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23:2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第一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王振坤(安徽省黟县中学 245500)

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和形成正确地理观念的主要渠道。“学习高中地理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因而地理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为此,实施有效教学已成为我们每个教师的不懈追求,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一句话“有效教学”不是指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下面谈谈如何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以飨同行。

一、案例性教学法,转变教学方法

使用范例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所学知识的难度,保持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范例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虽然只学习一个例题,却学会了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学生就可以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教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而当教师走到学生之中参加讨论时,学生仍感到有一种无形的界限,从而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一方面,理论课要讲深透;另一方面,走到学生中间,主动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氛围。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开拓他们的视野。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其角色定位是要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其责任有三,一是课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二是课堂上教师要领导案例讨论过程,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去做出决策和选择,去“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而且要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在这里,正像一些有经验的案例教师讲的那样,教师既不能无所事事,任课堂讨论自流,也不能严格控制讨论过程,不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因而,这种讨论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三是教师要负责案例更新。要使案例教学跟上时代的要求和反映当前的实际,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案例更新。如果案例不作更新,多年不变,那么,学生也只能处理几年前的事情和得到几年前的知识。因为,案例更新是保持课堂活力的血液。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据此作出自己对真实生活的决策和选择,并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在课堂上,必须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辩论。在这里,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既可以从自己和他人的正确决策和选择中学习,也可以从能够承受的错误中学习,即从模拟的决策过程中得到训练,增长才干。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生生的知识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二、引入合作学习,增强学习主动性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基于以往的经验,合作学习的小组规模4至5人最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当群体规模较小时,社会惰化现象会削弱,能够取得较高的合作效率和成果。因为在人数多的小组,成员间要进行交流,所花的时间和精力相应地会成倍增加,而学习任务和目标往往具有时间限制,所以,结果往往是小组成员间交流不够;同时,人数过多时,学生也要花更大的精力进行小组内的人际协调和适应。

最有效和直接的方法是:让小组和个人都对小组总体的分数负有责任。具体就是把小组成员的个人作业或考试的分数作为小组总分的组成部分,并将个体成员的进步作为评价小组表现的一个标准。这样每个小组成员为了让小组获得好的成绩,都必须进行个人的努力,否则就会拖小组的后腿。同时,学得快或好的学生也会从小组和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去积极帮助学得慢或不好的学生,而学得慢或不好的学生也自然更开放地接受帮助,积极地寻求组员的帮助,这加大了组员间的相互依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让组员各自承担总体任务的一部分,并对这部分工作负责,这样就使个人贡献在组中真正不可替代。

最后,可以将能力和个性上能够互补的人放在一个小组,并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团队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以及这一角色在合作完成任务时所表现出的独特功能,并帮助他们在小组中将各个成员的特有能力有机地组合起来,展示他们这种互补所产生的效果。这样,每个人都会看到自己对小组的独特作用,从而更积极地用自己的特长来对小组作贡献。

三、引入探究式教学,活化地理学习

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

1、交流自学成果。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在互相交流中,使大家思维相互碰撞,努力撞击出创造思维的火花。交流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汇报

2、合作学习,探究疑难。让学生对“交流成果”环节中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讨论,在合作学习中大胆质疑解疑。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同桌互帮,四人小组研讨,全班辩论等,为学生充分表现、合作、竞争搭建舞台,使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相结合,单一性思考和求异性思维相结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诱导。如:“你认为他说得对吗?为什么?”“对他的回答你满意吗?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等等,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讨论中,教师要做到:(1)要密切关注讨论的进程和存在的 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2)要发现多种结论,特别注意和自己备课时不一致的结论,变教案为学案;(3)要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及时发现优点,特别是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讨论要使学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激发表现欲,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四、总结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范例教学的策略和引入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发展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环境,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但是,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①需要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地理素养与灵活的教学设计能力,需要教师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和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修正已设计的课程,设计出更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②由于学生本身拥有的地理知识、智力水平差别大,学生之间的参与程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加上地理素质教育是一个潜在的发展过程,较难立竿见影,与当今基本上还是围绕考试而教学的现实存在一定的落差,对教学产生压力。③受教学目标指向和课堂时间约束,对问题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可能不够。

