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踏湘西 心系支教精讲

时间:2019-05-12 05:52: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再踏湘西 心系支教精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再踏湘西 心系支教精讲》。

第一篇:再踏湘西 心系支教精讲

再踏湘西,心系支教

-记2014年暑假“三下乡”湘西支教

长沙理工大学 余 佩

湘西,因为凤凰,成为了湖南学子旅游的必选之地,我不例外,09年的夏天,就曾与伙伴们踏上了这块充满古韵的土地。3天,游了古城,去了苗寨,体验了苗家特有的风情„„。而今,14年,再踏湘西,目的不是凤凰,不是旅游,不是带着放松的心情去回归自然,感受山水的浸染,而是作为“老师”,随队支教,回归孩子,接受心灵的洗涤。

第一站:火车站

2014年7月13日,这是一个出发的日子,也是一个尴尬的日子。背着双肩包的我,悄悄地走进火车站那群有着鲜明标识的队伍,抱着“这是我的队伍”的心态,我友好的对他们微笑,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在他们检票的时候,给他们垫后,告诉他们不要忘记行李。但是,透过他们的眼神,我看到的是“这个人怎么这么奇怪,干嘛这么关心我们”,并且,当我主动提出替一个上厕所的同学看行李的时候,一旁的同学带着微笑对我说“难道你的行李包也长这样”,讽刺的话语中,我竟成了一个小偷、骗子,这瞬间让我倍感尴尬。而这场尴尬的主要原因,竟是因为我忘记了“他们并不认识我”,并不知道我是他们的“带队老师”。

第二站:吉首火车站

记得《毛泽东传》曾说:“湖南人喜欢告诉你,他们家乡是七山一水二分田,除了北部以洞庭湖为界外,其余三面都是以连绵起伏的山脉为界。因此这里的人们有着粗犷的气质,连绵的群山为土匪们提供了天然的庇护所。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既有勤劳朴实的一面,也有精明狡诈的特点”作为湖南的湘西,这里的人们亦不例外,刚踏上湘西的土地我就见识到了这一点。

7月14上午12:40,晚点了七个半小时的火车终于到达了吉首火车站。然而迎接我们的却是倾盆的大雨,拿着行李和教具的同学们拖着疲惫的身躯,站在火车站的前坪,他们没有时间来撑伞,而是急急忙忙把一件件雨具都用在了教具上,只希望他们送给孩子们的第一份礼物不被打湿,完全忘了自己还站在雨中。迎着风雨,两个协会的负责人四处奔波,一边组织队员往定好的大巴上运行礼,一边向队员交代需要采购的物品,有秩有序,他们作为负责人的担当与能力一展无余。一段时间后,心星家教志愿者协会的一切按期顺利进行,队员们已经开始分队采购生活必需品。而拓荒者协会这边却因为大巴的问题僵持不下,大巴司机认为我们前期电话联系时地点表述不准确,需要加收250元的路费,对于这种无理的要求,起初我并不同意,我们并没有错,也没有交代错地点,为什么我们要多交250元。在协会同学和我的交涉下,我提出双方分担责任,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多交125元,这种方案并没有取得他们的同意,还认为是我无理取闹,并且霸道蛮横的对我们说:“我们不载你们了,你们给我们每辆车赔600元的损失费”,这一说法让我很是无法理解。最后,考虑到很多学生还在雨中等着,同时也不想让事情僵化,恶化,毕竟我们人生地不熟的。所以,在队长的交涉下,还是同意多交250元让他们把我们送到目的地。

旅程并不顺利。

第三站:吉首市花垣县麻栗场镇金牛村

因心星家教志愿者协会和拓荒者协会的支教地点不在同一个方向,所以,我首先搭上了随心星家教志愿者协会前往吉首市花垣县麻栗场镇金牛村的大巴。一路上盘旋在盘山公路上,映入眼帘的是充满古韵的木筑结构建筑—矮寨、因涨水河水呼之欲出的宽阔无边的德夯河,笼罩着雾气、湿气,高耸入云的群山,以及桥梁建筑艺术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矮寨大桥,奇境奇景纷纷映入眼帘,我们就在这彷如仙境般的地方一路前行,近两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一幢刚翻新好的教学楼矗立眼前,从校门到教室中心连接着一条窄窄的水泥路,路两边因下雨积了很深的水,进入教学楼,放下东西,来不及收拾,大家就纷纷开始准备晚餐,你淘米,我洗菜,他捡柴„„。因为还没有液化气、煤气之类的做饭设备,所以大家的第一餐晚饭就架在了室外一块由残破的水泥砖支起的墩子上,由于大家对于用木材生火很是生疏,所以,生了很久还是只冒了一堆烟,要不就是生起来一会又灭了,而且在做饭过程中由于火量大小无法控制,导致过大把锅都烧了,菜也糊了,大家也熏得两眼泪水„„最终,在大家的齐心协力、手忙脚乱之后,香喷喷的饭菜也出炉了。架起两条长凳,摆上饭菜,点上蜡烛(没电),站的站、坐的坐(板凳少,后面连一条坐的都没有了),围着饭桌,你一筷,我一筷,虽然有同学切菜切到手,有同学还不适应这的生活,但“烛光晚餐”,还是,其乐融融。

饭后,大家开始着手解决睡觉和电灯的问题,在学校原有老师—吴阿姨的帮助下,我们获得了灯泡,于是,男生们自然就开始了他们的装灯泡之旅。之后,因为没有床铺,没有卧室,大家就找了两间房,在金牛村支书的帮助下,找来了几块木板,用板凳支起了一个大通铺。然而因为天下大雨,气温骤降,大家又没有准备被子,所以,第二天就有好几个同学感冒了„„

架好床后,支教组第一次会议就在“女生宿舍”开始了„„一天的等待,一天的忙碌,终于有个可以坐下的机会了,为此,每个人都舒了一口气。会上,大家交流了这一天的感想,有焦虑、有憧憬,有抵触,但都学会了接受。他们有的为自己在行进中脱离队伍被队长教育而认错,有的提出以后互相都要坦诚相对,时刻都要知道“我们是一个团队”,有的表示了他们对即将开始的支教生活的期待和憧憬„„会议气氛热烈,不做作,让我深受感染。

