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村教师对应用题教学的陈述

时间:2019-05-12 08:07: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位农村教师对应用题教学的陈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位农村教师对应用题教学的陈述》。

第一篇:一位农村教师对应用题教学的陈述

我在农村从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已有16年了

一位农村教师对应用题教学的陈述

张华中心小学——杨树青

我在农村从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已有16年了.深切感到“应用题的教学真难''!

众所周知应用题教学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难学、教师难教、费时费力的现象。很多时候我们数学老师扪心自问:应用题教学到底难在哪里呢?是“我们农村小学确实存在差距”还是“其他原因”……

下面我就十多年的数学应用题教学经验陈述一下我在应用题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第一:应用题教学首先要求学生“读题”。

应用题如何理解题意最关键的是让学生“读”题。我总是告诫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比如一篇课文,读一遍,大体知道里面的内容;读两遍,知道人物或事之间来龙去脉的关系;读三遍,可能知道里面的中心思想;读四遍;读五遍呢?数学应用题虽然是简短的几句话,更要弄清题里数量之间的关系。张三和李四到底是什么关系,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求得是谁。可是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普遍存在读题时走马观花,应付公事,好多学生为了抓紧完成“任务”根本看不清题目,凭想当然做题。结果是费时费力,收获几乎为零.当然,读,要讲究一定的方式。十多年的的教学生涯告诉我,读,千万不要齐读,因为齐读时,学生光应付齐读的整齐与否,齐读的声音洪亮

与否,心思根本不在题义上,而我发现在听课中,好多老师采用“齐读”的方式提高所谓的课堂气氛,岂不知好多学生为了注重齐读的“形式”,糊里糊涂一节课下来,还不知道所以然。

怎么读呢?可以个人朗读,也可以个人默读。读几遍无所谓,以理解题意为目的。实在理解不了,老师读,读时教给学生注意停顿,还要注意读的语速以稍慢为佳,以能准确感知信息数据及问题为标准。因此,读的时候一定要全面、仔细,既不加字也不减字,对于较深的题目,甚至要咬文嚼字。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而且也使学生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捕捉信息数据的能力,为学生理解题意奠定了初步的基石。

读,老师每天都经历的教学程序,看似最简单的问题,其实是解答任何应用题的“金钥匙”——不管采用任何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多么高,都离不开“读”。呼唤数学老师们“读吧读吧”。第二:适应新形势转变教学观念。

应用题教学难,学生学习难,我觉着关键是数学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不是1、2、3、4、5,就是X、Y、Z,本身缺乏故事性,趣味性。所以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再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六年级数学中分数应用题教学是本年级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记得,刚开始教六年级,我在一所村小任教,那时的教材是人教版,教学条件落后,完全靠一支粉笔,一个讲台,几乎是完全的讲解,一味的灌输。

老师首先抄下例题,读题审题,下面老师开始无至尽的演说“单位一”是谁?关键的一

句话是谁?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它们的关系怎样?然后练习,纠正,最后总结。________“单位1“知道用乘法,”单位一"不知道用除法,每个类型有每个类型的模型。(那时不知道什么是模型,常说成公式,那时学数学学生背大量的公式)大多数学生只是会套用公式做题,但不会活用知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非常差。

以后,常听说数学要改革,论文一类的,也写改革一类的题目,数学听课领导也让我们小组讨论,学生为主体,老师是引导着,可是总感觉那绝对是应付公事,费时费力,没有实效性的举动。

后来,教材变成青岛版,教材中几乎没有总结性的语言,页面中都是美丽的画面,我们清醒的意识到“必需改革”。根据标准型教材,我们开始走下课堂,听学生说,看学生做,初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现在,我们基本转变了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态度,应用 了先进的教学方法。知道学生不但学会做题,关键是学会学习。

联系实际引入课题“我们班共40人,女生是全班的三分之二,男生多少人?”学生先独立思考,接下来讨论,或3人一组,或2人一组不定,形式也不定,展开热烈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必须充分讨论。接下来学生自由交流或组与组,或和老师交流,或自己在改进,完全看不出是老师在教,感觉学生在教。然后,全班交流,形式也非常自由,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也可以利用黑板,还可以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东西。其中有的学生拿着一根头绳,边讲,边操作,精彩极了。学生在开放,宽松的氛围中,很快学得新知,学会分数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解题思路,运用技巧。

总之,变老师的“教”为学生“学”全面放开再放开。

第三:培养学生应用题的解答策略。

应用题的解答策略多样,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培养学生:“画线段图,方程,改题,编题,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

