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推进林业建设 切实服务
加快推进林业建设 切实服务三农工作
宜宾县林业局局长 张 毅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先后以中央1号文件要求各级加大“三农”工作力度,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林业在“三农”工作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围绕“加快推进林业建设切实服务‘三农’工作”的主题,开展了调研和思考。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们结合县情、林情,认真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发挥职能作用,坚持“生态增效、产业升级、行业发展、助农增收”的发展思路,围绕“构建生态环境美好县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以加快林业发展为主线,突出抓好生态建设,改善农村生态脆弱区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好林业产业发展,促进林业经济增长和助农增收;抓好森林资源管护,巩固现有成果;抓好林权改革,夯实农村和林农发展基础;抓好林业科技,促进兴林富民。
二、主要成效
(一)狠抓造林绿化,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近三年来,全县成片造林共计完成5.79万亩,林木育苗1450亩,四旁植树1178万株,全民义务植树877万株,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2.51万亩,荒山造林8000亩,巩固退耕还林面积6.5万亩。通过大力实施生态建设与保护,实现林业面积和蓄积双增长,截止2008年底,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94553公顷,有林地面积达91101公顷,活立木总蓄积为41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上升到35.59%。全县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二)推进产业发展,林业经济和林农收入持续增长。近三年来共发展各类特色林业基地10万亩,截止目前,全县四大基地(速丰林基地、竹林基地、工业原料基地和经济林基地)分别达30万亩、25万亩、25万亩、10万亩。充分利用林区各种资源优势,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以市场带基地连农户,大力发展林(副)产品加工经营,提升林业第二产业在林业经济中的比重,宜宾中森木业公司、天狼木业公司等市、县级龙头企业先后进驻我县,现发展形势良好。积极推进生态旅游开发,带动城郊林业和农村林园经济发展,有效促进林业第三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2008年,实现生态旅游收入2491万元,比上年增长6%。全县林业总产值逐年以较大幅度增长,2008年底,林业总产值达4.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农民人均从林业中获得收入505元,比上年增加133元。
(三)坚持依法治林,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三年来,全县共查处各类林业案件491件,森林火灾损失率控制在0.1‰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内,对全县1348300亩森林资源实施了常年性有效管护,林区秩序稳定。
(四)深化林业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目前,全县各乡镇涉及林改的499个村、4849个社、25.3万户、133万余亩林地已完成外业勘验、勘界和内业录入,林权证本的打印制作正在进行中,主体改革将在本年内完成。林权改革实施以来,广大林农积极支持和参与林改,将林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优化资源配置,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高林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意识明显增强,全县已流转的2万余亩林地,已初显林地规模经营的成效。
(五)加强林业科教,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坚持“科教兴林”、“人才强林”战略,稳定和加强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建设,逐年加大科技投入,调动和发挥林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科技示范、科技服务等活动,加强农村林业人才开发,大力培育扶持“土专家”、“土人才”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发挥好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和帮助广大林农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加快兴林富民进程。
三、主要问题与困难
(一)林业两大工程实施以来凸显的问题。由于部分农户存在重造轻管理的思想,受抚育管理所需的物资、技术、劳动力等因素影响和眼前非林利益驱动,造成个别地方退耕还林后复耕,管理粗放,甚至造林后管理不到位,造林成效及经济效益较差的现象。
(二)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面临的主要困难。一是实行森林分类区划管理后,公益林补偿制度尚未实施,划为国家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为5—7元/亩.年,现未兑现,划为地方公益林的补偿则由地方政府负责,公益林补偿机制尚未充分发挥养林护林的作用。二是“分林到户”后,受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因素制约,造成林业资源规模经营和管护难度大。三是按照有关规定,林地流转需经乙级以上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部门评估,这类机构全省仅有一个,市、县级尚无此类资质的机构,林地林木资产评估滞后严重影响林权交易和林地流转。四是配套改革相对滞后。如:建立产权交易平台、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设、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财政资金扶持机制等尚未建立和启动。
(三)资源林政管理难度大。因林木采伐、运输管理等法规制度已颁布实施多年,有的长达20余年,随着形势的发展,有些条款与实际工作已不适应,林业执法管理难度大。
(四)森林管护难度大。由于林业两大工程实施以来,生态建设与保护得以加强,森林总量逐年增加,林区可燃物堆积量增多,林农烧灰积肥等陋习难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形势的需要,造成森林管护难度大,特别是森林防火形势依然严峻。
(五)林农增收困难。由于林区(特别是重点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林木采运成本高,林业资源规模经营及林(副)产品深加工较滞后,林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还不高,且林木具有生长周期长,前期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林产品价格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林农增收难,但潜力可挖。
四、对策思考
(一)提高林业两大工程建设水平。应加强相关法规及政策的宣传教育,提供好技术指导,落实好补植整改,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切实巩固工程成果,提高效益。
(二)重视和解决林权改革面临的困难。争取尽快启动配套改革,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使现有资源真正成为“绿色银行”。
(三)修订完善有关条规。在抓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议向上呼吁对与新形势下林业执法管理不适应的条款予以修订。
(四)加强森林管护。建议上级和有关部门设立相关项目,发挥项目支撑作用,加强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预警体系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进一步建立完善管护制度和工作措施,加大森林管护力度,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五)为助农增收服好务。建议上级和有关部门对林区基础设施建设设立相关项目,加大投入,有效改善林区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开发,重点发展速生、丰产、优质的特色林业基地,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力度,不断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建立林产品信息平台,及时灵通市场信息,积极为助农增收服好务。
