一学生丙背负乙至地下室上体育课,适丙亦疏未注意,不慎自湿滑之楼梯地板跌落,造成乙头部受有钝创。而甲于事发后,竟未坚持由校方联络救护车送医,致乙父自行送医救治后,已生迟误,造成乙颅骨骨折颅内出血,不治死亡。乙父乃对甲提出告诉。(判决结果)
高等法院认为,甲身为合格教师,未能掌握乙之出、缺席情况,以致任由同班同学随意带同乙进出而有违失,仅属行政责任范畴,与本案乙因同学之过失跌落楼梯,以及事后是否因其他人之判断错误延误送医,致生死亡之结果,不具相当因果关系。认甲并不构成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第一项之过失致人于死罪嫌。原审谕知无罪之判决,经核尚无违误。
详细判决内容请至以下网站进行查询 http://nwjirs.judicial.gov.tw/fjud/index.htm
判决摘要九:老师要求学生作文课写老师的好话,否则不准下课、要记过、当掉
案号:基隆地院九十二年度少连诉字第二八号、台湾高等法院93年度少连上诉字第105号(事实经过)
某甲为某高中之国文教师,因为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遭受到同校教师恶意攻讦,为了证明自己教学状况良好,于某日国文课时,分发作文稿纸,要求该班学生以「给某甲老师的话」为题,书写对某甲教师「有利」的事情,并且以不缴交就「不得下课」、而且将予「不及格成绩」、并「记过处分」等言词,对学生施加压力,所幸后来其他教师介入并直接宣布下课,学生因此并未完成某甲老师所指定之要求仍得以下课离去。之后,同校其他老师提起刑事告诉,认为某甲违反了儿童福利法、少年福利法或刑法。(判决结果)
法院认为,教师固然有讲学自由之基本权利,在「实现讲授课程」的「目的范围内」,教师关于「教学的内容」,具有「自主」的空间。在这个范围内,学生对于教师之授课也有容许与接受的义务;而且,为了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师也具有评定学生成绩、决定上课时间之伸长或缩短、以及适当惩处学生之权力。
而有无刑法第三百零四条第一项所谓「以强暴、胁迫使人行无义务之事或妨害人行使权利」的「妨害自由之强制罪」,必须就行为之手段、目的,以及其中之关联进行综合评价才能够论断。
因此,在「实现讲授课程之目的范围内」,教师以评定学生成绩、延长上课时间及惩处学生的手段,来威势或利诱使学生积极从事学习之行为,乃是教学过程之合法手段、合法目的与合理必要关联,就不能评价为违法。
反之,教师如果逾越了上述「实现讲授课程之目的范围」,则将贬抑学生成绩、延长上课时间及惩处学生之手段等「恶害」告诉学生,自不具有「合目的性」之内涵,因而使学生从事于「逾越学习范围」之事项,就会属于「胁迫使人行无义务之事」,而具有违法性。
本案例中之某甲教师,以上述手段强迫学生书写作文,却只能书写某甲教师的「好话」,非但目的不符合「实现讲授课程之目的范围」,手段也不符教育目的之内涵,显然有刑法上之可非难性。即使因为其他教师之介入处理而未能使学生完成该项写作,核其所为,仍然触犯了刑法第三百零四条第二项、第一项之强制未遂罪。
最后,某甲被处「以胁迫使人行无义务之事,未遂,处拘役参拾日,如易科罚金,以参佰元折算壹日」之刑罚。
判决摘要十:学校应就学生课后打扫时,导师因轮值交通导护不在场指导之意外伤害结果负赔偿责任。案号:花莲地院95年国字第10号(未确定)(事实经过与判决结果)某甲为小学五年级学生,在遭乙导师下课后留校打扫时,被同学以垃圾桶去掷,因篮内树枝伤及眼睛,视力受损,当时乙导师因轮值交通导护致未在场指导,被法院认为怠于执行职务有过失,学校应负国家赔傧责任。(法院见解)乙老师既然将甲生留校打扫,即应就学生安全负保护监督指导之责,虽因轮值交通导护不在现场,「仍应循其它途径确保学生留校之安全」、「不应让学生未受任何监督保护」、「若乙师留于现场当可避免此次事故之发生」、「甲生与同学嬉闹为事故之间接原因,应负30%过失」(讨论)1何谓「其它途径」?
○2如何情形得以不构成「未受任何监管保护」? ○3本件系学生放学前打扫未专心,甚至发生口角,老师特意将之放学后留下,希望藉此○导正,与一般情形有无不同?
