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新课程美术模块教学
对媒体艺术课的认识和教学感悟
汤
薇
上学年度学校首次在高二年级实施美术模块教学时,我有幸担任现代媒体艺术模块电脑美术课程教学,通过新课程培训和一学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后感触颇深,新课程高中美术模块课给高中美术老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教学舞台,提供了充分的教学空间。特别是“现代媒体艺术”,在展现学生的艺术才能,提高学生参与艺术表现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与前沿艺术前沿的窗口。
1、媒体艺术模块选择的多样性。
高中新课程改革将美术课程分为五个模块九个门类供教师和学生选择,五个模块分别是: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九个门类是:书法、国画、版画、雕塑、电脑美术、油画、篆刻等,根据新课程美术教学课程标准中的学习内容指出现代媒体艺术学习模块包括两方面的学习内容:摄影/摄像、电脑绘画与设计。“两方面的学习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可以选择某单元内容单独或有侧重地学习与应用,甚至多次选修,以便更深入地学习;也可以在各教学内容之间轮流选修,以便得到综合学习与应用。”
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教学设备和师资情况开设课程,学生也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学习。另一方面给教师提供了更大的教学空间,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人美版提供的美术设计教材提供的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所学专业、特长和优势编写教学内容,改变了以往美术课程的单一性,只是在高一开设欣赏课。
2、不受技法和绘画水平的限制,各尽其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创造、展示的平台。
提起美术课,很多人认为一般意义上的美术就是指画画,新中国成立以前还被称为图画课,所以往往评价一个学生的美术课好不好都是看他的绘画水平怎样,其实美术是多种能力的表现包括:造型能力、色彩感觉能力、动手能力等等,不一定专指架上绘画,每个人先天和后天条件的不同造成了能力的差异,而高中美术新课程五个模块每个门类都倾向于某种美术能力,例如油画侧重色彩感觉能力,雕塑体现学生的造型能力,版画和篆刻需要动手能力。对于教学评价而言也更加客观。通过媒体艺术模块的学习,能使学生获得运用现代媒体设备、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创造、展示的能力。
“现代媒体艺术”是美术与现代科技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艺术领域,是指运用光学原理、电子技术等表达自己观点、思想和情感的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体艺术日益普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媒体艺术”是普通高中阶段新开设的一个学习模块。通过这一学习模块的学习,能使学生获得运用现代媒体设备、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创造、展示的能力。
通过对美术新课标的学习,根据现代媒体艺术模块教学特点,实际课堂教学中我摸索了一些教学方法:
1、以创作为主,简化技法学习。
例如针对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难题,“精讲精练,技法速成”。每节课主要以完成一个特技效果为主,技法操作中尽量找些简便快捷的方法,容易出效果的方法。如果单讲技法练习,学生会觉得学习难度大,例如《水晶贝壳》一课中Photoshop软件操作复杂,设计步骤达60多步之多,其中还有操作复杂的“蒙板”。“能不能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操作达到水晶化贝壳的效果,让学生体会到创作的乐趣?”
通过科组教材的研讨,以及实践操作,找出一套更简便的操作方法,最后完成的特技效果也相同。那一课,学生们的作品中不仅出现了蓝色的水晶贝壳,还有令人惊喜的金属贝壳效果,宝石效果,翡翠效果等等........。
2、提高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
平面设计课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技法和创作能力还要让学生运用设计知识知识,视觉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融入设计作品,如《CD包装设计》一课中让学生在设计制作前认识到创作的目的,考虑产品功能,作用。作品设计效果图完成后要求写设计说明,注明颜色,尺寸平面示意图,功能简介等。因此要求学生在创作构思时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在学习美术课程的目的并非是涂涂、画画、产生一件作品而已,而是让学生能从‘人文’性质的高度更深刻地理解运用美术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①。
18课时的平面设计课如果完全用专业技能训练的方法组织教学,那就类似于信息技术课,没有达到美术设计课的教学目的,无法让学生体会到设计艺术创作的乐趣。“创造性地使用一切手段,也许比美术技法训练更重要”②。
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简化电脑过程,从学生的角度来引导观察,欣赏美术设计作品,注重学生的设计创作思维的培养,每堂课最后10分钟时间是设计作品交流时间,由各小组推荐最好的原创作品与大家分享,谈谈自己的设计过程、感想。每个月评选1~2名“优秀设计师”(优秀设计师有权提出作品修改意见,参与评选作品批改)。鼓励学生大胆表述,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
3、创作题材前沿、生活化。
艺术源于生活,美术从来都是展现生活,表现生活,现代媒体艺术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结合紧密,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我更注重能激发学生设计理念,能发掘他们情感热点的题材,如影视特效,电视广告,校园文化设计,日用品的包装设计等。在霓虹灯效果制作一课当中,我选择的是《黑客帝国片头影视特效制作》,尽管是制作简单的一组数字霓虹灯效果,操作也很简单,但课堂上学生热情高涨,积极讨论发言,能很快进入构思创作状态。
《Photoshop制作国画江南水乡》也是学生喜欢的一课,“国画无师自通”许多手绘中不可能达到的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都能成为现实。
注释:
⑴《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⑵《视觉文化时代与高中美术课程》王大根,美术教育2005年第4期。
第二篇: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心得
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心得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来越来越重要。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美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代美学理论研究也表明:“美能使任何活动的境界得到提升。”
美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它的社会功能也是多方面的。首先,美术有审美教育的作用。在课堂上通过欣赏,动手制作,想象,创作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美,感受美。其次,美术对人的思想情操、意志和行动有教育的作用。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美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是通过“寓教育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美是情感、道德与知识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个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另外,美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生、认识自我、传播信息交流感情的功能。美术学科具有多种多科性质的特点,除了它属于艺术学科或人文学科外,从美术是创造美的艺术和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来说,美术属于表现学科和技能学科,从美术在人的生活中几乎无所不在,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可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充分了解了这一些,不仅关系到美术课程能否更好的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而且关系到美术教学改革的方向途径。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深知美育在素质教育中得重要性,那么怎样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气氛中受到教育呢?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多方面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才会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思考,而且还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的学习,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此,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课前的导入部分上多下功夫。