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届高二历史小高考复习易错知识点汇总复习
2014届高二历史小高考复习易错知识点汇总复习2014.3.10
高二历史学业测试易错易混点归纳
必修一:
1、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
分权的制度。
2、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是说秦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推行郡县制。
3、秦汉的三公九卿制确立了专制集权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专制集权制。
4、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5、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革命运动,并不是取得了彻底胜利,是取得阶段性胜利(或初步胜利),这个彻底只是表达一种斗争精神。
6、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7、国民党一大主要讨论的是:国民党改组问题,而不是国共合作问题。
8、武昌起义胜利了,但:辛亥革命失败了;北伐战争胜利了:而国民革命运动却失败了。
9、左倾与右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左倾往往表现为急躁冒
进、急于求成。中共三次纠错会议是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10、中国近代前期三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
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义和团运动(不考)
1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的名称辨析: “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地点在南方,目的是反蒋,是阶级矛盾的体现。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地点主要在华北,目的是抗日。“解放区”: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
12、“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13、特别行政区:在政治上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而经济特区主要是有优惠的经济政策。
14、台湾问题不同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而港澳问题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东西德、韩国和朝鲜问题的产生,则是二战后美苏对抗的结果。
15、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20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上的几部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孙中山1912年在南京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其临时宪法的职能终止于1954年宪法的颁布。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6、区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三大政策”的不同: 从目的上看,三大政策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从影响看,三大政策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7、1971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18、中美正式建交的标志: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而是1979年中美建交。19、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20、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推动(直接)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是根本原因。
21、注意中国多边外交的中心:是联合国而不是周边国家。
22、中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不是中俄结成联盟,而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关系,既从本国利益出发,又充分考虑了伙伴的利益。2001年中国主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也是如此。
23、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24、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雅典民主制,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制达到鼎盛(“黄金时代”)。
25、美国实行的:既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
是(总统)共和制。
2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相妥协的结果。
27、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
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28、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只是推翻了沙皇统治,是十月
革命的准备,而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社会主义革命。
29、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当时资
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30、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不是新中国的成立,而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31、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
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32、美国的“冷战”政策:指二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
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3、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苏联
解体。
34、“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但这并不能说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因为多极
化是一个趋势,有一个发展过程。
必修二:
1、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
2、唐朝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犁耕模式的定型,因为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
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而是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
“闭关政策”与“重农抑商”政策都是封建制度的产物,出现的根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5、闭关锁国: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如广州十三行就是例证。
6、由于外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早于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根本原因: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
7、民族独立和中国的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两大革命任务,二者的关系不能颠倒,没有民族独立就不
可能有国家富强,而国家不富强,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主义,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8、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近代化是工业化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9、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使用机器生产。
10、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1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不是完全解体,一直到1953年三大改造,自然经济一直占据主体地位。
12、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关系问题:民族资本主义不是以洋务企业为基础发展而来的。
洋务运动在引进先进技术、培养人才、创办近代企业等方面都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示范的作用。
13、《马关条约》的内容:体现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是指允许
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成为经济侵略的主要形式,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14、新中国1949—1956年“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社会主义社会。15、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1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用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17、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而不是实行农民土地的私有制。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的公有制形式,改变的是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和产品的分配形式等。因此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18、当今的主动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的区别:
背景不同:当今的对外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而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被动进行的。
基础不同:今天的对外开放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旧中国的开放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
影响不同:今天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旧中国开放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与掠夺。
19、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但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仍是市场经济。
20、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21、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重点不同。
22、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念;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
论(凯恩斯主义)(1921年,1933年)
23、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只是反映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不是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
必修三:
1、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是“仁政”。明清民主启蒙思想家仍然是地主阶级儒学家,是对传统儒学批判的继承。
2、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但二者的本质都是在宣
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3、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主要依据是从此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4、三民主义的地位:民族主义是革命的前提(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是革命的核心(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是革命的补充(社会革命)。
5、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问题: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具体的奋斗目标,“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蕴含在新三民主义之中,但不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而是为实现新三民主义所采取的斗争方式和手段。
6、毛泽东思想: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7、邓小平理论重点解决(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思想重点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8、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9、中国的三次伟大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1949年);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1956年);从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1978年)。
10、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宗教思想,并不是放弃基督教。
11、启蒙运动高潮出现在法国,而不是英国,这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阻碍在思想上的反映。
1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
