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物流发展看我国仓储管理的不足

时间:2019-05-12 11:1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日本物流发展看我国仓储管理的不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日本物流发展看我国仓储管理的不足》。

第一篇:从日本物流发展看我国仓储管理的不足

从日本物流发展看我国仓储管理的不足

日本物流的发展,是与仓储管理的变革紧密相联的。丰田汽车制造公司在创业初期,为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就着手对仓储管理进行改革。丰田在日本有许多联合生产厂家,原来每个厂家生产的零部件都存放在各自管理的仓库中,按一定时间运送到丰田汽车的总成品安装车间所属的仓库。后来,公司把仓库从单个生产厂家中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仓储中心,集中存放和管理零部件,直接供应总成品安装车间。这一变革意义十分重大,它促使日本出现了专门从事仓储管理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大大推进了物流的发展。

物流中心上游联接制造企业或进出口免税仓库,下游延伸到分散的各种店铺,日本物流协会(JILS)常务理事稻束原树先生将它形象地比喻为“人的心脏”。日本物流中心的设计一般强调立体化和自动化。

Aotobacks是日本规模最大的物流中心之一,拥有一整套自动化库存管理、高效率分拣传输设备和及时配送的物流系统,每天处理250个店铺近10万份物流配送服务订单。物流中心连老板加在一起不到100人,通常这样的物流系统在发达国家至少需要400人。Aotobacks一个重要的服务理念,就是尽可能减少店铺工作量,让店铺更加专注为顾客服务。因此,物流中心按照店铺的要求,将90%的商品包装拆开,以保证货物到店后能够迅速上货架。

我国仓库资源规模较大,仅流通领域的仓库面积就达3亿多平方米。但我国仓库普遍功能不强,大多只有商品储存功能,很少有物流配送功能,而且分散在各个企业中,仓储管理社会化程度不高。由于我国仓储管理落后,仓储设施资源利用率平均还不到40%,导致物流效率普遍低下。我国商业流通环节的库存平均周期为5天;非制造业(含批发和零售业)库存平均周期是4天。在我国整个商品生产销售中,用于加工制造的时间仅为10%左右,而物流过程占用的时间几乎为90%。因此,我国要发展现代物流,必须对传统仓储企业进行整合和改造,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资产利用效率。

第二篇:从日本动漫看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从日本动漫看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摘 要:众所周知,日本对动漫文化的重视与开发由来已久,在发展动漫产业同时,日本不忘将这种颇具穿透力的动漫文化在广度上和深度上向世界推广。提出了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实现国际化的思考。

关键词:日本对动漫;本土文化;动画形象日本动漫在国内外的影响

本世纪初,日本文化商人就曾如此放言:“美国占据了世界文化市场的一半,我们应该占据另一半。”面对日本动漫这股冲击波,美国媒体惊呼自己的文化产业遭遇了第二次“偷袭珍珠港”事件了。

日本动漫的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确不可小觑。首先,动漫文化给日本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俨然成为日本的第三大支柱产业了。其次,日本动漫扮演着某种程度上的“文化侵略”角色。毫无疑问,在进行日本动漫制作时,制作者总会有意无意地将日本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文化思维杂糅其中。于是,当他国消费者在消费日本动漫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日本意志”的影响。最后,日本动漫可以给日本形象加分。日本动漫世界里的人物,不管男女老少、忠奸美丑,都具有形象美特质。而这正好使世人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与国民形象有一个善意的感知。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这个比例更高,达到八成以上。在日本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当中,在电影院、电视台播放的各类动漫节目格外引人注目,各种动漫的人物形象充斥街头,早已超越了杂志和电视的范畴,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

目前,日本动漫产业的年营业额达到230万亿日元,已经成为了日本第三大产业,广义上说动漫产业已经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5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4倍。漫画、动画、图书、音像制品和特许经营周边产品在日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推动着日本经济的发展。

可以说,看到好莱坞的电影比美国产品能更多更广地渗透到世界各地,日本也开始追求他们在国际文化中的地位,动漫备受日本政府青睐俨然已经把发展动漫产业带动日本经济发展定为国策。中国本土动画受到动画强国的冲击

从20世纪60年代起,动画开始了自己文化商品产业化的探索之路,逐步诞生了美国、日本、英国、荷兰等动画制作强国,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动画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进入21世纪后,美国、日本等国的动画市场开始逐步趋于饱和,出现萎缩现象,鉴于这种情况,动画大国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动画强国进军尚处于萌动时期的中国动画市场,极大地促进和繁荣了我国的动画事业,同时也间接地培养了一批新生代的中国动画工作者。这批专业人士在多种文化的冲击下成长起来,扩展了文化视野,尤其是受到西方产业化运作模式的影响,对动画的认识从根本上转换了思维方式。应该说,为开辟中国本土化的动画市场,迎接中华民族化的动画产业明天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然而,正像民众所关注的那样,目前我国动画产业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具有中国特色的名牌动画形象。回顾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青少年文化生活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动画形象基本上都出自于国外,当代流行的像米奇、史诺比、凯蒂猫、圣斗士、青春美少女等等,已经成为青

年人眼中新时代的视觉偶像,这是值得每一位文化工作者重视的现象。动画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势必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而我们每一代人身上又都肩负着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在我们生活的时段发生动画民族艺术形象的空白,它伴随着动画形象向具体生活环节的层层渗透,将在意识形态领域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后果,是应该引起我们深入思考的。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越应该重新估价本土文化艺术的价值,挖掘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塑造新时代的民族形象。所以在动画领域,我们呼唤从本土文化中诞生出来的真正意义的中华民族的动画形象,在这里,它已经不仅仅是涉及到一个动画产业的问题了,而是已经具备了一种文化上的战略意义。

在动画艺术形象的创造上,多年来,一提到民族化、本土化、中国风格,许多人总认为是落后的、陈旧的,是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观带有明显的局限性,然而这种认识在当今动画艺术创作领域又是极具普遍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专门的研究,尤其关注诸如剪纸、年画、刺绣、皮影之类具有较强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类,研究的思路也是从造型艺术语言的角度切入的,但是真正把这些审美因素导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创新就太少了。以动画创作为例,20世纪60年代以来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的塑造创作动画片都比较优秀,但没有沿着此路走下去,更没有创新,所以今天重新提出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大量深入的调研中,我们开始逐步感受到本土艺术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其造型形象有待开发的潜力是巨大的。中国本土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但如何能化为动画造型形象,使之把传统的本土文化符号转化为一种倍受当代人所喜爱的艺术形象,尤其是结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创新的动画语言。应该说这一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一个时期以来,艺术界对待本土文化的态度不是“拿来主义”,就是“虚无主义”,对于艺术创作更是如此,缺乏深入的研讨和现实的分析。动画借鉴传统造型形象有利条件较多,因为几千年形成的中国本土艺术语言比较恒定,有着深厚的受众群体。从文化传承的血脉上是无法割断的,尤其是艺术造型元素突出,有较强的包容性,承传着文化脉络的基因,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多重因素。如何把这些无形的资源开发利用好,适用于动画造型之中,应该说这是振兴中国当代动画产业的一大命题。文化上的借鉴与传承,并非是空洞的概念,的确需要有识之士从研究入手,从创作开启,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把传统的形式重新解读,并融入市场之中,获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注重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现代化的动画产业,借鉴传统也是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的文化生活。在继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语言并非是照搬照抄,如果仅把一些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的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搬到动画片上,或许永远找不到与时代的对接点,也就无法找到动画的本土文化基因。如果照搬敦煌壁画、中国水墨画、民间剪纸、皮影、玩具等的具体形象,将无法脱离它自身的功能特点,或许又走入模仿抄袭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如果在造型的形态、制作工艺、技术加工及传播形式等方面不能形成动画的一个整体,那么动画造型艺术再美也无生存的价值。动画是一个形象化较强文化产业整体,动画形象是其灵魂,动画技术是血脉,是连接艺术与技术因素,创造完美动画的必备条件。所以说,在动画造型形象选择的同时又不可忽视相关因素的制约。我们所主张在本土文化中寻找的动画形象,应该是那些文化品位较高,民族风格鲜明,造型型制独特,而又适应于动画艺术表现的文化资源。作为新时代的动画设计者,应该注重审视中国本土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语言,不论是传统的木版年画、木雕、砖雕、石雕、刺绣、皮影、剪纸等都有动画所需求的造型因素,但如何把这些丰富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并加以综合提炼,仍需要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这既需要文化上的整合,更需要符合动画技术的规律,动画艺术形象转化的过程即是艺术创作的过程。3 中国的动漫产业要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奋起直追

