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来源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公告日期 2007-02-08 作者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工商市字[2007]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以下简称中央1号文件),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切实服务“三农”工作,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进一步增强服务“三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上来,切实把行动统一到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服务“三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服务于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积极服务于农民群众和农民增收,积极服务于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要增强责任意识,始终把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重要职责,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让广大农民群众满意。要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及时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努力探索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与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的结合点,不断提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要增强法制意识,坚持依法行政,把监管执法与服务“三农”有机结合起来,在监管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监管,努力实现对农民消费者、生产经营者负责与对法律负责的统一,积极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进一步提务高服水平,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把服务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体系、市场服务体系、市场诚信体系,在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和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上下功夫。一是积极支持农村各类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大力培育发展农村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推进龙头企业与农户有机结合,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认真贯彻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推行个体工商户分层登记,简化登记程序,毫不动摇地鼓励和支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支持农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向农产品加工、种植业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行业拓展。鼓励农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健康养殖业。积极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促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对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二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切实搞活农产品生产流通。要按照在“培育中发展,发展中规范,规范中创优”的工作思路,积极培育、发展和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允许农民季节性地从事经纪活动。要重点培育和发展粮食、水果、蔬菜经纪人,依托大中城市批发市场为当地优势农副产品广辟销售渠道,切实解决农民卖粮难、卖果难和卖菜难的问题。要扶优助强,积极扶持守法诚信经营的农村经纪人做大做强,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带头人。要积极开展行业自律,加强监管,严厉查处农村经纪人利用虚假信息诱导农民签订合同、损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行为。三是开展合同帮扶工程,切实为农民排忧解难。开展诚信教育,提高农户依法签约履约的积极性。严格监管合同履行,提高合同履约率。积极开展合同行政调解,及时解决涉农合同纠纷,维护农民利益。严厉查处设置合同陷阱、骗取合同保证金等涉农合同诈骗行为。四是依法减免有关费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律免收登记费。对农村流动小商小贩、农民在集贸市场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免于工商登记,免除工商行政管理各项收费。积极参与纠正和查处涉农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集资摊派,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五是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促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大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和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企业注册农产品商标,积极指导有关地方和组织注册地理标志,争取未来五年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注册量比前五年有更大提高,充分发挥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对于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异议、争议案件,要加快审理。积极引导和支持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人申请国际注册,争取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和农产品优势企业。加大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特别是涉农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专用权的违法行为。对于农民和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企业投诉的有关案件要及时处理,不误农时,不误销售。2007年春季,开展农用物资商标专用权保护专项行动;2007年秋季,开展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切实维护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
三、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切实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贯彻落实2007年反腐倡廉工作部署的分工意见》的部署和要求,以整顿农资市场为重点,以农资打假为手段,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为目标,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一是严把农资经营主体准入关。要对农资经营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认真清理规范农资经营主体资格。积极引导农资企业和经营者建立健全自律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实现农资商品质量的可追溯管理,从源头上治理和规范农资经营行为。二是集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市场和重点品种,认真开展“打假保春耕”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进一步强化农资市场巡查力度,积极探索农资市场监管预警制,加强事前防范。三是加强流通领域农资商品质量监测。认真开展农资商品质量定向监测,及时发布市场监管预警,确保上市农资商品质量。积极推行种子经营者留样备查公告制度和种子经营诚信责任制度。四是严厉打击制作、发布虚假农资广告行为。以种子、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等农资广告为重点,强化对农资广告发布环节的监管,防止虚假广告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向农村传播。加大对虚假农资广告的惩治力度,严厉查处发布国家禁止生产、销售的农资商品广告的违法行为。五是大力支持建立农资连锁经营和农资放心店。引导鼓励信誉好、规模大的农资企业到乡村开展农资连锁经营,畅通农资流通渠道,方便广大农民群众购买放心农资。
