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名师”到“明师”(精选)
从“名师”到“明师” ——记初一学部赵磊老师
潍坊广文中学 闫洪亮
在上学期的学校教育教学诊断中,孩子们给赵磊老师纷纷点赞。数据显示,赵老师课堂的欢笑指数的确很高,“幽默”似乎成了他的重要课堂标志。
仅此而已吗?快乐课堂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深入了解之后,我们发现,赵老师课堂的转变,只是他整个教育转型的冰山一角罢了。
作为80后的年轻老师,10年前,在语文学科专业方面,赵老师已连获教学大奖,是颇有些名气的“名师”了。而近年,他将师者的自我实现,时时处处,点点滴滴,落实在孩子们的进步和发展上,知行合一,实现了教师转型、教学转型的华丽蜕变。
由热爱生发,他的课堂上洋溢着快乐
在开学之初学校的教育教学诊断分享会上,赵磊老师在谈到自己的课堂幽默风格时这样说:“我想,我的幽默是表象,快乐只能根植于热爱,由热爱生发出的慈悲心,它可以提供给我不竭的精神力量,让我的课堂永远洋溢着快乐,充满着生机。”
只要站上三尺讲台,赵老师总是热情洋溢、滔滔不绝。他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创设情境,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自由穿插。他的课堂嬉笑怒骂,皆成风格,泪点笑点,真情流淌。孩子们身临其境,感触真切,他们这样说:赵老师上课幽默、有趣,能够激发我对语文的兴趣;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吸引着我,使我欲罢不能;听赵老师的课比打一天游戏都过瘾;赵磊老师是我本学期最喜欢的老师„„
在我们和赵老师的交谈中,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们不容易啊。我们做老师、做父母的常常对孩子们说过去生活如何如何艰苦,自己学生时代如何如何艰难,可赵老师说每一代人都有自己成长的苦恼和生存的困境,现在的孩子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习题,考不完的试卷,他们面临的竞争压力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大。我们做老师的,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开心也是上课,不开心也是上课,为什么要不开心?活在当下,当下快乐,才是重要的。
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书》中写道:这个世界上不管有什么样的喜悦,完全来自希望他人快乐。赵磊老师希望孩子们快乐,他就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即使是深奥、严肃的话题,也总有办法让课堂变得多一点风趣、多一点轻松、多一点快乐。课堂即生活。一节课一节课地快乐下来,生活和人生也就变得有情趣了,美好起来。这源于个人性情,源于知识和智慧,更源于慈悲仁爱的情怀。
让经典引领,他的孩子们内心强大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赵老师与初一17、18班的孩子们一起,开展了一项“每日《论语》”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每天完成5则《论语》的诵读、抄写和读后心得,师生们在微信群里共同交流。在谈到为什么要开展这项活动时,赵
磊老师说:“我是一个男老师,是严父而非慈母,我很少主动和孩子去说一些鼓励的话。我一直觉得,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当然更不是批出来的。任何人的成长只能源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教育的真谛就在于唤醒孩子向善、向上的本性,而《论语》就是这样一粒火种,它可以点燃孩子的生命之火。”
赵老师还讲到班上一个孩子,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学期,这个孩子过得并不轻松。刚入学时,她的成绩很优秀。但在接下来的班长竞选中,她落选了,后来班级“民主生活会”中,又有同学反映她的问题,这让她心理包袱很重。期中考试,她的成绩退了十多个名次,脸上笑容也少了。如何引领孩子走出阴霾,让阳光重新照进心灵就成了摆在面前的课题。他没有去谈心,或是讲道理,因为成长无法代替,跌倒只能靠自己爬起。赵老师就给孩子推荐了林语堂《苏东坡传》和老舍《骆驼祥子》,让孩子在这两种性格、两种人生观、两种人生轨迹的对比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在深入的阅读之后,这个孩子在读书笔记中这样写道:“苏东坡已死,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免有打击与失败。为何不尝试着用双手,自己创造出生活的希望呢?”
在接下来的体育节中,这位同学和班里其他三名同学参加了4×100女子接力并获得了一等奖;在艺术节中,她领舞大合唱《good time》,带领全班同学夺得“最佳风采奖”。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位同学都很安静、很自信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期末考试她的总分突破700。是勇敢、坚强的人生实践,让她不断地直面挫折、挑战自我、体验成功。而这也正是赵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经典的初衷。
读书节期间,赵磊老师的“四书选读”“国学大讲堂”往往都是座无虚席,他风趣幽默的解读,让孔子走下神坛,走向孩子们的生活,“以孔子为师,与孔子为友”,让同学们从孔子上学下达的人生实践中汲取成长的动力之源。
佛家讲“功德无量”,拿我们的教育生涯来说,因为我们的存在,因为我们的帮助,使一个孩子能够回到正确的人生轨道上来,功德是非常大的。儒家讲,没有关起门来的圣人,人都是在与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孤芳而不自赏,甘心情愿俯下身子来,为孩子们做点该做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共同历练,共同体验着教育的美好和生命的愉悦。
在当下践行,他和孩子们幸福成长
广文十年,见证了赵磊老师的“三十而立”,见证了他从一个“名师”到“明师”的蜕变。何谓“明师”?就是对自我的人生意义有着明晰的觉悟,对教师的职业意义有着准确的定位。赵老师在他的《<论语>备课札记》中这样写道:何谓“三十而立”?这个“立”,不仅仅是成家立业的意思。我觉得这个“立”,在很大程度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立场”,也就是为人处事的大原则,有了这个原则,人就不会迷惑,就不会恐慌,就不会患得患失,就不会人云亦云,就不会随波逐流,就不会茫然不知所措。何谓“四十不惑”?这个“不惑”,不在事理,而在情感。十五岁的志向,三十岁的立场,在“志于学”的路上,还会有起伏,还会有动摇,还会有疑惑——为什么我要做君子?为什么我要做得这样辛苦?面对着世俗的纷纷扰扰,年轻的心还会悸动„„
每当我们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发自真心的感动,因为我们看到了赵磊老师的改变,看到了讲坛之上指点江山的他和讲坛之下俯身耕耘的他的完美整合。
年前学部放假会上,学部赵主任工作总结时说:“十七班负责二楼到三楼楼
梯的卫生,赵磊老师和值日同学每天都是最早到位的,一些拖不到的边边角角,同学们都是用抹布擦得锃亮。”而赵老师真诚地说:“我们只是做了一点我们应当做好的事情,我们每个班的老师同学也都是这样做的。在这一点上,我们真的应该向陈主任、郑明梅、王国芹老师学习,这些老大姐们每天都是早七点、晚六点,教育学生苦口婆心,备课上课一丝不苟。她们用自己的行动一点一点地影响着、改变着我,让我懂得了谦卑,学会了敬业。”从这些话语中,我们感悟到赵老师真诚的心怀。他说,早上关门从家里出来,认真也是一天,不认真也是一天,不管事情大小,用去的都是我的时间,都是和我的生命相关联的,今天就是我剩余生命中最年轻的一天,因此,我要好好把握,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年华,对得起我在广文的这段日子„„
在与同学们的同题作文《这就是幸福》中,赵磊老师这样写道:你要问我什么是幸福?我说:当我坚持跑完最后一圈,看到阳光正从云彩的间隙洒下来,大汗淋漓过后,那种酣畅便是了;当我伏在电脑前,写完最后一句《论语心得》时,推开门,看一眼窗外满天的星光和正在熟睡中的孩子,那种满足便是了;当我挥洒自如,课堂上笑声不断,下课铃声响起,看到孩子们意犹未尽的眼神时,那种得意便是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赵磊老师说,这三尺讲台,这辈子我站定了。
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
从“名师”到“明师”,从关注自我,到关注学生,赵磊老师的成功转型,告诉我们:没有人都够把你变成什么人,除非是你自己想成为那样的人;任何成长都源于内心的觉醒,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就会生发出向上向善的力量,我们的生活也必将充满阳光和快乐。
