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党的价值理论青年价值观》有感

时间:2019-05-12 11:4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党的价值理论青年价值观》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党的价值理论青年价值观》有感》。

第一篇:读《党的价值理论青年价值观》有感

创新与和谐

——读《党的价值理论青年价值观》有感

这本书是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党的创新价值理论,以及青年价值观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揭示党的创新价值理论对青价值观和谐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以党的创新价值理论促进青年价值观的和谐的对策措施,从而帮助青年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消除价值观的冲突,达到价值观的和谐。它主要通过三个篇章进行讲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创新价值理论、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价值观、以党的创新价值理论促进青年的和谐。

改革开封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教案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指出它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样,改革开放以来的党的创新理论可以统称为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而党的创新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价值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具有科学性同时又有鲜明的价值追求,提出了许多价值思想,在价值理论方面有许多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

价值理论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多次价值实践、价值认识,逐步形成一对相对稳定的判别好坏、利害、得失、善恶,从而决定取舍的系统化思想。价值理论直接取决于客观社会条件和主体主观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价值认识和价值选择有独特的地方,因而构成了自己的价值理论。因此,比较系统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创新价值理论是很有意义的课题。

党的价值理论与我们青年价值观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党的价值理论作为国家指导思想的重要部分,必然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和指导作用,从而发挥党的价值理论的实践指导功能;同样,构建和谐健康的青年价值观离不开党的家孩子理论指导作用需要党的价值理论指导作用。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对实践活动中的各种食物和现象进行评价决定取舍是的观点,是人们在处理价值关系时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本书中对价值观进行了详细阐述。

价值观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内涵。首先,价值观是一种价值信念、价值意识、价值认识,价值判断是价值观的基础,但还不是价值观,只有当它们成为人们的信念,即成为人们进行价值评判,判断和选择的范型和定式时,它们才成为价值观。信念是形成价值观的必要条件,没有价值信念便没有价值观。如“信息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等价值观是建立在对信息价值和知识价值的信念的基础上的。其次,价值观有规范作用。价值观包含着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等规范系统,这种系统虽比较一般,不很具体,但却为主体的行为规范定了一个活动空间。

价值观是我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对于一个人来讲,是他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是其人生和事业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精神支柱和动力所在。

在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内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背景下,价值冲突现象与问题更加复杂。在这种条件下,用党的创新价值理论来指导青年价值观,对青年价值观的和谐,不仅对引导青年树立合理,科学的价值观,对青年的全面发发展,乃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书中讲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创新价值理论的特征可用8个字概括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那么,如何的一脉相承呢?首先,它们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第二,它们与马克思主义具有相同的社会理想;第三:它们都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第二篇中对于青年价值观的评价则是总体健康,局部偏差。书中详细介绍了青年价值观的历史回顾: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寻找理想时期,它是一个“拨乱反正”时期,是一个理想主义和批判精神高扬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激进实践时期:这个时期“参政热”“民主热”“沙龙热”等一再兴起。20世纪90年代初到1994年,反思迷茫时期,大学校园加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两个坚持”教育,加强了国情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务实建设时期,青年价值观中原来激情式的参与转为务实性的参与由原来一味的反叛性转为宽容协调发展。总之,当代青年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务实,积极,进取的。

然而,青年价值观冲突依然存在。“人为什么活着?”“自私是人的本性吗?”“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对不对?”“怎样看待公私关系?”“青年学习和榜样张海迪是否幸福?”“保尔和盖茨谁是英雄?”在这一系列讨论中可以发现价值观的动态,所以以党的新价值理论指导青年价值观的和谐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就告诉我们,要坚持用党的创新价值理论引导青年的价值观。总之,价值观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我们必须锲而不舍,形成科学价值观,以党的创新价值理论促进价值观的和谐。

新闻102班 包婷婷

第二篇:读《员工价值》后有感

读《员工价值》后有感

看完《员工价值》这篇文章,感悟颇深,似乎文章主人公的缺点多多少少也出现在自己的身上。深刻反思自身,在思想认识和工作态度仍存在许多问题,从这些问题出发,浅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日复一日的工作会让人失去兴趣,觉得生活无味,可是各种新闻每天报道有成千上万的人还在为解决生计问题而奔波着。相对而言,我们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样还有什么理由让自己不去努力认真做好这份工作呢!世界上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而工作态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不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劳动。

