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时间:2019-05-12 01:2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篇:我国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集中展示,是民族精神和国民素质的全面体现。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人产生松懈麻痹思想,淡化国防意识。在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加大国防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大国防”观念,牢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不断增强关心国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全社会参与国防建设的良好氛围,为培育战斗精神提供有力的支撑。世界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对我国而言,安全和主权永远是第一位的,中国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周边环境最复杂的国家,也是面临的安全威胁多元化的国家。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形势任务发展,强化大国防观念与全民国防教育就尤其重要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民族冲突不断,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尚未形成之前,各种势力的斗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世界并不安宁。在新的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改革不断深入。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面临的国防压力也不断加大,部分西方大国不愿看到中国的强大,想方设法阻扰中国的前进。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学校,必然要为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人才的准备,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从小树立青少年报效祖国的意识,培养保卫祖国的强大后备军,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国防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国防意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前途,关系到青少年能否成为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合人。俗话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安全统一和稳定。无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被干涉、主权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割,还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在中学阶段适时进行国防教育,是党中央的一项英明决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必须在完成科学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隐伏危机的战略地缘环境迫切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来弥补。首先来看看我国的国防历史。大家都知道,古代有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但是到现代硕果仅存的国家也只有一个中国了。巴比伦是彻底地消亡了。埃及和印度虽然还作为国家存在着,但是,统治着它的民族早已经象走马灯一样换了又换。因为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只具备发展文明的必要条件,水源充足、植被茂盛、资源丰富,但是缺乏必要的地缘战略优势,优越的资源条件反而被其他民族垂涎三尺。唯独只有中国,在古代交通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东靠大海,西倚高原,南接从林,北临沙漠,在中华文明的萌芽时期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安全屏障,使中华文明在一个相对优越的环境里发展繁荣。从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两种不同文明的激烈碰撞,偶然有周围的匈奴、吐蕃、鲜卑族骚扰滋事,但都不足为大患。唐宋以后,文明相对成熟,实力相对强大。因此当中国强大的时候,就赶跑他们(驱逐匈奴,怛罗斯战役),在相对积弱的情况下,就用优势文化来同化他们。较好的地理位置,从客观上保证了文明的蓬勃持续发展(类比于近现代美国的对该国在两次大战成为第一强国的事例)。与欧洲无数城邦小国在匈奴西迁带来的一波又一波的种族迁徙和外族入侵中烟飞灰灭比起来,简直就象是世外桃源一样。

但是到了近代,对我们有利的战略环境就发生了变化。随着欧洲工业化的推进,蒸气机、火炮的发明,原来是我们的安全屏障的大海、长城,现在可以轻而易举地逾

越。而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及时地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及时扩充军事实力来弥补战略地缘缺陷,确保国防水平,因此(以前海上的小患也有,例如唐朝的白江口大战、明朝的倭寇)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百余年内,西方列强跨(海)洋而来,光从海上入侵中国就达470余次。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荒原、荒无人烟的兴安岭、雄伟的万里长城,再也挡不住俄罗斯人侵略的脚步。前前后后,中国一共签订了700多个不平等条约,赔款8.2亿两白银,还让俄罗斯抢去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本大规模入侵,小日本跟着西方列强进来抢劫,拿了我们的钱,发展了国力,造好了枪炮,回过头来再次发动侵略战争。全国人民发动起来,通过六年局部抗战、八年全民抗战,总算熬到了打赢,国家损失6000亿美元,伤亡了3500万人。

只有国防实力强了,确保周边环境安全了,国家才能兴盛(汉唐盛世,都有对外用兵,亡于内乱);国防实力弱了,周边安全环境就不安全,就会引狼入室,被外敌侵略,国家就容易灭亡。

接着看看我国现在的周边安全形势。中国目前的周边安全环境,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的全球战略所影响而导致的。在整个冷战时期,中国仅仅是美国的一般威胁对象。苏联解体后,美国逐步把对中国的威胁摆到了国家安全战略的首选对象。首先,美国认为,中国的崛起是21世纪“最具挑战性的重大事件”,“将对美构成日趋严峻的挑战”。其次,中国作为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国家,位于亚洲大陆的中心地带,扼守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前沿,地缘位置十分重要。远在北美的美国,只有控制了中国,才能更好地控制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美国过去对台湾的军事控制等,都是这一战略图谋的展现。只是由于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主要对象是苏联,使美国无暇全力东顾,影响了美国对中国实施战略包围的力度和进程。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军事上重点防范中国的战略日趋清晰,同时通过各种手段,加紧构筑围堵中国“战略包围圈”的进程。

当前中国的地缘政治格局,在历史传统的因素外,再加上美国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呈现了如下特点:

1、中国在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中国周边共有邻国20个,其中,我国陆地边界2.28万公里,接壤15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公里,隔海相望6国,涵盖了各种地理条件。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多年来,又是与别国领土争端最多的国家。尽管近年解决了部分争端,但是,仍存在着复杂的领土和领海纠纷。中国与俄日印3大战略主体共处,掣肘因素颇多。俄国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普京加强集权、重振军备,国力日渐发展,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国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中日摇摆、北方四岛的运筹)。日本重新武装步伐加快,1999年的“周边事态法”将中国大陆、南海和台湾等纳入防卫视野,2000年,决定组建对付“中国海军舰艇的活动”的“护岛部队”,2004年确认中国为“安全威胁”,实现了安全战略从“防御型”向“进攻型”的转变,最近在钓鱼岛、东海油气田、大陆架划分等方面与我纠葛不断,由于小泉任首相后第五次参拜神社,蓄意挑衅,中国外交部宣布推迟日本外交大臣23日访华的计划。印度于90年代初及时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在21世纪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目标,为此,实现了军事战略由80年代确立的“区域有限威慑”向“区域全面威慑”的转变。