第二篇:从“明师”到“名师”
教师成长:从“明师”到“名师”
郭 道 胜
(章丘市教育体育局教科所 山东 章丘 250200)
本文发表于《当代教育科学》2015年第四期
如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名师培养工程”如火如荼,的确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名师”,顾名思义是出了名的“有声誉”“名望高”的教师,在教学技艺方面,“名师”的确比一般教师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因为有一定的成绩,在一定区域内也颇具“声誉”。但是,也有的“名师”还不是“明师”。
最近,某地举行教学能手评选,其中一个环节是现代理论考试,参加者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修学校、特教学校等200名优秀教师,他们都是经过学校严格考核推荐,逐级选拔后确定的,其中也有许多被学校或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名师”,他们应是该区域“最优秀”的一个教师群体。我有幸参加了此次阅卷工作,事后通过对教师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教师对一些基本教育理论的通晓度还较低,许多常识性知识还一塌糊涂,整个考试的得分率远远低于60%,其中有一题目的得分率最低:请将下面近现代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和他相关的理论用连线连接起来(8分,每题1分):
苏霍姆林斯基 有意义教学理论 赞科夫 全面和谐发展理论
巴班斯基 元智能理论
奥苏伯尔 发展性教学理论
布鲁姆 最优化教学理论
加德纳 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纳 “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 结构教学理论
以上内容,对于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和善于学习的优秀教师而言,应该是小儿科的内容,应信手拈来,得分率应在80%以上。但是最后测试结果却是一塌糊涂,得分率低于30%,0分的大有人在。具体情况统计如下:
总人数
平均分(X)X ≥5分分≤X<3分 3 分≤X<0分 0 分
200人
2.31
9人
63人
115人
13人
以上这些教育家,他们把毕生的精力投身于教育理论研究,其成果对促进教育发展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如果教师认真学习并运用这些研究成果,可以明晰思路,少走弯路,有效地促进自己的工作。
但是当看到测试结果的时候,我对他们的“名师”称号产生了怀疑,因为作为一个“名师”,首先要成为“明师”。现在作为一个教师,连最起码的“教育理论知识”都不知道,怎么能成为“名师”?
日前,我还审阅过几位“名师工程”人选的课题研究报告。我认为,既然是“名师”课题,理所应当比一般教师水平要高。但是,当我看到他们的所谓研究报告时,其水平竟令我汗颜:观点不清,思路不明,论据不足,逻辑混乱,常识性错误频频出现,文本格式也杂乱不堪,既体现不出较高的理论修养,也显现不出扎实的研究功底……其表现与“名师”称号大相径庭。的确,现在有相当部分“名师”,理论修养还偏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一些基本的教育原理还糊里糊涂,对许多现代教学思想还缺乏认知;缺乏学习、研究、反思、创新精神,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方法策略,更没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他们是“名师”,但还不是“明师”。由于“明师”太少,于是也正好印证了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愚鲁”行为:题海战术,强教强压,把习题当成常规武器,把考试作为制胜法宝,“作业和考试”当成了提高分数“唯一万能的工具”,于是许多孩子就变成了干枯“题袋子”,成了“考试的机器”。
那么,什么是“明师”?
在《韩非子〃五蠹》中曰:“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它的意思是“熟悉学术就可以成为高明的老师,成了高明的老师就会得到名望和荣誉”。从中可以看出,明师即“高明、贤明”之师。教师要先要成为“明师”,才能成为“名师”。教师要成为“明师”,首先要成为“明白之师、明理之师、明德之师”。
作为“明白之师” ,首先要全面系统、准确无误地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要成为响当当的“经师”。黄宗羲曾云:“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作为教师应当广闻博识,厚积薄发,能游刃有余地应付学生求知的需要,应从“精”、“深”、“博”等方面构建自己的知识大厦。①精:老师要全面系统、准确无误地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力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如果一名教师不能精通自己的专业,或浮光掠影,或一知半解,那是十分危险的。“以己之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②深:就是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比学生高出几筹,深入几分,教师要讲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挖掘出隐藏在教材背后的学生自己阅读而未发现的珍奇异宝,还要还学生打开科学的视野,指出有待于学生的双手去发现的科学的秘密,依此激励激发学生。③博:教师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广泛涉猎,做到教一知十,教一知百,教一知千,不但要有“一桶水”“一缸水”,应该是长流水;教师要研究相邻学科,文科教师要涉猎数、理、化、天文、地理、生物等自然学科的相关知识,理科教师要涉猎文、史、哲、政治、经济等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所有的教师都应懂得人生的 4 哲理、社会规范和音体美的基础知识。只有具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能有效地塑造学生的灵魂,养成他们良好的文化素质。
作为“明理之师”,就是教师不但要做一个实践者,而且要成为研究者。我们不奢求教师当一位名声大噪的大师,只希望在平实的岗位上,踏踏实实,以启发学生领悟天下道理为根本,授学生以“渔”,努力做到因材而施教,打破千篇一律地打造标准化程序,尽量创造更大的空间任由学生遨游。作为一个“名师”,不是用力气“教书”,而是用智慧“教学”; 不但善于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还要形成自己的教学系统,具备自己的方法策略,彰显自己的风格特色;不但要“干得出成绩”,而且还能“说得出道理,写得出文章”;不但勤于低头拉车,还要有敏锐触角,善于接受先进的信息和技术,促使自己走上快车道,所以首先要成为“明师”。因此,作为一个优秀教师应当自觉地通晓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有关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以及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并努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教育哲理的形成、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要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因此,教师要实现长足发展,首先要先当“明师”,再当“名师”。否则,极易滑入“庸师”的泥潭。
作为“明德之师”,就是教师不但要做“经师”,还要做“人师”。俗话说: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这种教师既有德又有才,业务 5 知识扎实、系统、渊博,专业技能熟练、全面、高超,实践经验丰富、科学、创新,且具有高尚的师德。这种教师矢志不移地把教育学生当作自己人生目标,既充分体现教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也能体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高尚品德。的确,他们既是求知的楷模,又是做人的表率,能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身正是范。
教师如何成为“明师”?