从文章中领导把同样一件工作交给两个人处理的出的结果可以看出来,端正的工作态度只是完成好工作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就是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如果只是有端正的工作态度,而缺少了在处理问题注意细节的能力,最后的结果可能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恰恰在工作中处理细节的能力还是不够好,总是出现粗枝大叶的现象,其实本可以把工作做的更好。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多注重问题的细节处理,避免掉粗枝大叶的陋习。

第三篇:读《大树理论》有感

谈新民警成长“五”要

——读《大树理论》有感

供稿:福建省福清监狱办公室 戴德仙

随着近几年,监狱系统连年招录新公务员,录用了大量的“80后、90后”年轻民警,使得新民警的比例在不断提高。而监狱工作一直与高要求、高强度、高风险相伴,这对新民警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在监狱这一特殊环境下工作的新兵,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头几年,是决定自己命运的黄金时期,也许会面临众多的选择,必然会经历不少的磨炼,肯定会产生种种的迷惑。特别是司法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面对执法标准的日益严格,新民警如何在社会改革大转型、大变革的复杂环境下辩明方向、提升自我能力,是广大新民警迫切需要看清、辩明、弄懂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大树”理论可以为广大新民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这对促进新民警个人全面发展、推动监狱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新民警成长需要“时间”.没有一棵大树是树苗种下去,马上就变成了大树,一定是岁月刻画着年轮,一圈圈往外长。新民警没有时间的沉淀、岁月的积淀、各个岗位的历练、经验的积累,是干不好监狱工作的。所以,新民警成长并最终走向成熟,一定要多给自己学习、锻炼的时间,克服“急于求成”的急躁心里,争取得到不同岗位的历练,方能成为监狱工作的行家里手。

其次,新民警成长需要“定位”.众所周知,栽下一棵小树苗,就无需移动,定下心在一个地方生长壮大,方能成为一棵苍天大树。没有一棵大树,是第一年种在这里,第二年又移种在那里的,每一棵大树的壮大成长一定都是千百年来经风霜,历风雨,屹立不动,脚踏实地而成的。正是无数次的经风霜、历雨露最终才成就了大树!所以,新民警成长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准确的自我定位,经得起“风吹雨打”,安下心扎根一个地方认真学,踏实干,克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盲目攀比心理,唯有笃定坚持,才能成为所属单位或部门的中流砥柱。

第三,新民警成长需要“根基”.正所谓:根深才能叶茂。树有千百万条根,粗根、细根、微根,深入地底,忙碌而不停的吸收营养,才能成长自己。绝对没有一棵大树是没有根的!所以,对于新民警成长来讲,自我根基一定要广阔而又扎实的。应当像小树苗一样,不断吸收养分,不断学习,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文化,充实自己的业务素质技能,不断提升自我,见多识广,脚下扎好根,枝头才结出累累硕果,繁花似锦,事业才会有坚固的基石,人生之树方能常青!

第四,新民警成长需要“向上看”.小树苗每天都是要向上长,一天一天越来越高。没有一棵大树是向旁边长,长胖而不长高的;而且必定是先长主干、再长细枝,一直向上的!所以,新民警成长过程中应该时刻掂量一下自己是否真是金子。是真金,手中要有绝活,要么能写,要么业务素质过硬,总之要有过人之处才行。真金是要靠实力来证明的,只有先把自己的本领修炼好了,才有资格考虑伯乐的事情。想要卓尔不群,就要有出类拔萃的本领。年轻人要想让自己得到重用,取得成功,就要忍受暂时的忽视和平淡、打击和挫折。既要有“脚下根儿”,又要有“凌云志”,努力把自己从一粒普普通通的沙子变成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

第五,新民警成长需要“向阳光”.阳光是生命之源,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一棵大树生长是向着黑洞和黑暗的。积极地追逐阳光生长,是大树的希望所在。向着阳光就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光明!大树心中的目标就是一定要积极地寻找阳光!阳光,就是大树的希望,大树向着阳光,倔强地生长就会枝繁叶茂、繁花似锦。所以,新民警成长就如同大树成长一样,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积极向上,追随阳光,特别是新民警在监狱这一特殊的工作环境中,面对犯罪恶习深、行为习惯恶劣、暴力倾向严重又善于伪装的罪犯,更要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跟对人,做对事,就一定会得到对的结果。

人生如树,树如人生。每一棵细细的、嫩嫩的小树苗经过几十年的成长过后,最终变成了一棵棵高大茂盛的大树。它们的成长,离不开时间的积淀、准确的定位、扎实的根基、坚持向上长的倔强、坚持向阳光的笃定。我始终认为;树的这些“特质”,可以为广大新民警的自我成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照。

与君共勉!

