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投资纠纷的法律思考

时间:2019-05-12 11:5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投资纠纷的法律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投资纠纷的法律思考》。

第一篇: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投资纠纷的法律思考

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投资纠纷的法律思考

何家芳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北京101416)

摘要:本文结合达能与娃哈哈并购纠纷案例,分析在跨国公司投资过程当中我国企业与其产生纠纷的原因,对我国企业在这一问题上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阐述,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风险防范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跨国公司;投资;法律风险

一、从一则案例说起2007年4资引发的纠纷案例。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饮料类产品。娃哈哈、达能各持股股权卖给达能,达能跃升到资公司未果,双方改签一份商标使用协议,其中一款称“中方将来可以使用其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而这些产品项目已提交给娃哈哈与其合营企业的董事会进行考虑。”正是这一条款,引发了强行收购**。在达能看来,对娃哈哈把商标应用在非合资公司且未经董事会同意提出抗议,有权保护其品牌不被任意使用。公司所属的其他非合资公司

二、在跨国公司投资中与我国企业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分析

1.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基本动因与中国投资环境产生冲突我们一般认为,说,尽管收益最大化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始动力,权优势、所有权。优势不仅包括生产要素价格、基础设施状况,还包括法律、政治、文化等制度环境。对这一投资动因的分析表明,因素,而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对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和规模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于权力主导型经济之下,位。在市场经济下,行。但是,此,党中央在但却是从根本上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改变思路。第二,法制环境恶劣。加入WTO已五年,但某些国内法律与国际法律尚未接轨,或者法律接轨了,企业的思维没有接轨,在与外资往来过程中产生纠纷。这种混乱局面是在改革开放过程当中必然伴随的现象,自然也会给我们带来这样那样的法律问题。越少。第三,人员观念和素质落后。只想帮助我们不想赚钱,投资商运作被投资企业资产极其敏感,际是运作观念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之下政府应充分发挥调控作用,利用制度法规引导协调,以形成地区相对良好的投资理念,使内外双方达到共赢。

1996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最基本动因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政府应该提供全面、2006年末把经济发展“又快又好”,改成“又好又快”,虽只一个顺序之差,这是违背基本商业规律的。地方政府、企业,甚至企业职工对外来5l%的控股地位。当时,达能提出将“娃哈哈”商标权转让给合是正当的商业行为。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内资还是外资,都因此,51%的股权。①企业的所有权优势是指所在国企业难以获得的资产及其跨国公司投资过程中的利益实现是实施对外投资战略的决定性观念的落后体现在地方政府、49%,亚洲金融风暴后百富勤将40亿元人民币强行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但是英国经济学家邓宁但决定其具体投资行为的是所有这种状况的存在很可能产生各种纠纷。因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中方企业希望外来投资者

5家公司,生(娃哈哈)商标在区位 我国长期处政府服务错月,达能与娃哈哈并购之争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瞩目的焦点,这是一起典型的跨国投年娃哈哈与达能公司、香港百富勤公司共同出资建立达能欲以 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将其拥有的资产或技术加以内部使用而带来的优势。第一,有效的公共设施服务,不应涉足具体的微观经济运引进投资者成了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这类问题会越来对于如何处置资产容易产生冲突。这一冲突的背后实

2.投资双方对国际投资相关法律规则的了解存在差距产生冲突

(1)对知识产权法律规则的了解存在差距。“达娃之争”这样的纠纷在中国并不是第一次。自中国加入wT0后,这类纠纷就层出不穷,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企业不是很熟悉知识产权法和国际相关规则。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面临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此类知识产权案件呈现出国内外影响大、争议时间长、法律问题复杂等特点。目前中国企业应对跨国公司知识产权纠纷现状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2)对企业产权的法律效力认同存在差距。在合资企业当中,普遍存在同业经营现象,案例中达能和娃哈哈各自也都生产饮料。跨国公司刚到中国投资的时候,一般都严格遵守法律规范,一切按法律行事,但后来发现这一方法在中国行不通,这跟中国的国情有很大关系。对跨国公司而言,购买了企业财产,兼并了相关企业,应归合资企业所有。而从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出发,招商引资是希望借助这一形式扩大实力,对合资企业的资产起觊觎之心是理所当然。为一纸空文。这种情况下必然产生冲突。

三、我国企业在这一冲突中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1.我国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1)陷入知识产权纠纷的风险。

我国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往往仅看到外方的先进技术、中已掌握的知识产权,往往轻易低价转让给外方,在合资协议中未对企业品牌进行严格管理,接体现知识产权价值的,企业可以借别人的技术,商标。一旦商标丢失就失去了市场,在竞争中将彻底失败。程中,激烈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用别人的品牌只是权宜之计,不是长久发展模式。如果不及时改变对企业品牌不重视的态度,会延误企业的发展。(2)丧失企业自主控制权的风险

