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以师为吏”到依法治校之我见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以师为吏”。俗话说:男服先生女服嫁。(古代能读书的多是男子)。意思就是说再调皮再不守规矩的“男”在“先生”面前也会服服贴贴。而体现先生威严的正是一把“戒尺”。你可别小看这把小小的戒尺,它却包含了深刻的内涵:第一是“戒”,也就是是儆戒、警示的意思,所以戒尺要摆在桌面,让孩子知道不能冒犯。第二是“尺”,也就是惩罚的尺度。即孩子犯错误,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尺”告诉你,惩罚要注意尺度和方式,适可而止。我们不能不赞叹祖先的良苦用心和博大精深的智慧。正因为这把戒尺警示、惩戒,“先生”也便有了“吏”的权威。“男”便在“戒尺”下俯首贴耳,发奋苦读。因此,中国传统教育的先生既为“师”,也为“吏”。
然而,事过境迁。随着“人权”意识的觉醒,“戒尺”风光不再。“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下的一条铁的戒律,谁敢越过这条红线,轻则“下课”,赔偿;重则承担法律责任,至于各方媒体的口诛笔伐自不必说。这样,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今年“六一”晚杭州一套的新闻《十分关注》播出一期节目《谁把爱心丢了》,说的是新安江某中学一位女生离家出走一个多月不上学。离家出走的导火索是(据她所讲)她未完成语文作业,她语文老师拉了她一把,并用两个手指摆正了她的脸。深层原因是她的班主任对她不好,对她有体罚行为(轻微)。通过媒体曝光,家长出气了,学生解恨了,社会开心了,教师也受到了“教育”。而看过《谁把爱心丢了》这期节目的老师说,以后学生都不敢管了,学生不完成作业,说他不听,就算了。免得闹得吃不了兜着走,自己下不了台。“严是爱”看来是行不通了,以后就听之任之吧。真得把这最后的一点“爱心”都丢掉。
这则新闻的背后深度反应了我国教师目前所处的尴尬境地,“戒尺”下岗了,师只是“师”,不再是“吏”,老师只管教,学生是否遵章守纪,是否完成作业,师都只有“劝说”的权利,而不能“惩戒”。“体罚和变相体罚”涵盖内容极广,包括有可能伤害学生“自尊”和“人格”的任何语言和行为。学生有了这道护身符,就是恶意违纪老师也拿他没办法。
我国目前的学校,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每班设立班主任,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思想和生活管理,科任教师负责本科学习管理,政教主任(政教员)负责全校学生的思想纪律管理。这种设置并没有让老师从传统的“先生”角色中摆脱出来,老师还是“师”“吏”合一的。这样就造成一对矛盾,一方面社会、家长让“戒尺”下岗,剥夺了老师为“吏”的权利,教师只能劝说;另一方面社会和家长又向学校要教学质量,要升学率,要校风,要特色。生存的危机促使少数教师挺而走险,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媒体频频报道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而最终受伤最重的仍是老师。
我们来看看美国是怎么处理的。下面是现在美国加州旧金山林肯高级中学的方帆博士提供的美国方面的做法:
在美国没有“班主任”这个概念,因为初中和高中没有“班”这个整天都在一起的单位。小学有“班”,是一个老师教所有的课,但,老师不负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管理。美国大部份的中学和少部分的小学有“顾问”(counselor),负责指导学生选课,解决思想问题,有时也作心理辅导(顾问都有心理辅导的学位)。纪律问题多数是由首席顾问,或者训导主任负责。高中的驻校警察也经常担任纪律问题的负责人员。老师上课是这样的:
第一:在开学的第一天全班通过民主方式决定了上课的游戏规则,学生自己经过讨论决定假如不遵守,后果是什么。另外,老师把州教育法的规定告诉学生,(比如不准在学校使用手提电话,不准在课室里面戴帽子,不准带武器、毒品、电子游戏机、随身看机、随身听机上课,不准攻击学生老师,不准性骚扰等)指出违反规定的,就是犯法,警察就在学校。要是给逮捕过,留了案底,嘿嘿,上大学,找工作,买房子买车的银行贷款……算属于艰难户了,小心点。犯法的后果不是由学生决定,但大家都知道。
第二:假如是不想读书的人,发现上课的游戏规则是他们无法忍受的,第二天就不会出现了,他们开始每天旷课。警察和政府的“防止学生逃学”机构会通过逮捕家长之类的法律行动强迫能抓回来的学生在半监狱的环境读书,(由狱卒拿着电棍维持课堂秩序)他们再不会出现在普通的学校。
第三:假如不想读书,仍然出现在课室里面,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老师会让他单独坐在一个角落,并且问他想要什么,给他睡觉和做自己事情的自由,只要不捣乱。一两天后,再次看他有什么要求。因为有时学生不想读书是因为跟不上,太难,或者有家庭问题引起的。这种可以转变的学生老师一般都会让学校的学生顾问,健康顾问或者社会工作者帮他解决具体困难。假如是因为智力低下而无法跟上的,会推荐到特殊教育计划,让他得到最恰当的教育。
第四:突发性的行为:比如失恋闹情绪。大闹课堂。一般会通知保安带到训导主任那里去。其余的事情训导主任会解决,不需课堂的老师担心的。
由此可见,在美国,教师只是“师”,只管教书,而不管“吏”的事。“吏”则由训导主任、警察、政府、“防止学生逃学”机构等以及一系列完善的与之匹配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充当,教育与“惩戒”相互谐调。
我国早在1986年7月1日就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可是,细细研读这部法律,发现它只是一个大框架,缺乏具体的可供操作的细则,以及违反这部法律后的惩罚条文。因此,自这部法律实施以来,少有学生及家长被告上法庭的。以我市为例,在实施《义务教育法》这十八年间,仅有一例学生家长被告上法庭,原因是孩子家长拒不让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最后法庭宣判该家长送子上学了结此案。可是事隔不久,该生再度辍学。学校再也懒得理会。因为再告大不了家长再把孩子送来了差,拿这部法律去对付这种“牛皮糖”是毫不意义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善的,同样,没有惩处条文的法律也只是一纸空文。
在这种状况下,当前的学校,学生违反纪律,老师无法管教,一般采取交给班主任的做法。可班主任是“吏”吗?不是。班主任仍是“师”;班主任再交给政教主任(政教员),可时下学校的政教主任仍是“师”,不是“吏”,无法承担起“吏”的全部职能。于是学校便在这种尴尬中喘息着。如果学生拒不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拿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是毫无办法的,只能听之任之;学生恶意违纪,甚至违法,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最严厉的惩处也只能记大过处分。(众所周知,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个人信誉机制。学校处分对学生未来不受丝毫影响。因此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处分是个纸老虎。)高中以上的学校则可以给予留校查看直至开除的惩处。这种状况不禁令人忧心忡忡,这批“问题学生”流入社会,将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此,笔者并不是呼唤“戒尺”的回归。走民主化、法制化道路是当今世界潮流,中国的教育,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以及由警察、政府等惩戒机构,“戒尺”不可能再回来,教育要从传统的“以师为吏”走向依法治校!可教育现在是无法可依,有法难依,这是不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一大缺憾!