2、新型核力量在我周边崛起,既对我构成威胁,又成为引发连锁反应或外来干涉的现实条件。印、巴两国相继拥有核武器后,2002年底,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退出《核不扩散条约》,重新启动宁边核设施,向核俱乐部迈出新的一步。从长远看,上述三国同为我近邻,尽管三国与我关系亲疏不同,但是,其共同之处是:它们拥有核武器都是对我国安全的直接威胁。从近期看,三国对我的安全意义异曲同工。首先,印巴拥有核武

器使之成为双方敢于冲突的后盾。双方的任何冲突既直接影响我国利益,又可能引入外来势力介入与干涉从而破坏我国西部脆弱的安全基础。其次,布什宣布朝为“邪恶轴心”后,朝鲜的危机感加重,朝鲜此时加速核武装进程将使半岛局势随时恶化,可能提前引入美国对朝鲜半岛的干涉。美朝较量直接关系到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美朝强硬政策的任何非理性发展都将使我直接面对美国的军事力量。

3、美国强行切入中亚使我国首次在陆地直接面对美军事力量,对我东西海陆威胁已成现实。登陆亚洲大陆一直是战后50年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朝战、越战曾延缓了美国强行“登陆”的企图,但是,“9·11”事件使美国借阿富汗战争,率领北约插入了欧亚大陆的心脏,占领了亚洲诸大国惟一的联络区,扼制住了亚洲最后的“能源希望之地”,掌握了控制周边国家经济发展节奏的主动权,从而实现了瞰制中俄印巴伊等亚洲大国的目的。美军占领阿富汗后,在我西部埋下贴身隐患,同时沿着中东经中亚、东南亚到东北亚的“不稳定弧形地带”,建立稳固的军事存在。使我在东西南三面受敌,我陆上防御首次直接面对美军事力量,美国对华已构成直接威胁。

4、固有的安全疾患隐性发展,亚太国家与美国联盟复苏,我国安全“东急西重”现象突出。我国固有的周边安全问题一直是“多项并举”。一是台独势力的恶性发展。美台军事关系的跃升助长了台独势力的发展,增加了祖国统一的变数。二是南沙及其海洋国土被蚕食。美国军政官员有关南沙群岛的表态、与有关国家频繁的海上军事演习直接威胁着我对南沙的主权诉求。三是国内搞独立的组织隐性发展,战略对手肢解中国的意图阴魂不散。桥本龙太郎公然要把中国分裂为七块,表示:“中国必将是一个分裂的国家……我热切期待着中国的崩溃。”美国一位著名学者写道:“中国在新疆的麻烦,对美国是一个诱惑……只有当新疆穆斯林分子走武装斗争道路时我们才能利用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现有的安全隐患将因美国的介入而恶化。首先是冷战后亚洲地区的“联盟战略”经过调整已再次复兴:美与东盟有关国家的军事联盟正在复苏;美日联盟向共同参战迈出新步伐。其次是美印、日印关系的发展从军事交往切入,这种权宜之计的合作对华只有负面影响。再者,美日在台湾问题上的默契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变数;美印在西藏问题上的合作也达到了默契的程度;日印合作在地缘和领土问题上构成了对我国最佳的斜线战略牵制。

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实现需要强大的国防实力作支撑。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都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周边国家的关注。西方有些政治家和战略家认为:“迅速崛起的大国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肇事者”。为什么,争夺资源、市场、财富。

有人认为,现在中国只要一门心思发展经济,一切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但历史的经验并不支持这种看法。中国是早期世界财富增长中心之一,中国的经济在1700年占世界GNP的23.1%,接近整个欧洲的水平,1820年中国GNP占世界的32.4%,大概是同期整个欧洲的1.2倍,但结果是20年后就被英国打败了。1890年中国GNP占世界的13.2%,是同期日本的5.3倍。但五年后即1895年中国又让日本打败了。历史上东西方贸易使通往欧洲的阿拉伯半岛的人坐拥财富。11世纪开始西方人发动了持续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军人先行,商人紧跟,结果是阿拉伯半岛的商路及其运转的财富便移到意大利人手里。意大利成了西方世界财富增长的中心。后来西班牙通过世界殖民掠夺而崛起,在掠夺中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1588年英国与西班牙海战,西班牙战败,此后世界的财富增长中心就移向英国。美国在抵抗英国殖民和封锁中崛起,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欧洲衰落中成为新的世界财富增长中心。

参与全球能源分配和保证能源通道畅通是国家崛起面临的迫切问题。中国是资源消耗大国,国内资源的大量消耗使中国对国际资源的依赖日益严重。据统计,到2010年,国内石油、天然气、富铁、富锰、铜等10种矿产已不能保证并需长期进口,铬、钴、铂、钾盐、金刚石等严重短缺。到2020年,对经济发展45种矿产资源中可保证经济发展需求的只有5种。中国更是能源消耗大国,2004年,中国能源消耗量占世界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的占5.7%。(美国25.7%,日本7.7%)。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能源消耗也直线飙升。1993年起,我国从一个石油净出口国转变为石油净进口国,从2000年开始,年均增长11.69%。2005年原油消费需求约为2.7亿吨,而国内产量仅为1.7亿吨,需要进口量达到1亿吨左右。

