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淮南师院与淮南二十六中(师院附中)
标准示范实习、见习基地建设方案
实习、见习是我们院校办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师院青年教师见习的重要举措。实习、见习基地的建设,是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及青年教师培养的根本保障,是师院事业发展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师院与附中互动促进附中不断发展的需要。随着两校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彼此加大投入,加强标准示范实习、见习基地的建设,已成为当前两校合作办学需要解决的崭新课题,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根据师院教育等专业发展规划和淮南二十六中(师院附中,下文称附中)三年发展规划,把附中建设成为安徽省标准化示范实习、见习基地。
二、建设思路
(一)根据师院专业发展规模,制定实习、见习基地建设规划,充分发挥双方的学科优势、品牌优势、师生优势,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示范实习、见习基地建设工作。
(二)根据师院办学需要和社会教育资源状况,实习、见习基地主要分为三个类型开展建设:
1、以教育实习为主,协助附中建立品牌班主任队伍;
2、以教学实习为主,协助附中建立品牌教师队伍;
3、以见习实践为主,协助附中建立青年教师及非教育专业学生实践基地。
(三)实习、见习基地建设要本着“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利用双方科技、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完成师院实习、见习任务的同时,帮助附中培养师资、指导服务师生、文化建设等,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四)建立实训基地工作程序:
1、根据师院专业建设的需要,向教务处提出拟建实习、见习基地的申请。
2、经双方审核同意,签订三年一循环的协议书(一式三份,教务处、学院、附中各一份)。
3、经过建设和双方学校评估,条件成熟时,授予“标准示范实习、见习基地”(挂牌)。
(五)标准示范实习、见习基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设有相应的接洽部门和专门的兼职负责人;
2、为师院师生实习、见习提供场所(建一间实习、见习工作站,配备相应的电脑、图书资料、办公桌椅等;建一间实践活动室,配备数字教学电子设备、课桌椅、相应的图书资料等)。
3、选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教育、教学指导与管理经验的人员;能为实习、见习的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提供适当的条件;满足师院实习、见习的其他需要。
三、建设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制定建设规划。为逐步适应标准示范实习、见习基地建设需要,双方将建立、健全并完善标准示范实习、见习基地建设的各项管理规定,使之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基地建设的顺利开展。要根据师院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特点及双方的优势,制定基地建设规划,明确基地建设的目标、内容、进程,确定基地建设负责人,组织力量,投入资金,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二)建设要突出专业及学科特点,逐步纳入专业、学科建设的范畴。双方要一起研究建立、健全、完善实习、见习保障体系(教学和生活保障),使实习、见习工作成为双方的日常工作之一。同时,师院要通过协助附中开展师资培训、学科建设、教育科研等形式的智力支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专业引领作用,把附中建成为师院的教育科研和实验基地。
(三)积极争取加大投入,加强附中品牌学科及薄弱学科建设。协助附中成立师训中心,投入一定的资金,为附中师训中心委派指导专家,增添设备、资料,促进附中教师队伍的不断优化,不断成长。
(四)及时检查和巡回评估,不断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双方每三年对基地建设进行巡回评估,定期召开双方基地负责人座谈会,倾听意见,不断总结和交流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促进实训基地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淮南师范学院
淮南第二十六中学
2016年4月28日
第二篇: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训基地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是学校事业发展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学校与社会、企业互动的需要。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加大投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当前我校实践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根据我校专业发展规划,建成一批相对稳定的能满足我校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训基地。
二、建设思路
(一)根据我校专业发展规模,制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校友优势、师生优势,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工作。
(二)根据我校办学需要和社会教育资源状况,我校实训基地主要分为三个类型开展建设:
1.以模拟实训为主,建立校内实训基地;2.立足县市,建立省内实训基地;3.面向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建立省外实训基地。
(三)实训基地建设要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我校的科技、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完成我校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帮助基地单位培养人才和进行科技咨询与开发、文化建设等,促进我校和实训基地单位共同发展。
(四)建立实训基地工作程序:
1.根据我校专业建设需要,向教务处提出拟建实训基地的申请。
2.经学校审核同意,方可签订协议书(一式三份,教务处、学院、实训单位各一份)。
3.经过建设和学校评估,条件成熟的实训基地,授予“陇东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挂牌)。
(五)实训基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热爱和关心我国的教育事业,设有相应的接待部门和专门的兼职负责人;2.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指导与管理经验,能为实训师生的工作和生活提供适当条件,满足我校专业教学实训的需要。