首先要善于学习。“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只有教师善于学习,才能培养出会学习的学生。”作为“名师”,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教师,要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要学习新的思想、理念,要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不但要用理论指导实践,而且还能通过实践丰富思想。教师在精通自己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广泛涉猎,研究相邻学科。不但要学习教材教法,所有的教师都应懂得人生的哲理,社会规范和音、体、美的基础知识,还要学习自然、经济、科技等知识。只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能有效地塑造学生的灵魂,养成他们良好的文化素质,并培养出善于学习的学生。
二要勤于积累与反思。在现实中,许多教师的实际情况就是:不善学习、不善积累,不善反思,不善总结,也有许多教师说了就忘,写了就扔,到头来两手空空,满脑空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下来,没有自己的教学系统,缺乏自己的方法策略,更没有自己的风格特色,最后在职业的疲倦感中度过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教师要通过反 思,修正不足,完善自我,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突破,创造辉煌。
三要从“教研”走向“科研”。教研是指对教学工作的研究,它是在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学科教学中具体的教学现象和出现的实践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这种教研其实就是学科教学研究,它是具有群众性、普及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研究活动。科研则是以教育理论为武器、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并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取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如果把教学工作比作种地的话,一般教师(教研)往往局限于如何种地(选种、施肥、浇水等具体的劳动过程),而科研不但要研究优化种地的方法,还要研究如何改良品种,如何提高肥效,如何高产等方法规律。因此,教研是基础,科研是提升,他们两者不仅是教育管理的两个抓手,也是促进教师从“经验型”走向“专家型”“学者型”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必须从教研走向科研,把教研科研有机融合,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向教研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益,既立足实践,又研究方法规律,应当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只有在这样的结合中,教师才能走上专业成长的快车道,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明师”,也一定会成为“名师”。
教师要先做“明师”,再做“名师”!
作者简介:
全国首批“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指导教师、山东省教科所兼职研究员。曾荣获“山东省优秀教师” “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二十余项荣誉称号与奖励,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出版专著3部,现为章丘市教育体育局教科所所长。
联系电话:***
邮箱:sixiangzhe386@sina.com
地址:山东省章丘市龙泉大厦教育体育局教科所
第三篇:欲成名师,先为明师
欲成名师,先为明师
熊芳芳
【非常有幸能参加2018年深圳市盐田区中学名师、名班主任高级研修班为期两周(7月8日至22日)的北师大培训学习,局里领导高瞻远瞩,讲座专家声名赫赫,进修机会实在难得。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持续发展。】
此次培训的主题是“名师成长”,如果要谈心得体会,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欲成名师,先为明师。”“名师”的成长轨迹应当是先“明”而后“名”。欲成“名师”,必须先做“明”师,即“明白”之师、“明辨”之师、“明天”之师。“明白”就是通晓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科知识技能,明确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明辨”就是明辨是非真伪,不迷信权威,在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消化吸收百家之长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独特的理念;“明天”就是要有前瞻的视野,能够带领学生走向未来。成为“明白”之师相对容易,要成为“明辨”之师,不盲目跟风人云亦云,需要的则不仅仅是智慧和勇气,更需要教育情怀甚至职业信仰;要成为“明天”之师,则需要有广阔的视野,敏锐的预见性和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从“明师”到“名师”,至少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撑:知识与阅历互补,智慧与情怀合一,实践与反思并举,头脑与心肠兼具。
知识与阅历互补
01
尼采曾经发出这样的质问:“他们必须给每个对课程有兴趣的学生上课,并且日复一日,有固定的钟点。请问,一个哲学家真的能够良心坦然地承担起这一责任,每天都有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吗?”
哲学家面临的问题,也正是我们教师面临的问题:我们每天都有可以教给学生的新东西吗?孙绍振教授曾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冒险、颠覆、另辟蹊径、洞察本质、探索神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如同14号上午王建宗老师所说,人的天性具有“向学性”,求知是健康人类的天性与本能。我们的课堂如果不够丰富鲜活,而是一潭死水一成不变,或者永远停留在一个平面的世界,它就疏远了学生的天性。疏远了学生天性的课堂,也必被学生所疏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历人生百态,看遍万千风景,当我们的知识和我们的阅历形成了互补,我们的底蕴足够厚重了,内涵足够丰富了,灵魂足够芬芳了,视角足够多元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就足够精彩,足够有魅力了。
所以我们需要如9号上午钟秉林先生所说,迎接教育的种种新挑战:高考改革的新挑战、网络教学的新挑战、STEAN教育新挑战、教育国际化新挑战等等,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知识包括很多种,有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学情知识、教学知识等,12号上午吴琼老师说:“我们真正欠缺的是学科知识和课程知识,而不是教学知识和学情知识,好的课堂不是靠各种花招和方法(这个容易),而是以它的深度和高度让人震撼。长期以来,困扰和制约我们的是学科知识和课程知识。”
对此观点,我深为服膺。王尚文说:“语文教学的弊病,我以为病象虽在‘教学’,而病根却往往是在‘语文’,‘语文’缺乏一定的根底,‘教学’往往会越研究越糊涂,甚至远不如不研究好。”也就是说,教学设计的方法技巧是次要的,有时候方法技巧的东西研究得越多,越容易迷失在种种误区之中。如果教师自身的学科知识和课程知识不够扎实,课堂教学就一定会出问题。