判决摘要
十一、苗栗县西湖国中老师处罚学生交互蹲跳引发横纹肌溶血症
案号:苗栗地方法院民事判决,94年度国字第4号
(事实经过)
苗栗县西湖国中一位男学生,于2004年8月国二暑假期间,因为没有在返校日返校,开学后又头发不及格,所以被班导师处罚交互蹲跳180下,跳到152下时因为体力不支才停止,事后身体不适,尿液并呈现深红色,经过送医检查,诊断出罹患「横纹肌溶解症」,由于情况危急,再转送到台大医院,住进加护病房10天,接受洗肾治疗,然后又在普通病房住了6天之后才出院。家长后来声请国家赔偿,苗栗地方法院判决校方应赔偿66万0181元,校方原本不服上诉,但后来于2006年8月21日高等法院台中分院要开庭前,校方撤回上诉,全案因此而定谳。
(判决内容)
由于校方后来放弃上诉,使得苗栗地方法院的判决因此确定,该判决的摘要如下: 按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2项之国家赔偿责任成立要件,须具备:1、「行为人为公务员」;2、「须为执行职务行使公权力之行为」;3、「行为系属不法」;4、「行为人有故意或过失」;5、「人民之自由或权利受到侵害」;6、「不法行为与损害间具因果关系」等六项要件。依此六项要件,法院认为:
1、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1项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者,谓依法令从事于公务之人员」,系采最广义之规定;而「该教师系公立国民中学之教师,国民教育系属于义务教育,国中、小教师在从事辅导管教时,为上开规定中依法令从事于公务之人员」,所以属于国家赔偿法所规定之公务员。
2、学校处于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之地位,公立学校教师之教学活动、对学生之辅导管教,系代表国家为教育活动,属于「行政给付」之一种,自属「行使公权力」之行为;至于原告虽为公立国民中学学生,为特别权力关系下之个人,但有服从特别权力关系之人,其本身亦属人民,故其受其他执行公务、行使公权力之公务员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自得依国家赔偿法之规定请损害赔偿,不得因袭旧论而认隶属于特别权利关系下之个人并非人民。再者,「其宪法上所保障之自由或权利,不因其学生身分而有减损」,其本身亦为人民,自得请求国家赔偿。
3、不得体罚学生,或为不当辅导管教,而致其影响身心健康之意旨,于教师法(92年1月15日修正公布施行)第3、16、17条及诸多法规命令如教育专业人员惩奖标准第3条第4项、公立高级中等以下学校教师成绩考核办法第6 条第4项第3款等皆有明文,且「教师对学生之身体、生命安全本具有保护、注意之义务」,本件原告导师以命令原告做交互蹲跳百余次之体罚方式为辅导管教,已有违上述规定而构成「不法」。
4、学校与老师对于学生身体、生命安全具有避免发生侵害行为之安全注意义务,此种义务存在于内在危险性的教育活动,教师实施具有内在直接危险性教育活动,应负有较高安全注意义务,如有怠于注意致学生发生事故受有损害,教师应负过失责任(参见教育部发行教师手册第231页)。是以,本件教师以做交互蹲跳之方式体罚学生,系为违反其为国家行使保护、教育学生职务之行为,即应推定为有过失,复就教师对学生本有注意其身心健康、避免学生身心遭受侵害之义务,而教师命原告做交互蹲跳已逾百次自应有会造成原告身体伤害之预见可能,纵然原告确实违反规定,被告之教师基于教师教育职权,亦非无其他方式诸如罚站或适当劳动服务以代替之。至于,被告辩称其教师不具备医学专业知识,纵原告罹患横纹肌溶解症系做交互蹲跳所致,亦不在教师注意范围内等语,并不足取。