教师和学生一块明确本节课活动的主题、目的、要求,引起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欲望,激发兴趣,明确问题,这项工作极大地制约着活动课程的实施效率,影响着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或者利用故事导入法、适时出示优秀范作及播放音乐,观看光碟等现代化手段,通过声音、图像激发学生的兴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显现和谐、真实、具体、鲜明的形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及欣赏、临摹、想象、创作于一体,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感受美、发现美。如果在课堂上一味的采取临摹等陈旧的教学方式,势必使课堂气氛枯燥乏味。美国学者哈拉里说过:“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在教学中多采用直观教具,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以助视听,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看得见、记得牢,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欣赏作品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欣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观察者在创造的心理活动,因此,教师领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及范画是必不可少的,在一幅范画面前,学生常会羡慕不已,创作激情油然而生,教师有声有色,准确巧妙的启发,很快就成为学生在黑暗中探索的指明灯。因此,教师在和学生一起欣赏作品时的点评、讲评要细致讲给学生听,它对学生的思维、认识、作画风格、表现技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其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可以通过现代电教媒体及图片,巧妙设情境,诱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再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大胆的说出来,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没有创造就不能“青出于蓝胜于蓝”。美术教学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为主要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意发展学生个性,多进行创作性的训练活动,挖掘想象力。想培养创造力,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创造的先导和母体。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艺术领域。”美术创造教学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也是想象的源泉,人的想象要情感作发动力,生活经历越多,供加工选择的内容越丰富,想象的途径越广,想象活动也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一定绘画技能之后,应布置学生进行记忆画、命题画等创作训练,让他们展开想象,展示自己得聪明才智,发挥创造潜能。
3、音美结合在无意中受到熏陶。
在绘画中,注意运用音乐中的节奏、旋律与美术中的变化统一,韵律的有机结合,无声与有声艺术的结合,使学生在练习中充满激情,让美术作品充满活力。小学生特别喜欢音乐,课上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绘画技能,创作出精美超水平的作品。当然在选择音乐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及课业的类型来选择播放不同特点的音乐。音乐的节奏与课堂内容充分的融合在一起,这样能保证学生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进行绘画,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作能力,激发他们的激情,调动起学生的兴奋性,还可以解除疲劳。小学生通常都喜欢听一些富有韵律感的音乐,可能更喜欢一些节奏欢快,优美具有“孩子气”的乐曲。
4、积极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做完画之后,急切得到别人的评价。因此,要经常进行作业展评,评价一般有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就是在学生做完作业后,把作业都摆在桌子上,学生有顺序的进行欣赏,并作评价,这样在“评”与“比”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的显露出尴尬的神色,有的学生显出不甘落后的神色,一瞬间,学生的上进心、竞争心充分的被激活了,下次作画时,学生一定会以积极的态度好胜的心态作画。教师评价主要是对低年级来说的,学生的一幅作品一旦得到老师的认可,那么学生的兴趣会更浓,信心也就会更强。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的作品中多找优点多给予表扬,对学生不够完美的作品给予鼓励性的表扬,从而让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进行下一次的创作绘画,进一步提高创新水平。以美为本,是一条科学的教育之路,作为美育工作者,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在他们细小的心灵中埋下美的种子,将来在伟大祖国的这个大花园中竞相开放,以促进我国群星灿烂,英才辈出时代的来临。
第三篇: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教育应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因此,高中课程的设置应充分注意均衡性和多样性。高中美术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是高中课程整体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均衡性和多样性课程理念的实际体现。
随着美育被列入教育方针,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会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具有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增强美术课程对学生发展要求的适应性,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结构图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价值
三、课程理念
四、课程总目标
五、课程内容
模块A 美术鉴赏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模块B 绘画·雕塑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模块C 设计·工艺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模块D 书法·篆刻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模块E 现代媒体艺术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六、教学建议
七、课程资源
八、教材编写建议
附:名词解释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 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体现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其主要 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涵养美感,丰富生活情趣和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
二、课程价值
1、陶冶审美情操,丰富生活情趣
美术是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对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对美术作品的材料构成及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丰富生活情趣。
2、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美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美术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性,因此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宗教、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能力,接触特殊的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在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促进人际交流以及释放个体的紧张或消极情绪等方面,具有促进身心健康与个性和谐发展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能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能够促进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以此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5、助益人生规划,拓宽发展空间
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活,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美术课具有工具性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育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各种能力,也为学生今后从事美术职业或其他职业提供发展机会。