三、建设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制定建设规划。为适应实训基地建设需要,我校将建立和健全各项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规定,使之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实训基地建设的顺利开展。要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特点及我校的优势,制定我校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明确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内容、进程,确定实训基地建设负责人,组织力量,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二)建设要突出专业特点,纳入专业建设的范畴。要与实训单位一起研究建立和健全实训保障体系(教学和生活保障),使接受实训工作成为实训单位的日常工作之一。同时,通过协助实训单位开展培训、产品开发、科学研究等形式的智力支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专业引领作用,把实训单位建成我校的科学研究和实验基地。
(三)积极争取学校加大投入,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也是我校实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必须重点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四)立足县市,以省内社会行业为重点,加快省内实训基地建设。(五)面向国内经济发达地区,跨省建立省外实训基地。有组织地到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与相关行业联系,筹建就业型实训基地。
(六)筹建电子技术特聘专家建设委员会。选择实训单位的领导、管理专家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与我校专业发展相关的社会行业的部分优秀管理专家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以特聘教授的形式,组建电子技术特聘专家建设委员会,参与我校各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我校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出谋献策。
(七)及时检查和巡回评估,不断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我校每三年对实训基地建设进行巡回评估,定期召开实训基地负责人座谈会,倾听实训单位的意见,不断总结和交流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促进实训基地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三篇:管理学院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2012年管理学院实习、实践基地改革与建设方案
(讨论稿)
为贯彻 《哈尔滨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本科生实践教学质量,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全面改善实习基地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条件建设等问题,为管理学院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供重要保障。
一、建设理念
管理学院本科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以保证专业方向、专业特色为基础,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建立一批稳固、条件优越的实习基地。
二、实习基地的建设目标
由各系主导,积极鼓励教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大力开发与我院现有专业相对应的实习基地。各系应按照学生人数构建同比的实习基地数量,至少要满足专业总人数的0%实习实践需求。........8.........校外实习基地群的建设目标为:
1.有稳定的实习单位、联系有关的企业、文化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与社会工作等领域,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书。
2.有明确的实习目的,制订相关的实习计划。
3.有稳定的见习、实习场所、设备。
4.有稳定的负责人、指导教师和辅助人员。
5.有详尽的实习、实践和教学活动计划。
6.有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潜能的实习项目。
三、实习基地的管理
为促进实习基地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以系为单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派指导教师,基地负责人(联系人)和指导教师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学院每年组织开展优秀示范专业实习基地、优秀基地负责人、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工作。对实习基地工作成绩
1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一)基地负责人(联系人)的工作职责 ..........
1.负责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关系的维护。
与实习基地单位签订长期合同,并加强经常性的联系,每年定期举行与实习基地、单位的联系会议、交流访问。
2.了解掌握实习基地的状况,对师生实习活动期间的数据、文件、照片、文字等资料进行保存。
3.将实习基地的有关情况及时、准确地向学院领导汇报。
4.基地负责人(联系人)与指导教师应交流和总结实习基地建设的经验,提高实习基地的质量。
(二)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
1.按照专业特点,对实习内容进行规划。
2.协助基地方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3.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指导。
4.对学生的实习质量进行监控。
5.认真做好实习计划和总结
四、实习基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能满足完成实习教学任务的要求;
2.基地建设本着双方自愿、互惠互利、义务分担的原则;
3.原则上选择就近就地、相对稳定的实习地点,以节约实习经费开支;
4.能满足实习学生食宿、学习、劳动保护和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条件;
5.能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
五、建立实习基地的途径
1.实习基地以系或专业为单位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协商共同建立。
2.我系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科性质特点,选择能满足实习教学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实习基地。
3.各系要根据自身情况,每年举行会议讨论实习基地建设与规划方案。
4.在巩固原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不断开辟新的实习基地。
六、实习工作基地负责人、指导教师工作量
实习基地负责人(联系人),按照每个基地每年BL,实习基......15....
