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激励机制的具体做法
教师激励机制的具体做法
在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潜能,是办好学校的根本。作为学校领导,应该认识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既是学校工作所必需的,也是可能做到的。教育实践证明,在学校管理中,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正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激励,在心理学中是指激发人的工作动机和行为的心理过程。它是使个体受到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产生和维持一种兴奋状态,而有效地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我们知道,人的智慧、创造力,就像地下矿藏一样,通过科学激励,可以不断开发,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潜能更是这样。因此,我们为了出色地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在学校管理中,应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创新管理方法,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智力和潜能,创造优异的成绩。
建立激励机制,创新管理方法,可以从多方面,多渠道着手。在此,笔者拟就本校管理工作实际,谈谈激励教师积极性的主要做法和体会,以就正于专家和同行。
一.实际“目标管理”激励
目标管理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应是管理上的一种激励方法。近年来,我们在学校处室、职能组、教师个人当中,全面实行目标管理,具体做法是:①制定岗位目标;②层层签订责任状;③总结检查反馈。目标管理使工作任务和责任明确化,具体化,把客观要求变成个人努力的目标,让大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多种需要的机会,使个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增强责任感,努力满足自尊的需要,创造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等,使目标具有主体意义,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目标管理重要的是要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并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获得成功,使目标对每个人都具有吸引力,对人的行为有鼓舞作用。
二.实行“双向选择”激励
在教工中实行“双向选择”聘任制,是把竞争机制引入人事管理,创造了一种富有挑战性,又有一定群体压力的情景和气氛,促使人们心理出现应激状态而提高心理活动水平。我们实行“双向选择”聘任的范围是在处室领导与工作人员、政教处与班主任、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进行,这种“优胜劣汰”的双向选择聘任,增强了教工的责任感,增强了教工竞争意识,打破了人事管理制度上僵化现象,激发了教职工积极向上的士气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三.实行“量化考核”激励
工作绩效评价实行量化考核,是科学公正地进行考核和奖惩的重要因素,它一方面为教职工晋级、奖励及人事调整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对教职工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对教职工的工作起着导向作用,也促进了教职工的心理成熟。在管理工作中,我们学校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量化考评”:①教研组工作量化评估;②教师教学常规工作量化考核;③班主任班级工作“六比”考评。教研组工作主要从常规工作、特色工作、教研成果、工作业绩等方面实行工作量化;教师工作主要从师德、业务水平、备课、授课、作业、获奖、科研等方面实行量化;班主任主要从早读、两操、课堂纪律、卫生、课外活动等方面实行“六比”。考核每学期进行一次,制定量化细目评分表,考核结果归入教工档案。考评工作为了保证评价的效度和信度,我们力求做到①量化细目涉及岗位工作各个主要方面;②量化评分标准突出重点;③教工明确考评目的,积极参与。因此,这项工作产生较好的效果,起到激励作用。
四.推行“拜师学艺”激励
在青年教师中间开展“拜师学艺”活动,也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增强了青年教师的成才意识,促进了青年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青年教师是我们学校的财富,大力培养青年教师,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近年来,我们在青年教师中大力倡导推行“拜师学艺”结对子活动,具体做法是:①规定每一位青年教师(名单由教务处列出)必须向一位老教师拜师“结对子”;②确定培养目标“一年入门,二年上路,三年过关,五年成熟”;③规定形式和内容:a、由教研组落实“结对子”计划;b、召开拜师会;c、拟定符合学科特点的“传帮带”内容,例如每周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各听对方一节课;老教师检查教案和作业;帮助出一份试卷;上好一节示范课;新教师上好汇报课等。此项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新老教师角色意识,促进了新老师工作热情和进取心,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新的教学骨干。
五.实行“奖励、分配制度”激励
奖励制度、分配制度的公平合理往往对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起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我们采取的方法是:①实行工作量津贴制度:按各人的工作量发放工作量津贴,打破“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多干少干不一样;②实行考勤奖励制度,奖勤罚懒;③实行业绩奖励制度,做到干好干坏不一样,鼓励和增强教师“名师意识”。这些制度的实行与“目标管理”、“量化考评”、“双向选择”等制度挂钩,互相密切联系,对促进教工努力工作,积极进取起到有效激励作用。
