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教育寻变》读后感
《中国教育寻变》读后感
承德县第二小学 牛丽
作为一名教师,平时经常跟孩子们说读书的重要性,可真当自己看起书来,总有百般推辞的理由。坦白的说,最开始拿起这本书,我只是为了完成校长留的作业。当我在百度里搜不到相关的内容时,我无奈打开这本书,粗略的浏览起来,然后由快到慢,从充满疑惑到恍然大悟,最后是深深的反思和期待。
《中国教育寻变》为近年来难得的一部教育力作,对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北京十一学校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全景式”的记录。《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李建平在十一学校浸泡四年之久(约1500天),全程跟踪观察、记录了这所学校的变革历程。书中大量的细节展现了学校转型的艰难和突破,展现了十一教师自我革新的勇气和智慧。这本书回答了“学校改革是如何一步步发生的”等诸多问题,也回答了社会各界对北京十一学校课程改革的各种猜测、不解、臆断甚至质疑,更向大众说明了“我们的教育正在发生什么”。掩卷读罢,令人心生无限感慨,对中国教育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
读了这本书,有几点较深的体会:
一.自由——教育本质的回归
影响学校发展的深层次因素有两个:一是升学主义。对分数、对名次的追求,在今天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就拿初中来说吧,为了学校在中考中有好的成绩,不少学校在中考前劝说那些学业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让他们放弃中考。学校之间暗地里也互相比拼,看谁动员的学生多。一些教师因为“成功”动员走一名学生而欢欣鼓舞。凡是和升学挂钩的事情,学校都非常认真,精益求精;凡是和升学无关的事情,学校就“掏掏浆糊”,得过且过。二是管理主义。一刀切的管理要求、口号式的教育方式、下指标的职称评定、等第制的学习评价、长官式的管理理念„„都是管理主义的直接体现。管理主义的着眼点不是为了让孩子们尽量学到、得到最好的东西,而是为了将他们划分等级;不是为了让教师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自己心爱的事业中去,而是为了让他们沦为考试或者管理的机器。
要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就要承认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人的发展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不能用相同的教育供给来应对孩子们之间各不相同的差异和需求,不能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不同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十一学校从尊重孩子的差异、呵护孩子的天性出发,启动了这场艰难的转型。
学生的转变不容易。原来什么事情都有老师们管着,自己到学校的任务就是上课,努力考出好成绩来,现在忽然要让自己来选择学什么、什么时候学了;原来有什么事情可以和班里的同学商量,或者和班主任商量,现在传统意义上的班集体没有了,班主任也取消了„„面对眼花缭乱的课程,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颇有主见地做出各种决定,很多孩子内心是慌乱的,就像还没有学会游泳就被丢进了游泳池,虽然拼命地在里面“扑腾”,但却没有章法。
教师的转变更不容易。从以自己教为主的课堂向以学生学为主的课堂转型,不是说一下就能做到的,需要教师从过去关注教材和教学内容转向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做出有针对性的判断和分析;要改变自己从教以来的习惯做法,去尝试一种新的、前景未卜的教学,教师心中更是充满着恐惧,每个人都害怕不可预测的一切,大家需要确定性,需要触摸得到的现实感;当孩子们已经逐渐放得开,以平等者的姿态和教师进行对话时,教师往往还不如学生,他们身上过往的痕迹太重,反倒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学生着急、教师着急、家长也着急。是退回到原来的教育教学状态,还是继续坚持向着自由而转型?十一学校选择了后者。在无尽的焦虑中,老师们慢慢地发现,这些被老师们控制着显得特别弱小、需要扶持的孩子,在获得了自由之后自身的力量变得特别强大,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了,释放出从未有过的潜力。孩子们率先适应了这种自由的状态,他们不再要求回到过去,常常为争取更多的自由和学校、和老师据理力争。老师们焦灼的心慢慢地平静了下来,他们逐渐意识到,最好的教育原来是自我教育,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理,教师其实可以不用操那么多的心,学生自己会照顾好自己的。于是,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给孩子提供更好的课程资源上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纵横捭阖,这种自在的、拥有充分专业自主权的工作方式,让他们身心放松,也离理想的教育更近了些。
真正的自由,一定是建立在基本的规范之上的。十一学校对此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并引导师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确保了教育转型的稳步推进。
课程——服务学生的需求
当老师们关注到孩子之间的差异时,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同样是学这门课程,有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大学预科的水平,而有的孩子还仅仅是入门级的,班级同学之间的差异巨大;面对差异如此巨大的学生群体,教师授课的过程必然顾此失彼。分层或分类,成了教师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分层分类的核心是重新设计教学的内容,是对知识体系的重新认识和整合,而不是对内容难易、深浅、多少、快慢的区分。比如人文与社会领域的课程就被分为两类,Ⅰ类课程用于选修工程与经济学、数理方向以及出国留学方向的孩子;Ⅱ类课程主要满足选修人文与社会方向参加高考的孩子。比如数学课,就被分成了六个不同的层级,供不同需求的孩子加以选择。数学Ⅰ是针对那些平时学不好数学的孩子来开设的,希望他们在学校学习期间有一段愉快的数学学习时光,帮助他们获得自信;而数学Ⅵ则是一门荣誉课程,是针对在数学方面非常有天分的孩子开设的。十一学校的教师们明白,如果内容不改变,仅用一套教材简单地分层分类,就失去了分层分类的意义。
