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教育不是靠形而上学,而是靠创新思维(范文模版)
新教育不是靠形而上学,而是靠创新思维
“优秀的学生并不在于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优秀的思维方式。”
这句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的话语令人震撼。面对当前林林总总、热火朝天的各项新教育研究活动,提出这样的话题,恐有泼冷水之嫌,但为了我们的孩子,又想一吐为快。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尤其对于小学数学的研究实验,靠晨诵、午读、暮省、读写绘能收到的功效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当前我校,乃至我县推荐的诵读内容和午读书目大都侧重文学类的,或者是一些科普读物,绘本内容更是倾向与文学故事和形象思维。所以我们的数学新教育实验更不能走形式主义,拘泥于套式,不能以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新教育,更不能单凭直觉来进行教学研究,而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塑造学生创新个性,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构筑理想课堂”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3)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同“培养卓越口才”密切联系起来
人们的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心理学认为,借助语言人们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
到此,一个繁杂的计算题,由于处理得当,思考周密精巧,加上开拓创新,很快便迎刃而解了。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数学练习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重视创新能力的思维发散训练,提供学生思考的空间。把同一个问题作多种思考,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解题思路。如:在□中填上适当的数:□+12=52,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可以由“加法想减法”等一些逆向思维方法来解决。当然,也同样鼓励学生的其他解决方法。总而言之,在解法上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样学生的创新欲望就会更强烈。
总之,在我们正在进行的新教育实验中,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造条件,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并加以正确引导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变得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独特,而这真是创造性思维所具有的灵活、流畅、新颖的特点,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不断得到发展,我们的新教育实验才能走的更好,走的更远。(2010.03.25)
第二篇:马云的好英文不是捡来的,而是靠“厚脸皮”拼来的!
马云的好英文不是捡来的,而是靠“厚脸皮”拼来的!
马云的每一次公开亮相,几乎都会有无数个迷弟迷妹们默默地为他点赞!
近日,在2017年World Economic Forum(达沃斯论坛)上,马云欣然接受了CNBC记者Andrew Ross Sorkin(安德鲁·罗斯·索尔金)的采访。面对记者尖锐的提问,马云用一口非常流利的英文对答如流,让我们再次为这位超级富豪的出色表现惊叹不已。那么,马云的英语究竟为什么这么好呢?有些人可能会说,因为马云是英语专业的,英语好是理所当然的。但凡事都有个过程,没有人天生就会某一项技能,只有靠后天不断地努力,勇往直前才能获得成绩。就如马云在World Economic Forum上提到的,他最喜欢的电影就是Forrest Gump《阿甘正传》,因为:“When people call me crazy and stupid in the past 17 years, I told myself Forrest Gump said 'Go ahead, never care about other people'.”“在过去17年中,当人们说我疯说我傻的时候,我告诉自己阿甘说了‘勇往直前,不要管其他人怎么想’。” 马云学习英语的经历其实也透着一股“阿甘精神”。马云的口才主要是当年教书的时候练出来的。据了解,大学毕业任教不久,马云到了杭州一家夜校兼职教外语。由于讲学异常精彩,每当他讲课,许多班级便不用上课了,因为本来就不多的学生都跑去看马云“表演”。而且这种“表演”效果还相当不错,基础极差的补习班学生,经过他一番调教,居然纷纷在课堂上满口说英文。说起那段经历,马云依然得意洋洋:“我研究过一些英语达人的教学方法,要是我去教他们的学生,风头会盖过他们,我的秘籍是真能叫人脱口讲英语的。”据说马云读中学时,教地理的女老师上课教学方式非常活泼,讲课让人如沐春风,经常给同学讲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故事。马云和其他同学一样特别崇拜这位地理老师。有一天上课时,这位老师讲了一件事,使马云受益终生,甚至可以说改变了马云一生。
老师说,曾经有一次在西湖边上,几个外国人询问她中国地理,她英语很好,自然对答如流。老师总结说,你们不仅要学好地理,更要学好英语,不然当有外国人问你的时候,你会给中国人丢脸的。老师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使马云茅塞顿开,对老师的崇拜也使得马云对老师的话深信不疑。马云由此发奋,开始了他的英语学习之旅。
后来马云回家后坚持每天听英语广播,坚持不懈。那一年,马云刚满12岁。在当时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里,一个孩子才12岁就开始学习英语,是一件十分稀奇的事情。由于没有家学渊源,马云的父母甚至连ABC都不会,马云起初学英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他凭着对英语的热爱,克服了许多困难。凭借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韧性,马云经常去西湖边老外多的地方,凑上去和那些外国人讲英语。不为别的,就是和老外练口语,有时也会充当一下英语导游。
学英语最忌讳的就是一个“怕”字——怕丢脸不敢说,怕丢脸不敢大声说。马云就是借着这种“厚脸皮”精神,借着不怕出丑的大无畏精神,一有机会就在街上逮着外国人练英语。马云的英语口语就这样一天天流利起来。慢慢地,马云的英语口语让所有的师生大跌眼镜,有时候连老外都以为他是从美国回来的归国小华侨。而那时的马云便会向别人解释,他从来没出过国门。没有出过一天国门的马云,就这样练就了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而且结识了许多外国朋友。
马云曾经说过:“我当年学英语,我没有想到后来英文帮了我的大忙。所以,做任何事情只要你喜欢,只要你认为对的,就可以去做。如果你思考问题功利性很强的话,肯定会遇到麻烦的。” 先来一起来体会下马云的英文到底有多好: 正如我们的代言人,享誉世界的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博士,他以从事鉴识工作50多年来的自身经历告诫求学的每一个人,一定要把握住学习的时光,学好语言,通过语言了解世界。