第二篇:浅谈如何切实推进和加强社区建设
浅谈如何切实推进和加强社区建设
切实推进和加强社区建设社区是城市的基层组织,是浓缩的社会,也是城市居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推进和加强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城市基础工作和政权建设的落脚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在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努力解决。为此,我认为:
一、把创新作为社区建设的动力,建立健全社区的运行和管理体制
一要转变基层政府和部门职能。社区工作归根结底是社区成员自己的事业,群众的参与和自治是社区工作的根本。首先是下放权力,还权于民,改变权力倒置的状态,需要社区协助的工作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其次是重心下移,从管理主导型转变为公共服务主导型,以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服务社区。二要界定社区居委会的职责。明确社区居委会对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负责,有服务、管理和监督的职能,除履行属于自治范畴的职责外,可以协助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工作,社区居民委员会对社区财务、财产管理和使用行使自主权,对不属于社区居委会职责范围内的摊派事项有拒绝权。三要理顺社区的组织机构及其相互关系。在明确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各自职能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基层政府和职能部门设在社区的机构及社区内部机构的职能及其关系,使社区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二、把党建作为社区建设的核心,有效加强社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实现“三突破”
一是在社区党建工作方式上实现新突破。在管理网络方面,形成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党总支(支部)负责,社区党总支(支部)对镇党委负责的层层目标责任管理体系,为社区党建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证。二是在党员教育与管理上实现新突破。在党员教育管理范围上,要实现从单独社区党员管理转到社区党员、在职党员和流动党员等三类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上来。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上,要进一步完善在册党员学习、流动党员管理、机关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真正用制度管事、管人,使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在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在进一步提高社区干部工资福利待遇的同时,不断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切实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三、把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不断拓展社区为民服务的领域
首先要拓宽服务范围。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四个面向”的原则,将服务的范围向社会救助和福利、部门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拓展。其次要创新服务机制。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要求为目的,福利性和经营性并举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内部运行机制,推进社区服务向市场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再次要发展社区志愿服务。从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入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服务活动,扩大志愿服务的领域,满足社区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四、把和谐作为社区建设的目标,积极打造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一是合力创建“文明”社区。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文明细胞”工程,倡导文明和谐理念,继续开展文明户、文明楼院、文明社区等评比活动。二是合力创建“绿色”社区。以创造优美、整洁、舒适的环境为目标,引导、带领居民群众齐上阵,并发挥与辖区单位共驻共建的优势,实施“大兵团”的联合作战,进一步美化人居环境。三是合力创建“康乐”社区。有效整合社区艺术团、居民学校、图书室、活动室等多种资源,大力实施“文化素质”工程,经常组织文艺汇演、体育比赛、读书会、座谈交流会等健康、有益的活动,在切实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着力打造学习型、康乐型社区。
切实加强社区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和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要积极探索社区建设的确发展思路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争取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以取得更大的社区发展成果。
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林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林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现代林业具有多种功能,能够满足社会的多种需求,为社会创造多种福祉。加快发展现代林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发展现代林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我国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县占全国总县数的66%,还有分别占国土面积18.1%和4%的沙地和湿地。山区、沙区、林区和湿地区生活着59.5%的农村人口,是林业建设的主战场,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发展现代林业,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发展现代林业是加快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对耕地的利用已基本实现了精耕细作,农业发展水平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30%,基本解决了全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对山地、林地、沙地、湿地的利用水平还很低。只有通过发展现代林业,充分利用好山地、林地、沙地、湿地这些非耕地资源,才能不断拓展农村生产发展的空间。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功能。据实地观测,农田防护林能使粮食平均增产15%—20%,发展现代林业有利于保障农业稳产高产,有利于增加木本粮油、果品、菌类、山野菜等各种能够替代粮食的森林食品供给,减轻基本农产品的生产压力,维护粮食安全。
发展现代林业是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有效途径。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功能,特别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多种林业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福建省和浙江省2005年林业产业总产值已分别达到920亿元和1060亿元,有力地带动了农民致富。福建省南平、三明等重点林区农民收入的一半来自林业;浙江省临安市白沙村把“砍”树变成“看”树,以森林旅游为依托,发展“农家乐”,普通农家一年的收入就达到5万元,多的达到20多万元。基层干部和农民们说:“绿水青山就是实现农村致富的金山银山。”
