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属于自己学校的特色
创建属于自己学校的特色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一校一品牌”扫描(上)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地处祖国边陲,是黑河市政府部门所在地,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区。可是,它的教育,却一点儿也不落后,而且校校都在创建特色,锻造各自的品牌,形成了百舸争流的喜人景象。
爱辉区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教育,特别是这届领导,无论在政策支持、教育投入还是人文关怀上都是空前的。他们每年不但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对教育的投入也在逐年递增。区委主要领导和主管教育的领导多次带领校长们到教育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对全区的教育现状作了详细分析,明确了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区政府部门主要领导每个学期都要到每所学校调研,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这在全省乃至全国也不多见,这是爱辉区教育人的福气。那么,如何提升全区教育的质量,就成了党委、政府部门和老百姓的一个期盼。
毋庸讳言,如果把爱辉区基础教育放在全国格局中做一番比较,还是比较薄弱的。如何尽快实现教育的突围,就成了教育部门领导思考的一个大问题。
六年来,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下,每个学校都在特色创建与品牌锻造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
正值北国千里冰封的冬至时节,笔者赶到爱辉区,领略其不同学校的特色与内涵,感受其品牌的意义,感受到其“专利”的“独占性”和核心竞争力。
六年来,教育部门的领导用热血与智慧,汗水与拼搏,引领与探索,让每所学校一改旧容,化蛹为蝶,从夹缝里勇敢地钻出来。终于,在特色创建与品牌锻造上走出了一条金光大道。黑河市实验小学:国学教育
目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持续升温的趋势,这无疑是一件好事。而黑河市实验小学在一年前,就以国学教育为办学特色,提出了传承传统文化,培育儒雅少年的口号。
这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
国学教育应运而生
2013年夏天,孙艳红校长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习,正好上的是国学班。她一下子爱上了国学,这当然与她本人对国学的感情有关。而更重要的是,她发现在小学开设国学教育,对于提高小孩子的语文水平,以及培育其真善美的情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回到黑河后,旋即召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会议,谈到自己在北京学习的感受,提请大家商讨构建学校特色文化的问题。讨论十分热烈,对开展国学教育的认识不谋而合。
于是,国学教育应运而生。说干就干,全校46个班,全部开设国学课,每天早晨与中午各有10分钟的国学诵读时间,每周安排一个课时的国学课程。
经典文化滋养孩子心灵
开始的时候,老师们对于国学教育的认识还不十分深刻。认为那么深奥的东西,小孩子很难喜欢;即使学,也多是“食”而不知其味。
事实超出老师们的预期想象。小孩子背诵国学经典,不但快,而且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因为记忆有一个规律:年龄越小,记得越快,忘得越慢;年龄越大,记得越慢,忘得越快。在孩子那里,尤其是低年级孩子那里,没有什么难易之别。在大人背起来感到“难于上青天”的经典之文,小孩子竟然很快背下,且乐在其中。原来作为六年级国学教材的《大学》《中庸》,四年级学生很快背诵下来。非但没有形成心理负担,反而更加爱上了经典。
还有惊奇与意外,那就是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了比较快的增长,就连气质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因为国学经典中,不但摇曳着智慧的光华,也多流泻着思想的要义。而孩子诵读过程中,这种智慧与思想,也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田。
2014年9月9日总书记视察北师大时,在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时,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黑河市实验小学正在把国学经典嵌在了他们的脑子里,从而让他们受益终生。
是啊!小学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如果从小让他们大量诵读国学经典,就等于为孩子们种下了一颗长成参天大树的种子,到了一定的生命节点上,就会长成参天大树;如果从小让他们学习一些三流四流作品甚至垃圾文化,以后就有可能长出一片又一片的荒草。每一个孩子只有一个童年,我们要让孩子们的童年快乐幸福,同时,我们也要为他们长成参天大树种好种子。不然,我们将对不起孩子,也有失一个教育者的良知。
读好书,写好字,作好文
由诵读经典,黑河市实验小学对学生又提出了读好书,写好字,作好文的要求。为什么要读好书呢?因为读书有一个规则,那就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一个人阅读世界大师的作品,很难达到大师的水平;可是,却有可能走到中层。如果阅读中层的书呢,则只能在下层徘徊复徘徊。所以,读好书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写好字也很重要,古人说,文如其人。其实,字也如其人。写好字的过程,也是一个修养心性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注意力的过程。久而久之,孩子就少了浮躁,多了宁静。那么,如何作好文呢?除了大量诵读好书之外,就是要多写多练。写好作文没有多少捷径可走,唯有多读多练,才能写好作文。那种只关注技法,而不注重读写的写作指导,只是舍本逐末,终难抵达下笔成文的高层境界。
经典诵读让老师教学游刃有余
在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时候,作为老师,也对国学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也与孩子们一起背诵起来。奇迹同样在这些老师的身上呈现出来。他们语文教学的水平高了起来,以至拥有了淡泊以明志的心怀。其实,这只是一个开端,持续数年之后,这些老师会走上“更上一层楼”的境界。纵观当今中国一流的名师,没有一个不是大量诵读经典文化者。正是在这种长期的诵读中,他们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优质语文系统,拥有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生命能量。再教学的时候,就有了游刃有余的从容,以及用一生的储备激活每一堂教学的精彩。我们以前孜孜以求的名师,也许就在这种长期的经典诵读中一个个横空出世,为实验小学的更好发展点燃亮色。