总之,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发展为核心,教学过程已不再是如何“教”的过程,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学”的过程。在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无论运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在民主、平等、愉悦的气氛中,激活思维,探求创新,促进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和运用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第二篇: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策略发生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很多老师已经开始意识到了以往的教学策略的各种弊端,会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尤其是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关于新课程下地理应该怎么教,众说纷纭,各执己见。没有一个好的思路,或是说没有一个好的模式。在本文中我从以下各个方面来介绍我对教学策略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策略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当前,课堂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这就要求我们尊重教育规律,以人为本,使课堂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强调学习者过程的体验,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性与开发性思维的培养,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是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

一、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提出的背景

教育的责任就在于珍惜学生的自主性,唤醒、维护学生的自主性,创造适当的教育环境和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更高层次的健康地自主发展。如果错过了发展期,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里度过9年或12年,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可以说在他(她)的一生中,不可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不可能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实践的能力,也不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被提到一个十分不恰当的程度,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造成学生成为知识的接受器,苦战于茫茫题海,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不爱学、不想学、不会学。这样做培养出的只能是只会答题的“畸形人”,而不是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和谐人”。

二、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的内涵

所谓教学内涵就是指相同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的多少,也就是课堂效率。其次有效地课堂教学内涵还包括学生受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方面的培养,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优化学生。总之,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达到尽可能好的效果。

三、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意义

1、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独立的思想和意识。他们不满足于死记硬背,也不想被当做灌输的器具,他们更想自己动手,自主专研,自主思考,最后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不仅仅学得扎实而且学的轻松愉悦。而有效地课堂教学策略就是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展开教学的,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被传统教学模式禁锢的老师们可以通过新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来完成其教学活动,教师还可以共同合作,共同设计教学过程等。这种教学策略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素质,对教师自身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

3、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宇宙的奥妙,海陆的变迁,气候的异常,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合理布局,农业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长,环境的有效保护、航空航天、南极探险、边贸洽谈、中东战乱、三峡工程、经济发展等都是地理范围。如果我们的学生有相当高的地理知识,对我们国家的国民素质的提升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四、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1、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主体性的实现设计和采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教师作为这些策略和手段的实施者,在教学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如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温室效应,首先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室效应影响”的视频,并讨论总结出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的教学录像片,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我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是积极的旁观(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充分发挥教与学的统一,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统一。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统一。

2、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英美国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是通过一个包含有问题的具体情境的描述,来引导学生对此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方法。案例的选取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选取典型的,真实的,有针对性的一些案例,并且案例一定要近期的,才会与现在的知识接轨。比如:在讲授地震的发生原因和过程时,我们就可以拿汶川地震的情况来作为案例分析,分析它是如何发生的,并把地震的类型和形成的原因都加进来,结合汶川特殊的地理位置简述这个地震发生和形成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案例分析对知识的加深了解更加深刻。

这种教学法的优点就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法的缺陷,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了教学与实践的距离。能够使学生有更多的技巧训练,使其在分析问题,进行辩论等方面的训练得到强化。

3、合作与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主动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一种研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然后就发现的问题师生合作,共同探究从而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一种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比如:在讲授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对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进行合作探究。通过这种方式得出破环森林和草场植被可以导致水土流失、风蚀沙化,最后导致洪水加剧、沙尘暴加剧等;过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导致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最后诱发地震或塌方等,通过合作和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感到很有成就感,并且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比较高。

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课堂教学,二次课改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结束语:

每个学校,学校里的每个老师的优点和特长各不相同,有的老师善于新课导入,有的老师善于总结;有的老师善于把握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有的老师计算机水平好----我们不能要求每个老师都是多面手,不能要求每个老师把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处理的非成完美,这毕竟是超出我们老师能力范围的。但是我们可以把各个老师的优秀心得综合起来,形成一种适应新课程的、适应新形式的、适应新高考的比较完善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吴和贵.《高中教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与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1

[2]李斌.《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世界图书出版社,2012.6

[3]郑鑫.《高中地理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9

第三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有 效 课 堂 教 学 策 略 探 究

温水镇中心小学 赵续正

给学生一个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老师的责任。在人生学习的有限道路上,老师就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涯中的领路人,而我们就要把孩子们引领到一个最肥沃的草场上,让他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觅食营养丰富的食物,让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不曾有什么教学经验的我在心中很是疑惑的是,每天马不停蹄地赶课,眼睛盯着同年级组的进度,不断地调整着我的语文课堂。