1,画线段图

我常给学生说“画线段图”好像照相,比如说一个人的长相,怎么说,不如把他照下来形象具体,应用题如何想不如把数量关系画下来。总之,线段图是一种重要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线段图的运用、数与形的结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再造性想象,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且可以实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补。要让学生会画线段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多的“渗透”画线段图。一有机会就画,一碰到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五年级的行程问题,六年级中的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就画,让学生有“不会做就画线段图”的习惯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就能逐步掌握。2,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列方程解答应用题主要适用于逆向思维的题目,比如知道路程,求速度;分数应用题求单位一的题都可以根据题目意思列等量关系式,用方程解答应用题。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列等量关系式。3,该题,编题。

高年级应用题教学,小学生很难掌握。我除了采用小组合作,一帮一的教学策略,平时遇到的重难点问题,我鼓励学生改数,交换问题已知条件,甚至改变数量关系,在“动”中加深题意的理解,真正掌握题型的解答方法,举一反三,改变学生死板受题的学习方法。

比如: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月工资收入超出1600元的部分,应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1)李叔叔每月工资收入是1840元。他每月应向国家缴纳多少元个人所得税?

(2)张阿姨每月工资收入1960元,缴纳个人所得税后的收入是多少元?

本题较难理解,单位一是应纳税所得额。解答完后我要求学生小组讨论改题:(3)李叔叔每月向国家缴纳个人所得税18元,李叔叔每月工资收入是多少元?

(4)张阿姨每月缴纳个人所得税后的收入是1942元,张阿姨每月工资收入是多少元?

第四:联系生活,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生活,老师要随时抓住生活中活生生例子,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花絮一:逛商场

六年级百分数应用是小学学习的重难点问题,特别是它在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

案例:小明的妈妈想买10把椅子,每把椅子45元,他应该到哪家商场购买便宜?

诚和商场:买4送1

百信商场:一律打九折

华联商场:每满100元,送10元 广厦商场:满50元送10元购物卡

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学生往往不理解:“买几送几”“送购物卡”的实际意义,于是我安排学生利用星期天,到商场逛逛,充分理解“买4送1”不是4个里面有1个给的,而是5个里面有一个给的。“送购物卡,不是给现金。”

解铃还须系铃人,现实问题需现实解决。花絮二:游玩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一直是老师们比较棘手的问题,小学六年级圆柱圆锥的教学更是小学几何知识的重中之中。

圆柱圆锥中的很多问题学生很难掌握,比如压路机压路的问题,沙子铺公路的问题,老师不管付出多少努力,给他们演示,讲解,他们就是不理解,空间想象能力非常差,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对策,效果不大,压路机压多少遍,也不会压,沙子铺公路就是铺不了,年年不变,届届如此,真得很无奈。

案例:1,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底面直径1米,轮宽2米(1)这台压路机转一周前进多少米?(2)这台压路机转一周轧路多少平方米

2,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 1.2米。用这堆沙在 10米 宽的路上铺2厘米厚,能铺多少米长?

今年教学中,我抓住一次锲机,组织了一次郊游,让学生在游玩中,亲临其境,亲眼目睹,压路机的形态,压路机的施工过程“它是怎样旋转的?他是怎样压路的?’化曲为直是怎样体现的?压路的面积到底是求什么?沙子铺公路到底是怎样铺的?怎样体现等量变化的思想的?”

通过检验发现学生做题正确率较往年提高百分之五十,可见现实中直观教学是多么重要。

花絮三:调查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中曾经遇到关于“电表”的问题

案例:分时电表:6点——20点为用电峰时,每千瓦时0.85元

20点——早晨6点为用电谷时,每千瓦时0.25元

普通电表:每千瓦时0.50元

你家安装的什么电表?安装什么电表比较合算?

对于这种问题学生比较陌生,我布置学生回家调查研究,如何选用电表更合适,课上各抒己见,最后达到共识。

调查研究起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印象深刻,相信多年以后也不会忘记。

花絮四:对应

六年级“鸡兔同笼”问题学生较难掌握,很多学生只是理解表面问题,比如鸡和兔一共多少只,求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对于延伸性的题目学生感觉陌生。老师要注意选择“对应”的学习方法。

案例:星期天,六年级的学生到公园游玩,一共200人,共组了10辆车,大客车每辆车坐30人,面包车每辆车坐10人,问大客车面包车各租几辆最合适?

它其实是“鸡兔同笼”问题活生生的运用,可是大多数学生根本看不出来,于是我特别强调“共200人”“共10辆车”自然想到“鸡兔同笼”问题的模型。

总之,老师要做个生活的有新人,不断学习更有效的应用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再学习中获得更有效的应用题教学方法。

