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原因及对策建议(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03:0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原因及对策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第一篇:当前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当前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05-10-21

衢州作为欠发达地区,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整个经济平稳增长的第一动力源。今年上半年我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7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1%,增幅同比回落32.5个百分点,成为全省十一个地市中唯一的投资负增长城市,投资总量位于全省末位,形势相当严峻。

一、当前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原因分析

1、从经济运行周期分析,我市经济进入了调整型发展阶段。经过连续七年的加速发展,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投资需求出现回落,我市GDP增速由1998年的7.3%提高到去年最高的15.2%后,开始回落,今年上半年为12.7%。去年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我市工业和房地产投资承接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惯性大幅增长,基数较高,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今年的投资下滑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且随着近几年来投资快速增长带来的产能释放,市场竞争会进一步加剧,投资信心马上大幅回升的难度很大。

2、从经济结构分析,产业结构偏重是我市投资回落的重要原因。本次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建材、钢铁、房地产等行业,而这偏偏是我市近几年投资增长的重点,所以宏观调控在我市反映比较强烈。由于投资行业过于单一,加之我市企业规模较小,资产负债率高,在宏观调控和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企业应对办法不多,融资能力受限,而且我市经济内在的自主增长能力不强,导致投资放慢,历次宏观调控衢州都存在这种现象。

3、从市场运行机制分析,投资者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心理预期仍然偏紧。我市产品以投资品为主,全国投资增速的回落对我市间接影响巨大,目前我市建材、输变电、钢材等行业产品价格由持续上升转为大幅下跌,赢利预期出现变化,效益下滑,投资信心开始下降。由于没有新的投资亮点,招商引资难度进一步加大。

4、从投资结构分析,工业和房地产投资增幅回落最为明显。去年以来工业投资政策限制多,审批难度加大,周期延长,大项目少,水泥、钢铁投资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仅增长5.8%,增幅回落54.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由于今年新开工项目和施工面积减少,投资同比下滑24.3%,增幅回落57.6个百分点。房价自宏观调控以来趋于平稳,但销售下滑较快,导致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区多块房地产用地流拍。

5、从主观因素分析,项目前期工作和政府服务还不够到位。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规划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对宏观政策调整的超前研究不够,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也导致“审批经济”的回潮,审批周期加长;对项目前期工作重视不够,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经费难以保障;前期工作深度不够,项目储备少;部门服务协同性不够,效率不高,要素与项目有效对接不畅,土地和信贷对投资制约较大;因政府换届市级部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有所放松,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专项整治,引起乱罚款、乱收费现象抬头。

二、确保投资持续较快增长的几点建议

当前,一方面要坚定信心,顺应宏观调控大势,作出一些积极调整,加快现有项目推进,防止投资过快下滑。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化改革,改善服务,优化环境,强化项目前期,着力招商引资,为今后投资回升和持续增长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此建议:

(一)加快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民间投资。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步伐,尽快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及时建立完善项目网上并联审批制度。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限制,创造民间投资机会,只要是土地可以解决的项目,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投资者的利益角度,千方百计简化前置审批,尽快上马,激发投资创业热情;加快政府投资的市场化运作,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拓宽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加快政府项目的建设进度。

(二)改善投资管理和服务,增强经济主体的投资信心。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不断加强政府投资服务,坚决制止和从严查处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完善责任考核,开展项目审批率、供地率和开工率考核,提高部门的联动效应;积极“跑步进厅”,抓紧已报或未报项目的催批和催报工作;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动态监测,定期分析、研究和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抓好一批投资大、带动力强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的开工和建设,来树立和增强项目业主的投资信心。

(三)加快项目储备,为抢抓投资机遇打好基础。投资拉动有滞后效应,必须有强大的项目支撑。要从长计议,抓紧做好“十一五”项目规划。要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把思路研究、规划的编制和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结合起来,以思路带规划,以规划带项目。围绕“六大百亿”工程,做细做好各行各业项目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项目产生机制和前期工作机制,倡导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抓项目前期工作的工作氛围,确保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着手研究明年投资计划,实现滚动开发。

(四)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投资结构。根据国家有保有压的要求和我市产业发展规划,宣传国家产业政策,组织实施浙江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和金衢丽产业带发展规划。政府要加大公共投资力度,加速推进在建项目,围绕“410”产业规划和“六大百亿工程”,寻找新的投资热点;超前规划和建设一批园区基础设施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平台和空间;加快建设一批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生态环保、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等产业项目,特别是可以延长产业链的项目。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增量投入。继续抓住当前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努力营造招商引资的氛围,整合招商工作力量,开展专业招商,突出产业招商。同时要加强招商选资,紧紧围绕延伸产业链,依托“410”优势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和地方特色资源,大力引进培育上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另外要坚持在引进外资上有突破,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大、科技含量高、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好项目,以引进外来资金来扩大我市投资规模。

(六)以人民币升值为契机,引导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进行技术改造。运用“倒逼”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技术落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有利时机,加大技改财政扶持力度,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引导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层次,加强内涵式发展基础。

(七)积极推进城市化项目建设,促进房地产投资稳步增长。以“五城联创”为抓手,加快城市项目建设,规范房地产市场,合理调整结构,促进房地产销售。依法制止“炒买炒卖”土地行为,充分发挥土地杠杆作用,防止房价大起大落。鼓励房开企业重组,支持优势企业发展。当前的工作重点:一是加快西区、衢江新区的建设步伐,督促新湖等开发项目严格按照合同加快建设。二是加快旧城拆迁,加快已拆迁拍卖地块的复建。

(八)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按照城乡一体的空间布局,重点建设覆盖城乡的路网、电网、水网、通讯网、电视网、环卫设施网等,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加大对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改寝室、改食堂“两改工程”。充分利用下半年天气较好的施工条件,加快农民饮用水工程、下山脱贫工程、水利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垃圾处理、农户沼气利用等生态项目建设。