近年来,外资并购目标直指国内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已经导致许多行业的龙头企业被控制。以“达娃事件”为例,合资企业中方开始占份。通过并购我国的大中型企业,跨国公司不仅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成套生产设备以及熟练的劳动力,而且能够不露痕迹地突破我国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的限制,销售渠道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2.防范风险的一些措施

(1)积极做好知识产权纠纷的事前事后防范。“达娃之争”引发了我们对企业如何防范风险的思考,尤其在应对跨国知识产权纠纷方面,先进制度,实际上却是一种既能促进也能延滞国家产业的制度。应积极利用这一制度,又应对其加以适当限制,做出全面考虑。今所有市场经济重要制度中最年轻的制度,产权领域的优势垄断利益。我们一方面应该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用知识产权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要实现合理的国际直接投资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意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国际接轨时,因过度保护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而给本国的经济发展造成的阻碍。我国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当严格审查合同的各项条款,量选择适用中国法律,对法律的不熟悉很容易成为将来纠纷解决的一大障碍。企业发生纠纷也要积极应对。在发生纠纷后,当协助企业做好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指导企业如何把自己的品牌通过知识产权的方式保护

从法律上看这个企业的一切资产权利都在一些地方,从而丧失原有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以至陷入知识产权纠纷。购买别人的专利,49%的股份,但达能通过股权转让达到应吸取经验教训。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应尽量通过和解方式解决。却不能很好的利用自己手在市场中,但是要坚持使用自己的 通过被并购企业的“初看起来知识产权是一种因此,在进行技术转移时既"②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当跨国公司容易利用其在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坚决抵制滥聘请专业律师把关,而有关政府部门应又或者51%的股必须注尽即使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东西也会沦 著名品牌,商标是最直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外资合营的过但一旦与外国

起来。为企业搭建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的咨询、交流和其他法律服务。

(2)加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防范企业风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从国家角度出发,要努力整体推进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好转,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推进法治完善。其次,从企业自身角度看,要明确企业防范的专门法律机构,形成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法律风险防范要贯彻在决策机制上,体现在企业工作流程中,约束在管理制度下,要自觉形成—套防范风险的法律应急预案。比如,当纠纷出现以后如何应对政府主管部门,如何应对行业影响,如何应对市场影响等。

(3)JjU快反垄断立法步伐。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各国对准许外资进入的领域都会进行一定的限制。断和限制外资并购法律的影响。尽快制定反垄断法,约束外商的不正当并购行为。注释:

①赵晓笛.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发展之路——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述评济,2007②[日]富田彻男.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254. 参考文献:[1]沈四宝.对外贸易法律制度若干问题[2]刘笋.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的不足及(2).

[3]沈坤蒙.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8):56—58.

防止行业垄断符合国际立法潮流。EM].廖正衡等译.北京商务出版社,[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TRIPS协议与国际投资法的关系EJ].管理世界,1999我国应当[J].中国流通经2000.2532004. [J].政法论坛,2001,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开拓和发展同样遭受国外反垄控制外资并购、,.

第二篇: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练习题

二、单项选择题

1.投资的本质在于()。

A.承担风险

B.社会效用

C.资本增殖

D.确定性

2.国际投资中的长期投资是指()以上的投资。

A.三年

B.八年

C.一年

D.五年

3.世界银行给某一发展中国家贷款以该国开发牧业,这是属于:()。

A.公共投资

B.直接投资

C.私人投资

D.间接投资

4.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投资是:()。

A.二个相同的概念

B.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 C.相互包含交叉的两个概念 D.无法严格区分的两个概念

5.经济学家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项目中,把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区分为:()。

A.短期资本和长期资本 B.经常项目和非经常项目 C.顺差项目和逆差项目 D.贸易项目和劳务项目

6.()是资本要素国际移动的主要方式、是国际投资的两种形式中的主要形式。

A.国际直接投资

B.国际间接投资

C.公共投资

D.私人投资

7.()是国际直接投资大发展的客观前提。

A.科技革命的发生

B.社会化大生产的大发展 C.国际分工的新发展

D.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8.市场不完全理论首先是由美国学者()于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的。

A.金德伯格 B.海默 C.巴克利 D.邓宁

9.市场不完全理论又称为垄断优势理论,它的核心是基于下列这样一个假设:()。

A.厂商具有技术优势 B.企业具有规模优势

C.企业处于不完全的市场条件下 D.企业具有全球区位经营观念

10.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佛龙教授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生产和贸易情况提出了(A.折衷理论