四、切实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努力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对于维护农村市场秩序、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保护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农村市场监管作为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任务,采取有力措施,予以特别关注和加强。一是加大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力度,确保农村市场食品消费安全。把2007年作为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以乡镇、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对农村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批发企业和农村小食品店、小商贩、小摊点、小作坊、小集市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的行为。加强农村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测,切断有毒有害食品流向农村的渠道,确保农村食品质量安全。完善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健全工商监管、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农村食品市场长效监管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切实维护粮食市场秩序。认真落实粮食收购资格准入制度,积极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收购中发挥主渠道作用,鼓励和扶持多元化粮食收购主体,严肃查处无照收购粮食和违法经营粮食的行为,切实维护正常的粮食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倒卖陈化粮和擅自改变陈化粮用途的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口粮安全。三是严厉打击各种坑农损农害农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严厉查处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和企业名称及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非法拼装农用车的行为,以虚假宣传手段诱骗农民消费、推销不合格商品或者质次价高商品的行为,农村医疗活动和农资交易中的商业贿赂行为等,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
五、着力强化农村消费维权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维护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一是充分发挥12315行政执法体系的作用,强化农村消费维权工作。深入开展“一会两站”建设,扩大12315进农村的覆盖面。依托乡镇政府和工商所在农村依法广泛建立乡镇消费者协会分会,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消费者投诉站和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解答消费咨询,受理申诉举报,调解消费纠纷,方便广大农民消费者就近申诉投诉,及时把消费纠纷解决在基层。特别要及时快捷受理和处理有关食品安全、农资质量等方面的申诉举报,依法保护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二是加大打击传销专项行动力度,切实防止传销向农村蔓延。要集中力量查办大要案件,严厉打击诱骗农民参加传销的违法行为。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群众识别传销、防范传销的意识和能力。三是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农村平安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市场专项整治,坚决查处取缔黑职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工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坚决查处农村黑网吧,整治农村学校周边环境,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认真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净化文化市场环境。积极鼓励和支持有关文化企业在农村举办书展、设立图书超市等,促进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开拓进取的精神,奋发有为地工作,创造性地抓好落实,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印)
二○○七年一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党的十七大的主要精神(见第一篇宣讲提纲)
二、近几年来我市“三农”工作的成就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形势、新任务顺势而为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针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为加强“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认识,出台了许多新举措。归纳起来就是“五个基本”:一是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初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充分体现了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重视达到了新的高度,为全党全国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统一了思想认识。二是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这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来的,体现了党在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上的重大调整,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明确了指导原则。三是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来的,体现了党对现代化建设进程和规律的新认识,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四是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体现了党对工农、城乡关系的科学把握,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五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这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来的,进一步统一了新时期全党全国做好“三农”工作的思想认识,为综合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效平台和抓手。省委省政府及时制定出台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任务。
我市自2003年实施“五大”、“五小”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策以来,特别是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从我市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战略部署,实施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提升行动、生活宽裕富民行动、乡风文明示范行动、村容整洁推进行动、管理民主构建行动等“五大”行动,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致力于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有力、部门单位协力推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合力共建的新局面,努力建立和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机制,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明显缩小。突出反映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建设成效显著。200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08.27亿元,比2002年增长29.42%。农业产业化组织快速发展,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全市共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00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97家(其中省级20家、国家级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59家,社员11.9万人,农业主导产业建成千亩以上标准化基地76个,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1万亩,有机绿色农产品基地8万亩。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注册用户达到11.9万户,所有乡镇建立了农业信息联络站。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一批重大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加快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今年已累计建成标准农田10.75万亩。