六.实行“民主管理”激励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我们鼓励教工参与,通过民主管理的途径,组织教师参与学校的重要工作的决策,从而激发教师积极性。采取的形式是:①成立教育教学研究小组,由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督导工作;②实行由教工代表参加的行政联席会制度,教工代表“参政”、“议政”;③坚持教工代表大会制度,参与学校工作决策。这种民主参与制度,有助于形成教师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产生“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情感,使教师对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与学校领导产生目标认同,从而自觉积极执行决策,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维护学校声誉。
七.实行“需要”激励
在管理工作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就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关心教师的生活以满足教师物资生活的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满足教师精神生活的需要,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以满足教师希望得到荣誉、受到尊重的需要。学校领导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能极大地增强学校群体内聚力,形成一种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八.“学校领导影响力”激励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学校领导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广博精深的专业水平,以及领导教工努力干事业的工作魄力,对学校事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事业心和创造性的办学实践,是吸引教工积极参与,并产生愿意跟着干的行动的巨大力量。实际上,领导者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是多角色的扮演者,领导者的管理才能和积极工作的榜样,具有无声的影响力,是激励群众积极性的最有力的手段。
实践证明,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运用激励措施越趋于完善,则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越能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越能得到有效提高。作为学校领导者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总结经验,深入研究探索,为形成管理工作完善的激励机制作出贡献。
第二篇:教师技能大练兵具体做法
学校在推进教师“大练兵”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在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的需要下,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再上新台阶,我们以全县教师技能大练兵为契机,依据《通渭县教体局关于开展全县中小学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方案》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开展“诵”(普通话诵读)、“书”(规范汉字书写)、“作”(教学课件制作)、“说”(说课)、“教”(课堂教学)、“评”(课堂观察与评课)、“礼”(教师礼仪培训)、“专”(学科专长)、“学”(学现代教育理论)九个系列活动,采取分步实施,分模块达标的原则,充分利用有效的研修方式开展练兵活动。下面从以下各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练就扎实基本功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立足校本,把大练兵活动作为校本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载体,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技能练兵活动。按照活动的安排部署,充分发挥校内外教师资源及其他教育资源的作用,分阶段、分层次、分对象地开展训练,举办具有学校特色的活动,合理布置培训作业,督促教师练兵,提升活动质量和水平,确保练兵活动落到实处。
如我们对教师书写基本功的要求包括以下四点:笔画清楚、规范正确、匀称有力、熟练美观。为此,学校教师每天钢笔书写一页A4纸规范字笔画分解,而书写的钢笔字由教师们专门挑选容易写错笔画的字,将字一笔一划的分解开来。这样在练字的同时也让老师们的书写顺序更加规范。在此基础上,每周书写一张毛笔字,每月书写一张钢笔书法作品。学校随时将教师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平台。再如,为了深入开展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培训项目“诵”,自开学起,学校每周举行升国旗活动时安排教师进行3—5分钟的经典诗文赏析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开展师生读后感征文大赛等一系列有趣的读书活动。从而引导广大师生去赏析经典诗文,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
在大练兵的技能培训过程中,学校教导处对教师的基本技能训练进行月检查评比,将评比结果记录在册,做教师教学业绩的一项积累。我们注重加强教师的岗位专业能力必练模块的训练。如每周一篇教学反思、每周一次自学并撰写自学笔记、每周参加一次集体教研、双周一次集中业务辅导、双周一次的班主任培训、每月一次教学比武活动,使教师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二、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理论水平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我们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师业务技能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抓。本期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研修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研修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研修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研修,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参加培训、外出学习观摩,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其他成员传达先进思想、理念,做到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在“目标导学”课堂模式的研究下,深入开展课堂教研活动 1.重温课标,通读教材,确定研究课题
