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学段衔接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05:4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础教育学段衔接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础教育学段衔接工作总结》。

第一篇:基础教育学段衔接工作总结

基础教育学段衔接工作总结

我校按照《凌海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学段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做了如下工作:

一、充分认识学段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

校长带领导学校中层领导、新一年级、六年级任课教师学习《凌海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学段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并成立基础教育学段衔接工作领导小组,校长陈玉顺为组长,德育、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主任、德育处主任及一、六年级班主任、任课教师为组员。使一、六年级任课教师认识到做好幼小衔接、中小衔接的重要性。

二、建立学校学段衔接推进机制。

校长组织学校的班子成员和一、六年级任课教师定期分析校情,主管教学领导结合每月一次的基本功抽测与任课教师一起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查找学生存在的问题;德育领导重点加强六年级学生的行为、思想动态的了解,对厌学的学生及时进行思想沟通,并请心理教师进行专题辅导。与一年级班主任一起共同训练新生,教给他们正常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使一年级小学生尽快融入到小学生活。

三、为衔接所做的具体工作:

1、召开新一年家长会,让家长走进小学,了解幼儿园与小学在各方面的不同,做好入一年级的心理准备。

2、组织即将担任一年级教学任务的教师去幼儿园听课,了解即将入学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为一年级教学开展做好准备。

3、组织即将入学的小朋友来校参观,认识即将步入的新学校,体会小学生活。

4、入学招生不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现场阳光分班,分班采取蛇形分班的办法产生班级,然后家长现场抽取班主任,家长对我校这种做法非常支持,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赞同,彻底杜绝了以往走关系的现象发生。开学后一年级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主管主任负责日常教学的监管。

5、对六年级即将毕业步入初中的学生,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结合我校“学展点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上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学生们积极参与新知的探究,教师认真做好了学法的指导,为学生能顺利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做好铺垫。

小学阶段在基础教育学段衔接工作中的位置至关重要,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健康成长,我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摸索更好的办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温滴楼镇中心小学

2015年11月17日

第二篇:基础教育学

基础教育学

填空题

1.我国战国末期所出现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著作。2.柏拉图在其作品《理想国》中展示了自己的教育观。

3.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4.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

5.英国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论教育》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6.蔡元培提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指导思想。

7.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并主张实行普及教育和平民教育。

8.杨贤江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比较系统的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理论的人,其代表作是《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9.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目标,此目标分类为人们研究和评价教育过程提供了依据。

10.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埃及。中国在夏朝就已经有了学校,成为“庠”“序”。欧洲最早出现学校的地方也是进入奴隶社会的文明古国—希腊。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的教育泛指有意识的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或是改变人们的某种思想意识,增强人们体质的一切活动。这种活动可能是无组织的、零碎的,也有可能是有组织的、系统的。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已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基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

2.德育: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教育。具体而言,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个体需要及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内化与外化,以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3.培养目标:是对某一级、某一类学校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

4.教育的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简答题

1.素质教育及其特征: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与社会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可出续发展,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个人的潜能,也使他们各方面素质得到综合发展;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体现,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发展方针的一种教育模式,是面向21世纪的新型社会主义教育。P75 特征:全面性、主体性、全体性

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p77)<1>教育的性质与目的不同 <2>课程体系不同 <3>教学方法不同 <4>教育评价手段和评价标准不同 <5>教育结果不同 <6>人际关系不同 <7>社会效应不同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非是彼此独立、绝对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模式,各有自己的侧重点,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朴素的愿望,即让受教育者得到发展。因此,在考察两种关系时,应保持科学的、完整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因为没有应试教育的存在,就不可能有素质教育的提出。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产生的,同时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应试教育的革新为前提。3.古代教育的特点:<1>阶级性和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3>专制性和刻板性 <4>不完善性 P9 4.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P87):<1>完善农村义务义务教育管理机制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加快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 <4>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师资队伍 <5>完善督导评机制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1)彰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概念(2)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3)重视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4)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生活化和社会化(5)课程形式的个性化和多样化(6)课程操作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7)课程教材改革的法制化

5.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劳动对象、劳动目的以及劳动方式的复杂性三个方面。<2>创造性:教师的劳动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创造性,变现为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处理、对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教育教学偶发事件的机智处理等方面。<3>示范性:教师劳动与一般劳动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一般劳动与劳动手段是分离的,而教师既是劳动的主体即劳动者,也是劳动手段。<4>长期性:教师的劳动不是一种短期见效的行为,而是一种具有长期性特点的特殊劳动。P129 6.自主学习: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觉运用元认知策略、动机策略和行为策略,主动而有效的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

自学:是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我学习,不断积累知识、获取技能和培养能力的活动。P169 7.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P216【大题】

(1)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2)教学是促进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有效方式

