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发展与民生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发展与民生
体制是协调和维持人与人利益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是社会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一种机制。体制改革则是要改变现有的行为规则,实质上就是要改变人们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这就不可能使所有的人同时受益,这就会对社会政治稳定造成影响。这样,体制改革起点选择合理性的第一个标准,就是要尽量使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能受益,减少改革的阻力,以保持社会的政治稳定。
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了我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公有制经济和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公有制为主的经济体制要达到什么目的?实现目的的手段又是什么?作为80后的我们,希望从民生的角度说说近一年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大小事,通过梳理各种媒介的信息从另一个视角来观察中国年轻一代在中国现有体制下发展的状况。
结合实际,那么现在中国年轻的一代.但他们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第一,他们大部分是80后和90后,出生在一胎化政策的年代.因为有了选择性的流产很多家长选择要男不要女,后果就是现今男人的数量超出女人数量的3千万.这个差别让社会存在一种潜在危险,但没人敢确定;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男生们可以到其它国家找女友.年轻人里的大多数都受过不错的教育.中国这一代的文盲人数少于百分之一.在城市里,有80%的学生上大学.但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在变化的中国。今年,年龄超过65的人口已经达到百分之7点几,到2030年人口老化会达到15%.大家也许知道我们的传统是年轻的这一代有义务供养老的一代,在他们生病时候照顾他们.这意味着已成家的年轻人将需要供养4位父母他们的预期寿命是73岁.年轻一代的日子确实不是那么好过.大学毕业生的供应超过需求.在城市里,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大约在2560人名币一个月,但平均的房屋每月租金超过3250人名币.那怎么办呢?他们只能一起住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就为了省钱他们称自己为“蚁族.”至于那些打算结婚还要买房的人,他们认识到自己要打30-40年的工才能买得起一套住房.美国的比例是一对夫妻5年的薪水可买一套房,但在中国需要30-40年因为房价的高涨.在两亿的离乡打工族中,60%是年轻人.他们觉得自己有点被夹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他们大多数都不想回农村,但在城市他们没有归属感.他们的工作时间长薪水却相对较少,社会福利也不多.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像失业,通货膨胀,银行贷款政策紧缩,人民币升值,或是欧美国家对中国产品需求的下降.去年,一场悲剧在中国南方的设备生产工厂发生了:13名工人年纪在20岁左右自杀,就像是一场传染病一样.只是死亡原因不同.整个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大家开始关心这些工人身体和心理上的孤单.有些选择返回乡村的人,当地人十分欢迎他们回乡,因为他们在城市获得了知识,技术,和人际关系,通过互联网的帮助,他们可以创造更多工作,在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将农业升级并创造更多商机.过去几年里,在临海区域,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收入不平等.导致整个社会都感到沮丧因为他们失去了一部分的流动性.同时,针对富人和有权利人士的怨恨与憎恨开始蔓延.所以各种对腐败或是官商勾结的指控都可造成社会的谴责甚至**.通过观察新传媒:微博上一些最热门的话题,我们可以更了解年轻的一代.社会公正与政府责任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在过去的十年里,大量的城市化发展让我们看见了很多有关强拆私人住宅的报导.这些新闻引起了年轻人的不满和失望.过程中有时有人死亡,也有人以自焚来抗议.当这类报导大量在互联网上出现的时候,人们强烈要求政府出面制止.好消息是在今年早期,国务院在房屋申请和拆建方面颁布了一项新政策同时允许法庭传唤那些强拆的地方政府官员.虽然年轻的一代确信自己在政策制定上的影响,但在自己生活方面的追求上却有点找不到方向.中国很快会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市场这还不包括在中国人在欧洲和其它地方的消费.但这其中一半的消费者收入还不到12800人民币.他们根本就不是有钱人.但这些名牌手袋和衣服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个女孩在一个相亲节目上公开表明她宁愿坐在寳马车里哭也不要坐在脚踏车上笑.但当然还是有年轻人觉得寳马脚踏车都无所谓,只要能开心就好.“裸婚"现在在中国的年轻人中是一种流行的现象.他们不是在婚礼上不穿衣服,但已经决定要在没有车房,没有钻戒没有婚宴的情况下结为夫妇,来实现他们对真爱的承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融入世界市场,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在此潮流中,中国利用自身优势和利用外国技术资本等优势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回顾这30年,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使社会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感召力,使我们党焕发出新的创造活力。它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党的命运,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变得越来越大(特别是富人),中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无法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变革而言,它是目地,但对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标来说,它又是手段,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同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紧密相连。只有改革束缚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生产力才能得到解放、发展,所以,改革也是发展的生产力。
而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却势必付出相应的代价。让民众担忧的问题,比如空气污染,水源污染,有毒食品.还有有人发明了山寨版牛肉.这种牛肉精包含多种成分如果 把它们涂在鸡肉或是鱼肉上面,那就鸡鱼肉看起来就像牛肉了.最近,民众们开始担心食用油,原因是有上千的人发现餐馆使用的油是加工过的阴
沟油.这类现象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大众的强烈不满.幸运地是,我们看到政府更及时和更平常地来消除公众的担忧。
经济发展仅仅需要硬件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单一和可怕的,7月23日的温州动车事故震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由这样一起特大交通事故,我们想到了很多。中国现在的发展速度就跟动车、高铁一样,令全世界羡慕,然而,在满足速度追求与速度激情的同时,可能会抛弃很多,忽略很多,比方说:能不能让我们去喝一杯放心的牛奶,能不能让我们住一套屹立不倒的楼房,能不能让我们走在城市里马路上时候不要出现突然的坍塌?能不能让我们坐一趟安全抵达的列车?能不能让发生重大列车世故的时候先别把车头埋掉?也许这些都是特例,如果把它整合成一句话的话,就是:能不能让人民的幸福享有基本的安全感?不少网民在微博上质疑了过分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了人,央视新闻频道的主播也点评动车事故称“中国请你放慢速度的脚步,走得太快,不要把人民的灵魂落在后面”。
“幸福”是近两年中国的流行词汇。幸福不单单只是和个人体验和价值观相关,更多的,它与环境息息相关。人们在思考:我们是否要牺牲我们的环境来换取GDP的增长?我们要怎样进行社会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来应对经济的发展,并且保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这个系统的自我修正能力是否足够强大,是否能够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民接受在前进过程中的各种压力和困难?让人们在这么多冲突的情况下还能感到满足?我想这些都是中国人民需要回答的问题,而中国的年轻一代将在改变这个国家的过程中也改变自己。
