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轨国际职业教育 打造现代技工体系

时间:2019-05-12 23:1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接轨国际职业教育 打造现代技工体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接轨国际职业教育 打造现代技工体系》。

第一篇:接轨国际职业教育 打造现代技工体系

接轨国际职业教育 打造现代技工体系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广东省开始加快完善 “政府主导、行业参与、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 的技工教育格局。到2017年,广东省将基本建立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模式多样、体制机制灵活、体系结构合理、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相匹配、与高质量就业相适应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沙角A电厂,这些年来创造了一系列奇迹: 累计发电1795亿千瓦时,安全运行3945天……

“这多亏了企业里有一批技能人才。”分析奇迹产生的原因,沙角A电厂副厂长黄又根如是表示。通过技术革新和技能提升,这些技能人才每人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20万—30万元。

技能人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企业自然对职工技能培训不遗余力。黄又根介绍,作为获得全国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的单位,沙角A电厂近年来每年都投入300万—400万元用于职工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强大的技术团队,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安全运行。黄又根告诉记者,虽然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的东莞市虎门镇,辖区企业用电需求强烈,但这些年来无论暴雨雷电还是台风冰雹,都没有出现过一次停电现象。

沙角A电厂把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珠江三角洲的工业企业,这里生产的产品也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然而,同样的地方,历史和今天却有两般不同的景象。历史上,英国人在这里向中国输送鸦片; 而今天,中国人在这里向全世界输出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

虎门,见证了中国那段积贫积弱、备受欺凌的悲怆历史; 虎门,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大国崛起、技能强国的中国力量。

大国崛起 技能强国

拥有世界工厂美誉的东莞,除了大朗的毛织产业,还有虎门的服装、厚街的家具、石碣的电子、长安的模具产业……单是一个石碣镇生产的电子零配件,就有8种产品的产量排名世界第一。

近年来,民工荒、技工荒频频在东莞出现。尤其经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东莞市开始思考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经过一番缜密分析,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经济“腾笼换鸟”战略,并投资21亿元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培育高技能人才。

“这是东莞的正能量!” 当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看到记者微信中发布的德国BBW学习型工厂在东莞技师学院挂牌的照片时,如是进行点评。

“鸦片战争时,虎门炮台最好的两门炮是德国制造的,可当时就是没打响。” 有东莞人半开玩笑地问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职业教育学院教授豪奇这个问题时,豪奇也不失幽默地回答: 这很有可能是士兵培训没到位。的确,德国制造和德国的职业教育举世认可。当投资21个亿的东莞职教城决定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时,如何将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实现本土化,如何让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真正落地,很多人还是有怀疑的目光。

东莞技师学院院长刘海光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在东莞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联手德国职业教育部门先后成立了德国手工业协会培训鉴定中心(中国总部)、德国工商联合会培训鉴定中心(中国总部)、德国BBW职教集团学习型工厂与培训中心(中国总部)。同时,还与英国知名学府沃索学院及英国Asfi行业技术认证中心联合创立了东莞认证中心,这是其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有颁证资格的行业技术认证中心。

2014年3月24日,首届中德合作班在东莞市技师学院职教城校区如期开学。这标志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东莞落地生根。从此,东莞有了以德国标准培养世界领先的高技能人才的能力。

东君凭雨润红姿,开遍南国此一枝。

东莞技师学院只是广东技工教育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这些年来,广东省的技工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目前,广东共有技工院校243所,其中技师学院31所、高级技校46所、国家级重点技校61所。2013年,全省技工院校招生27.3万人,共设立覆盖约20个行业的近400个专业,在校生达到87.6万人。

这些年来,广东省技工院校招生总数占全国的20.49%,稳居全国首位;在校生人数占全国22.6%,位居全国首位;校均有学生3605人,位居全国首位;应届生就业率98%,位居全国首位;教研成果一等奖占全国55.6%,位居全国第一。

这些年来,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总量为31.4万人,位居全国第一;技工院校年培训40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一;技能鉴定人数为176万人,位居全国第一;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牌总数占全国50%,奖牌数位居全国第一。

这些年来,广东省在全国首创智力扶贫工程,在全国首创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在全国首创校企双制办学制度……

