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博客---大珠小珠落玉盘
案例8
“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成长”沙龙活动
时间:2008年4月30日下午3点
参加人员:壮旭东 徐晓刚 沈小国(三位校长)全体40周岁以下的教师 主持人:胡芳 主持人语:
我们马杭初中的教育blog已经推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座的很多老师开始运用教育blog进行自主校本教研。在网上开博客,写博客,逐渐成为我校教师网络生活的一种方式。老师们在自主研讨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你们的收获应该说是很多的,也是很实在的。
今天在座的有3位校长,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教科室负责人及青年骨干教师们,本次活动阵容非常强大。相信,等下的会议室内定会闪烁智慧的火花,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头脑风暴。
壮校长对电教课题一直比较关注,也非常支持今天的活动,下面欢迎壮校长为我们讲话。沙龙活动过程: 壮校:
作为现在的教师,不光要能搞教学,还要能参与研究,成为研究型教师,从而进一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在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或研究告一段落后,必须对研究的过程进行记录、描写、阐释和反思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博客来展示这些东西。通过博客展示,让别的同行关注,共同参与,提出宝贵意见,进一步促进自己的研究。胡芳: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了应付领导们的封闭式的检查,缺少了“分享“的理念,缺少”张扬“的个性。因此常常把一些教育精彩藏着、掖着,或以“事小而不为之、记之”,最后付之东流。而教育博客给教师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将自己的教学的点滴成果,记录在自己的教学博客上,教育博客以“个人出版物”来到我们身边,欣赏着彼此的研究成果,进行着思想的交流。
可能有的老师会说:以前没有教育博客不也成就了很多名师吗?是的,教育博客不是成就优秀教师的唯一途径,但是,今天有了教育博客,可以说给我们拓宽了教学研究的渠道,很多成果大家可以分享,很多做法可以一起探讨。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几位博客代表在写博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想。徐燕:
自从2007年5月31日我校开辟教师博客以来,我校教师在博客的陪伴下已走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中,经历了博客网的更新改版,进行了博客之星的评选活动,今天,我们又坐在一起来探讨教育博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这一路走来,我感受颇多,借此机会,我也来谈一些我的观点。我认为,教育博客作为一个软件平台,由于其自身的优势,确实能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条件和可能。
首先,教育博客是一个书写的过程,更是一个深化思考的过程,逐渐养成思考与研究习惯的过程。现在,我们学校就有很多教师的博客,都是抓住了学生或课堂的点滴细节书写自己的教育故事。其实,教师在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同时,就开始以自己的生命经历为背景去反观自己和观察世界,内在承受着对自己的言行给出合理解释的思想压力。这就促使教师进入沉静思考的层面,不得不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不得不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思和挖掘自我,从而可能激发出许多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想法,然后再回过头来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思路,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认为:博客的教育意义在于使信息共享发展到资源共享、思想共享、乃至生命历程共享。以前的教育日记,老师们都只记在本子上,自己是撰写者,也是唯一的阅读者。而博客的使用,相当于让很多的人不花一分钱就出版了自己的书籍。更重要的是,在网络上,阅读者看了博客后,可以发表评论,不论是赞同,还是争论,都是对撰写者思想的共鸣和碰撞。教师身在其中,不仅能学习到许多新观念,大开眼界,同时在探讨和鼓励中,自身价值得到认可,获得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自觉投身于终身学习,从而得到自我更新和持续发展。
然而,博客虽为我们教师搭建了一个极好的反思和交流学习的平台,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博客只是一个软件,一项工具,让它如何更好地为我们教师服务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目前,教育博客的发展和应用还存在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一些教育博客内容比较随意,有些只是把网络上的一些文章进行转载或是做个链接;有部分教师还没有形成自觉书写日志的习惯,往往兴致来了才写,有任务才写,并不能坚持。同时,一些教师只管书写,不参与评论,或者在阅读他人博客后,很少有评论的习惯。这样,共享成果、共谋发展的学习共同体就难于形成。
面对以上问题,我认为: 首先,学校和教研部门应建立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使教育博客进一步与我校校本教研相结合,成为我校校本教研的一种创新模式。从而建立起一种长效的教师发展的内生长机制,激起我们教师内在的发展热情。
其次,我们教师的眼光不能仅仅局限于我们学校的博客网站,要使教师博客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作用就必须参与到更大范围的博客群中,如:“新思考成长博客”(http://blog.cersp.com/default.htm)。在这样大规模的博客群中,不光有一线的老师,还有专家教授,不同的博客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合作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博者,博采众长;博者,博学多才。让我们都积极参与到教育博客中,早日迈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胡芳:
刚才徐燕开了一个好头,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其中她讲到的三点值得引起重视:
(1)增加自己博客的可看性:只有自己博客里的内容很好看,才会有人不断得来看你的博客。
(2)经常更新自己的博客:只要经常更新自己的博客,看得人才会多,如果别人两次来看你的博客,都是相同的内容,那么下次就不会来了。
(3)多和其他博客互动,如互相加为博客好友,互相交换友情链接,近可能多的在别人的博客上出现自己的博客,那么你的博客也就有可能被更多的人看到。定位自己的博客,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你的博客,也可以结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马丽琴: 从07年开始,学校教科室在原有电教课题的基础上又申报了新的课题:基于博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学校大力提倡教师利用博客,更好的开展教研活动以及备课组活动。让博客成为教师交流的平台。在07—08学年的主题研究中,我就主张让教师们在博客上进行评课活动。实践下来,觉得确实对教研活动很有帮助。首先从时间、空间上解放了教师,让教师在繁忙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能随时见缝插针地进行思考、交流。其次避免了直言缺点的尴尬,网络这个公正的平台,让大家更能无顾忌的畅所欲言,避免无必要的客套。另外网络丰富的资源让老师们更机动、更方便的学习。对于教师成长来说,网络平台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清晰的显现出来。
用一句古诗作结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希望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一汪有活水的清渠。壮校:
沙龙是一种开放的活动,不一定很严格,气氛可以轻松点。可以随便谈谈。今天参加这个沙龙活动是在基于我们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博客的优越性显而易见,我们教师在博客上发贴很积极,今天的沙龙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王蔚:
在经历了课件制作、主题网站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课程改革等一系列的培训、研究和探索之后,基于博客的教学研究又向我走来,不由感叹和敬畏信息技术发展的迅猛。
我只是写博行列的菜鸟,但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我始终受益于“博客”,可以说是它一直在引领我进行教育技术的摸索和前行。我先后做的三个电教课题,《网络环境下课堂教育技术的研究》、《专题网站的建设与运用》以及《网络主题探究的实践和运用》,从课题设计到课题开展的思路,从理论指导到实践反思,甚至是技术操作等,无不受教于网上信息技术教育专家的博客。我也由此知道了许多专家的博客网:北京师范大学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博士庄秀丽老师的blog网站(http://blog.online-edu.org/zxl)、上海师范大学黎家厚教授的blog网站——“东行记”(http://www.xiexiebang.com/blog/),中国教育人博客(http://www.xiexiebang.com/)等等。在这些网站中我阅读到了大量最新的精彩文章,汲取了专家和博友们的经验和教训,我不断在更新着我的教学观念,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教学行为,我真的感受到了自己在进步。所以,我认为“博客”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方式,它正在改变着教育者的生存环境。
