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记写作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日记写作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初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多样的写作技巧,而且要求学生储备大量的写作素材、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而后者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通常难以满足高质量论文写作的需要,近年来初中作文教师尝试利用日记写作配合作文教学的开展,效果较为明显。本文为推动我国初中作文教学水平的提升,针对日记写作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日记写作;初中作文教学;运用
前言:日记写作的内容通常来源于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使其记录的对象较丰富和随意,学生可在记录内容的同时表达内心的情感,而且日记的评价并不具备固定的标准,所以日记写作相比作文创作内容的选择更加灵活,写作的方式更加多样,更受初中生的喜爱。
一、通过日记写作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
在初中作文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针对作文题目无素材可写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生活素材缺乏观察、积累、甄别的能力,而日记写作可以使学生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得到及时的整理和记录,甚至可以引导学生针对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先引导学生进行日记写作,通过日记写作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的丰富多彩[1]。例如某同学在日记写作中针对“扶老人过马路”这一时政热点话题进行了论述和分析,通过其论述可以发现,其对此现象的行为选择处于迷茫的状态,甚至对道德、人性等产生了质疑,此时,教师可针对性的组织班级同学针对此话题展开探讨,并创造扶老人过马路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建立明确的观点,提升对生活的热爱程度,这对于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学生在进行此类话题的作文写作时,态度将更加明确,表达将更加清晰、自然、流畅。可见将日记写作运用到初中作文教学中,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生活状态产生更全面的了解,为丰富学生生活实践提供条件。
二、通过日记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初中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其自我表达的欲望较强烈,日记写作为初中生自我情感表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将其应用于作文教学中,既可以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又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发现,部分教师在评价日记写作时,通常只以“阅”作为评价标记,这会使学生主观上产生被忽视的错觉,对写作兴趣的培养产生消极作用,所以在作文教学运用日记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在阅读学生观写作内容后以朋友的角度给予针对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被重视,这对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2]。例如在学习《出师表》后,某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出师表这种文言文,文字生涩难懂,不理解为什么现代社会还要学习”,教师读后,可在评论中写“文言文是文化长河中的瑰宝,其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反映了当时的民风、民情等,学习文言文是文化继承的一种方式,你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这点困难当然可以克服啦”,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而且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得到调动。
三、通过日记写作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将多个相关素材堆砌或单纯叙述事件发展经过,而缺乏针对性的思考或自我观点的表达,使作文整体空洞,甚至与题目脱节,而日记写作的运用,可以提升学生对生活中各类事件、行为的思考能力,对弥补此类论文写作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3]。例如某同学在日记中写道“父母总是将我和其他人家的孩子作对比,这让我非常反感,课时每次反对都受到父母的指责,说我不求上进”,通过学生的论述可以发现其对日常的生活素材进行了积累,这对作文创作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其只是对事件进行了论述,并未进行深度的剖析,使写作较肤浅,此时教师可在日记的评价中引导学生对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或将教师的主观想法向学生传递,这对提升学生对素材的思考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教师在进行相关论文主题的讲授时,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如《我的父亲母亲》《父母的爱》等。
四、通过日记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由于日记的体裁较灵活,所以学生可在日记写作的过程中应用记叙文、议论文、诗歌等不同的文体进行写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初中生作文写作各类题材的练习和运用,特别是学生在日记写作的过程中,对古诗词、典故的运用,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无形中得到提升,学生可以在日记写作的过程中随意的应用白描、寓情于景等写作手法,在日常的大量日记写作练习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得到提升,写作技巧也得到锻炼,所以写作的水平在无形中也得到提升。例如以《春》为主题的作文,直接将其交由学生创作,学生会出现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写作的速度和质量均难以保证,但如果在学生日常日记创作的过程中曾记录过与春相关的诗歌、事件等,学生在作文创作的过程中,思路将更加清晰,作文创作的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实现日记写作在作文教学中运用的直接目的。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将日记写作运用到初中作文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对作文创作内容、方法、思路等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并在作文创作的过程中灵活的应用,而且对初中生作文创作兴趣的培养也具有显著的意义,所以应积极的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黎薇薇.探讨日记写作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5,06:5-6.
[2]王春霞.浅谈日记写作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06:72.
[3]周欧亚.日记写作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06:75.