中国动画片创作一直秉承“寓教于乐”的宗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偏离,“教化”意义被过分强调。主题先行使创作受到阻碍,思想僵化。娱乐性的丧失使动画由大众走向小众。中国动画片的创作亟须改变传统的创作方式,可以说要走一条借鉴与创新的道路。以往的动画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艺术积淀,但是市场观念欠缺。观念的转化要做到市场观念和受众观念的同步转化。市场观念的转化将会在下一篇中论述。动画创作不要拘于传统,给自己套上枷锁,动画片创作中应有更为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国动画片创作中体现的一种思想就是:动画片是小孩的世界。中国的动画片也就是呈现幼稚的特色。而且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观众也养成这样的观片习惯:动画片是儿童片,是给小孩子看的。这种观念使动画创作的视野非常狭小,动画的题材也受到了限制,思想上放不开,表现在创作上的也就是缺乏想像力,从而使中国的动画丧失了大量的成人观众。且在“教化”思想下,动画片多摆出一副教育的面孔,缺乏童趣,导致大人不看,小孩也不看的局面。中国的动画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儿童表现,改变受众观念,使观众群丰富多样。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历时四年的大制作《宝莲灯》在这方面做了尝试,这部影片的定位是6岁到80岁之间。可以说这是对动画制作者的一个挑战,要兼顾到差距如此大的观众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影片故事根据中国的古代神话《劈山救母》的故事改编。讲述一个英雄救母的故事,在影像风格和人物造型上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且添加了原作中不存在的小猴子形象,机灵搞笑,诙谐逗趣,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市场认同。

事实上,文化产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特有的人文现象,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对此给予高度重视。比如,美国的迪士尼、芭比娃娃、荷里活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可以说,多年来,这些文化产品为美国赚取的外汇收入,几乎无一国能匹敌。再比如英国,一位难称重量级的女作家罗琳,竟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刮起了席卷全球的“哈利波特”狂风。显然,这不仅仅是罗琳个人的“金手扫天下”使然,更是体现了西方文化体制的相对健全。凡此种种,都向世人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人文现象是可以创造经济奇迹的。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当前中国的文化产业还相当滞后。就在今年4月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透露说,中外文化贸易的进出口是严重逆差,这个差距比前几年估算的10:1更大。丁伟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观念滞后,国际品牌性的产品缺失,没有建立起国际文化贸易的中介机构,以及相关法律、政策和文化环境不完善等4方面原因。这里,不管怎么说,尽快发展文化产业才是硬道理。在此事上,文化市场的决策者,首先应该正视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活血生肌。总而言之,看着邻国日本动漫文化的勃勃升起,我门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再充当文化产业的旁观者了。

第三篇:从日本配网建设看我国配电网的发展

从日本配网建设看我国配电网的发展 刘勇 韩文

摘要:讨论了日本电网供电可靠性及配电网的建设情况,推广的配电自动化技术。文章着重介绍了九州在提高配电设备质量的同时,通过对配电网事故的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等自动管理,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对配电网建设建设的几点看法

日本电网按照电压等级分为:500kV、220kV、66 kV、22 kV、6.6 kV和100V几级,其中前三种为输电网,后三种为配电网。日本在1950年代开始配电网的研究与建设,目前已将配电技术实用化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以199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全年售电量为81690亿kWh,最大负荷为16567万kW,而1999年全年日本的平均停电时间仅为3分钟/户。我国以上海为例,1999年的平均停电时间为7小时24分钟/户,由此可见,我们与其差距是很大的。

日本按地区由九个供电公司提供电力服务,由于各个公司的具体情况不同,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因素,他们在提高配电网可靠性方面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例如:日本九州电力与东京电力公司都基本实现了中压馈线的自动化。但是,东京区内人口密度大,自然环境相对稳定,东京电力公司因此强调设备的预防维护,在配电网建设中主要着眼于以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投入提高供电质量。而作为日本第四大电力公司九州电力的配电网主要以架空线为主,地下电缆只占不到4%比例,并且由于地处日本最南端,经常受到台风、雷电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高压配电网事故多,1999年由于台风、雷电等自然因素造成的配电网事故共266次,占全年配电网事故的43%。公司认为受地理限制,自然灾害导致的线路故障再所难免,因此应该在事故后的故障处理和供电恢复上花工夫,推广了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提高配电设备质量的同时,通过对配电网事故的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等自动管理,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

以下为部分国家和地区电力公司的供电可靠性的数据统:

公司名称

纽约

旧金山

洛杉基

东京

九州

香港中电

每户年停电时间

9.4 min

市区: 5min 城郊: 60~90 min

60~90min min min min

我们看到:以现有的技术和规模而言,日本九州的配电网自动化水平是最先进的代表,可以作为我们建设的一个参考。

1.配电自动化效果显著

九州地处日本的南部,总面积为42000km2,人口为1300万,整个电力公司分为八个供电区,由85个供电营业所管理。供电用户超过800万户,这个用电量占日本的10%。1999售电量731亿度,最大负荷1432万kW,总的说来,其规模比广东省电力系统的容量小一些。

九州电力配电网22 kV主要用于工厂和大型楼宇的供电,6.6 kV主要用于住宅区和小型工厂的供电。公司6.6 kV配电线16.3万km,柱上变压器81万台,配电线开关12万台。全公司80多个供电营业所平均控制1500个开关。福冈市是九州政治、文化中心,福冈市区供电营业所负责全市供电管理。此营业所下属16个变电站,与相邻营业所的6个变电站相连,有22kV、6.6 kV两种配电电压系统营业所控制室可以控制6.6 kV开关5000多台。

九州电力公司在1950年代开始配电自动化建设,1970年代完成了全部约500处变电站远方信息的收集,1994年实现了对全部开关的远方控制,到2000年为止共完成77个供电营业所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改造,并预计在2002年完成全部电力公司配电营业所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引入改造。

九州电力公司在重视配电自动化的同时,也注重配电设备的投入。公司对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保证从两个方面展开了工作:一方面减少事故的发生,包括加强了设备对雷电、盐尘、台风的抵抗能力;提高了设备的电气绝缘水平,在运行方面也加强了对设备的在线监视和定期检查。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事故的处理能力,包括加强配电网的结构、环网供电、增加开关数量,提供应急送电能力等。其中效果最明显的是实现配电自动化。

根据记录数据显示,九州电力公司从1985年开始在配电系统中引入计算机技术,此时配电网的停电时间是18分/年户,1994年实现全公司负荷开关的100%远方控制后,到1999年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公司配电网的停电时间保持在1~2分/年户水平。用户的停电次数也从1985年的0.32次/年户降到1995年以后的0.02~0.03次/年户。可见:配电自动化提高了系统的自动恢复能力,对用户因事故而引起的停电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用户供电的可靠性。

从九州电力配电自动化的效果看,配电网供电质量的提高建立在全网自动化系统实施的基础上。以福冈营业所5000多个可控开关为例,其自动化的规模远远超出了我们常规设计的想象。就我国已经见诸报道的各个配电自动化的试点与实施系统规模看,最大的仅100多个可控负荷开关和断路器。我省的各大城市对供电的需求应该与福冈具有可比拟性,按照福冈市的配电自动化规模,数目巨大的控制点,加上配电网结构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在配电网的系统规划上必须十分慎重,必须考虑因为大容量控制开关而带来的通讯网络的可靠性、通讯容量的冗余度、远方控制的实时性问题,因配电网拓扑结构的复杂性而导致网络故障识别的可信性、负荷转移及供电恢复时网架结构的可行性等。由此得出:目前已经实现的国内部分试点工程,在我省今后的配电网规划中只能够作为参考,而不能以此为蓝本照搬照套。

九州电力公司配电的建设经历的时间长,但效果明显,其主要原因还在于:九州电力公司的技术人员作为系统开发方,参与了整个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开发研制,并根据公司的运行经验和使用要求,对系统进行了量身定做和不断完善。因此,一个稳定、持续的系统维护队伍,在配电网建设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国内部分配电网的试点工作中,采用了交钥匙的建设方式,虽然业主比较省事,但由于配电网涉及的东西太多,系统的建设肯定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由此会带来规划、建设与运行管理各方面的脱节,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加以重视的。2.可靠的供电设备与完善的配电网结构是配电自动化实施的基础

配电系统涉及的范围广,规模大,而且用电环境、用电设备及用电系统的运行水平不同,导致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各不一样。在日本,提高配电线供电可靠性是从两个方面来采取措施的:

(一)预防维护体制:

主要强调提高设备对异常电压(雷电过电压或开关过电压)、异常电流(过负荷或短路)、以及异常环境(盐害、灰尘、气体、台风及水灾)的耐受水平,制订用电设备合理的运行、维护和监测制度,加强对设备老化、破损的检查,预防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二)事故维修体制:

主要强调在事故发生后的故障处理能力,包括电网双重化、故障点快速定位、故障隔离、健全用电区间的恢复供电,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提供应急电源。

在九州配电网中的设备可靠性是相当高的,同样以1999年配电网事故的统计信息表明:1999年因设备不良造成的高压配电线事故占全年总事故的8%。配电系统用到了大量的柱上开关和控制器,以开关为例,全部采用了耐盐全封闭SF6式开关。在我国,由于制造方面的原因,设备免维护水平低,以1999年统计资料表明,因维护设备而停电的次数占计划停电检修次数的60%,平均使每户每年多停电5.5小时。由此可见运行设备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配电网运行水平的高低。

在提高设备可靠性的基础上,保证供电质量是配电系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这是以完善配电网结构为前提的。

配电网建设的首要问题在于网络的规划。合理的网络结构和电源布局才能实现配电系统负荷的可靠转移和网络潮流的合理调度,保障配电系统供电的连续性并降低供电网线损。否则,空有一个内容丰富的配电管理系统是不能达到配电自动化的目的的。在此方面,日本采取了相应措施并在实际系统推广使用。

日本22kV等级配电网主要用于构成配电主干网,一种情况采用3回线并行布置互为备用的SNW地下电缆供电方式,用于城区1000kW以上用户密集地区或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重点用户和高科技企业;另一种情况采用箱式变电站供电方式,主要用于农村地区的远距离送电以改善电压质量并降低线损。随着用电负荷的增加,在日本东京市中心地区的配电网也开始采用此电压等级供电,其他部分地区则在研究11kV供电的可能性问题。在接线形式上,此电压等级的电缆系统中性点采用了小电阻接地的方式。

日本6.6kV为通用配电方式,平均每条线路的供电长度为2.32kM,一般而言,单台配变的平均容量为34.8kVA,而线路每公里接挂的配变约10.3台,每台配变拥有低压线路的长度约98米,每台配变的供电户数为8.5户,这种采用了就近直接通过小容量的配电变压器接入用户端的接线方式降低了配电网线损。同时,为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此电压等级的接线采用了3相3线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网络结构上,日本采用了3分段4连接的环网供电方式。配电网故障时,配电线被分割成3部分,各部分可以分别从相连的其他配电线上进行负荷转送,保证了配电线N-1的转送能力。

对于配电网的供电方式,我国目前主要采用辐射树枝装结构,基本上处于“一台开关管一线,一条馈线供一片”的状态,由此导致我国配电网的供电半径大,无功补偿不足。有数据显示:以国电公司当前的状态,配电网平均每条线路的供电长度为4~12kM,单台配变的平均容量为282kVA,而线路每公里接挂的配变约3.8台,每台配变拥有低压线路的长度约400~1200米,每台配变的供电户数为200~400户。

此次全国范围的城市、农村电网,其目的便包括降低配电网线损,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的连续性,因此,国内部分专家在对我国配网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可行的配电网结构,其立足点在于保证N-1情况下,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例如目前典型的“手拉手”接线带分段开关模式、三分段三连接的接线方式、环网接线方式、4´6网络接线方式等。但对于日本的SNW和三分段四连接的网络接线对我国配电网的满足程度的研究的报道不多,由于这些方式在日本已经推广普及,并在多个电力公司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先例,特别是他们小容量、多布点、短距离的配电模式,比较适合我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对供电系统的需求,可以为我们今后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做一些参考和借鉴。

但也应该指出:虽然我国配电网10kV系统还主要以架空线为主,但部分城市供电地区由于电网规模的扩大和地下电缆的改造,导致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容电流太大而无法自然熄弧,10kV系统的接地方式以逐渐由中性点不接地方式转向中性经小电阻或消弧接地的模式,消弧接地模式因其技术的优势,已逐渐被用户接受而成为主要的系统接线方式,但由此产生了单相接点时故障回路的识别和定位困难。

3.配电自动化的通讯

日本对配电自动化的通讯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并在目前的配电系统中确定了几种主要的通讯模式,包括:基于FSK技术的音频电缆通讯方式(PC)、中压配电载波方式(RC),高速配电载波通讯方式(SS)和光纤通讯等。

日本在1970年代开始配电载波在电力系统控制中应用的研究,包括RC和SS两种方式,但由于此种通讯方式在6kV配电网系统通讯时容易受到噪音干扰且传输速率不高。随着配网环路可控开关数目的增加,此方式因传输信号的速率不高而导致控制延时的问题比较突出,所以在配网中使用的不多,且主要用于农村配网。198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扩大实施PC方式的通讯网络。目前日本配网系统主要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数据通讯。与配电载波相比,这种通讯方式的可靠性较高。但在运行中,3秒控制时间内网络可连接的控制对象仍不超过230台。这种方式仅用于对负荷开关的遥控是可行的,如果需要实现对负荷开关处用电情况的实时监视,则受到传输容量小的限制,特别是当配网规模大,连接接点多时,其通讯能力有限,必须借助其他手段。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配电网采用光纤是符合技术潮流的理想选择,因为光纤网络可传输的数据容量大,而且光纤与音频电缆通讯在通讯主干网建设的投资相差不大,问题只在低压用户接入部分的投资差别。

由于日本配电网技术开展并成型的比较早,因此在技术上相对比较老化,特别是在通讯方式的处理上,有许多地方的看法仅作为我们今后设计和规划的参考。结合九州电力系统运行与目前技术看,在不超过3000个控制点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采用配电载波可以满足要求,但存在数据信息容量不足的问题需要折衷处理,规模再大,次方式就不适合了。随新技术的发展,在新规划发展的系统中,音频电缆的通讯方式发展前景不大,光纤和配电载波应该是构成配电系统通讯网络的首选的两种方式,条件许可或配电网设计规模大时,应先考虑用光纤通讯方式。对于通讯网络费用大而产生的投资、收益问题,可以在提高网络的利用率上做工作,例如:实现配电自动化、自动抄表、电力公司对用户的事项通知、用户对电力信息的反馈等。

4.配电自动化的系统构成

九州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包括:变电站远方数据采集系统(SV / TM)、配电网远程控制主站、配电系统网络接线与实时数据显示屏、相关高压系统网络接线与实时数据显示屏、配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面向工矿企业等大功率用户的自动抄表系统等几部分组成。此外,为了支援由于台风影响而造成大规模停电时的修复作业,还开发及导入了气象情报系统,以监视台风、雷电等灾害的发生,并检测空气中的盐份含量。

配电线路全部采用自动开关,为确保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城市区域采用了音频电缆的脉冲编码(Pulse Code)方式,郊区采用扩频(Spectrum Spread)技术的配电载波对开关远程控制。到1999年为止对线路中使用的开关全部实现了遥控化。

配电网自动化的核心是基于通用计算机工作站的配电线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除变电站、高压线路、负荷开关、高电压用户等设备以及图表数据库以外,还具有故障、操作、维护和负荷记录等功能。其具体内容包括:

配网监测:实时显示配网设备状态和负荷信息。根据断路器状态确定配电区间受电状况。

变电站监测:实时显示变电站各电气设备状态与测量信息。当其状态发生变化时,及时通知运行值班员。信息包括馈线断路器(FCB)的状态、继电器动作情况、配电馈线电流及电压

远程操作:允许运行值班员在电网运行图上遥控选定的断路器。

故障复原:测出供电网或变电站上故障点,对供电中断的正常地段进行自动复原,并通知运行值班员。全部操作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不须运行值班员介入。

事件记录:记录设备状态的改变、故障及与操作的时间与内容。

在线修改:根据配电网和变电站设备的安装、调整或拆除计划,在实时在线处理的时候,通过调整数据库调整图纸的设备的数据。

配网图显示:基于地理信息(GIS)的配电网自动绘图和设备管理(AM/FM)。

模拟仿真:在不影响现场设备情况下培训运行值班员系统操作。它能模拟监测控制事故复原处理和数据存储。在模拟时,仍然能监测和控制实际的电网。此时若发生事故,计算机可实现自动复原。

