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民族器乐走进小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关于民族器乐走进小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摘要]:《音乐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并详细阐述“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文章根据笔者多年累积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更好地通过民族器乐教学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关键字]:民族器乐 小学课堂 激发兴趣 教学方法 升华情感 器乐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乐器的选择上,大多数学校选用竖笛教学、口风琴教学等。特别是竖笛教学,因其音高准确、价格便宜、易学等因素,成为许多学校的器乐教学的首项选择。而笔者发现,当代小学生的民族意识非常薄弱,认为民族音乐土气、寒碜、难听,没有时代感,对音乐的“偏食”已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所以,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对民族器乐的学习,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认识,铸造他们优良的民族音乐表演品格,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持久、稳定的音乐兴趣,将会对个体参与音乐学习和音乐活动产生推动力,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民族众多,人们在长期的生存和繁衍中,伴随着喜怒哀乐的情感孕育出了各种民族音乐。民族器乐作品更如璀璨夺目的星星,点缀在我国传统音乐的穹空中。《百鸟朝凤》、《二泉映月》、《十面埋伏》、《高山》、《流水》、《光明行》等一些优秀的民族器乐作品是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通过让学生对这些民族器乐名品的反复聆听,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到音乐的美,都是提高兴趣的手段。比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老师首先要介绍阿炳的身世命运,这样才能再次分析出这首曲名的由来和创作背景,同时还能了解二泉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欣赏完《二泉映月》后,可以让学生用手写或口语表达对这首歌的听后感,将文学知识和音乐素养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到这首歌的内涵,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时代特征。在欣赏《春江花月夜》这首民乐曲时,老师可以适当贯穿讲解一些当时的时代背景,介绍一些大音乐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作家在创作时的思想感情。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当学生们对民族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后,便可把具有民族特色的小乐器,如:笛子、葫芦丝、巴乌等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为音乐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
了解民族乐器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之一,只有通过对器乐的学习,并进行实践演奏,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民族音乐。
(一)要让学生了解民族乐器
针对器乐的了解,老师首先要对乐器的发展做一个大概的介绍,并比较东方和西方乐器的不同,加强学生的认知感。比如,根据乐器的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大小,不同的材料来分析它的用途和发音效果等。教学中,应当将乐器实物和教师讲解结合起来,让每位学生集中精力听讲,加深乐器的认识。比如,二胡的介绍,老师提供真正的二胡做讲解道具,学生们都会用好奇的眼光去观察二胡,并且会基于兴趣,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们就会爱不知不觉中熟悉二胡,最后,老师只需要总结课堂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就可以了。
(二)培养学生民族器乐演奏才能
1、抓好学生基础训练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要想把器乐教学进行下去,入门阶段打好基础是最关键的。如呼吸方法、气息运用、弹奏指法等等,这些环节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气是所有吹奏类民族乐器的内动力,学生最终演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气,而练气是教学中最难的一环。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呼吸,只是一种维持生命的最低要求的自然的呼吸,而器乐演奏的呼吸甚至会用到几乎全部的肺活量,学生很难做到。所以刚开始学习时,笔者只要求学生使用部分肺活量练习,不先练习过长的音,以免他们既要考虑手指的动作,又要考虑呼吸的方式,而使动作失调。
指法练习是弹拨、拉弦类乐器演奏的重要要素。低年级学生指力差,易疲劳,一般练习4~5分钟就让他们停下来,听听乐曲,活动手指、手腕,避免手指受损。同时每堂课前让学生先做做手指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用最轻松的方式演奏,使手指的灵活度、灵敏度能够充分发挥。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在长音上多练习,在速度上提出快速、慢速、由慢渐快、由快渐慢等各种序列练习要求,让他们渐进有序地感受不同音的美感。
2、根据学生因材施教
现代音乐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各阶段音乐能力和素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各种音乐能力如音高、节奏的听辨能力,音乐的记忆力等更是因人而异。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方式,使每个学习者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选择一些比较容易学习的乐曲来练习,等到学生已牢固的掌握,然后再练习难度高一些的乐曲,由浅入深。而对于那些基础较好、音乐能力较强的学生就选择有一定难度的曲子来进行教学,甚至可以试着让他们进行创造性地演奏。同时,在学生之间还可以开展“帮教”活动,让他们通过互助,取得进步。
3、提供学生展示平台
学生的表现欲是非常强的,如果不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势必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学校的艺术节、大型活动上都要给他们创造崭露头角的机会,让学生登台表演,并且要大力创造学生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等社会活动的表演机会。
三、升华学生的音乐情感
音乐表现人们的情感,表现人们的思想,音乐教学的过程就是情感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在民族器乐课堂教学中,除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外,也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勤劳、勇敢、诚实谦虚的优良品质,这关系到我们民族音乐事业的兴衰与繁荣。
在讲解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乐曲的表现内容时,把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情操教育融入到民族器乐课教学中是非常自然的,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育方式。比如,在欣赏《苏武牧羊》时,歌中表现苏武“留胡节不辱”、“大节定大亏”的精神品质,使学生从心灵上受到感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比如,在葫芦丝合奏《瑶族舞曲》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主自豪感、自信心。另外,在器乐课的教学中也要注重对学生艺术品格的培养,培养他们对待艺术的执著追求精神,培养他们对待事物的认真态度。
综上所述,民族器乐走进小学课堂,不仅充实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能让学生对祖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特殊的感情。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育者,我们应在实际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民族器乐学习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民族器乐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够在民族音乐的天地间展翅遨游、提高和成长。
参考文献:
[1]苏欣.关于民族器乐启蒙教学的几点思考.艺术教育。2009年第12期.
