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人力资源的作用和地位

时间:2019-05-12 11:4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企业人力资源的作用和地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企业人力资源的作用和地位》。

第一篇:论企业人力资源的作用和地位

论企业人力资源的作用和地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干部管理制度和体制的改革不断推进,干部交流现象日益增多。其中,特别是企业高层干部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出任领导,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如:中海油原董事长卫留成出任海南省省长、省委书记,对海南的社会稳定、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不仅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不例外。报载著名民企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即将出任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据报道中央组织部已完成对梁任职的考察工作„„企业高层干部经受过艰难曲折的市场经济改革的洗礼,经历过多次国际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考验,他们竞争意识强烈,对经济发展的动向十分敏感,具有很强的抗击市场风暴的意志、经验和高超的调控经济、社会局势的才干和能力,他们的进入给我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队伍带来了新鲜血液和新的气象,已经成为一道新的亮丽风景线。

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子,这种新的社会现象很值得我们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同时,我们也应当学习和掌握经济学领域的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有鉴于此,本文拟以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理论为题,初步论述其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意义和作用,希望能够作为研究干部交流、增进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一个参照点,并获得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结论来。

一、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

作为一种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生事物,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相比,是一对非常容易混淆、但有原则不同的概念。一般而言,人力资源通常是指企业员工整体的劳动素质、生产技能和知识水平等,其获取和培养手段是不断招募优秀员工,并对现有员工职业技能的教育、养成和培训。而人力资本则是指劳动者投入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理念及行为和管理方法的总称。具体而言,它主要指包括企业中的两类人员:一类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另一类是指拥有企业家素质和能力的经营者。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本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重要,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成熟的当代,每个企业的经营者都必须拥有一定的营销和管理知识与经验,但无数事实表明,只有那些视野广阔、目光锐利、分析判断迅速而准确的经营者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这种高素质的经营者才是真正的企业家。而企业家对企业及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企业甚至某些地区的发展,最初常常是依靠一两个人的带领和推动,对这种现象,人们通常冠之以“能人经济”。这种现象在国内外都是屡见不鲜的。与此相类似,每个企业也都拥有一定的工程技术人员,但只有那些具备深厚科技素养,拥有出色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善于抓住先机的科技人员,才能不断开发和创造出科技含量高、性价比优良、适应市场差异化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并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人员,才是人力资本的载体和代表。如果在同一区域、同一行业,有规模相当的两个企业,派两个素质能力相差很大的人做厂长(经理),或者拥有不同创新能力的技术人员去工作,那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肯定是不一样的,其经济收益也肯定不一样。那么,对于这些“多出来的收益”,我们既无法归因于资本,也无法简单地归之为劳动,而只能归功于企业家和科技人才的个人才能和贡献,这正是我们将其称为人力资本的原因。

二、人力资本与企业产权制度的构造

迄今仍然广泛存在的传统企业形式中,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其他形式的企业,其产权都是以企业成立时法定货币资产的出资额为标志和起点(即出资方依照各自出资额的多少拥有各自不同的企业产权)。经理人员、科技人员只是资方的雇佣劳动者。劳动者按照工作量取得相应报酬,仅此而已。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经理人员、科技人员是所谓“工薪阶层”,与企业的产权结构毫无关系,更谈不上企业的收益权和处分权。在这种产权

构造中,货币资本占有主动的、支配性的地位,而劳动者只能处于一种被动的、受支配的地位,这种制度和体制曾被认为是天经地义、不可改变的。但是,随着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当人力资本这一崭新概念出现并当其作用日益凸显以后,制度和体质都开始了一种悄无声息但又意义重大的变化。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许多先进企业中,货币资本已经不再是决定一切的“君王”,人力资本也开始问鼎产权结构的改革,并开始拥有企业的一部分产权。不仅如此,二者的相互关系正在发生某种逆转或角色转换,货币资本正在逐渐变为被动资本,而人力资本则逐渐变成了主动资本,企业的产权构造及相应的制度安排都在发生历史性的变革。

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人力资本推动企业产权结构变革的进程则要缓慢得多。对技术入股,只是刚刚开始尝试,由于存在着许多苛刻的钳制性限制条件,造成其发展步履艰难,而企业家以其经营才能和业绩折价入股迄今尚未起步,这种现象是传统观念带来的偏见所造成的。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是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时代形成和发展的。这种理论向来重视具体劳动,轻视抽象劳动;重视体力劳动,轻视脑力劳动;重视生产性劳动,轻视经营性劳动。这种偏见至今仍然在人们头脑中顽固地存在着,甚至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它严重阻碍着人力资本推动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进程。

人力资本价值得不到承认的后果是严重的:那些拥有人力资本的人缺乏为企业工作的动力,企业凝聚力下降,核心竞争力丧失或根本无法形成,不仅企业损失巨大,人力资本也会随时流失。在我国各类企业中,国有企业受传统理论观念影响最深,因此人力资本流失问题也最为严重。而且,流失的绝大多数是管理、技术骨干人员。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有的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高达60%以上,而在外资企业和私有企业中,高级管理、技术骨干及技师中,70%以上来自国有企业。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事件:某国有企业进行一项重要的大型研发项目,就在该项目即将成功之际,该项目的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带着成型的项目成果跳槽到别的企业入股经营了。事实上,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带着管理经验、市场资源和营销网络投向其他企业或自行另起炉灶的事例屡见不鲜,所在多有。这不仅给国有企业带来惨痛的教训,对整个国有经济也造成了巨大损失。由此看来,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其关键问题就是要科学的认识和处理好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关系。为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和理解企业产权结构变革的必要性、必然性和迫切性。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只有实物资产才能拥有产权的陈腐观念和条规限制,允许某一方面的专家、精英,尤其是优秀的企业家和高级科技人员,以其自身的人力资本折做股份,拥有企业的部分产权。必须明白只有真正重视人才、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才能真正拥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著名的美国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曾因理念新颖大胆、行为超前而备受冷落,甚至被迫离职,当他历尽艰辛,重返苹果公司之后,大胆的推行技术创新和产权变革。短短几年间,苹果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可以甘愿排几天几夜的队,为的是买到一台苹果公司科技含量高、性价比优越、新颖而时尚的产品。现在,苹果公司以成为年产销近千亿美元,总资产数千亿美元的巨型跨国公司,被人们称为“比美国政府势力还要强大的企业帝国”。事实雄辩地说明,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对人才的重视,必须对企业产权构造进行以人为本的调整和改革,让接触的企业家和科技人才拥有企业一定的产权,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对企业以至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地推动作用。

三、人力资本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众所周知,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所特有的运行机制和方式,其特征是权力的分配和制衡,决策的科学和民主,而这一切都与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紧密相连。既然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凸显已经对传统的企业产权结构产生了冲击,那么这种冲击波就必然会蔓延到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的基本要务是解决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关系问题,也就是