今年寒假中学校就布置老师进行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的重新学习,并要求写好学习笔记,做好重点内容摘录和记忆。开学后又利用第一周、第二周的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了“重温课标,通读教材,制定课题”的活动。各教研组组长带领老师们就假期自学《课标》的情况进行交流,并结合学期初的学科教材分析在组内进行教材的通读。重点结合教师平日教学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确定本学期各教研组的研究课题。学校将本学期学校的研究重点,如“目标导学课前预习模式研究”、“目标导学课后拓展模式研究”、“分层教学研究”等贯穿到各教研组的课题研究计划中。
2.领导干部深入教研组,加强有效集备和有效教研的引领 开学第二天学校领导就开始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随堂听课、参加教研集备活动,根据课堂调研发现的问题,教导主任第二周进行了教师集体备课模式业务讲座。重点进行了“学校集备模式”、“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如何进行“当堂达标”、如何分层教学、分层作业教学的培训。要求每位教师每单元的教学必须在备课组通过集体备课后方能实施,集体备课仍然坚持主备、自备、讨论、施教、反思五个环节进行。讲座后领导通过参与集备、抽查集备组活动情况、活动记录等形式,力求使集体备课真正发挥效能的最大化,从而使“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实施得到保证。学校重点提出加强分层教学的研究,要求在二次备课中将分层教学设计和分层作业设计、课后反思用红色字体标注并加粗,先从形式上引领老师自觉地进行分层教学。下一步重点进行分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根据学校研究主题,各教研组长带领组员按照主备——自备——讨论——施教——反思五个环节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并推荐一名组员执教展示课,学校每周计划中列出安排表,对参与上课、听课情况进行反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活动前学校教导主任进行了如何评课的讲座,结合目标导学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听课要求,关注目标的设定、目标的达成度、学生的参与度等;并细致讲解了根据学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制定的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填写方法。每位执教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评,全体参与教师进行互评,评价表由教导处存入档案,教师课堂教学成绩纳入绩效考核中。
2、学校对所有的教研组展示课进行了全程录像。目的有三:第一是作为学校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案例存入档案;第二是存入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为其他教师提供范例;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教师个人观看录像写实录、教研组成员边观看录像边评课,有的放矢地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本次展示课的另一个关注点是分层教学的研究,既关注课堂中分层教学的实施,更关注学生作业教学的分层实施。本学期学校把分层课堂教学作为一项重要课题加强研究,努力凸显分层优势。要求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做到目标分层,讲授分层、作业分层、考核同层与分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我们将把分层教学研究落实到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学校建议语文教师,要课内外相结合,扩大学生阅读量,夯实语文基本技能,在“多彩语文”品牌的带动下,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多彩发展。英语教师要利用早读与外教课时间强化语音、语调的训练与纠正,加强单词与语篇的识记与积累。数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强化思维与空间能力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努力把分层教学打造成我校的一个品牌,以期达到优秀生更优、中等生稳定、学困生进步的目标。
四、以网络教研为突破口,让练兵岗位步入轨道
我们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训练,让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利用业务学习或教研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网上教研、网上命题或网上备课。让岗位练兵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相结合,让教师在高效快捷的信息状态下吸纳有利的资源而更好的为教育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通过网络研修,给老师们搭建了一个与省内外知名专家近距离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老师们在学习如何使用远程研修程序后及时登录培训频道,观看网络视频,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经验,并就某个话题与专家们面对面交流,展现了学员们高度的研修热情。培训后,老师们积极展开讨论,认真撰写作业,研修组长精心批改作业。通过完成作业,老师们将所学知识内化、吸收,进一步提升了自身该方面的能力。丰富的研修内容征服了老师们的心,让老师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专业有了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为教师今后的学科教学指明了方向。远程研修活动是教师学习学科素养、提升专业化水平的良好契机,活动后,部分青年教师撰写了学习感言,抒发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他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自己在教学方面思路更加清晰,深切感受到远程培训带给老师们的方便、快捷和实效,也有信心在研修路上留下扎实的专业成长的足迹!
探索有佳境,练兵无止境。岗位练兵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训练活动,是提升教师专长的有效方式。让我们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创建特色,形成机制,为打造一支具有专业能力而全面发展的教师群体而不懈努力!