孙艳红校长对笔者说,国学教育刚刚起程就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这让我们惊喜的同时,也让我们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一定要更好地研究国学教育,构建好自己的国学教育课程,锻造出自己的国学教育名师,从而让实验小学的国学教育品牌更见光彩。黑河市第六小学:童话教育
《中庸》开篇即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说,人的自然禀赋叫作“性”,顺着本性行事叫作“道”,按照“道”的原则教育叫作“教”。
童心童趣是孩子的自然禀赋,童话中无处不荡漾着童心童趣,老师有效地引导孩子阅读童话,就打通了孩子本然的天性之“道”。同时,每一个学生又都有其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即“率性”才能发展其个性。基于这种思考,黑河市第六小学确定了“回归天性,发展个性,构建精彩校园”的办学理念。
童话是用儿童语言来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一种文体,让小学生大量地阅读童话,就等于对他们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儿童的心灵世界犹如一张白纸,染赤则成赤,染黑则为黑,诚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其实,这就是“修道”。为此,刘北虹校长和她的班子提出了“学会尊重、发掘灵性、完善人格、促进成长”的童话教育理念。
刘北虹校长认为,一个人童年是不是快乐,是不是富有个性,是不是崇尚真善美,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学生阅读童话,就是为其一生的成长奠基。童话中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有形态各异的动物植物以及神思天外的幻想。在孩子的眼里,那都是一个个与他们的生命相维系着的超常美的世界。所以,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他们很快就能入乎其中。孩子们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展与“人物”命运的兴衰、兴奋、悲伤,同苦同乐。一股书香,一阵春风。如同催开梅花的芬芳,引春天提前到来,从而体验其审美的奥妙,并在无形中直接享受真善美的精髓点化。
如果说阅读文本形态的童话可以让孩子们陶醉其中的话。那么,创设相应的童话场景,开展与之相关的具有童趣的活动,则让学生体验到童话的另一番如梦如幻的美妙。
构建童话教育的环境课程
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而其构建的“文化性”,不但要有品位,还要与学校的整体文化建设相和谐。第六小学的办学特色是童话教育,他们竭尽全力地用儿童的眼光与童话的背景来设计学校的环境文化。走廊文化与墙壁文化,则有了童趣流彩之美。每个楼层一个主题,每个主题都是童话教育的一个子系统。一楼是“童话长廊”,上面既有优美的童话故事,又有孩子创作的童话。孩子们徜徉其中,个个乐而忘返,流连不舍。二层楼的主题是“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这是优秀童话中体现出来的思想。当今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关注与关心自己大多超过关注与关心他人,主动帮助他人者也是凤毛麟角。通过这种墙壁文化的耳濡目染,他们逐渐懂得关心与帮助他人,既是一种美德,也会让自己更好地成长起来。因为只有关心与帮助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关心与帮助,也才能形成一种和谐成长的班级与学校环境。
走进教室,墙壁几乎全是童话文化,可又有各个班级的特色。而每个班级的门口,都有一个属于这个班级的展示平台,上面的班训、班风等,不但有积极向上的内容,还烙印着童话文化的色彩,让人感到那么可亲与可爱。童心活了,童趣醒了,童语有了„„于是,美好的童年就在欢笑中幸福起来了。
开发童话阅读校本课程
课程是最能彰显学校特色的重要载体,作为具有儿童教育特色的第六小学,则开发了“童话故事里的童年”校本课程,每周安排一个课时。课上,教师不但与学生共同阅读文质优美的童话,还总结出来多种阅读与写作的方法,形成了童话教学的模式。2009年,学校在专家的引领下,又开发了“童话随笔习作训练课型”,这一课型得到了随笔化作文发起人成浩老师的高度认可。
刘北虹校长认为,在童话教育课程中,让孩子“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回归了孩子学习的天性,使童话教育和各学科教育有本质上的互通。学校每月开发一个读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编童话的系列活动,从而让学生走进了一个更加丰富的童话世界。于是,孩子的大脑里积淀下童话的思维与语言系统,加上小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创作童话,也就有了水到渠成之势。于是,“人人都爱说,生生都会写”的童话随笔习作教学氛围自然也就形成了。
举办主题童话节
每年6月,是第六小学的童话节,活动时间整整一个月。孩子们的热情空前高涨,而且显示了他们独特的创造力。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主题、口号、节徽、吉祥物等。就连家长也欢天喜地地与孩子们一起走进节日。童话节的内容与形式每年情趣不同,创新各异。逐渐形成了“十个一”系列活动:“为童话节设计一个活动口号”、“评选自己喜欢的童话人物”、“听一个童话故事”、“看一部童话片或动画片”、“讲述一个童话故事”、“画一幅童话想象画”、“学唱一首童话歌曲”、“编写一个童话故事”、“制作一个童话饰物”、“演一个课本剧或童话剧”„„一个个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孩子如同泛舟五湖,童趣盎然。
学校还将童话节中的一天作为童话狂欢节。学生身着各式服装,头戴动物头饰。伴着童话音乐,走进各自喜欢的“童话放映厅”“童话人物我体验”和“童话小剧社”„„游乐场,开始一天开心快乐的童话游园狂欢。同时,邀请黑龙江对岸俄罗斯的小朋友一起共度童话节。童心将两个国家的孩子联系在一起,终生难忘的节日让孩子忘掉国界、地界、语界。童话节举办过10届,童话教育也有了10年的跋涉,10年的穿越,10年心灵放飞。
教育部门领导感慨不已地说,童年的记忆,本应当是缤纷多姿的,可是,在应试教育逼迫下,一些学生除了上课学习与课外作业之外,则少了应有的童趣。而一个没有童年快乐的孩子,会在其心理埋下一颗心灵扭曲的种子,长大之后,说不定会在某一个节点上爆发出来,进而给人生抹下阴影。童话教育给了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呵护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充满乐趣,甚至会成为其终生的铭记。这样,就为他们栽种下一颗快乐幸福的种子。黑河市第三小学:写字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在给教育带来诸多便利的时候,也让一些学校的写字教育渐渐地边缘化。有人认为,打字既快又好,何乐而不为?
