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立德树人贯穿中职教育全过程(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08:33: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把立德树人贯穿中职教育全过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把立德树人贯穿中职教育全过程》。

第一篇:把立德树人贯穿中职教育全过程

把立德树人贯穿中职教育全过程

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重庆市历来重视中职德育工作,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秉持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积极探索新常态下中职德育有效模式,充分发挥“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实践育人功能,取得突出成效。2009年以来,重庆市参加全国中职学生“文明风采”大赛金牌和奖牌总数一直名列前

八、西部第一;连续七年荣获全国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并荣获“十年成就奖”。总结经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以总书记讲话精神为引领,保证中职德育正确方向,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德育工作“三个权”。坚持常态化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教育工作、关于重庆发展的讲话。从中职教育的实际出发,要牢牢掌握德育工作的“三个权”。一是从强化和落实领导责任、强化职能部门责任、强化工作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牢牢掌握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领导权;二是从严格课堂及文化阵地管理、创新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三个方面,牢牢掌握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权;三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及时发声、理论研究阐释上权威发声、应对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发声三个方面,牢牢掌握中职德育工作话语权。其次,以德育大纲导航中职德育实践,积极促进“三个动”。教育部2014年修订的中职德育大纲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重庆市结合实际,以“三个动”的机制建立,实现了大纲要求全面落地。一是教育行政部门“驱动”。市教委统筹规划部署中职德育工作,建立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督导,组织开发本土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资源,出版了《重庆技能之星》《“文明风采”耀巴渝》等教育读本。二是中职学校“主动”。站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高度,遵循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升德育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引导学生把美好的职业憧憬落实到职业素养养成和职业技能训练中,激励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近5年来,全市中职学校开展了德育创新实践研究,其中15所中职学校联合开展了“中职尚上德育实践研究”,建构了以“崇尚美好、追求上进、完善自我、贡献社会”为发展导向,以“塑正身名、博雅智慧、颐养情感、磨砺意志、精彩生命”为教育内容,以“课程教授、环境熏陶、歌曲吟唱、活动扬长、评价激励”为教育方法的尚上教育体系,对激发和引领学生向上向善产生积极作用。三是相关部门和行业企业“联动”。市级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市教委开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业、企业以加盟职业教育集团、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方式,参与育人全过程。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职业教育进社区、进工厂、进乡村成为制度性活动。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合力实施的德育工作机制日趋健全。再其次,发挥“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实践育人功能,基本实现“五对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是国家层面创新中职德育的制度设计。重庆市从“组织管理、条件保障、考核激励、国赛备赛”四个维度建构完善了市、区县、学校三级“定期举办、全面覆盖、人人参与”的中职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体系,形成了市级赛项设置论证,指导教师培训,参赛资格审核,作品报送、评审与成绩公示和国赛备赛作品修改、复审、报送、总结表彰的“十环节”组织流程,基本实现了“五对接”:一是赛项设置与专业建设对接,引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育质量提升;二是竞赛内容与课程建设对接,引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改革;三是竞赛条件与育人环境对接,引领校园文化和德育阵地建设;四是竞赛指导与教师培训对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五是竞赛评价与质量考核对接,引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考核评价制度创新。展望未来,我市中职德育和中职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一定要更好地坚持正确方向引领,把围绕学生、为了学生、发展学生置于核心地位,努力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大国工匠优秀后备人才的成功教育,成为人民群众教育消费的理性选择,成为各级政府调整优化教育结构的精准聚焦,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为中国智造、中国质造的重要支撑。(作者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第二篇: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的思考心得体会

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的思考心得体会范文.DOCX

(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页/【

945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学习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的思考

心得体会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2019年3月18日,在全国两会刚刚胜利闭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殷切期望、对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深邃思考,为深入推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下达了动员令。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针对性强,为我们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高兴和光荣,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积极践行、注重实效。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立德首先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自信”,肩负时代重任,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以高远的志向砥砺奋斗精神,在人生道路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必成于实。立德也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开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作为人民教师,我对立德树人的理解为: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教育学生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凭借良好的价值观、德行、信念来感染、影响、教育学生。

“少年强则国强”,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我们要让莘莘学子深知,使一个公民立足于社会的不仅是专业能力,更是个人的品德。无数个事实告诉我们,以德服人才是立足于社会;长期服务社会;得到社会认可的重要因素。

作为人民教师,我坚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回想我的学生时代,鼓舞我、影响我人生最大的;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那些拥有迷人人格魅力;彰显以身作则原则;爱学生如爱己的德育兼优的老师们。

第三篇: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五)、坚持立德树人,全方位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追逐中国梦”为目标,深化学生工作内涵建设,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切实提升育人工作水平。

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首要工作来抓。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法制法规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爱校荣校教育、廉洁从业教育等,使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爱劳动、爱学习的意识,切实增强学生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学生中形成明礼诚信、崇尚美德的浓郁氛围。

将搭建素质教育平台作为全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典型事迹报告会、组建素质拓展训练团队、建立学习型班集体、开展“三走”系列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兴趣爱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唱响文化育人的口号,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用先进的文化鼓舞学生,有丰富的文化引领学生,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施展才华。