地球上能源的储蓄量是有限的。世界各国都把能源保障作为支撑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来考虑。就美国而言,正是由于其消耗量占世界年石油消耗总量1/4,才保证了美国各方面超强发展,维持这一消耗量,是维持自己的超强地位的基本保证。日本是个小国,以7.7%的消耗量已经居世界经济第二大强国,石油需求已经趋于饱和。而我国目前达到的“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石油消耗量就已经居世界第三,若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即使仅仅是中等水平、相对全面、相对平衡的小康,石油消耗量也将是惊人的,保守的石油需求量将达到5亿吨。由于国内资源不足以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国际资源分配,必将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发展形成挑战。仅此一点,牵制中国的发展速度,为中国的发展制造摩擦,将是美国长期坚持、不会动摇的战略。我国目前能源进口的主要来源是中东地区。去年我国原油年进口约为9000万吨,65%以上来自中东(非洲、中美洲、俄罗斯)。但是美国自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后,军事力量第一次对中东富油区实现了直接控制,可以随心所欲地影响我国的石油供应。同样的,中国军事力量对于运输这些石油必经的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鞭长莫及。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谁就把手放在了中国的战略石油通道上,谁就能随时威胁中国的能源安全。美国部署在阿拉伯海和波斯湾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印度游弋在马六甲海峡西口和印度洋上的特混舰队,日本蠢蠢欲动的海外派兵和大得离谱的“直升机驱逐舰”,以及出没在东南亚海域的现代化海盗,无不构成对中国石油供应的压力。来自非洲、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油气供应同样要依靠漫长的海上运输。而中国的海上力量却连南海尽头的曾母暗沙都很难连续巡逻。十年前美国海军在印度洋拦截中国商船的“银河号”事件,就使中国军方怒火万丈却毫无办法。十年后的今天,局势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过份薄弱的国防力量客观上已成为制约中国对外经济命脉、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

大国必然要有与之相应的安全边界和外延空间。美国的利益边界是非常大的,覆盖全世界,因为它的利益已遍布世界。我们的利益虽然也卷入世界,但是我们的利益边界基本上就没有出中国的主权边界,这是我们长期的本土防御的国防观念造成的。事实上,全球化应该也包含自卫手段的全球化,利益走向哪里,我们的自卫手段就应该走向哪里。我们国防不应仅注重边界安全,更要注重利益安全。(银河号、驻南大使馆)我们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不用武力来打开市场,掠夺资源;但是需要国防力量来保卫全球化范围内的国家利益。

保护海洋资源事关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利益。21世纪,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世界各国继续发展的主要支撑点。沿海国家维护海域主权将是国家之间发生冲突的导火线。我国已经把发展节约型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应对能源危机的重大国策之一,加快了能源革命的步伐,以缓解对世界能源需求的压力。但继续保持对世界能源一定的需求量和保护、开发海洋经济专属区,仍将是实现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基础性战略环节。即使依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划定,我国可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可管辖海域面积与大陆面积之比也仅为0.3,是世界沿海国家平均0.94的1/3。(与我国海洋接壤的国家,日本超过11,菲律宾6.31,朝韩2.17,越南2.19。)我国人均海洋面积仅0.0029平方公里,是世界沿海国家人均海洋面积0.026平方公里的1/10。由于我国是人

均拥有的资源低于世界平均值的国家,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确保我国保持增长速度的关键,也是降低资源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必需。因此,捍卫我国领海及海洋资源权,极具战略意义。

日本也是低资源的国家。目前的资源消耗对外依存度高达90%。使日本经济随时处于高危状态,使日本对海洋资源极度重视。1996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关于排他性经济水域及大陆架的法律》,主张“其超过部分以中间线为准”的“等距离中间线”原则。不仅将钓鱼岛完全划在了日本国主权范围,而且向中国领海方向推进了数十海里,为日本今后以捍卫领海为名发动战争提供法律支撑。中日两国海面距离最近处不及360海里。按各自200海里作为本国管辖的经济专属区,也有40海里的争议海域。中方依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大陆架理论来划定,与日方提出的“等距离中间线”原则存在重大分歧。这将成为海域管辖权纷争的焦点。东海油田的发现、发掘,使日本的海洋扩张行动进一步升级。日本认为,我国东海蕴藏有60至70亿吨的石油和天然气,相当于黑海油田的储存量,是第二个中东。如此诱人的宝藏,日本岂会轻易放手。日方早已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钓鱼岛争端、东海石油开采争端、日台海域争端,仅仅是开始。日本国内右翼分子的战争嚎叫早已甚嚣尘上,扩张野心昭然若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千年来被反复证明、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保持足够的忧患意识,看到面临的种种威胁,才可能有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决心。总之,在新世纪初叶,可以预见,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对大国防观念与全民国防教育,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们的国家就一定能从容应付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从而确保在未来的军事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把我国发展成经济、国防实力雄厚,能够对世界事务拥有决定性发言权,具有抑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全球性强国。