第三篇:教师继续教育激励机制
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激励机制
激励既激发、鼓励,也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人感到在组织内,能够“人有所用,力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赏”,自觉努力地工作,作出突出的业绩。随着科技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人才的竞争已成为科研单位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此,为了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激励正越来越广泛地被融入现代管理和经常性的政治思想工作之中。
1、建立和完善保教人员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作为学校,学生是最基本的事业。多出成果、出人才,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研究所发展之本,力量之源,是一个单位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在小学,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往往是一个幼儿园的核心。拥有一批站在学科前沿的带头人,对于争取课题项目,确保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后继有人,使研究所在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地位,起着决定作用。因此,面对激烈的竞争,要练好内功,完善自身机制,树立“以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保教人员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稳定科技人才队伍增强研究所综合实力。
2、教师的需求层次分析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层面上的,也有精神层面上的。这两个层次的需要在各种条件下其强弱对比会发生转化。当人的物质条件较匮乏时,其主要需求是物质方面,而当人的物质条件有相对的保障时,精神需求就成为主要需求。从科研
人员的需要特征分析,应该是物质和精神并存的需求结构,可归纳为:所组成的完整的系统。激励机制的内涵是很丰富的,要创新不要照搬,要不断地探索和进化,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特点,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稳定和吸引·人才.有利于教师发挥潜能施展所长的一整套激励机制。生存需要。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生活和物质安全保障方面的需要。教师有追求与付出相适应的物质收入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能获得充分施展自己才华和研究潜能的时机、场所和条件。教师普遍存在事业心、价值观和尊重的需要。对于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精神激励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心理。有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希望为自己热爱的科研事业献身并获得成就。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精神需求就越敏感,越强烈。不断学习的需要。教育理念知识的日新月异,激励着保教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为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自身人力资本的增值以及为将来更好地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针对教师实际需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认识觉悟、不同的价值观与奋斗目标,因此,激励手段的选择和应用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要,采取多种激励机制,这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机制的建立具有全局性和长期性,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当一个学校的发展不是依靠某个人而是依靠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有序地推进时,这就意味着走向了成功的轨道。基于对教师的需求分析。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措施:.
3.1 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
分配制度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平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如果人们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感到自己的报酬合理,就会获得公平感,就会心情舒畅,加倍努力工作。因此,就要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人员采取不同的考核与分配办法。改革以来,我们所实施了一套新的分配机制,就是鼓励保教人员通过争取课题和研发项目等,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使收益与业绩挂钩。体现了报酬向科研一线人员倾斜的政策。同时,对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奖励,要逐步完善保教人员的贡献、业绩与报酬完全对等的分配制度,使保教人员辛勤的劳动得到有效的激励,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潜力
3.2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激励机制
科学的绩效评价是建立在合理考核、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失去实事求是、公平合理等前提条件下的激励,不但起不到正面作用,还会挫伤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一是建立机会均等的竞争机制。从人的需求而言,如果能够给每个人以均等的竞争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样是对人的一种激励。二是要充分把握教师的心理需求,建立适度的人员流动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流动机制是保持研究所活力的有效手段,是激发人的潜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为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流动机制。其目的不是“下岗”和“分流”多少人,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是建立合理的考核与奖惩机制。奖惩是激励的主要手段。客观、公正和恰如其分的运用,对我们的工作会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在考核中需要对科研