将科学规范的制度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制定学生工作制度汇编、工作程序规范,科学量化工作考核指标,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宣传、推广和学习,努力实现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目标。

第四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5-07-24 06:0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与教育的根本任务”理论研讨会内容摘登

本期主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日,由光明J报编辑部、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立德树人与教育的根本任务”理论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专家学者就立德树人的迫切性与可行性、立德树人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道德共识的达成与建设和谐社会、全球化进程中如何传承文化传统、探索立德树人的教育规律等问题展开研讨。

中国第一位轮椅上的女博士、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侯晶晶教授参加第十五届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

著名教育学家鲁洁先生在南京龙潭小学参加统编《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编写试讲与听课活动。

(本版内容由本报记者郑晋鸣整理 照片由南京师范大学提供)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主题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立德树人实践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 宋永忠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从儿童青少年抓起。当代教育越来越体现为一种大教育,即终身教育。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然关注人的全程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近年来,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他将青少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比喻成“扣好人生的扣子”。他指出: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儿童青少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于人格健全、积极情感培养和良好品德形成具有重要价值。此外,当前社会正处于一个激烈的转型时期,它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成长中的危机,亟须予以关注。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时代主题,必须回应时代挑战。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就我国青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而言,总体来说是好的,但也应看到,依然存在着不少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是我们时代的变迁所导致的。主要表现为,全球化时代的多样文化,容易导致青少年儿童的主流价值观迷失;信息化网络化,容易导致青少年儿童交流的减少和道德的冷漠;功利化教育容易导致青少年儿童关注成“才”有余,关注成“人”不足。

面对时代变迁带来的挑战,立德树人给予了有力的回应。立德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突出了“德”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突出地位,科学地阐释了道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

立德树人作为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协同创新。要实现立德树人的宏伟目标更加需要协同创新。其一,立德树人的时代性需要多维度的协同创新。立德树人是具有时代性的伟大事业。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整合文化、宣传、教育、法制、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多种力量,形成育人合力。其二,立德树人的全局性需要多领域的协同创新。立德树 人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领域的合作共育,实现多领域的协同创新。其三,立德树人的整体性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创新。立德树人不仅仅是道德教育,它需要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艺术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多学科的协同创新。其四,当前立德树人研究的分割化,迫切需要协同创新。立德树人的研究需要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界别,甚至是跨国别的协同研究,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人实践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指导委员会委员 李骥

如何兼容并蓄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

一、文化的传承要从青少年儿童抓起。青少年儿童如何理解、是否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到中国文化的延续,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价值多样、信息开放,会使思想不够成熟、人生与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儿童产生思想困惑甚至是价值迷失。由此,如何使得青少年儿童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认同并传承中国文化;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起来,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二、立德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立德树人的提出,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在立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根植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又是青少年儿童道德成长的丰富营养。因此,立德树人是传承中国文化的根本任务。

三、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必要途径。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学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需使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怀有敬畏之心;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态度和能力。同时,教育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世界文化,既要积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又要坚定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育文化自觉意识。通过教育积极正面的引导,传统文化不但可以得到传承,而且可以使中小学生更为坚定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而言之,要通过采取相应的文化教育举措,使中小学生在全球文化的盛宴中,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强劲脉动。同时,教育应注重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转化到现代中国人可践行的“德”上。这个“德”既是传统文化的资源,又符合现代的基本理念。

破解青少年儿童成长的时代难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立德树人实践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特聘教授 朱小蔓

当代中国青少年儿童成长遭遇的时代难题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引发的价值冲突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严峻挑战;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带来的网络道德失范使青少年儿童品德心理和人格教育面临困境;社会结构转型和阶层分化诱发的焦虑 3 心理导致在青少年儿童教育方面过于急功近利;社会变迁催生的高风险进一步恶化少儿健康成长的环境。

破解当代中国青少年儿童成长的时代难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长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携手合作、协同共育。

首先,在全社会传递“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价值取向。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尊重、理解、关心、服务和保护儿童,为每个孩子的健康、幸福实施快乐的启蒙教育。

其次,传播科学的儿童教育观。全社会成员都应深刻认识“教育是慢的艺术”,深入了解儿童的成长特点及科学规律,积极创新教育评价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为青少年儿童“减负”创造宽松环境,静待花开。

最后,发挥社会各界的合力作用。一是政府积极作为。尽管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少儿健康成长,但有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如,完善儿童保护法,强化大众媒介自律,加大财政投资、支持少儿文化建设,丰富免费少儿社区服务、满足少儿成长需求,以及健全民生保障、社会心理救助体系等方面还需取得更大成就,缓解民众的教育焦虑。二是加强行业自律。在文化产品开发、文化场馆建设、文化消费与服务中,应自觉地为少儿健康成长提供支持、保障。三是创新学校教育。强化“立德树人、以德为先”,重视生命教育,深化课程、教学及评价改革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促进青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四是优化家庭教养。倡导家长转变观念,保证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运动和自由的思考,真正体验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总之,破解当代中国青少年儿童成长的时代难题,需要清醒认识少儿成长的时代症候,理性分析少儿成长的社会风险,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和“成人重于成才”的人才观,强化社会各界的责任担当,创新学校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代中国青少年儿童,将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世界主义精神的爱国主义者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道德共识的达成与和谐社会建设

