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力资源相关理论在现代组织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相关理论在现代组织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通过合理的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精干和高效,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是最大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当今现代组织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必不可少。
1.招聘与甄选在现代组织中的作用
招聘和甄选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关,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具有战略意义招聘的结果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保持优良的员工素质和合理的结构。招聘工作是人力资源系统的输入环节,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人才输入和引进的质量。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经营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必须要有合格的人才作为支撑。有效的招聘可以确保录取人员的质量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一项好的招聘工作还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树立企业的形象。
2.团队建设在现代组织中的作用
集思广益,相濡以沫的团队力量及其重要因为它给一个组织带来了生存的源泉。小到各种团体比赛,大到企业国家,任何一种组织的成功都需要团队的力量。因此团队建设在现代组织中十分重要。
在一个团队中,如果所有的团队成员的思维模式都是一样的,那么他们一定能够很平稳、标准地完成任务;如果团队成员有多个思维模式,但每一个模式都与其它的模式有或多或少的冲突,如果最终不能达成共识的话,这个团队在无形中已经解散了,根本无法完成任务;如果团队成员有多个思维模式,但是最终他们能够意识到团队的最终目的,那么他们会将不同的思维模式按照需要进行合理整合,用一种打破传统的方法完成任务。因此在现代企业中要大力发展团队建设。如果说招聘是选拔人才,那么团队建设就是组合人才和发挥人才。
3.战略与规划在现代组织的作用
信息时代,企业生存环境瞬息万变,以及企业面对变化缺乏适时的应变能力,是导致上述问题接踵而来。人力资源规划实质上就是这样一项未雨绸缪的举措,它能够帮助企业发现现有人力资源与未来发展需要的差距、通过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明确未来人力资源开发培养的方向和途径以及面临的潜在风险,并且设计和调整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以保证及时适应未来的环境变化,为实现人员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创造条件。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具体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对人事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管理等业务管理功能模块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鉴于国内企业集团在规划方面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实践经验不足的现状,我们认为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应着眼于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的建立,而并非传统意义上仅仅是对企业人员的需求和供给规模进行预测和平衡。
总之,人力资源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是一个组织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2009120647张靖
第二篇:激励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精)
激励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就目前的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现状来看,应该说大部分企业并不缺乏人才,有的甚至出现明显过剩以及大量外流的现象。但是否做到人尽其才了呢?相比人才过剩,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潜能就成了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和关键。
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常用的激励理论。所谓“激励”从文学来定义,便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通俗的说,就是激发士气,鼓舞干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调动积极性。激励对管理,特别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待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主体是人,是管理的核心。激励的主要对象是单位的全体员工,通过对人的行为规律的研究,寻找人们行为产生的原因,行为方式与目的,找到激发员工努力工作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和方法,达到控制、改造员工的行为,更好地完成工作目标的目的。50年代以来,随着马斯洛(A.H.Maslow)、阿特金森(J.W. Atkinson)、麦克莱兰(Dayid McClelland)、赫兹伯格(F.Herzberg)、弗鲁姆(V.Vroom)、洛克(E.A.Locke)、凯利(Kelley)和魏纳(Weiner)等诸多学者的研究与发展,管理激励理论日益丰富。
二、影响人的积极性可谓因人而异千差万别。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内在的,有外在的;有短期的,有长期的;有稳定的,也有瞬间即变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实现提高人的积极性的目的,就必须对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以便对症下药。我们将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分为内在和外在两方面。所谓影响个体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就是指个体自身存在的条件、状况,以及对环境、企业的价值观、组织目标、个体事业发展等主观判断、态度和追求等因素的总和。具体来看,包括对企业目标的认同、事业进取心、对待同事的合作态度、驾驭环境的能力、对待上级的批评等几个方面。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外在因素是指社会的、企业的、制度的、文化的多方面对员工个体行为和积极性发挥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性因素,包括社会环境、企业制度环境、企业变迁的适度性、企业管理模式和领导者领导方式等几个方面。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的变化会给员工积极性带来影响,正如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大的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制度环境包括企业决策制度、报酬制度、用人制度、培训制度等多方面能对企业员工积极性的发挥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同样,如果企业组织缺乏同环境变化同步的变迁性,企业内部将缺乏活力,员工将丧失创新力;适宜的管理模式适合领导方式会对员工的积极性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当今和未来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与过去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其显著特点是: 1、人力人才化:如何将现有的人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也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这也是当今人力资源管理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将是我们的人事管理思想、制度、方法等发生根本的变化——人才资源的开发将取代传统的人事管理。