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于丹《朋友之道》有感
观《朋友之道》有感
近日,观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朋友之道》,其中有不少感悟,有赞成的,又有不太能够理解的。反复反省,大约是因为,孔老与于老师是以君子高尚之眼光看待交友,而我却是以常人愚昧的眼光看待此事吧
个人认为,在如今这个复杂的社会,各类朋友都应当结交。损友也好,益友也罢,朋友就应该多多益善,毕竟出了门就得靠朋友,人脉多了好办事儿,另一方面,朋友的多样性有利于我们对复杂社会的深入了解。
然而朋友又分为几种,一是泛泛之交,一是娱乐朋友,还有一是君子之交,最后,是知己。
泛泛之交,既包括了与自己世界观、价值观有所不同的朋友,也就是性格不合的朋友,也包括了孔先生所说的“损者三友”。
与性格不合的人结交,有利于自己全方面思维的锻炼,这类朋友以不同的视角,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中人性的多种多样,让我们在做事时考虑更为全面,更懂得考虑不同人的感受,这对我们EQ的提高甚为重要。
笔者愚昧,认为孔老与于老师对“损者三友”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的评价较为偏激。这类人虽表里不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却又处事圆滑,面面俱到,善于照顾不同人的情绪,有着广泛的人脉,与之结交,利害参半。首先自己要有清明的理智,以及明确的是非准则,时时提醒自己不要与之有过多的纠缠,仅作为泛泛之交即可。
因为只是泛泛之交,彼此之间有所隔阂,不能过于放肆,交往之时,最需注意分寸。不能“燥”、不能“隐”、不能“瞽”、不能“自取其辱”
娱乐朋友主要是那些与自己有相似爱好的朋友。
我们与之一起完善共同的兴趣,一起发展共同的爱好,他们是我们放松的天地,游戏的伴友,他们可以伴我们游遍大江南北,品遍天上地下,一同嘻嘻哈哈,挥洒青春热血,少了他们,人生不知会缺少许多乐趣。与这类朋友交往可以比较随意,有“燥”稍许,有话直说,但又要有所保留,不能将秘密托出。
君子之交便指孔子所说的“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这类朋友本身所具有的品质具有为我们拨云见日,明灯之路的作用,是我们思维的路标,心灵的港湾。与他们交往,不似与玩乐、酒肉朋友般疯狂、频繁。更多的是心灵的交往、思维的碰撞。在他们面前,可以畅所欲言,让自己的所思所想与之交流,以获得升华。与这类朋友结交,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要使自己“配得上”他们,更要相互尊重、相互珍惜。
知己,不但具有“益者三友”的品质特点,更重要的是,要能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彼此有着共同的默契。在他们面前,用以对抗世俗的面具总是多余的,不用纠结于分寸,不用斟酌于言辞,他们就是你在苍茫人海、嘈杂社会中的心灵归宿。知己不须频繁联系,即使多年未联系,再次见面,仍熟悉如昨。
写到此时,才发现,笔者对“朋友”的定义大于孔老与于老师。他们所说的“好”朋友的标准,与笔者所说“君子之交”与“知己”的定义相似。对于其所说的“坏”朋友,个人认为不能与其绝交,而应保持浅交。而居于“好”“坏”之间的“娱乐朋友”应该是在多数人的朋友中的大多数。毕竟,“好”朋友是可遇不可求的,于老师说:选择一种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交上什么朋友,又主要取决于个人自身修养水平。要交到利于自身发展的“好”朋友,自己首先要符合“好”朋友的标准
本人承诺:此乃本人原创
测控1101 冷沁园 2011010616
第二篇:于丹《朋友之道》观后感
班级:通信1102学号:2011010388姓名:庄晶
于丹《朋友之道》观后感
孔子说:“有朋至远方来,不亦说乎。”交友是一件幸福的事。时光荏苒,岁月如白驹过隙,在短暂的生命中绽放精彩就显得仓促,无奈。彷徨在交友的十字路口,切莫因世俗的是非决断,身份,地位,财富并不是阻碍因素。真正值得考虑的是以诚相待,两人是否有共同的话题,道不同不相为谋。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拥有一位可以谈心的知己,夫复何求?