校企双制 不设 “口水专业”

“德国宝马汽车企业把价值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汽车送给广州交通技师学院,送给我们的学生实习用,就是看中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有真才实学。”广州市人社局副局长何士林说,广州的技工院校坚守的底线与原则,就是要让学生能实打实地学到真本领,绝对不设夸夸其谈、误人子弟的“口水专业”。

“在高校录取的时候,当一些朋友问我们是本A还是本B的时候,我们会自豪地告诉他们,我们是本C的。” 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留任广州工贸技师学院的冼星文幽默地告诉记者,本C的广州话谐音就是本事。

学生靠本事吃饭,学校靠真功夫办学。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院长冯为远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主动找上门来招聘学生、合作办学的企业络绎不绝。

“德国西门子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和我们建成了华南地区最大的西门子自动化技术联合实训示范基地。”冯为远说。根据“校企双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双方制定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并编写了7本工作页和9本工学一体化教材,培养了机电一体化学生1000多人,打造了学校的品牌专业。

通过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院校出学位,校企联合招工招生、送岗送学、双制培养,广东省充分发挥了院校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建立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新的 “校企双制” 办学制度。

通过招生即招工的全日制双制培养和招工即招生的在职双制培训,广东省共培养高技能人才5.9万人,培训在职员工8万余人次;30所试点院校在168家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5个,共建生产实训中心75个;协助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工艺改进44项。

深圳技师学院与世界500强企业蒂森电梯公司根据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共同制订详细的招工招生计划。在3年的教学计划中,有18门课程(近50%课时)由蒂森公司专家授课并提供教材。同时,计划中有两周的企业现场教学和一个学期的企业生产实习,由企业提供教学课题、教学场地及师资。

深圳技师学院院长黎德良告诉记者,这种模式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捧。深圳技师学院2013年高中起点考生录取1522人,其中达到专科录取线以上的有944人,占录取总数的62%。

同时,深圳技师学院还通过“校企双制”,在企业设立技师工作站,与企业合作培养技师。物流技师班的刘琪同学在UPS技师工作站完成的课题成果被企业采用,年直接经济效益超1200万美元;以首饰设计专业预备技师班汪茜同学为首的设计师团队开发设计的“烤彩”系列珠宝首饰产品成功申请国家专利,产品投放市场后十分畅销,为企业创造了3000多万元的产值。

搭建平台 校园对接产业园

招工难,招熟手技工更难;招技工难,稳定员工更难;稳定员工难,提升员工素质更难。当前,广东省诸多产业园区企业正遭遇这样的困境。

为促进这一问题尽快解决,广东省委、省政府创造性地提出建设36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区,通过积极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引导及创新转出地、转入地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引导珠三角产业向粤东西北转移,促进中心与外围互动发展,助推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赶超发展。

自2012年10月开展校园对接产业园工作以来,广东省已有21个市的人社局和82所技工院校,与各产业转移工业园的262家企业对接,共达成1880项对接合作意向。

与此同时,广东省技工院校紧紧瞄准企业和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广东省出台的《关于鼓励和支持我省大型骨干企业壮大规模增强实力的指导意见》,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共建生产实训中心、实行校企双制人才培养模式和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技术革新、工艺改进等深度合作形式,将教学和生产实践、科研紧密融合,“零距离”实现从学生到现代产业工人身份的转变,加快培养与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一流技工队伍。

2010年以来,广东省共有38所技工院校与113家大型骨干企业开展了对接合作,占全省155家大型骨干企业的73%;为这些企业优先输送毕业生3.89万人,培训在职员工8万余人次,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生产实训中心260个。

春江水暖鸭先知。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数量、类型、层次的需求,谁最清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遨游的一家家企业,无疑有着最敏感的反应。职业教育尤其是技工教育要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需要的各类技能人才,就必须紧贴企业,通过多形式的深度校企合作,形成与市场 “零距离”。与经济转型升级频率同步,号准经济发展之脉,才能在支撑一家家企业完成转型升级的同时,也锻造出一批批高级技能人才。

在技工教育方面,广东无疑正在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

第二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关问题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关问题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历程