发展现代林业是促进乡风文明、实现村容整洁的重要措施。绿化宜林荒山、构筑农田林网、增加村庄的林草覆盖、发展庭院林业,可以实现农民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优美;倡导森林文化、弘扬生态文明,可以帮助农民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发展高效林业产业,可以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提供物质保障。许多地方通过发展现代林业,不仅实现了绿化美化,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改善了干群关系、村民关系,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发展现代林业是推动农村管理民主的重要实践。我国集体林地占全国林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在占国土面积约90%的广大山区、沙区和林区,乡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集体林地管理。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由农民自己管理和经营好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村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福建、江西、辽宁等省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在极大地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民主管理进程。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福建省邵武市水北镇杨梅岭村在转让
一片山场时,就先后召开了11次村民代表大会。当地干部群众反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使村干部懂得了依法行政,群众懂得了依法维权。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是在推进现代林业发展的进程中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他们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二、发展现代林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巨大潜力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林业建设成效显著,林业产业总产值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2005年达到了7269亿元,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林业的多种功能还远未开发利用起来,林业的多种效益也远未充分发挥出来。
林地资源的潜力。我国林业用地是耕地的两倍多,但利用率仅为59.77%。林地生产力也很低,每公顷森林的蓄积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人工林每公顷的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同时,还有8亿亩可治理的沙地和近6亿亩湿地。三者合计相当于我国耕地总面积的3倍多。在我国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些资源显得尤为珍贵,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物种资源的潜力。我国有木本植物80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2400多种、野生植物30000多种,还有1000多个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一些物种一旦得到开发,便会显现出惊人的效益。我国花卉资源已开发形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朝阳产业,年产值达430亿元;竹产业年产值达450亿元;野生动植物年经营总产值已超过1000亿元。特别是黄连木、绿玉树、麻疯树等种子含油率都在50%左右,开发生物质能源潜力巨大。
市场需求的潜力。从国内市场看,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供给缺口也越来越大。仅木材一项,我国每年的供给缺口就达1亿立方米以上。从国际市场看,木材等林产品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紧缺商品。国内国外两个巨大的林产品需求市场,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潜力。林业是一个与农民关联程度高、需要大量劳动力、且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是最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的产业。我国农村大约有1.2亿剩余劳动力和1/2的剩余劳动时间。这些劳动力具有从事林业生产的许多便利条件。福建永安县洪田镇70%农村劳动力从事林业生产,人均年纯收入达4690元,仅5家规模竹加工企业就解决农村富余劳力1000多人,而且每年吸引外地民工800多人。如果把我国的林地资源潜力、物种资源潜力、林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和劳动力资源潜力紧密结合并充分发掘利用起来,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我国的生态状况,还可以创造巨大的财富,有效解决亿万农民的收入问题,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三、发展现代林业的主要任务以及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为了充分挖掘林业的巨大潜力,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独特作
用,国家林业局提出要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以兴林富民为宗旨,着力构建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实施工程带动,深化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加强科学管理,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林业又快又好发展。力争到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2000亿元。要完成好这一艰巨任务,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兴林与富民是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只有把富民作为林业建设的目的,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兴林的积极性;只有人民群众生活富裕了,才能为林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动力。要树立兴林为了富民、富民才能兴林的理念,并将其作为发展现代林业的总目标和林业工作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予以坚持。
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现代林业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消除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挖掘林业发展的潜力,发挥林业应有的效益,从而使农村和林区群众安居乐业;只有确保农村和林区的稳定,才能进一步凝聚人心、集聚力量,为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实现改革的预期目的。因此,必须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以改革促进稳定,以稳定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确保现代林业健康发展。
