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时间:2019-05-13 02:52: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第一篇: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一、商业银行可以办“三产”吗?

我国的公司制企业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可以用自己不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净资产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和服务型的企业。我国的商业银行是公司企业法人,它能否投资第三产业呢?在我国商业银行法颁布之前,一些商业化经营的银行充分发挥自己的经营优势,从为本部门的职工谋福利的目的出发,曾投资创办过不少贸易公司、咨询公司、审计事务所、饭店等中介服务性企业。其中有的投资直接从银行的经营资金中划拨;有的则较婉转地从银行工会、银行职工技协的帐户上调出,这些三产企业尽管经营服务内容不同,但在利用银行资金的优势抓客户、利用三产企业帐户挤费用、提现金、多赚多分、吃光用光这几点上则是相同的。

1995年5月通过的《商业银行法》第43 条禁止性规定“商业银行在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第74条又规定“商业银行有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中国人民银行可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经营许可证”,商业银行构成犯罪的,还要对商业银行追究刑事责任。“这就是说商业银行办三产实际上是严重的金融违法行为。

那么同样是公司制企业为什么我国商业银行法偏偏禁止商业银行的直接投资业务,还要对商业银行的此种违法行为追究法人刑事责任呢?这是因为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政府特许企业,它为各行各业的企业单位开户存款、贷款和转帐结算,掌握了全社会的确切经济信息,并且有他人无法筹集的资金优势。所以一些发达国家的银行法都规定禁止银行从事批发零售贸易,限制银行购置非自用不动产和直接投资。近年来虽然较发达国家的金融自由政策使银行法的严格约束有所松懈,允许银行跨业经营证券投资、销售等非银行金融业务,可是限制银行直接投资原则始终没有变。而且这些国家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个基本原则是巩固一国银行业经营秩序保护各行各业经营者公平竞争的前提。

或许有人提出,既然银行办三产法律不允许,那么法律并没有限制工会、职工技协、退管会等群众团体和经济组织投资办“三产”,相反国家政策还鼓励一些企业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多办一些“三产”经济实体,多吸收一些下岗工人,多为在职职工及退休职工谋福利,甚至在税收方面还给予优惠待遇。我们不否认国家曾颁布过这些优惠政策,但是我们不能把国家对一般企业的政策和法律规定无原则地往特殊企业上套。实践中有众多的银行“三产”企业就是形式上的“独立”企业法人,实际上则是资本金由银行出,客户由银行介绍或利用银行的贷款特权去拉,法定代表人由银行在职职工担任,管理费交给上级银行,利润由银行职工全体分的银行帐外金库。

除了营造市场正当竞争秩序之外,国外银行立法限制银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更直接的动因,则是通过立法来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进而从法律制度上为存款人的存款安全设置一道法律保障,否则的话,银行经营者完全有可能会牺牲存款安全性去追求直接投资的高利润回报,这样将会给银行的稳健经营带来可能是致命的隐患。

科云网www.xiexiebang.com----长沙科云周文颖律师 电话***(婚姻、工伤、劳动、交通事故、知识产权,法律咨询,代写文书,民事侵权等等)

法律服务无处不在,让您随时、随地享受专家级法律服务(科云律师团)

正是从我国目前金融界里违法经营比较普遍、银行资产流动性差和银行资产风险度高的现象出发,我国商业银行法作出了银行直接投资的禁止性规定和严重违法须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这里笔者认为该法条的规定应当适用于银行的工会、退管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直接投资,而且只有严格执法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打着银行招牌进行不正当商业机会竞争,谋取不当得利的银行界顽疾。

二、联办储蓄不可行

所谓“联办储蓄”是指由企事业单位出地方、出人,银行负责申办储蓄业务许可证和银行执照,双方共同经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各项储蓄存款业务,经营净收入按约定比例分成的银企联营业务。