分层分类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教学如何组织。原来一个教师至少可以包两个班级的课,随着分层分类和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一门课程所需要的教师比以前多了,所需要的教室也要增加不少。孩子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多了,需要给他们提供的自习空间也要随之增加。资源的盘整和最大化的利用,成了学校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学科教室的建设、校友以及在校的高年级学生、社会各界的教育资源„„都被学校充分利用了起来。学校的各种设施尽最大可能地向学生开放,连校长的办公室也成了学生活动的乐园。当大家都把课程作为学校的产品,把学生看作服务的对象,把他们的需求作为服务的内容,把他们的满意度作为评价自己工作好坏的标准时,学校的课程就会真正成为孩子们求知的沃土。
在已经分层分类的课堂上,教师依然发现孩子们之间的差异。于是,在不少老师的课堂上,出现了一部分孩子在听老师讲、一部分在做实验、还有一部分在小组讨论的情境。这还不够。十一学校的决策层依然感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够,于是在期中考试之后,为期两周的小学段推出了。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教师不上一节课,孩子完全自主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节奏。可以在学校里学习,也可以走出去开展社会实践,体会理论联系实际的乐趣。这一家长担心、教师担心、学校管理层其实也有点担心的课程改革举措,经过真实的实践之后发现,孩子们是如此地欢迎,学习的效果也非常好。
雅斯贝尔斯说:“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而唤醒的路径就是给予孩子充分选择权的课程。正是这些自主选择的课程,让孩子们发现了自己,发现了自身的潜质,这种因发现的喜悦所带来的探索和学习的内生动力,为孩子们持续沉浸在课程学习之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渐进——遵循教育的规律
任何变革,只能在教师身上发生,只能在课堂上发生。任何改革,对教师来说都是革自己的命,如果教师自己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就非常困难。这就意味着所有的改革都不能是颠覆性的,必须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去做,让大家在不经意之间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效益,增添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念。
十一学校的改革,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进行的。
让学生走班的改革,分三步来完成:第一步是建设一批学科教室,让孩子们上什么课就到什么学科的教室里去,整体走班,在教材、教师、学生这三要素之外,感受教育环境对学习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步是上午整体走班,下午设置更多的选修课程,让孩子们根据自己所选的课程走班,让建设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在教师的脑海中扎下根来;第三步是将所有的课程分层分类,取消原来的班级建制,全面实行走班教学。
课程建设也走过了类似的历程。第一步是将原来集中在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的教学资源分拣出来,按照教师所教课程的特点搬到学科教室中来,让资源离学生更近一些;第二步是让资源进入到教学环节,让那些唾手可得的书籍、实验器材、辅助设备等,成为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用具。这对长期以来两支粉笔一堂课的老师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第三步是依据学生的差距,重新梳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制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校本教材,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让资源得到最为恰当的利用。
教师参与课改也不是一步到位的。最初的学校课程研究院就只有一位教师,既是院长又是跑腿的,由他来策动学校课程的改革。然后是几个学科教师的跟进实践,再后面是一个年级组的改革探索,接下来是更多的年级组教师的加入。教师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让所有的人都理解改革的意义并同时参与到课程改革之中是不现实的,一个智慧的管理者要学会等待,等待着每个人走过自己的心路历程。
虽然只有四五年的时间,我们已经看到了十一学校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正是在每天一小步的改变中逐渐积累、从量变走向质变的。这本身就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二篇:《中国教育改造》读后感
《中国教育改造》读后感
