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手机依赖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时间:2019-05-12 08:0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生手机依赖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生手机依赖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第一篇:高中生手机依赖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高中生手机依赖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权威精品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要〕关于“手机依赖”的研究是目前心理学、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高中生是手机的主要拥有者之一,研究高中生手机依赖现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调查发现,高中生几乎人人拥有手机,并且一部分人开始出现手机依赖现象。高中生心理发展程度、生活环境、人格及个性等因素是导致手机依赖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如何减轻或消除青少年手机依赖是当今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社会、学校和家庭应正确引导、强化监管,高中生应加强自我约束,才能从根本上减弱或消除手机依赖。

〔关键词〕高中生;手机依赖;原因;对策

〔〕G44 〔〕A

〔〕1671-2684(2013)21-0010-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成为手机拥有者,手机的使用为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带来了方便,但是由此而出现的高中生对手机依赖增强甚至成瘾的事实也逐渐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基于前人关于手机依赖、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的研究,对高中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及手机依赖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阐明高中生手机依赖产生的原因、手机依赖特点,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高中生手机依赖现状

1.调查工具

本调查使用自编的《高中生手机依赖量表》,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信度为0.9284。量表共计26道题,采用5级评分制,选项依次为“几乎没有”“偶尔有”“有时有”“经常有”“总是这样”。调查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分析和整理。

2.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被试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某高中高一至高三学生,共计247人,其中192人来自城镇,55人来自农村;高一98人,高二95人,高三54人;文科143人,理科104人;男生98人,女生149人。学生的居住方式分别是和父母亲居住、住寝室、和父亲或母亲单独住在一起(可以粗略判断为单亲家庭)、寄宿、和家里老人居住在一起。

3.高中生手机依赖情况数据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高中生几乎人人拥有手机,由此出现的手机依赖情况有上升的趋势。

第一,高中生几乎人人拥有手机。在接受调查的247人中,仅有10人没有手机,笔者通过单独调查得知,这10名学生都是刚刚升入高一的,其中8名学生报告说家长马上会给买手机,2名学生说家长答应给买手机,只是最近没时间而已。由此可见,当前高中生能够达到人人拥有手机的情况。

第二,一半以上高中生手机开机时间过长。通过调查得知,高中生每天开手机的时间在12小时以下的为61人,占总人数的25.4%,12小时以上的为179人,占总人数的74.6%。通过个别访谈得知,很大一部分学生开手机时是在接电话、发短信、上网、听音乐、看电子书、浏览视频及摆弄手机等。高中生每天的学习和课外活动安排都比较满,开机时间过长势必会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第三,高中生手机依赖情况趋向严重。例如:在“经常把手机放在身上”的问题上,92名学生选择了“总是”;在“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的问题上,93名学生选择了“总是这样”;在“会在深夜使用手机”的问题上,116名学生选择了“总是这样”;在“如果手机被没收会很烦躁、气恼、焦虑”的问题上,113名学生选择了“总是这样”;在“当手机铃声响起时你会感到兴奋”的问题上,120名学生选择了“总是这样”;同时在“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当一段时间手机不响时,会感觉很失落”“与朋友、家人在一起时你会因为无聊而摆弄手机”“丢钱与丢手机相比,丢手机会让你感觉更糟糕”“在排队或其他等待过程中,总是利用手机打发时间”“经常会因为玩手机而忘记该做的事情”“手机不见时,心情很烦躁”等问题上,选项“总是这样”的选择率都非常高。由此可见,高中生手机依赖情况严重。

二、高中生手机依赖原因分析

1.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学生正处于独立性增强但自制力较弱的阶段,开始关注自己,追求个性,对新鲜事物接受快但是没有选择性,对群体有较强的依赖性和归属感,因此虚荣、从众、攀比、爱表现、追求时髦等心理日益增强,在“别人有,我也要有”“别人玩,我也要玩”及“别人的好,我的就要更好”的心理影响下,一些高中生购买和使用手机的初衷并不一定是自己真的需要。通过个别访谈得知,一部分学生家在外地,不能天天和父母见面,因此手机成为生活必需品;一部分学生说父母主动给自己买手机,是为了联系方便,但是大多数学生没有回答出自己真正需要手机的原因,只是看到别人都买了、都在用,便认为自己也应该有手机。手机给高中生人际沟通提供了更丰富的方式,但由于其自控能力较差,很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

2.高中生的心理需求

高中生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发微信等方式随时随地与其他人取得联系,能够满足其社会交往的需要。越来越先进、人性化的智能手机具备上网、音乐、游戏、电子词典、视频等功能,能够满足高中生娱乐的心理需求。此外,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面临学业的负担、人际的困扰、情感的困惑、家庭的压力等问题,情绪波动性很大,因此手机成为高中生必不可少的宣泄工具。在访谈中,当问及学生“心情低落的时候有什么办法排解”时,有很多学生回答“上网”“给亲人打电话”“看电子小说”“打游戏”等,可以看出手机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3.手机自身的特点

首先,手机有开放性、快捷性、多元性等特点,而且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其丰富的内容吸引人们沉迷其中,有很多大人都“手不离机”,更何况处在成长中的高中生。其次,手机具有便携的特点,小巧精致,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再次,手机越来越具有和电脑一样的功能,甚至比电脑更尖端,处理文字功能、游戏娱乐功能、卫星定位功能等不断升级,吸引着人们在各种场合应用手机。

三、应对高中生手机依赖的策略

对于高中生手机依赖现象,学校、家庭都应该严肃对待,加强对学生的关怀、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身应加强自我管理和教育,减少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基于高中生手机依赖的现状,笔者通过自我总结和查阅资料,提出如下应对措施。

1.学校方面

高中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学校的环境、教育思想等对高中生的心理和行为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学校面对学生拥有手机的现实,首先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正确使用手机的教育,让学生了解手机的用途及过度使用手机的弊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其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各种团体活动、成立兴趣小组、组织社区活动和参观等,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实起来,以免高中生将大部分时间放在手机上。再次,学校还应该对高中生使用手机进行严格的管理,比如在课堂、图书馆等地禁止使用;或者在上课期间设置信号干扰,家长如果找学生可以通过班主任而不直接给学生打电话等,以减少学生对手机的使用量。此外,班主任及其他教师还应该积极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减少学生利用手机排解困扰的情况。

2.家庭方面

作为家长,首先应该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要多给孩子锻炼及体验生活的机会,引导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多了解现实,而不是没有人生规划,随波逐流,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手机短信、手机游戏、电子书籍上。其次,要引导孩子走出攀比、从众、虚荣的心理误区,认真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手机,理智思考自己的需要。再次,家长应该积极、耐心地与孩子沟通,平等对待他们,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学生多体验亲子沟通的乐趣,享受家庭的温暖,从而减少无聊、无助、被冷落等现象。

3.高中生自身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高中生的手机依赖问题,不仅需要学校、家庭的努力,更需要学生自身的积极配合。首先,高中生要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培养正确使用手机的习惯,做到定时、定量、定性使用手机,不盲目跟风。其次,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锻炼人际沟通及生存的技巧,尽量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将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再次,一些已经形成手机依赖的学生,除做到以上两项以外,还要积极寻求外界帮助,如果靠自身力量实在摆脱不了对手机的依赖,就要真诚地与教师、心理医生等沟通,采取措施克服手机依赖,健康快乐地成长。

综上所述,手机依赖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中生当中,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造成了很大危害。因此,学校、家庭、学生自身三方面要形成合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高中生积极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使高中生克服手机依赖,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青年研究,2005,(12):34-38.[2]苗山根.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应对策略浅论[J].中国科技信息,2008,(10):220-221.[3]黄时华,余丹.广州大学生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J].卫生软科学,2010,(3):252-261.[4]潭亮.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湖南财经专科学校学报,2008,(115):140-141.[5]缪仁票.一位手机依赖症学生的早期干预[J].思想理论教育,2010,16:69-72.(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80)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阅读相关文档:基于ERG理论的中小学教师心理调适与维护策略 阳光不锈 2013年21期 追求卓越打造示范促进区域“心育”工作新发展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理论在职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刻意还是无意记忆更有效 你有几把开启“心门”的钥匙 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不想学”掩盖下的“学不好” 减轻课业负担,缓解学习焦虑 让学生在故事中成长 “动”式教学改革下的《英美概况》课程 心理活动课重在“求真” 爱,爱情 2013年20期 敌人派 2013年20期 “故事法”在考前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 构建全员育心模式为青少年幸福成长护航 青春式花钱 眩晕六大性 你拒绝生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第二篇:酒精和烟草依赖的原因、对策和现状分析

题目:酒精和烟草依赖的原因、现状和对策分析

酒精依赖的现状:

据WHO2004年报道,全球有饮酒者20亿,估计其中有1.4亿属于酒依赖者,酒依赖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每年因饮酒导致死亡的人数为180万,占全世界死亡总人数的3.7%(其中意外伤害死亡占1/3),医疗卫生总费用5830万美元,占所有疾病总负担的4.4%,其中酒精导致神经精神疾病的疾病负担占近40%。饮酒相关疾病负担在各个国家分布不均,在死亡率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占疾病负担的首位,而在发达国家位列第三,在全世界饮酒相关疾病负担位列所有疾病负担前5位。

我国1982年酒精依赖患病率为0.02%,至1993年,普通人群(15岁以上)酒精依赖患病率为3.18%。我国酒精依赖患者现已达3000多万,且连年上升,在酒精依赖患者中,男性是女性的6~7倍,最初接触酒的年龄一般在13岁左右,安全饮酒必须提倡。

酒精依赖的原因:

1、生物学因素。遗传学研究发现,某些人具有对酒精依赖的先天遗传倾向;酒的代谢主要通过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的人少量饮酒即可感到身体不适,因此不会大量饮酒,也就难以产生酒精依赖。

2、心理因素。性情抑郁、羞怯、焦虑、紧张、不善交际的人,为了克服这些缺陷而饮酒,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酒精依赖。

3、环境因素

①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对于饮酒持不同的态度,对酒依赖的发展程度有明显的影响。对酒依赖在国家和种族之间分布不均,爱尔兰、前苏联、波罗的海地区的发病率最高,我国东北、西北、西南有一些崇尚豪饮的少数民族,在经济宽裕之后,就滥用也迅猛发展。特别是在目前剧烈变动的社会。适应不良者增多,酗酒者也增多。

②亚文化群体的影响:信念,价值观和个性特点相似的社会群体,对人们社交活动影响颇大。若群体的“领袖”嗜酒,则饮酒即为该群体的活动内容,即使有成员想戒酒,其他 成员的嘲笑讽刺,足可使其畏而却步。

③家庭环境的影响:有夫妻两地分居,由于业余文化的生活单调、枯燥,下班后,倍觉无聊,聚饮也成消遣、娱乐方式之一;酒依赖的家庭中越有20%的儿子和5%的女儿去消防她们的事就的父母,对酒依赖往往高于非酒依赖的家庭。有的家庭要子女陪饮,久之则染上了饮酒的习惯。

④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的嗜酒者标榜自己长期嗜酒并未生病,有些人受到这种饮酒“无害论”的影响,并存在侥幸心理,不妨一试,结果成为酒依赖者,贻害自己。

酒精依赖的对策:

1、认知疗法:通过影视、广播、图片、实物,讨论等多种传媒方式,让嗜酒者端正对酒的态度,正确认识舶酒的危害,从思想上坚持纠正饮酒的成瘾行为,社会上舆论干预和强制的行政手段,对戒酒有绝对的效果,但应提倡主动戒酒。

2、渐渐减量法:要有计划地戒酒,切忌一次戒掉,以免出现成瘾症状。

3、借助药物:由于饮酒是一种成瘾行为,需要相当努力才能把这种习惯的不良行为改正过来,有时候借助药物的帮助也是必要的,这样能够提高戒酒成功率。

4、反恶疗法:这是一种行为矫正方法,其目的是在饮酒时不但得不到欣快感觉,相反产生令人痛苦的体验,形成负性条件反射.常用药物配合。

5、辅助方法:为了达到纠正不良习惯的目的,常常结合生物反馈,系统脱敏等辅助方法,以获得满意效果,不过这需要心理医生的指导和帮助。

6、家庭治疗:舶酒往往给家庭带来不幸,但对其进行制约的最好环境也是家庭.因此,家庭成员应帮助患者,让其了解酒精中毒的危害,及树立起戒酒的决心和信心,并与患者签好协约,定时限量给予酒喝,循序渐进地戒除酒瘾。同时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用亲情温情去解除患者的心理症结,使之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烟草依赖的现状: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全球共有11亿吸烟者,腌菜每年造成的死亡估计为1000万人,每秒钟就有一人死于香烟危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每年香烟销量达1.8万亿支,约占全球总销量的1/3,烟民达3.5亿,并因此制造了5.4亿被动吸烟者,其中15岁以下儿童1.8

亿,且仍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

烟草依赖的原因:

1、生物学因素:尼古丁是卷烟和其它吸食型烟草产品中所含的成瘾性药物成分。它所引起的药物依赖性,类似于海洛英、苯丙胺兴奋剂,以及可卡因所引起的依赖性;它主要通过影响大脑中枢结构,刺激大脑产生欣快感。即使在停止使用烟草产品很长一段时间后,大脑的这种改变仍会持续存在。尼古丁的成瘾性导致吸烟者无法停止吸烟,会强化吸烟者的吸烟行为,并使吸烟者不愿放弃他们的习惯。

2、心理学因素:人们吸烟除了生理因素之外,还有强大的心理因素。这是导致烟草成瘾的第二链。吸烟者的行为取决于某些条件,这意味着吸烟与某些行为相关。比如在开始吸烟的时候,吸烟者会不自觉地有掏烟和点烟的动作,一旦这种习惯形成,吸烟者再吸烟的时候可能就不会意识到他们正在使用烟草产品。这些不断被强化的行为不仅可以导致躯体依赖,而且可以导致精神依赖,也即产生中枢性成瘾。久而久之,掏烟和点烟就成为吸烟者的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性行为。

3、社会文化因素:烟草在当今社会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即可能是群体识别的一部分,也可能是日常社会和文化交往的一部分。由于这种社会文化属性,因此也给戒除烟瘾带来了极大困难。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人,对烟草的传统和态度可能有不同,所以当与不同背景的人进行接触时,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准则等等。

烟草依赖的对策:

1、对戒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戒烟的难度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多了解一些戒烟知识和方法,向戒烟成功者取经,采纳适合自己的戒烟方法。

2、搞清自己吸烟的原因,“对症下药”。若是工作压力大,就试着寻求其他健康的放松方式;若是为打发时间,就试着多做一些运动。

3、抵住“我就吸这一支”的诱惑,将戒烟的意愿公开,请战友、家人、朋友监督。安排一些体育活动,如游泳、跑步、钓鱼等,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4、个人营造戒烟氛围。将吸烟的危害、戒烟的原因写在纸上,经常阅读;吸烟时想象令人厌恶的事情;不随身带烟、火柴或打火机;把自己心仪的物品价格计算成可购买香烟的包数,逐日将用来购买香烟的钱储存在钱罐内。

第三篇: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全球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日前发布了“2010年全球幸福度调查”数据。在此次民调涉及的124个国家当中,中国人的幸福度排名第92位; 88%接收调查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的生活远离“美满幸福”的标准,其中生活成本和房价上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让人不安的食品安全是导致民众幸福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物价、房价和食品安全位列居民最关注的十大热门话题前三位。如果说物价、房价只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反映在某个特定阶段的价格表现,那么食品安全问题却是由来已久却难以根治的痼疾。经历过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如今的塑化剂事件,中国人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早已变得麻木和无奈,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当面对这一幕幕丧失道德和法制基准的食品安全事故的时候,我们应该全面反省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不足。相比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建立起来的世界瞩目的成就和光辉文明,食品安全方面的落后和差距是巨大的。