1995年6月之前,一些银行为了扩大存款业务,增加信贷资金,同时从网点商业用房选择和调动大型企事业单位和职工存款的积极性等多方面考虑,设立了一批“联办储蓄所”。若干年经营下来有的联办储蓄所存款增长较快,经济效益较好,联办双方积极性都很高;也有不少联办所,因企业单位本身经济效益滑坡,职工收入减少,储蓄存款余额和经营收入相应降低,银行单方面欲罢又受联办期限未到限制而不能。更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听说银行储蓄所要停办,本来想存款或已经存款的,也改变主意不存款或提前提现。使联办银行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国家主席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该法第26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定使用经营许可证。禁止伪造、变造、转让、出租出借经营许可证。该法第74条又规定:商业银行出租出借经营许可证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逾期不改正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法第79条又重申:“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经营许可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银行与企事业单位联办储蓄所,从性质上来讲,不是银行对外投资与他人共同设立一个独立民事责任主体的储蓄所,也不是银行出租、出借经营许可证给企业单位,而是银企双方发挥各自经济优势,联合拓展储蓄存款业务,收益按约定比例分配的契约性合作经营。因此,我们当然不能认定联办储蓄就是出租出借经营许可证,或者是银行擅自与企业设立非法金融机构。但是我国金融管理当局若认可这种联合经营金融业务,不予以取缔或限令金融机构限期停办的话,那么明天也许会冒出联办贷款业务,后天又推出联办结算业务,那么如此下去,科云网www.xiexiebang.com----长沙科云周文颖律师 电话***(婚姻、工伤、劳动、交通事故、知识产权,法律咨询,代写文书,民事侵权等等)

法律服务无处不在,让您随时、随地享受专家级法律服务(科云律师团)

虚假的商业银行将充斥社会,而真正的商业银行将被淹没不复存在。

而且联办储蓄实际与银行出租出借经营许可证也只差一步之遥,如果我们管理部门放任这种与银行财务会计制度及银行行政法规不符的违规业务不管的话,那么一些效益较差的联办储蓄所其主办银行,下一步完全有可能是放弃经营管理责任,只收取固定的手续费返还或经营净收益返还。这样的联办储蓄所实际就是出借银行经营许可证,就是《商业银行法》禁止并将要依法追究银行刑事责任的重大犯罪行为。

三、“指定存款”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在商业银行转制以前,我们一些国有大银行干部在开展各项业务时习惯采用订计划、与有关权力部门联合发文件,来下达存款指标或其他指标,并与贷款指标联系起来。商业银行转制后某些干部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这样做,而且这种硬性摊派性质的任务指标已经超出存款业务本身范围,凡是能够体现银行特别经济优势的地方银行业务和其他业务,银行都要露一手,发挥一下。

前一时期深圳市出现这样一件案例:深圳市几十家会计事务所(其中大部分是合作制性质)联合状告深圳某一国有大银行不正当竞争,多次与深圳某会计事务所联合发文,指定其借款单位必须到指定的某会计事务所进行贷款审计、验资,致使原告流失大量传统客户,经济损失巨大,要求法院判决某银行撤销已发的书面文件,赔偿经济损失。虽然这一案件的审判结果还未见分晓,但是该案件的产生和新闻媒介的曝光,其社会意义和影响已大大超越案件审判结果,它一方面说明人们的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在增强,另一方面使其他银行和享有特别经济优势行业经济组织,从中吸取特别教训,悟出一点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依法经营的意识。

联想起来,我们一些大银行类似上例“指定审计”的情况还真不少,其中表现突出,花样种类最多的要数是“指定存款”了。

例一,疏通某机关、主管部门或集团控股公司发文,要求下属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到指定的银行去开户存款。

例二,某银行规定:凡是向该行申请贷款的,除首先要在本银行开设企业基本存款帐户外,而且企业职工工资卡帐户也一起由本银行统办。

例三,银行贷款后,贷款本金的20%必须长期存入银行作为还款保证金,一直到贷款本息全部还清为止。

科云网www.xiexiebang.com----长沙科云周文颖律师 电话***(婚姻、工伤、劳动、交通事故、知识产权,法律咨询,代写文书,民事侵权等等)

法律服务无处不在,让您随时、随地享受专家级法律服务(科云律师团)

