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困难与机遇并存——对我国外贸仓储业的现状分析
困难与机遇并存
对我国外贸仓储业的现状分析
【作 者】司运
据1992年一次普查统计,全国外经贸系统共有仓库3773处,库房建筑面积1826万平方米,货场和集装箱堆场1089万平方米。在仓库总数中,租用和联营仓库1130处,库房建筑面积332万平方米,货场350万平方米;外经贸仓库自有装卸运输设备10189台部,铁路专用线205条,总长159357米,专用码头127个,岸线总长11521米。这些外贸仓储企业,大部分是在六七十年代为适应国家外贸计划经济的需要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贸代理制的推行,出口商品和外贸物资的储运费用改由生产企业负担,使得外贸仓储企业失去了外贸专业总公司的照顾和保护。同时由于运输方式的急剧变化和外贸企业以厂代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的实现,使全国外经贸仓储企业普遍出现了经营困难、效益大幅度滑坡、亏损面持续扩大的困难局面,造成大量国有资产闲置和流失。
当前外贸仓储企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货源严重不足,经营十分艰难
外贸仓储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先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现在,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已从吃大锅饭走向独立核算,成为走向市场的的法人企业。门到门运输方式的发展使仓储企业的储存量急剧下降,甚至出现了大部分外贸仓库没有外贸货源的情况。加之一些工厂、部队、乡镇企业,甚至个人也开展仓储业务,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从仓储企业的经营情况来看,沿海地区仓储企业平均年吞吐量仅为其年储存量的10%,而内陆地区仓储企业的该数字还不到1%。
2.仓库、设备和人员老化
外贸仓库绝大多数建于六七十年代,并以简易仓库居多,多数仓库都属超期服役,加上长期经营效益较差,直接影响了库房的维修和保养,而且埋下了诸多不安全隐患。
外贸仓储企业目前使用的机械设备,绝大部分是70年代末配置的,早已过了报废期,由于长期得不到更新,只能超期服役,风险极大。而且外贸仓储企业机械化程度非常低,距仓储现代化管理目标相差甚远。
人员老化是外贸仓储企业多年存在的一个老问题。仓储企业职工的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文化结构较低,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使外贸仓储企业无法适应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市场经济激烈竞争。
3.仓储费偏低,企业负担沉重
目前仓储企业的平均吨天成本为0.420.52元,而现行收取的仓储费每吨天只有0.25元以下,少数的0.30元。但许多费用和税收都已普遍上涨,有些仓储企业还要向集团公司上缴利润,企业负担沉重。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外贸仓储业既面对严峻的挑战,更面临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我们只有抓住机遇,才能迈出改革的新步伐。(司运)
第二篇:我国仓储业现状分析
我国仓储业现状分析
摘要:仓储是物流的一种功能要素,有效的仓储能够实现产品的整合,调节供应和需求,降低成本,优化整个物流系统。本文从仓储的概念谈起,分析了仓储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必要性和发展潜力,并对当前我国仓储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以及可能的趋势调整。
关键词:仓储业;现状;作用及功能;问题;对策;发展方向
Abstract: The warehousing is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one king of function essentialfactor.Warehousing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conformity of the product, adjust the supply and demand, reduce costs, optimize the whole logistics system.This article mentioned from the warehousing concept, has analyzed the warehousing in the modern physical distribution system’s necessity and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And aims at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warehous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posed needs a series of improvement ,as well as possible tendency adjustment.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联系生产与消费。联系城市和农村的纽带。物流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物流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是一个连续作业的过程,由包装、装卸、运输、仓储、流通加工、信息等多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又都有机的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在完成各个环节的整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会直接影响整个物物流活动的完成,影响物流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
物流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使商品流通时间缩短,达到快速送达目的地,保证商品质量完好无损,节省流通费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商品在流通中的成本,达到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和理统一。归纳起来一句话就是在物流活动中要千方百计使物流里程少,环节少、库存少、时间少、费用少、服务好,做到“及时、准确、经济、安全”为客户提供满意的高质量的服务。
一、我国仓储业的现状
1.仓储业务量增大,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较快。随着物流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我国仓储业务量不断增大,货物吞吐量、平均库存量、货物周转次数等指标都有明显的提高。储运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很快,仓储保管收入、运输配送收入、流通加工收入等的年增幅基本都达到了10%以上。