第二篇:如何对弱智儿童教学乘法应用题

如何对弱智儿童教学乘法应用题

宁化特殊教育学校

伍兰花

弱智儿童的身心发育不健全、思维直观、迟钝、刻板、理解能力差,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概念的形成过程缓慢,缺少概括力,理解概念和形成概念都比较困难,使用概念时也比较紊乱。乘法意义是小学数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理解应用乘法口诀的关键,又是正确分析乘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乘法较少,加之它又比加、减法更抽象,固而难于理解。因此,乘法意义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而针对弱智儿童学习上的困难,在教学乘法意义时,就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用形象生动的图画、准确规范的语言进行教学。我在教学全日制培智学校第五册数学课本中的乘法初步认识部分时,为使学生易于理解乘法的基本含义及相关概念,我以“我的文具”为主题对现行的教材加以改进,用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学习文具用品作为例题,贴近他们的实际,并以鲜明易懂的直观图和准确规范的语言分四个层次揭示了乘法意义的内涵。

第一层次中,需要教学的是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这两个概念,并首次出现了“几个几”的乘法语言。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在上新课时,我首先设疑激趣,利用“小朋友买铅笔,每支2角钱,买3支一共多少钱?”的问题使学生列出加法算式:2 + 2 + 2。然后让学生知道除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别的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在讲解中为了学生便于理解,我采用了作业本作为例题,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向他们讲解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两个概念,并让他们用“几个几”表述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题后我又加入了计算“橡皮”为巩固题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爱护文具。在课堂上,我还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要求他们用学具自己动手摆一摆,列出加法算式并说出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并加入大量自编的练习以巩固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在这节课中,我不仅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与掌握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这两个概念,还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并对自己一些常用的文具用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节课我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把一节数学课变成了“主题综合课”,使弱智儿童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书本以外的知识。

第二层次的教学是要让学生真正的接触到乘法,使学生在了解乘法作用后懂得将一道乘法算式改写为一道乘法算式,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首先我让学生明确乘法用来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比加法计算较简便。然后在教学改写乘法算式时,我自编了一个顺口溜:“一看(相同加数)、二数(相同加数的个数)、三写(乘号),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最后让学生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在理解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两个概念的基础上了解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第三层次是使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及各部分的名称。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着重强调了被乘数、乘数与乘号的位置关系,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便于理解与记忆。第四层次的教学中,我用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含义,除此之外我以规范的语言有层次地引导学生把“几个几”、“相同加数”与被乘数、乘数相互沟通,建立起联系,从而使学生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整体认识。

总之,在对学生教学乘法的意义时,应多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形象的直观图,同时伴以规范的语言表述,引导他们逐步把握乘法意义的内涵。这样不仅深化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使他们学会了用规范的语言表述乘法意义,从而也促进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第三篇: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

2006年以来,**县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工作,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教育、人事、编制、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强化教师培训,均衡教师配置,规范教师管理,补齐师资短板,较好地解决了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分布不均、结构不优、人心不稳等问题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进一步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盘活存量,让教师资源配置“优”起来

针对县域教师分布不均、学科教师分布不均的问题,**县采取多种形式,合理配置现有教师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建立教师双向交流机制。制定《**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均衡配备实施意见》,每年组织部分城区教师到乡镇缺编学校支教,选派部分偏远乡镇学校干部到县直、城区学校挂职锻炼。三年来,全县选派了672名教师下乡支教,选拔了58名优秀年轻教师到城区挂职锻炼。通过城乡教师双向交流,从教育管理和教学业务等方面,带动农村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2.建立教师竞岗分流机制。根据山区学校分散和寄宿制学校多的实际,县编委增加了教学点和初小编制,增设了寄宿制小学保育员、完全小学和初中学校保卫人员岗位。同时,全县中小学校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4589名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参加了竞争上岗。通过竞争上岗,125名初中落聘的年轻教师分流到小学任教,375名年龄偏大且不能适应教学岗位的教师,分流到学校后勤服务性岗位工作。

3.挖掘潜力,补齐师资“短板”。教师结构性缺编、民转公教师比例大等农村教师队伍的突出问题,是农村师资的“短板”。为补齐“短板”,**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深挖内部潜力。一是实行走教制,充分发挥专业师资作用。以乡镇中心小学或完小师资为依托,让体、音、美等学科专业教师负责区域内多所学校相应学科教学工作,保证每所学校开齐课程。二是采取执教制,充分应用远程教育资源。认真选择小学英语执教教师,加强培训,使原来没见过电脑、没学过英语的老教师都能熟练运用空中英语教学资源开展教学。老百姓生动地说,“校校建个接收站,上课围着电视转,教外语的却是门外汉。”三是实行流动教学,充分利用完全小学师资优势。根据少数学校布点分散和生源不稳定的情况,部分学校在学生低谷时每周把学生集中送到附近完小学习,上完一周课后,再由教师送到家长手中。原学校继续保留,教师即“看孩子”又“看房子”,待学生高峰期再稳定办学。

二、扩大增量,让教师补充源头“活”起来

1.招聘“补”。2006年以来,**县教育局积极当好县委、县政府参谋,在控制编制总量的同时,建立了教师队伍长效补充机制。坚持每年公开招聘一定数量的新教师,防止教师编制大起大落和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形成合理的老、中、青教师梯队。一是实行择优“补”,面向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公开招考,择优录用。二是实行定向“补”,所有招聘教师的编制指标一律分配到农村中小学校,考生报名直接到农村中小学,经考试考核被录用的,一律按定向报考志愿安排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并签订在农村学校任教5年的合同。三是实行对症“补”,招聘的教师编制指标向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教师紧缺学科倾斜。