例四,某学校接区教育局通知,从下学期起,学生交学费、书杂费统一到某银行开户存款,由该银行划帐支付,其他银行存款一律不行。

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指定存款”的具体表现,尽管老百姓对此都表示不满,但奇怪的是一些存款企业单位或受害银行竟然全无反应。有的企业认为,银行贷款给企业,要求我们单位多存点款,这是银行追求经济效益的正常利益动机驱使;有的银行则认为;人家银行搞“指定存款”,我们银行也可以利用银行本身优势及与部分机关部门特殊关系,搞“指定贷款”。

笔者认为,以上企业和银行的观点是错误的,前者企业在自己的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权利遭受侵害时还没有知觉,甚至认为是正常的。可见一些企业的自我权利保护意识之欠缺;后者银行它不向有关主管机关举报反映其它银行有不正当存款竞争行为,要求依法停止或赔偿,却采用同样违规手段去竞争抗衡,这种采用违规手段对付违规行为的做法,对一个国家银行和一个自身道德、法律素质较高的金融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应该的。

为什么连我们的企业和银行都会产生似是而非的错误观点呢?笔者的观点是:这主要与银行业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运作时间长、银行都是国有大银行、长期以国家事业单位面貌出现、国有企业资金过去受银行监督和金融管理机关对正当存款竞争行为规范太少、以及对除非法提高存款利率之外的不正当存款竞争行为限制不力有关。实际上早在1993 年9月我国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该法第6 条规定:“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该法律第7 条还规定:“政府及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尽管中国人民银行还没有对商业银行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行政界定,但是按法理来解释银行的“指定存款”显然是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规定; 而且银行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或请有关部门发文指定企事业单位到银行开户存款行为可以认定为违反了该法律第7条的规定。

不过,银行的不正当存款竞争行为的受害人不是享有存款权益的存款人,而是合法经营的银行同行,根据法律规定被侵害的银行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其合法经营的侵权人-指定存款银行,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等。

科云网www.xiexiebang.com----长沙科云周文颖律师 电话***(婚姻、工伤、劳动、交通事故、知识产权,法律咨询,代写文书,民事侵权等等)

法律服务无处不在,让您随时、随地享受专家级法律服务(科云律师团)

第二篇: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不可避免地要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从目前国内银行开始的国际化经营看,在风险管理、盈利手段、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这些不足一方面严重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进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在经营组织形式、服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改善,提高国际化水平。

关键词:

我国

商业银行

国际化

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必然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经济竞争也日益激烈。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成为重要的竞争领域。

1、国际化经营是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全球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办工厂设立分支机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经营上走出国门,采购全球化销售全球、化服务全球化,还有不少企业设立海外机构,中国也正在更多地产生自己的跨国公司。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以及中外之间密切而频繁的经济往来,对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守着国内市场,单纯经营人民币产品,或者仅仅利用现有的产品和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加快国际化发展成为银行适应新形势和实现新战略的必由之路。

2、国际化经营是商业银行竞争加剧的必然要求 在其他行业发展竞争全球化不断深化过程中,商业银行也正越来越多的面临来自外资银行强有力的竞争,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刚刚完成制度的变革和调整,与国外商业银行在商业化国际化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和实现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已经现实地、迫切地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面前

二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金融改革20年来,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已迈出了很大步伐。但是,总体而言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水平是非常低的。这不仅是从国际横向比较得出的结论,而且,与我国其他产业的国际化程度、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相比,这一判断也是成立的。目前,国内一些大银行的市值和一级资本规模都已进入了世界大银行的前列,但就经营的地域范围、业务范围、经营结构来讲,还不敢妄言国际化。

至1998年年底我国已设营业性外资金融机183家,其中外资银行125家;已设各类外国金融机构代表处554家,此外还有大批此类申请等待受理,充分反映出我国已逐渐成为各国金融机构竞相看好的热点。从2006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步伐显著加快。特别是2007年,中资银行加大了“走出去”的速度,开始谋求全球布局。但截至2006年底,四大国有银行海外机构的总资产仅为2268亿元,只占它们总资产的1%,即使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银行的资产总额也仅占总体的3%左右。由此可见,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依然是国内市场、国内业务和国内客户。

