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活动的教学与组织
音乐活动的教学与组织
传统的音乐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学习的主动性渐渐消失了。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发展。现代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发展、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音乐课一定要让学生大胆地“动”起来。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活动的成功经历发展自信,培养勇气,种种表现的价值对人格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我认为要上好一节音乐课首先要让孩子们积极地参与。真正的去音乐世界里遨游,得到美的享受。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一些音乐游戏和舞蹈动作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孩子们的兴趣倍增,爱上音乐这门课,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课堂交给孩子,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音乐课要有轻松、愉悦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各种活动元素,以“大胆说为切入点,给孩子们创造表达情感的机会,想说就说、想唱就唱,有疑就问、有问必答,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一句话是:不要害怕,大胆说出来吧,让我们共同来解决”。对学生各种离奇古怪的想法和问题,教师要有鼓励支持的态度,调动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合作解决,使得教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越来越相互尊重和理解。从而,课堂上也慢慢形成了一种友好、宽松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孩子都乐于畅所欲言。
音乐课上要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音乐与绘画有许多相同之处。据说有许多画家在作画时喜欢听音乐,一听音乐就激发了创作灵感,从音乐中得到新的创意。一首歌曲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去充分想象一下音乐的场景和画面,再让孩子们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如:画画,写诗,写文章等多种方式。这样既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也培养了孩子们多方面的能力,发挥了他们的潜能。
歌舞就是一对孪生姐妹,载歌载舞,更能体现艺术的真谛。我依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及具有强烈表现自我的心理,指导孩子们边唱歌边表演,或将歌曲集团创编成舞蹈。通过听音乐学表演,孩子们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发展,同时也更深地体会了音乐作品,创编舞蹈更能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总之,一节音乐课必须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只有他们喜欢这门课,对他有兴趣了,教师才能更好的上好这门课。
第二篇: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唱歌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唱歌活动教育目标 小班:
1、喜欢参加歌唱活动。用自然的声音歌唱,边唱曲边做模仿动作。
2、能听前奏整齐地开始,音域一般在1—6。
3、尝试把歌词唱清楚,初步理解和表现歌曲的形象和情感。
4、学习为熟悉、短小、工整的歌曲替换部分歌词,体验创造性地参与歌唱活
动的快乐。中班:
1、喜欢演唱自己熟悉的歌曲,感受歌曲的不同性质。用自然的声音歌唱,持
正确的唱歌姿势。
2、会听间奏,音域一般在1—7。
3、能自然地接唱和对唱,能较自如地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变化来演
唱。
4、积极为熟悉、短小、工整的歌曲替换歌词并尝试将创编的歌词填入歌曲。大班:
1、积极地参与歌唱活动。能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歌唱,保持正确的唱歌姿势。
2、音域一般在1—高音2。
3、继续学习领唱、齐唱以及简单的两声部轮唱、合唱,能较自如地控制、调节
自己的歌声,较恰当地表现歌曲情感。
4、能基本独立地即兴编、即兴唱。
二、唱歌活动中幼儿学习的核心经验:
1、感知旋律要素。如感知音高、节奏等。
2、理解歌曲内容。感知、理解、记忆歌词;体验、理解歌曲的情绪。
3、掌握歌唱知识。掌握歌唱的呼吸、姿势;运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形成正确合 作歌唱的意识和技能。
4、体验歌唱形式。感受不同歌唱形式(齐唱、对唱、接唱、领唱、伴唱、轮
唱);体验合作唱歌的快乐。
三、唱歌教学活动基本模式
1、教师用容易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出歌曲。
2、教师用容易让儿童清楚感知的方法反复让孩子听赏新歌。注意点:
• 一定要给予孩子多次倾听歌曲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听出歌词内容,有利于幼儿记忆歌词,同时培养孩子听的能力和习惯。
• 教师的范唱要以清唱为主。姿势-端庄、表情-自然、亲切、声音-做到音要准、节奏要稳、旋律要特别熟、吐字要清晰、动作要适当的加一些,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要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孩子,让孩子主动的积极的要学这首歌曲。
3、教师帮助儿童分析、理解和记忆歌词。
4、教师用全曲带唱的方法帮助儿童初步掌握新歌。注意点:
• 在连贯唱歌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孩子唱清难点词句。在必要时教师可用单句练习的方法帮助儿童掌握新歌中的难点。
• 幼儿初步学唱歌曲时不熟练,最好由教师钢琴伴奏、适当放慢速度带领孩子唱歌。• 每一次唱歌可以提一些唱歌要求,如听清前奏、口型要求、唱清歌词等要求。• 初步学唱歌曲时避免让孩子边唱边动作或边唱边游戏,以免出现孩子只做动作不唱歌的情况。
5、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演唱组织形式,不断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帮助幼儿在多
次唱歌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新歌。
注意点:
• 新授歌唱活动重点应放在如何使孩子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歌曲,第二课时活动重点是如何唱好歌曲,并尝试变化唱歌形式或创编。
