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力打造服务型创新型工商队伍
全力打造服务型、创新型工商队伍
2005年,我局从高站位,高起点着眼,紧紧围绕发展这一第一要务,按照以人为本抓队伍,全面创新搞服务,依法管理,树形象的工作思路,实行服务型行政,实现四个创新,全力打造服务型、创新型工商队伍。
一、以解放思想为出发点,实现服务理念的创新
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只有思想的解放,才能推进工作的大发展。解放思想就是破除思想障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解放思想,就是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破除旧的思维方式,跳出部门利益的小圈子,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论的统一部署上来,树立促进全县大发展的全局意识。为此,我们在全系统积极倡导“企业发展我发展,我与企业共命运”的服务理念,及时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服务观念教育,把群众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第一标准。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把主动为企业服务,为县域经济献计出力变为每个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
二、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切入点,实现服务措施的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的竞争就是环境的竞争,为打造经济运行的环境洼地,抢占经济发展高地,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县工商局将从本身职能出发,主动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完善服务措施。一是建设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首办工作法。所谓一站式首办工作法,就是将工商局内部的全部对外业务,如注册登记、广告登记、抵押物登记、合同鉴证、消费者投诉、及各项费用收缴全部移入大厅,实行集中受理,一站式服务,大厅负责人全权办理,达到优质、高效、廉洁、便民的目标。二是推行上门年检。往年年检过程中都是由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辖区工商所报年检材料,由工商所签署意见后,再到局机关办理具体年检事宜,企业需往返多次才能办清。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服务企业,今年我局推出上门年检的服务措施,一改往年做法,变坐等年检为主动上门服务。县局将抽调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同志,对较大规模的企业上门服务,现场办结,为企业提供最大的便利,使企业足不出户,就能顺利完成企业年检。三是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办照手续,将除国家明令规定必须开业前提供的手续以外所有审批手续全部纳入后置审批,先办理营业执照,所有必须手续限期补办,到期不能提供手续的依法变更经营范围,为企业开户、征地、筹建及对外业务提供宽松的环境。同时,实行一三五限时办照制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凡企业需要,随叫随到,提供24小时服务。四是实行轻微违章行为,首次预警不罚制。对企业、个体户在经营中的轻微违章行为,以教育警示为主,处罚为辅,首次轻微违章,只采取警示措施,不预处罚。五是稳步实施诚信工程。围绕打造诚信城市,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建立健全诚信管理体系。通过严格注册登记和市场巡查,对企业实施全程监管,对所有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制定企业守信标准、失信标准、警示标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停息。对连续2年无不良记录的守信企业,实行年检免审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鼓励企业自觉做到守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六是帮助企业实施名牌战略。2004年,县工商局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创知名商品上引导企业走出家门,在创著名商标上,引导企业走向全省市场,力争年内帮助1-2家知名度高,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争创省著名商标,提高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形象。六是开展走访百家企业活动,全系统每个干部职工至少要联系1家企业或1个个体户,同他们交朋友,结对子,主动帮企业解决在企业改制中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主动为企业献计出力,排忧解难。
三、以创造良好市场竞争环境为着力点,实现执法手段的创新
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是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今年县工商局遵照省政府关于继续整顿和规范的部署,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突出重点,加大力度,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一是切实做好“三农工作,维护好农民的利益。今年3—6月和9—11月我局将分季节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对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二是开展市场巡查,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把违章、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加强棉花市场管理。以保护棉花资源,确保百家棉花加工企业的正常运营,壮大棉花行业为重点,坚决打击非法购销棉花的行为。四是搞好流通领域商品抽检,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检结果,对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严肃处理,净化市场。四是集中开展对垄断行业限制竞争行为的专项整治,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
四、以提高全员素质为落脚点,实现队伍建设的全面创新
一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首先我们将在全局干部职工中开展“十戒,十讲”活动。十戒即:一戒软,二戒散,三戒推,四戒拖,五戒懒,六戒虚,七戒浮,八戒奢,九戒贪,十戒骄。十讲即:一讲党性,二讲学习,三讲团结,四讲正气,五讲宗旨,六讲奉献,七讲求实,八讲创新,九讲形象,十讲廉洁。二是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工商机关,争当学习型工商干部活动。充分利用机关政治、业务学习日,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工作,改进培训方式方法,采取一日一法,法律点将台和案例评析台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结合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对利用“案费证照费”以权谋私、吃拿卡要、贪污受贿的,对监管执法中乱收费、乱罚款的,对执法人员不文明执法,刁难群众的坚决严肃处理。四是严格落实国家总局的六项禁令和省局的五条禁令,大力整顿队伍作风,提高队伍的执法形象。
二00五年三月十五日
第二篇:全力打造服务型创新型工商队伍
全力打造服务型、创新型工商队伍