李昌钰博士曾经指出:“要想成功总要比别人多花一些力气。然后就是语言,语言是非常重要的。语言让我们了解世界,语言使我们能够在工作里面顺利,在世界工作范围内能够生存,有了语言你就会有不断进步的动力。” 让我们每个人都全力以赴,学好一门语言,为自己创造更多与世界对话的机会,相信这个世界永远不辜负每一个默默努力着的人。点击阅读原文【限时领取】免费一对一外教英语课
* 以上英文内容来源于外网
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篇:文明素养的提高靠教育
强制性的,只能治标,不能自本!政府应该宣传,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的自觉!奥运精神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所体现的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理想。从雅典第一届奥运会开始至今,虽然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奥运精神却丝毫没有动摇。奥运精神是一种生活哲学,强调增强人的体质、磨练人的意志、提高人的精神,追求全面发展,并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遵循友谊、团结和公平的精神,其宗旨是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奥运精神可概括为:更快、更高、更强;重在参与;公平竞争;和平、友谊、进步。
从另一个角度看,奥运精神包括民主的精神、法治的精神,强调参与、竞争,强调平等和遵守规则。就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说,《北京奥运行动规划》作了明确规定。北京奥运会以“新北京、新奥运”为主题,突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坚持勤俭节约,全面促进首都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和社会进步,为中国及世界体育留下独特的遗产,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
因此,2008年北京奥运会除要秉承奥运精神的一般要求外,还要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与人文奥运的追求。
人文奥运是北京2008奥运会的最大特色和亮点之一,也是北京奥运会最难实现的目标。因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都可以通过金钱投入来实现,但人文奥运的要求却不是光用物质可以办得到的,它需要全国人民尤其是北京市民的共同努力,共同提高自身的公民素养,营造以人为本、人文气息浓厚的奥运环境。
奥运精神对公民素养的要求可以分为对运动员的要求,即在竞技场上做文明的运动员;对观众的要求,即在观众席上做文明观众;对奥运服务人员的要求,即在奥运服务期间做文明服务人员;以及对一般市民的要求。
奥运精神的培养、公民素养的提升,既是全民的事情,也是政府的事情。对个人来讲,需要认真把握奥运精神,了解奥运的宗旨、精神和规则。无论是运动员,服务人员还是普通的观众、市民,都要按照奥运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对政府来说,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宣传奥运精神,让奥运精神普遍为人们所认识,另外,还应通过制度建设来培育奥运精神,使人们更加自信、平等、独立、勇于参与、遵守规则,并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如何培养奥运精神,提高公民素养?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宣传。这里首先要宣传奥运精神,通过媒体、论坛、讲座、知识竞赛或其他手段等多方面、多渠道进行宣传,同时,还要宣传法治,教育公民遵守《奥林匹克宪章》和国际奥委会的有关规定,严格履行《主办城市合同》,提高全体市民的法律意识,为奥运会的举办提供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当然,在这里还要宣传道德规范,强调平等、诚信、自强、奉献、守法等精神,以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为举办奥运会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文明环境。
2、强化培训。这里需要根据居民的文化素养、职业性质等对北京市民分类进行培训,分别介绍奥运的精神、宗旨、历史、文化、要求和规则。同时,为了适应奥运会的需要,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外语培训,建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开展“市民讲英语”活动,为市民提供基础英语培训的条件。
3、鼓励参与。奥组委和北京市各级政府要为市民积极参与奥运创造良好条件。参与奥运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除运动员的竞赛参与外,还包括对奥运会的举办献技献策,参与奥运的管理和服务,用金钱或其他手段支持奥运以及自觉遵守奥运规则等。
4、严格责任。除了要正面宣传教育外,对那些背离奥运精神,违反法律规则的行为人要追究责任,依法制裁。
奥运精神的培育、公民素质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而2008年奥运会的准备已进入最后阶段,时间紧迫,因此,需要加大宣传和培训的力度,也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全民的共同努力。
10月1日清晨,来自全国各地的约11万名群众冒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遗憾的是,升旗仪式结束后,游客散去,地面上废报纸、广告、饮料瓶遍布,一片狼藉。(10月1日新华网)
如何提高国民素质是个老话题,但是我们又不得不谈、不得不提。如果对国民素质问题闭口不谈,可能会耽误伟大祖国的发展进步,甚至延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久提不高也不行,那会让我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成色严重不足,毕竟没有精神文明的小康不是真的小康。就拿这次国庆看升旗来说,11万群众冒雨去天安门看升旗仪式的爱国精神可嘉,但是走的时候,留下满地狼藉,这就让人无语了。到底你们是去给中国人长脸呢,还是专门去“毁我们”的啊?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从看升旗的人数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人口多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方面。好在“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个什么大事小情,大家伙儿你搭一把手我搭一把手就搞定了。但是人多也有不好的一方面就是国民素质良莠不齐,并且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容易形成“破窗效应”。如果你扔了一个矿泉水瓶没被制止,我也会悄悄把手里的废纸丢掉,如此一来,干净整洁的天安门广场就变得一片狼藉。
也许有人会说,随手丢个垃圾,随意吐口痰无关国民素质,只是不好的生活习惯而已。我认为国民素质既包括科学文化素质也包括思想道德素质,随手丢垃圾、随口吐痰却是生活中的小细节,但是不起眼的细节往往会暴露出大问题,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对内连自己的生活习惯都管不好,又怎么能对外做到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呢?