阅历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若不曾经历家族的盛衰和人生的幻灭,曹雪芹如何能够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若不是从小康跌入困顿,鲁迅也不会看见世界的真相与人生的真相;曾经以《野火集》等作品在台湾掀起一股“龙卷风”的豪气万丈忧国忧民的龙应台,自己做了母亲之后,竟然也变得柔情万种,创作了《孩子,你慢慢来》这样喁喁细语充满母性气息的“育儿日记”。
无他,经历使然。
人生阅历丰富的教师,课堂总有源头活水,教育教学也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更容易拓展学生的视野。
当知识与阅历形成互补,教育的价值才可能丰富而完整,鲜活而深刻。
智慧与情怀合一
02
教育教学是需要智慧的。课堂本身就是艺术。
正如13号下午汪志广老师所说:
“好老师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坏老师用一种方法解决所有问题。要丰富,而不要单调。”
“好课要带来意外,制造惊喜。不走寻常路,独辟蹊径,别出心裁。”
“与时俱进有新意,扬长避短有个性,表达精彩有味道。”
14号上午王建宗老师也说:“要养成用教育科学的知识与技术做好工作的第一习惯。”并指出不同学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小学生:向亲性,向师性,向学性,向群性
初中生:闭锁与开放,内向与外向,固执性与可变性,独立性与依赖
高中生:生理发育的成熟性,心理稳定性,社会适应性。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成长需求,设计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案。
10号晚上张渝鸿老师强调:警惕“踢猫效应”(不要传递负面情绪),重视“首因效应”(上好第一课,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追求“光环效应”(日积月累,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信任和崇拜);拒绝“负性记忆”,谨防“习得性无助”,要“正强化”、“阳性强化”(要多从正面去鼓励肯定学生);“智商”,“情商”之外还要重视“挫折商”(要培养自我修复的能力)。还有:
“让别人快乐的人,是悲悯的人;让自己快乐的人,是智慧的人。”(要善待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健康)
“不情绪化,就不会撕破关系,不撕破关系,就能享受你的工作。”(善待学生,享受教育)
“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受几个方面的影响:自我经验、重要他人的评价、同类比较。”(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对学生要谨慎评价,小心呵护)
“人生与他人无关,人生只是自我雕刻的过程。”(自我超越,追求卓越)
这些都是教育的智慧,也是生命的艺术。在教育中,智慧并不仅仅是技巧和方法,真正的教育智慧,往往是与教育情怀合而为一的。无情怀则无智慧,无智慧则无情怀(无智慧的情怀往往只是一厢情愿甚至适得其反)。
正如10号下午于丹教授在讲座中所引述的孔子的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美德和热情若无理性支撑,也是会有弊病的。于丹教授提出一个名词:“学术反哺”,意思类似教学相长,教师教导学生,学生也能带动老师更新知识(学生给老师开书目,提问题)。老师教方法论、思维格局;学生更新知识点,知识面。
于丹教授还说:
“教育是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教育就是给学生解释世界的能力。”
“健全的人格包括:完整的知识结构,旺盛的求知欲望,创新开拓的意识,无所畏惧的探索能力。”
“健全的人格养成,就是培养顶天立地的精神(天德和地德:天行健,地势坤),什么年龄就该承担什么责任。”
“一个人从自尊上获得的自由才是宝贵的。”
“向苍天学自律自强,向大地学宽厚包容。”
“确定性价值之外,要关注不确定性价值。”
“教师自己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成长。”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悟性。”
一位好的教师,应当追求的是天地境界而不是功利境界,教育是“天职”不是“世职”,教师的职业不是用来谋生的饭碗,而是传递人类文明火种的神圣使命。一个有教育情怀和职业信仰的人,智慧与情怀才能合而为一。
实践与反思并举
03
北京将微写作的题型纳入高考是2014年(2014年浙江嘉兴等市的中考也考了微写作),我的微写作教学实践则始于2012年,被人惊叹“神预料”。所以2014年9月《高考微作文》一书的出版让北京的许多老师惊诧莫名,因为谁也想不到微写作刚刚进入高考,专著就出来了。其实我的实践和思考已经积蓄了两年,写作成书仅仅花了半个月的时间。
每周四微作文训练,我们坚持了两年。起初训练微作文,我只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习怎样把话说得凝练,以一当十。写懒婆娘的裹脚式的长文容易,写短小精悍的短文难。先学会把长文写短,再写长文时才能够使文章少些水分多些含金量。第一次的微写作,我就发现一个问题:平时让写800字长文的时候,一些孩子长不了(写得长的又普遍感觉文字稀薄,洋洋千言下来看不到什么内涵);现在让写不超过300字的短文,一些孩子又短不了。这说明什么呢?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不够,所以不能收放自如。而且,微作文更需要在瞬间抓住读者,就更加需要构思的创新性和文字的有效率。文学永远是语言文字的艺术,微作文训练的意义和重点就在这里。
自2012年3月1日开始让学生写微作文以来,我就经常在博客上与大家分享我们的微作文优秀作品。
许多博友在我博客上给我留言评论说——
微作文,似微实大,大开出生命表达的河床。有哲思的锐角开辟,有再回首、眺望人生的心灵情感花开——感谢您、您的学生照彻我们的生命!
——成方利
闻说熊芳芳的名字很久了,一直没来拜访过。今天,算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看孩子们的微作文,看得见你对语言的追求,精致,空灵,诗意,不琐碎,不做作。怕是担心有更多人以作文的名义脏污了文字吧,于是引导孩子们以更简约的方式接近语文?读着,似在读散文诗,也似在读儿童绘本。
——卢望军
看过你博客上的微作文,印象很深。尤其是“放下·不放下”、“花”、“盒子”,有很多感悟,抒发的角度,是成年人也未必能有的。期待着你继续在你的博客上登载这些微作文。谢谢!
——老断线
这群孩子的文笔真是让我惊讶!回想我的中学生涯,只能感慨。真是旧不如新了。我很喜欢林岸修的《新生》,原来从一个孩子的角度看《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是这样的。谢谢。
——cc在家
让这些孩子给我清理头脑,真是可笑可叹可喜可乐。他们的文字里都有深刻的哲思呢,有点麦子的味道哦。
——邓颖
很美的微作文,在我们初中试试,不知效果如何?哈哈。
——肖盛怀
在我决定动笔写这本书的时候,博友成方利又给我留言说——
又一次看了你的博文《微作文——“盒子”》,学生尺水兴波,构思和语言充满了爆破力和个性思维,开阔而有深度,异彩纷呈,又充满了思想个性的自由,烂漫多姿。真的钦佩你这种创举。
这些留言让我想到了两副关于戏台的对联:
“三五步遍行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
微作文就是一个小小的戏台,在这小小的戏台上,我的学生用他们的思想起舞,用他们的真情演绎,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美丽新世界。
我这一届的学生,入校成绩并不算好(当时我在广州外国语学校,学校刚刚复办,首届生源是C类生源,但高考语文成绩十分优秀,在2013年的高考中,广东省语文平均分96分(全卷总分150分),广州市语文平均分105分,我的班级平均分112.13分,最高分128分,及格率100%,优秀(120分以上)率22.58%,平均分、最高分、优秀率均系全年级最高。
我一直在思考:原因或曰秘诀在哪里?
教同一届高三的同事说,秘诀在于你的作文训练。
我想,他说的是对的。
因为撇开高考成绩不谈,我的这届学生平时在各种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仅两年(高
二、高三的时候)就有近100篇。这些刊物是:《语文世界》《作文与考试》《少年作家》《求学•高分作文》《中学生》《中国校园文学》《中学语文》《做人与处世》《作文指导报》《作文素材》等等。
在广州的一次教研会上,一位名校的语文名师问我:“我看过你去年的高考成绩,的确很好,如果要在广州推广你的生命语文,你会怎么做?”