三、课程理念
1、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使学生比较广泛地接触本国及外国优秀美术作品,探索人文内涵,拓宽美术视野,在深入了解本国优秀的美术作品和民族艺术传统的同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2、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艺术的方法认识世界,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鼓励想象、创造和勇于实践,用美术或美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现基础、多样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要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提供若干基础性的学习模块,要通过充分利用和发掘校内外美术 课程资源,增加课程的多样化,尊重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为个性发展创造空间,满足学生 多样发展的需求。
4、讲究学习方法和过程,培养学习能力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探索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通过美术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四、课程总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能对审美现象作出独立的判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丰富生活情趣,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理解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能在倾听和尊重不同见解、与他人合作、形成团队精神的基础上,形成自我反思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2、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学习美术语言,以美术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以及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的能力,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其艺术现象,提高美术素养,并能将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3、方法与过程 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了解美术创造和思维的方法,体验美术学习的愉悦。学会收集、分析和选择与美术活动有关的信息与材料,进行视觉认知,处理媒介材料,探索表现技巧,运用直觉、想象、思维以及美术技能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
五、课程内容
高中美术课程采用学分制管理,既保证学生的基本学习,也给予他们比较充分的自由选择机会。 根据学习时间配置学分,按每周1课时计,修完1学期可获I学分。因此,对每一课程模块或者模块中的具体学习内容,修习1学期(17至18学时)可获1个学分,原则上以修习1个学分作为继续选修和转换学习内容的单位。但每个学生必须修习三个学期的美术科目(所选模块或内容不加规定),即3个学分。在此基础上,学生可继续选学本科目其他模块,以获得另外的学分。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以下学习模块: A、美术鉴赏 B、绘画·雕塑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E、现代媒体艺术 模块A: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它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和主体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和理解世界多元文化。
1、学习目标
(1)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会对美术现象作出判断。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
(2)了解中外美术发生发展的基本轨迹,获得相关的美术知识;了解美术在不同区域的文化含义、历史变迁和风格特征;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
(3)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采用多种方法、多种角度探索与美术相关联的问题;学习以多种手段表达自己对美术的思考,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2、学习内容
“ 美术鉴赏” 模块的学习内容: 内容 提示
A 欣赏 基础
美术语言及其创作方法
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学、美术 与政治、美术与经济、美术与宗教 B 美术 欣赏 中国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
印度、日本、东南亚的优秀古代美术;
非洲与美洲的优秀古代美术;
欧美的优秀古代、近现代美术 提示:
精选能够体现中外优秀艺术传统,具有文化内 涵,或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美术作品。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与合作性学习。引 导学生课前收集与美术相关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并运用网络进行资料检索与搜集。
鼓励学生用文字描述、表演、造型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组织参观、调查、考察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
3、评价建议
(1)、能否灵活运用相关的美术知识,识别美术不同门类的特征,表达自己对美术的思考。(2)、能否恰当使用美术术语,采用多种方法、多种角度描述、分析、比较、解释、评价艺术作品。
(3)、能否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
(4)、能否对美术作品和现象作出独立的判断与选择,关心美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能否体验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审美理想,获得情感的升华。(6)、能否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模块B:绘画·雕塑
1、学习目标
(1)认识绘画、雕塑与社会、自然的联系,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丰富思想和感情,获得个性全面发展。
(2)学习绘画、雕塑的知识、语言,掌握造型的方法,进行创作与表现。
(3)了解和体验绘画、雕塑的方法与过程,熟悉有关工具、材料,学会整体的观察与表现,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索和创作。
2、学习内容
本学习模块以两个方面来显示,分为绘画与雕塑,以此适应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需要和选择。
“绘画·雕塑”模块的学习内容: 内容 提示
A绘画:
素描、色彩画、中国画、卡通、版画 B雕塑:
泥塑、木雕、其他
提示:
在素描、色彩等学习中运用比例、构图、透视等知识。增强对物体明暗、虚实、冷暖及立体空间等方面的感受和理解.使用各种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能选择具象和抽象的绘画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
对中国画、水粉画、油画、版画、卡通等类别中的某种技法、表现形式和特点有所了解,并进行创作实践。
能运用综合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3、评价建议
(1)能否积极参与绘画、雕塑活动,并通过美术作品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2)能否运用一定的造型方法对物象进行表现。
(3)能否对绘画或雕塑学习方法或创作过程有所感悟和认识。
(4)能否对有关的材料进行综合的应用和创造性地发挥。
(5)能否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作出评价。模块C:设计●工艺
设计,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创造性的造物活动。在现代社会中,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设计,因此设计已成为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
工艺,原是指以手工劳作为主的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工艺制作仍在广泛的领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设计·工艺”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模块之一,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其学习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形成初步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意识;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和综合素质,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手工艺传统。
1、学习目标