我国可以说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但绝称不上是人才资源大国,特别是高级人才极度缺乏,严重制约着我们各方面的发展,如果我们把人力资源变为人才资源,即人力人才化,我们就能变包袱为财富,也就是我们经济腾飞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知识之时。2、人力资本化:目前人类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的重要标志是社会赖以发展的战略资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知识经济社会,高新技术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因而战略资源是人力资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资本的构成中,人力资本比物力资本将起更大的作用。3、管理方法人性化: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的职能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发挥、活力的激发。通过发挥人的能动性,发挥人的创造性,开发人的潜能。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行人性化管理,在管理中必须考虑到人的心理需求、人的感情、人的价值观念以及自我实现的要求。4、管理手段技术化:信息技术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管理革命。他将使人事管理步入专业化,技术化时代,人事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管理工作。因为人事管理工作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现代化的技术,最常用的技术有:人才预测规划技术、人才招聘面试技术、人才选拔测评技术、员工考核技术等。正是由于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的新特点,管理的方法必须相应有所改变。使得企业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时,需要充分考虑,具体选择。
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常用的激励方法。激励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而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现代组织管理中研究探讨的激励方法有很多种,针对上述的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以及从积极性激发与调动的角度看,可以采取以下几种:
1、针对人力人才化的特点,可运用发展激励法和目标激励法。发展激励法:追求成长与发展既是企业也是员工的永恒归属。发展激励法就是企业管理者根据企业的目标与宗旨相结合制定每一个员工的发展计划,努力使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更把实现员工个体目标放在重要地位,使员工个体在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同时,能有长远的成长和发展有实现其人生理想和事业抱负成为卓越人才的机会,这样,员工的行为就会有动力,有方向,其工作积极性也才能得到长足的提高。而员工个体素质的提升同样也会带来整个企业的提升。目标激励法。就是把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通过目标激励可以使员工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相吻合,目标的设置犹如航行途中的航标灯,调节、确定人们的行为方向。研究成果表明,目标越明确具体,完成期限规定的越明确,员工参与的程度越高,激励的“度”也就越大
2、针对人力资本化的特点,企业可以运用情感激励法、利益激励法、荣誉激励法等。面对人力资本化特点,企业管理者应运用激励手段加强员工的凝聚力和企业向心力,从而拥有一支“资本”雄厚的员工队伍,立于经营不败之地。情感激励法:就是通过关心员工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和生活中的困难,加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交流,营造和谐的组织环境和工作气氛等来满足员工情感需求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积极性的方法。利益激励法: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是人们奋斗的目标和动力的源泉之一,尤其是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算高,还必须把物质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大家关心的住房、工资、奖金、福利等,一定要按员工的贡献情况,实行大功大奖,小功小奖,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荣誉激励法:荣誉是众人或组织对个人或群体的高度评价,是激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给优秀的成员授予光荣称号、象征性的荣誉,如发奖状、证书、奖章等,使对成员贡献的公开承认,可以满足人的自尊感、荣誉感,是非常有效的激励方式。美国IBM公司成功的运用荣誉激励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公司有个“百分之百俱乐部”,当公司的员工完成他的任务,他就会被批准为“百分之百俱乐部”的成员,他和他的家人被邀请参加隆重的集会。结果,公司的雇员都将获得“百分之百俱乐部”会员资格作为第一目标,以获取那份光荣。这一激励措施有效的利用了员工的荣誉需求,成为企业管理中的典范。
3、针对管理方法人性化的特点,可以采用情感激励法、民主激励法等 民主参与激励法:民主参与激励法也就是通过让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决策和各级管理,以此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从而达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目的的方法。
4、针对管理手段技术化的特点,可以采用任务激励法。任务激励法:就是企业管理者针对某些事业心特别强,较注重追求成就感的员工采取给任务、压担子的办法获得事业感、成就感的满足,从而促进其工作积极性的方法。以上谈到的激励方法只是众多方法的一部分,但由于激励不仅是一种管理措施,更主要是一种管理艺术,具体使用可能是上述几种方法更为复杂和和谐的配合使用。这要求领导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的精神实质,并把这些常规理论加以创造性地发挥,在充分掌握本企业员工的特点基础上,摸索出属于自已的独特的激励员工的方法和手段,使之产生最佳的激励效果。
五、激励理论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1.激励可以发挥员工潜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母士在对职工的激励研究中发现,缺乏激励的职工仅能发挥其实际工作能力的20~30%,因为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足以使自己保住饭碗。但是受到充分激励的职工,其潜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可见激励对人潜能的挖掘和利用是多么重要。2.激励可增强企业的向心力。面对不同的个体和群体,管理者可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如民主激励,鼓励职工参与管理,为组织发展献计献策;待遇激励,不断改善职工生活、工作条件,提高职工福利待遇,使职工能产生工作于这样的集体具有荣誉感;情感激励,管理者重视和关爱组织中的弱势群体,使每位员工时刻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等等。这些都可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组织的向心力,进而使职工自觉自愿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3.激励有利于吸引和稳定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已主要演变成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市场,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多年来,各行各业的管理者们都试图探索出一条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好办法、好机制,并为之做了大量的尝试。如 “政策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策略,按岗定薪,竞争上岗的机制等,对吸引和稳定人才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美国众多经济组织,不惜重金和提供优越的工作条件吸引各国的优秀人才,这也是美国在许多科学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4.激励可以使员工由被动管理转向自主管理。在各种激励措施吸引力的作用下,员工的自主性能得到充分的诱导,使激励对象的目标趋向优化,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自主管理是企业人本管理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结语 总之,为使企业员工最大限度发挥潜能,管理者应本企业的实际需要以及具体情况,来探索具有企业特点的激励措施,从而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积极潜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