尊敬的辅导老师,这是我在学习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论纲一书中,将理论结合社会实际引申出来的个人看法与观点。希望老师阅后能给予宝贵的指正意见。谢谢!
第二篇: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完善
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完善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是循着破解计划经济体制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进行的。改革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方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多元主体的差异利益诉求等方面仍存在问题。通过完善社会法制环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以及服务型政府等方面探索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现状;问题;环境;对策
我国摒弃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更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极大的激发了国民创造财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目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又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两步走”的目标后,如何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又摆在了中国人民的面前。
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业已成为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榜样,这是我国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及建设发展提供的中国智慧,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迷茫、错误到一个比较清晰、正确的过程,并逐渐形成自身鲜明的特点。
(一)经济体制进程依然是以政府主导
西方国家指责或不愿意承认中国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的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对市场干预程度太高,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充分竞争,但这也恰恰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和重要保证之一,也必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坚持的原则之一。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完全意义上的自由竞争显然不能保证这点,并会出现不可控的经济危机。但我们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以行政命令过度干预市场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导致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国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国有经济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起主要作用
因为国有企业的政府背景,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就好比在体育竞赛中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享有若干特权,有违市场平等竞争的规则。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去库存、去杠杆、去产能,执行共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对具有强硬政府背景严重违背市场规则的国有企业进行再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如何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针对国有经济如何变革。
(三)国家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
国家宏观调控如何制定才能最为有效的与市场调节机制相结合,达到实现国家意志和合理分配资源的理想状态是我国现行经济体制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地方。例如,高铁项目作为国家宏观规划的一部分,确实是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缓解了因地域差异带来的交通运输压力。但行政能力的过度渗透又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破坏了市场自由竞争参与的游戏规则。这要在今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实践中深刻反思和探索。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面临的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在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同时不断的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经济体制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新问题。
(一)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阻碍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为我国未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因此,我国不论是经济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以及技术储备都已经满足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条件。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最大障碍无疑是经济体制机制滞后,为此,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让创新成为完善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二)政府过多干预市场阻碍经济体制机制的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但纵观这几年的政府职能部门的表现,实施情况欠佳,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政府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做出的努力。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可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途径上,既不是完全由政府单方面推动,也不是完全放任由市场力量推动,而是必须结合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资源基础配置作用,综合形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动力。避免政府缺位、越位、错位。
(三)不同利益诉求使多元主体在改革中难以形成合力