丰富难忘的一天,如果说这一天还有什么记忆深刻的事,那就是五人共用一桶热水,一人一瓢„„7人分享四床被单,你拉我扯„„站在墙边,露天洗澡,无所畏惧„„原始厕所,蛇虫鼠蚁,四处飞窜„„

第四站:金牛小学报名开始 吃过早饭,我就随两名支教队员前往村中宣传招新,领我们前去的是金牛小学的吴阿姨,一路上,我们和吴阿姨聊了很多,他告诉我们,他们这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一般家庭都有2-3个小孩,并且有着浓厚的重男轻女思想,认为生个儿子可以娶个媳妇给家里带来一个人口,而不是像女儿,嫁出去就没了,所以,当一个家庭没有生下男孩的时候,他们就会去外地抱养一个。一路上,我们也可以发现,当地以种植水稻为主,辅以烟叶、玉米之类的作物,庄稼的收割仍是人工,没有现代收割机器,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希望生儿子的原因,因为他们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干农活,同时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希望支教队员在暑假来这里的原因,这时候,他们可以把孩子送来学校,他们就可以腾出人来生产。就在我们一路聊着往前走的时候,在我们前方已经有孩子知道支教队员已经到了,都正成群结队的往学校来了,看到我们,都亲切的叫了声“老师好”后害羞的从我们身边跑过去了。看着他们欢快的背影,我们顿时觉得“我们是老师了”,“这都是我们的学生”,自豪感、责任感顿生。之后,我们也返回学校了,因为吴阿姨说:“既然小朋友都来了,那他们肯定互相通知了,我们就回学校去准备报到和教室整理吧”。于是我们几个又沿路返回了。

回校后,大家开始分批行动,有的去集市上灌煤气,有的准备洗菜,有的给孩子们报名,有的开始从杂物室把课桌椅搬到其他教室„„。因为金牛小学原只有一个班,课桌椅只有30张,只能容纳一个班的学生,所以我们需要从以前废弃的桌椅中搬出可用的,但以前的课桌椅都是木质的双人坐的,很是笨重,搬起来十分费劲,我和一个女生搬了大半个上午才把其他两个教室的桌子填满,凳子还缺了好几条,于是就出现了之后男生垫床板的凳子被一抽而光,女生的幸存了两晚后,也被队长张哲不时的悄悄抽走一条两条,没有发觉的女生,晚上往上一蹦,听着嘎吱一响,才知道他们的床马上就要和地面亲密接触了。搬好桌椅后,大家就你擦我洗的忙活起来,黑板、墙壁、窗户、桌椅,长时间不用,装修留下来的灰尘一瞬间就被大家擦得一尘不染,窗名几(第一声)净。一上午悄然而过,虽然没有一刻停歇,但中午大家吃着吴阿姨从自己的地里采摘给我们的长豆角和青豆,看着一上午忙活的成果,心里别提有多乐呵了。

下午,大家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报到,准备教案,忙得不亦乐乎。我呢,不用上课,就给他们打打杂,没什么事的时候就从他们送给孩子们的书籍中找了一本《周恩来传记》看了起来,一看竟入迷了,从此它便陪伴了我接下来的很多天。4::30,放学了,大家准备分方向送孩子回家,我便和另外一个同学开始给他们准备晚餐,今天的晚餐是面条,因为第一次给这么多人下面条,所以有点手忙脚乱,汤水煮面,1.8斤,一锅,这样,就糊了„„,但是,同学们还是把它们一扫而光了,欣慰。

晚上,大家备教案,开会,总结了一天的得与失,商量了第二天开学典礼的相关事宜。

第五站:支教开始

第三天,大雨滂沱,依旧没有停歇的意思。

6:00,大家都已起床,此时操场上已有两个小朋友在玩耍,一询问,他们4:00就起床了,家人有事,而他们的早饭时间又是在上午10:00,所以他们一起来就来学校等着开学了。我们起来后,洗脸漱口,吃了些炒饭就开始准备开学典礼。当我们准备就绪,孩子们也陆陆续续的来了,他们看到我后,亲切的对我打招呼,听着稚音,我心都有种被融化的感觉,不由自主地温柔的微笑着回一句:“你们早上好”。看我在看书,他们很好奇,于是我就顺势了解了一下,发现他们都不认识周恩来,平时也没有看课外书的习惯,自己本身对学习的兴趣也不是很大。9:00开学典礼正式开始,黑板上雷琦老师的字在他们一进教室的那一刻就震撼了他们,之后,支教老师发言更使老师的形象深入了他们心中。开学典礼后,分班教学,老师生涯正式开始。同学们开始讲课,我开始听课,做饭。

中午的时候,因为昨天剩下的没煮熟的生米舍不得倒掉合着今天的饭煮,结果还是没熟,并且因为菜过少(辣椒炒空心菜杆、茄子豆角、胡萝卜、西红柿蛋汤),最后都变成了老干妈泡饭。下午,武汉一高校来学校调研,见厨房油烟浓重,问我们为何不开油烟机,同学们见状说,“不呛,不开没事”。而我知道,他们只是为了少用学校的电。这也是他们一直贯彻的“不拿支教点一样东西”的原则的使然。

接下来的几天,教学按正常流程进行,每天晚上我和支教队员都会进行教学交流,这时,每个人都会敞开心胸的谈论对方和自己上课的优缺点,几天下来,大家不管在教学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成长了很多。再送孩子上面,滂沱的大雨没有浇灭他们的热情,每次送孩子回来,我都会笑着问:“你们是掉坑里了吗?”从头湿到脚,满身的黄泥,但他们没一句怨言。晚上,他们会坐在“床边”用吹风机吹衣服,因为晾在用一根绳子连接窗户和门把手的小房间里衣服根本干不了,而且他们坚持每天都穿队服,看着他们,我从心里心疼他们,但我却不能做什么。至于吃饭,还是人多菜少,大多数时候都是老干妈拌饭或者榨菜拌饭。