一个民族要想长久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主要靠的是这个民族的每个成员所体现出的基本素质和文明。因此,培育国民素质,提升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由于我国国情特殊,人口众多,提高国民素质的任务特别的艰巨,然而却是势在必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从娃娃抓起。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可以随意涂画。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给他们良好的素质教育,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家庭里的道德模范。同时,老师还要适当引导他们,让他们去督促家里的大人也向好的生活习惯看齐。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逐渐提高国民素质。
二是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大力宣传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涌现的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把他们的光荣事迹作为大家学习的教材,通过宣传教育,让大家有见贤思齐的意识,从而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让人人讲文明、时时提素质在中华大地蔚然成风。
三是要严格监督和规范国民的公共文明行为。以在校学生和公职人员为重点,以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为平台,结合不同系统和单位的特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监督社会成员的公共文明行为,既使被监督者的不文明行为得到纠正,又使活动参与者在互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自身的文明素质同步提高。
四是建立健全对不文明行为的惩罚机制。应尽快出台专门规定公民文明素质的教育法规,针对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现象进行立法,以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一是建立有助于提升公民文明素质的定期检查机制,表彰先进,督促后进。二是充分引导社会上的各种监督力量,成立社区自治的巡逻小组,对不文明行为行进点名批评和集中曝光。三是成立专门的文明办,将惩治不文明行为的举措纳入到法制的轨道,加大执行力度,使不文明行为者心存戒虑。
第四篇:日本靠什么实现教育公平
日本靠什么实现教育公平
作为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方面起步较早的国家,日本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不断探索,在基本实现硬件均衡、师资均衡之后,逐步走向促进个体均衡发展的阶段,让我们看到,教育均衡靠的不是一刀切。
教育公平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石,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先后启动了一系列教育改革,以探索适合本国发展实际的教育公平模式。不久前,记者随高中生访日代表团对日本多个地区的中小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等机构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记者发现,作为中国近邻的日本,自上世纪末以来,从教师管理、教学评价、课程设置和教育平等性等方面,做了许多新尝试,以摸索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支点。
师资管理:有保障的区域轮岗制均衡教育资源
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日本的所有中小学教师都需持证上岗。但是,获得教师资格证并不意味就能取得教师岗位,只有通过了省级行政机构举办的录用考试才有机会任教。在日本,由于教师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和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希望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相当多,因此录用考试竞争异常激烈。
据日本的统计数据,在获得教师资格证的人中,只有不足10%的人最终能走上讲台,大学毕业就能任教的少之甚少。茨城县立鉾田第二高中教务主任菅谷则行说,根据日本国家和地方共同承担义务教育经费的原则,日本教师的工资虽然一般都是由省级政府负担,但其中一半由国库划拨。借助这种制度安排,日本把社会一流的人才吸引到了中小学,并且有效保证了不论城市、海岛,还是边远山区的教育都能处于一种基本相同的发展水平。
在教师岗位安排上,日本的教师都是由各都、道、府、县录用,然后再分配到各个学校。教师在都、道、府、县内进行流动,初中和小学老师一般每隔5至7年流动一次,而且教师们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流动,有的从偏远山区农村学校向繁华都市学校流动,有的是反向流动。即使有的教师在一个地区有了固定住所,也必须按制度流动。
据了解,公立学校教师的这种定期流动制肇始于“二战”后初期。当时,由于教师的人事权在市、街区和村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因而很难推动教师流动,一方面导致学校之间的差距拉大,另一方面造成教育相对于其他社会单元来说,显得比较封闭。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后,日本出台了《关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及营运的法律》,以逐步推行公立学校的教师定期轮岗制度。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该制度最终趋于完善。