8.上课:它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核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1)目的明确。教学的目的是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的,它既包括知识教学的目的,又包括能力培养的目的,还应包括思想教育的目的。教学时教师自己不仅应明确这些目的,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确这些目的,使整个教学活动从这些目的出发。(2)内容正确。首先要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在此基础上做好教学内容的组织工作(3)方法得当。既包括教学方法选择上的得当,又包括教学方法运用上的得当。得当的方法来源于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等多因素的综合考虑,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使教师乐教,使学生乐学。(4)结构紧凑。教学要有高度的计划性和严密的组织性,结构紧凑,能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5)积极性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处于积极的状态,教师应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积极发挥其能动作用,且实现两者的结合。P270 9课外作业的形式:口头作业、书卖作业、实践作业【*】

课外作业不至于批改的基本要求是:作业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创造性;作业分量要适当,难以要适度;教师对所布置的作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规定完成的时限,并对其中的难点和疑点作必要的指导;教师要及时检查和批改作业,并做必要的讲评或个别指导。10.个体身体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统一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6)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关键期理论: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漫长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是不同的。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个特定时期对某些能力或知识信息的获得特别敏感,如果接受了适当的刺激和培养,错过了,就难获得。

要点

1.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要求德育坚持说理启迪,疏通引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辅之必要的纪律约束,使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

基本要求:1.要正面说理,疏导引导,启发自觉。2.要树立先进典型,用正面榜样教育引导学生前进3.要以表扬为主,批评处分为辅4.把细心细致的说理疏通和必要的严格的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2.长善救失原则:在德育过程中,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并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3.教师:受过一定专门训练,接受一定社会的委托,在学校中专门从事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完善品德,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专职人员。4.学习方式: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特征和认识取向。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能力要素。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采取一系列的步骤,其中某一设定步骤就称为学习方法。

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5.课程计划: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不同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部门所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6.教学原则:(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容桂贯通的掌握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使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够持久的保持在记忆中,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提取出来,加以运用。(7)可接受性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

7.教学模式(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2)自学---指导教学模式(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4)情境---陶冶教学模式(5)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8.分组教学: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或其他标准把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分组教学类型:(1)按能力分组和按作业分组(2)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分组教学优点:它比传统分班上课更能较好的适应学生的个别特点,照顾个别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缺点:第一,不易科学的鉴别学生呢个的能力与水平。第二,分组后造成的负面的影响比较大,进入快班的学生容易滋生骄傲自满的心理,而慢班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会受到打击。第三,在分组教学的问题上,学生、家长、教师与学校的意见不易一致,容易引起矛盾。第四,为保证分组的合理性,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变化,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大大增加了行政管理工作的难度。9.复式教学:使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它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堂内,分别用不同的教材,交叉地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主要在小学实行,一般适应于人口少、时间少、教师少、经济较落后的地区。

科学编制复式班表:要制好复制班课表,关键的是要处理好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之间的动静搭配关系,合理安排好教学路线。

10.说理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以真实情感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心悦诚服地弄懂道理,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

11.运用榜样示范法要做到以下:(1)注意先进事迹的真实性、典型性、权威性。群众性。对于青少年学生树立榜样,尤其要注意榜样的相近性。(2)引导学生对榜样事实求是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应该像榜样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做到心服口服,从而调动学习榜样的主观能动性。(3)为学生学习榜样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行动要求。(4)教育者必须严于律己,注意自身行为的示范作用。

12.实际锻炼法:教育者根据德育任务精心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受教育者成为具有品德行为习惯的一种方法。13.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三篇:幼儿教育学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幼儿教育学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孟英梅

本学期已结束,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圆满完成教育学教学任务,现在我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备学生,根据内容及学生的实际,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课后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做好课后工作。认真批改作业,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放有矢。

三、平时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幼儿教育学是一门专业的幼师理论课程。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存在的问题。《幼儿教育学》课是为当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而专设的一门课程,在学生方面还没有到幼儿园实习的经验;我是一名新任教育学的老师,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还需要对本书的知识点进行彻底的分析,这些都有待以后更好的来改进。

在接下来的教学和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以一个全新的面貌来迎接下学期的教学工作。

第四篇:现代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

1、根据试试教育的机构与场所,教育课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有着以下4个特点:第一,教育内容生活化;第二,教育方式情感化;第三,教育时间的持久性;第四,教育作用的显著性。

3、教育学的发展史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的创立时期、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4、教育学的萌芽阶段:①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

②《学记》是《礼记》中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作品,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作,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③昆体良是古代罗马帝国初期的演说家和教育理论家,撰写《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5、教育学的创立时期:①捷克教育家夸美妞斯,著作《大教学论》

②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

③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小说体教育著作《爱弥儿》

④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贡献最大)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

⑤德国哲学家康德,当其在哥斯堡大学期间,普鲁士政府已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令,为培养大量合格的师资,该大学于1774年首次开设教育学讲座,由哲学教授轮流讲授教育学,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课程。康德在1776—1777年讲授教育学,其后又有数次主讲。

⑥德国哲学家特拉普,世界上第一位教育学教授

⑦赫尔巴特,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其著作《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近代教育学著作。

6、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的杜威,代表著作《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

第二章

1、教育起源的3种主张:生物起源说(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提出)、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家孟禄)、劳动起源说