可是,黑河市第三小学的办学特色却是写字教育,还确立了“方方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校训。在他们看来,写字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并不矛盾,绝对不能“舍鱼而取熊掌”地非此即彼的取舍。而是二者兼得,且各有奇妙之举。
杨慧荣校长认为,作为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对于方块形的汉字有着化解不开的情缘。正是这种神奇的文字,才让中国文化数千年而不衰,越来越彰显出其巨大魅力。
写字不仅可以明智,也可以明德。
一般而言,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力不是太强,而当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冲击,更让小孩子的心灵喧嚣起来。而写字需要静心,也需要坚持,长久之写,如同轻敲心灵之门,在无意中增强了学生注意力,让他们的心灵归于宁静。另一方面,它会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锻造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同时,在写字教育熏陶下的孩子,从小为心灵安顿之后,长大成人,就有可能明志致远。
写字教育的墙壁文化
黑河三小为写字教育创设相应的墙壁文化,大胆使用“绝招”,专挠学生心窝子之“痒”。不但让写字教育随处可见,还把学生自己写的字,张贴在学校门外的墙上。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让孩子找到力争上游的自信。
黑河三小为写字教育创设相应的墙壁文化,让写字教育有了随处可见之妙。
大家知道,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一个个演变的过程,这其间还有着很多个时代的更替,以及文化的进化。作为一个中国的学生,不能不对其有所了解。
第三小学的一楼墙壁上的展板是汉字发展史,墙壁展板内容通过列举汉字中几种主要文体的一些字例,附以字源绘写图解和浅释,让学生简明形象地感受到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体味这些汉字背后的中国文化的悠久与丰富。
二楼墙壁上的展板是汉字世界。汉字源于图画,以象形为本,这种独特造字法,属于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如日月马鱼等。然后才有了指事、会意、形声字。这四种造字法对于理解文字,以至参悟中国文化,都大有裨益。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地走进博大精深的汉字世界里,去感受中国汉字的奥秘与神奇。
三四楼的展板是书画世界。主要是学校老师的书画与手工作品,以及黑河市书法协会和省内外名家的书法作品。它让学生感到这些美仑美奂的作品,就出自当下人之手。如果好好学习,自己也可以完成这样的作品。向往与敬仰之后,则是走进书法的世界里。
东侧楼梯缓台依次悬挂着学校的“一训三风”,西侧楼梯缓台分别镌刻着韩愈的《师说》、荀子的《劝学》、国学经典名篇《大学》节选。学校要求学生在每日的晨读中去背诵理解。于是,经典文化就这样走进了学生的心田。
写字教育的课堂文化
第三小学的写字教育已经纳入课表,每周一节。为了提高师资水平,学校邀请市书法家协会成员对老师进行硬笔、软笔书法培训,同时,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写字常规活动,有效地提升了老师的写字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学校要求教师坚持一个“少”字,一个“好”字。这样,就不至于像《学记》所说的“或失之于多”,从而让学生学起来不感到困难,且从学写之初不但写得规范,而且有了书写之美的要求。
2012年3月,第三小学以三四年级作为试点,开始了软笔书法进课堂的尝试。为了解决毛笔练习中的墨汁使用所带来的不便,学校引入了水写纸,从水写描红入手,使学生练字更加便捷。
为了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学校还开展了师生同练一刻钟的活动,每天下午课前15分钟,师生一起练字。这种被师生们称道的微课程,天天坚持下来之后,就有了师生写字比较快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师生的写字形成了习惯,以至爱上了写字。
写字教育的展示文化
孩子们练写书法的热情与日俱增,优秀的作品不断涌现。为激发他们练写书法的热情,学校在各班教室外设立了写字文化墙。美其名曰“临池学书”,张贴学生的书法作品,每周一换。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后,如同胸前带上一朵大红花,增强了自信心与自豪感,并生成更大的写字热情。
随同笔者走访的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李晓明认为,任何人有了成绩,都希望有一个展示的平台,孩子尤甚。而第三小学的展示,不是急功近利的,而是着眼未来的。因为长期的激励,会在他们心里积淀下一种积极的思维,进而形成一种方方正正写字的品质。有了这种品质,不但可以写好字,而且还会有种积极的延伸,学好其他学科的内容,以至于学好做人。
写字教育的明德文化
写字不但可以明智,也可以明德。古人说,文如其人,字也如是。方方正正、认认真真写字的过程,也是方方正正、认认真真做人的过程。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一字写不好,何以做好事,做好人?