对于我来说,在金牛村还有一件特别值得提的事情:赶集。7月18日,是金牛村一星期一次的赶集日,支教队也定在这一天去采集他们接下来一个星期的粮食。吃完早饭,冒着大雨,我和两个男生坐上了开往麻栗场镇的三轮小货车,当小货车到达金牛小学时,上面已经占满了背着背篓的人,我们三人好不容易挤上去,一路跌跌撞撞,坐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到集上。这时的集上已经人山人海,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人,我本想捡个菜样多,菜叶新鲜的地方把东西一次性采购好的,结果他们队长说,“我们先一路问上去,比较哪个便宜就买哪个吧,而且如果我们买得多一点的地方,我们还可以找老板要个蛇皮袋子,这样我们还可以好拿点”。就这样,我们一路问,一路买,绕完了整个集市,总算是把所有的食物都买好了,蔬菜、米、油、拖把„„,硬是装了两蛇皮袋,两塑料袋,还有一些零碎的装不下的东西。这么多,怎么搬?正当我郁闷的时候,两男生已经一人扛起了一袋,提了一袋,还准备捡零碎的东西,准备让我什么都不拿。我实在不忍心,拿过了两塑料带和零碎的东西,撑着伞和他们穿行在集市上,一路上,歇一会走一会,他们已经顾不上雨了。这时,只听到路边传来买药的广告声,“专治腰酸背痛,腿抽筋„„”,扛着袋的张哲开玩笑的对我说:“这就是在说我”,我扑哧笑了,回了句:“我们应该先买着药的”。虽然累,但我们还是一路欢声笑语的搭着小三轮圆满的完成了采购任务。这一天的中餐,为了给大家补给体力,因为他们从来时起就没有吃过荤菜,我们特地买了一条鱼,煮了一碗“豆腐鱼”,看着他们吃得那么开心,我也由衷的高兴。至此,我在金牛村的日子也结束了。

接下来,我走访了花垣县的其他几个支教点。在澎湖支教点,刚好碰上校舍翻修,队员们只能在村委会给学生们上课,教室只有两间,教学资源相对紧缺,吃饭、住宿都成问题,队员们都睡在地上,幸好在支书的热情协助下给他们送去了10床被子,大大的解决了同学们在生活上的问题;在望高支教点,从下车的地方走到他们的支教点需要步行四十分钟,而且队员们初到支教点就赶上了停电,一停就是5天。5天的时间里,望高每天都在下雨,雨停的时候,队员们就要走上十几分钟去挑水回学校,用于做饭、饮用和女生洗澡,洗菜和男生洗澡都是步行到河边去洗,所以他们那的男队员都说他们是:“有鱼有虾有流星的男人”,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还是坚持每天晚上点着蜡烛备课、开会等。为了保证他们时刻保持通讯通畅,支教队的总队长张哲经常从金牛坐车然后来回步行一个多小时不辞辛劳的给他们送移动电源充电;在新科,水源问题也是他们的主要问题,每天都得队员来回提水,同时,他们面对的还有一个灶台,用柴火做饭,捡柴、劈柴、生火、大锅饭,每一样都困扰着他们;在补抽乡大卡支教点,进去是没有大巴的,从金牛到大卡,先得坐大巴从金牛到花垣,再从花垣到吉卫,然后从吉卫打黑车进到大卡,里面是没有大巴的,且经过的路都是只能过一辆车的盘山公路,左边是高山,右边是悬崖,来一辆车,另一辆车就得找个空地在旁边停着等他们过,经过几小时的跋涉,我们才到达大卡。这样的路程情况使得他们的食物采集十分困难,同时,在整个补抽乡我们没有其他的支教队,相互间没有照应,一切问题只能10个队员想办法解决,教学上,这10个支教队员还面临着120个学生的教学压力。另外,队员们一也是打地铺,因为地面潮湿,很多队员身上都起了红疹,感冒了。不管在教学上,还是在生活上,他们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尽管如此,每一个支教点的队员,并没有一个人因为这些困难中途退出甚至抱怨。每天都很疲惫,但每天也都快乐。因为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那一份责任—尽己所能,给学生灌输正能量,每个人都不愿看到自己校内三个月的准备没有得到一份圆满的答卷,每个人都在这其中体验与成长着。

每名支教队员都有一个共识—既然选择了远方,只顾风雨兼程。回来的火车,硬是坐了20个小时!

金牛村支教队员:张哲 雷琦 李静玲 段林 王子龙 王丽伟 徐斌 叶玲利 吴系阳 汪静

第六站吉首市吉信镇关田山村

2014年7月29日,我再次坐上了前往吉首的车。因为前两次火车皆晚点多个小时,于是这次我想都没想的就选择了汽车。结果,由于常德段高速修检,汽车只得走省道,还是晚点了个把小时,到达吉首汽车西站已是下午3:30,而这时,怎么去吉信?我还是一头雾水,一打听居然是这样:“你从西站坐3路到火车站,然后从火车站坐1路到乾州,再从乾州坐车到吉信,然后„„”,如果我是吉首本地人,对于这样的回复,我可能还可以接受,可我不是„„,我是一个标准的路痴,在长沙坐公交都能坐反,逛商场都出不来的人,在哪坐公交?乾州在哪里?各种问题使得我很迷茫,焦虑不安。顶着大太阳,在西站门口转悠了好一阵,都没有找不公交,我只好先打的到火车站,至少我对那里还熟悉点,就算没有车我还可以在那里停顿一晚再说。在的士车上,我向师傅打听了一下怎么去吉信镇,师傅说他打个电话问一下,得到的结果却是:“因为吉信下雨,河水漫上了道路,且要走高速,打的去的话只能送到吉信镇,到关田山还得你自己想办法过去,车费至少要100元”,天打雷劈,我自己想办法?我人生地不熟,能想什么办法!还是下车在火车站下车想办法比较好。到了火车站,我依然干起了问路工作,结果火车站的咨询台人员也不知道,我的心顿时凉了一截,就说走出站外再问问吧,刚到站外,我就看到了马路对面的1路车,于是,狂奔开始,万幸,赶上了,可往路线图上一看,没有乾州!我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好一会才静下来,看着一车的陌生人,我无从开口,但没得办法,硬着头皮向后座的一位阿姨打听了一下,他告诉我在那个站点下车就可以,稍微放了一下心,我开始张望附近的旅馆,因为我怕我赶到乾州时,前往吉信的大巴没有了。但快到那一站的时候,我还是不放心,觉得还是去问一下司机师傅比较可靠,一问还真发现不是那一站,下车后,一辆前往吉信的大巴妥妥的停在我的眼前,连东西都没想着买,就跳上了车,因为我实在怕我买东西的时候它悄悄的走了。坐上车,车上满是建筑工人,嘴嚼槟榔,说着我听不懂的方言,天色渐渐暗下来,车也越行越偏,这让我坐立不安。还好,在上高速的时候,建筑工人们下了车,当其中一个人把槟榔渣扔在了我身上的时候我也没觉得什么,至少相较于他们在的时候,现在的我安全多了,还管那么多干什么。在高速路上盘旋了一阵,大巴就驶到了吉信。可旅途还没结束!我要去的是关田山村,就是那个出租车师傅要我自己想办法的地方,想想都觉得可怕。还好,事情并不是那师傅说的那样,我一下车就看到了去关田山的中巴,师傅告诉我他们还要等会再走,所以我就在镇上给同学们买了两个西瓜,算是我的见面礼。

