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字化教学观后感
数字化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
数字化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真正利用好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发现的兴趣,培养学生自相互学习的能力。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开放英语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
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原因
1、语言环境的缺乏
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受语言环境的制约。由于我国学生是在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必然缺少现实鲜活的语言环境,学生的语用能力较差,表达时容易犯一些文化背景等方面的错误。课内学生学来的一点听说训练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复习巩固,这样的英语语言环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2、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传统英语口语教学主要手段是“教材+黑板+录音机”的模式。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主讲。由于教师对知识的呈现一般以汉字形式和口授形式,学生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学生课堂上的重要活动就是记录教师的板书和口授的知识内容,所以,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教学效果不够显著。环境的缺失极易造成学生第二语言习得的困难。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创造性的开展口语教学
1.趣味性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鼓舞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生动形象的对话,幽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五彩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言语兴趣。在设计 “What's the weather like ?”时,可以给学生播放英语歌曲“What's the weather like ?”,在学习英语数字,星期时也可以播放一些英文歌曲或视频。让学生唱一唱、乐一乐。这样不但消除了疲惫之感,而且又激起学生兴奋点。现在又有了电子教材,把干巴巴的课文变成了有血有肉的小动画,再加上纯正的发音,既保持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性,发挥了多媒体教学和英语教学寓教于乐的优势也把老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不必再到处去找相关的动画了。
2.交际性强,便于情景的创设
利用多媒体资源,结合情景进行训练可以创造出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教学,使语言和语境相结合,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点的操练和掌握就变得容易很多。如在讲 Animals in danger 这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一段“濒临灭绝的动物”的影像,里面有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熊猫),被污染的环境,被砍伐的树木的画面。看完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用英语说出影像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画面,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自己的感想,然后老师可以适时的引导,“What should we do?”通过层层的铺设,并巧妙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情景,让学生走入语言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将繁杂的写作训练简单化。
3.观感性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人类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鼻、舌、身等感官把外界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感知的内容越多,则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越全面迅速,因此我们强调英语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多媒体技术所展现的信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并且形式活泼多样。这种的引入,为英语教学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如在设计 These are my parents.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简单的课件:先让Betty走出来,指着她的爸爸说:“This is my father.He is a teacher at Beijing International School.”然后播放他工作的图片,学生一看图片就立刻知道Betty爸爸是什么职业的,这样让学生重复仔细看、听多一遍,然后说出Betty爸爸是做什么,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很容易就能记住并说出来,而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也因学习内容感观性强而感兴趣并不觉得难了。教Betty妈妈的职业时也可采取相同方法处理。这时老师只需判断正确与否,若有偏差,可再播放让学生模仿,这样的视听觉协同学习,学生就能较快地完成要学习的任务了。
多媒体资源推动英语教学向着更高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要重视处理好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间的关系,端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如果只是教师单方面地扩大课堂容量,一味放映,多媒体教学也就只能称为多媒体演示。其次,还应该注意多媒体教学并非适合各种课型,也不是任何地方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目前它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老师在运用时,应一切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用在其它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地方,这样才能有利于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攻克教学难点,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数字化教学使初中英语教学更加鲜活生动、绚丽多彩。当然,数字化资源在英语方面的应用不仅仅只有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两方面,还有待在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发掘与利用。但我始终坚信:倡导、探索数字化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对英语教学创新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数字化教学
浅析数字化教学
摘要:数字化教学是指教师和学习者在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中 ,遵循现代教育理论和规律,运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以数字化教学模式进行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活动。数字化教学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更加的多元化、创新化。但是数字化教学是否应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呢?肯定不是,在某些时候数字化削弱了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一 翻转式课堂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数字化教学
数字化教学是指教师和学习者在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中 ,遵循现代教育理论和规律,运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以数字化教学模式进行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活动。