“教育叙事研究”是一个热门话题。教育叙事是教师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不是去写那些连自己也不理解的概念性论文,而是基于学校真实生活,去关注发生在自己教育生活中事情,寻找其中有意义的细节,然后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从而改进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我觉得把教育叙事研究与Blog平台相结合可以至少可以起到五个作用: 1.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与能力
基于Blog平台的教育叙事撰写是一个书写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群体之间互动的过程,更是一个深化思考的过程,逐渐养成思考与研究的习惯的过程。优秀教师正是通过这样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来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思路,适应外部环境,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2.有效地促进校本教研
校园博客群搭建起一个虚拟的学校教研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书写自己的教育故事、心得体会、困惑与思考,同时博客的互动性使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切磋、研讨交流更为有效,更为经常,从而有效促进校本教研的开展。
3.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动力
网络技术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界限,教师可以通过博客站点与国内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直接对话,得到专家的指导和同行的建议。教师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不但开阔了视野,同时在探讨和鼓励中,自身价值也得到了认可,从而获得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4.使行动研究成为教师成长的有效工具
可以说教育叙事博客既是一种行动研究过程,也是一份行动研究档案。人们用博客来记录自己身处其中的新闻事件,记录个人生活和思想体验,发表极具个人色彩的言论。通过这种以时间为坐标的轨迹记录,可以看到工作和研究的进程,又通过程的分析,了解发生了什么变化,哪些因素导致了这种变化,变化地趋势和倾向性,这与教育科学研究的行动研究法是一致的。5.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
教师在写作教育叙事博客的过程中,投入了很多的激情和精力,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思考,其尝试探及教育的本质、生命的本质,其广度涉及自身的兴趣爱好,无所不包。在某种层面上,博客成为教师记录、思考、探究的精神家园,成为拷问自我、叙写心路历程的空间,教师作为一个有思想、有灵魂、有鲜活生活气息的立体人呈现出来。在叙写的过程中,在不断反思和追问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生命质量无疑也得到提升。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博客这种形式特别适合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工作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故事。教师利用博客的信息技术环境,不仅可以随时写作和发表自己的教育叙事,而且可以在线得到来自全国的同行和专家教授的帮助,与全世界的读者共享研究成果。在教师的主体意识正在被日益唤醒的今天,博客给觉醒的教师一种很好的书写渠道。
坚持写博肯定是需要毅力和勇气的,工作压力大,精力不够是不容臵疑的事实。为了鼓励教师写博客,从制定写博计划和要求,到定期的检查和督促,再到年底的评选优秀博客,无不显示了我校领导对此项目的重视和决心。这不由使我联想起山东淄博市推动教育博客建设的经历。早在2005年,淄博市就大力推进教育博客网站,目标是“打造一个全市教育资源的平台、教师自我学习的平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支持平台,教师同伴互助的环境,引导课程改革发展的论坛。” 有关“博客建设”的目标和计划被写进了政府文件。于是从自发到有序,从小团体到大团队,开展得红红火火,一年时间内,就形成了万名教师网上“写博”的场面,现在他们的博客群落在全国已经小有名气。在《中国教育报》的采访中,淄博的老师说道,博客使他们的整个教育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仅养成了思考和反思的习惯,也改变了学习方式。
“写博”无声无息,没有石破天惊,但却能滴水穿石。写者在记录中积累经验,反思行为,同时又为更多人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在阅读中,那一段段特征各异但同样鲜活蓬勃的生命历程被分享。浩浩荡荡的“博客教师”大军晚间沉醉于互联网上,徜徉于博客间,白天依旧走进熟悉的课堂,我想改变正在悄然地发生着。姜小延:
得知要参加“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发长”的沙龙活动,回顾了一下自己的教育博客,寥寥几十篇而已,才意识到自己花在上面的时间、精力、心思是少之甚少。不免有些羞愧!博客的重要作用就是记录教师教育、教学的反思与感悟,当这些感悟与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与“密度”自然就会产生质变,从而使自己的教研能力得到提高,教学行为发生创新。虽知如此,但由于自己的懒惰,一直未能做到将一些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反思及时地写在博客上,等到想写的时候细节地方已经淡忘了,更是无从下笔了,以至越拖越懒,越懒越不想写,也越不会写了,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以至回头看看,当时以惘然,至今也无多大的进步。
所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首先要培养的是习惯。只有当写教育博客成了一种习惯了,才会发现其中的快乐与收获。习惯如何培养呢?我觉得这学期每两周考核一次的方法,对我这种“懒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有些抱怨,但还是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地完成规定的内容,我也希望自己能借此压力来帮助、促进养成坚持写博客的习惯。万事开头难,我相信只要认真地对待每两周一次的考核,习惯会在不经意间养成。到时这一种压力将会变成一种快乐。
其次,要让博客成为一种自我需求。要明确写博客是写给自己的,自己留下一份厚实的随笔,是对自己事业的一种负责,是为了厚积而薄发,这也是写教育博客的一种追求。让自己写下的随笔成为一种积累,哪怕只是只言片语,当自己回过头来再看时,那已经成了一笔财富。而不仅仅是为了交差去写随笔,写博客。
我虽不太写随笔,但对于马中的教育博客,我每天都要去逛逛,看着马中教师博客上每天不断更新的帖子,我的心中除了敬佩老师们的反思能力和文采外,更多的是高兴博客给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分享着工作生活中的痛苦和欢乐,还能从中吸取到一些教育和教学经验,据为己用,省了很多摸索的过程。
希望自己能借此反省的机会,改掉“懒”毛病。教育博客啊,想说爱你不容易,我正试着走近你!胡芳:
自由地表达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当我在博客书写的时候,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法则可以限制我,这是原创,这里迸发着最初的梦想。BLOG里记载了我们教师每日的所思所想,记载了无数今后可能载入史册的历史事件之下的生活学习的场景。
只要你博,就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反思!只要你博,就能让自己的思想有所升华!壮校:
本学期开始开展考核,启动了青年教师群体成长计划,对青年教师有督促作用,平时要有自己真正的想法。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说说博客与自己的专业成长。陆卫秀:
可以说我也是使用博客比较早的一个,感受比较深的就是博客对自己的工作有着督促作用,让我及时地完成一些工作。如:开展活动后的总结情况,随堂听课后的反思(听课中所发现的问题),引起各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注意。当一件事情做完后,要及时写完发布在博客上,要讲究时效性。如果这件事情过了很段时间才发上去,那就没有多少意义了。吴娟英:
随着学校课堂教学的改革工作的不断地深入,我也在尽力地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默默地进行着课堂教学的改革,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也在努力地实践着主题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的同时,我也在尝试着另外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尝试就是利用博客,进行语文教学 第一次与博客亲密接触是在别人的博客上,看到那精彩纷呈的博客时,自己也怦然心动了。2007年在我们学校网站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把个人的构想、日记、照片、个人见闻、所想随时记录下来,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论文、教案、反思记录在案,便于日后整理。同时把自己的教学与它有机地整合起来,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博客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从此以后,自己也时不时的要去登陆,去更新,就像农民爱护自己的庄稼或者像家长爱护自己的孩一样。到目前为止,我的博客已经有很大的数量了。