杨慧荣校长欣喜地说,通过写字教育,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越来越好,实现了书写水平与道德品质的共同成长。第三小学在“中俄教育交流暨黑河市爱辉区办学特色展示会”上,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200多人展示了学校的写字特色,与会人员不但对学生的书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且对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素养给予了高度赞扬。在全国教学模式展示、爱辉区校本课程展示活动中,关燕飞、邹艳茹、王智芳、张广慧等老师以学校的“归类集群 识写结合”写字教学模式参加比赛获奖,与会人员对这些教师所呈现出来的高雅的气质与淡定的情怀,给予了更高的评价。
2011年学校被省教育部门评为“黑龙江中小学写字实验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这不仅是对写字教学的一种肯定,更是对写字教育的一种认可。写字,不只在教与学上,更在“明明德”的教育中。黑河市第五小学:中俄教育交流
中国的黑河市与俄罗斯的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分别坐落于黑龙江的南北两岸;黑布两市的教育交流,就有了得天独厚的地利之便。早在2004年9月,黑河市第五小学,便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第十四学校结成中俄友好学校;近年来的教育与文化交流,又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特定语境中学习语言
儿童时代学习语言,是其一生中最佳的阶段;同时,无处不在的语言环境,则是学好语言的充分必要条件。为此,两所学校分别在全校开设了俄语训练课和汉语训练课,互赠教材,互派师生交流。课堂上,两国儿童同桌“一帮一”地学习;课下,则在一起玩耍中交流。孩子们就在两个国家的语境中,无意识而又比较有效地学习了对方国家的语言。
在黑河市第五小学参观考察时,有些时候是小学生用俄语为笔者介绍的。我在高中曾经学过两年俄语,尽管现在多已忘记,可是,我还是可以感到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俄语水平。据这些孩子讲,他们在与俄国小朋友学习与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俄语不但快,而且记得牢。孩子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外语的速度远远超过大人的想象,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段与语境,以后即使用上数倍时间也难以达到这种效果。
新奇是孩子们学习语言的一个动力源,小孩子在异国小朋友中间,自然也就有了好奇感,而且情不自禁地生成了学习外语的内在需求。所以,这时候的学习,不但学得快,而且学得快乐。
马书彬校长说,我们就要抓住小学生学习语言的敏感期,通过彼此交流,让我们的学生尽快地学好俄语。
俄罗斯文学史上产生了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肖洛霍夫、普希金、契诃夫、高尔基等一大批世界大文豪;中国文学史上文学大师也是群星灿烂。当两国小朋友学好对方语言后,就可以更好地穿越时空,打破国界,去领略那些文学大师精神风采。
马书彬校长在思考着:布市第十四学校已经开设了“孔子学堂”,《论语》《道德经》等中国文化名言哲语,成为俄罗斯学生学习的内容。那么黑河市第五小学,也要开始策划将俄罗斯的经典文学作品引进过来,让中国的学生在语言交流中,领略异国更壮美的文学画卷。
在交流活动中缔结友谊
黑河五小以篮球为切入点,制定了快乐篮球校本课程,编撰了快乐篮球学生读本,人人一个篮球,个个以球为艺,是黑河市第五小学的一个特色。笔者在他们学校里观看学生篮球技能表演的时候,感到那绝非一日之功,虽不能说孩子们打球水平已经抵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至少是玩在其中,又乐在其中了。
在两所学校交流的时候,布市第十四学校的学生人手一球,开设起了篮球技能训练课。在每年一度的中俄两校师生“快乐篮球比赛”中,孩子们的呼喊声、欢笑声此起彼伏。这样的活动,不但增进了孩子们的球技,更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与友谊。
历届学生的毕业联欢会上,精彩节目一个接着一个。俄国学员们随着中国的民族音乐敲起了腰鼓,耍起扇子扭秧歌,唱起略带俄罗斯风味的中国歌曲《茉莉花》。他们韵味悠长地背诵古诗《山村》《春晓》等,还挥毫展示了书法作品,甚至连我国传统武术和剪纸,也成了他们的拿手好戏。当学员们高举毕业证书时,难以压抑住内心的喜悦与激动之情,情不自禁地表演起精彩的俄罗斯民间歌舞。黑河市第五小学的学生们乐其所乐,助兴鼓掌,掌声不断,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起来了。联欢会不只有表演的狂欢与兴奋,还有演出之后留存于两国孩子中的那份美好与幸福。
两校间通过“校长互访、教师互访”,交流办学思想研讨教学方法,双方都从对方学到了有益的东西。据精通俄语的教育部门领导讲,俄罗斯的中小学生下午只上活动课,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学校的快乐,且培养其创新与实践的能力。黑河市第五小学由此受到启发,也力所能及地增加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活动项目,让学校成为孩子的乐园。除了人手一篮球之外,他们还有了人口一竖笛的特色。竖笛成本低,又易学习,而且人人都口吹竖笛的时候,无异于全校一次音乐盛会。
两所学校连续多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六一”儿童互访活动;开展消防知识国际交流竞赛活动;家乡风情文艺书画展示会;英语数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活动;运动场上同场竞技;在“中国—俄罗斯年”、“俄罗斯—中国年”、“中国俄语年”、“俄罗斯汉语年”活动中,双方政府官员和儿童在“纪念中俄儿童六一互访二十周年”、“纪念俄罗斯反法西斯胜利”为主题的长卷上签名留言,两国儿童在长卷上进行绘画签名;开展的“黑龙江流域野生鱼种类”和“中俄礼仪大调查”小课题研究,增强了学生实践研究能力;走进中俄民族风情园,体会到鄂伦春民族的游猎生活;走进博物馆,感受到摄影的魅力;观看4D动感电影,领略了高科技电影的新奇;并且有机会参加了爱辉区举办的田径运动会。临别之际,中俄小朋友互赠纪念品、合影留念,依依惜别,难舍难分。每一次交流之后,留下的不只是美好的回忆,还有友谊的延伸,以及对此后再次相见的期待。
马书彬校长说,这样的交流,还不止于加深了彼此的感情,也拓展了小孩子的视野。而小时候有无宽阔的视野,往往对其终生产生着影响。它不只让双方孩子对异国文化风情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对方国家孩子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有了一定的认知,有些好的品质,还会或多或少地投射到不同国度的小孩子身上,并在未来的生命征程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黑河市第二小学:读写生慧教育
黑河市第二小学的特色是读写生慧教育。正常课程的学习固然重要,可是,如果没有大量之读与大量之写,学生就很难生成智慧。因为好的书中内涵着作家的智慧,读得久了,这些智慧就会流进学生的心里。如果说读书是一种智慧的吸收过程的话,写作则是学生生成智慧,并输出智慧的过程。因为写作不只是生活的再现,还有学生对生活的再认识,还含有生命智慧的感悟。读得多,写得好,也就有了智慧。
创设阅读氛围
开发主题读书课的目的,是让老师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更会阅读,主要有三种课型:读书方法指导课,自主读书课,读书交流课。每个学期两节读书方法指导课,每月一次读书交流课,几十节自主读书课。上课不在平时的教室里,而在阅览室里,目的是让教师的教与学生之学有一种书香的氛围。
自由阅读课也叫快乐晨读,上午上课之前,全校琅琅书声。对于小学生来说,关键在培养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而集体大声诵读,则创设了这样一种环境。
每天的快乐晨读,不同年级的研读主题也不一样。低年级是体验快乐童话,中年级是走进科幻世界,高年级是感受经典名著。学生可以根据年段自由选择校本课程中的内容。