2.我国对仓储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持续增长。仓储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也加大了对仓储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
3.仓储技术获得较快发展。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自动货架、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以及条码技术、RFID等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和应用。供应商管理库存、零库存等技术也开始在一些大型企业中使用。
4.仓储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国内的仓储设施无法满足物流活动的需要,原有的仓储企业缺乏改造基础设施需要的资金,外国的物流公司纷纷投资建库。我国的大型企业也不断建设现代化仓库作为发展物流的平台。这种趋势加大了仓储企业间的竞争力度。
二、我国仓储业存在的问题:
1、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仓储业形成了以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各部门、地方由于自己的利益方便,各建属于自己的仓库,形成什么“工业仓库”“农业仓库”“铁路仓库”等,长期形成的这种部门分割,地区分割,自己仓库自己用,相互封闭,重复建设的局面至今尚未完全改变。仓储业社会化程度低,由于这种分散的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造成资金分散,管理落后,设备陈旧,仓库利用率低。据了解,我国仓库面积利用率平均不到40%,有的仓库长期闲置,但有的不够用还继续投资建新库,由于盲目乱建,乱设仓库,使得市场竞争过度,仓储价格无序。
2、现有仓库的功能单一,很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现有仓库都是平房库,其功能就是单纯为储存产品,加上现在仓储市场不规范,竞争不平等,绝大多数国有仓库经济效益不好,不少长期亏损,不仅缺乏后劲,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
3、大部分仓库设备陈旧落后。
不少仍处于人工作业为主的原始状态,人抬肩扛,工作效率低。不少仓库处于“货物进不来出不去”商品在库滞留时间过长,或保管不善而破损、霉变、损失严重,加大了物流成本。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流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及不断扩大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要求物流应有一个高速发展,尤其仓储业更要有一个快速发展,以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
三、解决的对策
物流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物流最基本功能的仓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不断提高仓储的运作效率。
1、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现有仓库的基础设施,不断改造陈旧老化的仓库,更新使用现代化的仓储设备。既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又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能贪大贪多,形成科学合理的仓储设施网络。
2、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公平有序的现代仓储市场体系。为保障仓储业的健康发展,就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仓储体系。废除各类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规定,为仓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3、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我国不同行业的仓储企业的储运设施不能共用,影响了企业合理统筹仓储资源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物流要求,要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仓储网络。仓储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实现仓储环节和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也是仓储内部提高作业效率的有效手段。所以仓储企业要不断完善其标准化体系。
4、加快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仓储信息化管理。要提高仓库利用率、实现有效的库存控制,就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实现仓储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企业仓储管理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公共信息网络与仓储网络的有效结合,提升企业仓储信息化水平。
5、引进并培育仓储专业人才,完善培训体系。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要发展仓储企业,就要有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人才。仓储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从各高等院校引进相关人才,并加强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等,加大仓储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力度。
6、建立健全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
制度是仓储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目前,我国缺乏比较完整的法律政策体系,所以要加快制定和健全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行业竞争秩序,调整各项政策,帮助企业更好的管理。
四、我国仓储业发展的方向
充分利用已有的仓储仓储社会化,提高仓储效率和仓储业分工发展的专业化功能,加速满足社会生产发展和促进物流效率提高的仓储标准化,提高仓储自身效率,实现仓储管理的现代化。
1、仓储业社会化、功能化