经济法律中所称的委托与代理关系问题。按照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分离,由总经理负责企业的经营运作,而董事长则对总经理进行监督,并决定公司的重大战略决策。但是,当人力资本形成并展露头角以后,这种传统的治理结构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发达国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现在都已不再单纯强调董事长与总经理职能的截然分离,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企业中出现了新的角色——首席执行官(CEO)。CEO与传统企业的总经理职能是不同的,他除了对公司的经营管理直接负责以外,还拥有提名内部董事等资格和权利。因此一般认为,CEO拥有董事长50%~60%的权利,也就是部分的接管和融合了董事长的职能,并将其与总经理的智能融为一体。CEO受企业战略决策委员会领导,但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并不一定是产权的所有者,其中非产权人士占据了相当多的席位。这种现象说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已经开始重视和接受人力资本的地位和作用,而不再单纯强调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历尽种种挫折和坎坷后,也开始逐步理解人力资本对企业治理结构的作用和意义。从逐步理解CEO走向重视CEO、需要CEO,这有力地说明人力资本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

四、人力资本与企业文化

既然人力资本对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与此相应的,作为企业重要资源和灵魂所在的企业文化,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深刻变化。具体而论,人力资本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本的自我实现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营技术的细分和专业化,加上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使得现代企业的管理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局面,那就是管理者往往领导者比自己更专业的下属,管理的也常常是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不同的岗位人员都拥有高度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各种岗位都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命令和控制手段已经落伍,常常不起作用,甚至事与愿违。因此,管理者和所有者必须充分尊重雇员的个人价值,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氛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视线也不再主要依靠指派和命令,而是更多地依赖于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由于人力资本对生产经营影响很大,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必须致力于培养和造就团队精神,是每个成员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宿感、使命感。相互理解,紧密合作。这是由于在当今社会现实中,人才的流动趋向越来越看重归属感和成就感。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而上文所讲的这正是人才价值得以自我实现的最高精神境界。

2、承认个人之间的能力差异

新的企业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着能力差异,而且这种差异的幅度可能很大。正是由于能力上的巨大差异,因此有的人可以去做总经理,而有的人则适合当清洁工,他们的岗位差别是由其能力差别所决定的。而人的能力差别是由教育、历练、努力程度及天赋等条件长期作用而逐渐形成和定性的,不是短时间内能彻底改变的。这与“公民人格一律品等”并不矛盾,因为这是不同领域、不同范畴的两个概念。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的雇员每个季度都要填写、提交一个总结,其中第一条就是“你觉得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能力是否相符?”这与我们的传统观念恰好相反,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多少能力差异,每个人的贡献大小仅仅是由分工不同决定的。因此,把个人视作“螺丝钉”,甚至视作“驯服工具”,放在哪里就在哪里出力,“个人只是一块砖,放哪全由组织搬”。与之相应的则是岗位与能力的不相匹配,有的甚至发展到非常荒谬的地步。经营能力差的人可能成了厂长(总经理),而真正的企业家则可能屈居下位,这样的制度安排是缺乏效率的,也是不可持续的。这种状况不扭转,企业的效益就

很难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而且还会直接导致人才的大量流失,这种现象还不足以发人深省吗?

3、承认人们收益方式的不同

由于员工之间能力差异很大,由此导致了他们对企业的贡献大小、贡献方式不同,因此其收益方式也是不同的。对一般员工而言,主要是依据其劳动量和契约规定获得劳动收益;而对人力资本而言,则其不仅应当获得劳动收益,而且还应当获得相应的产权收益。产权收益的大小以其自身价值(主要是业绩和贡献)折价入股来计算。这也是我们国有企业长期未能解决的一个严重问题。国有企业风行严格的“按劳分配”原则,这里所说的“劳”,正是传统的“三重视三轻视”,甚至发展到“重视重复性劳动,轻视创新性劳动”,因此对科技人员的特殊技术才能和企业家的经营才能始终视而不见,只承认他们的劳动收益,不承认他们的产权收益。其结果便是企业经营者由于心理失衡往往千方百计扩大“职务消费”,铺张浪费、吃回扣、收受贿赂、出卖企业技术成果和商业秘密等现象非常普遍,这些消极现象给企业和国家造成的损失远比承认人力资本的产权收益部分要大得多。

4、承认个人之间收益差距

个人能力的不同,收益方式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收益大小的不同。其差距之大,有时可能会超出人们的想象。据资料披露,现在亚洲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的比值大约为700倍,欧洲为1000倍,美国达到1300,而我国只有5~6倍,即便是这5~6倍也还是对传统的平均主义“大锅饭”进行长期矫正的结果。新的企业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必须获得相应的报酬,如果这种报酬不足以补偿它的损耗,那么技术人员就没有动力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企业家也没有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经营活动中去。这里必须强调指出,报酬的方式应当是多种多样的。西方发达国家收入最高的经理们得到的并不是现金,其中很大部分是公司的股权价值,特别是未来才能得到的期权价值,而且这种期权价值的实现,只有当企业业绩显著改善、公司经营目标得以实现之后才能“变现”。这样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是非常科学而合理的,因为它成功地把人力资本的收益和企业的发展目标及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并将其熔铸为一个不可分离的“利益共同体”,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种制度安排与强调发扬企业精神、贯彻以人为本、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致的,同我们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国策也是相互统一的。

五、人力资本与核心竞争力

众所周知,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根本保障。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那么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呢?新的企业理论指出,它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的能力。它是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知识积累、特殊技能(主要是技术、管理)及相关资源(如人力、财政、品牌、专利、企业文化等)融汇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体系,是自身独具并与他人不同的一种特殊能力。

一个著名的公式是: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企业文化

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因此上述公式可改写为: 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企业文化

我们知道,多种要素科学组合的结果并不是1+1=2的关系,而是1+1>2的关系,因此,上述公式还可以改为:

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企业文化

上述公式清楚地说明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影响和作用是何等巨大。

遗憾的是关于人力资本的实践和理论迄今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例如,笔者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专业教材《人力资源及开发与管理(第三版)》(张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其中对人力资本问题几乎没有涉及,更遑论深入的探讨和阐述了。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迫切的要求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能仅仅拘泥于书本所提供给我们的有限的、有形的知识理论,更应当放眼现实和未来,用敏捷的头脑和锐利的双眼去捕捉一切有利于我们自身专业发展的新事物、新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今后步入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早作准备!