(1)丰富生活情趣,养成勇于实践、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良好工作习惯和态度,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协调合作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发展探究和创造精神。
(2)了解设计艺术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设计艺术的规律和技术,能进行简单的设计,为将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或从业定向奠定基础;了解各种材质和工具的特性,学习一般的工艺程序和制作方法,丰富对民族传统工艺的了解和认识。
(3)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设计创意思维和工艺制作过程,在设学习和实践中建立初步的设计意识技术意识。
2、学习内容
本模块内容分为A、B两个二级模块,A模块为“设计”,列出了现代设计领域中三个最主要的设计类别供学生从中选修其一;B模块为“工艺”,是从众多的材质门类中选择常见易行的五类供学生选修其一。
“设计与工艺模块的学习内容: 内容 提示
A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B工艺:
纸艺、陶艺、木艺、布艺、金属工艺 提示:
鼓励学生独特的设计构思,激发创意。
以多种材料和方法模拟工业产品和环境艺术的设计。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和美感特性,了解各种工具的功能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运用计算机进行2D、3D美术设计的基本操作实践。
在包括工艺在内的综合性设计项目中,提倡学生进行分工合作的实践。
3、评价建议
(1)能否了解设计基础和主要设计类别的常识和基本技法,建立初步的设计意识。
(2)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运用工艺制作工具和加工方法,有创意地完成简单的工艺晶。
(3)能否根据功能、目的和审美的要求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4)能否耐心、专注、有计划地从事一件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活动。模块D:书法·篆刻
书法、篆刻通过塑造汉字的形象美,造成种种意境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汉字艺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并以其源远流长、独特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书法·篆刻”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新增设的一个学习模块。学生在深入了解并研习中国传统汉字艺术的同时,逐步形成一定的审美素养,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1、学习目标
(1)获得精神的愉悦;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情趣,养成耐心细致、精确严谨、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和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提高创造能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2)通过实践,获得相关的书法、篆刻知识;认识到书法、篆刻作为一门实用艺术所具有的工具性特征;学会分析、比较、鉴赏、评价书法、篆刻作品。
(3)体验书法、篆刻中所特有的艺术意蕴,初步掌握基本的书写规范、篆刻的一般技法。
2、学习内容
“书法篆刻”模块的学习内容: 内容 提示
A书法:
篆 书、隶 书、行 书、草 书、楷 书 B篆刻:
文字印章、肖形印章、边款 提示:
对传统的笔法,章法、篆法、刻法等技法及表现形式有所了解,进行实践。
能使用不同的长锋、短锋、狼毫、羊毫以及刻刀、刻石等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效果。
能选择临摹、创作等方法,表达自己的个性。
3、评价建议
(1)能否运用相关的知识,识别书法、篆刻不同的书体和风格特征;
(2)能否初步掌握基本书体的书写规范、篆刻的一般技法。(3)能否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分析、比较、鉴赏、评价书法、篆刻作品;
(4)能否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脉络。模块E:现代媒体艺术
“现代媒体艺术”是美术与现代科技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艺术领域,是指运用光学原理、电子技术等表达自己观点、思想和情感的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体艺术日益普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媒体艺术”是普通高中阶段新开设的一个学习模块。通过这一学习模块的学习,能使学生获得运用现代媒体设备、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创造、展示的能力,以及全球性传播和交流能力,因此设置这一学习模块。
1、学习目标
(1)欣赏现代媒体艺术的魅力,乐于运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勇于将自己作品进行展示和传播。
(2)了解现代媒体设备和器械的性能和特点,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掌握运用软件和美术原理进行编辑、设计和处理的方法。
(3)体验现代媒体艺术学习和创作的过程,学习运用现代媒体艺术的观念进行创作的方法。
2、学习内容
现代媒体艺术学习模块包括两方面的学习内容:摄影/摄像、电脑绘画与设计。
两方面的学习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可以选择某单元内容单独或有侧重地学习与应用,甚至多次选修,以便更深入地学习;也可以在各教学内容之间轮流选修,以便得到综合学习与应用。’现代媒体艺术’模块的学习内容: 门类 : A 摄影摄像
内容: 摄影/摄像基础
摄影/摄像艺术处理工业设计
门类:
B 电脑绘画与设计
内容 :平面绘画与设计
动画设计和创作
三维立体造型设计
网页设计
提示 :
根据某一主题(如风景、人物、花卉等)进行摄影、摄像。
根据某一主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编写脚本,并进行拍摄、编辑和加工处理。
运用Photoshop、CorelDRAW、Painter、Flash、3Dmax、AutoCAD等软件进行创作或设计。
运用FrontPage、Dreamweaver等软件设计并制作网页,进行传播和交流。
配合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要求拍摄、收集各种素材、资料或案例,并成为研究性学习最终成果的展示。
3、评价建议
(1)能否欣赏现代媒体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
(2)能否乐于运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态度。
(3)能否了解各种现代媒体设备和器械的性能和特点,并能独立操作现代媒体设备和使用相应软件。(4)能否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并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形式加以表达。(5)能否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图像资料库和网络资源进行艺术创造。(6)能否将现代媒体艺术手段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表达和展示之中。
4、教学资源
开设现代媒体艺术课程首先需要有硬件设备的保证,比如照相机、数码照相机、摄影机、数码摄影机,能处理图像的电脑(最好是图像工作站)、录像编辑机等;以及图形资料的输入设备;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影机,教学时使用的实物投影仪:输出设备:教学时使用的液晶投影仪、图像输出用的彩色打印机等。
要进行电脑绘画创作和设计还需要相应的应用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Painter、3Dmax、AutoCAD、Flash等,用于网页设计和制作的FrontPage、Dreaz~eaver等软件;需要各种字库、图像资料库等资源,有的图像资料可以通过扫描自己拍摄的照片逐步积累起来:可以利用国际互联网上的大量图像、声像和文字资源;
也不能忽视地方上的山水树石、花草鱼虫等自然资源,名胜古迹、现代建筑、戏剧音乐等文化资源,以及各种人物、事件等生活资源等。
六、教学建议
1、美术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捉高他们的审美晶位。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实践,创造性地运用美术知识,开展美术活动。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社会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指导学生选修各学习模块中适宜的内容。
4、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美术语言和美术创作规律的学习,使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材料,选择具象、抽象或意象等不同的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验。
5、在美术技能的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对作品鉴赏和作品文化含义的引导。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6、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讲解、示范、讨论、比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研究能力。
7、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创造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交流。