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立德树人实践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特聘教授 葛晨虹

和谐社会是一种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基本特征的社会发展模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体民众达成道德共识,遵循共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精神。

没有道德共识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道德追求和道德行为底线的社会,也将是无序和混乱的社会。如果不能达成道德规范和准则的共识,没有主流价值和道德共识做导向和支撑,整个民族的意志就会涣散,难以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更难以实现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为促进新形势下道德共识的达成,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基本路径:

其一,强化价值引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形成道德共识的内在要求。

其二,注重公民品格教育,凸显道德共识构建的主体条件。公民品格是道德共识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为切实实现品格教育的成效,需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形成学校与家庭、社区共同促成的品格教育模式,以形成道德共识进而转化为道德行动。

其三,建立利益协调及法律机制,完善道德共识构建的制度保障。首先,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是道德共识达成的前提,因此,需要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利益主体相对平等、利益获得渠道诚信公平、利益分配结果相对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其次,建设法律保障机制,促进社会道德底线的法律化。道德底线的法律化可以使道德根基在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下更加深入人心,使社会民众更加自觉地遵守基本道德的要求,从而促进达成社会的道德共识。

其四,倡导理性和谐的社会互动,营造道德共识构建的社会心理。道德共识在一定意义上产生于特定道德文化背景下公众的良性互动。因此,政府应支持民众的理性表达和有效互动并从中寻找道德共识的生长点,正确引导现代媒介的宣传导向、发挥媒介舆论的引示作用,为民众的社会互动及社会行为提供积极的动力导向,营造出一种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从而促成道德共识的良性构建。

简言之,道德共识的达成不仅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避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失范,更是增强社会认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道德共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立德树人与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立德树人实践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王小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多次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肌理的社会新风尚是国民教育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必须落脚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需要从青少年起树立正确的爱憎观、荣辱观。“立德树人”要使青少年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能够辨清哪些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值得称赞、值得发扬,哪些现象、哪些行为需要彻底唾弃、批判,从而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重树社会新风。同时,这种爱憎观、荣辱观也使得青少年能够时刻反省和检查自身行为是否适宜美好,成为一个具有羞耻观的人。上述立德树人的活动能够在社会中自然形成一条绝缘带,杜绝腐化的社会风气的无限蔓延,也形成了一道防洪堤,防止败坏人心的社会污流四处流溢,最终达到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需要从青少年起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习惯。人们是否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其判断标准就在于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而祛除这种行为的任意性、偶然性,其可靠的保证就在于通过教育使之成为人们自然而然的日常生活习惯。因此,“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任务并非空洞、抽象的教育口号,它必然现实化为日复一日的教化实践。这一实践除在言辞上导人为善外,其本质就在于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地将青少年培育成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的人,并使我们的青少年在其成人后成为社会良好风气的中流砥柱。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需要教育循序渐进、以文化人,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和谐健康。而人心的培育不同于产品的制造、科技的发明,它有自身的规律和法则。我国历来有着 悠久和丰厚的教育文化遗产,其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藏了培育和谐心灵的丰厚资源。形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依靠依托优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以文化人,让青少年在浓郁的人文气息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立德树人的教育从根本上让我们得以传承和积淀我国优秀文化传统、良好社会风尚,是实现我们民族复兴之梦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石佳]

第五篇: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日前召开。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让孩子们在核心价值观的沐浴下健康成长。这次会议对于新形势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教育战线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未成年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采取扎实措施,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各级各类学校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要广泛开展“中国梦”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奋发有为,报效祖国和人民。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着力培养未成年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加强学段、学科、教育教学环节、育人力量和阵地五个方面的统筹,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等特殊群体孩子,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有关方面,有责任有义务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教育网络,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着力完善各方面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本报评论员)

下载把立德树人贯穿中职教育全过程(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立德树人贯穿中职教育全过程(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立德树人,做好中职教师专题

    立德树人,做好中职教师 每次到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早上一打开手机,就会收到了铺天盖地的祝福信息,很多学生还专门选择了时间点,那就是在9月10日的零点发送信息,以此来表达对于教师特......

    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爱国,既是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也是一种扎扎实实的行动。落实《方案》,必须认真抓好《方案》明确的五项重点任务,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方式方......

    坚持把群众路线贯穿信访工作全过程(5篇)

    坚持把群众路线贯穿信访工作全过程 ——关于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调查人:赵洪祝(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22日 15 版......

    把群众工作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5篇

    把群众工作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来源: 人民日报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日益多元多样,社会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多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

    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贯穿党建全过程

    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贯穿党建全过程 □ 新华社评论员定西日报新闻 时间: 2011年03月03日 来源: 定西日报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讲稿(精选合集)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各位老师:下午好!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把立德树人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立德树人的提出,有什么背景、内涵和意义呢?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有什么新......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 王定华(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把立德树人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专题

    把立德树人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评价经过教育界同仁的不断讨论与实践,基本达成共识,重过程、重自主、重探究成为一堂好课的三大要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