随着“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普及,这种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的课堂模式。在这种大的课堂背景下,数字化教学手段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开始在我国教学中运用,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这一辅助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学中,人们充分利用了它的省时、节资、实时便捷等特点,建立了微机教室,实行部分课程的集体授课,深受人们的欢迎。
二 打破传统 创新教学
1、数字化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与“学”的双方都能够自由地进行交流,阻碍交流的障碍几乎没有;其次,数字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时,学生已不是传统教学方式中那种完全被动的对象,占有很大主动性,这种使教学中的客体能积极发挥其主动性并表现出来,使教师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教学对象的学习情况,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数字化教学的最大优点体现在实时便捷性和可延续性这两点上。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下课后,也就意味着教师主导作用的结束,学生在课后只能凭自己的记忆和理解来延续学习,这种延续的学习过程很难保证学生不走“弯路”;学生课后的练习可完全建立在教师授课的基础上,保证了学生不致于在课后练习中走过多的“弯路”,使得学生的学习效力大幅度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能够得到保证。
3、数字化教学增加了课堂容量,数字化教学手段则不同,可用磁盘方式全面、如实地记录教师的授课,可把教师的课堂授课延续到任何时间。
三 数字化教学是把双刃剑
随着数字化教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教学形式层出不穷。从自身体验来说,在过去一学期的教学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借助于数字化教学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数字化教学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更加的多元化、创新化。鲜活的画面能够激起学生的感知能动性,让学生的视听都得到新的刺激,可以说是一场视听觉的盛宴。就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而言,教学设计中,数字化教学形式的加入使得教师会安排比较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自己的知觉思维。在这样的信息化资源刺激下,很容易产生想象。尤其是鲜明的图形图像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低段孩子而言,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简单的说教不如丰富的色彩吸引力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理解力和认知水平。
信息化的学习环境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教师与学生口头授予知识的方式向多媒化的学习环境转变。在这样的环境中,资源的容量更大,运作速度更快,外界刺激更多。但是数字化教学是否应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呢?肯定不是,在某些时候数字化削弱了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如:教师大量的应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刺激学生的感知觉,更消弱了学生对想象力的发展。由于数字化资源的便捷,资源的呈现速度比以往更快。教师在授递过程中,通过点击、播放,轻松地将未知事物呈现给学生,或通过图片、视频动画展示给学生。资源的呈现变成学生主要的理解途径,教师的讲授变成辅助的理解帮助。在学生了解到事物的部分未知领域时,剩下的部分就已经全部呈现。学生想象的时间缩短。
其次,长期的利用数字化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小学儿童处于想象力发展的最高时期,这一阶段充满了对新鲜事物和未知领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学习动机多依赖于外部情境。如果整个学习环境对他们有吸引力,他们便有强大的内驱力,自主进行探究和学习。但如果长期处于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便很容易产生厌倦,从而降低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21世纪,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中,不加以控制还会让他们偏离学习的轨迹,寻求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如游戏、无利用价值的信息等。他们的自我控制力还很弱,很容易被纷杂的资源所吸引,难以辨别什么资源是可以利用的,什么资源是毫无价值的,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
对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工作者来说,在不断跟进新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重要性。用辩证的眼光来对待数字化教学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了。
第三篇:数字化教学心得体会
如今,利用计算机既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多媒体教学已成时尚。运用多媒体,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也使课堂教学目的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更省力、更有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此谈谈我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教学是集图像、声音、图片、文本、动画,影视等多种媒体为一体,用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段向学生展示学习内容,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有了深厚的兴趣,在教学中,老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自如,在教学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多媒体教学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体会所学内容,这样的新鲜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下消除学生由于长时间坐着上课而带来的疲备,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助于加快教学速度,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巩固。在普通的教室里上课,老师要用粉笔板书教学内容、习题、解题过程等,这样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利用多媒体,预先制作好课件,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增加教学的密度;还可以即时反馈,体现反馈的广度。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深刻体会到它的优势,从而促使我去认真学习计算机操作,学习制作课件,在网上收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成绩。
总之,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合理利用好课堂时间,在相同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又促进我们老师学习,提高教学能力。当然我清醒地认识到它也有弊端,应该如何发挥它的用处,扬长弊短,这也是我所要思考的。
作为教师,身处这个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再结合现代化的思想在教学中去勇于创新,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长处,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让它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恰到好处的作用。
数字化教学心得体会
宣化初中 李海婷 2017年12月5日
第四篇:数字化教学设计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学设计模板
— 5 — 篇二:数字化声音编辑教案
第3节《数字化声音编辑》教案
滨城区梁才中学 苏志君
一、课前准备
1、素材准备:把李明文件夹提前发送到学生机的桌面上;
2、学生准备:录音机会用吗?
(1)如何打开录音机?
(2)会用录音机听音乐吗?