关键词:食品 安全 添加剂 绿色食品

一、食品安全现状

食品安全体现的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生产或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一种担保,这种担保是无须说明也不能附加条件的。所谓“民以食为天”,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和关注应该高于其他商品。从过往的案例查处和实际了解来看,国内食品安全事件确实是进入一个多发期,这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水平密不可分。简而言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收入增长推动了食品生产和加工业快速发展,这与相对滞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者保护制度之间产生了矛盾,在缺乏有效对冲和缓和机制的情况下,矛盾在媒体和社会大众的镁光灯下被放大,从而引起了民众对食品安全巨大的不满和失望情绪。

我们有必要把当前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放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进行观察。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表面上直接原因是不良生产者的违法行为,但更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政府检测监督机制的失灵。面对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很难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于某一个环节。在食品生产、加工、储运、检测和消费的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我们按照引致食品污染的不同诱因和解决方式的差异,可以把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四类。

第一类是因为自然环境或客观条件的影响,大体上属于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造成食品污染或变质。主要表现在种养殖源头污染、食品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落后、流通储运手段达不到保鲜要求等。比如,工业三废、城市废弃物的大量排放,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污染,使很多地方的粮食、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农产品[11.60-2.93% 股吧 研报]的质量受到影响。另外,我国13亿多人口每天消耗200万吨粮食、蔬菜、肉类等食品,众多的食品供应商具备典型的小生产者特征,在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对于食品安全的诉求不高时,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难以符合安全标准。调查显示蔬菜在流通环节的损耗平均达到20%左右。

第二类是因为食品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出于私利或盈利目的,在知情的状态下人为影响食品质量。中国农业虽然以小农经济为主,但也患上了“大农业病”:反季节果蔬生产,加剧了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动物“速成班”将鸡、鸭、鹅等禽类生长周期缩短至28〜45天,猪出栏时间缩短至2.5〜4个月,凡此种种严重违背了生物学的种植和养殖规律。更有一些不法生产商逆食品安全法规而行,在食品中加入不利人体健康的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此类案件数量的持续上升,使我们深刻感受到现代科技与商业伦理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第三类是因为食品检测监督条件不完善、对食源性病原菌缺乏认识或从业人员非主动性过失,造成劣质食品未被发现继而进入消费环节。我们把这一类原因统称为技术问题。随着转基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益生菌和酶制剂等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关于应用风险和食品安全的争论就一直没有间断。我国当前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检测设备不完善,检测覆盖面偏低,抽检频率过低,更谈不上对食品进行普检。而国外的食品安全案例主要集中在这一类,新的动植物病菌在造成实际负面影响之前往往很难被检测发现,以美国为例,食源性疾病每年导致7600万人生病,325000人住院治疗,5000人死亡,其中已知的食源性疾病超过250种,绝大多数是各种细菌、病毒与寄生虫引起的感染疾病。

第四类是因为食品安全和追踪惩罚的法令制度不健全或者徇私舞弊,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继续扩大。从理论以及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改革实践看,食品安全监管无疑趋向于专业化、公正性和独立性。国外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和体系的变迁,很大程度上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变化,一系列食品安全危机最后进一步形成监管变革的动力机制。近三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立法和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由于监管模式不清晰和法制松弛,尚未对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产生实质性的遏制作用。

二、食品安全频发原因

食品安全事件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危害,是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日三餐不可或缺,食品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对于影响巨大的食品安全事件而言,危害不仅仅局限在受害的消费者,而往往还会延伸到行业和国家声誉的层面,从而具有了经济学意义上的“负外部性”。“负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食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了危害,却没有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即出现了市场失灵。

第一个负外部性在于食品安全事件对于经济和民生的冲击。如三聚氰胺事件后,乳业全行业减产停产,数万名职工下岗,240多万户奶农杀牛、倒奶,大量城乡居民的就业、收入受到影响。2009年我国乳制品进口从2008年的35万吨猛增到60万吨。国产乳业元气大伤,至今尚未完全恢复。在事件发生后,进口奶粉一年之内数次涨价,每次涨幅在10%以上,国内消费者也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

第二个负外部性在于对政府公信力和国家形象的影响。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大大影响了民众的消费信心,严重冲击社会诚信道德体系。当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不安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转化成对国产食品和官方声音的集体不信任,这会进一步增加食品生产和加工行业的交易成本。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统计的数据,2010年全国各级监管部门主动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500万户次,共查处13万起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但官方公布的2010年蔬菜、畜产品、水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了96%,官方和民众的反应落差就此形成。一些食品安全事件还涉及境外,给我国形象及外贸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三、食品安全产生原因:政府监管的着力点和缺陷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由乱到治的过程,最重要也是责无旁贷的力量来自于政府监管。从保障经济秩序和民众健康的角度出发,政府对于不同的食品安全问题和诱因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理办法。针对前文提述的第一类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监管重心主要在于细化生产工艺流程和卫生环境要求,通过市场手段鼓励兼并重组和产生升级,加强对生产源头的监督,在注重保持中小生产者和经营者利益的基础上实施适当的行业准入等。总的来说,就是用市场优胜劣汰的方法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

对于为达到个人目的故意改变食品质量造成第二类食品安全事件的问题,监管思路是“明晰规则,严明法治”。即尽量明确食物中允许投放的添加剂含量,对于暂时无法判断化学特性及对人体危害程度的非食用物质,设定最大允许的残留标准;其次强化食品标签的标准化制度,特别是对于添加剂含量和实际不符的食品要纳入召回范畴;最后是明确食品标准的制定机构和授权机制,目前我国食品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彼此之间缺乏协调,造成了标准之间的交叉重复和规制盲区。

对于检测监督力量不足导致的第三类食品安全问题,首先要保证国内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其次不断检讨检测项目的完备性并把结果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第三加强食品检测的频率,建立向重点经营单位派驻检测员制度并实施交叉轮岗,这些相对成熟的机制在美国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是可行有效的。

对于政府监管而言,最重要也是目前最应该改善的地方就是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和执法,这是应对第四类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2009年6月1日,中国出台了《食品安全法》,从立法角度奠定了现代食品安全监督体制的基础,并确立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框架。尽管现行的《食品安全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配套法规和综合协调制度,各监管主体之间的分工优化和协调配合还需要时间检验和调整,但毕竟我们在立法方面已经确立了基本的法制框架。但显然这才是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步,对于食品产业链上众多利益掺杂的警惕使我们对于严明的执法更加期待。

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措施

鉴于国家立法层面已经出台了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基本大法,并致力于在此框架范围内进行监管体系和法律细则的完善,我们将重 点围绕制度建设的弱项进行阐述。1.强化对食品安全检测监督结果的定期公开制度。对于不同区域的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灵活选择适用区域和人群,通过公开的渠道向大众公布。例如,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在1976年11月创办了一本面向大众的杂志《选择》,该杂志不接受任何商业广告,内容主要是专业的检测报告,所有的检测结果均为工作人员从市场上自购的商品,不允许由企业提供获得,企业在测试完成之前绝对不会得到产品即将进行测试的通知,如果采购人员和检测人员向所测试产品的企业泄露了相关资料或者接受馈赠,将触犯相关法律,并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2.在各部门综合协调监管的基础上推进监管的专业化。2010年,我国成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初步建立了由国务院、地方政府、食品行业协会、社会团体、基层群众组织、新闻媒体等组成的复合型、立体型监管体系。这个监管框架与美国由总统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综合协调,多部门具体负责的综合性监管体系比较类似,不同的是,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局事实上是独立的监管主体,农业部负责动植物检疫,环境保护署负责监测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各部门之间使用备忘录作为协调机制。相比之下,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涉及了质监局、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管理总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应该推动食品安全监管的适度专业化,并完善地方政府综合协调机制。

3.强化执法检查,提倡制度刚性化。对于执法部门的监督在国内外都是一个难点问题。为保证食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安全,应逐步建立食品追踪识别标志制度,对食品安全的自检、抽检记录都有据可查。我国在《食品安全法》中规定有违法行为无须造成后果也可以定罪,是希望增加违法成本和震慑犯罪,但执法机关对于具体认定和执行尺度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为了对执法部门形成有效制衡,客观上需要强化执法检查,严厉追究执法机关不作为和徇私舞弊的责任。

4.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公众参与和消费者保护机制。公众参与程度的差别,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最大的不同。我国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通常会求助于消协。但各地的消协都挂靠在工商行政部门内部,由同级工商部门主管,削弱了消协作为法定职能非政府机构的独立性,难以协调物价、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等诸多部门的关系,也限制了其社会公信力的发挥。而国外的消费者维权组织不仅数量众多,甚至通过自身力量推动了国会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立法改革。在香港,消委会的委员由行政长官亲自任命,并在媒体公布,任期两年,其运作保持高度透明,可让公众问责,独立处理来自消费者的投诉和其他各种事务,处理结果不需要向政府通告,对经营不当、屡教不改的商家,消委会会公开商家的名字。总结国外消费者保护的经验,我们认为只有广泛激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权,充分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切实维护受害消费者的权利,食品安全问题才不会在朗朗青天之下遁于无形,食品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才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身试法。

第四篇:手机依赖调查报告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1

一、调查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昔日昂贵的手机现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不用远行,就可以及时问候对方。向自己所爱的人表达思想,言语和文字尽在其中。手机也能在危难之时显身手,堪称贴身保镖。手机现在还能手机支付和网上购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购物。除此之外,用手机的阅也是十分的便利。人们可以用手机每天随时随地的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与时俱进,耳听八方,尽知天下事。因此,可以说手机广泛涉及地球上的几乎每一个人,手机真的已经无处不在。手机为人们带来了无可厚非的便利,它为人们的生活作出了巨大作用。

但是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随着社会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手机的使用已经越来越频繁,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亦相当之高,而且使用非常频繁,部分甚至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如烦燥不安、言语粗俗、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不良情绪,而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网瘾初成时的情况,手机会不会成为继网瘾之后又一个对大学生产生巨大危害的现象呢为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我们对河北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旨在提高大学生对手机依赖危害的认识和关注,为了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更加合理的使用手机,涉弊趋利。

二、调查方式

我们采用了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的调查。我们共发放问卷50份,共收回50份。回收率100%。调并且参加调查的对象具有很高的随机性,保证了本次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具有一定普遍意义。调查主要涉及资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法政学院,教育学院等五个学院,覆盖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数据翔实可靠。问卷题型为等级性选择题。

三、调查时间

20xx年6月1日—20xx年6月5日

四、调查内容

主要针对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程度高低,设计了五个选项: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一般、基本符合、完全符合,分别对应的是1-2-3-4-5等级,涉及了调查者手机使用情况、手机对生理、心理影响情况,共向受访者提出了17个问题(见附1)。

五、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经过数据分析整理,我们概括总结出了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

如下: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之男女程度分析

男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平均数在逐步的增加,而女生的平均数相对较持平,说明男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较高,而女生相对较低些。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之文理科差异分析

文科生依赖程度的平均数有逐步下降的趋势,说明文科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不是特别严重;相反,理科生依赖程度的平均数确是呈上升的趋势,而且达到了8.71之高,说明理科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是较文科生之高的。

(三)大学生手机依赖之年级差异

随着年级的增长,手机依赖的程度平均数是逐步增长的,大三大四尤其明显;而在大三大四两个年级中,大四又更为明显。所以,得出结论:手机依赖是年级越高,依赖程度越高。

(四)大学生手机依赖之对身心健康影响分析

大学生对手机依赖对身心健康的心想并不是特别关注或是没有认识到手机依赖潜在的对自身的危害。

六、打学生手机依赖的因素和应对策略

(一)、因素:

第一、心理因素

(1)、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受到他人或社会群体的一致性影响力时,自己的认知或行为遵从于公众舆论或群体大多数人,甚至出现违背自己意愿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中,朝夕相处,群体内部具有足够的同一性和吸引力,再加上大学生年龄段的特点,个体独立性较差、自制力弱,对群体有较强的依赖性和归属感。因此,在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从众现象比较普遍。“别人有,我也要有”、别人玩,我也要玩”的心理,导致一些大学生购买和使用手机的初衷并不一定是自己真的需要,而是看到同学都买了、都用了,便认为自己也有这种“需要”,自己也购买并使用手机,才能和大多数同学保持一致。

(2)、心理诉求的需要。一方面,使用手机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社交需求。在现代社会,大学生通过手机通话、发送短信,随时随地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人取得联系,获取社会资本,满足社交需求。一般说来,手机上存储的号码越多,每天使用的时间越长,说明社交网络就越大,获取的社会资本也就越多,导致对手机的依赖也就越深。另一方面,借助手机包含的丰富的附加功能,满足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需求。手机不仅拥有通话和发送短信的基本功能,还包含手机上网、音乐、游戏、电子字典等功能。处在黄金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充满了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求,手机丰富强大的功能、满载的信息、方便快捷地传递,无不吸引着大学生的使用。

(3)、人格特质的差异。有研究发现,“粘液—抑郁质的大学生每月发送手机短信的条数最少,相对而言,胆汁质的大学生每月发送的短信条数最多;而在手机使用时间方面,粘液—抑郁质的大学生使用时间最少,胆汁质的大学生使用的最多。”

(4)、不良情绪的排遣。大学生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缺乏生活的磨砺,心理尚不成熟,性格比较脆弱,情绪波动性也很大。 第二、环境、外在因素

(1)、学校中,课外活动较少以及大学氛围的影响。大学课余时间充足,虽然这不能确定大学生依赖手机,但也为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提供了客观条件。因为大学课程少,加之学校的课外活动不多、种类少,与大学生的喜好不相融合,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兴趣,许多大学生下课后便无事可做,便把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来。 (2)、手机本身的影响。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量智能手机涌入市场,而且价格也越来越便宜,许多高端智能机也不过千元。随着手机越来越智能化,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大学生易接受新事物,而且大学生在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购买价格不高的手机,是智能手机主要的消费群体。手机各项娱乐功能的拓展对于易于大学生本身具有极大诱惑。

(二) 、应对策略: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有序的和谐校园环境。一方面,学校组织歌手大赛、演讲比赛、运动会等学生感兴趣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还可以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学校开展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重建自己的'交际圈,减少孤独感,增加自信心,从而有利于摆脱手机依赖。

第二、加强人文关怀,调控学生的不良情绪。大学生都处在心理尚不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情绪不稳定、波动大。高校在教育时,就该把握好这一点,切实的在

学生生活中,注入人文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受到爱和关心,而不至于沉迷于手机中寻找虚拟的关怀,去排解学习的不如意,同学关系的不融洽。所以,因此,为克服手机依赖,高校教育者应给予学生合理宣泄的机会,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到恰当释放,进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改变手机依赖心理。

第三、举行大型的讲座,以身边实例告诉学生,手机依赖对人际,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使学生把手机依赖不利于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真正的当一回事,真正的重视它,从何开始正确使用手机,而不是依赖手机。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从自身做起。

七、调查过程中的反思和收获

在这个调查过程中,我进一步的知道了手机依赖对自身身心的危害,以往只是知道这一点,但是并没有在真正的数据来使自己信服。但通过这个调查,在真正的数据面前,我不仅对手机依赖的含义、成因及其危害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和认识,而且对手机依赖提出了粗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增强了我对宣传手机依赖对身心造成的危害的愿望,我要让身边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一点,并且能够慢慢的走出手机依赖,合理的使用手机,趋利避害。在这里,真心感谢和我一起调查分析的小组成员,还有参与本次问卷填写的同学。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2