2.资教“补”。根据全县学科教师需求,结合国家、省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特岗教师)和“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资教教师)。三年补充教师132人,缓解了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

3.支教“补”。制定《**县支教教师管理规定》,城区、城郊教师定期支援缺编乡镇学校一至三年,并将支教教师考核和绩效考核放在受援学校,与支教教师绩效考核补贴挂钩。同时,把支教与教师职称晋升挂钩。城区及城郊乡镇教师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具有一年以上的支教经历。县财政将支教教师交通费纳入财政预算,直接拨付受援学校。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支教的积极性。

三、提高质量,让教师业务培训“常”起来

**县启动实施了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建立以高等院校和县教师教育资源管理中心为依托、乡镇教师培训辅导站为阵地,以校本培训为主要组织形式,以《中国教师教育行动网》和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以及现代远程教育为支撑的教师终身教育体系,优化培训环境,提高培训质量,保证教师业务培训常态化。

1.优化培训环境。一是建立**县教师教育资源管理中心。将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县教研室、县教科所、县教育装备站四个单位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形成服务全县教师教育的综合部门,负责管理全县教师教育资源和培训工作。二是实行免费培训。按规定将学校公用经费总额5%用于教师培训,每年预算教师培训经费120万

离魂记 黄巾力士 未来军医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元,制定《**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管理暂行规定》,对参培教师实行了免培训费、资料费、住宿费,报销差旅费,补助生活费的“三免一报一补”政策,实现了教师培训由自己掏钱为政府买单的转变,增强了教师参培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拓展培训途径。一是走出去学。三年来,先后组织200多中小学校长和高中、初中教师赴洋思中学、杜郎口中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学、衡水中学、新洲一中学习考察,组织774名教师参加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选派3303名教师参加了国家和省、市组织的其它各类培训。开展“内学居峪、外学洋思”活动,在全县中小学校推广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经验和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学模式。二是请进来教。先后聘请了全国知名专家丁榕和李湘蓉教授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班现场授课,邀请湖北省“老区支教行”7名专家来**讲学,邀请由省教育厅组织的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团来**讲学,聘请省教研室和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专家开展英语执教教师提高培训248人次。三是开展网上培训。先后争取了国家西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和全国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培训项目,培训班主任和教师1989人次。建立“中国教师行动网”**县工作站,19个乡镇中心学校和8所县直学校建立了网络培训,136所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建立了网络培训学习室,已注册并参加网络学习教师4689人。通过各层次的培训,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知识得到补充,能力得到提升。

3.提高培训质量。一是“按需培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开展了新课程培训、师德师风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薄弱学科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培训、远程教育应用培训、班主任培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等14项培训,每年县、乡两级培训教师7000余人次。特别是通过送教下乡、同课异构、联片教研、一帮双带等形式,培训小学英语教师,使一大批45岁以上的农村老教师走上了英语执教教师岗位,确保小学英语空中课堂顺利开设。二是严格管理,保证培训不走过场。制定《**县教师暑期培训管理制度》,对县内组织的各类教师集中培训,实行“凡培必考”,每次培训都统一考试,统一发证;实行“培考分离”,授课教师不参与培训结业考试工作,考试命题教师不参与授课;实行“局领导坐班制”,每期大型培训开班仪式,局主要领导都亲自到场指导,分管领导基本做到每天与学员一起坐班听课;实行“考勤与学分挂钩”,固定座位,对号入座,每天4次点名,旷课半天或迟到、早退4次的,学分为零;实行“结业成绩三挂钩”,即教师培训结业成绩与授课教师津贴和参培教师的职务评聘、培训经费报销挂钩。

四、激活能量,让教师工作热情“高”起来

1.整顿作风,增强教师战斗力。刹赌风,出台《**县教育系统禁赌规定》,提出了教师带彩娱乐下岗、干部带彩娱乐下课的强硬要求,有效遏止了歪风邪气的蔓延;治师风,认真落实师德承诺制度、师德宣誓制度、师德档案制度,开展“弘扬正气,树立新风”和“学英雄讲奉献,学法律讲政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评政风,组织开展“八查”不良作风活动、民主评议干部和学校活动、“提高执行能力建设”主题活动,维护了教育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2.动态管理,提高教师执行力。完善《**县教师队伍管理暂行办法》,实行教师编制三年核定一次制度,边清编边核编,清退在编不在岗教师;建立教师异动月报制度,切实加强对教师岗位的监管;严格实行教师病、事假请、销假制度;实行离岗教师限期归队通知书制度;坚持教师编制网上公开制度,受理网上投诉,接受社会监督;严肃党纪政纪,及时清除了教师队伍的害群之马。通过严格管理,全县教师令行禁止,提高了工作效能。