2004年,我局从高站位,高起点着眼,紧紧围绕发展这一第一要务,按照以人为本抓队伍,全面创新搞服务,依法管理,树形象的工作思路,实行服务型行政,实现四个创新,全力打造服务型、创新型工商队伍。
一、以解放思想为出发点,实现服务理念的创新
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只有思想的解放,才能推进工作的大发展。解放思想就是破除思想障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解放思想,就是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破除旧的思维方式,跳出部门利益的小圈子,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论的统一部署上来,树立促进全县大发展的全局意识。为此,我们在全系统积极倡导“企业发展我发展,我与企业共命运”的服务理念,及时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服务观念教育,把群众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第一标准。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把主动为企业服务,为县域经济献计出力变为每个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
二、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切入点,实现服务措施的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的竞争就是环境的竞争,为打造经济运行的环境洼地,抢占经济发展高地,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县工商局将从本身职能出发,主动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完善服务措施。一是建设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首办工作法。所谓一站式首办工作法,就是将工商局内部的全部对外业务,如注册登记、广告登记、抵押物登记、合同鉴证、消费者投诉、及各项费用收缴全部移入大厅,实行集中受理,一站式服务,大厅负责人全权办理,达到优质、高效、廉洁、便民的目标。二是推行上门年检。往年年检过程中都是由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辖区工商所报年检材料,由工商所签署意见后,再到局机关办理具体年检事宜,企业需往返多次才能办清。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服务企业,今年我局推出上门年检的服务措施,一改往年做法,变坐等年检为主动上门服务。县局将抽调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同志,对较大规模的企业上门服务,现场办结,为企业提供最大的便利,使企业足不出户,就能顺利完成企业年检。三是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办照手续,将除国家明令规定必须开业前提供的手续以外所有审批手续全部纳入后置审批,先办理营业执照,所有必须手续限期补办,到期不能提供手续的依法变更经营范围,为企业开户、征地、筹建及对外业务提供宽松的环境。同时,实行一三五限时办照制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凡企业需要,随叫随到,提供24小时服务。四是实行轻微违章行为,首次预警不罚制。对企业、个体户在经营中的轻微违章行为,以教育警示为主,处罚为辅,首次轻微违章,只采取警示措施,不预处罚。五是稳步实施诚信工程。围绕打造诚信城市,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建立健全诚信管理体系。通过严格注册登记和市场巡查,对企业实施全程监管,对所有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制定企业守信标准、失信标准、警示标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停息。对连续2年无不良记录的守信企业,实行年检免审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鼓励企业自觉做到守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六是帮助企业实施名牌战略。2004年,县工商局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创知名商品上引导企业走出家门,在创著名商标上,引导企业走向全省市场,力争年内帮助1-2家知名度高,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争创省著名商标,提高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形象。六是开展走访百家企业活动,全系统每个干部职工至少要联系1家企业或1个个体户,同他们交朋友,结对子,主动帮企业解决在企业改制中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主动为企业献计出力,排忧解难。
第三篇:全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和谐型“四型机关”
近年来,市科技局围绕深化“五项工程”、建设“四型机关”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主线,立足于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以学习为动力、以创新为目标、以竞争为手段、以服务为宗旨,实现了科技工作全面“提速”。市科技局继连续两年荣获“全市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优秀单位”、“全省科技系统先进单位”的称号后,今年又荣获国家人事部、科技部授予的“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国内副省级以上省、市中仅有的两个先进集体之一。
一、建设竞争型机关,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创一流业绩、建一流机关的新局面
近年来,市科技局改变以往科技项目“撒芝麻盐”的传统做法,围绕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局,走出青岛看青岛,跳出山东谈竞争,努力做到外比差距,内比干劲,敢在全国争一流,把科技工作的参照系放在全国范围内,以在全国科技管理系统争项目、争资金、争信息、争政策为目标,明确工作定位,瞄准先进城市和地区,抢抓机遇,取得了有显示度的进展。
1、争创国家级园区和示范城市
国家科技园、区是技术集成创新的基地,将带动我市的科研和高新技术产业工作迈上新台阶,大大增强我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今年,在极其困难的形势下,我局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夺得了八块具有较高含金量的“国字号”牌子,争创国家级科技园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充分显示了我市的科。
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为重点,实施若干重大科技项目。突出技术集成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我局将工作重点定位于抓一些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新兴海洋科技产业、软件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紧密围绕实现全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技术需求,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5%。今年1-9月份,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75.9亿元,占限额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33.2%,同比增长16.1%,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建设创新型机关,创新成为机关工作的灵魂、成为机关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和不懈追求