由于国际化发展历程较短,国际化运作经验不足等多种原因,与世界知名跨国银行相比,国内商业银行无论从国际化的深度还是广度上看均相去甚远。例如,目前外资银行的引进,仍采用开放初期的“严进入、限业务、宽政策”的措施,绝大多数外资银行尚不能经营人民币业务。除中国银行以外的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距国际化的标准尚远,它们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走向国际金融市场,而且经营管理水平也是比较落后的。我国银行要跻身于世界银行业之 1 林,必须克服其在国际化进程中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主要问题表现在:

1、战略定位不清晰。

国际化经营转型力度不够,战略思维定式还没有从本土化银行完成向全球化银行的转变,国际化发展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等配套体制、机制还处于部分缺失状态;缺乏对于国际化的市场定位、客户目标、东道国监管环境的系统性研究,国际化发展的远景战略规划不够充分,海外市场可持续拓展能力不强。

2、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资本金充足率不符合《巴塞尔协议》要求,资产质量不高,盈利能力较差。《巴塞尔协议》集中体现了风险管理的国际规范,它注重从资本的构成和资产的风险权重方面,强调资本与资产的比例关系。在现有社会经济条件下,《巴塞尔协议》的一系列要求客观上限制了我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和业务范围。

3、盈利手段落后,盈利能力较低

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国内银行的盈利能力普遍偏低。资本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两个核心指标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目前国际大型银行的上述两个指标分别为 30%、1.5%,而国内银行则大约为 16%和 5%,低一倍左右。从盈利模式来看,国际先进银行非利差收入占到总收入的 30%以上,有的银行甚至占到 50%以上,而国内银行非利差收入占比大多在 10%以下,显示盈利手段过于单一。从业务结构来看,在业务发展上,主要依靠对公业务的规模推动;在客户选择上,主要依靠大型的对公客户。这与外资银行对公、对私,以及大小客户均衡发展的业务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外国商业银行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发达的国际业务网络,电子化程度高,资金调拨灵活,广泛采用国际金融领域已有的金融创新成果,服务意识强。我国银行的机构设置行政化,业务范围较窄,金融创新尚处于初级阶段,参与国际竞争则处于不利地位。

4、经营管理方式落后

如在业务管理上,国际上通行的是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即根据变化的经营环境,协调各种不同的资产和负债,在利率、期限及其结构方面的矛盾,进行风险和流动性诸方面的合理搭配和优化组合,以满足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统一。我国银行尽管自1994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但由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不久,经验比较缺乏,从而使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难以落实。又如我国银行由于长期形成的观念的影响,往往遵从“存款立行”的原则,将社会效益当作银行业绩的主要标准,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只考核吸收存款的数额而不计成本。外国商业银行一直遵从“效益立行”的原则,它们的经营方针和措施都以获得最大收益为目的,其效益普遍较好。经过多年的积累,外国大商业银行已经形成科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而我国银行业由于相应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或发挥作用,造成整体协调功能不强,优势发挥不够,尤其在国际业务方面经验不多,难以接受银行业国际化带来的挑战。

5、高级人才相对缺乏

国际化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没有思想观念新、竞争意识强、具有丰富金融知识和直接操作经验的人才,银行就很难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商业银行在多年的经营过程中,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大锅饭、论资排辈、官僚主义等弊端,从业人员总体上市场经济观念、公平竞争观念、开拓创新观念、经济效益观念、国际金融观念等比较淡薄,造成了银行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不高;另一方面精通业务的高级人才整体比例较低。与之相反,外国商业银行走的是重人才、讲效率的经营之路。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机构非常注重人才的选用,为开展业务,往往以较为优厚的工资待遇和其他有利条件从我国银行“挖走”优秀人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构成了巨大威胁。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几点建议:

1.选择合适的国际化经营组织形式

跨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和组织形式主要有:海外分行、代表处、附属行、国际银行业设施等,究竟选择何种类型的组织形式,J•温格尔(Janter Wengel)从区位的角度分析认为,在进入新的国家和地区之初,为了解当地市场行情和业务发展前景应设立代表外:在需要开展实质性业务经营时,可将一些条件成熟的代表处升格为分行;在取得丰富的市场经验与当地金融机构建立广泛联系的基础上,可通过合资方式入股国外金融机构。目前70%以上跨国银行均用独资的分行或代表外的形式进行经营,以确保决策系统的高度集中和对各分行的全面控制。

从理论上讲,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应采取分行或代表处的形式。但就整体而言,从银行业的现状以及我国金融管理体系看,从上述几种形式的申办难度、所需时间、成本、配套条件以及生存能力分析,我国跨国银行在发展形式上还是应该因行而异。具体而言,实力雄厚、海外分支机构多,国际化经验丰富的中国银行,可一步到位,直接采取以独资的代表外和分行为主要方式,以控制多数股权的附属银行为补充方式的战略;而海外分支机构不多,国际化经营经验不足的其他商业银行,则应分步到位,即先采取以控制多数股权的附属行为主,然后逐步过流到独资的组织方式,最终达到便于总行对海外机构进行管理和有利于总行经营战略目标实现的目的。

2、奠定国际化的基础 通过大力发展国际结算业务,培育和稳定一批具有境内外业务资源的跨国公司客户,培养国际金融人才,为商业银行国际化做好基础性工作。加强代理行工作和国际合作。商业银行实现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具有一定规模、相对完善的代理行网络,这是商业银行走出国门必要的业务环境。其中,工作的重点有一是与国外知名大银行建立和深化战略合作关系,要在授信额度、业务委托、人员培训与交流等领域实现深度合作;二是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资源互动性,借助我国本土已经形成的庞大的银行结算网络系统优势,通过一部分重点国外代理银行进行战略性事作,加快与国际银行业资金清算体系的融合与对接,以构建覆盖国际重要经济、金融中心的结算网络体系为基本框架,将银行业的国内清算体系向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进行延伸和拓展,为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并有效地推进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进程;三是通过与国外经济金融媒体信用评估机构的接洽与协作,加大境外宣传力度,提高商业银行的国际知名度。

3、强风险监管 银行开展国际业务,非但面临普通的金融风险,而且由于国际金融市场比之国内金融市场复杂,使防范风险对国际业务显得更加紧迫。而金融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经营风险意识薄弱,过分追求利润与规模,缺乏内部控制与自我监管。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的进程中,首先应强化风险意识,正确处理好盈利性与安全性的关系。在过去的粗放经营中,我国各银行机构网点大量增加,资产规模迅速扩张,有的甚至不惜血本无序竞争,片面追求利润与规模,以致于风险资产大量增加。商业银行应坚持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原则,但是应正确认识这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不能偏重盈利性而忽视安全性,应在保证资产安全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其次,要建章健制,完善内部监控体系。这是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基础。各银行要形成多层次的内部监控体系,包括业务部门的自我约束、会计部门的检查和稽核部门的监督等。这些都能以各项规章制度来强化内部管理。

4、创新业务品种

现代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迅速,占其业务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国有商业银行要想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大力创新国际业务品种,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全球,冲出国 3 门,走向世界。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国际银行的传统业务的获利空间日益受到其他金融机构的侵占,竞争优势越来越重要。为此,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大国的银行家们纷纷致力于业务战略的调整,其明显标志是国际银行业的业务日趋多样化和全能化,即在银行、信托、证券等业务领域里界限日益消失,银行既可从事银行业务,又可经营信托、投资、证券等更广泛的业务。我国在跨国经营方面也应积极进取,大胆进行业务创新。