第三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作者:————
专业:————
年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摘要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加快企业感知,健全企业神经系统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企业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必要而迫切的。现代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核心,是人们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企业管理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的具体职能和意义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作为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普遍存在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关键在于调动其积极性,使企业中每个人的才干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能实现创新的持续改进,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离不开管理,人力资源需要开发,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的导向,有利于企业管理。既然社会发展离不开商业这个特定的经济组织形式,那么,这个组织的存在,必然要有管理,管理科学和人力资源的来源与管理就必然存在,并且不断向前发展。
管理是人们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是对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人们的管理意识,管理行为的整合,管理创新,是永远的真理,永无止境。
关键词
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 效益 目标 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设计 实现
提纲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什么是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
(二)明确区分传统的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二·人才在经营管理中对企业的影响
(一)人才是企业中最宝贵的财富
(二)人是企业文化的主体
(三)企业价值文化与人的需求
(四)现代企业的基点和特征是“以人为本”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块在现实企业
(一)规划
(二)招聘
(三)考评
(四)激励
(五)开发
(六)调配
四·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一)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使企业赢得人才的制高点
五·人力资源管理未来前景展望
(一)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二)试谈人力资源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个人声明
本文确为本人独立完成并愿意承担因违反学术规范而应承担的责任。
导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签名)年月日
第四篇:浅谈企业文化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浅谈企业文化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
作用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关于企业文化狭义定义有很多种,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以一句话概括,就是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规范、统一标识。但是要真正的做好四统一,需要企业的领导人和员工配合,需要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8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教授泰伦斯〃迪尔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艾伦〃肯尼迪在长期的企业管理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他们在6个月的时间里,集中对80家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写成了《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该书在1981年7月出版后,就成为最畅销的管理学著作。后又被评为本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的10本管理学专著之一,成为论述企业文化的经典之作。它用丰富的例证指出:杰出而成功的企业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即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但往往是自然约定俗成的而非书面的行为规范;并有各种各样用来宣传、强化这些价值观念的仪式和习俗。正是企业文化——这一非技术、非经济的因素,导致了这些决策的产生、企业中的人事任免,小至员工们的行为举止、衣着爱好、生活习惯。在两个其他 1 条件都相差无几的企业中,由于其文化的强弱,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后果就完全不同。
一、企业文化核心地位与作用的论述与理解
(一)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群体意识和经营理念的一种综合体,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念。有什么样的企业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作为管理中的软要素,企业文化的核心涵义是企业价值观。现代管理学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通过一系列活动主动塑造的文化形态,当这种文化被建立起来后,会成为塑造内部员工行为和关系的规范,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对维系企业成员的统一性和凝聚力起很大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个由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构成的多层次的生态系统,根据内容也可以分为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是和谐统一、相互渗透的。
外围层的企业文化,也称物质层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指的是那些能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文化形象,如企业的形象标识、员工的统一服装、口号、标语、企业的装饰和面貌、产品的外观和包装、技术工艺设备特性和企业歌曲、展厅、纪念品等,是形成更高层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企业文化的先决条件,往往能折射出企业的经营思想、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
中间层的企业文化,或称制度层企业文化,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工作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主要表现在企业的 2 规章制度、文化习惯、组织机构及内外人际交往等方面。从实践角度看,当管理者认为某种文化需要倡导时,他可能通过培养典型人物的形式,也可能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来进行推广和传播。但要把管理者倡导的这种文化融进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变成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制度就成为最好的载体。企业文化单纯地作为“文化”,需要较长时间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而作为“制度”,则会大大加速企业文化的认同过程。当企业倡导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员工在认同过程中,如果超越了企业制度中约定的条款,便会催生新制度的产生,从而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了企业文化。