5、被告不适当辅导管教之行为已侵害了原告之身体、健康、名誉或自由。而除了有形的身体损害之外,也包括无形的精神损害,法院认为:原告为身心健全少年,正值学习成长之时期,系因本件交互蹲跳之体罚,造成原告罹患横纹肌溶解症,并在加护病房接受治疗10日后使转入普通病房前后共住院16日,而原告不仅因被告不适当之辅导管教方式而造成健康受有损害外,此公开不当体罚易对师生间之信赖关系产生动摇,且伤害其自我尊严。6、肌肉过度运动为罹患横纹肌溶解症原因之一,而原告时年仅15岁,被告所属教师竟处罚原告共做百余下之交互蹲跳,原告确系因交互蹲跳之运动过度而造成横纹肌溶解症状。
虽然所幸原告身体伤害几已痊愈,然目前仍有畏惧心;被告则为公立国民中学,教师法虽于92年修正通过基于尊重学校本位管理之精神,直接授权各校订定教师辅导与管教学生之办法,而学校基于教育之目的,在符合宪法比例原则下,具有一定教育效果之处罚是被允许,亦即教师为实现国家提供教育给付、服务所为之辅导管教行为,在符合比例原则下,实有利于学生教育养成目的及信赖的师生关系建立。然被告所属教师处罚交互蹲跳之方式、次数及原告受有前揭严重伤害,显然已逾越比例原则,且无法达成教育目的。基此,法院审酌上情,认原告请求精神上之慰抚金,应以60万元之损害赔偿金为公允。
判决摘要
十二、屏东高树国中叶永鋕案
案号: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刑事判决,95年上更
(二)字第169号判决(事实经过)
2000年4月20日上午,距离下课还有5分钟,屏东县高树国中3年2班学生叶永鋕举手告诉老师想去尿尿,后来被发现头部重创,倒卧学校厕所,送医急救仍不治死亡。事后本案缠讼六年,最高法院并二次发回高等法院更审,最后,高雄高等法院于2006年9月12日,依过失致人于死罪将校长、总务主任以及庶务组长各判处5个月、4个月、3个月有期徒刑,并得易科罚金,全案定谳。
(判决内容)
法院认为校长「职掌综理校务」、总务主任「职掌全校环境整洁安全防护」、庶务组长「职掌全校营缮工程计划之拟订」3人均为执行学校之建筑物等硬件安全设备之人,应注意并能注意随时予以监督、管理、检查及维修构建,提供安全合乎卫生之环境,以维护学生在校时之人身安全,讵料其等竟疏于注意,未为妥善之处理,该校运动场旁临近司令台之男生厕所,自民国89年2月某日起,数月长期电灯不亮、电线外露且无开关,该厕所中间有一水箱损坏亦数月长期漏水,经常导致厕所中间部位满地水迹,日久地板水迹湿滑(水渍并自然循地板瓷砖接缝扩散),上述3人于此项缺失未及时维修构建完善,亦未予以标示提醒学生注意,或暂予停用。
于89年 4月20日上午11时42分许,该校3年2班学生叶永鋕于上音乐课途中,尿急至该厕所小便,尿毕后急欲离去,尚未拉上裤子拉链时,因该厕所光线不足,中间部分地上积水较多,转身下台阶跨步走出之际,适行至该地水迹湿滑处,剎时毫无预警身体失衡滑倒引发迷走神经性昏厥倒地,头部枕骨偏左部位直接猛力撞击地板,致该生颅内撞击处及对撞处大量出血,经送医急救延至89年4月21日凌晨4时45分许,不治死亡
法院认为被告等怠于维修学校厕所水箱,未营造安全合乎卫生之环境,以维护学生在校时之人身安全,导致被害人滑倒死亡,系犯刑法第276 条第1 项之过失致死罪。再审酌被告等俱为负责学校行政之人员,怠于维修学校厕所水箱,未营造安全合乎卫生之环境,以维护学生在校时之人身安全,依其位尊、权大、责重之程度不同,分别量处校长、总务主任以及庶务组长各5个月、4个月、3个月有期徒刑之刑。
(短评)
叶永鋕生前因具有「女性气质」,在学校经常受到嘲弄欺负,因为这样的特质而受到同学的性别歧视和暴力,包括怕上厕所时有人欺负他,害他不敢和一般同学一样去厕所,只好经常提早下课上厕所,这也反映出台湾校园性别敌意环境,司法判决让「性别友善校园」、「性别正义法治教育」等议题,有了实质的反馈。
本案进而唤起各界对「性别友善校园」的教育省思,为什么叶永鋕必须赶在下课钟响前独自去上厕所?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学校里还有多少像叶永鋕一样气质阴柔的孩子,必须默默忍受同侪的嘲笑与霸凌?学校师长和学生,又应该如何「性/别教育」自己,进而能够摆脱传统、既成的性别刻板印象?并且,如何才能落实到实际的校园环境呢?