“发展是强国的硬道理,科技是发展的硬道理,创新是科技的硬道理”。这句话已成为科技局领导班子和全体公务员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近年来,全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突出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投融资体制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1、加强原始性创新、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目前,我市已建成青岛市海洋天然产物研究开发、新材料研究、海洋酶工程、海洋药物开发、纤维及纺织品工程、海洋生物技术、软件开发、农业生物技术等15家市级重点实验室。这些重点实验室初步实现了“原始性创新的基地、产学研结合的亮点、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平台”等三大目标,并且得到国家科技部的充分肯定。
2006年9月,我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署合作协议,在国内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这是我市科技工作的创新性举措和地方科技工作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此举在国家计划的层面上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力量集中、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对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我市跟踪国家目标,加强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基础研究.今年,我市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拨款2006多万元。
2、整合我市海洋科技力量,加快海洋科技城建设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已列入科技部重点工作,其中六家海洋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将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将是青岛科技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创举。国家首批750万元建设专款已拨付到位,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为发挥我市的海洋科技优势,我局向科技部提出了共同支持有产业化前景的海洋863项目的共建建议,引起科技部的重视。预计近期将与科技部签订共建协议,对选定的项目从科研、中试直至产业化,由双方进行共建共管。协议签订后,我市争取国家海洋863项目的优势将进一步扩大,为我市发展海洋科技产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施专利战略,专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专利是衡量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今年,我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列为全国专利试点城市。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调研组专程来青调研我市实施《专利法》情况,在听取了我市专利工作的汇报后,全国人大调研组对我市的专利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我市专利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抓企业专利工作,重点突出。指出我市的专利申请、专利执法、专利实施、企业专利工作开展、专利文献的开发利用等多项工作都走在全国的前列。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我市1至9月份的专利申请量为1445件,专利授权量为944件,位居全国先进行列,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其中,发明专利和申请外国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原创性发明专利申请的数量稳步上升。
4、作为科技创新重要指标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数量,我市在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
2006,我市有6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获奖等级和数量均位列第一。2006,我市又有5个项目入选“2006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初评通过项目目录”,在全国计划单列城市中获奖初评项目数量居领先地位。今年,我市又在国内率先拿出1000万元,重奖高校、科研院所转化高新技术成果成绩突出单位,在国内引起了积极反响。
三、建设学习型机关、呈现出人人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潮
市科技局党组提出,如果将机构改革比喻为“硬件”,则深化“五项工程”、建设“四型机关”就是“软件”。局党组明确要求全局同志结合科技工作综合性、创新性的特点,树立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思想观念,努力做到:学以立德、学以修身、学以增智、学以致用。
目前,市科技局机关已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从局领导到普通工作人员纷纷登台举行专题学习讲座,学政治理论、学科技知识。
第四篇:全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和谐型“四型机关”
近年来,市科技局围绕深化“五项工程”、建设“四型机关”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主线,立足于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以学习为动力、以创新为目标、以竞争为手段、以服务为宗旨,实现了科技工作全面“提速”。市科技局继连续两年荣获“全市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优秀单位”、“全省科技系统先进单位”的称号后,今年又荣获国家
人事部、科技部授予的“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国内副省级以上省、市中仅有的两个先进集体之一。
一、建设竞争型机关,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创一流业绩、建一流机关的新局面
近年来,市科技局改变以往科技项目“撒芝麻盐”的传统做法,围绕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局,走出青岛看青岛,跳出山东谈竞争,努力做到外比差距,内比干劲,敢在全国争一流,把科技工作的参照系放在全国范围内,以在全国科技管理系统争项目、争资金、争信息、争政策为目标,明确工作定位,瞄准先进城市和地区,抢抓机遇,取得了有显示度的进展。
1、争创国家级园区和示范城市