(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农民增收致富门路不断拓展。2006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6137元,比2002年增长47.63%。大力发展以专业批发市场和小城镇为依托的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引导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向中心镇集聚,农村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壮大。乡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17亿元,出口交货值584.79亿元,利润123.95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79.79%、193.27%和97.28%。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和“5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思想汇报《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未升入大中专院校农民子女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免收学杂费用。农村服务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乡镇连锁超市覆盖率达到96.4%,实行连锁配送的村级店达1353个,覆盖面达到31.7%。全市累计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604个,经营农户3125户,直接从业人员16599人,已接待游客395.5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2.64亿元。
(三)积极抢抓机遇,农村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5年来,在加快文化大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市农村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市、县大部分建成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各县(市、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义乌成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曲艺之乡”;浦江成为“民间艺术之乡”、“书画之乡”;东阳成为 “工艺美术之乡”。兰溪、义乌、东阳3个县(市)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永康、浦江2个县(市)获省级文化先进县称号,全市共有69个乡镇获省、市级“东海文化明珠”称号,农村乡镇新建了一批规模较大、设施较配套、功能较完善的综合文化楼。2003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普查出3215项民间艺术项目。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文明单位和行政村“双千结对、共建文明”活动深入开展。全市现有县级以上(含县级)文明村2341个,占全市行政村41%;文明户有29万户,市级文明村镇140个,省级文明村镇12个,全国文明村镇3个,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5个。
(四)大力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农村面貌显著改善。近年来,我市把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不断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水平。到2007年6月,全市累计创建市级以上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18个,其中省级89个;累计有2994个村开展了村庄整治(其中完成1985个村),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62.01%,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五年村庄整治建设任务,受益人口达到202.57万。我市在示范整治村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等经验在全省推广,高速公路沿线的村庄整治基本完成。去年,金东区曹宅镇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整镇整治”。与此同时,农村交通、供水、电力、通信等配套工程扎实推进。到2006年底,我市各县(市、区)都顺利实现了康庄工程“双百”目标。2006年全市完成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投资2.65亿元,受益村523个,改善农民饮水条件37.93万人。“千镇连锁超市、村级连锁便利店”覆盖面分别达到100%和35.42%,均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全市322.05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7.05%。深入实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已有31.4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生活保障,享受保障金人数达9.7万人,累计支付保障金2.51亿元。全市共有农村五保对象6641人,已集中供养6461人,集中供养率达97%。村庄整治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使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五)大力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和“先锋工程”建设,农村党组织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三年来共选派指导员14936名,落实帮扶资金6.354亿元,落实经济发展项目10809项,帮助当地组织化解矛盾纠纷62947起,目前乡镇专职指导员到位率达85%,乡镇科技特派员到位率达100%。我们还深入开展以“强素质、强班子、强服务、强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四强一促”活动。在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市4800多个村级领导班子针对突出问题,结合深化创业承诺制,提出2万多项整改措施和创业承诺计划,并积极抓好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六)切实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扶持,扶贫开发取得重大进展。深入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大力推进下山脱贫,启动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群众的下山搬迁,目前婺城、武义、磐安三县(区)共有670户、3425人实现了下山脱贫。产业化扶贫取得明显成效,欠发达乡镇的特色农业、来料加工业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361乡镇”共培育名茶名果、高山蔬菜、食草畜禽等特色农业基地11.23万亩,带动农户11.12万户。结对帮扶深入开展,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氛围进一步形成。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欠发达乡镇,帮助欠发达乡镇制定发展规划、培育特色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七)着力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制约,城乡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深化公共财政分配体制改革,2006年,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新农村建设各类资金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市本级(不含区)投入1.65亿元,增长27.6%。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和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积极开展共保和互保为主要形式的农业政策性保险。推行农村政策性农房保险制度,政策性住房保险参保面达96.1%,参保率达84.7%。