在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在同一个市、街区、村之间流动,这种模式的流动占教师轮岗的绝大部分;另一种是跨县一级(相当于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间流动。根据日本文部省的测算,日本全国公立学校教师平均每6年流动一次,多数县的中小学校长3至5年就会调换一所学校,一位校长从上任到退休,一般至少要流动两次。
据茨城县立麻生高中副校长今泉宏通介绍,教师轮岗制度之所以在日本能得到顺利推广,原因在于,日本各都、道、府、县在关涉教师利益的人事调动及审批权限、任职年限规定、流向偏僻地学校的优惠措施等方面,具有比较一致的配套政策措施作保障。
在具体做法上,一般每年11月由县级教育委员会发布教师定期流动的实施方案,内容包括轮岗地区的指定、原则、要求,等等。区域内所有进入轮岗期的教师都要填写一份流动意向的调查表,根据教师本人意愿,由校长确定人选,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审核,最终递交县(都、道、府)教育委员会教育长批准。次年4月新学期前,所有轮岗教师全部将被安排到新学校的新岗位上。各学校的校长一般由县(都、道、府)教育委员会教育长直接任命或换岗,教师或校长本人也可以提出申请。
不仅如此,在继续教育方面,根据法律规定,日本所有初任教师都必须参加校外培训,每年25天,其中13天利用暑假,12天利用上课时间,经费一般都是由县级政府承担。不过,目前,日本教师的培训形式还是比较被动,教师只是接受已经准备好的培训内容。但是,根据日本的计划,将来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将由教师自己来制定,进修学校将根据教师的需求来设定学习内容。也就是说,将来日本教师的继续教育将采取教师下需求单、进修学校按单授课的模式进行。
与许多国家不同,针对学校教育相对封闭的特点,日本教师的在职培训中增加了一项内容——“社会体验研修”,即受训教师要到民间企业、社会机构等校外场所体验生活,以此扩大教师的知识面,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并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教师所有继续教育培训结束后,并不接受考核,也不发放任何形式的培训结业证书,只是将教师参加培训的相关记录统一存储进一个数据库内。
在日本,教师的工资待遇一般都要比当地公务员高。这种高薪就要求教师不能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或者从事课外补习。一旦教师“走穴”被发现,一般都会受到所在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公开通报批评。在教师业绩评价上,由于日本公立学校一般只给学生提供基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教育,大多数学生毕业后是进入社区大学或短期大学,所以对于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每年有多少学生考上大学,不会与教师的评估和待遇挂钩。只是,如果某位教师的学生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比较多,在当地会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
对于不合格教师,日本采取的措施是,由都、道、府、县(日本的省级行政单位)的教育委员会决定。一般是先对他们进行培训,如果培训没有达到效果,就让他们转行,“进入县政府工作”。
教育平等性:用完善的制度保障教育机会人人均等
在日本,受教育机会均等被作为是历次教育改革的核心。为了实现教育的平等性,日本的中小学一般都没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不论山区学校,还是繁华的东京都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设施均以全国统一标准配备。虽然学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差别并不大,各地学校的建筑模式、场地大小、师资水平都采取标准化配置。比如,茨城县麻生高中虽然是一所建校81年的乡村学校,但配备着与东京都学校几乎相同的基础设施:一栋多功能的教学楼、一个体育馆、一个运动场、一个游泳池。
为了避免优质教育资源向部分学校倾斜,形成重点学校,日本很早就意识到,学校硬件均衡只是确保教育均衡的第一步,真正决定学校的好坏的关键要素是师资水平。因此,在教育制度的设计上,日本教师属于地方公务员序列,国家不能随意解聘,工作相当稳定。为了实现各个学校的师资平衡,“二战后”的日本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制度:教师经常性地流动,一位教师在一所学校最长只能任教7年,没有教师在一所学校工作一辈子的。在任何一所农村学校,都有城市学校轮岗过来的教师。同样,在任何一所城市学校,也都会有农村轮岗交流的教师。正因为教师在一个地区之内保持了一种制度化的流动,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一个地区总体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
有了这种相对统一的标准化学校建设做基础,日本小学和初中基本上消除了择校现象,学生严格按学区划分,每个孩子都实行就近入学,一般每个年级分成两个班,每班20到30人左右。由于日本私立中小学很少,收费很高,所以国家在政策上并不鼓励发展私立中小学。
为了确保智障儿童的受教育权,每所小学还设有“向日葵班”,保证他们在起点上与正常孩子一样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进入中学后,这些智障儿童也相应进入各行政区设立的专门学校进行特殊教育。