2、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或学校教育系统)定义: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3、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并在全国实施的学制体制。

4、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①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②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③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向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第三章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是社会的主要内容或组成要素,构成教育的主要社会基础。

2、社会生产力与教育关系:⑴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质量规格;②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④生产力的发展也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化

3、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①教育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②教育具有文化选择的功能③教育具有文化更新与创造的功能④现代教育的开放性还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个体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⑴个体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生理)①个体发展的先天因素对教育的制约:包括遗传素质,以及有遗传基因所控制的身心成熟机制,都属于个体发展的自素质②个体后天发展的水平对教育的制约。包括个体拥有的知识经验、个体的智慧、感情、意志、行为发展水平、个体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的发展程度等

⑵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心理)①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②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③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第四章

1、教育目的的定义

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成为广义的教育目的。至于狭义的教育目的,在我国通常是指由党和国家提出的是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的规格和要求。

2、教育目的观、⑴社会本位论⑵个人本位论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

3、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A.认知领域

⑴认知,⑵领会,⑶运用,⑷分析,⑸综合,⑹评价 B.情感领域

⑴接受,⑵反应,⑶价值化,⑷组织,⑸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C.动作技能领域

⑴反射动作,⑵基本—基础动作,⑶知觉能力,⑷体能,⑸技巧动作,⑹有意沟通

4、素质教育即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

第五章

1、教师的职业素质

A教师的职业态度和教师的信念 B教师的德行⑴爱心⑵责任心⑶公正

C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⑴教师的知识结构⑵教师的能力结构 D教师的人格特征

5、教师的职责和角色

(简答题)

A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构建知识的引导着 B教师是学生成为完整人的促进者 C教师是学习者和研究者

6、我国学者叶澜等人提出了以教师专业的自我更新为取向的五个发展阶段:“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7、学生的合法权利:受教育权、身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

8、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 A教师中心的师生关系 B学生中心的师生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 D交往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

9、师生冲突是师生之间由于存在价值观、地位等方面的差异,或者不合理的教育方法、管理制度,所导致的彼此之间旨在遏止对方而满足自己,并干扰教育教学的互动过程。

第六章

1、依据课程的功能来分,可以分成工具类课程、知识类课程、技艺类课程。

2、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著名的“泰勒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效果。

3、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第一,课程功能的转变。第二,课程结构的改革。第三,课程内容的改革。第四,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第五,课程评价的改革。第六,课程管理的改革。

第七章

1.课堂教学工作是由一系列环节组成的,包括备课、上课以及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备课:备文本、备学生、备教学行为、备自我。3.课的类型:单一课、综合课。4.上好课的基本要求(简答):1教学目标要指向全天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2教学内容要正确、3教学方法选择运用要贴切、4教学组织要有序、5教学要有好的效果、5.档案袋评价定义:档案袋评价又称成长记录袋,是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属于质性评价的范畴,主要指有目的地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一些信息,包括考试成绩、作业、作品、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放进个人的文件夹中,并附有教师评语、同伴互评、学生自评及家长评语,以展示学生学习的历程及意义。

第八章

1.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示范—模仿式、传递—接受式、引导—发现式、自我辅导式、情景—陶冶式、集体性教学等。

2、最常用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传递接受式和示范模仿式是我国中小学最常用、最基础的两种教学方法。

3.异军突起的文理科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引导发现教学方法 4.当代教学方法的新发展:1自学辅导教学法2集体性教学

5.教学设计定义:所谓教学设计就是针对教学进行的精心计划的活动,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及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考虑等一系列活动。

6.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有效教学设计要求教学体现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相统一的新思维。(填空)

7.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第九章

1.德教定义:我们将德教界定为通过学校整体生活进行的,对所有成员都起作用的,有目的或无意识的道德及社会性影响。

2.道德学习的基本机制:1道德学习发生的前提:本能或善端2接受暗示3非反思性选择4自主选择5接受暗示、非反思性选择与自主选择的关系。3.德育实施(论述)

定义:德育主要是通过德育课、各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加以实施的。

德育课就是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其他各科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或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班级是学校进行德语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工作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第十章

1.非正式组织在性质上有不同的类型,有研究者将其存在分为三类:⑴亲社会型⑵娱乐型⑶消极型。

2.问题行为的管理以预防为主,3.一线老师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⑴信号暗示⑵趋近控制⑶幽默处理⑷有意忽视 ⑸转移兴奋点⑹冷却处理⑺行为协议⑻使用代币制⑼正面批评教育⑽适度的惩罚。4.班集体的组织和培养(论述)

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班级目标必须由班级全体成员,包括班主任和广大同学共同讨论确定。班级目标的制定要依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B培养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为班集体工作的核心队伍。班级的核心队伍,首先是班、团干部。学生干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于班干部,班主任要把使用和培养结合起来。班级的核心队伍,除了班干部外,还包括班级中某方面表现非常突出和优秀的学生

C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班级中的同学关系如何,关系到集体行动的一致性,关系到对集体目标的认可,关系到集体的凝聚力。为此,要经常开展集体活动,使大家在活动中增进认识,增进友谊。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根本的还在于大家对集体的认同,集体意识的增强。

