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路客运企业也应加强文化建设
公路客运企业也应加强文化建设 有人认为公路客运企业不是生产产品的企业,没有必要导入文化建设,只要安全及时把旅客移位就行了。这话听起来没错,但笔者认为持这一观点的人思想已经落伍了。公路客运企业虽然不生产有型产品,但确生产无型产品,这个产品就是服务,就是高质量的服务。在当今这个高科技知识突飞猛进的时代,没有文化作底蕴显然是不行的,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与人打交道的窗口企业,导入文化建设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公路客运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路径及其应防止的几个误区作一初探,仅个人之见,不妥指正。
一、公路客运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从企业文化概念的要求来看,公路客运企业需要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这个概念进入中国人的视线不过是近20年的事。这里说的文化不单指是文化程度、文凭、学历等。而是指广义文化的境界,它包含着哲学、智慧、价值观、企业精神、道德准则、形象策划、行为规范、培训教育、经营(服务)理念、管理创新及品牌塑造等,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创新力、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方式等。公路客运企业作为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人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吃、住、行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且拥有大批的员工队伍。试想这样的企业如果没有正确的哲学思想作指导和较高的智慧运筹,员工队伍没有正确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来约束能行吗?因此公路客运企业同样需要文化建设,并且应该把文化建设作为主导企业的灵魂。
2.从中国公路客运的硬件快速发展来看,公路客运企业需要文化建设。
中国30年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交通先行起了直接的作用。首先是路,近10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迅速,1999年突破了1万公里,2003年超过了2.9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2007年达到5.3万公里,其中中部六省就达1.5万公里,而我们湖北已达2300公里,居全国前10位;其次是车,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也催生了客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宽敞明亮豪华舒适的卧铺客车,双层客车应运而生,不仅配置了空调、卫生间、车载影视,而且还安装了GPS监控和导航系统,安全性、舒适性大大提高;再次是站,各大中城市的客运站场建设速度和规模也是惊人的,上海长途汽车总站是亚洲最大的,各项硬件设施和人文环境堪称一流,湖北公路客运集团近几年投资改造的付家坡客运站、宏基客运站也比较现代化、人性化。由此看来,路、车、站等系列硬件提高了,作为服务这个软件不得不跟上,要提高我们的产品—服务质量,必须开展文化建设,使我们的产品注入新的文化内涵,确保软件不软,硬件更硬。
3.从武汉大交通快速发展和对公路客运的挤压来看,公路客运企业需要文化建设。
交通是进出城市的门户和窗口,近10年来,武汉的机场是盖了有盖,火车站是修了又修,铁路是提速又提速,8+1城际快速轨道建设正在推进。这些大交通不仅硬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软件也积极跟进。如:东航的楚燕乘务组、南航的楚韵乘务示范组、铁路的37/38次列车组等,都是通过导入文化建设而打造成全国青年文明号。我们公路客运虽然是小交通,但也是铁水公空中的重要一环,其硬件不可与大交通相比,其软件包括文化建设和品牌塑造
等是完全可以与其媲美的。近几年来,湖北公路客运集团小红帽、客运天使等品牌班组的成功打造就说明了这一点。
4.从旅客的需求来看,公路客运企业更需要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我们的服务对象(上帝)旅客无论是从精神面貌、穿戴,还是所带的行头都已经是今非昔比,仅说我们的农民工兄弟,过去是箩筐扁担蛇皮袋,敞胸露背刹拖鞋,现在是脚穿皮鞋手推箱,手机通话别京腔。人们有钱了,不再是简单地追求吃住行,如果我们的服务稍有怠慢就会遭到投诉,广大旅客花钱买服务、买享受的维权意识大大提高。对此,我们的服务还能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吗?我们必须导入文化建设,千方百计地提高服务质量,把高质量的服务作为企业永恒的主题,服务无止境,卓越当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5.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来看,需要文化建设。
公路客运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经过与外部和内部的竞争及结构调整,出现了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局面。湖北公路客运集团经过10年的奋斗,经济效益连年增长,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近两年来虽然在文化建设方面有所作为,特别是在品牌创建方面形成了一牌两快四站八优的体系,但真正从文化建设的要求来看,有的品牌创建还是停留在做表面文章,植根于企业经济工作中和员工思想深处的东西太少,文化建设认识上处于一种模糊状态,甚至走入误区,应用起来当然就不尽人意,社会和旅客的认知度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必须下功夫加强文化建设和品牌打造,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李永田教授说得好: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可见,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是何等重要。
二、公路客运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其规律性,没有捷径可走。尤其是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来不得半点虚伪,必须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地去做。那么这个路到底该怎么走呢?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体会到: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入手,具体讲:
1.领导重视,形成共识是关键,做想要做的事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态度决定一切。
2.建立组织保障机制,明确各级组织责任,确定目标并且细化。
3.建章立制,制订手册,形成新的员工行为规范、管理规定、激励机制等。