充足的财政支持与有效的机制体制保障,使得日本的基础教育实现了受教育机会均等。茨城县教育厅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和田芳武介绍,日本全境不分地区、种族、国籍、性别、必须接受免费中小学教育,其中包括教材费,设施费等,学校都不会向学生家长收取分文,这样就很好地保证了中小学生就学率实现100%全覆盖。
同时,日本的学校除了教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外,为了保证青少年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学校还会提供廉价营养午餐。为了让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顺利完成学业,这些家庭的学生还可以向学校申请免费(比如,一个4口人的家庭年收入在500万日元以下的,就可以符合申请免费午餐的条件)。
除此之外,日本的每一所学校都能给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发展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当然,这得益于日本中小学都建立有各种各样的学生俱乐部,在校生规模在1500人的学校往往有数十个俱乐部,有的甚至达到近百个。在这些俱乐部内,学生们相互学习,互相鼓励。比如,在茨城县立鉾田第二高中,学校设有美术、书法、插花、电脑、摄影、茶道、生物、烹饪、日本民族音乐等几十个俱乐部。在学生只有683人的茨城县麻生高中,学生参与学校社团、俱乐部活动的比例高达62%。
课程建设:让每个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获得成长
在日本,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论去城市学校参观,还是去北海道、枥木等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学校观摩,这些学校向参观者展示的基本都是活动课,几乎没有严肃的纯知识灌输式的课堂。这并非学校的刻意为之,而是日常教学的常态。比如,当记者前往枥木县矢板中央高中时,正值高一学生上劳动技术课。那堂课的内容是做日本料理,学生不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而是被带到学校烹饪实验室,每5至6人一组,在老师的示范下,完成一套料理的整个制作过程。
其实,这与日本确定的“科学家的头脑、艺术家的气质、运动员的身体”的教育目标密不可分。矢板中央高中校长佐藤胜宏说,在日本,小学低年级几乎每天都开设有体育课,高年级不仅每周也有2至3次体育课,课后还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活动。每年学校都一般会开一次运动会,每个孩子都是运动员,家长是啦啦队。为了使每个孩子接受音乐教育,有的学校还邀请雅马哈公司特制几种廉价的简易吹奏乐器,让孩子们在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提高肺活动量。与此同时,每年学校还会为家长和学校附近居民开一次发表会,每个孩子都要登台表演各种文体节目。
在高中阶段,学生每天的课时量并不相同,有时候一天上6节课,有时候一天有7节课,每节课一般50分钟左右。不少学校实行学分制,高中3年学生一般需修满一定的学分,才能顺利毕业。其中,有选修课程,也有必修课程。还有的学校实行跨学年的学分制度。虽然高中课业负担比初中和小学要重,但学校给孩子们预留的课外体验学习活动依然非常丰富。学生参加化学、棒球、柔道、乐队等各课外俱乐部活动的人数一般会占到70%。为了监测教学效果,让社会各界理解教育,许多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由学生、教师和家长三方共同参与评估。
正是在这种强调体验学习的理念指引下,日本的中小学校都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比如,日本小学一至六年级,国家只制定了一份薄薄的全国通行的教学大纲——《学习指导要领》(甚至比我国相同年级一个学科的教学大纲还要薄),至于如何组织实施教学则基本由学校自主设计完成。
重视学生体验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日本的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差异性。从上世纪70年代起,日本就一直试图打破所有儿童实施整齐划一的课程体系,而是随着学年阶段的递升,给学生提供大量能自行选择的分化课程。
基于这样的考虑,日本的小学为每个儿童提供几近相同的课程,在中学则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而采取以基础的核心学科作为必修,其他学科为自选课程的方式,大幅实施学科间的选修。而且在高中阶段,学生基本是以选修课程为主。
实际上,应试教育、重视智育、重视理论教育,也是一直困扰日本教育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茨城县麻生高中校长久保隆告诉记者,过去10多年,日本教育界前后提出过许多解决方案,日本文部省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出了体验式教育的“药方”。其核心是,无论是道德教育、职业教育,还是各学科教育教学,都要重视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情境,亲身体验,获得感性认识。其中,在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方面,日本做出了许多有益尝试。
日本作为一个东方国度,在其教育制度设计中同样也有着重视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发展,日本的学校教育存在着许多现实挑战:学生厌学、逃学、欺侮、暴力、自杀等现象频发,学生在遵守社会规则和一般性生活准则上的道德水准有所下降。