一)导言:

调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程度及引导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有个正确态度。

调查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得年轻一代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逐年攀升,为什么大学校园中会掀起‘‘手机热”。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都比较高的群体,为什么依然会出现“手机依赖症”这一社会逐渐热趋化的病症呢?同时,手机对他们的生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通过调查研究,意在指出大学生在手机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了解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为今后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的了解手机在大学校园中引发的各种问题的原因,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的目的。

调查对象: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是什么导致大学生会出现手机依赖性;手机依赖性的影响;如何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性。

调查人员:xxx

(二)问卷调查方法

1.文献回顾

手机改变着你我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是否能意识到手机的问题?因此我们小组给大家介绍不同时期关于手机各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相关报告。

1937年4月3日,自世界第一部手机诞生以来,于1987年手机在中国大陆出现,由原先的“大哥大”到现在性能多样,样式各异,手机不再是身份和社会地位象征的稀有物,而成为普通百姓的平常物。随着手机的普及,关于手机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为了能吸引消费者,国内外研究者更多关注于手机的设计、使用和消费者购买手机指导等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更多的将关注集中在手机这个物体本身表层上,忽略了手机的使用者、使用手机的影响等方面。

90年代中后期至世纪之交,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的使用率逐渐提高,人们开始关注手机使用对使用者生理的影响。同时期相关的研究详细的分析了手机硬件对人体的伤害,如辐射、燃烧、爆炸等。但是,这些研究忽略了长时间使用手机所引起的非手机硬件上的伤害。如长时间发短信造成手指肌肉损伤等。同时研究也局限在物理影响方面,忽视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新世纪至今,手机的研究也发展到了从经济学角度、哲学角度、传播学角度、生理角度等层面上。

2.研究假设

我校大学生对手机有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性。基本依据: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同学们手机使用频率非常高;其次是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出大学生对手机具有依赖性。

3.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小组自主设计问卷,一部分印发400分问卷给各院各级同学,另一部分将其上传至问卷调查网站,收集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

4.样本及抽样

以我校以及附近大学拥有手机的同学作为对象,然后进行随机发放问卷,最后对其进行数据资料经微机处理分析以及网上数据统计得出调查结果。

(三)调查与分析

1.关于“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可以说是一种对手机产生病理性依赖的综合症,由于某种原因过渡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

标准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

二是手机过多使用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手机不在身边时,经常看手机,看是否有短信电话等,会感觉到焦虑,紧张,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手机。

虽然目前,国内外尚无手机使用时长的科学标准,但一般认为,过度频繁地使用手机,如每天发短信或打电话10次或娱乐超过5小时以上即是使用时间过长。

2.调查研究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55张,回收率89%。从问卷情况上看,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较重。

如问卷第8题,如果离开手机,15.2%的人只能忍受半天以内,36%选了一天,过半的人对手机严重依赖,如果忘记了拿手机,17.1%的人感到焦虑不安,46.4%的人感到不适应,心理上这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心情,从而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手机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如同遥控自我的线,一旦离开了就魂不守舍。

(四)讨论与小结

1.大学生出现手机依赖的原因主观原因:

一是大学生从众心理和盲目攀比的错误价值取向造成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随着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不仅仅是满足于消费品的使用价值,手机更是成为一种彰显品味个性的工具。根据心理学原理,人的某种需求未得到满足,则就会产生满足这种需要的动机,认为手机作为一种时尚型、炫耀型消费品的错误价值观念就易造成大学生对手机的沉迷。

二是自制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低。通过我们对周围同学调查发现对手机依程度与自制能力反相关。大学与其他学习阶段有相当大的区别。大学期间课余时间比较多,学生的自由度比较大。学校对手机的监管放松,所以有些学生因为无聊,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手机玩乐上。以上都是内因,外因也有两点:

第一是对外的诱惑。不仅包括大学中玩手机的氛围的影响,手机本身功能不断完善更加丰富。大学里课程少,很多人跟风随之注意力转移到了手机上来。电子技术的先进性。大量智能电子产品涌入市场。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是其消费主体。手机娱乐功能的拓展是对大学生的极大诱惑。

第二是当今大学生就业、学习、人际压力过大。大学生是处在校园和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蚁族”、“蜗居”这些都成为大学生面临学习就业压力的难题。生活压力巨大,人际交往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更快,这使得手机成为必不可少的重心。把人际间的沟通通过手机来完成,手在某种程度上代替的人际直接沟通。或者因学习过于压抑,需要通过游戏聊天来排遣。

2、手机的过度依赖造成的影响

“手机依赖”对成长中的大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1)大学生消费观造成了偏差,盲目从众,用手机在虚拟世界排遣无聊和空虚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2)不利于大学生的生理健康。科学家研究表明,手机产生的辐射可使靠近手机的大脑部位消耗更多能量,更会对皮肤有刺激。手机辐射危害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尽量少使用手机,减少手机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3)相比生理健康影响,手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一些对手机依赖性严重的人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当长时间手机铃声不响会感到不适,并下意识的看看是否有未接来电或短信。经常担心手机没电,会出现幻听。焦躁不安、抑郁、脾气会变得暴躁长时间没精神等。

3、解决对策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手机的依赖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针对手机依性对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建议:

大学生自身:

(1)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素质和认知水平,充实社会生活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2)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多参加积极的课外活动来不断充实自己加强与人的直接交流,增强自信心。

学校及社会方面:

(1)加强“手机依赖危害”的宣传教育。对其有相关依赖性的学生较强心理辅导工作。让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提高,克服对手机的依赖心理。

(2)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创建校园文化。高校有义务营造一个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组织各种趣味活动,以展现大学生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丰富其课余生活。

4.小结:

大学生是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群体,应该理性思考、积极调整不合理的生活习惯。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制定使用手机计划,同时多与人沟通,学习和娱乐结合、拓宽视野,做到全面发展自己。在问卷的派发与回收、整理的过程中,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下面是我们小组对这次调查的失误总结与反馈。

1、题目不够创新,不能够很好的更深入剖析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

2、题目的排序没有做到循序渐进的效果,部分题目的选项中关于范围的划分较狭隘,容易导致以偏概全的结果出现;

3、被调查者的年龄、及年级跨度没有一个较明显的区分,由于组内人力资源、信息来源等有限,导致被调查者相对集中在大一这一个群体。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3

一、导言

调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调查意义: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手机的使用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进一步了解该现象,分析其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调查给予大学生适当的引导。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存在问题:由于时间和个人精力的限制,问卷发放范围过窄,数量过少,调查对象主要集中于大三在校学生,其他年级学生只占少数,且参与人数有限,收集到的有效问卷30份,得到的结果说服力不强,只适用于类似的小群体。

二、方法

1、文献回顾

随着手机的广泛应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也越来越多。很多调查结果显示,科技进步使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也使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且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

2、基本概念

手机依赖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现象。有研究者认为界定手机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也有专家强调“手机成瘾者”严重时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

手机幻听大致表现为担心手机会响,每半小时看一次手机;手机无来电,却能“听”到手机铃声;无论手机放在哪里,都觉得手机在响铃或振动;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

3、研究假设

我校大学生一定程度上患有手机依赖症。

基本依据:一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同学们手机使用频率非常高;二是大量的调查结果已经显示大学生群体患有手机依赖症。

4、研究方法

首先自主设计问卷,然后将其上传至“问卷星”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并将链接广泛发送给各位同学,收集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

5、样本及抽样

以我校全体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为研究总体,然后进行随机发放问卷,最后获得30份有效问卷。

三、结果

现象分析:根据数据显示,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经历。课堂是同学们学习的场所,然而仍有80%的同学因为感到课程无聊而选择玩手机,20%的同学迷恋手机游戏或小说,13.33%的同学沉迷于网络聊天,只有36.67%的同学偶尔将其做学习之用。

有50%的同学在忘记带手机时,63.33%的同学在手机无信号或信号较差时都会产生焦虑感,同时有高达80%的同学表示出现过“铃声幻听”,甚至有6.67%的同学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四、讨论

1、关于“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可以说是一种对手机使用产生病理性依赖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患者手机在身边时,经常查看手机,看是否有短信、电话等;不在身边时,会感到紧张、焦虑,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手机;手机出现问题后,会异常的焦虑和烦躁等。

过度依赖手机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一些严重的消极影响:

(1)不利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最近的一些科学研究表示,手机产生的辐射可使靠近手机的大脑部位消耗更多的能量。虽然对于该问题仍存在一些争论,但科学家建议人们在通

话时使用有线耳机或扩音器功能可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大脑非常重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尽量少使用手机,减少手机辐射对身体的危害。

(2)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手机给人们身体上带来的危害相比,手机对人们心理上造成的危害则更大。一些对手机依赖较为严重的人往往有以下表现: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想,就会感到不适应,并下意识地看一下书籍是否有未接电话;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做自己的手机在响;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是拿出手机看看;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手机经常连不上线、收不到讯号时,就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而且脾气也会变得暴躁。这些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以至生活,所以大学生一定要摆脱对手机的过分依赖,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2、现状分析

在手机依赖症候的问题上,我们一共设计了10个相关问题,选项涉及了调查者手机使用情况、手机对生理、心理影响情况:在受调查者中,有70%的人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在3个小时以下,有46.67%的人在被问及在什么时候上网时选择了“随时随地”,有73.33%的受调查者的月话费在10-50元之间,有96.67%的受调查者在教室里会将手机调成震动或静音模式,有76.67%的同学在手机用坏之后才选择更换手机,其中有33.33%的同学因为现有手机功能不足和3.33%的同学因为市场上产品的更新换代选择购买新的手机,受调查者基本上都有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经历,当被问到上课玩手机的原因时,80%的同学因为感到课程无聊而选择玩手机,36.67%的同学偶尔将其做学习之用,有76.66%的同学表示使用手机频繁,被问及是否手机没带在身上是否会出现焦虑情绪时,有50%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会”,有63.33%的受调查者在手机无信号或信号较差时也会产生焦虑感,有高达80%的同学表示出现过“铃声幻听”的情况,有6.67%的同学甚至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有上述各项数据及现象显示,在受调查者中,大部分人存在一定程度的'“手机依赖症”,其中一小部分的症状更为严重。3、原因分析(1)内因

①大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根据心理学原理,人的某种需要未得到满足,则就会产生

满足这种需要的动机,而动机则会促使人采取一定的行为去实现目标。人若是没有动机,就相当于没有目标,进而也不会产生相对应的行为。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骤然减轻,而未来的目标不明确,就会产生无所事事、茫然的状态。进而感到生活空虚,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上,沉迷于手机。

②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低。大学期间,课余时间较多,学生自由度比较大,有些学生不能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玩乐上,对手机诱惑无法抵挡。

(2)外因

①大学氛围的影响。大学课余时间充足,虽然这不能确定大学生依赖手机,但也为大

学生对手机依赖提供了客观条件。因为大学课程少,许多大学生下课后无事可做,便把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来。

②手机本身对大学生具有一定诱惑。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量智能手机涌入市场,

而且价格也越来越便宜。随着手机越来越智能化,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大学生易接受新事物,是智能手机主要的消费群体。手机各项娱乐功能的拓展对于易于大学生本身具有极大诱惑。

4、解决对策

(1)大学生自身方面

①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其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新时期的大学生要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围绕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奋斗,充实自己的生活,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才能克服各种不良因素对自己的影响,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进步。

②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目标管理中强调员工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对提高组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这给大学生自我管理提供了重要借鉴。大学生处于身体、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大学生尤其要注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学校方面

①加强“手机依赖”方面的宣传教育。随着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日益加重,这一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应该给于高度重视。针对大学生心理出现的问题,学校应组织相关老师、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的实际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深入研究,探究其产生的根源,最后组织相关老师进行宣传、教育。

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这个学校学生的学习态度。高校有义务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可以通过祖师各种集体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主持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不断完善各种文化、体育场所设施建设。培养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一条漫长而充满困难的道路,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应该做到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五、小结

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积累知识的重要时期,且具备了相应的理性思考能力,应该认识到对手机过度依赖的消极影响,合理安排时间,学习与娱乐结合,全面的发展提高自己。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4

一、调查背景

(一)随着21世纪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全新Android手机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之一。手机功能日趋丰富,除了通话、短信传统功能外,手机增加了上网、游戏、音乐等功能。

(二)当我们走进大学的校园,随处可见拿着手机听歌聊天的同学们。目前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数目迅猛增加,然而手机的频繁使用一方面极大的方便了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烦燥、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不良情绪,而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

二、调查目的

手机依赖这个现象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此情况,我小组进行了题为“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的调查,通过调查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度,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程度,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手机在大学校园中引发的各种问题以及找出其原因,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目的。

三、调查对象与统计

本次调查活动的对象为淮南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为了使调查结果更科学,我们按照男女等量原则,分别在大一至大四的各个专业发放问卷和进行访谈。共发放调查问卷192份,回收192份,有效率为100%。共做访谈64组,访谈成功60组,有效率93.8%。

(一)调查问卷

样本中各个年级分布比例、院系分布比例见

(二)访谈

样本中各个年级分布比例、院系分布比例见

四、调查时间与方法

(一)时间安排:

1、调 查 阶 段: 20xx年11月30日——20xx年12月23日 2、图表 统计 制作 阶段: 20xx年12月24日——20xx年12月28日 3、调查报告初稿完成阶段: 20xx年12月29日——20xx年1月3日 4、调查 报告 定稿 阶段: 20xx年1月4日——20xx年1 月XX日 (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统计分析

五、调查地点

教学楼、宿舍、图书馆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校大学生中87%的人都感觉自己在不同程度上对手机有依赖,82%的人上课都会携带手机。每天使用手机2小时以内的占27%,2—6小时的占69%,其中以男同学为多,使用手机6小时以上的占4%。经常在上课时或睡前躺在床上使用手机有67%,随时无规定时间使用手机的所占比重也不少,达38%。 经常用手机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的只占19% ,与此相比玩QQ、MSN、微博、飞信、微信、拍照、看电子书、玩游戏、听音乐、学习、闹钟、备忘的则达到了80%,其他的占1%。认为手机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占86%,认为仅仅是生活用品的占10%,认为可有可无的人占4%。牺牲睡觉时间熬夜玩手机的同学也有很大部分,有多次熬夜玩手机经历的同学有73%,其中男同学占大部分。有58%的'同学时不时的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电话或短信,42%的同学偶尔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电话或短信。当自己忘带手机时,78%的受访者都会想方设法去取。不仅如此,根据调查,在那些不去立即取回手机的受访者中,感觉相对空虚或安全感降低的同学占69%,感觉不方便或感觉无所谓的仅占31%。 (一)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原因分析:

1、大学生的家庭情况是否会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产生影响

起初,我们认为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会与自身的家庭情况有很大关系。但根据我们的调查,事实并非如此。89%的来自农村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86%的来自城市的受访者也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每个月生活费在500以下的受访者中只有21%的人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而每个月生活费在500至900的受访者中有90%的人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每个月生活费在900以上的受访者中65%的人也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

综上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市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影响甚微;但家庭经济情况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影响较大,其具体表现为家庭经济条件相对拮据的同学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较小,家庭条件一般和较为宽裕的同学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较大。究其原因,由于有的学生家庭较拮据,自身感觉生活压力比较大,在校期间,时间安排的比较紧,一方面要努力学习,一方面还会从事一些兼职,而且他们为了以后能争取到一个好的就业机会,也都很努力的