4.结合企业实际,提炼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和经营(服务)理念,并能使员工在行为中得以体现。
5.选好切入口,塑造品牌价值,形成企业上下呵护品牌的共识。
6.精心策划好企业或品牌标识,通过企业标识、车辆颜色、员工着装、办公用品等规范,向我们的受众群体—社会各界和广大旅客展示和传达企业的精神、理念等文化内涵。
7.制订实施方案,首先,建立企业文化建设基金,保证有固定而足够的资金支持,而不是向行政等靠要;其次,搭建宣传平台(如办好企业报纸、杂志、板报或借用外部媒体等)策划具体活动,更新服务方式和内容;再次,培养树立典型,经常不断地宣扬激励先进人和事,并给予恰当的物质和精神鼓励。
8.关键在于落实,持续跟进监督,鞭策鼓励,不断创新,保持活力。
三、公路客运企业文化建设中应防止的几个误区
建设企业文化目前几乎成了所有企业追求的一种时尚,然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在构建过程中的偏差。
误区之一,建设企业文化只要领导做就行了,与一般员工无关。
解析:企业文化建设实际倡导的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是一个广义的人,它不仅包括企业的领导者,当然还包括所有员工,同时还包括我们的服务对象—旅客。作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企业领导固然有率先真信企业文化、执行企业文化、呵护企业文化的责任,更有责任推进企业文化真正地落地生根,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员工自觉地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调动员工的潜在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企业凝聚力,从而赢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不光是领导的事,更重要的是全员参与,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的文化,没有员工参与的企业文化不叫企业文化。
误区之二,照搬借用一套知名大企业的文化体系过来就行了。
解析:企业文化是一个潜移默化自我沉淀的过程,不能要求速战速决,更不能完全靠外部导入移植,必须深深植根于企业经济土壤之中,必须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即与企业的物质基础、企业的制度、企业的长远战略规划相适应,根据实际循序渐进,求真务实地推进。而不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这样的企业文化是不会有长久生命力的。湖北公路客运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提炼的造福员工、造福企业、造福社会的三福核心理念,就是根据多年来职工收入偏低、企业底子薄、且又有一定社会责任的实际而按造福员工、企业、社会这一顺序提出的,非常适合员工的口味和企业实际,使员工真信和认可了这一理念,工作积极性普遍提高,企业利润成倍增长,集团连续几年为职工增长工资,并不断拓展生产经营空间,企业的凝聚力大大增强,逐渐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这就是符合实际的本土企业文化发挥的作用。
误区之三,企业文化就是请领导题个字,提出几个口号,经常搞点文体活动就行了。
解析:企业文化不能有半点虚伪,整个系统策划、标识设计、企业精神和经营(服务)理念的提炼,必须赋有较深的文化内涵,必须得到受众者(员工)的认可和社会、旅客的认知,必须能通过员工的行为得以体现。如全国青年文明号汉口新华路长途汽车站小红帽特色服务
班的用心服务、主动服务的服务理念,就非常明确地规范了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行为必须是用心的、主动的,同时小红帽的标识设计也紧扣这一理念的核心,一只形如志愿者标志的手呵护着一颗心,其寓意较深刻,员工理解执行起来比较容易,得到了社会和广大旅客的认知。
误区之四,企业文化对公路客运企业没有用,没有企业文化坐车的旅客照样有。
解析: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而且能持久。企业文化建设属于管理层面的东西,管理与利润虽然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但却有间接的影响,应该说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是影响利润的一个因素。说白了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是一场企业内部的员工思想改造运动,员工的思想和行为靠的是文化的引导,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既然企业文化建设能改造引导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又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好处,我们为何不真心实意地认真地去做好这方面的文章呢?企业文化对公路客运企业不是没有用,而是大有裨益。
我国的一些对企业文化有专门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形容得好,企业的战略是骨,产品是肉,资金是血,品牌是脸,文化是魂。魂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缥缈的东西,是非常复杂的,我们的各级管理者不能把复杂的东西当简单的东西去做,更不能敷衍。在当下对企业的管理者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低等的管理者管物,中等的管理者管钱,高等的管理者管人,最高明的管理者管魂。可想而知没有魂的脸肯定是死脸,没有魂的人等于行尸走肉。由此可见,魂是多么的重要,有魂则生,有魂则灵,有魂的企业才能健康强大。
第二篇:客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是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际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安全文化是一种独具特点的文化现象,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树立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以达到减少事故的目的。作为道路客运企业尤其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是客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
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落实全员安全文化建设的责任,激励和约束员工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和落实。