人员的工作有客观的评价,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使激励发挥更大的效能。
3.3 建立终身学习的开发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学习已成为教育个人发展的重要条件。这也是多年来学校支持和鼓励教师攻读在职本科以及各类岗位培训的动因。从今后的发展看,一方面要根据研究所发展战略和工作岗位的要求,建立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培训、进修和锻炼,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要根据实际工作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进行终身学习,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为今后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富挑战性的工作进行知识的储备。
3.4 建立和完善和谐的科研工作环境激励机制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留住人才的关键。根据教师的个人兴趣、专业特长和能力,尽可能地为其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和舞台,不断创造条件,优化教师工作、生活和学术环境。一方面要使教师认识到从事的科研工作的社会价值.产生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激发其潜能和工作热情,实现其自身价值。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任何有效的激励都应考虑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要不断完善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通过民主参与管理、学术交流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等活动.形成一种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为教师的成长创造宽松、和谐、竞争向上的环境和氛围,构建和谐的研究所。激励机制应该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有效的激励手段。
教师继续教育激励机制
2013年9月
第四篇:党总支具体做法
药学系党总支现有2个党支部,教工支部与学工支部,合计党员11人,近些年来,我们党总支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争做“创先争优”活动的排头兵。通过发挥班子核心作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提高干部员工素质等做法,促进了党总支各项工作的全面提高,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抓组织,在加强班子建设,发挥班子核心作用上下功夫
经过实践,我们认为要打造一流队伍,和谐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起着决定性作用。药学系党总支大力加强支部领导班子建设。做到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充分发扬民主,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政令畅通,班子成员在大是大非面前讲原则,小事面前讲风格,凡是方针政策性的大事,全局性的问题,重要岗位的推荐,干部的任免和奖惩等重大问题,都能严格按程序办事,由党总支集体讨论决定,不搞“一言堂”,充分调动了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抓关键,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上下功夫;
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关键要抓好“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根据两个支部党员数量分布情况,按照学院党建管理要求,认真落实好一会一课制度,通过开好一会,不仅规范了基层党支部日常工作,而且还研究解决基层队当前存在的影响和突出问题。上好党课提升了党员素质和觉悟,增强了党员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总支要想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关键要选好配强支部书记,发挥带头人的表率作用。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第五篇:新课改具体做法
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大力推进新课改
——南阳市第四小学新课改具体做法
开学以来,我校认真落实区教体局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把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作为我校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多策并举,不断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教师开展新课改的能力,现将我校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 成立课改小组
去年秋期,我校就成立了由张士升校长任组长,3位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领导、各学科组长为成员的“新课程改革”实施领导小组加强对全校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指导。领导小组带领全校教职工,在认真学习区教体局、教研室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使我校的新课程改革稳步扎实推进。二. 营造课改氛围
为了使老师们牢记语文“以一带多”教学模式和数学“双分管理五步教学法”的各个环节并熟练掌握操作要领,我们把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图制作成版面张贴在学校橱窗及每个教室。本学期开学后又把这两种课堂教学模式的详细操作流程印发给每位教师,各教研组进行集体研讨学习,努力达到人人熟记模式,人人掌握操作要领。不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在全校形成了“人人关心课改、人人支持课改、人人参与课改”的氛围。