第二篇:论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论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决定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提高培育企业文化的自觉性,更好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并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企业形象

企业价值

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建设 ON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corporate culture

[Abstract]

Corporate culture is the soul of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decision.Fully understand the corporate culture i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role, can improve the consciousness of nurturing corporate culture, and to be better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the enterprise culture and, ultimately, to w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The keyword ]

Corporate culture core competence Corporate image enterprise value the spirit of enterprise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目 录

引 言………………………………………………………………… 4

一、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 5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 6

三、企业文化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 7

四、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 9 结论…………………………………………………………… 13

引 言

当今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灵魂,而这个灵魂就是企业文化。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以至于最终落得只种苗不得果的局面。究其原因,是企业没有真正深入、透彻地了解企业文化的实质,没有对企业文化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给予足够重视和理解,不能明确有效地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以至于企业文化的魅力不能得以充分地发挥,为企业服务。本文拟就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发展建设谈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从广义上讲,它指企业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讲,它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从结构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表层的硬性文化,即物质文化;二是中层中介文化,即经营管理文化;三是内层的软文化,即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核心,经营管理文化是中介。通过企业经营管理的中介作用,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文化优势”来影响企业职工的心理和行为,推动企业的发展。

企业文化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突飞猛进,其发展势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大批美国学者放下企业管理创立人的架子纷纷涌入日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和研究。他们得出的最终结论是推动日本经济迅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此后,一股传播和丰富企业文化理论的热潮便在全球范围掀起,并直接引发了企业管理思想的革命。

我国引入企业文化这一管理理论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进一步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其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而从现代市场竞争来看,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的文化竞争,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烙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的企业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施“走出去”战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取得更加主动和有利的地位,就迫切需要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逐步增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不断做强做大。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个企业仅仅有领先的高科技,并不一定就高速发展;高科技只有与优秀的企业文化相结合,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微软的成功,在于比尔.盖茨较早地认识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

(一)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俗话说“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人才,百年企业靠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如果说企业制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从不同的方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话,那么企业文化则渗透了上述各个方面之中,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精神支持。众所周知,海尔用了仅仅20多年的时间,就从一个接近倒闭的集体家电小厂发展到现在的国际跨国大公司,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它的独特先进的企业文化。在它独有的“人单合一双赢”的文化模式下,每一个员工都成为自己的CEO,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创新空间,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自己创新的能力,每一个人不是为了产品本身而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梦想而创新,并通过创新实现自我价值、自我梦想。海尔的超速发展与壮大,得益于以创新为典型特征的海尔文化。海尔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支撑它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并使它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了引领全球家电发展趋势的核心能力。

(二)提高企业的品牌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这些无形资产正在成为推动新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竞争形势,企业要生存发展壮大,其实力正越来越取决于它所掌握和拥有的独特而先进的企业文化这一无形资产。而产品品牌就是其十分重要的一环。企业通过持之以恒地培育企业文化,就会在员工心目中,形成讲质量、讲品牌的自觉行动,形成 6 人人关心品牌的氛围,自觉维护品牌的形象,为企业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提供强有的精神文化支撑。

(三)全面提高职工素质。人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性因素。启动一个企业,要从启动人开始。可以这样说,没有人的发展,就没有企业的发展。同样,没有职工队伍的素质,也就谈不上企业文化。职工素质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职工素质上去了,企业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才能不断增强。不论我们抓品牌还是抓管理,都是为了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一方面是为了抢市场、创效益,更重要的是培养职工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培养职工敬业爱岗、甘于奉献的精神,培养职工勤学苦练、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职工遵章守纪、热心服务的精神。有了这些精神,企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四)更好地树立企业的形象。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形象。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培育企业文化,创立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同时也是企业宣传自己形象的过程。企业环境建设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环境建设又是企业形象的突出表现。所以说,环境建设的过程就是企业形象树立的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对企业形象作用的过程。当前,很多企业之所以十分重视厂区的美化、绿化、净化,是因为这不仅仅是树立企业良好的环境形象,从企业文化这个角度上看,环境形象好,体现管理上水平,管理上水平,产品的质量就有保障,用户就放心;环境形象好,体现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它象征着这个企业蓬勃向上勇于进取;环境形象好,让人们感到舒心舒适,增添工作热情,增加企业的凝聚力。纵观世界500强企业,它们都十分重视企业的环境建设。加强企业环境建设,可以向社会展示企业良好的形象,扩大企业在社会中的影响,这是企业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三、企业文化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企业文化是一种隐形的生产力,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企业在具备了较先进的企业文化后,企业内部才会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吸引力、竞争力和外在的公信力,企业才能快速发展,而这些动力的形成恰是良好的企业文化。

(一)从根本上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事业目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自于企业根本目标的正确选择。如果一个企业的事业目标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又符合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那么就可以说这个企业凝聚力产生的利益基础具备了。否则,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只能是一种幻想。企业没有了凝聚力,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形不成发展的合力,最终会被社会所淘汰。作为一个企业家,在规划企业发展目标的同时,也要规划出企业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使之与生产规划、技术改造规划、职工的薪金福利规划等有机的协调结合起来。这样,企业的凝聚力才会得到不断巩固和加强,并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开拓、创新的指南,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兴衰的关键,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一切活动的总原则。企业的价值观只有获得职工认同并同职工的价值观相结合,其才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实现这一结合的唯一法宝,就是要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地位,切实把企业的发展与员工个人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的“双赢”。

(三)企业精神是企业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责任,在从事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人格化的群体心理状态的外化。它是经过长期培育形成并为职工所认同的,一系列群体意识的信念和座右铭。通常以高度概括的口号、标语等形式表达出来。如海尔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诸项内容的最高层次,是职工自觉养成的崇高的意志和信念。他具体表现为职工的整体利益观念、竞争观念、职业道德观念等,同时融会了企业员工的理想、意志、价值观等。企业精神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引导企业员工共同奋斗。企业精神作为一种主导意识,始终是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的主心骨,它从根本信念上为企业决策和企业的战略发展,为企业行为和职工行为作导向。企业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柔性化的长期培育过程。企业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应体现改革思想及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企业精神应以职工的实践为基础,培育、升华、检验、充实、完善和提高企业精神。企业精神的培育是一门系统科学,在培育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科学对待。

四、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鉴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当今许多企业也在不断致力于公司的文化构建。但由于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不深刻,很多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时存在着以下几点误区:

1、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不可否认,老板文化是企业文化中起决定性的因素,但我们更应该注意到,老板文化在企业文化中所占的比例问题。老板文化虽然很重要,但却不是企业文化的全部,老板文化只是火车头,如果没有其他文化作为火车厢,那么这样的文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

2、盲目模仿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缺乏自身个性。不同企业由于其面临的经营环境、所处行业、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差异,其企业文化必然不同。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的难于模仿性,所以一种企业文化决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我们在搞企业文化建设时提倡借鉴优秀企业的经验,提倡学习微软,学习海尔,但不是照抄照搬,生搬硬套。不要把海尔的理念拿来用,这种“拿来主义”只会像“东施效颦”一样,搞出很多笑话。企业文化讲究的是差异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的文化娱乐活动。这是很多中小企业常犯的毛病,对企业文化的内涵理解得过于狭义,把企业文化误认为是文化娱乐活动,所以一时间搞了很多种娱乐活动,文艺演出,就认为是在搞企业文化建设,这是很幼稚的想法。而抱有这种想法去构建企业文化也往往会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目的。