系统监测:实时监视系统上设备的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运行值班员。并完成系统:计算机操作的管理,数据库的管理,软件故障管理和传输部件故障的管理。

九州电力发展时间跨度长,因此设备相对老化,特别是其后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部分还使用1台小型机实现监视控制和显示处理。在业务处理速度上以及有台风造成的到规模灾害发生时显示速度成问题,从1998年开始以利用基于通用的高速处理工作站为核心的全WS系统。目前配电网的电压负荷管理是根据变电站送出的电压、电流、功率进行的。因此,由于特殊负荷(高压用户功率改善用电容器等)的增大,仅依靠变电站的输出来合理管理电压非常困难,因此从1999年开始引入可以测量多种信息(电压、电流、功率和故障信息)的FTU。

5.配电自动化中故障识别的方案

a.配电线路的故障点隔离

电压动作法:用RTU的功能,按照电压的有或无来接通或闭锁断路器。

电流动作法:根据RTU测得的故障电流信息、由计算机系统接通或闭锁断路器。

采用电压动作法,故障识别在当地完成,而负荷转移则依靠通讯网络,在配电营业所结合遥控开关实现故障后非故障区间的负荷转移和供电恢复。此即所谓CB(Circuit Breaker)+DM(Delayed timer magnet switch)的故障检测方式。日本所有电力公司采用此方式,并积累了五十多年的经验。

b.变电站故障的处理

在变电站发生故障(母线停电或变电所停电故障)情况下,根据停电时间将故障处理分为下述二种:

1)停电时间不超过1分钟:变电站复电后,立即由计算机发同时合闸命令,由电源侧开始序次对开关合闸操作。

2)停电时间超过1分忡:

计算机对全配电线的停电区间实行最优化的负荷转移供电。同时,在转移供电过程中变电站复电的情况下,计算机保证在不至构成环路条件的状态下发出同时合闸的指令。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配电网广泛采用架空线的接线模式。按照我国相关电力系统的运行规则可以知道,对架空线出现的故障,由于需要考虑瞬时性故障的影响,一般需要进行简单的三相一次重合闸,以减少用户的停电。因此,采用这种方案应该是最适合的选择。在小规模配电系统中,基于成本因素考虑,基于电力线载波通讯模式的电压动作法结合遥控开关的配电系统自动化方式,也是一个比较经济、可行的方案。我省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配电系统,多数已采用了地下电缆构成城市配电网,在系统出现故障后必须准确识别故障点,实现故障隔离后进行送电,此种配电系统模式无法满足这种要求。6.我们对配电网建设建设的几点看法

从前面介绍可以看到:日本配电网自动化的规模是十分大的,技术实用有效,整个技术的实施过程也是成功的。结合我国目前开展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我们有以下的看法:

1)

从九州电力公司配网自动化的规模建设,实施负荷开关远程控制前后电网连续供电水平对比表明:一个合理规划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对缩短故障停电时间、提高供电质量其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九州电力在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中,将增加开关数量、减少区间用户数目作为改善供电水平的措施,其具体的实施原则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福冈市配电自动化水平建立在负荷开关进行的3段4连接配电网供电模式的基础上,其中6.6 kV开关的数目巨大,超出了我们所预先估计的数目,我们在系统规划中必须引以注意。

2)

日本配电系统建设中,东京电力与九州电力不同,东京区与东京的周边地区也不一样。这种不同包括配电网的网架结构、配电网的电压水平以及配电系统的控制方式、建设重点等。可见配电网的模式不固定,它依据配电网现有的结构、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未来的设计规划而异。

我省沿海城市,由于受台风影响大,部分地区还饱受雷电影响,日本九州的气象信息系统和事故灾害信息系统可以借鉴。我省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在城市建设与用电水平上也相差较远,配电系统的模式上应有区别。

3)

日本配电自动化从1950年代开始,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其电网建设中许多设备的技术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我们起步晚,可以跨越部分阶段而提高自动化水平,但先进技术必须建立在配电网合理规划基础上。配网的建设是有步骤的,不合理的配电网结网结构不会发挥先进技术的优势,也不能保证配电系统的供电能力以及配电系统事故后的输送能力。盲目的投入可能无效果,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4)

配电自动化的目的在于缩短事故停电时间,提供供电可靠性与电压质量。在整个配电自动化的实施首先保证负荷开关、FTU等设备工作正常且通信等可靠,然后才能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作为配电自动化主要环节,负荷开关与FTU的技术指标是明确的,它的应用只是生产质量的控制问题,因此,此技术应该不是配电自动化实施的难点,而配电自动化的后台管理系统,则涉及到配电网的规划、供电部门的习惯、应用系统扩充等。而必须分步实现,最后还包括系统的调试、工程服务、培训、应用软件的扩充、规模的扩充、软件的升级等,内容复杂,是一种长期、持久性的工作。配网自动化的制造商难以完成全部的工作,而必须交由专业的配网系统的集成商完成,并由此负担此系统运行的日常服务。如有可能,电力设备运行部门在系统形成的初期参与项目开发、规划并最终承担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

5)

九州电力在重视配电自动化对缩短事故停电时间的作用时,也强调了配电设备质量品质的重要性以及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合理性。由此说明配电自动化水平的高低与一次系统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在日本配网中反复论及的三分段四连接的配电网接线方式,变电站的出线开关保护(CB)与负荷开关(DM)的配合形式,三回路备用的并列供电方式(SNW方式)以及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系统供电方式,正是由于它们的合理运用,才保证了日本供电网可靠性。目前,我们习惯于注重具体配电产品的质量与性能指标,但对于上所述影响配电网规划的接线和配合方式,在理论上讨论的不多,建议规划管理部门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6)

配网自动化方式在日本有不少经验,但由于体系结构与我国不同,因此,有许多方面不适合我们的发展需要,如在日本配网中SNW方式,由于配网出线多、线路改造投资的规模大,可能不适合我国国情。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由于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增多,无法消弧,我省已在部分地区该为消弧接地方式,由此而引入的单接地故障识别问题也较非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问题复杂,需要重新考虑。九州电力配网接线主要以架空为主,故障的识别通过多次重合的方式由FTU或负荷开关现场判断,但由于我们部分地区更多采用电缆出线,故障后不允许重合,这就要求配电网故障的识别必须由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心控制单元利用多种FTU的通信信息进行集中判断。

参考我国电力技术的发展,我们认为,在我国现有的电网结构中,采用快速可控消弧系统的中性点接点方式,结合分布的基于残流检测的小电流检测方法,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中心控制单元相结合,则可以在健全区间完全不停电的状态下,实现故障区间的隔离和健全相的恢复供电,此种方案应该比日本现阶段的配电方案应更加完美。

7)

配电网自动化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关键在于通信的可靠性。根据日本的发展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民用设备的通信:如集中抄表,采用配电载波应是一个发展方向。对于6.6kV以上的电网,为了实现完全的配网自动化,应采用配电网设计规模,选择配电载波或光纤通讯方式。但此种选择的一个规划难点在于如何在保证电网的控制可靠、保密、实时性要求的基础上,寻找一个投次资收益的平衡点。

总之,配网建设是一个至少10-20年长期规划的建设事情,系统的初期规划十分重要,规划错误可能导致投资失败,甚至前期投入完全作废。配电网的网架改造是在规划完成后下一步配电网自动化要进行的重点工作。在配电网的规划中,还必须明确通信方案的构成。实现配电网环路上各负荷开关点信息的遥测遥信和遥控只是配电自动化的初步实现,与配电网结构相适应的后台监控系统加上配网运用支持软件才代表了当地配电网自动化的最高水平。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转还需要电网运行维护人员长期共同的参与和维护。

作者简介:

1.刘勇(1970-),男,硕士,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及微机保护的研究和开发工作。:liuyong@gzzg.com.cn

2.韩文(1968-),男,博士,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及配网自动化的研究和开发工作。:hanwen@gzzg.com.cn