孔子和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有着世界知名度的伟大教育家。孔子和陶行知的思想既有一脉相通之处,又打上了各自的时代烙印。从孔子到陶行知到新课程,其教育理念之所以有诸多相通之处,是因为他们教育理念的终极追求都是以实现人的发展与完善为鹄的,我们可以具体地解读为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目标的基础性以及教育内容的生活化等。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不愧为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重新审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与实践,将会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活动之中,将会为我国目前许多地区和学校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同时,教师在不断丰富、发展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由此可见,陶先生把“教学做合一”看作生活教育的根本方法。毛泽东同志指出“陶行知主张知行合一,提倡生活教育,把教的、学的、做的统一起来,这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陶先生的教育理论对后来形成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他“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把他的理论放到新课改的背景下来认识,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强调学生学习时要动眼、动耳、动手、动口、动脑。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学生能用这方法和能力,去适应干新环境,解决新问题,离开先生也能单独做事。”这里的学习已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主的合作、交流、探究,充满兴趣,全身心投入,去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喜悦,让学生从学习的成功走向事业的成功。试看我们今天的课改,不是正在走向大师所说的正确道路吗?在新课改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凛然不可侵犯的权威,而是新课堂的建设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不是在“教材”,而是在与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共建。课堂上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互动,共同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氛围。课堂活动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由注重学生的单向发展转向多向发展教学内容由拘限于课本延伸到社会和生活,拘限于现成知识拓展到运用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教学手段由一支粉笔打天下转向使用多媒体。这些改革,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提倡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帮助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 的精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纲要》强调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新课程中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必修课程,就是强调陶先生说的“ 做” 实践整个课程设置中的地位,说明实践对学生终身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2】
研究性学习至少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新课程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二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革命。这是符合“社会即学校理念的,也是“做”在新课程上的具体表现。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调查、实验、采访、查阅资料使学生的学习方式顿时丰富多彩起来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亲临社会实践并得到学习体验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合作和分享,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些正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界最重大的改革之一,新课改突出了有利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反映了现代化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了课程的综合化,特别是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与社会、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究能力,这一思想与上个世纪年代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课程理论一脉相承,一理相通。
总之,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紧密结合新课程的实施,创造性地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为真正实现陶行知先生所期望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工作。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学习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研究他丰富的教育遗产,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智慧田野的播种者,人类文明的传递者。