第二篇:让器乐走进校园课堂
电教“五优”论文
让器乐走进校园课堂
仙桃市张沟镇新里仁口中学
代丽
摘 要:我国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提升,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以发展。经过多年的改革,逐步在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学方面加大力度,各学校都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器乐教学已慢慢普及,并被国家教委正式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成为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器乐教学是当今一热门话题,对器乐教学这一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器乐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让器乐教学进入音乐课堂进行了探讨让教与学密切结合起来共同创造一个有声有色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重视器乐
器乐教学
音乐课堂
在我国随着音乐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器乐教学已逐渐普及并被国家教委正式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举措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历史。当前对器乐教学进行探讨将有助于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
一、器乐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
素质教育中要求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提升,乐器教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知觉,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和审美想象,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其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
电教“五优”论文
随着信息手段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生了解世界的手段越来越丰富,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每天都在充斥着学生们的视野,所以现在的中小学生了解世界的程度要远远比80、90年代的中小学生了解世界的程度还要深。器乐进课堂正好使学生们掌握的技能得以发挥,为了学生的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促使学生们自信心的建立。所以器乐进课堂是中小学生音乐技能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器乐在课堂的作用
1、用乐器来培养孩子的自信。
中小学生器乐不论是口琴还是竖笛,还有葫芦丝等,学习起来都不是很难,怎么才能让他们在枯燥的练习中找到乐趣呢?教师不但要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计划,还要会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会几个基本的常用弦律之后,我们可以选几首学生们喜欢的歌曲如《孔雀舞》、《荷塘月色》、《老男孩》等让他们演奏,这些作品非常简单,一听他们要演奏当红流行歌曲,学生们的热情都很高,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立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青少年普遍有参与器乐演奏的欲望,他们希望通过器乐演奏来实现自我表现,以引起他人的关注。尤其是嗓音条件不太好的学生,更需要通过器乐演奏的途径来参与音乐活动。在器乐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领略到演奏乐器时的欢乐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调动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用乐器来培养孩子的自信。
2.在器乐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生活中,团结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以自己为中心,不知道团队合作。对此,我将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唱,另一部分为唱的同学伴奏,然后双方互换,比一比谁唱得好,谁伴奏得好。每个成员的表现欲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就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需要学会考虑怎么做才能使团队的努
电教“五优”论文
力收到最好的效果。这样学生既巩固了乐器的使用和音乐知识,又从中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渗透到他们的性格中去,长大了带入社会,懂得合作精神的孩子会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集体操作,并发挥积极作用。
3.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我表现意识
中国孩子有的具有很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可往往却不敢大胆表现出来;而美国的孩子却能够大方地谈论自己的想法和表演自己的“绝活”。可见,我们的孩子缺乏的就是一种自我表现意识。人人都有表现欲,天真活泼的孩子更是如此。课堂表演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别看小小的乐器貌不惊人,可是在音乐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还真不小,它使孩子们从“被动”走向“主动”,自觉拿起这陌生的学具,也使每个孩子有了发挥自己才能的天地,有了尽情表现自己的舞台。