国家科技园、区是技术集成创新的基地,将带动我市的科研和高新技术产业工作迈上新台阶,大大增强我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今年,在极其困难的形势下,我局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夺得了八块具有较高含金量的“国字号”牌子,争创国家级科技园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充分显示了我市的科技实力和地位。目前,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已经批准我市建设“青岛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部批准建设“青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青岛软件园被科技部正式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基地”;我市先后成功跨入“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城市”、“国家电子政务工程试点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城市”的行列。这些牌子不仅伴随着国家较大额度的经费支持,更重要的是确立了青岛在全国的科技工作地位。
2、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投入,提高我市研发水平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瞄准国家“十五”计划目标,争取国家立项投入,利用国家“863”技术成果,面向我市的经济建设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千方百计争取和吸引国家级重点产业化项目落户我市。“十五”计划期间,我市科技系统可望从国家争取约10亿元的科研经费支持,去年已到位的科研经费达3亿元。今年以来,市科技局直接组织争取的科技经费超过一亿元。
3、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为实现政府工作全面“提速”,提高科技主管部门的行政效能,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大力推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把责任目标与完善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推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构建城市创新体系,全面推动科技进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局将总目标逐层分解展开,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个人,使具体责任者明确应该完成哪些任务、在什么时间内达到什么目标,把落实过程的各个环节具体化,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和标准明确,检查考核明确,形成层层抓落实的有序工作局面。全局同志人人肩上挑重担,横向到边、竖向到底,不留空挡,目标责任制管理收到较好效果。
我局建立了每月局长办公会前政务信息报送情况通报制度,通过信息报送、宣传工作来考核、推动各部门的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各部门间的工作竞争。2006年我局政务信息报送数量和质量居市直机关前列。2006年,《科技日报》头版报道科技工作31篇。《青岛日报》头版报道科技工作77篇。《科技日报》等国家级新闻媒体对我市在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先进典型进行的重点、系列报道,有力地提升了我市在国内外的科技形象。
4、促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近年来,我局确定科技工作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为重点,实施若干重大科技项目。突出技术集成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我局将工作重点定位于抓一些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新兴海洋科技产业、软件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紧密围绕实现全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技术需求,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5。今年1-9月份,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75.9亿元,占限额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33.2,同比增长16.1,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建设创新型机关,创新成为机关工作的灵魂、成为机关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和不懈追求
“发展是强国的硬道理,科技是发展的硬道理,创新是科技的硬道理”。这句话已成为科技局领导班子和全体公务员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近年来,全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突出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投融资体制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1、加强
原始性创新、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目前,我市已建成青岛市海洋天然产物研究开发、新材料研究、海洋酶工程、海洋药物开发、纤维及纺织品工程、海洋生物技术、软件开发、农业生物技术等15家市级重点实验室。这些重点实验室初步实现了“原始性创新的基地、产学研结合的亮点、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平台”等三大目标,并且得到国家科技部的充分肯定。
2006年9月,我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署合作协议,在国内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这是我市科技工作的创新性举措和地方科技工作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此举在国家计划的层面上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力量集中、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对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我市跟踪国家目标,加强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基础研究.今年,我市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拨款2006多万元。
2、整合我市海洋科技力量,加快海洋科技城建设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已列入科技部重点工作,其中六家海洋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将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将是青岛科技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创举。国家首批750万元建设专款已拨付到位,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为发挥我市的海洋科技优势,我局向科技部提出了共同支持有产业化前景的海洋863项目的共建建议,引起科技部的重视。预计近期将与科技部签订共建协议,对选定的项目从科研、中试直至产业化,由双方进行共建共管。协议签订后,我市争取国家海洋863项目的优势将进一步扩大,为我市发展海洋科技产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施专利战略,专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专利是衡量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今年,我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列为全国专利试点城市。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调研组专程来青调研我市实施《专利法》情况,在听取了我市专利工作的汇报后,全国人大调研组对我市的专利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我市专利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抓企业专利工作,重点突出。指出我市的专利申请、专利执法、专利实施、企业专利工作开展、专利文献的开发利用等多项工作都走在全国的前列。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我市1至9月份的专利申请量为1445件,专利授权量为944件,位居全国先进行列,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其中,发明专利和申请外国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原创性发明专利申请的数量稳步上升。