第三篇: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发布单位】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公安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政部、财政部、建设部、农业部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7-05-27 【生效日期】2007-05-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公安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民政部 财政部 建设部
农业部
(2007年5月27日)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我国农村消防工作有了较大发展,为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农村消防安全整体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善,特别是缺乏必要的消防投入,防火安全条件差,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火灾扑救力量严重不足,火灾隐患多,抗御火灾事故的能力十分薄弱。据统计,全国95%的乡镇未编制消防规划、没有专业消防力量,90%以上的村庄缺乏消防水源、没有配备基本消防器材设施,近几年农村火灾起数和亡人数均占全国总数的60%以上,上升幅度远远大于城市,一次烧毁几十甚至几百户的重特大火灾时有发生,许多农民因火灾“致贫、返贫”,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等文件,均明确提出了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要求。为了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农村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努力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村民群众共同防范”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为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2.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规划,消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坚持配套建设,公共消防设施与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坚持综合治理,夯实农村火灾防控基础;坚持典型引路,积极总结推广经验和做法;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开展农村消防工作。
3.工作目标。力争“十一五”期间,实现农村消防工作机制健全,公共消防设施逐步完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基本建立,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农村消防安全条件明显改善,农村防控火灾能力明显提高,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发生的目标。
二、全面落实农村消防工作责任
4.加强农村消防工作领导。各地要积极推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作为和谐村镇和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消防工作管理、责任、保障、考评机制,上级政府每年对下级政府农村消防工作开展检查,落实奖惩。要积极推动县、乡镇人民政府建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抓好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编制和实施乡镇、村庄消防规划,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消防安全检查及火灾隐患整治等工作。
5.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农村消防工作要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要将农村消防安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建设重要内容。发展改革等部门在规划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时,要统筹考虑农村公共消防设施需要。财政部门要在编制财政预算时纳入农村消防工作经费内容。建设部门要在编制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时纳入消防安全项目,在实施村庄整治中具体落实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农业部门要结合农业生产,做好农忙、秋收和火灾多发季节的防火安全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宣传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常识。民政部门要督促基层政权组织做好农村消防管理工作,并做好农村火灾灾后的受灾群众生活安排和损毁民房的恢复重建等工作。公安机关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监管,查处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督促消除火灾隐患;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的指导。
6.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村民委员会要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落实专(兼)职消防管理员,具体抓好日常消防工作。要制定消防安全村规民约,实行消防安全联防制度,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农村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消防安全监护。要组建专(兼)职、义务(志愿)消防队伍,加强管理和训练,组织火灾扑救。
7.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驻乡镇和村庄的企业、单位要按照国家消防法律法规,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加强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建立消防组织,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消防安全责任自负。
三、加强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8.编制消防规划。各地要在编制和修订乡镇、集镇、村庄、渔港、国有农场等总体规划时,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纳入消防安全布局、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信、消防装备、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等内容。已编制、修订完成总体规划,但缺少消防安全内容的,要及时补充。凡没有消防安全内容的总体规划,不得批准。
9.建设公共消防设施。各地要因地制宜建设公共消防设施,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农村公路、人畜饮水、农村电网、农村沼气、信息工程、群众渔港等农村基础设施时,要综合考虑消防安全需要。要加强消防水源、消防车道和消防器材装备建设。对设有自来水管网的,要按标准安装消火栓;对使用天然水源的,要建设消防取水设施;对农村散居住户及缺水地区,要因地制宜,解决消防用水。
10.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各地要采取各种措施,切实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到2008年,人口超过10万、年GDP超过5亿元的建制镇,以及东部地区的全国重点镇,要建成政府专职消防队;到2009年,人口5万至10万、年GDP1亿元至5亿元的建制镇,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全国重点镇,要建成政府专职消防队;到2010年,其他建制镇、集镇和乡镇工业区、开发区根据实际需要,要建成政府专(兼)职消防队,村庄、渔港码头要基本建立一支配有消防机动泵和配套消防器材的群众义务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或者治安、消防合一的治安联防消防队。
11.落实经费保障。各地要按照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的要求,将农村消防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建立和完善农村消防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要充分调动社会和企业单位等多方面力量参与新农村消防建设的积极性,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捐助农村消防公益事业,多渠道增加投入。
四、提高农村火灾防控水平