D制定和执行班级规则,营造良好的班风:班级规则是集体的行为准则,它是集体行动一致性的保证。对班级来说,班级规则是一种外在的要求。

E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积极参加的各种共同的教育活动中成长起来的。班级活动的内容很多,从形式上看,有常规的活动,也有根据特定的任务设计的阶段性活动。班级活动组织要符合教育性的要求,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兴趣。

第五篇:学前教育学基础

学前教育学基础

国教育学家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对全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 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 社会生活的机会.第三节 幼儿和教师的相互作用 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一 ,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108 页)活动(概念):幼儿是在与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过程就是活动.幼儿的活动可大致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类.幼儿的实践活动(外部活动)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操作实际物体的活动;二是人际交往活动.(1)实物操作活动对幼儿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10 页)

A 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自我意识 B 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 C 实物操作活动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2)人际交往活动的作用表现在:(111 页)A 让幼儿体验社会角色 B 是幼儿重要的信息源 C 是幼儿实际的社会生活 教师“ 的活动()二 ,教师”教“的活动(114)”教“的活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直接地”教“ ,二是间接地”教“(1)所谓直接”教“的方式(概念),指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地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儿.比较适宜 的: ★ 对幼儿进行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使幼儿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人类用漫长时间创造的大量精神财富.如 给幼儿讲古今中外的故事,讲科学家的发现,教幼儿念诗歌,文学作品等.★ 规定必要的行为规范,行动规则,讲解必要的社会生活常识等,这些东西不需要幼儿自己去尝试,或 不适合幼儿去尝试,甚至尝试是危险的.如教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红灯不能过马路,告诉幼儿不能喝 生水,不能跟陌生人走等安全,卫生常识.★ 教给幼儿必需的知识或概念,让幼儿能高效率地获得比较系统地有条理的知识,如讲解哺乳动物的概 念,生活习性,讲解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等.★ 某些技能,技巧,需要教师用同种方法介绍给全体幼儿.如工具,物品的使用方法,画画涂色的技巧 等.★ 传递必要的信息,如告诉幼儿一些他们能理解的国家大事,新闻消息,周围环境中发生的有关事情等.直接”教“的优点:教师直接”教“的时候,教育内容,方法,步骤等都按照教育目标进行了精心准备.因此,这种方式清楚明确,系统有序,省时经济,而且教师操作起来有一定的模式可循,即使是新教师, 也能较快地掌握操作方法.直接”教“的缺点: ★ 由于幼儿缺乏知识和经验,对言语的理解能力又有限,因此对”教“的内容不容易真正掌握.★ 教师与幼儿之间难以双向交流,容易成为教师向幼儿单向灌输和说教.★ 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少,其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3)所谓间接”教(概念),是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 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幼儿“ 三 , 幼儿”学“的活动 1,接受学习(118 页)在教师使用直接”教“的方式时,与之相应的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学习“.所谓”接受学习“(概念),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2,发现学习在教师间接”教“的时候,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发现学习.Page 6 of 14

学前教育学基础

发现学习(概念),即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 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非智力因素主要有:(120 页)★ 主动性 ★ 好奇心 ★ 自信心 ★ 坚持性 第五章 幼儿园环境 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概述 ★ 一段时期以来幼儿园的教育在经历了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之后,开始了人本主义的观点,回归教育的 本体,更致力于孩子学习的研究.另外,终身教育理念的确立,要求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必须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为此幼儿教育上也开始提出了要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什么是自主学习呢?它是指在一定的环 境中,学习者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立的接触事物, 获得信息取的经验,提升认识,自主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性质是由环境决定的,什么样的环 境就有什么样的学习,幼儿自主学习的骨架特征,就是选择性.自主学习中孩子需要一个可以让他们进行 选择的环境,来培养和表现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试想一统的环境,连选择都谈不上哪来的独立自由.但是幼儿园是一个教育机构不可能像弄堂的游戏那样来等待”无心插柳“的收获,因此,这个可选择的环 境是有”一定“的界限的,是由教师提供的,确切的说是老师根据孩子的需要创设的它包括可选择的外在 环境和可选择的内在环境,前者指的是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的可选择怍190a?,而可选择的内在环境, 是指学习时机和学习方式的可选择性,孩子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时机,适合自己的发展进程,选择自 己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进行学习.可选择的外在环境的创设,需要的是老师对孩子的了解,而可选择的内在环境的营造,需要的是老师 对孩子的理解.所以可选择的环境虽然是老师创造的,却是给孩子用的,不是摆事和花架子.孩子能否自 由学习,可选择的环境是关键.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才是孩子可选的环境呢?(一)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 我们发现,孩子的学习状态,并不在于内容的深浅,而在于这个内容是不是孩子喜欢的,是否能激起孩 子热情的,可否引发孩子探索和认识的兴趣,能不能使之成为孩子当前的需要,因此,在自主学习中,我 们尽量从孩子中,从孩子的问题和矛盾冲突中,确定孩子的学习内容.一,幼儿园环境的含义 幼儿园环境的含义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幼儿园的内部小环境,又包括园外 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 质与精神的要素的总和.好的材料,玩具除了安全,卫生,美观,耐用之外,应有变换性,多功能性,即一种材料或玩具可以用多 种方式去摆弄它,去玩它,这对于保持材料,玩具的新鲜性,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是很有意义的.另外,材 料,玩具应当是经济的,有的昂贵的玩具玩法固定,又容易损坏,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发展价值.而水,沙, 粘土等自然材料以及各种废旧物资如果加以有效利用,是非常符合幼儿特点及活动需要的.因为我们现在 所处的环境是农村,所以这里我给大家讲的也是接近我们周围生活的一些东西.★让乡土材料在区域活动中大放光彩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 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它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 发,为使幼儿进行高效学习,获得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它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 戏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新《纲要》中 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 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