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13、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运动更为彻底,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1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是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
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
15、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它追求主观理想,不再突出人的理性,注重抒发个人情感。现实主义文学从19世纪30年代起成为文学的主流,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显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而出现的,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现代主义文学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盛时期,由于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恐惧,从而使他们迷茫、痛苦,找不到出路,是一种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特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第二篇:高考历史――易错知识点归纳解析
高考历史――易错知识点归纳解析
易错点1 不能深入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易错分析 1.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君主专制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大事由其一人独断。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地方长官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2.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消亡)、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3.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三大趋势
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结构,不断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三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
易错点2 不能正确认识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差异
易错分析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
第一,传承方式不同。分封制实行世袭制。郡县制则不同,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即实行任免制。
第二,职责范围不同。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但受封的诸侯必须对周天子尽一定的义务。郡县制则不同,郡守和县令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和人口没有统治权。郡守和县令只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
第三,历史作用不同。分封制下的各诸侯国具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绝对安全的义务,这与西周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低、政治不稳定、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形相适应,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各诸侯国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逐渐演变成完全独立的国家。春秋争霸局面的形成是分封制的必然产物。郡县制的出现及推行,消除了由分封割据带来的隐患,使皇帝能够直接控制地方,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
易错点3 不能区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
易错分析 学生易错认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进攻匈奴。其实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各不相同。第一次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反抗匈奴,第二次是为了加强西汉与西域的联系。
易错点4 不能全面认识三省六部制
易错分析 学生易对三省六部的职权区分不清,对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局限于一点——提高行政效率,下面从多角度梳理一下:
(1)三省 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2)六部 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管
——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3)历史作用:①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②三省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从而避免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易错点5 弄不清各时期管理西域(新疆)的机构
易错分析 历代封建王朝对新疆的管理
(1)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唐太宗时)和北庭都护府(武则天时)管辖新疆地区。
(3)清朝乾隆帝派兵平定了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叛乱和天山南路的回部(维吾尔族)的叛乱,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
(4)清朝于1762年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易错点6 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理解错误
易错分析 学生易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原因认识不清,下面梳理一下:
(1)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2)具体原因:清政府统治腐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直接原因:英国用武力保护其肮脏的鸦片贸易。
易错点7 对近代列强攫取的中国特权掌握不准确
易错分析近代列强在中国攫取的侵略特权及废除 1.近代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中国特权
(1)《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南京条约》附件,英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及永久居住的特权;
(3)《望厦条约》,美国取得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特权,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特权;
(4)《黄埔条约》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5)《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6)日本通过“二十一条”攫取了大量特权;
(7)《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攫取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
2.列强攫取的中国特权的废除
(1)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的要求;
(2)1943年南京国民政府与美英等国签订协议,废除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
(3)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根据《共同纲领》,新中国彻底清除了帝国主义百余年来通过不平等条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所获得的特权。对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辨别不清
易错分析 学生易对二者区分不清,二者出现的相同历史背景:
(1)经济基础一致:封建自然经济虽然在逐渐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2)阶级基础相同:占统治地位的仍是地主阶级,但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了一定的发展。
(3)在政局方面,都发生在遭到列强侵略之后,清政府“摇摇欲坠”。
二者的主要不同点体现在:百日维新的主观目的是加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清末“新政”则提出建立君主立宪。
易错点9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政治建设活动记忆混淆
易错分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十大民主政治建设活动
(1)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3)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主革命的前进奠定了基础。
(4)1931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
(5)抗战时期中共按“三三制”原则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是当时中国最为民主的政权。
(6)中共七大提出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7)《双十协定》规定避免内战,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
(8)1946年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的政协协议。
(9)《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10)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易错点10 不能准确理解抗战胜利后的形势和主要政治势力的主张
易错分析 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形势特点和主要政治势力的主张
特点:
(1)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国内矛盾逐渐突出;
(2)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希望和平建国;
(3)中国人民革命力量空前壮大;
(4)国民党实行“假和平、真内战”策略。
主张:
(1)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主张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坚持***的独裁统治。
(2)中国共产党主张推翻国民党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国家。
(3)民主党派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易错点11 混淆亚洲革命风暴与“亚洲的觉醒”
易错分析 对二者的比较:
(1)背景:亚洲革命风暴出现的背景是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严重侵犯了亚洲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亚洲的觉醒”出现的背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和各国人民的苦难,阻碍了这些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性质: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是反殖反封;“亚洲的觉醒”的性质是反帝反封。
(3)领导阶级:亚洲革命风暴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领袖或封建王公;“亚洲的觉醒”的领导阶级是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
(4)斗争形式:亚洲革命风暴是旧式的农民战争,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亚洲的觉醒”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宗教旗帜被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旗帜所代替。
(5)结果:亚洲革命风暴大部分被镇压下去;“亚洲的觉醒”虽大部分归于失败,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易错点12 对中美关系的阶段特征掌握不牢固
易错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形成原因
(1)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中美关系处于对抗状态
主要原因:美国推行反共、反社会主义和反人民民主国家的全球霸权政策。在此期间,美国侵略朝鲜、侵略越南等,把斗争矛头指向社会主义中国。
(2)第二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结束对抗,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主要原因 ①从美国方面来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动摇;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因此,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②从中国方面来看:当时,中苏关系不断恶化,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直接威胁中国安全;美国在亚洲的战略收缩和保守倾向非常明显;中美关系的改善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应对苏联的威胁非常有利,同时,对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也有重要作用。
(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主要原因:美国的“和平演变”策略在东欧、苏联得逞,使之加紧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不断制造矛盾和摩擦;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美经济交流日益密切。
易错点13 对“一国两制”认识不到位
易错分析 1.“一国两制”构想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
2.“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意义
(1)大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2)大贡献: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式。