12.强化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各地及各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文艺团体等资源,开展突出农村特色、贴近农民生活的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将农村消防宣传纳入创建平安县、平安乡镇、平安单位、文明村镇、评选文明户等工作,培养健康的民俗民风和安全的生产生活方式。要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并将其纳入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乡镇企业管理培训的内容,切实提高农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常识。要在村庄、渔港码头设置固定的消防宣传栏、宣传标语,乡村广播站要经常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尤其是在农业收割季节、捕捞休渔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和乡村民俗活动期间,加强消防宣传工作,提高农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13.整治火灾隐患。各地要组织对农户电气线路、炉灶进行改造和规范,推广使用沼气,减少致灾因素;对以易燃建筑材料为主体、木结构建筑集中连片的村庄,结合村庄整治和人居环境改造开展治理,提高建筑耐火等级,打通消防通道,拓宽防火间距,消除火灾隐患。要加强村庄、驻乡镇和村庄的企业及单位消防安全检查,大力整治“城中村”、“出租屋”和“三合一”场所的火灾隐患,对危及公共消防安全的易燃易爆单位要限期搬迁。
14.落实防范措施。各地要加强对农村新建、扩建工业项目的消防安全审批,防止将火灾危险性大的生产企业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加强对农民新建房屋的消防监管,防止产生新的火灾隐患;开发、应用适合农村特点和农民消费水平的阻燃、耐火建材,提高建筑耐火等级;针对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建筑特点、生活习惯,研制和推广适合农村地区的消防车、消防泵等消防器材装备,提升农村防控火灾水平。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 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发挥服务“三农”的作用,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129号)和《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纲要(2008-2012)》(川办发„2008‟56号)精神,按照《德阳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是支持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做好以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不仅关系到农村金融的稳健运行,更关系到农村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把灾后重建金融支持工作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建立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的组织体系,借鉴试点经验,依托现有信用基础和工作载体,发挥涉农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主力军作用,大力开展信用创建活动,为灾后重建金融支持工作奠定坚实的社会信用基础。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开展信用宣传活动,推动农户信用档案建设,积极开展信用创建活动,健全信用风险分担机制,推动出台配套支持政策。
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原则与目标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原则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统一部署、健全机制;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改革创新、支农惠农”为原则。
(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
依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为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企业等农村经济主体建立电子信用档案,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经济主体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通过信用及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意识,改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以征信服务为切入点,协调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金融稳健的局面。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任务与要求
(一)建立工作组织保障体系
搭建由市政府、市级部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涉农金融机构等参与的组织架构,审定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对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研究和解决,对各阶段的目标任务进行规划和部署,并负责信用乡镇、村、户的规划和创建,形成市、乡镇、村三级共建,农户、涉农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三方受益的良好格局。
(二)加大农村地区信用宣传力度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社团组织、金融机构等要建立信用及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开展适合农村特点、形式多样的信用及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认识,增强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和风险意识,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改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一是强化灾后重建金融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做好“偿贷意识”的宣传,切实解决好还贷认识不到位、意愿不充足以及观望、等待等问题,引导各方正确理解和把握政策导向。二是广泛开展以“珍爱信用记录,提高信用意识”为主题的征信及相关知识宣传活动,利用会议、电视、广播和基层涉农金融机构宣传专栏、营业场所等,建立起农村宣传网络,把征信宣传活动的阵地搬到基层乡镇和村组,为灾后重建营造良好的信用舆论氛围。
(三)推进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建设
组织农村金融机构根据当地经济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设计涵盖农户基本信息、生产经营、主要收入来源、住房结构等信息的农户信用信息指标,充分考虑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需求和现有设施的情况,从信用条件较好的地区、贷款农户或种养植大户入手,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依托辖内涉农金融机构现有的客户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地方政府部门掌握的农户信息,建立农户电子信用档案,推进电子化农户信用档案建设,推动建立农村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四)积极开展农户信用评价工作
以农户信用档案为基础,引导、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开发农户信用评价模型,建立、完善农户信用评价方法体系,根据农村经济特点和评价结果信息反馈,不断提高农户信用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推动农户信用评价结果与农户贷款审核、管理相结合,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健全信贷业务及信用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农户+征信+信贷”的业务模式。在农户信用评价的基础上,继续规范和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工作。
(五)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信息采集与信用评价机制
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特点,设计客观、有效的信用信息指标体系,结合农户信用档案信息,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电子信用档案,组织金融机构、信用中介机构等研究建立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用评价机制,推动信用评定工作,将分散的农户信用整合为有组织的集体信用,推进农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的形成。