第四篇:从发展角度看我国经济形势

经过2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磨炼和邓小平务实精神的教育,我国经济学界敢于面对现实,揭示问题和矛盾。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进步。但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有些研究报告和文章就问题论问题,问题成堆而理不清头绪,很少用哲学思维来研究当前经济发展和运行中的矛盾,不搞矛盾排队,分不清支流和主流。甚至造成莫名其妙的悲观情绪,我们的经济学成了问题经济学。有些研究报告和文章照抄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指标体系,用来描述和研究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把我国经济当做一个发展完善的市场经济来看待,很少考虑我们的发展度和市场度。判断经济形势只根据那几个统计指标的走势论是非,找对策,只力图扭转那几个指标的走势,我们的经济学成了总量经济学,符号经济学。这种研究方法严重脱离实质经济内在矛盾运行的总量分析,更严重地脱离中国生产方式、交换方式、体制机制、结构转换升级具体阶段的实际。抓不住问题的关键,抓不住根本问题,只看运行,不看发展,只讲量变走势,不讲质量内容。这种西化的问题经济学,是一种很危险的倾向。它打乱了现阶段有形手和无形手的分工结构,过早淡化政府的发展主体地位,扩大了政策市场调控的范围,干扰了市场的调节机制的正常运行。为了克服这种倾向,我们必须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坚持邓小平的中国特色思想,牢牢把握住我们的特殊国情。我国经济运行在什么历史阶段是必须首先弄清的根本性问题。

我们判断当前的经济运行态势好坏,要有一个特定的质和量的客观标准,不能仅仅根据几个总量统计指标的走势,简单地以升降论是非。经济运行指标在时间上不能简单地向后看,和上年周期比,和上月,上季比;在空间上也不能简单地和别的国家、地区比。首先要给当前经济运行一个准确的时空定位,即当前经济运行是处于我国、本地经济发展的什么阶段上。这个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是什么,发展的内容、发展的历史任务是什么?当前经济运行走势是向着解决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化主要矛盾方面推进,还是朝着反方向推进。这是判断经济运行走势好坏的主要标准,定性标准。

从发展的本质含义、发展的规律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根本性转变这个大的历史阶段中,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转变的一个关键性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是结构性矛盾。所谓总量矛盾不过是抽象了结构内含的结构性矛盾在统计上的一种反映。总量矛盾是存在的,它只存在于总量统计之中,存在于符号经济之中,在实质经济之中只有结构矛盾,没有总量矛盾。我们面临的结构矛盾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工农两种生产方式、城乡两种生活方式,这种两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的矛盾。第二层次是区域经济结构的矛盾,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不仅是东、中西大区结构间的矛盾,而且还有每一个大区内部小区结构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第三层次是产业结构的矛盾。多年来我们对这个层次的矛盾是重视的,当作第一位的结构矛盾来抓。实际上它受前两位矛盾制约,就产业结构调产业结构是调不动的。第四个层次是产品结构的矛盾,主要是剩余和短缺产品的矛盾。

这四个层次的矛盾同时存在相互交错,呈现复杂的局面,但只要认真把矛盾排队,就会发现第一层次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是诸矛盾的总根源。产业结构久调不见显效,剩余和短缺同时共存,关键是城乡人口大结构转化滞后,产业政策没有区域化,区域政策没有产业化,工业分散,重复建设,区域同构,这是造成结构性剩余、结构性短缺共存的根本原因。发展形势不如人意,不是自今日始,不是一两年的事,是自1992年以后逐步形成的。这是阶段性问题,不是当前运行问题,当前运行状况是这四个结构矛盾的正常反映。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不是短期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性的问题。

第五篇:我国企业物流仓储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企业物流仓储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

中文摘要

仓储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到现代物流业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物流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多数企业研究和规划以及实施的重点。高效合理的仓储可以帮助厂商加快物资流动的速度,降低不必要的成本,保障加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并可以有效实现对资源自动化控制和管理。仓储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从原始的人工操纵仓储到现在的自动化智能仓储,通过各种高新科技对仓储的技术支持,仓储的效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本文简要介绍了企业仓储,并通过案例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仓储业发展状况和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基本解决方法。

关键词 : 企业;物流;仓储;仓储管理

英文摘要

Storage from the second world war has been to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logistics system in the play the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effect, is currently most enterprise research and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key.Efficient and reasonable storage can help speed up the material flow speed of the manufacturer, reduce unnecessary costs, security processing production run smoothly, and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resources.Warehousing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 and phase, from the original artificial manipulation storage to the present automation intelligent storage, through all kinds of high and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the warehouse of the technical support, the storage efficiency has been dramatic increase.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enterprise warehouse, analyz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storage property of some problems in them, and put forward the basic methods to solve them.Keywords: enterprise;Logistics;Storage;Warehouse management

目录

一、仓储管理的内容和作用...........................................1

(一)什么是仓储管理...............................................1(二)仓储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1

二、企业仓储物流管理案例及分析.....................................2

(一)海尔物流仓储管理模式与分析...................................2

(二)重庆中集物流有限公司仓储管理现状与分析„„„„„„„„„„„„7

三、我国目前仓储也发展现状分析....................................10

(一)我国仓储业现状..............................................10

(二)存在的问题„„„„„„„„„„„„„„„„„„„„„„„„„„10

(三)对策研究„„„„„„„„„„„„„„„„„„„„„„„„„„„11

四、仓储管理的发展趋势............................................14

(一)、实现“零库存”管理........................................17

(二)、整合化管理................................................17

(三)、计算机化与网络化管理......................................17

五、结论..........................................................17

六、主要参考文献„„„„„„„„„„„„„„„„„„„„„„„„„„„„„15

一、仓储管理的内容与作用

(一)什么是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具体来说,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仓储商务管理、仓储流程管理、仓储作业管理、保管管理、安全管理多种管理工作及相关的操作。

仓储管理的内涵是随着其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不断扩大而变化。仓储管理,即库管,是指对仓库及其库存物品的管理。仓储系统是企业物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子系统。物流系统的整体目标是以最低成本提供令客户满意的服务,而仓储系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仓储活动能够促进企业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现代仓储管理已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二)仓储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伴随着现代制造企业的发展,仓储业的发展越来越快这就导致了仓储管理的迅速发展。对仓储进行管理,使仓库空间的利用与库存货品的处置成本实现平衡,降低仓储物流成本。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仓储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因为仓储是企业物流各个环节的交叉点,衔接采购与生产、生产与销售以及批发与零售等重要环节。不仅如此,仓储还是物资流转的重要枢纽,也是信息流通的重要环节。一些特殊行业的大型生产企业、部分大型流通企业在仓储设施上加大了投资力度,近些年新建了大量的立体仓库、甚至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立体库,在组织体系上,组建了独立的仓储或物流公司,在承担自身仓储与运输业务的同时也为社会服务。生产企业,以大型烟草公司(烟厂)、大型医药公司(药厂)较为普遍,家电生产企业以海尔比较突出;零售企业以一些大型连锁超市公司为代表,如上海华联、苏宁电器等。中小制造企业常常选择自营仓库而不是公共仓库,目前大多数中小制造企业自营仓库采用的是将分拣|备货和存储场所混合在一起的布局设计,即利用现有的存储区域,在必要时对堆码高度|相对于出库站台的存货位置|货位的尺寸加以调节,提高效率。中小制造企业的仓库之所以会形成目前混合使用的状况,是受到我国制造业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小制造企业自营仓库的作用仅限于存储物料,而对于仓库的存储成本和空间利用地很少考虑,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库存成本。

仓储及其管理对于物流系统的重要意义,我们还可以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供给和需求之间既存在实物的“流动”,同时也存在实物的“静止”,静

止状态既是将实物进行储存(包括仓储),处于静止是为了更好的衔接供给和需求这两个动态的过程。还有就是仓库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是生产过程中必备的周转场所,参与生产经营,编制物料供应计划,跟踪物料消耗情况,提供物资信息已成为现代仓库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由此可见仓库自始至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对促进生产提高效率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企业仓储物流管理案例及分析

(一)海尔物流仓储管理模式与分析

1.海尔仓储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内向物流

海尔市场链流程再造与创新过程中,JIT采购配送中心整合海尔集团的采购与配送业务,形成了极具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的JIT采购及配送体系。

海尔物流JIT采购管理体系:实施统一采购,以达到在全集团最低总成本下提供JIT(Just in time及时)采购,实现为订单而采购,降低物流采购成本;建立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与供应商的双赢合作。目前,JIT采购面向包括50余个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商实施全球化采购业务,在全面推进实施寄售采购模式的同时可为用户提供一站到位的第三方服务业务。这一体系的建立,做到了三个同步:信息同步,一体化的计划保障了信息的准确性,实现了准时采购;采购和备料同步,使供应链上原材料的库存降低了7天;距离同步,建立国际工业园,吸引国际供应商在园区设厂,保障JIT的采购与配送。

海尔物流JIT配送管理体系:JIT配送全面推广信息替代库存,使用电子标签,条码扫描等国际先进的无纸化办公方法,实现物料出入库系统的自动记账,达到按单采购,按单拉料,按单拣配,按单核算投入产出,按单计酬的目标。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看单配送体系。