核心层的企业文化,或称精神层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理念的最深层,是渗透于企业职工心灵之中的企业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意识形态,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逐渐积淀而成的,具有牢固的基础,是很难改变的。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经营思想及精神风貌等,是形成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企业员工的行为,因而也就决定着企业的行为和业绩。企业文化赋予员工以理想憧憬,给日常工作以高远意义,是组织员工思想、行为的依据,也是激发其创造力的源头活水。企业管理思想在员工中潜移默化,形成共同认知,使得员工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样做才能符合组织的内在规范要求,怎么做可能违背企业的宗旨和目标。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即使持守相悖的人也会慢慢身不由已地融入这一企业文化中。
(二)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科学理论,不仅促进了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发展,而且通过成功的企业管理又不断丰富着企业文化的内涵。总的来说,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粘合剂和指示灯。企业文化可以在不需要命令的情况下协调员工的行为。硬性的规章制度只能维持表面上的和平,而无法达到真正的和谐。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员工树立了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能够代替权威机构来协调员工的行为,并可以保证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而采取的放权措施不会导致混乱。企业文化还为所有的员工指明奋斗的目标和行为准则。在柔性管理中,要靠员工的自觉性来完成工作,利用员工的创造性来做相关的决策。因此,就必须放权,但放权容易导致方向不清,互相冲突。这时,就要靠企业文化来为所有员工指明方向。
第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起到重要的激励和控制作用。传统的物质激励已经不是企业激励机制的惟一途径,企业文化通过建立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形成一种群体意识,产生一种集体激励动力,使职工自觉地为争取企业集体荣誉感而奋发努力。同时,企业文化还通过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职工的个体行为。这种控制不是通过硬性的强制力量,因此,对职工行为的控制更为持久和有效。
第三,企业文化能帮助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企业文化建设给企业塑造了内容丰富、广泛认同的企业形象文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取信 4 于市场和社会的首要内容。在现代企业竞争中,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无价之宝,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将品牌和无形资产的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作为系统管理来规划实施,已经成为许多优秀企业的自觉选择。
综上所述,优秀的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力的载体。因此,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髓。那么,企业如何建设企业文化,如何推动企业文化,何如凝聚企业文化,如何展现企业文化,下文着重探讨。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深层次推动力,是企业“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无时不在、无时不有,融汇在企业的观念和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巨大作用,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到过海尔、联想的人,不用介绍,都能处处感受到文化的氛围、文化的魅力,以及那只“看不见的手”对企业的提升和推动。在当今时代,如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那么没有文化的企业就是没有希望的企业。这早已是当今企业界的普遍共识。这说明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已不是企业的自发行为,而是一项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
美国《财富》杂志曾指出,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再高明的管理战略也无法成功。可见,企业文化多么重要,因此,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严峻形势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转变观念,适应形势,实现文化管理企业的必然选择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我国一些具备了强势企业文化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如长虹、海尔、华为等优秀企业,正以积极的姿态构筑新的文化管理的主体框架,用文化管理去参与国际竞争。而进入21世纪后,企业文化的建设,就不是个别企业家的素质和兴趣所能决定的了,而是所有的企业必须用文化管理,必须建立企业文化。如果不建立企业文化,就解决不了以人为本、打造品牌和信仰等深层次的管理问题,企业很快就会因为不适应而被淘汰。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谁选择了先进文化,谁就会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潮流。雄居一方,拥有100多亿资产的江苏春兰集团,80年代初仅仅是泰州县城边上一个集体小厂;青岛海尔也是由一个集体合资小企业起家。至于格兰仕、娃哈哈、雅格尔等一批优秀企业,早年更是名不见经传,但他们今天都打出了一片天下。这些企业为什么能迅速发展起来,主要是他们都建立了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是文化使他们统一了思想、转变了观念,及时地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并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机制。因此,现代企业必须加快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建立自己的价值理念体系,不断用新的文化代替旧的文化,用先进的理念代替旧的思想观念,推动思想观念的革命,推动机制和体制的创新,实现由传统管理向文化管理的飞跃,去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凝聚力量,提高队伍素质,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生存发展将困难重重。那么,如何才能迅速改变不利局面。实践证明: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强调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企业文化要通过改造人、尊重人、理解人、提升人和凝聚人心,激发人的热情,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极大的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企合一、共同发展。因此,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第一位要务,是凝聚力量,培养精神,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使企业走出困境、走向未来的理想通途。企业文化在培养人、提升人上是任何管理方式都无法比拟的,它是企业和员工的精神支柱,它使人性中的优点得到了最大发挥,使人性中的弱点得到了最大限制。因为文化是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高尚的价值观、一种共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用文化的建立和传播才能把高尚的信念培养起来,把人心凝聚起来、把士气鼓舞起来,把精神振奋起来,从而万众一心、共谋发展的大好局面就会形成。事成于信念,力生于凝聚。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打造品牌,树立形象,提升整体实力的有效手段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是企业独树一臶难以复制和模仿的能力。看一个企业能否厚积薄发、不断壮大,关键是看它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强大。国内有很多企业不要说与国际大公司同场竞技、一争高下,就是在国内生存发展的空间也十分有限,而核心竞争力是由品牌、技术和管理决定的,而品牌、技术和管理无非 7 是物化了的理念存在形式,也就是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它的文化和文化创新能力。因此,现在企业的竞争已从表层的产品竞争转向深沉层次的理念竞争。