Page 7 of 14

学前教育学基础

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要求.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皮亚杰认知结构理 论明确指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自身感知操

作而得来的.根据上述理论,我们认识到,要使幼儿得到发展, 一要创设环境,二要引导幼儿主动活动.我园离农村很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幼儿充满诱惑,因此, 充分利用农村的乡土材料,来进一步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幼儿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各种资料图片(利用农 村资源的)二,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环境的教育性 环境的可控性 幼儿环境创设的原则(第二节 幼儿环境创设的原则(139 页)一,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则 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即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 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二,发展适宜性原则 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 和谐地发展.三,幼儿参与性原则 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环境创设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1)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正确的观念:幼儿的参与是权利,不是”帮忙“.幼儿在参与中发展,克服”幼儿无能的思想“.四,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五,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教师控制环境的作用是指教师能利用环境来激发和保持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能帮助幼儿利用环境的条件来 发展自己.幼儿园与家庭, 第六章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第一节幼儿为什么要与家庭,社区合作(157 页)第一节幼儿为什么要与家庭,社区合作(一,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一)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二)家庭是人的第一个学校(三)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 ★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 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因此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使教育计划的可行性,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等等都能更好地 得到保证.★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二,社区(概念)由居住在一定区域范围的人们所结成的文化生活共同体.在城市以街道委员会为基础, 社区(概念)在农村以乡,村为依托.三,幼儿园教育需要社区的配合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思是,幼儿园与其所处的社区,与幼儿家庭所处的社区密切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 康成长服务.1, 社区环境的教育性 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革命历史文物,遗迹等,不仅是扩大教育的空间, 更是其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深化.2, 社区资源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Page 8 of 14

学前教育学基础

社区作为一个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兼备的社会小区,能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 财力,教育场所等等多方面的支持.3, 社区文化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一般来说,文化和文明程度高的社区,幼儿园的园风,教育质量也不错.第二节幼儿园怎样与家庭, 第二节幼儿园怎样与家庭,社区合作 一,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 1, 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幼儿 2, 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家园合作的方法 1, 家长直接参与方面.家长开放日, ”爸爸,妈妈老师“制度,亲子游戏,夏令营活动 2, 家长间接参与方面.家访,家园联系簿,个别谈话,家长专栏,家长委员会,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 幼儿园怎样与社区合作(论述)(164 页)二,幼儿园怎样与社区合作(论述)((一)与社区资源共享,发展以幼儿园为核心的社区幼儿教育(二)为社区精神文明的发展服务,共创幼儿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三)幼儿园与社区结合的问题 第七章 幼儿园课程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课程的概念(一,课程的概念(177 页)课程系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之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从这一课程意义上来说,课程不仅包 课程 括课表上所指定的教师有计划

组织的各学科的教学活动,还包括学生自动自发和有计划组织的所有课外活 动,甚至包括课间 10 分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就不再是传统的”六科“学习活动,而应包括各类游戏 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幼儿园课程(概念)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 幼儿园课程 各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课程的基本要素通常是指(目标)(内容)(组织)与(评价), ,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一)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幼儿园课程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环节之中,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转换过渡与收 拾整理,进餐,盥洗,午睡以及入(离)园等等.案例一:离园时,李老师发觉奇奇的衣服挺别扭,仔细一瞧,原来是纽扣错位了.在李老师的指导下, 奇奇笨拙地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纽扣,准备重扣.正在这时,奇奇妈妈出现在活动室门口.显然,她已看到 了一切,脸上写满了不高兴.只见她快步上前,动手要帮奇奇扣纽扣.李老师一把拉住她说:”瞧这衣服 模样,就知道肯定是奇奇自己穿的.奇奇能够独立穿衣,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啊!让他再练习一下,相信 他会有进步的,你说对吗?“奇奇妈妈听了李老师的话,似乎悟出了什么,脸慢慢由阴转晴,笑眯眯地对 奇奇说:”乖孩子,慢慢扣,妈妈等着你!“ [评:纽扣错位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应该如何做才能不错位.孩子能做的事,教师不要代替,家长也不要 包办.这个道理, 光老师知道不行, 家长也要明白.学校教育既不像古希腊学者柏拉图所说的那么 ”无能“ , 但也绝不像 17—18 世纪的理性主义者爱尔维修等人所认为的那么”万能“.因此,学校和家庭必须通力 合作,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顺利成长的环境,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案例二:取鞋 取鞋 午睡起床时,烨烨发现小床边的鞋子不知怎的到了床底下.为了拿到鞋,烨烨趴在地板上,用手伸进 床底下去拿,但够不着,将身体挪近床沿后再试,还是够不着.在一边仔细观察的王老师提示他,能不能 找样东西来帮忙.烨烨便找来一根绳子,一试,发现绳子是软的,无法够到鞋子.他不甘心,索性坐下来, 一只手臂勾住床侧的档板,一条腿伸到床底下勾鞋还是不行.于是,他的脚如钟摆在床底下晃动,虽然碰