目前,参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主要有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广大群众。从改革的历史进程来看,经济体制改革必然会触碰到不同阶层、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由此形成不同的主体对改革方向、程 度以及领域的不同需要。在改革初期,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对改革有迫切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容易达成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广泛共识,因此能调动各方积极性参与到改革进程中,如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制放权等,都是上下互动达成改革共识,顺利推进的成功例子。但随着经济改革领域的拓展和深入,在市场经济的充分竞争原则、效率至上原则下,不同的社会阶层在改革中获得的利益逐步开始分化,并形成不同的利益导向,不同的利益主体 必然对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利益变动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只有通过由中央政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全局性的方案,打破各部门、地方政府对自己利益的袒护,方能协调各方主体的利益和诉求,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思考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是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体系,而且改革取向是要建立起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经济体制。
(一)加强法制建设,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经济环境
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尤其是经济领域的法律体系的完善,营造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公平、公正、透明的优良环境。市场经济是规则经济,其正常运行必须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之所以能自主运作良好,一方面是因为市场承认追逐个体利益的冲动,调动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积极性,使社会资源在自利心的作用下自动流向产品稀缺而价格高的部门,市场本身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促使人们只有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发展下去,从而调节整个经济的供求平衡。但另一方面是如果市场本身没有健全的法制和制度去约束人的自利心,为了生存和追求利益,有些人就会违背公平交换的市场原则,假冒伪劣、经济欺诈等行为盛行,从而损害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所以,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作用,而不是过多的插手具体的经济事务,更多通过的是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律约束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产业发展、总量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要素条件变化,例如发展成本上升、比较优势弱化等制约因素。“尤其是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低碳经济正在催生新产业成长和结构性变革;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和消费行为的变化,正在改变全球性生产、消费格局。”受此冲击和影响,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加速经济结构调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投资所占比重过高,消费尤其是国内消费比重过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居民消费水平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得到同步提高,由此既影响经济质量,又阻碍全体民众共享改革成果。除此之外,产业结构亟待调整。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严重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要素数量投入,技术含量不高,这种状态已经无法适应国际高科技技术竞争和我国劳动力素质提高的新趋势。基于此,十九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
(三)构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现代市场体系 我国通过极富魄力的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发展获得伟大成就,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诸如实体经济发展困难、金融投机猖獗、收入分配不公等等问题也还存在,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易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要想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经济长远发展,传统的局部性改革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从整体出发,立足于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高度,统 筹协调诸如金融、银行、社会保障、经济结构等各方改革,着 力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现在要做的关键性工作就是限 制行政权力在市场上的盲目扩张,退回其本来的监管、服务 的范围,积极扶持民营实体经济的发展,打破国有企业不合 理的垄断地位,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充分竞争。
(四)建立与现代市场体系相适应的服务型政府
随着民众财富的增加和受高等教育程度人群比例提高经济的发展日益催生民众的平等意识和效率意识,对中国的政府体系提出了高效化、民主化的要求。如现存政府体系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主体的发展需要,那么经济主体便会在政府体系之外寻求发展的机会,容易导致“地下经济”的繁荣。容易引发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若要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国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向现代服务型政府转变,通过建立畅通的民意表达机制,及时反馈市场主体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对应的服务。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已经拉开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序幕,着力提高政府行政水平和效 率,增强政府的服务、监管功能,摆正政府在市场中的监管者服务者的地位,这怡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
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不例外。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能 忘记人民的最大利益才是改革的最终价值指向,是为了让 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要 让每个人都享受出彩的机会,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就为每个勤劳、奋斗的人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展现舞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_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 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帕特里夏.沃哈恩.亚当.斯密及其留给现代资本主 义的遗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3.[4]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徐燕兰.扩大中产阶层的必要性及其路径分析〔J〕.人民论坛,2013,(11).[6]白津夫.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主要任务〔J〕.红旗文稿,2010,(07).[7]胡钧.不断深化和完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 识〔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01).