(3)大促进: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有利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易错点14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理解不准确
易错分析 君主立宪制
(1)议会、内阁和首相
英国议会包括上院和下院,下院掌握实权。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组阁。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
(2)内阁的权力: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等。
(3)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主持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
(4)英王的地位和权力:作为国家元首,英王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作为英联邦首脑,英王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英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易错点15 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掌握不准确
易错分析 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遵循的三大原则(1)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2)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3)联邦制原则——一个最高行政长官(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
易错点16 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掌握不准确
易错分析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经济前提: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4)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之中,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
易错点17 区分不清隋唐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制的本质
易错分析 学生易错认为两种体制都体现了民主,其二者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置目的:三省六部制是为了加强皇权;三权分立制是为了防止专制独裁和维护民主。
(2)分权内容:三省六部制是决策、审议、执行;三权分立是立法、行政、司法。
(3)分权部门:三省六部制分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权分立分国会、总统、最高法院。
(4)实质:三省六部制式封建社会皇权专制加强的表现;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制度。
易错点18 对二战后欧洲联合认识不全面
易错分析 学生易将欧洲联合的根本原因当作美苏的威胁,另外,不能全面掌握联合的影响。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②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丧失。③外部因素:美苏的威胁。④直接原因:1950年,“舒曼计划”的提出。
(2)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
①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②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③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易错点19 对世界多极化趋势认识不准确
易错分析 学生易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认识不全面,下面梳理一下:
(1)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西欧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2)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3)不结盟运动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了两极格局。
(4)通过建国后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崛起。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
(5)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逐渐衰退。
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的崛起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正向多极化方向前进。
易错点20:江南农业发展的原因
易错分析:此知识点出错的原因是没有掌握中国古代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①经济因素。自唐朝晚期以来,大量中原地区的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又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②自然因素。南方的气候条件更适宜发展农业。
③政治因素。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同时,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易错点21: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
易错原因:忽视教材中对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史实的描述。
(1)主要特点①封建经济发展到顶峰: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进步;商业繁荣。
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明中后期,在江南一些地区、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清代,手工工场规模扩大,部门增多,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2)成因:①生产力的发展(技术、工具先进等);②生产关系的调整(更名田、一条鞭法、地丁银等);③有利的社会环境(政治稳定,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④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易错点22:“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易错分析:缺乏对“海禁”、蜜罐锁国政策相应了解。
(1)含义
①海禁政策:指明清时期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的措施——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②闭关政策: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商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
(2)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具体原因:①明初实行海禁政策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②清初实行海禁政策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③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3)清朝的闭关政策,是清朝政府针对西方殖民者的不断侵扰和日益严重的鸦片走私等活动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因而具有民族自卫的性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在客观上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长期隔绝,造成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易错点23: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易错分析:缺乏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发展的条件的深刻认识。下面梳理一下:(1)有利条件
①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被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②发达的手工业。明中期以来,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
③发达的商业。农产品、手工业品被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④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的货币投入流通领域,到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⑤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2)不利条件
①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上,无法脱离土地。
②商人发财后往往买田置地,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
③封建制度的束缚,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④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场。
⑤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
易错点24: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变化
易错分析:缺乏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变化规律的有效掌握。下面总结一下:(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多少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2)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5)税种由繁多到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6)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
易错点25:重农抑商政策
易错点:缺乏对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全面了解。下面梳理一下:
(1)重农抑商政策形成于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多数统治者所推行的一项基本政策,其目的是保护封建地主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评价:①在封建社会初期,由于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所以重农抑商对促进经济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②明清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③值得肯定的是,这一政策中的“重农”是正确的,它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易错点26: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易错分析:不能通过城市的发展认识到中国古代商业的进步。
(1)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重农抑商的含义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商业的发展。
(2)农业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农民又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承担者,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重农”。
(3)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因此“抑商”。
(4)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但到了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的情况下,统治者仍推行这一政策则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5)辩证地看,“重农”是正确的,但把商业和农业长期放在对立面,人为地抑制商业发展则违背了基本经济规律。
易错点27:鸦片战争前的中外贸易
易错分析:缺乏对鸦片战争前的中外贸易的正确理解。
清朝虽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且自18世纪末起英国等国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但是正常的中外贸易一直是存在的。
(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对象有两类:一类是日本、朝鲜、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中国和这些国家的贸易基本上是以朝贡形式进行的,数量少,规模小;另一类是西方国家,包括英国、法国、美国、荷兰、西班牙、丹麦及俄国等,其中与俄国的贸易主要在陆路上进行,市场交易额不大,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中最主要的是中英贸易。清政府对对外贸易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地区——只许广州一地;范围——只许十三行进行;对输出商品的种类及数量的限制;对外商在华活动的限制。
(2)在18世纪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输入中国的主要是呢绒、棉布、金属制品;中国输往英国的是日常生活用品和原料——茶叶、生丝、药材,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但鸦片战争前几十年英国对中国鸦片走私激增,导致中国大量白银外流,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易错点28: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
易错分析:不能正确认识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
明清时期,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自然经济出现解体迹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加速了。
表现:(1)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2)农产品的商品化。
