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团队汇报材料
方正县实验小学申报语文学习型团队陈述报告
方正县实验小学语文团队负责人:刘金荣
方正县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50年校史,同时又具有现代化教学理念的综合性学校,自2011年迁址后,随着学校办学条件和硬件设施的完备,我们就已经深深地认识到一所学校办学成败的关键,仅仅看外表是不够的,所以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农村并校、教师专业不符等多种原因,造成我校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那么快速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借助于岗位大练兵的平台,在我校创建一支学习型的教师团队。通过团队内部的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有效形式,将教学、研究、培训有机整合,使探究、合作、反思、资源共享融为一体,提高教师的整体语文素养,并以团队的整体示范效能,带动和辐射方正县区域小学语文教师群体的研训活动。下面就将我校在创建语文教师学习型团队中的具体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团队管理
1、领导重视
自2011年以来,我校认真落实市、县教育局岗位大练兵的号召精神,把学习型团队建设当作重点工作来抓。学校校长林同庆亲自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宣布,把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题。团队创建伊始就确立了十分明确的目标,即:结合我校教育环境实际情况,以全面促进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速人才培养与开发,提高本校教师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为根本目标,以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出发点,引导和组织全体教师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形成一个人人学习、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建立起学习教育经常化、学习制度规范化、学习内容科学化、学习形式多样化的学习机制,进一步开创我校教育工作新局面。
2、团队成员
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团队是一支由44位一线语文教师组成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县级骨干教师3人。
组长:林同庆 副组长:刘铁锋 沈娜 负责人:刘金荣
成员:44名一线语文教师
3、团队管理
团队每年度初都会制定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具体可行的岗位练兵工作计划,每学期的目标和侧重点各有不同。团队中的语文学科带头人亲自落实学习制度,每月的第一、第二周周五下午学生放学后作为团队固定的学习研讨时间,地点设在教师会议室,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这个制度一直落实到现在。团队中的王春宇、赵晶老师会对每次研修学习内容进行详实的记录,归纳和整理。团队中的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年度末根据记录袋内容及教师综合表现评选出团队学习标兵。
二、团队练兵实施及效果 1.自主学习
每学年度,团队教师每人阅读教育书籍不少于两本,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每位教师研读教育理论时做到有记录,有反思,有交流,有实践。学校本期安排两次读书交流活动,让教师把自己一段时间内学到的知识,谈谈自己的感受,这种类型的交流活动,教师们热情很高,很多老师愿意把自己的读书感悟和其他老师一起分享,互通有无。读书活动的开展可以说让教师们的眼界更宽了,理论知识更硬了,读书兴趣更浓了。
2、名师导航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我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邀请哈市王传贤、郭广成等名师专家来我校讲课。团队教师们也多次到省、市名校经纬校、花园校等学校跟班研修学习,与名师名校的近距离互动,可以说对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十分有效的指导作用。
3、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多样。
(1)课题研究。
本着探索实践的“研”字准则,在团队成立伊始,就确立了团队的研究方向—立足实践,创教研特色,确立《快乐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抗挫能力差的成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等科研课题,并把教师们经过潜心研究得出的新认识、新思想、新办法都付诸实践,团队推出的课题实验课《长城》、《语文七色光五》、《千里跃进大别山》,为全县科研教师提供了示范观摩。2011年7月我校语文团队在哈尔滨市小学教师研究型团队工作中,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被评为市级优秀研究型团队。
(2)集体备课。
我校都是同头班,利用课余时间,提倡教师课前集体备课、聊天教研、教研组解决问题等形式。聊天教研多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教学问题,例如:课堂教学习题如何处理,问题如何导出等,在教研组中多解决知识的沟通,和教材的深入及不同阶段学生和教材如何处理等。例如二年组团队教师针对低年级写话教学开展了一次非常具有实效性的教学研讨,研讨过后,新老师们都说自己会上低年级写话课了。
(4)同伴互助。
我校利用有利的条件充分发挥同伴互助、交流的作用,让教师们在教研组、同头班、同科等形式下进行。例如:我校坚持月考制度,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们会对考试进行系统的质量分析,研究,总结优点和不足及改进措施。骨干教师们和新教师结对子,帮助新教师备课,指导上课等,2012年9月,我校新聘任8名新教师,经过一学期的锻炼和骨干教师们的帮助,在期末的新教师汇报课上,我们看到了新教师们的巨大进步,这其中既有新教师们的个人努力,也有团队老教师的辛勤汗水。
(5)校本培训。
学校在教导处和团队负责人的组织引领下,每月都会有一次集中的校本研修培训,每次都有一个不同的主题。每学期都会有一次全校性的大型教研活动,或同课异构,或五层三段教学展示,或骨干引领示范,或教师基本功大练兵,本学期,语文团队教师将在四月末进行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中。(6)网络研修
团队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上网学习,认真完成网络通识培训,积极参与教研论坛,看书看课,许多名师的教学录像会被团队拿来作为研讨课例,如王淞舟老师的《长相思》,窦桂梅老师的《再见了,亲人》等,市教研院于志强老师的博客是我们团队教师最喜欢的看的,于老师的讲座稿和文章我们都很珍惜地下载下来,保留起来。此外,教师们也积极参加UC网络教研,教科语文之家,小学语文特教教研房间,鲲鹏语文工作室都有我们的足迹;多位教师参加过网络说课,刘金荣、张丽萍老师曾在省“精英杯”网络说课大赛中荣获特等奖。2009年我校语文团队代表方正县承担了一次UC网络教研活动,主题为《识字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此次活动,房间共402人在线,大家积极参与研讨,活动受到市教研院领导和听众们的一致好评。
(7)校际交流