(九)合理配置要素,缓解投资制约瓶颈。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研究开发区扩容,鼓励企业利用已有场地进行零土地技改。加强政府部门、银行和企业相互沟通,创新融资方式。一是排出一批重点项目包括工业项目,申报国家或省级重点项目争取用地指标,对各类指标要加强协调,统筹安排。二是积极开展“BT模式”、股权质押、收费权质押、仓单质押、应收帐款质押、在建工程抵押、厂房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探索运用银团贷款、资产转让等融资方式,解决企业贷款难、担保难问题。

第二篇: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现象[推荐]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

一.民间投资下滑现象

到目前为止,4月份的经济数据绝大部分已经出炉。最让人震撼的,是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人民币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额的大幅下滑。其实,还有一个数据也非常重要,它堪称“让高层最为忧虑”,这就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图1直观的给出2015年1月以来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走势对比。

图1: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滑

以上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很明显,两根线在去年12月突然“分手”了。在今年1到2月,以及1到3月两个点上,民间投资增速不断下滑,但全国投资增速不降反增。2016年初由于一线城市火爆的房市和政府货币政策的宽松(加杠杆去库存),使得大量资金流入基建和房地产,支撑了近期经济的企稳,也点燃了经济乐观者的热情,导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在4月份之前呈上升态势。但是到了4月份,由于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国企和地方政府投资也扛不住了,所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开始掉头向下。

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年初就一路下滑,即使是年初短暂的经济“乐观情绪”也无法改变这一形势。据统计,2016年1-4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82393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2.1%,比去年同期降低3.2个百分点,1-4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2%,较1-3月的5.7%有所回落,且回落幅度大于整体投资回落幅度。民间投资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背离扩大,反映出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同时,民间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缺口拉大,也反映出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依旧疲弱。中国民间投资大约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六成,这些投资虽然每个项目未必很大,但它们是市场导向的,是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创造就业岗位之源。因此解决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问题刻不容缓!

二、什么原因造成当前中国民间投资低迷?

(1)民营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跟地方政府、国企能够凭借所有制身份比较容易地获得财政资金和银行信贷倾斜不同,民间企业相当大程度上依靠以利润为主的内源性融资。研究表明,民间投资跟企业利润高度相关(如图2)。近年来,由于内需疲软、人民币强势、出口下滑、成本上升等原因,2015年工业企业利润仅增长-2.3%,比2014、2013年大幅下滑5.6、14.5个百分点。此外,当前中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转折期,GDP增速下降,新旧产能转换,传统产业衰退,新产能仍待发展,这就造成企业工资上升超过生产率的上升,企业陷入盈利能力下降的状态。因此,企业利润连续多年大幅下滑,对民间企业投资能力构成了严重制约。

图2 :民间投资跟企业利润高度相关

(2)民间资本存在巨大准入隐形壁垒

相对于国有投资、政府投资来说,民间投资可选择的领域较窄,民营资本市场准入的隐性壁垒依旧存在。一般对于一个地方项目来说,如果是央企国企负责人前来投资、合作,当地会大力宣传,但假如是民营企业来谈合作,政府负责人却不敢和他们打交道,有些地方负责人见一下民营企业家还躲躲闪闪。一些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不听电话、不接材料、不予办事。像电力、电信、交通、油气等领域以及一些服务业,民营资本就经常受到准入限制或者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恰如李克强总理所说,一些民营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都不是“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而是“没门”。

(3)挤出效应

2015年下半年以来,受房市火爆、地方债务置换、财政稳增长等影响,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开商和地方政府,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社会融资结构恶化,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据统计,2016年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54万亿元,同比增长7.2%,比去年全年提高6.2个百分点。此外,1-4月国有及国有控股性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去年年底的10.9%狂飙至23.7%。而在地方财政方面,2016年4月新发地方政府债1.06万亿,财政存款大增9318亿元,财政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4.4%。因此,资金大部分流向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4)债市信用风险爆发,企业发债困难

有关研究表明,2002-2015年债券融资对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提高的贡献高达90%以上。然而,2016年初我国信用风险频现,例如中国铁物违约并暂停交易、部分城投债申请提前偿付等,这造成评级被调低的信用债数目剧增,仅仅4月份就有124只信用债券遭遇主体评级调低或展望负面。据统计,今年前四个月推迟或取消发行的信用债规模分别高达387亿元、111亿元、484亿元、1144亿元,均创下历年同期最高纪录且呈逐月递增的趋势。债券发行愈发困难影响企业融资和流动性,投资者信心和风险偏好受到打击,这也促使了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进一步下降。

(5)税收不公平

我国当前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仅适用于国有和集体企业,而民营企业并不能享受,此外,现行的企业所得税率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为民营企业利润本来就小,过高的所得税率会使民营企业本来就少的利润显得更少,这就极大打击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再者,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这虽然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但由于对购进的固定资产不允许扣除,使其扣除范围小、税基高,不利于促进民间投资。

三、如何恢复民间投资?