学术界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从目前可查的资料看,最早源于刘根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一文(2000年),其中并未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做出界定。从2000年至2007年,学术界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方试点的经验总结、体系建设的构想等方面,较少有研究涉及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2008年6月,刘延东在天津出席“2008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作了“关于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讲话,引起学术界关注,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从那时起,关于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地方经验,有关院校在校企合作、教学体系改革等方面的创新经验,关于职业教育体系衔接等问题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一直未有定论。直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才最终给出了定义。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界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系统。”这是我国目前最新也是最权威的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表述。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要载体,具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特点。适应需求,就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实现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和布局;有机衔接,就是统筹协调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课程衔接体系为重点,促进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资源、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领域相衔接,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多元立交,就是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实行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搭

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信息来源:教育部“十二五”重大教育政策及名词解释)

三、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特征的研究

范唯等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特性的归纳如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三个重要特性:一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即外部适应性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这个体系必须是开放的,需要统筹,需要合作,需要通过教学标准与用人标准的融合,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二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即内部适应性是根本目的,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以育人为本,强调人的终身发展,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要强调面向人人,坚持全日制教育与各类职业培训并举并重;三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即内在系统的协调性是重要的实现手段,要求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突破培养层次的局限。

张健认为上述范唯等人提出的三个特性只是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目标的规定,将其视为特征,似有不妥。他进一步提炼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四大特征:开放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灵魂;多元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内涵;系统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核心;人本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旨归。这四大特征以整合为逻辑主轴相互贯穿:开放性是对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整合;多元性是在适应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构背景下,对教育形式和类别的多样化需求的整合;系统性是对教育自身的内在优化和完善需要的整合;人本性是对教育功能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的整合。

四、关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议

目前学术界关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议,主要围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等方面。具体如下:

徐涵认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制度设计上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层次衔接,二是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相互沟通的问题。1.采取中、高等职业教育并重的策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本科层次、探索发展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12期)

苏敏认为,建立健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资格体系的沟通和渗透;二是职业教育内部的衔接与延伸;三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保障条件。具体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职业启蒙教育;2.建立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互通机制;3.建立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互通机制;4.适当扩大中职毕业生对口升高职的比例;5.重视发展五年制高职;6.加快发展技术本科。(职教论坛 2010年第13期)

马建富主要从几方面提出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议: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发展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建立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7月]

蒋旋新的文章,提出了拓新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议,1.加强衔接,完善专业结构;2.精心规划,创新体系。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的重要节点和基础,应按照“精理论、扶基础、强实践、优特色、善开发”的总体改革思路,创新课程体系。3.开放办学,重构体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呼唤教育制度改革。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走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4.多层衔接多教沟通,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形成终身教育体系。

第三篇:《新闻联播》: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新闻联播》: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据6月3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全国政协3日在京召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题协商上,俞正声指出,职业教育问题关系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长远竞争力提升,关系亿万劳动力就业,既是教育问题,更是重大民生问题和经济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明确要求,总书记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发展职业教育非常重要,要切实转变观念,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力度,健全体制机制,端正办学方向,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把办学质量提上去,大力培养具有特殊技能的应用技术人才,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传播中国文化,培育汉语教师。陕西师范大学City&Guilds考试中心运用国际最先进的职业教育认证体系City&Guilds,帮助中国人实现出国留学,移民的新选择,实现中国人登上国外讲台担任全职对外汉语教师的梦想。

第四篇: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

陕西省教育厅厅长 李兴旺

2015年3月19日

省政府召开这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动员会、部署会。一会儿,庄长兴副省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里,我先就全省教育系统抓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抓机遇、凝共识,增强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感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建成教育强省、服务经济社会的基础工程和重要内容。去年召开的全国职教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吹响了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劲号角。省委、省政府对加快职业教育发展高度重视,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近日还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全省教育系统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切实抓好落实。

一要更新观念。打破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天花板”,搭建从中职到高职、本科、研究生的人才成长“立交桥”,逐步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融通,深化产教融合度,使培养的学生“适销对路”,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也是对传统职业教育的重大变革。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这次中、省关于职教改革发展顶层设计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这次改革对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新观念、调整思路,凝聚共识、主动作为,让中央和省上的政策落地生根。