第二篇:在写作教学中适当运用心理学
在写作教学中适当运用心理学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
我是一个语文教师,一直以来认为语文教育是最接近学生心灵的学科,所以,也就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也因此关注语文教学科学的心理科学。最近阅读了《学科教育心理学》中语文学科心理学,觉得很有收获,如果说自己以前也似乎曾经遵循过一些教学规律的话,除了道听途说之外,更多的是自己不自觉地以心度心、以意揣意,不曾专门从心理学角度、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更有效教学。
心理学研究指出,一个专家型的教师至少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所教学科的知识,(2)学科课程材料和结构的知识,(3)一般教学论的知识,(4)教本门学科所需要的特殊概念和特殊方式的知识,(5)本学科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的知识,(6)学生的性格特征、文化背景及学习环境的知识,(7)学生学习本门学科的特殊规律的知识。现在读了这部书之后,感觉自己的理论知识还差得很远,充分感受到在每个学科教学领域中如何引进教育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并且能用它指导学科教学实践,实在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重要的工作。也觉得从学习中大有收获,下面结合课本内容和自己在写作方面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心得体会。
一、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让学生们不怕写作,甚至爱上写作。
这需要老师首先热爱写作,一个不爱读书,不爱写作,兴趣不再舞文弄墨之上的老师,不可能教出好学生。有了自己的创作体验,甚至是创作快感,老师才能把这种快乐传达给学生,跟学生一起享受写作的乐趣,也不会生硬地写评语,单纯地把写作课当成教学任务来完成。吴立岗教授说:“小学生的情感和情绪,既是他们作文的内驱力,也往往是他们作文的中心思想所在。”因此,老师要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悟力。在指导作文时,让学生大量地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人们,是指发现其中闪光的恭喜,一方面感染、洁净学生们的心灵,一方面在观察中思考感悟生长自己的人生经验,其实写作就是体验的抒发,是感悟的流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例如,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核心特点,注意观察细节,如任务的动作、神态表情的变化等。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外,更重要的是要将观察的内容与自己的体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力。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体察自己内在的活跃的语言,要去体察内心丰富的念头。学生真的感受到内心有那么多的话,真的发现内心藏着另一个世界,才会义无反顾的去关注内心。
二、作文教学要培养出有情感,懂情感的孩子,让孩子们带上感情去写作。
首先,《语文教学心理学》中指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能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一定的情感,能激发起一定的意志行动。”因此,让情感进入作文教学是我们教学中不懈追求的极高的教与学的境界。老师们除了善于借助激情的语言、优美的动作、可亲的举止,即以教师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之外,还通过幻灯、录像、光盘等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来诱导学生,调动起学生内心相应的感情。在情感互动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活动,引起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望,发展学生的情感和认识,让情感变成持久的学习动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动需求,实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三、把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让学生有迁移能力,进而可以提升写作的质量。叶圣陶说过:“教阅读教得好,更不必有什么专门的写作指导。”这说明作文教学可以渗透到阅读教学中,读与写实际上是不分家的。
我们可以借助阅读理解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思维能力,进而在与写作挂钩的时候,把这些思维能力进行迁移。比如说,三年级第四单元,让学生学习课文中写小动物的方法去写小动物。如小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让人觉得有意思的地方等,通过一件事说出动物的特点,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掌握了写小动物的方法,再把重点句融入到作文中。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写出了较好的作文。当然,我们可以借助一篇文章中挖掘主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立意深刻的思维能力;借助阅读教学中对对比、比较等手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创作过程中拓宽思维的方法和技巧等等。阅读的作品很多时候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老师完全可以放手发动学生去观察、去思考,从而让学生不满足于自己浅显的表达,提升他们的创作标准。
实践证明,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老师利用语文教学心理,掌握基础的知识和理论,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按照孩子们发展的自然规律去指导学生写作,就可以激发他们更多的热情,调动他们全部的情感投入文学创作,一定能够培养出有文学敏感和表达素养的学生。