8、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资源开展美术学习,开阔视野,提高美术学习质量。
9、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馆、博物馆、当地的艺术作坊等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调查、考察等活动,增强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联系。
七、课程资源
1、各校应根据所开设的美术课程配置专用美术教室,配齐相应的美术教学设备(包括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与器材,配置可供美术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校的图书馆应配备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包括画册、教师参考书、学生参考书、美术杂志、美术教育杂志、幻灯片和光盘等,供教师备课及上课,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以及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3、协调不同学校间的不同师资需求,互通有无,使教师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4、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和有关工厂、车间等,聘请美术专业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参与美术教学,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5、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
6、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
八、教材编写建议
1、材的设计和编写要依据美术课程总目标的要求,以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参考,确保教材设计的总体思路与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吻合。
2、教材编写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作为教材编写的基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3、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的特点,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涉及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
4、教材内容的选择应注意基础性、启发性、拓展性和应用性。
5、教材编写应考虑不同地区的学生实际、地方资源和文化特色,应使教材具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6、教材编排应图文并茂,版式美观、明了,图像清晰,色彩准确,印刷精美。
7、学校也可根据自己特点编写适合本校的特色教材。
8、一个学习模块中的两部分学习内容,可编为全一册教材,但两部分学习内容应有明显区别,还可以根据需要有所侧重。
9、“美术鉴赏”模块的教材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为“鉴赏基础”,另一部分为“鉴赏内容”。可以按照中外美术简史的方式编排,也可按照专题的方式编排,还可以按照地域、文化的方式以及美术门类的方式编排。教材中应增加各种相关的地图和图表,以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内容。
10、现代媒体艺术教材的内容选择应以介绍现代媒体艺术的观念、本质规律为主,并介绍一些现代媒体艺术作品及其创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不断更新的多媒体技术,创作出新颖多样的作品。
第四篇: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教育应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因此,高中课程的设置应充分注意均衡性和多样性。高中美术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是高中课程整体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均衡性和多样性课程理念的实际体现。随着美育被列入教育方针,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会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具有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增强美术课程对学生发展要求的适应性,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结构图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价值
三、课程理念
四、课程总目标
五、课程内容 模块A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模块B 绘画·雕塑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模块C
设计·工艺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模块D
书法·篆刻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模块E
现代媒体艺术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
六、教学建议
↓
七、课程资源
↓
八、教材编写建议
↓
附:名词解释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
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体现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其主要
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涵养美感,丰富生活情趣和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
二、课程价值
1、陶冶审美情操,丰富生活情趣
美术是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对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对美术作品的材料构成及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丰富生活情趣。
2、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美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美术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性,因此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宗教、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能力,接触特殊的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在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促进人际交流以及释放个体的紧张或消极情绪等方面,具有促进身心健康与个性和谐发展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能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能够促进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以此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5、助益人生规划,拓宽发展空间
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活,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美术课具有工具性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育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各种能力,也为学生今后从事美术职业或其他职业提供发展机会。
三、课程理念
1、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使学生比较广泛地接触本国及外国优秀美术作品,探索人文内涵,拓宽美术视野,在深入了解本国优秀的美术作品和民族艺术传统的同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2、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艺术的方法认识世界,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鼓励想象、创造和勇于实践,用美术或美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现基础、多样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要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提供若干基础性的学习模块,要通过充分利用和发掘校内外美术
课程资源,增加课程的多样化,尊重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为个性发展创造空间,满足学生
多样发展的需求。