“征程”结束,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开始了。

一见到他们,好多同学都拉着我说:“老师,你看我都瘦了一圈了,裤子都要扎皮带了”;“你知道我们吃的最好的时候竟是有个同学生日,我们一人分了一个蛋黄派”„„听着这些,我本以为他们是在开玩笑,但接下来的几天,我知道了这完全属实。在这里,他们每天只吃两餐,上午10:00是早餐,每人一盆大米粥,因为太过清淡,于是就有了酱油拌米粥,盐水米粥,后段时间发展成香油拌米粥。下午4:30是晚餐,一般也是拌饭。比如辣椒拌饭、土豆拌饭、包菜拌饭。记得有天晚餐是吃炒辣椒,有北方或者福建不吃辣椒的同学都选择了开水泡饭,而我,自认为我作为一个正宗的辣妹子,辣椒拌饭完全不成问题,然而„„,脸都辣得抽筋了,肚子也在一阵阵痛。虽然很想吃完,像大家一样不浪费粮食,但最后还是没能坚持下来。体验着他们这样的生活的时候,我本以为他们是生活费不够才这么勤俭,所以,我一直强调说:“等到赶集那天,我去给你们改善生活”,可到了赶集的那一天,他们的队长把我叫出去说:“老师,我知道你是为了我们好,但是我们来这就是为了体验生活,如果还大鱼大肉吃的话,就改变了我们的初衷,那也就和在学校的生活没什么两样了!”听了他这一番话,我知道他的决心,也知道这是大家一致的决定,所以,我没有改变他们,在赶集时,接下来的三天,我们只买了6块钱的辣椒、七块钱的土豆、还有一斤香干、几棵白菜。生活怎么样,可想而知。但尽管是这样的环境每一个人却还是以最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着生活的考验。

在教学上,他们说了很多让我感动的事,在这里支教,他们感动于孩子的懂事、纯真、诚实、积极和可爱。他们的孩子会因为迟到而哭,会因为自己撒谎说:“得过很多次第一名”而哭,(其实她一直名列班级前茅,只是没有“很多”),会因为打篮球打累了而哭„„他们的孩子也会因为老师无意中谈到“好久没吃肉了”,而赶在早上上学之前去抓小河蟹给老师做菜,他们也会在老师把他们送到家门口之后,又返回来送老师回学校,他们会在涨水的时候对老师说:“老师,你们回去吧,我们自己可以回去”;他们会因为老师即将离开而送上自己画的画、送上自己编织的手链、递上自己写的信,希望“老师再回来看她们”。听着他们说着,在一旁的我,别提有多羡慕了。而对于我这个后参与的老师,我碰到了很多令我惊讶的、感动的事。当同学们第一次向孩子们介绍我是他们的老师的时候,小朋友竟然冲着我叫“祖老师”、“老老师”,当我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叫的时候,他们还振振有词的说:“妈妈的妈妈不是叫祖母吗?”,面对这样纯真的回答,我,只能微微一笑。下午2:30,太阳正毒的时候也是孩子们放学的时候,我提出让我陪同送一组孩子回家,这一路,用“翻山越岭”来形容绝不为过。我记得当时是我和两个男生送三个孩子回家,当同学们都在劝我别穿高跟鞋,换一双鞋的时候,我竟然无顾忌的说:“穿高跟鞋走,绝对没问题”。没想到,事情是这样发展的。刚开始的时候,走田埂,觉得没什么,一路谈天说地,很是快活,三个孩子在前面跑,我们紧随其后,慢慢的,随着山路进入上坡道,我开始跟不上,就听见肖仕豪在前面冲孩子们喊:“慢点跑,老老师跟不上啦!”,听到这一句,大家都笑开了,好不容易跟上,还没一会又分开了。当走上山顶的时候,孩子们慢下来,看我们走进,突然大吼一声:“有蛇”,李晓波吓得跳起来好高,惊魂未定的时候,才发现是骗我们的。(但听支教队员和孩子们讲,他们这条路上经常出现各种毒蛇,像竹叶青之类的)而这些东西对孩子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有个孩子曾经还在路上捉了一直很大的蜘蛛送给同学们养(有没有毒,大家并不知道)。穿过山顶,就是“上坡容易,下坡难”的下坡路了。经过前段时间雨水的冲洗,下坡路上已变得坑坑洼洼,有的地方都没有路了,需要从粮食地里经过,我穿着高跟鞋,喘着气,开始不允许大家和我说话,因为我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脸蛋发热,汗水直滴。一路跌跌撞撞,过了很久才看到人烟、看到房屋,孩子们的家也快到了,任务算是完成了一半。期间我们还去了被同学们称为“恒大冰泉”的水井中喝了清甜的泉水,那透心凉的感觉至今难以忘怀。然而,回学校,依旧举步维艰!到学校已经发现脚都磨破了,动一下都疼。

第二天,我还是和同学们一起回家,这次我没有“翻山越岭”,而是选择了一条”平坦大道”。可事实更加残酷!“平坦大道”上不是平滑的水泥路,而是石头铺满地的“石子大道”,一路上没有树荫,炙热的太阳烤的地面滚烫滚烫,吸取了昨天惨痛教训的我穿了一双拖鞋,结果还是惨不忍睹。沿着大道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无尽头的路走得我精疲力竭,唇干舌燥,最后还是败在了孩子家的门口,实在没有精力送他们进家门了„„。回来的路上,我只想着赶快走,赶快走,把他们都留在了身后,因为,我已经快要渴死了!