众所周知,思想上的麻痹是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安全知识的匮乏是对安全生产最大的威胁,消除事故隐患,必须首先消除思想上的隐患,安全防范必须首先防范对事故隐患的麻木无知。因此,客运企业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攻心为上”的观念,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这根主线,以安全教育活动为载体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多措并举,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如南通汽运集团以人为本狠抓安全教育,体现了“六大特色”:第一、氛围大营造。该集团在车站、生产和办公区域、职工生活和休息场所悬挂、张贴安全标语和安全宣传画,给员工印发《安全生产法教育读本》、《安全生产法培训讲义》、《驾驶员安全行车手册》、《安全生产宣传教材》、《道路交通安全培训教材》,利用墙报、板报、简报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安全标语和学习资料成为该公司出现频率最高、职工接触最多的宣传媒介。
第二、宣传大发动。通过多层次的安全报告会、动员会,大力提高干部职工对上级安全工作部署、指示精神的理解度,对集团公司安全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的关注度,以及对本职本岗位安全职责的知晓度。
第三、活动大容量。经常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讲座、安全演讲和征文比赛、安全技术比武、安全实战演练等系列活动,组织员工参加安全生产签名活动,开展征集安全生产警句、漫画、书法、照片等活动,让“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等安全警语在驾驶员中广为流传。
第四、职工大参与。该集团注重安全自我教育,组织一线职工行使一天安全监督员的职责,发动大家查找本单位和身边安全管理缺陷,为单位的安全工作建言献策,开展反思事故教训的活动,组织联系曾经发生过的事故和安全隐患,撰写安全学习心得,使安全文化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
第五、全员大培训。组织管理干部和员工进行准军事化、封闭式培训,全面接受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安全、职业技术等方面的强化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素养。
第六、典型大表彰。该集团把正确引导、培育塑造典型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各项安全专题活动及安全工作的评比表彰,鼓励和促进更多的群体和职工进入安全生产的先进行列。近年来,该集团对安全行车100万公里、无任何违章记录的12名驾驶员每人重奖1万元,并隆重举行仪式,邀请上级领导为他们披红挂彩,颁发安全生产标兵证书。他们还将安全先进人物事迹编印成书,广为宣传,在企业内部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高密度、高强度的安全文化建设,大大增强了职工的安全岗位意识、安全防范意识。让“我懂安全、我会安全、我要安全、我保安全”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落实责任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
建立“分级管理、按级负责、权责一致、各负其责”的安全责任体系,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笔者认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客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必须抓好三个方面的落实。
第一、落实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安全工作要落到实处,领导是关键。按照“管生产必须
管安全”的原则,实行领导集体责任制,明确主要领导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领导班子人人有责。企业各级领导干部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大局意识,站在实践“三个代表”思想高度,自觉摆正安全工作的位置,找准自己在安全生产中的定位。企业主要领导要对发展与安全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在安全管理中不仅抓原则、抓指导,更要注重抓具体、抓落实。分管领导要忠于职守,抓“主业”、务“正业”,全身心地扑在安全工作上,该抓的抓实,该管的管住,该协调的要协调到位。班子其他成员要做明白人、有心人、细心人,管好各自的“责任田”,把安全工作当作“份内事”,独挡一面,对安全工作要真抓实管。
第二、落实基层安全生产责任。基层单位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客运企业要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任务和职责,实行风险抵押,推行安全一票否决,严格规定凡是安全生产管理不达标的单位,一律取消评先评优的资格;凡是安全工作不尽职、不得力的干部一律不得提拔重用。用严格的制度和严实的监督促进客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第三、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职工处在企业安全生产的最前沿,安全责任必须渗透到每一个人。客运企业要把安全责任作为硬任务、硬指标,细化分解到每个层面、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把安全生产表现、安全生产实绩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紧紧捆在一起,定期考核,讲评和兑现。同时,执行安全责任制令行禁止、严字当头,对严重违反安全管理规定,不适应安全生产要求的人员,该换岗的换岗、该辞退的辞退、该处罚的处罚,决不能心慈手软。只有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才能使客运企业上下形成安全责任大家共同分担的良性互动局面。强化考核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
安全来源于科学的管理制度,客运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技术规范,并且做到强化考核,这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
第一、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安全长效管理,根本在制度。只有上规矩,成方圆,安全生产才能保持长期稳定的态势。客运企业应把建立健全一整套的安全制度,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不断地充实完善各类各项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形成“五大机制”。即以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为主体的安全责任机制,专管成线、群管成网、专群结合的安全监督机制,教育与奖罚并举的安全约束激励机制,预防在前、防范在先的安全预警机制,应急应变的安全救援机制。健全制度是强化考核的依据,而强化考核又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