B.追随领导者理论

C.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D.内部化理论

11.产业空心化又称经济空心化,它的直接表现是:()。

A.资本等生产要案流动的非合理化

B.国内投资增长率低于对外投资的增长率

C.国内物质产品供给能力落后于需求

D.国内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调

12.美国对外资奉行自由开放政策的理论代表人物是()。

A.邓宁

B.罗波克)。

C.尼克

D.卡森

13.只承认东道国的征税权,投资输出国放弃征税权的税收优惠政策称为()。

A.税收抵免 B.免税

C.税收饶让 D.延期纳税

14.从各种环境因素所具有的物质和非物质性来看,投资环境可以分为:()。

A.狭义投资环境和广义投资环境

B.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C.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

D.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

15.()是国际投资活动的众多因素中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也是国际投资决策中首先考虑的因素。

A.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政治环境

D.法律环境

16.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A.罗伯特·斯托伯 B.伊西阿·利特法克 C.被得·班廷 D.闵建蜀

17.抽样评估法的最大优点是:()。

A.具有定量分析的特点 B.不需要高深的数理知识 C.资料易取得易于比较

D.使调查人得到第一手信息资料

18.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又称为()。

A.听取专家意见法

B.调研法

C.市场指数法

D.数学校型法

19.首先求得各方案的最小收益值,然后从各最小收益值中选取收益值最大的方案,这种不确定型决策方法被称为()。

A.折衷决策法

B.等概决策法

C.悲观决策法

D.乐观决策法

20.契约进入模式也可称为()。

A.间接出口进入模式 B.持许专营 C.管理合同 D.许可证交易

21.国际直接投资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最初阶段是:()。

A.机会研究

B.初步可行性研究

C.可行性研究

D.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22.制造业跨国公司发展阶段中的第三阶段是:()。

A.间接或暂时出口

B.积极出口或许可

C.积极出口和从事许可证贸易,在外

国工厂进行股权投资

D.全球跨国营销与生产

23.()是跨国经营企业对外国市场进入程度最低的一种方式。

A.出口进入模式 B.契约进入模式 C.投资进入模式 D.购买进入模式

24.股票须由()以上的董事签名盖章并经有关机构批准后才可发行。

A.二个

B.三个

C.五个

D.七个

25.()代表了公司最主要的所有权和最重要的控制权。

A.普通股

B.优先股

C.认股权证

D.债券

26.美国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数共包括()种股票。

A.11种

B.30种

C.48种

D.65种

27.用于判断股票价格动向的指标是()。

A.股票价格收益率

B.委托保证金串

C.信用交易周转天数 D.平均股息率

28.债券的利率实际上就等于()。

A.债券的面值收益率 B.债券的当时收益率 C.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D.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29.国际直接投资的突比特点是()。

A.投资方式灵活多样 B.投资利润高 C.投资风险大

D.投资者拥有有效控制权

30.国际直接投资折衷理论是由()于70年代后期提出的。

A.巴克利

B.佛农

C.邓宁

D.海默

31.下列国际市场几种进入方式中,()是对国外市场的介入程度最小的—种。

A.出口进入模式 B.契约进入模式 C.投资进入模式 D.许可证交易

32.普通股的股息属于()。

A.固定收益

B.半固定收益

C.变动收益

D.选择收益

33.世界直接投资地区大三角格局是指()。

A. 美国、德国、日本 B. 英国、美国、日本 C. 美国、欧共体、日本 D. 日本、法国、德国

34.福建华福公司在伦敦发行的日元债券属于()。

A. 外国债券

B. 欧洲债券

C. 扬基债券

D. 武士债券

35.在国际投资环境因素的稳定性分析中,人为因素是()。

A. 相对稳定的 B.中期可变的

C.短期可变的 D.根本不变的 36.在国际市场进入方式中,容易培养潜在的竞争对手的是()。

A.出口进入模式 B.契约进入模式 C.投资进入模式

E. 契约进入模式和出口进入模式

37.在现实的股票行市上,股票价格()。

A.与股票的面值一致

B.时而高于股票面值,时而低于股票面值 C.高于股票面值 D.低于股票面值

38.跨国企业内部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海默

B. 弗农 C. 科斯

D. 巴克利和卡森

39.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基本区分标志是()。

A.前者可用实物进行投资,而后者则不行

B.能否有效地控制作为投资对象的海外企业

C.前者是个别经营单位进行的投资,后者是政府进行的D.前者属于长期投资,后者居于短期投资

40.在国外分公司或子公司对总公司或母公司的关系上()。

A.国外分公司的债务对总公司不具备连带责任

B.国外子公司的债务对母公司具备连带责任

C.国外分公司的债务对总公司具备连带责任

D.国外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债务对总公司或母公司都不承担连带责任 41.一国政府或企业在国境外发行的国际债券包括外国债券和()。