Page 9 of 14

学前教育学基础

到了鞋子,却依然弄不出来.于是,烨烨干脆拿起老师做卫生的笤帚,慢慢地移动鞋子,他终于拿到了鞋 子.站在一旁多时的王老师伸出大拇指,微笑着对烨烨说:”你真棒!“ [评:取鞋的故事不由得让人重新审视教和学的问题.王老师对孩子的密切关注,适时提示,耐心期待 和热情鼓励给教师的”教“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意义.建构主义认为,意义学习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之中, 即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自己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的.烨烨的取鞋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幼儿 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二)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如果幼儿园用上课来代替幼儿游戏的话,幼儿园课程就会”小学化“ ,幼儿园课程也就不成其为幼儿园课 程了.(三)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幼儿园课程目标(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181 页)★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简答)(一)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依据(二)引导教育教学过程的方向(三)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 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186 页简答)(一)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二)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必要的和有效的学习内容.例如:对小班的幼儿而言,由于他们自我照顾能力有限,情感上还很依赖成人的关怀,同时又开始 发展自我意识,因此,在内容生活上就着重以常规生活和多种自选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 发展,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而不应该侧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如果时机不成熟而勉强让幼 儿学习,会让他们感到在学习上有挫折感导致产生消极的学习兴趣.(小班的教具)”彩旗飘飘“(三)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内容具有时代性,丰富性 在为幼儿提供学习内容时要尽可能使幼儿看的见,摸的着,让他们亲身感受与体验,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 的: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小水洼的故事“ ”小水洼的故事“(四)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 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简答 一, 简答)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下方面的内容:(简答)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下方面的内容: 1,教师按课程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的教育活动 2,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 3,幼儿自选活动的提供与指导 4,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5,家长工作和与社区的联系等.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可参照以下建议: 简答)(简答 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可参照以下建议: 简答)(★ 一日生活安排尽可能减少环节的转换.★ 根据动静交替的原则来安排一日生活.★ 使用相对稳定的一日生活日程表,帮助幼儿掌握每一环节的名称,使他们知道下一环节干什么 ★ 每环节结束时有明确的信号,让每个幼儿意识到要转换活动了 ★ 确定转换时幼儿集合的地点 ★ 一旦幼儿集中后马上转入下一活动,即使还有部分幼儿未到场, 教案的设计: 教案是一个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它阐明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要做什么,怎样做,达到什么目标等.选择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 二,选择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手段和途径

Page 10 of 14

学前教育学基础

1,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有三种: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在幼儿园过多使用集体活动是不合适的.2,教育教学的方法(1)观察 重点是教幼儿学会运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事物的方法,而不是只知道观察的结果”是什么“.(2)实验 幼儿园的科学实验主要是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进行尝试和探索.在使用实验方法时,应重视实验的过程,而不在乎是否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或有个什么了不起的发现,只 有在过程中才能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认真,专注等科学态度,才能让幼儿学会观察,提问,实验,分 析,推理等科学方法.(3)游戏操作(4)参观 组织参观要注意几个要点:①参观要有明确的目标,根据教育教学的要求进行.②参观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取得对方的合作与配合,也需要得到家长们的支持.③参观时,要特别注 意幼儿的安全.④参观后,要组织幼儿谈话和讨论,并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幼儿用各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 所闻,如绘画,手工制作等.(5)谈话,讨论(6)讲解,讲述 在教学中,很少单独使用讲解的方法,如果讲解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可能得到较好的效果.3,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手段(196 页)(简答)(1)实物

(2)图书.为幼儿选择图书要求画面清楚,色彩赏心悦目,而且画面要大,最好一页只有一个画面.(3)挂图,图片,照片(4)幻灯片,录像带(5)自制教具(6)多媒体 4,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途径(简答)(1)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2)日常活动与生活(3)学习环境(4)家园合作

第五节幼儿园课程评价(第五节幼儿园课程评价(199 页)一,课程评价概述 1,评价的目的 第一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使教师能够针对幼儿的需要,特点及个体差异,决定教育活动的目标,内 容及活动形式,指导方式等.第二了解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以及幼儿整体的发展状况,从而评价课程是符合教育目的和适合 幼儿.3, 评价的作用 它具有(鉴定)(诊断)(改进)(导向)等作用., , , 课程评价的内容(简答)二,课程评价的内容(简答)教育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幼儿)(教育活动)(教师)这三个方面作出评价., , 对幼儿的评价,不只是评价他们掌握与课程有关具体知识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评价他们的学习活动过程中 的态度,方法,行为方式等.Page 11 of 14