纵观国内外企业成功和失败的历程,不难看出它们成也文化败也文化。安然公司的假帐和衰败,看似行为问题,实质是不健康文化的后果。海尔集团之所以成为国际的海尔,成为接近世界500强的企业,就是因为有海尔定律、吃“休克鱼”等一系列先进理念作支撑,打出了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塑造了国际化海尔形象。企业的品牌、形象体现着文化,体现着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品牌和形象对内是一面旗臶,对外是建立信任关系的桥梁和媒介,是企业外化了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推出知名品牌、树立良好形象。由此看来,面对文化制胜的时代,不能再继续地等待、观望,白白地错过建设企业文化的大好时机。因为文化决定战略、决定形象、决定竞争力,文化不先进,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再大也没有前途。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加快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速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档次,不断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品位,造就美好未来,实现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大凡成功的企业无不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有了先进的文化,就有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否则,企业就缺乏生命力,就难以持久。2001年,美国《财富》杂志在评选世界500强的总结中指出:这些企业出类拔萃的关键在于拥有先进的企业文化,8 凭着企业的文化力,这些企业才百战不殆、常胜不衰。据国内有关组织调查统计:中国首届100强企业,十年后存活的只有15%左右,这些企业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专家、学者们认为,其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从文化的角度作好深层次的战略转型,只是停留在经营和科技层面上,未能适应市场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在竞争中逐渐丧失了原有的优势。
美国通用电气总裁韦尔奇说:如果你想让列车再快10公里,只需加大油门;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得必须更换铁轨。企业改革重组只可以提高一时的生产力,只有文化上的变革,才能维持企业高速持续的发展。曾有人戏说:秦池醉倒、孔府回家、三株枯萎、巨人倒下,爱多生病、小霸王别姬、亚细亚沙哑。据有关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森林、煤矿、重工业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成落日黄花,到了不生不死,趋于崩溃的边缘,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也不超过5岁。这些企业如此的命运,无不与企业领导的头脑发热和企业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直接的关系。
有人说:企业一年的发展靠领导,三年的发展靠制度,十年的发展靠文化。可见企业的发展有赖于文化生生不息的延续。企业要实现基业常青、永续发展,就必须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只有用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文化作支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时空才会不断地持续和扩大,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符合经营管理实际,体现时代精神,能够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核心
一是企业文化建设要高标准、高起点。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以追求卓越为过程,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为导向。力求与 9 国际接轨、与市场接轨,求精求好,干精品工程;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要富有特色、个性鲜明。有特色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要用发展的观点、创新的思维对现有的文化进行整合、提炼,突出石化特色。三是企业文化在形式上要达到理念阐述故事化、语言表达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作到读起来形象生动、朗朗上口、好听好记,让受众听得进、记得住、想得起、传得开、用得好。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要放在企业精神培育上。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力量之源,是企业之“魂”。抓好了企业精神的培育,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纲举目张”、事半功倍。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
企业文化管理的建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实步骤,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让企业文化真正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企业文化管理的构建,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企业管理风气、管理气氛、管理行为和管理绩效的变化,使员工产生深刻的认同感,成为这种文化的自觉执行者和推动者,才能实现现代化的高效管理。建设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员工为核心的文化,由企业员工共同创造、共同遵守、共同受益,其目的是帮助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建设企业文化还要具备以下5个基本特征:
(一)要成为学习型文化
近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3年增长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前所未有。知识决定经济,知识决定命运的时代已经到来。未来 10 企业竞争取胜的关键将不在于产品和服务本身,而在于企业学习的能力、学习的速度和知识的转化程度。因此,企业文化要能够把企业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每一名职工及团队学习知识的欲望和能力,通过学习,使企业员工不但有敬业意识,更要有敬业的能力和本领,使企业不断的吐故纳新,不断提高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要成为创新型文化
创新就是打破传统,再造生机。对企业来说,创新比财富更重要,谁拥有了创新的思想和战略,谁就拥有了财富和未来。创新文化就是要求每一名职工深刻理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理念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游戏规则。没有一劳永逸创造利润的产品和服务,没有永远辉煌不衰的企业,只有不断创新和超越自我才是永恒。企业要能够与时俱进,能够不断地用理念和思维创新推动企业永续经营。
(三)要成为激励型文化
如何把一个群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企业文化要提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自己应该做的事做好就是人才,以此来激发和调动人的潜能;企业文化要能够留住现有人才,吸引外部人才,培养潜在人才,为人才建造成功的阶梯和展示才华的舞台,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企业文化要充分考虑职工的利益,主张“企业把我放在心里,我把企业放在心上”的双向互动激励,从而真正实现人企合一的良好局面。