4、讲究学习方法和过程,培养学习能力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探索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通过美术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四、课程总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能对审美现象作出独立的判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丰富生活情趣,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理解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能在倾听和尊重不同见解、与他人合作、形成团队精神的基础上,形成自我反思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2、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学习美术语言,以美术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以及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的能力,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其艺术现象,提高美术素养,并能将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3、方法与过程
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了解美术创造和思维的方法,体验美术学习的愉悦。学会收集、分析和选择与美术活动有关的信息与材料,进行视觉认知,处理媒介材料,探索表现技巧,运用直觉、想象、思维以及美术技能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
五、课程内容
高中美术课程采用学分制管理,既保证学生的基本学习,也给予他们比较充分的自由选择机会。
根据学习时间配置学分,按每周1课时计,修完1学期可获I学分。因此,对每一课程模块或者模块中的具体学习内容,修习1学期(17至18学时)可获1个学分,原则上以修习1个学分作为继续选修和转换学习内容的单位。但每个学生必须修习三个学期的美术科目(所选模块或内容不加规定),即3个学分。在此基础上,学生可继续选学本科目其他模块,以获得另外的学分。
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以下学习模块:
A、美术鉴赏
B、绘画·雕塑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E、现代媒体艺术
模块A: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它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和主体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和理解世界多元文化。
1、学习目标
(1)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会对美术现象作出判断。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
(2)了解中外美术发生发展的基本轨迹,获得相关的美术知识;了解美术在不同区域的文化含义、历史变迁和风格特征;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
(3)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采用多种方法、多种角度探索与美术相关联的问题;学习以多种手段表达自己对美术的思考,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2、学习内容
“美术鉴赏”模块的学习内容:
内容提示
A 欣赏基础
美术语言及其创作方法
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学、美术
与政治、美术与经济、美术与宗教
B 美术欣赏
中国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
印度、日本、东南亚的优秀古代美术;
非洲与美洲的优秀古代美术;
欧美的优秀古代、近现代美术
提示:
精选能够体现中外优秀艺术传统,具有文化内涵,或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美术作品。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与合作性学习。引导学生课前收集与美术相关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并运用网络进行资料检索与搜集。
鼓励学生用文字描述、表演、造型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组织参观、调查、考察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
3、评价建议
(1)、能否灵活运用相关的美术知识,识别美术不同门类的特征,表达自己对美术的思考。
(2)、能否恰当使用美术术语,采用多种方法、多种角度描述、分析、比较、解释、评价艺术作品。
(3)、能否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
(4)、能否对美术作品和现象作出独立的判断与选择,关心美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能否体验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审美理想,获得情感的升华。
(6)、能否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
模块B:绘画·雕塑
1、学习目标
(1)认识绘画、雕塑与社会、自然的联系,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丰富思想和感情,获得个性全面发展。
(2)学习绘画、雕塑的知识、语言,掌握造型的方法,进行创作与表现。
(3)了解和体验绘画、雕塑的方法与过程,熟悉有关工具、材料,学会整体的观察与表现,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索和创作。
2、学习内容
本学习模块以两个方面来显示,分为绘画与雕塑,以此适应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需要和选择。
“绘画·雕塑”模块的学习内容:
内容提示
A绘画:
素描、色彩画、中国画、卡通、版画
B雕塑:
泥塑、木雕、其他
提示:
在素描、色彩等学习中运用比例、构图、透视等知识。增强对物体明暗、虚实、冷暖及立体空间等方面的感受和理解.使用各种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能选择具象和抽象的绘画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
对中国画、水粉画、油画、版画、卡通等类别中的某种技法、表现形式和特点有所了解,并进行创作实践。
能运用综合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3、评价建议
(1)能否积极参与绘画、雕塑活动,并通过美术作品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2)能否运用一定的造型方法对物象进行表现。
(3)能否对绘画或雕塑学习方法或创作过程有所感悟和认识。
(4)能否对有关的材料进行综合的应用和创造性地发挥。
(5)能否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作出评价。
模块C:设计●工艺
设计,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创造性的造物活动。在现代社会中,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设计,因此设计已成为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
工艺,原是指以手工劳作为主的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工艺制作仍在广泛的领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设计·工艺”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模块之一,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其学习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形成初步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意识;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和综合素质,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手工艺传统。
1、学习目标
(1)丰富生活情趣,养成勇于实践、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良好工作习惯和态度,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协调合作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发展探究和创造精神。
(2)了解设计艺术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设计艺术的规律和技术,能进行简单的设计,为将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或从业定向奠定基础;了解各种材质和工具的特性,学习一般的工艺程序和制作方法,丰富对民族传统工艺的了解和认识。
(3)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设计创意思维和工艺制作过程,在设学习和实践中建立初步的设计意识技术意识。
2、学习内容
本模块内容分为A、B两个二级模块,A模块为“设计”,列出了现代设计领域中三个最主要的设计类别供学生从中选修其一;B模块为“工艺”,是从众多的材质门类中选择常见易行的五类供学生选修其一。
“设计与工艺模块的学习内容:
内容提示
A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B工艺:
纸艺、陶艺、木艺、布艺、金属工艺
提示:
鼓励学生独特的设计构思,激发创意。
以多种材料和方法模拟工业产品和环境艺术的设计。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和美感特性,了解各种工具的功能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运用计算机进行2D、3D美术设计的基本操作实践。
在包括工艺在内的综合性设计项目中,提倡学生进行分工合作的实践。
3、评价建议
(1)能否了解设计基础和主要设计类别的常识和基本技法,建立初步的设计意识。