晚上,我来到学校附近的河边,在这块土地上,不管男女老少,都会下河游泳洗澡,而我们几个都是旱鸭子,于是我们就在旁边的小河道里,挽起裤脚游戏了起来。小河道里的水清澈见底,清凉透心,站在里面立马就能消除一天的燥热,心情也能立马舒畅起来。看着他们在里面嬉闹、打水仗,好不开心。我为了逃离被泼的事实,躲到了河道旁的木质凉亭里,坐在亭中的木椅上,用手机记录下了吊桥,孩童,还有笑开了的他们。

第三天,第四天„„日子一天天溜过,支教的步伐却不停息。回来的火车,硬是站了7个小时。

关田山支教队员:张恒 肖仕豪 熊明华 黎思奇 李梅 李晓波 曾烽棋 闫轶凡 贺婷 吴泽阳 李佳韩 丁园园 王集慧

2014年9月1日,我选择了把记忆写成文字,以供念想。

完成于2014年9月2日星期二下午16:33

第二篇:湘西支教总结

湘西支教感想

二十多天的支教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支教结束已半月有余,但支教的点点滴滴还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有时甚至进入我的梦乡。我想,岩门小学的一切可能已经深深地刻入我的心里,今生终将难忘了吧!

神秘而又美丽的湘西,曾勾起无数国人的遐想。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是美丽的,恍如仙境;香港电影里的湘西是神秘的,却也是是令人恐惧的,“湘西赶尸,生人回避”,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赶尸咒语,不知曾把多少孩子从睡梦中惊醒;电视剧里的湘西是野蛮的,占山为王的土匪遍布湘西的大小山头,民风之剽悍,不知曾使多少外乡人望而却步。总而言之,没有到过湘西的人,是不可能真正了解湘西的,他们对湘西的印象无非就是美丽,却又有几分野蛮。我有幸到湘西支教近20天,从而在湘西的土地上生活了近20天,在这20天里,通过与当地人的交往,我们对湘西有了较为真实的了解,一定程度上揭开了湘西神秘的面纱。由于湘西特殊的地理条件,山多且险峻,交通素来不便,直至今日,那神奇的天路也让我们唏嘘不已。从张家界到龙山有近四个小时的车程,汽车悬挂在半山腰,行驶在狭窄的两车道上,时刻在考验着人类心理的承受能力,早已习惯了崇山峻岭和盘山公路的我,也曾好几次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不得不在心里默默地感叹司机的技术真高。现如今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高铁、高速公路等遍布全国各地,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但即便是如此,湘西的公路也只能修到这种程度,后来我们了解到,就连这种狭窄的两车道也只是近几年才有的,可以想象,几十年前,抑或是更早以前,湘西的路是什么样子的。就在这块极端闭塞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淳朴善良的人,他们的生产方式可能很落后,他们的生活资料可能很匮乏,他们的生活可能很艰苦,一切的一切,都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活下来了,他们不仅活下来了,还活得很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实现了民族的传承。记得就在那条神奇的天路下面,几十甚至上百米的高度,静静的流淌着一条河,河面很宽,河水

清澈见底,让人心旷神怡,河对岸的山郁郁葱葱,山顶云雾环绕,恍如人间仙境一般。在崇山峻岭之中,在峡谷之间,河流艰难地向前延伸,弯弯曲曲,却从未中断,这不正是湘西少数民族几千年文明传承的象征吗?正是这片独特的土地,造就了湘西人民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正是每日的虎口夺食,造就了湘西的剽悍民风。因为湘西交通的不便,外人很少进入这片土地,即便是有进入的,也几乎不会与当地人民深入的交流,从而导致了外界对湘西的诸多猜测,给湘西的一切都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湘西的人民是热情的,我们此次支教活动之所以能顺利开展并取到预期的效果,这与当地老乡的真诚帮助是分不开的,老乡们的善良和淳朴,曾无数次的感动着我,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可能什么也干不了,首先后勤补给就是一个大问题。湘西的人民更是勤劳坚毅的,我们家访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父母都不在身边,甚至有的孩子是独自一人生活,年仅十一二岁的孩子,这是多么的艰难与不易,父母在外又该是多么的牵挂。但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孩子,父母们只有背井离乡,尽管外面的生活很苦,他们也义无反顾,这是何等的不易啊!

我们此次活动是支教,自然是以教学为主,二十多天的教书经历,通过与当地老师的交流、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我发现当今农村教育之所以很难有大的发展,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愈发的扩大,其主要原因较之以前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记得我们当初上小学,学校的条件极差,但我们学校的条件在附近已属较好的了,至于一些更差的学校,那就真像电影里演的那样了,除了几间危房,其他什么也没有。因为没有体育器材,我们几乎不上体育课,有时甚至连课本也不能保证人手一份。尽管如此,那时候上学也是有些孩子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他们的这个梦几乎无法实现,因为家里拿不出多余的钱供他们上学,哪怕是学费已经少得可怜。现在回想起来,仍免不了有几分酸楚。但我们那时候学习都比较刻苦,学习积极性较高。此次的支教,最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学校的硬件设施还不错,尽管较之城里仍有较大差