打击乐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打击乐活动教育目标
小班:
1、喜欢玩弄打击乐器,感受手铃、串铃、碰铃、木鱼等容易演奏的打击乐器不
同的音色,喜欢参与集体的演奏活动。
2、学习遵守演奏打击乐的基本规则。
3、能独立地随熟悉的音乐有节奏地演奏,能参加两至三种乐器的齐奏,学习看
指挥开始和结束演奏。
4、大胆地用乐器演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能创造性地变化演奏方案,体验节奏
活动的乐趣。中班:
1、喜欢随音乐演奏打击乐器,继续学习几种乐器的演奏,用打击乐器设计简单的固定节奏型。
2、自由探索和尝试几种打击乐器(铃鼓、圆舞板、鼓、沙球、蛙鸣筒等)的演奏方法,能为歌曲或乐曲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和音色。
3、能进行简单的打击乐合奏并保持自己的速度和节奏型,能对指挥的要求作出积极反应,在集体中学习保持与音乐、与他人协调一致。
4、大胆地用乐器、自然物的不同音色、节奏型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对事物的认识。
5、进一步养成爱护乐器的态度和习惯。大班:
1、积极参与节奏活动,学习更多乐器(三角铁、双响筒、钹、锣等)的基本演奏方法。
2、主动参与自制乐器,辨别乐器的音色。
3、进一步体会各种演奏方案中音色、音量、节奏型配置的表现规律,积极参与合作,集体设计演奏方案。
4、进一步养成对集体和乐器负责的积极情感。
二、打击乐活动中幼儿学习的核心经验:
1、了解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和音色特点。
知道打击乐器的名称;掌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式,能用自然协调的动作进行演奏;了解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及其与演奏方式的关系。
2、根据作品简单配器。
根据音乐作品选配乐器,确定演奏方式;根据音乐作品选配合适的节奏型;能够用简单的图形、符号记录设计好的配器方案。
3、理解指挥手势语汇。
知道准备、开始、结束等手势语汇;知道指挥手势是如何表现打击乐演奏中节奏、音色、力度等方面的变化;能够进行简单指挥,使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
4、合作演奏打击乐。演奏时能注意倾听整体效果;能配合其他声部共同演奏。
三、打击乐教学活动基本模式(案例:在钟表店里)
1、教师用容易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出主题。
2、感知、熟悉音乐或进行简单的节奏活动。
了解乐曲的旋律特点(音乐性质、拍子)、乐句,感知音乐固定节奏。
3、模仿学习或为乐曲设计配器方案。
利用变通总谱,让幼儿明确演奏的乐器和节奏,并组织幼儿进行分组演奏。(1)为乐曲配器。通过探索选择与音乐形象声音相符的乐器。(2)为不同乐器设计演奏节奏型。(3)分声部练习。(先徒手再拿乐器演奏)
4、尝试合作演奏(1)看图谱演奏。
(2)教师指挥跟音乐合奏。
(3)请幼儿担任指挥者,并指导其指挥演奏。
(4)幼儿相互交换乐器演奏(乐器放在原处,幼儿交换位置)。
5、改编配器方案演奏。
部分改变乐器、节奏型或合作演奏方式。
注意点:
• 遵循基本规律:先徒手后乐器;先分组再合奏。
• 在选择乐器、节奏、确定演奏方案时应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 注重打击乐活动规则的培养,指导幼儿正确打击乐器的方法以及看指挥的习惯。
例:在钟表店里
1、欣赏音乐,展开想象(通过猜猜可能去什么商店?表达对音乐的感觉)
2、根据钟表的声音特点为音乐选择合适的乐器
(听辨有几句乐句,自主探索选择乐器制定演奏方案)
3、配乐演奏
(看图谱徒手演奏,再用乐器合作演奏后,变化乐器进行演奏)韵律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韵律活动包括律动、舞蹈、音乐游戏及歌表演。
一、韵律活动教育目标 小班:
1、能跟随音乐做简单的模仿动作(如动物模仿、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2、喜欢参与音乐游戏和有简单舞蹈动作的活动,能随音乐做简单律动。
3、基本能感受音乐节奏、旋律的显著变化随之变换动作。能用上肢、下肢
等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情感和内容。
4、能自己想出简单的动作进行创造性的表现,体验韵律活动中表达、创造
和交流的快乐。中班:
1、愿意跟随音乐做模仿动作或由基本动作组成的简单律动。
2、继续学习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体验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
3、能随音乐的变化改变动作的力度、速度、节拍、难度等,有节奏地自由
动作。
4、继续了解一些创编韵律动作组合的规律。大班:
1、乐意随音乐节奏尝试按自己想象自由地做模仿动作、律动及简单的舞蹈
动作。
2、进一步掌握几种舞蹈的基本语汇和律动的组合形式,积极参与韵律活
动。
3、能较准确地随音乐的变化改变动作的力度、速度、节拍、节奏型、难度
等。
4、尝试为歌曲或音乐配上动作,喜欢自发跟随音乐进行简单地自由舞蹈。
5、进一步了解一些创编韵律动作组合的规律,积极参与创造性韵律活动。
二、韵律活动中幼儿学习的核心经验:
1、运用身体做出各种动作。
能够做出拍手、点头等反射动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本动作;
能够观察生活,做出鸟飞、鱼游等模仿动作;
能够做出带有表演性质的简单舞蹈动作。
2、跟随音乐做动作,使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
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根据音乐作品的情绪、风格、结构等做动作。
3、运用动作创造性地表达音乐感受。
能够根据音乐作品的主题、形象地创编动作;
能够用动作表现音乐作品的情绪、情感、以及自己的心理体验。
4、与他人合作进行韵律活动。
能够与他人配合,共同进行动作表演;
在进行韵律活动时,能和他人共享空间。
三、韵律活动基本模式
模式一:示范→模仿→练习的模式
1、教师用容易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出主题。
2、欣赏表演作品
3、幼儿感受理解作品
(1)欣赏表演,幼儿说说做做看到的动作,分解模仿动作。(2)再次欣赏,教师用语言介绍,帮助幼儿理解动作的含义。
4、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带领幼儿连贯做动作或动作组合。
5、难点动作重点练习
6、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表现组织形式,创设多次的表现机会,使幼儿逐步
达到熟练掌握。
模式二;引导→探索→创编的模式
1、教师用在引导幼儿回忆有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主题。
2、组织幼儿倾听、分析、体验音乐,进行音乐形象的想象。
3、确定探索方向,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动作,教师观察。
4、教师根据幼儿表现的情况,请幼儿个别表现,教师加以提炼美化,组织
幼儿互相学习。
5、经验迁移,幼儿再次表现,鼓励幼儿自由借鉴吸收同伴好的动作,继续
创编更多更好的动作。
6、在教师启发下将幼儿创编的动作串联起来,教师完整表演,幼儿共同学习。