郑海燕校长说,采取这些措施,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学生的阅读量就大了,也就有了丰富的文化储备。不但会让他们写起作文来更加从容,而且也对学习其他学科的内容起到了促进作用。更重要是,培养他们在小时候与书结下不解之缘。而小时候养成的读书习惯,往往能延续终生。而一个一生都喜欢读书的人,也就有了一定的文化品位,不管是做工作,还是做其他事,就会因为这种文化而生成一种生命的能量。
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天背一句经典,每周背一首古诗,每月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会;每年一次大型的读书节。读书节上内容丰富多彩,如名著欣赏,演讲比赛,汇报演出,与作家对话等。进而评出书香少年,班级读书明星,书香家庭,进行表彰。这项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深受学生与家长的喜爱。
据副校长宁茹艳讲,学校还建立了相应的读书机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比如课外阅读开发方案,评价指标,老师阶梯发展方案,小学生多元发展方案等。
同时,学校还让学生建立自己的阅读成长方案,记录阅读收获。
激发写作热情
郑海燕校长认为,阅读是手段,读写是关键。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写得出,写得顺,写得好。
在他们看来,写作需要技巧,可更重要的是心灵的自然流泻。写作是作者真诚的呈现,我手写我心,写起来才能有道法自然,水到渠成。为此,由语文教师牵头,成立了小笔尖文学社。老师只作指导,整个过程学生全程参与,自己组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就有了大量之写。有了大量之写的“功底”,也就有了熟能生巧之妙。于是,写作非但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还成了学生倾诉心声的自然生成。每个学期,都有500多篇学生的习作问世,而且写得童趣盎然。
这一个学期,已经开发了6本随笔化写作教材,其中一些内容,不少就是本校学生的习作。学生再读这些习作的时候,就有了一种特殊的亲近感,且生成一种努力写作,自己的习作也能走进这个教材之中的心理期盼。
近三年,学校已有106篇学生习作在《黑河周刊》上发表。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参加国家的征文并获奖,一个学生获得了省级读书“小状元”。学校则将学生中的优秀习作编辑出版了《与书为友,伴书成长》的成果集,让一些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写作成果;那些习作没能入选的学生,也生成一种“学而时习之”的心理愿望,从而更加努力地阅读与写作。
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蔺桂萍欣慰地说,读书是这里老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老师所写论文279篇,有30多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多名老师在全国随笔化演讲中获奖,有的还走向全国,成为随笔化课题的领军人物。2012年,黑河第二小学的读写课程文化参加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举办的特色学校评选,被评选为百强校。(陶继新)
第二篇:学校特色创建汇报材料
学校特色创建汇报材料
各位导,同仁:
大家上午好!听听各位同仁的汇报,我感到大家都比我们做的工作多,成绩也比我们显著,收到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我觉得没有什么成绩汇报,只有抱着学习的态度,向大家多征求宝贵意见的态度,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我们的一些探索和做法,说的不当的地方,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我们以“规范管理、智慧教育、特色办学”的思想统领教育的各项工作,我们的理念是“发展必须创新,创新形成特色,特色彰显内涵”。用理念激发学习,用学习丰富智慧,用智慧点燃创新,用创新形成特色,用特色推动发展。
我们围绕“智慧教育双十行动”,开展了“人人有课题目,校校有项目,全员创特色”的实践研究活动。
我们全校确定了28个研究课题,张校长的合作学习研究,赵校长的学生辍学研究,徐老师的自主管理研究,刘老师的后勤管理研究,赵老师的快乐体育研究。经过现年来的努力,目前在我区初步彰显出了7个方面的特色。
一是以磁涧小学为主的全校的“快乐体育校本研究”在全校铺开。理念是“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我增智、我幸福”,实现校校有项目,人人有器材,快乐体育进课间,进课堂,进家庭。目前我们已结集“快乐体育丛书”三集。一是快乐体育项目36种,二是快乐体育智慧,三是快乐体育的教学、比赛及艺术研究。我们去年6月20日承办了全县快乐体育现场会,今年5月30又成功举办了快乐体育节。
二是以初中为龙头,以导学稿为载体的“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研究”,在全校中小学展开,全校小学实行统一集体备课,共享智慧。理念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课前实施有效的预习,课堂上实施“老师少讲,学生自学,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我展示、我精彩”的教学策略,达到的效果是“自我约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培养出不仅有高分数,还要有高综合素质的新型学生。目前在全县小有名气。很多学校去听课学习,去年6月18日召开全县研讨会,韩局长、游局长去年12月20日到初中调研,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这不仅是教学改革,实际是教育改革,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目前在初中、寒鸦、磁小已基本形成了较完善的“教学管理、备课管理、评价管理、课堂模式、教学反思”等规范体系,初中正在印制“合作学习智慧”一书。
三是以寒鸦为龙头的“自主管理模式”研究在全校展开。理念是“让校长闲下来,不管老师,让老师闲下来,不管学生,我的事情我来管,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我能行、我能成功”,目前初见成效,学生的团队意识、自觉意识、主体意识增强了,寒鸦小学连续两年在演讲赛中都取得了好成绩,一个是去年迎奥运演讲代表县到洛阳演讲获一等奖,一个是今年在县“爱我中华读书活动”演讲中获一等奖。学校形成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局面,特别是学生卫生意识了有很大提高,我们在寒鸦学校举办快乐体育节,实现了零垃圾的目标,从前到后500我名师生没有一个人丢弃一片纸屑、一微乎其微料袋。
我校的“书香校园”开展的有声有色,他们的口号是“争读万卷课外书,品尝百味智慧果,每年平均阅读20本课外书”,做法是,读书,写体会、演讲比赛。增加了阅读量,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我校的三品教育。他们的中心词是:让学生认知爱的力量,使感恩、尊重、勤俭等行动成为一种习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他们的做法是做好事,献爱心,做家务劳动,帮助同学、帮助路人、学生家长写爱心体会等。
我们为了展示创新成果,彰显学校特色,推动创建工作的向前发展,于5月23日召开了“学校特色“展示会,展示会上,各学校展示了自己的特色,做了典型发言汇报,起到到相互感染、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作用。我们还通过会议,对今后的特色学校和学校特色创建工作进行展望,提出了新的思路,就是“创建特色,必须创新,创新必须学习”,用读书丰富思想、点燃智慧、转变观念、增加方法、增强素质,怡情养性。我们准备在洛新局成立中心读书会,带动读书活动的开展,目前正在准备之中,已经有了读书章程、读书宣言、读书倡议书,建起了中心读书会博客。我们准备在暑假期间举行启动仪式。