原因:(1)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2)外国资本主义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在中国掠夺原料;(3)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小农经济始终占优势,自然经济缓慢解体,但并未完全解体;(2)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易错点29: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阶段性特征
易错点:没有认识到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分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两个阶段。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从鸦片战争开始,以《马关条约》为界,分为以商品输出为主和以资本输出为主两个阶段。
两者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想在中国掠夺原料、倾销商品。两者的不同点表现在:①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一些国家的商人还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②资本输出主要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如中国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包括贷款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修筑铁路的权利、争夺路矿和办厂权。
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使中国沦为它们的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同时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经济的发展,是中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
易错点30: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
易错分析:缺乏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表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早期著名企业主要有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等。
特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表现: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
特点:19世纪末,中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在近代工矿企业中,棉纺织业的发展尤其突出。
(3)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表现: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特点: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4)民族资本主义的逐渐萎缩
表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大肆掠夺沦陷区的工矿企业;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经济垄断地位,官僚资本急剧膨胀,到1941年底,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美国货在上海占80%,这对中华民族资本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特点:民族资本主义逐渐萎缩。(5)民族资本主义重获新生
表现:建国初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完成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特点: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易错点31: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农村)政策
易错分析:不能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订的不同的土地政策。
土地革命时期:制定土地革命路线,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把农业生产放在首位,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开垦荒地。这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保证了根据地的经济需要,成为“工农武装割据”取得胜利的最可靠保障。
抗日战争时期:制定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减轻农民的地租负担,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通过大生产运动,开垦荒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这极大地调动了解放区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保证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
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通过土地改革我国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这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易错点32: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调整和改造
易错分析:不能有效认识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调整和改造。
(1)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在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目的主要是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私营工商业,发挥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从而从根本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最终达到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内容主要是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但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所有制。
(2)1953年开始的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主要目的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改造时实行了赎买政策。通过赎买政策,新中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二者的联系: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必然结果。
易错点33:建国以来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的代表性事件 易错点:对建国以来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的代表性事件混淆。
(1)1950年土地改革,使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年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4)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易错点34: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时期资本主义各国的土地政策
易错点:对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中各国处理土地问题的政策认识不清。英国
方式:圈地运动。
影响:①形成大土地所有制,有利于农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劳动力、资金、市场、原料等。
法国(雅各宾派执政时期)
方式: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购地款十年内付清。
影响:①当时:赢得了农民的支持,挽救了革命;②长远: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美国
方式:颁布《宅地法》。
影响:①当时——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扭转了战争形势;②长远——形成大土地所有制,促进西部领土的开发及整个美国经济的发展。
俄国
方式:农奴高价赎买份地
影响:①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资金;②小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及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保留,阻碍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日本
方式:废除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
影响:正式从法律上保障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统一征收地税,有利于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
易错点35: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的评价
易错点: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的评价易陷入一点论,只看到破坏性作用,看不到建设性作用。
(1)评价英国的“圈地运动”。从道德标准来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一场“羊吃人”的运动;但从生产力的标准来看,英国形成了大土地所有制,这有利于农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且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劳动力、资金、市场和原料等。(2)评价美国的“西进运动”。从道德标准来看,给当地印第安人带来了深重灾难,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但从生产力标准来看,它促进了美国西部领土的开发,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西部扩展,带动了整个美国经济的发展。
(3)评价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从道德标准来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但从生产力标准来看,殖民扩张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给当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与思想观念,客观上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易错点3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易错点: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认识不清。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其中经济体系指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此可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易错点37:世界工业化进程
易错分析:对世界工业化进程缺乏全面有效地了解。
(1)中国在明朝和清朝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之首,高于整个欧洲的总和。(2)19世纪中期随着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英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
(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逐步取代英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后起之秀德国也超过英法,居世界第二。
(4)在西方殖民列强侵略和清政府、北洋军阀统治之下,中国越来越落后于世界。(5)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升,200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首次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跻身世界第三。
易错点38: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与当今的经济危机
易错点:不能全面比较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与当前金融危机。
(1)相同点
①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②都开始于华尔街股市下跌。
③由一国波及到多国,都引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波及世界的原因都在于世界市场形成。
④都具有较大的破坏力。(2)不同点
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着力于各自寻求各自的出路;当前世界各国寻求全球合作来应对危机。这主要是因为:当今国际贸易日趋制度化、规范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各国相互依存程度增强。
易错点39:二战后,德日经济崛起
易错分析:对二战后德日经济崛起的原因认识不清。
(1)二战后两国都实行了一定的社会改革,为发展现代经济奠定了基础。
(2)两国在战后都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政府得以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进行经济建设。(3)两国政府都重视发展科学技术,以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4)两国政府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重视人才培养。(5)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和扶植。
(6)两国经济发展都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易错点40:经济全球化
易错分析:对经济全球化的片面理解。
(1)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2)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凭借其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第三篇:2015年高考复习高考易错字形
2015年高考复习易错字形汇编
A
和蔼、暮霭、暖和、暧昧、令嫒、名媛(yuàn)、婵媛(yuán)、安装、按照、提案、柳暗花明、黯然失色、谙熟、道貌岸然、桀骜不驯、艾滋病、哀叹、唉声叹气、嗷嗷待哺翱翔遨游 B
跋山涉水、飞扬跋扈、出类拔萃、稗官野史、纵横捭阖、甘拜下风、般配、略见一斑、颁发奖状、绊脚石、羁绊、阪上走丸(也作“如坂走丸”、“下坂走丸”)、班师回朝、班门弄斧、脉搏、搏斗、博取、舶来品、金碧辉煌、珠联璧合、奴颜婢膝、原形毕露、锋芒毕露、针砭时弊、民生凋敝、敝帚自珍、裨益、毕竟、惩前毖后、营私舞弊、遮天蔽日、辩证逻辑、辨证论治、辨认、互相辩难、思辨、明辨是非、应变能力、敛声屏气、部署、按部就班、三部曲、人才辈出、艰苦备尝、忧患备尝、备加小心、并行不悖、五彩缤纷、彪炳史册、分道扬镳、保镖、飙升、飙车、曝光、暴殄天物、爆发革命、火山爆发、爆满、暴动、山洪暴发、暴虎冯河、暴发户、自暴自弃、以德报怨、抱怨、报复、抱负、包袱、永葆青春、打抱不平、博弈屏蔽 C