学前教育学基础

对教育活动的评价重点是: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与目标相一致的学习经验,所提供的经验是否与幼儿生活经 验及已有经验相联系,使幼儿可有效地进行学习.对教师的评价,主要着眼于评价教师从设计,准备直到实施每个阶段所进行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包括工 作的技巧和态度.课程评价的原则(简答)(一)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二)评价中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三)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四)评价应客观与真实.总之,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进和完善课程,为幼儿提供更适宜的教 育机会和条件,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第八章 幼儿游戏 第一节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216 页)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是幼儿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交往,有助 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个性.(一)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增加交往机会.(二)在游戏中培养交往语言 交往语言是在主动活动中构成的,游戏有助于巩固儿童的知识技能.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以角色身份 出现,以角色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这时他即是角色,又是自己,他会发现自我语言与他人语言 的区别,也能自然的学会交往语言.另一方面,游戏的魅力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使儿童在 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使交往语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三)鼓励幼儿积极交往 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中少一个”儿童的群体“.这个群体对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 只有在与同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学会共同生活,相互合作.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采取一些喜 闻乐见的形式,促使幼儿间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往.可安排一些促进幼儿交往的游戏,让幼儿认真参与,以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四)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创新意识 幼儿游戏的特点(简答或者论述)★幼儿游戏的特点(简答或者论述)(一)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主要表现在游戏的内容,形式,进程等由幼儿自己选择,而不由成人直接控制.(二)游戏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幼儿玩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活动本身,是为了好玩而游戏,除此这外, 别无其他目的.(三)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只要幼儿在活动中具有满足感,成功感等积极的内心体验,就可以说 幼儿具有了愉悦的情绪体验.(四)游戏活动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发展的.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会使幼儿产生遐想,从而萌发做游戏的 愿望.在环境的创设上,注意放一些实物和操作材料,这样,不仅可以为幼儿游戏提供必要的玩具,还可 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游戏中,我们常常能发现幼儿的一些问题,也能看到 一些同伴间的矛盾,冲突等.这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找出一条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从中学习调节自 己的行为.要鼓励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因为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能学会不同的角色间的交往方式,在游 戏中获得群体意识.★定义 定义: 定义 教学游戏:幼儿教师为了实现幼儿园教育的任务,目的,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我们通常把这种活动 教学游戏 称为教学游戏或游戏化的教学.★游戏的功能(简答)游戏的功能: 游戏的功能(一)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游戏是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于想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活动.因此,游戏可以使幼儿 的联想,想象,创造力得到发挥.Page 12 of 14

学前教育学基础

(午餐)四,反思 在不经意中我捕捉到了这个短暂的一刻,也是绽现幼儿创造的一幕.反过来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我 想我们还是得继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首先以幼儿为主体,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首要准则.在上述的案例中教师从头到尾都只是个旁观者, 但幼儿的游戏热情并未因此而减退,反而更加的有规则性.那么,我们的教学中是否也应该给幼儿多点自 由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少些教师的说教,让孩子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于创造的天空呢.其次,应该从幼儿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适宜的进行教学.使幼儿可以将在同一事物中产生的经验建立在不同的体验方式和不同的实践当中.(二)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三)幼儿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作用.(四)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的作用.★怎样使游戏成为

幼儿园的基本活动(222 页 简答)(一)重视幼儿的自发游戏;(二)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三)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 需要 ★自发性游戏(概念):是指幼儿自己想出来的,自己发起的游戏,这种游戏完全符合游戏的特点,最贴近游戏的本质,也是幼儿最愿意玩的游戏.第二节 幼儿游戏的指导 ★注意参与游戏的策略:(简答)1,不干扰幼儿游戏的顺利,正常进行,不限制幼儿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不破坏幼儿自主活动的 特点;游戏案例—— ——我先骑 游戏案例——我先骑 我在一幼工作的时候,记得操场上常常放着很多的扭扭车,一天小阳和冰冰发现了停在操场上的一辆 小扭扭车.他俩几乎同时来到小车旁,都想先骑,谁也不让谁,由此发生了争执.我在一旁平静地观察.不一会儿,小丽也来到小车边,见小阳和冰冰争得不可开交,就建议采用”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方法 来决定谁先骑车,小阳和冰冰同意了,结果小阳先骑.他兜了一圈又一圈,竟把另外两个小伙伴给撇下了.小丽和冰冰高声叫小阳停下,小阳不理不睬.于是,小丽勇敢地挡住小车的去路,冰冰也大胆地拉住小车 的后座,迫使小阳停车.争执又开始了,但没过多久,只见冰冰骑上了车,小丽在数”一圈,两圈……".原来,他们制定了骑三圈后换人的规则…… [评:争车事件中,谁先骑车和如何轮换都是孩子自己通过协商解决的,这一过程是孩子的自我教育过 程,他们从中获得了必要的经验和能力:或学会保护自己,或学会控制自己,或学会以最初的道德认识去 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或学会考虑别人的愿望与要求,并以适当的方式与人合作,等等.孩子在这种自 我教育过程中更自然,更积极,更主动.他们自主,能动地进行价值选择,是非判断和行为控制,达到与 环境相适应的目的, 并促进心智的成熟和社会性的发展.而且, 因为这种学习出于孩子自己的需要和意愿, 且常常伴随成功的体验,令孩子充满成长的欢乐和喜悦.] 2,要能灵活地转换角色.有时,教师是观察者,有时是材料提供者,有时是监督者,有时是游戏的 合作伙伴.总之,教师参与游戏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全随着游戏的发展而变化.3,指导语言应该带有启发性,能激发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引导幼儿去探索,解决问题.提问应有 多种答案和选择,而非只有一个答案.对幼儿游戏的评价应该是正面评价,这样能保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愉悦,成功的情绪体验,有利于 激起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第一节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含义(235 页)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含义(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简答或论述)?(简答或论述 一,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简答或论述)(一)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的教育特点 1,主导活动方面 学前阶段的主导活动是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游戏,幼儿在操作摆弄等活动中获得知识,教师的指