(六)加快农村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针对农村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力度,引导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档案,鼓励、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第三方外部信用评级,推动地方政府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指导金融机构延伸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增加对信用好、有市场、有效益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建立建全“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约束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七)提高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服务水平
在建立电子化的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档案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信贷业务信息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依托其所提供的征信服务,为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确识别借款人身份、判断借款人信用状况、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供科学、便捷、有效的参考依据,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投放效率,缓解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八)引导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改善金融服务
促进征信管理与金融稳定、支付结算以及支农再贷款等货币信贷政策相结合,以信用为切入点,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针对农村特殊环境开展动产抵押、权利质押、第三方担保等保证创新方式,积极推广小额信用贷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九)健全风险分担机制,提升信用管理水平
积极鼓励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推动建立“信用协会”、“信用联保”等信用风险分担组织,支持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引入信用评级、信用调查与咨询等信用中介机构,借鉴其专业知识与技能,帮助农村经济主体提高信用管理水平与防范信用风险,培育并规范征信业务,促进征信市场发展。
四、职责分工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发挥组织领导作用,理顺与相关部门的关系,明确各自职责,市政府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纳入乡镇目标考核。
(二)市级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配套支持政策,主动运用评价结果,出台激励惩戒措施。
(三)人民银行舒兰市支行负责主动组织、策划并组织编制信用档案指标和评分标准,指导农村金融机构创新业务管理模式,创新信贷产品,增加农村信贷投入。
(四)农村金融机构负责全力征集农户信用档案,建立数据质量责任制和数据更新机制,积极推广应用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农户信贷评分系统,创新农户信贷管理机制,主动打造新型信贷业务管理流程;要加大对贷款农户的宣传,教育广大农民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重视积累自身信用记录。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启动阶段(2011年5月-2010年6月)工作重点: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制定《中江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广泛组织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多层次的宣传动员,编制统一的《信用乡(镇)、信用村的信用档案参考标准》和《农村信用体系—信用乡(镇)和信用村评价参考标准》。
(二)探索实施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2月)工作重点:组织协调农村金融机构全力征集农户信用档案,把好数据质量关;推广应用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农户信贷评分系统,制定配套办法和措施,指导农村金融机构依托农户信用评分,按照大数定理盈利模式发放农户贷款;督促农村金融机构将信用档案录入企业和个人两大征信系统,实现数据对接。建立信用乡(镇)、信用村的信用档案,定期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定工作。
工作步骤:
1、建立农户信用档案。涉农金融机构要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设计涵盖农户基本信息、生产经营、主要收入来源、住房结构等信息的农户信用信息指标,充分考虑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需求和现有设施的情况。从信用条件较好的地区、贷款农户或种养植大户入手,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依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现有的客户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财政、农业主管部门等地方政府部门掌握的农户信息,建立农户电子信用档案,推进电子化农户信用档案建设,推动建立农村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2、评定信用农户。在6月底前,选择3至5个村开展第一批信用农户的评定工作。9月底前,在每一个乡镇选择1-2个村开展第二批信用农户的评定工作。12月底前全面开展信用农户的评定工作。信用农户的评定由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当地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进行,评定出的信用农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进行公示,并由乡镇人民政府授牌。
3、评定信用村。9月底前,在第一批信用农户评定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第一批信用村的评定工作。12月底前,在第二批信用农户评定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第二批信用村的评定工作。信用村的评定由县政府组织当地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进行,评定出的信用村由乡镇人民政府进行公示,并由市政府授牌。
4、评定信用乡(镇)。12月底前,在第一、二批信用村评定工作的基础上,向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1至2个信用乡(镇),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考核和公示后,由市政府对信用乡(镇)进行授牌。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1年1月-2011年12月)
工作重点:进一步完善数据库和评分系统,进一步拓展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农村金融机构对评价结果的应用范围,发挥评价体系的激励惩戒作用。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和信贷资金支持力度,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内涵,提高其社会效应。
第五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
全面发展
党的十七大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这为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保证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打牢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前提保障。为此,该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坚持把生产发展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坚持“市场取向、因地制宜、效益优先、适度规模”的原则,重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农业,使全县农村经济呈现出协调健康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主要体现在:一是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把不断优化结构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坚定地推进“一调五兴”工程的深入实施。在粮食生产上,积极推广良种、良法等先进的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稳步提升,今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13.6亿斤,接近历史最好水平。在果业生产上,坚持因地制宜,通过几年的滚动发展,全县果业由北向南依次形成了以苹果梨、酿酒葡萄和矮化苹果为主的三大果业生产基地,果树发展到530万株,年水果产量2300万公斤。在蔬菜生产上,坚持规模化经营和园区化发展,目前全县温室大棚累计发展到12580栋,年蔬菜产量在45万吨左右。二是不断优化农业内部结构。畜牧业是上连加工业下连种植业的中轴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狠抓“兴牛”、“兴鹿”和“兴禽”工程的深入实施。到目前,全县规模养殖牧业