3、通过听李明文件夹中的声音文件,检查耳机情况。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掌握用录音机合并声音文件;
(2)学会用录音机混合声音文件;
(3)能根据需要用录音机调整声音效果。
2、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用“录音机”合并、混合声音的方法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编辑出优美的配乐诗朗诵 投影仪、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分组并安排机器座位;编辑声音练习所需要的声音文件。
三、教学过程 i、新课导入
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是朱自清的配乐散文《春》,今天我来的时候,我的学生让把它带给大家听,并且好还有话对大家说,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你愿意帮助李明完成这项操作吗?怎样操作呢?这正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3节 数字化声音编辑》,不但能够很好的帮助李明,还可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标是成功的前提条件。我们先看看本节的学习目标?出示教学目标(找一生读吗?强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掌握以下技能:
(1)掌握用录音机合并声音文件;
(2)学会用录音机混合声音文件;
(3)能根据需要用录音机调整声音效果。
明确了教学目标后,我们帮李明完成第一项操作,进行录音剪接。学而知困,请大家完成自主学习1:请大家参照课本15页上面的‘录音剪接的三个步骤,通过自主学习帮李明把‘春1和‘春2按顺序合成一个声音文件,并以‘春3进行保存。ii、知识讲解
(一)录音剪接
(1)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强调一定要认真看操作步骤,留心查看学生操作中的问题,也可以进行讨论。
师巡视指导:在操作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合并前要将滑块移动到合适的位置,这需要先试听再确定:如果两段声音文件刚好首尾相连即可,那直接把滑块移动到文件一的结尾部分即可,反之,则需要通过试听确定合并的确切位置,这就要考验每位同学准确的判断能力和娴熟的操作技巧了。当你打开一个声音文件,文件长度以秒数的形式显示在界面的右侧,而左侧则是滑块的当前位置,所以建议大家在试听的同时随时留意声音文件长度的变化,并配合“停止”键和“播放”键,以便于准确定位。
屏幕显示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录音机”程序打开声音文件“春1.wav”,并将滑块移动到要插入声音的地方。
第二步:执行“编辑/插入文件”菜单项,选择声音文件“春2.wav”,这样就可以完成两个文件的合并。
第三步:以“春3.wav”为名保存合成后的声音。(2)师选出一名操作熟练的学生,利用网络教室演示并讲解操作步骤(哪位同学愿意到教师机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让我们共同学习,好吗?)老师针对学生的演示给出有针对性的总结和指导。
设疑1:保存合并后的声音文件时就选择哪个菜单项?若选择“保存”会有什么后果? 小结:应使用“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选项进行保存。如果选择“保存”菜单的话,将会将文件“春1”替换。我们编辑多媒体时,应当养成保留原素材的习惯,以备再用。另外,如果滑块没移到正确位置就插入了“春2”,未保存之前还有补救措施,就是„„还记得学习“word”时,出现误操作时可以用“撤消”按钮吗?录音机也有类似的功能,那就是用“文件”菜单中的“恢复”选项。
请大家再看看课本上的三个步骤,加深印象。
录音机不只可以合成两个声音文件,还可以合成两个以上的声音文件,简单易学。
(3)好!下面用1分钟的时间继续完成刚才的任务,并且注意观察‘春3的播放长度和‘春
1、‘春2的播放长度的关系。要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学会,才能更好地学习下面的内容。设疑2:“春3”的播放长度和“春1”、“春2”的播放长度有什么关系? 小结:对!“春3”的播放长度是“春1”、“春2”的播放长度的总和,但这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有时候可以利用合并声音文件时的精确定位来对其中某一声音文件进行变相取舍,从而放弃掉一部分声音素材,在这种情况下,合并后的声音文件长度可能要短于各声音文件长度之和。
建立好春3的同学请举手!
我们知道,好的音乐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同时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接下来,我们帮李明合成配乐朗诵,即学习混合声音,请完成自主学习2:请大家参照课本15页中间的‘混合声音的三个步骤,自主完成给‘春3加上背景音乐‘春之声。
(二)混合声音
(1)参照课本操作步骤,学生自主操作练习,操作完成试听混音效果,找出需要进一步完美的地方,邻近的学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操作较快的学生可参照课本步骤自主练习声音效果的设置,并播放设置效果后的声音,注意声音文件的变化,体会声音效果的作用。
屏幕显示步骤如下:
第一步:准备好朗读和背景音乐两个声音文件。
第二步:打开其中一个文件;将滑块拖到准备开始混音的位置。
第三步:执行“编辑/与文件混音”菜单项,从出现的“文件”对话框中选择另一个文件。(2)找一生到教师机上演示(哪位同学愿意到教师机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让我们共同学习,好吗?也是锻炼勇气与表达能力的机会。)
强调:
正确定位滑块的位置后,再进入声音混合,朗诵与音乐混合协调;
背景音乐要与声音文件内容相吻合。设疑1: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习惯在背景音乐响起后再开始朗诵,也就是有一个前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先打开哪一个声音文件后再混入另一个文件更好一点儿呢?是朗诵还是背景音乐?
小结:背景音乐!的确,同学们在进行声音处理时,必须考虑到一些细节处理,才能让你们的作品焕发生机,包括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
设疑2:声音文件的合并与混合有什么异同点?
师生总结:声音的合并意味着二者“合二为一”,在合并点上两个声音文件只选其一;而声音的混合则是“共生共荣”,是一种互相协作与美化的作用。
(3)好!下面再用1分钟的时间完成刚才的任务。
我们已经帮李明加上背景音乐了,大家在欣赏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春之声的音乐要比春3的录音时间长一些。)
那么怎样处理?