(四)要成为诚信型文化
诚信是树之根、水之源、人之本,诚信是企业的生命。联想集团有两句话:一句是“宁可丧失金钱,不可丧失信誉”;另一句是“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海尔的销售理念是:“先卖信誉后卖产品”。因此,企业文化要高举“诚信”的大旗,把“诚信”作为职工和企业生存的基本准则,把真诚和信誉作为自己与市场和社会交流的语言,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善待每一个客户,信守每一个承诺。
(五)要成为团队型文化
现在企业的竞争不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整体素质和实力之间的较量。因此,企业文化在激发个体“活力”的同时,要能够造就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团结一致、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整体合力;要能够通过价值观和崇高目标的培养,消除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使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理想、目标和优秀品格,达到思想上万众一心,行为上高度一致,从而促进团队精神的形成。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学习企业文化知识的自觉性 企业文化被普遍地认为是当前最有效的知识管理手段,许多取得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项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以先进制度为基本表现形式、以提高企业学习力、创新力、竞争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高职工总体素质、实现企业永续经营为目的的管理创新工程。所以,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知识的学习,全面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12 熟悉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掌握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方法,创造企业新优势,使企业真正与时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习是企业不断超越自我、挖掘潜能、谋求更大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要经常的、充满激情地去学习,学习如何更好地理解企业文化,学习如何领导和组织各种活动来优化管理、协作和学习过程中的文化因素,用理论指导实践,提升企业管理层次。要自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紧迫性,随时随地学习其它企业的好做法,认真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质量,达成最高成效。要在本企业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职工之间建立相互学习的关系,技术差的要向技术好的学习;文化低的要向文化高的学习;经验不足的要向经验丰富的学习,要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使每个职工的文化水平和知识技能都能普遍得到提高,以此促进企业团队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重视创建工作, 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的严肃性 要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企业文化的重大意义。要对现阶段本单位的企业文化有个合理的定位,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努力做到总体有思路,具体有举措,建设中有创新;否则,领导没思路,企业就没出路,职工就没活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有计划、分步骤创建,逐步构建一个综合理念、行为、视觉三方面内容的企业文化体系,要把企业文化放在突出位臵,不断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引向深入。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表面文章,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阶段,要从文明规范抓起,从教育整顿入手,注 13 重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第二阶段,是文化的提炼和传承,要挖掘文化本质,形成与本企业文化形态相吻合的新理念、新思维、新理论。第三阶段,要建立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评估考核机制和约束激励机制,形成具有激励作用的制度文化,不断提高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实用,这是由企业文化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因此,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视觉设计、规范制定还是理念提炼,都要加倍注意实际操作的严肃性、可行性和合理性。
(三)联系工作实际,增强企业文化建设实效性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以人的思想为载体的管理工作,因此各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务必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放在一切工作之首,真心实意为职工谋利益、办好事。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渗透、结合于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的全过程,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职工与企业共荣辱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有效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从而营造出企业生机勃勃的发展势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企业文化建设要在求真务实上狠下功夫。唯有务实,才能找准企业定位、脚踏实地、稳步地实现企业改革、发展的目标;唯有务实,通过实干、求得实效,才能内练真功,外应大势,真正做到出精品出人才。
企业文化战略的类型很多,但企业究竟选择哪一种战略更合适,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对企业内外部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之后再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不能生搬硬套,应与时俱进,大胆探索。要立足所从事的专业、管辖的范围、担负的职责等具体情况,根 14 据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以及企业的历史和现状来设计本企业的文化建设方案,要使方案带有自己的特色,避免照抄照搬外来的文化;方案所涉及的内容,一定要和本单位的业务密切相关,特别是提出的愿景、确立的目标、采取的措施等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
(四)突出领导表率,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示范性 企业经营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同样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设计者和推进者,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所以,企业领导者要坚持带头学习理论知识,要通过学习使自己具备适合企业发展要求的文化素质和正确的经营思想,然后才能在企业职工中倡导和推行企业文化;要带头加强团结,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乐于倾听不同意见,重视沟通交流,把干部群众紧紧地凝聚在一起;要努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在“立行”和“立言”上多下功夫,坚持凡是自己讲的道理,首先自己要真信;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要不做。在职工中要形成有效的榜样力量,以自觉的行动、榜样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引导职工的思想行为;在倡导和推行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时,不能单纯凭自己作为企业领导者所拥有的法定权,强制职工执行,要靠自身的影响力,自己所具备的人格力量、知识专长,经营能力,优良作风、领导艺术以及对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躬身垂范,持久地影响和带动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和信心。