3.落实待遇,增强教师凝聚力。在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县采取积极措施,保证了教师的待遇不降低,收入不减少。一是按政策及时足额兑现了省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人均每月200元的绩效考核补贴;二是保持原人均每月126元的津补贴和人均1150元的年终一次性奖金继续发放;三是县财政按教职工工资3%足额安排教师住房公积金,按工资的5%和人均60元的标准预算教师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全县教师津补贴年人均达到4000元,缩小了与当地公务员收入的差距,及时稳定了工改后教师的波动情绪,清除了杂音,凝聚了人心。

4.绩效考核,提升教师竞争力。县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局联合制定《**县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暂行办法(试行)》,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省发人均月平200元)的分配原则、核定办法、发放形式、考核量化办法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初步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增强了教师竞争意识。

离魂记 黄巾力士 未来军医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对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认识

对农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调研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而笔者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个人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渡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在各种价值观有重大冲突的当今社会,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非常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把嘴闭上!”“这都听不懂!没见过这么笨的学生!”诸如此类的教师训话在初中校园里屡见不鲜。从表面上看,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的问题,但从深层次上却反映出初中教师,特别是那些社会认可度还不高、急于干出一些成绩、教学环境相对较差的农村初中教师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笔者认为这些教师往往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种反应 1.生理耗竭。

一项针对中小学的调查显示,教师每天在校的工作时间平均在10小时以上,人均日劳动时间量比其他岗位一般职业超出1.67小时,睡眠时间平均少1 小时。如果再加上教师下班后的备课、批改作业、家访、个人进修学习、辅导学生课外活动等,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而且双休日和寒暑假的休息也往往没有保证。

经历倦怠的教师常会表现出身体能量被过度耗尽、持续的精力不济、极度疲劳、头疼、肠胃不适、高血压、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饮食或体重突然改变。

2、认知枯竭。

现在新课程改革要求青年教师在教育观念、方式方法等方面有根本性的转变,使之无所适从。教师的空虚感明显加强,感到自己的知识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尤其是难以胜任一些变化性的工作。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和不断变化的教学要求,怀疑自己,感到无能和失败,进而减少心理上的投入。

3.情绪衰竭。

教师感到情感资源被极度的耗尽、干涸,工作满意度低,对工作的热忱与奉献减少,对学生缺乏同情感和支持,不能忍受学生在教室里的捣乱行为,甚至表现出焦虑、压抑、苦闷、厌倦、怨恨、无助等消极情绪。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并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并过多运用权力关系(主要是奖、惩的方式)来影响学生,而不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心理引导方式帮助学生。时常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正常阻力扩大化、严重化,情绪反应过度。如将一个小小的课堂问题看成是严重的冒犯,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采用体罚等手段。或者有些教师在尝试各种方法失败后,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4.价值枯竭。

教学成绩排队,职称评聘竞争激烈,日趋复杂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工作强度不断增大,无一不让教师们的身心疲惫。不合理的收入,也使越来越多的教师产生了心理的不平衡。特别在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工资待遇、住房条件比其他行业、城市教师状况差,以至自尊心受到影响,自信心降低,工作热情下降。

表现为价值观和信念突然改变,个人成就感降低,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降低。认为工作是一项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繁琐事务,因而无心投入。

5.人际关系恶化。

教师职业倦怠的身心症状不可能仅限于个人的主观体验,而且会渗透到教师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影响到教师与家人、朋友、学生的关系。而对于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而言,不仅其劳动的特点使教师比其他人更易在工作中产生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且其角色的多重性(教师既是学生的教师,又是一家之长、子女的家庭教师、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社会的模范公民)也使教师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作出种种心理调节。因此,教师容易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适应不良。如与他人交流时沉溺于倾诉自己的不满,没有耐心听取他人的劝告或建议,拒绝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问题;或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无法用一种理智的、没有伤害性的、对后果负责的方式表达自己或对他人作出反应,如冲家人发脾气、打骂孩子、出口伤人等;另一类行为则是指向内部的,如交往退缩,避免与他人接触,对家庭事务缺少热情等。

二、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

形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核心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职业特征、教学情境和自身人格因素等。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1.教师职业一方面具有道德高尚、关怀他人、谦逊礼让、博学仁慈等理想人格追求,在价值取向上讲求“重益轻利”等,但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教师的经济收入相对低下,工作默默无闻,社会地位一般,这一切又使得教师在现代社会中变得缺少自信,相比古代社会教师“安贫乐道”的心灵归属而言,在社会转型期教师若缺乏对自身职业选择的自信及理性思考,必然会在理想中的教师职业的崇高感和现实生活中的教师收入、地位相对低下的差别间产生激烈的内心冲突,而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往往使教师倾向于隐藏真实的内心感受以维持“形象”。长此以往,心理的疲劳与衰竭必然导致职业倦怠。