虽然,该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的刑事判决认定校长、总务主任与庶务组长均有疏失,应该负起过失致人于死的刑事责任,然而,较为可惜的是,通篇判决并无对于本案背后所隐含的「性别友善校园问题」,作出更深入阐释与说明;固然,法官或许会认为「刑事案件」就是要依「刑法」来审判,其余非直接相关的「因素」,皆可以排除在「刑事案件」之外,这样的说辞当然不能说是违法,只不过,法官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刑事法规从头到尾都是一种极强 的伦理、规范、道德之「评价」,「死亡」是一个事实,然而,怎么样才算「导致」这个「死亡」的「过失行为」?谁又应该为这些「过失行为」来负责?都会是许许多多的「价值评断」。
例如,叶永鋕固然是在厕所滑倒致死,但真的「只是因为」厕所漏水吗?如果厕所没有漏水、或者是自己滑倒但并非因为踩到潮湿的地板,学校人员就都无需负责了吗?认为「厕所有/无漏水」是这个案子重点的人,就会有上述的想法,然而,如果法官认为,这个案子的「真正重点」,其实是在于:为什么叶永鋕必须赶在「下课钟响」前「独自」去上厕所?所谓因着某些人的「过失」、而导「致」叶永鋕的「死亡」,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想法,或许也因此而会有迥然不同、更具有法治教育意义的判决出现,而不是像这个判决,或许在「结论」上要求校方「负责」,而让人觉得「正义得到彰显」,然而,通篇判决讨论的却是「校园厕所安全」的问题,而不是「性别友善校园问题」,难免令人觉得有所遗憾。
判决摘要
十三、台北市百龄投票决定小偷案
案号: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决,94年度诉第167号
(事实经过)
台北市立百龄高中国中部导师,于民国92年5月间某日一早,因有同学向该老师反映钱包不翼而飞,老师竟因此在班会中,向全班同学表示,某学生偷窃的可能性最大,提名该生为候选人,进而要求不具名投票,以决定谁是偷窃嫌犯,公开计票结果,该生果然获得最高票,老师进而更基于投票结果,认定该学生即为偷窃嫌犯,事后证实皮包并未失窃,莫名被选为小偷的国一生及其母亲认为,教师竟以投票的方法来决定小偷,严重侵害了学生的名誉,于是求偿200万元,士林地方法院第一审判决该教师与百龄高中应连带损害赔偿学生母子20万元,当事人上诉经台湾高等法院95年度上易字第301号受理后,因原告撤回起诉(非撤回上诉)而告终结。
该导师辩称学校里常有窃盗,如果找不到小偷,就会投票选出应该负责的人,并且依应负责的比例来分担赔偿金额,并不是要票选小偷,有班会纪录可以证明,但是百龄高中却称此纪录业已遗失;导师亦辩称隔日得知失窃案乃系乌龙一场,也有马上请该误认被偷之学生向该学生与全班同学道歉,恢复该名学生的名誉。
但法院还是认定,导师在当日班会时确实有「票选最有可能是小偷」的投票,这种行为已经造成该学生名誉受到损害,所以和学校连带要负起赔偿之责任。
(判决内容)
法院审理相关事证后,认为老师认为学生为可能偷钱包之人,提名该学生为候选人,再与其他被提名之5、6人,经全班无记名投票,该学生获得最高票之事实,应堪信以为真。
而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权利者,应负损害赔偿责任;不法侵害他人之身体、健康、名誉、自由、信用、隐私、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节重大者,被害人虽非财产上之损害,亦得请求赔偿相当之金额;受僱人因执行职务,不法侵害他人之权利者,由僱用人与行为人连带负损,民法第184 第1 项前段、第195 条、第188 条第1 项分别定有明文。
本件原告确系因被告上述行为致名誉受损害,则原告自得依据前揭规定,请求被告赔偿非财产上之损害。另被告百龄高中不否认被告系其僱佣之教师,则原告请求被告百龄高中连带赔偿,亦属有据。
原告请求非财产上之损害200 万元,本院审酌原告案发生时年仅14余岁,无端因同班 同学无心之过,成为可能偷钱之候选人,并获得最高票数,个人在班上的评价受到贬损,其内心所受之痛苦;而被告贵为人师,对于同学误称丢掉金钱一事,竟以提名投票表决之方式来寻找拿钱之人,事后仍坚认其无过错;以及原告系学生、被告月入约5万余元等两造社会上身分、地位、资历等事项后,认原告请求以20万元为公允,逾此数额之请求,不应准许。从而,原告请求被告连带赔偿之损害于20万元内,及自延加起诉状缮本送达翌日起至清偿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计算之迟延利息,为有理由,应予准许,逾此部分为无理由,应予驳回。
第二篇:22班级管理主题教育案例与分析
我为什么不可做自己
【案例故事】
剪短发**
某日,K中学初二⑴班的班会课时间。
教室里气氛异常,班会以讨论、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学生们畅所欲言,情绪都很激动,很快,形势分成了对立的两派,双方正在僵持中争论,每一方发言的同学都据理力争,互不相让:
“众所周知,日本学校以对学生管理严格而世界闻名,一提到日本学生,人们马上想到的就是整齐一致的校服、雷厉风行的作风。统一校服我们已经做到了,日本现在开始推行剪短发,我们也应该学习,要进步就要不断的学习和改变。”
“剪短发不过是表面现象、形式主义,搞这种空泛的形式主义,有什么意义?”