我觉得博客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就是说把课堂教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放到博客中来解决。
比如在讲解古文《出师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收看“百家讲坛”中的易中天教授讲解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策》来延伸课文中所没有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这样就可以全面的对作家有了清晰的了解和掌握,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可以利用目前有效的资源,尽可能的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及文化素养。同时还可以把平时课文里见不到的东西搬到屏幕上,让学生看到活生生的画面,感受到鲜活的形象,也会更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时候,我就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学生播放了电影《骆驼祥子》,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旧社会城市贫民的痛苦。还有讲到戏剧单元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博客来收看那些名篇。因为现在网上的东西良莠不齐,就得教师把准备工作做好,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二、博客为师师、师生、生生之间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彼此的博客进行学习交流,可以真正地实现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预想了。在网站上我们可以进行交流,学习各自的的长处等等。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就可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更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教育不应该只是注重学习成绩,而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教诲他们怎样做人。在这方面,可以把博客看成是教学活动中交流与协作的工具,也可以看作是教师和学生课后在网上的交流平台。学习者可以把自己的学习与周围的群体分享和交流结合在一起,从中有进一步的认识。然而因为学生家庭条件的限制,只有少数的学生家里有电脑,这也限制了博客作用的发挥。可以说,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还在初始阶段。
《礼记〃中庸》中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那么博客就为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以及经验交流提供了空间。通过博客在网上交流、学习,将我们交流、学习的范围进行了扩大,通过“博客”,在家里也可以学习、交流。”所以,博客能够作为师生思想交流的平台,因为博客将互联网从信息共享发展到了资源共享、思想共享、生命历程共享。
同时,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协作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博客可以有效地鼓励学生的参与,不光是阅读和评论老师或其它同学的博客日志,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建立自已的博客日志,设臵自已的议题,与别人分享自已的思想。
到现在为止,根据学校里的要求,每位教师都得在自己的博客里发表各类日志,于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有了一片属于自己天空。
总之,博客应用于教学,对于教师而言,博客的过程就主要是整理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讲,博客(blog)的过程就主要是学习者个人重新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博客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网络工具,正在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但是在它与教育的整合中,只能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工具,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在互联网这个知识的海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博客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习行为,如何达到高绩效学习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参与进来,真正发挥博客在教育中的优势,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壮校:
博客不光可以成为教后记,还可以充当教前记、教中记。从上课前对教学设计的构思开始,记录自己对于这堂课的预期。然后课堂上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得失,特别是偶然的灵感,使这堂课精彩万分的地方。再到课后教学反思记录,写下自己的教学心得,并且与周围的群体交流,分享。对于越来越依赖电脑,越来越远离笔纸的我们老师来说,博客就变成了一个电子笔记本,记录着随时迸发出来的教学灵感。曹瑾:
不知博客为何物时,对写博客心生不满,感觉是加重了负担。可当我接触到博客,将所思所想所感所苦写进博客并得到同行老师的回复时,那种欣喜是无法言表的。我曾经这样对我的同事朋友们说:“快看我的博客,给我写留言”。
看博客,让我拣到了珍珠;写博客,让我扔掉了烦恼。像吴娟英老师的《鱼我所欲也》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鱼我所欲也》中孟子用饿者不食“嗟来之食”来证明当“生”和“义”发生矛盾时,人的正确选择应该是“舍生取义”,这也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但现在的学生已与我们那时不同:以前我们赞颂的在他们那儿不一定通得过。
吴娟英老师在她的博客中忠实地记录了这堂课。现在也请我们来听听学生的精彩发言吧!一位学生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当务之急是活命呀,管他是什么之食,先拿来吃了活命再说!”接着,他又不客气地“扔”出了一个“重磅炮弹”:“越王勾践兵败之后,屈尊向战胜者吴王求和,替吴王喂马,回国以后,忍辱负重,每天卧于薪草之上,饮食前必先尝苦胆,以磨砺意志,思考制胜对策,试问如果他兵败之后,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那如何做到振兴越国而不再受人欺负呢?”
“如果一点耻辱都不能忍受,那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我们还会一直津津乐道吗?”
“所以我认为嗟来之食这个故事放在这里说服力不够!”
如果没有博客,我又到哪儿去欣赏学生精彩的言论呢?
其实我们的学生真的还是聪明的。我记得在初一教授专题“长城”的时候,曾经给学生录了一副对联——罗哲文的长城赞。全联是这样的:“上联: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迄元明,上下两千多年。有多少将帅元戎、戍卒吏丞、百工黔首,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丰碑国宝。下联:跨峻岭、穿草原、横翰海、经绝壁,纵横一万余里。望不断长龙雉堞、雄关隘口、亭障烽堠,有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起伏奔腾、飞舞盘旋、月宫遥见,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我在阅读这副对联的时候,感觉这副对联从“对联讲究工整”这一角度来看,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此在课堂上,我将这副对联抄在了黑板上,要求学生运用与对联有关的知识,找出不当之处。学生在阅读了几遍后,就发现了问题:上联中的“修筑此伟大工程”与下联中的“点缀成江山锦绣”就不够工整。我要求学生试着进行修改。结果是我们认为上联中的“此”与下联中的“成” 词性不对;“伟大工程”与“江山锦绣”在结构上也不一致。当时学生对于“成”应做如何改动有点拿不定注意,因为他们对于指示代词的印象不深,但“伟大工程”与“江山锦绣”他们还是一下子就看出来了,而且也能进行正确的修改。最后我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将“成”改成“这”,与“此”相对应。我不敢说我和学生的意见是最正确的,因此我将自己的这点小小的感受写在了我的博客上,与我的同行们共享。
博客不仅让我们领略到学生智慧的火花,也给我们倾诉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苦恼提供了平台。记得上学期,我曾经将批改作文的烦恼写在了博客上,也曾经就作文《补丁》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还写到了学生考试后,因成绩差而发的牢骚,得到了同事们最热切的点评。如果没有博客,有些想法也许只会烂在肚子里。博客,让同时之间有了更多交流的时间。我很喜欢看同事们的博客,也乐意为此写点自己的看法,除了语文老师的博客,政治、物理、数学、地理老师的,我都关注过。
所以说,博客不仅提供了资源共享的机会,也分担了我们的苦乐酸甜。当我们将自己的思考、学生思维的火花书写在博客上的时候,那受益的就不单单是我们自己了。钱维:
刚进入马中,接触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教育博客。在学生时代,总听到博客博客,也知道他是个供打搅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平台。可是这教育博客又是什么呢?懵懂的我在前辈们的知道下,也开始了我自己的教育博客。第一次上学校的教育博客,很惊讶,没想到有那么多丰富的内容。但是当我第一次写教育博客时,我却迟疑了。我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要写什么,不知道从何下手。因为我还没有学会发现、发掘身边的细节,并把他们抓住,记录下来;我也没有学会省视自己、反思自己。在欣赏品味了教育博客上许多老师精心写下的一篇篇小记后,我开始下笔,羞涩的写下了第一篇博客小记。其实那不能算是一篇小记,更是一种求助,对于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的求助。但另我惊讶的是,才没发多久的问题,很快得到了回应。英语组的前辈们看到了,并来到我的身边,给我把问题一一细细解答,另我深受启发。第一次,我感受到了教育博客的神奇。
教育博客是一个交流的平台,在这平台上不同地方的人们可以在一个地方讨论同一个问题,并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交流,互相促进学习和发展;遇到了难题,可以把问题发到教育博客上,大家互相讨论加以解决;教学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能触动自己的事情记录下来供所有人交流,让大家的想法和观点在博客这一平台上碰撞,往往会擦出许多火花。同时,博客也锻炼了老师文字表达的能力,为论文和随笔的写作做了练习和资料来源。这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教育博客又是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这舞台上教师可以将自己发表的或者是随兴写下的小记、论文,甚至是诗歌等小作品也可以发到教育博客上,以作保存;在教育博客上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专业特长,抒发教育理想,畅谈为师之道,总结教学得失。通过博客,教师获得了表达和展示的机会,可以敞开心扉吐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通过专题及教学反思等内容,教育博客使教师满足了写作、阅读和发表作品的心理需求。
教育博客还是一个对自己知识进行管理的工具。博客基于网络。而网络又是一个最大的信息来源。在网络上,教师可以收集知识,提取知识,共乡知识并应用知识等。在这些过程中,博客成了这些行为的载体,它帮助我们消化知识,存贮知识,沟通知识,学习知识并管理知识。博客是知识、思想共享的平台,在这平台上,知识的积累、交流、共享都使得知识更有价值。
更多的时间留给大家,期待着你们精彩的一面。
博客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及时性。不论她是交流的平台、展示的舞台还是知识的载体,我们都能在需要的时候,及时的使用到博客,把所想所感所思,一一记录在博客上。其实在博客上,还有更多可以讨论的,总之在这信息化的时代里,网络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部分,而博客也将成为教师们教育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深刻的作用。许鹉:
2007年9月底,朋友劝我说:“你可以把自己写的文章和诗存起来,放进博客里,这样对教学也有帮助.”一语点醒梦中人,于是,我就开始了我的博客生活.平时我喜欢写一些随笔和小诗.登录马中博客以后,我就安营扎寨开始写博客,怎么写呢?博客里面有分类,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我把自己的博客分了类,有心情故事,有旅游自然,有教学研究等,现在已经写了三十多篇。
由于我今年教初一,课文中出现的大多是记叙文、诗歌和散文,对这几种文体我都曾经有过作品,也就是曾经“下水”写过作文.于是,我就把我过去的各类原创作品都搬到博客里去.学生写诗,写散文,我就让他们看我写的诗和游记;让他们看我的思路,给我发贴提建议,同学们兴致盎然,交起作业来也格外的爽快.学生看到我写的博客之后会有什么反应?对教学有没有帮助?很显然,帮助是很大的.特别是我写的系列故事,包含我的人生体验和教训,把我少年,青年时期经历的情节曲折的有意义的故事娓娓道来,这些故事涉及到学习,游玩,工作,做人等方面,这些叙事教育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在我的故事里看到了我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也看到了我的性格,我的爱好.至于时常写下的一些教育随笔和教学论文对教学的总结和帮助就更直接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身教重于言教.”这些美丽的教学理论一旦我们真的实践了,你就会感到空前的乐趣.首先它省略了你平时的许多苦口婆心的工作,而且同学们私下里也会相互交流,你如果是个有实力的老师就不怕展示自己,相反,写博客对自己的教学还会很有帮助.“教育的全部奥秘就是以身作则”,做给学生看,你的威信自然而然地就来了。
我是马中博客的一名新成员,但它给我带来的教学上的全新体验是令我欣喜的,我不知不觉陷入这一空间,并愿意一如既往地沉醉其中。胡芳:
现在,在我们学校,很多教师来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学校网站,阅读教师博文,可以这样说,教师们看博客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什么时候,我们写博客、写回帖也能成为一种习惯了,我校的教育博客的春天就来了。我们都盼望着这一天早点到来。
教育博客:相识容易相知难,发展容易提升难。今天我们必须关注教师的写博状态。有的教师还是太过羞涩,不敢将自己的点滴思想发表在博客上展示;有的教师迈出了步子敢于写博了,但是又不能坚持下去。写教育博客,存在两点误区需要在这里阐明:
1、我们写教育博客不要盲目追求成型。每天记录,每天思考就是在研究,虽然是草根化的研究,但是这才是基于实践的研究。才是我们教师最真实的生活。
2、博客需要互动,但并不是说博客没有了互动(我们经常说的博客的人气)就无法生存。博客也需要内在的修炼,需要寂静的“独处”。不管开展何种形式的博客,都需要去呵护它。我们要把博客视作一种生命体,从而精心喂养它,让它慢慢地生长。马玉玲:
确实回帖让我们觉得温暖,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管是教育理想还是教学理念,都只是一个漂浮不定的事物,当我们需要它时可以将它捧得很高;当我们不需要它时,它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了教育博客,就等于为我们的教育理想与教学信念安了家,从此以后我们有多了一种牵挂,有了一种企盼,它的动力就来自于自己在教育博客中表达出来的理想与信念。
再次呼吁,当看贴成为习惯的同时,让回帖也能成为一种习惯吧。薛亚芬:
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安静会让我安于现状,所以我内心深处是绝对不愿意接受一些迅速泛滥的新鲜事物的。接触博客,实为学校所迫。通过慢慢与博客的相处,我也真切感受到了博客在我的教学工作中起到的重要的作用。
博客技术作为个人一种学习的工具,让一个普通人可以随意写下自己看到、听到或者想到的信息。而如果一个学习者看到很有价值的信息,也可以随手摘录到博客专栏中,日后就可以更好地加以整理和利用。它不象个人主页设臵繁琐复杂,对技术基本不做要求。它使得创建者能够在网上随手记录下自己的点滴心得体会,或者发布文章信息,是一种异常简便的工具。
在这个网络信息泛滥的时代,网上的信息太多、太杂、太乱,学习者无法判别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哪些是重要的。语文教学要查阅的资料很多,我们经常可以通过博客与同行互通信息。
平常我通过博客,可以写日记、收集资料,写灵感录,写读书笔记,既可以作为学生的个人电子文件夹,又可以是我的电子备课本等,并与其它教师交流,同科教师交流教材和经验,在博客上留言,自己的教学也逐步有了很大收益。
总得来说,自从我博客以来,其蓬勃的生命力日益改变着我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在这个大舞台上,我也在努力成为一个勤奋、优美的舞者。我在用博客引领我成长的同时,也希望能用博客引领学生的成长,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在此希望我美好的愿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得以实现。胡芳:
我经常在进行着博客发帖的统计,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些傻乎乎的呢。不过,在这过程中,确实是在不断地学习大家的帖子,虽然没有人人回复,但每一篇我都是打开细看过的。老师们发贴也是非常踊跃,最近的学校博客异常热闹。根据登记情况,我也督促没达到要求的教师去完成。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教育博客”,我们有了更多创作和创造的冲动,甚至有了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我们学会不轻易打发教育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学会将自己怎样行动、怎样思考的故事说给更多的人听,讲给同事们听,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当你在“释放”这种所谓只属于自己的东西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整理自己的思想,升华自己的思想,当不经意的交流与碰撞之后,蓦然回首:你会突然发现,你又长大了。徐菊梅:
时间过的飞快,我校开展“博客”这一课题研究已有一年多了,还记得去年暑假到校建立自己博客时一脸无知的表情,现在回顾和反思这一年多来的工作,发现通过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感觉到了博客对我成长的帮助是很大的。
一、博客给了我展示才华的平台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曾经能够体现教师素质与价值的一个方式是公开课与发表论文,但非常遗憾的是这样的机会不会出现在每一位教师身上。大部分教师只能选择沉默。而博客满足了教师的“理解、尊重、认同、欣赏”的需求,满足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动力的需求。博客给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和平台,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体会被关注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
二、博客给了我释放压力的空间