针对这种现状,日本在重视道德教育的同时,尤其强调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力避空洞的说教,注重学生体验学习。虽然近些年日本大幅减少了中小学课时量,但是对于道德教育的课时量,每学年依然保持35个课时,并且对道德教育还制定了明确的阶段性目标。比如,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和养成基本的生活习惯;中年级,培养具有一定的主动性的生活态度;高年级,培养作为社会成员应有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确立作为中学生应有的生活态度和作为公民的自觉性和国际合作精神;高中阶段,则培养作为社会一员所具有的自立精神和责任心,要有为国际做贡献的意识。
在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上,对于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学校通过开展各种体验式活动,让学生采取实际观察及调查、接触实物、志愿者活动、演剧等方式积极利用学校生活的具体事例,进行感悟。对于高中阶段学生,学校则重在通过事例引导学生理性升华与道德反思。
在日本的课程体系中,“综合学习时间”可以说是一大特色。根据日本文部省修订的“学习指导要领”,日本中小学从2000年起就开设了“综合学习时间”课程。按照日本的描述,设置“综合学习时间”课程,旨在使学生能把各科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获得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学校根据国家总体目标以及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国际理解教育、信息教育、环境教育、福利与健康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课程的实施上,具有鲜明的计划性特征。各校都会制定整体计划、计划和单元计划。学校整体计划的制定,要求学校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实施计划(包括学习活动、指导方法、指导体制、学习的评价)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重点;地域、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家长、教职员的愿望;与各学科、地域、中学、临近小学的联系)。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打破各学科的教学范围,组织综合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学习内容,选择儿童感兴趣与关心的话题,或是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题。授课时间上,可根据活动的需要灵活安排,时间可长可短,可以定期安排一天,也可采取连续上两节课的方式。授课形式上,不仅仅局限在以班级为单位,也可根据学生兴趣和内容的选择采取同兴趣异年龄分组的形式,跨学级、跨学年的组合方式进行。
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是有效落实课程目标的重要基础。不论在茨城县那珂郡东海高中,还是在枥木县矢板中央高中,参观者都可以随处看到政府和社会各界扶持学校“综合学习时间”课程的影子。比如,在日本文部科学省网站上,师生可以相当轻松地查询到中央政府各部为“综合学习时间”课程提供的具体服务项目,如联系电话、网址、是否提供资料、派遣讲师、接受教师培训、接受学生实习等。
不仅如此,师生还能查找到日本各行各业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各企业志愿为“综合学习时间”课程的开设与实施提供的一种公共资源。此外,还有一些专业机构为学校“综合学习时间”课程提供专门的活动计划,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要求,制定各种活动计划。比如“全国少年自然之家联络协议会”拥有全国各地的少年自然之家的信息,设计了体现各地特色的丰富活动,例如,划船、游艇、登山、林业体验、牧场体验、料理体验等。
事实上,这种强调体验式学习的课程安排与日本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息息相关。茨城县立鉾田第二高中校长寺内拓男说,日本全国有340所综合学科的高中,茨城县有7所。综合学科体制是学生既可接受普通科目教育,又可以接受专业科目教育的教学体制,根据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各自的兴趣、爱好自己安排课程表。比如茨城县立鉾田第二高中开设的学科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流通经营、信息媒体、生活科学、福利等6大系列,以应对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据统计,有着834名学生的茨城县立鉾田第二高中,学生毕业后的去路,1/3进入大学、短期大学(大专)深造,1/3进入专科学校,1/3就业。
在校期间的学习体验大大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据茨城县立东海高中校长桐原幸一介绍,在该校458名学生中,毕业后的出路多种多样,有的上国立大学(名牌高校)、私立大学、短期大学(大专)、专科学校、护士学校,有的当公务员、公司职员、个体户等,每个学生都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积极参与各类体验活动。(转自
中国教育报2011年2月1日)
第五篇:招行 黑马靠吃创新草
招行: 黑马靠吃创新草
在塑造品牌方面,招行是商业银行的先行者
作者: 李全伟
在金融界,有一匹公认的“黑马”──招商银行(以下简称“招行”)。这家小字辈银行在成立短短 19 年里(1987年成立)从最初 1 亿元资本金、1 个网点、36 名员工发展到总资产过 8,000 亿元的国内第六大商业银行。9 月 22 日,招行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目前为止内地银行到香港上市定价估值最高的银行,也是第一家定价在价格区间顶端的银行。作为一家新锐银行,招行靠创新闯天下。诸如一卡通、一网通、金葵花理财、点金公司金融、招商银行信用卡、伙伴一生这些金融品牌,都是招行创新的产物。