为加强校际交流,发挥我校语文团队对方正县小语教学的辐射作用,每年团队中的骨干教师都会在县教育局和进修校的组织下,下乡送课,足迹遍布8个乡镇,14所学校。2011年和2012年,在方正县假期教师培训中,团队骨干教师为全县教师进行专题讲座。2010年、2011年团队教师刘金荣和王佳,分别在“双名下乡”活动中,与哈市名师蔡生和刘竞老师同台展示,为全县老师作示范课,并得到专家的肯定和赞赏。
(8)硕果累累
语文团队通过有效的团队式教研活动,不断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团队教师在各项教学大赛和实践活动中也脱颖而出。2012年团队中有四人经过考试和培训,成为市级骨干教师,团队教师沈娜、王卓丽成为市级学科带头人。2009年、2010年团队教师刘金荣执教的《画鸡蛋》、《渡河少年》荣获市“雏鹰杯”、省“精英杯”教学大赛特等奖;2011年哈尔滨市语文学科第八届“翱翔杯”教学赛课中王春宇执教的《桃林那间小木屋》获大赛一等奖。2012年《不吃无主梨》一课,荣获哈尔滨市小学语文首届“杏坛杯”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几年来,团队教师们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反思,教学录像,心得体会,论文以及指导的学生作文等不断地投到国家、省、市报刊杂志社,教育科研部门等,《黑龙江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提前读写报》等都曾经刊登过教师和学生的作品。2013年9月,实验小学语文团队在方正县首届小学语文素养大赛中一举夺冠,并被推举代表方正县参加哈市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取得了十县第三名的好成绩,荣获市级特等奖。
三、团队特色
几年来,实验小学语文团队的建设,改变了教师工作态度消极,一盘散沙的旧局面,教师们从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到语文素养及教学能力大幅提升,从不愿意学习到想学习,从不会学习到有步骤,有方法的学习。可以说,现在的实小语文团队已经成为了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特色化的,团结协作、务实进取、富有活力的团队。将学习,研究,交流常态化,用学习推动研究,在研究中构建特色,在交流中共享智慧,在共享中促进发展。尊重个体,强化团队意识,每一名教师都能在团队这一平台中实现个人价值,获得职业成长,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有个人教学特色和风格的教师,全面提高实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成绩只能说明昨天,而今天和明天的路还很长。我校的语文学习型团队创建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给予宝贵的指导,我们将站在新的起点上,一如既往地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探索,通过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团队活动,树立终身学习、持之以恒地学习观念,促进工作作风、行风转变,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争创一流业绩。
第二篇:语文教研团队展示汇报稿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主题教研活动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邯山区实验小学的赵秀华。下面由我代表学校,将我们“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向各位做一简单汇报。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进入中年级以后,教学重点逐渐地由字词教学向阅读教学过度,阅读教学成为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那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高年级语文学科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呢?答案只有一个,扎扎实实地开展阅读教学,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然而,纵观我们的阅读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学目标把握不够到位,教学重难点不够突出,教学节奏不够紧凑等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够显著。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进入中年段后,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课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学效率的确提高了不少,但仍然不够理想。仔细观察课堂,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问题。虽然不是传统的一问一答,但低效重复式的提问,或不着边际和要点的提问等等仍占据多数,不仅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启发,而且教学效率比较低下。所以我们确定了(课件)“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心理学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件)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而课堂提问是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
当学生“无疑”时,教师则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现出自己的创造性。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很多时候我们为提问而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或浮光掠影,或针对性不强„„。不仅不能使学生思维与教学产生共鸣,相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围绕这一问题,年级部的语文老师开展了深入的学习。(课件)我们采用了以个人自主阅读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大家对这一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开展的“四课”案例研究活动,以许老师执教的《新年礼物》一课为载体,展开了主题教研活动。
首先是集体备课。(课件)我们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制度,目的在于实现资源共享,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提高备课质量,提高课堂实效。集体备课时, 教师轮流作中心发言,阐述个人的观点;备课组其他老师认真倾听, 并在各自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提出改进意见, 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各位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对教案进行修改、完善。