对!把多余的音乐部分去掉,让背景音乐和朗读声音同时结束。怎样去掉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个内容去掉不需要的声音。
(三)、去掉不需要的声音
(1)参照课本操作步骤,学生自主操作练习,将声音多余的部分删除;部分完成操作的学生考虑如果背景音乐时间过短应该怎样操作,并自己操作实践,老师可给予相应指导。
屏幕显示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录音机”打开要剪辑的声音文件,播放到要保存的位置,单击“停止”按钮。
第二步:执行“编辑/删除当前位置以后的内容”菜单项。
第三步:单击“确定”按钮,将多余的声音删除。
(2)找一学生到教师机上演示
设疑:如果音乐比朗诵短怎么办(前提是不得另外选择其它音乐片断)? 师生总结:利用合并,可将同一首音乐重复播放,再将多余的音乐删除。强调:我们在删除的时候,还是要正确定位滑块的位置,实际上,两个声音文件长度不一定等长,例如涉及到有前奏时,背景音乐可适当长一点等等,总之,和谐是美,大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取舍与选择。另外录音机无法直接删除中间的部分,只有较专业的录音软件才能实现这项功能。但是,不能“直接删除”,不代表不能“间接删除”,实际上,我们可以巧妙利用“删除当前位置以后(或以前)的内容”这一功能,多次操作,就可达到目的。
(3)好!下面再用1分钟的时间完成刚才的任务,争取所有同学都能完成任务。(4)编辑好后不要忘记保存啊。
同学们,小小的录音机还有一些优化效果呢?想知道吗?那下面我们再帮李明的配乐朗诵加上适合的效果,感受声音的变化。请完成自主学习4:请大家参照课本16页中下部的‘混合声音的三个步骤添加优化效果,可以先尝试收听不同的效果,然后再选择最佳的播放效果,并进行保存。
(四)、优化音效
学生自学的时候,自己巡回指导,强调一定要认真看操作步骤,留心查看学生操作中的问题,也可以进行讨论。
屏幕展示调整音效步骤:
第一步:使用“录音机”打开要处理的声音文件。
第二步:打开菜单栏上的“效果”菜单,选择其中的某一项,即可完成相应的处理。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很圆满的帮李平完成了任务,她知道了肯定会特别高兴。
(五)提高 请本节任务没有完成的同学继续完成,完成任务的同学请打开“提高”文件夹,按要求完成任务。iii展示作品,共享成功
大家学得很好,哪些同学愿意把春3进行展示,请举手!(在教师机上展示两个同学的春3。)
然后,我们共同回顾这节课学会了什么?谁能说说? iv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今天我们接触到声音文件编辑的一些基础操作,包括声音文件的合并、混合、剪辑与效果调整,也许结果不完美,但毕竟我们在这一领域迈出了实实在在的一步。要成为专业的录音师,需要专业的录音软件,更需要高超的操作技巧和良好的审美素养,在课本17页为大家提供了这方面的参考,爱唱爱跳的同学们课后可以尝试为自己录制一首个人专辑,希望同学们能在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创作出更多更好、个性十足的作品。篇三:《信息的数字化》教案设计
《信息的数字化》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分为4个方面,分别是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以及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本节的教学内容对应于“信息的识别与获取”和“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中有关信息编码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二进制和字符编码两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二进制代码,知道二进制的运算法则“逢二进一”。
2、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和度量单位。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情感目标:
1、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习惯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二进制代码及运算法则。【教学难点】
了解ascii码和汉字国标码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龙芯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知道了信息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文字、数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等。要使计算机能够识别这些信息,必须采取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目前,只有将数字、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信息转换成二进制代码,计算机才能够加工处理。
什么是二进制呢?
二、教学新课
1、二进制
师:其实,生活中,人们对数值的描述有多种常用的进制,如60进制、七进制、24进制等。
(1)只有两个数码:0和1(2)运算规则:“逢二进一” 0+0=0,0+1=1,1+0=1,1+1=10 问题1:计算机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编码? 问题2:二进制与十进制有什么异同?
完成p11 表格
小组抢答。
在计算机处理的各种信息中,字符信息占有很大的比重。为了能够对字符进行识别处处理,各种字符在计算机内一律用二进制编码表示.2、字符编码(1)ascii码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的简称。(2)汉字国标码 1981年,我国公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1980》,即汉字国标码。
其中收录了6763个汉字,解决了常用汉字的编码问题。
如:文的国标码为4e44h,对应的二进制代码为***0.2000年又公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 gb18030-2000》,其中收录了27533个汉字。为更好地解决人名、地名用字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汉字研究、古籍整理等领域提供了统一的信息平台。
实践学习:p12 用0和1表示汉字字形,如“德”
三、总结
请各小组代表作总结。
四、练习
1、目前,只有将数字、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信息转换成_______代码,计算机才能加工处理这些信息。
2、二进制的运算规则是_________。
3、ascii码是_____的简称。
4、汉字国标码的作用是什么?