虽然在智慧教育、特色办学方面我们做了有益的探索,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任重道远,只是万里长征开了个头。要形成鲜明的特色,形成特色学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决心在教育局“规范管理、智慧教育、特色办学思想的引领下,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集中大家聪明才智,不断创新,继续前进,把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洛新教育添彩,为新安教育贡献我们一份力量。
第三篇:学校特色创建汇报材料
理念引领
真抓实干
努力打造区域名校 ——新站区教育工作务虚会汇报材料
合肥市三十中学创办于1960年,原属市教育局直管,2010年7月划至新站区管辖。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生约1100人,教职工8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34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本科率83%,具有研究生学历5人。学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合格人才,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合肥市家教名校”、“合肥市特色学校”、“安徽省级绿色学校”,还获得了“新站区学校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两次获新站区教学质量评比一等奖。2012年中考我校更是取得了优异成绩,文化课学生均分超过622分,700分以上为参考人数的18%,普高达线率高达80%,跻身合肥市前20位先进行列,受到新站管委会的嘉奖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根据务虚会要求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回顾与小结
在上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群策群力,结合学校发展现状,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提出“四化”引领,即“管理立校精细化,教研兴校科学化,全面发展常态化,特色创建长期化”,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1、精细管理出成效。本,学校努力细化各项管理制度,严抓制度落实,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努力为全面综合提升教师素质搭建平台,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教工手册》,强化督促管理力度,使各项制度得以落实。为完成各项工作提供了保证。本着精细管理和“从严治教,从严治校,从严治师”的原则,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工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严禁上课接打手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和私订教辅资料等有损师德的行为发生。
学校继续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突破口,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学生习惯的养成。一是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三十中学班级量化考核细则》、《文明班级评比细则》,把管理细化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二是配备专门人员加强督查,每天在教学的各个时段巡查。三是加强宣传和引导,通过校会、班会、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展开。四是开展竞赛,榜样激励,每周评出各年级的文明班级、卫生先进班级,挂上流动小红旗,每学期评出三好学生、积极分子、进步奖,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五是家校联手,提高校内教育的“巩固率”,把学生良好习惯从学校引向家庭、社会,充分用好校讯通,有关学生的任何信息都及时通过校讯通反馈给家长,积极开展了各年级的家长会工作,密切了家校之间的联系,与家长、社会联合管理好学生。
2、教研兴校探新路。教学教研两手抓,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是学校内在和本质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首先立足自身,开展校内教研教改,学校通过“师徒结队”活动、教研组与学科组集体备课议课活动、优质课课堂教学评比等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业务提升创造了条件。同时,还根据我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开展了校本培训、集中培训、班主任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等活动,邀请学科教学专家教授来校开讲座,切实帮助广大教师提高了业务水平,更新了知识结构。此外,本学校与合肥50中、合肥36中、舒城龙湖中学、阜阳11中以及区内有关小学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组织教师与名校结队交流、外出参观听课,取得良好的效果。
3、全面发展强素质。本,结合学校实际,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四节”活动(即读书节、感恩节、运动节和艺术节),多方位地组织了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道德习惯,提高综合素质的主题活动。如校园征文、书法比赛,主题板报评比,演讲比赛,英语美文朗诵比赛,硬笔书法比赛和艺术展演等,尤其是大型感恩节系列活动的开展在校内外产生了较大反响。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并得到了亲身体验,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养成和良好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与优化。
4、特色创建促发展。我校早在2009年就开展了特色创建工作,提出“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创建主题。通过全校师生两年多的共同努力,2011年12月通过了市特色创建专家评估组的检查、验收,专家组对我校特色创建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我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学校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与打算
下一阶段,我校将坚持以“四化”理念为引领,对内苦练内功,狠抓教学质量,对外广泛交流,塑造良好形象,在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下,努力打造区域品牌学校。主要目标:
1、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2013年中考达到全市18位次;
2、创建合肥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校;