注意点: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韵律动作。
小班:选材时以一般生活动作、动物模仿动作为主,上肢和下肢分开动作。
中班:以律动模仿动作和简单的舞蹈为主,要相应的加强手脚配合能力的训
练。
大班:律动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已成为幼儿园韵律活动的主要内容,手脚配
合、身体协调性动作增多,鼓励幼儿有表情地动作。
2、动作选择规律:
从大的整体动作到小的精细动作;
从不移动动作到移动动作;
从单纯动作到复合动作
听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听赏活动教育目标
小班:
1、喜欢倾听周围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
2、努力听辨音乐中差异明显的音区高低、力度强弱、速度快慢。
3、喜欢听性质鲜明的乐曲和歌曲,知道要安静地听。
4、喜欢用自己的体态、嗓音和动作参与欣赏活动,进行多种方式的创造性
表达。
5、能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地倾听或观看自己喜欢的音乐舞蹈表演。中班:
1、喜欢欣赏不同性质的音乐,对其性质进行初步区分。(摇篮曲、进行曲、舞曲等),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乐(歌)曲的特点。
2、愿意倾听音乐,并发现音乐主题(音乐形象、性质),能寻找回旋曲中重复的乐段。
3、能听辨音乐中差异比较明显的音区高低、力度强弱、速度快慢。
4、喜欢用多种方式表现欣赏音乐的感受。
5、能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地倾听、观看音乐、舞蹈、戏剧表演。
大班:
1、喜欢听赏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如名曲、优秀儿童歌曲、古典音乐等),感受不同音乐的美感。
2、乐意感受不同结构的音乐,并产生一定的联想(如三段体的音乐)。
3、能够大胆地运用多种音乐的、非音乐的表征方式(歌唱、舞蹈、演奏、语言、绘画、制作、构造、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参与欣赏活动,表
现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和创造,提高体验和表达音乐情趣的能力。
4、养成有情感参与的安静倾听音乐、观赏舞蹈表演的习惯。
二、听赏活动中幼儿学习的核心经验:
1、感知音乐要素。感知音乐的速度、力度、旋律和曲式结构等。
2、体验音乐风格。体验不同区域、民族特色的音乐;感受不同音乐体裁的乐曲。
3、感受音乐意境。理解和简单描述音乐的内容、情绪情感,展开音乐想
象。
三、听赏活动基本模式
一段体音乐欣赏模式:
1、教师用容易引起儿童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出主题。
2、完整地听赏作品。
3、运用辅助材料帮助幼儿感受理解音乐作品。(图谱、语言、舞蹈等)(1)听辨乐句
(2)感受音乐形象或意境
4、用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语言、动作、图画等)多段体音乐欣赏流程:
流程一:
1、教师用容易引起儿童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出主题。
2、完整地听赏作品,听辨曲式。
3、分段欣赏,引导幼儿表现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完整欣赏表现。
流程二:
1、教师用容易引起儿童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出主题。
2、分段欣赏音乐作品,引导幼儿表现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3、完整地听赏作品,幼儿用不同形式表现。
注意点:
1、选择的音乐欣赏作品性质要明显(进行曲、摇篮曲、情绪变化明显的多段体音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节选,选择作品中比较长见的乐段或节奏变化明显的乐段进行提炼。
2、运用音乐图谱将抽象的音乐用形象化的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图画、符号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帮助幼儿较好地理解音乐的性质、旋律、节奏、特征、曲式结构特征,强化音乐审美感受,提高音乐记忆效果。
第三篇:关于组织好幼儿的音乐活动
爱音乐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许多孩子从小就喜欢能播放音乐的小玩具。到了三岁左右,孩子们在愉快的音乐活动中,能够自由地歌唱、舞蹈,体验音乐带来的丰富情感。同时,幼儿也能够学会与别人合作,发挥主动、自觉探索知识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记忆力与专注的学习态度。因此,我们应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良好的音乐教育。要组织好幼儿的音乐活动必须注重以下的几点:
一、选择适当的音乐活动教材
由于幼儿的生理发育以及认知水平都还比较低,因此,音乐活动的教材应当选取歌词易上口、音域较窄、节奏简单的内容进行。
理解歌词方面:一般来说,幼儿比较容易理解与他们的生活和兴趣比较相关的歌词。例如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袋鼠妈妈》等,孩子们在学习这样的歌曲时,能够与自身的认知条件相符合,容易记忆,也能够朗朗上口。
音域方面:儿童的发声器官在整个学前期是处于生长发育状态,声带短小而且柔嫩,因此,在幼儿园的集体音乐教育活动中,应遵循此规律进行选材。
在节奏方面,最好的节奏是能够与儿童自身的生理活动,如心跳、呼吸、脉搏的节奏等相适应,或与儿童的身体动作,如走路、跑步等的节奏相协调,儿童掌握起来也比较轻松。例如歌曲《小星星》、《小鸭子》等。
二、注重音乐活动的游戏性
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比较低,注意力不易集中,还容易情绪化,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自身的想像,因此,幼儿的音乐教育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在开展音乐活动的时候,应当以采用接近幼儿本性,能以自然而然的、自由自在的手段和方式将幼儿带入音乐的天地,和音乐成为朋友和方式进行。而具有游戏性的音乐活动,则是最接近幼儿的本性,最容易引发和维持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将幼儿顺利带入游戏的情境中进行的。在教学实践中,游戏化的教育以其活泼多变的形式给刚跨入幼儿园的宝宝们带来了许多的快乐体验。要实现游戏化的音乐活动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要创设良好的音乐游戏情境,培养幼儿的愉悦情绪,激发幼儿学音乐的兴趣。
幼儿心理学表明,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前儿童的行为充满情绪色彩。幼儿的情绪具有情境性的特点,常常被外界所支配,某种情绪往往随着某种情境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消失。因此,有人甚至认为学前儿童是“情绪的俘虏”。愉快的情绪往往使幼儿愿意学习,不愉快则导致各种消极行为。因此在小班进行音乐活动时,首先要注重创设适合的心理氛围。创设良好心理氛围的离不开与音乐活动相适应的环境以及语言这两个方面的创设。