海尔制定了合理的物流改革实施计划,选择空调的部件库为试点,建设现代化的立体高架库,以此推动面向部件采购配送物流及车间物料配送系统的物流改革,并向集团各事业部全面推进。全自动立体库

空调事业部首先开始建造海尔现代化物流中心库,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硬件及管理软件系统,由世界权威的物料搬运设备供应商林德集团提供窄通道三向高位堆垛车;重型货架由世界著名的货架供应商精确公司提供。软件系统由世界著名的企

业ERP供应商SAP公司提供。该库共有9168个库位,日进出托盘1600个。

海尔国际化物流中心立体高架库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仓储管理,促使集团在采购订单的管理,生产计划内的调度,资金流的管理方面与物流中心相配套,推动集团资源管理系统(ERP)的实施。外向物流

海尔物流使用SAP LES(物流执行系统)进行全球物流运作管理,包括四个方面的管理:

资源管理,资源统一管理和调配,降低物流成本; 订单管理,订单信息同步共享,提高订单相应速度; 运输管理,配送,运输系统监控,在途库存监控; 仓库管理,库存信息共享,实时查询,库存报警。

海尔物流自主开发的全球HLES条码扫描系统,通过对人码,物码,机码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产品的全程的单品追踪及先进先出的系统控制以及供应链全过程的透明追踪。物流服务

海尔物流在一级配送网络,区域内分拨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间配送体系。各配送中心的网络,除了能满足区域内配送外,还建立了直接送达其他配送中心的区域间配送网络,使以前的单点和线,形成星罗棋布的网,形成完善的成品分拨物流体系,备件配送体系与返回物流体系。

2.海尔物流仓储分析

(1)新经济时代海尔仓储经营模式的特点:

第一,着眼于高科技,高附加价值产品的研制,热衷于时尚,独特,新奇,酷式,魅力产品的开发,追求短周期,高频度,见效快的产品价值,注重品牌效应和企业诚信度。

第二,通过规模经营,降低成本,加强市场竞争力。企业如果具有一定规模,就可采取批量定货,批量生产,批量运输,批量销售的办法大幅度降低费用,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因此而加强。超级市场,连锁商店,便利店等之所以有竞争力,其中,规模经营是重要原因之一,跨国集团公司,大型生产企业是依靠规模经营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最近几年世界性的知名大企业的合并浪潮,也是出于这种考虑。重组巨型企业的目的是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这种倾向会越来越明显。第三,服务第一,用户至上。新时代的企业经营方针之一,是“服务第一,用户

至上”。用户一个电话,用计算机发一个指令或发一份传真,企业就立即上门,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中途用户可以查寻,追踪;在时间方面极力提高速度,为用户争取时间。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都在打“时间差”,强调时间效益,要求快节奏,因此既保持质量,又保持速度的服务,也将是新世纪企业经营的新特点。

第四,信息代替实际操作,减少浪费,节约时间和费用,实现事物的无缝对接。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尝到了信息的甜头。如果实现信息的有效组合,会使这个世界发生“质”的变化,在物流环节中,我们真的可以做到“零库存”,取消仓库,只用自动分类,分拣系统就能保证及时供货。那样会大大缩短流通时间,节约仓储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企业及时捕捉信息,可以最早选择商机,最先抢占市场,最快组织队伍,从而实现供应链的无缝对接和整合。这些都将是新时代里企业的经营的新特点。

第五,强化国民意识,注重环保责任。新时代的新型企业,不仅需要准确进行市场定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准,加强人才培养,严格成本控制,保持企业盈利,而且需要不断增强国民意识,履行环保责任。企业生产的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必须保持无噪音,无公害,不给周围居民造成妨碍和影响。企业不仅要考虑赚钱,也要从为国民创造福利和美化环境的目的出发,尽量为人类社会做贡献。国外许多知名企业都采取出资在本地建公园绿地,街心广场,儿童乐园或向学校捐款等方式,努力与周围居民融为一体,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取得当地居民的信任和好感。这也是一种企业经营之道和时代风尚。

第六,在现代物流上狠下功夫,挖掘“第三利润”。在新的经济发展的阶段,企业再生产和销售领域大都已接近极限,很难找到新的发展空间,于是纷纷把目光转向物流这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力争在这里寻求出路,创造剩余价值。这种趋势在21世纪将愈发明朗化。

(2)海尔仓储管理模式成功的主要原因

海尔能够迅速实施全方位物流改革,主要是基于拥有和利用了下述基础资源; 规模资源

规模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企业有了规模,可以在供应链网络化,研究开发,营销等方面有更多的协调能力和发言权。海尔经过15年的不断发展,整个集团已经拥有了较大规模。如果海尔没有一定的规模,不能有效的将物流改革的意图贯穿到相关分供方,由其迅速实施,物流改革的进程就可能大大推迟,甚至

影响生产,偏离改革的目标。良好的基础管理

OEC管理是海尔独创的有效管理模式,它是指对每件事,每个人,每天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每个海尔员工都需要对本日工作进行总结,对比目标,找出问题点或工作的最短板(木桶原理),及时采取纠偏措施。OEC的实施大大激发了员工的活力和创造精神,为海尔实现物流改革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整个集团和物流改革涉及到18个产品制造事业部的采购,仓储,库存管理,零部件配送,分装,物流规划,成品配送,分装,物流规划,成品配送运输等多个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各环节能够明确服务的目标,可以分清责任,对实施物流改革有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创新精神

海尔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于创新。海尔认为,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其实质就是体现在管理人员的创新精神上。海尔进行的物流改革,对原有运行机制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巨大创新,减少了条块分割。它能够顺利进行,没有从上到下的每一位参与者的创新精神是不可能实现的。借力发展

为了保证物流改革的科学性,海尔邀请了专业的物流公司协助确定企业物流系统设计方案,并成立物流专家委员会作为海尔物流改革的智囊团,向海尔介绍世界最新物流理论和系统设计方法,使海尔的物流改革能紧紧把握住世界物流管理的最新成果及潮流。

(3)海尔仓储管理模式的普遍意义

大家熟知的海尔集团,有人称其为“中国物流管理觉醒第一人”,2001年10月又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了“中国物流示范基地”称号。这是因为海尔集团从1999年开始创新了一套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兴建了现代化的立体自动化仓库,构筑了将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使呆滞物资降低了73.8%,仓库面积减少50%,库存资金减少67%。同时,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吸收投资,也迫切需要 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按照英国的研究表明,各种物流费用平均占货价总额的14.8%;而美国的研究表明,各种商品的物流费用百分比,最低占10%,而最高可达32%;而中国的研究表明,一般商品物流成本占商品总成本50%~60%以上,水果,食品等商品的流通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60%~70%,玻璃,陶瓷的运输破损率高达20%;物流过程占用的时

间几乎占整个生产经营流程的90%。据统计,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般占GDP的10%左右,而中国的物流成本在15%~30%之间。如此多的数据表,企业加强物流管理具有很现实的意义。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企业的经营组织已越来越多显示出新的特点;经营过程中一些独立的生产和销售由其他实体来承担,地区性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客户的个性化服务要求多,所以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需要极大程度地改进经营过程和向客户提供产品的过程,在改善企业自身的经营机能的同时,并努力改进由提供产品到客户服务整个过程中的各种管理行为,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降低总的生成成本,因此,必须把物流管理提升到核心竞争力的新高度。

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企业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和实践,与外国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我国企业中,采购,制造,运输,仓储,代理,配送,销售等各个环节,彼此分割,造成一方面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和产品库存过大,占用资金较多,产品成本上升;另一方面运输,仓储等企业有效货源不足,现有设施能力未能充分利用。综上所述,物流管理对企业的意义不能一言而誉。一个企业要想在未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自身的物流管理能力,而每一个企业的物流管理方式都必须符合自身实际情况要求,不能照部就搬。但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

1、采购方面。加强与上游企业的紧密合作,有效地为上游企业创造更多的附加值;与上游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供应网络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对企业实体及资金的双向流动进行管理;加快速度和集成化步伐,提高物流运行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使物流管理系统得到优化。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沃尔玛公司的采购方式,在沃尔玛有一个全球采购网络,其全球采购网络就像是一个独立的内部服务公司,在买家和全球供应商之间架起买卖之间的桥梁。