第二篇: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国防动员建设作为国家军事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发展休戚相关,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同步推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其中,理所当然地包括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同步推进的内涵。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单有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没有国防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经济的发展将会是脆弱的,很难经得起风险的考验。江泽民主席明确指出:“必须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使国防建设在国家财力增加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的方针,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相互促进、同步提高。国防动员建设是联结平时与战时的纽带,是贯通经济与国防的桥梁,具有国防、经济、社会多重效益。在强调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的当今时代,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把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作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综合效益、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发展经济的任务十分繁重,国防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但是,天下并不太平、国家安全和统一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的新形势,对加强国防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我们现实而且必须的选择。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当今世界,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影响国际安全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我国周边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速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国防动员建设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方面。把国防动员建设搞好了,有利于提高平战转换速度,促进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转化,增强国家的整体威慑和实战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能不能把国防动员建设搞扎实,直接影响到国防实力能否增强,关系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现。按照协调发展的要求对国防动员建设实施统筹兼顾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动员建设,必须实施统筹兼顾,自觉地将国防动员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把发挥地方经济科技优势作为提高国防动员建设质量和效益的基本途径,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向更高的水平发展。要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国防意识。能否对国防动员建设实施统筹兼顾,关键取决于人民群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国防动员建设的认识水平。提高认识,重在教育。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国防动员建设的良好氛围。各级领导干部在国防动员建设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应突出抓好对他们的国防教育。通过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增加国防建设教学内容,定期举行国防教育讲座,召开国防动员委员会会议,履行国防动员职责述职,参加国防动员演练等多种形式,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抓国防动员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将国防动员建设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把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国防动员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国防动员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强化政府的职能作用。要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搞好对国防动员建设的总体谋划,完善地方性动员法规建设,健全国防动员办事机构,调整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要将国防动员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重点建设项目予以重点投入,推动国防动员建设不断发展。要把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通盘考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的财力将主要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可能在国防动员建设上投入很多。因此,必须将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发展路子。各级党委、政府应当根据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切实把国防动员建设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盘考虑“战场”与 “市场”的双重需要,努力在“结合”、“纳入”上做文章,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益,使国防动员建设与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统筹兼顾,实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同步提高。充分发挥国防动员系统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强大作用 国防动员系统具有组织严密、应急动员速度快、突击力强等优势,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强大的作用,为民造福、为国兴利,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要发挥国防动员系统在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根据地方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积极动员和组织国防动员系统,参加和支援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大型项目开发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主动承担突击性、艰巨性的建设任务,切实发挥生力军的作用。要积极发挥军民兼用设施的民用效能,在不影响战备、训练的前提下,对军用机场、铁路专线、后方仓库、人防工程等设施实行军民合用,让这些设施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组织国防动员系统广泛开展扶贫帮困等活动,带动和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改善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要发挥国防动员系统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击队作用。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组织严密、分布广泛、社情熟悉的优势,牢牢掌握边防斗争、反恐维稳的主动权,维护边疆安全和民族团结;积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配合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对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进行严厉打击,维护社会的稳定。要发挥国防动员系统战时应战、平时应急的作用,针对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不同特点,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周密做好准备,积极开展演练,一旦有事能够迅速拉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损失。要发挥国防动员系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先锋队作用。国防动员系统是弘扬优秀思想道德、传播科技文化知识、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的一支重要力量。要通过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带头移风易俗,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和良好形象,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加强国防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要组织国防动员系统在国防教育活动中发挥骨干和模范作用,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营造热爱祖国、建设国家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三篇:如何加强我国国防建设

如何加强我国国防建设

自中国建国以来,我国多位领导人不断加强贯彻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国家自卫防御作战使得防卫作战能力大幅跃升,制定健全的国家体制编制并不断调整优化,先进的武器装备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加强军事外交并取得丰硕成果,体现了国家政治外交大局,推动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促使国防动员建设全面推进,国防动员能力显著增强,国防动员体系在平时服务、急时应急中发挥了特殊的优势和作用。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90后的大学生,保卫国家为国家国防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是我们的责任。

1、科技方面中的生物技术对于国防影响的重要度日益增加,技术发展的快速性使得加强技术预见研究成为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生物技术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度,对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国家应该顺应历史性潮流,全面走信息化道路坚定信念,投入信息领域,建造出信息化国防体系。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创造出属于我国自己的先进武器,全方位的投入我国国防事业中。充分利用中国以及外国的最新的电子信息科技,把国防信息系统化,在我国的大片领土上布局一个以南北东西相均衡的一个国防抵御系统。

3、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沉寂亿万年的太空将逐渐硝烟弥漫。各科技发达国家为争夺制天权,将新研制的各型太空武器纷纷亮相。中国要加强国防建设必然得在这些领域取得独立权,必须得有自己的太空竞争实力,人类的发展必然向着太空,未来的战争必定将漫延到太空。加强太空领域的投入,发展太空武器,有利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和平。

4、未来互联网的安全与国家信息的保密是关系到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要实现互联网的国家安全,重示发展计算机人才。

5、国家的未来是我们年轻一辈的,我们是未来国防力量的重要后盾。加强国防教育的投入,面向全民化,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认识到国防对于自己以及国家的重要性,认识到国防是每个人的事,学习国防知识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6、在中小学开设国防教育课,有利于从小提高他们的国防意识,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爱国精神。国防教育是国家国防建设的重要前提,加强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完善国防教育系统,为中国的国防建设提供力量的保证。

7、加强官兵军事理论的培养,适应未来的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整合民间力量,让国民适应未来的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委托民间高校,培养中国军队需要的各种高科技人才,从民间直招高技术、高理论人才入伍;移军于民,军民一体!