处理好生态与产业的关系。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现代林业的两大任务。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了:只有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满足了社会的生态公益和精神文化需求,才能腾出更多的空间和更大的余地,发展林业产业;只有建立起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社会对林产品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支持、保障林业生态体系的发展。要树立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理念,坚持林业生态和产业两个体系建设一起抓,形成以生态促进产业,以产业扩大就业,以就业带动农民增收,以农民增收拉动林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双赢。
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首先必须保护好森林资源,同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保护是为了利用,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要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原则,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森林资源。
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要努力转变林业增长方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的观念,始终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到质量、效益上,既追求较快的发展速度,又要保证较高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在确保扩大造林总量的基础上,强化科学管理,实行集约经营,保证建设效益。
四、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今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如何加快现代林业发展,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显得十分重要。按照我国“十一五”林业工作总体部署,结合当前实际,要着重落实以下几项措施。
(一)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结合各地实际,应尽快在全国农村推进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减轻税费、规范流转、综合配套”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任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督服务到位”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真正使广大林农务林有山、有责、有利。
(二)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尽快组建国家林业科学中心、国家林业科技创新试验基地和林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支持和鼓励直接为农民服务的龙头企业组建林业科技研发中心,建立对农村林业发展具有强大支撑作用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大科技培训和推广力度,以林业站和林业科研院所为主体,以远程林农教育培训网络为辅助,开展科技下乡等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发挥林业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的作用,促进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切实提高林农的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
(三)继续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在稳定投资的基础上,通过充实和完善,使之与新农村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要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的有关后续产业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耕农户继续得到实惠;在继续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同时,努力将这项工作扩展到土地沙化和石漠化严重的其他省区,并大力发展沙区产业,使更多的农村群众从工程中受益;尽快启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湿地保护工程,充分发挥其防灾减灾、涵养水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功能;保证重点生态工程和其他林业工程在保障国土安全的同时,成为农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载体。
(四)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充分发挥林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直接带动作用。要加快制定《林业产业发展政策要点》,重点支持发展有农村特色、有市场潜力、农民参与度高、农村受益面大的林业产业。在重点集体林区要把乡镇企业等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发展农村林业产业的主要载体,培养“一县一主导产业、一乡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带基地带农户之路,增强林业产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拉动效应。要在农村培育一批新兴林业产业,开展“一村一品”活动,增强农村集体的经济实力。
(五)加强村屯绿化和四旁植树。把村屯绿化和四旁植树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加以推进和实施。积极鼓励和引导各地结合村庄整治规划,以公共设施周边绿化和农家庭院绿化为重点,实现学校、医院、文化站等公共设施周边园林化,农家庭院绿化特色化、效益化,公路林荫化,河渠风景化,最终形成家居环境、村庄环境、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农村人居环境。
(六)着力解决“三林”问题。要把以林业、林区、林农为主要内容的“三林”问题,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来抓。特别是要加强林区道路、电力、通讯、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林区教育、卫生、饮用水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要加快林区经济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促进林农和林区职工群众增收。
(七)实施“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计划。国家林业局确定,2006年,林
业要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好16件实事。其中包括重点改善100个县的生态状况;粮食主产区农田防护林网控制率提高1个百分点;加强重点地区森林灾害防治工作;抓好100个县的森林经营示范工作;建设一批商品林示范基地;扶持100个名特优经济林产业示范基地;发展一批野生动物养殖等特色林业产业;指导和扶持建立林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立林业信息服务平台;开展360万人次农村林业实用技术培训;建立一批林业科技示范点和示范户,培养一批懂政策、会经营、有技术的新型林农和林业科技“明白人”;完成退耕农户林权证发放工作;落实对农民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创建50个社会主义新林区示范点和扶持200个贫困林场脱贫;加强林业援藏、援疆和对口扶贫工作。林业部门每年都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办好几件实事。在此基础上,每两年评选表彰100个“绿色小康县”、1000个“绿色小康村”、10000个“绿色小康户”。
(作者: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
第四篇:加快推进屏山林业产业化建设的思考
加快推进屏山林业产业化建设的思考
屏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林乃宏