面对民间投资的下滑,如何扭转该局面应当成为当前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正如日前权威人士所言,当前“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民间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快推出并落实相关政策,为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1)打破国企垄断、推行市场化的产业政策

要尽快推进国企改革,落实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国企从管企业转向管资产。切实打破国有企业垄断,推行积极的市场化的产业政策,要抓紧建立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民间投资进入电力、电信、交通、油气、市政公用、养老、教育等领域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坚决取消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的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做到同股同权,保障民营资本合法权益,让民营资本进入这几个领域,以填补国有企业的投资短板,改善项目建设和运营体制,提高质量和效率。此外,法律未禁止的行业都应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凡是中国政府已向外资开放或承诺开放的领域都应该向国内民间资本开放,充分调动民营资本积极性。

(2)加快推进PPP模式

在当前财税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是激发民间投资、开拓融资渠道的重要模式。然而当前PPP模式资本到位率依然偏低,距离“政府+社会资本”的模式还有一段较长的路。一方面许多PPP项目市场化不足,大量PPP项目由合同双方磋商,而不是由资本市场定价,无法保证资金的利得空间,进而降低了民营机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目前PPP项目回报率仅约6%,这给项目落地增加了难度。此外,缺乏产权和法律保障及完善的退出机制,难以形成稳定的经营预期,影响了社会资本的参与热情。因此,政府应加快推进并监督PPP项目落实。

(3)加大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支持

银行信贷历来偏向国有性质或者大规模的企业,而总是戴上有色眼镜看待民营企业,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发展PPP模式,还要有适宜的金融环境。比如,民间资本投资PPP项目,有投入大、收益率不高、投资周期长的问题,这就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研究开发中长期信贷产品,满足民间资本的融资需求。因此,需要政府下大力气改革投融资体制,把倾向于国企的投资体制转向重效益的市场化投资体制,减少对民企的各类歧视,深化金融改革,为民间投资提供金融支持。

(4)加强和改善政府管理服务

在经济建设中应该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同时民间资本进行投资时应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民营和国营一视同仁,为民间投资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坚定政策信号,稳住市场预期,控制住无形之手,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5)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

应尽快推行增值税的转型,适当增加抵扣范围,例如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进一步规范税制,尽快实现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给予民营企业以税收国民待遇,使当前一些仅适用于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优惠政策,民营企业也能享受;可以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验,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此外,应该将投资税收抵免制度引入民营企业领域,增加民营企业的税后利润,缩短投资回收期,增加企业可支配资本,激发企业投资意愿。

(6)推进供给侧改革

政府应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淘汰过剩产能,解放一些资源,引导资源离开低效率的地区、行业和企业,流向相对比较活跃、未来预期收益较好的民间投资。

第三篇: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徐策

2012-9-21 14:50:26 来源:《中国投资》2011年10上期

【内容提要】 要有重点地支持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促进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妥善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偿还问题,推动“十二五”规划项目有序上马。

2011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高位平稳运行的总体态势,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投资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以“数量型”货币工具紧缩为主的政策在回收流动性方面的效果不断显现,但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造成了更大的困难和不公;二是反映的投资结构性指标未见明显好转,转变发展方式面临阻力;三是民间投资增长尚未实现实质性动力,巨大的民间资本存量与中小企业融资难、投资领域受限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四是政府投资任务与融资能力的矛盾有待解决,地方政府财政风险不容忽视。未来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综合措施予以解决。

一、投资结构调整推进缓慢,转变发展方式面临阻力

“十二五”开局之年,检验投资运行工作是否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是要看投资结构是否发生了实质性调整。然而,从上半年数据看来,投资结构调整推进仍然比较缓慢,甚至出现高耗能投资反弹、高加工度行业投资占比不断下降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1)低利率环境不利于投资结构调整。低利率有助于刺激企业借贷,截至2011年6月1年期贷款实际利率仅有0.16%,已接近零利率。在此环境下,国有企业以低廉的成本获取资本并从事资源性和基础性垄断行业的投资,甚至从事房地产、金融等资产领域投资。与此同时,部分缺乏效率、两高一资、落后产能的行业在低利率的条件下也得以继续生存,进而阻碍投资结构调整步伐。(2)经济增长放缓条件下投资结构调整动力不足。近期以来对于经济增长是否会出现“硬着陆”的问题产生了较多担忧。这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宏观调控的政策重点出现偏差,另一方面,在这一判断的支持下,地方政府将很可能逐步释放对调整结构的自我约束,转而积极地促进投资,尤其是促进重化工业等能够快速实现增加值的行业投资增长。反映到数据上,近期以来高耗能行业投资无论是增速还是占比均连续出现反弹。(3)高通胀背景下资源价格改革推进缓慢不利于投资结构调整。资源价格体制改革推进缓慢一直以来是制约投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低要素价格本质上是一种鼓励重化工业、两高一资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其结果必然导致经济发展方式的粗放、对资源消耗过大和环境破坏过度,不利于节能减排任务的实现。一般而言,低物价环境是推动改革的有利时机,而高物价水平环境可能会加剧推动改革的难度。当前,通货膨胀水平连续攀升,这也对资源价格体制改革形成了较大阻力,进而阻碍了投资结构调整。

二、资金面总体紧张,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一方面,紧缩性货币政策下投资资金面总体紧张。今年以来,央行通过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基准利率等政策,货币供给增速进一步向常态回归。6月末同比增长15.9%已经连续3个月保持在16%的调控目标值以内,反映流动性回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外,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利率从2004-2010年年底之前,除了2006年11月、2007年9月以及2010年12月的最后几天在3%-4%之间,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0.8%-2%左右,然而2011年1月下旬和5、6月,利率出现飙升,最高达到7.99%,这也表明市场流动性资金比较紧张。另一方面,数量性紧缩政策使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动用数量工具,即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得银行可贷资金规模严重受限,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中小企业,新增贷款主要流向国有企业和政府融资平台,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上升以及民间资本风险加大等问题逐步暴露出来,进而造成了资金配置在不同企业之间的不公平。