2、运输方面。运输在整个物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总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35%—50%左右,占商品价格的4%—10%。运输对物流总成本的节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现行的物流运输方式中无论是自营物流,合营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隐性成本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这些隐性成本在物流运输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返程或起程空驶,空车无货载行驶,是不合理运输的最严重形式。在实际运输组织中,必须调运空车。因此,选择期望的运输方式时,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运输服务的速度和成本,计算总成本,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路线和运输方式。

3、库存方面。各企业都期望低库存而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流畅生产环境,以适应当今激烈竞争微利时代。物料资金一般占企业运营资金55%—80%,而生产进度依时完成,直接影响客户合作满意程度。鉴此,物料库存管理及仓储管理掌握企业生产及物料运作的总调度和命脉,直接涉及影响生产部,生产工程部,采购,货仓,品控部,开发与设计部,设备工程,人力资源及财务成本预算控制等。在国内竞争国际化,企业生存社会化,同业竞争残酷化的今天,“客户—企业—供应商”,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三个独立的运作 单位,正如同运作管理平台正在从传统的“ERP”跃升为“SCM”一样,没有合作伙伴的积极参与,企业的供应链系统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库存计划的控制管理也同样有赖于对“客户—企业—供应商”三者关系的定义和策略性双赢联盟的形成和维系。

(二)重庆中集物流有限公司仓储管理现状与分析

1现状分析

(1)、盲目建设低档次的仓储设施

由于我国仓储设施近年来发展迅速,年投资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加

国家的大力支持。大量的仓储设施随之建立。导致仓储能力相对的结构性过剩。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我国仓储业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病。大量的仓储设施却 不能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因此,我国的仓储业需要在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上做出调整,针对市场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以适应企业的市场需求。中集物流也在这种大环境下盲目建设了大量低档次的仓储设施。(2)、缺乏仓储零库存技术

重庆中集物流有限公司的原材料平均库存期集中在l周至3个月;成品库存期集中在10天至3个月;库存期集中在15天至3个月。很明显,它的库存周期过长,这也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库存成本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很大,要控制总成本,就要加强库存管理,加快库存周转,压缩平均库存量。过量的库存被认为是资金周转慢,产品积压,供货率不及时的“万恶之首”,因此许多企业盲目压缩库存量,试图达到真正意义的“零库存”。其实,零库存技术(zero-inventory logistics)是指在生产与流通领域按照JIT组织物资供应,使整个过程库存最小化的技术的总称,而并非单纯的从数量上使得库存为零。(3)、仓储机械化、自动化应用程度不高,大多数还是传统的手工人员作业,且机械设备落后,完全属于国外淘汰产品和一些人工操作的机械,工作效率低下且

成本高。

(4)、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普遍较低

我国社会上普遍对仓库工作存在一种偏见,认为仓库不需要知识,也不需要技术,致使仓库人员的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2、改进方案

(1)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现有仓库的基础设施,不断改造陈旧老化的仓库,更新使用现代化的仓储设备。既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又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能贪大贪多,形成科学合理的仓储设施网络。

(2)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

。提高仓库利用率、实现有效的库存控制,就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实现仓储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企业仓储管理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公共信息网络与仓储网络的有效结合,提升企业仓储信息化水平。

(3)引进并培育仓储专业人才,完善培训体系。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要发展仓储企业,就要有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人才。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完善自动化仓库的管理机制 物流设备要实现高效能利用,需要有相适应的物流环境和科学管理,这些都要求有高素质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加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才能更地生存。

(4)改善仓储部的构成

1、在库区实行5S管理.5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 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5S管理是现场管理的基础,5S管理水平的高低,代表着管理者对现场管理认识的高低,这又决定了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而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制约着ISO、TPM、TQM活动能否顺利、有效地推行。通过5S管理活动,从现场管理着手改进企业“体质”,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提高企业素质的方法,但又和自己的习惯做法不同,就要坚定不移地改进自己的思维定式。只有这样,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素质才能与时俱进,永远站在变革的最前列,不被时代所淘汰。

2、对货物实行ABC分类法.ABC分类法对于库存的所有物料,按照全年货币价值从大到小排序,然后划分为三大类,分别称为A类、B类和C类。A类物料价值最高,受到高度重视,处于中间的B类物料受重视程度稍差,而C类物料价值低,仅进行例行控制管理。ABC分类法的原则是通过放松对低值物料的控制管理而节省精力,从而可以把高值物料的库存管理做得

更好。ABC分类法是一种常用的物料分类管理法,将库存物料按一定标准分为A/B/C三类,对重要物料进行重点管理的方法。

通常A类物料占物料种类的10%左右,金额占总金额65%左右。对于A类物料应重点管理,严格控制库存,并定期盘点,严加记录,加强进货、发货、运货管理;

B类物料占物料种类的25%左右,金额占总金额25%左右。B类物料主要为专用零部件和少数通用零部件,因此可以按常规方式管理; C类物料占物料种类的65%左右,金额占总金额10%左右。C类物料应实行宽松管理,大量采购,大量库存,简单计算,简单控制。ABC分类法是十分重要而有效的物料分类管理方法,适用于物料管理部门的几乎所有职能,包括物料的计划和控制、采购、物料和采购的研究、收货、仓储和库存控制等,同样适用于来料质量控制。我公司也采用ABC分类法对零部件实施不同的设计、采购、仓储、检验方案。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对于A类部件,我公司技术部门仅向供应商提供接口信息,而部件详细设计由供应商自行完成,公司质量部门按照技术规格书对部件进行首件检查,对供应商的所有试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以确认部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对于B类部件,详细设计由我公司技术部门完成,供应商严格按照图纸及技术要求进行加工制造,质量部门按照图纸及技术要求进行质量检验。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公司对ABC分类法会有不同的实施方案,所以不同公司所运用的ABC分类法会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其实质和运用原则是相同的。

(5)引进零库存管理。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零库存是指某种或某些种物品的在库储存数量为“零”,或接近“零”,即某种或某些种物品无库存或有极少库存,但不表示企业没有某种或某些种物品。不以库存形式存在的物品,就可以免去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零”库存可以通过准时制、看板方式、托管方式等来实现。对零库存实施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管理活动就是零库存管理。(6)提高仓储机械化、自动化应用程度加强信息处理,先进的基础设施和自动化功能是实现仓储现代化的基础,只有大力提高库区的机械化、自动化才能真正的提高仓储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的成本。加强仓储的信息化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及人工费用,可以提高仓储作业操作效率,提高仓储作业的准确性,还有助于高效管理。

三、我国目前仓储业发展现状分析

物流业已经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仓储在物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仓储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优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有重大的意义。

(一)我国仓储业现状

我国的仓储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动下,提升了其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凸显了其发展的良好势头。

1.仓储业务量增大,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较快。随着物流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我国仓储业务量不断增大,货物吞吐量、平均库存量、货物周转次数等指标都有明显的提高。储运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很快,仓储保管收入、运输配送收入、流通加工收入等的年增幅基本都达到了10%以上。

2.我国对仓储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持续增长。仓储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也加大了对仓储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近几年对仓储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具体数据可见下表:

3.仓储技术获得较快发展。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自动货架、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以及条码技术、RFID等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和应用。供应商管理库存、零库存等技术也开始在一些大型企业中使用。

4.仓储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国内的仓储设施无法满足物流活动的需要,原有的仓储企业缺乏改造基础设施需要的资金,外国的物流公司纷纷投资建库。我国的大型企业也不断建设现代化仓库作为发展物流的平台。这种趋势加大了仓储企业间的竞争力度。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仓储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是在很多方面暴露了其弊端。

1.仓库数量大,但布局不够合理。由于各行业各部门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纷纷建立自己的仓库,导致仓库数量众多,他们都在经济集中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仓库,以至于仓储布局极不合理,造成了部分地区仓储大量剩余和部分地区仓储能力不足的两极分化局面。

.2 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信息化状况不容乐观(1)很多企业对提高仓库作业自动化、机械化的认识不足。一些大型企业的现代化仓库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包括各种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高层货架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等。而很多企业的仓

库作业仍旧靠人工操作。这种仓储技术方面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会严重影响我国仓储行业整体的运作效率。(2)信息化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企业对物流信息化认识和了解不足,物流信息化建设起步晚、推进慢,整体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其信息化建设也很少从供应链的整体目标出发进行规划。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物流信息化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甚至出现了物流信息化鸿沟。我国物流各个环节如运输、仓储、配送的成本以及劳动力和设备成本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整个物流过程的综合成本却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物流各环节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库存大,运力浪费。