3、争创省级家教名校和特色学校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我校是一所办学50多年的老校,由于历史原因,学校底子差、基础薄弱,尽管上级历届领导关心并给予支持,学校也得到一定发展,但仍然存在诸多困难,目前对我校最大的困扰就是学校搬迁问题。2010年7月下划至新站区,因为区教育布局调整,拟将我校搬迁,然而一方面新校迟迟未建,另一方面又因将要搬迁而不能补充和更新必要教学设备,我校正常教学受到较大影响。有些学科如计算机课几个学生合用一台电脑,几乎无法正常开课。因为电路、水路老化破损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和浪费。而且,搬与不搬、何时搬迁对教师情绪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我校强烈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和领导尽快落实新校建设事宜,同时,新校未交付使用前,望予以补充、更新必要的教学设施。
合肥三十中学 2012年12月12日
第四篇:学校特色创建汇报材料
理念引领真抓实干努力打造区域名校
——新站区教育工作务虚会汇报材料
合肥市三十中学创办于1960年,原属市教育局直管,2010年7月划至新站区管辖。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生约1100人,教职工8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34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本科率83%,具有研究生学历5人。学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合格人才,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合肥市家教名校”、“合肥市特色学校”、“安徽省级绿色学校”,还获得了“新站区学校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两次获新站区教学质量评比一等奖。2012年中考我校更是取得了优异成绩,文化课学生均分超过622分,700分以上为参考人数的18%,普高达线率高达80%,跻身合肥市前20位先进行列,受到新站管委会的嘉奖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根据务虚会要求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回顾与小结
在上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群策群力,结合学校发展现状,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提出“四化”引领,即“管理立校精细化,教研兴校科学化,全面发展常态化,特色创建长期化”,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1、精细管理出成效。本,学校努力细化各项管理制度,严抓制度落实,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努力为全面综合提升教师素质搭建平台,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教工手册》,强化督促管理力度,使
各项制度得以落实。为完成各项工作提供了保证。本着精细管理和“从严治教,从严治校,从严治师”的原则,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工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严禁上课接打手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和私订教辅资料等有损师德的行为发生。
学校继续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突破口,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学生习惯的养成。一是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三十中学班级量化考核细则》、《文明班级评比细则》,把管理细化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二是配备专门人员加强督查,每天在教学的各个时段巡查。三是加强宣传和引导,通过校会、班会、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展开。四是开展竞赛,榜样激励,每周评出各年级的文明班级、卫生先进班级,挂上流动小红旗,每学期评出三好学生、积极分子、进步奖,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五是家校联手,提高校内教育的“巩固率”,把学生良好习惯从学校引向家庭、社会,充分用好校讯通,有关学生的任何信息都及时通过校讯通反馈给家长,积极开展了各年级的家长会工作,密切了家校之间的联系,与家长、社会联合管理好学生。
2、教研兴校探新路。教学教研两手抓,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是学校内在和本质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首先立足自身,开展校内教研教改,学校通过“师徒结队”活动、教研组与学科组集体备课议课活动、优质课课堂教学评比等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业务提升创造了条件。同时,还根据我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开展了校本培训、集中培训、班主任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等活动,邀请学科教学专
家教授来校开讲座,切实帮助广大教师提高了业务水平,更新了知识结构。此外,本学校与合肥50中、合肥36中、舒城龙湖中学、阜阳11中以及区内有关小学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组织教师与名校结队交流、外出参观听课,取得良好的效果。
3、全面发展强素质。本,结合学校实际,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四节”活动(即读书节、感恩节、运动节和艺术节),多方位地组织了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道德习惯,提高综合素质的主题活动。如校园征文、书法比赛,主题板报评比,演讲比赛,英语美文朗诵比赛,硬笔书法比赛和艺术展演等,尤其是大型感恩节系列活动的开展在校内外产生了较大反响。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并得到了亲身体验,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养成和良好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与优化。
4、特色创建促发展。我校早在2009年就开展了特色创建工作,提出“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创建主题。通过全校师生两年多的共同努力,2011年12月通过了市特色创建专家评估组的检查、验收,专家组对我校特色创建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我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学校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与打算
下一阶段,我校将坚持以“四化”理念为引领,对内苦练内功,狠抓教学质量,对外广泛交流,塑造良好形象,在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下,努力打造区域品牌学校。主要目标:
1、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2013年中考达到全市18位次;
2、创建合肥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校;