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第一轮的课堂观察。(课件)课后我们开展了专题研讨,大家围绕许老师的课堂提问发表了各自的观点。(视频)有的认为课堂提问琐碎、缺乏系统性;有的认为课堂提问缺少学法的指导;有的认为同一问题重复出现,耽误了时间;有的认为问题呈现的先后顺序发生了颠倒„„总之,整堂课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也体会到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是重点不够突出,条理比较凌乱。围绕以上问题,结合中年段对叙事性作品阅读的建议(课件)“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大家给了许老师许多有针对性地建议。建议课堂围绕麦克给爸爸送礼物过程中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感受麦克对爸爸的爱,以及爸爸收到礼物之后的激动之情展开教学,进而感受父子之间的亲情。(课件)建议学生找出描写麦克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语句,反复读一读,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这样做,在有所感悟或启迪的地方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这样学生可以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从而逐步提高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欣赏和评价能力,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这也正是《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提出要求,(课件)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能够“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通过默读,让学生潜下心来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见解;然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不同观点、不同感悟进行交流、碰撞,通过碰撞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建构知识,在反复的品词析句过程中获得各自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结合大家的建议,许老师对教学设计做了修改,我们进行了第二次的课堂观察。(课件)这次的课堂教学较第一次有了明显的改观:教学目标更为明确了,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了。通过课堂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更为准确了。但仍然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在交流过程中,同一内容反复出现,后者没有明显的不同或较为深入的阐释;在畅谈感受过程中,就课文论课文,感悟不够深入;课堂缺少朗朗的读书声等等。纵观课堂,教师的课堂设计没有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不够到位。只有适时而导,顺势而导,才能真正启发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索,才能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先来看一段视频。(视频)这个学生一看就是那种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的学生,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或给学生一个提醒,引导学生把话说完,也可以让其运用朗读的方式读出自己的感受。其实,读也是表达自己感受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像这样的叙事性的文章,非常适合朗读。可是,课堂上许老师直接让学生坐下了,这么做极有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外,在学生畅谈感受时,如果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进行情景再现,这样学生就会有话可说,而且说得入情入境。文章中麦克帮爸爸干完活后有一段心理描写(课件)“兴奋得砰砰乱跳”“急切地期待着”,如何正确的把握这段文字,教师可让学生回顾自己类似的经历,想想自己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很容易就能揣摩出麦克的内心活动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至关重要,既要得法,又要适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明确这些之后,许老师为我们进行了第三次的试讲。(视频)这次的试讲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此次课例研讨是一次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通过此次课例研讨,大家对课堂提问这一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达成了共识。认为一个有效地课堂提问至少要具备以下一点或几点特征:(课件)
一、问题要有探究性,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思考和探究。
二、问题要有开放性,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方式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
三、问题要有层次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简单到复杂,便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四、问题要有前瞻性,问题的设计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衔接,使学生形成对前后知识的回顾和联想,做到温故而知新,知故而求新。
五、问题要有趣味性,要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要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让有展示自我的愿望。
同时,一个好的提问,要想真正起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还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课件)
比如,提问时机的把握。教师只有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课堂引导是否到位。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教师讲出的效果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课堂的引导是否到位。好的教师在瓶颈处能帮学生一把,能引导学生朝着更深入的方向去思考问题。