通过在一些社团或学生会等组织里面工作来锻炼自己的能力。一言以蔽之,他们的生活都很充实,所以这一切,使他们对于手机依赖的程度比较低。相反,由于有的学生家庭较为宽裕,他们身上的压力较小,从而大学生活过得比较散慢,感觉生活也比较空虚,这一切导致了大部分人会不由自主的通过玩手机来娱乐和打发时间。

2、性格是否会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产生影响

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校大学生中24%的人认为自己性格偏于内向,36%的人认为自己性格偏于外向,40%的人认为自己性格内、外向程度差不多。那么他们各自对于手机的依赖情况又是怎样的?是否有区别呢?怀揣着这些疑问,我们对综上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人的性格会对手机依赖产生影响,但不是非常明显,这打破了以前人们所认为的人越内向,对手机就越依赖的观点,它表明人的性格和手机依赖没有非常明显的正比例关系。

3、所学专业是否会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产生影响

根据我们的调查,工科类专业的学生中有85%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文科类专业的学生中有88%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所以对此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专业对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影响不大,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4、年级是否会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产生影响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一年级的学生中98%认为自己对于手机有依赖,大二年级的学生中89%认为自己对于手机有依赖,大三年级的学生中77%认为自己对于手机有依赖,大四年级的学生中68%认为自己对于手机有依赖。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年级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影响比较大,大一学生手机依赖情况比较严重,这应该是因为他们刚进入大学,对新生活还不够适应,经常感到空虚和无聊,从而通过玩手机来排解这些苦恼、打发时间。大二到大四的学生中手机依赖比例呈下降的趋势,在大四的学生中手机依赖比例仅占68%。这原因也很简单,随着步入高年级,大家对于以后的生活慢慢有了目标,而且学习压力和工作压力也比较大,从而内心的那种空虚感也慢慢消失,所以手机依赖状况有所好转。

5、性别是否会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产生影响

根据我们的调查,男生中80%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女生中94%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

对此我们进行了分析。众所周知,男生与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很大差异,生活中,男生一般都表现得活泼和外向、;而女生则表现得更加矜持和内敛,这些性格上的差异无疑对男生和女生的交友状况产生了重要影响。

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了男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朋友,也使他们的兴趣爱好更加广泛,这一切使得男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内心也更加充实。而对于女生,矜持和内敛的性格不由地缩小了她们的交友圈,相反,却增加了她们内心的孤独感,从而她们不得不更多地依靠手机来打发时间,认识更多的朋友。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女生中的手机依赖问题较男生严重是由于心理上的差异引起的。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造成的危害分析:

手机依赖症,又称“手机依赖综合症、手机综合症、手机焦虑症、手机瘾”, 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目前,上述症状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多方面体现,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感受到过度使用手机给自己的身体和学习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5

调查时间:20xx年7月8日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课题:关于当代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情况

前言:现在的青年学生,是“低头族”的代表。那么,大学生对手机使用的状况如何?手机对大学生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对此,我们以**大学为例展开了调查。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校大学生仅有11%是大学以后有的手机,其中只有1%的学生没有更换过手机,有72%的学生更换至少3部。可见,手机已经是大学生必需用品。

二、大学生的手机主要用于联络好友、浏览网页,玩手机游戏和查资料等。其中只有7%的学生多用手机查资料,3%的学生仅用于玩游戏,绝大部分是用手机聊天,短信、微博、微信、QQ等通讯功能。可见,少数学生仍沉迷在手机游戏中,其中有22%的同学安装至少3个游戏以上,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是会带来影响的。

三、有近66%的学生每天使用在3个小时以上。有32%的学生习惯于使用手机。可见部分同学已经对手机有了依赖性。

四、有13%的学生有时会产生手机震动的错觉;51%的学生有睡前刷空间、微博和朋友圈的现象,也说明学生对的依赖性程度。

五、74%的同学希望手机更加智能,便捷。也有7%的学生希望手机只能打电话,发信息即可。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给学生的学习带了负面影响,不仅是依赖手机的问题,还表现在过度沉迷于网络。

总结:通过调查,学生在手机使用方面存实存一些不良现象,主要表现在:占用日常生活时间较多,对手机有了某种程度的依赖,却忽视手机的学习功能,沉迷手机游戏更重要的是,一些网聊和游戏会分散学生们的学习精力,希望大学们能够正确认识,不再依赖手机。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6

前言:21世纪的今天,手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大学生来讲更是如此。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大学生有着旺盛的精力,不太成熟的心理,他们希望自己和其他人之间得到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希望得到更多更丰富的信息,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

本文以在校的大学生为对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当前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基于以前学者的研究———大学生已经患上了 “手机依赖症” 的观点,本文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大学生们使用手机的目的,时长,以及使用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其成因以及对学生自身和学校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使学生拥有健康的生理及心理素质,更好为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对策建议

手机依赖症:

基本概念:手机依赖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现象。有研究者认为界定手机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 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也有专家强调“手机成瘾者”严重时 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手机幻听大致表现为担心手机会响,每半小时看一次手机;手机无来电,却能“听”到手机铃声;无论手机放在哪里,都觉得手机在响铃或振动;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现在手机成为通讯的工具,集多种功能与一身。除了方便人们之间的联系,并且获取到大量的信息外,还可以通过游戏,音乐等娱乐丰富我们的生活。现在的大学生们几乎人手一台手机,而且是多功能的手机,这对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可是这毕竟跟网络一样对我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针对现在的大学生使用手机非常频繁,甚至手机不离手的情况,做了一个调查,以便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并改善。

二、调查时间、地点、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2月。

(二)地点:大学。

(三)对象:在校的大学生。

(四)方法:首先自主设计问卷,然后将其上传至“问卷星”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并将链接广泛发 “问卷星”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 送给各位同学,收集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 内容大概为同学们对手机使用的时间,原因,以及使用的心理进行了解。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一)参与调查的男女比例

本次的调查报告以男女比例差不多为二分之一分配。

(二)使用手机主要目的

现在大学生们使用手机的目的还是以方便联系为主,但是以上网为目的的占到了13.64%,玩游戏的也有2.27%。以这些数据看来手机对我们的负面影响还是存在的,它像网络一样是一把双刃剑,看到它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要注意危害。

(三)使用手机的时间长短

根据数据体现大学生们使用手机都有一定历史了,而且使用时间特长的比例也不少.所以很多人都是在上大学之前就拥有自己的.手机的.使用手机的习惯不是一日就形成的.

(四)你是否觉得手机丰富了你的课余生活

手机可以用来办很多的事情:联系朋友、查阅资料、地图导航、玩游戏、看视频等;特别是在大学生的手里,手机使用方式更是多样化,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手机是确实是丰富了他们的大学生活。

(五)你的手机通常放在哪里

正在上课的时候,拿出手机看看时间;正在走路的时候,突然手机响了,然后拿出来手机接电话;突然看到有个挺不错的画面,然后拿出手机拍下来在这些时候,手机放在口袋里应该是最佳的选择,为了方便手机的使用,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把手机放在口袋里。一小部分大学生是把手机放在包包里,这一部分人估计女生比较多,极少数的人会随时把手机拿在手里。

(六)无聊的时候会不会第一时间找手机

一大半人都将手机放在轻易拿到的地方,在感觉无聊时都会第一时间拿出手机。

(七)一天玩手机的时长

玩手机时间在1—4小时的大学生有将近60%的占有率;六小时以上有7.69%;其余的实在4—6小时。

(八)长时间玩手机你会有什么感觉

虽然长时间玩手机会觉得无聊并且会感到头晕等不适的情况,但是同学们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却不少,每天玩四到六小时的人都占到32.97%。

(九)如果忘记带手机你会怎么办

虽然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但大多数还是不会太任性,毕竟时间有限,所以拿不拿看心情吧。如果确实忍受不了这种感觉,还是需要回去拿。

(十)手机在你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手机在同学们的心中地位是重要的,大多数认为它是必需品,并且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不用手机就会不舒服。

还有一些问题反映了同学们通常在使用手机时的常见心理,有很多人都觉得没有手机带在身上会很不自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感到无聊或空闲的时候就会翻看手机,睡前,睡后,都第一时间拿起手机查看的人都超过一半。偶尔会有人存在手机幻听症。这些都是对手机依赖的症状。

综合分析:通过对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程度的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最初使用手机的目的是与家人和朋友取得联系,手机花费占据大学生生活费用相当一部分比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水平;手机确实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但同时也让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健康。

四、成因

(一)内因

①大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根据心理学原理,人的某种需要未得到满足,则就会产生 满足这种需要的动机,而动机则会促使人采取一定的行为去实现目标。人若是没有动机,就 相当于没有目标,进而也不会产生相对应的行为。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骤然减轻, 而未来的目标不明确,就会产生无所事事、茫然的状态。进而感到生活空虚,将注意力转移 到别的事物上,沉迷于手机。 ②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低。大学期间,课余时间较多,学生自由度比较大,有些学生不能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玩乐上,对手机诱惑无法抵挡。

(二)外因

①大学氛围的影响。大学课余时间充足,虽然这不能确定大学生依赖手机,但也为大 学生对手机依赖提供了客观条件。因为大学课程少,许多大学生下课后无事可做,便把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来。②手机本身对大学生具有一定诱惑。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量智能手机涌入市场,而且价格也越来越便宜。随着手机越来越智能化,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大学生易接受新事物,是智能手机主要的消费群体。手机各项娱乐功能的拓展对于易于大学生本身具有极大诱惑。

五、对策与建议

(一)对学校:

(1)制定相应的校纪校规控制手机过度使用。

(2)通过第二课堂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知晓“手机依赖”的危害,并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3)鼓励学生与朋友联系多采用其他方式,如书信往来,直接见面等,逐步脱离对手机的依赖。

(4)适当参加有益的身心活动,加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5)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途径,并引入相关检测量表,为一些症状明显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当依赖症比较严重时,应当寻求心理医生的指导,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情况恶化;

(6)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发现自身或者同学有相关依赖现象时,应及时求助于心理教师;

(7)对于已经形成手机依赖的人,则应通过监督、治疗,逐步减少 非必要的使用时间,尽量使自己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从而达到减少症状,摆脱依赖 的目的。

(8)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这个学校学生的学习态度。 高校有义务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可以通过祖师各 种集体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

(二) 对个人:

(1)树立远大的理想。做好大学的学习计划,有目标有目的的完成学业。

(2)多与人沟通,与人友善。

(3)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4)晚上睡觉时尽量关机,减少手机对身体的辐射。

(5)大学生上课时尽量不要带手机进教室,上课时尽量不要玩手机,不要让手机影响到听课状态。

(6)不要过度依靠手机,尽量多一些和家长、朋友面对面的交流。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7

近日,温州一女子边走路,边低头玩手机,不慎掉入河中溺亡;郑州公交车上一男乘客因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患上短暂缺血昏厥症,昏倒在地…科技予人方便,但不可过度依赖。走路一定不能玩手机、尽量不要睡前玩手机…与手机好好相处。

如何才能摆脱手机依赖症?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这句网友们的调侃之言正是“手机族”的真实写照。自从手机有了“智能”的称号,就摇身一变成了人们的“贴身秘书”。当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健康不在、亲情疏远、隐私泄露……

正因如此,近年来全球多个国家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发起了对“手机罪状”的声讨,呼吁人们放下手机。近日,美国《赫芬顿邮报》的一篇文章为这些呼吁找到了更充分的理由。

我们为什么依赖上了手机?

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分析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手机依赖的本质是对信息的依赖,通过看手机提高提高安全感。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祝卓宏还指出,大多数手机依赖者是由于形成了习惯化的行为,掏手机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有的人是因工作所限,需要随时接电话,否则就有被职场“边缘化”的`危险。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如果你正在被手机束缚,不妨找几个理由放下它。

远离手机,你将获得这些

①让自己睡个好觉。睡觉前看手机会扰乱正常作息。有研究显示,白天频繁看手机、发短信的人睡眠质量越差。

②有个好身体。手机是“健康的定时炸弹”,除了对腰椎、视力等有害,澳大利亚癌症兼神经外科专家库拉纳研究发现,手机与脑瘤等严重健康状况有关。虽然这一结论还未得到充分证实,但研究肯定了手机对健康的危害。

③远离疼痛困扰。人们在玩手机时忽略了身体的疲劳感,事实上,长时间低头会导致脊椎压迫,颈脖、头部和肩膀疼痛。英国一家知名医疗保健供应商调查发现,84%的18~24岁的年轻人在过去1年里,因为玩手机而遭受过颈脖和背部疼痛。

④让出行更安全。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1/3的人走路时会发短信、听音乐、打电话,他们忽略红绿灯的几率比不发信息的人高4倍;八成人开车会打电话或发短信,这一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高出4倍。

⑤让工作和学习更专注。美国密歇根大学一项研究分析表明,工作中仅仅发一条短信,都会使失误的次数增加。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研究发现,手机会让人持续处在多任务状态中,长此以往会出现注意力障碍等问题,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⑥感受亲情。我们慢慢淡忘了从前的欢聚时光、游戏互动、聊天畅想,人际交流变成了“人机交流”,冷落了父母、孩子和爱人,自己也显得更孤独。因此,别让手机成为“第三者”,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最好放下手机。

逃离“手机依赖症”

不少人已经意识到手机对人类健康和情感掠夺问题的严重性,想出不少方法来应对。洛杉矶一家餐厅可以为顾客代管手机,买单时将给予9.5折的优惠;网友发起了“手机叠叠乐”活动,呼吁大家聚会时,所有人都交出手机,谁先碰手机谁就要被罚款;有的大学设立“课堂手机休息室”,号召学生上课前将手机上交。这些行为都是为了提醒大家玩手机应有所节制。

如果吃饭、上厕所都强迫性地看手机,手机不在身边就坐卧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生活、情绪、社会功能受到影响,就需要调整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变:

①睡前听音乐。对于那些晚上必须玩够手机才能睡觉的人,不妨听听舒缓的音乐,或者看一会儿书,通过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慢慢戒掉坏习惯。

②多交谈。每天留出一定时间和家人交流,规定自己在交谈的时间内,除了接必要的电话,不可以玩手机。

③带孩子出去玩。对于爱玩手机的孩子,家长应多抽时间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带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

④试着不带充电器。为了保证电量,这个做法可以逼自己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

⑤逐渐减少玩手机次数。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从减少次数开始。很多时候,人们玩手机是种习惯性行为,如果心理上能够明白沉迷玩手机有害,并去克制,就能收到一定效果。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8

一、调查时间:x年x月x日——x年x月x日

二、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方式:网络问卷

四、调查方法:

自己制作调查问卷,通过e-mail发送给认识的朋友,并请他们转发给熟识的同学进行调查。通过回复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五、调研统计人:xx

本次调查共有167人参加并且完成了问卷,有效回复率为90%.并且参加调查的朋友具有很高的随机性,保证了本次大学生手机调研具有一定普遍意义。我们主要针对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分析、学生手机族的目标确立分析5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最后给出结论。

在接受调查的167名大学生中,涵盖了从大一到大三的样本,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女性占53.3%,男性比例是46.6%。

1、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

你现在是否拥有手机?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访者中有89%的学生拥有手机。同时45%的学生将会在近期更换手机。在没有手机的学生中,71%学生将会在近期购买手机。

从这些数据可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在大学里已不再是新鲜事物了,已开始普及化了。大学生已经成为手机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者群体。

现在使用哪个牌子的手机?