5、积极培养银行所需要的高级人才

金融人才市场化是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核心内容,世界金融业的诸多发展变化,向我国金融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我国合格的金融人才是一项带有根本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首先,要加强对银行员工的培训。培训是银行为员工提升自己提供的有利途径,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提高经营风险的意识,能运用最新的科技知识手段从事金融管理活动。其次,要积极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专业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要培养一批懂得国际经济法、国际会计和财务的金融人才,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对国际型人才的要求。再次,要加大商业银行研发机制的建设力度,把业务操作和研究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金融衍生工具,加以吸收借鉴,开发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特点的新型金融衍生工具,这个过程也是对银行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刘明志.金融国际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曹凤歧

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创新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3、王晓雷

20世纪年代以来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演变

国际金融研究,2006 12

4、马政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问题研究 上海金融,2008.9

5、李静娴 郭坤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之现状 商场现代化 2010.10

第三篇:我国金融机构撤销问题的若干法律思考

我国金融机构撤销问题的若干法律思考

摘要:针对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撤销实践中遇到的种种法律问题,文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克服金融机构撤销清算的各种弊端,除了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之外,还应启动风险补偿保险机制。

关键词:金融机构;撤销清算;退出;法律思考

中图分类号:D9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428(2005)04―0051―04

第四篇:我国环境面临的问题

我国环境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我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我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了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

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用薄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我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20世纪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1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我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我国的农业来说是极大损失。

6、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我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3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我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我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加入世贸组织和环境问题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我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我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我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我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我国的环境问题。

9、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

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我国是公约的签字国。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我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二、我国环境问题国际履约压力沉重 需要深刻反省

1992年7月,中国第一个“21世纪议程行动方案”出台,这被研究者认为是我国首个由政府颁发的环保人物大奖“绿色中国人物奖”之第一届。主办方立志将“绿色中国人物奖”塑造成一个真正具有公众精神的奖。它的候选人名单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组委会将做到最大限度的透明和最广泛的参与,塑造出最具有公信力的社会品牌。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认真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是个事关国计民生、事关民族未来的重大课题,“绿色中国人物”背后的故事也一定充满忧患。因此,我特别希望,这不仅是一个真正具有公众精神的奖,而且是一个促进政府和社会公众全面反省的奖,反省经济增长方式给环境带来巨大影响,反省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只有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才能达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比如半个多世纪来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政策,以及延至今日的大城市对外来人口特别是外来农村人口的歧视政策,使大量人口滞留农村,带来了极大的环境、经济和人口压力。中科院曾通过卫星遥感,对我国西部12省区的土地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西部有1/5的土地承载力处于超负荷状态,造成许多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中国目前适宜生存的好地方只有国土总面积的1/3。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的人口从6亿增长到了13亿,多了一倍。而荒漠化及严重水土流失地区的面积各增加了约一倍半,中国可居住土地从600多万平方公里减少到300多万,少了一半。中国人每年搬动的土石方量是世界人均值的1.4倍。而据著名经济学家仲大军先生的分析,由于二元户籍制使大量人口滞留农村,中国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多生了一亿人口。

再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不公平不合理的产权安排(特别是在土地、矿产资源方面)以及缺乏科学的决策体制等方面的问题,用资源高消耗刺激经济高增长,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中国成为世界上自然资产损耗最严重的国家,45 种主要矿产15年后将剩下6种,5年以后60%以上的石油依赖进口;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印度的2.8倍,单位GDP污染排放量则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几倍,劳动生产率却是人家的几十分之一。三分之一的国土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五分之二成为劣五类,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干净的水,一亿多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清洁的空气,1500 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疾病和呼吸道癌症。

再比如,我国环境方面的国际履约压力也十分沉重。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如果火电厂燃煤排放的温室气体一旦超出人均4吨,我们国际履约的费用每年就要达到500亿;世界银行计算,2020年之后,我们仅为燃煤造成的疾病就将支付3900亿美元的费用,占GDP的13%。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造力,很大程度上缘于其对于自身的反省能力。加尔布雷思在其《好社会:人道的记事本》的开头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好社会是通过不断反省不断改进得来的。

自信的中国人应当勇于反省勤于反省。环保作为与人类自身的陈腐观念和腐朽做法做斗争的千秋伟大事业,更要高举反省的火把。希望每年一度的“绿色中国人物奖”成为全民反省的盛会,让我们与自然变得亲和友善。