我国仓储业目前的效率低、利用率不高、作业条件差、缺乏自身发展能力,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任何社会资源只有在市场中自由交换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也只有 在自由交换体制的激励之下,才回更好地发挥其创造性。仓储业需要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整齐分开、管理科学”为原则惊醒现代化改造,建立科学西那金的企 业治理结构,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竞争的主体,才能彻底改变我国仓储业的不良状况,真正成为市场资源,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我国仓储业的技术水平和功能重复的现状,只有通过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才能得以改变。社会对仓储的 需要也同对其他啊社会资源的需要一样,向着专业化、特殊化、功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仓储业内部在市场竞争中也只有通过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产品个性 化的优势。
2、仓储机械化、自动化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机械化已是现代企业生产的基本要求。机械具有承重能力强、效率高、工作时间久、损害低等多种特点。仓储作业大都负荷中,作业两 大,作业环境恶劣,时间紧,存在着众多系统性不安全隐患,因而仓储机械化是仓储业发展的必然。
仓储自动化是指由计算机管理控制仓库的仓储。在自动化仓库中货物仓储管理、环境管理、作业控制等仓储工作,通过住处管理、扫描技术、条形码、射频通信、数 据处理等技术,指挥仓库堆垛机、传送带、自动导引车、自动分拣等设备自动完成仓储作业。
3、仓储信息化、信息网络化
对于存货品种繁多、存量巨大的物流与配送中心,要提高仓库利用率,保持高效率的存货流转,实施景区的存货控制,没有计算机的信息管理和处理是不可能实现 的。仓储信息化管理包括:对账目处理、结算处理,提供实时的查询。仓储是物流的节点,是企业存货管理的核心环节。
4、科学管理
仓储管理包括仓储的管理体制、治理结构、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目标几个方面。根据不同的管理体制,仓储活动可以分为向社会提供仓储服务的商业仓储和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的企业自营仓储。无论管理体制如何,仓储管理都需要进行科学化管理,是高效率的仓储。
5、重视对人才的培训
要重视现代化仓储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实现仓储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而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又在于人,没有知识,没有人才,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要 实现仓储人员的知识化、专业化,必须按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根据不同
类型的仓库和工作岗位制订和实施人才培训计划,加强对仓储人员的培养、教育和提高,尽快 培养出一批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管理技术、责任心强、素质高的专门从事仓储管理的干部队伍。这是实现我国仓储业乃至物流业的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五、现代物流中仓储的重要性
1、降低运输和生产成本
虽然建立产品的仓储会增加费用,但它同时也可以提高运输和生产的效率,相对的降低了两者的成本,在市场需求不确定,难以预测的情况下,储备一定量的产品可以有效的防止缺货成本的产生,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产的节奏运行,使得生产计划能够很好的实施,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仓储可以将小批量、分散的产品运输任务集中,进行整合,有利于形成整担运输以及运输线路的整体优化,从而降低了运输成本。
2、调节供求
之前谈到仓储对于现代物流的意义时已经讲过这一点,例如某些产品的生产由于原材料等方面的原因而具有季节性的特点,但产品需求却是连续的,因此仓储在这里就有助于调节这一存在的供需之间的矛盾。在例如当产品生产所需的某种原材料在某一时间内价格较低,那么产品生产商可以预先购买一定量的原材料进行储存以备往后生产的需要。
3、生产的需要
不仅仅是在产品流通的过程中需要仓储,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同样存在仓储,例如在生产物流中我们经常会提到在制品的暂存,原材料的储存等等,仓储同样是生产物流所不可缺少的环节。
4、营销的需要
现代企业为了赢得消费者并且获得消费者的长期忠诚,一般都会采取快速客户反应战略,而这项战略的实施必须借助仓储的作用。因为将产品在靠近顾客的地方进行储存能够有效的防止缺货现象的发生,缩短了货物运送时间,从而有力的提高了客户服务质量
六、现代物流中仓储的作用
1、仓储是现代物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关于仓储对于物流系统的重要意义我们还可以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从供应链的角度,物流过程可以看作是由一系列的“供给”和“需求”组成,当供给和需求节奏不一致,也就是两个过程不能够很好的衔接,出现生产的产品不能即时消费或者存在需求却没有产品满足,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建立产品的储备,将不能即时消费的产品储存起来以备满足后来的需求。
2、仓储能对货物进入下一个环节前的质量起保证作用
在货物仓储环节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能够有效的防止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产厂家的信誉。通过仓储来保证产品质量主要要进行两个环节:一是在货物入库时进行质量检验看货物是否符合仓储要求,严禁不合格产品混入库场,二是在货物的储存期间内,要尽量使产品不发生物理以及化学变化,尽量减少库存货物的损失。
3、仓储是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货物的仓储过程不仅是商品流通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也是社会在生产
过程得以进行的保证。
4、仓储是加快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的重要手段
虽然货物在仓库中进行储存时,是处于静止的状态,会带来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的增加,但事实上从整体上而言,它不仅不会带来时间的损耗和财务成本的增加,相反它能够帮助加快流通,并且节约运营成本。在前面讲仓储的必要性的时候已经谈到过仓储能够有效的降低运输和生产成本,从而带来总成本的降低。
5、仓储能够为货物进入市场作好准备
仓储能够在货物进入市场前完成整理、包装、质检、分拣等程序,这样就可以缩短后续环节的工作时间,加快货物的流通速度。
七、仓库的功能
1、储存和保管功能
仓库具有一定的空间,用于储存物品,并根据储存物品的特性配备相应的设备,以保持储存物品完好性。例如:储存挥发性溶剂的仓库,必须设有通风设备,以防止空气中挥发性物质含量过高而引起爆炸。贮存精密仪器的仓库,需防潮、防尘、恒温,因此,应设立空调、恒温等设备。
2、调节供需的功能
创造物质的时间效用是物流的两大基本职能之一,物流的这一职能是由物流系统的仓库来完成的。现代化大生产的形式多种多样,从生产和消费的连续来看,每种产品都有不同的特点,有些产品的生产是均衡的,而消费是不均衡的,还有一些产品生产是不均衡的,而消费却是均衡不断地进行的。要使生产和消费协调起来,这就需要仓库来起“蓄水池”的调节作用。