跋涉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朋友的看法与一体会,我只是谈谈个人对交友的理解而已。纵观历史,俞伯牙是幸福的,他的《高山流水》收获了一位知己,琴声何其犀利暂且不说,能被广大的同胞们认同的是,钟子期读懂了不仅是琴声,更是俞伯牙的心里的呐喊与对世道的控诉,这带给俞伯牙的是一份深深地感动,一份欣慰。也就因此,钟子期的逝去带给他巨大的悲痛,令他毅然决然断琴,为两人的真挚情感保留一份坚贞不渝的信念与祝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事无常,作为当今的世人,我们能做的是从中得到财富与经验,昔人一去不复还,惜人才是上上之策。
我们很多的遗憾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珍惜幸福,而是幸福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还盲目的追寻虚无快感,导致的心力憔悴更是增添心中无限怨恨。恨自己愚蠢,恨自己固执,恨自己自私,恨自己没能守住当下的最真实的幸福。人生憾事我们不可否认,不如意十有八九,但我们为何就不能珍存那宝贵的一二呢?苦笑一番,能为自己争取几何?
若说交友,我只愿用心对待,而不是急功近利德追逐浮云神马。我们往往只是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埋葬在可怕的悲哀中,忽略了自己最本真守望。友谅,友直,友多闻,是我们的憧憬与追求,但我们应该将重心置于自己,设想如果自己做到谅、直、多闻,又何患无友。坚决不当损友是一种高尚情怀。损人即是
害己,何况是与自己心贴心交流的好友呢?
花开花落几春风,我心待明月。我只是在追问自己,我的明月几时有可以圆满呢?人月两团圆,我的渴望,我的梦回牵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生一大憾事——与友相隔两地,思君心切随风漂流。心头被想念一口一口的咬着,隐痛一阵一阵,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我心底的光明是你的一颦一笑。我一直在祝愿着,于君共坐一席,畅谈彼此的喜乐,偶尔调侃倍增雅致。我希望自己,静心养性,为一个共同的誓言留下最美丽的传说。
处变不惊,朋友之间怀揣一个赤子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本人承诺:此文乃我原创
1、爱国: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2、明志: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3、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4、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5、知耻: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
6、改过: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
7、厚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8、贵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9、敦亲: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
10、好学: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
第三篇:观于丹【论语】心得之【天地人之道】后有感
观于丹【论语】心得之【天地人之道】后有感
论语是记载孔夫子从生活中习得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的一部著作。他集中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精华,影响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通过关上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之【天地人之道】,我对论语的深厚内涵又有了进一步了解,从而更加体会到【论语】这部著作虽历时两千多年,但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有许多现实性的价值与意义。于丹教授认为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能为我们现代人构造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的确如此,【论语】中所倡导的“仁爱”能够呼唤起社会中每个人内心中的美好情感,使得社会中形成一种温馨的氛围:每个人都心存宽容,每个人都以宽容的姿态对待他人。这样即使我们与别人发生矛盾,我们仍会退一步海阔天空时使得矛盾能和平解决。社会中每个仍都心存善念,当他人有困难时,我们会伸手去帮他一把。这样人与人之间便会和谐,社会也因此会变得更加美好。
于丹教授认为“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是‘神于田,圣于地’,一个好的人格应该是有一种理想主义的天空,让你可以有飞翔的翅膀,不妥协于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但另一方面要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那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如果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那是务实主义者,而不是现实主义者。其实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理想是天空,是我们的指路明灯。然而只有理想,没有行动,没有去践行自己的理想,那么理想只是一纸空谈;只老黄牛似的低着头向前走而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做指引,那么可能南辕北辙进行毫无意义的付出。而唯有有一个坚实的目标加上一个不屈不挠的毅力,一个人才能大步向前,不可阻挡,冲向未来,赢得自我。现实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也许淡忘了“方向”,只是每天机械似的工作,变得更加“麻木”。殊不知,几十年后当自己不得不停下脚步时,才慢慢发现并不自觉地问自己:“我到底收获了什么?”唯有在开始的时候确定自己的方向并付出以不懈的努力,未来才不会有遗憾。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每个人都会经历死亡,但一个人如果没有信念,便不能立足于世,这有时比死亡更可怕。于丹教授说:“争执并不一定都让大家过上一种物质文明的发达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真正来自于内心的那种安定和对于一种政权的认可,这些来自与信仰,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信仰可以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使得社会中每个人都齐心协力共同为社会的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唯有如此,一个国家的发展才能走上高速路,迈向繁荣的未来。