地指导教师工作量由教务处统一核发。
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寻求各方面的资助,筹措资金建设好实习基地。
七、学院与实习基地共建单位应承担的义务
1.学院在人才培训、委托培养、课程进修、咨询服务、信息交流等方面对实习基地单位优先提供服务;
2.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实习基地共建单位在就业方面同等条件下有优先权;
3.实习基地共建单位对实习学生有关收费给予优惠,不收或少收;
4.实习基地共建单位要积极探索、创造条件使实习教学与“学、研、产”一体化相结合,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学院与实习基地共建单位应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并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质量监控;
6.学院与实习基地共建单位应优先考虑实习场所的学生实习条件,保证实习学生、指导老师及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并对相关人员(尤其是实习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或安全考试;
7.学院与实习基地共建单位应考虑实习基地的建设、设施维护等工作,并指定负责人负责相关事务。
八、实习基地协议书的签订
1.实习基地共建双方有合作意向,在符合建立实习基地条件的基础上,经协商后可由学院或系部与基地所在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书(一式三份),由教务处、实习基地、本系各执一份;
2.实习基地协议合作年限根据双方需要确定,一般不少于
3年;
3.协议书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双方合作目的;②基地建设目标与受益范围;③双方权利和义务;④实习师生的住宿、学习、交通等安排;⑤协议合作年限;⑥其它
九、实习基地挂牌
各专业与实习基地共建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后,实习基地可挂“哈尔滨师范大学××××实习教学基地”铜牌,实习基地铜牌由实习单位订做。
十、实习基地对实习的安排和指导
l.根据哈尔滨师范大学实习工作要求,制定指导实习的工作计划,动员教职工积极热情支持实习工作,研究、解决实习中的有关问题。
2.选派优秀教师或工作人员(工程师)担任实习生的实习和教学实习的指导教师,确定实习岗位,确定实习生实习内容和具体工作任务。
3.安排好实习生食宿等基本生活条件,并解决实习工作场所,解决好实习生所需的各种物品。
4.向实习生介绍实习单位概况和实习安排,并向实习生提出有关要求。
5.向实习生介绍优秀员工和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帮助实习生树立崇高的思想,培养从事各种工作的应有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6.为实习生组织l-2次工作报告会或专业知识培训。
7.督促指导教师完成指导任务,给实习生评定实习成绩,并作出实习鉴定。
8.严格要求实习生认真执行教育实习纪律,对违反实习纪律,经教育无效者,应速报院、系实习领导小组处理。
9.关心实习生人与物的安全,并严格管理独自外出活动等,保证学生安全。
十二、实习基地工作总结
实习工作结束后,各实习基地对实习工作进行总结。
系部组织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生总结实习工作成绩,并对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评价,把评价意见汇集上报学院教学科研办,并反馈给实习基地。通过总结实习工作成绩,找出差距,以便改进工作,提升水平,提高质量,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2年3月 12 管理学院
第四篇:市场营销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习基地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是学校事业发展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学校与社会、企业互动的需要。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加大投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已成为当前我校实践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建设目标
根据我校专业发展规划,经过3年左右时间的建设,建成一批稳定、优质的能满足我校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实习基地。实现市场营销类专业,有五个以上的实习单位。
二、建设思路
(一)教务处是我校实习基地建设的主管职能部门,负责全校实习基地的规划,发挥宏观管理和组织协调作用;教学单位是实习基地建设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根据本单位专业发展规模,制定实习基地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校友优势、师生优势,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实习基地建设工作。
(二)根据我校办学需要和社会教育资源状况,我校实习基地主要分为三个类型开展建设:
1.以摸拟实习为主,建立校内实习基地;
2.立足南昌,建立省内实习基地;
3.面向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建立省外实习基地。例如:石狮市
(三)实习基地建设要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我校的科技、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完成我校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帮助基地单位培养人才和进行科技咨询与开发、文化建设等,特别是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要与实习学校的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促进我校和实习基地单位共同发展。
(四)建立实习基地工作程序:教学单位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向教务处提出拟建实习基地的申请(填写《江西服装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审批表》),经学校批准并授权,教学单位与实习基地单位签订协议书(一式三份,教务处、教学单位、实习单位等各一份)。经过1—2年建设和学校评估,条件成熟的实习基地,授予“江西服装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挂牌)。
(五)实习基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热爱和关心我国的教育事业,设有相应的接待部门和专门的兼职负责人;