屏山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幅员面积1523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资源富集。2007年底,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118.2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9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9.33%,森林资源蓄积量达307.3万立方米,森林资源总量居全市第2位。由于全县林业产业化起步较晚,林业产业体系不健全,林业产业化整体水平较低,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发挥不明显,全县林业总产值仅实现1.5亿元。如何加快推进屏山林业产业化步伐,将资源优势促变为经济优势,笔者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林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国家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来,屏山林业发展较快,“四大基地、三大产业”初具规模。
(一)竹林基地及竹加工业。全县现有竹林面积14.9万亩,蓄积78万余吨。可年产大径竹10万根、杂竹10万吨、竹笋0.5万吨。有以竹浆造纸为主的竹加工龙头企业1家,其他小型竹加工企业2000多家,年实现竹业产值1亿多元。
(二)速生丰产林基地及木材加工业。已建成以杉、松等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24.8万亩,用材林年生长量14.1万立方米,年可采蓄积量达12万立方米以上,其中商品林可采蓄积量5.9万立方米左右。新引进四川科瑞马公司总投资2.3亿元,年产10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项目即将投入生产。
(三)经果林基地及茶叶加工业。经果林面积达19.32万亩,其中以橙类为主的水果基地7.42万亩,以板栗、核桃为主的干果基地3万亩,以名优茶为主的茶叶基地8.9万亩。全县茶叶加工业企业发展到146家,其中龙头企业2家。
(四)自然保护区基地。屏山老君山自然保护区是省市重点发展的保护区,该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富集,为森林生态旅游提供了前提条件,正争取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此融入全市生态旅游发展行业,促进生态旅游产业逐步发展壮大。
二、林业产业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林业产业化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与建立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尚有很大差距。二是原料林基地建设经营管理粗放,林种树种结构不合理,生产科技水平不高,林业整体效益差。三是林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从上世纪末至“十五”期末,由于受天然林禁伐和人工林限伐等政策因素的影响,林竹合理采伐受到严重抑制。加之,由于没有龙头企业支撑,林产品绝大多数均以原始产品出售,林产品附加值低,林农收入少,林业产值在县域经济的比重轻。四是林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五是林业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补植补造、工程建设配套等资金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林业产业化发展。六是林业系统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职工队伍呈现老龄化,加上缺乏林业培训基地和培训经费,后续教育未跟上,农村林业专业人才奇缺,阻碍林业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七是“两大工程”遗留问题对林业产业化建设造成一定影响。
三、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建设的思考
抓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机遇,依托向家坝电站库区生态建设,加快林业基地建设,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林业发展道路。继续巩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壮大竹林基地、大力发展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基地,培育充足的资源,促进竹木材加工龙头企业同步发展,“三大效益”同步实现。
(一)抓好产业规划,壮大产业基地。在继续加强资源培育的基础上,围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从满足国家对林业生态效益的宏观需求和地方、林农对林业经济、社会效益的需求,增强林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出发,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合理统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森林植被恢复项目等林业重点工程,依托向家坝库区生态环境建设,抓好产业规划,壮大基地规模,培育丰富的竹木资源。一是巩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巩固维持以柳杉、杉木、马尾松、桤木等树种为主的25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规模不变。二是壮大竹林基地。继续新造以慈竹、黄竹、麻竹、毛竹等竹种为主的竹林10万亩,使竹林基地规模壮大到25万亩。三是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基地。新造以桉树等短轮伐期树种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10万亩。四是大力引进和扶持林竹加工龙头企业。围绕资源的综合开发平衡利用,引进林竹资源深度开发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以四川科瑞马公司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林竹产业化发展。
(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建立产业链联结机制。一是出台相关优惠扶持政策,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以独资、合资、合作、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参与林业产业开发,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平台。二是按照“利益公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合作、联营、承包等多重形式建立基地,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实现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农户良性互动局面。三是还权于民,调动群众发展积极性,让群众主动参与到产业发展和生产经营中来,主动对接产业,逐步形成公司与农户间良性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林竹产业规模发展。一是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在用地政策、土地征用、融资和项目建设等方面尽可能给予大力支持,为龙头企业提供宽松的发展服务环境,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增强产业带动和辐射能力。二是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加大对四川柯瑞马公司为主的林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原料基地建设、项目申报和安排、融资和申报政策贷款、资源供给等各方面优先帮助解决。凡是龙头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强,发展前景好,能带动千家万户,都给予大力扶持。三是积极探索并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自愿、平等、互利”的营销连接机制,形成目标一致、利益一致的有机整体,有效带动林农投入到产业化经营中,促进林业产业规模发展。
(四)巩固“两大工程”建设成果,发挥产业效益。一是按照“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落实工程管理责任,以集中整改问题为基础,提高质量和成效为核心,扎实开展整改工作,实事求事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使“两大工程”真正成为生态富民工程。二是进一步加大林权林地管理和政策宣传,健全合同,依法颁发林权证,严惩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违法行为。三是按“两大工程”林分效益好坏,对预期效益进行小班分类,对工程成效差、保存率低、树种不合理等因素导致不能实现预期效益的小班,引导农户采取异地造林、品种改良、补植补造、抚育管理等措施,努力提高建设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四是继续加大竹产业基地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满足企业对原料的需求。