璀璨、灿烂、精粹、出类拔萃、心力交瘁、纯洁、纯粹、醇厚、醇香、胆固醇、猝不及防、良辰美景、晨钟暮鼓、日月星辰、寥若晨星、寒碜、残忍、凄惨、相辅相成、墨守成规、陈规陋习、一脉相承、胸无城府、众志成城、开诚布公、计日程功、臣服、心悦诚服、趁火打劫、趁热打铁、乘虚而入、乘人之危、游目骋怀、沧桑、沧海、苍天、侪辈、淳厚朴实、细水长流、长年累月、万古长青、四季常青、青春常在、老生常谈、好景不常(长)、常备不懈、小人长戚戚、赔偿、偿还、尝试、一泻千里、泄露天机、一张一弛、松弛、奔驰、嗤之以鼻、瑕疵、可耻、不齿、信口雌黄、一筹莫展、范畴、大材小用、因材施教、才高八斗、百孔千疮、忧心忡忡、川流不息、倾巢出动、兴高采烈、无精打采、神采奕奕、文采飞扬、风采、精彩、喝彩、丰富多彩、蟾宫折桂、词不达意、辞令、贺词、垂手而得、唾手可得、厝火积薪、曲突徙薪、相形见绌、弄巧成拙、缠绵悱恻、上窜下跳、明察秋毫、立案侦查、侦察敌情、察言观色 D
投机倒把、老到、新闻报道、肆无忌惮、箪食壶浆、殚精竭虑、弹丸之地、虎视眈眈、耽误时间、渎职、亵渎、穷兵黩武、买椟还珠、将功赎罪、连篇累牍、舐犊情深、掉以轻心、提心吊胆、形影相吊、尾大不掉、老调重弹、独当一面、锐不可当、螳臂当车、势不可挡、戴罪立功、不共戴天、披星戴月、裙带关系、以点带面、以逸待劳、待价而沽、百战不殆、责无旁贷、严惩不贷、层见(xiàn)叠出、层峦叠嶂、叠床架屋、重叠、高潮迭起、叫苦不迭、腾挪跌宕、大跌眼镜、通牒、影碟、喋喋不休、间谍、虎口喋血、预定时间、预订车票、鼎力相助、大名鼎鼎、革故鼎新、欢度春节、渡过难关、度假村、暗度陈仓、过渡时期、过渡地带、独到之处、混沌、成群结队、结对帮扶、防微杜渐、中流砥柱、瓜熟蒂落、取缔、谛听、缔造、不啻(chì)E
偶尔、卓尔不凡、遐迩闻名、恶劣、恶魔、恶战、险恶、困厄、厄运、噩运、噩耗、噩梦 F
流言蜚语、蜚声影坛、获益匪浅、匪夷所思、斐然成章、文才斐然、成绩斐然、妄自菲薄、绯闻、绯红文采飞扬、翻了一番、三番五次、辗转反侧、要言不烦、举一反
三、幡然悔悟、就范、返聘、防范、妨碍、久负盛名、物阜民丰、不负众望、不孚众望、深孚众望、俯首帖耳、肺腑之言、满腹经纶、切肤之痛、认罪伏法、服罪、破釜沉舟、重蹈覆辙、天翻地覆、翻云覆雨、覆水难收、一幅油画、一副对联、一副象棋、全副武装、一副笑脸、名副其实、副作用、副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辐射、负面影响、幅员辽阔、附加、无以复加、认识肤浅、内容浮浅、附笔、埋下伏笔、付出、入不敷出、俯视、俯拾皆是、奋发图强、阳奉阴违、占了上风、不矜不伐、法律、砝码、麻风病
G
功夫、工夫、功力、工力悉敌、工于心计、工伤事故、假公济私、人情世故、垂拱而治、卑躬屈膝、贪天之功、反躬自省、事必躬亲、洗耳恭听、前倨后恭、恭恭敬敬、攻守同盟、食不果
腹、裹足不前、悬梁刺股、待价而沽、沽名钓誉、余勇可贾、禁锢、顾名思义、一鼓作气、一股脑儿、蛊惑人心、以偏概全、言简意赅、气概、愤慨、宵衣旰食、立竿见影、一杆秤、稻秆、杠杆、铁杆球迷、揭竿起义、百尺竿头、金刚钻、山冈、站岗、粗犷、巾帼英雄、阴谋诡计、行踪诡秘、步入正轨、正规渠道、沟通南北、提要钩玄、一笔勾销、格格不入、如鲠在喉、故事梗概、哽咽、如雷贯耳、全神贯注、融会贯通、万贯家财、醍醐灌顶、娇生惯养、司空见惯、惯例、勇冠三军
H
曲高和寡、随声附和、和衣而卧、感情不和、和盘托出、和衷共济、貌合神离 性格不合、合(阖)家欢乐、乌合之众、凑合、隔阂、考核、弹劾、精神涣散、涣然冰释、精神焕发、焕发青春、容光焕发、焕然一新、改头换面、防患未然、恍如隔世、恍惚、病入膏肓、惨绝人寰、寰宇、变幻莫测、心慌意乱、兵荒马乱、弹簧、装潢公司、二黄、画地为牢、指手画脚、刻画人物、出神入化、出谋划策、整齐划
一、人心惶惶、惶惑、张皇失措、富丽堂皇、宽宏大量、声音洪亮、洪福齐天、声如洪钟、规模宏大、宏图、弘扬、哄堂大笑、如虹气势、霓虹灯、宏旨要义、骇人听闻、寸草春晖、风雨如晦、趁火打劫、团伙、心灰意懒、天网恢恢、群英荟萃、融会贯通、独具慧眼、口惠而实不至、贤惠、讳莫如深、直言不讳、拾人牙慧、插科打诨、浑浑噩噩、捍卫、震撼、遗憾、侯门似海、候车室、浑水摸鱼、混淆是非、含蓄、涵养、海涵、信函 J
积毁销骨、积贫积弱、积重难返、集思广益、集腋成裘、迫不及待、亟待解决、大声疾呼、嫉恶如仇、愤世嫉俗、缉捕、开门揖(yī)盗、急流勇退、激(急)流、雄浑激越、激浊扬清、激战、不即不离、伎俩、即使、既然、不计前嫌、不计其数、大人不计小人过、无济于事、跻身其中、人才济济、济济一堂、调剂、既往不咎、一如既往、继往开来、岌岌可危、当机立断、物极必反、天之骄子、矫揉造作、骄阳似火、娇生惯养、犯而不校、闻者足戒、孑然一身、引咎辞职、形势严峻、竣工、截长补短、直截了当、开源节流、鉴戒、精简机构、精兵简政、深居简出、草菅人命、信笺、披沙拣金、挑肥拣瘦、口蜜腹剑、明枪暗箭、剑拔弩张、唇枪舌剑、反唇相讥、故伎重演、犄角、掎角之势、杯盘狼藉、嫁祸于人、不假思索、戛然而止、汗流浃背、一诺千金、薪尽火传、噤若寒蝉、佼佼者、图穷匕见(xiàn)、挖墙脚、陷阱、背井离乡、前倨后恭、与时俱进、晋升职务、虎踞龙盘、憨态可掬、家具店、一蹶不振、精神矍铄、秘诀、诀别、诀窍、抉择、绝无仅有、绝对、大放厥词、有志者事竟成、时过境迁、荒诞不经、不胫而走、以儆效尤、大相径庭、经纬、泾渭分明、精心、经典、漫不经心、精心策划、剧增、与日俱增、具备、万事俱备、坚守阵地、监守自盗、敬业、兢兢业业、击节而歌、事迹、成绩、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K
感喟 不落窠臼、脍炙人口、市侩、大杂烩(huì)同仇敌忾、功亏一篑、物质匮乏、纨绔子弟、溘然长逝、不卑不亢、伉俪、亢奋、刻苦、克服、攻克、恪守不渝、勘察、戡乱、不堪回首、磕头、磕磕绊绊
L
寥若晨星、寥寥无几、辽阔、寥廓江天、眼花缭乱、瞭望、穷困潦倒、青面獠牙、字迹潦草、燎原烈火、留恋、流连忘返、流芳百世、同病相怜、珠联璧合、黄粱美梦、掠夺、攻城略地、饥肠辘辘、星罗棋布、鸣锣开道、啰唆、捅娄子、雨露甘霖、身体羸(léi)弱、贸易壁垒、无耻谰言、陈词滥调、粗制滥造、滥竽充数、筚路蓝缕、衣衫褴褛、打蜡、腊梅、简练、葱茏、痉挛、遴选、波光粼粼、嶙峋、凤毛麟角、死皮赖脸、蓝天白云、味同嚼蜡、削足适履、自吹自擂、得陇望蜀、大坝合龙、水龙头、笼络人心、满腹经纶、美轮美奂、语无伦次、自力更生、势均力敌、再接再厉、变本加厉、厉兵秣马、励精图治、雷厉风行、厉行节约、披肝沥胆、历历在目、史无前例、例行公事、名列前茅、身体力行、鼎力相助、利害得失、势利小人、伶牙俐齿、攻势凌厉、鞭辟入里、入情入理、同等学力、学历证书、无理取闹、无礼谩骂、彬彬有礼、分庭抗礼、砥砺、戮力同心、锒铛入狱、不稂不莠、朗朗上口、书声琅琅、连贯、连接、链接、联结、修炼、他俩、老两口
M
秘而不宣、保密、望风披靡、风靡一时、靡日不思、靡靡之音、靡丽、生活糜烂、行动诡秘、羁縻、摩拳擦掌、漠不关心、墨守成规、功不可没、莫逆之交、描摹、临摹、观摩、顶礼膜拜、至理名言、莫名其妙、莫可名状、明信片、自鸣得意、绵里藏针、绵薄之力、勉为其难、冠冕堂皇、无则加勉、干嘛不去、哈密瓜、大拇指、保姆、城下之盟、萌发、萌芽、蛛丝马迹、萎靡不振、沉湎、缅怀、扫描、瞄准、名列前茅、冥思苦想、素昧平生、贸然行动、冒失、谋取利益、牟取暴利、轻歌曼舞、光芒万丈、苍茫、模仿、摩肩接踵、迷彩服、谜团、消弭、欲盖弥彰、弥天大谎、冷漠、寂寞、蓦然回首
N
细腻 泥淖、孽根祸种、萌蘖、纽扣、扭转局面、拈花惹草、罪不及孥 驽钝、剑拔弩张、强弩之末、恼羞成怒、按捺不住、无可奈何
o
呕心沥血、讴歌、瓯越、金瓯无缺、沤肥、怄气、呕吐、打架斗殴、抠(kōu)门
P
精辟、披荆斩棘、披头散发、劈头盖脸、披露、毗连、纰漏、砒霜、霹雳、批阅、睥睨(pìnì)、萍水相逢、平心而论、苹果、如法炮制、虚无飘渺、缥缈、漂泊、漂流、飘零、飘摇、前仆后继、风尘仆仆、返璞归真、凤冠霞帔(pâi)、浮想联翩、连篇累牍、翩翩起舞、怦然心动、砰的一声、蓬筚生辉、乌篷船、吃里爬外、趴倒、扒手、坚如磐石、离经叛道、Q
启用、起用、鸠占鹊巢、声名鹊起、雀巢咖啡、门可罗雀、欢呼雀跃、鸦雀无声、却之不恭、山清水秀、青山绿水、炉火纯青、顷刻之间、青睐、怙恶不悛(quān)、踽踽(jǔ)独行、告罄、钟磬、罄竹难书、迄未见效、迄今、收讫、起讫、企足而待、企图、祈求、乞求、其貌不扬、出其不意、出奇制胜、举棋不定、两全其美、夸夸其谈、星罗棋布、见贤思齐、大器晚成、杞人忧天、修葺一新、水蒸气、蒸汽机 分歧、凄风苦雨、全权代表、权宜之计、歉收、抱歉、道歉、欠债还钱、委曲求全、受委屈、能屈能伸、曲意逢迎、曲径通幽、首屈一指、卑躬屈膝、理屈词穷、佶屈聱牙、融洽、接洽、恰如其分、乔装打扮、入场券、提纲挈领、锲而不舍、契约、年轻、年青、休憩、休戚与共、休息
R
熙熙攘攘、仁至义尽、成人之美、当仁不让、为富不仁、色厉内荏、质地坚韧、韧带、发轫、坚忍、坚韧不拔、天然气、防患未然、不以为然、孺子可教、妇孺皆知、耳濡目染、繁文缛节、被褥、溽暑、含辛茹苦、相濡以沫、水乳交融、融资、融洽、冰雪融化、熔化、溶化、熔岩、溶液、溶解度、水火不容、人参鹿茸、荣华富贵、雍容华贵、光阴荏苒(rěn rǎn)
S
删除(芟除)、姗姗来迟、灯火阑珊、赡养、至高无上、无上光荣、礼尚往来、不求甚解、伸张正义、能屈能伸、引申、三令五申、延伸、声讨、伸冤、老生常谈、风声、谈笑风生、众口铄金、精神矍铄、震古烁今、设身处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慑服、霎(shà)时、刹(chà)那、厮杀、厮打、耳鬓厮磨、追溯、朔方、飒(sà)爽英姿、如蚁附膻(shān)、莫衷一是、各行其是、物是人非、惹是生非、无事生非、共商国是、国家大事、大是大非、文过饰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适得其反、无所适从、看风使舵、舐犊情深、有恃无恐、手不释卷、拭目以待、势在必行、矢口否认、矢口抵赖、矢志不渝、人情世故、老于世故、事实、实事求是、额手称庆、首屈一指、鬼鬼祟祟、天遂人愿、随心所欲、隧道、燧人氏、深邃、毛骨悚然、耸人听闻、睡眼惺忪、殊不知、不辨菽麦、独抒己见、毁家纾难、机杼(zhù)、浑身解数、仗义疏财、卫戍、革命圣地、避暑胜地、盛气凌人、见危授命、奋斗终生、终身大事、终身之计、沧海一粟、疏忽大意、倏忽一生、树碑立传、竖旗杆、婆娑(suō)、诵读、颂扬、立功赎罪、饶恕 T
铤而走险、挺进中原、蜕化变质、器官退化、义愤填膺、添置、恬不知耻、舌苔、肝脑涂地、风流倜傥、分庭抗礼、提纲挈领、题字、金榜题名、题词、死心塌地、一塌糊涂、糟蹋、纷至沓来、韬光养晦、如火如荼、唐突、昙花一现、老调重弹、波浪滔天、惊涛骇浪、白浪滔滔、滔滔不绝、大浪淘沙、出人头地、走投无路、唾手可得、蹚水过河、俯首帖耳、妥帖、熨帖、服帖、贴心、贴身保镖
W
正襟危坐、危言危行、韦编三绝、见微知著、蔚然成风、进退维谷、冒天下之大不韪、下不为例、委屈、委曲求全、推诿、唯唯诺诺、趋之若鹜、好高骛远、置若罔闻、名门望族、人丁兴旺、枉费心机、无妄之灾、胆大妄为、流连忘返、贪脏枉法、不识时务、陈言务去、除恶务尽、财务科、当务之急、公共财物、财务管理、颤巍巍、运筹帷幄、不瘟不火、文过饰非、闻过则喜、文身、闻风而动、纹风不动、觉悟、会晤、支支吾吾、斡旋、忤逆、化为乌有、毋庸置疑、非诚勿扰、乌烟瘴气、乌七八糟、污泥浊水、贪污受贿
X
安详 端详 慈祥、手续、修养、休养生息、行迹、形迹可疑、原型、原形毕露、同心协力、沆瀣一气、胁从不问、协商、和谐、协奏曲、挟天子以令诸侯、挟持、劫持(jié)、别出心裁、推陈出新、欢欣鼓舞、笑嘻嘻、嬉(嘻)皮笑脸、嬉(喜)笑怒骂、嬉戏、文恬武嬉、销假、积毁销骨、报销车费、一笔勾销、销声匿迹、形销骨立、消失、消逝、削减、烟消云散、香消玉殒、熙来攘往、迁徙、下自成蹊、吉人天相、照相、显像管、好像、像样、录像机、想象、人物形象、一厢情愿、车厢、风箱、幸灾乐祸、坐享其成、自顾不暇、目不暇接、闻名遐迩、遐思迩想、白璧无瑕、栩栩如生、一切就绪、旅客须知、长吁短叹、嘘寒问暖、莫须有、解铃还须系铃人、水泄不通、一泻千里、排泄、腹泻、上吐下泻、宣泄、倾泻、歪门邪道、歪风邪气、九霄、气冲霄汉、宵夜、山呼海啸、气势汹汹、寒暄、喧宾夺主、渲染、炫耀、头晕目眩、炫目、煊(烜)赫一时、旋律、故弄玄虚、舷梯、离弦之箭、下马威、锦绣山河、德艺双馨、按迹循踪、寻根究底、巡回演出、徇私舞弊、徇情枉法、殉情而死、熄灯休息、惺惺惜惺惺、迁徙、驯良、淅淅沥沥、清晰
Y
讲义气、义气凛然、义不容辞、断章取义、顾名思义、微言大义、言不及义、正音正义、言不尽意、意气风发、意气用事、意气相投、意气千秋、以辞害意、贻笑大方、贻人口实、贻害无穷、暴露无遗、深信不疑、怡然自得、甘之若饴、一劳永逸、倚老卖老、相依为命、满目疮痍、提出异议、不可思议、集思广益、流光溢彩、面授机宜、抑或、开门揖盗、逃逸、闲情逸致、名人轶事、其貌不扬、泱泱大国、怏怏不乐、尔虞我诈、瑕不掩瑜、不虞之誉、钟灵毓秀、冤冤相报、缘木求鱼、怨声载道、渊源、源远流长、幅员辽阔、元气大伤、赋予、海角天涯、油然而生、悠扬、因噎废食、弃甲曳兵、揶揄、不敢越雷池一步、敷衍塞责、偃旗息鼓、揠苗助长、赝品、义愤填膺、淹没、湮没不闻、优柔寡断、养尊处优、过犹不及、困兽犹斗、怨天尤人、生死攸关、优哉游哉、绿草如茵、绿树成荫、绿阴蔽日、荫蔽、荫庇、封妻荫子、阴霾、脱颖而出、营私舞弊、荧屏、萤火虫、晶莹剔透、殒身不恤、陨落、鬼蜮伎俩、怂恿、忠贞不渝、滥竽充数、渔船、涸泽而渔、坐收渔利、蜂拥而至、踊跃参加、无庸讳言、始作俑者、演绎、声势赫奕、对弈、肄业、大肆、苦心孤诣、谣言、妖言惑众、杳无音信、抵押、压岁钱、盈余、赢钱、世外桃源、桃园结义、跨越、翻山越岭、杀人越货、跳跃、一跃而过 Z
层峦叠嶂、屏障、乌烟瘴气、一叶障目、欲盖弥彰、改弦更张、通货膨胀、头昏脑涨、置之死地而后生、质疑、不容置疑、不容置喙、不置可否、推心置腹、因地制宜、受制于人、制高点、至高无上、闲情逸致、至关重要、无微不至、至理名言、淋漓尽致、闲情逸致、以致、以至、半部论语治天下、旗帜、神志不清、志哀、致哀、直言不讳、仗义执言、明火执仗、趾高气扬、支吾、支离破碎、肢解、精诚所至、利令智昏、先发制人、出奇制胜、法制社会、依法治国、健全法制、执迷不悟、鸿篇巨制、臻于郅治、炙手可热、卷帙浩繁、仗势欺人、心浮气躁、急躁、烦躁、枯燥、口干舌燥、干燥、聒噪、座无虚席、作壁上观、小题大做、崭露头角、崭新、暂时、侏儒、株连九族、蛛丝马迹、横冲直撞、顶撞、莫衷一是、言不由衷、恣意妄为、振聋发聩、重振旗鼓、重整旗鼓、震耳欲聋、震人心魄、坐镇指挥、稳住阵脚、饮鸩止渴、真知灼见、远见卓识、坐落、座位、左右、佐证、虚左以待、坐地分赃、贪赃枉法、旁征博引、旁证材料、满脸皱纹、蒸蒸日上、待字闺中、造谣生事、招摇撞骗、如坐针毡、戎马倥偬、擢发难数、鳞次栉比、栉风沐雨、信而有征、老态龙钟、诤友、蘸水、蛰伏、海蜇、装帧、神州、九州、亚洲、洲际导弹、敲诈、压榨、编纂、篡(cuàn)位、一炷香、坐月子、做人、做客、作客、遵照、中肯、中意、仲裁、仲秋、中秋、和衷共济、衷心拥护、忠心耿耿、互诉衷情、一见钟情、终止、中止、账本、帐篷、绞尽脑汁、动脑子
第四篇:初高中英语知识点 易错点中考复习高考复习
一.名词
写作中,学生们常把握不好名词的数、所有格以及一些集合名词的用法。1.He gave me a very good advice yesterday.句中的a要去掉,因为advice是不可数名词。一些汉语概念为可数的词在英语中却是不可数的,表示数量时在其前加a piece of,类似的词有:news, bread, work, paper, chalk, furniture, information等等。
2.That girl loves reading book.可数名词单数不能孤零零地放在句子里,或前面加冠词,或将其变为复数。此处最好变为books.3.He went into a book’s shop and bought a dictionary.一般表示有生命的东西的名词的所有格用’s,如my mother’s car, 而此处适宜用名词修饰名词,改为a book shop.4.My family is watching TV.一些集合名词如看成一个整体,则用单数的谓语动词,如My family is a happy one;如强调集合中每个个体的个人行为,则用复数的谓语动词。此处看电视是个体行为,应把is改为are。类似的词有:team, class, audience等。
5.I bought some potatos and tomatos at the supermarket.中学阶段以“o”结尾的名词中有四个词变复数时要加es,它们是tomato, potato, Negro, hero;其余的都加s变为复数。
6.Thi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ir believes.(这和他们的信仰没关系。)
以f, fe 结尾的词变为复数时一般去f, fe 加ves,如knife—knives, thief—thieves;而roof 和belief直接加s变为复数。所以应把believes改为beliefs.二.冠词
7.The boss wants to hire an useful person.用a还是an,取决于后面单词的第一个音标,如为元音用an,为辅音用a。useful的第一个音是辅音所以应把an改为a。类似的,我们说a European country.8.Plane is a machine that can fly.Plane为可数名词单数,不能单独放在句中,应在其前加冠词或把它变为复数,而本句后有a machine, 因此只能在其前面加a,变为A plane。9.He played a piano at the party yesterday.把a 改为the,因为乐器前用定冠词。10.The machine was invented in 1920s.在in后加the,因为表示年代用in加the再加几十的复数,如在八十年代in the 80s。11.Xiao Hong went to school by the bus every day.去掉the,因为表示交通方式用by直接加交通工具。
①
三.代词
使用代词时请注意其单、复数,主、宾格以及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
12.He is one of those speakers who make his ideas perfectly clear.定语从句的先行词是those speakers,为复数,因此从句中的指示代词应为复数,应把his改为their。