这是手机商们最想知道的问题,到底哪个手机商拥有的顾客最多呢?马上揭出我们的谜底,最多人使用的手机牌子是--诺基亚,在调查中,一共有40%的人使用这款手机,耐用是它的一个最大卖点,而不断扩张的功能也使不少人选择它;而排名第二位的是索尼爱立信,虽然使用者人数却是诺基亚的一半,即总人数的22%,但它的市场份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亮丽的外形与实用的功能是不少人选择的重点;第三位是三星,占15%,三星虽然拥有高技术,但价钱却令不少学生消费者望而却步;接着是摩托罗拉和西门子均占6%;阿尔卡特占3%;飞利蒲占2%;接着是tcl和国产牌子,均是占总人数的1%。

可见诺基亚这一世界手机销售商果然不负众望,霸占了头位,而其他牌子也不甘示弱,拥有一定的支持者。可见需求成上升趋势。

你获得手机的途径是?

家人购买的占总调查人数的45%;自己购买占51%;朋友赠送占3%;来历不明占1%。

以上调查表明,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提高,部分学生有稳定的收入以满足他们的消费。

2、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

①最重质量

选择手机时,消费者考虑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质量21%,外型19%,价格18%,功能18%,品牌11%,售后服务9%,广告宣传2%,其它方面也占2%。其中,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最高,手机是日常的通讯工具,如果质量不好,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另外,部分消费者对外观款式要求也较高,手机厂商不断推出新款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他们的`口味,由于大学生都是年轻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持手机者年龄的下降,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会降低,而对外观款式的要求会更高。

②中抵挡产品较受

在手机价格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消费者比较倾向于1000元至1500元的价位,其比例高达44.5%。另外,有29%的消费者表示会选择1000元以下的手机。当然,也有部分消费者购买高价位手机,其中,选1500至XX元的消费者占15%,XX元以上的占12%。

③购机地点较集

中对消费者购买手机地点的调查发现,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地点较为集中,大体上分布在手机大卖场和品牌专卖店,其比例分别为56%和38%,其它的只占6.5%。手机是高科技产品,普通消费者难以了解其功能是否完善、质量是否可靠,他们只好以销售人员的信用和专业知识作为判断标准,而手机大卖场或品牌专卖店的销售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因而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此外手机大卖场的价格优势也是学生朋友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④手机品牌比较复杂

在此项调查中我发现,使用诺基亚的最多,占46.25%,其他的如摩托罗拉15.00%,索尼爱立信6.25%,西门子6.25%,三星13.75%,飞利浦5.00%,其他的有7.50%。

⑤手机用途比较统一

大学生使用手机用途较统一,在已有手机用户中,多数用于联系亲友,占67.7%。还有少数只是跟着大家走(受周围人影响的)和追赶时尚的,各占9.8%。

家长方面认为,手机是用于方便和孩子联系的,学生手机族的手机58.0%都都是家长掏钱买的。同样学生也认为有了手机可以方便与亲友进行沟通,以维系家人及朋友的感情。

⑥手机费用普遍较低

在学手机族中,每月手机费用普遍较低。每月消费在50元以下的占40%,在100元以内的占88%。但也存在一些高消费学生,在100―200元内的占12%,其中200-300这一高消费段也占6%。超过300元手机费用的基本没有。在被访中,有进82%的是采用充值卡方式。同样,手机费用用于短信服务的占87%。这充分说明了,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

⑦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购机环境

配合度检验结果表明:被试者大都倾向选1米或是0.5米;和选沉默的、微笑的倾向较为明显。;和喜欢拥有柔和音乐的购机环境。

第五篇:手机依赖调查报告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1

近日,温州一女子边走路,边低头玩手机,不慎掉入河中溺亡;郑州公交车上一男乘客因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患上短暂缺血昏厥症,昏倒在地…科技予人方便,但不可过度依赖。走路一定不能玩手机、尽量不要睡前玩手机…与手机好好相处。

如何才能摆脱手机依赖症?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这句网友们的调侃之言正是“手机族”的真实写照。自从手机有了“智能”的称号,就摇身一变成了人们的“贴身秘书”。当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健康不在、亲情疏远、隐私泄露……

正因如此,近年来全球多个国家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发起了对“手机罪状”的声讨,呼吁人们放下手机。近日,美国《赫芬顿邮报》的一篇文章为这些呼吁找到了更充分的理由。

我们为什么依赖上了手机?

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分析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手机依赖的本质是对信息的依赖,通过看手机提高提高安全感。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祝卓宏还指出,大多数手机依赖者是由于形成了习惯化的行为,掏手机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有的人是因工作所限,需要随时接电话,否则就有被职场“边缘化”的危险。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如果你正在被手机束缚,不妨找几个理由放下它。

远离手机,你将获得这些

①让自己睡个好觉。睡觉前看手机会扰乱正常作息。有研究显示,白天频繁看手机、发短信的人睡眠质量越差。

②有个好身体。手机是“健康的定时炸弹”,除了对腰椎、视力等有害,澳大利亚癌症兼神经外科专家库拉纳研究发现,手机与脑瘤等严重健康状况有关。虽然这一结论还未得到充分证实,但研究肯定了手机对健康的危害。

③远离疼痛困扰。人们在玩手机时忽略了身体的疲劳感,事实上,长时间低头会导致脊椎压迫,颈脖、头部和肩膀疼痛。英国一家知名医疗保健供应商调查发现,84%的18~24岁的年轻人在过去1年里,因为玩手机而遭受过颈脖和背部疼痛。

④让出行更安全。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1/3的人走路时会发短信、听音乐、打电话,他们忽略红绿灯的几率比不发信息的人高4倍;八成人开车会打电话或发短信,这一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高出4倍。

⑤让工作和学习更专注。美国密歇根大学一项研究分析表明,工作中仅仅发一条短信,都会使失误的次数增加。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研究发现,手机会让人持续处在多任务状态中,长此以往会出现注意力障碍等问题,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⑥感受亲情。我们慢慢淡忘了从前的欢聚时光、游戏互动、聊天畅想,人际交流变成了“人机交流”,冷落了父母、孩子和爱人,自己也显得更孤独。因此,别让手机成为“第三者”,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最好放下手机。

逃离“手机依赖症”

不少人已经意识到手机对人类健康和情感掠夺问题的严重性,想出不少方法来应对。洛杉矶一家餐厅可以为顾客代管手机,买单时将给予9.5折的优惠;网友发起了“手机叠叠乐”活动,呼吁大家聚会时,所有人都交出手机,谁先碰手机谁就要被罚款;有的大学设立“课堂手机休息室”,号召学生上课前将手机上交。这些行为都是为了提醒大家玩手机应有所节制。

如果吃饭、上厕所都强迫性地看手机,手机不在身边就坐卧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生活、情绪、社会功能受到影响,就需要调整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变:

①睡前听音乐。对于那些晚上必须玩够手机才能睡觉的人,不妨听听舒缓的音乐,或者看一会儿书,通过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慢慢戒掉坏习惯。

②多交谈。每天留出一定时间和家人交流,规定自己在交谈的时间内,除了接必要的电话,不可以玩手机。

③带孩子出去玩。对于爱玩手机的孩子,家长应多抽时间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带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

④试着不带充电器。为了保证电量,这个做法可以逼自己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

⑤逐渐减少玩手机次数。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从减少次数开始。很多时候,人们玩手机是种习惯性行为,如果心理上能够明白沉迷玩手机有害,并去克制,就能收到一定效果。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2

(一)导言:

调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程度及引导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有个正确态度。

调查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得年轻一代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逐年攀升,为什么大学校园中会掀起‘‘手机热”。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都比较高的群体,为什么依然会出现“手机依赖症”这一社会逐渐热趋化的病症呢?同时,手机对他们的生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通过调查研究,意在指出大学生在手机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了解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为今后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的了解手机在大学校园中引发的各种问题的原因,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的目的。

调查对象: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是什么导致大学生会出现手机依赖性;手机依赖性的影响;如何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性。调查人员:XXX

(二)问卷调查方法

1.文献回顾

手机改变着你我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是否能意识到手机的问题?因此我们小组给大家介绍不同时期关于手机各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相关报告。

1937年4月3日,自世界第一部手机诞生以来,于1987年手机在中国大陆出现,由原先的“大哥大”到现在性能多样,样式各异,手机不再是身份和社会地位象征的稀有物,而成为普通百姓的平常物。随着手机的普及,关于手机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为了能吸引消费者,国内外研究者更多关注于手机的设计、使用和消费者购买手机指导等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更多的将关注集中在手机这个物体本身表层上,忽略了手机的使用者、使用手机的影响等方面。

90年代中后期至世纪之交,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的使用率逐渐提高,人们开始关注手机使用对使用者生理的影响。同时期相关的研究详细的分析了手机硬件对人体的伤害,如辐射、燃烧、爆炸等。但是,这些研究忽略了长时间使用手机所引起的非手机硬件上的伤害。如长时间发短信造成手指肌肉损伤等。同时研究也局限在物理影响方面,忽视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新世纪至今,手机的研究也发展到了从经济学角度、哲学角度、传播学角度、生理角度等层面上。

2.研究假设

我校大学生对手机有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性。基本依据: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同学们手机使用频率非常高;其次是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出大学生对手机具有依赖性。 3.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小组自主设计问卷,一部分印发400分问卷给各院各级同学,另一部分将其上传至问卷调查网站,并将链接(/jp/1910654.aspx)广泛发送给同学,收集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 4.样本及抽样

以我校以及附近大学拥有手机的同学作为对象,然后进行随机发放问卷,最后对其进行数据资料经微机处理分析以及网上数据统计得出调查结果。

(三)调查与分析

1.关于“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可以说是一种对手机产生病理性依赖的综合症,由于某种原因过渡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

标准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 二是手机过多使用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手机不在身边时,经常看手机,看是否有短信电话等,会感觉到焦虑,紧张,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手机。

虽然目前,国内外尚无手机使用时长的科学标准,但一般认为,过度频繁地使用手机,如每天发短信或打电话10次或娱乐超过5小时以上即是使用时间过长。

2.调查研究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55张,回收率89%。从问卷情况上看,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较重。

如问卷第8题,如果离开手机,15.2%的人只能忍受半天以内,36%选了一天,过半的人对手机严重依赖,如果忘记了拿手机,17.1%的人感到焦虑不安,46.4%的人感到不适应,心理上这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心情,从而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手机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如同遥控自我的线,一旦离开了就魂不守舍。(详见下图分析)

第八题

0.35

0.30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第8题)

针对依赖性,我们又设计了第14题,有70.1%的人在发信息的时候侃侃而谈,而面对面的时候却无话可说,有些大学生性格内向,有手机他们会感到更踏实,从而与人交往的情况也更少了,造成他们与人交往的缺陷,手机的依赖性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伤害。手机作为一种新媒介,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人直接沟通,甚至助长了孤独感。

十四题

A61%

(第14题)

对于手机在充电的时候(第7题),57.5%的人偶尔玩手机,34%的人经常玩,而且,在上课的时候,70.7%的人偶尔玩手机,18.3%的人经常玩。对于以上的情况,手机成了他们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从一定程度上,占据了他们的部分生活空间,让原本忙碌的大学生更懒于或挤不出时间来升级自己其他方面的技能,更有甚者是沉迷于虚拟的网上世界,与现实生活脱节。

第七题

A

(第7题)

现代社会大学生学习、生活压力巨大,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这些原因使得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学习和生活的重心,而不仅仅单纯的便携式通讯工具了。在本次对手机的认识的调查中(第2题),44.2%的大学生认为手机是必不可少的信息传播媒介,38.5%的则把手机界定为具有通讯功能的娱乐设备,认为手机是便携式的通讯工具的仅占22%。可见,手机已经慢慢地深入到我们大学生的生活中了,把手机当作娱乐消遣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同时也因此助长了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

第二题

AC

37%

(第2题)

“手机依赖性”导致了大学生消费观出现了偏差。在本次平均每月手机花费调查中(第10题),30-50元的占53%,而50-100元的占到了20%,100元以上的则有6%,这个花费显然是巨大的。因为众所周知,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集群网,大学生平时所需处理的社团工作、学生工作可以通过拨打短号而不产生话费的。现今中国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

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生活用品开销的。消费能力有限,如果每个月一部分的生活费养手机,那必将会对学生本人还有家庭造成经济上的压力。

第十题

D

B52%

(第10题)

(四)讨论与小结

1.大学生出现手机依赖的原因 主观原因:

一是大学生从众心理和盲目攀比的错误价值取向造成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随着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不仅仅是满足于消费品的使用价值,手机更是成为一种彰显品味个性的工具。根据心理学原理,人的某种需求未得到满足,则就会产生满足这种需要的动机,认为手机作为一种时尚型、炫耀型消费品的错误价值观念就易造成大学生对手机的沉迷。

二是自制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低。通过我们对周围同学调查发现对手机依程度与自制能力反相关。大学与其他学习阶段有相当大的区别。大学期间课余时间比较多,学生的自由度比较大。学校对手机的监管放松,所以有些学生因为无聊,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手机玩乐上。 以上都是内因,外因也有两点:

第一是对外的诱惑。不仅包括大学中玩手机的氛围的影响,手机本身功能不断完善更加丰富。大学里课程少,很多人跟风随之注意力转移到了手机上来。电子技术的先进性。大量智能电子产品涌入市场。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是其消费主体。手机娱乐功能的拓展是对大学生的极大诱惑。

第二是当今大学生就业、学习、人际压力过大。大学生是处在校园和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蚁族”、“蜗居”这些都成为大学生面临学习就业压力的难题。生活压力巨大,人际交往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更快,这使得手机成为必不可少的重心。把人际间的沟通通过手机来完成,手在某种程度上代替的人际直接沟通。或者因学习过于压抑,需要通过游戏聊天来排遣。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3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走进大学的校园随处可见拿着手机听歌聊天的同学们。目前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数目迅猛增加。

本文以在校的大学生为对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一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当前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基于以前学者的研究———大学生已经患上了 “手机依赖症” 的观点,本文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大学生们使用手机的目的,时长,以及使用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其成因以及对学生自身和学校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使学生拥有健康的生理及心理素质,更好为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对策建议

手机依赖症:

基本概念 、手机依赖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 适应的一种现象。有研究者认为界定手机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 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 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也有专家强调“手机成瘾者”严重时 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 手机幻听大致表现为担心手机会响,每半小时看一次手机;手机无来电,却能“听”到手 机铃声;无论手机放在哪里,都觉得手机在响铃或振动;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现在手机成为通讯的工具,集多种功能与一身。除了方便人们之间的联系,并且获取到大量的信息外,还可以通过游戏,音乐等娱乐丰富我们的生活。现在 的大学生们几乎人手一台手机,而且是多功能的手机,这对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可是这毕竟跟网络一样对我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针对现在的大学生使用手机非常频繁,甚至手机不离手机的情况,做了一个调查,以便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并改善。

二、调查时间、地点、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时间:20xx年7月----8月。

(二)地点:大学。

(三)对象:在校的大学生。

(四)方法:首先自主设计问卷,然后将其上传至“问卷星”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并

将链接广泛发 “问卷星”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 送给各位同学,收集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

内容大概为同学们对手机使用的时间,原因,以及使用的心理进行了解。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一)你的性别?

本次的调查报告以男女比例差不多为二分之一分配。

(二)使用手机的主要目的?