第五篇: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问题研究(范文)

融 姓名:刘少宇班级:5 学

学号:

1201010504

摘要:商业银行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国际化的行列,其国际业务的比重也逐年上升。商业银行国际化不仅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而且可从其经济的高增长中获得丰厚回报,扩大国际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所占比重,提升银行收入的多样化和稳定性。因此商业银行国际化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

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新趋势

我国工、中、建、交等大型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境内外公开上市,完成了从国有独资银行向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而向上市银行的转变。通过近年来的加速发展和股改上市,这几家行资产质量、经营效益、业务结构、管理效率和治理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这为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商业银行国际化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一个亮点。1.组织机构集团化。

年代初,特别是近几年来,不仅中小银行纷纷合并结盟组成紧密型银行集团与大银行竞争抗衡,大银行也主动合并构成超级大行称雄国内国际金融市场,以取得经营中的主动权,增强抗风险能力。2.分支网络全球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商业银行向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兴于60 年代,70~80 年代在和南亚国家发展很快。我国改革之初和东欧苏联变革之前,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互设网点基本形成格局。3.业务经营综合化。

年代以前,各国对商业银行管制较严格,在业务范围上有明确的限制,大多采用“分业式”管理。从70 年代始,在金融法规比较健全和商业银行经营较为规范的前提下,各国相继放宽了商业银行经营范围,不仅允许经营债券和有条件地参与股票业务,而且还开办了信托、保险、租赁、保管、代理、外汇、咨询等多种新业务。可以说,凡是与货币信用有关的业务,银行都开始办理。4.收益渠道多元化。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是存贷款,从存贷利差中获取利润是银行主要收入来源。但90 年代以来,银行利差在激烈的竞争中进一步缩小,以便吸引存贷客户。为了保持稳定的收入,银行把注意力转向中间业务和其他业务。在金融创新中出现的大量新型交易工具,已成为投资获利的重要来源。据统计,现有金融衍生工具已多达上千种,经营有方的银行从中获利甚丰,所以,银行在保持表内业务稳定收入的同时,十分重视表外业务的开拓。5.同业竞争激烈化。

当今的银行业竞争已不受国界的限制,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必须相互金融市场,不得设置障碍,银行将面对来自国内和国外的竞争。6.对外服务周到化。

信誉是银行生存的基础,信誉主要来自服 务,服务质量关键取决于效率。虽然微笑服务和规范用语必不可少,但现代化的业务处理设备、及时准确的信息更受客户欢迎。(1)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国际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及我国银行业改革迅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还有一系列的考验都在等待着刚刚走向国际舞台的我国商业银行。我们要正视国际金融环境带来的挑战,清醒的认真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才能不断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健康发展。

(一)国际金融环境复杂多变使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道路并不平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局势复杂多变,1994年爆发俄罗斯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特别是去年次贷危机爆发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金融风险的复杂性、突变性、传播性。目前,次贷危机从信贷市场蔓延到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对全球银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不小的打击。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虽然亚洲、中东和南非等地金融业务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但是增长的势头并不稳固,经济金融形势受到地区局势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较为明显,部分地区的市场经济的运行并不规范。这些都增加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的难度。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偏低,海外机构经营层次有待提升

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银行的海外资产占全行总资产的22.58%,除港澳之外的其他境外地区资产占全行总资产的3.83%,工商银行海外资产占全行总资产不足3%,与花旗、汇丰、德意志银行50%左右的占比水平相差甚远,反映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不高,国际化进程尚处在起步阶段(2)。我国商业银行部分海外分支机构经营模式较为落后,规模有限,资产较少,人员不足,制约了经营层次的提升,无法在与当地商业银行竞争中占有主动。客户本土化进展也比较缓慢,多数境外机构核心客户基础薄弱,没有充分融入当地经济,成为当地主流银行;也没能好中资企业和华人华侨等客户资源,制约了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发展;海外机构的分散化导致业务发展呈现孤岛效应,内外联动层次较低,全球化经营潜力未能充分发挥。