2、以音乐知识为基础,强化音乐活动中的游戏规则。
当幼儿初步认识了音乐知识以后,就可以以音乐知识点为游戏规则,让幼儿进一步掌握音乐知识。如在音乐游戏《捉迷藏》中,当宝宝们了解了猫妈妈的声音大,小猫声音小的规则以后,就可以分角色扮演猫妈妈和小猫,当听见弱的声音时,就表演小猫,当听见强的声音时,就表演猫妈妈。在音乐游戏《小青蛙》中,当听见活泼的音乐声时,孩子们可以心情地表现小青蛙的各种动作,当听见轰隆隆的雷声时则要赶紧躲起来。就这样,孩子们在有规则的音乐游戏中,尽情享受着音乐所带来的快乐情感。
音乐是幼儿的表达形式,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方式,无论是寄音乐于游戏当中,还是寓游戏于音乐当中,都要将这两个因素有效地结合,使音乐活动更具有趣味性,让幼儿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与探索乐趣,也从中学习到严谨科学的音乐知识。音乐活动中的游戏性可以让音乐活动的形式和方法都更自由、灵活、丰富多彩,让小朋友们能够经常体会到“和玩一样”的感受,从而自觉自愿地、快乐而不知疲倦地投身于其中。
总之,音乐是启迪“美”的教育,能够带给人以愉悦的心情,“美”的享受。在幼儿的音乐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感受“美”为导向,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充分发挥音乐活动的游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素质,使幼儿的情感世界得以丰富,增强自信心、成功感以及合作能力,为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之成为热爱生活,乐于创造的人。
第四篇:如何设计与组织好新歌教学活动
如何设计与组织好新歌教学活动
通过本次的国培我感觉自身素质提高了很多,对音乐课也有自己的见解,以下为如何设计与组织好新歌教学活动的想法:幼儿园集体歌唱活动开始程序的设计,实际上是指在幼儿园集体音乐教育情境中幼儿第一次接触歌曲的活动设计,也可以说是歌唱教学系列活动中第一层次的活动设计。一种简易的方法如果应用得合理,不但能够减轻教师教授于幼儿学习的负担,提高有限教学时间段内的教学效益,而且还能够使平淡枯燥的新歌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一)由动作开始的设计
该访法的适应范围:歌曲歌词简单且多重复,特别是歌词内容直接描述动作过程或比较富于动作性。但时,有些时候这种方法还会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如动作可以暗示儿童歌曲中比较特别的旋律、节奏或不容易记住的歌词等。
这种方法的最典型特征就是“从动作开始”或“动作在前”。
1、教师提出并直接展示一种或一套简单有趣的动作或动作游戏。幼儿开始对教师提供的动作性模仿或游戏的时候,教师同时演唱或者播放新歌为幼儿的活动伴唱。如《头发肩膀膝盖脚》,原歌词是:“头发肩膀膝盖脚,膝盖脚,膝盖脚,头发肩膀膝盖脚。”
(1)教师提出游戏方式:全体幼儿先把双手轻轻放在脸颊上,教师喊出身体某一部位的名称时,全体幼儿须以最快的速度将双手移到盖部位上去。
(2)教师以随意的顺序喊,有时快有时慢,以使幼儿感到紧张有趣。
(3)教师改用歌词中的顺序喊并逐步加快,让幼儿逐步发现其中重复的规律。(4)教师改用歌唱的方式发出指令,让幼儿逐步熟悉歌曲的整体形象。
2、教师提出某种形象活动,邀请并指导幼儿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进行表现。在教师带领下,幼儿对创编好的成套动作进行模仿或练习时,教师同时演唱或播放新歌为幼儿的活动伴唱。如《毕业歌》,原歌词为:第一部分“时间时间像飞鸟,嘀嗒嘀嗒向前跑,今天我们毕业了,明天就要上学校。”第二部分:“忘不了幼儿园的愉快欢笑,忘不了老师们的亲切教导。”第三部分:“老师老师再见了,幼儿园幼儿园再见了,等我戴上红领巾,再向你们来问好。”
(1)教师邀请幼儿创造出两种身体动作分别表现钟表秒针嘀嗒运动的样子和大自鸣钟摆锤敲正点时运动的样子。(前者应该小而短并且比较轻快,后者应该大而长并且比较悠远)
(2)教师演唱歌曲的曲调,第一、三部分唱的轻快,第二部分唱的深情,并邀请幼儿边倾听边根据音乐的性质自选合适的动作与自己的歌声相配。
(3)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的第一、三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并且是轻快活泼的,第二部分的曲调是不同的并且是深情的。
(4)教师出示挂图,一边带领幼儿做动作一边范唱歌曲。
3、对于有些词、曲难度比较大的歌曲,也可以采用教师直接展示或引导幼儿创编一套伴随歌词朗诵进行的动作或动作游戏,并利用第一次活动,学习伴随动作进行的歌词朗诵;再利用第二次活动,学习演唱歌曲和进行相关的游戏活动。如《都睡着了》: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体验歌词的意境,然后一边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一边带幼儿做动作和朗诵歌词。
(2)引入游戏。在带领幼儿做动作和朗诵歌词的过程中,假如游戏,如被教师拍到头的幼儿,在念和做“都睡着啦”一句歌词时,自动走到中间的空地上蹲下做睡着状。歌词全部念完被教师拍到头的幼儿当小白猫,学冒绞,所有幼儿都立即上位;作为小白猫的幼儿可以追捉没有能够及时上位的幼儿。(第一次活动)(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体验歌词的已经并回忆歌词,并带领幼儿复习动作和歌词。(有配琴教师的班级可用琴声伴随师幼的朗诵)
(4)教师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练习将歌词填入曲调唱出。(注意唱出意境)(5)引入游戏。教师请一部分幼儿扮演歌曲中的角色(可以带头饰也可以用动作表示),另一部分扮演“星星仙子”在演唱“都睡着啦”一句时,用动作“施墨法”。当唱到“我们不要把它们吵醒”一句时,下位去轻轻抚摸先已“睡着”的角色,唱到最后一剧事业做睡着状。其他游戏方法如前述。
(二)由歌词创编开始的设计
该方法的适应范围:词曲内容简单且多重复,歌词语法结构单纯清晰,歌曲具有某些语言游戏性质。当然,对于有经验的教师来说,这种方法也会有比较广泛的适应性。这种方法的最典型特征就是“从歌词创编开始”或“歌词创编在前”。
1、教师直接提供新歌的第一段歌词,并且边演唱做动作表演的方式引发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的表述结构”。紧接着邀请幼儿创造性地提出其他形象,由教师将幼儿提出的新形象填入歌曲“替换”原歌词中的相应部分并演唱出来。如此反复,并逐步邀请幼儿尝试进行新词的直接填唱。如《胡说歌》:(1)教师直接演唱第一段歌词。该歌曲实际上只是将唯一的一句歌词:“你把袜子挂在耳朵上吗?”重复五遍。
(2)教师再演唱一次,并邀请幼儿和教师一起跟随歌声做有关动作。
(3)教师邀请幼儿提出其他生活中非正常的穿戴方式,并帮助幼儿用与歌词相通的表述结构将新的形象编成歌词,再邀请幼儿创编相应的身体动作。
(4)教师演唱新编出来的第二段歌词,并邀请幼儿和教师一起随歌声做新创编出来的有关动作。2、教师提供某种情景,引导有用语言来表述这种情境,再将幼儿提出的语言组织成歌词并演唱出来。如《再见吧冬天》:
(1)教师设置情境:冬天就要离去,大家怀念冬天中许多美好的事物,因此既对冬天说再见,又希望冬天再来。
(2)教师邀请幼儿说说对冬天的美好印象,如下雪、结冰以及各种有趣的冬季游戏等。
(3)教师将幼儿提出的某一种事物遍填到歌词中唱出来。如“再见吧雪花!再见吧雪花!再见吧冬天!希望你再来吧!”