三、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障碍依然存在

“新非公36条”实施一年来,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就消除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存在的障碍而言,这项工作进展较为缓慢,特别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金融、铁路、能源和市政公共事业等重点领域的改革进展缓慢。在很多领域,过去一直存在的“玻璃门”和“弹簧门”的情况依然比较严重。其原因:一是观念上对于民营企业的担心与歧视,限制了民营企业对一些领域的介入;二是国有企业利用其优势地位急剧扩张,挤压了民营企业的经营空间。部分国有企业利用自身种种优势,近年来不仅在主业领域不断强化自身的垄断地位,而且在非主业领域也大举扩张,尤其是在金融、房地产领域越来越多地看到它们的影子。在行业垄断等问题没有得到切实解决的条件下,民间投资环境难以获得实质性改善。

四、政府投资任务与融资能力的矛盾有待解决,地方政府财政风险不容忽视

“十二五”开局之年,随着地方政府投资项目不断上马,其融资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这与地方政府承担的经济建设职能过重有关,与地方政府不能举债等体制机制有关,同时也与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有关。以往,地方政府建设任务主要集中在具有明确现金流和容易回款的基础设施领域,比如高速公路等。这些领域的投资项目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BOT等方式得到资金支持,可以通过运营收费的方式还款,企业在有利可图的条件下具有参与动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民生领域投资将逐步成为政府投资的重点,这种变化既是对以往民生欠账的纠正,也是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防范社会风险的有效途径。然而,诸如普通公路、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等更具有普惠性质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的投资项目,几乎不具有现金流和回款能力,因此,融资方式主要依靠财政收入以及政府负债,这就使得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

一般而言,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最终还是需要发债来解决。而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颇高,审计署发布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其中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性债务余额49710.68亿元,占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46.38%,部分地方的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较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规范现象也比较突出,其中有26.37%共计1734家融资平台公司出现亏损,融资平台的问题可能会逐渐暴露。因此,未来地方政府财政风险不断聚集,必须予以警惕。

五、对策建议

未来一个时期,投资调控的侧重点要以投资结构调整为主,“十二五”开局之年是否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就是要看经济发展方式是否开始转变,经济结构是否开始优化,在投资领域就是要看投资结构是否出现真正的调整和优化。与此同时,要有重点地支持中小企业,缓解其融资困难问题;深化各项机制体制改革,促进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妥善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偿还问题,化解财政风险,推动“十二五”规划项目有序上马,促进投资平稳健康增长。

(一)围绕投资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1.政府投资向民生、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在民生、公共服务领域加快建设步伐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环节,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今后,政府投资应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倾斜,切实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增加投入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校舍改造;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推动全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顺利开工;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改造建设县级、乡镇卫生服务设施;增加文化、体育事业、旅游业等方面的投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建设,着力改善重点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

2.政府投资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强中西部地区政府投资对于缩小地区差异和消除贫困作用最大。一是增加中西部地区政府投资总量,有效地改善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二是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有利于中西部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企业投资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三是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农村的投资力度,逐步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机制,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四是继续加大对中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力度,尤其是将生态环境的重建与中西部的富民工程相结合,真正实现既改善生态环境又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双赢”目标。

3.严格限制高耗能投资,积极引导高加工度行业投资快速增长。严格落实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的节能目标,并对各地方完成情况适时进行监测和监督。强化节能和环境保护评估,依据《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要求,针对限制类223条、淘汰类426条所涉及的“两高一资”行业、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投资项目予以严格审批。积极引导地方和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推动针对《指导目录》中750条鼓励类产业快速发展,重点鼓励高加工度行业的投资实现快速增长。

(二)采取综合措施,有针对性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中,部分效益差、竞争力弱的中小企业“淘汰”是正常现象。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有区别地加以解决,对于落后、过剩、处于“两高一资”行业的生产能力要允许被淘汰,对于具有发展潜力和空间、符合产业政策,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中小企业要予以大力支持。

1.加强金融组织创新,完善与中小企业规模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多层次银行体系。要推进政策性银行建设,发展社区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鼓励创办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完善与中小企业规模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多层次银行体系。

2.重视融资配套服务的协调跟进,推进建设企业融资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要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性管理机构,加大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健全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政策服务体系。要增强多层次的融资信用担保,加快建立企业征信体系和发展中介服务机构,推进建设企业融资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

3、发展“新三板”等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通过发展“新三板”等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的投融资链,加快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等措施,支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此外,进一步完善征信系统,实现中心小企业与国家的征信系统完全对接。

(三)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大力鼓励民间投资

尽快完善和落实各领域“新非公36条”细则,切实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限制,规范投资准入门槛,推动准入标准公开化、透明化,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通过改革行业管理体制,鼓励民间投资进入铁路、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有关工作,配合银监会做好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有关工作,积极创新和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加强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在资金、研发、试点建设方面给予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的待遇和支持。

(四)妥善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偿还问题,积极防范地方财政风险

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继续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运营。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严格落实借款人准入条件,按照商业化原则履行审批程序。坚决禁止政府违规担保行为。同时要深入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第四篇:浅析学校教学质量下滑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学校教学质量下滑的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总听到学校老师在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整天只知道吃和玩,差生越来越多,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作为一名分管业务的领导,我也深知我校教学质量整体下滑的现状,在深感惭愧的同时,我时常在思考教学质量下滑的主客观因素,我认为有必要从教学观念、教学管理、师生教与学的情况、学校与家庭以及社会的配合等多反面进行剖析,查找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异动大。每学期从不同地方转入我校的学生普遍基础差,学风差,学习自觉性差,学困生多;而转出的大多是优生。导致我校差生比例越来越大。而学生放学大多要集中乘车,考虑到安全问题,到了放学时间马上督促学生离校回家,不能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困生转化难以落实。