第三篇:过程写作教学法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过程写作教学法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过程写作教学法 作文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A-0032-01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是写作素养,让学生能通过写作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并在写作的过程中与他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会。写作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过程写作教学法是以功能语言理论、语言交际观、交际理论等作为写作理论的基础,发挥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的主导作用,强调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整个写作的过程。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采用过程写作教学法,循序渐进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写作准备阶段
过程写作教学法的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搜集素材的能力及审题能力。与传统素材搜集方法不同,过程写作教学法强调以小组合作集思广益的形式来收集素材,注重引导学生审题,强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童年趣事》这一节作文课,要求学生写童年生活中最有趣、最难忘的事情。教师在课前先布置作文题目,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素材的收集情况。如小组共同讨论应收集什么素材、采用什么方式收集素材等。接着,教师让学生根据收集的材料自拟作文题目、构思文章体裁和结构,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议题说题”的讨论活动。小组中的每一个组员先讲述自己对作文主题的理解,以及如何构思作文。学生结合自己的童年经历,分享观点并进行激烈的讨论,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丰富作文内容、升华主题的目的。这样教学,教师发挥了教学的主导作用,指出学生收集素材的方向,辅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迅速进入写作状态。
二、写作过程阶段
写作阶段也就是创作的阶段。在经过第一阶段的写作准备之后,学生的写作思路逐渐明朗,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在脑海中生成的图式转换为文字。在这一写作阶段,学生应当对整篇文章进行合理布局,如文章开头应如何吸引读者,令人产生读下去的欲望,结尾处应如何使用中心主旨句,起到画龙点睛并升华主题的效果。学生还要处理好段落之间的关系,使前后文字衔接自然、流畅、层次分明。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具体的写作,如教会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不必在意文藻是否华丽,以及修辞手法是否繁多,如果拘泥于一些细节,反而影响写作思路的流畅性。例如,在教学《童年趣事》这一作文课的时候,教师应让学生根据第一阶段形成的写作思路行文。有的学生写出自己童年时与小朋友、父母玩耍的趣事。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应以激发情趣开头,吸引读者;在写童年生活时,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并写清“趣味”之所在,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文章结尾处应该画龙点睛,点出童年趣事有趣之所在,从而达到升华主题的效果。这样教学,学生的文章凸显了真实性,流露出真情,真正吸引了读者、打动了读者。
三、写作修改阶段
写作的修改阶段就是对作文进行精细加工与优化,学生每一次修改的经历都是积累写作经验的过程。学生修改作文不单是改正错别字、检查语句是否通顺,更应该丰富作文内容,微调文章的段落结构,令文章更有逻辑感和层次感。作文修改应经历学生自己修改,同学互相修改、互评之后的第二稿、定稿几个环节。例如,在《童年趣事》这一节作文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初稿细致、完整地看一遍,检查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使学生完善对写作的认知。然后让同学互评互改,小组成员彼此之间、互相交换作文初稿并提出修改意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当组织者的角色,不能干涉学生之间的讨论。在第二稿形成阶段,学生根据自己对作文的认知,以及同学的评论和意见改稿,通过改稿的过程提升写作能力。在定稿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润饰文稿,如遇到不满意的地方,还可以继续修改文章,直到满意定稿为止。
过程写作教学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树立写作的自信心,培养写作的兴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值得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推广、运用。
(责编 杨 春)
第四篇:谈“微日记”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谈“微日记”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微日记”短小,随意,灵活性大,形式更为多样,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写“微日记”的兴趣,指导学生选材,促进学生写“微日记”的动力,让学生爱上写作。
[关键词]微日记 兴趣 素材 动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87
写日记,尤其是坚持写日记,可以有效地提高一个人的写作水平。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不仅引导学生写日记,自己也一直坚持写日记。可以这么说,中外文豪毫不例外地都坚持写日记。但是,很多学生却不喜欢甚至讨厌写日记,更谈不上以写日记作为自己的乐趣了。因为日记虽然好写,坚持却很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到了最近很火的微博、微信,何不让学生写“微日记”?“微日记”短小,随意,三言两语诉说心中的感慨,记录自己的生活。相对于一般意义的每天一记的日记,“微日记”的灵活性更大,学生倾吐的形式更为多样。相对于每单元一篇的习作,“微日记”不会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事实证明,学生写“微日记”的兴趣极高,有效地激发了写作兴趣。