第三篇:《中国教育改造》读后感
《中国教育改造》读后感息烽县南门小学:黄芳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中国教育改造》读后感。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不愧为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重新审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与实践,将会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活动之中,将会为我国目前许多地区和学校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同时,教师在不断丰富、发展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由此可见,陶先生把“教学做合一”看作生活教育的根本方法。陶先生的教育理论对后来形成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他“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把他的理论放到新课改的背景下来认识,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强调学生学习时要动眼、动耳、动手、动口、动脑。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学生能用这方法和能力,去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离开先生也能单独做事。”这里的学习已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主的合作、交流、探究,充满兴趣,全身心投入,去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喜悦,让学生从学习的成功走向事业的成功。试看我们今天的课改,不是正在走向大师所说的正确道路吗?在新课改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凛然不可侵犯的权威,而是新课堂的建设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读后感《《中国教育改造》读后感》。教师不是在“教材”,而是在与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共建。课堂上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互动,共同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氛围。课堂活动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由注重学生的单向发展转向多向发展。这些改革,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提倡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帮助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精神。《纲要》强调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新课程中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必修课程,就是强调陶先生说的“做”实践整个课程设置中的地位,说明实践对学生终身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性学习至少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新课程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二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革命。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调查、实验、采访、查阅资料使学生的学习方式顿时丰富多彩起来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亲临社会实践并得到学习体验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合作和分享,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些正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界最重大的改革之一,新课改突出了有利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反映了现代化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了课程的综合化,特别是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与社会、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究能力,这一思想与上个世纪年代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课程理论一脉相承,一理相通。总之,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紧密结合新课程的实施,创造性地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积极投身教育改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学习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研究他丰富的教育遗产,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智慧田野的播种者,人类文明的传递者。附阅读书目:《与专家谈心理调节》《用坚持把信念变钻石》《金色、、梧桐》《似水流年》《烟雨飘过》《中国教育改造》《现代大职业教育之路》《学习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