“如果同学们都剪了整齐一致的短发,上操的时候,我们的队列会显得更整齐!”
“未必!短发也有不同的发型,也难以做到整齐一致,而且我们又不是三军仪仗队,要那么齐干什么?”
„„
班主任王老师看着班里的局面,不由得眉头紧皱。她不禁陷入了回忆中„„那是前些日子,她偶然看到一篇关于“日本某中学要求女生统一剪短发、男 生留平头” 的新闻报道。报道说这种“短发制度”不仅改善了该校的校风校纪,而且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王老师读后深受震动。K中学一直以来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穿统一的校服,但是对发型没有统一的要求。虽然老师们经常向学生讲发型要符合学生的身份,可还是有一些学生或染发,或烫发,或留着盖住眼睛的刘海„„王老师觉得学生“千姿百态”的发型破坏了学校校服所要营造的整齐一致的校园文化。如果在K中学推行“短发制度”,一定也会像在日本中学一样,改善校风校纪,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而且,从审美的角度看,学生整齐划一的短发更能显示出中学生的青春风采和朝气蓬勃。于是,王老师向校领导提出了“对学生实施短发制度”的建议。
校领导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经过研究,学校决定采纳王老师的建议,在K中学实行新校规——“短发制度”:女生留齐耳短发,男生留平头。
随着校规的宣布,一些学生尊重、遵守学校的新校规,剪掉了长发;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非常抵制新校规。她们不愿意剪掉辛辛苦苦留了几年的长发,更不愿意改变自己的风格,成为自己无法接受的不伦不类的样子。虽然学校一再在大会小会上强调这项校规,可她们依然坚持维持自己喜欢的发型,不肯改变。
新校规宣布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坚持“做自己”的学生们还是没有剪掉长发。负责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教导主任终于忍无可忍。他在一次全校大会上,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点名严厉批评了未剪短发的学生,并宣布一周后他将带着剪子到各班检查,如果还有人还未剪短发,他会强制执行新校规。
王老师的班里就有几个坚持“做自己”,不肯剪短发的学生。王老师没想到师生对立会这么严重。如果教导主任真的到班里来剪学生的头发,别说学生接受不了,自己也接受不了。她不想让事情发展到那么糟糕的程度。所以很快在班级内举行“为什么要推行短发制度”的班会。她希望坚持“做自己”的学生能在班会上接受教育,改变态度,剪掉长发。于是,就出现了前面发生的一幕。
一方支持“短发制度”,另一方则强烈反对,争论仍在继续。
“剪短发,能够节省每天早上梳洗的时间,能够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心学习。”
“过去,咱们班长是短发,学习委员是长发,两个人的学习都很优秀,不相上下,“短发制度”究竟意义何在?!”„„
自由讨论渐渐的变成了辩论,辩论中又满含着不满、敌对,甚至还有愤怒。下课的铃声响了,争论却没有结果,谁也没能说服谁。班会结束了。王老师更发愁了,原有的争议和分歧不是解决了,而是加深了。怎么办呢?
(案例提供者:沙子)
【分析与建议】
一、K中学制定的“短发制度”是否合理?
据调查,中学生穿统一校服的校规早已在各地中学普遍实施,而且这一校规客观上促进了学校的管理,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K中学的“短发制度”承载着K中学所追求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文明向上的校园环境。通过“短发制度”引导学生认同这种精神和观念应当是K中学领导和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做好思想工作,引导学生认同,推行短发制度才会成为K中学教育管理的一个新高度。
而K中学急于求成,尚未取得共识,就在全校强制推行,结果导致学生和学校对立。新校规没起到教育作用,还给学生留下了学校不懂人情,专横跋扈的印象。教育形式承载着教育内容。在学习、引用他校、别国的教育形式的时候,要深刻研究、理解教育形式所承载的教育内容。
日本学校的“短发制度”只是日本提倡学生“统一外表,塑造个性化内涵”教育思想的一部分。据了解,日本一些学校一方面通过统一外表——统一校服、统一发型,甚至统一书包、鞋袜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加强校园管理,另一方面通过设臵丰富多彩的课程和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K中学只学日本的教育形式,不深入研究教育形式的内涵,舍本逐末,必然导致盲目引进短发制度的失败。
二、部分学生坚持做自己,不剪掉长发是否可以理解?