Page 13 of 14

学前教育学基础

导方式是灵活多样的,没有作业和考试制度;小学的主导活动是各种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课是主要的 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固定,有作业和考试制度,学习成为孩子必须完成的任务.2,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 学前阶段的生活节奏是宽松的.游戏时间较多,生活管理没有强制性,没有出勤的要求,教师对幼儿 在生活上照顾的比较多;小学阶段的生活节奏快而紧张,作息制度严格.游戏较少,教师对孩子的照顾较 少.3,师生关系 学前阶段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机会多,时间长,涉及面广,关系密切,具体;小学阶段师生接触主 要在课堂上,个别接触少,涉及面窄.4,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 幼儿园阶段的教师的环境布置生动活泼,幼儿感兴趣的区域活动中,有丰富的玩具和材料供幼儿操及 摆弄,幼儿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的选择游戏及与同伴交往;小学阶段教室环境的布置相对严肃,教师 的桌椅摆放固定,教师没有玩具,学生自由选择活动的余地较少.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 社会及成人对幼儿要求相对宽松,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全社会都认可.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压力小, 也没有来自完成学习任务的苦恼;小学的孩子压力较大,自由少,孩子为了完成家长的期望不得不奔波在 学习中.(二)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阶段性,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儿童的 思维发展,前一阶段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小学后就是以逻辑思维的发展为主.但是各个阶段的发展是 连续的,前,后两个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既保留了上一阶 前 后两个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 段的某些特征,又拥有下一阶段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这一时期教育学上被称为过渡期.两类教育机构都 段的某些特征,又拥有下一阶段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这一时期教育学上被称为过渡期.比较重视阶段性,而忽视阶段之间的过渡,这是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根本

原因.比较重视阶段性,而忽视阶段之间的过渡,这是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根本原因.这渡期(概念):在儿童前,后两个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叉时期.在这一时 二,这渡期(概念): 期,儿童既保留了上一阶段的某些特征,又拥有下一阶段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这一时期在教育学上被称 为过渡期.幼儿园实施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简答)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简答 三,幼儿园实施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 简答)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2,整体性耍f6d?非单项性;3,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 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除了答要点还要进行扩充)四,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论述题 除了答要点还要进行扩充)(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幼儿对小学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为此,幼儿园应当通过各种教育活 动,特别是加强与家长,小学的的合作,来让幼儿逐步了解小学,喜欢小学,最好愉快自信的跨入小学.(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1,培养幼儿的个性 2,培养独立性 3,发展人的交往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3,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下载基础教育学段衔接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础教育学段衔接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基础 感想范文

    是什么决定了现在的你 有人曾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即使是孪生姊妹。这不仅仅是说他们在外貌上有所不同, 更多的是在性格以及个人发展方面......

    《教育学基础》读书笔记

    《教育学基础》读书笔记一 读过《教育学基础》的1-4章。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学习教育学的必要性。通过研读这四章,我对教育的功能、目的、制度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有助于我以后......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定稿)

    受教育者:教育活动的实践对象,即各级各类学生,他既有人类实践活动对象的一般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形。 学校文化: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发展演变过......

    《教育学基础》复习[范文大全]

    第一章 1、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要素: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

    教育学基础(精选五篇)

    2010美术学院教育学复习范围 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学基础 资料

    各阶段著名教育家及代表作:①教育学的萌芽:轴心时代 (公元前800-公元200年)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学记》、孔......

    教育学基础(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 1、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2、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

    滨海中学各学科中小学段衔接工作总结

    滨海中学中小学段各学科衔接 工作总结 2013年9月 中小学段语文衔接工作总结 曲先慧 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是其人生历程的一大飞跃,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次质的跳跃,在本阶段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