第二篇:依法治校之我见
浅谈依法治校
【内容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管理的需要,学校如何面对和适应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实施依法治校,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的轨道,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本校实际,就如何建立法制化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实施依法治校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依法治校目标要求教师和学生
实行依法治校,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教育法治逐步完善,依法治校刻不容缓。在任何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是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法制化,离不开教育的法治。在我国,随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特别是八十年代末以来,我国的教育法制逐步的开拓、进展和加强,我们的教育法治和依法治校重要的意义显得突出。
一、依法治校的目标和本质
依法治校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工程之一,是新时期领导思想、领导方式在教育领域的体现。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发展与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依法治校已成为我国各级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
依法治校的目标是:教育行政部门法治意识的增强,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的工作格局;学校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和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质有明显的提高;建立完善的权益救济渠道,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障,形成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实现教育的公平,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
依法治校的本质是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中体现法治精神,并以法律为最高权威,依法决策、依法办事,把学校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二、依法治校的要求
合法性是依法治校的首要要求。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是依据合法标准治理学校或依据合法标准治理或处理学校事务。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中曾指出“学校依照国家的授权,有权制定校规、校纪;并有权对在校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和违纪处理,但是在制定的校规、校纪和据此进行的教学管理和违纪处理,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必须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由此可见,遵循法律优先原则是法律对学校管理的最基本要求。
(一)在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方面,制定的依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所谓学校的制度就是学校各方面的校规校纪,要依法治校就先得对学校各方面的运作实行规范化、制度化。与上级政府的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等各方面都是要有规章制度来要求。校规必须透明公开、与时俱进、适时修改、废止、清理。要严格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和其他各项权利;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校务公开;推进教师代表大会,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各种活动的决策中来;加强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
(二)制定的程序符合法律规定。
1、依法治校,首先要做到知法、懂法。在管理工作中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要以国家制定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及其他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不能以自己的决断为出发点。
2、要做到守法律己,学校教职员工、学生以及家长,必须要保证学校的管理行为,教
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行为和教育监督行为必须与法律要求相一致。
3、要做到执法必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面对任何人,执法活动都必须坚持统一的执法标准。
4、做到用法护权。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当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必须要用法律来保护自己,遏制违法行为的侵害。
三、依法治校的基础
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在走向教育法制化的进程中,学校正日益成为教育法调整的重要对象。为使学校能充分地行使自己办学的自主权,并且切实地履行自身在教育和管理方面的职责义务,学校必须依法行使其权利和义务。依法治校的基础:明确学校、教师、学生的权利与义务。这是实现学校的法制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所在。只有明确了主体,才能明确学校管理工作的权利义务;只有明确了内容,依法治校的工作才有目标和方向。从学校管理学角度而言,凡属学校管理的一切范畴,均属依法治校的内容,诸如学校行政管理、教学工作管理、体育工作管理、德育工作管理、劳动教育工作管理等;从法律角度而言,凡是学校管理主体依法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均可看作治校的内容,诸如学校的权利义务、教师的权利义务、学生及家长的权利义务等等,而这些在教育相关法律条文上都有明确规定。比如,学校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等权利和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等义务。
四、依法治校的意义
1、依法治校是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备的客观需要。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今日,我国在立法上有了一个很大的成就。我国已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各级教育主管政府部门也分别制定了相关的教育法规,虽然教育立法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但已形成了上至宪法下至规章的较为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法规的健全,客观上也要求学校的工作要依法办事,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证。