3.仓储方面的人才缺乏。发展仓储行业,既需要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也需要操作型人才,更需要仓储管理型人才,而我国目前这几方面的人才都很匮乏。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的物流人才缺口50万,仓储物流方面的人才缺乏也很严重。

4.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制、法规不够健全。我国已经建立的仓储方面的规章制度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已经不适合实际情况。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仓库法》,我国仓储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不强,仓储内部的依法管理水平也比较低下,所以仓储企业很难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企业的利益。5自动化仓储资源利用率不高

当前我国自动化仓库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利用率低、效果不明显、规模不确定、优势不突出,造成许多库场资源闲置,特别是一些产品批量小而单一的生产企业实现仓库自动化,库场设施设备资源闲置与重复配置矛盾突出。

(三)对策研究

仓储管理在企业的整个供应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保证流畅的进货、发货和库存控制。将会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服务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针对我国仓储业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仓储企业的竞争力,应从以下几方面来优化仓储管理:

3.1 优化仓储布局,充分发挥本土优势

许多国家的仓储业均地处都市城区、交通要道以及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物资仓储企业要充分利用都市商流活跃、信息灵通、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大这一优势,迅速调整自己的经营方针和策略,调整好自己的经营结构。尤其是占地面积大、地理位置优越,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安排以及各种形式的经济

合作,解决仓储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不是的问题,调整库区布局,更新库房,进行必要的技改,使之适应物资大流通的需要。打破条块分割,面向社会经营,参与竞争。

3.2 加强技术改造,强化经营管理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仓储管理做支撑,信息化和以信息化做指导的先进技术就成为仓储业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将传统的纸和笔的手工记录信息、人工操作管理方式改为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计算机管理和机械化、自动化的操作管理方式。仓储管理技术改造方面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确定仓储硬件设施建设与改造,做好仓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改造,提高仓储资源的利用率和仓储管理的效率。

(2)建设完善的功能强大的仓储管理系统,做好仓储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改造。在软件设施方面可以有以下几个层次供选择:①单项的仓储、运输管理软件;②本企业局域网;③通过企业外部网和因特网,与客户及合作伙伴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在仓储管理的出入库管理、货物分拣、盘点、库存控制等各个环节运用物流信息技术和仓储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仓储管理的效率,减少差错,还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络、企业外部网实现本企业仓储信息与合作伙伴的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如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等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叉车、堆垛机、自动导引车和传送带等搬运设备上,移动式机器人也作为柔性物流工具在柔性生产中、仓储和产品发送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浅谈我国现代仓储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2)收费毕业论文 [2009-10-08 06:00] 4383.3 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走国际化道路 要适应开放市场的要求,做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各项准备工作,关键是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我国不同行业的仓储企业的储运设

3.3 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走国际化道路

要适应开放市场的要求,做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各项准备工作,关键是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我国不同行业的仓储企业的储运设施不能共用,影响了企业合理统筹仓储 资源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物流要求,要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仓储网络,必须按照国际物流标准模数尺寸来设计仓库、托盘、货架等储运设施和设备。仓储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实现仓储环节和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也是仓储内部提高作业效率的有效手段。

3.4 加强仓储人才培养

仓储人才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必须加大物流实践教学的投入经费,将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落到实处。

3.5 延伸服务领域,提供仓储增值服务

仓储业的利润越来越薄,死守传统的仓储业务不放,势必被市场所淘汰。因此积极开拓业务渠道,实行多方位经营,向贸易、货代、流通加工方向发展,是许多经营管理者的明智之举。除了提供传统意义上的服务项目,现代仓储企业还要努力向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符合客户需求的增值服务,以提升仓储企业的内在价值、保持竞争能力,赢得更多的客户。仓储企业可以增加以下增值服务: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信息与咨询服务等。原有仓库,原有人员,通过延伸服务领域,创新了仓储业务,增强了仓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6 合理选择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

库存管理是仓储管理的重要一环,而我国仓储业由于管理方式过于陈旧,管理观念滞后,在库存控制的管理上还需要更新观念,因此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先进的供应连库存管理策略,如JIT零库存管理策略、并行和平行工艺策略、延迟产品差异策略、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策略、联合库存管理策略等,来降低库存水平,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达到降低总的库存成本,提高仓储利用率的目的。

3.7 盘活资产,提高仓储资源的利用率

开发闲置资源,盘活资产存量,提高设备利用率,是物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把闲置的资源充分置于开放的市场中,打破行业与行政区域界限,让市场对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专业机构经营闲置设备,扩展设备信息交流渠道,增强信息服务手段。通过正常渠道有偿转让、拍卖、租赁、换用闲置设备。

3.8 加快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仓储管理信息化

要提高仓库利用率、实现有效的库存控制,就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物流信息网络,实现仓储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企业仓储管理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公共信息网络与仓储信息网络资源的有效结合,提升企业仓储信息化水平。

四、仓储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新月异,仓储管理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其主要表现是:

(一)实现“零库存”管理

目前,“零库存”的概念已为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零库存并不是等于不设库存,而是对某一企业或组织来说,把自己库存向上转移给供应商或向下转移给零售商,以实现自己的零库存。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零库存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例如丰田公司的准时制生产方式完全有效地消除了库存,实现了零库存。从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角度来研究问题,零库存概念应包含有两层意义:一是库存对象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即近乎于无库存);二是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即不存在库存活动)。而后一种意义上的零库存,实际上是社会库存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库存集中化的表现,就其经济而言,它并不来自通常意义上的库场物资数量的合理减少。

(二)整合化管理

整合化管理就是指把社会的仓储设施,各相关供应商、零售商、制作商、批发商,甚至客户的仓储设施进行整合,以达到企业库存管理的优化。也就是说在供应链管理的框架下,实行仓储管理,把相关仓储管理的作业或设施进行重建。

供应链管理下的仓储管理,能够在动态中达到最优化这一目标,在满足顾客要求的前提下,争取尽最大努力降低库存,从而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三)计算机化与网络化管理

计算机,它具有高强度记忆功能,能把负责的仓储管理工作进一步简化并大大提高效率;它具有准确计算能力,使人们增强了对它的信赖;它可以对临时变化进行应付,对临时需要进行适时处理。因此,计算机已经成为库存控制信息系统的核心,作为对各项管理业务发出企业指令的指挥中心而起到重大的作用。

五、结论

仓储管理的发展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它不仅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提升了整体物

流业的水平,还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因而是保存物资原有使用价值,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利用,实现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要认清仓储管理在物流业和整个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仓储管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促进我国仓储业健康发展。

六、主要参考文献

[1]柳和玲.物流运作案例剖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浦震寰.现代仓储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周晓红.提高仓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J].物流理论与实践,2008(1)

下载从日本物流发展看我国仓储管理的不足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日本物流发展看我国仓储管理的不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物流仓储管理论文

    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仓储管理当仓储业作为一个业态存在的时候,物流是其实现增值服务的有效手段;而在物流业中,仓储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节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现......

    仓储物流管理小议

    小议仓储物流管理 内容摘要:仓储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厂商研究和规划的重点。高效合理的仓储可以帮助厂商加快物资流动的速度,降低......

    从日本企业文化看情商

    从日本企业文化看情商之重要 观《日本企业 创业200年以上 3000中 9 台7 印3 美14荷200德800 100年 50000以上 对不景气的抵抗力 逆商aq 22.9降 47.5平29.6升 二十万倒闭平......

    从福特公司的发展看管理

    从福特公司的发展看管理 从福特公司的发展看管理 一、摘要 管理理论的形成离不开人类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萌芽的具体时间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直接追溯到1903年福特创......

    从行业发展看我国注册会计师选拔制度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从行业发展看我国注册会计师选拔制度 作者:王 刚 苏毓敏 来源:《财会通讯》2006年第08期......

    从刑罚的发展演变看我国刑罚体制改革(合集)

    从刑罚的发展演变看我国刑罚体制改革从刑罚的发展演变看我国刑罚体制改革刑罚是阶级社会用于惩罚犯罪的首要手段。由于社会的变迁、政治经验的丰富、法律文化思潮的演变和刑......

    从日本人才派遣业发展看上海的人才派遣业

    从日本人才派遣业发展看上海的人才派遣业 王振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甚至政府机构认可人才派遣这一用工方式,加上WTO后过渡期对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上海的人才派遣业将进......

    申论:从日本下调公务员退休金看我国养老金改革

    申论范文:从日本下调公务员退休金看我国养老金改革据日本广播协会新闻网报道,日本政府8月7日决定取消把国家公务员退休金上调4%的计划,改为阶段性下调13%,以改变公务员的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