第二、要严明奖惩强化考核。安全文化建设是客运企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必须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落实措施、严格标准、科学考核、严明奖惩,充分把握考核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考核内容,把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办法、安全质量标准、安全人性化管理等都要纳入考核内容,严格考核标准,创新考核方式,确保考核成效。通过建立机制,完善制度、强化考核等来确保安全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规范管理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保证
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体现在对企业日常的安全管理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使人的行为符合规范化程序,使物的运行状态符合安全标准。规范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宗旨。因此,客运企业必须做到规范管理,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安全工作的发展。
第一、狠抓危险点的预控监控。客运企业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将车辆和机驾人员这些始终处于运动中的“危险点”作为监控的主控对象。根据危险程度轻重、事故频率高低、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的大小,深挖细排动态事故隐患,确定不同级别的危险点。并且要对这些精选确认的危险点严密布控,按照监控图表化、标牌化的要求,制作“监控法”管理组织网络图、“危险点”汇总平台示意图、“危险点”分布警示牌,做到监控内容、监控措施、监控检查、监控负责人四个明确。按照分类监控,按级管理的要求,将所有“危险点”的监控责
任落实到班组,落实到人头。
第二、狠抓安全隐患的检查整改。客运企业运输生产安全变数大、隐性多,危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因此,客运企业应把安全检查作为查隐患、堵漏洞、防事故的常效武器,对生产环节中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紧盯不放。明确检查人必须对检查过程、检查项目、整改结果全权负责。建立自查责任制,规定当班人员、当班职工对事故隐患做到“谁在岗、谁检查,谁发现、谁报告,谁漏查、谁负责”,让职工成为安全防范的“嘹望哨”和“监督岗”,使事故苗头能够得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
第三、狠抓安全管理的工作质量。客运企业正确认清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找出安全管理误区和弊端,不断改进和优化安全工作,是保证企业安全工作质量处于良好受控状态的前提和良策。要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在本单位全面推行内部安全评价,对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全方位的“体检会诊”。对影响安全生产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软环境和硬环境进行综合评估,查找安全管理存在的盲点和疵点,剖析对安全生产现实和潜在的威胁,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意见,对确认危害风险因素大、安全隐患多的单位及时予以警告和警示,督促他们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安全评价为控制安全工作质量、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开辟了新的途径。
交通行业是高风险行业,道路客运企业存在着点多、面广、分散、流动的特点,更是处于安全的风口浪尖。因此,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安全强基固本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可以借助文化的力量,加强客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着力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度,构建一种人格化的安全管理新机制,增强防范事故的控制力,这是客运企业安全管理创新的有效举措。
第三篇:应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应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硬动力,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亟待探索和解决的新课题。下面笔者就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坚持三个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2.坚持发展创新的原则。
3.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
二、抓好三项工程
1.抓学习文化建设工程。
2.抓安全文化建设工程。
3.抓管理文化建设工程。
三、构建三个体系
1.组织保证体系。
2.行为规范体系。
3.考核评价体系。
四、做好四项工作
1.切实抓好宣传教育工作。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工作。
3.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4.切实加强文化创新工作。
第四篇:关于加强道路客运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道路客运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道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充分发挥道路运输的基础性作用对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增强道路客运企业的自身竞争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提出了关于提升道路客运企业的几点思考。
一、坚持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改制和调整,激活企业的竞争活力;
二、大力进行企业自身经营结构的调整;
三、以人为本,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四、推动客运企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五、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打造企业竞争优势;
六、推行企业文化建设等,才能提升道路客运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道路客运行业的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由于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及我国特殊的国情,其自身的问题也逐渐暴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提升道路客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的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坚持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改制和调整,激活企业的竞争活力