(五)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性 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企业制度文化。企业内部法规 15 和企业的经营制度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状况,同时也催生不同的企业文化朝向不同个性的方向发展。因此,真正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就是不同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员工做什么、怎么做都应该在企业的相关制度中有明确规定。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也就是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企业制度落实的过程,也就是企业文化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所以,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必须按照企业文化的精神,建立健全企业有关管理制度,真正实现制度和文化的协调统一,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协调统一,从而使员工既有价值化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
(六)突出个性特征,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灵活性 企业文化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不同企业文化的价值内涵和基本类型各不相同,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因此,企业文化管理应该特别注重表现出自己独具个性的文化色彩,从而才能体现出企业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特征。只有充分个性化的企业文化才是真正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成为企业的无形财富,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七)强调以人为本,激发企业文化建设的持续性 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当今世界的企业竞争,不再仅仅是产品和市场的竞争,更是人力资源的竞争,高质量的人才才是企业最大的资源。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管理的成 16 败。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议题,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满足员工的各种要求,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而物的价值则次之。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自我价值,引导员工的自我管理,便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从而体现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文化必须“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企业的群体意识和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在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中特别突出了精神和文化的力量”。
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有效地促成企业管理重要目标的实现,将企业价值的实现与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也更加有利于为员工提供一个更为融洽的企业环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来高昂情绪和奋进精神,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而一种与市场相适应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一旦形成,就成为企业品牌,这是企业文化积累的结果,也是企业长期经营与管理的价值所在。建设企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企业上下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企业领导者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要总揽全局,把握好方向,企业文化部门要做深入、扎实的工作,尽可能详尽地摸清本企业文化现状,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以利于企业领导者的决策。
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的笑脸、阳光和土壤,是企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企业文化建设是一条充满荆棘和坎坷 17 的路,企业必须为之投入全部的智慧和汗水,进行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陈霞;;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北方经济;2006年20期
2、周晶;;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1期
3、杨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6期
4、王斌,略论企业文化管理的构建与意义,企业改革与发展[J],2008
5、殷一平,论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商业现代化[J],2007
6、丁军,发展企业文化加强企业管理,企业管理[J],2009
7、张向前,刘佳,黄种杰,和谐社会企业文化管理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
第五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现代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摘要:目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现代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实现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和保持企业基业蓬勃向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效果,构建组织与员工的双赢模式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以下内容从人力资源价值链的视角来探讨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构建职业生涯管理模式,进而整合职业生涯管理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人力资源 价值链 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
一、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企业里最不可或缺的资源,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优势,而那些能够吸纳、留住、开发、激励一流人才的企业将成为市场竞争的真正赢家。现代企业的成功,归根结底是拥有高水平的管理者和高素质的员工。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拥有一流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如何保留人才并使其得到发展便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人的才能和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才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充分体现员工的自我价值,既是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保证,也是企业保竞争力的保证。因此,在企业内部引入职业生涯管理将可能是一个解决企业发展动力问题的途径。