一、放手――激发学生写“微日记”的兴趣
“微”,可以是很短小的,几句也是,一段也是。只要学生写的日记能看得懂,就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叶圣陶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对于日记内容,教师不要加以限制,要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写。对于数量,中年级的学生不要求每天写,而是放宽到每周三到四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兴趣,让学生觉得日记是很简单的事,但就在这简单中,学生已经开始了对生活的关注。在能让人看懂的前提下,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写的日记能让老师读懂,因此不需要老师反复强调语句通顺、内容真实的要求。而且,学生的日记写得非常有趣,内容非常真实,有真情实感。
二、交流――指导学生选“微日记”的素材
在不限制学生的前提下,适当的指导是必要的。学生在学校的每一天,师生共同经历许多事情,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抓住机会,适时引导学生观察,感悟生活,自我反思,积累素材。如生活中有趣的事、成功或失败的事、高兴或悲伤的事……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把这些写进日记,同时写出自己的感想或者评论。时间长了,学生自然就学会了感悟生活,自己也能找到有意义的事情来写,而且能写出深意。如学《太阳是大家的》这一课时,我提醒学生,第二段的仿写也可以是一篇“微日记”。一些学生写出了小诗,多才多艺的沈亦知这样写: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金光洒给蝴蝶,让她变得闪闪发光。
她帮刚刚洗好澡的棉被妹妹,擦干了身体,让她不再感冒。
她把暖暖的阳光送给路旁的流浪儿,让他在寒冷的天气里得到温暖……
当然,我们还是应该给学生具体的建议。
1.坚持写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是对观察所做的记录,以写看到的为主,贵在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如小男孩俞文韬的两则观察“微日记”:
(1)“天阴沉沉的,豆大的雨点从天上砸下来,发出‘哗哗’的声响。地面上积满了水,水已经没到我的裤脚啦!一眼望去,就像汪洋的大海,狂风吹过,掀起了一个个浪头。路上的行人都匆匆忙忙地往家赶。我坐在三轮车上,看着下面的‘汪洋大海’,感到很兴奋。”
(2)“它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下面有一张长长的嘴巴。身体上有许多鳞片,上面有豹子的斑纹。脚上还长着五只尖利的爪子,漂亮极了。它吃东西的时候也很好玩,会先把虫子按住,再一口吞进肚子里,好可爱,我太喜欢它了!”
2.要按照生活的真实面目写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微日记”取之不尽的材料宝库。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实际怎么样就怎么写。真、善、美与假、丑、恶要截然分开,不能含糊,切不可胡思乱想,生编乱造。尊重生活的本来面目,因为每个人对待一件事、一个人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在写日记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写,这样写出来的人和事,就不会是一个样子了。
如刘朴?B同学写:“今天我去上学,碰到了马书骋,他一见我就喊:‘萝卜干,你好!’说完就跑了,那时,我真想把他的脑袋砸烂。可是,我跑不过他。”
你看,一个顽皮、专叫同学绰号的学生的形象出来了,被叫绰号的学生当时内心的愤慨也出来了,虽然只有短短几句,可是抓得住人心。
3.内容要具体细腻,抓住重点写
“微日记”千万不能写成流水账,如起床、上学、上课、下课、放学、回家、吃饭、睡觉等,这样写毫无意义,对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没有帮助的。写作时要努力捕捉生活的闪光点,如有趣的、有意义的、能激励人奋发进取的内容;抓住重点写,内容要集中,不要分散,最好是写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感触深,才能写得得心应手,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如我们学校这段时间要进行三、四年级垫排球比赛,何?Z易同学就在“微日记”中写了《垫排球比赛(第一集)》、《垫排球比赛(第二集)》、《垫排球比赛(第三集)》,把自己准备比赛、参加比赛、本班比赛获得年级组团体第一名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致入微,抓住了重点,写出了精彩。
4.形式要活泼多样,要打破常规
写日记,不要形成一个死模式:“今天,我……”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形式要活泼。比如看一场电影写点感受就是一篇“微日记”;看到两个同学在争论,把内容写下来就是一段对话描写……写“微日记”,不一定要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一个片断、几句格言都可以。这些“零金碎玉”都是以后写文章时要用的好材料。
5.写游戏活动,要选择有意义的情节
中年级的学生除了上课、做作业,主要活动就是玩,并且玩的项目很多,什么“尺子大战”、“红灯绿灯游戏”、捉迷藏等,很多是令我们这些大人搞不清的游戏,但他们都玩得兴味盎然,也经常作为写日记的材料。
三、评价――促进学生写“微日记”的动力
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积极的评价会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产生向前的动力。比如,学生开始写“微日记”时,可能会出现错别字,可能会出现病句,也可能所写的内容没有什么意义,或者只写个过程、概要,这些都不必过多在意,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具体做法就是认真批阅和讲评。
(1)批阅时为学生改正错别字;对表达不清楚的地方,用面对面的方式商量修改,注意态度要亲切;多寻找日记中的闪光点,在优美的语句下要做标记,以示对学生的认可和赞扬;读到学生表达自己的烦恼或者苦闷的内容时,要用文字和学生交流,或者找学生面谈,解开他的心结。
(2)对学生日记的评价一定要多肯定。如果学生的“微日记”内容生动感人、立意独特,或反映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就在学生的日记里写上支持、鼓励、赞扬的话。如果学生在日记中流露出对某件事的厌恶,教师应该关注并引导,真诚地和他谈心,告诉他老师对事情的看法和老师对他的期望。无论学生写得多么糟糕,我们都要说些鼓励的话,使学生产生被关注、被期待的感受,从而对日记充满信心,这一点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很重要。