3、争创省级家教名校和特色学校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我校是一所办学50多年的老校,由于历史原因,学校底子差、基础薄弱,尽管上级历届领导关心并给予支持,学校也得到一定发展,但仍然存在诸多困难,目前对我校最大的困扰就是学校搬迁问题。2010年7月下划至新站区,因为区教育布局调整,拟将我校搬迁,然而一方面新校迟迟未建,另一方面又因将要搬迁而不能补充和更新必要教学设备,我校正常教学受到较大影响。有些学科如计算机课几个学生合用一台电脑,几乎无法正常开课。因为电路、水路老化破损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和浪费。而且,搬与不搬、何时搬迁对教师情绪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我校强烈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和领导尽快落实新校建设事宜,同时,新校未交付使用前,望予以补充、更新必要的教学设施。
合肥三十中学
2012年12月12日
第五篇:浅谈朝鲜族学校特色创建
浅谈朝鲜族学校特色创建
学校是基础教育的主体,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创办特色学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学校领导只有把握好重点,拓宽路子,寻求新途径、新思路和新方法,才能有利于特色学校的建立。如何创建特色学校,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和探索。我认为特色学校的创建应抓住以下几点:
一、办学理论:特色学校的行动指南
特色学校的本质是学校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首先体现在办学理论的个性化。一所好的学校,一定要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它凝聚了这所学校的个性风格、文化品位和人才培养等特色。适合本校特点的鲜明的理念一经确立,并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学校就有了自我超越追求特色的可能,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感召力就会得以增强。因此,选择和确立办学理念,学校实行校本管理、追求特色发展的首要任务,目标定位、特色所在的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引导学生朝着特色化、个性化发展的行动指南。
二、教学制度:创建特色学校的内容
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的确立,并和学校的组织关系联系在一起,和办学理念联系在一起,形成自己特色优势。办学理念的落实,办学目标的实现,要靠制度来支撑,协调学校各方面来完成建设目标。教师的劳动和课堂教学的特征,除
了正式制度之外,还要有大量非正式制度来支持,需要一种默契,由认同产生责任感,以及个人对组织目标和教学目标、整个教育理念的认同来维系。这就体现了有特色的、独到的人本教育和管理原则。
三、德育体系: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保障
“德育是鱼,文化是水。”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文化这个“水”的浸润下存在并产生效果;德育以文化为背景,没有文化的德育不是真正的德育。把学生培养成有素质、有品味、有文化的人,就是德育,也是文化教育的终点。德育是高尚的,因为它是造就和培养合格人才的事业,德育又是低起点的,它涉及的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琐碎的事。坚持从基础道德抓起,从学生身边的事情抓起,从做好最简单的事情抓起。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感恩学校,感恩他人。
同时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内需,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动眼、动心中陶冶性情,感受道德的力量。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育德的关键。只有将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的手段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将德育的目标隐蔽起来,在平时上课、批改作业、辅导、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有这样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功效。
四、师资队伍:特色学校的办学灵魂
教师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的力量所依。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特色主题,都必须依靠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去实施。只有把校长的办学理念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并持之以恒的努力实施,学
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一名好的校长,除了要充当先进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外,还要围绕学校的特色主题,从教师的职业精神、专业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坚持不懈的组织教师学习,启发引导教师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培养他们成为学校特色资源的开发者。
五、校本课程:特色学校魅力和个性的体现
积极拓宽“开放与实践并重,建设外延宽广,体制创新的课程文化”总目标。学校为了学生们健康、全面的发展成长,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学校和社会资源,创编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如科学素养课程,以学校实验组为活动载体,开设制作课程等。艺术素养课程,以学校艺术队为活动载体,开设书法、舞蹈、合唱、民乐等课程。健康体魄课程,以学校体育队为载体,开设球类、体育节等活动。学会生活课程,以学校劳动技术课为载体,组织学生围绕地域、物产、风俗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课程结构的创建,实现了教育目标的“五个超越”:一是学好教材,超越教材,使孩子们在科学探索中开掘智慧,在学科体验中标新立异,在创设课中放飞心灵。二是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加强家庭环境和社会对孩子成长的正面影响,让孩子们真正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三是尊重老师,超越老师。孩子们超越老师的过程,既是老师自我超越的过程,也是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过程。他们把作业变成作品,把考试变成展示,注重让学生们在老师的点化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活,学会批判,最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能力训练:构建特色学校学生素质的核心要素
学校对学生能力训练的选择与强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力系统的构建。因此,能力训练的选择,实质上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是治校者教育价值观的外在体现,是学生素质构建的核心要素,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加强素质教育,发展个性,完善人格是教育研究、教育创新的热点。因此,在学生能力训练方面要有独到之处,要教育、引导、激励学生创新,为学生提供创新材料,引导创新尝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体现学校具有时代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