(4)教师邀请幼儿按照歌词的结构自己组织歌词,并与创编的幼儿一起将新歌词填入曲调并唱出来。
(三)由情境表演开始的设计
该方法的适应范围:歌曲歌词内容反映的是一些简单的、幼儿可以“一目了然”的情境或事件,同时这些情境和事件是幼儿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的。
该方法的最典型特征就是“从情境表演开始”或“情境表演在前”。这里所说的情境表演在实际操作中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是教师或幼儿在现场做的哑剧表演或歌舞表演,也可以是教师或有而利用木偶或其他功能类似的教、学具做的情境表演,还可以是教师播放有关情境表演的投影。
其中首选的方式是各种现场的哑剧表演。现场哑剧表演的长处是:其一,表演者在时空方面与观赏着最为贴近,更容易相互吸引和交流;其二,表演者离观赏者最近,便于观赏者注意和看清表演的细节;其三,表演者不需要为这类表演活动作太多的准备;其四,一般也不需要额外的经济投入。当然,其他各种方式的适当穿插使用也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
情境表演的设计应该重点突出,表演动作要能“点睛”、“出彩”,而不是“面面俱到”、“平铺直叙”。
1、教师表演,用动作象征性地表述歌词的全部内容。如《谁饿了》:
(1)教师表演,用动作象征性地表述歌词的全部内容。如“一只大猫出来了”(模仿动物走路的样子),“肚子饿得咕咕叫”(表现肚子难受的样子),“看见了小老鼠”(表现看见事物很惊喜的样子),“啊呜啊呜吃完了”(现作出狼吞虎咽的样子,再做出吃饱后很满足的样子)。
(2)教师邀请幼儿猜想自己的表演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一开始是谁来了?它怎么了?后来它突然看见了什么?最后它又怎么了?
(3)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想组织歌词并带着前述的表演动作来演唱。歌词可能是任何动物及其喜爱的食物。(4)教师邀请幼儿一起随歌声做动作。
2、教师邀请本班或其它班级的个别幼儿事先准备好一套表演,或教师临时邀请个别幼儿配合教师做一套表演。该表演象征性表述了歌词的全部内容或只是提示了歌词的主要内容。如《小小蛋儿把门儿开》:(1)教师请一位„幼儿“躲”到一幅“蛋”的图画后面(“蛋”图中间有横向裂纹,上部可以打开,后面是空的),幼儿的头部可以露出来,并在其他幼儿看不见的情况下,给该幼儿戴上小鸡的头饰。(2)教师告诉其他幼儿自己将去“敲门”,让幼儿猜想开门以后会有谁走出来。
教师去“敲门”,打开“蛋”图的上部,戴小鸡头饰的幼儿将头不露出来,教师绕到图后牵者“小鸡”的手将他领出来,并鼓励他用小鸡的叫声向其他幼儿问好。(3)教师拥着扮演小鸡的幼儿演唱歌曲。
(4)教师重复上述程序,只是每次更换一位幼儿及其佩戴的一种卵生动物的头饰。
(四)由故事讲述开始的设计
该方法的适应范围:歌曲歌词含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表述的内容和语言结构也都较前一种稍复杂,通常含有难以用动作表现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描述、情节发展和人物对话等。另外,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和记忆,往往在讲故事时还可以用图片或活动图景的方式配合。在采用这种设计时,教师应该十分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核心是帮助幼儿弄清和记住歌词、语法结构和内容的逻辑顺序,因此,气氛、趣味的渲染应该注意为理解和记忆服务,而不应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该方法的最典型特征就是“从讲故事开始”或“故事在前”。
1、教师讲故事。如《迷路的小花鸭》:
(1)教师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一个池塘,池塘边有一棵柳树,柳树下有一只小小的花鸭,小花鸭正在伤心地哭。教师在请幼儿猜想:小花鸭为什么要伤心地哭?最后,教师完整地讲述第一段歌词中的故事并告诉幼儿:因为小花鸭“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也找不到自己的妈妈,所以,它正在哭着叫妈妈呢!
(2)教师指着挂图,把第一段歌词所讲的故事清唱给幼儿听。
(3)教师邀请幼儿一起来猜想:后来是谁看见了小花鸭?他是怎样帮助小花鸭的?帮助小花鸭的人心里高兴会怎么做?
(4)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想重新改编第二段歌词中的故事并清唱给幼儿听。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讲故事。如《蝴蝶花》:
(1)教师出示挂图,图上有一个小朋友正在捕捉草地上停着的一只蝴蝶。
(2)教师指着挂图讲故事并要求有而观察,然后总结:这个小朋友看见草地上“有一只小小的花蝴蝶”,他“轻轻地走过去想要捉住它”。可是一直走到蝴蝶跟前,蝴蝶也没有飞走。小朋友很奇怪,为什么蝴蝶不害怕我呢?
(3)教师邀请幼儿猜想:为什么蝴蝶不害怕?