我说:“我从没想过要在广州推广生命语文。每个人都不一样,各人做自己就好了。”
他继续追问:“如果要推广呢?”他用重音强调了“如果”。意思是,我其实只是想要知道你会怎么做。
我满足了他的好奇心:“我会建议大家以写作带动阅读。我会告诉大家,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哪怕一个小小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信心,并为他们创造机会将他们的作品变成铅字,用这种成就感来带动他们对于阅读的兴趣。因为阅读可以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思想又有表达思想的能力的人。”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高考状元,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奇迹。
我的学生发表文章并非一两个所谓“尖子生”一枝独秀,而是遍地开花满园春色。我常常批发式地同时收到学生的四五张稿费单。有一次,我班八个学生的作品齐齐被《求学•高分作文》同批录用,说“批发”,一点都不夸张。
微作文引爆了学生的创造力,他们的创作灵感一发而不可收。小身材有大智慧,微作文有大能量,它让孩子们一点一点发现了自己。每一个人都是语言的天才,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自己,都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我曾经对学生讲,写作文是怎样一回事:它应该是蚕吃桑叶之后吐出丝来,是牛吃青草之后挤出奶来,丝是蚕的生命成果,奶是牛的生命流露。蚕和牛最终献上的,不是原来的桑叶和青草,而是自己的生命创造。
实践与反思并举,是发展完善和不断创造的前提。正如11号下午杨秀治老师所强调的“顺势借势造势,说法做法想法”,我们不仅要有“做法”,还要提炼自己的“想法”,并将这“想法”与他人交流共享,成为我们的“说法”。
又好像13号下午汪志广老师所说的:“尊重自己的时间,注意提炼自己的思想。”实践与反思并举,方能成就学生,也成就自己。
头脑与心肠兼具
04
要明辨是非不迷信权威,不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就需要有自己的头脑。
叔本华在他的《心理散论》中说:
为什么德文里“平凡”、“庸俗”,或者“俗气”(gemein)这个词是表达蔑视的字眼,而“脱俗”、“不同凡响”、“与众不同”(ungemein)却表达了赞叹?为何凡是庸俗的东西都招人蔑视呢?
庸俗(gemein)一词的原意是为所有人,也就是说,整个种属所普遍共有,因此,也就是与整个种属有关的东西。所以,那些除了具备人类这一种属所普遍共有的素质以外就再别无其他的人,就是一个庸俗的人。的确,一个人如果与自己种属的千百万人并无二致,那他又能有什么价值呢?千百万人?不对,应该是数不胜数、永无穷尽的人才对——他们从大自然永不枯竭的源泉里绵绵不断地涌现。大自然在这方面慷慨施予,一如打铁匠的锤子迸发出左右飞舞的火花。
很明显,这一说法是对的:一个人如果除了具备自己种属的素质以外就再没有其他的素质,那么,他除了拥有一种属的生存以外,没有权利要求享有别样的生存。
动物只有种属的性格,惟独人才具备了真正的个体性格。但是,在大多数人的身上却只有为数不多的、真正属于个人的东西:他们完全可以被纳入一大类。“这些都是样品”。他们的所思、所欲,正如他们的面相一样,是整个种属的所思、所欲;或者至少是他们所隶属的阶级的所思、所欲。为此理由,他们庸俗、渺小,并以庞大的数目生存着。我们可以相当准确地预见到他们将要做出的事情和说出的话语。他们没有特别的标记,就像工厂大批生产的产品一样。
舆论曾经批评我们教育学生就像批量生产零件一样,那不赖我们,因为我们自己本身就是被批量生产出来的零件。
每一阵“风”刮来,我们都倒伏一地;每一种模式的诞生,都让我们顶礼膜拜。我们走着一个又一个“别人”走出来的路,我们从来没有自己的方向与主张。
我们并不知道,凡是能激励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师,可以通过数不胜数的形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的重要性远远不及教师与学生、教材紧密联系的能力。
帕克•帕尔默说:“在我所教的每一堂课里,我与学生建立联系,进而引导学生与学科建立联系,较少地依赖于我所采用的方法,而更多地依赖于我在多大程度上了解和相信自我以及将自我收放自如地用于教学。”
他把教师喻为编织能手,他们手疾眼快地摆弄梭子,将教师、学生、教材编织成一幅不分彼此的“织品”。他说:“这些编织者用的方法大相径庭:讲授法、苏格拉底问答法、室内实验法、解决问题协作法、见微知著联想法等。优秀教师形成的联系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心灵在此取古时的含义,是人类自身中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汇聚之处。”(《教学的勇气》)
我是多么喜欢“编织”这个词语。同样的原材料,不同的人会编织出不同的图案。核心的区别在于编织者不同的“自我”,不同的灵魂,也就是——个体别样的存在,而不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就正如13号下午汪志广老师所说的:“经营好你的长处,做个个性鲜明的人。越是有个性的,越是被普遍接受,艺术就是这样。”
学习实践是“建构世界”“探索自我”“结交伙伴”互为媒介的三位一体的实践。其中心是“自我探索”,包括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自我探索”的需求,是从内部调动我们从事一切学习和实践的根源性需求。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无上珍贵的永远是“自我”。在教学方面,我们最常问的是关于“什么”的问题——我们要教什么给学生?更进一层则会问关于“怎样”的问题——优秀的教学需要用怎样的方法和技巧?现在,我们也学会了问关于“为何”的问题——我们教学是为了什么目的?但是却很少有人问关于“是谁”的问题——谁应该是那个教学中的自我?我的自我品质是如何形成或者缺失的?