(五)健全服务体系,促进林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林业产业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森林资源和生产要素市场,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努力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开放高效的林产品市场秩序。引导组建林业专业协会或建立经济合作社,鼓励中介组织、农村经纪人、协会、营销大户等多形式的民间组织搞活流通,为林产品流通提供市场载体和信息服务。二是完善林业科技推广
服务体系。实施人才兴林战略,积极引进各类专业和管理人才,加强技术培训和科技咨询服务,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重点推广一批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栽培技术。三是加强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强化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逐步建立完善林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适应市场需求。
(六)着力抓好改革创新,构筑林业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一是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集体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依法维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消除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增加林农收入,逐步建立构筑林业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创新发展方式。积极争取并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实行轻税薄费政策,扶持林业产业发展。推行承包、抵押、租赁、转让、联营、股份合作等形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林业,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林业产业建设,促进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三是放活经营管理。做到该管的坚决管紧管严,该放的坚决放开搞活,创造良好的林业发展环境。四是健全森林资源流转机制。鼓励原材料产销直接见面,落实各项权益,激活林业产业发展活力。五是开展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依托向家坝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开发,统筹城乡林业生态产业发展,促进屏山生态经济强县和山水森林城市发展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第五篇: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文章标题: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阐明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今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出了目标任
务和具体措施,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卫生工作、保障农民健康安全的纲领性文件。省委、省政府于今年3月份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提出了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力度、建立农村公共卫生保障机制、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素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的重大政策措施。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又在**专门召开了由省、市、县三级领导同志参加的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全省的农村卫生工作,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领导同志都出席了此次会议,并且邀请了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来***参加会议。会上,省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省长***,卫生部部长***及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都做了重要讲话。会议深刻分析了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认真查找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今后农村卫生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卫生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结合前一个阶段对国家、省上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会议、文件精神的学习,卫生局及各医疗卫生单位对当前我县的农村卫生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析,对当前我县农村卫生工作的问题和不足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进一步清晰。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及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房屋、设备配套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规范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深化农村卫生改革,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防治力度,确保农民群众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切实加强全县农村卫生工作。
一、当前农村卫生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卫生投入不足,补偿机制不健全。按照国家和省上有关要求,地方政府对卫生工作投入的增长比率不能低于同经济增长比率,但我县自实行县级医疗单位财政定额补助、乡镇医疗单位财政差额补助以来,财政对卫生工作的投入基本没有增长,甚至部分乡镇有下降趋势。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了将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投入,乡镇卫生院上划工作正在筹备。在乡镇卫生院上划后,这个问题可望得到解决。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设备简陋。我县有一部分乡镇卫生院至今仍未达到国家最低建设标准,有一半以上的村卫生所未能做到“三室一房”分设,面积狭小、设备简陋的问题十分突出,诊疗条件非常落后。
三是农村卫生人才匮乏。近10年来,我县没有本科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卫生院工作。5年来全县14所卫生院共补充卫生技术人员不到30名,而调离、退休人员达到40多人。由于多种原因,我县有些乡村医生也放弃了乡村医疗工作外出打工,与2000年底相比,全县乡村医生数减少30多人。另外,乡镇卫生院中本科、大专学历和中级职称人数很少,无执业资格、低职称者所占的比例较大。