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观《伟大的旗帜—伟大创举》有感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成长贯穿于中国三种“转轨”交织在一起的“转轨”时期。我国在转轨时期所面临的失业问题,远比当今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更加严重,三种“转轨”叠合在一起的复杂情况,使得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实践,我们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第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是帷独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以奋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上;第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相结合,其关健点和难点不在于非公经济部门,而在于公有制主体部分;第三,政府的双重身份和双重职能,成了国有企业“政企不分、政经不分”这个症结的体制根源;第四,实行“政企分开、政经分开”,要点是政府充分履行作为政治实体职能,按照成本或按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公众提供产品和公共服务。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探索着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正处于完善这一新体制的进程中。中国则坚定地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航道上,披荆斩棘,进行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尽管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经济,就市场经济这一范畴讲有相通之处,正如中共中央在1993年文件中所指出的那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既要制度创新,也要理论创新。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世界新兴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它的建立与成长贯穿于中国三种“转轨”交织在一起的“转轨”时期。中国作为新兴世界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它才萌发于3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30年前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把中国经济推进了复杂的、艰巨的“转轨时期”。这个“转轨时期”的复杂性、艰巨性,集中表现在它由三种“转轨”交织在一起:一是经济体制上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二是经济结构上从“二元经济”转向现代化工业经济;三是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特别是转向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的可持续型。
(二)政府在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主导作用。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像同属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东亚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都属于“赶超型”经济。为了“赶超”西方早已成熟、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不得不借助于政府的力量。对中国来讲,无论是实现工业化还是建设成熟的市场经济,都要在短短几十年内完成西方国家过去花数百年才完成的事业,这就要求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来实现赶超。这种由政府主导的赶超型经济,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各种机制和制度工具处于“发育”、“不成熟”或“夹生”过程之中,而且各种市场机制、制度工具“发育”程度不同,相互之间还需“匹配”或“配套”和“协调”。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跟发展市场结合起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把这个“结合”为本质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方向与道路提出的。社会主义的这个“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其核心部分是“公有制为主体”,没有这个核心部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也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仅有其他非公有制经济跟市场经济相结合,那将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些非公有制经济跟市场经济相结合,从经济体制上讲毫不困难,因为历史上的市场经济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跟市场经济相结合,其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它的核心部分——作为经济主体的公有制经济跟市场经济相结合,而要实现这个结合,就必须在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为市场经济所须臾不可缺的微观经济基础,而这是旷古以来的历史性创举。
总之,30 年的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的伟大实践,使我国的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十分珍惜,也值得国人引以为豪。所有这些,都是根据我国“转轨”时期的具体国情总结出的成功经验,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所无法也不可能提供的。我们应十分珍惜自己的实践经验及成果,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深化及理论化,在此基础上创立有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学。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同时,我们也看到西方经济学虽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奉为圭臬,但它毕竟是发达的市场经济的理论结晶,是世界人类文化成果的一部分,它所研究的每种市场形式、市场机制、市场产品及法规,对于我们有重大的参考、借鉴意义。我们固不可盲从,但也切忌历史虚无主义,要认真吸收、借鉴包括西方经济学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
第四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岳麓版第三单元第14教材分析《程标准》对本教学内容规定为:⑴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⑵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本的三个子目,分别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和影响。学生分析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因此,理解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利弊等,难度不大。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作用。①“非常”政策的实行与中止。②制定国家政策与保护农民利益。③中国经济建设改革与借鉴苏联(俄)经验教训。①分析图表及文字材料②经济政策比较③历史现象联想④问题探究①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充满艰难和曲折。②经济建设要符合生产力水平。③以史为镜,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新经济政策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与意义。斯大林体制表现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利弊及影响。重点和难点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难点: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教学用具采用制作PerPint的方式辅助教学。教学过程㈠新导入使用投影,放映幻灯片。教师不必急于回答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讨论,并由此导入新。左图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期的群众争议的情景,请问: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什么会引起群众的争议?主要是哪个阶级不满?苏维埃政府改变政策了吗?