部分学生认为长发是他们喜欢的自我形象,如果按照老师的要求剪了短发,他们就变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他们想做自己喜欢的自己。学生的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很关心自己的形象,他们常常因为外在的形象而产生自信或自卑。他们维护自己的长发,实际上也是在维护他们内心真正的自我,他们不愿真实的内心世界装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壳子里。K中学、王老师要理解学生的正常心理,引导学生追求内在的美和个性化的内涵。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自我认同阶段,他们不断寻找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统一。当他们不能实现自我同一性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就会处于混沌、迷茫的状态。当他们实现自我同一性就会有明确的自我观念和明确追寻的生活目标。当K中学强制推行“短发制度”时,一些孩子反对剪掉长发实际上也是在维护自己的自我同一性。他们认为自己过去、现在、未来都反对形式主义;过去、现在、未来的我都是留长发的女孩。接受短发制度,对他们来说意味自我的否定、自我的不一致性,意味着内心的混沌和迷茫,正如一些学生所说,既然是形式主义的东西,我为什么还要服从;既然是我不喜欢的样子,我为什么还要做。K中学推行“短发制度”的前期教育引导工作不够,没能引导学生认识到短发制度所承载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整齐一致的校园风貌是造成学生内心冲突的重要原因。如果K中学能把学生的自我认识引导到“做一个充满集体主义精神、具有个性化内涵的中学生”的精神层面上,学生的内心冲突就会减少,与学校的对立也自然会降低。
学校、老师帮助学生不断在矛盾冲突中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是学校的重要责任。如果王老师能够引导不愿意剪掉长发的学生接受“保留自己的观点,服从集体的需要”,也可以从中帮助这些学生提高了自我认识。
三、王老师原先的处理方式合适吗?
王老师看到部分学生与学校的对立,深感事态严重。她看到如果班里的学生不尽快剪掉长发,等到教导主任拿着剪子到班里来,只能会使学生与学校的对立加深,而且也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她希望学生赶快剪掉长发。王老师预感到事态发展的严重性,觉得自己要赶快做些什么以缓解学生与学校的对立。王老师采取了班会的教育形式。她确定的班会主题是“为什么要推行短发制度?”她希望学生能理解短发制度背后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整齐一致的校园文化。这正是学校推行“短发制度”时所缺少的前期准备和铺垫工作。王老师采取了学生自由讨论的班会形式。这种班会形式体现了教师的民主管理和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但是,这种自由谈论的班会完全忽视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这也正是学生由自由讨论转化为辩论,甚至对立的重要根源之一。
四、应该如何通过主题班会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一)主题班会对班集体建设的作用
当教师用班规、校规吓唬学生,约束学生的行为时,学生则处于人治、他律的阶段,会表现出此时彼时、此地彼地不一样的表现;当学生认同班规、校纪,自觉用班规、校纪约束自己的行为时,就会处于自治、自律的状态,始终做到言行一致。教师、学校的责任不单纯是制定校规,而是引导学生认同班规、校规所承载的价值观和信念。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的本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主题班会还是班主任通过班集体教育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们的高度热情和智慧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由于主题班会是在一个比较集中的时间,集中的环境下进行的教育,它强化教育渗透,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王老师可以改进的做法
王老师应当在班会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实现班级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目标,班会活动可以这样来做:
1、王老师可以先用一节班会帮助学生了解日本短发制度的背景和所承载的实现学生“统一思想,塑造个性化内涵”的教育思想。介绍时,要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图片、影像等资料感受到整齐一致的校园美和朝气蓬勃,感受到日本学生表达个性化内涵的多彩方式。王老师再通过图片、影像资料介绍国内外一些名校、公司的理念和管理方式,使学生感悟出内容和形式的密不可分,也使学生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追求。然后,王老师可以布臵作业,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要推行短发制度”,并请同学们准备参加下次班会的谈论。
2、王老师个别找那些坚持做自己,不剪长发的同学谈话。谈话时,不能是王老师一言堂。首先要给这些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对于学生反对短发制度的观点,王老师不必急于与之辩论,而是要赞赏他们对美、对个性的追求,尊重他们的思考和持有的不同观点。然后王老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塑造个性化的内涵,明白留长法不一定就有个性,留短发一样可以追求个性化的自我;引导学生理解在一定情况下保留自己的意见、服从集体的必要性。