1、完善企业改制,构建现代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管理制度
目前,大部分国有道路客运企业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在产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科学管理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因此,道路客运企业应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产权为纽带,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废除原有的不合理的企业制度,改革现存的有弊端的企业制度,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
2、企业组织结构变革,提高员工的创新精神
昨天的组织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天的成功,更不能代表着明天的成功,因为昨天的经验可能已经不适应于今天的形势,对明天更是昨日黄花。企业组织结构反映着企业内部分工与协作、部门划分与职责范围、决策权限与组织边界构成体系的状况,它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有效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组织的效能、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组织竞争能力的大小。传统的工业时代所形成的官僚制组织结构显现出适应力差、机械僵化、机构重叠、信息不畅、扼杀员工的创新精神等弊端,已经不能适应竞争与发展的需要。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企业
组织结构的变革势在必行。
3、调整企业结构,优化企业资产,积极引导并组建客运企业集团
要改变道路运输业的发展落后于公路网建设的状况,改变客运企业管理水平落后于运输业装备水平的问题,企业必须选择崭新的模式来运营,集中资产并进行各种形式的资源优化整合。资源整合,可以包括车辆、线路的整合,也可以是资金的整合,甚至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整合,这样可以盘活闲置资产,达到资产的最大利用率。
二、大力进行企业自身经营结构的调整
1、客运企业经营结构的调整主要以市场为导向
客运企业经营结构的调整主要以市场为导向,在经营上以运为主,拓展经营,综合发展,形成若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型道路客运企业主要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全方位运输,包括高速公路客运、快速班车客运、跨省际客运等,树立代表道路客运先进生产力水平的精品班线,形成与其他客运方式有相当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中小型道路客运企业主要发展运输范围在一定半径幅度内的专项运输,运营支线运输,发展农村客运。
2、随着近年来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着重发展旅游客运
组建旅游客运管理服务部门,实行兵团作战,可发挥企业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抓服务、树品牌,提升企业整体形象,有助于公司建设。
三、以人为本,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人才是多层次的,不同的人才在企业组织的不同层次都能发挥作用,不论是高层管理者还是生产第一线的员工。只有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念,才能建立完整的人才体系和人力资源战略。
2、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只有加强岗位练兵和业务培训,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对于服务行业的员工培训,要注重“一专多能”,即岗位作业所需要的业务知识都要掌握,同时施以工作规范性的培训,从言行举止到服务内容都要严格要求,对于有潜质的人员要加强企业管理知识的培训,注重加强各种岗位职业的资格鉴定工作。企业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重点加强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经营者除了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外,还要熟悉市场经济和管理知识,从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努力提高客运企业整体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执行能力。
3、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考核制度和岗位绩效薪酬机制。建立职工持股等人才激励机制,运用股权将个体和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丰厚的酬薪、福利以及职位的升迁规划等手段防止企业内部现有的优秀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外流。
四、推动客运企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1、大型道路客运企业可以运用自身资金和技术优势,率先实现全国联网,开通远程售票。旅客不仅可以通过网络预定车票,并且能够通过网络查询各车站的售票情况、车辆到达情况、所来车辆的座位情况,乘客可以通过网络查询选择适合自己出行的车次、时间等。
2、采用并安装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动态调度、安全目标跟踪以及区域设定等功能,同时对客运车辆的运营进行有效管理,实现可视化监控和统计数据的实时上报和传输,提高运营效率。通过该系统改变以前“车在路上两不知”的局面,避免了经常发生的倒客甩客、超速及疲劳驾驶、是否按规定路线行驶等等,有效地提高了道路客运的服务质量。
3、相继开发并应用客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网上办公。让管理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的经营信息,利用企业的经营信息指导企业的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五、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打造企业竞争优势
1、服务创新
道路客运企业就是为顾客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服务性企业,服务的创新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最好的源泉。服务并不仅仅是在车辆上的服务,同时也包括上车、进站、出站、售票等一系列服务的组合。通过服务创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乘客各个方面的需求,树立全程优质服务的理念,为顾客创造价值,从而为企业的不断发展提供良好的合作条件。