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
各种运输工具的运输能力是不一样的。船舶的运输能力很大,海运船一般是万吨级,内河船舶也有几百吨至几千吨的。火车的运输能力较小,每节车皮能装运30~60t,一列火车的云量最多大几千吨。汽车的运输能力很小,一般每辆车装4~10t。他们之间的运输衔接是很苦难的,这种运输能力的差异,也是通过仓库进行调节和衔接的。
4、流通配送加工的功能
现代仓库的功能已处在由保管型向流通型转变的过程之中,即仓库由贮存、保管货物的中心向流通、销售的中心转变。仓库不仅要有贮存、保管货物的设备,而且还要增加分拣、配套、捆绑、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设置。这样,即扩大了仓库的经营范围,提高了物质的综合利用率,又方便了消费,提高了服务质量。
5、信息传递功能
伴随着以上功能的改变,导致了仓库对信息传递的要求。在处理仓库活动有关的各项事务时,需要依靠计算机和互联网,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和条形码技术来提高仓储物品信息的传输速度,及时而又准确地了解仓储信息,如仓库利用水平、进出库的频率、仓库的运输情况、顾客的需求以及仓库人员的配置等。
6、产品生命周期的支持功能
根据美国物流管理协会2002年1月发布的物流定义:在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销售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理想逆向的流动于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八、仓库的分类
从不同的侧面来分析,仓库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下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仓库的分类。
1、按仓库用途来分类
仓库按照它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采购供应仓库
采购供应仓库主要用于集中储存从生产部门收购的和供国际间进出口的商品,一般这一类的仓库库场设在商品生产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或商品运输枢纽的所在地。
(2)批发仓库
批发仓库主要是用于储存从采购供应库场调进或在当地收购的商品,这一类仓库一般贴近商品销售市场,规模同采购供应仓库相比一般要小一些,铊既从事批发供货,也从事拆零供货业务。
(3)零售仓库
零售仓库主要用于为商业零售业做短期储货,一般是提供店面销售,零售仓库的规模较小,所储存物资周转快。
(4)储备仓库
这类仓库一般由国家设置,以保管国家应急的储备物资和战备物资。货物在这类仓库中储存时间一般比较长,并且储存的物资会定期更新,以保证物资的质量。
(5)中转仓库
中转仓库处于货物运输系统的中间环节,存放那些等待转运的货物,一般货物在此仅做临时停放,这一类仓库一般设置在公路、铁路的场站和水路运输的港口码头附近,以方便货物在此等待装运。
(6)加工仓库
前面在讲仓库的功能的之后已经讲过仓库的加工延迟功能,一般具有产品加工能力的仓库被成为加工仓库。
(7)保税仓库
保税仓库是指为国际贸易的需要,设置在一国国土之上,但在海关关境以外的仓库。外国企业的货物可以免税进出这类仓库而办理海关申报手续,而且经过批准后,可以在保税仓库内对货物进行加工、存储等等作业。
2、按照场库的构造来分类
(1)单层仓库:单层仓库是最常见的,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仓库建筑类型,这种仓库只有一层,也就当然的不需要设置楼梯,(2)多层仓库:有单层仓库,必然对应的有多层仓库,多层仓库一般占地面积较小,它一般建在人口稠密,土地使用价格较高的地区。
(3)立体仓库:立体仓库又被称为高架仓库,它也是一种单层仓库,但同一般的单层仓库的不同在于它利用高层货架来储存货物,而不是简单的将货物堆积在库房地面上,在立体仓库中,由于货架一般比较的高,所以货物的存取需要采用与之配套的机械化、自动化设备,一般在存取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时也将这样的仓库成为自动化仓库。
(4)简仓:简仓就是用于存放散装的小颗粒或粉末状货物的封闭式仓库,一般这种仓库被置于高架上,例如简仓经常用来存储粮食、水泥和化肥等。
(5)露天堆场:露天堆场是用于在露天堆放货物的场所,一般对方大宗原材料,或者不怕受潮的货物。
第三篇:我国轴承行业机遇与压力并存探讨分析
我国轴承行业机遇与压力并存探讨分析
轴承作为各类机电产品配套与维修的重要机械基础件,适应现代各种机械要求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长以及维修保养简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伴随着电动工具行业的逐渐回暖,轴承作为重要配件,在国内外市场带动下,整个行业销售也逐渐呈现出了良好的上升态势。
电动工具是永康八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受国际经济形势严峻的影响,电动工具行业的国内外销售一度受到冲击,但经过企业和商家的积极自救和自主创新,该行业逐渐复苏,得到蓬勃发展,从而带动了轴承行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科技五金城作为全国最大的五金产品专业交易市场,每年的轴承销售都占到了市场总体销售的不小份额。据了解,轴承虽为主机里的一小附件,但它却有如电动工具的心脏,作用可谓举足轻重。主机产品性能好坏,轴承的品质占着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为此,随着产品品质的提高,品牌轴承产品需求越趋明显。由于广大用户对轴承的可靠性、稳定性有更加明确的要求,以及各主机行业企业管理理念和发展理念的提升,注重培育自己企业名牌、品牌,因此市场需求更趋向优秀轴承品牌和优秀轴承企业。
随着市场发展,用户对轴承产品精度、性能、寿命及品种多样化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已不满足于对一般通用轴承的要求,转向对精度高、噪音低、寿命长的产品的需求。“虽然轴承行业的发展有所增长,但与世界轴承工业强国相比,行业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表现为高精度、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轴承产品比例偏低。反映在市场上,就是我们对高品质轴承的需求要靠进口来满足。”金都市场轴承销售商李先生谈及轴承行业不足如是说。
如今,不少轴承企业通过一系列自主创新改革,使轴承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稳定性已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在未来的销售过程中,重要主配套的市场仍将控制在这些企业手中;在外贸趋缓内需积极拉动的作用下,部分电动工具轴承市场将转向国内企业,进口轴承会有所下降。
今年可说是轴承行业发展机遇与压力并存的一年。纵观国内市场,去年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为轴承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入,钢铁、汽车、家电等轴承相关行业也面临发展的新机遇,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汽车轴承的发展。未来轴承的需求将会出现稳定增长局面,轴承行业会迎来一个持续发展的时期。五金城众多轴承销售商要紧紧把握住当前的机遇,依托五金城这个平台的强劲辐射力,以更齐全的品种、更过关的质量、更有优势的价格去抢占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提高精品轴承市场的占有率。