4、与学生平等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器乐合奏的同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怎样在演奏的时候协调这种关系呢?有的却胆子很小,通过仔细的观察,了解了孩子们的性格,我就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去指导、鼓励和帮助他们,和他们沟通,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不但在课堂上我们是平等的关系,在课堂以外我们也不知不觉成为朋友。
三、器乐进课堂的问题思考
1、学校家长重视程度不够。现在的中小学校,由于升学压力的不断增加,学校往往会更加重视一些“正课”所以一些老师也会不重视音体美等科目,有些音体美老师也不太重视,认为学生难以学好课时不够且耽误学习,学生家长与教师心态一致,这就是学生对器乐乐的积极性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且学习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也就是说,电教“五优”论文
一般情况下,学生需要的器乐需要学生自备。如果学生家长不支持,器乐进课堂就成了泡影。
2、教师本身素质不过硬。中小学教师在学校及其上班期间很少接触乐器,所以有些教师不熟悉乐器,有些熟悉但不能完全掌握其技能,所以乐器进课堂教师应再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掌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及教材的基本脉络和编排体系,做到有的放矢。选择好恰当的教学形式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的完成器乐教学的任务。
四、器乐教学的策略与实施 1 教法的选择与应用
器乐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结合器乐教学的特点与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实际演奏水平选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果选用恰当、运用熟练、可以加速器乐教学的进程,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特别是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的器乐教学法,不仅能采用各种有效的器乐教学形式与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对器乐的综合表现力和创作能力。近年来,我国社会器乐培训机构逐步壮大,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不少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学习借鉴推广使用。优化课堂组织环节
音乐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器乐教学活动,培养学习器乐的兴趣和习惯,兴趣是少年儿童学习音乐、认识事物的倾向和需求的原动力。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达到这个目的,授课教师首先要撰写器乐教学计划,钻研教材,分析与了解学生学习器乐的基本状况,并与全学期音乐教学工作的总计划相联系起来,进行全面的安排,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合理安排,使器乐教学任务落到实处。其次,要认真备课,编写教案。确立重点难,从实际出发,使教案的设计做
电教“五优”论文
到有的放矢。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创设一些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征的“有趣”教学形式、内容、将其贯穿在“器乐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更好地完成器乐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器乐教学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器乐教学真正目的是辅助音乐教学,培养学生艺术的综合素质发展,而不是培养音乐家,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多学习、多探讨、交流和研究。在教学中合理积极的开展器乐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从而为课堂音乐艺术形象的塑造增添更亮丽的光环,给人以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第三篇:民族器乐教案
民族器乐
学习目标:
1、通过几种民族乐器,了解民族器乐的四大分类及其特点;
2、通过欣赏民族器乐曲,掌握分析民族器乐曲的步骤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器乐曲的能力;
3、能够对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对乐曲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引导;从对民族乐器之一古筝的欣赏方法引申到对所有民族乐曲的欣赏方法;
2、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比较羞涩、敏感,教师要在课堂中创造表演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制作;
2、教学音响CD;
3、书籍资料。
这节课,我们重点来了解三种弦乐器:琵琶、古筝、二胡。
(二)琵琶独奏曲《阳春白雪》
1、乐器简介:弹拨乐器之一。
2、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就是对琵琶这一乐器的音色特点非常生动的描绘。
3、欣赏全曲,结合标题体会乐曲意境。
4、该曲有名《阳春古曲》,是一首优秀琵琶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音乐主题一在全曲中起了统领的作用,是全曲各个部分的合头,主题二出现在音乐的第三部分。全曲采用的的是循环变奏体结构,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常见的一种曲式。
5、视唱,记住主题一。
(三)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
1、乐器简介:弹拨乐器之一。
2、欣赏全曲:该曲是娄树华根据古曲《归去来》发展而成。
3、师生交流:
(1)引导学生视厂唱主题一,并结合图文提示,谈谈该曲音乐形象。(2)谈谈欣赏感受。
4、引导学生互评,小节学生发言。
(四)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1、乐器简介:拉弦乐器之一。
刘天华为二胡作有一系列练习曲及十首独奏曲。他吸收小提琴演奏技巧的某些长处,把二胡从伴奏乐器上升为独奏乐器,为我国近代二胡演奏学派奠定了基础。