4、作为科技创新重要指标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数量,我市在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
2006,我市有6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获奖等级和数量均位列第一。2006,我市又有5个项目入选“2006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初评通过项目目录”,在全国计划单列城市中获奖初评项目数量居领先地位。今年,我市又在国内率先拿出1000万元,重奖高校、科研院所转化高新技术成果成绩突出单位,在国内引起了积极反响。
三、建设学习型机关、呈现出人人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潮
市科技局党组提出,如果将机构改革比喻为“硬件”,则深化“五项工程”、建设“四型机关”就是“软件”。局党组明确要求全局同志结合科技工作综合性、创新性的特点,树立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思想观念,努力做到:学以立德、学以修身、学以增智、学以致用。
目前,市科技局机关已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从局领导到普通工作人员纷纷登台举行专题学习讲座,学政治理论、学科技知识。结合青岛科技工作实际,瞄准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对当前科技发展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进行深入地学习探讨。今年以来就基因技术、纳米科技、克隆技术、蓝牙技术、干细胞技术、功能材料、夸克模型、海底可燃冰等科技前沿问题在全局范围内进行了学习讨论,并聘请专家到机关指导。全局多名同志的理论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有的还被评为优秀论文获机关优秀工作成果奖。今年1-10月份,全局组织学习报告会、讨论会十余次,局机关工作人员在《青岛日报》上发表文章近60篇。局机关有20余名同志参加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班》,有多名同志参加在职硕士、博士学历教育课程。局机关人员中忙着应酬的人少了,认真看书学习的多了;工作上的扯皮现象少了,团结协作的事多了;到企业调查研究指手划脚的少了,虚心学习请教的多了;上班闲扯聊天、感到无所事事的人少了,觉得工作压力太大、自觉加班加点、忘我工作、比学赶超的人多了。星期天、节假日局机关仍有不少同志忙着学习充电。全局呈现出人人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的可喜工作局面。
四、创建服务型机关,深化“五项工程”,塑造机关的新作风、新形象
我局通过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政策法规环境,对外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推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内加强机关规章制度建设,建设电子政务推动政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推动科技工作实现全面“提速”。
运用政策、法律手段为我市科技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保障,保护和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是科技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市陆续出台了《青岛市鼓励风险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规定》、《青岛市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基金管理办法》、《青岛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青岛市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鼓励、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适合我市经济、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局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推动政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组织编印了《青岛市科技局工作人员手册》,将管理权限、办事依据、工作规程、服务标准、办事时限、工作纪律、监督投诉渠道、服务承诺等事项向全社会公开,突出可操作性,进一步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
为改善科技局的综合服务功能,我局全面改善了机关办公环境和工作条件,围绕实现“政务信息资源数字化、对外审批服务网络化、内部办公过程无纸化”的电子政务工作目标,建立了以OA MIS INTERNET LED模式为核心的电子政务系统,日常办公已实现网上审批、网上办公,有力地促进市科技局机关自身建设。局机关工作人员已全部达到人手一台计算机,实现了机关局域网、国际互联网、市政府政务专网三网的分级管理;与各区、市科技局、局直属单位连接的科技系统城域网也将于年底前开通。我局自主开发的办公软件《行政办公及知识管理平台》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已在国家版权局依法登记取得知识产权保护。目前,电子政务工作已深深融入全局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为政务工作规范化、提高办事效率创造了条件,也为提供廉洁、优质服务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全市的科技重大计划项目安排、科技进步奖评审结果每年都在新闻媒体上公示。我市引入专家评审机制,成立了科技专家组。对“海上奥运科技专项项目”、“重点实验室创新项目”等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组织公开招标。今年,全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进一步改善服务流程,集中地点和人员统一收集办理申报项目材料,采取“首问负责制”、“一站式”服务模式,加强了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我局还在媒体和局网站上发布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申报单位可在网上完成科技计划项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高新技术产品申报等工作,为企业提供了极大方便。
我局深化“五项工程”、建设“四型机关”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距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决心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不断开创全市科技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六大献礼!