第四篇:我国冷冻冷藏行业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我国政府和人民对食品、饮料、果蔬、农产品以及药品的质量与安全越来越关心,我国冷冻冷藏行业也因此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回顾过去,特别是近几年,由于政府和全国人民高度重视,我国冷冻冷藏行业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高潮期,各地纷纷建设冷链基础设施,高规格的冷库、区域性冷链配送中心等。我国冷链产业前所未有的“热”了起来。
但冷冻冷藏行业在快速的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市场混乱、标准难定等一系列难题,可以说我国的冷冻冷藏产业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对于我国冷冻冷藏行业的未来发展,这是一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道路。
那么,它的机遇在哪里?挑战又在哪里?
一、“总体规模不断增长”与“一拥而上无序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冷冻、冷藏食品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迅速拉动了冷冻、冷藏食品的消费,其每年增产约为10%,国内冷冻冷藏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加。2010年6月,为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快速健康发展,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到2015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随着《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以及一些新项目的启动,必将为冷冻冷藏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伴随着《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出台及执行,“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有望实现大跨越,冷冻冷藏产业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国内冷链产业正借乘国家振兴冷链物流东风大踏步的前进。
在冷冻冷藏行业总体大规模增长同时,行业发展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特别是无序化发展。目前我国冷冻冷藏行业可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产业,市场不断拓展,其中蕴藏的利益十分诱人,这是一块刚刚开始切割的大蛋糕,特别是“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国冷链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很多企业在利益驱使下一拥而上,大批量的集中进军冷链市场。
规划的出台使得冷链项目建设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也促使中国冷链建设进入“建国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形成“井喷式”发展,于是在青岛、天津、沈阳、武汉、西安、福州,甚至日照、宜昌这样的二三线城市都开始了冷链物流园的建设工作。
这样高速发展的趋势中,硬件技术、标准建设、市场监管能否跟上发展速度始终是业内人士普遍担心的问题。如何保障在整体规模增长的同时,软硬件建设都能兼顾匹配是未来我国冷冻冷藏行业发展中一大问题。
二、标准规范不断建设 但未形成体系
众所周知,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背后必然存在一个支撑它的规范体系,我国冷冻冷藏行业的发展也不外如是。由于我国冷冻冷藏行业起步较晚,各类标准规范建设也显得比较落后,但随着近些年国家对整体产业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各种标准建设也逐渐开始起步,各地为保证冷冻冷藏行业市场的健康发展,纷纷出台各种相关标准规范。
不过,虽然我国冷冻冷藏行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行业标准规范的重要性,各种相关政策标准也开始建设出台,但总体来说这些标准还未形成体系。虽然越来越多的协会和部门都开始制定冷链的相关标准,但是基本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统一的规范,导致标准体系建设很不完善。
一方面,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上相互交叉;另一方面,大部分冷链物流的标准多为推荐性的标准,不具有强制性,而不具有强制性的标准在冷链物流行业并不成熟的现实环境下约束力极低,对冷链物流企业指导作用非常有限。
可以说,我国冷冻冷藏行业发展多年,行业标准和规范方法是一直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解决了这个问题,整体行业的发展才能更加健康,更上层楼。
三、节能环保提供未来方向 技术制约成发展瓶颈
当今世界中,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世界主题,而在中国,十二五规划中也重点突出和强调了节能环保的问题。为推动整个社会的节能环保趋势,国家持续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近些年,“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补贴范围也不断扩大,虽然目前节能补贴暂时还没有惠及到冷冻冷藏行业,但还是给整体行业发展发出一个信号,未来的产业发展必将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迈进。无论是制冷设备还是冷媒,节能都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未来整个制冷行业的一个走向。可以说,在未来十年内的发展中,谁抓住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谁就将成为行业老大。
提到冷冻冷藏行业特别是冷冻冷藏制造装备业的节能问题,主要还是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个是设备节能,如何提高制冷压缩机设备的效率,这是冷冻冷藏制造装备业的一个核心问题。另外一个系统节能,其实系统节能往往比设备节能对用户的受设计的更大,但同时技术要求也更高。