因为博客技术充分支持“对话、合作、共享”的时代理念,使得“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成长”这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要素能够很好满足。所以在博客的交流中人人都是平等的,不管你是来自学校的教师还是校长,不管你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还是教育专家。在这个群体里面不仅可以解决一些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还可以很好地进行心理问题疏导,释放工作压力,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
三、博客给了我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以前不管是在教学上还是在教育上或者其它什么的感想总是说说就过去了,现在有了“博客”这个平台,使原本写不出什么的我也学着写教学反思了,感觉对教学的研究不在说过就没有了。记得有一次上完课后与教数学的徐校长碰到一起,就谈起了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徐校感叹很多,发现教室里两极分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好的同学早就听懂了,接受慢的学生最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为此我们就如何组织教学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谈论了起来,我们谈到了教学设计,谈到了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之后我想到了可以在博客中将这次讨论整理成一份教学反思,当我花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完成《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后,心中有一种很充实很满足很欣慰的感觉。特别是后来徐校和胡芳主任的留言更使我激动不已,可见因为有了“博客”,使的平时我们对教学的探讨和研究不在“过言既隐”。“博客”使我对教学的研究反思了又反思,促进了我专业的发展。
其实关于教育教学的谈论与思考在我们的教师之间几乎是天天发生,但以前我们却很少会把这写成教育教学反思,自从我走进博客世界后,我不光学会了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中的闪光点和不足,反思自己的教育中做得好的和不够好的地方,而且还会写下来,如后来我写了《矩形》的教学反思,《梯形中位线》的教学反思、《关注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多媒体在《直线和圆的位臵关系》教学中的运用》等等教学论文和反思,还有《班主任工作心得》等教育反思。这些都是因为有了博客,使我养成了时常进行教学反思的好习惯,而且因为博客使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变得细心多了,眼光也敏锐多了,教学也用心了很多;也因为博客,好多晚上我牺牲了网聊时间、看生活杂志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来思考教学,克服了工作中的许多惰性思想,从而变得乐思、勤思、善思。
现在虽说有了“博客”后每天的工作更忙了,虽说我发表的日志还不是很多,但是我相信有了“博客”的相助,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学习,我会成长的更优秀的。壮校:
用博客作为教研活动的工具可以扩大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而不限制于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教师任何时候对教学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写在Blog中,也可以加入到兄弟学校的教研中,共同进行教学研究。
我们要在Blog网站上建立课题组研究课博客群,为课题组老师提供活动、研究的平台,以利于大家思维碰撞,产生共鸣。张燕萍:
老师拥有了自己的博客后,便开始阅读和书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生命才有意义,头脑才不会干涸,也才可能永远做一名思考者。可以这样说,有了自己的博客,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真正存在”了。周志媛:
听了壮校的讲话,沙龙是一个开放随意的交流形式,于是觉得自己之前准备都被我全盘否定了。下面我就说一下我对于博客的一点思考。
在前两年的工作中,我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懒于反思的人,从而导致博客考核的时候也亮出了几盏红灯。哲学中提到过“量的积累,质的飞跃”,这个“量”没有达到标准,自然“质的飞跃”也会停滞不前。一个教师的成长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树立自我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教学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的话,他只能停留在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有的时候看到各位前辈优美的文笔,深刻的思考,自己会觉得羞于动笔,怕写出的随笔没有心意,文笔不够流畅,怕给大家看后,感觉看了和没看一样,所以之前我在博客上一直不是很活跃。
在这个学期的“标准”和“压力”下,我也用心写了几篇随笔。它带给我的不仅是“任务”完成的满足感,更多的是大家的理解和鼓励,俗话说“理解万岁”啊,这些都是意外的收获,也是其他形式的交流中所得不到的。它可以把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的老师的智慧聚集在一起,形成互动式的交流,而在相互的交流中,往往可以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借此机会,我也在这深刻反思一下,自己的博客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量和质都有待提高,在这个学期,我也有所行动了,家里的办公室的电脑的IE首页都设臵成了学校博客的主页,确保每天都能看到最新的博文,大家以后我会在博客中慢慢成长的。沈国伟:
身为体育教师,可以动脑动手差一点,了解的知识可能也少些。博客是展示自己的平台,投入后就会有很多的想法。博客给我提供了与各科教师交流的媒介,从中获得不同的观点,获得实用的经验。我在博客上写的东西与体育方面联系较多,以后多写其他方面的内容。吴彩虹:
创造需要时间和空间,自己要有自信。可以联合其他学校的教师,参与我们教师的评论。确实,作为小学科教师,不能像语数英一样,有几个人在博客上讨论商量,很多东西我们不懂,就像我回英语教师的帖子,也只能蜻蜓点水般点到为止,没有多大的有效性的。这就需要建立跨区域的博客共同体。因为要使博客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作用,就必须走向联合。马旦宏:
如何看待教育博客?博客没有特定的模式,加上“教育”“专业”就变狭隘了。博客两年,第一次听到博客,走进新课程;落实新课程,实现新飞跃。新课程:培养目标的专业化,教育资源的多元化。用“博客”带动教师走在课改的前革。博客有三个作用:一是不断反思。二是懂得欣赏。博客是一个蒙面的舞会,可以去掉虚荣心,自尊心,骄傲,觉得自己没什么了不起。求知积淀厚度。三是拥有了你自己。如:一个人在桥上就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更好地写博文。徐校长:
“博客”从一个陌生的名词到渐渐被我们认识、接受到现在几乎已经浸润到我们大多数老师的教学生活中。下面也来说说我与“博客”的故事。
初识“博客”——BLOG为教师提供了交流、碰撞的平台
初识博客让我感受到了同事的热情、大家观点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初识博客让我感受到了它的魅力。
走近“博客”——BLOG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走进博客,感受着博客的魅力,博客成为了教师成长的又一方天地,教学完新课有很多的不足与改进,在博客上抒发一下;实践课教案、说课一目了然;听课后有什么感想,赶快上传,一个学期下来积累了很多资料,等到写论文、上交材料时就可以拿来就用,想想如果当时自己不纪录下这些真实的材料,也许过后也就忘了,而纪录下来后回头看看很有成就感。博客,为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感受“博客”——BLOG纪录了师生成长的足迹
博客不仅可以纪录教师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纪录自己的成长足迹,更可以纪录师生共同成长的足迹。师生之间最美的不是期末考试学生考了多好多好的成绩,成绩固然重要,但最值得珍惜的是师生共同相处的每一堂课、每一次交流、每一次谈心、每一个成功、每一次失败,当送走一批学生,点击博客上纪录的学生的照片、与学生的教育谈话、教育故事、学生写的数学日记,感受着学生的每一次成长,在学生中师生共同成长着。博客纪录下了师生成长的足迹。
博客已经悄悄融入了我们每个教师的教学生活,希望我们每个教师借助博客这个平台得到自己的专业成长。沈校长:
今天的沙龙互动性很强,很成功。有热烈的思考和思维的碰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考方法。从网上去找找,也是一种学习。博客是一种“草根文化”,根就是臵根于最基本的,是积累自己的素材。时间是否挤占了很多教师的工作时间,如何转化为自己的言语系统,量变转化过质变。博文的质量,在乎于自己的质量还是在乎于别人的看法,应该在乎于自己的想法。将平时自已的所思所想积累,然后写成论文。(略)胡芳:
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感受到了教育博客确实增进了教师间的交流,有了交流就有新的教学生成。老师们在写博客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创新,不断地进行探索。在反思与实践的交替运动中逐渐达到驾轻就熟、不断完善的境界。很多老师在写博中得到了成长,这将是我们开展“十一五”课题的最重要的收获。
通过这次沙龙活动。我们不仅认识了我校博客写作的现状,并且认清了今后我校博客发展的方向。老师们的真实想法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衷心祝愿马中博课这棵栽种在活水溪边的树,能在所有真诚的投入到教育行业的人们的眷顾下,在所有在座同仁的关爱中茁壮成长,满结新陈佳美的硕果。最后,我想对青年教师说:
年轻没有失败,只有挑战!年轻没有等待,只有奋斗!年轻不要遗憾,只要希望!