A. 美洲债券 B. 欧洲债券 C. 世界债券 D. 国际债券

42.投资者将影响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列举出来、以表格的方式逐级确定分数,然后按表中的各项比较进行评分,并以得分多少来评价一国投资环境优劣的方法称为()。

A.障碍分析法

B.多因素简单评分法 C.冷热国对比法 D.动态分析法

43.由公司董事会决定何时支付股票利息以及支付多少股利的股票属于()。

A. 记名股 B. 不记名股 C. 普通股 D. 优先股

44.跨国公司有不同的名称,而且同一名称的定义也不尽相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所依据的标准不同

B.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所定义的公司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D.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不同

45.较为完善成熟的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生产体系是处在以下哪种形态()。

A.独自存在 B.简单一体化

C.国际一体化生产 D.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多项选择题 1.()都属于公共投资。

A.某国政府投资为第二国兴建机场

B.某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到某一国家兴办合资企业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某国贷款以开发该国的矿业资源 D.香港某共同基金投资中国股票市场 2.短期资本流动包括以下()。A.暂时周转用的相互借贷 B.国际存款

C.六个月内到期的汇票 D.二年期企业债券

3.市场的不完全性表现在()。

A.信息不产生费用

B.政府价格管制

C.没有贸易障碍

D.反托拉斯法

4.防御性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包括以下几种观点:()。

A.获取自然资源

B.追随领导者

C.对市场的依赖

D.发展中求生存

5.从政治制度分析政治环境的是一国的;()。

A.基本力量

B.制度的弹性

C.政权交替方式

D.政府形态等

6.对外国投资者实行的歧视性政策包括()。

A.限制工业制成品进口

B.限制提成费汇

C.对当地的股权比例要求过高

D.要求有当地人参预企业管理

7.国际直接投资环境中的关键项目包括()。

A.币值稳定程度

B.法律健全程度

C.允许外国所有权比例

D.当地资本的供应能力

8.契约式进入模式在扩展跨国经营方面有以下一些缺陷:()。

A.控制程度低

B.无法克服东道国对进口和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

C.培养潜在的竞争对手

D.许可证交易本身在使用上的限制

9.出口进入模式作为一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它有以下这些缺陷:(A.受到贸易和非贸易壁垒的阻碍

B.信息反馈不及时

C.不能满足跨国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的实现

D.风险过大

10.跨国经营企业创建国外企业从企业性质角度可以划分为:()。A.国外分公司 B.国外子公司

C.国外避税地公司 D.独资公司

11.货币证券是对货币享有请求权的证券,它包括:()。

A. 本票 B. 提单 C. 汇票 D. 支票

12.有价证券的属性包括:()

A.稳定性

B.长期性

C.分权性

D.收益性

13.下列几种因素中,()能带来系统性风险。

A.某企业生产原料供应短缺

B.市场通货膨胀

C.政府提高利率

D.某行业工人罢工)

14.反映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指标有:()。

A.总资产周转率

B.销售收益率

C.速动比率

D.平均应收帐款周转率

15.当代国际投资的新动向包括()等特点。

A.国际间接投资在国际投资总额中的比重迅速增加

B.国际投资来源全球化和“大三角’国家的对外投资集聚化 C.国际投资市场以工业发达国家为主

D.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流向制造业、服务业等高技术产业部门

16.在进行收购与创建两种方式选择时、跨国公司选择创建方式是因为()。

A.本公司拥有最新技术或垄断性商标 B.目标公司约所在国工业化程度较高 C.本公司历史悠久而增长率较低

D.目标公司所在国有较严格的反托拉斯法

17.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A.国际投资的跨国性 B.国际投资的政府性 C.国际投资的风险性更大 D.国际投资所体现的民族性

18.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的区别在于:()。

A.国际直接投资能够有效控制投资对象的外国企业,而国际间接投资则不能

B.国际直接投资的投资者拥有所投资企业的10%的投票股,而国际间接投资的投资者只掌握低于10%的表决股

C.国际直接投资的性质和投资过程比国际间接投资来得复杂

D.国际直接投资的风险要大于国际间接投资 19.现代经济理论认为,生产要素可分为()。

A.资本 B.土地 C.劳动力 D.技术

20.国际经济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生产国际化

B.资本国际化

C.国际分工的加强

D.生产关系国际化和经济调节国际化

21.根据折衷理论,企业想对外直接投资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A.企业特有的优势

B.内部化的优势

C.国家特有的优势

D.厂商垄断优势

22.现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商标协定有:()。

A.巴黎条约

B.巴黎工业资产保护条例 C.工业资产保护条约 D.马德里协定

23.通常根据国际投资环境的构成因素将投资环境分为:()。

A.广义的投资环境和狭义的投资环境

B.硬环境和软环境

C.自然、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五部分

D.自然因素、人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24.海默--金德伯格的理论认为垄断优势来自()。