但现在冷冻冷藏行业的现实却是设备落后、技术落后,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国内冷冻冷藏行业的发展,整体行业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问题成为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比照一些发达国家,我们不难发现,国内冷冻冷藏行业的各企业普遍在技术研发,投入,检测手段都与发达国家存在一些差距,这对于冷冻冷藏行业特别是其中的制冷装备行业来说,是一个大的发展瓶颈。如何使装备技术怎么适应大型冷库需要,怎么适应大容量、时间非常集中的速冻加工需要,怎么能够在既满足国家消防规范,既能够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大目标,又能把我们制冷系统建设好,这里面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突破。
虽然我国冷冻冷藏行业正真兴起的时间不长,但它的发展确实是有目共睹的,如今,整体行业发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目前的这股冷链建设热潮中,越来越多的专家、企业、媒体关注到这个行业,各种相关的研讨会、论坛、会议也纷纷展开,就冷冻冷藏行业的未来发展展开讨论。相信在业内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关注下,尽管冷冻冷藏行业下一个十年机遇与挑战并存,但一定会抓住机遇,冲破挑战。
第五篇:对我国市场调查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对我国市场调查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1级统计3班 赖 勇201122110130
32市场调查行业是为了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的行业,它的存在对于政府、广大企业、广告商和媒体以致整个社会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对信息资源和商业情报的掌握将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环境下众多主体得以顺利健康发展并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调查行业是否兴旺也是社会经济是否繁荣发达的标志。
市场信息调查业的界定为:凡是在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登记注册具有合法经营资质市场信息调查的研究公司或单位,包括市场调查和社会经济咨询两大行业公司或单位。市场调查行业主要是向企业、政府、媒体等具有市场信息需求的组织为实现其经营、管理、决策目标而承担信息收集、整理及分析工作。市场调查行业的发展现状对于各个行业的信息资源获取、经营管理、战略决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是否成熟、发达的标志之一。
世纪之交的中国市场调研业,在度过了她十岁芳龄的今天,面对的不仅仅是市场经济为她创造的良好发展机遇,更有现实带给她的不尽困惑与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国内调研业的现状可概括如下:起步晚,规模偏小,地域发展不平衡,业务面较窄,经验欠缺,现实需求不足,收费及服务标准不一致,缺乏成熟完善的行业规范和管理。另外,专业人才匮乏、调查分析技术水平较低这些因素使本应成为知识密集型的国内调研业目前还基本处于劳动密集型阶段,尤其绝大多数内资调研企业能够提供给客户的也仅仅是原始或粗加工的数据。所谓粗加工是指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一些浅层的加工分析,与发达的国外调研服务相比还远没有达到高知识高技术含量的程度。以上这些都是我国调研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然而它同时也存在着有利因素,即市场潜力巨大且正在快速发展,这又意味着其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一、市场调研业的发展现状
市场调研业是现代信息咨询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特定目的,采用科学的调查手段,运用现代技术工具和研究方法,为解决经济、社会等方面问题而进行的咨询活动,是第三产业中有效利用智力资源服务于客户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发达的市场调研业是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近30年来,全世界的咨询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年营业额达数千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10%的庞大行业。各类咨询机构数10万家,从业人员已有数百万人,业务范围也从专业咨询发展到综合咨询,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军事、法律、环境及全球性问题等诸多领域,出现了一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综合调研机构。例如美国的兰德公司、日本的野村研究所、英国的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罗马俱乐部等等。
中国的市场调研业产生于80年代初期,她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而逐步成长起来的。1984年,民办的北京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在内部成立了社会调查中心,这是较早的有案可查的民办调研机构的开始。1986年产生了北京社会调查所(后改称中国社会调查所、中国市场调查所)和北京社会调查事务所(后改称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最早将民意调查结果推向媒体。1987年7月,广州市场研究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有偿服务的以“公司”命名的专业市场调研机构。1991年下半年,在北京、广州又诞生了数家调研机构,但真正有较多调研机构成立的时间是在1992——1993年。
按照执业主体的不同,中国的市场调研机构可分为民营机构、政府机关主办机构、合资机构、学术研究及新闻单位创办机构等四种类型。民营机构又称民办机构,它是由个人独资或数个个人合资创办的私营或股份制市场调查机构,目前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如“零点”、“大正”等;政府机关主办机构主要指国务院各部、委、局及地方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创办的市场调研公司,如全国各级统计部门创办的各类信息咨询中心、调研中心等;合资机构主要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等联合创办的市场调研机构;学术研究和新闻单位创办机构,则指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广播、电视等媒体单位创办的调研机构,如一些大学创办的统计调查所、市场调研中心、北京的央视调查咨询中心等。