5、为什么信息编码要采取统一的标准?(书本12页的“讨论学习”)篇四: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
为理解的教学 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应该引入国际上先进的教学设计方法,从而提高学科信息化的教学质量和效益。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师应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课程进行重组,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这正是一名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解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层次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在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相对应的活动。通过反思指南,对照标准,对自己所设计的学生活动进行修正,使之与教学目标相配合。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强调持续性评价,通过对每次活动的过程评价,及时评估活动的教学有效性。同时,对不同的学习活动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评价标准,对单元中的探究活动往往采用非正式的评价,且以自主为主,对单元的终结活动,则可以采用正式的测试等形式。
下面从“为理解的教学”主要内容、教案管理表和反思指南等三方面,介绍“为理解的教学”的教学设计方法。5.1 “”的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为理解的教学”模式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简称“tfu(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是1989 至1996 年由附属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零项目研究人员和教育家研究开发的一个教学模式,用于课程及教学的设计、修改和审核,以帮助学生增强理解。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产生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认为学习是通过学生持续不断的努力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产生的。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学生积极地探索、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创造新的产物。这个模式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来帮助学生形成并加深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可以把为理解的教学模式比喻为照相机的取景框,为更清晰地确定理解目标,使教学更直接地针对重要的学科内容,tfu能帮助我们对教学进行“取景”,即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tfu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脚手架,帮助我们致力于教学中真正值得关注的地方。因此,tfu既是一种“思考框架”(大卫·佩金斯创建的词),也是一个“脚手架”(心理学家维高夫斯基创建的词)。
二、“为理解的教学”模式的组成部分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有四个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这四个组成部分将分别引导教师思考一个在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时必须考虑的基本教学问题。为理解的教学模式帮助我们把这些教学设计(包括规划、审核、评估和教学过程)的重心放在帮助学生增强理解方面。
在“为理解的教学”模式中,对每个组成部分的界定都有具体的标准,这些标准能够提醒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并加深对重要的课程内容、概念和论题的真正理解,并能灵活应用。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作为教师必须考虑的四个基本教学问题以及相对应的“为理解的教
1、启发性论题
界定启发性论题的标准是如何使它们促进真正有价值的理解,符合这些标准的论题比不符合标准的论题更有启发性,所以这不是有或者没有的问题,而是程度多少的问题,我们应
考虑如何使投入以获取最大程度的收益。启发性论题的标准是: ? 在一个或多个学科或领域中起中心作用 ? 吸引学生和老师积极参与 ? 学生和老师都能找到很多相关资源 ? 与学科内外的许多方面都有丰富的联系
2、理解目标
对理解目标的界定标准是清晰、明确地表述学生需达到的理解目标,将这些标准公开给学生和其他有关人员(如家长、老师、同事、学校管理人员),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及(如讨论、作业和评估)。教师制定的理解目标应该符合以下标准: ? 明确表述学生需理解的、有关启发性论题的内容 ? 公开并在教学中经常提及 ? 直接针对需要理解的概念,而不是需要完成的作业
3、理解活动
界定理解活动的标准是根据某一单元或课程的进展设计一系列难度递进的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学生定期地、积极地、有创见地使用需要理解的理论和概念。以这些标准而设计的理解活动应该使学生:
? 在新的场景中使用需理解的理论和概念 ? 必须对需要理解的理论和概念进行思考 ? 所做的与需要理解的内容直接相关 ? 所做的表现出他们所理解的
4、持续性评估
界定持续性评估的标准是定期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和理解程度。我们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调整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来促进学生进步,评估是学习过程的一个中心环节,不同的人都可以进行评估(如老师、学生自己、同学),评估可以是非正式的(如交流、讨论、观察、或开放式思考),也可以是正式的(如建立在评估标准表基础上的考试、测验或正式的反思)。界定持续性评估的标准是:
?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而不是在教学结束以后 ? 重点在学习和理解,而不是评分或划分等级 ? 评估方式因评估者和执行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 评估标准要对学生公开
三、关于理解的理解
在传授技能、概念和表达方式的时候,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达到真正的理解。然而,要做到真正的理解很难,因为每个人的认知里对某些复杂问题,有一些简单、本能的解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我们逐步认识和了解世界。这种规律在儿童面对的、较为简单的世界中可以畅通无阻,但对成人而言,则需要更复杂的理论和思维来解释和影响这个复杂的世界。但是,儿童时期形成的理论并不轻易消失,它们一直留在脑子里,对形成更复杂的理解起着阻碍作用。我们需要通过重新改造,改变大脑里原本包含的理解和信息。如果很容易放弃原先形成的想法,达到新的理解就不那么难,可实际上,原有的想法总是很难消失,这是难以达到真正的理解的一个原因。