13. Whom do you think has left the lights on?
放在疑问句特殊疑问词后的do you think / believe / guess / imagine / suppose等都不参与句子成分,把它们去掉后,疑问词在句中做主语用主格,做宾语用宾格。本句中去掉do you think后缺的是主语,应把Whom改为Who。
14.The boss pretended not to see John and I.John和I在句中都做的宾语,应把I 改为me。
15.These books are mine;those in the bag are her.Her是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后面应该加名词books,或把her 改为hers。
四.数词
16.There are fourteen hundreds students in our school.Hundred / thousand / million / score/ dozen等词前有具体数字时后不加s,前面没有具体数字时在其后加s 和of,表示大约几百几千的概念。如 two hundred students(两百个学生),hundreds of students(成百上千个学生)。例句中应把hundreds 改为hundred。
17.Their school is twice as larger as our school.表倍数关系的as---as中间只能用形容词或副词的原级。因此把larger改为large.18.Today’s homework is a five-hundred-words composition.几个单词由连字符连接而组成的复合形容词中的名词只能用单数,所以把five-hundred-words改为five-hundred-word.19.Two third of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are from America.英语表达中分数的分子用基数词,分母用序数词,分子大于一时分母后要加s,所以就把third 改为thirds.五.形容词和副词
形容词和副词容易被误用,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也是应注意的重点。
20.The patient appeared nervously when he talked to the doctor.appear在此是个系动词,其后应接形容词作表语。所以把nervously改为nervous.21.The artist worked hardly to finish his drawings on time.②
此句需要一个副词来修饰,hardly是副词,但意为“几乎不”,hard 也可以是副词,表努力,因此把 hardly 改为hard.22.This shirt is more cheaper than that one.More只构成比较级,而不能修饰比较级。因此把more去掉。
23.He is the most successful of the two businessmen.两者相比较时,比较级前用定冠词,三者或三者以上才用most,因此把most改为more.24.He works less harder than he used to.表不如… 时用less加上形容词和副词的原级,因此把harder改为hard.25.The book is fairly more interesting than that one.fairly只能修饰形容词和副词的原级,可以修饰比较级的副词或短语有:much, even, still, far, a lot, a little, a bit, any, no, by far, rather等,因此把fairly改为rather.26.This is as an interesting a story as the one in the magazine.as … as中间的词序是as加上形容词加上a(n)加上名词再加上as,因此应改为as interesting a story as the one.27.The weather here is nicer than Xizang.同样的事物才能相比较,weather和Xizang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应改为The weather here is nicer than that of Xizang.29.I would rather take a train than went by bus.这个词组为would rather do … than do …,因此把went改为go.30.Is there interesting anything at the meeting?
修饰anything, something, every-thing, nothing的形容词都要放在它们的后面。
31.I never have seen such a person before.像never之类的副词在句中应放在be动词、助动词之后,实意动词之前。因为应改为I have never seen such a person before.32.The book is worth to be read.be worth doing 意为值得被做。因此改为The book is worth reading.33.It is sure that he will succeed.sure 的主语只能为人,而certain的主语可为人和物。因此把sure改为certain.34.He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best alive writers at present.alive 为表语形容词,偶尔也做后置定语。因此把alive改为living,或把alive 放在writers后面。
35.I don’t know that he has finished the work yet.yet 用于否定和疑问句,already用于肯定句。把yet 改为already.36.He said nearly nothing at the meeting.nearly 不与否定词用在同一个句子中,而almost可以。因此把nearly 改为almost.③ 六.介词
37.He usually goes to school by his father’s car.by加上名词表示一种交通方式,中间什么都不加,如by car, by bus, by plane等;如果名词前有其他的词修饰,则应除by以外的其他介词,此处把by改为in.38.Please wait me at the school gate.wait为不及物动词,需加介词for后才能再跟名词或代词做宾语。
39.He has been married with Betty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marry不跟 with连用,应把with改为to。
40.I finished the work on time under the help of him.“在…的帮助下”用with而不用under。
七.情态动词
41.He can be at home now because the light in his room is still on.表特别有把握的肯定判断时用must,表特别有把握的否定判断时用can, can表判断时只用在否定句中。因此把can 改为must。
42.He need come here before the meeting begins.作情态动词时need用在否定,疑问和条件句中,不能用于肯定句中,而作实意动词时则可以。所以应改为:He needs to come here before the meeting begins.43.He used to get up very early in the morning, and now he is still doing so.used to 用来表示过去常常做某事而现在不了,所以应把后半句改为:but now he is not doing so.44.I needn’t come yesterday because all the work had been finished.由于情态动词本身不体现时态,所以在谈论过去的事情时在情态动词后加 have done,因此在 needn’t 后加have。
45.You hadn’t better stay up too late because you have to get up early tomorrow.had better 的否定在 better 后面加not.八.动词的时态
英语的常用时态有十六种,一般根据上下文和时间状语来确定时态。
46.I will tell her about that when she will come tomorrow.主句为将来时,其时间、条件、方式和让步状语从句中用一般现在时。因此将will come改为comes。
47.The meeting is about to begin in ten minutes.be about to 一般不与具体的时间状语连用。因此把 in ten minutes 去掉。
48.The boy opened his eyes for a moment, looking at the captain and then died.④
此处look并非伴随状语,而是三个并列的谓语动词,因此把looking 改为looked。
49.I have bought this bike for ten years and I am still using it now.当句中有for加一段时间作状语时,谓语动词必须为延续性动词,此处把bought改为kept。
50.I haven’t learnt any English before I came here.我来这儿已经是过去的动作,在此之前发生的事应该用过去完成时。因此应把haven’t改为hadn’t
九.动词的语态
及物动词用在主动语态时要有宾语,因此可以变为被动语态;不及物动词用于主动语态时不能接宾语,因此无被动语态。
51.The two thieves have been disappeared.disappear 为不及物动词,因此不能用于被动语态。所以把 been去掉。
52.The building built now will be our teaching building.表“现在正在建的”应用被动语态的正在进行时,因此在built 前加being。
53.He is being operated by the famous doctor.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时,应注意短语动词的完整性,别忘了介词或副词。“给…做手术”应为operate on sb,所以在operated 后加上on。
54.I wonder if the doctor has been sent.原因同上,应在sent 后加上for。
55.The book written by him is sold well.说一本书畅销是指书本身的属性,因此不用被动语态。本句应改为:The book written by him sells well.56.This history book is worthy reading.“值得被做”可以有如下几种说法:be worth doing;be worthy of being done;be worthy to be done.因此本句应该为:This history book is worthy to be read.十.非谓语动词
57.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problem discussing at the last meeting.此处为分词作定语,问题应该被讨论,所以把discussing改为discussed。
58.The girl dressed herself in red is my sister.dress为及物动词,意为“给…穿衣服”,此处为分词作定语修饰girl, girl应是它的逻辑宾语,因此把herself去掉。
59.Being seriously ill, his class-mates sent him to hospital.分词作状语时,其逻辑主语为这句话的主语,此句应为“因为他病了,他的同学才把他送到医院去”,因此把前半句改为:He being seriously ill.⑤
60.Having not seen her for many years, we could hardly recognize her.现在分词的否定应把not放在现在分词前面,所以前半句应改为:Not having seen her for many years.61.Seeing from the space, the earth looks like a ball.分词作状语,其逻辑主语应是这句话的主语,此句中地球应该被看,所以把Seeing 改为Seen。