2、留守儿童问题多多。村小撤并后,学生集中到我校就读,学生覆盖全镇二三十个自然村,很多学生每天花在乘坐公汽、面包车、三轮车的时间两到三小时,其劳累程度可想而知;加上绝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学生家长常年外出打工经商,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这些孩子大部分缺少亲情,缺少父母的严格督促,养成了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如有的乱买吃的,有的上网打游戏,有的逃学旷课、不做家庭作业等,这也是教学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3、家庭教育配合不够。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哪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家长忙于赚钱,却无暇顾及孩子们的成长,他们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教育就放心了。孩子要钱给钱,需要什么就买什么,对孩子缺少督促,孩子们的自觉性往往较差。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缺少耐心,动辄打骂,更谈不上什么激励了。另一类家长教育水平低,自身素质差,对于学生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根本辅导不了,家庭教育相当缺失。

4、开设校园超市弊大于利。自从我校开办校园超市以来,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越来越坏,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据我观察,在我校所谓的校园超市中,其商品主要是不合格的零食、劣质饮料及煎炸食品,这些商品对自制力较差的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每天学生一进校门,就是冲进去买一堆零食(此时校园超市的门几乎被挤爆),然后边走边吃,食品包装袋也随手乱扔,教室里弥漫着调料味。课间、中午也是如此„„试想这些学生的大脑中时刻在想什么?他们又有多少心思花在学习上?也许有人会埋怨,班主任老师怎么不管。班主任老师管过,可面对超市承包者的敌视,其决心不断动摇;家长也呐喊,学校不应该办超市,但这又不是班主任老师能办到的;班主任老师说,你家长不要给孩子零花钱,家长有拗不过孩子,花钱买安。

5、教室设置有限,导致班级容量过大;教师年龄偏大,绝大部分教师感到身心俱疲,辅导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6、学前教育基础不牢。虽然国内一直反思学前教育的小学化,但学前教育阶段肯定也要学一些知识的,颜色、形状、识字、算数等,最主要就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据我们调查我校一年级新生入学前虽然接受了几年学前教育,却没有达到学前教育的水平,如不知如何握笔,如何穿衣自理,如何倾听别人发言等等,导致一年级教师教育教学任务加重,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培训学生,但效果并不好,从一年级开始就两极分化严重。

7、教师的敬业精神下降。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一些教师出现敬业精神淡化,工作责任心退化,教育行为简单化,表现在对教育教学不负责,不钻研业务,对学生也缺乏爱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教育方法陈旧,没有千方百计抓质量的意识;同时学生的成绩与教师的期望相差甚远,也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8、教学管理重结果忽视过程,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考核流于形式,不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二、解决办法

造成学校教学质量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方面的,体制方面的我们无能力去改变,但只要我们抱着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在教学理念、教育策略、教学管理上多下功夫,“亡羊”依旧 “补牢”,“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观必将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1、对学生要有信心和爱心。首先教师要有信心,要有把这些学困生传变成优秀生的信心。信心是力量的源泉,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面对大面积基础差,满身毛病的学生,决不能产生失望情绪,决不能不战而败;要满怀热情,积极进取,迎接挑战;要具有“滴水穿石”、“铁杵磨针”的毅力和信心。一旦教师失望,那学生就更无望,学生的希望来自于教师的必胜信心!其次,对待差生要更富有爱心。所有教师都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不喜欢学困生,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我们现在面对的不是个别学困生,而是大面积学困生,这些学困生,他们对老师、对学习本身就有心理障碍,他们饱尝家长、老师的冷眼、批评,甚至于挖苦、讽刺,如果我们还一如既往的这样对待他们,他们的心理障碍将会难以打开,逆反心理将会更加严重。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用一颗爱心去融化他们,感染他们,使学生慢慢爱上你,继而爱上你任教的学科,喜欢你所讲的课,自觉的去听你的话。正所谓“爱屋及乌”,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要进一步优化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要和学生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上,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要尽量多给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师生共同融入教学之中,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才会乐于学习。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而学生是否敢于参与,参与的程度如何,是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试金石”。

3、要抛弃急功近利思想,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稳步提高。面对基础差,学风差的学情,“一口吃个大胖子”是不可能的。不能急躁,不能急于求成。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才能达到逐渐改变,逐步提高的功效。要坚持“低起点,小步子,勤鼓励,细帮助”的教育策略。切莫急功近利,切勿浮躁。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要坚信一份汗水,就一定有一份收获的信念。

4、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及时充电。“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用丰富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武装自己,我们面对不同的学情,才能够达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境界。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学会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善于推陈出新,大胆实践。教育教学工作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永远都是一件崭新的工作,今年与去年不同,昨天与今天不同。所以,我们就要学会随风而倒,看客下菜,有什么样的学情,我们就要研究出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不能一种教法沿用终生。

5、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关键是构建起适合教师自我发展的教学常规管理模式。具体要求是:严格实行教师“坐班制”,强化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检测的过程管理,形成科学严谨的教学习惯。把学科的作业训练纳入集体备课的要求,作业要立足基础,分层要求,尽可能做到当堂解决,当堂订正。

(1)、加强备课管理

备课管理要实行教师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同伴相助,教学相长。在教案设计中,注重预设与生成关系,注重三维目标达成,关注学生的发展。针对有的教师照抄照搬老教案或名家教案,要出台教师教案检查表,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力争做到一周一次重点检查,并做到有记录、有反馈。把检查的情况与教师的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教学目标落实,确保教学管理流程落到实处。