第二篇:教育博客
亚洲教育网:
教育博客
听过新浪博客、网易博客,那亚洲教育网教育博客你听过吗?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了。几年前亚洲教育网就为广大中小学校的老师、学生及家长构建了专注于教育交流的新方式——教育博客。
刚刚为人父母,怎样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慢慢长大,变得叛逆、莽撞,却不知如何引导。每天和一群孩子斗智斗勇,晚上回去还有准备第二天的课程,可学生成绩不好有时却得不到家长的理解。父母永远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身上,往往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亚洲教育网教育博客让所有家长一起面对教子难题,共同分享教子经验;让所有老师分享育人心得,实现家校有效沟通;让所有的学生表达独立想法,拉进亲子距离。
亚洲教育网教育博客实现了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的三网融合,大家通过电脑、电视、手机三种不同的终端都能进行互动。学生可以通过写博客来记录自己的学习想法、心得,记录生活,在自己的每一天上留下思考的划痕;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教育观点、整理思路,固化知识,获得更多更好的想法;分享,将自己的有些想法、经验与人分享;交流提高,通过交流产生更多的思维火花,相互提高;交友,互相鼓励,一路同行。
亚洲教育网教育博客构建了全新的教育博客新形势,推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教育博客:
第三篇:新教育博客
新教育——幸福的教育
2017年7月,我校正式成为新教育实验学校。在新教育实验的道路上,很幸运自己是一名外小人,在校长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之下,我能享受新教育带给自己的成长和改变,真正走上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光明大道。
新年伊始,伴着室外飘飘扬扬的美丽雪花,我校有幸邀请了张硕果,宋新菊和杨荣三位新教育榜样教师,给了我们一场新教育的培训盛宴,这真是一次完美的相遇,使我眼界大开,感受良多。
第一次了解到新教育,也是在外小。教师茗廊里,第一次去找阅读书,就看到书架上特别多的朱永新,新教育等等,随手拿起一本《朱永新教育小语》翻看。虽然每页只有寥寥几十字,却字字珠玑,让人思绪万千。当时对于“新教育”和朱永新,这两个词,都还是很陌生,回到办公室,我上网了解了一下,才知道,所谓新教育就是让教师过上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从本次培训的三位榜样老师的课堂和教育分享中,我切实体会到了,她们作为一名教师的与众不同,以及在她们的新教育所影响下的孩子的与众不同。
我一直很欣赏新教育实验所提出的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每一项都使我眼睛一亮。新教育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行动和理念都在杨荣和宋新菊老师的课堂上展露无遗。
杨荣老师的晨诵课《星星和花》以及绘本课《小真的长头发》,都将低年级孩子的兴趣深深吸引住了。杨老师温柔的引导语言和动情的诵读,把这一首美丽又充满想象的诗深深嵌入孩子们童真的心灵,激发他们对于诗歌诵读的喜爱,更是打动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老师。绘本课也使得我陷入沉思,同样作为低年级老师,也在讲绘本课的我,为什么没能将课堂上得如此生动,没能让孩子们全身心投入想象,没能继续开拓更多的想象空间呢?也许差别就在于老师的引导语,耐心和鼓励性的评价吧。平时的我都太过于心急,急于推动故事情节,急于引导出孩子们充分而确切的想象片段,没有针对性的鼓励性评价,渐渐地,孩子们的兴趣也消磨了不少。
宋新菊老师的导读课《时代广场的蟋蟀》,亦是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阅读盛宴,让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同样被深深吸引,不只是这本书有趣而波折的故事情节,更多的是老师那幽默而又贴近孩子的语言,最大程度去激发了孩子的大胆想象,整个课堂就是一个想象力飞翔的蔚蓝天空。因此,这节课才会让孩子们恋恋不舍,不想下课跟老师告别,感染了台下的每位老师。
教室,一直被我认为是教学的主阵地,从未想过要用它来为我的教育增加几分光彩和帮助。但自从进入外小,开始自己着手设计和布置教室班级文化,也曾下放一点任务给孩子们,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原来空无一物的教育已经换了新颜,我似乎领略了一些什么。这次的培训中,三位老师都讲到教室,她们的教室,是那么温馨和饱满,就似是秋季里即将丰收的美丽原野,充满了活泼的生命气息。对于构建完整的班级文化系统,张硕果老师的《缔造一间完美教室》给了我很多具体可行的办法和理念。从杨荣老师的“葵花班”和宋新菊老师“小梅花班”,我能清晰看到,班级文化都是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不需要老师刻意去塑造和照搬他人,因为她们独特的班级课程能把孩子们每一个成长瞬间都抓住,给每个生命以专属体验,让每一次成长都有仪式感。
以小学为例,新教育的基本课程节奏: 1.的晨诵
2.每周的读写绘(低段)或阅读课(中高段)
3.每月的整本书共读、每学期的生命叙事剧展演、每学年的结业典礼„„ 4.点缀其间的种植课程、科学课程、四季课程、游学课程„„,还有那些仪式与庆典,如开学课程、生日课程、节日课程、毕业课程等等,孩子们的每一天被赋予不同的意义,生命因为这些特别的日子而联系在一起,生命也因此一点点鲜活起来。
小梅花班就是在这样一个个丰盈而有趣的课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
正如新教育的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课程的最终归宿还是要为了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的生命个个都充盈而鲜活,作为老师与这些快乐的生命编织交融在一起,教师也定能走进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中!今后,我将努力看书,学习,丰富自我,继续前行!
第四篇:教育博客---教学心得体会
教育博客---教学心得体会
一、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观念与创新思想,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属性,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统一,这就是新的教育观。创新教师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包括: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教育观,形成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新教育观;改变严守纪律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营造主动探索、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创新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要敢于打破常规,激发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欲望;尊重学生个性,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潜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以宽容、保护、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注重实践,打破封闭式教学。传统教育中之所以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就是教师思想上重知识轻实践造成的。一个大学物理教师不会修简单的收音机就是一例。要把教学活动延伸到相关联的现实生活中去,改变封闭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感受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从而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2)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3)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与学生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随时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教”,变苦学为乐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双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乐、学者亦乐。
三、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首先在于有无敬业精神,是否喈叹这项职业。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代办根草去”精神,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无怨无悔,关键在于有一种精神。从一个人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境界。我们每个人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层次,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弘扬好的风气,鼓励教师为神圣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会使每个人通过自我的修养,约束本我的不正当欲念,达到超我的境界。倘若不抓住教师敬业精神的培养,素质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楼阁,只有培养出良好的教师敬业精神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因此,欲兴事,先兴人,铸造爱岗敬业的高尚形象,并努力提供一切所必需的条件,使每个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有了这个基础,教师的教育观、质量关、人生观等就比较容易调整到位,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才会自觉地站到素质教育的前列,成为合格教师。
四、力求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认为,教育面向的是人,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成功教育强调,通过教育的改善,促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激发其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自我开发潜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从额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做好基础素质的准备。
成功教育既有改革教育目标的意义,又有改革教育方法的意义。改革教育目标的意义在于:教育的本职任务、教师的本职任务原本就应该为社会培养成功者,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主动发展。成功教育把激发、形成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作为培养目标,强调为学生修身发展的长远需要服务。改革教育方法的意义在于:改变传统的外压式的强制教育,通过教师创造成功机会,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方式,使学生产生成功体验,改变消极的自我概念,主动内化教育要求,自我开发内在潜能,主动发展个性。