2.教师所从事的是助人的职业,有研究表明,助人职业者的倦怠程度远高于其他职业者。客观上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的要求又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心理负担、精神负担。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媒体报导的负面因素。

现在的媒体对学校和教育事件的舆论倾向,暗含着社会对学校发展评议机制,有时很不利于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因为过多的责备,已经使教师不敢“乱说乱动”,因为稍稍弄不好就要坐在被告席上,或者家长狮子口大开,向学校索赔。迫于社会的压力,学校有时也只好违心地处罚教师。教师对教育中存的问题不敢探索,创新精神严重缺失,教师们的手脚如同被缚一般。因此应有的必须开的课程不敢开了,春游秋游不敢游了,体育课、竞技课有些项目不敢上了,体能课不敢上了,劳动课删除了,必要的惩罚教育不能进行下去了,学生刁蛮的心理素质也就越来越冒头了。

(二)教师职业特征的影响

1.教师职业特征是一种“无阶梯” 的生涯,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教师独自一人承担着从备课、授课到批改作业、教学检验等一系列教学活动,除个别教师担任行政职务外,大多数教师数十年重复着平凡、琐碎的教学工作,其参与决策或进行职业反思的机会较少,与丰富多彩的外界社会的接触机会也较少,内心难免产生与社会的隔离感。

2.教师职业活动具有多重角色性。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扮演着多重角色,如教员、领导者、心理保健者、纪律执行者、青少年的知己和朋友等,且每种角色都要求教师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心理学研究证明,个人承担的角色越多,由角色转换不适而引发心理冲突的可能性也越大。

3.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以社会性为主,即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是绝对的等价交换,教师不仅要在八小时内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在课堂外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客观上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使其疲劳状态不易得到完全消除。日积月累,在身心两方面都容易形成倦怠和疲劳。

4.教师职业的成果往往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教育工作是一项“百年树人”大业,相比教师培养人才的艰辛付出而言,教学工作缺乏及时的回报和安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由此引发职业倦怠。

(三)教学环境的影响

1.地域特征——由于地处农村,知识、观念更新速度比城镇明显慢,而且每天的工作负担都很重,鲜有学习的机会,而现今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现代化教学手段普及课堂。于是知识陈旧、手段落后的农村教师就很难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了,于是他们就甘于平庸、得过且过,极易产生职业倦怠。

2.学校管理——学校的管理是否提供给教师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氛围,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感状态。目前许多农村学校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做形式、重复、低效的事情太多,增加了教师的许多压力。其次,某些校长缺乏人本思想,对教师信任不够,一味实行所谓“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细节管理”,不断对教师增加新的要求,使得教师疲惫不堪,心理负担沉重。再次,在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上,以学生的考分为考核教师工作优劣的唯一标准的评价导向,以及以物取人,对教师实行终结性评价而不是发展性评价。使绝大部分教师很难取得彼此认同,缺乏职业成就感。最后,教育管理当中检查过多,评比过多,而给教师成就、发展的机会过少,不仅增加教师的负荷量,也促使人际关系复杂,并诱发急功利需求及人性的弱点,让不少的教师在同事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人际关系中不能顺利交往与沟通,导致身心疲惫。

3.学生——如今的独生子女学生,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个性较强。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差,问题行为很多,难于教育。现代教育提倡新型民主化的师生关系,可教师在工作中一旦和学生发生冲突,最终的责任往往由教师来承担。而当今白热化的成绩竞争,转嫁到教师对教育教学效果的刻意要求,教师必须以此来调整自己的工作,可以说学生的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思想问题,给教师带来了难以排解的长期压力,其次,有些学校在考核教师上,采用学生评价,这固然有积极的一面,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是非分辨能力有限,能否公正评价,给教师的心理造成了障碍。教师很有可能在孩子的粗浅评价中迷失自我。再次,班级人数较多,程度参差不齐,要进行正常化教学确实有困难,如果再执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教条,教师就真的无能为力了,这给倦怠的发生,提供了长期的条件刺激。4.家长——身处农村家长一方面是不能正确认识到孩子成才的目标,另一方面又过多地渴求学校、教师。通常在独生子女的学生群体中有着这样两类。一类家长毫不理会子女的学习,也不愿配合学校和教师的措施,在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增加教师的工作难度。另一类家长过于关心子女的学习,常对学校和教师做无谓的干扰,评价,甚至动辙用媒体舆论来谴责教师的行为,无限上纲,造成了教师长期不被理解,使他们工作行为退化,内心的厌倦长期困扰着,影响了教师的士气,工作上有时莫衷一是。