A.市场不完善

B.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C.要素禀赋

D.特定的区位因素

25.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投资()。

A.是同一概念

B.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概念 C.两者相比,前者比后者包含的内容更广泛 D.两者相比,后者比前者包含的内容更广泛

第三篇:关于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文献综述

关于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中国入市以及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并购行为日趋活跃。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无疑能给我国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本文对一些学者在此问题的探讨上进行综述,对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现状、影响和应对措施做简单分析。

关键词:跨国公司;并购;影响

Abstract: 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and the recent rapid economic growt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o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enterpris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active.This behavior will giv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to bring a positive role in China, but also produced a series of negative effects.In this paper, a number of scholars on this issue were reviewed, on the status of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businesses, and impacts of response measures to do simple analysis.Keyword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merger and acquisition, influence 一.引言

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渠道, 依照东道国法律取得东道国某些现有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的行为。外资并购分为跨国兼并与跨国收购两种形式,前者是指将当地企业和外国企业的资产合并后建立一家新的实体或合并为一家现有的企业;而后者是指外国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当地企业的股票或股权以获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而当地企业的法人地位并不消失。

世纪90 年代以来,跨国并购已经取代新建投资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而伴随着入市,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从广度上和深度上也迅速提升。跨国并购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并购,可以吸收更多的外资,弥补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另外,它对于加强市场竞争、提高企业效率,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也有一定作用。但同时,在积极的作用外,它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更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对此现象,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并积极寻找应对策略。二.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及特点

据有关资料显示:跨国公司已在彩管、微电机、小汽车、计算机、程控交换机、光纤[5]

[4][3]

[2]

[1]电缆、橡胶、轮胎、啤酒、造纸、洗涤用品、医药等行业实际上取得垄断或控制地位。在计算机行业中,长城、四通、中环等外商投资或协议投资的项目中,外方均占有控股权。在我国洗涤用品行业中,较大规模的合资企业有15 家,且全部是中国洗涤用品行业中排名前20 位的大企业。一些我们熟知的名族品牌,也早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外国人的囊中物。众多的并购案例,更让我们认识到它对我国经济甚至政治方面的威胁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近年来众多的并购案例,我们对并购的特点也可略探一二。周晓武[8]

[9]

[7][6]、李慧、张绍焱、陈佳慧、黄群慧都认为,从产业上来看,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上,但是正经历一个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延伸过程,高新技术产业,如通讯产业、医药业、软件制造行业,也日益成为跨国并购的重点。另外,王星

[10]

认为,外资并购我国的企业大多是一些行业、地区的骨干、龙头企业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

三、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负面效应

根据赵娜[11]、郭春丽

[12]、殷宝庆、王靖、周晓武等学者的探讨,跨国公司在华

[5][3][7]并购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很多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形成市场垄断,并对国内一些企业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产生“挤出效应”。外资控股并购最大的负面效应在于,导致跨国公司控制我国市场,取得行业垄断地位。外资并购我国龙头企业后,凭借其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构筑起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获得独占市场权和定价权,可以把价格提高到完全竞争水平以上,攫取巨额垄断利润,从而形成垄断局面。

外资在部分领域不仅没有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开拓广阔的国际市场,反而挤占部分市场。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一些正在迅速成长中的国内优势企业很可能寻求跨国公司的收购,作为生存、发展的途径。对国内企业的挤出效应不仅表现在外资直接进入的领域,还表现为对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的影响。外资并购国内企业后,有可能打断国内运行已久的供应链,而转向跨国公司母国或跨国公司在国内的配套生产企业。

2. 核心技术被控制,名族品牌消失

我国许多企业在多年发展中拥有了一批自己的核心技术,而在外资并购中却往往以优质 资产出资,导致并购后企业核心技术的流失和自主研发能力的丧失。跨国公司并购我国的许多龙头企业,不仅是看重它们多年来形成的齐备的技术人才队伍、完整的市场营销体系以及稳定的市场份额,其另一目的是通过并购后引入国际品牌占领市场,扼杀被并购的国内企业品牌,直接减少竞争对手,进而形成跨国公司自己品牌的垄断地位。

3. 国有资产流失

跨国企业并购国内企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是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评估方法不科学,如有些企业因急需资金仅以资产净值入 股,国有财产、国有股权的出让值忽略了市场增值的部分和商标、商誉、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价值。

(2)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把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作为重大政绩, 只重视引进外资把企业 搞活, 而忽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目前在有些地方, 将国有企业向外商半卖半送, 甚至完全白送的情况并不鲜见。