我们只看见各种语文教学流派精彩纷呈,于是我们仰望追随,我们让“自我”瑟缩在一个结着蛛网的墙角。在别人的自我面前,我们将自己的自我团成一把废纸,塞进口袋里或丢进垃圾篓。在太阳面前,我们要么做了月亮只能反射别人的光辉,要么做了星星隐藏了那微渺的光明。一个没有自我的教师,又怎能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当一个教师甘愿将自己降格为别人的复制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教育就失去了灵魂。没有灵魂的教育不可能塑造有灵魂的人。
我不是说不要学习大师和前辈,而是说,我们应当“吃掉”那些大师和前辈。像冯骥才所说的,吃牛肉,却不变成牛。因为我们消化,我们选择,我们吸收,我们运动,所以,我们成长,而且,是长成我们自己。
“成为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与其他生命的呼应与共鸣。每一个自我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内心教师”,有时候,数十个数百个甚至成千上万个异质异构的自我的“内心教师”有可能在某个瞬间合并为一位,那个时候,这位内心教师的名字就叫做真理,而此时的自我,名字就变成了“大我”。这样的时刻,并不意味着自我的消解,恰恰相反,我们成就了世界的“别样的存在”——世界在这一刻因我们而变得不同。所以实际上,名师和名师是不一样的,然而真正的名师又总有相似之处。
基于此,我对其中一位讲课老师的部分观点无法苟同:
“爱学生只是职业感情。不要太把教师的角色神圣化。太神圣化就会不久于人世,因为神灵都在天上。不是学生可爱我们才去爱他,而是为了做好这份工作而去爱他。”
“只有你名声够大,才能不受伤害。高高在上,就没人能伤害到你了。会受伤害就是因为你飞得还不够高。”
“要为自己确立三个地位:学术地位,行政地位,社会地位。三角形的结构是最稳固的。如果没有行政地位,学术影响越大,就越危险(因为会有各种嫉妒、怨恨和伤害)。做行政是自我保护的盔甲,而且做领导可以收割下属的成果。”
这些观点听起来足够“有头脑”,但还算不上真正的教育情怀、职业信仰、学术精神和大家风范。我们要培养的并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不是从底层挣扎着走进高层因而最后身心都带着厮杀过的伤痕所以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的人,而是真诚而正派的人、智慧而善良的人、有勇气有担当的人、乐奉献甘舍己的人。
简单来说,在头脑之外,还应有心肠。余光中说:“一位真正的散文家,必须兼有心肠和头脑,笔下才能兼容感性和知性,才能‘软硬兼施’。”(《散文的知性和感性》)作文当如此,做人当如此,做教育亦当如此。
第四篇:名师点评《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 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 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 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
按照区发改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读了美国人——吉姆•柯林斯编著、俞利军译的《从优秀到卓越》。作者通过对11个实现跨越的卓越公司和17家(对照和未能保持卓越)公司详尽分析研究,揭示了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机制,并形成了一个整体理念框架并称这本书“它最终只跟一件事有关:从优秀到卓越的永恒规律”。感觉到研读“从优秀到卓越”解读了一个企业如何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和决定性因素。个性谦虚又表现专业的第5级领导人;看重人才的内在素质而非学历、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当然,由于美国的教育水平与目前中国教育水平的差距,美国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遍性比中国高得多,在中国企业的人才选择中,应该适当地选择学历,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但先人后事的原则同样应可为我们使用);在自己擅长(也就是能够做得最出色)的业务上倾注全部的身心与足够的资源而采取将问题简单化的刺猬理念;企业训练有素的文化与领导人的职业道德融合产生的威力;不把技术作为引发变革的工具,而将技术作为企业发展占据行业鳌头的技术加速器的理念;注重做事方式和动量积蓄推动飞轮运转而不要略过积累阶段,直接跳跃突破而陷入厄运之轮。
书中的很多观点,是通过对美国历史上成功的大企业分析总结出来的,由于社会制度与发展环境,企业属性甚至人们的认知程度不同等等方面的原因,我们也不能全盘接受生搬硬套在自己企业身上,必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
中国最高领导层坚持可持续发展及建立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念。在我们萧山区的“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集体经济性质的公司正经历着从原来乡镇企业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化的磨练,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公司分化为个人所有,但更多的公司则顺应历史发展与村民群众的要求,通过固化股份,集中经营逐步转向现代企业的模式,当然,并非这个转变就能够成为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的公司,它还必需通过一系列的变化与改革才能与现代公司相接合,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类公司还是从混沌走向规范过程中十分稚嫩的,还需要其自身的努力甚至挣扎,更需要政府与社会各方的呵护与支持,才能成长为参天之树,支撑起农村改制后社区民生的一片天。相反,由于时左时右的思想政治路线和现代人价值观念取向的改变,在一些地方严重削弱了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的核心理念,导致解决“三农”问题缺少了强有力的载体,农村党组织的威信受损,基层政权失之稳固,这些都值得我们反思。不过,话又说回来,中国 “三农”问题是长期政策失衡造成的现象,所以,现在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确实是说到了点子上,但这些支持与关注均属“外因”,它必需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转化为农民的实惠,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支撑下的基层政权组织,恰好就是一个适当的载体,是外因与内因接合并发挥作用的转换点。
三、卓越公司的文化是一种训练有素的文化,具体表现在这些企业拥有训练有素的员工;拥有训练有素的思想和训练有素的行为。达到卓越的公司会无需等级制度;无需层层设臵科室;无需过多的行为控制。在我国目前的企业状态中,能够达到“卓越”者实为凤毛麟角,我觉得,在现今的经营条件下,优秀的企业要走向“卓越”最重要的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
七、成长中的企业与跨越式企业同样需要靠自己培养管理人才,而且这种培养比跨越式企业更显重要。企业培养管理人才应从管理团队中选择合适者,而选择合适者主要看其内在性格特征和天赋能力。第5级经理人可以培养出来,但必需要有几个先决条件,欲培养第5级经理人的企业领导者本身应是第5级经理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挑选的被培养人具潜质;被培养者具有成为第5级经理人的潜质;适合其成长的培养环境。
八、那些实现了从优秀跨越到卓越的公司认为技术不是走向卓越最关键的因素,这并不奇怪,因为这些公司对于技术的运用大多已处于同业中的领先地位,它们对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利用,是为了保持在行业中能更长久地保证优势,也就是体现出技术运用服务于“刺猬理念”。