(四)教师个人因素

1.职业倦怠的产生也与教师个体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和认识有关。研究表明属于A型人格或低自尊者的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A型人格者总是试图掌握对周围环境的支配权,当其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获得成功或由于外界干扰而不得不作出妥协让步时,会很生气并感受到压力而出现倦怠。低自尊者在人际关系上发展不良,常在人际交往中体验到无能感,面对各种压力时,他们很少能够借助其它资源来克服这些不良感觉,而且,低自尊者更容易感受到外界的压力,因此他们容易产生倦怠。

2.家庭经济状况。虽说教师目前的经济待遇不断提高,但作为一个有一定素质与修养的群体,他们也渴望体面的生活,渴望居有温馨的场所,渴望在社会家庭中有坚实的主体地位,但现实是捉襟见肘,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家庭地位与教师神圣的光环有相当差距,从事教育的幸福感难免渐渐消退。

笔者认为,教师职业倦怠不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较长一段时期里,因为社会、职业、学校及个人因素造成了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厌恶情绪。长期的压力积累,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其危害之大可想而知。教师是一个民族事业的希望,将他们置身于如此不堪重负的心境中,职业倦怠会教育出更多失败产品。所以希望社会各界重视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帮助他们缓解压力,降低倦怠情绪,给予他们一个宽松自由的精神空间。同时,作为教师自身需要不断超越自己,做到多方面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从职业倦怠中走出,重新焕发精神面貌。相信教师能从几十个跳动的生命中感受到这份阳光底下最光彩夺目的事业的快乐!

第五篇:对农村教师管理工作的反思

对农村教师管理工作的反思 贵州省册亨县丫他民族中学/韦成继 电话:***

(注:本文已发表在《贵州教育》2005年16期“教育论坛”栏目)

近年来,笔者走访了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不少中小学校,特别是乡镇中心学校,听部分教师反映,他们对于学校领导在管理上存有很多怨言。最让人反思的是:对学校领导的满意度上参与抽样调查的120人中有58%的人都说“不满意”,而说“满意”的仅有38%,余下的4%说“还可以”。这让我们不得不再次对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和分析。作为学校领导,不能仅仅要求教师去作贡献,而更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完善自我,体现生命的价值,使教师有成就感,同时还要尊重教师,信任教师,理解教师,爱护教师,尽力为每 一位教师提供和创造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满足教师的被尊重感和归属感等需要。让教师真正体验到“我是学校的一笔财富,我的价值体现在对学校的贡献度上”,形成“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人生价值观。那么,作为学校领导,如何让教师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呢?

一、实现管理行为率从“权治”到“情治”的转变。以往,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通常侧重于“领导说了算”,校长“唯权至上”。无视教师的感受,工作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样不仅泯灭了教师工作的独立性,排斥了教师的个性,更大程度上还会摧残人、摧残精神和摧残文化。忽视教育管理的人文因素而造成学校人际关系紧张,束缚甚至压抑了教师群体的创造性。因 10此,在这里特别强调,管理者应实行“情治”,工作应由“强加”变为“委任”。通过调整管理行为,创造一个为促进教师发展服务的教学管理环境,使教师“心服”、“心乐”,让教师群体活得高兴、干得痛快、干出名堂。“情治”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教师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他们不仅不愿受制于物,而且无法忍受上级的遥控指挥,他们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其次,部分教师往往比学校领导更加专业,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比学校领导掌握得更多,更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决策。再次,教师被学校委以重任的成就感需要,使他们对工作抱有更大的热情。因此,学校领导不应独揽大权,阻碍教师发挥专长。否则,不仅会扼杀教师的创意和才能,而且会扼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实现管理方式中的“管”到“放”的转变。教育管理理念转变后,我们认为,教学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对教师而言。好的教学管理不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是一种促进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例如:不少学校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强化了组织管理职能;通过竞争上岗、绩效评估、结构工资等。强化了领导功能;通过量化评价标准,强化了对教师工作行为的监控??这些系列化管理看似科学,学校工作程序化、标准化了,但真正达到科学化了没有呢?答案就不太满意了。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成了被“管”的对象。管理变成了检查(教案检查、作业批改万方数据教育论坛贵州教育(半月刊)检查最为严重)。这样。教师疲于应付,忙于做表面工作。搞形式主义,谈不上教师个人工作价值的体现。我这里所说的“放”,也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有的放矢,不搞“齐步走”、“一刀切”。要根据教师的个性专长,留一点工作弹性和空间。比如:不强求备课形式的划一;不苛求课堂结构的完整