(4)教师揭出谜底:“哦!原来是一朵美丽的蝴蝶花!”教师边以哑剧表演动作边演唱歌曲。
(五)由歌词朗诵开始的设计
与适宜采用故事讲述导入的歌曲相比,这一类歌曲中歌词的语言逻辑更加复杂,但情境性、故事性却又比较弱(当然,故事性较强的歌曲有时也可以采用此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将歌词单独分离出来,用儿歌或诗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分散词、曲同时学习的困难,并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把幼儿的注意力更有效地集中在歌词的音韵、节奏等特殊审美特征上。而在第二阶段的教学中又可以把幼儿的注意力更有效地集中在曲调和词曲的关系上。
该方法的最典型特征就是从“学习歌词朗诵开始”或“歌词朗诵在前”。
如《蜜蜂做工》原歌词为“嗡嗡嗡嗡嗡嗡,大家一起来做工,来匆匆去匆匆,做工兴味浓。春暖花开不做工,将来哪里好过冬,嗡嗡嗡嗡嗡嗡,别做懒惰虫。”
1、教师教幼儿学习朗诵《蜜蜂做工》歌词。
2、教师示范用较快的速度吟唱歌词,即用类似唱歌的方法朗诵。注意突出歌词的节奏以及每句终结处所押的“ong”韵和“阴平”、“阳平”的音调变化。
3、教师鼓励幼儿和自己一起吟诵歌词,同时用琴声为幼儿的吟唱伴奏。
4、教师鼓励幼儿集体、独立吟诵歌词,并请幼儿同时注意跟随琴声的伴奏。
(六)由游戏开始的设计
历史上有许多传统的幼儿游戏都是伴随歌曲边玩边唱的。在更早期的教育传统中,这种游戏歌曲也都是在学玩游戏和玩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的。但不知何时,教师习惯了把游戏和歌曲分开来作为两个独立的内容来教授,这就把原本自然的活动人为地弄得不自然了。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只不过事物恢复到它的本来面目。
该方法的最典型特征就是“从游戏开始”或“游戏在前”。如《丢手绢》:
1、教师教幼儿玩《丢手绢》的游戏。教师扮作丢手绢的人,并在每次从头开始玩时清唱歌曲。
2、幼儿轮流扮作丢手绢的人,教师在每次开始玩时带领全体幼儿清唱歌曲。
3、大家一起轮流扮作丢手绢的人,每次改由丢手绢的人清唱前三句,其他人一起清唱最后两句。
(七)由填充参与开始的设计
可以使用“填充参与”导入方法的歌曲虽然不多,但恰当地使用方法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使用“填充参与”方法的歌曲的主要特点是:歌曲中含有不断重复出现的简单的词、曲“动机”。
该方法在操作程序方面的最典型的特征是在教师第一次范唱歌曲时,幼儿就用朗诵或歌唱的方式来参与。幼儿参与的部分主要是歌曲中不断重复的那些“动机”。如《顽皮的杜鹃》原歌词:“当我走在草地上,咕咕,听见杜鹃在歌唱,咕咕,当我轻轻走过去,咕咕,杜鹃飞向小河旁,咕咕,我又赶紧跑进去,咕咕,它又飞向远方,咕咕,咕咕,咕咕……”
1、教师提出和幼儿一起玩一个小朋友和杜鹃捉迷藏的游戏,并于幼儿讨论杜鹃是怎样叫的。
2、教师用一根树枝挡住自己的脸,邀请幼儿在教师的脸露出来时整齐地照规定的节奏和音高唱“咕咕”。
3、教师完整地翻唱歌曲时,并邀请幼儿在教师把脸从树枝后面露出来时整齐地唱“咕咕”。
(八)由副歌开始的设计
“副歌前置”的方法主要是针对那些带有“副歌”的比较大型的歌曲提出的。由于“副歌”通常都是为增加气势、强调主题而特别设计的,所以,在创作手法上也更加强调重复。换句话说,“副歌”一般都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激发情绪,也更容易“上口”和记忆。所以,先学会唱“副歌”,再在教师范唱整首歌曲时要请幼儿用演唱“副歌”的方式参与,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该方法的最典型特征就是“从副歌开始”或“副歌在前”。如《秋天多么美》:
1、教师邀请幼儿做一个“看样学样”的游戏,一共两个动作:拍腿和挥手。教师即兴地重复或变换动作,幼儿即兴反映跟随。
2、教师边唱副歌边做动作,并要求幼儿注意观察教师在唱什么歌词的时候做什么样的动作。(教师在唱“来来来”的时候拍腿,在唱“秋天多么好”的时候挥手)
3、教师教幼儿初步学会边唱副歌边做动作。
4、教师出示挂图,指点挂图上的有关内容清唱整首歌曲。在副歌开始前教师用“来……”字重新给幼儿起音,并用指挥手势邀请幼儿参与进来。
再如《小鼓手》原歌词:“我是一个小鼓手,小呀小鼓手,敲起大鼓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花儿听了微微笑,草儿听了点点头,小鸟听了跳起舞,小朋友听了多高兴。嘿!我是一个小鼓手,小呀小鼓手,敲起大鼓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1、教师出示一面小鼓,用鼓槌敲击出副歌(歌词中加线处)的节奏。
2、教师要请幼儿用敲鼓的动作和嗓音模仿的鼓声表现副歌的节奏,教师用琴声为幼儿伴奏。
3、教师教幼儿学会唱副歌。(歌词即模仿鼓声的“咚咚”声)
4、教师出示挂图范唱歌曲,并在歌词顺序容易混淆的地方(“花儿听了微微笑,草儿听了点点头,小鸟听了跳起舞,小朋友听了多高兴”)指点挂图上的有关内容。在副歌开始时,用指挥手势邀请幼儿参与进来演唱副歌。
(九)由无意义音节玩唱开始的设计 所谓“无意义音节”,是相对有意义的歌词系统而言的。有时候,我们邀请幼儿用“啦啦啦”、“嘟嘟嘟”、“嘀嘀嗒嗒”或用唱乐谱唱名的方式来玩完唱唱,往往也可以起到增加情趣、降低学习难度的效果。这些“奇奇怪怪”的声音,有时可以由教师向幼儿提出建议,有时也可以由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无意义音节玩唱”的方法可以放在任何程序之中,如果作为导入的程序就要安排在新歌学习的开始部分。
1、这种处理可以是为较小年龄幼儿设计的,并作为歌曲学习的导入步骤安排在幼儿第一次接触新歌时。如《小乐器》:
(1)教师提供若干打击乐器并分别演奏,让幼儿一一倾听乐器的声音和节奏。
(2)教师鼓励幼儿用动作和嗓音分别模仿乐器的声音。教师用琴声给幼儿伴奏,逐步使幼儿能够唱出这些乐器的模仿声。
(3)教师继续鼓励幼儿想象出各种“奇怪”的乐器,及其发出的“奇怪”的声音。如“叽咕叽咕”、“喀啦喀啦”等。
(4)教师帮助幼儿把这些新发明的乐器声音填到音乐中去唱着玩。
2、这种处理也可以是为较大年龄的幼儿设计的,并且作为对歌曲的新的表演处理安排在歌曲学习中比较靠后的部分。如《邮递马车》:
(1)教师教幼儿学会用打击乐器为这首歌曲的录音音乐伴奏。
(2)教师引导幼儿创造无意义音节。要求能够表现出马车声由远渐近又由近减远的形象和人们迎接邮递马车时的愉快心情。
(3)教师评价、组织幼儿的意见,调整自己原先的设计。(4)教师与幼儿一起尝试演唱新处理过的新歌词。如以下范例:
第1~2句:无意义音节“du”。第3句:无意义音节“da”。第4句:无意义音节“la”。
第5~6句:歌词“听啊,听啊,听啊,听啊,马车来了!邮递马车心爱的马车!” 第7句:无意义音节“la”。第8句:无意义音节“da”。尾声:无意义音节“du”。
(十)由直观形象开始的设计
该访法的适应范围:歌曲歌词含义对幼儿来说不够明确,歌词的先后顺序比较容易混淆。过去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使用图片等直观来帮助幼儿学习,但在使用时不太能够注意突出重点,有时不但没有能够帮助幼儿反而干扰了幼儿。因此,在这里重新提出这种方法,是要请教师特别注意方法运用与幼儿学习困难解决之间的关系。
1、突出顺序法。
如在歌曲《来了一群小鸭子》中,幼儿的实际困难是“小白鸭、小黄鸭乐得嘎嘎脚,小灰鸭、小黑鸭吵着要洗澡”。由于何种颜色的鸭子在前后没有什么道理可言,所以,在图画中,鸭子按歌词中颜色出现的顺序排列比只画一池塘鸭子更有助于解决幼儿的记忆困难。
再如在歌曲《小鼓手》中,幼儿的实际困难是“花儿听了微微笑,草儿听了点点头,小鸟听了跳起舞,小朋友听了多高兴。”由于这些事物的先后顺序及其活动也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言的,所以,仅按歌词中的顺序排列表现这些事物活动的图片,比一张包括小鼓手在内的所有歌词内容的图片更有助于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容易搞混的地方。以上两例所用方法可称为突出顺序法。
2、突出重点法
如在歌曲《画妈妈》中,幼儿的实际困难是总会忘记第一段的第一句是“小腊笔画呀画”,第二段的第一句是“好妈妈笑哈哈”。所以,教师在范唱前应该特别强调是用“小腊笔”来画妈妈,并在范唱地一段歌词时用黑颜色的笔画出妈妈的脸(如在黑板上画则用白粉笔)。在范唱第二段前教师将笔换成红色的,在唱“笑哈哈”时画出妈妈的大嘴巴,在唱“胸前戴朵大红花”时在妈妈脸的斜下方画出一朵大红花。除此而外,在幼儿尚未熟练之前,教师最好每次都在开始场地一段前“拿笔的动作”提示幼儿唱“小画笔画呀画”,在开始唱第二段前用“指点图上妈妈嘴巴的动作”提示幼儿唱“好妈妈笑哈哈”。这种方法可成为突出重点法。