4、企业文化的口号化,它把从理念、精神到企业行为与员工行为的企业文化系统建设工程,变成了简单、花哨、空洞的口号、标志与装饰行为。口号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方式,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口号简单成企业文化,这显然错误。

5、缺乏企业文化管理。目前一些企业在做企业文化时,仍然奉行以“管事”为中心的管理体系。而企业文化是以“管心”为中心。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 “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管理方法,做到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无界,在文化建设方面形成共识,达成共同目标。否则,企业文化仅是雾里看花、水中揽月。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企业文化作为一门企业管理的新学科,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但在借鉴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创新和发展。要紧密结合企业自身实力、员工素质状况、企业公共关系和任务、环境等方面因素的不同,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层次、步骤、方法和重点的要求,本着循序渐进、逐步推广完善的原则,敢于突破旧框架、旧观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创造新经验、新途径。

1、把企业“以人为本”与员工“以企为家”统一起来,特别注重建设人企合一的发展团队。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人的这篇大文章。人的文章做好了,企业和员工之间不仅可以共“富贵”,而且也可以共“患难”,也才能较好地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如日本的大金工业株式会社一直坚持“力争做一个能够保证雇佣的公司”宗旨,在遭受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经营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通过限量招工、内部转岗分流、对部分员工进行再培训,尤其是通过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等措施,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2、努力做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统一,培育支撑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文化力量。

企业文化是坚持宣传、不断实践和规范管理的结果。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个以新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战胜旧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过程,因此,新的思想观念必须经过广泛宣传,反复灌输才能逐步被员工所接受。例如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在40年以上,有的长达百年。如资生堂株式会社已有133年历史,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已有87年历史。这些企业长寿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其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和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同时,又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企业发展既植根于厚重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累之中,又能适应时代变化,不断发展创新。通过创新,把企业建成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这一点就很值得我国企业家们的学习和借鉴。

3、把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与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考虑。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时代变迁,我国企业用工荒的矛盾日益突出。从用工荒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我国众多企业的文化建设的滞后问题。华侨大学教授 李中斌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要解决用工问题,离不开企业文化。既要留住老员工,又要招进新员工,二者靠什么?就要靠企业文化,靠更有激励的薪酬文化。”可以这样说,薪酬文化的建设对于企业切实把握科学发展的思路,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当前,中国企业面临构建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区(社会)、企业与环境、员工身体与心理之间的“六种和谐关系”的难题,频繁的矿难、紧张的能源、环境的污染等都说明和谐的企业文化理念还未建立起来。因此,中国企业应更加重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不断优化企业内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和员工身心的和谐发展。

4、处理好企业形象塑造(CI)战略与顾客满意(CS)战略的关系,提升企业的形象。

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大多已实施了CI战略,有力地提升了企业自身形象,但对顾客满意(CS)建设方面重视不够。CS战略在日本企业已经被广泛实施,它开辟了企业经营战略的新视野、新观念和新方法。要求企业自觉适应市场,服从市场。随着当今市场营销时代的全面来临,企业导入CS战略也变得越来越紧迫和必要。目前,我国企业应该对实施CS战略进行认真研究,择机导入并实施这一战略,从而实现企业形象和品牌的再提升。

著名经济学家、理论家于光远曾说过:“社会进步的基础是企业,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改革,改革深化的方向是自主,自主经营的依靠是文化。” 他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企业文化对企业自身的重大现实意义。结论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没有企业文化,企业必将会被社会所淘汰。当今,文化制胜已经成为新世纪企业管理变革的新趋势。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竞争范围不断扩展,必然会推进企业应变能力逐步提高和升级,这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企业文化的构建,不仅与企业制度和管理构成一个互补的整体,而且独创了一种管理意境,以一种柔性管理的文化形态,构筑了个性约束与柔性导向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从而使企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参考文献:

1.李建军.企业文化与制度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企业文化简明手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3.黎群.企业文化建设100问.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海尔人话海尔,青岛出版社,2005 5.李慧波.团队精神.新华出版社,2005 6.经济全球化与西部大开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第三篇: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文化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力,企业文化能提高企业制度的生命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发展;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传统,它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思想信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总和。它的实质是企业员工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现代社会已进入“文化制度”的时代。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现代市场竞争已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拥有先进文化的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拥有落后文化的企业被淘汰出局。用先进文化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领企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持续健康发展,这是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

1.企业文化能形成先进企业理念。先进企业文化在提炼核心价值观时,应该以企业发展的现实阶段为背景,以企业发展的目标为根据,努力使企业的价值观切合企业实际,显现企业个性,反映企业特色。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它的灵魂,是一种理念力。这种力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成败,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决定着企业的品位、品格和文明程度。

2.企业文化能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俗话说“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人才,百年企业靠文化”。一个企业独特而先进的文化,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有人把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概括为七大要素:真实稳健的财务状况,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真实诚信的服务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公平、公正善待员工,激励员工开拓创新,这七大要素无一不与先进的企业文化直接相关。

3.企业文化具有更强的渗透力。先进的企业文化强调把文化渗透到企业各个环节,把先进理念渗透到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之中,渗透到企业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经营策略之中,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之中,企业文化“力”的作用才会真正显现出来。

4.企业文化能提高企业制度的生命力。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制度建设,企业精神的提炼、培育乃至倡导、发扬,需要企业制度的全面支持。在企业精神与价值观的熏陶下,通过树立典型人物与先进事迹,使企业具有了生命力。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围绕企业目标建立健全乃至创新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严密的制度体系,使员工的各种活动、相互关系的协调以及行为效果的评价等都有章可循。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可以把广大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员工明确目的、步调一致。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事业目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自于企业根本目标的正确选择,如果企业的事业目标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又符合绝大多数员工个人的利益,即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那么说明这个企业凝聚力产生的利益基础就具备了;否则,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企业凝聚力的形成都只能是一种幻想。其次,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导向作用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

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与重要方法,从而把企业与个人的意志统一起来,使企业更快、更好、更稳定地生存与发展。第三,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提高下属机构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经营能力及活力,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第四,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包含规范管理的相关内容,而且管理本身也体现着企业文化。在企业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正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发挥的“软”约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免疫功能。约束力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性要素,而在企业实际运作中,文化纽带、精神纽带、道德纽带、产权纽带、物质纽带、利益纽带则对形成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无疑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

三、按照现代企业要求建设企业文化

1.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泰勒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物本管理”,即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大机器,企业员工则是这一机器中的零部件,把人当成物来管理。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理论出现了“人本管理”思想,认为人不单纯是创造财富的工具,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资源和财富。这对于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开发人力资源和人力价值,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今,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成为企业的首要工作。重视员工再教育,加大提升人的能力方面的投入,重视人的资源性管理,解放被管理者,是营造“人本管理”的文化与环境氛围的必然要求。