二要深化改革。就我省而言,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自身建设、功能发挥都亟待加强,中职学校普遍生存困难,部分高职也是举步维艰。只有改革才能生存,只有改革才有出路。今年是教育综合改革的攻坚年,尤其是职教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必须下定决心,下大力气“啃硬骨头、打攻坚战”。对多数中职学校来说,这次职教改革是最大的发展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求真务实的态度,该留的留,该合的合,该撤的撤,通过改革,让学校真正走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尽快把中职教育这块短板补上来。

三要真抓实干。中央明确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紧迫性,充分认识到改革越早、红利越大,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担当,摒弃等、靠、要思想,主动行动起来,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把职教改革任务结合实际分类细化,建立台账,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搞清任务不遗漏,细化措施不落空,强化督查不懈怠,确保行动快、步子稳、效果实。

二、促整合、优布局,推动职业教育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直接、最紧密。要主动适应当前“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促发展”的新要求,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优化学校及专业布局,培养实用技术技能型人才,更好适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一要整合中职资源。省政府决定,到2016年7月底,将全省中职学校从现在的567所整合到300所左右,这是我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工作。整合的对象主要是规模小、管理乱、质量差的学校,整合的责任主要在市县政府。各地要通过整合,加快中职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中职教育规模化、实用化发展,彻底改变“小、散、差”的状况,从根本上改善中职学校生存条件和办学环境。

二要优化学校及专业布局。各市要统筹中职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和专业布局。要落实中省有关政策,建好高职学院,重点支持和建设3-5所高水平或有特色中职学校,打造一批示范、精品或骨干专业。要立足实际,注重需求,不能蒙着头、关着门办学。职业院校要树立精品意识,找准服务面向,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办学特色,基本实现人才培养方向对当地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全覆盖。三要强化县级职教中心功能。县级职教中心是县域内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主阵地,承担着培训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和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任务。要以县域为单位,将各类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到县级职教中心,有条件的县(区)要将各类培训项目集中到职教中心,建好建强阵地,提高培训质量,更好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三、拓渠道、促互通,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积极构建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在全国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也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内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一要统筹各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结合我省职业教育现状,中职要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支持,在扩大招生规模上下功夫,巩固基础地位;高职要深化产学研结合、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在提高质量、强化内涵上下功夫,发挥龙头作用;转型试点本科高校要在转变办学理念、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应用能力上下功夫,在培养职教高端人才方面趟出新路子。同时,积极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今年,省上将加快筹建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扩大职业教育覆盖面。

二要贯通人才培养的新渠道。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搭建职业教育贯通的“立交桥”,努力让广大学生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从今年起我省将全面实施高职教育分类考试招生,省内高职院校通过综合评价形式招生数将占到在陕招生数的50%,完全畅通了中职升高职的通道;同时,将中职学生通过“三校生”单招考试升入本科计划由原来的200名增加到1200名左右,将专升本招生学校扩大到除“985”“211”院校外的所有普通本科院校,并将招生计划总规模由原来的5%提高到15%,还在6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开展与转型发展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本科生试点,大幅提高优秀中、高职学生升入本科的比例。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在组织实施好这些改革举措的同时,加强宣传引导,确保把贯通职业教育“立交桥”等好政策向学校、学生、家长宣传到位,引导学生和家长准确认识自己、合理确定职业发展规划,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参加职业教育分类招考。

三要形成多元化办学的新格局。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多元开放,与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依存度高。离开行业企业,职业教育就没有生命力。职业院校要坚持走主体多元、开放办学的路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吸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以资本、知识、技术、人力资源等多种要素参与,开展联合办学,努力形成多种形式办学、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多种来源构建教师队伍、多种形式参与分配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不断扩大优质职教资源,增强职教发展动力。要充分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组建职教集团,推动职教改革与企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有效克服校企合作“一头热”、育人用人“两张皮”的问题,实现合作共赢。

四、提质量、强引领,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 衡量职业教育改革成败、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准,就是人才培养质量。要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观,切实把工作重点和资源配置集中到教学环节上来。