(3)评价的方式可以趣味化。中年级的学生天真幼稚,教师需要各种激励方式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如采用星级评价法,等级可以从一星到十星,拉开档次,让学生每次都有盼头,期待下次获得更多的星。
四、活动――保持学生写“微日记”的热情
让学生乐于写“微日记”,定期开展活动是很有效的。在每周的日记交流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上台交流自己的得意之作,和同学分享。我要求读的学生要有感情地朗读,听的学生要认真地听,听后发表感想或评论,然后大家共同评选出“微日记之星”。最后,教师点评,让学生知道好的日记应内容真实,切入点小,题目和材料及构思要新颖,语言精当,有真情实感。这样能促使学生在写日记时更加用心,更加积极,朗读日记更加有声有色。学生在潜意识感受到日记是自己情感表达的需要,会激发出更强的创作热情。
(责编 莫彩凤)
第五篇:浅议多媒体技术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多媒体技术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乡村组 寿县安丰初级中学 张仁民)
2018年6月26日
目前,作文教学可能是整个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不过,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写作教学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它以信息储备量大,教学过程具有的交互性、可控性、协作性和开放性,以及学习资源独特的共享功能等优势,为新时期的写作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果说教师是教学的一翼,那么现代信息技术就是作文教学的另一翼。只有展开双翼,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体会到:在写作教学中,如果能把现代信息技术和写作教学有机地整合,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感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提高作文评讲效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供材料,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作文难,首先就难在没有材料。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往往让学生写好人好事,结果作文上都是记帮助同学做作业,或是拾到钱之类的事;让他们写妈妈,结果尽是写自己病了,妈妈把自己送到医院这样的事。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学生生活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不深,再加上感知水平不高,表象的积累就较少了,因而面对黑板上的写作题目常常会出现“无米下锅”的尴尬局面,甚至不少学生对写作产生厌烦、畏难的心理,把写作当成了一个包袱。因此,教师的第一任务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对生活的感知。此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当教师把事先收集、整理的与本节作文训练主旨有关的文字、图像、声音等相关的资料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一一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将生活真实、艺术地再现,让学生踏着记忆的足迹,追寻昔日的光阴,触动创作的琴弦,这时便会文思泉涌,兴趣倍增。
笔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练习,要求学生以《家乡的变化》为题口头作文,在没有作任何指导之前,能大胆登台的学生寥寥无几,所说的内容也无非是家乡的电视机变大了,房子变宽了,生活变好了之类的话,但怎么也不能展开。在第二节课时,笔者有意识地选择了三组图片在电脑上显示:第一组图画是以前弯弯曲曲、崎岖不平的“安三”公路变直了,变平了,变宽了,一条条蜘蛛网似的水泥路通往各村;第二组图画是以前零乱、破旧的瓦房变成了整齐、漂亮的新农村;第三组图画是村民以前的麻将室变成了致富信息中心了。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活生生的画面,深深地震憾了学生的心灵,唤醒了他们沉睡了的感知,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课堂气氛变得空前的活跃了,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上台来描绘自己的家乡。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累素材,丰富生活感知。
如何长久地解决学生写作资源短缺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储备量大,信息传递快捷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精彩纷呈的生活画卷和生动活泼的知识长廊,延伸了他们的生活,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素材。当他们走进精彩纷呈的信息世界,就可以自主地获得素材,唤醒写作灵感。
为了长久地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阶段作文教学要求,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作文专题网站,以便于教师备课和学生使用。教师可以把网上和远程教育工程终端下载、有目的的拍摄录像、电视台等制作的有关节目及自己的随笔等进行分门另类的整理,运用超文本的方式把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链接在一起,构成一个超媒体的写作资源平台——作文专题网站。还指导学生将自己平时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和练笔、心得体会等转贴到班级作文专题网站上。并指导他们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随笔、应用等分门别类的整理。在长期的搜集资料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做生活的有心人,而且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整理,又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新意义的构建,也在物质和心理上为酝酿一篇作文做好了准备。写作文时,学生可以根据写作要求,在作文专题网站中自由地选择符合自己胃口的素材进行构思和表达。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会观察,培养写作技能。