距,但这种差距是几十年的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不可能一下子就消除,据张校长说,几年前,他们学校的条件还相当糟糕,就连老师的宿舍也破败不堪,这些都是近几年刚改造好的。但我通过给孩子们讲课发现,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极不理想,很多基础的东西都不会,他们的学习并没有随着硬件设施的改善而有所提升,甚至还可能有所下降,这就有些奇怪了,困惑了我好几天,突然有一天,我想起军理课上讲的人与武器的辩证关系: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人与武器的关系如此,学生与学校硬件设施的关系也是如此,决定学生学习成果的不是硬件设施等外部条件,而是学生的心,关键是孩子们有没有想学好的决心,只要有了这种决心,哪怕外部条件再艰苦,也是可以克服的。但我发现,孩子们绝大多数没有这种决心,这一点是很可怕的,造成这一可怕现象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有整个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三十多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向钱看,导致整个社会拜金主义泛滥,大到整个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小到每个人人生目标的确立,都以钱为主。这种思潮的影响具体到农村,特别是当今表面上还过得去的农村,其产生的危害实在是难以说尽。当今的农村,经过几十年的改造,数千年的乡土社会几近瓦解,传统价值观念早已丧失,但新的价值观念却久久难以产生,这就直接导致了现在农村的各种乱像,古时的农村讲究耕读,家风不正,修养不足,再有钱也只能受乡邻唾弃;现今的农村讲究挣钱,只要能挣到钱,不管你品行如何,都无可厚非。这就十分可怕了,现在农民一年在外打工也能挣到不少钱,在加上其短视,那就会给孩子们灌输一种读书无用的思想,哪怕这种灌输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家长自然都希望孩子上大学,但他们还会说,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行,就只能听天由命,让他们出去打工。年幼的孩子无知,眼见父母每年回家都能给他们带来礼物,且带回好多钱,给家里修了新房子,自然不可能想到外面打工的艰辛,可能还会认为打工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情呢,再加上学习的辛苦,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就会形成读书不如打工的可怕思想,这种思想一旦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了,是很难改变的,他们以后就会发自内心的放松自己的学习,从而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从而使父母心安理得的带他们走上打工的不归路。

如何防止孩子们在内心深处形成学习无用的可怕思想呢?对于大山深处的留守儿童来说,父母鞭长莫及,爷爷奶奶由于文化程度偏低,也较难产生影响。这一重任就落在了老师的身上,但据我观察,老师们几乎不会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他们很少跟孩子们说读书的重要性,即使说了,也不会从根上说,正如我前面所说,读书无用论一旦在孩子们脑子里形成,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孩子们是不可能听进去的。只这一点,就要求老师有较高的素质,且能真心为孩子们好。

退一步说,哪怕孩子们树立了学习的理想,如果老师没有足够的能力深入浅出,让课堂生动有趣,孩子们的成绩也是不可能理想的。所以,我认为,老师在农村教育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甚至比学校的硬件条件更为重要。但在现在的农村,好房子容易,好教师难求,房子花点钱盖好了,几十年都能发挥作用,且可作为政绩,使相关领导获益;但教师就没有这么简单了,追求事业上的成功是每个人一生的最大理想,而农村显然不具备使之成功的土壤,且农村生活条件艰苦,很难留住人。一方面农村需要好老师,另一方面,农村又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留住好老师,这就愁杀我辈了。、农村教育的现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几十年积聚的结果,我们不可能希望它短期内有所变化,但总得有人去努力改变它吧。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在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才会有更多有才华的人走入农村,为农村教育服务。

支教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支教给我带来的影响必将伴随我的一生。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庆幸的是我经历了这种生活,体会了这种艰辛,拥有了这份快乐,并且正用心感受着这种纯粹。支教需要支教人的一份

真心,一份真诚,一颗乐于奉献及无私的爱心。我一直认为,或许我不能改变什么,可是我至少可以给山村带来一缕清新的空气。支教不应仅仅是带给孩子们课本上的知识,还要用我们的努力去启发学生,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我们能给的,更多的是一种意识,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人生态度,百折不挠、乘风破浪的勇气和信心,面对艰难困苦永不言败的身心承受能力。支教赋予我的太多,他让我在平凡中感动,在感动中思索;他让我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在经历中变得深刻。指教赋予我的太多太多,难以言表,只能用心将其珍藏,直至永远。

第三篇:湘西凤凰支教随感

长沙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

暑期“三下乡”活动汇报

——凤凰县柳甲村支教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我跟随着我们中文系25名同学和老师一起来到湘西,来到柳甲村,在柳甲村八一希望小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支教生活。支教时间虽短,但回忆起来,在柳甲村度过的每一天都是饱满的。上课、调研以及我们的生活,都是那么的充实,我们付出着,并且也在收获着。

我被安排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分别教授他们数学和地理。数学还好说,尽管面对的是一群刚踏入校园不久的小孩子,但算数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孩子们接受起来也不会很困难。相比之下,二年的地理课让我倍感压力,因为地理这门学问,作为学科名称出现在我脑海的时间不早于六年级。一门新课,对于一位学生来说是很有挑战性的,对于传授新课的老师更是如此。

第一节课,在清脆的铜铃敲响之后开始。,孩子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教室里突然安静起来,让我顿时紧张万分。第一次为人师,那三尺讲台对于我来说充满着敬畏和向往,站在台上的那一刻,心里激动万分,以至于有点手忙脚乱。但是孩子们面带着微笑送给我的温暖的眼神鼓舞了我,给了我信心,我那时才突然明白以前为什么我的老师总是在强调师生间的眼神交流,原来那是在课堂上,最具亲和力的方式。课上的很成功,孩子们的反应还不错,他们对这个新事物没有表现出我之前担心的那种抵触,反而很活跃,充满了好奇。他们眼中那种对知识的渴望深深感动了我,这是他们与大城市里成长的孩子最大的不同点,应为那种知识的短缺,让这些生长在大山襁褓中的孩子们更多了几分天真的求知欲望。

柳甲村并不是聚在一起的,被一座小山包分成了两个相隔不远的自然村,而学校正在着两个自然聚落的中间。我们每天会和放学回家的孩子们顺路一起去吃晚餐,因此有机会得以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孩子们乃至柳甲人的生活。

调研的时候,因为要走进农家,走近孩子们的亲人,我才算是开始了解这个风景优美的小山村。但是我们的调研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原本打算让孩子们带我们到他们的家中拜访他们的父母亲,但是他们大部分都摇头告诉我们,他们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都在外地打工!当越来越多的孩子这样回答我的时候,我愕然了:原来在我身边的这群可爱的孩子们,竟然有那么多是留守儿童!