一要抓好常规教学管理。抓好日常教学管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基础环节,也是最有效途径。当前,一些学校教学管理松散,人才培养方案千篇一律,重知识、轻技能、忽视德育,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不完善,知识与技能更新跟不上市场需求,存在“放羊式”实习实训、寒暑假随意延长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在中职学校普遍存在,一些高职也不少。各校要端正办学态度,遵循规律、按章办事,狠抓日常教学管理,彻底纠正这些问题,让教学工作回到教书育人的正轨上来,真正调动起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办学的内在活力。

二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培养方式。各校要紧贴市场需求、依托行业企业,主动出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专业、课程、教材、教法改革,丰富“订单式”和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协同育人,让专业改革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课程改革适应技术进步更新、教学改革适应实际岗位需要。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职业教育也要高度重视素质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法制教育,培养职业精神,锻炼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创业就业能力,让学生适应社会接地气、掌握本领能发展。近期,我们在职业院校开展“爱读书,读好书”主题活动,各校要认真组织实施,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要打造职教骨干体系。示范学校、优势专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第一梯队”,是我省职业教育的竞争力所在。今后省上将重点支持示范学校、优势专业加强专业综合改革、精品课程和教材等内涵建设,支持加强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等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在分类招生、校企合作、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走在前列,支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成果培育、工艺技能积累创新。骨干体系建设将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指标体系优胜劣汰,让每所学校都有机会,充分发挥示范校、优势专业在治校办学、培养人才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典型带路、百花竞放的生动局面。

四要推动信息化国际化。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和劳动技能。职业教育信息化,最重要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提高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今年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全覆盖。要加快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所有专业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专业教学中广泛使用计算机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远程实时教育等技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不少职业院校进行了积极探索。各校要不断总结完善好的经验和做法,逐步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支持学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开展合作办学或交流教师、互派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相信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有广大师生的不懈奋斗,我们一定能开创陕西职业教育新局面,为建成教育强省、建设“三个陕西”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第五篇: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0.20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1年8月23至24日,第二届职业教育与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对话活动在赤峰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讲话。

鲁昕指出,转方式调结构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需求,中央要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提高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全面展开。

鲁昕强调,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已经开始制约职业教育继续发展,这也是影响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未来职业教育能否取得长足发展,能否积累国家经验和成功案例,能否实现国家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都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密切相关。他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至少应包括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和多元立交三个内涵,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要树立全面培养、系统培养、多样化人才、人人成才和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新观念。

鲁昕要求,职教工作者要学会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教育问题,用产业规律来谋划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努力把发展职业教育的思想和行动落实到“教产结合、校企合作”上来,把“教产结合、校企合作”作为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机制改革、制度完善、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对于完善教产结合、校企合作的新机制,鲁昕希望有色金属等行业能够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进一步参与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集团办学、进一步合作培训师资。

下载接轨国际职业教育 打造现代技工体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接轨国际职业教育 打造现代技工体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现代职业教育

    浅谈现代职业教育前言“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较大的选题,开始谈论时也觉得有些不自量力。可当四年的大学生活匆匆结束时,回首几年来的求学历程,才觉得感慨万千。虽然在这四年中......

    打造现代职业教育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这次有幸参加职业教育活动周,感觉太兴奋、太有趣、太震撼了!”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梁冰冰用三个“太”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活动中,她负责向参观者讲解模拟动车的操作......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三个基本问题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三个基本问题 技能与技术关系思辨:伴生与互动 形态上,技术可划分为实体性技术、规范性技术与过程性技术。实体性技术是一种空间形态的技术,是以技术工具......

    打造“6+2”现代产业体系(5篇范文)

    打造“6+2”现代产业体系。 诸暨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要打造“6+2”现代产业体系。“6”指的是袜业、珍珠、铜加工及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环保......

    推进国际比较 接轨国际水平[电力]

    无论是“盲人摸象”,还是“井底之蛙”,这些寓言告诉我们:没有系统的比较,就不可能有全面的认识,更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站在新世纪的起点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省公司提出了“同......

    4甘肃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范文合集

    甘肃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六部......

    关于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解读

    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 解读 《意见》提出,建设以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相互衔接、协调发......

    现代职业教育学习心得

    职业教育发展学习心得 ——机械系模具教研组 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