2、依法治校是学校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国家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教育管理越来越复杂,出现的许多新问题都要依靠法律、教育规章制度来理顺,加强管理。学校管理者依法行政、依法办学,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并有利于营造学校教育的法制氛围,积极推动全社会依法维护学校合法权益。同时,有利于维护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对教师依法从教和学生遵纪守法也有积极的作用。
3、依法治校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而依法治校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各国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已经加入WTO,与时俱进,国际国内形势要求我们的一切工作必须依国际惯例,遵守共同的规则,我们的法制建设必然也要和世界接轨,依法办事,依法治理,因此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的学校而言,依法治校,责无旁贷,势在必行。
五、依法治校的实施
(一)依法建章立制,强化管理,提高实效。
只有制度健全,才能有效促进依法治校制度化、规范化。为此,教代会审议通过了《领导班子建设制度》、《教师教学工作视导标准》、《优秀教师评比细则》、《关于加强经费管理的意见》、《师德奖考核发放办法》、《教职工考核细则》、《班主任工作条例》、《校内结构工资制实施方案》及各岗位、部门职责等,遵照学校章程实施办学活动,《学校章程》成为学校工作的指导文件。、强化常规管理,落实常规量化考核评比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整改,大力整顿学
生的仪容仪表,规范学生穿着,严格考勤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教育,促进优良校风的进一步形成。、完善学困生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学困生转化跟踪档案,成立以各年级组行政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主导的学困生帮教小组,召开学困生座谈会,家、校联系,努力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完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度。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我校制订有《校内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学生安全管理制度》、《门卫管理制度》等较为完善的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规章制度,受到上级的肯定。加强校园治安整顿,确保校园安全。我校形成了校长、分管副校长、处室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老师、管理人员的层层责任制,真正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使各部门、各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并把校园治安工作与考核,评先评优等奖惩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使之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宏观常抓、微观抓细的新局面。、认真贯彻省颁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条例、落实教学过程管理。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制定学校教学“三表”。、抓好教学质量管理,实施学校考试规范化,提高考试信度。认真组织期中、期末、月考等大型考试工作,命卷保密,严肃考纪,严格执行流水评卷,统一评分标准。学校、年级组、班级、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及时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和评价反馈。各年级组、班级、教师建立学科质量跟踪监控和优秀生培养制度。
6、加强学籍管理,规范学籍档案。认真执行学籍管理办法,健全学籍档案资料。
7、严格财经制度
(1)实行亮证收费,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使用省财政部门印制的收款票据,学校统一管理,杜绝乱收费现象。做好各项经费收支的预算、决算和财务公开工作。
(2)加强完善财产管理制度,规范财产购买、领用、保管、登记、报废手续,进行财产核查、登记。与各个班级签订班级财产管理,使用合同书,进一步充分发挥财产使用率,大力提倡爱护公共财物。
(3)基建、修缮或后勤服务实行行政采购,招标、议标或集体研究决定,廉洁自律,自觉接受教职工监督,增加透明度、可信度,既节约了开支,保证了质量,又得到教职工的好评,在民主管理学校工作中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依法管理、民主监督
学校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坚持每年召开教代会,坚持学校的重大决策必须由教代会讨论通过,让教职工知校情、参校政、议校事、督校务。规范各项校务公开制度,做到“六个一”:制定了一个切合实际、统一规范和便于群众监督的《校务公开实施方案》;设置一个公布栏;规定学校主要领导为校务公开第一责任人,并成立校务公开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置一个意见箱;成立一个校务监督小组,还公布了举报电话。学校把财务管理、收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生育管理、教职工奖惩、职称评审、招生事务、学校重大决策各个方面作为公开的主要内容,特别注意选准那些群众最关心、社会最敏感、最容易产生不正之风的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向群众公开。公开前,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经学校党政领导具体研究,形成统一意见后进行公布。公布后及时通过工会、各处室、年级组负责人搜集教职工的反映、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分析研究处理,合理化建议及时采纳,并将办理结果公开。同时,建立档案备查制度,将每次公开的内容、地点、时间、程序、形式、承办人、群众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处理情况等记录整理,建立档案以备查。校务公开作为一种制度,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从加强监督方面入手,建立一系列监督制度。学校设立校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审议校务公开的内容,检查公开的内容是否客观公正,公开的程序是否规范。同时,认真监督检查校务公开后群众反映的问题是否及时得到有效地解决,以防止这项工作流
于形式。校务公开是教代会内容的丰富和深化。学校以教代会为基本载体,把全面推行校务公开与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不断补充教代会的内容,拓宽教代会工作的领域,学校在发挥教代会功能的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规章制度,凡学校的重大决策、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奖惩方法、财务收支等情况都经过教代会认真审议通过。通过落实教代会参与学校决策、管理和监督干部的职权,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的进程。学校通过建立校务公开和实施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扩大基层民主,进一步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让广大教职工在获得对学校知情权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教职工民主参与权和管理权,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真正实现学校的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
(三)依法保护师生合法权益