学生作文素材的欠缺,首先就是缺乏观察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要写好作文,观察是第一步。观察是否深刻、细致,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观察深刻,感受、体验就深,就越容易触发写作动机,发现素材的价值。由于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因此很多学生虽然置身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之中,却很少对发生在身边的人、事和景缺乏细致的观察,难以发现其间的内在联系,以至于出现写作文时就条理混乱,重点不突出,文章枯燥乏味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学会观察。而多媒体课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能反复回放、定格特写的特点,把图中的事物作由小及大、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由表象到本质的处理,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让学生在感知素材的同时掌握观察的方法和顺序,逐步做到观察有序而细致。
笔者在指导《记一次植树活动》写作教学时,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植树活动的全过程展示出来,将学生再次带入植树活动的快乐体验中。学生看到自己植树的情景,热情一下子高潮起来了,非常兴奋,一个个举起手,纷纷要求发言。这时,笔者要求他们用“先、接着、再、然后、最后”等一连串的序词说出活动的全过程。同学们大都能将过程说清楚。然后我问“植树时应注意什么?”,学生们知道是将树放在土坑里准备培土的时候。于是我就将这一过程通过定格特写呈现在屏幕上,并指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图中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让学生知道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这时学生的表达就比以前要生动形象得多了,有的还能用上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来。通过这次写作,学生知道了记一次活动只有按活动的顺序来观察、来描叙,才能说清楚,只有抓住重点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说得形象生动。
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启发联想和想象。
我国作家秦牧说过:“要把平常的东西写得光彩照人,就要注意观察事物,发挥想象力,抓形象,用这比那,用那比这,使之相得益彰,才能达到平中有奇。”中学生正处在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没有各种陈规陋习的限制,联想和想象非常丰富。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这一有利契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所具备的音响、图像和文字能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给学生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情境,并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这种特定的情境中来,使学生主动地与情境融为一体,激起情感的共鸣,这时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越来越兴奋,思路也变得越来越开阔,思想也变得越来越深刻,联想和想象就变得越来越丰富。为学生写出新颖别致、一落俗套的写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以《时钟》为题写作时,我先在屏幕上显示嘀嘀哒哒行走的时钟,要求学生静下心来用心观察,仔细倾听,再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播放有关时钟的名言、警句及诗文,并要求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谈谈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学生说时间易逝,我们要珍惜时间;有的学生赞时钟勤劳,不知疲惫地工作;有的学生说时间最公正,从不偏袒任何人……一朵朵思想的火花爆发出炫目的光芒。这时我又让学生在作文专题网站上搜集有关资料再进行构思。学生经过搜集,思路更加开阔了。有的利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时钟的故事;有的借助活泼的童话叙说着时钟的历史;还有的用风趣的话剧演绎着时钟神奇的传说……
信息时代呼唤着写作教学技术的革新,多媒体技术在写作教学课堂中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现代化教学,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也出现了误区,我们必须根据写作教学的特点和自身规律,围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而开展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一定要体现学生主动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至熟读成诵、入情品味的过程。我们要扬长避短、务实严谨、把握好尺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特有优势,找到支持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支点,使其能真正服务于语文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真正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实现写作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创造魅力无穷的写作教学的多媒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