在上述四类调研机构中,民营机构数量约700家,占全国执业机构总数的80%,政府机关主办机构占14%,学术研究和新闻单位创办机构占5%,合资机构占1%。但从各类调研机构营业额构成看,数量最少的合资机构(含中方为国有、民办的合资部分)占50%,位居第一;政府机关主办机构占28%,名列第二;民营机构占20%,列第三位;学术、新闻单位创办机构仅占2%。中国市场调研业的快速发育、成长,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的市场条件。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剧烈转轨,长期服务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计信息系统,已经很难适应发生了很大变革的市场现状。它所提供的统计信息,除一部分用于满足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客观需要外,已很难或很少为现代企业的经营决策所急需。与此同时,由传统的计划统计转变为市场统计,却必须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尚需从统计体制等方面进行大量的、复杂的和卓有成效的改革。于是,实际工作中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的中国市场调研业便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市场调研业的兴起,既满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对各类综合信息的需要,又满足了企业对各类专业信息尤其是市场信息的广泛需求,也有效填补了中国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一项空白,发挥了其应有的巨大功效。然而,当前中国市场调研业发展中存在和暴露的诸多问题,却令许多业内人士困惑不已,亟待我们以理性的眼光深入剖析,以便尽快形成共识,保障中国的市场调研业能够健康地发展。
二、市场调研业存在问题透析
中国市场调研业的快速发展,在带给各界人士惊喜的同时,也引发了业内人士对其存在问题的诸多思考。因为从当前整体情况看,市场调研业的经营状况并不十分景气,一些地区的调研机构甚至门可罗雀,惨淡经营。
从理论上论证市场调研业于目前中国企业参予市场竞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许并不十分困难。一方面企业要想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战胜竞争对手,就必须知己知彼,及时研究和开拓市场,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及时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提高经营效益。而要做到这一点,离开了精密的市场调研和准确的市场定位,是很难想象的;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和具体的竞争压力赋予企业管理以新的内容、方式和手段,这不仅体现在对科学管理的继承和完善上需要更新岗位设计和工作流程,更体现在对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管理规范、管理方法技术以至公司文化整合上进行系统的调整。而要真正实现这些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离开了精密的市场调研和管理咨询同样是难以想象的。据业内人士介绍,在美国有人统计:资产规模1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没有请咨询公司进行过咨询的,3—5年内便会倒闭。而1997年松下电器公司出资10万美元专门调查其在中国上市的9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之举,也印证了市场调研对现代企业发展的至关重要这一事实。但是,目前国内的许多市场调研机构却到处找“米”下“锅”,充满了困惑与无耐。形成目前这种状况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内在的许多原因的。
首先是观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家虽然经历了不少市场磨炼,也学习借鉴了西方不少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但是,新旧体制的剧烈转换,仍使得相当多的企业面对市场
经济依然象断奶不久的孩子,未能尝遍“市场经济”的酸甜苦辣,也根本不知道市场调研对一个企业的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很大一部分企业认为市场调查是骗钱的行业,是玩弄数字游戏,因而对它不屑一顾。一项对华东地区252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过调查作业的只有60家,占24%,设立了市场调研部门的只有23家,占9%;坚持日常调研作业的才3家,仅占1.19%。
其次是经费问题。在现行企业财会制度中,既没有专门开设“咨询费用”这一帐户,也没有设立用于市场研究的经常性支出项目,致使一些想做市场调研的企业没有专项资金来源,有些企业只能挤占销售费用中的广告费。此外,在我国每年花钱最多的基本建设领域,随处可见的“点头工程”和“条子工程”以及多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变成了“可批性研究报告”的事实,也使得企业对市场调研失去信心,即使有钱也不愿做这件事。这是大环境对企业开展市场调研所产生的直接的负面影响。
三是机构设置问题。据调查了解,虽然目前企业一般都设置了统计科室,有专职或兼职的统计人员从事日常统计工作,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繁重的统计报表,加之时间、经费、人员素质和统计力量等方面原因,绝大多数企业不可能由统计人员直接去做专项调研,更没有设立正规的市场调研机构。有的即使设立了,也往往由于经费、人才等方面限制而很少开展工作。一些企业家错误的认为市场销售的关键是“公关”,因而对市场调研不感兴趣。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已习惯于凭经验、靠感觉进行企业管理,所缺少的正是依据市场调研取得可靠的定量决策依据。其直接后果便是盲目生产,产品积压,效益低下或亏损严重。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企业的悲哀。
四是市场调研业内部的某些操作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人才匮乏。市场调研业在中国是一个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调研机构里具有一定高深专业知识的人员严重不足,导致一些抽样调查没有随机性,只有便利性;数据处理不规范,大多数分析报告水平不高,深度不够。二是急功近利,求广求全,不自量力。少数调研机构调研的目的不是帮助客户战胜竞争对手,同时也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声誉,而是宣称什么业务都可以做,似乎其调研公司是“通才公司”,根本不认真考虑自身的实力。另外,个别公司有“捞一把就走”的想法,存在短期行为,不注重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三是采取不正当手段压价与同行竞争,不遵循行业行为准则和操作规范,甚至在媒体上随意发布“排行榜”,制造虚假信息,误导公众。凡此种种,不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且对普遍“僧多粥少”的调研行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上述种种,也是很多企业对市场调研望而怯步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世纪之交的中国市场调研机构究竟该如何面对现实,走出当前困境,解决好存在的问题,进而决定营销策略呢?