2.创新知本经营文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事实证明,企业只有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打造出一支用知识武装起来的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员工个体与团队的整体效应,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来掌握新科技、适应新变化,加强跨文化管理,促进跨国家、跨地区以及跨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和重塑,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积极战略。

3.着力营造百年企业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将是学习力的竞争,或者说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应该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世界500 强企业发展的历程表明,思想比资本更重要,领先时代的经营思想是企业繁荣的先决条件,而思想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学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将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善于开发智力、开发智慧。比竞争对手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能保持的企业竞争优势。这正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塑造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更好地开发、利用和共享知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建立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企业员工个体与团队的整体效应,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来掌握新科技、适应新变化,加强跨文化管理,促进跨国家、跨地区以及跨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和重塑,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积极战略。在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只有通过培育整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的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4.要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承接。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着眼于以规范引导人们的日常行为,其精髓是“诚为本,和为贵,信为先”。这种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中国的民族文化具有与时俱进和兼容并蓄的特征,这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有着现实指导意义,能够为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因此,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根植其中,吸取其精华。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有益的先进经验,不能生搬硬套,还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先进的文化,创造出适合我们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和力争世界领先的企业文化。

5.要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锤炼企业的根本在市场,打造企业的关键则在体制创新。在发展市场经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企业文化的提升和转型,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用这种文化确立公平竞争原则,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构建企业技术、管理和体制创新的机制。

6.要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相融合。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在这种背景下,不同企业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越来越频繁,成为决定企业发展命运的无形之手。所以,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融入经济一体化潮流,了解国外企业的运作方式,特别是要注重吸收国外优秀企业的先进文化,取长补短,扬优避劣,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四、要围绕市场竞争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1.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经营哲学、员工思想道德、心理状态等各方面的有机结合。一种价值观被企业的全体员工所接受,并转变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就成为企业精神的重要构成。这样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在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竞争力和开拓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塑造创新理念增强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创新。由于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别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创新是知识和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企业文化经营活动中的主导文化。

3.把企业培养成学习型组织。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善于开发智力、开发智慧。比竞争对手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能保持的企业竞争优势,这正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塑造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代企业必须是一个不断学习的组织,才能“善于创造、寻求及转换知识,同时能根据新的知识与领悟而调整行为”。而且,传承与创新一个都不能少,创新应该植根于传承,以传承和创新把企业文化带到未来。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这就需要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因而企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

4.实施文化制胜战略。文化制胜,已经成为新世纪企业管理变革的新趋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文化制胜还必须有效地同企业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迎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企业文化建设是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竞争范围不断扩展,必然会推进企业应变能力逐步提高和升级,这对企业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经营理念影响企业管理和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的构建,不仅与企业制度和管理构成一个互补的整体,而且独创了一种管理意境,以一种柔性管理的文化形态,构筑了个性约束与柔性导向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从而使企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

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精神发扬光大,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与有效融合,构建一个相互促进机制。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建设与水利施工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向实践转化,把构建价值理念体系作为文化融合的过程;健全行为规范体系,完善各项制度;丰富载体,推动水利企业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地开展。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两个好朋友同时创业,几年后其中一个人的公司已经小有名气,而另外一家则还是举步维艰。于是后面这家公司的老板就问他的朋友:“我们是同时创业,条件和机会差不多,为什么你发展得那么快,我到现在却还是那么艰难呢?”他的朋友并没有正面回答他,反而问了他三个问题:“你的企业有没有足以令员工激动并愿意与你共进退的发展目标?你有没有将你的思路与价值观与你的员工分享?你有没有经常刻意去创造一种让员工充满激情的工作氛围?”听完朋友的问题,这个老板陷入沉思之中。

其中这应该是所有的企业家都要回答的三个问题,体现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每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管规模大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识,这些意识刚开始可能是来自企业家的某种直觉,它是用来指导和约束员工的各种条例和规范,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企业员工进行灌输,使之融入员工的潜意识中,自觉自愿地遵守所形成的约束激励机制。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了企业自己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从而形成一种企业凝聚力,使之推动企业高速发展,成为企业文化。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无论企业规模的大小,凡是企业都有企业文化。如通用电气推崇的三个传统“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沃尔玛的基本信仰“尊重每位员工,服务每位顾客,每天追求卓越”,诺基亚的价值观“科技以人为本”,英特尔精神“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等等,他们不断发展的动力就在于他们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秀企业文化,他们独到的经营哲学,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规范的行为准则,使企业与员工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一切目光短浅,不能正确定位并具备战略管理能力的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像一艘没有舵手的船一样,不可能如期到达胜利的彼岸,更不可能成长为绿树常青的优秀企业。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发展起来的私企,平均寿命不到3年,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海尔集团的张瑞敏认为自己在企业里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做一个“布道者”。海尔是最早设置“企业文化中心”这一专门机构的企业,“海尔报”不像有些企业的报纸,主要是给外面看的,“海尔报”揭露问题、批评起人来毫不留情。海尔“吃休克鱼”兼并红星电器的案例,成为知名的企业管理案例之一。该案例展示海尔的兼并是以文化为先导的,海尔正是通过这种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的方式,将企业文化转化成一种生产力资源。联想的领导人柳传志有两个著名的比喻,一个是“房屋图”,柳传志认为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栋房屋,那么地基是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房体是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屋顶是各种技术性的职能管理;另一个比喻是发动机,公司提倡每个员工都成为“发动机”,而不是“螺丝

钉”。TCL集团从1997年开始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炼出了适合TCL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精神,形成了以“合金文化”、“创新文化”和“危机文化”为特色的TCL文化,提出“文化是明日经济”的时代命题,大力推行李东生总裁提出的“变革创新

自从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麦克尔·波特提出“thinkdifferent”———差异化竞争的口号,很多企业也都在提倡这一点。究竟应该如何运用差异化战略?对这种战略是一拥而

上,还是结合自身思考再三?