再次,有效的提问需要有效的评价做支撑。教师提问之后一定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极为重要,它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去。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去思考、去落实。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去努力,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一定能够有效地开展下去,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课堂上的问题大多是教师在钻研教材,解读教材之后精心预设的。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这将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接下来我们将就这一问题展开学习和讨论,投入到新一轮的教研活动当中去。
第三篇:团队研修汇报稿
带 着 希 望 前 行
——融水县大年乡小学数学组研修汇报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我们是来自融水县西北部,处于黔桂两省三县,距县城138公里的大年乡中心小学的数学组团队。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为了追逐共同的梦想走到了一起。
(出示图片)作为一所偏远山区的小学,师资及硬件设施相对比较落后,因此接到这次赛课任务,我们的小组成员是既高兴又紧张,同时也十分珍惜这个能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结合我们农村学校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决定将“把握学生认知度 彰显课堂实效性”作为此次研修的主题。
我们的研修分三步:
一:研读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教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于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学习才会更有
效”。《最小公倍数》这个内容是在学生掌握倍数概念和分解质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求最小公倍数主要是为通分做准备的,是学生学好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关键,这部分内容学得不好将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把握这些要点,我们找到了教学设计的落脚点。接着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我们发现学生对一个数的倍数特点和分解质因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只是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还是比较抽象,于是把握学生的认知度,追求课堂的实效性成了研修过程中的坚定目标。
经过这样的研读,我们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做了如下的设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完善教学设计,实现高效课堂。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之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达成教学目标,凸显重难点?我们从以下方面做了尝试:
1、活用教材,追求教学实效。
由于我们这里地处边远山区,学生对“铺瓷砖”的例子比较陌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课伊始,我们选用学生较熟悉的 报数活动来引入新课,通过解决活动中的问题,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学生“报数”进一步体会和认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理解最小公倍数知识形成的内部知识结构特征,这样学生面对生动有趣的游戏情景时,会自觉地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识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并主动的借助外部的物质材料解决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强化数学体验,感受数学价值。
怎样准确无误地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通过观察2和3的最小公倍数,3和4 的最小公倍数,你发现了什么?是不是所有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都是它们的乘积呢?接着出示5和7,6和12,7和9,5和10,6和10,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交流,自主探究得出具有互质关系、倍数关系、一般关系的三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规律。总结出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列举法、图示法、分解质因数法、还有从较大数的倍数中找较小数的倍数的方法。课中给足学生主动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发现规律,理解算理和算法,使学生在实践与思考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学习不再枯燥和乏味,彰显课堂的实效性。
3、渗透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用韦恩图表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公约数,目的就是向学生初步渗透集合思想。首先让学生分别填写“2的倍数”和“3的倍数”两个集合圈,再分别凸显它们共有的倍数,使共有的倍数都落在相交的区域内,最后让学生说说每个区域内的数分别表示什么,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形成过程,加深了对集合图的理解,也使集合思想渗透落到实处。
三、在研修中历练和提升自己
研修是个艰辛而快乐的过程,当出现困惑和彷徨,彼此交流、探讨,直至出现“柳暗花明“时的那份欣喜,又让我们更多的体会这是一种幸福。经过磨课,大家解读教材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自己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得到彰显,更磨练了大家的团队合作能力。
请看大屏幕,这是我们的研修历程(出示幻灯:团队研修照片),“渐行渐远渐无穷”学习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们去改进,很多成绩要我们去超越,在实践中要我们去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但只要我们带着希望前行,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研修是个痛并快乐的过程,是个追求完美的过程,每个人身处其中,感受和收获却不同,请听来自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心声:
()一样的研修,不一样的收获,不一样的精彩!()在磨课中感悟,在反思中成长!
()人只有在互相学习中才能有收获,有提升,才能碰撞出激情的火花,才能触动我们真实的内心。
()研修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最后我们想说的是:一个人的能力再强,成就最高也只是一颗灿烂的珍珠,只有用团队精神这根线把众多的珍珠连缀起来,才会组成一串美丽的项链!