(三)银行之间竞争过于激烈

竞争过激影响了整个银行体系的有序发展由于我国经济长期依赖于贸易的发展,尤其是进出口国际贸易,银行的国际业务早已成为一个有力的利润增长点。随着全国贸易总额的急速增加,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扩大开展国际业务的经营,这也因此打破了中国银行曾经垄断经营的局面。虽然,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竞争有利于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国际业务的创新,有利于达到社会总体效用的最大化。然而,随着竞争的不断扩大,利润空间被急速压缩,各大银行甚至采用了不正当的手段实现业务方面的增长,而忽略了业务质量的提高。如:某些银行降低信用证的开征条件,或者接受信用担保开征等等。这些行为一方面增加了业务的风险,另一方面助长了市场的投机行为,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3)

三、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发展战略

(一)认清当前形势,树立发展理念,当前商业银行虽然意识到国际业务的重要地位,但很少意识到这类业务也需要结合营销策略,这就需要银行不仅要分析客观经济形势,也许加强研究客户需求,坚持以客户为核心的方针,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通过有效竞争,以增加银行业务的竞争力。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提供智力保障 优秀的国际化人才队伍是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当今世界成功开展跨国 经营的银行,无不拥有一大批稳定的复合型、专家型金融人才。为满足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要求,我们需要一支既通晓国际规则与惯例、又熟悉本地经济与文化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对于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选拔人才要放眼全球,在全球范围选拔具备国际化经营视野、熟悉银行经营管理的中高级人才。第二,从国内商业银行员工中,通过选拔考试,有计划地增加境内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境外培训,开阔国际视野,增强国际化经营的管理能力。第三,要继续推进境外经营机构薪酬制度的改革,完善各种保障措施,吸引、留住、用好国际化人才。(4)

(三)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提供金融服务的综合竞争力近两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速度和数量朝着有力于提升我国银行竞争力的方向发展,但与国外先进银行还有明显的差距。我国商业银行海外机构在继续推广现有的银团贷款、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存汇业务的同时,结合当地惯例,丰富现有业务产品种类。在此基础上,紧跟国际上商业银行业务由批发业务向零售业务转型的大趋势(5),注重扩大零售客户数量,提高个人中高端客户比重。海外机构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竞争优势,通过发展ATM、银行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拓宽低成本服务渠道,实现物理网点和虚拟服务渠道并举,形成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服务网络,实现对客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无边界全程服务。通过对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产品服务,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知名度。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金融》

(2)工商银行、中国银行2007年年报

(2)《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现实与挑战》 葛兆强(3)《银行业国际化“渐入佳境”》 姜建清(5)《中国银行业海外发展战略的思考》 吴念鲁

下载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浅析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浅析 作者 学籍批次 51毕业论文网 0903 学习中心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培训中心奥鹏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指......

    论文-关于我国老年人未婚同居问题的法律思考

    大学毕业论文 题 目 关于我国老年人未婚同居问题的法律思考 目录 内容摘要„„„„„„„„„„„„„„„„„„„„„„„„(3) 关键词„„„„„„„„„„„„„„„„„......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问题的思考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问题的思考作者:张先裕 虞钟华 杨谷湧 沈传谷 来源:民建中央网站2009-05-06 13:23:00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种性质:国有或国有控股......

    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思考(程延园)

    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 程延园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除非劳动者个人拥有企业急需但劳动力市场又十分短缺的特殊技能,否则,他们更倾向于与其他劳动者联合起来共......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是借贷模式的运作,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一直是其主要的利润来源。然而,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深化和金融业竞争的加......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化解的方法(精选5篇)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化解的方法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1.资本风险,即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不能抵补各项损失和支付到期负债的可能性。资本数量的多少直接反......

    浅谈我国物流业面临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

    浅谈我国物流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自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引入物流概念以来,由于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社会总成本,提升国......

    我国农业技术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 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一)工农关系不协调 我国自建国初始,由于受国外环境因素和本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采取了工业发展优先发展的政策,即使是改革开放以后,也是长期采取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