从苹果公司实施差异化战略的成功和IT零售企业采用“渠道扁平化”的差异化战略失败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窥见“差异化”一词的精彩和沉重。我们需要用差异化来使我们变得不同。但同时也要警惕踏入差异化的误区。

与众不同的思考苹果起死回生

如何让差异化战略得到最好的实施?无他,唯有让创意倍增,那就势必得打造创意空间。“在„差异化‟战略上,最经典的实施差异化战略取得成功的案例就是苹果公司。”曾供职于国际品牌调研机构的陈先生对苹果公司有过多年的跟踪研究,他认为,差异化战略是苹果公司能够起死回生的重要原因。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一连串判断错误和内部组织问题,苹果像是无法抗拒地心吸引力直线下坠。1997年初,苹果计算机的PC占有率仅剩3%,曾经是众人崇拜的偶像品牌,沦为挣扎求生的局面,格外令人唏嘘惋惜,美国《商业周刊》封面直接宣告:“一个„美国象征‟的殒落”。但这个“美国象征”在史蒂文·乔布斯重回苹果后,再次闪耀着光芒。重回PC领域1997年,具有传奇色彩的乔布斯重新执掌危机四伏的苹果后,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了彻底改变苹果公司以往的不良形象,乔布斯决定加大公司的广告投入。1998年公司的广告预算提高到1亿美元。而“ThinkDiffer-ent”(不同凡想)的概念也在这时正式被提出。“ThinkDifferent”(不同凡想)系列广告的问世,将乔布斯对于苹果公司走差异化战略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该方案是由广告人克劳构思,将“与众不同的思考”(ThinkDif-ferent)的标语,结合许多在不同领域的“创意天才”,包括爱因斯坦、甘地、拳王阿里、理查·布兰森、约翰·蓝侬和大野洋子等人的黑白照片。在各种大型的广告路牌、墙体广告和公交车的车身等随处可见该方案的平面广告。当这个广告刺激消费者去思考苹果计算机的与众不同时,也同时促使人们思考自己的与众不同,以及通过使用苹果电脑,而使得他们成为创意天

才。

乔伯斯说:“与众不同的思考代表着苹果品牌的精神,因为充满热情创意的人们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苹果决定为处处可见的创意人,制造世界上最好的工具。”

1998年,乔伯斯差异化战略的秘密武器iMac尚未正式推出之前便接到15万份订单,沉寂了多年的“苹果”重放异彩。其后多种新颜色及加强功能的iMac陆续推出,使原本对“苹果”彻底失望的用户们又回来了,“苹果”再次成为IT界的焦点。而这款i计算机上市仅六个星期,就销售了27.8万台,以至《商业周刊》把iMac评为1998年的最佳产品。

iMac的“姿色”让所有的电脑迷眼前一亮:它的外壳是半透明的塑料,有蓝绿橙红紫五种颜色;机身是弧线造型,显得胖嘟嘟的,十分可爱。外型是乔布斯让iMac人性化的第一步,为了让外型更加别致,设计人员特地请教了糖果公司的包装专家,这种设计

在当时引起设计界一阵塑料狂热。

在个人计算机的杀戮战场上,苹果计算机始终是个异数,虽然市场占有率小,但却是近年除了戴尔与索尼外,唯一能成长的品

牌。每一代新产品的推出,都有PC厂商争相仿效,苹果其实是靠着“设计创新”,保留着这产业中纯真的工程师性格,以及人小声大的发言位置……乔布斯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特别提到:“设计一台与众不同的计算机很简单,难的是如何让使用者感到贴心好用。”这正是一窝蜂跟进的PC大厂,无法参详之处,学了半天还是不伦不类。

个性化公司

“事实上,苹果真正成为电脑尖端人物的首选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独立的macintosh操作系统和先进的工业设计理念使苹果真正奠定了自己的地位。”陈先生表示。乔布斯深知只有创新才能让苹果充满活力,于是集中技术力量开发新产品,在不到3年时间内继“i-Mac”台式电脑外,“iBook”笔记本电脑和“PowerG4”台式电脑纷纷问世,试图夺回被PC占据的市场。iMac网络电脑只是乔布斯战略变革的开始,即:不把苹果电脑当做一个纯粹的PC制造商,而是瞄准个性化追求。此后,乔布斯开始超越计算机领域,向着音乐和电影两大市场迈进。1999年,苹果推出iMovie,这种Mac机上使用的视频编辑程序为大众带来了专业化数字编辑平台;2001年1月,苹果又推出视频编辑软件iTunes;十个月后,再推出它的首款iPod;2002年,苹果还就势推出了

Windows版iPod。

毫无疑问,苹果的战略在改变,而这种偏重于“个性化”的战略柔性使乔布斯尝到了甜头。作为一个卓越的实战派领导者,乔布斯渐渐坚定他对苹果公司的战略变革:不再把苹果塑造成一个纯粹的PC制造商,而正在把它打造成一个高端消费电子与服务公司。自1998年推出iMac以来,苹果每一次发表新产品都像是高磅数的火药,把大家炸得天翻地覆,乔布斯似乎也乐在其中,接受群众一次又一次的惊叹欢呼。

渠道扁平化IT零售败走京城

以连锁直营为标志的一群IT零售新兴力量早在2003年开始就冲击着以中关村以及华东的传统电子卖场,要在IT领域掀起扁平化风潮的口号曾被众多新兴模式的尝试者

们频频喊起。

但这股强调差异化的新兴模式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时至今日,领军者们的命运都十分不堪。北京赛博彻底失败,外地经营店亦连连告急;华人数码门槛冷落,无奈转型做回物流;鸿利多的尝试更是昙花一现,甚至没有多少人记住这个名字;而灿坤3C店也经历了黯然关门的惨败……,以至诸多传统卖场经营者们在多种场合均不约而同地表示:“所谓扁平化的直营新模式在短期内绝对难以真正见效。”

然而,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整个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原本处于IT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厂商们,终于开始试图在摸索的过程中寻找自己全新的角色定位与核心价值,并由此产生出诸多新思路、新做法的相互碰撞与融合。“扁平化”

成了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词语。

“台湾和大陆的3C商业环境差距很大,以前灿坤全盘照搬在台湾的商业模式,比如商品按类型而不是品牌来陈列、不设导购员等,结果与大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产生了落差。”上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电卖场负责人认为,“另一方面,大陆消费者一般对价格很敏感,而灿坤则注重会员这样的长期客户培养。虽然强调会员制,但是打折幅度一般都不大,很少有10%以上的折扣,和国美、苏宁以及当地百货大楼动辄高折扣、抽巨奖的刺激形式比起来,显然对消费者难以形成吸引力。”

“地区性的差异很重要。在台湾,由于地域限制,制造商一般不需要经过中间环节就能直达销售终端,以家电制造起家的灿坤反客为主并开设灿

坤3C通路就是典型案例。在这样的上游渠道习惯下,灿坤进入大陆市场时忽略了作为中间商的利润点,这也吃亏不少。”赛迪顾问的分析师李磊说。

渠道扁平化的差异化很先进,传统的家电卖场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即使是涉足数码产品,家电卖场也有不错的表现。元旦三天,以连锁直营为特色的IT新兴卖场们赚了个“盆满钵满”。位于中关村的国美,凭借扁平化渠道大幅度降低采购和营业成本,通信数码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58%,其总量由去年的20%上升到目前的28%。苏宁大量采购索尼、佳能、奥林巴斯、三星等著名品牌的数码产品,充足的货源确保了元旦期间的销售业绩迅速提升,同比增长超过200%。

为什么家电卖场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而采用同种方式的真正意义上的IT零售企

业却举步维艰?