但目前大多数的国内企业还处在技术的掌握与运用成为同行业竞争中保障生存的重要手段和因素之一,缺乏核心技术,特别是缺乏自主创新的技术日益成为制约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时候,技术加速器理念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生存与发展。
个人认为,对本书的研究成果不能照搬套用,否则我们将会陷入迷茫,但认真研读本书,理解并合理利用和努力实践书中的研究成果,将会使我们的企业有可能走向优秀,走向卓越。
信息科 谢国华
二○○九年八月
第五篇:黄埔从水陆师学堂到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从水陆师学堂到陆军军官学校
在黄埔军校(陆军军官学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创办之前37年,黄埔岛上已经出现了军校,在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中和中国近现代军事教育历史上,黄埔岛是不能不提的地方。
一、广东水陆师学堂:开广东近代军事教育之先河
关于广东水陆师学堂的情况,在《简明广东史》和《黄埔秘档》有记载,《黄埔秘档》公布了两件相关的档案:一件为光绪十三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广东巡抚吴大征关于在黄埔创设水陆师学堂的奏折;另一件为光绪十九年两广总督李瀚章关于广东水陆师学堂添设洋教习及购买机器的奏折。但是水陆师学堂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与军事教育的更新、与军事近代化的联系等课题,并没有引起各界研究者的注意。
公元1887年(光绪十三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黄埔岛上创办了广东水陆师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两所军事学堂之一(另一所是袁世凯在天津创办的北洋武备学堂,创办于1885年)。水陆师学堂的校址,是1845年苏格兰人约翰?柯拜修建的黄埔船坞,1876被两广总督刘坤一以白银8万元购买,在此办了间广东“西学馆”,以后相继改为“实学馆”(1882年)和“博学馆”(1884年)。除了黄埔船坞之外,张之洞又在岛上征地47亩,用去4592两白银,大兴土木,建造校舍。
1893年,两广总督谭钟麟将水陆师学堂的水师、陆师分开办理,一分为二:水师诵堂独立为黄埔水师学堂,后来(1904年)与广东鱼雷局附设鱼雷学堂合并,改其名为水师鱼雷学堂,此后又演变为广东水师工业学堂(1907年)、黄埔海军学校(1910年)等;陆师诵堂改为“陆军速成学堂”,1903年,以原广东水陆师学堂旧址为校址筹建广东武备学堂,1906年,广东武备学堂改组换名为“广东陆军学堂”,1905年创办的黄埔“陆军小学堂”,仍以武备学堂为校址,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广东陆军小学校。
上述几所学校都有如下特点:
(一)都是军校,是晚清至民初出现的新式军事教育机构;
(二)都创设于黄埔岛上,或可统称为“黄埔军校”。从近代军事变迁的眼光看,这几所军校的历史不应当忽略。鸦片战争以后,军事改革的呼声高涨,上上下下,都要求振军经武,更新军制,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振兴军事教育为晚清自强运动的重要部分,广东水陆师学堂及其后一系列水、陆军事学堂的创办,便是这种自强意识在军事领域的反映。利用黄埔岛有利的地理条件,率先创办广东水陆师学堂,这不仅是广东官办学堂之始,①更是领各地振军经武、振兴军事教育风气之先,开创了广东近代军事教育的先河。
新式军事学堂的“新”,体现在:一是引进外国军事教育方法,聘请洋人、留学生当教师,派人到国外学习,注重学外语,学科技,练洋操。著名的留美幼童詹天佑,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回国后不久即调广州,先任教习于“广东博学馆”,接着在广东水陆师学堂任教,在此期间他测绘出《中国沿海形势图》。二是追求军事的先进性和专业化,将外国先进军事技术(洋枪洋炮)及军队管理的先进经验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水师、陆师学生各70人,学制三年。陆师学德文,德国教习邓切柯何夫教军事学,防御工事。水师学英语,有外国教习二人。这些学堂培养出不少军事人材,如水陆师学堂的毕业生谭学衡(新会人),宣统年间曾任海军副大臣,袁世凯时出任海军大臣。水师学堂学生邓钧(虎门人),与朱执信一同遇难于虎门。著名的军事将领邓演达、叶挺、陈策、李章达、李朗如、张发奎、陈铭枢、蒋光鼐、薛岳、李汉魂等,也出身于黄埔岛上的军事学堂。
二、孙中山:从“运动”军队到“以党建军”
晚清自强运动并未使清王朝免于衰败,在辛亥革命的烽火中,王朝体制终为民国体制所取代。然而晚清以来,到处练兵,大办军校,豢养了庞大的军队,在缺乏统驭、调动和节制的情况下,被野心家操控,走上了拥兵割据的道路。地方军事集团如直系、皖系、奉系,川军、鲁军、豫军、滇军、桂军等等,大量涌现,战火蔓延,社会**。
孙中山创立的民国,急需解决这种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要打倒军阀,统一中国,关键在于掌握军队。从辛亥革命到1924年的春夏这10多年的时间里,可以看作是孙中山对军队问题,即如何统摄军心和振作军队进行思考和摸索的时期,也可算作黄埔军校酝酿和准备的一个漫长时期。孙中山的建军思路的发展脉络大致如下:
(一)很早就有以“精神”和“主义”来感召和教育军人的设想。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提出要争取清军将士参加反清斗争,主张“以主义集合,非以私人号召”,已意识到要以革命思想来凝聚军心、建设军队。其后粤军回粤、设政广东(1921―1922)时期,孙中山很重视对将士作“精神训话”,最具代表性的是他于1921年12月在桂林所作的讲演《精神与物质相辅为用》。①之所以要用“精神” 和“主义”去感召军队,是因为此时没有自己的军队,只能影响少数军队(粤军)。辛亥之前,孙中山周旋于新军、会党之间,辛亥后热衷于“运动”军队,四处招兵买马,他寄希望于“主义”的灌输,将各种异己势力收归于自己旗下,为己所用。然而,这种“训话”收效甚微,听讲者素质不高,等于对牛弹琴,大道理不易被他们领悟和接受。“精神”、“主义”的感召力有限,动摇不了上层军官对士兵的控制力。“主义”进不了军营,只有上层军官,才能统驭他的军队。以“主义”集合军队,只能是孙中山、国民党的一种奢谈。
(二)在思考、摸索军队问题的过程中,受到了苏俄经验的启发。苏俄十月革命,最初靠的是工人临时组合的赤卫队,并非正式军队。正式军队是白俄的军队,他们在历史大潮流中倒向了苏维埃,之后为了监督那些并不令人放心的军队及其指挥官,苏维埃向军队派出党代表。这一做法,后来演变、定型为由党(布尔什维克)来掌管、领导军队的制度,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一前所未有的治军、统军模式,引起了孙中山的关注。1921年8月28日,孙中山致信苏俄外交部,说:“我非常注意你们的事业,特别是你们苏维埃的组织、你们军队和教育的组织。”这一年12月的“孙、马会谈”(马林,共产国际代表),使孙中山增进了对苏俄治军、统军制度的了解,让他头脑中早已萌发的“以主义集合”军队的想法,获得了拓展的空间。《精神与物质相辅为用》的讲演,恰恰就是这时讲的,这应当是孙中山受了苏俄的军队教育、管理体制的启发之后,对更新治军、统军理念的展现。在苏俄经验的启发之下,孙中山充实、完善了他的“主义治军”(以革命思想感召、教育军人)思路,进而产生了要学习、借鉴苏俄“以党领军”模式的构想。只是这种构想初时想得未免过于简单,他让官兵全体加入国民党(曾批准陈炯明部粤军全体加入国民党),以为如此就会如同红军服从俄共一样,一致服从国民党的领导,从而达到“以党领军”,让国民党掌控军队的目的。他关注的重点,是有多少官兵入了党,而不是首先要改组、整顿好他所领导的党。其结果却是,1922年6月16日,就是这支由清一色的国民党员组成的粤军,炮击观音山,围攻总统府。这说明了孙中山既有学习、借鉴俄共领导红军经验的愿望,但却不得要领,结果事与愿违,在实践中又翻了个大跟斗。
(三)产生由党建军的设想,与苏俄的援华方略几经磨合后,最终奠定了改组国民党、创办军校和建立革命军的基础。长期以来,孙中山周旋于各种军队之间,一时联甲打乙,一时联乙讨丙,为达到一时之目的,招降纳叛,绿林山贼无所不用。所谓“主义治军”,治的是人家之军;“以党领军”,领的也是党外的军队。所谓“运动”军队,实际上就是拉拢军阀(也有军阀要利用孙中山的因素)。这种“运动”的教训是极其沉痛的。台湾军史学者指出,孙中山在经历过多次教训之后,醒悟到“运动”军队之路已走不通,必须自我救赎,另谋出路,也就是要“放弃对党外军队的扶植说服,实行由党建军”。