在提高自身素质上狠下功夫,最后是锤炼师德师风,造就高素 质的教师队伍.我们做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应象刘局长所说的那样:尽 职、尽责、尽心、学习借鉴、研究创新,并且努力发展自己的特色。
教育博客---教学心得体会
在工作中我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做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使命感,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责任心,教师不能抱着传统的教学观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融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打造我们自己的品牌特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同时我们在工作中,又要做到尽职、尽责、尽心,随时借鉴新的教学方法为我所用, 做到它山之石可以攻心,力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对课堂教学行为的重新认识与思考,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命力的所在地,也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之一,1、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很少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够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是否与自己有关, 当学生出现与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一味埋怨学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应了学生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其特点之一,就是每节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教学,以增加课堂教学魅力,达到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目的,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2、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远远比不上他获取结果的过程重要,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重要的前提是给予他在学习和研究,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索的时间与空间,这样,他的体验才是幸福而美满的.。
3、要学会欣赏学生,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在教师的关注中,不仅会喜欢老师,喜欢上课,产生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还会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快乐愉快地学习。
三、注重备课过程,关注学生体验,提高课堂效果课堂是我们教师的主阵地。在“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的理念指导下,如何改进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思考与探索的,备课时,我们应该弃传统备课中那种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更努力追求一种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弹性”预测,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要求,讲课时,教师自己首先投入激情,才能调动学生的激情,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思考问题。总之,我收获很多,同时也感到责任很大。我深刻认识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更是教育活动的创造者,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实现自身持续发展,才能适应 高教育的要求。
第五篇:教育梦 博客梦 名师梦
教育梦 博客梦 名师梦
——让反思成为培养名师最给力的方式
一个人要有梦想,一个团队要有梦想,一个国家更要有梦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梦是灵魂,是重中之重。作为一个教师,在筑梦和追梦的路上,如何有效促进专业成长,进而成就名师梦想?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纵观魏书生、李镇西、吴正宪等知名教育教学专家的成长轨迹,莫不是如此。让我们借助博客平台,让反思放飞教育梦想,让反思促进专业成长,让反思成就名师梦想。
——题记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也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为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06年1月,依托郑州教育信息网注册运行的郑州教育博客搭建了这个平台:“它以其特有的群体和功能,为中原教育人搭建起一个现代化的教研平台,为郑州市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注入新的蓬勃活力。”在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宝华的以身示范和辐射引领下,在郑州教育信息网全体工作人员和众编辑的支持鼓励下,各位博友笔耕不辍,华章不断,在博客中积极探索教学新径,交流管理经验,品鉴生活真谛,畅谈学习情怀,一路博来一路歌,教育博客已成为展示郑州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这道靓丽的风景线中,有一道“多彩”风景线尤为引人注目,它就是被郑州市田宝华副局长及《中国教育报》提及的“二七博客现象”: “在教研员和名师的带动下,全区各个学校及名师工作室都积极利用本校博客群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教师个体之间互相砥砺,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得以强化,团队凝聚力得到提升,跨区域、大范围、多层面交流的局面正在形成。” “当然,任何“现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发展凝聚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它的美丽凝聚了二七博友太多辛勤的付出,它的芳香源于众编辑和外域博友们太多深情的呵护。在大家的支持和呵护下,二七博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蓬勃发展历程。在追逐教育梦想的路上,二七教育人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精心绘梦,用心织梦,从而让梦想轻舞飞扬,在脚踏实地的践行中铸就名师之梦,走一条前所未有的“三三”名师培养创新之路,用键盘弹奏出一曲荡气回肠的多彩之歌三部曲……
(一)绘梦篇
(梦想需要导航,需要创新,需要高瞻远瞩。铺开画纸,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共握一枝“多彩”之笔,齐心绘就一副浓墨重彩的名师培养蓝图,然后,朝着这个伟大梦想去脚踏实地的践行……)
为加快名教师培养,提高广大教师对教育教学反思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养成学习和反思的习惯,实现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型,促进名师团队集群化发展,2011年3月16日下午,二七区名教师培养工程推进会在长东艺术橄榄中心召开。当时的河南省教育厅师训处处长尹洪斌,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邵水潮,省教育厅电教馆馆长李普涛,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郑州市教育电视台台长、电教馆馆长周怀军,郑州市教育局师训处处长刘秋英,中共二七区委书记朱是西,二七区教育体育局局长刘子科以及全体班子成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二七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于珊主持。
刘子科局长从二七区“名师培养工程”的目标、思路、抓手、保障四个方面对《二七区教育体育局关于深入推进“名教师培养工程”指导意见》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努力建立教育人才高地,形成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效应,并通过这些高层次人才的聚合,实现优势互补、经验分享、思想交锋、智慧启迪,为培养造就新一代名师提供良好的专业发展条件。同时保证各校每一学科都有名师带头,通过名师的辐射带动,促进名师队伍的迅速“膨胀”和健康成长,从而促进“六名工程”整体推进,加快“教育体育名区”建设。犹记得与会的郑州市教育局田保华副局长连着说了五个“感动”,他说,“要让反思成为二七的区域文化,并坚信在反思的引领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定会更有成效。”会前,与会领导出席了二七区“名师培养中心”揭牌仪式,观看了“名教师培养工程”宣传片《反思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名师给力教育体育名区》。会后,机关各科室及二级机构负责人,各中小学校长,区名师培养中心人员,学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以及部分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代表等370多人听取了专家李迪的报告《写作伴我成长》。
这次会议,让以教育教学反思为主要抓手的 “三三” 名师培养模式正式启动。二七区教体局高屋建瓴,率先倡导广大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反思,坚定走一条教育家成长之路。一时间,各校教师建博、写博蔚然成风,写博俨然成了二七的一种潮流,一种文化。
(二)织梦篇
(梦想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但美丽的梦想,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践行,只能是纸上谈兵。二七教育人携手共进,风雨同舟,沿着绘就的蓝图,用爱心、耐心、真心,一点一点进行织梦……)
一、制定计划,明确目标,详细解读
2011年3月16日,经专家论证以教育教学反思为抓手的“三三”名师培养模式正式启动。它是由区名师培养中心——学区名师工作站——学校名师工作室组成的教师成长三级服务平台,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核心成员——发展对象组成的教师专业发展三级梯队,由合格工作室——优秀工作室——示范工作室组成的名师工作室三级攀升机制,旨在把更多的教师直接纳入培养视野,充分发挥各级名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为每位教师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位教师做最好的自己”,激励全体教师共同成长。
在这次会议上,随会下发了《二七区教师反思能力提升活动方案》,确立了三步走的方针战略:分启动宣传、多方推进、深化提升三个阶段;分反思习惯形成、反思境界内化、反思文化养成三个层次。随会还向各校下发了《反思能力提升系列学习材料》,详细解读了“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使教师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无序走向有序,更新教学观念,对于如何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型,给了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指引。