“仔细观察家电卖场和IT零售企业的不同,会发现在产品类型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李磊表示,“家电卖场主要是卖数码产品,而IT零售企业主要是卖电子元器件、IT

设备,虽然也有不少数码产品。”

“虽然这种渠道扁平的差异化很先进,但由于对消费者购买习惯不适应,在短期内仍然难以为继。但对于IT这个领域,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消费环境与别的品类不同,所以即使很好的差异化理论,都不足以支持企业盈利。中关村这些地方是卖电子元器件、IT设备为主的。因为专业人士去买,或者年轻人买,对关系、产品的专业性比较看重,他们懂得去淘,懂得去熟悉的店家、懂得长期合作。”而现代渠道的强项,是把客户当作“傻子”、用导购、用舒适的环境、用产品多样性来取得成功,这种强项在中关村这个IT产品聚集散地失去了它的作用。

宣称去年销售额达到50亿元的鼎好营销总监李忠晋的话,对李磊的分析做了最好的总结:“消费者来中关村购买IT数码商品的固有消费习惯和观念很难被谁迅速打破,因此无论新兴力量怎样努力,中关村作为中国北方地区IT产品重要集散中心的地位,在短期内是不可撼动的、知行合一”的理念。TCL进行了大规模、高强度的企业文化创新,并将企业文化建设工

作纳入干部考核指针之中。

一个好的良性企业文化建设,要树立社会认可职工自愿为之奋斗的企业目标。像贵阳煤气气源厂建立之初,是以为贵州人民争气,实现一次开车成功,结束贵州省会没有煤气的历史为目标,2000年后,该厂又以确保向贵阳供气,展开“二次创业”,实现“减亏、持平、盈利”为目标,紧接着又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一流煤化工企业,为实现建设生态经济市的大贵阳而奋斗,以此鼓舞着广大员工。该厂的主要举措有:

1、建立参与式管理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来,完善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以厂务公开为平台的民主监督机制,有效地实现了企业改革、改制,在实现大多数人意愿,维护多数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为企业发展装上了助推器。

2、建立民主式管理机制,公司领导让员工知道企业不是哪一个人的,是集体共有的。

3、开通批评渠道,激励员工敢于提意见。

4、培养学习型企业,树立和增强文化意识,面对知识更新加快时代,必须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企业才能永立潮头。为此厂里开办电教室,为职工学习政治文化、技术、管理提供条件,不断创造企业发展的主动力。

第四篇:论共青团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共青团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团组织是企业中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青年职工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企业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击队。企业团组织的基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现代科技文化知识武装青年职工,努力把青年职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工人阶级新一代,使之能够担负起振兴企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建设现代化为中心全面活跃团的工作。企业团的工作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方面的要求,为改革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力求人才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

共青团组织在社会主义企业中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改进和加强企业共青团工作,充分发挥团组织团结、教育、带领青年职工的积极作用,对于搞好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真正发挥出共青团在企业中的作用呢?共青团又怎样才能确立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呢?要认清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必须首先了解青年的特点。

青年有着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着特殊的利益要求,在社会中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特别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青年既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后备队,又是革命事业的突击队、生力军,青年

是整个社会中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积极力量,青年总是站在革命和建设队伍的前面,发挥着先锋作用和带头作用。但由于经验不足,还需要向成、老年人学习,在成、老年人的指导下同成、老年人合作。

了解了青年特殊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就应该针对这些特点开展工作。毛主席说过:“青年人就是要多玩一点,要多娱乐一点,要跳跳蹦蹦,不然他们就不高兴。”许多单位的实践证明,要青年人干得好,就得让青年人玩得好,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要玩得好,就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就需要共青团在企业生产中发挥作用,方能赢得党政领导的支持,并给予物质的帮助。

共青团在生产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许多人对此深表怀疑,笔者却不敢苟同。众所周知,目前在生产第一线的职工中青年所占比例是相当高的,他们在生产中所发挥出的巨大能量是众所瞩目的;青年科技人员在企业中的成绩也是令人赞叹的,他们是最富于创造性的一支队伍,是科技战线上的一支尖兵。假如共青团组织不但致力于文体娱乐活动,而且更着重于生产科研,真正把青年人组织起来,就必定能发挥出更大的能量,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也才能真正体现共青团的力量,真正取得企业领导的支持。

成人,成才,是青年最本质的要求,也是党和社会各界对共青团最殷切的希望。有了这个共同的出发点,也就有了共同的认识,搞好团工作也就不再会是一句空话,而将成为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那么共青团在企业中作用的发挥也将落到实处了。

有了作用,才有地位,有了地位,作用更大。解决共青团在企业中地位问题的关键,而企业领导对团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更是关键之关键。只有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了青年的力量,重视和发挥出了青年的力量,积极落实了共青团的地位,“共青团工作的春天”才是真正的到来了,团工作也才有走出徘徊,走向飞跃的坚强后盾。

要想获得领导的支持,不但需要上级的重视,还需要共青团自身的努力。但由于当前共青团工作的水平各地参差不齐,有些还相差悬殊,导致了整体水平的低下,地位问题也因此迟迟得不到解决。

国内体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国内练兵,一致对外”。只有整体水平提高了,才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若仅一花独放,必将如昙花一现,不能长久。同样道理,共青团要想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团组织之间就必须加强交流,加强合作,少一点“保”“守”,少一点藏私。必要的竞争不能取消,但目的决不是击败对手,而是共同提高。对后进单位应该大力扶持,在干部配置、资金调拔、活动安排等方面给予全力帮助,促使早日进步。只有整体实力增强了,作用充分发挥了,才能谈得到地位问题。

要充分发挥团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还需要各级团组织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有一个健全的领导班子;还需要抓好基础工作,提高团员素质、提高整体水平;还需要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配合党政开展工作,在企业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中作出更多的贡献。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作用,才能为提高自身的地位打好基础。

共青团的吸引力首先在于它的先进性,同时也在于群众性,在于面向广大青年,适合青年的特点,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这个活动不仅是指文化娱乐活动,还包括生产科研活动。当前青年积极参与企业改革、深化企业改革已成为一个大趋势,共青团组织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不可低估。可以预言,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共青团工作的不断改进和加强,共青团在企业中的地位将愈加稳固,团结、教育、带领青年职工的积极作用将发挥得愈加充分,也必将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继泽

2010.9

第五篇: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张晓梅

文章出处:论文网

发布时间:2009-6-15

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 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文化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力,企业文化能提高企业制度的生命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发展;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传统,它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思想信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总和。它的实质是企业员工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现代社会已进入“文化制度”的时代。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现代市场竞争已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拥有先进文化的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拥有落后文化的企业被淘汰出局。用先进文化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领企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持续健康发展,这是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