管理先行,实施“双分管理”,在学生中营造氛围。上学期,我们要求各班教师依据“双分管理”分组操作办法,在开好“三个会议”(行政传递会、学科团队会、教师团队会)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了分组,逐步实施“双分管理”。本学期开学后,我们要求老师根据上学期期末测试成绩,对小组进行了微调,继续推进“双分管理”的实施,切实发挥管理的作用。三.细化教学管理 本学期,我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规范科学、精细实效、注重过程、调控改进、追求卓越。
(1)备课:对于备课要做到“两个准备”即课前的“无形”与“有形”的准备。“无形”的准备就是要求每位教师认真研读课标、教材、语文“以一带多”教学模式和数学“双分管理”教学法,有效驾驭课堂。语文教师要读好文本,会背所有古诗文篇目,会背要求学生会背的文章,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本学期3-6年级数学教材统一进行了较大的改动,面对新教材教师要通读各阶段教材,把握教材体系,准确把握知识重难点与学生的起点,学生要做的题目教师必须先做一遍。“有形”的准备主要是备好精品教案(电子教案)及课本教案,统一按语文“以一带多”教学模式和数学“双分管理”教学法进行备课。(电子教案统一上交)
本学期我校各班都安装了电子白板,电子白板的应用改善了课堂模式,提高课堂了效率,同时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的电子课件,学期结束后以年级为单位上交课件存档,做到资源共享。
本学期对教案要实施三个层面的检查。一是平时的随机抽查,平时随机抽查以一个年级或一个学科为准;二是教研组长督查,教研组长要及时督促本组教师及时书写课本教案;三是月检查,每月月末对所有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每次检查结果都做好详实的记录,作为学期教学质量考核的依据。
(2)上课、查课:每位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我校的“教学质量考评细则”中关于上课的具体要求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学校将做到严格的检查落实。做到按本人的教学计划上课,按时上下课,课前落实“候课制”,提前两分钟到教室做好上课准备,上课不带手机,不接打电话,不擅自离岗。各学科教师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到课堂高效、实效。课堂要体现“活”,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多关注“学困生”和“潜能生”。语文课要重视学生“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数学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教学。加强写字教学,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书写大赛。
学校将通过“查课”、推门听常态课等形式对教师的课堂进行检查,上学期在查课中有个别教师上课迟到、中途脱岗,随意调课等现象,本学期学校将加大检查力度,将上课检查结果记入教学质量考核中。
(3)作业布置、批改及检查: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教育部公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严格控制作业量,布置作业要遵循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增加兴趣的原则,课堂作业数量要适中。作业的批改要及时、准确、精细,评价要恰当,杜绝讽刺、挖苦性评语。本学期学校将在以往检查项目基础上,重点检查学生整体书写情况,检查结果计入教学质量考核中。
(4)辅导:本学期,按照分工要求教师早、午读及时到位。严格杜绝辅导无计划、无内容,严防纪律差、随意性等现象,辅导重点是提高学困生的学业成绩。学校将严格做好早、午读的检查与记录。早午读分工: 每周一、三、五 早读和二、四午读由语文教师负责,每周一、三、五 午读和二、四早读由数学教师负责。
(5)、认真落实卧龙区教研室的听课、汇课和反馈制度。三种制度是学校落实课堂质量重要手段,本学期继续抓好落实。中层以上领导每周听课不少于6节,每位教师要及时参加组内听课、校内听课、和外出听课,听课节数为18篇。业务校长负责每周听课情况的汇总反馈,给老师们创建高效课堂提供理论实践导向。
(6)、做好教学指导工作,每一位中层以上领导要及时深入分包年级进行听、评课,指导课堂教学,确保所负责的年级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四.加强教师培训 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所以,我校加强了对管理人员、教研人员、任课教师各个层次的培训。
我们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开学前,首先组织所有中层人员学习新课改理论和我区推广的两种教学模式,对所有中层人员进行任务分工,分包到年级进行业务指导,明确各自职责(一年级:谷大庆;二年级程筝:三年级;:张玉荣四年级:王晓丽;五年级:刁玲珂;六年级:王玲);再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为期3天的新课改理论培训,要求他们认真学习,深入反思,凡在课堂上不能运用教体局提倡的两种教学模式,将在学期绩效考核中进行一定的量化。五.强化集体教研
重视集体教研,围绕课堂教学开展各种教研活动,突出教研的实效性。
1.课前“微型”教研
以学科组为单位,课前同年级组集体交流,对同一节课进行知识梳理,明确思路,统一教学流程。“微型”教研突出了及时性,实用性,打破了“单兵作战”的弊端。
2.周四集中教研
每周四为我校的集中教研日,以大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材解读活动,教研组长主持,人人发言,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记录。
3.课例研讨活动
每学期,我校都会开展各项课例研讨活动,本学期,根据教体局和教研室关于在全区开展“以一带多”、“双分管理教学法”优质课竞赛观摩活动的具体要求,我们开展了“新课改”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后附方案),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要求人人参与。每周二至周五上午,进行语数两个学科的课改观摩课,每天下午进行其他学科的课改观摩课。学校组织各教研组长和中层领导组成评课小组,对每一位教师进行评价,打分。活动结束后,按一,二,三等分别给予不同的奖励。
每节课后,我们都会组织听课教师对每节课进行研讨,做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进行评课,要求对照两种模式实实在在的找问题、提意见、献计策,不流于形式,切实发挥评课的功能,突出教研的实效性。
评课小组
周一:张士升校长 王 玲副校长 周二:谷大庆主任 张建省主任 周三:刁玲珂副校长 李 定主任 周四:王晓丽副校长 罗 丽主任 周五:张玉荣主任 程 筝主任
总之,面对新课改我们从领导到教师自上而下齐行动,学习新理念、新模式,不断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创造性开展各项教研活动,精心打造高效课堂,不断提升教师开展新课改的能力,促使新课改不断向前推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