62.English is easy to learn it.此句中是不定式作状语修饰easy, English应该是learn的逻辑宾语,所以把it去掉。
63.I will get somebody repair the recorder for you.“让某人做某事”可以有以下几种表达法:make sb do sth;have sb do sth;get sb to sth.因此在repair 前加to。
64.She decided to work harder in order to not fall behind the others.不定式的否定把not放在to前面。因此应改为:She decided to work harder in order not to fall behind the others.65.It’s better to laugh than crying.表比较时比较的双方应为同种结构,或都是名词或都是不定式。因此有两种改法:It’s better to laugh than to cry 或 It’s better laughing than crying.66.It’s no use to send for the doctor.做某事是没用的要说成It’s no use doing,所以把to send 改为sending。
67.She practices to play the piano after school every day.practise 后只跟动名词作宾语,因此把to play 改为playing。
68.When the teacher came in, he stopped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stop doing 为停止做这件事,而stop to do 为停下来正在做的事去做这件事。所以后半句应该为:he stopped to listen to the teacher.十一.名词性从句
69.We are talking about if this plan should be carried out.If 和whether都可以引导动词的宾语从句,如果从句做的是介词宾语,只能用whether引导。所以把if 改为whether。
70.I can not decide if to stay or not.只有whether才能和不定式搭配使用。因此把if 改为whether。
71.My suggestion is we try for a second time.表语从句的引导词如为that,一般不省略。因此在we前加上that。
72.What will the professor say is not known yet.⑥
名词性从句的语序都是陈述句语序。因此应改为:What the professor will say is not known yet.十二.状语从句
73.I will go unless he invites me.此句意为“除非他邀请我,否则我不去。”而unless相当于if not, 所以本句应改成:I won’t go unless he invites me。
74.Although he tried, but he still couldn’t keep up with the others.although 和but 不能同时用在一句话中,去掉任何一个都可以。
75.I won’t stay until he comes back.含有not…until的句子的谓语动词应是点动词,含有until的肯定句的动词应是延续性动词,此句有两种改法:I will stay until he comes back.或I won’t leave until he comes back.十三.定语从句
76.An orphan is a child who’s parents are dead.定语从句中表“…的”引导词只有whose,所以把who’s 改为whose。
77.This is the very thing which I lost yesterday.如果先行词为物且前有the only, the last, the very修饰时,定语从句的引导词只能用that。
78.This is the car for that I paid a high price.定语从句的先行词为物,而且引导词放在介词后时,只能用which.79.She is one of the students who has passed the exam.定语从句修饰one of 加上复数名词时,复数名词是定语从句的先行词,因此把 has 改为have。
80.This is the place where we visited last year.定语从句的先行词用关系代词还是关系副词要看定语从句中缺不缺主语或宾语,如缺用关系代词,如不缺用关系副词。此句中visit为及物动词,后无宾语,因此把where 改为which或that。
81.I, who is your friend, can understand you.定语从句的谓语动词应与其先行词保持一致,因此把is 改为am。
82.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that is known to all.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引导词永远不会是that,因此把that 改为which 或as。
十四.主谓一致
83.The poet and writer are invited to give a speech at the meeting.⑦
poet和writer共用一个冠词,指的是一个人身兼二职,所以谓语动词应为单数。把are改为is.84.No one except my parents know it.主语后加except再加上若干数量的名词,谓语动词和主语保持一致。所以把know改为knows。类似的用法的词或短语有:but, besides, with, together with, along with, as well as等等。
85.Your clothes is on the table over there.clothes为复数句词,谓语动词应为复数。把is改为are。
86.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in that school are about one thousand.此名的主语为number而不是students。因此把are 改为is。
87.The class was watching TV when I entered the room.class作主语时,把它看成一个整体时谓语动词用单数,看成每一个成员的个体行为时谓语动词用复数。一般来说,一些具体行为如看电视、吃饭、洗澡等都属于每一个成员的个体行为。此处把was改为were。
88.The population of our country are increasing slowly now.population 单独作主语谓语动词经常用单数;如果其前有分数或百分数,而且后面又有复数名词时谓语动词用复数。如:One fifth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are workers.此处把are改为is。
十五.倒装
89.No sooner he had reached the station than the train left.no sooner 为否定副词,放于句首时句子要部分倒装,因此此句应改为:No sooner had he reached the station than the train left.90.Here comes he.here 放于句首时,句子主谓要完全倒装,但句子主语为代词时,则主谓不倒装。此句应改为:Here he comes.91.A child as he is, he can speak five languages.用as引导让步状语从句,可把形容词、副词和不带冠词的名词放于as前。所以前半句改为:Child as he is...十六.虚拟语气
92.She would have come if we invited her.这是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假设,从句应该用过去完成时。所以在 we 后加 had.93.My suggestion is that we would send a few people to help them.suggestion 的表语从句也应用虚拟语气,必须用should加动词原形,should可以省略。此处去掉would 或把would 改为should。
⑧
94.The secretary wishes that she has time to type the letter now.wish 后的时态应该把真实时态往后推一个时态,所以把has改为had。
95.It’s time that we go to bed.句式为It’s time sb did sth 所以把 go 改为 went。
96.I would rather you have another try tomorrow.词组为would rather sb did sth.所以把have改为had。
十七.there be句式
97.There are a bag and several books on the table.There be 句式遵循谓语动词就近原则,a bag为单数,所以把are改为is。
98.There were several people stood at the back of the room.There be句式的谓语动词为be动词,句中其他的动词应为非谓语动词。所以把stood改为standing.十八.修饰语在句中的位置不当
99.We almost have written twenty compositions this term.像almost这样的副词在句中放在助动词、be动词之后,实意动词之前。因此把almost放在have后面。
100.The girl has beautiful, silky hair who lives high in the mountains.定语从句应紧跟先行词,所以改为:The girl, who lives high in the mountains, has beautiful, silky hair.⑨
第五篇:2015年高考 复习易错字形一览表
2012年高考易错字形一览表
1.双音词(括号内为正确字形)
针贬(砭)烦锁(琐)寒喧(暄)松驰(弛)暮蔼(霭)响午(晌)通谍(牒).......
蹩气(憋)脱化(蜕)震憾(撼)范筹(畴)秧然(怏)通辑(缉)防害(妨).......
慎密(缜)漫延(蔓)焕散(涣)羁拌(绊)脑怒(恼)技俩(伎)脉膊(搏).......
接恰(洽)秘决(诀)真缔(谛)协从(胁)慢谈(漫)融汇(会)报消(销).......
萎糜(靡)教悔(诲)急燥(躁)呕歌(讴)骄健(矫)缀学(辍)全愈(痊).......
掘起(崛)瞻养(赡)眩耀(炫)免励(勉)冒然(贸)卫戊(戍)陪偿(赔).......
霎那(刹)膨涨(胀)揉躏(蹂)污告(诬)竭见(谒)坦护(袒)沤吐(呕).......
鬼计(诡)咀咒(诅分岐(歧)决择(抉)针炙(灸)撒慌(谎)清冽(洌)....... 商摧(榷)璀灿(璨)争辨(辩)纵恿(怂)鼓惑(蛊)摧眠(催)尝.......罚(赏)
挛生(孪)函养(涵)拖杳(沓)简漏(陋)垂弃(唾)膺品(赝)教梭(唆).......
游戈(弋)板面(版)伥然(怅)稠怅(惆)作崇(祟)穿带(戴)装钉(订).......
复没(覆)急待(亟)刻簿(薄)闪铄(烁)渲泄(宣)茶毒(荼)妥贴(帖).......
幅射(辐)频临(濒)园满(圆)毒棘(辣)座标(坐)忘想(妄)桥粱(梁).......
摄服(慑)弛骋(驰)按磨(摩)撕杀(厮)誉写(誊)欧打(殴)问侯(候).......
恢谐(诙)帐蓬(篷)戊戍(戌)证卷(券)肆业(肄)污篾(蔑)挑畔(衅).......
钓杆(竿)招幕(募)消遥(逍)矍烁(铄)道谦(歉)膏盲(肓)贪脏(赃).......
竟赛(竞)枯躁(燥)脉胳(络)蓝球(篮)搞劳(犒)演译(绎)高梁(粱).......撩绕(缭)观磨(摩)姿式(势)...
2.易混字作弊弊端除弊利害利害得失
敝敝衣敝帚自珍厉厉害变本加厉 再接再厉厉行节约遮蔽掩蔽隐蔽励勉励奖励励精图治
混杂鱼目混珠颗颗粒一颗黄豆
浑浑身浑然一体棵一棵菜一棵大树
神采兴高采烈泄排泄发泄泄漏
彩色彩 光彩精彩 喝彩丰富多彩泻泻药 一泻千里
表象迹象惨象印象气象抽象练 训练熟练练笔 简练精练 像画像肖像录像好像炼锻炼炼丹炼钢炼狱 精炼 相相貌相片众生相
迭起迭次忙不迭度欢度春节虚度年华 度日如年 叠重叠折叠层峦叠嶂渡横渡长江渡过难关过渡时期
足迹事迹古迹慨感慨慷慨愤慨
绩成绩功绩业绩概大概概况概不退换气概概念即使立即若即若离 既既然既而既往不咎
交税交代交公粮 缴缴费缴纳缴枪
3.成语及其他短语中易错的字和霭.可亲(蔼)计日成.功(程)刚腹.自用(愎)明辩.是非(辨)飞扬拨.扈(跋)一张一驰.(弛)按步.就班(部)裨.