对于个人来说,信仰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拥有信仰的人会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坚强,无论面对任何的艰难险阻,都不会轻言放弃,而是会微笑面对。即使摔倒也会立即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奔向远方。仅仅是因为内心的信仰,是信仰激励他不断向前,走向光明的未来,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于丹教授说:“一个人的视力是有两种功能的:一个是向外界无限宽广地拓展,另外一个是向内无限深刻地去发现自己内心。”孔夫子交给我们快乐的秘诀就是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然而人类精神文明水平的水平的提高却远远没有跟上。人们的生活更先进了,但随之而来的困顿也变得更多了。也许仅仅是一件小事,便会让我们烦躁不堪,为自己的心灵增加负担。可能仅仅是因为在坐公交车时被人踩了一下脚,便会心生怨恨而且久之不去。所有这一切的困扰都是因为我们看外界太多,而看自己的心灵太少。如果我们以一个宽容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生活,也许我们的生活便会变得轻松。所谓“仁者无忧”,大概如此吧。
“这个世界上其实最重要的人即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离你最近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把这件事给做掉;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之便是于丹教授从【论语】中提炼出来的给与我们的教导。的确,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需要我们帮助,离我们最近的人。当我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与他们以帮助时,我们也实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我们坐在那里苦思冥想犹豫不决,而是应该改马上付诸行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为下一次的行动积累经验。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我们也许会给自己做出一系列的计划,殊不知,这些计划若不付诸于行动中,就只能说是一纸空谈,毫无意义。而真正有价值的事就是马上行动起来将自己计划付诸实践,一点也不拖延,将自己的时间最大化,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这样便会让自己人生的分分秒秒都有意义有价值,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论语】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虽历经沧桑却依然充满活力。通过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之【天地人之道】,自己获益匪浅,懂得了不少人生的哲理。接下来我会用自己的这些收获服务于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光辉灿烂,有意义,有价值,迎接属于自己的崭新明天。
第四篇:观于丹论《论语》有感
观于丹论《论语》人生之道心得
今天看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有感而发,故做此篇,聊以内心的告白。生命匆匆转瞬即逝,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从时光中借了一段给予自己,而我们要让自己的这段生命时光更加有意义而又不那么总是痛苦、彷徨、纠结、悲伤、难过、自责、怨天、尤人等等之生活。就必须要慢慢的理解古人或者他人有借鉴意义的生活方式。孔子曾说过,“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儿好学而已”。这句话也说明了孔子的学习态度,其并非生下来就知道一些事情,明白一些事理的,只是对研究古人留下的经验教训的东西非常感兴趣,而且能学以致用而已。当然话题有点远了,进入正题。
说起人生之道,有时候自己真的很是迷惑。尤其是遇到一些自己觉得很纠结、很困难的事情。心里便会一直念叨着,时时徘徊在自己的脑海中,而孔子教我们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如何让自己的心境会更加淡定从容一些。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老夫子对自己人生的概括,从中也可以看到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人生之道。结合自己的年龄,当然于丹说人又三个年龄,一是生理年龄,二是社会年龄,三十心理年龄。我指的是自己的生理年龄,二十有三,属于志于学阶段。马上要步入自己的三十而立之年龄,不过这个需要一个过程。针对于志于学阶段,于丹有这样的概括,做好眼前事,不该操心的不要操心,当然还有对学习的定义,是一个世界性的定义,那就是学习是导致行为改变的学习。这个定义也许对很多人不太适用,因为当前社会的信息量很大,也有许多可以学的东西,但真正能对自己起作用,甚而至于导致行为改变的知识也许是少知又少。当然我对此是表示赞同的,我觉得学习一是要自己感兴趣,(当然如果所学知识是我们以后要用的即使没有兴趣,也要慢慢培养这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二是要出效率肯钻研。这样就可以把学习的东西用到自己的实际中去了,不仅自己受益,而且可以维持自己的各方面的生存。下面的就是三十而立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个什么样的阶段呢,立即为成家立业之立。但真的只有这些吗,于丹教授用黑格尔哲学很好的解释了这个立那就是和的意思,黑格尔的哲学说人生有三个概括性的词语,叫正反和。何谓正反和呢,所谓正就是在我们还是上小学的时候,或者小学以前,总是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天是蓝的,太阳是金灿灿的,月亮是弯的,白雪公主是一定要嫁给白马王子的。但当我们上了中学或者大学以后,会发现一切没有自己想像的那么美好,所以便出现了很多小愤青,他们对社会充满了仇视与愤怒。觉得社会是不公平的,是黑暗的,是邪恶的,是丑陋的,是自私的,是血腥的,是没有人情味的,是……这就是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即为反阶段。但是当我们在往后走会发现原来社会不会因为自己的仇视与愤怒而有丝毫改变。于是自己慢慢的会变的和起来。所谓和,即为中庸,对社会少了一分抱怨,而对自己多了一份自省。泰山上有个楹联写到“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一些哲理。海到远处看不到边的时候以为是天是他的边际,人等到山的顶峰发现自己就是顶峰。这里面暗含了而立之年的中庸思想,其就是自我的融合与提升。