理解本身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原因之一是我们不能真正看见它,它太模糊,不可测。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远远超出清晰可测的范围,尽管很模糊,我们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还是帮助学生达到理解。
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习是不断努力的结果,明白这点非常重要。我们应该避免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的“早期废弃”,如果放弃了,就不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达到理解,而理 解是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达到的。理解与“知道”不同,因为“知道”强调“是什么”,而理解则更进一步,强调“为什么”。达到理解是一个需要时间和操练的持续性过程,要理解某样东西需要时间,有时候你觉得你理解了,但过一些时候,你可能会改变想法。理解的核心是学生能够把他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用我们所“理解”的东西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问题的能力表明我们做到了真正的理解,在新的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是对理解的最好测试。
理解不是固定的,需要时间和努力,把课堂内外所学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理解需要很多经历,经常做或者处理某些事情,试图寻找其来源,重视其过程,并积极参与,就会形成对事物的深层次理解。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通过直接的亲身经历来掌握知识,要学生用他们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应用所学的内容,是帮助学生达到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对“为理解的教学”模式的初步认识
好的老师能意识到自己熟悉的教学中很多方面反映了tfu的模式,因为这个模式是研究人员对优秀教师的教学进行观察和探讨发展起来的。尽管我们觉得这个模式的有些方面比较熟悉,但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个模式能帮助我们思考教学中容易忽略的东西,思考如何把各个部分相结合,帮助学生促进理解。这个模式强调更积极的“从行动中学习”的观点,这种观点要求学生通过他们的行为、语言和作品来“展现”不断发展的理解。这个模式通过相互联系的很多方面(选择启发性论题、明确理解目标、针对理解目标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理解活动、通过持续性评价经常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促进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五、理解活动
理解活动是“为理解的教学”模式的核心。
理解活动是在教学单元中要求学生参与的一系列学习活动,而不只是在单元结束时的某个活动。在教学单元进行过程中,理解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1)形成理解;(2)纠正错误的理解;(3)显示出他们理解和不理解的东西。理解活动使我们能“看”到学生的思考,思考(用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是理解活动的一个核心。
理解活动难就难在如何将它不断完善。一个好的理解活动需要符合以下四个标准: 1.学生积极地,甚至充满热情地参与活动(比如做东西、做试验、做规划、演讲、表演、找出论据维护对某个问题所持的立场)。2.学生参与的活动要求他们用超出现有的知识去思考(比如写一篇文章解释为什么对某个问题采取某个立场,而不是背诵现成评论中的某些章节;分析乘法表找出其中的内在规律,而不是简单地做数学课本中的数学题;思考历史事件,它们为什么会依次发生,如果发生的顺序有所变动,历史会有什么不同,而不是简单地背诵历史事件表;描述不熟悉的环境中动物群的食物链,而不是简单地学习哪些动物是食肉动物,哪些是被捕食动物)。3.理解活动要求学生所做和所想的必须有新的内容,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不熟悉的场景(比如不只是阅读和描述,而是读了之后对一个小品编出另一个结尾;不只是按照给出的步骤完成一个实验,而是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学生所做和所想的必须直接针对需要学生理解的重要学科概念和目标。理解活动并不只是简单的活动,而是能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纠正原有的错误想法,从而达到对重要学科概念(启发性论题)的理解的活动。重要学科概念包括地理中的“地图”、运动中的“防守”、语言中的“句法”、文学中的“主题”、历史中的“起源”、科学或数学中的“变量”,等等。理解活动应该直接针对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理解目标。
六、理解目标
理解目标把教学重心放在你认为最重要的、学生必须理解的内容上,? 理解目标有不同的规模。我们着重于以下两种:“课程贯穿线索”和“单元理解目标”。
首先,考虑一下整个课程中学生应该达到的、三到五个总的理解目标,我们把这些叫做“贯穿线索”,因为这些目标指导整个课程所有单元的教学,你希望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达到这些目标。此外,还有“单元理解目标”,这些目标与一个或几个贯穿线索有关(它们帮助学生为达到大的、总体目标而不断进步)。单元目标规模较小,课题更具体,往往只围绕某个教学单元的中心论题。在整个学年中,教师要在很多教学单元,用很多不同的方法,多次提及贯穿线索。
? 理解目标集中在重要的学科理论和观念上(即对各个学科里的专业人士来说很重要的理论)。这是我们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制定的学科目标。通过把学习目标对准学科领域内的专业人士了解、从事、关心的内容,我们为学生创造了使之尽可能与专业人士的体验类似的学习机会。
? 理解目标有两种表达形式:陈述句和问句。陈述句使教师清晰明了地看到他们想要学生理解的东西。为保证教师把重心放在理解上,常用的陈述句式可以这样开始:学生将理解?。另一种是开放式问句,用一个易于学生理解的问句抓住理解目标的中心,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理解目标要公开。理解目标向学生公开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一来,你和学生都可以参照它们,看一看单元里各个课时是如何帮助学生达到这些理解目标的。清晰的目标也能让我们看到哪些“理解”是重要的,需要被评估的。
七、启发性论题
启发性论题涵盖的范围很广,这也是它们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原因。这些论题使学生能够进行广泛的联系,让学生们将他们与论题相关的知识或体验显现出来。这些论题还能使教师看到学生可能产生的错误想法及学生的理解差距,从而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
启发性论题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 在学科里的中心作用(非常重要)
问自己以下问题:我现在考虑的这个启发性论题有什么重要之处?为什么要了解这门学科就得理解这个论题?