(2)、抓实课堂监控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校运转的主轴,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增长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提高课堂效率上,要求教师要做到多读、多讲、多练,在课堂上注意教师的导入、讲课、提问、作业、板书,处理好“创新”与“双基”两个关系,力求当堂任务当堂清,同时,学校可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新、相互听课、领导推门听课等活动,学校领导不定时查堂、学生座谈等形式,进一步规范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注重作业布置与批改管理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重要依据,作业布置与批改要做到认真、细致、及时。精心设计作业。作业内容必须要有针对性、选择性。坚决杜绝重复抄写与罚作业现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精心批改作业。教师批改要做到及时准确,不使用“×”,必须用鼓励性语言,或用星级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批改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尽可能采取面批的形式,把批改作业作为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载体。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督促学生订正,并进行再次批改。坚决杜绝教师误批现象,若有家长对教师批改的作业不满意,学校核实后,将影响教师的月考核。督促教师不断进行总结。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要求教师建立“错题档案”记录,把学生常错的,典型试题进行简单地登记、分析、归纳、小结。坚决杜绝教师的随意性,为科学有效在地指导学生学习提供第一手资料,形成典型的学生作业案例。学校每月进行检查,推动学生作业质量走向规范、高效。

(4)、抓好课后辅导与阶段检测

一是抓好辅导工作,辅导工作是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每位教师必须高质量做好培优辅差工作。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班的培优辅差计划和措施,并认真做好培优辅差记录,做到培优定时,辅差随时,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辅导要耐心细致,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二是抓好质量检测,质量检测是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便于及时发现教学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学期末,组织质量检测,检测结果在全镇范围内公布,并进行集中反馈。在反馈中对教师工作中的成功之处予以肯定,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提出整改意见,考核结果与学校考核结果挂钩,与教师绩效工资直接挂钩。

(5)、抓好教改教研工作

学校要围绕“科研兴校”来开展工作,以此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a、打造教育科研工作参与的全员化。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要将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解决课堂中不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科研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动力。

b、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最有价值的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应着力课堂,使研究走向课堂。要把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坚持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师通过课题研究,与合作伙伴的教学资源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和归纳,在反思中有效解决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课题研究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目的

c、加强对个别教师、不安心教学教师的管理。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转变其思想,提高其业务能力。方法为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三座谈问卷(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四总结提高(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全面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有秩序、高质量地正常开展,培养全体教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

d、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保证。在教学管理中,光靠行政手段或情感手段进行管理是有限的,还需有适当的奖惩机制。学校要制订科学的考评细则和合理的奖惩制度,要正确、公正、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师的工作。既要肯定教师工作的成绩,又要校正工作中的失误。肯定成绩是对教师工作的认可,要做到奖励先进,鞭策落后,要注意树立典型和榜样,要让先进真正地起到影响和激励作用,绩效考核要注重实绩,要做到重奖轻罚,在经济杠杆和情面轻重上,大张旗鼓的鼓励、支持、宣传先进,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落后,以达到共赢,即先进者再接再厉,落后者迎头赶上。

总之,信心、爱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愉快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有的放矢,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完善的教学管理、合理的评价机制,有效的教育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立足实际,着眼未来,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是教学质量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

当然,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我们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无论制度计划再好,方法策略如何科学,要提升教学质量还是重在落实,否则,一切都是乌有。

第五篇:固定资产投资政策建议

【摘要】扩大投资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经济率先回升向好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近期社会各界针对继续扩大投资的做法提出了很多的质疑。本文对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认为无论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还是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我国都将保持一个较高的投资增速。同时,笔者也看到,当前投资增长率处于历史高位,过度投资、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地方政府投资风险加剧。因而,本文认为,未来投资政策要由总量调控向结构调整转变,坚持有保有压的原则,同时要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风险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风险的监管。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形势;政策建议

2009年以来,我国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2010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巩固了回升向好的良好势头,GDP增速达到10.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较好。但是,随着近期通胀预期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的增大,社会各界对日益膨胀的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给予了广泛关注,周其仁、郎咸平、谢国忠等一批经济学家明确提出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应为抑制通货膨胀,央行也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改变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国际经济复苏缓慢,美国进一步提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经济增速从三季度开始也在逐步回落,因此,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分析和判断当前的投资形势与政策,对于明年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投资增长的主要特点

2009年以来,国家把增加投资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实施两年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领域的投资。在政府投资的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2009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48万亿元,同比增长30.1%;2010年前三季度稍有回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59万亿亿元,同比增长24.5%。具体分析,09年以来,我国投资增长具有以下特点:

1.投资增速处于1993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有两个时期:一是1992-1994年间,年平均增速达到38.7%,特别是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50.6%的历史最高水平;二是2003-2010年这段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上都在25%以上(见图1),而这一期间的04-07年的投资增速在当时都是属于过快增长的,当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但是在这一时期的后段,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特别是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30.1%,达到1993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而从2010年1-9月份的最新数据来看,尽管增速稍有回落,只有24.5%,但这一增速仍处于2003-2010年这段时期的高位水平。

2.各类投资齐头并进。分产业看,2009年第一产业投资3373亿元,比上年增长49.9%,第二产业投资82277亿元,增长26.8%,第三产业投资108489亿元,增长33.0%;分城乡看,城镇投资增长30.5%,农村投资增长27.5%;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23.0%,中部地区增长35.8%,西部地区增长38.1%,东北地区增长26.8%。同时,2010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民间投资也在加快增长,去年一度被许多学者批评的“国进民退”现象有所缓和,2010年1-9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6.86万亿元,增长19.5%,民间投资9.72万亿元,增长28.4%,民间投资一改去年萎靡不振的状况,并且增速领先于国有投资,反映出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有明显提高。

3.房地产投资比重较大,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全国楼市普遍升温,各地加快了对房地产行业的投资。09年,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4139亿元,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就达到43065亿元,占比22.2%。而2010年1-9月份,房地产投资达到3.35万亿,呈继续加快增长的态势,增速高达33.8%,远高于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8%的增长水平。当前,尽管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然而,从各地统计情况来看,诸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房地产投资仍然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最多的行业。