2、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那么,之前的苏维埃政府为何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呢?㈡师生互动第一目放映幻灯片,指导学生围绕要点阅读文,掌握知识要点。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国内战争,政治经济形势严峻
目的:⑴战时: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军事胜利。⑵战后: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内容: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强制劳动、取消贸易、集中分配等
评价:⑴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捍卫苏维埃政权,起了重大作用。⑵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引起新的经济政治危机。堂探究问题1分析P110《内战时期的苏俄形势》图和中间的小字,从哪些方面体现实行战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过程: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归纳提炼主要内容。提示:①从地图看:外有英、法、美、日,从东西两面进攻苏联国土,内有捷克军团和白军发动叛乱。②从文字看:红军只控制全国的1/4,原料缺乏,铁路瘫痪,工厂大量停工,粮食短缺,人民忍饥挨饿,反革命活动猖獗,列宁被刺。结论:政治经济形势严峻,只能采取非常措施。联想: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采取的“恐怖政策”。说明: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政策是必要的。问题2
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阅读表格,请你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发表看法。国家征购价
6卢布国家零售价
30卢布黑市价格200卢布过程:自由发言,归纳提炼。提示:①国家的这种做法,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红军的军粮供应,对战胜敌人、捍卫苏维埃政权有重大意义。②苏俄政府的粮食征购价格极低,几近于无,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意见很大,又带来新的政治危机。结论:这不是一种理想的经济政策,战争结束后还试图用这种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显然是行不通的。(承上启下,转入第二目)第二目放映幻灯片,让学生围绕要点阅读文,勾划要点。
二、新经济政策
背景:国内战争后,经济严重破坏,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不满。
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开始: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内容:固定粮食税政策、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允许自由买卖等评价: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⑵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堂探究问题3阅读材料
……最严重的事是,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反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兵变。这里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十月革命中,曾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支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l921年初,他们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在基地举事,提出“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夺取了当地政府的权力。
请问:喀琅施塔得事反映了1921年苏俄怎样的政治形势?过程:学生自由讨论,然后请一位同学回答。提示:喀琅施塔得事集中反映了当时苏俄国内危机的严重程度,它以最尖锐的形式向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提出改变政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联想:法国大革命时雅各宾派没有及时改变恐怖政策,结果出现“热月政变”,雅各宾派下台。苏俄及时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改为新经济政策,结果经济得到了恢复,政权更加巩固。由此可以体现无产阶级领袖和政党的英明。说明:所谓“新经济政策”,是在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以后出现的新名词。那么,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底有哪些不同呢?(引入下面的问题)问题4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程:放映幻灯片,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完成表格。
表一历史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表二
内容名称
内容农业工业商业分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表三
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表四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提示:答案基本上没有难度,大都能从本找到,但要注意语言精炼准确。如果学生不能分析特点,教师应当启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则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用幻灯片打出材料——『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为什么这样说呢?由此转入第三目。第三目放映幻灯片,先引导让学生阅读文。这是本的难点,老师随堂走动,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
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斯大林体制)
1、体制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
2、主要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就和弊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客观评价:取得过巨大成就,但超越了苏联生产力水平,二战后成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斯大林模式,为日后苏联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要点序号化
放映苏联经济建设成就的相关图片:《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宣传画》、《第聂伯河发电站》、《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共青团城的建设者们》。适当补充:⑴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经济建设意义很大: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扫除了大量文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一些做法;苏联经济军事实力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消极影响也同样是巨大的。⑵斯大林模式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政治上的,如高度的权力集中,民主集中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个人崇拜盛行,等等。⑶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客观原因有俄国专制主义传统、落后的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的恶劣等;主观原因如斯大林的个人因素、错误的理论指导等。堂探究问题回到上一张幻灯片,并阅读P113“阅读与思考”题:为什么邓小平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什么?从中可以看出斯大林体制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过程:随意抽查,提问学生。提示:思考角度:⑴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⑵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⑶根本问题是斯大林体制存在着超越生产力的缺陷,最终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引伸:新中国经济建设应该从苏联历史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教学总结师生共同梳理本脉络:
背景____________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背景__________________新经济政策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
确立__________________斯大林体制
表现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不论是列宁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还是斯大林创立“斯大林模式”,无不是苏俄、苏联历史的转折点。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一个大国的领导人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都是关系到国这家命运的重大事。斯大林体制确立后逐渐僵化,对苏联影响巨大。有关情况,第18还会涉及。后练习
1、有人说:“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请查阅相关资料,想想这是为什么?