这些问题的重要性:要为理解而教学,我们需要将精力集中在主要概念和支持主要概念的次要概念和技能上。我们还要在“主要概念”和学生能理解的内容里找一个平衡点(参看启发性论题标准之二:吸引学生!)。要使学生达到高层次理解,办法之一就是选择学科内专家们觉得重要的论题。专家们终身致力于研究我们所教的内容;如果这些专业人士或者学者都不愿意花长时间研究你所选的论题,也许这个内容就不值得你将宝贵的课堂时间花费在上面。你并不是要你所有的学生都精通你教的所有内容,但是你希望他们能了解在这个领域内专家们关注什么。因此,一个好的启发性论题的第一个标准就是要从学科领域的专家们重视的论题开始。
2. 有吸引学生参与的潜力(非常重要)
问自己以下问题:这个论题与学生们目前的生活和兴趣有什么联系?我怎么能让学生对这个论题感兴趣并且想学它?
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并不是每一个论题都能马上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的。但是,经过仔细分析,你往往能找到激发兴趣的方法。找到能让你的学生认为这个论题有趣的途径。如果论题不能吸引学生,即使它是专家们的宠儿,它的价值已经丧失了,因为学生可能不会长久深入地学习,形成对其丰富的理解。一个论题的启发性,要根据它的受众而定。你的受众就是你的学生(他们可以是成人或是儿童)。所以,想想这个论题的哪些方面可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想想在这些对专业人士很重要的主要概念里(即你在理解目标里对准的概念),什么能开启学生的兴趣之门。
3. 有吸引你的潜力
问自己以下问题:我喜欢这个论题的什么地方?我怎样才能把我个人对它的兴趣放进去并与学生分享,让他们看到这个论题有多精彩和重要? 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作为学生,我们都能想到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同时,我们也都记得那些我们曾经怀着极大的热情学习过的东西(甚至是喜欢到了我们决定要教它的地步!)。老师的热情是很有感染力的。如果一个论题让你没兴趣,你的学生是可以马上看出来的。如果这个论题让你兴奋,学生们往往也能看出来(不过这只是该论题能否吸引他们的因素之一)。作为专业人士,我们必须找出自己对所教内容的兴趣,并且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教那些吸引自己、让自己愉悦的论题。4. 容易获得资料/资源
问自己以下问题:这个论题里我们常用什么资源/资料?有哪些权威的传统资源/资料?有哪些更富有想象力、更“野性”的资源/资料? 5. 与学科内外众多方面有丰富联系
问自己以下问题:这个论题与学科内的其他论题以及其他学科的论题有何联系?它与学生课堂外的生活有何联系?我该如何使用这些联系来帮助学生理解论题里的关键概念及其重要性?