我们是未来美好生活的生力军,也是生活的建造者,国家的安危时刻肩负在我们的身上,加强国家国防建设,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作为90后的我们,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别人都说90后是颓废的一个年代,但我认为我们会是中国龙腾飞的年代。

第四篇:关于加强我国国防建设(xiexiebang推荐)

关于如何加强我国国防建设

国防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台湾地区的台独势力及其活动,国家的领土、领海及海洋权益不断被侵蚀,面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在军事上对中国的围堵,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传大复兴,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对维护中国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中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面对内忧外患,中国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中国相对于欧美国家以及日本,中国国防力量依然落后,而中国威胁论对制约着中国国防建设。对于中国的现实国情,中国没有必要过于关注别国言论,威胁论是它国面对大国崛起由不习惯到习惯,有反对遏制到逐步接受的过程。中国就是在威胁论中发展起来的,现在西方国家逐渐接受中国的崛起,威胁论反而下降。只要我们国防力量保持在积极所规定的合理水平,我们就应该大胆投入,不必顾虑中国威胁论。中国通过积极军事外交,宣传我国和平崛起国策,并且在国际社会担负起负责任大国,国际社会会把中国军力发展视为正常的。

在科技强军上,向跨越式发展道路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宏集型向科技宏集型的较变,以信息化作为军事建设的发展方向,建立一支远洋海军,应考虑建造航母舰队,以捍卫中国海洋,国土和重要海上通道安全。建立一支反应速度快,机动能力强信息化高的陆军部队,以及战略空军部队。全军提高军事感慑和作战能力。

军事领域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也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信息化时代对军事人员的要求也是全面的,除了政治素质上,最重要的是科技素养,军事院校要从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开始,加大培训力度和培养步伐。同时建立一种能留住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这样才能培养大批军事人才,提高国家军事力量。

国防和军队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任务。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胡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科学筹划、全面推进军队各项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第五篇:加强军事国防建设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隐伏危机的战略地缘环境迫切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来弥补。

(一)、国防历史的回顾

大家都知道,古代有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但是到现代硕果仅存的国家也只有一个中国了。巴比伦是彻底地消亡了。埃及和印度虽然还作为国家存在着,但是,统治着它的民族早已经象走马灯一样换了又换。因为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只具备发展文明的必要条件,水源充足、植被茂盛、资源丰富,但是缺乏必要的地缘战略优势,优越的资源条件反而被其他民族垂涎三尺。唯独只有中国,在古代交通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东靠大海,西倚高原,南接从林,北临沙漠,在中华文明的萌芽时期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安全屏障,使中华文明在一个相对优越的环境里发展繁荣。从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两种不同文明的激烈碰撞,偶然有周围的匈奴、吐蕃、鲜卑族骚扰滋事,但都不足为大患。唐宋以后,文明相对成熟,实力相对强大。因此当中国强大的时候,就赶跑他们(驱逐匈奴,怛罗斯战役),在相对积弱的情况下,就用优势文化来同化他们。较好的地理位置,从客观上保证了文明的蓬勃持续发展(类比于近现代美国的对该国在两次大战成为第一强国的事例)。与欧洲无数城邦小国在匈奴西迁带来的一波又一波的种族迁徙和外族入侵中烟飞灰灭比起来,简直就象是世外桃源一样。

但是到了近代,对我们有利的战略环境就发生了变化。随着欧洲工业化的推进,蒸气机、火炮的发明,原来是我们的安全屏障的大海、长城,现在可以轻而易举地逾越。而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及时地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及时扩充军事实力来弥补战略地缘缺陷,确保国防水平,因此(以前海上的小患也有,例如唐朝的白江口大战、明朝的倭寇)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百余年内,西方列强跨(海)洋而来,光从海上入侵中国就达470余次。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荒原、荒无人烟的兴安岭、雄伟的万里长城,再也挡不住俄罗斯人侵略的脚步(莫斯科公国-彼德大帝-苏联2平方公里/天)。虽然青藏高原不适合英国人居住,也叫他们折腾出一个麦克马洪线出来。前前后后,中国一共签订了700多个不平等条约,赔款8.2亿两白银,还让俄罗斯抢去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李鸿章诗: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再后来日本大规模入侵,小日本跟着西方列强进来抢劫,拿了我们的钱,发展了国力,造好了枪炮,回过头来再次发动侵略战争。全国人民发动起来,通过六年局部抗战、八年全民抗战,总算熬到了打赢,国家损失6000亿美元,伤亡了3500万人。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主席就高瞻远瞩,左右开弓。往东打了朝鲜战争,志愿军毙消灭了联合国军71万人,把美国佬从鸭绿江打回了三八线。真正打出了国威军威。往西收拾了印度,把他们打退到了传统习惯线。接下来中国援越抗美,美国又只好打了第二次没有取得胜利的战争。开发建设大三线,当掉裤子发展两弹一星,通过加强军事实力,在相对更加恶劣的周边安全环境中,开拓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至少这五十多年里我们没有再打过大仗,现在才可以一门心思发展经济。

只有国防实力强了,确保周边环境安全了,国家才能兴盛(汉唐盛世,都有对外用兵,亡于内乱);国防实力弱了,周边安全环境就不安全,就会引狼入室,被外敌侵略,国家就容易灭亡(宋代积弱,杯酒释兵权;明代猜忌,自毁长城,亡于外族)。

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6

(二)、现在的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目前的周边安全环境,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的全球战略所影响而导致的。在整个冷战时期,中国仅仅是美国的一般威胁对象。苏联解体后,美国逐步把对中国的威胁摆到了国家安全战略的首选对象。首先,美国认为,中国的崛起是21世纪“最具挑战性的重大事件”,“将对美构成日趋严峻的挑战”。其次,中国作为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国家,位于亚洲大陆的中心地带,扼守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前沿,地缘位置十分重要。远在北美的美国,只有控制了中国,才能更好地控制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因此,美国国防部的《四年防务战略审查报告》实质上已经把军事威胁的主要矛头指向了中国。建立一个围堵中国的“全月形战略包围圈”,一直是美国对华政策追求的目标。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美国过去对台湾的军事控制等,都是这一战略图谋的展现。只是由于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主要对象是苏联,使美国无暇全力东顾,影响了美国对中国实施战略包围的力度和进程。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军事上重点防范中国的战略日趋清晰,同时通过各种手段,加紧构筑围堵中国“战略包围圈”的进程。