第四篇:教学团队汇报材料
省级教学团队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年10月,我院园林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这是学院多年来重视内涵建设和各级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团队向多年来给予支持与帮助的各位领导、有关部门和兄弟学院致以衷心感谢。现就团队建设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汇报如下,不当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
该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25人,其中来自行业企业的的技术人员12人。团队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
一、专业内涵建设是基础
园林技术专业是我院成立最早的传统专业,该专业设立至今,一直致力于专业内涵建设,并取得了大量成果:
1、以课程建设为先导: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和《植物组织培养应用技术》被评为国家精品课,《无土栽培技术》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土壤与植物营养》及《园林植物生产》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2、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
该专业学生参加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上海种业杯”农业职业技能大赛获艺术插花、CAD园林设计二等奖;参加首届全国高职高专生物技术技能大赛获植物组培组二等奖,山东省赛区二等奖第一名;毕业生专升本率位于全院前列,其中王青同学硕士毕业后,2010年10月被国家公派留学至德国吉森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任增凯、万菲两名同学硕士毕业,去年双双考入公务员;刘晓香同学被评为滨州市首届十佳园林职工。
园林技术专业被评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二、教育教学改革是核心
一是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联合行业、企业专家成立了园林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与山东济青高速公路绿化公司、滨州市农业局、滨州市园林处、山东东方花卉有限公司等建立了10余家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基地。
二是构建了基于素质与能力目标的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融入花卉园艺工、绿化工等职业资格标准、企业生产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课程体系,将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种苗繁育、植物栽培管理养护、绿化工程施工和绿化规划设计一体化课程体系。在教学中推行“多证书”制度,以证代考,技能鉴定与学习内容融合,以技能证书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学习的成效。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在专业教学中,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引入园林绿化、组织培养、种苗生产等真实项目,实施“项目导向、分层次教学”,结合专兼职教师的校企互动教学和在行业、企业顶岗实习强化园林技术专业文化的建设。创新了“走出教室练,进入项目干,跟着企业走,随着季节转”的教学特色。
三、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一是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抓好“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学技术、练技能,全面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近年来,先后派出十多人次赴企业学习新技术,做到走进现场、零距离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获取各类技术等级或资格证书。鼓励青年教师进修学历和国内外访学,提高理论水平。
二是重视发挥老教师,包括离退休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实行一对一帮扶培养,老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备课、授课计划编制及教材编写等,使教师在教学基本环节的把握上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聘请离退休的惠玉坤、李在峰等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在绿化工地和现场帮助提高技能,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业务提高。
三是充分发挥教师专业技能,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教学团队立足高职教育,密切与企业合作,主持完成了20余项应用性课题研究。定期组织各项服务活动,积极开展了“金钥匙”培训工程和农民工转移培训,服务新农村建设;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员工开展园林栽培技术、组织培养、园林规划设计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承担花卉园艺工、园林绿化工、植保工等工种的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到一线与企业专家合作攻关,解决技术难题;以服务滨州“园林类产业链”为目的,不断搜集整理与滨州密切相关的园林类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帮助。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以上为本教学团队建设中的心得,希望能够和各位领导、老师交流探讨,共同提高。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星级团队汇报材料
崇凝中心小学
创建“星级团队室”汇报材料
我校地处渭华起义发祥地——崇凝镇的西南角,是一所交通便利,环境优雅的年轻而具有活力的农村小学。学校占地20822.14平方米,建筑面积3499平方米。绿化面积1980平方米,硬化面积3216平方米,操场面积4547平方米。现有一至六年级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9人,教职工2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2人,占专任教师的86.21%,教师学历100%达标。近年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德育现代化工程,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少队活动,努力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开创了我校少先队工作的新局面,现将我校少先队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管理工作
1、组织建设
(1)领导高度重视,建立有效的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以孟永峰校长为组长,为副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德育管理。