2、欣赏全曲:
该标题取自唐代王维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鸟”代“人”。乐曲用拟声手法模仿百鸟鸣叫,刻画了一幅美丽清幽的山林景观,音乐化的鸟鸣声使乐曲达到了造型性与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3、分段欣赏:(1)引子
(2)第一部分主旋律(第一、二段)(3)第二部分主旋律(第三、四、五段)(4)尾声(再现主题一)
4、学生自由发言,谈欣赏感受。
(五)欣赏推荐曲目。
(六)本课总结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在传统的民族音乐海洋中摘取了一两朵小小的浪花,它紧紧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了解的开端,许多宝贵的音乐遗产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探索,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期盼着我们的共同努力。
第四篇:弘扬民族文化传统 民间艺术走进课堂
“苗族文化进课堂活动”走进丹寨县兴仁小学
为传承苗族文明,培育苗族栋梁,引导学生从小了解和认识本民族、家乡悠久的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经兴仁小学校务班子决议:决定开展“苗族文化进课堂活动”活动,聘请民间艺术家赵世林为本次活动的指导教师。
4月18日,兴仁小学“苗族文化进课堂活动”启动会在会议室召开。学校行政班子和部分教师出席了会议。会上,潘大全副校长首先代表班子成员阐明了此项活动的目的;接着民间艺术家赵世林就培训的内容作了介绍;会议决定从4月19日开始先在三年级开展苗歌培训;在四、五年级挑选24名学生学习苗族锦鸡舞和芒筒舞;在每天大课间时间对全校师生开展锦鸡操培训;在教师队伍中组建一支芦笙队。
相信我校此次活动的开展能营造出热烈、欢快、生气勃勃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让锦鸡之舞在孩子心中成长,民族歌声悦耳的旋律荡漾在学校的上空,能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朴素情感。
第五篇:初中课堂器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课堂器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高丽萍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对知识有真正的兴趣。” 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讲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的领域。”因此,在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被视为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音乐素养的最好手段,如美国、朝鲜、日本、欧洲各国、港澳及东南亚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如此。我国也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器乐教学进入了普通音乐课堂,已逐渐普及,成为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的确,器乐教学有助于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器乐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美感、乐感;器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极接近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达到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以及提高鉴赏能力等目的。
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将一些易学、音色美、具有特色又便于携带的乐器引进课堂,从2000年开始先后把竖笛、口风琴、葫芦丝、巴乌、陶笛等乐器引进了课堂。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人人参与演奏?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组织课堂器乐教学?采用哪些有效地课堂器乐教学策略?我在教学中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总结了一套让学生在“玩”中学乐器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效果比较显著。“玩”乐器的教学方法在于把学生从强制、说教、灌输的被动地位中解脱出来,努力使学生把对技能的学习变为自身的需求,让他们处于一种对音乐的向往与渴求当中。
因为只有在音乐实践活动过程当中,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艺术欣赏和表现的需要,才能让学生的身心受到美的熏陶,才能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我来谈谈如何将乐器成功引入音乐课堂?学生又是如何进行自主器乐学习?
一.拥有器乐教学的热情
音乐教师是整个器乐课堂教学活动的直接策划者、实施者、参与者,如果音乐教师自己对乐器都不感兴趣,也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乐器一般是选择一些简单易学,音色优美,便于携带,价格便宜,适合整班教学的小型乐器,如竖笛、口琴、口风琴、葫芦丝、巴乌、陶笛等。但为什么有些教师很难坚持下去,很难见成效呢?最关键的是教师自己对这门乐器缺乏兴趣,缺乏了解,缺少练习,最终使得学生也失去了兴趣。
竖笛是一种最便宜的乐器,有些老师却偏偏认为竖笛的声音是最刺耳、最难听而把它拒之于课堂之外。其实不然,竖笛在台湾称为“直笛”或“木笛”,在大陆称为“竖笛”,在香港称为“牧童笛”,英文称为 Recorder,又称Blockflute。高音直笛(Soprano Recorder)是我们通常见到的小直笛,音域比女高音高八度,一开始学习的时候气息很
2.学习乐器可以促进记忆力的增长。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记忆力,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记忆品质,而实现的途径是让学生学会良好的记忆方法。如,提高注意力,对记忆材料进行分段、分类、比较等。从提高注意力方面来看,通过创作者的思维或灵感形成的一个个小音符,不象语言那样一句句有明白的语意,没有集中注意力是很难记下来的;从对记忆材料进行分段、分类、比较等方面来看,初中学生把乐曲记住并背奏是很困难的,在背奏中易出现一些细小的错误,但通过对乐曲的解释,如划分段落,找出前后有重复的地方,从而缩小了记忆内容,再进一步明确乐句的结构,对乐句进行对比,其准确性就明显提高了,久而久之,这些就会成为他们自己增强记忆力的一种方法。不断地强化与反复练习,记忆就有一定的持久性、精确性。