当前中国的地缘政治格局,在历史传统的因素外,再加上美国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呈现了如下特点:

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61、中国在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中国周边共有邻国20个,其中,我国陆地边界2.28万公里,接壤15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公里,隔海相望6国,涵盖了各种地理条件。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多年来,又是与别国领土争端最多的国家。尽管近年解决了部分争端,但是,仍存在着复杂的领土和领海纠纷(清朝以前中国人的国土观.士人.义.舍生取义.“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尽又何妨”.国家安全观和国土观的分割;西方人的国土观.商人.利.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安全观和国土观的统一。有实力的时候不划界,任人宰割的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历史包袱留到了现在)。中国与俄日印3大战略主体共处,掣肘因素颇多。俄国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普京加强集权、重振军备,国力日渐发展,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国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中日摇摆、北方四岛的运筹)。日本重新武装步伐加快,1999年的“周边事态法”将中国大陆、南海和台湾等纳入防卫视野,2000年,决定组建对付“中国海军舰艇的活动”的“护岛部队”,2004年确认中国为“安全威胁”,实现了安全战略从“防御型”向“进攻型”的转变,最近在钓鱼岛、东海油气田、大陆架划分等方面与我纠葛不断,由于小泉任首相后第五次参拜神社,蓄意挑衅,中国外交部宣布推迟日本外交大臣23日访华的计划。印度于90年代初及时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在21世纪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目标,为此,实现了军事战略由80年代确立的“区域有限威慑”向“区域全面威慑”的转变。

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72、新型核力量在我周边崛起,既对我构成威胁,又成为引发连锁反应或外来干涉的现实条件。印、巴两国相继拥有核武器后,2002年底,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退出《核不扩散条约》,重新启动宁边核设施,向核俱乐部迈出新的一步。从长远看,上述三国同为我近邻,尽管三国与我关系亲疏不同,但是,其共同之处是:它们拥有核武器都是对我国安全的直接威胁。从近期看,三国对我的安全意义异曲同工。首先,印巴拥有核武器使之成为双方敢于冲突的后盾。双方的任何冲突既直接影响我国利益,又可能引入外来势力介入与干涉从而破坏我国西部脆弱的安全基础。其次,布什宣布朝为“邪恶轴心”后,朝鲜的危机感加重,朝鲜

此时加速核武装进程将使半岛局势随时恶化,可能提前引入美国对朝鲜半岛的干涉。美朝较量直接关系到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美朝强硬政策的任何非理性发展都将使我直接面对美国的军事力量。

3、美国强行切入中亚使我国首次在陆地直接面对美军事力量,对我东西海陆威胁已成现实。登陆亚洲大陆一直是战后50年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朝战、越战曾延缓了美国强行“登陆”的企图,但是,“9·11”事件使美国借阿富汗战争,率领北约插入了欧亚大陆的心脏,占领了亚洲诸大国惟一的联络区,扼制住了亚洲最后的“能源希望之地”,掌握了控制周边国家经济发展节奏的主动权,从而实现了瞰制中俄印巴伊等亚洲大国的目的。美军占领阿富汗后,在我西部埋下贴身隐患,同时沿着中东经中亚、东南亚到东北亚的“不稳定弧形地带”,建立稳固的军事存在。使我在东西南三面受敌,我陆上防御首次直接面对美军事力量,美国对华已构成直接威胁。

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74、固有的安全疾患隐性发展,亚太国家与美国联盟复苏,我国安全“东急西重”现象突出。我国固有的周边安全问题一直是“多项并举”。一是台独势力的恶性发展。美台军事关系的跃升助长了台独势力的发展,增加了祖国统一的变数。二是南沙及其海洋国土被蚕食。美国军政官员有关南沙群岛的表态、与有关国家频繁的海上军事演习直接威胁着我对南沙的主权诉求。三是国内搞独立的组织隐性发展,战略对手肢解中国的意图阴魂不散。桥本龙太郎公然要把中国分裂为七块,表示:“中国必将是一个分裂的国家……我热切期待着中国的崩溃。”美国一位著名学者写道:“中国在新疆的麻烦,对美国是一个诱惑……只有当新疆穆斯林分子走武装斗争道路时我们才能利用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现有的安全隐患将因美国的介入而恶化。首先是冷战后亚洲地区的“联盟战略”经过调整已再次复兴:美与东盟有关国家的军事联盟正在复苏;美日联盟向共同参战迈出新步伐。其次是美印、日印关系的发展从军事交往切入,这种权宜之计的合作对华只有负面影响。再者,美日在台湾问题上的默契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变数;美印在西藏问题上的合作也达到了默契的程度;日印合作在地缘和领土问题上构成了对我国最佳的斜线战略牵制(首尾难顾),日首相森喜朗2000年8月访印时明确表示了联印制华的企图:“关于日印关系,只要看一眼地图就可一目了然,这在战略上是非常重要的。”对称夹击中国的战略构想对日印显然已了然于胸。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8

二、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实现需要强大的国防实力作支撑。

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都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周边国家的关注。西方有些政治家和战略家认为:“迅速崛起的大国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肇事者”。为什么,争夺资源、市场、财富。