学校严格依法治校,民主监督,以人为本,尊重教师的合法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依据《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制订《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教学常规》等制度,确保师生的权利得到落实和保障。建立和实行校内申诉制度,依法处理师生与学校之间的纠纷。利用教职工例会进行学习教育,并要求各教研组利用组会开展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到“理想就在岗位上,信念就在行动中”,起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效果;广大教职工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创造出闪光的业绩。工会行使维护教职工权益的基本职责,时刻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每逢节日配合学校做好离退休教职工的慰问工作;教职工每遇伤病、丧事时,工会及时关心慰问,将“温暖”送到家门;对特困教师倾注爱心,做好帮扶工作;工会还配合学校为在职教师的培训、函授和进修创设良好条件,同时关心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利用节假日组织教职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学校积极探索主题性教育,寻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教育主题,制定实施方案,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反馈、有总结,推动规范教育的落实与开展。认真贯彻和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主题活动,并在校园显眼处设置公民道德教育宣传牌,营造氛围,努力提高全体师生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学校、年级组、班级通过各种渠道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积极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子,培养学生心理自我调控能力,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增强法纪观念,提高法律意识,明确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和防患工作,利用校会、班会等多种渠道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作。
正因为我们切实贯彻执行了依法治校的战略方针,由于制度健全,措施得力,工作到位,加上全校师生员工的努力,学校近年无案件、无违法、无事故、无火灾、无上访、无闹事。如今全校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教师刻苦钻研、学生勤奋上进、校园秩序井然。学校相继获得了市“德育先进集体”,区 “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
[1]高尚刚.中小学校德育问题的若干思考.科学中国人,2005(12).[2]向长征.制定校规应体现合法、权利、民主.教学与管理,2008(12).
第三篇:依法治校之我见
依法治校之我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如何开展依法治校诚然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乃至国家重视的问题之一。开展好落实好依法治校的工作方针,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国际化现代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目前关于依法治校的具体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要求都是需要考虑的范畴,作为大三学生,更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有义务也有责任将我多年读书生涯中对学校大的建设提出建议和意见。我认为学校实现依法治校必须考虑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有法必依
目前教育法虽然基本完善,其中也强调了学校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但在实际实行中,很多时候相关法律法规都被领导所忽视,很多决定直接由领导单方面确定,造成个人权利过大,以公谋私等负面现象。例如几年来一直出现的冒名顶替、公款私用等问题,某些人占着个人关系谋取暴利,给教育界抹了黑。
二、行法必严
学校是一个教育机构,学校是否能良性健康的发展对我国的青少年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所以我认为对学校的管理和要求必须更加严格,加强关于法律法规的教育,争取把不良行为和思想扼杀在萌芽期。对于已经犯的错误,应当依照实际情况严格处理,维护学校这一青年圣地和乐园。
三、健全监督
只有健全监督制度,才能更好的依法治理校园。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就是要发挥基层人民的监督作用,共同把现有法律法规更有力的实行下去,保障更多人的利益。学校在依法治理校园的过程中,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意见反馈
在实际工作中,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需求的日益增长,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适时做相关的调整,以满足人们实际需要。为了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意见的反馈,让学校的相关设施设备文件条文能基本满足同学们的实际需求,学校应当设立便捷的意见收集反馈渠道,例如校长信箱等,并定期将处理结果公布。对于对学校建设方面有突破性创新性意见和建议的,可考虑给予适当鼓励。
依法治校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现阶段必须建立和完善的方针。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虽然将离开校园走入社会,但教育的理念肯定会伴随我一生。对于学校的发展我也会一直关注。希望我国学校越办越好。
第四篇:师寨二中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师寨二中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我校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以依法治国方略为指导,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依法治教进程为中心,密切结合学校的实际,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工作,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的进程,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促进了学校事业健康、协调的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深入开展普法教育。
根据普法规划和依法治市的工作目标,我们认真制定了普法计划,统筹安排,强化管理,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于学校内部,我们重点围绕《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预防传染病》等法律法规,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反复研讨,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通过学习,全校广大师生员工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在“普法依法治理”教育活动中,我们突出了以下重点:
一是注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办公室、教导处、政交处、总务处、工会、团队、班主任等为成员的普法领导小组。学校的领导亲自挂帅,把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了以校长室为龙头,以政教处、教导处为主体,以班主任、科任教师为骨干,以党、团、队组织为依托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完善了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学校加强了与当地公、检、法部门的联系,在当地专职法制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全体师生的法制教育工作。
二是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我校充分发挥校广播台、校报、黑板报及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开辟专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力求使全校广大师生员工都能做到知法、守法、护法,依法办事。
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我们一方面采取“通读法律、法规原文与专题辅导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等学习形式,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调演及法制宣传日等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氛围。此外,学校都把法律常识教育纳入必修课内容,做到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四保证”,同时还做到法制教育与纪律常规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正面引导与反面典型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弘扬美德相结合,依法治校与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提高了法制教育工作的实效。
二、团结协作,普法依法治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随着普法和依法治理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我校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大大增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水平明显提高,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法制轨道,为学校事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增强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了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
广大教职员工重新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了《宪法》、《职业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遵纪守法、依法施教、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例如,广大教师通过再次认真学习《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明确了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义务,认识到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摆正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教师当中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多了,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没有了;热心帮助困难学生的多了;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做表率的多了。
(二)推动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学校管理逐步走上制度管理的轨道。
制度管理,是指管理者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则和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进行管理的方法。近年来我校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的原则,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学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比较规范、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宣传,在教职工中树立法制观念,形成守法光荣、违法耻辱的良好风气,同时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加强对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总结和激励工作,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坚持有章可循,违章必纠,对遵章守纪者加以肯定表彰,对违法违纪者进行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坚决煞住各种违反法规的现象,真正使学校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步入依法治校的健康轨道。
(三)加大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工作力度,增强了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
1.加强合作,注意法制教育的社会性。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社会各方面应该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教育效果。因此,学校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一是邀请当地政法工作者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请他们结合实际,分析案例,摆事实、讲道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二是争取当地执法机关和社区的配合,对学生在社会的守法情况进行监督;三是建立家长教育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素质,争取家庭的支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在学校内部,则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发挥团队等教育阵地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学校充分利用课堂、广播、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班会、团队活动、等各种宣传阵地,狠抓普法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校内外结合的法制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一直保持零记录。
2.立足课堂,提高法制教育的渗透性。我们把法律常识教育纳入必修课内容,做到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四保证”,普遍开展法制教育。学校除确保完成法制教材规定内容外,还充分利用团队活动时间及每周的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由于思想重视,认识到位,教学效果较好。
3.针对实际,强调法制教育的层次性。针对学生的年龄层次和个性特征,各校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注意了层次性和针对性。