我先前从别人那里听说过这种状况,但没有想到会有这么普遍!再看孩子们的充满阳光的笑脸时,不由得有点隐隐的心痛。孩子们那么小,为了生存的父母不得不把孩子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抚养,一年中,才只有过年时那短暂的相聚。我们的调研只能在孩子们的其他亲人中进行。有一次,我们采访了一位小朋友的姐姐,姐妹两个人在谈及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时眼睛都湿润了„„这是一个时代的伤痛,它深深触痛了我们,但我们却不得不碰。

这次的调研,主要到任务就是帮助柳甲人脱贫致富,我们努力地做着,希望有更多的家长能够在家乡创业,让孩子们能够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感受家庭的温暖,尽管,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那么容易,但对于柳甲人,这条路还要走很长。

回来的路上脑海中一直在回忆孩子们的样子,大家在车里沉默着,我知道,大家也在想念,想念刚刚还拉过自己手的孩子们。

湘西的世界不同于繁华的长沙,这一个星期的支教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差异的存在,在大山深处,还有无数个像柳甲这样的村子,还有无数的留守儿童还在默默地承受着寂寞侵袭,他们需要我们,一个星期是不够的,我们25个人更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更多的人加入到支教、支边、支贫的队伍中来,和我们一起完成这个时代的愿望。

第四篇:2010湘西暑假支教总结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警察2010湘西支教总结

支教活动历经两周,在这短短的十几天中,我们既感受到了刚来时县乡村各方领导的亲切关怀,热情招待,也深深感激着谷坡村民和孩子们的真诚和热情。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村民的帮助下,以及在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中,支教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成功开展。教学方面,根据同学年龄和所处年级的差异,我们灵活的调整了教程安排,开设了初中班和小学班两个班。机动灵活的课程安排使得同学们能够更多的学到自身需要的东西,课程安排方面,我们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等常规课,同时根据同学们的需要针对性的开设了普通话,音乐,美术,双节棍,警体拳,队列训练等专业课,保障同学们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学会更多的技能,课余时间我们安排了许多娱乐游戏,使同学们在学习的同时有充足的活动时间达到劳逸结合的目的。与村民的关系方面,我们来到谷坡第二天即在村干部吴兴刘大叔的带领下走访了各个村民的家里,初步结识和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后来又根据与同学们的接触在同学们的带领下去了每个同学们的家里与家长进行思想交流,让家长真正认识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在走访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几个同学家里特别贫困的状况,商量表决后我们趁赶场之机特地买了些礼物,送给了同学们的家里,村民的热情让我们感动,我们也希望用我们的努力和实际行动让村民满意。生活体验方面,说到生活体验,确实感受颇多,山路的崎岖,乡镇的遥远,赶场的艰辛,的确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然而也正是这些,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更为我们迈向社会做了一次很好的生活预演,也希望我们大学生以此为契机,更好的珍惜我们的所有,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上是我们的支教概况,以下介绍一下我们的支教感想和心得。

一、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攻克难关。队员们大多都来自城市,艰苦的生活坏境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挑战,来到谷坡村的时候,正是烈日炎炎的时节,我们是在酷暑下完成了两个周的支教活动。谷坡村偏远落后,虽然在来之前我们就做了很大的心理准备,可是现实还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崎岖不平的盘山公路,把我们吓得半晕,在一辆没有座位的货车车厢里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才来到这个村子里,我们被安臵在村干部家里,由于床位不够,我们不得不睡潮湿的地板。山里蚊虫多,到那里的第二天,不少同学的身体上就被蚊虫咬得全是疙瘩。没有热水,晚上洗澡只能用冰冷的井水,每次洗澡我们都冻得直发抖,但是白天,我们又必须冒着烈日爬山涉水,走山路去家访。晚上备课,白天上课,虽然我们人手不少,但是真正休息的时间并不多。大家并没有为第一次受这样的苦而选择退缩,反而更加乐在其中,九名热血青年组成一家,彼此互帮互助,相互扶持爱护,和谐相处。在共同的工作中,我们一起克服困难,增进了了解,增进了友谊。期间,我们也得到了当地村委会以及村民的大力支持,没有教室,村委会想办法给我们腾出计划生育办公室的房子做临时的教室,怕晚上冷,给我们送衣服和被子。我们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都会找他们帮忙,他们每次都是热情地生出援助之手。还有许多

村民,给我们送菜,给我们看病,照顾我们。在众人的关心支持下,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与努力下,我们和学生的交流得心应手,由于我们的年龄和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学生很乐意跟我们作无拘无束的交流,因此,我们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诚信诚意,教书育人,全心全意,关心孩子。人们一般喜欢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浇灌充满希望的幼苗,我们有幸亲身体会了一下做教师的滋味,当我们第一次踏上讲台,看见台下几十双求知的的眼睛,我们感到自己就像知识的源泉,哺育这些渴望成长的孩子,心中有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可是更多的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责任,一种巨大的压力。虽然这只是一次实践活动,我们只做了两个星期,但是,我知道我们肩上的担子并不轻,要上好每一堂课,让这些孩子对我们上的课感兴趣,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况且是对我们这些自己还是学生的老师,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探索,去研究。我们所教的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当地村里的孩子,经过进行家访,我们了解到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大多数的孩子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有的孩子甚至自己独立生活,缺乏必要的照顾和监督。据了解,当地的家长们不怎么管孩子的学习,他们从来不来学校了解孩子的情况,为了争取家长的配合,我们逐个进行家访,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他们听说我们是城里来的老师也信心十足,很乐意配合我们的工作。但是,我们发现,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孩子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都不好,这就是影响他们学习的主要根源,为此,我们决定从改变他们的习惯

入手,告诉他们:习惯影响终生,态度决定一切。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积极地目标,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同时也辅以座谈,谈心,交流......一段时间过去后,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孩子们学习比以前刻苦了,学习习惯也变好了,成绩的提高只是水到渠成的事。这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农村里的孩子是和城里的孩子一样聪明的,只要我们和孩子们共同去努力,总会有收获。

