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学小结
第六单元教学小结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第一、要重视口算教学,要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同时还注意了组织口算练习,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形式,注意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较多的练习机会。例如,利用好教材提供的资源,可以组织“对口令”“摘苹果”“拔萝卜”“夺红旗”等熟练口算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口算,提高口算能力。第二、帮助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试商的方法是笔算除法的重点内容,教学中通过学生讨论的形式,以记录讨论结果的方式呈现不完整的试商方法,教给学生探索的方法。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经历试商的过程,既可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逐步学会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应用试商方法,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为学生蠃得不断体验成功的机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三、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意识。笔算除法一般采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而当被除数和除数具备一定的特点时,可以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使计算简便。教学中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简便,在对比中使学生切实了解到计算过程既有一般方法,又有灵活处理之处,怎样简便就怎样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去发现、总结,提高学生观察数字特点的意识,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意识。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小结
第二单元教学小结
“公顷”“平方千米”是两个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建立表象比较困难。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是基本途径。教学中,我组织了以下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一是观察想象活动。呈现学生熟悉的实物场景图,并且告知相应的占地面积数据,想象相应的建筑物的大小,并与相应的面积数据联系起来,为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积累感性经验。
二是测量活动。结合学习过程,测量教室面积或到校园,让学生直观感知1公顷的大小,为更好地建立1公顷表象服务。而在1平方千米的实践活动中,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徒步远足类的活动,体验大小,积累经验。
三是调查活动。结合学习过程,可布置学生去调查一些土地的面积,从而积累起丰富的感性经验,为更好地理解面积单位“1公顷”“1平方千米”提供帮助。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小结
第四单元教学小结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因此,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原有经验的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
2、本单元学习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提炼出数学模型则是“单价×数量=总价”和“速度×时间=路程”。教学时,应注重让全体学生通过解决例
4、例5中的具体问题,感悟“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再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中把“积的变化规律”作为例题专门加以研究,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探寻运算规律的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数据特点,解释计算的合理性等,使学生形成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数感和推理能力。
4、三位数乘两位数作为整数乘法运算学习的最后一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概括性。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最基本的运算知识,熟练计算技能,在教学中根据班级学生情况,适当增加一定题量的练习,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整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第四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基础测试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基础测试题
四年级()班()号
姓名:
成绩:
一、填空。(37分)
1、口算240÷60时,可以想:240里面有()个60;也可以想:()×60=240,所以240÷60=()。
2、261÷29的商是()位数,624÷58的商是()位数。
3、估算803÷92时,想:把803看作(),把92看作(),()÷()=(),所以803÷92≈()。
4、☆÷25=8……□,□里最大是();当余数最大时,☆=()。
5、算式4□3÷45,要使商是一位数,□可以填();要使商是两位数,□可以填()。
6、根据470÷20=23……1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商和余数。
47÷2=()……()
4700÷200=()……()
7、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0×()<280
()×105<208
70×()<790
()×54<330
45×()<460
()×23<2268、在□÷☆=5……13中,☆最小可以是();当☆最大时,□里的数是()。
9、240÷3=80,如果除数增加6,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增加(),或扩大()倍。
10、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必须小于(),0不能作()。
11、120÷6=20,如果除数增加到24,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增加(),或者扩大()倍。
12、括号里最小能填几?
35×()>150
65×()>400
30×()>891
二、判断。(10分)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一定是两位数。
()
2、430÷60≈7……1。
()
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4倍,商不变。
()
4、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8倍,商也缩小8倍。
()
5、(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
三、计算。(33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412÷21≈
212÷23≈
586÷28≈
234÷63≈
320÷40=
900÷45=
720÷40=
180÷30=
2、笔算。(25分)
630÷30=
512÷16=
743÷61=
514÷17=
425÷75=
四、解决问题。(20分)
1、工人搬一堆832千克的货物,一次能搬52千克,照这样计算,要几次才能搬完?
2、小明看完一本350页的课外书用了两周时间,他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第五篇: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上饶县中小学教师备课单
教学方法: 观察法、游戏法、引导法上饶县教育体育局监制
学校 大 地 小 学姓名备课时间年级二年级班级学科 数学课题整理和复习课型复习课时 第1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复习巩固1~9的乘法口诀以及倍数关系的有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知
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过程与方法:对所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系统认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熟记口诀,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1)同学们咱们一起学习了第六单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呢 ?让我们一起进入口诀游戏宫吧。第一关:对口令。开火车,看谁对得又快又对。如:三三()五六()七七()二八()五七()四四()八九()二六()第二关:你能流利完整地背诵乘法口诀表吗?抽学生背诵。根据背诵情况,出示乘法口诀表。
二、互动合作第一题:高手分蛋糕小猴过生日,请了森林里的许多小动物来吃蛋糕。请看一看,猴妈妈为小猴买了几个大蛋糕?小猴把每个蛋糕都切成了几块?⑴小组交流合作
⑵学生回答,同时让学生说一说题意,为什么这样做。
第二题:水上巴蕾舞图上画着许多游泳健将,她们不仅游泳棒,而且还能在水中跳芭蕾舞。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⑴看问题,小组讨论,说说题目的意思。
⑵独立完成,展示时说解题思路。第四题:看谁嘴儿巧
⑴小组间交流后独立完成。⑵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三、展示交流整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1)回忆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及计算方法。(2)小组合作:提出一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3)结合学生举的实例来回忆总结这类题的计算方法。小组交流讨论请同学上台展示交流结果
四、拓展延伸
从家到学校骑车用了8分钟,步行用的时间是骑车的4倍。步行要用多少时间?
五、布置作业完成数学课堂作业本第54页。
六、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