4.对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威胁

一直以来,我国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立法较为滞后,专门性的跨国公司产业政策立法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空白。立法的不完善给了跨国公司可乘之机,它们通过间接并购,已进入到一些我国对跨国公司禁止或限制的领域。如近些年跨国公司并购主要以信息产业为先导,以金融业为核心,涉及领域包括信息、金融、保险、电信、交通运输、商业零售、生物工程、装备制造以及文化传媒等。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四.应对策略

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并购日趋活跃,是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我们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1.为了应对垄断威胁和“挤出效应”,完善立法是一个重要手段。跨国并购法律体系的建立,单靠反垄断法这样的单个政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应完善整个政策法规群

[13]

。它有赖于反垄断法、跨国并购审查法、证券交易法、公司法、社会保障法、破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14]。

2.为了维护本国经济主权和独立性, 防止外资伺机形成垄断局面, 我国应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鼓励、允许、限制、禁止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产业范围和程度

[15]

。对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行业如基础设施和环保产业应鼓励外资并购;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行业明确禁止外资并购;对幼小的民族工业应限制外资并购,并予以保护。

3.增加企业的品牌意识,保护民族品牌。品牌代表企业在市场中的形象,是企业的标

[2]志。它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成为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强有力的武器。对于不同行业的本土品牌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核心竞争力强、优势明显的企业要加大扶植,保持其独立性,防止其被跨国公司控制;对于核心竞争力弱、没有扩张增值能力的企业可以合资保护。另外,不管是什么名族品牌,都应当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研发。

4.完善资产评估制度。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时,存在着上述的众多问题,因此,赵娜[11]

[7]认为,建立社会化的资产评估、会计审计、法律咨询等中介机构, 制定统一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评估标准, 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评估方法。客观地评估国有企业资产的真实市场价值, 特别是不能忽视、低估国有企业的商标、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价值。有关部门要对国有资产评估进行动态监督, 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有效性, 防止国有资产在跨国公司并购中流失。五.小结

通过以上对学者们文献的综述,我们了解到金额巨大、领域广泛的跨国并购浪潮的深入推进,对于我国产业的发展虽然起到一定正面效应,但更多的是其背后的不利影响。因此,我国该如何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些负面效应,是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学者们对此问题的探讨以及提出的对策,相信能对应对跨国并购有一定启示与帮助。

参考文献:[1]王国栋、陈丽珍.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国际贸易问题2005 年第9 期

[2] 吴学君.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商业时代•学术论评 2006年21期

[3] 王靖、蔡永民.跨国并购对中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N].江海学刊 2007年06月

[4] 史建三.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 1998年第5期

[5] 殷宝庆.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效应分析及应对策略.[J].管理前沿 2003年第4期

[6] 郑云.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我国的反垄断规制.[J].企业经济 2005年第8期 [7] 周晓武.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效应分析及应对策略.[J].经济工作导刊 2003.5/10 [8] 李慧、张绍焱.对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问题的探讨.[J].经济问题 2005年第11期 [9] 陈佳慧、黄群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并购.[J].经济管理•新管理 2002年第15期

[10] 王星.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现状、趋势与建议.[J].经济师 2005年第8期 [11]赵娜.加强跨国并购在华的规制.[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年第6期

[12] 郭春丽.外资在华并购的动向及对我国的影响.[J].宏观经济管理 2007年第3期 [13] 王中美.在华跨国并购的垄断影响及其规制.[J].世界经济研究 2007年第2期 [14] 蒋小燕、黄翠萍.跨国公司并购与中国的对策.[J].中国外资 1999年第3期 [15] 聂名华.构建协调配套的法制体系.[J].国际贸易 2005年第5期

第四篇:解决宅基地纠纷的法律思考

解决宅基地纠纷的法律思考

一、规范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消灭制度

1.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制度

(1)严格限定申请主体资格和申请次数。关于宅基地使用权申请主体,应该坚持现行法律法规中有关身份性限制的规定,只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能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的申请权利原则上只能行使一次,使用权人对宅基地进行非法处分后,再申请宅基地的,则不符合申请条件。

(2)取消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行政审批制度,确立合理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取得程序。《宪法》、《民法通则》和《物权法》赋予了农民集体享有包括宅基地在内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而按照《土地管理法》第62条的规定,宅基地使用权必须经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才能取得,这就意味着剥夺了农民集体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行使,这不仅不符合所有权的原理,而且无视所有权人的权利,因此,应当取消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行政审批制度,由农村宅基地所有权人依法行使宅基地使用权的决定权。

2.应当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是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而在《物权法》的制定过程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可以自由流转是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问题,对于宅基地使用权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基本不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宅基地使用权能否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主体流转。豎笔者认为,建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制度。首先在法律上应当明确规定农村宅基地允许继承,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设定不同的行使规则。在出现房屋继承的情况下,应当考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继承和集体经组织以外的自然人继承两种情况。