2、技术创新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强化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企业管理的一股新潮流。对道路客运企业而言,应着重加强:首先,开辟优质线路的设计能力。目前我国客运企业尤其是大型道路客运企业,缺乏优质的线路已经成为制约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强企业的创新技术,充分利用线路招标投标、线路经营期限等有利时机,重点开辟发展优质线路,完善客运网络体系。再者,开发研究先进的智能运输系统,集各种安全措施、卫星定位系统、移动通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系统于一体,利用高新技术把道路客运改造成一种互联的信息化、社会化新型系统,从而消除各种信息孤岛现象,使得企业能够随着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及时做出反应,为实现道路客运的科学组织、运力的合理调配、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技术保证。其次,实现车辆的档次化,在高档次客车上安装配套的信息网络终端,以使旅客接通自己的电脑进行娱乐、工作。
3、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企业面临着快速发展的科技进步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只有立足于管理创新,才能适应时代进步的步伐。管理创新就是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采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在尽可能降低企业成本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新的引导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超值利润,把管理的有效功能增至最高。其目的就是使管理过程顺畅、高效,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运行效率,同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氛围。
六、推行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需要人们在观念和行动上体现出人文意识形象价值、生活质量观念等,并能够与具体的管理制度及员工行为规范相结合,并使这些观念转化为员工工作成果。在道路客运企业中,建设特色企业文化重点从以下几点把握:
1、重视企业物质文化建设,要使企业的商标、劳动环境、生产条件、厂容厂貌等体现动态性原则,不断发展。
2、紧抓企业价值观念建设,形成道路客运企业统一的价值观取向——“一切为了旅客”。
3、规范员工行为方式,使其行为体现企业文化的核心,把企业价值观融合到个人的价值体系中。
4、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客运企业要让旅客领略企业文化的特质,使旅客感
到社会责任感的提高可以给自己带来利益。
5、“有所劳就有所得”的企业文化。最大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尽量减少员工的后顾之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总之,道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充分发挥道路运输的基础性作用对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道路客运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优势,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形成并保持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形成了核心竞争力,企业才会有立足之地,才能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第五篇:浅谈如何构建客运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浅谈客运企业文化建设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凸显出它在经济建设中的核心竞争力地位,始终焕发出奇光异彩,越来越引起业界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笔者结合客运企业的工作经历,浅议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客运企业文化的认识。
企业文化是提升员工凝聚力、归属感的动因,是激发全体员工积极性的能源。有人譬如说,企业战略是骨,服务是肉,资产是血,品牌是脸,文化是魂。中医学《难经〃八难》中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可见,企业文化至关重要。作为客运企业来讲,企业文化的内涵因企业规模、地域、历史背景、管理者的愿景、企业战略的不同而异,从企业精神、企业宗旨、行为准则、服务宗旨、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经营管理理念等方面表现出来。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一些中、小客运企业对企业文化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表现为认识上的模糊、行为上的敷衍、物质上的表象、制度上的滞后。认为统一服装、统一标识、统一标语、举办文娱比赛就是做好了企业文化建设。这些只是对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娱乐文化,还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缺乏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思考和实施规划。这些企业的员工往往表现出:行为上的涣散、协作性的障碍、责任心的缺失、凝聚力的离散、执行力的低下、精神的萎靡。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地、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只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简议如何构建企业文化。
省汽运公司企业文化的愿景是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道路运输企业,使命是服务大众、惠及员工、奉献社会,核心价值观是顾客为尊,员工为本,追求卓越;另外还包括管理理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安全理念、战略规划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从职业道德、行为、责任、精神等方面遵循的信条,让省公司企业文化成为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思维、一种精神。那么,我们如何构建客运企业文化呢?