三、如果有机会,还做支教人!两周转眼就过去了,我们经历了,走过了,收获了,这短短的十几天已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心底最美好的回忆,支教虽然结束了,但支教的情形仿佛就在昨日,我们要感谢那些可爱的谷坡村民,是你们给了我们成长的经历,我要感谢支持和帮助我们的老师和领导,谢谢你们的关心与信任,我还要互相感谢一起支教的同学们,是你们让我看见了真正的互相照顾互相帮助的真情。在这里我们也真诚希望谷坡村的人民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其实,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带去青春,留下足迹。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实践的机会,让我们学到了许多校园里学不到的东西。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对我国的现实农村教育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祖国未来的教育工作还很艰难。通过社会实践我们可以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磨练吃苦耐劳的意志。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我们应该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社会实践当中,用我所学、尽我所能为祖国的发展、社会的前进贡献我们的青春!如果有机会,我们还做支教人!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庆幸的是我们经历了这种生活,体会了这种艰辛,拥有了这种快乐,并且正用心感悟着这份纯粹。支教需要支教人的一份真心,一份真诚,一颗乐于奉献及无私的爱心。我们一直认为,或许我们不能改变什么,可是我们至少可以给山村带来一缕清新的空气。支教不应仅仅是带给孩子们课本上的知识,还要用我们的努力去启发学生,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我们能给的,更多的是一种意识,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人生态度,百折不挠、乘风破浪的勇气和信心,面对艰难困苦永不言败的身心承受能力!下乡支教赋予我们的太多,它让我们在平凡中感动,在感动中思索;它让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在经历中变得深刻。言语再也无法表达,只能用心将其珍藏,永久长存。

第五篇:三下乡湘西支教总结(推荐)

三下乡湘西支教总结

难忘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在我们还未细细体会支教的艰辛与快乐时,就已经踏上了归程的列车。坐在窗边,看着周边的景色逐渐地如水般连成一条条的线,再缓缓的笼进了黑色的帷幕之中。我知道,天明之后我的生活又将恢复如初。可是在怀化市中方县聂家村细缅垅联校的点点滴滴已经深深地烙进了我的记忆。

7月27日,经过曲折的山路我们来到了聂家村细缅垅联校。清秀的山,涓细的水,破损的篮球架和乒乓球台,铺满沙子的操坪,坏旧的课桌,勤劳的村名,淳朴的民风……让我们看到了属于边远山村该有的景象。因为前批到达的队员早在村里赶集的时候做好了宣传工作,因而我们除了休息之外只要打扫好卫生就可以了,还有怀着期待与紧张的心情等待明天的活动开展。

在整个三下乡活动中,我主要负责的是以走访和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工作,其次就是负责教三、四年级的作文辅导及准备新闻稿材料。虽然在这十几天中的工作量很大,可是每当听到一群孩子围着叫“老师好”,或者看到我们精心准备的新闻稿成功发布时,便觉得一切都不重要了,因为自己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我们除了支教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开展。比如说我负责的“城镇家庭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的调研,所有队员分成几个小分队冒着炎炎夏日对包括细缅垅村在内的三个村庄进行走访。由于天气闷热、路程又长,有些女队员都差点晕倒了,但我们都一直咬牙坚持着,只为了寻求最真实的情况而走遍每一家每一

户。除此之外我们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义务维修活动,由于要修的电器太多,维修从早上一直持续到傍晚,村民们把家里坏旧的电器拿到街道我们摆点的地方,看着一件件坏掉的电器从我们手里又重新运作,别提那股兴奋劲儿了。

其实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支教,我们不单只是单调的上知识课,还教孩子们跳舞唱歌、手工艺制作、手语,并且做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增强他们的团体合作精神,更好的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每天只要看着他们那双求知无邪的眼睛,我就觉得自己应该付出更多的心血来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有些人也许会认为下乡的时间太短,所起的作用不大,但却是这短短的日子里,我们师生却留下深厚的感情,我们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在一起我们学会许多,深深体会到了人民教师的艰辛,懂得如何去相处,如何去合作,怎样去发挥一个团体的最大作用,如何教育好顽皮的学生。其实很多孩子都是听话的,只是他们得不到关注,所以会显得些许叛逆,只要你多留心,会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十天的三下乡活动让我们收获了不仅仅是友谊,实践经验,更多的是一份珍贵的记忆,一段一起生活一起学习的回忆。

总之,三下乡的生活虽已经成为了回忆,但它为我的教育道路存储了宝贵经验,更让我体会到了一个工作者的艰辛和一个老师得到的应有的幸福与快乐。

下载再踏湘西 心系支教精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再踏湘西 心系支教精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技体制改革再踏新征程

    科技体制改革再踏新征程 从1985年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30年过去了;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2年多过去了;2015年9月,《深化科技体制改......

    2012年湘西支教带队行程纪录

    我的湘西支教带队行程纪录 谢小龙 2012年11月13日 [2012.07.10] 12:27 三十人爱心支教团队乘坐K533次列车从嘉兴火车站启程赴湘西。 [2012.07.11] 11:30 到达吉首站,吉首报记......

    对暑期湘西支教的思考

    对暑期湘西支教的思考 谢小龙 2013年2月15日 今年是我第二次赴湘西支教。去年我大二,是以一名普通队员的身份在都良田小学支教的18天。说实话,那时对支教没有多大的感触,就好似......

    瞻仰先烈风采 再踏红色之路[定稿]

    秋之白华 瞻仰先烈风采 再踏红色之路 ——走进瞿秋白纪念馆2012年4月4日下午,在清明节这一天,我来到了常州市青果巷的瞿秋白纪念馆,瞻仰革命先烈之风采,感受革命伟人之事迹,学习......

    短期支教,不妨再单纯一点

    短期支教,不妨再单纯一点 大学生的公益行为,最广为人知、参与人数最多的莫过于下乡支教。但受身份条件所限,学生志愿者们的支教往往只能在寒暑假进行。热情虽高,效果却未必如愿......

    情洒援疆路 心系支教情

    你从祖国遥远在东北边陲走来,带着一腔热血和全新的教学理念,跨越千山万水。你一路走来,义无反顾,去完成心中的梦想---情洒援疆路,心系支教情。情洒援疆路 心系支教情----- 记援疆......

    站在新起点 再踏新征程——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

    站在新起点 再踏新征程 ——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 昂首奋进新时代,同心共筑中国梦。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勇立潮头扬风帆再踏层峰劈新天范文

    勇立潮头扬风帆再踏层峰劈新天—株洲县国土资源局发展纪实【核心阅读】2007年起至今,株洲县国土资源局实现了3个“五连冠”:连续五年被授予株洲市文明建设红旗单位或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