2、历史小论文:你如何看待斯大林体制?(不少于300字)教学反思
对本涉及的许多经济政策,学术界讨论十分热烈,观点颇多,因此,在讲时要尽量按教科书讲解,避免得出与教科书相反的结论。教师不必讲得太多,应充分发挥和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讨论的氛围。同时,本与第18是一脉相承的,教师要把握住这个大方向,以便学生形成为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
第五篇:改善民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改善民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民生问题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力推动。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呢?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带来了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但是社会体制改革滞后,还没有形成相对合理的机制来调节利益关系。贫富差距扩大,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问题等比较突出,今天中国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民众生活的稳定,来自于社会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来自于民生的改善。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根本途径就是改善民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这一发展路径在初期侧重于加快经济建设,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后,就应侧重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将人民的幸福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尽可能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因此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民生问题是经济问题,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是有关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建设和谐社会,关键是解决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与他们利益最攸关的、最迫切的问题。解决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四大民生难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有赖于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但眼下考验着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考验着政府转型的决心,考验着政府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智慧。公平的教育机会与政府对教育投入的持续增长,将使民生之基即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得到巩固。积极的就业政策及其进一步完善,将使民生之本即国民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得到扶持;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构建起民生之安全网并使国民的多种生活风险与后顾之忧真正得以解脱;而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将使全体国民共享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果,真正迈进共同富裕的新时代。
改善民生的必要性
1、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之首是以民为本,解决好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部署了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深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改善民生任务。这是当前我国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的基本民生问题,可以说教育是民生之始,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管理是民生之盾。
2、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
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我们也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变化发展的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清醒地认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所提出的新要求、新问题,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望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从而进一步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感、紧迫感。
改善民生是当前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大政策,必须千方百计落实好。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民生问题的新特点,我们在改善民生问题上要有新的举措、新的突破。
一是要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有所突破,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人民群众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人民群众有了更高的物质文化需求,在解决了商品短缺之后,现在又出现了某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短缺,因此必须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生活环境等方面公共服务的供给,提高人民群众在这方面的享有水平;
二是要在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上有所突破,下决心整顿收入分配秩序,打击各种非法谋利行为,取缔各种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三是在解决历史遗留的民生问题上有所突破,在我们的改革发展的过程上,由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制度不衔接、不完善等问题,产生了一些历史遗留的民生问题,我们要采取负责任的态度,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妥善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
3、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改善民生是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条件。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最大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显著地改善了民生,使中国老百姓得到实惠。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应体现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改善民生上。
4、改善民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现实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由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导致各个不同阶层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我国的民生问题面临诸多新课题、新矛盾。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一些带有基本生存性质的民生问题并未完全解决,由于经济增长目标导向的单一性而产生的就业难问题,由于分配制度不完善而出现的地区间、城乡间、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问题,由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导致的看病难、上学难和住房难问题,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到位而产生的生产安全和环境污染的事故频发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尽快加以解决,否则不仅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将危及社会的稳定,影响社会文明的进程。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改善民生的意义
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环境保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改善民生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立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解决好,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只有不断破解民生难题,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只有人民信任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稳如泰山。因此,我们必须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关心百姓,始终惦记民生,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到人民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问题之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一系列具体的惠民政策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改善民生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财富的分配要公正、公平、合理,社会财富要为全民共享,共同致富,这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早在1987年就强调指出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让人民富裕起来,过上殷实、幸福的生活。因此,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高度关注民生,注重改善民生,使劳动人民创造的一切财富为全民共同享有,这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
(三)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特别是解决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纵观中外发展史,民不聊生必将产生**;重视民生则促进社会发展,保持社会和谐。因此,只有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关注全体人民的民生问题,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进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
民生为本,和谐可期。解决民生问题是当前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显然,当用民生问题,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指标;多建“民生工程”,让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高”,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衡量官员主政一方的能力与作为;当中央要求变成各地政府自觉行为,人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多的人将更好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一个更加和谐社会的正在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