二、创设氛围,提升品质,坚定信念
1.头脑风暴:学习相关文件,认识写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介各校典型经验,树立榜样,加强宣传和引导;召开教育教学反思现场会,推介区域内教育教学反思先进经验等。通过广泛宣传,大力倡导全区教师人人建博、写博、逛博、评博,通过写教育教学反思,引领教师从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记录——发现——思考——收获,促使教师走一条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2.定期举行博客沙龙
为进一步创设写博氛围,加深博友感情,提升博客品质,用博客的视角去关注、促进教育教学,迄今为止,二七区教体局一共举行了五期多彩教育博客沙龙。每一期都有每一期的主题,每一期都有每一期的心动,每一期都有每一期的收获,回眸五届博客沙龙,有太多的精彩值得铭记,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感动。
2012年3月17日,为破解教师成长难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二七教体局率先承办了以“网络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的郑州市2012年第一期教育博客沙龙。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周怀军、二七区教体局局长刘子科等多位领导与来自各兄弟县(市)区的博友16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为助推“感动二七教育人物”评选,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012年 4月25日,以“春天,让我们一起寻找感动”主题的沙龙在马寨一中举行;2012年9月14日至16日,以“博客,激越多彩梦想”为主题的第四期沙龙暨培训活动在风景秀丽的重渡沟举行;2013年5月15日,以“弘扬正能量,成就多彩梦”为主题的第五期沙龙在春晖小学举行,刘子科局长以一个普通博友的身份与大家分享了写博的三重境界,共同畅谈职业幸福。五期沙龙的成功举行,创设了浓厚的写博氛围,增强了职业幸福感,在坚持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坚定走在成为一条教育家的康庄大道上。
三、搭建平台,倾情引领,共同成长
1.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倾情高端引领
诚邀魏书生、李镇西、吴正宪、王三阳、马骉、贾志敏、于永正、周士良、卞祖善等全国知名教育教学专家相继前来二七进行高端引领:或引领示范课,或面对面交流,或专家报告,方式不一而足。如优秀博友和李镇西、魏书生等大家面对面座谈交流,畅谈撰写反思的必要和重要性;2012年11月8日,王三阳教授以《绽放你的美丽》为主题给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区骨干教师、“感动二七”团队等做报告,他激励大家善学、勤写、多思,在互动交流、经验分享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马骉教授《立足本原保持本色》的报告,让我们了解到当前教师教育工作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沿理论、思路、方法与策略。其间,掌声不断,笑声不断,聆听大师的指点,让大家受益匪浅。此外,还诚聘魏书生、李镇西、吴正宪等为区名师培养中心顾问,全国优秀班主任周士良现落户二七教育。
2.领导身体力行,校长以身示范
二七教体局领导高度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博客,各校校长也以身示范,笔耕不辍,倾情进行引领。如听风博友坚持用反思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创造出辉煌的“马寨现象”;二七冬天的雪坚持撰写反思,至今一日一博;二七飞翔的白鸽、二七红色解放人、二七小芳、与点等一大批校长,在繁忙的工作中坚持撰写反思,用无声的行动感染和带动着本校教师。
3.自我反思,由“博”到“专”,博专结合
在领导的以身示范和名师的倾情引领下,各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撰写反思,在反思已经成为习惯的基础上,引领教师由博到专,博专结合,即写作内容从教育科研、班级管理、学科教学、理念素养、职业幸福等方面选择某一方向、某一领域进行长期关注、撰写反思,逐步实现以“专”为主,“博”“专”结合。如博友皎月晴空、小主该写博了、享受阳光等博友长期专注于课堂教学,她们从一个故事、一句名言、甚至一件生活小事都能联想到教学;博友青青芳草地写《红楼梦》读后感,能把名著和教学巧妙结合起来去写,活学活用,角度选得非常好;博友采薇的《论语》读后感结合教育教学写得厚重,很有质感;博友么么小丫在追求职业幸福感中,其清新的文字和风格让人耳目一新,优秀的博友还有很多很多,在此不一一举例。
4.同伴互助,逛博评博论博,促进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同伴互助,各名师工作站、工作室建立QQ群和博客圈,鼓励众博友积极进行逛博评博论博,通过讨论、分享、交流、点评,互相学习,交换思想,碰撞智慧,更好地促进专业成长。
5.借助博客大赛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其中
为把博客当做现代化教研平台,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力量,按照郑州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我区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郑州市举行的教育博客大赛。在第五届、第六届博客大赛中,我区的教师参赛人数、获奖人数均名列前茅,相继涌现出何世民、听风、二七冬天的雪、初荷、缘爱飞翔、温婉若玉、文雅之竹、宁静致远、行者、王秋红、海的声音、青青芳草地、我心飞扬、花光月影、小小的我、瑞雪飞、天使至爱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金奖、银奖博主。
四、运行“三三”模式,科学引领
1.区名师培养中心:依托“三三”名师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反思实行三级上传,即:先由名师工作室上传本学区工作站,工作站再上传名师培养中心,名师培养中心人员最后对博文进行筛选、加精。区名师培养中心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理论素质强,业务功底硬的优势,除了对全区教师撰写的精品反思进行筛选,发表至各大网站博客外,还积极深入一线指导各学区、各名师工作室工作。
2.名师工作站:各名师工作站(以教育共同体为牵头单位)充分发挥自身的团队优势,开展形式各异的学习、交流、研讨活动。如“一抹新绿”名师工作站,立足于实际,积极整合资源开展有效的名师培养活动;高起点,解决教师如何写教育反思的问题;重服务,为优秀反思提供展示空间,培养优秀教师不断进步。通过工作站建立QQ群和“一抹新绿”博客圈,方便成员更好、更快地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好书推荐活动’”班主任沙龙”“师德论坛”等;每月围绕一个主题撰写博文,如5月份围绕“我眼中的多彩课堂标准”在博客上开展交流研讨,定期举行共同体沙龙等。
3.名师工作室:各校名师依托学校名师工作室,以教学反思为抓手,开展了丰富多彩、极富成效的活动。马寨一中名师工作室,克服教师流动比较大,年轻教师多等困难,二七的听风博友坚持用反思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做实名师培青工作,创造出辉煌的“马寨现象”,工作室成员反思在郑州市教育信息网博客排行榜中名列前茅;长江东路小学名师工作室、兴华小学的启点名师工作室,在教师开博、撰写博文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学校的博客圈,让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加入圈子,教师之间相互浏览反思,互相学习,相互鼓励,以反思促成长,以反思促提高。
依托“三三”模式,建立精选上传机制,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切实提升撰写博文反思能力,引导教师更多关注自己的课堂,梳理自己的经验,努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学者型教师,使反思成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名师培养模式运行的整个过程。
五、建立评价机制,提升博文质量
1.开展“博客之星”评选。名师培养中心开展了全区“博客之星”评选,活动,博客之星每月一评,凡是符合条件的教师皆可以成为博客之星,并把他们的博客地址予以公布。各名师工作室、工作站也相继开展博客之星评选。优秀博文分别在名师工作站、工作室网站、《多彩期刊》等进行展示。
2.结集优秀博文集。为有效促进全区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与生活情感的交流,二七区进修学校组织人员,从教师所写优秀博文中用心筛选并编辑了二七教育博客精品反思集《在路上》,目前已经结集出版并发放到每一位教师的手中。二七各名师工作站、名师工作室纷纷结集各具特色的博文集,截止目前,共结集博文集80余本,其中名师工作室50本,名师工作站17本,个人专集若干本。
3.开展多种形式的表彰。如去年教师节,博客团队被评为“感动二七”团队,受到区委、区政府隆重表彰,极大提升了博客团队成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4.在高端平台展示优秀博友的优秀作品。鼓励教师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凤凰网建立自己的博客,集体注册“多彩多议”博客,展示原创精品博文;积极和杂志社、报社联手,鼓励教师做签约作者。
5.争取更多机会让优秀博友与知名教育教学专家、作家面对面学习交流。
三、扬梦篇
(把教育当成一种信仰,把反思当成一种习惯,把博客当成一种力量,把写博当做一种生活方式,追逐梦想,超越梦想,让梦想轻舞飞扬……)
截止目前,全区教师仅在郑州教育博客注册人数就高达5230个,暂居郑州市各县市区之首,不但广大教师参与其中,一些学生甚至家长也积极参与进去,逐渐形成了名师引领、师生同行、家校互动的良好写博氛围。目前,撰写反思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二七教育的一种风景和富有特质区域教育文化。
我区独具特色的名师培养模式,受到了国家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2011年12月,《人民日报》第18版文教周刊的《教改在基层》栏目中对“三三”名师培养模式进行强力报道;6月2日,《中国教师报》以《破解教师教育发展困境之路——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城乡教师专业发展“三三”培养模式解读》为题面向全国做了长篇报道;人民网、河南教育、郑州教育电视台等媒体也都相继做了相关报道。近三年来,所取得的名师培养成效也是显著的:我区教师先后有628人次实现了名师梯级攀升,其中教育教学专家12人,国家家名师1人,省级名师16人,省级骨干教师222人,市杰出教师1人,市名师9人等。今年,在郑州市第四届名师评选中,经层层选拔考核,博友缘爱飞翔等11人顺利入围郑州市名师人选,我区教师入围数量位居郑州市各县市区之首,并有两人光荣入围郑州市杰出教师人选。在郑州市教育局已公示的人选中,我区有9人入选2013年-2015年省级中小学名师培育对象。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师不辞学,故能成其博,师不辞思,才能成其专。在追梦的路上,让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我们,在追逐教育梦想中体味幸福,用梦想把学校与学生联系起来,用奋斗把梦想与现实、现在与未来连接起来。基于博客的反思行走,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要克服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唯有坚持,再坚持,唯有坚持才能成就卓越。让反思成为培养名师最给力的方式,让我们乘着梦想的翅膀,一起飞翔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