选项

小计

比例

方便联系 工作需要 上网 玩游戏 其他

34 1 6 1 2

77.27% 2.27% 13.64% 2.27% 4.55%

现在大学生们使用手机的目的还是以方便联系为主,但是以上网为目的的占到了13.64%,玩游戏的也有2.27%。一以这些数据看来手机对我们的负面影响还是存在的,它像网络一样是一把双刃剑,看到它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要注意危害。

根据数据体现大学生们使用手机都有一定历史了,而且使用时间特长的比例也不少.所以很多人都是在上大学之前就拥有自己的手机的.使用手机的习惯不是一日就形成的.

(四)你觉得手机是否丰富你的课余生活?

(五)你的手机通常放在哪里?

(六)你无聊的时候会不会第一时间找手机?

(七)你一天玩手机的时长?

(八)长时间玩手机你会觉得?

选项

小计

比例

头晕 无聊 兴奋 其他

9 30 1 4

20.45% 68.18% 2.27% 9.09%

(九)你认为手机在你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在这几个问题中可以分析得到:手机在同学们的心中地位是重要的,大多数认为它是必需品,并且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虽然长时间玩手机会觉得无聊并且会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4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在众传媒影响力日益扩展的背景下,当代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他们的消费观念更为直接的受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学生针对奢侈品的消费特征通常被认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用社会资源方面居于劣势,经济能力尚未立,消费受到很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超前的消费观念。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存在不少问题。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奢侈品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学生奢侈品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学生奢侈品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

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等形式确定“高校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

三、采概况及分析

为了对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有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们开展了研究。并对商丘工学院在校学生进行了奢侈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性学生占53%,女性学生占47%。

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情况及其消费观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学生的消费、理财。本次调查虽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

在关于在校学生月平均花销状况一栏的调查中,600元以下的有12人;6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可见,学生的消费差距增,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在支配生活费方面,有7人认为自己很节俭;16人认为自己刚好;15人认为自己有些浪费;而4人认为自己严重超支。在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挣钱购买;9人家长购买;8人有活动奖励经历;12人属于其他来源。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侍定的,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5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追求时尚会购买一些奢侈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在购买类型方面,冲动型的占38%,理智型的占44%,盲目型的占18%,这说明学生并没有完全清楚自己的消费结构和状况,没有这个习惯的制约,使学生的盈亏状况不同,见到热衷的东西,半数以上的人却表现出较弱的自我控制性。当然毕竟是同龄人,消费中自然也表现出了不少相同点。

据调查,37.40%的同学在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不会做什么安排,随意取用。占调查调查人数的多数学生无预期的计划和目标。从未思考过钱应该怎么花、花多少,而且消费的随意性很强,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容易冲动,不知不觉就把钱都花了。在调查中,只有24.39%的学生选择先存一定数额的钱,剩下的当作此时期生活费,所以说学生储蓄观念并不强。

由调查不难看出,城镇比乡村的学生消费要高些,但这主要决定于城乡传统的家庭收入落差,由此可以看出制约其消费的是家庭经济状况。另外,城市学生遇到自己想买的东西但没钱会向家里要或找朋友借,而农村学生则干脆不买或存钱自己来买。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对不同物品的选择映了其不同的心理。在对消费的态度和顾虑方面,“农村”学生的行为也体现了中国的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消费原则多是能省则省,10人一个月要进行一次奢侈品的消费;13人三个月会进行一次;9人一年进行一次;也有13人要经过长久的计划后才会做出是否要进行消费的决定。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得知,现实消费来源31人为其他来源(包括家庭供给、奖学金、半工半读等),而同学们理想的消费来源为兼职的只14人,这里面有几个原因:1、兼职不容易找到。2、有些同学认为花父母的钱天经地义,现在学生最主要的是学习,并不是出去做兼职,这一部分人忽略了一点:在学里做兼职不仅能赚钱补贴自己的生活费,还可以在社会上学习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我组也同时采取了谈法的方式进行调查,对一同学进行随机采。我们其采内容包括月平均消费水平、经济来源、消费用途、消费习惯、奢侈品消费理念以及对自身奢侈品消费的看法等。通过调查得知,他们平均一月消费约在550元左右,这其中包括了日常生活用品、伙食费、零食费、电话费、交通以及上网的费用,其中三分之一人并没有用于奢侈品的花销。这是一种良好的消费心态,他们对消费奢侈品的看法是要坚持勤俭节约,该买的就买能省的就省,不买奢侈品,“科学消费”“绿色消费”。

五、学生奢侈品消费状况原因与分析

其一,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

其二,社会建设范畴中缺少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

其三,学生深受社会影响其深、部分学生消费属理性

(一)在校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的特性:

1)奢侈品消费结构的地区不平衡性

2)年级不同而导致奢侈品消费观和消费结构的不同

3)性别不同导致奢侈品消费结构的差异

(二)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1)消费差巨拉,出现两极分化

2)奢侈品消费结构不合理,存在攀比心理

3)人际交往奢侈品消费增多

4)奢侈品消费趋势的不合理性(例如:“攀比心理作怪”)

六、问题分析及解决

针对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善和解决:社会方面、学校方面、家庭方面、个人方面。

(一)社会方面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学生的理财仍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学生作为立的个体,持币的额度越来越,支配金钱的空间愈来愈宽泛。然而,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绝部分人还不能拥有更多的金钱,另一方面他们的消费欲望则越来越。可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以及理财观念的淡薄,通常使他们对待金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科学理财更是知之甚少。

(二)学校方面

学校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和理财观念社会:

(1)学校可设立专门的理财教育课堂,对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进行辅导和培训,让他们早日树立正确科学的理财观念。

(2)对追求时髦和赶潮流的学生,应给予高度重视。

(3)对于僻的学生,学校要多关心,多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多关注生活状况,学习状况。给予助,不歧视,塑造和谐校园生活。

(三)家庭方面

家庭应变“无私奉献”为“适度供给”,父母扩无私奉献’’助长了有些学生奢侈浪费之风。过分溺爱,导致自理能力低下,过分依赖他人。做到勤俭持家。

(四)个人方面

强化学生自身的管理和监控

(1)钱要花在刀刃上。

(2)学会记帐和编制预算。

(3)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费和理财原则。

(4)严禁杜绝攀比、追星、过分追求时尚与个性。

七、结束语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学生奢侈品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学生中,培养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和信用概念应是当务之急。总之,我们希望所有学生都能静下来想想自己的消费合理吗,有多少用于购买奢侈品,这些奢侈品对我们有什么积极意义吗?更希望社会各界都能从实处关心学生,用社会的力量引导学生健康合理的奢侈品消费,为我们未来栋梁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5

(一)导言:

调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程度及引导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有个正确态度。

调查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得年轻一代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逐年攀升,为什么大学校园中会掀起‘‘手机热”。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都比较高的群体,为什么依然会出现“手机依赖症”这一社会逐渐热趋化的病症呢?同时,手机对他们的生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通过调查研究,意在指出大学生在手机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了解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为今后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的了解手机在大学校园中引发的各种问题的原因,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的目的。

调查对象: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是什么导致大学生会出现手机依赖性;手机依赖性的影响;如何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性。

调查人员:xxx

(二)问卷调查方法

1.文献回顾

手机改变着你我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是否能意识到手机的问题?因此我们小组给大家介绍不同时期关于手机各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相关报告。

1937年4月3日,自世界第一部手机诞生以来,于1987年手机在中国大陆出现,由原先的“大哥大”到现在性能多样,样式各异,手机不再是身份和社会地位象征的稀有物,而成为普通百姓的平常物。随着手机的普及,关于手机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为了能吸引消费者,国内外研究者更多关注于手机的设计、使用和消费者购买手机指导等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更多的将关注集中在手机这个物体本身表层上,忽略了手机的使用者、使用手机的影响等方面。

90年代中后期至世纪之交,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的使用率逐渐提高,人们开始关注手机使用对使用者生理的影响。同时期相关的研究详细的分析了手机硬件对人体的伤害,如辐射、燃烧、爆炸等。但是,这些研究忽略了长时间使用手机所引起的非手机硬件上的伤害。如长时间发短信造成手指肌肉损伤等。同时研究也局限在物理影响方面,忽视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新世纪至今,手机的研究也发展到了从经济学角度、哲学角度、传播学角度、生理角度等层面上。

2.研究假设

我校大学生对手机有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性。基本依据: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同学们手机使用频率非常高;其次是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出大学生对手机具有依赖性。

3.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小组自主设计问卷,一部分印发400分问卷给各院各级同学,另一部分将其上传至问卷调查网站,收集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

4.样本及抽样

以我校以及附近大学拥有手机的同学作为对象,然后进行随机发放问卷,最后对其进行数据资料经微机处理分析以及网上数据统计得出调查结果。

(三)调查与分析

1.关于“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可以说是一种对手机产生病理性依赖的综合症,由于某种原因过渡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

标准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使用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手机不在身边时,经常看手机,看是否有短信电话等,会感觉到焦虑,紧张,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手机。

虽然目前,国内外尚无手机使用时长的科学标准,但一般认为,过度频繁地使用手机,如每天发短信或打电话10次或娱乐超过5小时以上即是使用时间过长。

2.调查研究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55张,回收率89%。从问卷情况上看,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较重。

如问卷第8题,如果离开手机,15.2%的人只能忍受半天以内,36%选了一天,过半的人对手机严重依赖,如果忘记了拿手机,17.1%的人感到焦虑不安,46.4%的人感到不适应,心理上这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心情,从而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手机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如同遥控自我的线,一旦离开了就魂不守舍。

(四)讨论与小结

1.大学生出现手机依赖的原因主观原因:

一是大学生从众心理和盲目攀比的错误价值取向造成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随着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不仅仅是满足于消费品的使用价值,手机更是成为一种彰显品味个性的工具。根据心理学原理,人的某种需求未得到满足,则就会产生满足这种需要的动机,认为手机作为一种时尚型、炫耀型消费品的错误价值观念就易造成大学生对手机的沉迷。

二是自制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低。通过我们对周围同学调查发现对手机依程度与自制能力反相关。大学与其他学习阶段有相当大的区别。大学期间课余时间比较多,学生的自由度比较大。学校对手机的监管放松,所以有些学生因为无聊,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手机玩乐上。以上都是内因,外因也有两点:

第一是对外的诱惑。不仅包括大学中玩手机的氛围的影响,手机本身功能不断完善更加丰富。大学里课程少,很多人跟风随之注意力转移到了手机上来。电子技术的先进性。大量智能电子产品涌入市场。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是其消费主体。手机娱乐功能的拓展是对大学生的极大诱惑。

第二是当今大学生就业、学习、人际压力过大。大学生是处在校园和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蚁族”、“蜗居”这些都成为大学生面临学习就业压力的难题。生活压力巨大,人际交往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更快,这使得手机成为必不可少的重心。把人际间的沟通通过手机来完成,手在某种程度上代替的人际直接沟通。或者因学习过于压抑,需要通过游戏聊天来排遣。

2、手机的过度依赖造成的影响

“手机依赖”对成长中的大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1)大学生消费观造成了偏差,盲目从众,用手机在虚拟世界排遣无聊和空虚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2)不利于大学生的生理健康。科学家研究表明,手机产生的辐射可使靠近手机的大脑部位消耗更多能量,更会对皮肤有刺激。手机辐射危害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尽量少使用手机,减少手机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3)相比生理健康影响,手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一些对手机依赖性严重的人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当长时间手机铃声不响会感到不适,并下意识的看看是否有未接来电或短信。经常担心手机没电,会出现幻听。焦躁不安、抑郁、脾气会变得暴躁长时间没精神等。

3、解决对策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手机的依赖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针对手机依性对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建议:

大学生自身:

(1)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素质和认知水平,充实社会生活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2)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多参加积极的课外活动来不断充实自己加强与人的直接交流,增强自信心。

学校及社会方面:

(1)加强“手机依赖危害”的宣传教育。对其有相关依赖性的学生较强心理辅导工作。让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提高,克服对手机的依赖心理。

(2)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创建校园文化。高校有义务营造一个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组织各种趣味活动,以展现大学生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丰富其课余生活。

4.小结:

大学生是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群体,应该理性思考、积极调整不合理的生活习惯。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制定使用手机计划,同时多与人沟通,学习和娱乐结合、拓宽视野,做到全面发展自己。在问卷的派发与回收、整理的过程中,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下面是我们小组对这次调查的失误总结与反馈。

1、题目不够创新,不能够很好的更深入剖析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

2、题目的排序没有做到循序渐进的效果,部分题目的选项中关于范围的划分较狭隘,容易导致以偏概全的结果出现;

3、被调查者的年龄、及年级跨度没有一个较明显的区分,由于组内人力资源、信息来源等有限,导致被调查者相对集中在大一这一个群体。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6

调查时间:20xx年7月8日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课题:关于当代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情况

前言:现在的青年学生,是“低头族”的代表。那么,大学生对手机使用的状况如何?手机对大学生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对此,我们以xx大学为例展开了调查。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xx校大学生仅有11%是大学以后有的手机,其中只有1%的学生没有更换过手机,有72%的学生更换至少3部。可见,手机已经是大学生必需用品。

二、大学生的手机主要用于联络好友、浏览网页,玩手机游戏和查资料等。其中只有7%的学生多用手机查资料,3%的学生仅用于玩游戏,绝大部分是用手机聊天,短信、微博、微信、qq等通讯功能。可见,少数学生仍沉迷在手机游戏中,其中有22%的同学安装至少3个游戏以上,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是会带来影响的。

三、有近66%的学生每天使用在3个小时以上。有32%的学生习惯于使用手机。可见部分同学已经对手机有了依赖性。

四、有13%的学生有时会产生手机震动的错觉;51%的学生有睡前刷空间、微博和朋友圈的现象,也说明学生对的依赖性程度。

五、74%的同学希望手机更加智能,便捷。也有7%的学生希望手机只能打电话,发信息即可。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给学生的学习带了负面影响,不仅是依赖手机的问题,还表现在过度沉迷于网络。

总结:通过调查,学生在手机使用方面存实存一些不良现象,主要表现在:占用日常生活时间较多,对手机有了某种程度的依赖,却忽视手机的学习功能,沉迷手机游戏更重要的是,一些网聊和游戏会分散学生们的学习精力,希望大学们能够正确认识,不再依赖手机。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7

一、导言

调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调查意义: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手机的使用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进一步了解该现象,分析其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调查给予大学生适当的引导。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存在问题:由于时间和个人精力的限制,问卷发放范围过窄,数量过少,调查对象主要集中于大三在校学生,其他年级学生只占少数,且参与人数有限,收集到的有效问卷30份,得到的结果说服力不强,只适用于类似的小群体。

二、方法

1、文献回顾

随着手机的广泛应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也越来越多。很多调查结果显示,科技进步使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也使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且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

2、基本概念

手机依赖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现象。有研究者认为界定手机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也有专家强调“手机成瘾者”严重时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

手机幻听大致表现为担心手机会响,每半小时看一次手机;手机无来电,却能“听”到手机铃声;无论手机放在哪里,都觉得手机在响铃或振动;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3、研究假设

我校大学生一定程度上患有手机依赖症。

基本依据:一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同学们手机使用频率非常高;二是大量的调查结果已经显示大学生群体患有手机依赖症。4、研究方法

首先自主设计问卷,然后将其上传至“问卷星”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并将链接广泛发送给各位同学,收集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5、样本及抽样

以我校全体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为研究总体,然后进行随机发放问卷,最后获得30份有效问卷。