很多企业都说自己重视创新,但往往只是坐而论道,创新的紧迫感并不强。招行则不同,由于它是招商局创办的国内第一家企业法人持股商业银行,属于体制外推进金融改革的试点银行,既没有显赫的出身,也没有悠久的历史,如果不在业务和服务上求新求变,而是跟在那些实力雄厚的银行后面亦步亦趋,这显然不行,用不了多久就会“越变越瘦”。这种“瘦”可不是历经千锤百炼的“精瘦”,而是营养不良的“羸瘦”。在这种局面下,创新成了招行的必由之路。最早发现这家银行有点怪的是沈阳市民。那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当地市民发现有家银行大厅里布置得很温馨,没有其他银行的嘈杂和拥挤。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还有免费牛奶和咖啡,银行工作人员笑脸相迎。这让市民们感到很新奇。不喝白不喝,有些人前去不是办业务,就为喝杯牛奶,甚至有人还把质量较好的公用笔连同红木做的笔架一同带走。这就是刚刚开业不久的招行沈阳分行。看到有人白喝白拿,当时一些工作人员著急了,银行毕竟是经营单位,这样下去还得了!但当时的沈阳分行行长孙培泮并没有太紧张。他说,人都是好面子的,喝一回两回三回可以,但要继续喝就会不好意思,想必会办一些业务;拿走笔也不要紧,打上银行标记的笔也是一种广告。果然,不久蹭喝的人少了,办业务的人多了。全沈阳的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家与众不同的银行,招行一下子从鲜为人知变得众所周知。这就是招行为了赢得市场而采取的服务创新。后来,这种模式在全招行所有网点推广,并让所有中国的银行认识到了良好服务的重要性。如果说新颖的服务能把顾客拉近,那么能紧紧拉住他们的手的是产品创新。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兼经管学院院长何建坤说,产品是连接技术和市场的桥梁。高效的产品创新,既是企业获得优异市场业绩的基础,也是企业建设和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招行行长马蔚华很认同这一观点。“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招行,都愿意用它的产品,比如它的卡、它的服务。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创新。”一卡通就是一个创新的产品。招行总行办公室主任秦季章回忆,“当时其他银行做的是电子存折,只是把纸制的存折电子化,思维方式还是存折,本外币、定活期都要分开。招行办卡,起步比较晚,当时想如果要超越别人,理念上必须创新,用一
张卡解决所有问题,于是有了集定、活期和本、外币于一体的一卡通产品。”正是这种理念,给客户带来了方便。如今,“一卡通”的发卡量已经累积达到了约 4,000 万张,截止 2005 年年底卡均存款余额为 5,421 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3 倍。
招行六年前开始运作可以透支的信用卡。当时,中国人普遍不习惯透支,因为透支的利息比较高,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信用卡没有市场。招行最终判断,随著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会有一个非常快的提升,所以招行就大胆搞信用卡。
信用卡怎么搞,是自己闭门造车,还是开展合作,曾是摆在招行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西方银行获取信息的能力确实比较强,得到招行准备做信用卡的消息后,第一个找上门来的是花旗银行,它合作的条件是搞联名卡。花旗是全世界第一大金融帝国,信用卡发行量全球第一,跟它合作一般银行求都求不来,但马蔚华想了又想,还是拒绝了。他的想法是,一旦与那么有影响力的银行搞联名,可能消费者只知花旗而不知招行了。如此合作,招行没有了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中就会缺乏主动性。
招行后来选择了与台湾的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合作,引进他们的技术和后台系统,但它不能入股,只能当顾问,好处共享,亏损共担。对方派了 100 多人与招行合作,在上海只用 13 个月就搞出了中国第一张一卡双币全球通的信用卡。时至今日,招行的信用卡已经占到国内 35% 左右的市场份额,2006 年 4 月发行量超过 500 万张,而且卡均消费约每月 1,560 元,接近美国的 1,600 元,不良率 1%,而且比预期的 5 年提前盈利。
不论是服务创新还是产品创新,都必须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我们熟知的“从需求出发”。招行的理念是因您而变、因势而变。这个“您”就是客户,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而变,这就是银行创新的方向;又因为客户的需求随著经济、技术的进步而变化,所以创新就要与时俱进、持续不断。招行虽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吸引了用户的目光,尤其是赢得了白领一族的青睐,但毕竟网点比较少,办起业务来不方便。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末,互联网比较热了,招行就大力发展网上银行,在国内推出第一家网上银行。当时,推广的重点是接受新事物比较快的大学生。几位行长分头进高校,宣传网上银行的优势。行长马蔚华去北京大学演讲,心里没有底,怕学生不感兴趣,但一走进会场,发现来的人很多,连走廊都坐满了人。他还清楚记得最先使用网上银行的是北京大学的一位男学生,在网上给他的女朋友买了一束玫瑰花。现在,网上银行已经深入人心,许多电子商务网站都使用招行的支付工具。
金葵花理财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而创新的又一个产品。马蔚华说,消费者对金融不断有新需求,对财富的管理就是其中之一。这块客户目前是国内最有实力的人群,如果你不介入,恐怕就会被外资银行抢走。