(2)少先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得力助手,每学期均把少先队工作写进学校工作计划,并专题研究。每学年初按程序聘请中队辅导员和校外辅导员,改选大队委,形成严密的少先队管理网络。
(3)每学期的少队工作计划,我们都是召集全体中队辅导员、大队委员一起商讨制定,这样既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又让大家对工作计划有全面的了解与认识。
2、阵地建设
我校大队部对阵地的规范性和教育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施。(1)标准的队部室,布置规范,为队员、队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2)鼓号队有计划定期训练,在活动中都能出色完成任务。
(3)红领巾广播站,设备设施齐全、制度完善,是少先队重要阵地,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采编播均由队员自已操作,广播内容丰富:时事信息,古曲儿歌,诗歌散文,使校园更添书香气息。
(4)少队部布置整齐,主题鲜明,富有创意。如:红领巾图书角、学生活动剪影、学生作品展板等。
3、队伍建设
少先队工作的成败关键之一是辅导员工作的态度和能力。我校少先队组织坚持抓辅导员的配备、选拔、培训工作,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为了更好地开展好队工作,加强辅导员的交流与合作,深化团队一体化的认识,我们将辅导员培训列入学校学习制度,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促进辅导员的迅速成长。
除此之外,我们重视大队干部的培养。通过每两周举行一次队干部会进行总结交流,提高工作能力,由扶到放。队干部由“老”带“新“,指导小干部们如何开展日常工作,而辅导员的现场指导使他们能更快熟悉工作要点。辅导员与干部的工作感想交流,可以让干部们在工作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及时得到辅导员的正确辅导,;在对工作的不断传承中,大队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也与时俱进的得到了提高。
4、制度建设
为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我少队部组织学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礼仪规范》、《流动红旗中队评比制度》,设立红领巾监督岗。红领巾监督岗由各年级选派出的24名优秀少先队员组成,分成纪律监督岗、卫生监督岗和安全文明监督岗,纪律监督岗和卫生监督岗各6人,安全文明监督岗有12人,都由大队干部领导,负责督促岗员的检查工作,详细真实的记录检查结果周五统计评比、并下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上进行上周工作总结,发放流动红旗。有了红领巾督察队伍及时全面的检查监督,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大有提高,校园环境明显的整洁干净强化了队员的集体荣誉感,规范了少先队员的日常行为,通过孩子们自己管理自己,使少先队员的精神风貌积极向上。
5、校园文化建设
(1)近两年来来,我校不断加强环境和硬件建设,学校重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先后投资近二十万多万元进行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平整了校园,铺设了地砖,硬化了道路和操场,修整了花坛,栽植各种风景树、花草、植被,刷新了墙体标语,使校园一年四季呈现一片绿色,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有了一个更好的育人环境。
(2)、规范教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特色鲜明,生动活泼、营造了健康文明的育人氛围。
二、抓常规管理,以活动育人
学校少先队工作以小学生心理特点为依据,将队工作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融为一体,突出了“活动育人”的目的。
1、常规活动显特色
(1)每周的升旗仪式规范而隆重,国旗下讲话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性和时代感。
(2)坚持中队黑板报、手抄报、学校橱窗定期更换制度。为充分发挥传统少先队阵地对队员的教育作用,在中队辅导员的指导下,每个中队都成立了自己的“宣传工作小组”,结合学校阶段性工作的实际情况,围绕活动主题设计黑板报的内容。队员们在这个阵地中既发挥了宣传教育作用,又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合作意识。
(3)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加强学生思想素质建设
每学期,我们利用红领巾小广播,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队的知识,让全体队员时时牢记队礼、队旗的实际意义。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广播站这个窗口进行各类安全知识、文明礼仪教育。在这里,队员们可以充分的展示自我,红领巾广播站还能起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使学校德育工作的盲区大为减少。
2、主题活动形式多
我们以节日、纪念日及学校德育工作不同时期的主题为契机,生动活泼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少先队活动,做到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促进队工作的落实和开展。
1、坚持学雷锋活动,让爱注入每个人的心田
第一阶段的主题是“我与雷锋交朋友”。低年级学生以了解雷锋,学习雷锋事迹为主,争当“礼貌小雷锋”。中年级则进行讲故事比赛,重点学习雷锋叔叔勤俭节约的精神,争当“节能小雷锋”。高年级开展以“学雷锋——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队员们在活动中全面了解雷锋、认真学习雷锋、努力走近雷锋、争做新时代的文明少年。
第二阶段的主题是“我以雷锋为榜样”。号召队员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岗位做起,开展“四个一”活动:乐于助人,做一件好人好事;清扫校园,为美化校园出一份力;号召队员帮母亲做一件事;启发学生送母亲一句话。
第三阶段的主题是“我和雷峰同行”。带领高年级学生走上街头,为我们生活的城市“洗脸”“美容”,美化净化我们的家园。给敬老院老人送去温暖,送去关爱,将尊老爱幼精神发扬光大。
2、清明节期间组织队员祭扫革命烈士墓,举行队员宣誓仪式,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会珍惜。
3、劳动节日,让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体会劳动的意义,珍惜劳动成果等活动。
4、组织队员进行消防安全、防震减灾、防踩踏等安全演练,培养学生自理、自律、自救自护的安全意识。
5、努力做好鼓号队的建设。及时做好新老鼓号手更换和训练,保持鼓号队的完整和昂扬斗志。
在活动中,我们渗透环境教育,落实德育生活化主旨,要求学生不乱扔果皮纸屑,既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乡的集体主义教育,丰富学生的生活,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上,是我校少先队所做的一些工作,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少先队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在当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情况下,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可做,我们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崇凝中心小学少队部
2013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