第四篇:关于党的理论创新的价值取向(模版)

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光辉历史和宝贵经验,我们看到,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坚持理论创新,敢于实践,勇于探索,以强烈的责任意识为其执政的核心理念,高扬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学风,带领中国人民励精图治,将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奋斗的根本追求。

一、党的理论创新以勇于探索为基本价值取向。建党

以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中,党始终以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在理论创新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果并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新胜利。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创立了既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又适应时代要求的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分析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探索。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继续进行理论创新。党明确提出,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扎实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改革开放事业能够成功的根本保证。

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探索。党的十六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实践,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并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总纲中。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回顾波澜壮阔的90年,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推进并呼唤着理论创新,而党的理论的每一次创新都推动着中国事业的不断前进。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勇于探索、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

二、党的理论创新以责任意识为核心价值取向。责任是一种义务、一种使命,更是一种品格、一种美德,也是推动发展的原动力所在。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责任意识是党的理论创新形成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需要全党的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即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不愿研究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那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本身,也背离了理论工作者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责任意识是党的理论创新不断丰富的原动力。9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党以对社会主义事业、对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不畏风险,拨乱反正,勇于探索,总结实践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

理论创新是一项神圣而严肃的事业,它要求共产党人必须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理论创新者的责任意识,直接决定了理论创新的成果和实际效果。理论创新者一定是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不辜负党和人民托付的重大责任为理论创新的前提。

三、党的理论创新以与时俱进为根本价值取向。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把握和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精髓,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境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与时俱进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灵魂。9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开辟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新道路。与时俱进贯穿于党的理论创新的伟大进程之中,是党90年理论创新之魂。“时”是时代特征和不断变化的实际;“进”是发展和创新。实践是丰富多彩的,不断变化的,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决定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本质特征,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与时俱进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魅力所在。回顾90年党的历史,我们看到,与时俱进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灵魂,是贯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条主线。中国共产党把

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既有因发展创新而辉煌的经验,也有因僵化教条而导致的惨痛教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不但给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且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

从党90年的发展史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实践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党的事业的每一个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因此,与时俱进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灵魂,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的根本所在。

四、党的理论创新以人民的幸福为目标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的幸福为根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的价值目的,必然是为了造福人民。90年来,党的理论创新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展开,以谋取人民幸福为根本价值目标。从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的“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再到江泽民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作了理论上的准确全面的论述。“以人为本”,正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它强调解放人、依靠人、塑造人、关心人、尊重人和为了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着眼于人民群众的价值满足,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自觉。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呈现出多样化和全面性的新特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都是为人的幸福作为价值目标指向的实践运用。

第五篇:读《敬告青年》有感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读《敬告青年》后对当代青年所为与不所为的思考

内容摘要: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月刊(第一卷名《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更名为《新青年》),《新青年》主要宣扬新思想、新潮流,是反封建和宣扬民主革命的中心刊物,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舆论导向作用,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人。《敬告青年》一文,就是陈独秀为《新青年》撰写的创刊词。陈独秀(1880—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在芜湖编辑《安徽白话报》,参加了辛亥革命的反清斗争。1915年9月“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创刊,陈独秀担任主编。1916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底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五四运动前后,以批判孔子学说和封建制度著名当世。五四运动以后,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任总书记。

关键词:青年 责任 辨别能力 与时俱进 博学 科学

倘你是一个上进的青年,你读完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后而丝毫感受不到陈独秀涕泣陈词寄予青年的厚望,那你是在撒谎,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人的。《敬告青年》是一篇激励青年的文章,每次读完它,我似乎都能感受得到一股暖流迅速传遍我的全身,也是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这就是激励的力量。

今日我们站在风平浪静的海岸,看着历史的漩涡在翻滚与奔腾,多少仁人志士在为救国救民抗争与呐喊,虽然他们的阵地或舞台有所不同,但他们却汇成了一股永不停息的奔腾的热血,为中国之生存带来生机与活力。陈独秀注定是历史长河中一盏明亮的导航灯,他挥其利笔,凝其所见所识,集其所思所悟,为中国之革命凿开道道门槛。