2.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指导与管理经验,能为实习师生的工作和生活提供适当条件,满足我院三个以上专业的教学实习的需要。
三、建设原则
(一)互补性原则
示范性实习基地建设要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共赢”的原则,充分利用我校的科技、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与基地单位在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文化建设、管理改革等方面的合作,促进我校和实习基地单位共同发展。
(二)示范性原则
优先考虑选择专业对口,指导力量较强,设施完善,实习条件有保障的学校或单位作为我校的实习基地,确保满足实习的需要。
(三)稳定性原则
示范性实习基地要求近年内三次以上接收我校学生见习、实习,并能在今后若干年内继续接收我校学生开展实习工作。
(四)共享性原则
示范性实习基地建设坚持“分工建设,共同使用”的原则,相关院部具体负责所属基地建设,其它院部相关专业可共同使用。
四、建设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合理、科学地制定建设规划。为适应实习基地建设需要,学校将建立和健全各项实习基地建设的管理规定,使之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实习基地建设的顺利开展。各教学单位要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特点及本单位的优势,制定本单位实习基地建设规划,明确实习基地建设的目标、内容、进程,同时确定具体的实习基地建设负责人,组织力量,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二)实习学校的建设要突出专业特点,纳入专业建设的范畴。各教学单位要与实习公司一起研究建立和健全教育实习保障体院(教学和生活保障),使接受教育实习工作成为实习学校的日常工作之一,同时,通过协助实习公司开展学科建设、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科学研究等形式的智力支持,特别是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专业引领作用,把实习学校建成我校的教育科学研究和实验基地,并使之成为当地的示范学校。
(三)加大投入,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也是我校实习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实现省属重点应用型本校大学的目标,必须重点建设实训基地:
1.加强教育技术实验中心建设,增加教学和课程制作的设备,扩大规模,提高档次,以适应服装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2.加快电子商务等实验室建设,适当扩大规模,以适应经济类专业和课程的模拟实习的要求;
(四)立足南昌,以省内社会行业为重点,加快省内实习基地建设:
1.与江西各级政府部门和社区联院,筹建公共事业管理、社会体育等专业实习基地;
2.与利郎、阿仕顿等服装企业联院,筹建市场营销、服装陈列等专业实习基地;
(五)面向国内经济发达地,鼓励部分有条件的专业,跨省建立省外实习基地。对江西省内社会行业资源缺乏的国际贸易类专业,有组织地到国内经济发达地,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与相关行业联院,筹建就业型实习基地。
(六)设立实习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学校每年实地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的拨款额度不低于5万元(不含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经费),各教学单位也应从本单位的发展资金中按一定比例用于实习基地建设。学校专项资金由教务处统一管理,各教学单位采用项目申报的形式,申请建设经费。该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以下范围:
1.双方共建项目的资助(除我校资助外,实习单位也按比例资助):①共建实习实验室等实习保障设施;②与实习学校共设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2.双方研究成果的奖励。
3.实习基地建设工作表彰。
4.联院、调研工作的旅差费和工作量补助。
5.共建研讨、检查、总结等会议支出。
(七)加强与江西省各级政府和各行业的沟通,力争各方面,特别是各级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教学单位,积极与有关生产科研单位共建相对稳定的产学研基地。
(八)筹建江西服装学院校外专家建设委员会,下设若干专业建设委员会。选择与我校专业发展相关的社会行业的部分优秀管理专家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以聘请客座教授的形式,组建海南师范大学校专家建设委员会,一方面参与我校各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为我校各专业发展出谋求献策,为使我校各专业能培养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服务。
(九)以课题立项的形式推动示范性实习基地的建设,注重建设成果的物化与推广,充分发挥示范性实习基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全面促进我校实习基地的建设。
(十)及时检查和总结表彰,不断提高实习基地建设水平。学校每学年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负责人座谈会,倾听实习单位的意见,不断总结和交流实习基地建设的经验,对实习基地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促进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提高,不断满足我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五、组织管理
(一)教务与科研管理处是我校示范性实习基地建设的主管职能部门,负责全校示范性实习基地的规划,发挥宏观管理、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作用;院部是示范性实习基地建设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根据本单位专业发展规模,制定示范性实习基地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校友优势、师生优势,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实习基地建设工作。
(二)示范性实习基地成立实习指导小组,制订实习管理文件,将实习生的管理纳入实习基地管理范畴,同时建立实习管理工作和实习生实习资料档案,做好实习工作总结。