小区累计发展到34个,百头以上规模养殖大户累计发展到430户,牛、鹿、猪、羊、禽已分别发展到47.7万头、11万只、52.1万头、12.9万只和2710万只,牧业总产值实现16.8亿元。三是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坚持跳出农业抓农业,搞好产业上工业的发展思路,坚持用工业思维谋化农业发展,紧紧依托粮、畜、果、蔬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着力点,把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作为重要补充,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到去年末,形成了以吉云鹿业、伊通河米业、领鲜食品、育强种业为骨干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积蓄了更大的内在活力,全县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200户,每年可转化粮食16万吨,加工畜禽产品9043吨,可转移富余劳动力2468人,务工人员年可收入3500元,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纽带的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四是不断优化劳动力结构。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服务,促进了农业内部分工分业,促进了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外出务工。今年全县劳务输出8.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4亿元。通过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今年全县农业总产值预计实现41.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3710元。
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科学编制规划关系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和长远发展。去年以来,该县立足全县实际,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并研究制定出《2006年-201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同时,各乡镇、各村也都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本地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规划做到有目标、有重点、有内容、有措施,切实可行。在此基础上,他们本着规划先行,试点带动的原则,认真抓了省、市、县三级试点的启动工作。去年,伊通镇新四村、小营城子村被确定为省级试点村,景台镇赵家村、大孤山镇大孤山村、伊丹镇毯子村被确定为市级试点村,另外,其他11个乡镇也分别确定一个村作为县级试点村。省级试点村新四村投资400多万元,建设满族四合院30栋,依托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小营城子村投资300万元,实现水泥路、上下水、有线电视户户通,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市县试点村在上级政策和项目的支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帮扶,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今年,景台镇被列为省级试点镇,二道
镇宏明村、黄岭子镇迎风村被列为省级试点村,马鞍镇前进村被列为市级试点村,全县新农村建设正在扎实稳步地推进。
发挥好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教育和引导农民在继承优良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增强诚信意识、公德意识和仁爱意识,全面规范农民的思想道德行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使其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为切实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科技素质和法律素质,提高农民自主发展能力,该县积极组织开展了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作用,通过职教中心、就业中心、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集中培训学习,利用电视远程教育、组织农业专家巡回讲课、举办科技大集等有效形式,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使每个农户至少有一人具备一技之长、掌握一至二门实用技术和致富本领;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成立了合同契约、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经济组织近百个,经纪人队伍达到8700人,提高了农民市场化组织程度;加强公约性法制教育,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组织开展平安村屯、平安乡镇、平安农村创建活动,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新农村建设环境。
构筑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环境。牢固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点,直接关系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对此,该县一是不断加强农村小城镇建设。坚持市场化运作,突出满族特色,做好农牧型、商贸型、旅游型等多样发展的小城镇文章,逐步提高城镇发展水平。二是不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全县农村油路(水泥路)总里程达530公里,村村通率已经达到80%。计划到2008年,全县基本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同时逐步推进“屯屯通”建设,景台镇赵家村、黄岭子镇迎风村、大孤镇杨树村实现了“屯屯通”水泥路。三是不断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到2006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71657户,移动、联通用户达到46000户,城乡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21部,宽带用户达到3936户,小灵通用户达到6230户,各乡镇都能收看到有线电视节目,有线电视节目达到45套。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县188个行政村已通59个村,占31.2%。四是不断加强村屯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生态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推进生态林业和生态农业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搞好退耕
还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全县加大村屯环境整治力度,清理村屯垃圾粪便、边沟污泥、围墙院落、乱堆乱建,认真解决脏、乱、差问题,改善了村容村貌。同时,逐步抓了农村改水改厕,全县农村自来水覆盖面已经达到11.1%,已有41737人用上了自来水,修建卫生厕所1250个。五是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建管并重,推进山、水、林、田、路综合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同时,加快农机技术推广进程。通过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让良好的乡风随之而来。
通过积极努力,该县新农村建设正呈现出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事业进步、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和谐安定的局面。今后,该县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统筹兼顾,科学谋划,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