第四篇:《寻枪》读后感
小说《寻枪》写作思路分析
文法学院社工090140984025黄娟 青年导演陆川所著的《寻枪》是由凡一平的《寻枪记》改编而成,它随着以此为剧本的同名电影一起上市,因为曾经看过电影《寻枪》,所以这次怀着浓厚的兴趣来领略一下剧本的风采。
《寻枪》描绘了在贵州的一个边陲小镇,民警马山一夜醉梦,梦醒之后发现自己的手枪被偷,而枪中尚有三发子弹,在起初的二十个小时里,马山为了防止影响自己的荣誉称号以及所在派出所的荣誉,对丢枪一事瞒而不报,独自一人跑遍小镇的边边角角急切的寻找手枪,从怀疑自己的儿子到怀疑参加妹妹婚礼的每一个人,几近精神崩溃,然而寻枪未果,马山不得不上报丢枪一事,局长关于丢枪隐患的一番夸大的假设令马山压力倍增,瞬间,整个小镇仿佛被阴霾所笼罩,马山在追寻“致命”手枪的过程中精神几度恍惚,然而,随着由那只失枪带来的命案,马山被关押进了拘留所,顶着巨大的压力,马山在拘留所里对案情有所突破,事实印证之后他得到了释放,但也被暂停了职务,他不甘心,想极力挽回自己的过失,最终发现是卖粉汤的刘结巴为了杀造假酒害人的周小刚报仇而偷走的,在夺枪的过程中,马山把剩下的两颗子弹留在了自己的身体中,面带笑容亲手终结了这次艰辛的寻枪历程。
纵观全文,作者在写作思路上呈明显的线索式串联,整篇小说被“寻枪”这个线索贯穿始终,从浅层来看,各个故事的展开、发展与终结都是以“寻枪”为根基的,仿佛是呈树枝状由主干到枝干再到枝叶,但细细品读下来,发现每条“枝干”似乎都能找得到所属的根结,看似一体实为分体,整个故事的写作思路从深层次来讲是多线并发的,明线仅有一条,即为马山苦苦寻枪,然而暗线条条深藏,但正如作者陆川所言,都归于一个“寻”字,诸如马山的妻子寻找失去的爱与激情,马山的儿子寻找孩童眼中神奇的男女之别,罪恶的引发者周小刚不惜丢下那份良知寻找物质利益带来的巨大满足,偷枪的刘结巴寻找心目中的正义。种种追寻的与那条寻枪的“明线”紧密的交织着,正如同与大树盘根错节的虬枝,作者这样的描述思路正是意在塑造更加扑朔迷离的寻枪之旅,塑造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主人公马山的形象。如此这般使故事立体化,人物生动化,以达到情节主线老干粗大,暗线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的效果。
与此同时,作者在勾画故事中考虑到了各个情节的横向联系,那就是以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来做横向连接,从而把各个纵向线索真正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巨大的故事网络,构建出一副可以“网住”读者的网。作者给主人公马山赋予多重生活角色:首先是父亲、丈夫的家庭角色;然后是周小刚口中的“马山兄弟”以及欠“老树精”一条命的战友等乡土熟人社会一员的角色;最后,特殊的是,他还是一名人民警察,是社会体系的维护者,是对社会安全具有不可推卸责任的社会角色。这样的各种身份,一下子就把其他纵向线索钩揽在了一起,使得每条线都不可能独立的发展下去,网络的构建推动故事情节整体性的前行。作者为他设计了如此繁杂的社会身份就是为了衍生出更多的矛盾,然后让读者亲自去追寻主人公到底是如何在寻枪的巨大压力下处理这些繁琐的社会关系的,以便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真实化,更加扑朔迷离,引人入胜。接下来,作者让主人公马山选择了或者说倾向于他的警察身份,作者安排他在被停职的情况下依然全力追查枪的下落,而作者所塑造的另一位人物马山的初恋情人李小萌在此时就凸显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李小萌死于他丢失的枪下刺激到了马山更加疯狂的寻找枪的下落,以至于出现了种种幻觉,同时,李小萌的出现也激化了马山的家庭矛盾:小说之初,作者就刻意交代马山儿子的各种淘气行径以及马山妻子对丈夫不认真管教孩子的抱怨,在妻子眼中,马山本来就不是称职的丈夫和父亲,而初恋情人的出现不仅让这位中年妇女危机感重重,家庭矛盾因此激化,马山顿感力不从心,压力又增一层。同时,作者把马山塑造为一个多疑的人,让他怀疑所有参加妹妹婚礼的人,这又理所当然的激化了马山
与这个乡土熟人社会的矛盾,使他孤立起来。重重的关系矛盾就这样被作者巧妙地勾勒出来,为最后描绘马山疯狂面对枪口的行为以及含着微笑离世埋下了伏笔,一来为主人公无处释放的压力找到了归宿,二来为寻枪之旅画下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这就是我在先看了《寻枪》这部电影,接着看了原版小说后对作者的写作思路做出的个人分析,其中的不当之处还望老师指教。
第五篇:《寻宝物》读后感
《寻宝物》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寻宝物》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在六年级的一天,我读了《寻宝物》这一篇文章,它让我的心思绪万千。
这篇文章的大意是说:有个人,在一个小河边发现金子后,消息传出,许多淘金者都来这里挖金块,他们都想成为富翁,虽然有一些人挖到了,但人数却寥寥无几,有个人,把这块地给包了下来,想在这里挖到金子,变为富翁,但是徒劳无功,最后,他连买面包的钱也没有了。
不劳而获是人们的一个重大缺点,他轻则让人被欺骗,重则让人会倾家荡产,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也想不劳而获,记得有一次,在班上选班干部,有些同学不想上去演讲,而又想当,老师说:“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也没有不经过努力而能获取的东西,你们不上台演讲,在同学们投票时,你们的票数就可能会比演讲了的同学少。”听了老师的这句话,很多同学就上讲台演讲。
我们不能长着一颗侥幸的.心,要实实在在的做事,我们学习也要把学到的知识都要懂,不能说考试可能不考,就逃避那个知识,因为这次考试就算不会考到,但是你能确定以后的那么多的考试里,也不会出到类似的题目吗?
所以,我们以后一定要学会脚踏实地地去做人,宋庆龄曾经说过:“知识是从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