《敬告青年》这篇文章表达了当时其反对封建礼教,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强烈愿望,在文章中他对如何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青年提出了六点建议: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2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4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6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简单而又精辟的六句话,在当时不知唤醒了多少青年投身革命事业。今日,我们重读这篇文章,我们似乎还能感受到陈独秀当时发至肺腑对青年的召唤,但更多的是它引起了我们对自己的思考,可谓《敬告青年》这篇文章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仍然丝毫不减。读完它我们仍然受益匪浅。

价值 责任 自信

“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什么是自觉者,什么有是奋斗者呢?我认为陈独秀告诉我们自觉者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知道自己要实现的怎样的人生价值,能感受到自己应有的责任,是自信的;奋斗者为其拥有更多知识与才能奋斗,不与不良之事物接触,不为其所染。作为

一个青年我们应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应具备很强的责任意识,应

该充满自信,持有自控力,能抵御各种诱惑与干扰,拒不利于自己发展的东西于

千里之外。

价值:寒窗十几载,我们面对生活各种挑战时都应是积极向上的,阳光的,这需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而该心态的来源正是基于对自己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期望与信心。正如陈独秀所云“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

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今天,我们目睹着许多青年做出轻生之举

或是止步不前,迷失在空虚与碌碌无为之中。我们能否扪心自问一下:“难道我们就在如此美好的时期去迷茫与彷徨吗?”这正如一只蜜蜂去采蜜却昏迷在百花

丛中呀,细细一想这是多么的可笑与荒唐!青年应该明确自己要实现的价值,怎

样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而不是抱怨社会,抱怨自己,一遇到不能顺自己的心

事就做出偏激的行为或是干脆放任自己。

责任:谈及责任,我们应该首先意识到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前途与命运

负责。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种种困扰时能否顺利走出这些困境,把握正确的前进方

向,这些就与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息息相关了。倘因恋爱而荒废学业,这就是典

型的对自己不负责了,难道我们还能指望这种人对他人负起责任吗?青年的责任

应该在于努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不是沉迷嬉戏玩乐中,而不是天天寻求

各种物质生活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们应该清楚浪费时间的本钱是昂贵的,我们

甚至连其利息也偿还不起。

自信:一个优秀的青年任何时候都不会对自己自暴自弃,更不会妄自菲薄。

我们应该“自视不可悲也!”温家宝总理也曾说:“自信最重要!”青年们自信

了,才能让未来有希望,这种自信表现出来了,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预兆。借古

人之言:“自信是一切成功的基石。”可以说自信有时表现出的是一个人一种淡

然、豁达的境界,特别是在如今纷杂变幻的世界中。

辨别能力 不可人云亦云

“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青年们要有自己的思想,能用自己所学知识明辨是非,分辨其真伪,而不是人云亦云。面对每一件

事,我们应该存有自己的思想不论其错与否,都能勇敢的表述自己的观点,这就

是陈独秀所讲的“贵族道德”---独立心而勇敢者。总是听从他人的,遵循他人

思想是很容易碰壁的,也不可能进步。久而久之面对任何事情我们都易被其表观

现象所迷惑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于是我们自然就模糊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处处

受阻。因此,我们应该成为一个明智的人,做一个明是非,知善恶的人。

善变 与时俱进

“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

耳。”的确,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化之中,世界更是纷繁多变的。我们能

否适应环境,能否与时俱进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我们人生价值的实现。新东方总

裁俞敏洪说:“做事如山,做人如水。”水有它的纯净、透明、轻灵、柔软、随③②①

和,而山,则有它的俊朗、沉稳、扎实、倔强和坚韧,人生在世,的确是需要有

这样的境界和情怀。这里便蕴含了善变的知识。不能与时俱进却又固步自封的人

是不能在社会上立足的,也许一点小小的挫折便可能毁坏其一生。我们可不能像

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为套子生活所套,因终身大事而终”。清朝之“闭关锁国”的教训也是发人深省的,这让人痛惜的历史确实给了我们很深的警示。这也让我们更加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内涵与哲理。希望当代青年能做一个善变、与时俱进者。

博学上进 海纳学识

“国民而无世界知识,其国将何以图存于世界之中?”。何谓世界知识呢?