二、对当前我国投资形势的基本评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确实进入了一个全面快速增长的时期,是1993年以来的又一个投资高峰。在巩固了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之后,随着近期通胀预期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的加大,社会各界对日益膨胀的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给予了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对各地争相上马的各类投资项目提出了强烈批评,对继续实行刺激性投资政策提出质疑。然而,当前欧债危机进一步加剧,国内资本市场不断下跌。因而,笔者认为,虽然当前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增长方式等都存在诸多问题,但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当前快速增长的投资形势仍然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刺激性政策退出的时机仍不成熟。

(一)当前投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本适应

1.当前投资是应对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必然选择。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需求大幅下降,经济增速陡然下滑,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做出包括加大投资在内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成功遏制了经济过快下滑的态势,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进入2010年后,尽管我国巩固了经济回升向好的良好势头,但是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经济社会发展中“两难”问题增多。从国际上看,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特别是最近欧债危机进一步爆发,使得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加大,因此,我国出口恢复将更加缓慢,2010年经济增长仍将主要依靠内需拉动。而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完善的条件下,居民消费短期内难以大幅增长。而且,2009年一揽子刺激消费政策的边际效应不断减弱,大量消费需求在2009年已经释放。同时,近期股市持续大幅下跌造成股民大面积的亏损,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民的消费意愿。因此,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作为政府能够控制的最有力的政策变量,将继续为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2.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角度来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具有较大的潜力。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2010年要在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导向下,产业结构必然发生相应变化,以新能源、新材料、低碳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兴战略产业将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我国的城市化率只有4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85%的水平,也低于50%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必将形成巨大投资需求。

(二)当前投资存在诸多突出问题

1.过度投资是当前投资活动中的首要问题。从增速看,若考虑物价因素,当前的实际投资增长率已经超过1993年的水平。1993年投资的名义增长率是50.6%,但是,由于当时物价上涨幅度很高,同期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涨幅达到26.6%,因此若扣除当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因素的影响,则实际增长率只有24%。而2009年投资名义增长率虽只有30.1%,但由于物价水平较低,09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2.4%,因此,2009年投资实际增长率为32.5%,高于1993年投资的实际增长水平。另外,从各地争相上马的各类项目来看,过度投资问题就更为明显。在这一轮投资热潮中,各地仍热衷于铺新摊子、上大项目,这一点与过去相比没有根本的改善,甚至还有所恶化。财经评论家叶檀指出,当前各地都在搞投资大跃进,特别是湖北省计划五年内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2万亿,平均每年新增2万多亿,几乎占到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3。再次,过度投资已经导致部分行业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当前,不仅以钢铁、多晶硅、氧化铝等为代表的中上游制造业产能过剩现象明显,以部分机械制造行业为代表的中、下游制造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更值得关注的是,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行业也开始出现了类似于产能过剩的问题;此外,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重复建设,无序上马问题也不容乐观。因而,国务院最近不得不以最坚定的决心“铁腕”淘汰落后产能。

2.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低下是当前投资活动中的根本问题。首先,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危机后的一段时期,国有及国有控股性质的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达到42.5%,这一比重高于过去几年同期数据。当前尽管民间投资有所回暖,但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格局仍没有改变,“国进民退”现象仍然严重。以民营资本投资最为活跃的浙江省为例,一季度,浙江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31.6%,而民间投资仅增长10.4%。由于国企在4万亿政府投资、银行信贷和产业振兴规划中的机会优势,加上地方政府对央企、国企的青睐,以及各种政府融资平台对民营经济产生“挤出效应”,当前,在诸如房地产等领域出现了“央企淘汰国企、国企淘汰民企、大企业淘汰小企业”的“国进民退”现象。其次,投资分布结构不合理,资金更多地投向泡沫化严重的房地产领域(见表1)。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高到43065亿元(还不包括违规、变相进入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占当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2.2%,远高于第一产业的投资额,几乎接近第二产业中制造业的投资比重。今年1-9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更是达到33.8%,创下自2004年4月以来的新纪录。叶檀研究指出,国有企业在当前都竞相涌入房地产领域,据她测算,127家央企中有94家涉足地产,比重高达74%。而在工业投资中,代表高能耗工业的冶金、有色等工业投资高速增长,高新技术行业的投资增速则处于下降趋势。第三,投资效益低下。尽管投资规模很大、投资增速很快,但是投资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供给与生产能力,除了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以外,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一些地方高速公路、城市轨道等交通项目使用率低下、运营持续亏损,投资回报率远低于预期。

3.当前投资还潜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目前各地政府的投资资金主要依靠各类融资平台,宏观组首席研究员李牧群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了研究,他指出,由于信息高度不透明、债务管理制度缺失、负债率过高等问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爆炸式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尤其是金融领域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据他统计,09年地方融资平台数量上达到8000多家,在全年9.5万亿新增贷款中,投向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就占到40%,总量近3.8万亿元。实际上,当前大多数地方的融资规模已经完全脱离了财政的实际承受能力,随时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而一旦地方政府的财力或还款意愿不足,贷款资金往往不能按期归还,甚至久拖不还,造成银行机构的巨大风险。

4.过快投资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随着投资需求的不断扩大,原材料、燃料以及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从09年11月份开始大幅飙升,今年4月份,两大价格指数同期分别上涨12.0%、6.8%。尽管当前市场的供大于求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还没有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引起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历史经验证明,投资的快速增长首先拉动投资品价格的上升,并经过一年左右的时滞,带动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从目前物价走势来看,管理好通胀预期将会非常困难,全年3%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目标难度很大。

三、保持投资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如果内外环境和经济政策不发生重大变化,估计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增长幅度将低于2009年。为保持和促进投资活动的健康发展,宏观调控各项措施既要坚持连续性,保持投资的稳定增长,又要防止投资的进一步升温而导致过热,切实把重点放在改善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益上。