在许多银行还不知道品牌的重要性时,招行已经在大胆塑造品牌了。这也是招行的创新行为。马蔚华认为,创新要形成品牌效应,而品牌是企业宝贵的财富。“我觉得创新必须矢志不渝,形成品牌效应。品牌魅力体现出大家的信任和满意。”很多情况下,相似的产品,客户选择的依据就是品牌的喜好。招行认识到,品牌建设不只是做广告,应从多个角度去建设,必须靠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而且银行还要进行广泛有效的传播,让客户知道产品好在哪里。招行用各种手段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八年前就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开了金融企业在电视台上做广告的先例。品牌的作用非常明显。一卡通是招行的一个品牌,多次被消费者评为最喜欢的银行卡。结果,后来别的银行再搞一卡通,往往被当成招行的一卡通,没办法只好更名。这就是品牌的魅力。
塑造品牌不容易。对于客户的投诉,凡是与行长有关的,马蔚华都会签名回信。许多投诉的客户往往成了招行的铁杆客户。招行还花钱请 AC 尼尔森公司扮成神秘访客,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到网点进行调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瑕疵。这些做法都是打造品牌的手段。另一个秘密武器是,马蔚华经常出席一些社会活动,包括去大学演讲,宣传、介绍招行,这种形式创造的广告价值也比较大。
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许多条件,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企业难以创新的原因。对于国内商业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有良好的治理结构,有一个激励和约束机制。秦季章告诉《财富》(中文版),招行从成立之初就完全走市场化的路子。像公司治理,一开始就有比较规范的董事会、监事会,内部机制也市场化,当时叫“六能”: 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这在招行成立时的 1987 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当时,许多国有企业还在艰难地破“三铁”(铁交椅、铁饭碗和铁工资),而在招行,只要业绩好、能干,就能获得及时的奖赏。也正是这种体制,使得招行能在服务和产品上有层出不穷的创新。创新还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一谈到文化,许多管理者会感到这东西很虚。但在招行看来,文化的作用巨大。马蔚华说,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属于制度层面,但光有制度还不够,因为制度本身往往落后于实践,包括法律也往往落后于实践。所以制度要有,但不能百分百地依靠制度。制度是让员工必须这么做,而文化则是让员工自觉自愿地做。
招行最重要的是“向日葵文化”。太阳就是客户,向日葵就是招行。倡导这一文化,会让员工心甘情愿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前不久,一位客户在上海的一家招行营业厅犯了癫痫病,不省人事,舌头有被牙齿咬断的危险,招行员工发现后赶紧上前,把自己的胳膊伸到病人的嘴里。虽然员工的胳膊被咬破了,但客户的舌头完好无损。这位客户清醒后,非常感动。马蔚华说,员工能这么做,并不是银行的具体要求,而是员工理解和认同招行文化后自然而然的行为。
招行能够保障创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信息化基础。它较早地认识到产品创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拥有优于其他银行的 IT 系统。马蔚华说,银行具有 IT 属性,离不开 IT 系统。招行利用 IT 技术的时间不比其他银行早,但却是应用最好的银行之一。当时,有些大银行是以省行为单位,一个省搞一个系统。招行机构比较少,一上来就统一系统、统一机器、统一软件、统一需求和统一管理,结果整个系统占有相对较大的优势,为开发新产品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在企业不断创新和生长过程中的一个拦路虎是大企业病。企业规模大了,组织层级多了,容易孳生这种病。招行一直与这只拦路虎做斗争,探索出独门秘技。建立诊断和考核机制,就是其中之一。得了大企业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不觉、自我感觉良好。招行的诊断机制是建设问题发现机制,及时发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下一些渠道,招行发现了问题: 上级监管机构的评介(监管机构不是好好先生,发现问题都会及时指出);内部监督部门的检查(招行建立了一些监督部门,他们经常下去检查,发现问题就会反映上来);媒体的批评(许多客户的意见会体现到媒体报道中,招行注意媒体的报道,就是注意客户的意见)。招行还建立了员工意见反馈机制,建有专门的网站──招行文化网。员工既可以匿名、也可以实名发表各种意见。马蔚华对员工所有的意见都会注意,并要求涉及的部门及时处理。曾有一位基层员工在论坛里实名发表了一篇“招商银行向何处去?”的文章,列出了总行在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 5 个弊病。马蔚华看到后,马上召开了总行各个部门一把手的会议,一条条地对照检查和落实,同时对这位员工给予奖励。对于员工来信,招行的口号是有问必答。哪怕是不切实际的问题,都要求涉及部门在 5 天之内必须答复。
招行另一个防止大企业病扩散的办法是考核机制。对一个组织而言,考核就是指挥棒,招行通过考核发现问题、规范行为,让企业处于一种创新和年轻的状态。随著 2006 年年底国内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招行面临的不仅是来自外资银行的直接竞争,而且也会面临一些中资银行的竞争,后者在外资银行入股后焕发出来的活力不可小视。招行在香港上市后,一方面将继续推进经营战略调整,另一方面进行管理国际化,尽快提升管理水平。马蔚华说,“招商银行未来将继续致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扩展、开发网上银行及信用卡市场,力保`中国最佳零售银行'的美誉,进一步巩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