4.普治并举,突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学法、懂法,形成认知基础,这固然是必要的,但学法必须与守法相结合,普法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否则法制教育只能流于形式。因此,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学校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运用法律这一有力的武器来解决具体问题。
(四)净化了教育的内外部环境,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有一段时间,个别社会闲散人员、地痞流氓到学校周边寻衅滋事、敲诈勒索,小商小贩违章在校门口设摊摆点,极大地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但现在这种现象大为减少。一方面,由于依法治县活动的开展,使这类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另一方面,也由于加强了依法治教工作,学校拿起了法律这个有力的武器,向这些危害社会治安,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行为宣战,从而优化了学校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
实践证明,加强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是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需要,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用人才的重要措施。依法治校工作,不但不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反能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跃上新的台阶。正因为我们持之以恒地抓依法治教工作,师生员工守法、护法的自觉性明显提高,敢于与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采取各种防范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从而使学校能够更加集中精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五篇:依法建制、以制治校工作总结
依法建制、以制治校情况工作总结
胶南市大场镇中心小学
2008年7月
依法建制、以制治校情况工作总结
五五普法几年来,学校逐步加大依法治校力度,坚持“依法建制,以制治校”的管理之路,狠抓师德教育,常抓法制建设,大抓综合治理,从而有效强化了内部管理,全面优化了育人环境,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现将我校近年来依法治理、“依法建制,以制治校”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有力突出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一方面是培养人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的窗口。因此,我校始终把依法治校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之一,始终把依法治校当作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实抓好。为此,我们成立了学校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规划,实施意见,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议程,做到有计划,有总结,学校还成立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创建交通安全校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学校要求各个机构及相关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开展工作,做到有目标计划、有检查评比、有总结表彰。
通过以上组织机构的建立,调动了各方力量,占领了各方阵地,形成了我校强有力的依法治校工作领导体系,有力突出了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地位。为依法治校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创设了良好的前提。
二、以法建制,以制治校,依法强化学校内部管理。
1、依法健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近年来,我校立足法律,着眼校情,广泛参考了有关教育的各种现有法律法规及政策、条例,以及《民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全面修订和完善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涵盖教育、教学、教研、学习、后勤等五个方面10余项管理制度。学校还制定了《大场镇中心小学学校章程》并由教代会审核通过。为学校管理工作预设了强有力的制度基础。
2、以制开展管理工作。
首先,依照制度学校坚持搞好教师的三理论学习。即全校教师必须通过政治学习、业务学习、集体学习和业余自修,要认真学习三种理论,一是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的现行政策法规;二是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的公共理论;三是认真学习贯彻“校本理论”(即学校的管理思想、工作规划、管理运行体系、规章制度等)。通过学习使教师提升了理论水平,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要求,统一了思想认识。为制度的贯彻执行扫清了障碍。
其次,严格执行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约束和导向激励作用。学校始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层层分工,职责规定明确,职能发挥充分。一方面,开学初学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校长与各年级组、各班主任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实现责、权、利有机统一。二是日常工作中进行层层考核。学校坚持考核细化、实化、量化、经常化;坚持随时检查、定期汇总;短线考核、长线考评。坚决杜绝管理的漏洞及实施上的形式主义和好人主义。三是加大班子建设力度。以观念转化为先导,素质优化为主线,作风强化为重心,评议泛化为促进,利益分化为策动,着力打造工作型、学习型、能动型、创新型的学校领导集体。
三、遵规守法,自警自诫,依法规范办学活动。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普遍受到群众的尊重和关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教育发展的需求度也不断提高,这种形式下,一方面社会对教育提出了诸多要求,有的近乎苛刻;但另一方面只要能把孩子教好,对教育行业的一些过头做法大部分家长却都抱着一种容忍迁就的态度。这种矛盾的存在,加之办学体制,政策落实,经济驱动等方面因素的作用,极易滋长教育部门和教师个体的违规违纪行为。我校在办学过程当中,十分敏感地认识到上述问题,所以,我们在具体工作中不论是集体决策还是对教师的个体行为,都时刻警钟长鸣,加强自警自诫,自觉遵规守法,依法规范办学活动。
1、依法规范管理行为,做到透明管理。