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好好思考你的论题提供给其他被关注论题及课外世界的“走廊和窗口”,这样做是值得的。为什么?因为这些联系为你提供了途径,让你能设计出更深层吸引学生的,要求高层次思考的,具有更“野性”的应用环境的理解活动。
八、理解层面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设计的理解目标是否足够好呢?应该考察自己的目标是否均衡考虑学科(你选定的论题对该学科起着中心作用)中不同方面的理解。可以使用“理解层面”来检验自己的理解目标。
理解层面是一个工具,它告诉我们“知识是重要的,但它并不是我们在理解一个论题时要理解的仅有内容”。事实上,我们可以考虑好几个“层面”,即学科中学生可以理解的不同方面(比如知识、方法、目的和形式)。? 知识(是什么)--这是人们经常思考的一个层面。专家也很注重知识,但学科里还有比知识更重要的内容。? 方法(如何做)--专家使用的探究过程和实验方法。这些是专家们用于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你的学生可以效仿的过程。? 目的(为什么)--为什么这个学科对专家、社会以及你的学生很重要。学生在明白了论题的重要性之后,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学习。? 形式(知识是如何被分享和交流的)--专家们通过撰写论文、使用图表、组织讨论、做演示等各种形式与世人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你的学生可以用学科专家们使用的各种方式来表达和交流他们的学习成果(或使用与专家所用方式相近的更适合他们年龄的方式)。
因此,知识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一个方面,但是我们的理解目标和理解活动也应该注重学科中重要的方法、目的和形式。当我们把教学重心集中在一些主要论题上,用理解目标把它篇五: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设计原则
要求教师的行为是操作的、按模式去行动意味着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意味着你把他看成手段,看成不能思想的人、不能自己领悟的人、不能自己去反思、去发现自己和改变自己的人。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个外在的模式、外在的操作,去规范他的行为。
叶澜﹕《理解“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内涵与追求》
语文是一种思维的工具和学习工具,任何思维和学习活动,不论哪个科目,均离不开语言。
语文能力是透过阅读、写作、听说及生活经验整体发展,互相影响而成。当然,这能力不会自然形成,老师必须安排一些合适的环境,让学生作出响应,藉此改进语文能力。
信息技术的作用是构建一个发展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丰富多彩的环境。多媒体资源是为学生与文本和作者对话服务的,而不是用它来取代语言学习,语文就是语文,而不是把它变成地理课、欣赏课。如何重塑科学和数学教学 来自课堂的实践经验表明,“做中学”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方式。当学习感兴趣的事物
时,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全面,对经验的记忆更持久,同时自信心也得到了发展,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理解科学和解决问题。
要高度重视科学的思维过程,设计的教学活动与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思维方式相对应。在小学低年级,通过事物的描述、分类和观察等直接经验,学生能够最好地学习科学。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们则通过对物体、生物以及系统的分类、测试、试验和决定因果关系来掌握更高级的概念。
信息通讯技术的引入并不是构建“读科学”的模式,而是要开辟做中学的第二渠道,在“虚拟环境”下的做中学不能替代真实环境下的做中学,但它大大拓宽了做中学的范围,并且有助于通过模拟手段探究科学和数学概念之间的深层次的数量关系
做中学不等于蛮干,它提倡为理解而学,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选择合适的教和学的策略,这就要求教师在“做中学”中发挥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技术为高度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控制其学习实践并获取他们最感兴趣的材料。
有意识地将外语教学课程与学生的其他学习生活联系在一起,就为他们打开了信息和经验的大门,使他们全部的学校和生活经验得以丰富。这些联系从其他各个领域映射到外语课堂,又使学生从外语课堂增加对其他课程独特的经验和洞察力。
专家驱动教学设计模式的反思
传统的教学设计源自于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法﹕
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线性的、程式化的、确定的和预成性的,把教学问题看成是具有良性结构问题,把学生学习过程等同于造房子的过程,教和学变成了机械的流程模块,这种以专家为驱动的纯工程的教学设计方法,不仅忽略了实际教学行为和教师和学生的交互,还使教师唯专家是从,丧失了自主设计的主体性。
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对教学设计的认识早已摆脱了程式化的索缚,而是把其看作是一种促进教师创设学习环境的思维方法,学习环境创设的主体是教师,是教师的一种行动化的反思和情境化的行动。
数字化学习活动的框架设计
数字化数学活动结构不是模式或模版,而是一种灵活的框架,大致相当于建筑的骨架,骨架只是提示教师设计什么,而不是具体要求教师按一种程式化的模式要求进行设计,这样骨架就可以支撑起丰富的、符合教师个性化特点的 教学形态。
概要
教学目标
活动内容
探究
讨论
拓展阅读
工具与资源
设施环境
教学评价
微型活动嵌入课程中,就好像课堂上常见的一次微型的教学活动,所用学时可以是十分钟,也可以二+分钟,一课时,最多不超过两课时。
教学目标非常有限,为了解决一个小问题,加深对一个原理或概念的理解,或者是对课程内容在一点上有所拓展。各个模块是可以有取舍和重组,选取几个模块即可构成一个微型活动。讨论作为微型活动的核心,把“做中学”活动嵌入在科学讨论中。讨论一般采取问题导向的对话方式,全班的对话或小组的讨论。拓展阅读一般作为活动的拓展,留在课后进行。
第五篇:数字化教学心得体会
数字化教学心得体会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正逐步融入现代化教育体系之中。它是基于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以黑板、粉笔、教科书为工具的教学方式,知识与多媒体的结合丰富了知识的实用性,它与课本知识相比更容易使学生消化和理解。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数字化教学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丰富的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涉及的庞大资源量,能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下以教师为教学核心资源、资源质量良莠不齐、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二是资源分享速度快。数字化教学依附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平台,使教学资源迅速更新,这成为解决地域性教学差异的重要途径。三是数字化教学的多样性。将多媒体课件与教师讲解结合起来,实现立体化教学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在国家的大力推广下,数字化教育正逐步在全国开展,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深刻意识到数字化教学资源在现代教育中的关键性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数据库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在教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不断地充实自己,及时掌握数字化教学手段,并积极参加这方面的培训,巧妙地结合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及教育理论,使自己在教学中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