我认为用今天的话说不能只埋头课本,还要知晓时政及世界的变化。就是要拓宽

视野,放眼世界。倘真能做到此,那可真是博学呀!世界的发展必然要求我们青

年要这样做,达到博学上进,海纳学识。这也是爱国在个人身上的体现,青年们

对担当祖国重任应有的准备。作为一个有志青年,应时刻关注祖国的发展。明白

时下祖国所面临的困境。要让世界看到中国不仅正在崛起,而且步伐不减,青年

们就应该表现出其应有的形象,引梁启超在其文《少年中国说》所言:“故今日

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

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想青年更应做到梁公之文所言,青年们不应满足些许知识,要每天都丰富自己,充实自己,为祖国之富强而努力

拼搏。

相信科学 注重科学

源于中国之传统,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在如今犹存。很多人存有一些腐朽的,不合情理的观念,更可怕的是他们用其来蛊惑人心,毁害他人而谋取私利。陈独

秀之言“士不知科学,故袭阴阳家符瑞五行之说,惑世诬民,地气风水之谈,乞

灵枯骨。农不知科学,故无择种去虫之术。工不知科学,故货弃于地,战斗生事

之所需,一一仰给于异国。商不知科学,故惟识罔取近利,未来之胜算,无容心

焉。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

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术殆与矢人同科;其想象

之最神奇者,莫如“气”之一说,其说且通于力士羽流之术,试遍索宇宙间,诚

不知此“气”之果为何物也。”但是“凡此无常识之思惟,无理由之信仰,欲根

治之,厥为科学。”作为青年我们仅仅说“要相信科学,远离迷信”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汲取掌握科学知识,推广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知识,时刻注重科学的发展,这是一个有为青年应有的内在品质。

《敬告青年》中还有许多句子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也许仅仅写一篇读后

感无法完全承载我们读其后的感受和我所受到的激励鼓舞。作为青年,我们只有

付诸行动才能真正不愧对前人的“呐喊”。今日,我们虽不像陈独秀当时处于国

家危难之时,但我们仍应该有危机意识,要知道“居安思危”也是青年成熟的一

种表现啊。陈独秀笔下的青年可谓是一个进步的,有血有肉的青年。这样的一个

青年,不管他生活在什么年代,他都是朝气蓬勃的,它不仅进步了自己,同时也

影响着他身边的人和事使其似乎拥有着同样的进步的生机,焕发出希望的活力。

读完此文,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正值青春年华,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应该要

了然于心。朋友,努力吧!加油吧!

2011.6.20

① 摘自《温家宝见网民谈应对危机:措施初见效 信心最重要》2009.2

② 摘自《名人名言》 梁元帝 哈尔滨出版社 2003

③ 摘自《俞敏洪的人生哲学》郭玉福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9.4

参考文献:

1.《敬告青年》 陈独秀1915.9

2.《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1900

3.《装在套子里的人》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1898

4.《中外关系史论丛》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2

5.《陈独秀传》 朱文华 红旗出版所 2009.5

下载读《党的价值理论青年价值观》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党的价值理论青年价值观》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青年近卫军》有感

    品读红色金典 ————读《青年近卫军》有感 《青年近卫军》是一部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描写了1942年7月德寇进逼克拉斯诺顿城和当地居民撤退时的情景,之后又描写了州委书记......

    读《敬告青年》有感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读《敬告青年》后对当代青年所为与不所为的思考 内容摘要: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月刊(第一卷名《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更......

    【原创】读青年文摘有感

    读《青年文摘》有感之一这期《青年文摘》的“一期一会”收录的是著名漫画家朱德庸的一篇小文,名为《在一个时代里缓慢行走》。现代社会讲求快节奏,一切仿佛都踏上了永不停止且......

    读《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有感

    读《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有感 江西师范大学 赖杨贝 这篇文章是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稿,我想当我们谈到它的时候,最不能无视的就是这一点—它是面......

    读《苦难的价值》有感(范文大全)

    苦难 ——读《苦难的价值》有感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前路障碍重重,扪心自问,你是否有直面的勇气?是否能领略苦难的真谛?是否能品味出其中的价值?再者,苦难是什么?苦......

    读教师的价值有感(范文大全)

    读教师的价值有感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教师的价值有感,欢迎阅读,希......

    读《人生的价值》有感

    读《人生的价值》有感 国防生集训时,我得到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叫做《人生有价值》,刚拿到这本书时,我对这本书的名字感到了好奇人生有价值,便意味着一个人活着要有活着的意义。那......

    读《中国价值》系列丛书有感

    读《中国价值》系列丛书有感陈司翰一个国家最需要什么?一个民族最需要什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这个全世界华人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