第五篇:打造“服务型工商”崭新形象
我们工商局东南开发区分局今年以来以建设“服务型工商”为工作主线,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工作重心来抓紧抓好,今年1-10月份,新发展私营企业82户,注册资本1.6亿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15户,注册资金450万元,使辖区经济得到快速稳定发展,达到了使“群众满意、企业满意、政府满意”的“三满意”目标。
一、奏好服务东南园区外资企业“三部曲”
一是筑巢引凤,唱响“重商引资曲”。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分局负责人与政府招商引资人员一起赴广州、浙江、上海等地进行3次招商活动。同时,通过一如既往对外资企业的优质服务,在现有外企中形成良好口碑,吸引更多外企投资园区,今年以来又有44户外资企业落户东南园区。二是优化服务,唱好“服务亲商曲”。挑选熟悉法律法规、业务素质过硬的工商干部进行驻园服务,设立园区工商服务站;为外资企业提供“深层次、全方位、延伸型”的一条龙服务,并为园区外(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ww.wmjy.net)企建立专门台帐,实施跟踪服务、上门服务;建立外企工商联络员制度,帮助企业规范合同、商标、广告等行为。三是规范管理,唱出“帮扶留商曲”。坚持“把服务延伸到执法中去”的方针,根据外企特点,适时组织回访,通过教育引导,不断规范经营行为,做到引进一户、留住一户、扶优一户。
二、扮好“四员”角色服务科技型企业发展
一是变“请进来”为“走出去”,当好“宣传员”。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政策法规、行业发展、技术升级等信息,通过行业协会每月举行一次行业技术信息发布会。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对优秀高科技企业的评优表彰活动。二是甘为月老牵线搭桥,当好“联络员”。在企业和银行之间架起合作金桥,组织开展银企联谊活动,针对企业资金周转难点,利用合同抵押等手段为(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ww.wmjy.net)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三是帮助企业解决人才瓶颈,当好“推荐员”。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利用职能优势在企业和人才之间开辟绿色通道,为企业积极推荐高端人才,为某企业引进优秀注册会计师担任财务总监,为企业上市和与国际接轨奠定良好基础。四是适应高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趋势,当好“组织员”。组织召开高科技企业经营发展论坛,让企业了解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帮助联系高校专家学者定期到企业开展培训,帮助企业占领技术高地,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六项制度”打响沙家浜风景区旅游品牌
积极落实六项制度,整顿规范沙家浜旅游风景区经营秩序,打响沙家浜旅游“金字招牌”。一是宣传教育制。逐户上门宣传文明守则和法律法规,倡导诚信经营,对曾被投诉的经营户实行警示教育。利用黑板报、广播、宣传单等形式,在景区主要景点、入口开展宣传活动,免费开展咨询。二是长效监管制。一是加强对风景区小商店、小饭店、小旅馆等“三小”经营户的监管,核实证照是否齐全有效,名称字号是否规范,整治违法经营现象;二是加强对大闸蟹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大闸蟹专业市场相关经营户的日常管理,保证产品质量。三是责任追究制。按照宽严适度、罚教并举的原则,对一般的消费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或消协调解解决,对有主观故意、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权行为,不仅要责令经营者作出赔偿,还要依法(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ww.wmjy.net)追究其责任,进行行政处罚。四是联合执法制。会同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重点取缔无照经营和非法导游、导住、导购,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五是上门维权制。在沙家浜风景区设立“我们市沙家浜风景区游乐服务有限公司消费者监督站”,在国庆黄金周期间,保证每日一名工商干部、一辆执法车辆,对风景区经营秩序进行巡查,及时接处消费者投诉,确保游客能游得开心、购得舒心、吃得放心。六是舆论监督制。与我们日报、我们电视台、我们电台等新闻媒体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定期或不定期发布风景区市场动态和消费提示,对失信经营行为进行及时曝光,对执法行动和维权行动进行及时报道,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