1.必须继续保持投资的平稳较快增长。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即正处于由重化工业向高附加值加工业转化的阶段,也处于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过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大量的投资建设现代化的、技术领先的生产设施,以尽快提高我国对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创新能力。并且,由于经济发展的高度不均衡,我国一些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也需要加大投资,提高工业化水平。另外,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需要保持投资的平稳较快增长。要稳定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不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速是不行的。但是正如前文所分析的,出口复苏将面临波折,而消费需求又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因而,现阶段继续保持投资的平稳较快增长,对于稳定经济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都是十分必要的。

2.投资政策的重点要从总量调控向结构调整转变。当前,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得到巩固,总量问题和短期困难基本解决,投资政策应从总量调控逐步向结构调整转变,要更加侧重投资结构优化、投资体制改革、投资环境优化、投资活力的激发等,充分释放中长期我国投资的巨大潜力,逐步解决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产业结构层次低的问题。要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步伐,明确投资重点,加大对国民经济薄弱环节与领域、战略性新型产业、清洁能源、低碳技术、现代服务业、以及中小企业的投资支持力度。要合理划分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方向,减少投资的盲目性和趋同性,解决当前投资领域的资源浪费与产能过剩问题,实现投资活动的有序进行。加大投资领域的开放力度,积极扩大民间投资,国有投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和高新技术领域,把竞争性领域投资更多地让给民间投资主体,对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的重要项目采取适当的贷款贴息、直接补贴等鼓励措施。同时,要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行业的投资规模,并“铁腕”淘汰落后产能与过剩产能。

3.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微调。金融危机以后投资的快速增长是在财政和货币双扩张政策基础上形成的,尤其与两年内巨额的新增贷款有直接关系。针对当前投资形势,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上加以限制,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上述投资活动中的突出问题,造成投资过热与通货膨胀。同样,如果像一些学者所提倡的,对新增投资项目采取“一刀切”,则可能出现大量的“半拉子”工程,造成投资增长速度的迅速下降,导致经济萧条,使经济回升向好的局面付诸东流。因此,要注重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互相配合,既保持投资的适度稳定增长,又要防止投资过热。当前,货币政策已经恢复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后,货币政策要逐步过渡到中性偏紧的政策,控制好银行信贷投放规模和速度,严格限制对过剩行业的投资贷款,以防止目前日益高涨的通货膨胀预期背。特别是对当前泡沫化比较严重的房地产市场,要切实加强调控,防止社会资金过多涌入形成更大泡沫。

4.加强投资资金的监管,防止投资风险。当前投资的主要风险在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内许多学者都指出,当前地方政府的负债率普遍很高,许多地方政府的财政已经严重的入不敷出,当前融资平台的大量贷款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因此,国家应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监管和规范,金融监管部门应把包括资本金充足率、抵押担保是否规范、资金流向和使用效率、还款来源、财政风险程度等在内的政府融资平台信息纳入监管范围。同时,对投资资金的使用也要加强监督,防止项目资金违规进入楼市、股市,造成更大的投资风险。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金融危机时期以及后危机时代相当长一段时间,投资都将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正如温总理多次指出的现阶段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不断增多。为了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保持投资的平稳较快增长仍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当下各地争相上马的各类项目确有过度之嫌,不顾实际地加大投资势必扭曲本来就不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使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并在短期内造成产能过剩与通货膨胀。因而,当前政策要注重投资结构的优化,重点加大对国民经济薄弱环节、战略性新型产业、节能减排以及民生等领域的投资,严格限制过剩行业的投资。同时,要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风险,以及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的监控与管理。

参考文献

汲凤翔.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和判断[J].经济要参,2004(6).陈佳贵.当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几个问题[OL].北京社科门户网站.叶檀.湖北投资大跃进是不是烧糊涂了[N].南方都市报,2010-3-27.叶檀.再谈4万亿没有一分钱进入楼市的荒谬之处[N].每日经济新闻,2010-3-18.[5李牧群.地方政府融资如埋“地雷”[N].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www.xiexiebang.com.徐策.投资政策应由重“调控”逐步过渡到重“管理”[J].中国宏观经济信息,2010(9).国家经济预测部.地方投融资体系酝酿改革[J].中国宏观经济信息,2010(8).

下载当前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原因及对策建议(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原因及对策建议(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我县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今年4月以来,我县生猪及生猪肉品价格开始出现上涨,与去年同期比,价格波动不大,涨幅约10%,但5月中旬以来,出现了持续上涨现象,且上涨过快,涨幅较大。以县城民族大市场5月31日的生猪肉......

    当前赌博风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一、××县狠刹“赌博风”情况××县委、县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党风政风建设,近年来,县委出台了狠刹“赌博风”禁令的“四不准”,即不准在公务时间和公共场所打牌赌博;不准在下基层......

    2013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

    2012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 2012年,我市各级政府抓有效投资富有成效,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明显改善,经济和社会发展潜力增强。 一、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总......

    2009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2009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0-02-26 2009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承接上年走势,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在自治区及乌海市重点项目投资推动下,投资总量不断扩大,全......

    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工作及建议

    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工作及建议 一、主要工作 1.完成法定报表任务。一是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月报、年报统计,房地产月报、年报统计;二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季报、年报统计。 2.夯......

    我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我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2007-7-28责任编辑:一、我市城镇化现状和特点撤县建市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市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南城和开发区的开发......

    民间投资断崖式下滑的本质原因

    民间投资断崖式下滑的本质原因 作者:方正宏观任泽平、杨为敩 改革开放38年来的实践表明,在竞争性领域民企比国企更有效率,新一轮国进民退表明全社会投资效率正大幅下降。 l......

    当前经济困难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当前经济困难原因及其对策分析一、计划体制在中国的起源研究计划体制的学者们普遍认为,相对于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而言,经典作家的原始构思对各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形成影响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