二、基于人力资源价值链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1]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比较规范、长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一种体现员工与组织双赢的人性化管理措施。在企业实践中。它既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不局限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一个模块,其有效实施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分析、招聘、培训、工作设计、绩效考核与薪酬福利等模块。从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看,开展职业生涯活动的系统性很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是因为职业生涯规划开展中往往缺乏相关配套制度和有力措施的支撑,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缺少协同作用,没有统一整合到员工与组织的职业发展中
来。因此,我国职业生涯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组织的需要与员工的需求结合起来,同时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模块的协同作用,确保职业生涯管理的实现,才能最终实现组织的发展战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基于人力资源价值链的职业生涯管理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个路径。企业价值链(Value Chain)理论最早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价值链理论认为不同的企业参与的价值活动中,每个价值活动环节都可能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企业经营的本质是通过经营人才来经营客户。最终是经营人,只有人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地整合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形成企业价值。基于这一理论认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学者们将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中,提出了人力资源的价值链理论。它是指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一体化的环节。价值链本身就是对人才激励和创新的过程。职业生涯管理是组织与员工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从价值链的角度看,它也是个体员工与组织基于组织战略进行价值设定、开发、评价与分配的一个系统化、柔性化和价值增值的过程。
三、基于人力资源价值链管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构建模式[2]
职业生涯管理系统是员工与组织相互作用、互相配合组成的“需求―道路”活性复杂实践系统,并表现为隐形的个体层面和显性的组
织层面,二者相互驱动,共同实现职业的发展。员工与组织职业生涯的发展是人力资源各模块管理的归宿和落脚点,其管理过程也是员工与组织彼此需求相互匹配与适应的统一过程。基于此,人力资源价值链的职业生涯规划构建模式的核心就是以人力资源各模块的整合实现职业生涯管理,具体讲就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将员工的绩效考核与薪酬福利、教育培训、职业生涯通道设计等方面,贯穿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并形成有效的互动,实现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全方位管理。
第一,以企业战略为指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的开展。[2]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使其与组织架构设置、岗位设置和员工晋升、考核等各项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员工职业生涯真正纳入人力资源管理的轨道,才能实现员工个人和企业协调共同发展的目标。
第二,完善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因为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可以确保企业战略落地,同时可以促进个体、团队和整个企业的绩效持续改进,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而且,绩效考核是企业实现薪酬分配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培训开发体系设计与管理的重要依据,更是薪酬发放和调整的依据。因此,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与员工个人的绩效考核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程度L的吻合性,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与绩效改进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参考要素。
第三,建立和完善企业培训体系。企业的教育培训为员工职业生
涯发展起到了补充与促进作用,企业通过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建立学习型组织,能够促成和加速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在实践中,企业一方面可以根据员工的职业发展需要开展员工职业规划培训,让企业的所有员工了解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做什么和怎么做,并在具体实施中随时根据需要开展培训和咨询活动,让职业生涯规划得到有效实施;另一方面培训开发工作,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强化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培养员工的客户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企业和员工真正实现共同成长,这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第四,建立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职业通道是员工实现职业理想和获得满意工作,或者达到职业生涯目标的路径。目前多路径、多通道的多重职业通道设计成为主要形式,它实现了职务和职能等级的并行,并且在薪酬制度设计上相互衔接和对应,从而鼓励员工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取得进步和发展。
第五,开展跟踪反馈和指导。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在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员工必须不断接受新岗位和层次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素质结构。对员工与岗位不相匹配的情况,要及时和员工进行探讨、加以修正,帮助其克服存在的不足。监督员工往生涯设定的目标方向发展,最终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第六,建立任职资格体系。[2]任职资格体系的建立既能引导员工的成长方向,又能衡量员工成长程度,使得员工的能力评价和晋升
有了科学的依据,有助于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自检。有效提升个人胜任力素质,为改善企业工作绩效,提高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成效发挥积极作用。
企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动态的实施过程,需要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成功。基于人力资源价值链视野下的职业生涯管理,无疑将有助于整合和激活组织的人力资本,使其统一到组织价值创造的轨道上来,从而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参考文献:《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经济师》《人力资源六大模块实操精解》
[1] 崔佳颖 主编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2008.07
[2]《经济师》杂志2011年第9期
[3]朱喻 主编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实操精解 广东省经济出版社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