(2)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物权法》确立了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但还不够完善,为了维护广大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切身利益,应当在遵循《物权法》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立统一的宅基地使用权登记机构,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作为登记机关处理宅基地相关事宜。

3.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消灭制度

努力规范并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的消灭制度为了切实提高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应当建立并全面贯彻完善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消灭制度,通过确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使用期限,严格限定集体收回和国家征收的条件从而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的消灭制度,这是科学的土地权利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实现相关政策透明化

(1)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宣传要有针对性、时效性,体现实用性。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国家宏观政策和不同地域用地管理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因地制宜的选择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避免泛泛而谈,不切要害现象的发生。宣传方法要形象生动,易于群众理解和接受,宣传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党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被广大农民所了解、接受和遵守;(2)要切实做好宅基地纠纷的预防工作,在抓好宣传教育,增强村民依法用地观念的同时,还要从源头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堵塞违法用地行为。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要编制切合农村实际的村镇建设规划。要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精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村镇建设规划应当通过各种为群众所认同的形式公布于众,接受村民的监督。这样做一方面是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预防宅基地纠纷。

三、加大人口普查,保障无“裸户”

由于宅基地纠纷的特殊性,纠纷一旦发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妥善解决,因此对农村宅基地纠纷的解决应重在预防,同时也应当着眼于未来。从上文可知,当前形势下引起宅基地纠纷的原因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适龄人群回乡安家,当前时期宅基地纠纷之所以会出现“井喷式”增长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政府部门和村委会没有尊重事实,仅仅按照户口登记人口进行宅基地分配,而事实是在当时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大背景下,很多父母并没有为自己的子女上报户口,导致了众多长大后没有宅基地可供建房安家的“裸户”的大量出现。所以我们应当那个吸取以前的教训,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当前,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刚刚结束,基层相关部门和集体经济组织应当乘着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东风,对自己辖区内的人口进行一次彻底的普查,对没有进行户口登记的人员予以登记,其中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可以予以免除处罚或者减轻处罚,以此来调动村民进行新增人口入户的积极性。相关部门和村集体组织应当结合普查所获取的数据并结合所在村庄宅基地现有总数,在尊重现实的前提下,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并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上下联动共同努力,力争制定出最为科学合理的中长期宅基地分配方案。在方案制定出来以后,应当对方案及时予以公示,征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并接受村民的监督,对于村民反映的问题及时予以妥善解决,努力把宅基地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最广大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基本利益。

第五篇:企业投资并购法律风险

公司投资并购法律风险

金融危机来临时,大量企业出现倒闭或濒临破产状态,正是有些实力雄厚企业收购的良机,往往此时并购这些由于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即将破产的企业所花成本比正常时要小,在谈判、收购的过程中也省时省力。但是,也正因为金融危机,投资并购也面临比正常经济环境下更大的法律风险,因为投资并购各关联方在金融危机之中都存在不可确定的因素,从而使投资并购活动更增风险。因此,企业对外投资并购时须注意以下五项法律风险:

一、企业并购前的融资风险。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外并购,更要注意在正常经济环境中不易发生的一些融资风险。由于金融危机对银行、金融机构产生了巨大冲击,也应考虑此家金融机构是否存在破产或者其它因素(如国家突如其来对银行、金融机构等采取紧缩政策)导致不能发放资金的可能性,提前制订应对策略。企业在做出采用何种方式募集并购资金、采用哪种并购的方式、并购何种企业等融资决策前,应进行详尽调查以及资深人员对项目的论证来规避其中的法律风险。

在具体的融资流程中,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应确保股东会、董事会所做出的融资决议有效,因为在金融危机的前提下,股东会对出现的风险抱有更大程度的担扰,以免在融资合同签订后,一些有决定权的股东提出异议,导致出现上市公司的违约或者诉讼。金融危机中,在履行融资合同的过程中,企业也要确保担保物或为自己担保的关联公司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的营运正常,不使银行产生对公司或担保方、担保物的信用或资信、价值贬值的现象,以避免银行方违约或要求更多的抵押、担保或要求提前还贷及不发放还未发放的资金,影响并购计划的进程。

二、被购企业情况前期调查中的风险与控制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企业出现了破产但却并未实际破产或者说已经名存实亡,企业往往不能履行到期债务、潜在的债务还未表现得十分明确,有些存在着担保,诉讼保全等限制转让的情况,土地房屋及主要设备等资产的权利的完整性、合法性都出现在正常环境下不会发生的潜在不完整或不合法的情况;金融危机下,被并购企业对外签订的合同是否能履行、主要关系及客户是否还存在,客户的履约能力是否还有保证;被并购企业是否还存在未结的诉讼等等。