官野史(稗)相形见拙.(绌)残.
无人道(惨)以见一般.(斑)戮.
穿阴谋(戳)为虎作帐.(伥)英雄倍.出(辈)惨绝人环.(寰)拙拙..
逼人(咄)张慌.失措(皇)性格粗旷.(犷)翻.
复无常(反)风雨如诲.(晦)行踪鬼.秘(诡)防.
碍交通(妨)既往不究.(咎)貌和.神离(合)破斧.沉舟(釜)模范事绩.(迹)合.盘托出(和)励.
行节约(厉)性格崛.强(倔)
箴.
口不言(缄)
原物必.
还(璧)天崩地折.
(坼)哀.
声叹气(唉)民生凋蔽.(敝)暗.然销魂(黯)披星带.月(戴)鞭苔.三百(笞)撤消.处分(销)赤博.上阵(膊)大有稗.益(裨)纵横俾.阖(捭)惮.
精竭虑(殚)一愁.莫展(筹)虎视耽耽..(眈)布.
署已定(部)万事享.通(亨)穿.流不息(川)言简意该.(赅)搬.
门弄斧(班)吊.
以轻心(掉)义不容词.(辞)轰.堂大笑(哄)扬常.而去(长)一股.作气(鼓)坠.落腐化(堕)欢渡.春节(度)富.
丽堂黄(皇)有持.无恐(恃)如法泡.制(炮)提纲契.领(挈)三翻.五次(番)手不失.卷(释)心恢.意懒(灰)磬.竹难书(罄)步入正规.(轨)披沙捡.金(拣)翻云复.雨(覆)到处传颂.(诵)迫不急.待(及)批.
漏百出(纰)浪废.金钱(费)金榜提.名(题)丰功伟迹.(绩)当人.不让(仁)随声附合.(和)前扑.后继(仆)入不付.出(敷)义愤填鹰.(膺)不记.其数(计)儒.子可教(孺)规规距距..(矩)星落.棋布(罗)佳.
宾满座(嘉)揠.
旗息鼓(偃)风声鹤泪.(唳)甘冒不讳.(韪)千钓.一发(钧)始终不逾.(渝)坚.
难困苦(艰)敷演.
塞责(衍)--
并行不背(悖)出类拔粹.
(萃)清彻.见底(澈)遮天避.日(蔽)以逸代.劳(待)趁.
心如意(称)肆无忌弹(惮)曲高合.寡(和)感人肺府.(腑)沾.污清白(玷)声音宏.亮(洪)卑恭.屈膝(躬)
横度.长江(渡)精神焕.散(涣)明知固.犯(故)一窃.不通(窍)挑拨事.非(是)倾.刻之间(顷)篷.
筚生辉(蓬)手.屈一指(首)卑躬曲.膝(屈)嗜好成僻.(癖)列出题.纲(提)稳操胜卷.(券)括.
不知耻(恬)骄.
揉造作(矫)风尘扑扑..(仆)挺.而走险(铤)耳嚅.目染(濡)滥芋.
充数(竽)2
史无前列.(例)火中取粟.
(栗)运筹帷握.
(幄)淹.
没无闻(湮)工程峻.工(竣)不卑不坑.(亢)大伤原.气(元)为.
命是从(惟)草管.人命(菅)直接.了当(截)不可思义.(议)渝.期作废(逾)一枕黄梁.(粱)廖廖..
无几(寥)自顾不遐.(暇)一.
口同声(异)接.
长补短(截)书写了.草(潦)口干舌躁.(燥)暇.
瑜互见(瑕)情不自尽.(禁)功亏一匮.(篑)一劳永易.(逸)世外桃园.(源)蜡.梅盛开(腊)事过景.迁(境)通霄.达旦(宵)苦心孤旨.(诣)竞竞..
业业(兢)流连往.返(忘)绿草如荫.(茵)举止端祥.(详)流.览一遍(浏)陈词烂.调(滥)修.养生息(休)敲榨.勒索(诈)无耻烂.言(谰)不径.而走(胫)动则.得咎(辄)遗.
笑大方(贻)纠.纠武夫(赳)高官厚碌.(禄)反应.情况(映)脱.
化变质(蜕)语无论.次(伦)可作篮.本(蓝)寒喧.客套(暄)改弦更章.(张)身体赢.弱(羸)前踞.后恭(倨)仗义直.言(执)化学反映.(应)龙盘虎据.(踞)风糜.一时(靡)良秀.不齐(莠)气喘嘘嘘..(吁)望风披糜.(靡)甜言密.语(蜜)殉.私舞弊(徇)举世振.惊(震)再接再励.(厉)修茸.一新(葺)莫中.一是(衷)忧.
柔寡断(优)免.强答应(勉)临摩.字帖(摹)记忆尤.新(犹)宣.宾守主(喧)含辛如.苦(茹)礼上.往来(尚)梳装.打扮(妆)出奇致.胜(制)感情融恰.(洽)洽.如其分(恰)怨天由.人(尤)沤.心沥血(呕)海市唇.楼(蜃)偃.
苗助长(揠)少.
纵即逝(稍)招摇装.
骗(撞)
巧.
装打扮(乔)名落深.
山(孙)妄.
费心机(枉)食不裹腹(果)
100组极易混淆的音近形近字
1.和蔼可亲暮霭沉沉2.独占鳌头桀骜不驯 3.倍道而行背道而驰4.作壁上观完璧归赵 5.脉搏微弱赤膊上阵6.沧海桑田白云苍狗 7.万古长青冬夏常青8.寥若晨星良辰美景 9.薪火相承相辅相成10.马到成功计日程功 11.一张一弛风驰电掣12.以逸待劳越俎代庖 13.层见叠出花样迭出14.连篇累牍买椟还珠 15.渡过难关暗度陈仓16.腐化堕落陨石坠落 17.要言不烦繁文缛节18.斐然成章蜚短流长 19.因噎废食煞费苦心20.鬼斧神工破釜沉舟 21.天翻地覆山穷水复22.事必躬亲洗耳恭听 23.粉身碎骨悬梁刺股24.马革裹尸食不果腹 25.引吭高歌不卑不亢26.合家欢乐和盘托出 27.涣然冰释焕然一新28.惊慌失措张皇失措
--
29.天网恢恢心灰意冷30.拾人牙慧平等互惠 31.亟待解决急需处理32.既往不咎继往开来 33.唇枪舌剑明枪暗箭34.名缰利锁李代桃僵 35.矫揉造作娇生惯养36.开源节流大江截流 37.触景生情事过境迁38.不胫而走大相径庭 39.鸠占鹊巢饮鸩止渴40.能源匮缺功亏一篑 41.烂尾工程滥竽充数42.书声琅琅朗朗上口 43.入情入理鞭辟入里44.再接再厉励精图治 45.身体力行厉行节约46.47.火中取栗沧海一粟48.49.黄粱美梦偷梁换柱50.51.戮力同心戳穿阴谋53.平心而论凭空捏造55.青山绿水山清水秀57.胜券在握开卷有益59.礼尚往来无上光荣61大事渲染大肆挥霍62.63.誓(势)不两立势在必行65.额手相庆疾首蹙额67.耸人听闻毛骨悚然69.走投无路出人头地71.枉费心机妄自尊大73.好高骛远趋之若鹜75.九霄云外通宵达旦77.形迹可疑行迹无定79.长吁短叹嘘寒问暖81.以身殉职徇情枉法83.和颜悦色察言观色85.贻害无穷遗臭万年87.微言大义不可思议89.心心相印相映成趣91.优柔寡断神情忧郁93.桃园结义世外桃源95.头昏脑涨通货膨胀97.直言不讳仗义执言99.乔装打扮梳妆打扮
三足鼎立妙语连珠凤毛麟角语无伦次出奇制胜能屈能伸欢呼雀跃风声鹤唳无事生非以身试法闪烁其词波浪滔天按图索骥文过饰非烟消云散水泄不通发人深省头晕目眩揠苗助长唇齿相依标新立异绿树成荫蜂拥而至临渊羡鱼沾亲带故震耳欲聋远见卓识座无虚席--
鼎力相助 珠联璧合 鳞次栉比 美轮美奂 出其不意 委曲求全声名鹊起 谈笑风生 惹是生非 拭目以待 众口铄金 惊涛骇浪 老马识途 闻过则喜 销声匿迹 一泻千里 如梦初醒 华丽炫目 偃旗息鼓 倚老卖老 立意新颖 绿草如茵 风起云涌 竭泽而渔 拈轻怕重 振聋发聩 真知灼见 坐收渔利
52.54.56.58.60.64.66.68.70.72.74.76.78.80.82.84.86.88.90.92.94.96.98.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