我们一贯认为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为了充分发挥每一分子在管理中的效能。我们一方面加大信息管理的力度。及时发布学校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设立校长信箱等全面收集各类信息。把整合信息作为完善和提高管理的必要前提,增强了管理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另一方面,坚持开展校务公开。学校制定了《校务公开制度》”做到校务公开“四定”,即定内容、定时限、定地点、定公开方式。并由校长和工会成员进行双向监督记载,确保了校务公开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第三方面,学校健全工会组织,成立教代会,并以表决的形式规定了工会及教代会的组织、工作章程,以制度的形式赋予工会及教代会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建议三大权利,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依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中小学收费是当前十分敏感的焦点问题。为了规范收费行为,切实减轻家长负担,塑造教育的良好行业形象。我们首先坚持“照章收费、持证收费”。严格执行省颁标准,自觉接受物价、纪检部门及家长委员会的监督。学校在开学初以公告形式,告知家长学校一学期的收费,同时设立收费公示栏,认真执行“三公开一监督”,并且实行对家庭困难及下岗职工子女的减、免、缓政策。其次,严格规范各项费用的使用用途,坚决杜绝各类不正当开支,确保专款专用。并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节支减耗”活动。另外,《教师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学校教师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学生任何费用;不得滥发学习资料”。以上做法有效地制止了各类违规收费行为。
3、依法规范教学活动。
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我校坚持狠抓《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贯彻落实。在教育行为方面坚决杜绝体罚、变相体罚、辱骂、歧视、驱赶后进生。坚决不随便放弃一个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活动激励,分类转化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工作上,我们严格执行部颁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教学常规管理,进行量化考核。另外,学校还根据形势发展和学校实际工作需要,临时安排教学内容,如交通安全月、崇尚科学专题教育,一分钟安全警示教育,网吧的危害不可轻视专题教育等。保证做到教师、教材、课时、任务四落实。使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和培养。
4、依法规范德育活动。
我们利用德育基地,组织广大师生置身于德育基地,进一步增强他们对法律知识和作用的认识与理解。
(1)、加强德育基地和普法队伍的建设。我们先后聘请了法律顾问,聘请大场镇法庭庭长为法制副校长。学校定期邀请司法界教官为师生进行法制培训。(2)、在普法的实践过程中,减少法律知识的系统讲授,增强法律情感的体验。我们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结合他们的学习、生活实际,有目的地从法律文本中节取若干内容,对照社会现实进行法律教育。水污染防治法教育侧重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达标排放;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侧重辍学儿童的社会救助等等。这种做法,既突出了各个法律知识的重点,又减少了普法的难度,使所学法律知识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得会,记得住,用得着。
(3)、努力组织师生将所学法律知识运用于社会。我们在基地实践中,有目的地引导师生学习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往,使他们明确交往的准则是法律,从而强化法律意识,规范法律行为。如组织学生走上社会参与文明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组织师生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节省一天零花钱、救助失学儿童”,组织一年级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等等。
(4)、彻底消除违法现象的苗头。首先,制定制度覆盖“面”。我们建立起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如为保证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落到实处的《依法治校方案》、《教师普法教学辅导制度》、《教职工评优制度》;为合理利用财物、加强廉政建设的《经费预决算制度》、《学校采购实行招投标办法的规定》等。这些专项治理的制度、职责、规定等,堵塞了漏洞,规整了行为,提高了遵纪守法的整体水平。其次,建立警校热线电话,在学校的传达室醒目地方公布警方电话。
5、依法规范师德行为。
依照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规法律的规定,学校制定了《大场镇中心小学教师一日常规》、《大场镇中心小学教师考核制度》,《大场镇中心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等。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等法规的教育活动,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家长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公布校长电话,公开网络投诉邮箱地址等及时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纠正。并通过“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活动的深入开展,宣传先进事迹、剖析批驳不良现象,对弘扬正气,遏止歪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既使师德规范有了体制和制度的保证,又使师德整体水平的提升落到了实处。
四、制度规范,活动促进,有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首先通过制度规范法制教育工作。学校的法制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时间、教研组和年级组活动、每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组织师生学习《教育发展纲要》《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师生人人做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模范。
其次,把法制教育与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渗透在德育工作的各个层面。学校在深入学习宣传法制、规范的基础上,制订了《大场镇中心小学教师一日常规》和《大场镇中心小学学生文明公约》,由德育处主抓落实。对特殊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制订教育转化方案,进行教育。
另外,以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近年来,每年学校要组织1—2期法制讲座,聘请法律顾问、法制副校长等对教师、学生分别进行普法知识讲座。组织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教师普法知识考试。此外,我校还通过外出宣传、主题班队会等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通过以上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了法制宣传教育。强化了教师依法治校、依法执教观念,有力地激发了全体学生争做遵纪守法小公民的热情。
总而言之,依法治校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学校提出了“依法治校,培养合格公民,”的学校发展规划,并把依法治校工作当作实现规划的基本保证,放在突出位置来抓。通过几年的工作,有力地突出了依法治校的重要地位;有效地提升了管理水平,规范了工作行为,强化了工作作风,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虽然,我校此方面的工作还存在诸多有待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力争使我校的依法治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依法治校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