三、结果

现象分析:根据数据显示,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经历。课堂是同学们学习的场所,然而仍有80%的同学因为感到课程无聊而选择玩手机,20%的同学迷恋手机游戏或小说,13.33%的同学沉迷于网络聊天,只有36.67%的同学偶尔将其做学习之用。

有50%的同学在忘记带手机时,63.33%的同学在手机无信号或信号较差时都会产生焦虑感,同时有高达80%的同学表示出现过“铃声幻听”,甚至有6.67%的同学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四、讨论

1、关于“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可以说是一种对手机使用产生病理性依赖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患者手机在身边时,经常查看手机,看是否有短信、电话等;不在身边时,会感到紧张、焦虑,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手机;手机出现问题后,会异常的焦虑和烦躁等。

过度依赖手机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一些严重的消极影响:

(1)不利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最近的一些科学研究表示,手机产生的辐射可使靠近手机的大脑部位消耗更多的能量。虽然对于该问题仍存在一些争论,但科学家建议人们在通

话时使用有线耳机或扩音器功能可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大脑非常重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尽量少使用手机,减少手机辐射对身体的危害。

(2)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手机给人们身体上带来的危害相比,手机对人们心理上造成的危害则更大。一些对手机依赖较为严重的人往往有以下表现: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想,就会感到不适应,并下意识地看一下书籍是否有未接电话;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做自己的手机在响;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是拿出手机看看;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手机经常连不上线、收不到讯号时,就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而且脾气也会变得暴躁。这些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以至生活,所以大学生一定要摆脱对手机的过分依赖,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2、现状分析

在手机依赖症候的问题上,我们一共设计了10个相关问题,选项涉及了调查者手机使用情况、手机对生理、心理影响情况:在受调查者中,有70%的人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在3个小时以下,有46.67%的人在被问及在什么时候上网时选择了“随时随地”,有73.33%的受调查者的月话费在10-50元之间,有96.67%的受调查者在教室里会将手机调成震动或静音模式,有76.67%的同学在手机用坏之后才选择更换手机,其中有33.33%的同学因为现有手机功能不足和3.33%的同学因为市场上产品的更新换代选择购买新的手机,受调查者基本上都有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经历,当被问到上课玩手机的原因时,80%的同学因为感到课程无聊而选择玩手机,36.67%的同学偶尔将其做学习之用,有76.66%的同学表示使用手机频繁,被问及是否手机没带在身上是否会出现焦虑情绪时,有50%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会”,有63.33%的受调查者在手机无信号或信号较差时也会产生焦虑感,有高达80%的同学表示出现过“铃声幻听”的情况,有6.67%的同学甚至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有上述各项数据及现象显示,在受调查者中,大部分人存在一定程度的“手机依赖症”,其中一小部分的症状更为严重。3、原因分析(1)内因

①大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根据心理学原理,人的某种需要未得到满足,则就会产生

满足这种需要的动机,而动机则会促使人采取一定的行为去实现目标。人若是没有动机,就相当于没有目标,进而也不会产生相对应的行为。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骤然减轻,而未来的目标不明确,就会产生无所事事、茫然的状态。进而感到生活空虚,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上,沉迷于手机。

②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低。大学期间,课余时间较多,学生自由度比较大,有些学生不能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玩乐上,对手机诱惑无法抵挡。

(2)外因

①大学氛围的影响。大学课余时间充足,虽然这不能确定大学生依赖手机,但也为大

学生对手机依赖提供了客观条件。因为大学课程少,许多大学生下课后无事可做,便把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来。

②手机本身对大学生具有一定诱惑。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量智能手机涌入市场,

而且价格也越来越便宜。随着手机越来越智能化,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大学生易接受新事物,是智能手机主要的消费群体。手机各项娱乐功能的拓展对于易于大学生本身具有极大诱惑。

4、解决对策

(1)大学生自身方面

①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其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新时期的大学生要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围绕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奋斗,充实自己的生活,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才能克服各种不良因素对自己的影响,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进步。

②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目标管理中强调员工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对提高组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这给大学生自我管理提供了重要借鉴。大学生处于身体、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大学生尤其要注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学校方面

①加强“手机依赖”方面的宣传教育。随着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日益加重,这一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应该给于高度重视。针对大学生心理出现的问题,学校应组织相关老师、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的实际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深入研究,探究其产生的根源,最后组织相关老师进行宣传、教育。

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这个学校学生的学习态度。高校有义务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可以通过祖师各种集体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主持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不断完善各种文化、体育场所设施建设。培养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一条漫长而充满困难的道路,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应该做到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五、小结

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积累知识的重要时期,且具备了相应的理性思考能力,应该认识到对手机过度依赖的消极影响,合理安排时间,学习与娱乐结合,全面的发展提高自己。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8

一、调查时间:x年x月x日——x年x月x日

二、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方式:网络问卷

四、调查方法:

自己制作调查问卷,通过e-mail发送给认识的朋友,并请他们转发给熟识的同学进行调查。通过回复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五、调研统计人:xx

本次调查共有167人参加并且完成了问卷,有效回复率为90%.并且参加调查的朋友具有很高的随机性,保证了本次大学生手机调研具有一定普遍意义。我们主要针对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分析、学生手机族的目标确立分析5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最后给出结论。

在接受调查的167名大学生中,涵盖了从大一到大三的样本,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女性占53.3%,男性比例是46.6%。

1、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

你现在是否拥有手机?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访者中有89%的学生拥有手机。同时45%的学生将会在近期更换手机。在没有手机的学生中,71%学生将会在近期购买手机。

从这些数据可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在大学里已不再是新鲜事物了,已开始普及化了。大学生已经成为手机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者群体。

现在使用哪个牌子的手机?

这是手机商们最想知道的问题,到底哪个手机商拥有的顾客最多呢?马上揭出我们的谜底,最多人使用的手机牌子是--诺基亚,在调查中,一共有40%的人使用这款手机,耐用是它的一个最大卖点,而不断扩张的功能也使不少人选择它;而排名第二位的是索尼爱立信,虽然使用者人数却是诺基亚的一半,即总人数的22%,但它的市场份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亮丽的外形与实用的功能是不少人选择的重点;第三位是三星,占15%,三星虽然拥有高技术,但价钱却令不少学生消费者望而却步;接着是摩托罗拉和西门子均占6%;阿尔卡特占3%;飞利蒲占2%;接着是tcl和国产牌子,均是占总人数的1%。

可见诺基亚这一世界手机销售商果然不负众望,霸占了头位,而其他牌子也不甘示弱,拥有一定的支持者。可见需求成上升趋势。

你获得手机的途径是?

家人购买的占总调查人数的45%;自己购买占51%;朋友赠送占3%;来历不明占1%。

以上调查表明,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提高,部分学生有稳定的收入以满足他们的消费。

2、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

①最重质量

选择手机时,消费者考虑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质量21%,外型19%,价格18%,功能18%,品牌11%,售后服务9%,广告宣传2%,其它方面也占2%。其中,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最高,手机是日常的通讯工具,如果质量不好,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另外,部分消费者对外观款式要求也较高,手机厂商不断推出新款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他们的口味,由于大学生都是年轻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持手机者年龄的下降,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会降低,而对外观款式的要求会更高。

②中抵挡产品较受

在手机价格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消费者比较倾向于1000元至1500元的价位,其比例高达44.5%。另外,有29%的消费者表示会选择1000元以下的手机。当然,也有部分消费者购买高价位手机,其中,选1500至xx元的消费者占15%,xx元以上的占12%。

③购机地点较集

中对消费者购买手机地点的调查发现,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地点较为集中,大体上分布在手机大卖场和品牌专卖店,其比例分别为56%和38%,其它的只占6.5%。手机是高科技产品,普通消费者难以了解其功能是否完善、质量是否可靠,他们只好以销售人员的信用和专业知识作为判断标准,而手机大卖场或品牌专卖店的销售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因而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此外手机大卖场的价格优势也是学生朋友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④手机品牌比较复杂

在此项调查中我发现,使用诺基亚的最多,占46.25%,其他的如摩托罗拉15.00%,索尼爱立信6.25%,西门子6.25%,三星13.75%,飞利浦5.00%,其他的有7.50%。

⑤手机用途比较统一

大学生使用手机用途较统一,在已有手机用户中,多数用于联系亲友,占67.7%。还有少数只是跟着大家走(受周围人影响的)和追赶时尚的,各占9.8%。

家长方面认为,手机是用于方便和孩子联系的,学生手机族的手机58.0%都都是家长掏钱买的。同样学生也认为有了手机可以方便与亲友进行沟通,以维系家人及朋友的感情。

⑥手机费用普遍较低

在学手机族中,每月手机费用普遍较低。每月消费在50元以下的占40%,在100元以内的占88%。但也存在一些高消费学生,在100―200元内的占12%,其中200-300这一高消费段也占6%。超过300元手机费用的基本没有。在被访中,有进82%的是采用充值卡方式。同样,手机费用用于短信服务的占87%。这充分说明了,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

⑦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购机环境

配合度检验结果表明:被试者大都倾向选1米或是0.5米;和选沉默的、微笑的倾向较为明显。;和喜欢拥有柔和音乐的购机环境。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9

一、调查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昔日昂贵的手机现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不用远行,就可以及时问候对方。向自己所爱的人表达思想,言语和文字尽在其中。手机也能在危难之时显身手,堪称贴身保镖。手机现在还能手机支付和网上购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购物。除此之外,用手机的阅也是十分的便利。人们可以用手机每天随时随地的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与时俱进,耳听八方,尽知天下事。因此,可以说手机广泛涉及地球上的几乎每一个人,手机真的已经无处不在。手机为人们带来了无可厚非的便利,它为人们的生活作出了巨大作用。

但是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随着社会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手机的使用已经越来越频繁,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亦相当之高,而且使用非常频繁,部分甚至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如烦燥不安、言语粗俗、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不良情绪,而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网瘾初成时的情况,手机会不会成为继网瘾之后又一个对大学生产生巨大危害的现象呢为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我们对河北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旨在提高大学生对手机依赖危害的认识和关注,为了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更加合理的使用手机,涉弊趋利。

二、调查方式

我们采用了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的调查。我们共发放问卷50份,共收回50份。回收率100%。调并且参加调查的对象具有很高的随机性,保证了本次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具有一定普遍意义。调查主要涉及资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法政学院,教育学院等五个学院,覆盖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数据翔实可靠。问卷题型为等级性选择题。

三、调查时间

20xx年6月1日—20xx年6月5日

四、调查内容

主要针对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程度高低,设计了五个选项: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一般、基本符合、完全符合,分别对应的是1-2-3-4-5等级,涉及了调查者手机使用情况、手机对生理、心理影响情况,共向受访者提出了17个问题(见附1)。

五、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经过数据分析整理,我们概括总结出了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

如下: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之男女程度分析

男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平均数在逐步的增加,而女生的平均数相对较持平,说明男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较高,而女生相对较低些。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之文理科差异分析

文科生依赖程度的平均数有逐步下降的趋势,说明文科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不是特别严重;相反,理科生依赖程度的平均数确是呈上升的趋势,而且达到了8.71之高,说明理科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是较文科生之高的。

(三)大学生手机依赖之年级差异

随着年级的增长,手机依赖的程度平均数是逐步增长的,大三大四尤其明显;而在大三大四两个年级中,大四又更为明显。所以,得出结论:手机依赖是年级越高,依赖程度越高。

(四)大学生手机依赖之对身心健康影响分析

大学生对手机依赖对身心健康的心想并不是特别关注或是没有认识到手机依赖潜在的对自身的危害。

六、打学生手机依赖的因素和应对策略

(一)、因素:

第一、心理因素

(1)、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受到他人或社会群体的一致性影响力时,自己的认知或行为遵从于公众舆论或群体大多数人,甚至出现违背自己意愿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中,朝夕相处,群体内部具有足够的同一性和吸引力,再加上大学生年龄段的特点,个体独立性较差、自制力弱,对群体有较强的依赖性和归属感。因此,在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从众现象比较普遍。“别人有,我也要有”、别人玩,我也要玩”的心理,导致一些大学生购买和使用手机的初衷并不一定是自己真的需要,而是看到同学都买了、都用了,便认为自己也有这种“需要”,自己也购买并使用手机,才能和大多数同学保持一致。

(2)、心理诉求的需要。一方面,使用手机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社交需求。在现代社会,大学生通过手机通话、发送短信,随时随地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人取得联系,获取社会资本,满足社交需求。一般说来,手机上存储的号码越多,每天使用的时间越长,说明社交网络就越大,获取的社会资本也就越多,导致对手机的依赖也就越深。另一方面,借助手机包含的丰富的附加功能,满足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需求。手机不仅拥有通话和发送短信的基本功能,还包含手机上网、音乐、游戏、电子字典等功能。处在黄金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充满了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求,手机丰富强大的功能、满载的信息、方便快捷地传递,无不吸引着大学生的使用。

(3)、人格特质的差异。有研究发现,“粘液—抑郁质的大学生每月发送手机短信的条数最少,相对而言,胆汁质的大学生每月发送的短信条数最多;而在手机使用时间方面,粘液—抑郁质的大学生使用时间最少,胆汁质的大学生使用的最多。”

(4)、不良情绪的排遣。大学生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缺乏生活的磨砺,心理尚不成熟,性格比较脆弱,情绪波动性也很大。第二、环境、外在因素

(1)、学校中,课外活动较少以及大学氛围的影响。大学课余时间充足,虽然这不能确定大学生依赖手机,但也为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提供了客观条件。因为大学课程少,加之学校的课外活动不多、种类少,与大学生的喜好不相融合,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兴趣,许多大学生下课后便无事可做,便把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来。(2)、手机本身的影响。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量智能手机涌入市场,而且价格也越来越便宜,许多高端智能机也不过千元。随着手机越来越智能化,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大学生易接受新事物,而且大学生在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购买价格不高的手机,是智能手机主要的消费群体。手机各项娱乐功能的拓展对于易于大学生本身具有极大诱惑。

(二)、应对策略: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有序的和谐校园环境。一方面,学校组织歌手大赛、演讲比赛、运动会等学生感兴趣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还可以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学校开展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重建自己的交际圈,减少孤独感,增加自信心,从而有利于摆脱手机依赖。

第二、加强人文关怀,调控学生的不良情绪。大学生都处在心理尚不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情绪不稳定、波动大。高校在教育时,就该把握好这一点,切实的在

学生生活中,注入人文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受到爱和关心,而不至于沉迷于手机中寻找虚拟的关怀,去排解学习的不如意,同学关系的不融洽。所以,因此,为克服手机依赖,高校教育者应给予学生合理宣泄的机会,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到恰当释放,进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改变手机依赖心理。

第三、举行大型的讲座,以身边实例告诉学生,手机依赖对人际,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使学生把手机依赖不利于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真正的当一回事,真正的重视它,从何开始正确使用手机,而不是依赖手机。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从自身做起。

七、调查过程中的反思和收获

在这个调查过程中,我进一步的知道了手机依赖对自身身心的危害,以往只是知道这一点,但是并没有在真正的数据来使自己信服。但通过这个调查,在真正的数据面前,我不仅对手机依赖的含义、成因及其危害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和认识,而且对手机依赖提出了粗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增强了我对宣传手机依赖对身心造成的危害的愿望,我要让身边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一点,并且能够慢慢的走出手机依赖,合理的使用手机,趋利避害。在这里,真心感谢和我一起调查分析的小组成员,还有参与本次问卷填写的同学。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10

前言:21世纪的今天,手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大学生来讲更是如此。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大学生有着旺盛的精力,不太成熟的心理,他们希望自己和其他人之间得到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希望得到更多更丰富的信息,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

本文以在校的大学生为对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当前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基于以前学者的研究———大学生已经患上了 “手机依赖症” 的观点,本文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大学生们使用手机的目的,时长,以及使用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其成因以及对学生自身和学校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使学生拥有健康的生理及心理素质,更好为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对策建议

手机依赖症:

基本概念:手机依赖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现象。有研究者认为界定手机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 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也有专家强调“手机成瘾者”严重时 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手机幻听大致表现为担心手机会响,每半小时看一次手机;手机无来电,却能“听”到手机铃声;无论手机放在哪里,都觉得手机在响铃或振动;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现在手机成为通讯的工具,集多种功能与一身。除了方便人们之间的联系,并且获取到大量的信息外,还可以通过游戏,音乐等娱乐丰富我们的生活。现在的大学生们几乎人手一台手机,而且是多功能的手机,这对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可是这毕竟跟网络一样对我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针对现在的大学生使用手机非常频繁,甚至手机不离手的情况,做了一个调查,以便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并改善。

二、调查时间、地点、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2月。

(二)地点:大学。

(三)对象:在校的大学生。

(四)方法:首先自主设计问卷,然后将其上传至“问卷星”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并将链接广泛发 “问卷星”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 送给各位同学,收集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 内容大概为同学们对手机使用的时间,原因,以及使用的心理进行了解。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一)参与调查的男女比例

本次的调查报告以男女比例差不多为二分之一分配。

(二)使用手机主要目的

现在大学生们使用手机的目的还是以方便联系为主,但是以上网为目的的占到了13.64%,玩游戏的.也有2.27%。以这些数据看来手机对我们的负面影响还是存在的,它像网络一样是一把双刃剑,看到它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要注意危害。

(三)使用手机的时间长短

根据数据体现大学生们使用手机都有一定历史了,而且使用时间特长的比例也不少.所以很多人都是在上大学之前就拥有自己的手机的.使用手机的习惯不是一日就形成的.