(三)示范性实习基地工作程序:院部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向教务与科研管理处提出拟建示范性实习基地的申请,经学校审核,符合条件的,由学校签订示范性实习基地协议书,并授予“高等专科学校示范性实习基地”牌匾。
六、经费支持
学校设立专项建设经费,保证示范性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行。该经费主要用于合作研究成果及实习基地建设工作表彰的奖励,调研旅差费,研讨会议支出等。
对共建项目,各院部采用项目申报的形式,经教务与科研管理处审核,学校批准后,由学校以专项经费加以支持。
第五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打造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校外实习基地是充分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软硬件资源,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自己, 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校外实习基地的良好运行是开展实习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的保障,保持校外实习基地长期稳定发展, 对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应有的作用, 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目标
1.打造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学生的课程实训和专业实习需求。2.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既要数量,更要质量,着实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水平。
3.加强校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师资队伍结构。4.在师资队伍培养、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研发、技能竞赛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5.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6.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储备,促进企业经济增值,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多赢效果。
二、建设原则 1.互惠互利原则
学校和企业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其社会责任、功能定位互不相同。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虽然给企业解决了一些人力资源的问题。但直接利用实习基地的场地、设备以及接受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这必然给企业带来许多负担。为了建立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实现长效发展,在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同时,学校也要为企业创造利益。例如利用院校师资力量,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岗位培训。利用学校智力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甚至与企业联合做课题,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共同研究和攻克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创造效益。
2.专业对口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学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能满足相关专业培养的要求,实现较高的专业对口率,提高专业与行业的契合程度。在开发校外实习基地时,除考虑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外,重点识别企业是否能为学生实习提供相应设备、实习环境以及相应的专业实习内容。避免出现专业不对口,学生在企业充当低技术含量的“廉价”劳动力的现象。3.互补共享性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专业科系的技术、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与基地单位在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开发、课题开发、技术革新及成果转化、文化建设、管理改革等方面的合作,通过优势资源的共享,促进学校和实习基地单位共同发展。4.动态发展性原则
由于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此,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将实行动态的合作与发展。对于一些条件好、发展稳定并具有积极合作意向的企业可以建立相对固定的基地,有的实习基地则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习基地使用效果。5.示范引领性原则
打造高水平的校外实习基地是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特别是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继续深化改革,职教体系日渐完善的背景下,职业院校更应选择具有一些规模企业,保证学校和企业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高质量合作。或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企业, 以其作为实习基地的中心, 再选择几个相关企业作为基地的拓展。随着现代企业的结构和类型的变化, 以前那种集中在一个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且效果也不理想。
三、建设内容
1.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训、实习和顶岗实践。2.组织学生参观和进行现场教学,根据不同专业带领学生深入到作业现场,了解熟悉岗位工作流程和具体工作任务。
3.带领学生对本专业所涉及到的实例进行分析,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
4.对学生进行劳动态度、职业责任心、纪律性、沟通表达、企业文化、团队合作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5.校企合作组织科技项目开发,设计新技术、新工艺,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