3、突出关系法
如在歌曲《大馒头》中,对于没有相应生活经验的幼儿来说,实际困难是弄不清馒头、面粉、小麦和农民伯伯之间的内在关系。所以,教师提供的画面应该突出歌词中表述的这种内在关系;同时,在范唱和带领幼儿练习时,教师每次都应该依次指点各个形象帮助幼儿记忆,直到幼儿能够想出属于自己的记忆方法为止。这种方式可称为突出关系法。
4、突出结构法
如在歌曲《毕业歌》中,幼儿音乐的第一、三部分相同但歌词却不同,歌词的第二、三部分都提到了幼儿园和老师,但先后顺序却是颠倒的,所以,幼儿经常会出现唱着唱着就不知道自己唱到哪里去了的困惑。因此,教师可以画一张类似以下结构的图画:
第1行,红色:一个带有翅膀的闹钟,一位去上学的孩子。第2行,黄色:一群孩子,一位教师。
第3行,红色:一位教师,一群孩子,一位戴着红领巾、行队礼的孩子。
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要引导幼儿注意图画提供的记忆线索。以下程序及方法可供参考:(1)参与动作倒入法第2个范例的第1、2、3程序。(2)教师范唱。特别注意指点的2、3行的第1、2个形象。(3)幼儿学唱。教师特别注意提前指点第2、3行的第1、2个形象。
(4)如果有些幼儿在独立歌唱时仍有困难,教师可引导其再次观察、讨论图画上的顺序,或引导幼儿尝试闭上眼睛想象图画上有关部分的位置形象。这种方法可称为突出结构法。
5、突出情节法
如在歌曲《蝴蝶花》中,故事由一个错误的判断开始,发展到错误的行动,接着发展到疑惑,最后“恍然大悟”。如果直观形象展示能够突出这样的情节发展线索,不但歌词记忆的困难难度会大大降低,而且也会大大提高歌词内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的深切丰富程度。
最后还需强调的是,所有的手段都是为达到目的而创造和采用的。这里分析的只是一小部分比较典型的问题以及有关的解决办法,而且这些办法也不是唯一的。如果教师在使用这些方法时,碰到了问题,请仔细检查自己所选用的方法是否合适或者自己所选用的几种方法是否相互配合,在查一查自己所设计的程序在细节上是否合理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是否犯有其他技术性的错误。
第五篇:谈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调控
谈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调控
二级培训资料:叶连江
(一)课堂气氛——两营造
课堂气氛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情绪、情感和心里活动状态的表现。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知识传递的过程,还是一个情感的交流的过程。一个合作、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会形成一种极具感染力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使课堂信息交流多样化,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参与的学习机会,这将有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其方法有二:
1.情感沟通,营造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1)热爱每个学生。由于遗传因素、教育条件、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应该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学生。我们大家知道,如果教师喜“优”厌“差”,使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受到“冷遇”,他们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畏惧情绪和自卑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从厌恶教师到厌恶教师所担任的学科;反之,如果教师能够厚爱他们,提问、板演、发表意见、个别辅导等都有他们的“用武之地”,在他们心目中切实建立起可亲、可爱、可敬的形象,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表现出异常积极的学习热情。
(2)发挥语言、表情的积极作用。
当学生圆满的回答教师提问时,我们应该用赞许的目光注视伴之以恳切的语言:“真棒”、“很好”、“真会动脑筋”等口头表扬;当学生对问题紧锁双眉,困惑不解,或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我们则用“别急”、“慢慢想”、“明白了吗”等温柔体贴的话语鼓励并伴之以信任的眼神。根据课堂上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兴奋、疑惑、沉思、惊讶等表情,我们应该做出赞许或给出一个会心的微笑,从而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促使学生愉快的进行思考。
2.教学相长,营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的课堂氛围
学生只有积极主动的参与,他们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进而发展自我;只有全体学生都有参与机会,每个学生才能有充分发展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使他们的不同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真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
(二)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三个如何
1、如何吸引学生。如何吸引学生,变“要我学习数学”为“我要学习数学”,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和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吸引学生主要方式归纳起来可能有这样几个关键词:联系、挑战、变化和魅力。联系是指教学设计要联系学生的客观现实和数学现实,与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相联系。挑战是指教学任务对学生具有挑战性,我们应尽可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感到学习充实收获大。一些精彩幽默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板画,得体的仪表,亲切的话语,热情地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等,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我们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这些精神需要,教学效果将会是持久而巨大的。
2、如何启发学生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是经过积极思考,想弄明白而没有弄通的抑郁的心理状态。孔子认为在此条件下教师才能去引导学生把问题弄通,即去“启”。“悱”是经过思考,想要表达而又表达不出来的困难境地。孔子建议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才能去指导学生把想法表达出来,即去“发”。所以学生积极思考探索但又遇到困难是教师进行启发的前提条件。
启发时我们要考虑: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与学生的现实之间有多大的距离,应该设计哪些问题或进行哪些活动架桥铺路,化解困难。引导学生“愤悱”状态的操作要领: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及情绪特点;具有能被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难度;有想象的余地,能激活潜力。