有人认为,现在中国只要一门心思发展经济,一切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但历史的经验并不支持这种看法。中国是早期世界财富增长中心之一,中国的经济在1700年占世界GNP的23.1%,接近整个欧洲的水平,1820年中国GNP占世界的32.4%,大概是同期整个欧洲的1.2倍,但结果是20年后就被英国打败了。1890年中国GNP占世界的13.2%,是同期日本的5.3倍。但五年后即1895年中国又让日本打败了。历史上东西方贸易使通往欧洲的阿拉伯半岛的人坐拥财富。11世纪开始西方人发动了持续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军人先行,商人紧跟,结果是阿拉伯半岛的商路及其运转的财富便移到意大利人手里。意大利成了西方世界财

富增长的中心。后来西班牙通过世界殖民掠夺而崛起,在掠夺中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1588年英国与西班牙海战,西班牙战败,此后世界的财富增长中心就移向英国。美国在抵抗英国殖民和封锁中崛起,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欧洲衰落中成为新的世界财富增长中心。(真正世界性的财富转移或国家经济安全利益的维护,本质上不是靠贸易谈判,而是靠暴力来实现的。在发展内向型经济时可以独立地创造财富,但是发展外向型经济时肯定做不到。)

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8

一)、参与全球能源分配和保证能源通道畅通是国家崛起面临的迫切问题。中国是资源消耗大国,国内资源的大量消耗使中国对国际资源的依赖日益严重。据统计,到2010年,国内石油、天然气、富铁、富锰、铜等10种矿产已不能保证并需长期进口,铬、钴、铂、钾盐、金刚石等严重短缺。到2020年,对经济发展45种矿产资源中可保证经济发展需求的只有5种。中国更是能源消耗大国,2004年,中国能源消耗量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占5.7%。(美国25.7%,日本7.7%)。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能源消耗也直线飙升。1993年起,我国从一个石油净出口国转变为石油净进口国,从2000年开始,年均增长11.69%。2005年原油消费需求约为2.7亿吨,而国内产量仅为1.7亿吨,需要进口量达到1亿吨左右。

地球上能源的储蓄量是有限的。世界各国都把能源保障作为支撑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来考虑。就美国而言,正是由于其消耗量占世界年石油消耗总量1/4,才保证了美国各方面超强发展,维持这一消耗量,是维持自己的超强地位的基本保证。日本是个小国,以7.7%的消耗量已经居世界经济第二大强国,石油需求已经趋于饱和。而我国目前达到的“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石油消耗量就已经居世界第三,若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即使仅仅是中等水平、相对全面、相对平衡的小康,石油消耗量也将是惊人的,保守的石油需求量将达到5亿吨。由于国内资源不足以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国际资源分配,必将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发展形成挑战。仅此一点,牵制中国的发展速度,为中国的发展制造摩擦,将是美国长期坚持、不会动摇的战略。

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8

我国目前能源进口的主要来源是中东地区。去年我国原油年进口约为9000万吨,65%以上来自中东(非洲、中美洲、俄罗斯)。但是美国自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后,军事力量第一次对中东富油区实现了直接控制,可以随心所欲地影响我国的石油供应。同样的,中国军事力量对于运输这些石油必经的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鞭长莫及。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谁就把手放在了中国的战略石油通道上,谁就能随时威胁中国的能源安全。美国部署在阿拉伯海和波斯湾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印度游弋在马六甲海峡西口和印度洋上的特混舰队,日本蠢蠢欲动的海外派兵和大得离谱的“直升机驱逐舰”,以及出没在东南亚海域的现代化海盗,无不构成对中国石油供应的压力。来自非洲、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油气供应同样要依靠漫长的海上运输。而中国的海上力量却连南海尽头的曾母暗沙都很难连续巡逻。十年前美国海军在印度洋拦截中国商船的“银河号”事件,就使中国军方怒火万丈却毫无办法。十年后的今天,局势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过份薄弱的国防力量客观上已成为制约中国对外经济命脉、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9

在这种形势下,就近从中亚和俄罗斯取得石油供应成为很自然的选择。但是,中俄安大输油管线和两大石油公司联合收购北里海油田却都是一波三折,磕磕碰碰。进军里海由于国际大股东行使优先认购权而受挫,已经签署总协定的中俄原油管道由于日本的插手阻挠而摇摆不定。“走出去”的石油战略显得异常艰辛,以至被称之为“一次沉重的起飞”。什么原因?能源是稀缺的,竞争是世界范围的。20世纪大国的外交策略的核心就是围绕着能源。回顾一下20世纪的美国外交策略,20世纪美国外交策略是19世纪英国外交策略的继承和发展,其要点是:距中东及中亚石油国四周及石油运输线两侧的国家越小越好,因为这便于他们控制;离此之外的国家越大越好,因为这可使他们在巨石般相互磨擦挤压掣肘中无力他顾。90年代,英美等西方国家又通过促成苏联解体的方法,把它们的宿敌俄国版图远远地推向北方,在俄国和中东石油国间,出现了一片细碎的中小国家。目前,在中东和中亚周围除中国外,已没了有实力的大国。分离中国西部,特别是中国西藏地区,将很可能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些国家的下一个目标所在。在把俄国推向北方之后,再在中国和中亚中东石油国之间设置一道象西藏和新疆这样的政治屏障,这在西方一些政治家看来,符合他们永久控制中东中亚石油的战略利益。所谓“西方七国集团”实质上是世界石油资源垄断地位共享集团。他们的投资利益可以不同,但在石油垄断利益上,他们是一致对外、毫不含糊的。这就是西方大国在对待**分裂主义活动一致持倾向态度的原因。