在教师培训中老师有句话是‚在教学中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不仅要将课文内容讲好,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注重孩子们的文学素养的积累。是啊,我的观念中一直也是这样想得,一两节语文课不听、不学,并不会影响孩子们的语文水平,但是没有了课外阅读,仅仅把眼光聚焦在课文,让学生对课文翻来覆去地理解,品琢词句,却始终只有井底之蛙的见识。记得我的老师经常说‚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在我的心中也像这样做,尽力去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但是孩子们课堂上混乱的纪律以及刻无停息的小动作让我的语文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老师话语漫天飞的‚天下‛,每天扯着嗓子在呼唤着孩子们认真学习、端坐静听,盯着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心中却倍感这种教法的极大局限性。

理想中充满想象与活力、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幻化成泡影。现在心中真的很佩服魏书生的教育智慧,既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拓展课外阅读,更羡慕他能够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我们一个学期围着转的课文内容讲完。他预留了这么多时间,让孩子们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养分,让孩子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我想他所给学生的这种‚空白‛时间,留给孩子们无限的思索与遐想,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荡气回肠。

我想,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根据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提问。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并重视其独特感受和体验。

相信追求课堂的有效性并不是神话,只要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多多地加以反思和改进,那么我的目标就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认为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下尝试:

1、创设情境,营造利于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课堂创设多元化的情感空间,才会使能力的形成融汇于统一的整体布局中,才会使学生在充满情感、美感、和想象的教学情境中不断体验,从而发现学习的乐趣。

2、围绕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做学问。在问题设计上尽量与学生日常经验相联系,力求有实用价值;具有开放性,以便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在‚跳一跳,摘果子‛的过程中获得学习过程的体验。

3、围绕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交流。

让学生们亲自经历发现、体验、探究与感悟过程的课堂,孩子们的主动参与使课堂变得生动,充满生机。

4、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创造。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为他们充分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和氛围,还要尽量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处理问题,猜测、操作、试验、调查、信息搜集与、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5、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练习中巩固知识,学生层次的不同决定了巩固练习的不同。现在提倡的精心设计板演作业、基础训练作业、拓展提高作业等这样几种作业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作业的选择上一定要有分类。批改作业中要仔细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如是共性问题,就要集中讲评;如是个别问题,就要个别当面辅导。

6、要重视教学活动的反馈。

教师和学生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和学的活动,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反馈时间要及时。教师要做到每一节课都有反馈,表扬好的做法,提出问题和缺点,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强化重要内容,加深学生对当堂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能灵活理解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要耐心地多讲解几遍并加上适当地练习。(2)反馈方式要多样、灵活。(3)反馈应该贯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只有师生的心灵不断撞击,才会产生激情的火花;只有师生的情感不断交流,才会激发人性的快乐。只有通过我们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尊重教育的发展规律,转变观,念提升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篇:探究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探究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展开,部分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转变,但就目前局势来讲,有些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方法还是比较传统的。因此,本文就目前历史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探究,进而提供有效性教学策略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性;策略

新课程改革强调理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反对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展开,部分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转变,但就目前局势来讲,仍然有些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方法还是比较传统的。因此,本文就目前历史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探究,进而提供有效性教学策略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一、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分析