3.如何与学生交流。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中与学生交流是师生之间的教学信息传递与反馈的行为过程,良好的师生交流能建立并保持高度互动的课堂气氛。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教学对话为主要形式,对话质量是决定数学课堂质量的主要因素。教学对话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提供学生参与教学、相互交流的机会,及时地得到教学反馈。有一些学生就因为一次出色的教学对话,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感受,从此却爱上数学学习。
教学对话不仅是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它还包含语言交流对话和非语言交流对话,在语言交流对话中除了传统课堂上常常采用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外,还包括学生的发问。我们怎样鼓励学生发问也很值得关注,因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为此,我们首先要经常地鼓励发问的学生,还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另外,师生板演是数学教学课堂对话中书面语言常用的交流形式。教师的板演除了合理布局外,板演内容要高度概括精练,不宜一段一段的抄写教案上的内容,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又抓不住要领。对学生的板演不能只看答案的正确与否,培养学生的数学书面语言表达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面。
(三)合理科学的控制教学时间 搞好课堂教学组织必须合理科学的分配与控制每个教学环节所需要的时间,让分散局部的时间成为科学的、高效的组合整体,使得教师能够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突出重点,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按时上课,教学过程中按教学设计的要求逐步展开,既不能前松后紧,也不能前紧后松,适时的完成教学任务,准时下课,不拖堂。其次,要注意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把讲解的新内容把握在最佳的教学时间内。再次,我们还要掌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双边活动有时是轻松的对答,有时是学生对老师提出的一连串问题,有时又是任凭学生自由发问,没有一点拘束,这些都是课堂教学节奏的表现。好的课堂教学节奏对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组织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课堂教学的结构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反应来掌握和调整教学节奏。
(四)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没有反馈就谈不上良好的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是双向的,可分为对教师教的反馈和对学生学的反馈两方面。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评定、要求和态度中获得对自己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凡是得到肯定的就强化,得到否定的就改正,从而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作业、眼神、表情、行为及整个课堂的气氛中获得关于教的反馈信息,随时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式和进程。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巡视和学生讨论获取群体反馈信息,通过设问、质疑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最后通过作业批改获取知识、技能、情感、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信息。
反馈的目的在于调控教学过程,所以必须弄清学生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和错误原因,弄清学生是否真懂。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要及时评价,但这种评价要成为激励学生求知上进、积极听课的动力,而不能成为惩戒学生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掌控反应调控技能
有了对教与学信息的反馈,教师就要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教师还要掌握反应调控技能,能够机智、灵活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事件,使得教学得以正常进行。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他们在教学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是不足为奇的。无论意外事件是出于教师还是学生方面,作为教师既不能置之不理,听之任之,也不能无端训斥或束手无策。意外情况的出现恰恰是教师施展自己教育机智和才华的机会,只有因势利导,在一种健康的气氛中妥善地解决问题,才能保证顺利的实施既定的教学目标。
课堂上出现的意外事件大体有两类:一类是与认知因素有关的意外事件,如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或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疏漏或错误等。另一类是与非认知因素有关的意外事件,如课前发生的事,使学生产生了亢奋或低落情绪,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氛围,课中外来因素的突然干扰,或个别学生恶作剧使教学秩序失控,教师因处理个别学生的问题而产生的节外生枝等。无论在教学中遇到哪类意外事件,教师都要及时处理,特别是学生之间发生的问题应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尽快稳定课堂秩序,尽可能把问题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总之,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控制感情以不变应万变,因势利导巧妙融合的方法,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其实,这里所谈的也是通过一个月的理论学习和一个月的影子研修、跟班实习,特别是参与璧山实验小学的课堂教学活动(听常规课6节、磨课4节、赛课15节),在理论联系实践之后,我们几个成员一起总结出来的经验,不对不妥之处肯定很多,仅供参考。不过大家知道“教虽有法,但教无定法。”这可能就是“同课异构”吧!古人云:“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绳锯木断非一日能成。”“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绣花针”的道理大家都明白,要想有所作为尚需继续努力,无论天寒地冻还是阳光普照都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坚持,一定就会成功!
大爱无言,些许点拨,茅塞顿开,成就辉煌人生;大爱无声,种下爱的种子,浇灌满园春色!
各位老师,让我们从这里起航,继续在教育的路上前行,捧着一颗真诚的心,播撒爱的阳光,在挥洒五彩汗水的辛勤付出中,带着希望上路,怀着憧憬登程,不管风雨,不管泥泞,播种希望的种子,收获明天的辉煌,创造人生最灿烂的风景!祝大家:学有所成!空杯而来满载而归!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