四、重点专业建设任务分解 重点专业名称
采矿技术 电子商务 数控技术应用
电子技术应用 8家
394人
5项 7家
700人
4项 校外实习基地数量 8家 3家
承担学生实习人数 600人 100人
技术服务项目 3项 4项
其中,采矿技术专业在保持原有的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之外,继续拓展新的合作企业和合作领域,同时为企业提供诸如采煤作业规范和水灾、瓦斯灾难预防与治理等专业培训;电子商务专业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完成网店美工、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客服等岗位能力实习实训。同时,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为合作企业、社区组织等提供专业技能培训,为其他兄弟学校提供专业师资培训;数控专业在组织学生顶岗实习的同时,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合作企业开展刀具刃磨、量具使用、零件测绘等岗位技能培训,为兄弟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进行授课技巧、专业技能和大赛指导方面的相关培训。
五、校企职责 1.校方职责
学校在实习前把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送达实习基地,并与基地有关人员共商实习措施。根据实习基地的需求,提供专业对口、数量充足的实习学生。实习结束后学校可优先向实习基地推荐优秀毕业生。为实习基地来校宣传、介绍、双向洽谈提供便利。委派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实习管理检查工作,并认真履行《实习协议书》中所赋予的职责。为实习基地在职人员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项目研发提供技术支持。2.企业职责
合作企业委派相应的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学生实习的日常管理、实习考核工作。学生若有违反实习纪律等情况,及时与学校联系沟通;学生实习结束前,按学校提供的《实习成绩评定表》做好每位学生的实习考核及评定工作。妥善安排实习师生的教学、实习工作以及住宿、生活等。负责实习师生的安全和规章制度教育,并签定实习安全协议。向学校提供本基地招聘实习生的需求信息及相关信息,如实习部门、实习岗位、工作时间、岗位要求等。对学生进行岗前考核筛选,确定基地实习学生,并与学校和实习学生共同签订《实习协议书》。根据生产实际,合理安排学生的实习岗位和工作,并按照《实习协议书》做好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确保学生实习的顺利完成。为实习学生提供一定的岗位或生活补贴,具体金额由基地双方协商决定。
六、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
(1)成立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双方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和教师组成,由实习基地方任组长,学校方任副组长,定期研究基地建设事宜。
(2)成立由校主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的学校校外顶岗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对校外顶岗实习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有关顶岗实习方面的重要事项。
(3)组成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人员构成的实习教师队伍,具体负责专业实习指导,以及校外实习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校企之间的联系、沟通、协调及顶岗实习过程的检查、督促和学生管理等工作。(4)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后,由实习基地领导,实习车间主任、指导师傅、实习指导教师等组成实习指导小组,帮助实习生制定实习计划,指导学生生产实习,组织管理实习过程,负责学生实习成绩的鉴定。(5)各个小组的人员配备齐全,分工明确,职权清晰,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校外实习的指导和管理任务。2.机制保证
(1)制度机制。为保证合作办学的高效运行,从微观层面需完善相应的柔性教学管理制度和企业的工作规范条例,如企业实训项目与校内课程成绩置换制度的弹性学分制、教师下厂实习的人事管理制度、企业横向科研项目研发的的科研管理制度、实习学生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指导教师辅导学生实训制度等。
(2)运行机制。将项目管理的思想融入到校外实习基地日常运行之中,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强化阶段化管理、量化管理和优化管理,改革原有的扁平化垂直式管理体制,成立专门的项目组,设立项目经理、课程经理,赋予相应的职、责、权、利,对合作办学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进行管控,提高合作办学的绩效。(3)监控机制
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是提高校外实习基地质量的重要保障。合作方须根据重庆市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遵循教育规律和职业教育走向,严格接受相关法律、制度和道德的约束,坚决避免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和让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赚取实习费用的“利益主义”。监控内容包括校企合作合同条款的履行情况、双方的合作意愿及态度、专项资金的使用、合作项目进展、上报材料的真实性等。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客观的评价和科学量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除了保证全面、合理、可行和可量化之外,更应考虑不同的时空条件下评价指标的更新,评价对象可包括学校、学生、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与静态评价相结合、普查和抽样相结合的基础上,科学客观地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并辅以相应的奖惩和完善策略。
3.资金保证
学校提供充足的专项资金投入到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专款专用,主要用于项目研发、软硬件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日常运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