(一)客运企业文化构建的路径。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会是一蹴而就,也决不是
一劳永逸。企业文化构成要素分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个层面。客运企业首先要根据企业特点,提炼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其次是构造诸如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工作作风、传统习惯、企业形象活动等内容的文化结构模型,采取自上而下、先难后易、由内而外的塑造方法,让全体员工在行为和意识上从强化走向认同,从认同走向信奉。各结构模型都有丰富的内涵。如在企业形象方面,可以大力推行公益活动、开展重大活动造势、品牌推广延伸、模范人物运用;举办汽运内刊、汽运网站、汽运之歌、汽运宣传片和板报宣传;推行《企业识别系统规范守则》,制订《员工守则》。这都是铸造企业形象的具体措施。
只有企业文化各结构模型之间保持了良好的协同性、同质性和创新性,再通过制度化的建设,提升执行力和领导的标杆作用,真正使企业文化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固”化于制。那么,一个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为期不远。
(二)制度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离开制度化去谈企业文化建设显得苍白无力。客运企业的制度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要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矫正和规范员工的行为方式,导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精神理念,培养社会责任感,使其行为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核心,把企业价值观融合到个人的价值,让旅客感受客运企业文化的特质。同时,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学的激励理论,企业要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就必须建立科学、公平、激励的竞争机制,建立以保障企业文化建设为中心的支持性制度体系,如内部管控制度、培训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工资分配制度等。
(三)发挥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诚然,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全员参与,而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关键是管理者。管理者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工作能力,还要积极调整好自身心态,注重企业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在团队中起带头、监测、系统维护作用。因此,管理者要根据企业文化建设核心要素模型,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引导全体员工共同参与支持文化建设;同时,领导者的管理哲学、价值观、态度,决定制订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如果领导者不能提供支持性的决策和必要资源,那么,有助于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和措施就只会束之高阁。
(四)围绕服务宗旨,树立企业文化品牌。
作为服务性行业,“一切为了旅客”是客运业的服务宗旨。客运企业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班组、站务员应知应会部门职责和自身的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流程,改善和拓宽服务,不断深入践行“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要强化统一的价值观取向—“一切为了旅客”;要重视物质文化建设,使企业的标识、网站、广告、劳动环境、生产条件、车容站容站貌人装等体现动态性原则。企业形象和品牌是企业文化的内核。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先驱,是时代精神的缩影。要创建客运企业品牌建设,树立品牌的典型和内驱力,不断辐射到客运企业的各领域,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的内涵。多年来,省飞雁快客公司致力于打造公车公营服务品牌,立足于市场、赢得了市场,成功塑造了企业文化成功模式,对社会产生重大而又深刻的影响,是企业、员工、服务、品牌的精神家园。
(五)加强人才建设,打造企业文化人才高地。
在日益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客运企业要想锻造独特的文化,形成对企业发展的强大优势,应该不拘一格发掘、录用、培养、提拔企业文化相关的专业人才。因此,客运企业应加快技能性人才的鉴定工作,逐步建立起相应的人才建设体系,如企业文化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企业文化师归口人力资源部门或企业规划部门,这些部门增设企业文化建设的职能。企业文化师参与企业文化的诊断调研、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实施和评价,建立和传播全新的企业文化理念。人力资源管理师依据企业文化的特点制订适应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培训规划、薪酬计划、考核制度,使之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保持一定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创新力。
(六)探索承包人和驾驶员对客运企业文化认同的新途径。开放性和可塑性是企业文化的特点之一。在客运企业逐步推行公车自营之际,承包经营车辆还在一段时期存在。对于承包人和驾驶员这个特殊群体,客运企业可以尝试驾驶员员工化管理的办法,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安全各类活动,邀请参加春运、会议,发放安全奖、优秀奖、先进奖等多种办法,强化他们对
企业文化的认同,增强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和辐射力。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旅客消费观念和出行方式对客运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客运企业如何突破发展的瓶颈,如何在安全形势严峻下转危为安,如何在服务为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服务制胜,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我们当务之急研究的重要课题。
单位:安庆汽运宿松远通公司
作者:吴风华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