三、市场调研机构的营销策略
作为现代咨询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市场调研业已经成为宏观调控和企业决策的重要信息源泉。经过20多年的大发展,中国的市场调研业已经到了认真反思、寻求发展,探求对策,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机。
(一)强化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针对目前大部分调研机构内部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调研公司应投入一定的财力,一方面从社会上招贤纳士,一方面与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分期分批地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努力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和洞察力,富于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有深厚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能胜任调研工作所需要的市场策划专家、调查专家、电脑专家和分析专家等,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练好内功。这是市场调研机构立足于市场的前提条件,因为市场调研业投入的主要是各类调研专家,其发展关键不在于资本而在于人才,获取调研市场的优势也只能是人才优势。
(二)树立“精品”意识,全身心地为客户服务。这对于新创办的调研机构尤为重要。目前中国众多的调研机构良莠不齐,为客户提供的调研成果的质量参差不齐,“精品”很少,从而影
响了调研企业的整体声誉。如何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与自己的客户共同成长是中国市场调研机构在开拓市场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对调研业而言,客户与公司的关系并非简单、短暂的交易活动关系,而应该是连续、长期、互利、互促的伙伴关系。为老客户提供有独特创意的产品和常年服务是每个调研企业在市场中成长与发展的基础。报载:罗兰·贝格公司现有的业务收入有77%来自于老客户。可见,有“回头客”应该成为每家调研公司努力追求的目标。调研企业只有全心全意地为新老客户服务,树立“精品”意识,才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才能在与同行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加强宣传力度,积极主动开拓市场。在目前大多数企业“咨询”意识淡薄的情况下,调研机构应一方面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市场调研对企业发展无可替代的功效,宣传自己能够为客户提供的服务范围,自己的调研能力和工作流程等方面情况。另一方面还应分析和把握市场,主动上门去了解企业的需要,有重点的做一些动员宣传工作,阐明自己能够为企业做些什么、如何做以及将取得怎样的预期效果,引导和帮助企业对市场调研有一个明晰的概念,以尽可能多地为企业从事有关的市场调查和研究工作。当然,调研机构的宣传并不是要告诉人家多么高深的知识,关键在于对客户潜在的咨询需求要有独特的创意,而且这个创意应该非常可行,目的也非常明确,即帮助客户知己知彼,战胜竞争对手。这是市场调研机构与市场的重要结合点。
(四)正确处理近期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积极参加行业协会组织,建立与同行合作互利的长期联系。市场调研机构一定要树立远大目标,与客户建立经常的业务往来,切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同时,随着企业对市场不断拓展的需要与日俱增,一家调研机构往往对跨地区的调研项目力不从心,这就要以现代企业家的眼光和魄力,主动与同行机构精诚合作,建立互助互利的伙伴关系,以便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客户委托的跨省业务。而要实现这种密切合作关系,就必须依靠同行业协会组织穿针引线和规范运作。据报道,1998年9月,全国200多家市场调研机构的代表聚集北京,召开了首届中国市场调查业现状与发展研讨会。与会代表就行业发展状况、专业调查研究技术及客户需求特征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并对在会员高度自主基础上筹建调查行业协会事宜达成一致。目前,上海、西安等地已成立了地区性的咨询业协会组织。咨询业协会是政府加强宏观管理,促进调研市场和咨询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纽带,她将根据市场调研业的现状,制定和发布行业管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因此,市场调研机构应积极加入行业协会组织,在协会的统一组织、管理和引导帮助下,尽可能地开展调研业同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至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拓展市场新业务,让中国的市场调研业逐步从国内走向世界。
综上所述,世纪之交的中国市场调研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收益与风险同在。笔者坚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完善、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潜在调研客户的日益觉醒,中国的市场调研业必将在下个世纪发展成为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黄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