大国必然要有与之相应的安全边界和外延空间。美国的利益边界是非常大的,覆盖全世界,因为它的利益已遍布世界。我们的利益虽然也卷入世界,但是我们的利益边界基本上就没有出中国的主权边界,这是我们长期的本土防御的国防观念造成的。事实上,全球化应该也包含自卫手段的全球化,利益走向哪里,我们的自卫手段就应该走向哪里。我们国防不应仅注重边界安全,更要注重利益安全。(银河号、驻南大使馆)我们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不用武力来打开市场,掠夺资源;但是需要国防力量来保卫全球化范围内的国家利益。

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9

二)、保护海洋资源事关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利益

21世纪,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世界各国继续发展的主要支撑点。沿海国家维护海域主权将是国家之间发生冲突的导火线。我国已经把发展节约型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应对能源危机的重大国策之一,加快了能源革命的步伐,以缓解对世界能源需求的压力。但继续保持对世界能源一定的需求量和保护、开发海洋经济专属区,仍将是实现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基础性战略环节。

即使依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划定,我国可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可管辖海域面积与大陆面积之比也仅为0.3,是世界沿海国家平均0.94的1/3。(与我国海洋接壤的国家,日本超过11,菲律宾6.31,朝韩2.17,越南2.19。)我国人均海洋面积仅0.0029平方公里,是世界沿海国家人均海洋面积0.026平方公里的1/10。由于我国是人均拥有的资源低于世界平均值的国家,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确保我国保持增长速度的关键,也是降低资源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必需。因此,捍卫我国领海及海洋资源权,极具战略意义。日本也是低资源的国家。目前的资源消耗对外依存度高达90%。使日本经济随时处于高危状态,使日本对海洋资源极度重视。1996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关于排他性经济水域及大陆架的法律》,主张“其超过部分以中间线为准”的“等距离中间线”原则。不仅将钓鱼岛完全划在了日本国主权范围,而且向中国领海方向推进了数十海里,为日本今后以捍卫领海为名发动战争提供法律支撑。

中日两国海面距离最近处不及360海里。按各自200海里作为本国管辖的经济专属区,也有40海里的争议海域。中方依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大陆架理论来划定,与日方提出的“等距离中间线”原则存在重大分歧。这将成为海域管辖权纷争的焦点。东海油田的发现、发掘,使日本的海洋扩张行动进一步升级。日本认为,我国东海蕴藏有60至70亿吨的石油和天然气,相当于黑海油田的储存量,是第二个中东。如此诱人的宝藏,日本岂会轻易放手。日方早已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钓鱼岛争端、东海石油开采争端、日台海域争端,仅仅是开始。日本国内右翼分子的战争嚎叫早已甚嚣尘上,扩张野心昭然若揭。

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9

目前日军编制定员虽然不到30万余人,但是部队员额中的士官比例占70%,这样的配额在战时可扩充达到300万,表明日本时刻准备作战。2004年12月,日本刚拟定的《日本防务大纲》明确把中国列为“敌国”。而之前一个月(11月10日至19日)美日两国动员了超过11300名日本海上自卫队官兵和4400名美国海军官兵,35艘水面战舰、战略核潜艇和约260架包括航母舰载机在内的作战飞机,6颗绝密军事间谍通讯卫星,模拟日本海爆发的战争举行超大规模的联合军演。再结合近来日本首相参拜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逐渐合法化、日本派兵伊拉克、军国主义思潮汹涌澎湃等新情况,日本已经在背弃“和平宪法”的路上走得太远,足以引起我国高度警惕。

在南海海域,目前已探明石油储量235亿吨,天然气8.3万亿立方米,磷矿储量25万吨以上。除中国控制6个礁和台湾驻守最大的太平岛外,共有四十多个岛屿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非法侵占,并且还与跨国公司合作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目前已经划出200多个区块进行招标,钻探油井650多个,南海争端逐渐变得国际化、复杂化。据统计,中国3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中,有一半以上面临“主权归属争议”。(根据海洋法,一个岛屿周围的主权水域可延伸到1500平方公里,并可以附带控制43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日本不惜血本,在其国家东南方向、距离其国土几千公里外的0.4平方公里的无人居住“冲之岛”进行所谓“主权宣示”,意在圈占大面积海洋国土。2005年5月,日本右翼分子代表石原慎太郎还登临该岛。)

下载我国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防建设

    大学生如何投身建设国防教育 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功能材料151 马辉 2015155116 国防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利益不受外来侵犯而采取的一切措施的综合,而国防意......

    国防建设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我认为,国家不可一日无防,国防不可不强,为了确保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也是为了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大力加强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显得尤......

    我国的国防建设与军队改革[合集五篇]

    我国的国防建设与军队改革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的强军路。 兵者,国之大事。强国必强军,强军必改革。中国梦包含......

    国防建设—讲稿[范文]

    国防建设和动员 教学目的:了解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历史、主要内容和中国武装力量,掌握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明确国防动员内容和意义,增强建设国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国防建设复习题

    国防建设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四选一) 1.国防建设是国家为保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在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所进行的国家防务建设。 2.国防关......

    国防建设征文

    国防建设,人人有责 纵观中国的几千年历史,凡是国防稳固的时期,国家就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凡是国防松懈的时候,外敌就会乘机入侵,民不聊生。清朝末年,由于统治者昏庸无能,中国饱尝......

    从当今的国际国内环境看我国的国防建设

    从当今的国际国内环境看我国的国防建设 装备081张大亨010828133 [内容摘要] 国家不可无防,国防不可不强,为了确保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也是为了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

    结合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浅谈加强我国国防建设的意义及措施

    军事理论课课程论文 姓名:曹晨 题目:结合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浅谈加强我国国防建军事理论课论文 设的意义及措施 课 程 名 称军事理论教程 考 查 学 期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