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中,只想着如何将知识授予学生,而同学把知识都掌握了就达到有效性教学的目的了;还有部分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或合作探讨将问题解决就认为体现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教师通过教学完成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但其不是课堂中的全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展现出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通过三维立体设计思维去构建教学工作,如:科学设计、进行、实现这三方面去完成,只有通过有效性思考才能体现出当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与众不同。据著名文学家聂幼犁说过:“学生学习高中历史不单纯是让同学学习知识、认识过去,而是让其认识自己目前所处的社会现状,为同学未来提供建设性资料,为同学提供开创未来的智慧”。从这句话可以了解到,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一个过程,同时还是培养智慧、情感交流共同发展的课堂,是让同学通过历史课堂学到与众不同的知识,属于一个接受过程。实际上讲,高中历史课堂给予有效性教学,不仅显示出以学生为中心,还体现以人为本、个性指导的教学课程。有效性教学不但能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还能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真正提高同学历史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二、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由于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高中历史版材在不断更新,但都普遍存在一些特点:丰富性、历史性、综合性等,古今中外就是将逝去的事、人、事件等通过文字将其叙述出来,不能再重演。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期间学生会提出较多问题,而老师在课堂中只能依靠课本内容进行讲解显得整个课堂枯燥,无法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这给历史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但如果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先进多媒体技术,就可解决这一问题,将抽象性问题转变为简单性,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历史课件,增加历史知识,多增添历史主题,将内容扩大化,让同学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历史、解决从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例如: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材)中第一单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第一节课(商厦制度与西周封建制),当讲解到西周封邦建国这一内容期间,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将西周从建立到巩固政权,利用分封制手段巩固政权,然后到建立宗法制度转换为简单易懂的表格形式,让学生一目了然,同时还可以制作动态图片,把各个等级用红色、紫色、绿色标出,并给学生讲解西周是如何进行分封制,巩固西周政权。然后让学生分析诸侯如何对下属进行分封制,首先让学生开动思维思考问题,经过逐一回答后老师再揭晓答案,同样是利用多媒体制作动态图,将答案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而西周分封形式是:周王-诸侯-卿大夫-士,让学生一目了然,简单易懂,通过将历史内容直观展现,让课堂从枯燥乏味转变为生动、有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2.采用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内容具备较强的抽象性,大部分学生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比较难掌握,这样的现象不利于老师授课,并给授课老师带来极大挑战,一一进行解说会导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能有效的完成讲课,无法实现教学目的。此时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生兴趣,将历史内容简单化,利于学生理解,采用情境教学主要依靠老师去实施,在进行教学期间,教师要结合历史课本内容有效的融入感情色彩,创造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场景,并让学生参与情境教学中,让其体验历史内容,不但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利于学生理解历史教材。并让同学心理机能获得较好发展,使历史课堂教学目的更明确。

例如: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材)“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我们现在处于民主时代,对与破坏民主法制的历史应该给予疑问的态度去学习,此时就可以通过情景教学将“文化大革命”为首的江青、林彪一伙煽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人物进行演绎,抽取文章中造反派“全面夺权的开展”这一情景进行表演,让学生了解历史内容,易于让学生理解历史内容。如学习到“新文化运动”这一课时,大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当时历史的黑暗,并不了解封建专制的腐败黑暗。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家》这个内容,把瑞珏之死等故事构建历史情境,让学生适时了解到当时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思想,也就是当前的科学、民主、新文化、道德等,然后逐渐提倡马克思主义。通过利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添课堂气氛。

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有效性教学策略,利于明确教学目的,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有效性教学策略的运用,将历史课堂逐渐推向科学化发展,为学生创建优良的学习气氛。

参考文献:

[1]王百胜.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

[2]王国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517300)

第五篇:谈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策略

何小圣

一.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目的课堂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如何在有有限的45分钟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并且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是我们所思考的。

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基本上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很少能主动地思考课本上的知识,更不用说知识的延伸,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死记硬背,学习的效果不好。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的本质是让学生在“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体现“创新”和“创新学习”的特征。我认为课堂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课本的知识点,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去,培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教学过程和阶段

研究性学习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提出问题阶段、分析问题阶段、解决问题阶段。研究性学习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分为:课前准备阶段、课堂教学阶段、课后自主研究阶段。

(一)课堂教学各阶段的具体目标

1. 课前准备阶段

课前准备可分为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需要对教材仔细分析,把握住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知识点间的联系、能够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等。在此基础上,查找相关材料。主要是既与课本知识有较强的联系性,又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有学习研究的欲望,能启发学生的材料。

学生在课堂前所要做的主要是仔细阅读预习材料和课本,思考预习题。在思考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相关材料,例如从课外读物、网络、报纸等媒体获得,用来证明自己的看法,或者解决预习中的问题。所得的结果可以不与教科书相同,只要真正去思考了,并能有自己的论证依据就达到目的了。

2. 课堂教学阶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逐渐从课堂的主体位置淡出,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位置成为指导者和辅导者,教师指出学习的方向,学生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培养研究问题的能力。