应付这些风险,第一、要求被并购方提供尽量详细的资料,如各种重大的合同、合同的履行情况、被购方的股东情况变更情况,最新的章程,年检情况。第二、派遣财务人员对并购方进行详尽的财务检查。第三、选择实力评估机构做出对被并购企业本身及重大资产的真实评估。第四、由有经验的律师对被并购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如被并购企业的主体资格、是否存在担保、诉讼等。在此基础上再加以认真分析论证,做出科学合理决策。

三、被并购企业本身风险及控制

金融危机下,被并购企业因为出现不稳定而导致一些不可忽视的风险。

一、企业重要人员流失如重要的研发人员、掌握机密或企业商业秘密人员、重要管理人员、掌握客户的营销经理或人员等。

二、大股东暗中转移资产或抽资,无形资产的贬值或股东转移无形资产及暗中许可多方使用无形资产。三被并购企业因金融危机导致财务状况的恶化、税务情况的真实,有无漏税,逃税等等。

这些风险在公司准备并购时的前期谈判工作最好用意向书或者备忘录的形式予以确定、保证,具体由律师进行操作以及会计师对被并购方调查后提出。

四、合同风险与控制

在并购合同签署时,更应该注意合同风险。在企业并购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有几家公司同时收购一家公司的情况。此时,公司如果在未弄清其他潜在收购公司是否具有被收购公司的优先权而盲目签订并购合同是十分不妥的,应注意在收购中股权转让时尊重目标公司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积极履行法定程序排除第三方的优先购买权之后收购方可进行出资收购。

在合同中,应注意确定收购价格以及价款支付的不同方式和支付期限的安排;各种收购意向书和收购合同等法律文件的完善需要由专业人士如律师来完成并收购合同履行阶段更为重要,要特别注意各种履约备忘、各种审批、登记、第三方同意、章程修改、董事选派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如果不详尽考虑,很有可能就造成并购失败或者并购过程阻碍以及并购的实际效果。

五、税收、环保等潜在风险与控制

税收是一个可能产生潜在责任的重要方面。金融危机中,国家的有关税收有可能发生变化、调整,而被并购企业在不知或故意未纳税款的情况下,税务机关一般均会要求并购方承担责任如补税及罚款,这将会大大增加并购成本,更为严重的是在支付并购费用后,如果此部分税款及罚款数额巨大,有并购意向的公司也无力再续支付,则此并购存在失败的危险。

环境保护也是极有可能产生潜在责任的方面。许多国家对企业环保的要求经常十分严格,多数环境之下,正常国家不论在何种经济情况下均不会改变环境保护政策,只会更趋于理性和严格。在并购时,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到被并购企业,被并购企业的生产及环保人员、维护人员有可能发生变化,环境保护方面极有可能不到位,违反环保法律。并购企业在并购时可能不知晓这些变化,并购后将承担这些违法的责任,而这些责任带给并购公司有可能是致命的。

这些潜在的风险需要企业认真仔细地了解被收购企业的纳税、环保情况。是否有欠税、被并购方的经营产品、生产场地与环保的关联,环保政策与被并购企业的关联、对有关许可证和许可的遵守,环保部门有无对企业发生整改或制裁的通知等。在具体并购时,企业在签订合同时,首先要考虑这些风险,最终在合同中约定这些风险的避免和承担,最好能对这些风险进行保险。

下载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投资纠纷的法律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投资纠纷的法律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投资的法律风险

    总结以往企业投资活动中的经验教训,许多企业疏于防范投资中的法律风险,造成纠纷及损失,因此有必要提醒企业在投资活动中注意识别误区,防范风险,避免纠纷,减少损失。 如何确保出资......

    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法律障碍与对策(5篇)

    `` 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法律障碍与对策唐雪峰1盛军锋2 1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510564 2 中山大学,中国,510275内容摘要:创业投资是创新技术产业化的催化剂,资的发展。由......

    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与运营的思考

    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与运营的思考 财政厅社保处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单一安全、十分谨慎的投资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物价的持续上升,社会保险......

    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共五篇]

    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表现出来的一个突出趋势是国际直接投资流动中的跨国并购迅猛增长。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的增长速度(30.2%)超过了......

    试论跨国公司在华品牌战略及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试论跨国公司在华品牌战略及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宝洁公司的多品牌战略宝洁的制胜之道一向以多品牌战略著称。所谓多品牌战略,是指企业在同一类产品领域同时经营两种或两种......

    内资企业境外投资法律报告

    内资企业境外投资法律报告 一、法律文件 1、国内法:《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2014) 第七条 中方投资额10亿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涉及敏......

    关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发展背景分析 (一)企业文化简介 何谓企业文化?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几个问题的法律思考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几个问题的法律思考 吴党恩 《侵权责任法》于2009年12月26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2010年7月1日施行。该法是一部规范侵权责任方面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