3、王老师要主持班会或者指导有组织能力的学生主持班会。自由谈论的班会形式容易激发学生标新立异和不服从权威的心理。在中学生中,这种讨论常常是难以控制和难以达成共识。但它的好处是给学生了民主,给学生了表达自己的机会。王老师要扬长避短,首先就要在班会的开场白中组织学生达成讨论公约:倾听他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然后请同学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在讨论的过程中,王老师或学生主持人要适当的营造幽默、和谐的气氛,多寻找能够清楚表达正方观点的学生发言。在班会的最后阶段,王老师可以请同学们说出“保留自己观点,服从集体的必要性和益处”。
4、王老师可以个别劝说不剪长发的同学暂时保留自己的观点,但要服从学校要求,剪掉长发。
五、班主任还可考虑以下建议
(一)班主任在召开班会和一切教育活动前,都要有充分准备。即要认真“备课”。万不可兴之所至,仓促上阵。要在反复斟酌中确定教育的主题;要在思前想后中确定教育的切入点和教育活动的整体脉络;要针对实际,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预设应对策略;要做多种比较,设计生动活泼、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二)班主任要培育开展各种活动的骨干队伍、舆论队伍。在活动中他们通过行动和舆论能积极地体现班主任的教育意图。案例中舆论队伍明显处于弱势,班主任的意图就很难贯彻。
(三)班主任在教育活动中,要展现很强的人格魅力。这是有力的教育因素。案例中班主任没有表现出个人魅力。她几乎没对学生发生影响。
(四)个别教育应贯穿在班主任的一切工作中。用典型的力量发挥教育作用,是有效的教育手段。案例中既没有典型的带动也没有班会前后的个别工作。大拨轰的教育方式,是难作出细致的工作的。
(评析:石伏平白铭欣)
第三篇: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
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
2010学,我教高二化学时,一位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业不做,上课走神,老师头疼,与同学不能很好相处。老师们苦口婆心地教育,收效甚微。我没有放弃他,主动地去接近、帮助他,在学习上对他降低要求,耐心辅导。我与他达成如下协议:要他每天都有进步,我每天都给他一个小的要求,完成一个小的化学知识点或小练习,要他尽量尽心完成。虽然经常管不住自己,但有了转变;有了进步。我及时与他交流:“有进步!此后,每次到教室去,他总是主动地到我面前来问问题,他也慢慢地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深深地体会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
此后,我密切关注他的过程,我多次家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渐渐地,他的学习有了进步,对学习感兴趣了,和同学也能很好的相处了。看着这样一名后进生的转变,我感到很欣慰。
反思感悟:
1、原因分析:学习习惯不良的形成,由于父母感情不和,在争吵中长大,父母对他关心很少,感情上的交流沟通也较少,发现成绩不好非打即骂,使孩子从小养成孤僻、贪玩的内向性格,平时很少交朋友。但是内心渴望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认可,但是“恶习”难改。
2、措施分析:在本案例中,我首先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多处,从细节入手,从易到难,采用奖苹果的办法,激发他在学习上养成良好习惯,追求进步、渴望认可的本性,逐渐改变他的不良习性,特别是在集体教育行为中,他由于学习上的努力而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他在班级中有了威信,树立了学习自信心,取得了进步。
3、效果分析:由于家庭等多种原因,造成了任性、孤独、自私、说谎、情感不稳定的性格特征,如果老师放任自流,那很容易造成各种问题。“孩子的成长需要欣赏,没有欣赏就没有教育。”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提炼成发光的金子,以积极的态度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不失时机地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喝彩。
4、教育反思: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赏识他们,学生就会在不断被赏识的过程中快乐成长。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他们更是渴望获得赏识,他被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面对这些学生,依靠教师“孤军作战”,效果并不理想。只有以教师为主导,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景,发挥学生“群策群力”的作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枝干都不美丽,也许他生长的位置很好,在蓝天映衬下,远远看去绰约多姿,也流露几分美感。”实践告诉我们,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赏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潜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时雨点红桃千树,和风染绿李万枝”,经常赏识你的学生,必将会迎来桃李芬芳的春天,让你品味到“百花争艳”的教育美景。
第四篇:中学教育案例与分析
中学教育案例分析
——如何能让学生喜欢上学物理