3. 课后自学研究目标

以课本的知识点为基础,延伸与生活结合,使学生有机会把课本上的知识点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各阶段采用的形式和方法

1. 课前准备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就能对课本知识点有所了解,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预习资料,预习资料要能吸引学生,附带提出些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抛砖引玉。

由于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能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刚开始恰恰缺少这样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设计表格、讲义等让学生明确自己在预习中要做什么、怎么做。等学生具备了一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后再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预习。

我在高一两个班尝试了设计预习表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将预习准备过程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我的问题”(即发现问题过程),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思考过程中找到自己迷惑不解的问题,也可以是生活中与课本知识有关的问题,把它们列举出来;第二部分“我的资料”(即分析问题过程),要求学生围绕自己的问题搜索资料,资料的来源可以不限,最好让学生注明出处,以便教师和其他学生查找,达到资源共享;第三部分“解决过程”(即解决问题过程),要求学生根据所找的资料,给出自己的答案,当然如果有的问题预习时无法解决,可以放到第二环节课堂教学中去;第四部分“自评与互评”(即评价过程),要求学生针对自己预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并在课堂教学问题共享时请别的同生对自己的预习情况给出评价。评价体系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如果发现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发散性、研究性,并且没有脱离课本;资料搜集针对性强、详细、能为解决问题提供有力证明;解决过程条理清楚,在解决过程中运用掌握了所学知识的同学可以评为优秀。问题提出没有偏离课本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可研究性;资料能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问题解决条理清楚的同学评为良好。问题提出没脱离课本,资料有一定针对性,解决问题对学习有所帮助的为合格。

2. 课堂教学

我将课堂教学分为“竖靶子”、讨论、总结三个主要部分。

(1)“竖靶子”

教师在课堂家教学前将预习表回收,把学生的问题归纳分类,结合教学难、重点,选择学生普遍难理解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突破的重点。教师也可以将问题作适当的修改,以便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研究、讨论。例如有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难度偏大,如果不修改,“靶子”竖得太高,学生不容易研究,可以将难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小问题难度也不能太低,要让学生有适当的思考研究过程。这样学生在解决了一个个小问题中就能逐渐理解掌握该课堂的重点、难点。在讲全球大气环流时,学生在预习中提出“为什么说大气环流能调节全球的水热状况?”。我第一次是直接把这个问题拿到课堂上集体讨论,结果学生没有得出结论。第二次我把这个问题先写在黑板上,然后在旁边再写出一系列的问题:水循环有哪几部分组成?其中水汽是如何从海洋到达陆地的?水从海洋蒸发到大气中和冷却降到陆地哪个是吸热,哪个是防热?大气环流大致的方向(理想状况)是怎样的?水热资源低纬和高纬又怎样的区别?这些小问题学生经过预习和讨论都能回答出,我把答案写在黑板上:水循环有水汽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水汽输送主要是由大气运动完成的;水的蒸发是吸热,水的冷却是放热;大气主要运动方向是高低纬间的环流;水热资源低纬要比高纬丰富。这些结论其实就

是“为什么说大气环流能调节全球的水热状况?”的答案了,可以很容易地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最终答案:大气环流通过在高低纬间的流动将水汽进行输送,并通过水汽的蒸发和降水将热量进行传递,从而起到调节全球水热状况的作用。

(2)开展讨论

讨论研究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体现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面。刚开始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时,特别是在我们这样普通中学的课堂不能操之过急、一步到位,完全交给学生讨论研究。普通中学的大多数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地把握课本的难重点,还会出现研究的问题过难或过易的现象。所以刚开始时教师可以进行恰当的指导,把整堂课的重点、难点突破作为教学的纵线,在各阶段以不同的问题(有的是学生预习提出的,有的是教师根据需要提出的)开展讨论研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学生一些相关的资料,资料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让学生在阅读资料后有所思、有所悟。

经过一阶段的训练和实践后,学生能基本找到课本的重点、难点,并可以围绕重点、难点提出问题时,教师在准备资料时要多参考学生的预习问题,如果学生收集的资料比较好,可以引用或让他在课堂上介绍给全班同学,达到资源共享。