等,对象有别,要求不同。教师从事的是思维性的工作。过多的“管”可能会限制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学校应制定弹性工作制,除核心工作时间与工作地点(比如:上课、教研、学习等)必须统一要求之外。可允许教师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及地点。事实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办公手段的完善也正为弹性工作制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随时在家与学校联络,并传输信息和数据,学校领导也可借此向教师进行指导与帮助,从而避免管理失控现象发生。总之。学校领导不必死抓手中的权利,不必把自己置于事必躬亲的位置。下放权力并非放任自流,也不是一切决策权都下放。按照决策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决策内容分为技术决策、管理决策和战略决策。技术决策是关于工作本身的决策(如:教学决策);管理决策是确保学校管理顺利运转的决策(如:教育奖惩);战略决策是确定学校发展方向的决策(如:学校规划)。一般来讲。技术决策下放的程度可以高一些,而管理决策和战略决策下放的程度应该低一些。

三、赋予教师挑战性。的工作与一般工作人员相比,教师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强烈期望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他们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因此。他们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克服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作为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要使教师的工作富有挑战性,除了下放决策权外,还可以通过工作轮换和工作丰富化来实现。当教师觉得现有工作已不再具有挑战性时。学校领导就可以把他轮换到同一水平、技术相近的另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岗位上去。例如:一位经验丰富的但已疲惫于当班主任的教师,可让他试试当教研组长。这样。由工作轮换所带来的丰富的工作内容,就可以减少教师的枯燥感。使积极性得到增强。工作丰富化是对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基本的改变,旨在向教师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工作丰富化是对工作责任的垂直深化。它使得教师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认同感、责任感和自身发展。但在实施充实工作内容过程中。应遵从下列五个原则:一是增加工作的责任和难度;二是赋予教师更多的责任; 三是赋予教师自主权;四是将有关工作业绩及时反馈给教师;五是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在教师当中,一部分人希望通过努力晋升为学校领导,另一部分人却只想在专业上获得提升。因此,学校应该采用双重途径的方法来满足不同价值观教师的需求,但必须使每个层次上的报酬都将是可比的。

四、加强情感沟通,关心教师、服务教师。沟通对于学校提高教师对事业的忠诚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沟通能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听听教师反馈的心声。通过教师的业绩反馈来强化教师的积极行为,这就是强化激励作用;管理层通过教师目标完成状况的反馈来激励教师向学校目标前进,这就是目标激励作用。其次。沟通有利于教师的情绪表达。对于教师来说。工作群体是表达自己的挫折感和满足感的主要社交场所。因此,沟通提供了一种释放情感的情绪表达机制,并满足了教师的社交需要。同时,良好的沟通环境,还可以起到教师知识共享、信息交流互补的作用。教师在沟通中既是知识和信息的提供者,又是知识和信息的吸收者,他们彼此学习,互相提高。关心教师、服务教师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却是一个从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我国很多出色学校在加强思想政治

工作中,一直强调遵循的“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原则,说的就是关心教师。首先。学校应该关心教师的健康状况。由于教师从事的是脑力劳动,缺乏应有的锻炼和娱乐。长期如此。健康状况就会受到威胁。其次,学校应关心教师的家庭生活状况,要尽力帮助教师达到工作和家庭相互平衡。这样,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更集中的精力从事工作。校领导还应在教代会上向教师表达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艰辛的理解,并希望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个人及其整个家庭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

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特别快,能干的教师并非永远能干,教师的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老化。学校应加大对教师培训和开发的投资,为教师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国家教育部已制定了教师继续教育、终生教育计划。但我们不应把师资培训看成仅仅是国家教育部门的事情,应该从校本出发,开发好教师资源。学校在为教师前途提供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即是为学校明天的长远发展作一次规划。

下载一位农村教师对应用题教学的陈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位农村教师对应用题教学的陈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理念陈述

    教学理念陈述 摘要:教学的本质始终是教学问题研究下最为关系的问题。关于教学的本质学界也是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四种:(1)指导学习说(2)实践认识说(3)师生关系说(4)教学生活说。教学目......

    对农村教师进城“热”的思考

    对农村教师进城“热”的思考近年来,一些地方陆续从农村学校选调中小学教师补充到城区学校。对于教师来说,此举可谓是一项“善举”,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希望能调到城市......

    对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认识

    对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认识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内在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丰富的过程;是教师通过专业训练和自身的主动学习,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是专业......

    对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的思考

    对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的思考 湖北建始三里中学 杨卫 农村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影响比教师的专......

    小学应用题教学

    小学应用题教学 金砺实小 周阳 一,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从现实背景中体会和抽象数学模型,探索数学规律 《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

    应用题教学反思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反思 作者: 尕藏本(小学数学 青海海南小学数学六班 ) 评论数/浏览数: 0 / 1 发 表日期: 2012-12-05 11:38:49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反......

    小学应用题教学浅谈[最终定稿]

    小学应用题教学浅谈 迎河一小 聂圣默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一个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一直以来,应用题用的教学时间花费不少,教师学生投入的精力不可谓不多,但是一个......

    浅谈农村教师教学更要面向全体学生

    浅谈农村教师教学更要面向全体学生 舒兰十九中 赵艳玲 “面向全体学生”的含义是指学校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家庭出身如何,教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