四是我县农民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全县仍有近1/3的患病农民不能及时就诊治疗。有1/4以上的农村家庭靠借债支付医药费。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这一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五是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近两年来国家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给予了足够重视和资金支持,我县也抢抓机遇,在县级医疗单位急救能力建设方面做了一定量的工作,新建了县医院传染病区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楼,并增添了部分医疗设备。但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控制重大传染性疾病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还很不足。再加上对近年来对基层预防保健人员的补偿机制不健全,乡村医生误工补贴不能发放,甚至部分乡镇对乡村医生的村组义务劳动也不能予以免除,致使他们对搞好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对保持全县预防保健工作取得的成效、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带来了一定难度。
六是农村健康教育工作滞后。由于健康教育经费不足、卫生人员缺乏等原因,作为卫生部门和医疗单位开展群众健康教育存在着一定困难,难以支付健康教育成本,仅靠每年几次的集中宣传教育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我县农村群众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还处在很低的水平。
二、全县农村卫生工作的主要发展目标
1、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县、乡医疗卫生单位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并力争完成村卫生所的建设和改造任务,县乡村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疗设备能够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到2015年,全县村级卫生所全部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并逐渐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
2、预防保健工作:到2010年,全县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12.5/十万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5.3‰以内,传染病疫情报告达到95以上,全县儿童计划免疫“四苗”接种覆盖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9以上,农村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98,儿童及孕产妇系统保健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全县新法接生率达到100,彻底消除新生儿破伤风,4-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95以上;到2015年,全县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50/十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7‰以内,传染病疫情报告率达到100,儿童计划免疫“四苗”接种覆盖率达到100,农村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100。儿童及孕产妇系统保健覆盖率均达到100,4-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97以上。
3、健康教育:到2010年,全县农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达到80以上,到2015年,达到95以上。
4、农村卫生队伍建设:5年内,重点培养50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100名技术骨干,到2010年,使全县60以上农村卫生人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每所乡镇卫生院有3-5名医务人员在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半年以上。到2015年,80的农村卫生人员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全县农村卫生人员全部达到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
5、农村医疗保障:力争在2007年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0年全县农民群众参合率达到95以上,在2015年前,全县农民群众参合率要达到100。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彻底有效解决,农民群众健康水平达到和城镇居民同等水平。
三、近期的主要工作
为了按期达到上述各阶段的目标任务,近期我们将抓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争引卫生项目,提高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和省上对于农村卫生工作投入加大的机遇,进一步争取卫生建设项目,完成县、乡医疗卫生单位建设和改造任务。计划2006至2007年重点完成的有:县人民医院住院楼扩建,新天、南古中心卫生院和丰乐乡卫生院的改、扩建。对于村卫生所的建设项目,卫生局及有关部门也正在积极争取之中,将在今后的5年内分期分批完成。在设备配置方面,即将到位的有价值20万元的县医院救治能力建设配套设备。另外,还将重点争取对乡镇卫生院的配套设备和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执法监督车辆及办公设施。
(二)努力创造条件,力争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政府已于4月上旬向市政府递交了我县争取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报告。今年,卫生局在将着力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整顿、人员培训、新农合宣传等方面下功夫,并加强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争取今年下半年在我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争引中央及省、市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资金,进一步解决我县农村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
(三)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预防保健工作水平。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乡村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认真抓好结核病防治、“降消”等预防保健业务项目的实施,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扎实推进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四)着力加强农村卫生人员队伍建设。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以学历教育、进修深造、业务培训等多种有效的方式,认真扎实地提高县、乡、村医疗卫生人员专业技术素质。县、乡医务人员主要是进行继续医学教育集中培训,乡村医生主要是提高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目前,我县第一批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工作已正式启动,92名乡村医生将在12个乡镇卫生院教学点利用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制作研发的视频教学系统进行为期两年的理论学习和一年的临床实习,毕业后将取得普通中等教育学历。
(五)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普及健康教育知识。今后,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积极开展卫生示范乡(镇)、村、户和卫生模范单位创建活动,争取上级对农村改水、改厕的投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进一步协调有关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载体,以集中宣传、分散教育等有效形式,抓好对农村群众的健康教育工作。
《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