课堂讨论研究的形式有很多种,我在实践中有几种效果不错。

①个人提出问题或看法,全体展开讨论。这种方法适用于课堂教学中难点、重点地讨论。它的好处在于重点突出,学生讨论不容易偏离中心。例如看图讨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②按学生预习问题分组讨论。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问题,这时可以分组讨论。好处是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例如讨论我们如何保护大气环境。

③辩论式讨论。适用于具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驳斥对方的观念。辩论式讨论很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教师要注重调控和指引。例如讨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哪个先产生)。

(3)总结

课堂讨论结束后,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研究,但对前面研究的知识点往往印象不深,没有把知识点间的联系很好把握住,因此总结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归纳、巩固当堂课的难点和重点。

3.课后自学研究

课堂45分钟时间是有限的,有的问题无法在课堂上完全解决或深入讨论,有的学生对某个问题感兴趣,因此可以开展课外的自学研究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完善。

课后自学研究可以学生自己完成,也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外集体研究,研究结果要注意及时总结。

我在上《大气环境保护》时,学生提出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污染问题,在课堂上是没有办法一一讨论研究的,于是我组织学生就他们最感兴趣的问题:超市净菜问题、超市塑料袋污染问题开展课外调查。我们先就要研究的问题设计了调查表,然后让感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超市调查,最后填写调查表、总结。

三.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体会

一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学生对课本上某个问题产生了兴趣不但是学习和探究的直接动力,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创新精神和能力。要做到这点教师在课前备课时不但要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情况,看课本上哪些知识点可以拓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学生在课堂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主动去学、愿意去学、喜欢去学。

二要引导学生注重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高中学习比较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机型思考,并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时讲同一个知识点,是否与实际相结合,效果明显不一样。例如在讲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时,往往只是先介绍公式,然后举几个纬度让学生计算不同节气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这样的教法学生学习起来不容易记住,即使暂时记住了,遇到不同纬度的计算又不会了。我们不妨将这个计算放到生活中去,在讲公式前介绍一个案例:某户居民因为自己住宅与相邻住宅的间距太短把开发商告到法院,结果获得了赔偿。学生马上产生兴趣,学生大多知道是因为住户的阳光权受到了侵犯,那么怎么判断两座楼之间的间距是否合适呢?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结合南京的纬度(32°N)来计算南京一般住宅(七层30米左右)之间的间距不得少于几米?这样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很有用,学习的主动性马上就调动起来,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明显比死记硬背要好得多。

三是要鼓励学生在学习研究中积极动手实践。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大多是通过书面的练习来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中学生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光“纸上谈兵”不能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算得上是研究性学习。其实地理课本上每课后面都有一些活动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动手实践。例如第一册第一单元第六节的活动题:设计一种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简单方案,并试着测量当地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学生们积极思考,动手利用手头的工具想出了许多好方法。有的学生利用一支笔和一把尺子,有的学生利用量角器都成功地测量出了正午太阳高度角,事后在课堂上大家交流了自己的方法,还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例如用量角器测量最好在量角器上悬挂一个重物以保证量角器的水平等。

总而言之,在中学阶段进行研究性学习,要多一些学生的体验,少一些单调的知识传授;多一点讨论研究,少一点枯燥练习;多一点动手活动,少一些理论说教。通过一切方法去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

下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更具体的说: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传授、情感交流、智慧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体育课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设计

    体育课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设计 在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中,教学理念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设计则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有了成功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效果才有保证。在新课程理念下,体......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浙江省青田县温溪高级中学 陈伟平内容摘要:针对现行的地理教材出现的特点,把知识的讲解和活动内容串起来,优化教学过程,信息技术的......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

    摘 要:教无定式,学无定法。高中地理课教学没有现成的模式参考,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和手段,完善教学......

    高中地理课堂探究活动的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课堂探究活动的教学设计 ——以湘教版必修1“季风环流”为例 设计思想: 在地理教学中,探究性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观察问题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帮助......

    “探究—体验”式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探究—体验”式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青海省都兰县第一中学 陈 昱 “探究—体验”式学习是指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对文本或情景的感悟......

    基于互联网的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博罗县园洲中学 摘要:基于互联网的探究式学习策略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依照前人探究未知积积领域的途,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