(四)你是否觉得手机丰富了你的课余生活

手机可以用来办很多的事情:联系朋友、查阅资料、地图导航、玩游戏、看视频等;特别是在大学生的手里,手机使用方式更是多样化,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手机是确实是丰富了他们的大学生活。

(五)你的手机通常放在哪里

正在上课的时候,拿出手机看看时间;正在走路的时候,突然手机响了,然后拿出来手机接电话;突然看到有个挺不错的画面,然后拿出手机拍下来在这些时候,手机放在口袋里应该是最佳的选择,为了方便手机的使用,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把手机放在口袋里。一小部分大学生是把手机放在包包里,这一部分人估计女生比较多,极少数的人会随时把手机拿在手里。

(六)无聊的时候会不会第一时间找手机

一大半人都将手机放在轻易拿到的地方,在感觉无聊时都会第一时间拿出手机。

(七)一天玩手机的时长

玩手机时间在1—4小时的大学生有将近60%的占有率;六小时以上有7.69%;其余的实在4—6小时。

(八)长时间玩手机你会有什么感觉

虽然长时间玩手机会觉得无聊并且会感到头晕等不适的情况,但是同学们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却不少,每天玩四到六小时的人都占到32.97%。

(九)如果忘记带手机你会怎么办

虽然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但大多数还是不会太任性,毕竟时间有限,所以拿不拿看心情吧。如果确实忍受不了这种感觉,还是需要回去拿。

(十)手机在你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手机在同学们的心中地位是重要的,大多数认为它是必需品,并且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不用手机就会不舒服。

还有一些问题反映了同学们通常在使用手机时的常见心理,有很多人都觉得没有手机带在身上会很不自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感到无聊或空闲的时候就会翻看手机,睡前,睡后,都第一时间拿起手机查看的人都超过一半。偶尔会有人存在手机幻听症。这些都是对手机依赖的症状。

综合分析:通过对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程度的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最初使用手机的目的是与家人和朋友取得联系,手机花费占据大学生生活费用相当一部分比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水平;手机确实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但同时也让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健康。

四、成因

(一)内因

①大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根据心理学原理,人的某种需要未得到满足,则就会产生 满足这种需要的动机,而动机则会促使人采取一定的行为去实现目标。人若是没有动机,就 相当于没有目标,进而也不会产生相对应的行为。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骤然减轻, 而未来的目标不明确,就会产生无所事事、茫然的状态。进而感到生活空虚,将注意力转移 到别的事物上,沉迷于手机。 ②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低。大学期间,课余时间较多,学生自由度比较大,有些学生不能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玩乐上,对手机诱惑无法抵挡。

(二)外因

①大学氛围的影响。大学课余时间充足,虽然这不能确定大学生依赖手机,但也为大 学生对手机依赖提供了客观条件。因为大学课程少,许多大学生下课后无事可做,便把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来。②手机本身对大学生具有一定诱惑。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量智能手机涌入市场,而且价格也越来越便宜。随着手机越来越智能化,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大学生易接受新事物,是智能手机主要的消费群体。手机各项娱乐功能的拓展对于易于大学生本身具有极大诱惑。

五、对策与建议

(一)对学校:

(1)制定相应的校纪校规控制手机过度使用。

(2)通过第二课堂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知晓“手机依赖”的危害,并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3)鼓励学生与朋友联系多采用其他方式,如书信往来,直接见面等,逐步脱离对手机的依赖。

(4)适当参加有益的身心活动,加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5)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途径,并引入相关检测量表,为一些症状明显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当依赖症比较严重时,应当寻求心理医生的指导,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情况恶化;

(6)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发现自身或者同学有相关依赖现象时,应及时求助于心理教师;

(7)对于已经形成手机依赖的人,则应通过监督、治疗,逐步减少 非必要的使用时间,尽量使自己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从而达到减少症状,摆脱依赖 的目的。

(8)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这个学校学生的学习态度。 高校有义务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可以通过祖师各 种集体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

(二) 对个人:

(1)树立远大的理想。做好大学的学习计划,有目标有目的的完成学业。

(2)多与人沟通,与人友善。

(3)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4)晚上睡觉时尽量关机,减少手机对身体的辐射。

(5)大学生上课时尽量不要带手机进教室,上课时尽量不要玩手机,不要让手机影响到听课状态。

(6)不要过度依靠手机,尽量多一些和家长、朋友面对面的交流。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11

一、调查背景

(一)随着21世纪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全新Android手机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之一。手机功能日趋丰富,除了通话、短信传统功能外,手机增加了上网、游戏、音乐等功能。

(二)当我们走进大学的校园,随处可见拿着手机听歌聊天的同学们。目前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数目迅猛增加,然而手机的频繁使用一方面极大的方便了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烦燥、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不良情绪,而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

二、调查目的

手机依赖这个现象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此情况,我小组进行了题为“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的调查,通过调查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度,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程度,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手机在大学校园中引发的各种问题以及找出其原因,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目的。

三、调查对象与统计

本次调查活动的对象为淮南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为了使调查结果更科学,我们按照男女等量原则,分别在大一至大四的各个专业发放问卷和进行访谈。共发放调查问卷192份,回收192份,有效率为100%。共做访谈64组,访谈成功60组,有效率93.8%。

(一)调查问卷

样本中各个年级分布比例、院系分布比例见

(二)访谈

样本中各个年级分布比例、院系分布比例见

四、调查时间与方法

(一)时间安排:

1、调 查 阶 段: 20xx年11月30日——20xx年12月23日 2、图表 统计 制作 阶段: 20xx年12月24日——20xx年12月28日 3、调查报告初稿完成阶段: 20xx年12月29日——20xx年1月3日 4、调查 报告 定稿 阶段: 20xx年1月4日——20xx年1 月XX日 (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统计分析

五、调查地点

教学楼、宿舍、图书馆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校大学生中87%的人都感觉自己在不同程度上对手机有依赖,82%的人上课都会携带手机。每天使用手机2小时以内的占27%,2—6小时的占69%,其中以男同学为多,使用手机6小时以上的占4%。经常在上课时或睡前躺在床上使用手机有67%,随时无规定时间使用手机的所占比重也不少,达38%。 经常用手机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的只占19% ,与此相比玩QQ、MSN、微博、飞信、微信、拍照、看电子书、玩游戏、听音乐、学习、闹钟、备忘的则达到了80%,其他的占1%。认为手机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占86%,认为仅仅是生活用品的占10%,认为可有可无的人占4%。牺牲睡觉时间熬夜玩手机的同学也有很大部分,有多次熬夜玩手机经历的同学有73%,其中男同学占大部分。有58%的同学时不时的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电话或短信,42%的同学偶尔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电话或短信。当自己忘带手机时,78%的受访者都会想方设法去取。不仅如此,根据调查,在那些不去立即取回手机的受访者中,感觉相对空虚或安全感降低的同学占69%,感觉不方便或感觉无所谓的仅占31%。 (一)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原因分析:

1、大学生的家庭情况是否会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产生影响

起初,我们认为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会与自身的家庭情况有很大关系。但根据我们的调查,事实并非如此。89%的来自农村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86%的来自城市的受访者也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每个月生活费在500以下的受访者中只有21%的人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而每个月生活费在500至900的受访者中有90%的人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每个月生活费在900以上的受访者中65%的人也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

综上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市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影响甚微;但家庭经济情况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影响较大,其具体表现为家庭经济条件相对拮据的同学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较小,家庭条件一般和较为宽裕的同学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较大。究其原因,由于有的学生家庭较拮据,自身感觉生活压力比较大,在校期间,时间安排的比较紧,一方面要努力学习,一方面还会从事一些兼职,而且他们为了以后能争取到一个好的就业机会,也都很努力的

通过在一些社团或学生会等组织里面工作来锻炼自己的能力。一言以蔽之,他们的生活都很充实,所以这一切,使他们对于手机依赖的程度比较低。相反,由于有的学生家庭较为宽裕,他们身上的压力较小,从而大学生活过得比较散慢,感觉生活也比较空虚,这一切导致了大部分人会不由自主的通过玩手机来娱乐和打发时间。

2、性格是否会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产生影响

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校大学生中24%的人认为自己性格偏于内向,36%的人认为自己性格偏于外向,40%的人认为自己性格内、外向程度差不多。那么他们各自对于手机的依赖情况又是怎样的?是否有区别呢?怀揣着这些疑问,我们对综上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人的性格会对手机依赖产生影响,但不是非常明显,这打破了以前人们所认为的人越内向,对手机就越依赖的观点,它表明人的性格和手机依赖没有非常明显的正比例关系。

3、所学专业是否会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产生影响

根据我们的调查,工科类专业的学生中有85%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文科类专业的学生中有88%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所以对此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专业对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影响不大,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4、年级是否会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产生影响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一年级的学生中98%认为自己对于手机有依赖,大二年级的学生中89%认为自己对于手机有依赖,大三年级的学生中77%认为自己对于手机有依赖,大四年级的学生中68%认为自己对于手机有依赖。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年级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影响比较大,大一学生手机依赖情况比较严重,这应该是因为他们刚进入大学,对新生活还不够适应,经常感到空虚和无聊,从而通过玩手机来排解这些苦恼、打发时间。大二到大四的学生中手机依赖比例呈下降的趋势,在大四的学生中手机依赖比例仅占68%。这原因也很简单,随着步入高年级,大家对于以后的生活慢慢有了目标,而且学习压力和工作压力也比较大,从而内心的那种空虚感也慢慢消失,所以手机依赖状况有所好转。

5、性别是否会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产生影响

根据我们的调查,男生中80%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女生中94%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

对此我们进行了分析。众所周知,男生与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很大差异,生活中,男生一般都表现得活泼和外向、;而女生则表现得更加矜持和内敛,这些性格上的差异无疑对男生和女生的交友状况产生了重要影响。

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了男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朋友,也使他们的兴趣爱好更加广泛,这一切使得男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内心也更加充实。而对于女生,矜持和内敛的性格不由地缩小了她们的交友圈,相反,却增加了她们内心的孤独感,从而她们不得不更多地依靠手机来打发时间,认识更多的朋友。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女生中的手机依赖问题较男生严重是由于心理上的差异引起的。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造成的危害分析:

手机依赖症,又称“手机依赖综合症、手机综合症、手机焦虑症、手机瘾”, 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目前,上述症状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多方面体现,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感受到过度使用手机给自己的身体和学习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12

一、调查说明

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和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发现大学生在使用手机上的一些问题。为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不让手机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罪魁祸首提出建议。

调查对象是全体在校大学生,既包括本校各年级在校大学生,也包括其他地域、其他大学的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调查主要针对本校各年级在校大学生,共有80份有效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72份,对其中的72份进行整理分析。

二、大学生使用手机价格的结构分析

大学生使用手机价格的结构分析

就目前大学生而言,大学生使用的手机价格主要在500-1000元之间,而1000-1500之间也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由于大部分学生的手机都是由父母出钱为其购买,因此,大学生使用手机价格主要由父母决定,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长愿意让学生使用中等价位的手机。

三、大学生每月用于手机费所花费用的情况分析

大学生的手机花费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每月用于手机费用主要集中在30-60元之间,而30元以下和60-90元也占据较大比例,这些费用在大学生月生活费中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重,也就是说,大学生花费在手机话费上的花费影响到大学生该月的生活状况。如果大学生花费在手机上得费用过多,则可能影响到大学生该月的生活状况。

四、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目的的分析

根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使用手机最主要的是用于联系家人和朋友;在联系家人和朋友的使用目的中,女生的比重大于男生,而在娱乐目的中,男生的比

重大于女生,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同一使用目的中占得比重不同; 大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娱乐活动和上网搜资料也占了相当大一个比重。

五、大学生下意识的看手机的反应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一大半的学生都会有下意识的看手机的反应,这明显可以看出,手机已经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大学生对手机已经形成了依赖。

六、大学生对于忘记带手机时的反应的分析

根据分析可以看出,40%的大学生忘带手机时会感觉讲话不褂12.67%的学生会觉得担心,因此,当大学生忘带手机时超过一半的学生都会觉得不安,这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手机有相当程度的依赖。

下载高中生手机依赖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生手机依赖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徽省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分析

    安徽省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相关分析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相关分析,使今后社会更加关注在校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使学校制定有效的手机使用管理方案,为学生如何......

    中国足球现状、原因及对策

    中国足球现状、原因及对策 一、 中国足球的现状: 足球运动是第一大体育运动项目,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足球运动这一项目已经影响到所有国家、民族和地区。现在世界上大约有2亿多......

    高中生早恋原因及对策1

    高中生早恋原因及对策 一、高中生早恋现象严重 早恋,不仅是一个学校极为敏感的话题,同时也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对于早恋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就成为一个社会......

    如何避免手机依赖讲稿

    手机依赖 概述 手机成瘾又称手机滥用综合征,手机综合征、手机焦虑症等,区别于对手机的依赖,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一种痴迷状态。......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论文摘要 改革开房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随之增长。但问题也在不断的扩大,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就是其中最显著的问题之......

    城市市区停车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多管齐下解决城市市区停车难问题 民建桂林市委秦胜忠一、城市市市区停车难的现状随着汽车在百姓生活中的普及,机动车辆数量增多,机动车停车难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在很多城市的......

    关于西南科技大学学习气氛的现状和原因对策分析

    关于西南科技大学学习气氛的现状和原因对策分析 一.大学生学习气氛定义及其重要性 学习气氛,即指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主要体现在学生和老师的精神面貌以及学生对学生学......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作者:胡海晨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0期 [摘 要]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管理是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