从“运动”军队,到由党独立建军,这是个关键性的转折,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历程。实际上到1923年初,孙中山仍然依靠滇、桂军攻打陈炯明粤军,为解广州之围,他又将另一支来自北方的军队(樊钟秀豫军)引进广州,走的还是“运动”军队的老路。在国民党尚未改组,又受到诸多客观原因制约的情况下,要自己组建军队,不得其门而入。苏俄介入之后,他才一步步认清并接受了改组国民党、创办军校和独立组建军队的路径。同时,苏俄在寻找中国同盟者的过程中,从本国利益出发,并考虑到其他种种因素,采取了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与促成国民党联俄容共(包括输入苏俄建军经验)相结合的方略,最终将援华的目标定位于孙中山。孙中山的意向与苏俄的援华方略,经过了反复而长久的磨合,才奠定了黄埔建校、建军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从1887年广东水陆师学堂的创办,到1924年陆军军官学校的建立,37年之间,方园8平方公里的黄埔岛见证着中国军事的发展进程。广东水陆师学堂是军事近代化起步的产物,开了广东近代军事教育的先河,而陆军军官学校的创办,则预示着一种新的军事体制――党领导军队的体制(党军体制),即将被引进中国,诞生于黄埔。中国军事发展的历史,至此将翻开新的一页。
三、陆军军官学校:军事教育的创新与党领导军队新体制的建立
1924年5月,黄埔军校一期生入学,5月3日蒋介石就任校长,9日廖仲恺就任军校党代表,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此为黄埔建校之始。1924年11月黄埔军校教导团成立,是为黄埔建军之发端。黄埔军校在广州办学的时间不长(其后在南京、成都续办),只有三、四年的时间,但却产生了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关键在于军事教育的创新与“党军”体制的建立。
(一)军事教育的创新。
黄埔办校为什么获得成功?可归纳为五大原因。
1.生源广,基础好。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文化水平、政治素质比较好,思想开朗,胸怀宽广,阅历丰富,活动能力强。
2.教官队伍强。教官除有留学日本和出自保定、云南等军校毕业生外,还有为数相当多的苏俄教官,他们由苏联政府派出,多达七、八十人。鲍罗廷也登过黄埔的讲坛,军事总顾问巴甫洛夫、加伦(苏联远东共和国军事委员会主席、陆军部长、远东军总司令,后授元帅衔)、军事顾问捷列藩诺夫(苏联红军的旅长,后授中将衔)等,均为层次较高,称得上指挥过大战役、军事理论造诣很深的军事家。
3.政治教育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开拓。政治教育和军队政治工作,是黄埔办校、建军中的首创。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和引导,提高军人的政治自觉,让他们明确军人、军队的社会责任和角色意识,通过拓展、更新教学内容,并采取各种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形式,落实孙中山以“主义”感召士兵的设想,让“主义建校”、“思想建军”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让它变成可行、可操作、可转化为军事能量的现实路径。军队政治工作更是个新的课题,是1924年11月军校教导团组建,“校军”诞生之后,从校内政治教育拓展而来的。第一次东征开始后,军队政治工作进而成为战时政治工作,要处理军政之间、军民之间、友军之间的关系,还负有地方建党、建政的责任,这都是全新的工作。政治教育和军队政治工作,对黄埔军人的成长、革命军的发展,无疑起了重要作用。
4.实战的锻炼和考验。黄埔军校创办不久,广州发生了商团事变,随后又有东征讨陈(炯明)、南征讨邓(本殷)和讨伐杨(希闵)、刘(震寰)。黄埔学生在校时,即上过战场,经历过真枪实弹的战争。黄埔学生的毕业证书,在战场上获得。在战争中学战争,是黄埔军校办学的主要经验所在。
5.开门办学。鼓励学生深入社会,面向实际,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投身社会政治活动、党务活动和工农运动的过程中,黄埔学生施展自己的智慧、社会关怀与创造精神。中共党内很多优秀干部,国民党内的许多黄埔名人、名将,当年都亲身参加过援助省港大罢工及支援广东农民运动,他们在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的过程中,迈出自己军旅或政治生涯的第一步。
基于上述原因,黄埔军校的办学,成效显著,大批学生脱颖而出,锻炼出了许多军事、政治精英,影响乃至左右了此后中国大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
(二)党领导军队新体制的建立。
由党建军,形象地说是“三架马车”组成:一是党代表,军校创办时即设党代表(廖仲恺),对军校和部队负监督、统率之责,校中、军中一切命令,须经党代表副署,才能生效;二是政治部,此为党的工作机关,对党代表负责;三是党部(党的组织),在军校、军队中建党,连及连以上设党部,党部之下设小组。党代表、政治部、党部统一于党领导军队的总架构中,这是苏俄红军党军体制的输入与运用。至1924年11月黄埔军校教导团组建时,在团、营、连三级,普遍设置了党代表,11月11日,孙中山称其为“党军”,任蒋介石为“党军”军事秘书。蒋介石曾说过:“中国军队党代表制度是第一次施行,本校长对此制度志在必行,常以为宁可无军队,不可无党代表”,这是“救济中国军队的唯一制度”。第一次东征时,国民党中央于1925年4月6日举行第73次会议,通过廖仲恺所提《建立党军案》,黄埔校军被正式冠以“党军”之名,蒋介石任“党军司令官”。
所谓“党军”,就是受党的指导与监督之军,党化之军,也即实行党领导军队新体制和军队政治工作制度的军队。由革命党领导军队,决定了军队的革命性质。黄埔军校创办后,在较短的时间内,按照党领导军队的新思路、新体制,以本校教官、学生为骨干,创建了一支新型的军队,一支以崭新的姿态出现、让世人耳目一新的军队。1925年3月16日,在东征棉湖大捷时,廖仲恺说:“我们军队,现已现出光彩来了!”“党军”,本意是服从国民党领导、为实现国民革命的目标而奋斗的军队。“党军”的诞生是中国军队发展史上的一大进展,一大跨越,是黄埔军校的业绩之一。然而,由于国民党内当时并没有真正形成由革命党来管治军队的力量和行之有效的机制,因此在军队“党化”的同时,也开始了“党军”的异化。掌控军队的蒋介石,走的是拥军自重的老路。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蒋的军队开始排斥党代表。此后,随着蒋的军事独裁局面的形成,国民党内已经没有谁、没有哪种势力可以监控和制约蒋的军队。黄埔军校开创的以党领军的体制,事实上已经瓦解,逐步形成了蒋介石以军制党、以军制政的局面。国民党军队中的政治工作,也日益走着下坡路,一步步变质和异化。
黄埔军校是在国共合作条件下创立的,共产党人广泛而深入地介入了黄埔建校、建军各项工作,特别是校内政治教育和军队政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黄埔军校开创的党领导军队的体制,是借鉴于苏俄经验,故最能体认、领悟其本质,并自觉付诸行动的,仍是共产党人。此后数十年,党代表和军队政治工作,在国民党军队中被抛弃,但是在中共领导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中,却得到全面的发扬。党领导军队的制度,被凝结成四个字:党指挥枪。军队政治工作,一直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这根源于黄埔军校,是共产党人参加黄埔建校、建军带来的结果。
(作者系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发表时略有修改。)
①广东官办学堂之始的说法,采自沈琼楼《广州的书院与学堂》一文,“广东之官办学堂,以黄埔水陆师学堂为始”。但也有人说广东官办学堂始于1864年创办的“广州同文馆”。
①该讲演内容编入《孙中山全集》第6卷,题目为《对滇赣粤军的演说》,第一课是“精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