(2)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运用工艺制作工具和加工方法,有创意地完成简单的工艺晶。
(3)能否根据功能、目的和审美的要求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4)能否耐心、专注、有计划地从事一件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活动。
模块D:书法·篆刻
书法、篆刻通过塑造汉字的形象美,造成种种意境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汉字艺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并以其源远流长、独特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书法·篆刻”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新增设的一个学习模块。学生在深入了解并研习中国传统汉字艺术的同时,逐步形成一定的审美素养,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1、学习目标
(1)获得精神的愉悦;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情趣,养成耐心细致、精确严谨、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和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提高创造能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2)通过实践,获得相关的书法、篆刻知识;认识到书法、篆刻作为一门实用艺术所具有的工具性特征;学会分析、比较、鉴赏、评价书法、篆刻作品。
(3)体验书法、篆刻中所特有的艺术意蕴,初步掌握基本的书写规范、篆刻的一般技法。
2、学习内容
“书法篆刻”模块的学习内容:
内容提示
A书法:
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B篆刻:
文字印章、肖形印章、边款
提示:
对传统的笔法,章法、篆法、刻法等技法及表现形式有所了解,进行实践。
能使用不同的长锋、短锋、狼毫、羊毫以及刻刀、刻石等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效果。
能选择临摹、创作等方法,表达自己的个性。
3、评价建议
(1)能否运用相关的知识,识别书法、篆刻不同的书体和风格特征;
(2)能否初步掌握基本书体的书写规范、篆刻的一般技法。
(3)能否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分析、比较、鉴赏、评价书法、篆刻作品;
(4)能否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脉络。
模块E:现代媒体艺术
“现代媒体艺术”是美术与现代科技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艺术领域,是指运用光学原理、电子技术等表达自己观点、思想和情感的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体艺术日益普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媒体艺术”是普通高中阶段新开设的一个学习模块。通过这一学习模块的学习,能使学生获得运用现代媒体设备、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创造、展示的能力,以及全球性传播和交流能力,因此设置这一学习模块。
1、学习目标
(1)欣赏现代媒体艺术的魅力,乐于运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勇于将自己作品进行展示和传播。
(2)了解现代媒体设备和器械的性能和特点,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掌握运用软件和美术原理进行编辑、设计和处理的方法。
(3)体验现代媒体艺术学习和创作的过程,学习运用现代媒体艺术的观念进行创作的方法。
2、学习内容
现代媒体艺术学习模块包括两方面的学习内容:摄影/摄像、电脑绘画与设计。
两方面的学习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可以选择某单元内容单独或有侧重地学习与应用,甚至多次选修,以便更深入地学习;也可以在各教学内容之间轮流选修,以便得到综合学习与应用。
’现代媒体艺术’模块的学习内容:
门类:
A 摄影摄像
内容:摄影/摄像基础
摄影/摄像艺术处理工业设计
门类:
B 电脑绘画与设计
内容:平面绘画与设计
动画设计和创作
三维立体造型设计
网页设计
提示:
根据某一主题(如风景、人物、花卉等)进行摄影、摄像。
根据某一主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编写脚本,并进行拍摄、编辑和加工处理。
运用Photoshop、CorelDRAW、Painter、Flash、3Dmax、AutoCAD等软件进行创作或设计。
运用FrontPage、Dreamweaver等软件设计并制作网页,进行传播和交流。
配合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要求拍摄、收集各种素材、资料或案例,并成为研究性学习最终成果的展示。
3、评价建议
(1)能否欣赏现代媒体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
(2)能否乐于运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态度。
(3)能否了解各种现代媒体设备和器械的性能和特点,并能独立操作现代媒体设备和使用相应软件。
(4)能否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并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形式加以表达。
(5)能否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图像资料库和网络资源进行艺术创造。
(6)能否将现代媒体艺术手段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表达和展示之中。
4、教学资源
开设现代媒体艺术课程首先需要有硬件设备的保证,比如照相机、数码照相机、摄影机、数码摄影机,能处理图像的电脑(最好是图像工作站)、录像编辑机等;以及图形资料的输入设备;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影机,教学时使用的实物投影仪:输出设备:教学时使用的液晶投影仪、图像输出用的彩色打印机等。
要进行电脑绘画创作和设计还需要相应的应用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Painter、3Dmax、AutoCAD、Flash等,用于网页设计和制作的FrontPage、Dreaz~eaver等软件;需要各种字库、图像资料库等资源,有的图像资料可以通过扫描自己拍摄的照片逐步积累起来:可以利用国际互联网上的大量图像、声像和文字资源;
也不能忽视地方上的山水树石、花草鱼虫等自然资源,名胜古迹、现代建筑、戏剧音乐等文化资源,以及各种人物、事件等生活资源等。
六、教学建议
1、美术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捉高他们的审美晶位。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实践,创造性地运用美术知识,开展美术活动。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社会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指导学生选修各学习模块中适宜的内容。
4、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美术语言和美术创作规律的学习,使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材料,选择具象、抽象或意象等不同的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验。
5、在美术技能的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对作品鉴赏和作品文化含义的引导。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6、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讲解、示范、讨论、比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研究能力。
7、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创造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交流。
8、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资源开展美术学习,开阔视野,提高美术学习质量。
9、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馆、博物馆、当地的艺术作坊等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调查、考察等活动,增强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联系。
第五篇:高中美术新课程“书法”模块教学初探
高中美术新课程“书法”模块教学初探
摘要我们新生代的书写能力不断被削弱,大学生、高中生书写质量普遍较差。据了解,在中学特别是高中选择“书法、篆刻”模块教学的学校少得很。究其原因,大概有三点:其一,学生没时间没兴趣学;其二,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其三,教师不愿教或不能教。本文主要探讨了书法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以及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中 美术新课程 书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2009年3月,中央电视台的一个专题节目,该节目针对现在我们新生代的书写能力不断被削弱,大学生、高中生书写质量普遍较差的现状进行了专题讨论。并公布了网上收集的网民意见: 87%的网民支持在大学、中学开设书法课程。据了解,在中学特别是高中选择“书法、篆刻”模块教学的学校少得很。究其原因,大概有三点:其一,学生没时间没兴趣学;其二,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其三,教师不愿教或不能教。