3.学习乐器能提高人的动作协调性。器乐演奏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它属动作技能。如:学生在学口风琴时,手指的关节不能塌陷,手要放松,乐曲练习的时候还要注意穿指跨指,节奏,必须做到动作协调。长期练习,可以提高人的动作协调能力。
4.学习乐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弹琴的过程是眼、耳、手、脑同时运用的过程。眼要看谱,提高了注意力观察能力;耳要听音,训练和培养了听辩能力;手指在快速流动,锻炼了手指的灵活,提高了思维敏捷能力;学生学乐器的过程需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培养了学生的毅力。坚持通过日常的器乐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然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掌握器乐教学方法
器乐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器乐教学方法是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教师要善于结合器乐教学的特点与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实际演奏水平,来选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果选用恰当,运用熟练,可以加速器乐教学的进程,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器乐教学当中应把握好以下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这是器乐教学新授课中常用的基本教法之一,是教师结合乐曲,简介乐器的特点和基本演奏的方法。主要通过教师本人规范而科学地示范演奏,从而获得较理想的效果。既能形象示范,又能面授机宜;既能讲清演奏要领,又能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既方便、灵巧、有趣,又能立竿见影获得器乐教学的实效。
2.趣味游戏法。此法亦系常用的器乐教学方法之
一、能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唱奏结合,吹奏接龙,使学生获益于趣味游戏之中。练习曲目的设计,尽可能做到生动有趣,由易到难稳步地向前推进。学生要积极参与,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配乐训练法。此法又称伴奏教学法,一首乐曲练熟之后,播放伴奏,让学生合着伴奏练习。这种方法一来可以固定节奏和速度,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二来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
有学生一起交流的身影,学生有了在时间、地点,内容、方式上自主选择的空间,对音乐的兴趣更加浓厚,学习也变得更加自觉和主动。
五.培养良好的器乐学习习惯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一是培养学生养成遵守纪律不乱讲话,不乱动乐器,不乱敲乱吹的良好习惯;二是培养学生看指挥排练和演奏的习惯;三是培养学生爱护乐器,做到轻拿轻放,保持乐器清洁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当中我设计了上课的节奏,用齐拍节奏的方式让学生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并开始一节课的学习。还和学生共同设计了集体停下来停止练习的节奏,老师只要一拍这条节奏,则表明所有同学必须很快的停止练习,否则练习的声音此起彼伏,老师则没办法实施教学。我平时上课将学生分成四个大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平时成绩的考核,上课之前每一组给五十分的基本分。老师在范奏和讲解的时候,如果有人发出声音就会扣除本组的分数,没有发出声音则奖励加分。老师在讲解和示范完毕会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在学生的练习过程当中,老师可以单个进行辅导。练习完毕对学生进行抽查掌握情况,完成任务加分,不会演奏的当场指导,不扣分。鼓励学生举手上台大胆展示,凡是主动上台展示的学生都可以加分。下课后统计每组的总分,第一名平时成绩加八分,第二名平时成绩加五分,第三名平时成绩加两分,第四名没有分加。这样既能很好的维护课堂纪律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半年的时间反复练习,学生能够形成习惯,老师上课也自然觉得轻松愉悦。
六.成立器乐学习社团
器乐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练习达到提高演奏水平的过程,一周靠一两节音乐课来学习时间肯定不够,况且不可能一个学期每节课都是学习乐器,这样的话,音乐课就会变得单一和枯燥无味。于是我又联合团委,成立了葫芦丝社团、陶笛社团、竖笛社团。鼓励学生参加社团的训练,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社团的训练时间是一周两次,每次一个小时。凡是加入社团的同学根据每次学生的练习态度和出勤率评选出“优秀社员”,并且不用参加音乐考试,直接给予满分。社团分为两组,一组为“优秀队”,一组为“精英队”。“精英队”的成员一般是乐感好、节奏感强、进步大的学生。这些学生可以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在班级当中他们可以成为组长发挥优势辅导其他同学进行器乐的学习。
七.创设登台表演机会
实践活动是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器乐教学如果离开了活动,那么以审美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培养都将成为空话。但我们的孩子缺乏的就是一种自我表现意识和自信,有的明明能够演奏得很流畅了,也往往不敢大胆的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登台表演,学校的艺术节、狂欢节、社团活动日我都鼓励学生参加表演,凡是参加了校级以上的表演,音乐免试且总评成绩给予满分。在表演当中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一件小小的乐器,让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了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