【案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活了”,物理题“活了”,学生却变懒了,尤其是不愿动笔做题,原因在于,现在出现好多新题型,比如,动手操作题、探究题等,做这样的题只需动手操作一下,动动脑子,然后即可得出结论。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不愿动笔做题了。我做暑期辅导班时辅导的那几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情况,他们十分聪明,对物理也很感兴趣,但却手懒,不注重动笔做题。当遇到一些比较灵活的题目,尤其是与图形有关的题目时,他们表现得特别起劲,常常没等其他人读完题,他们心中就早已有了答案。但是,当遇到一些证明题或综合题时,由于他们平时不愿动笔,所以他们常常因为计算结果不准确或是步骤不规范而丢分。因而在考试中,他们的物理成绩并不突出。这种状况,令人十分头疼。
【分析】物理素质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从人的活动所包含的物理活动成分来看,物理素质的内涵是:规范的逻辑思维和灵活的发散思维。理性科学地看待事物和对事物的洞察力和严谨的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良好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能力。遇到物理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时,大部分人都曾经尝试过好多办法,其中大多是以批评为主,说的主要是他们的缺点,因而效果不是很理想。最后,我想出了这样一个方法:“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先表扬他们爱学物理、爱动脑、头脑聪明等,课堂上遇到一些他们善于解答的题目时,就找他们到黑板板演,或让他们讲给同学们听。这样,既增强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及自信心,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对其他学生学习物理起到了激励的作用。遇到必需动笔算、动笔写的题目时,我便采取比赛的方式,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一开始他们算得快,但不准,这样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算得又快又准了。看到他们的脸上因获胜而露出的兴奋的笑容时,心里也非常欣慰。另外,由于他们常常因为解题步骤不全或是不规范而丢分,我便采取了一个最简单但却最有效的方法:将作业或考卷中写得好的张贴在教室中比较醒目的位置,让同学们互相学习,也让这一部分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主动加以改正,一旦发现他们之中有谁写得好了,更要及时表扬并张贴出来。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们一个接一个,手不懒了,乐于动笔做题了,目睹这些,我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学生物理素养的提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内容也较为复杂。以上仅是本人一个暑期教学实践中对提高学生某些方面物理素养的一些实践与体会,不足之处敬请斥教。
第五篇:初中班主任工作之教育案例及分析
初中班主任工作之教育案例及分析
我今年担任六年级四班的班主任,第一次当班主任,毫无经验,有的时候茫然,必须学校要求什么,我做什么,每天都是被赶着走的感觉。碰到问题学生,也是让我头疼的问题,真不知道怎么处理。
我班有个王小米,刚开始只是有点爱说话,经常给班里扣分,上课精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我也多次教育,但效果并不好。那是学校的运动会,作为运动员,他返回我班队伍的时候,把同学的杯子碰倒了,不仅不把杯子扶好,还踩了几脚,被其他同学看到并告知杯子的主人。因此两个孩子吵了起来,最后打了起来,他一拳打到了同学的脑门上,对面的同学头上马上起了个大包。我马上打电话让双方父母过来,并把他叫过来,批评了他一顿。初中的孩子,不懂事,易冲动,我都可以理解,但在我说的过程中,这个孩子完全没有害怕、后悔的表情,是一种无所谓的感觉。跟同学打架,事后丝毫不觉得自己错了,这就引起我的注意了。
过了2天,这个孩子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骑车撞别的同学,还威胁同学让他等着。时候我了解了整件事,撞车他觉得可能只是为了开个玩笑,他并不觉得有什么。经过这两件事,我认为这个孩子的是非观念淡漠,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又是错。我也找他的家长谈了,孩子的爸爸脾气就很暴躁,孩子跟爸爸学的脾气也很冲,他妈妈还说他有多动症,从小就这样。但我发现,他妈妈一再强调孩子多动,让老师严肃管理,没有认识到孩子的是非观念有问题。对待这样的家长,我觉得他可能不能给我提供多大的帮助,他只是寄希望于老师身上,因此,我要在这个孩子身上下大力气了。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只是没有人和他说这方面的事情,至少表面上这个孩子还是能够听老师的话的。我再一次找来他的母亲,和他谈了孩子在校的表现,希望他能多关心孩子,不要使他成为问题青年,及时督促孩子写作业,有时间多陪陪孩子。我又让他和班级中的好学生在一起玩,以好带差,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有时,这个女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某某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和以前相比判若两人,上课认真听课了,作业也按时完成了,有时上课举手回答问题了。我想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和同学的热情帮助,他的成绩会有所提高的。
当然这个过程中,他也犯了很多问题,现在也不是特别好,但比刚开学时已经有很大进步了,这让我很有成就感,也特别高兴,让我知道,我的付出是有收获的。我也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应该 “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张同学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