三十而立,过后即到四十不惑之年龄。惑,顾名思义,取迷惑之意。但四十是怎样一种不惑呢?于丹说,如果我们三十之前的生活是加法的话,四十以后就是减法了。怎样讲呢,即是说,三十之前我们在争自己的名与利。而到了四十突然发现有了这些东西后,幸福感并未提升,所以出现了物质的东西越多,人越容易迷惑。所以这个时候需要一种舍弃的精神,才能不惑,这就是舍得的含义。当然就是舍得多些,这样自己才能不惑,才能自在。这个时候就到了五十知天命的阶段了,这个天命是不是那种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呢,显然不是,孔子一向不谈鬼力乱神。那这个天命是什么呢?这是一种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的境界,此为天命也。于丹说的好,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并且有种自信和坚定的东西在里面。孔子说,“不知命,不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才是合乎大道的。当自己到了君子的级别,也就到了
六十而耳顺的年龄了。耳顺,即对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不会那么的好奇了,而是觉得其有存在的道理(存在即合理)。而对任何一句话都能听的进去,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反感。这就是孔子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且可以很自在的享受生活,而不是一味的为自己开脱。真正达到君子上达之境界。当然小人下达(即是说小人才会琢磨别人说的话或者做的事情是否不利或者有利于自己),达到一种不争的境界。到了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即是孔子认为的人生之最高境界。这个境界又是怎样的呢,那就是四个字悲天悯人,通俗讲就是包容与理解。于丹说,就像两朵云彩在同一高度相遇才能在合适的时间与条件下下雨,而七十不逾矩就是不管在什么高度均可以因材施教。
在于丹讲的人生之道中,举得两个例子很有感触,一个是这样说的,在一座寺庙中供养着一个用花岗岩雕刻的佛像,人们都争相去朝拜。而在他们朝拜人的脚下是跟这尊佛像采自同一山石的台阶。有一天这些台阶们终于不服气开始向佛像发难说,“咱们都是在一个山中出来的,为什么你就是被人膜拜的主,而我们就必须被人们踩在脚下呢?”佛像听了,微微一笑说了这样让人沉思的话“你们是经历了四刀就到了这个位置,而我是经过了千刀万剐才得到的”。这个寓言让我明白了,生活中应该少些抱怨的成分在里面,要做的事情是当自己失败了以后,应该努力去寻找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多一些努力,而少一分嫉妒。还有一个例子说的是在英国一实验基地,做了一个生命的实验,即是对每一个正在成长的南瓜上面加砝码,并且要做到既不压死也不让其太过自由的重量。而不同的是,科学家们对一个南瓜做了特殊照顾,那就是在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不停的加适合它的砝码重量。而当所有的南瓜都成熟的适合,开始做的是,把这些南瓜都切开。当其他的南瓜都切开的时候,唯独这个加了很重的砝码切不动,用斧子也砍不动,最后是用电锯锯开的。这又说明了什么呢,我觉得这说明了生命应该让自己不停的面对各种砝码(即困难),当自己成熟的那一天,才会变的无比坚强与刚韧!
人生之道,路漫漫,而人怎样在年轻的时候就能做到人生最后的不逾矩呢?难道非得等到七十吗?于丹认为到了七十,恐怕时间太长了,生命却太过短暂。那就需要建立自己的内心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为生命的张力,使我们的生命在古人智慧的光芒下,可以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我个人觉得要想做到从心所欲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自己慢慢对自己失败的事情,成功的事情去慢慢总结。但无论失败与成功,我们可以在做这些事情时,有一个从容的心态,那就是要抱着中庸、不争、淡定、从容、坚持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也希望自己能够早日达到这种很自在境界,当然一切都得从当前做起,只是多了一个人生指导的“手册”,让自己的心理平和一些。加油!未来属于我们的!
第五篇:观《于丹讲论语》有感
观《于丹讲论语》有感
机关服务中心 孙艳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百家讲坛,看于丹讲论语,一下子便被这个美女教授吸引住了,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了。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她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通过她的讲座,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她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她阐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这七个方面内容,用很多生动的耐人寻味的例子来诠释了《论语》的真谛,那就是怎么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生活!
人生在世,面对生活、工作的种种不公,除了检讨自己“三省吾身”之外,或许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包容,于丹在谈到孔子“仁者不惑”时讲到,“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小了”。面对那些“利”字当头的人,或许我们更应该坦荡处之、平淡视之、淡漠待之,正所谓有容乃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在现代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我们对圣贤与经典的概念也变的逐渐模糊,如何为人处世、以何种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似乎都已变的模棱两可。《论语》里面教给我们要有仁爱之心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与其怨天忧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观于丹讲论语,让人领略到的就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正确对待的认知。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理念,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常言道“知足者常乐”,知足的女人是最幸福的,那么为什么不让自己做个最幸福的女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