1.企业文化能形成先进企业理念。先进企业文化在提炼核心价值观时,应该以企业发展的现实阶段为背景,以企业发展的目标为根据,努力使企业的价值观切合企业实际,显现企业个性,反映企业特色。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它的灵魂,是一种理念力。这种力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成败,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决定着企业的品位、品格和文明程度。

2.企业文化能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俗话说“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人才,百年企业靠文化”。一个企业独特而先进的文化,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有人把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概括为七大要素:真实稳健的财务状况,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真实诚信的服务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公平、公正善待员工,激励员工开拓创新,这七大要素无一不与先进的企业文化直接相关。

3.企业文化具有更强的渗透力。先进的企业文化强调把文化渗透到企业各个环节,把先进理念渗透到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之中,渗透到企业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经营策略之中,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之中,企业文化“力”的作用才会真正显现出来。

4.企业文化能提高企业制度的生命力。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制度建设,企业精神的提炼、培育乃至倡导、发扬,需要企业制度的全面支持。在企业精神与价值观的熏陶下,通过树立典型人物与先进事迹,使企业具有了生命力。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围绕企业目标建立健全乃至创新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严密的制度体系,使员工的各种活动、相互关系的协调以及行为效果的评价等都有章可循。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可以把广大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员工明确目的、步调一致。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事业目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自于企业根本目标的正确选择,如果企业的事业目标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又符合绝大多数员工个人的利益,即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那么说明这个企业凝聚力产生的利益基础就具备了;否则,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企业凝聚力的形成都只能是一种幻想。其次,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导向作用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

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与重要方法,从而把企业与个人的意志统一起来,使企业更快、更好、更稳定地生存与发展。第三,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提高下属机构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经营能力及活力,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第四,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包含规范管理的相关内容,而且管理本身也体现着企业文化。在企业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正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发挥的“软”约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免疫功能。约束力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性要素,而在企业实际运作中,文化纽带、精神纽带、道德纽带、产权纽带、物质纽带、利益纽带则对形成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无疑是企业制胜的法宝。[论文网 www.xiexiebang.com]

三、按照现代企业要求建设企业文化

1.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泰勒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物本管理”,即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大机器,企业员工则是这一机器中的零部件,把人当成物来管理。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理论出现了“人本管理”思想,认为人不单纯是创造财富的工具,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资源和财富。这对于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开发人力资源和人力价值,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今,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成为企业的首要工作。重视员工再教育,加大提升人的能力方面的投入,重视人的资源性管理,解放被管理者,是营造“人本管理”的文化与环境氛围的必然要求。

2.创新知本经营文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事实证明,企业只有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打造出一支用知识武装起来的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员工个体与团队的整体效应,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来掌握新科技、适应新变化,加强跨文化管理,促进跨国家、跨地区以及跨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和重塑,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积极战略。

3.着力营造百年企业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将是学习力的竞争,或者说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应该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世界500 强企业发展的历程表明,思想比资本更重要,领先时代的经营思想是企业繁荣的先决条件,而思想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学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将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善于开发智力、开发智慧。比竞争对手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能保持的企业竞争优势。这正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塑造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更好地开发、利用和共享知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建立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企业员工个体与团队的整体效应,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来掌握新科技、适应新变化,加强跨文化管理,促进跨国家、跨地区以及跨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和重塑,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积极战略。在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只有通过培育整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的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4.要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承接。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着眼于以规范引导人们的日常行为,其精髓是“诚为本,和为贵,信为先”。这种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中国的民族文化具有与时俱进和兼容并蓄的特征,这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有着现实指导意义,能够为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因此,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根植其中,吸取其精华。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有益的先进经验,不能生搬硬套,还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先进的文化,创造出适合我们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和力争世界领先的企业文化。

5.要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锤炼企业的根本在市场,打造企业的关键则在体制创新。在发展市场经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企业文化的提升和转型,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用这种文化确立公平竞争原则,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构建企业技术、管理和体制创新的机制。

6.要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相融合。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在这种背景下,不同企业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越来越频繁,成为决定企业发展命运的无形之手。所以,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融入经济一体化潮流,了解国外企业的运作方式,特别是要注重吸收国外优秀企业的先进文化,取长补短,扬优避劣,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四、要围绕市场竞争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1.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经营哲学、员工思想道德、心理状态等各方面的有机结合。一种价值观被企业的全体员工所接受,并转变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就成为企业精神的重要构成。这样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在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竞争力和开拓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塑造创新理念增强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创新。由于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别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创新是知识和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企业文化经营活动中的主导文化。

3.把企业培养成学习型组织。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善于开发智力、开发智慧。比竞争对手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能保持的企业竞争优势,这正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塑造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代企业必须是一个不断学习的组织,才能“善于创造、寻求及转换知识,同时能根据新的知识与领悟而调整行为”。而且,传承与创新一个都不能少,创新应该植根于传承,以传承和创新把企业文化带到未来。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这就需要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因而企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

4.实施文化制胜战略。文化制胜,已经成为新世纪企业管理变革的新趋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文化制胜还必须有效地同企业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迎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企业文化建设是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竞争范围不断扩展,必然会推进企业应变能力逐步提高和升级,这对企业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经营理念影响企业管理和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的构建,不仅与企业制度和管理构成一个互补的整体,而且独创了一种管理意境,以一种柔性管理的文化形态,构筑了个性约束与柔性导向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从而使企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

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精神发扬光大,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与有效融合,构建一个相互促进机制。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建设与水利施工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向实践转化,把构建价值理念体系作为文化融合的过程;健全行为规范体系,完善各项制度;丰富载体,推动水利企业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地开展。[论文网]

下载论企业人力资源的作用和地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企业人力资源的作用和地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机关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机关党组织是整个党的组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个特殊性很强的领域,研究它的特性,摆正它的地位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做好机关党的工作的前提。一、机关党组织具有......

    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五篇范文]

    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者:张晓梅文章出处:论文网发布时间:2009-6-15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摘 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文化体现企业的......

    论行政法的地位与作用和依法行政的

    论行政法的地位与作用和依法行政的意义 一、依法行政的基本涵义 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必须有相关行政法规的授权,并严格执法以实现公平、公正、有序的社会良性运行秩序。......

    浅谈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内容摘要:一个企业要想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后盾,因为人的思想是左右人们行为的指南。一个人的思想、知识没有......

    企业党支部的地位、作用、基本任务

    目录 企业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党支部的基本工作任务 如何开展好企业党支部工作企业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 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单位中的直接领导、参与、服务行政工作和经......

    试论企业行政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试论企业行政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分校(站、点):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完 稿 日 期: 2011年07月27日 试论企业行政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目 录 写作提纲„„„„„„„„„......

    论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

    论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是根据资金运动的规律,遵守国家法律制度,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形成、使用和分配,进行预测、计划、控制......

    党章地位和作用

    一、党章与党纲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史上,党的纲领和党的章程是最基本的两大文献,她构成党的全部活动的法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认为,党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纲领。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