我校是一所乡村高中,学生书写不规范、潦草现象十分严重,各科老师批阅作业时叫苦不迭。但高中教学大纲中没有“书法”教学内容。笔者作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自2005年开始按照学校领导要求在高
一、高二年级美术课教学中,花较多课时实施“书法”的教学。这恰顺应了湖北省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新增设 “书法、篆刻”选修系列的意图。在教学中我们确立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中国书法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逐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书写习惯,为日常学习、高考和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近四年来,各年级学生书法水平不断提高。同学们感慨地说,“书写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我的字也变美了”!家长、各科教师对学生的书法进步赞叹不已,学校对美术组的教学也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现就我校美术课程中“书法”模块教学的实施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书法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网络的普及,键盘代替了钢笔毛笔,打字代替了手写。对汉字艺术的追求被大多数人逐渐遗忘了。学生作业、试卷字迹潦草,错别字随处可见,难以辨认。用“脏乱差”三字来形容学生的书写现状实不为过。更谈不上学习艺术化了的书写――书法了。可以说,中学生参差不齐的书写现状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很现实很严重的问题。他们书写水平的退化,这不能不说是科技文明发展的悲哀。因此,从现实功利的角度看,开展书法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品质,对学生备考是至关重要的。
再从长远来看,中学课堂开展书法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特征。引导学生学习琴棋书画等艺术是时代教育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在中学课堂中开展书法教学还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方块文字,书法艺术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独特的魅力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弘扬和传承祖国的文化传统,青少年责无旁贷。紧张的学习中练练书法还可以调节心态、缓解压力。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据了解,在中学特别是高中选择“书法、篆刻”模块教学的学校少得很。究其原因,大概有三点:其一,学生没时间没兴趣学;其二,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其三,教师不愿教或不能教。在高中开设书法课程有一定难度,但困难也不是不可克服的。
2.1 学生没兴趣和时间的问题
现阶段,高中学生如果要进入好一点的大学就读,主要是看各科文化分数。文化课学习压力大、时间紧,他们把大块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了题海之中,没法顾及书法的好坏。
解决办法:可在课业负担相对轻一些的一、二年级开设。并向学生讲明学习书法的重要性。写一手漂亮的字无论是平时作业、出刊办报,还是应对考试都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在考试中差的书法可能扣分,好的书法可能增分,卷面分数可能相差5分以上。比如,语文学科考试在作文评分细则中明确规定: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卷面清洁。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加学习动力。
此外,还可成立兴趣小组,使小组的学生成为大家学习书法的“领头雁”。举办书法竞赛(毛笔和硬笔)、书法佳作展览,推荐优秀作品在报刊发表,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才华和个性的平台。在我们学校,这已成为常规活动。还可以定期举办书法讲座,用讲座的形式介绍中国古代书法家的故事,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古代书法作品;介绍当代社会中书法家及一些残疾人练习书法的感人事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社会上知名书法家到学校作演讲及即兴书法表演等。总之通过多种渠道来培养学生对书法持久而稳定的兴趣。这样学生除了在美术课上练习书法外,还可自觉地利用其它零碎课余时间自习,收效也会更好些。慢慢的学生的兴趣就会逐渐培养起来,学习时间也有了一定的保障。
2.2 学生基础差的问题
学生的书法基础几乎为零。学生中普遍存在错误的书写姿势和习惯,且已形成动力定势,矫正较难。而且到了中学阶段课业负担加重。要快速完成各科作业,很多学生将字写得张牙舞爪、满纸狼藉。
解决办法:高中生的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对书写姿势问题,笔者引用力学知识并结合一些图片与同学们探讨正确的握笔方法、坐姿。仔细讲解运笔的起、行、转、收等细微过程。针对学生字体书写潦草的问题,笔者要求高一学生只能练习楷书,高二学生才能练习行楷、行书。无论是练习毛笔字还是硬笔字,都要求学生象打太极拳一样放慢书写速度,一笔一划力运到位,控制每节课临、摹数量。并要求文理各科教师积极配合,提高各科作业的书写质量。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书写示范作用。如板书、作业批改、作文点评等要书写规范,做学生的楷模。这样经过一学期的强化训练,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已能逐渐形成,奠定了一定的书法基础。
2.3 教师不愿教、不能教的问题
在一般的中学,院校书法专业毕业或专门学习过书法的美术教师不多。按常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先由教师讲解示范,再由学生练习――这种灌输式、填鸭式的课程实践模式可能会导致学生学得乏味,教师教得吃力。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这样,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有很好的书法功底,否则无法完成示范教学工作。这也是很多高中美术教师不愿开设这一教学模块的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后现代课程范式”认为课程即为探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它要求教师发挥其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与促进者的作用。教师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由此可见,在“书法”教学模块中,不一定要求每位教师都是书法专业的科班生或权威专家。教师只作为合作者、参与者、开发者,帮学生把火点燃。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书法、教材等方面的要求降低,相反,教师需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熟悉相关的书法理论、搜集充足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它不一定要求教师人人会写,当然会写更好,关键是要善于指导学生写。这样的话“示范难”的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教师只要懂得一些书法方面的基础知识,就能完成教学任务了。如何编排“书法”模块教学内容
对于针对全体学生的行政班教学,我以教学生“硬笔书法”为主。兴趣班的学生基础好一些,在兴趣班上则以教学生“毛笔书法”为主。以下是针对高
一、高二全体同学的教学内容。
高一年级:
上学期
第一部分:了解字体的源流及演变
古今篆书、、隶书、楷书名碑名帖赏析
现代优秀硬笔楷书书法作品赏析(多媒体教室进行)
第二部分:楷书点画的特点及临摹训练
楷书的结字三十六法及临摹训练
第三部分:楷书整体临摹训练(学习名家临摹视频)
国庆、元旦期间进行年级优秀硬笔临书作业展
下学期
第一部分:继续硬笔楷书整体临摹
第二部分:楷书作品章法讲解(多媒体教室进行)
第三部分:综合实践创作部分(进行一次优秀楷书作品期末展评)
高二年级:
上学期
第一部分:行书的发展史
古代名家行书名帖赏析
现代优秀硬笔行书作品赏析(多媒体教室进行)
第二部分:行书的点画特点及书写要领
行书偏旁写法要领
第三部分:行书的结构、整体临摹训练(国庆、元旦作品展览)
下学期
第一部分:继续进行行书整体临摹训练
第二部分:行书作品章法介绍(多媒体教室)
完整作品创作训练(进行一次优秀行书作品展)
第三部分:个性化钢笔行书签名法训练
我们在美术工作室外专门开辟了书法兴趣班同学的作品展览橱窗,定期展示学生的佳作,成为全校学生观摩学习的园地。我校书法教学的成绩
从2005年到现在,笔者在近四年的美术课中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侧重于《书法》模块的教学,且注重了在一、二年级中教学方法、内容的延续性。学生学习兴趣逐渐浓厚。学生手里至少有二本与自己个性相符的硬笔、毛笔字帖,有的学生甚至有四、五本。部分学生还订阅了《青少年书法》、《书法报》等专业报刊,并有很多学生的作品在各级书法比赛中获奖。如二年级学生章雅琴、毛苗、姚梅、周超荣获第五届“国际少年儿童书法比赛”金、银奖;一年级的朱俊伟、张达同学荣获“蒲公英杯”书画摄影比赛银奖、铜奖;二年级章雅琴、田思遥分获“长江杯”硬笔书画比赛二、三等奖等。学生整体的书写水平同进校之初相比均有大幅度提高。每次的学生优秀作品展览,更是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总之,结合学校、学生实际需求,把“书法”模块作为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来进行,充实了美术教学内容。学生的素养得到了提高,书写质量明显转变,大部分学生打下了较好的书法基础。美术教学成为了学校工作的一个特色和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