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江苏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专项问卷调查提纲
江苏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调查问卷
(2012 年上半年)
企业详细名称:扬州奥鼎软件有限公司组织机构代码:692561393
行业代码:□□□□企业规模 ;否
01推动企业整体实力提升的途径:
1、改进企业装备、工艺,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2、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
3、企业改革与创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4、生产经营全面或部分进入新行业,5、资产重组、并购及企业间联合等(1)02如果企业需要转型升级,应选择什么时机具体实施:
1、国家宏观经济景气度较高,企业经营尚可
2、国家宏观经济景气度较低,企业经营尚可
3、国家宏观经济景气度较高,企业经营困难
4、国家宏观经济景气度较低,企业经营困难(3)03实施转型升级的主要根据:
1、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
2、国家或地区产业政策的要求
3、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要求
4、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要求(2)04转型升级对企业发展重要程度:
1、重要
2、一般
3、不重要
4、很不重要(1)05企业转型升级的风险收益评估:
1、综合考虑,再决定是否要实施
2、只要有条件,尽可能快地实施
3、转型升级是有风险的,尽可能沿袭过去做法(2)06政府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的作用:
1、很重要
2、重要
3、一般
4、不大(2)07企业技改投入较前两年:
1、有所增加
2、变化不大
3、有所下降
4、没有投入(2)08目前企业装备水平较前两年:
1、大幅提高
2、有所提高
3、变化不大
4、有所下降(3)09目前企业生产过程的环保水平较前两年:
1、大幅提高
2、有所提高
3、变化不大
4、有所下降
5、不存在环保问题(3)10企业生产过程的资源利用水平较前两年:
1、大幅提高
2、有所提高
3、变化不大
4、有所下降(3)11 目前企业产品质量较前两年:
1、大幅提高
2、有所提高
3、变化不大
4、有所下降(2)12目前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程度较前两年:
1、全面进入新产业
2、部分进入新产业
3、没有变化(2)13企业进行体制或机制创新程度较前两年:
1、都有创新
2、体制或机制有创新
3、变化不大(2)14目前企业产品研发能力:
1、很强
2、较强
3、一般
4、较弱
5、很弱(3)15 目前企业主要产品竞争力较前两年:
1、很强
2、较强
3、一般
4、较弱
5、很弱(3)16 当前企业希望获得政府部门支持:
1、减轻企业负担
2、扶持政策保持稳定连续并落到实处
3、进一步营造吸引和留住人才创业的环境
4、加快推进企业服务体系建设(2)注:请根据选项内容进行选择,将对应的序号填列在“□”内;如果有多个“□”,请按主次进行填列。调查员:贾拥军调查日期:2012年 6月4 日
第二篇:当前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情况调查报告(盐城)
当前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情况调查报告
盐城
小微工业企业是工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工业的重要后备力量,近期,盐城调查队在全市开展了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现状问卷调查,走访调查了部分小微工业企业,了解小微工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多数小微工业企业正通过自身努力来推动企业整体实力提升,但对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施动力不足,在提高研发能力和竞争力方面投入不足,更多的是希望政府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进一步发挥作用,给企业更多支持。
一、调查总体情况
此次专项调查共抽取全市247家小微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300人以下或者销售收入未达2000万元的工业企业)作为样本,范围覆盖全市十县(市、区)。
二、了解的现状
1、技改投入有所增加
调查显示:上半年,82家调查企业的技改投入较前两年有所增加,占全部样本的三分之一;44.1%的企业技改投入较前两年变化不大;18.2%的企业技改投入较前两年有所下降;
4.5%的企业没有技改投入。
2、环保和资源利用水平继续提升
环保方面,15.8%的企业环保水平较前两年大幅提高;51.8%的企业环保水平较前两年有所提高;30%的企业环保水平较前两年变化不大;1.2%的企业不存在环保问题;1.2%的企业环保水平下降。资源利用方面,17.4%的企业资源利用水平较前两年大幅提高;50.6%的企业资源利用水平较前两年有所提高;26.3%的企业资源利用水平较前两年变化不大;5.7%的企业资源利用水平较前两年有所下降。总体上来看企业生产更注重环保,资源利用率更高。
3、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调查样本中的八成企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42.1%的企业装备水平较前两年大幅提高;36.8%的企业装备水平较前两年有所提高;18.2%的企业装备水平较前两年变化不大;2.9%的企业装备水平较前两年有所下降。
4、半数以上的企业体制、机制有创新
资料显示:11.3%的企业体制和机制较前两年均有所创新;41.7%的企业体制或机制进行了创新。两者占调查企业的53%,超过半数。
5、七成企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
18.6%的企业产业结构做出重大调整,全面进入新产业;53.5%的企业产业结构做出一定调整,部分进入新产业;27.9%的企业产业结构未做出调整。调查样本中的七成企业产业结构做出调整。
三、存在的问题
1、仅有半数多企业认识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全市247家样本企业中仅有半数多的企业认为转型升级对企业的发展有作用,30.4%的企业认为重要,23.5%的企业认为作用一般,6.5%的企业则认为不重要,多达39.7%的企业认为很不重要。由此可见相当比例的盐城小微工业企业仍然停留在传统作业的层面,从思想和行动上没有充分认识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2、企业转型升级实施动力不足
企业实施转型升级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风险收益评估是企业实施转型升级前的必备工作,调查显示当前盐城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实施动力不足。38.1%的企业选择只要有条件,尽可能快地实施转型升级;55.9%的企业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后,再决定是否要实施转型升级;6.1%的企业认为转型升级是有风险的,尽可能沿袭过去做法。
3、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但研发能力和竞争力较弱
调查资料显示:16.2%的企业产品质量较前两年大幅提高;52.6%的企业较前两年有所提高;29.6%的企业较前两年变化不大; 1.6%的企业有所下降。总体来看,接近七成的企业产品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只有16.6%的企业和30%的企业认为产品研发能力很强和较强;7.7%的企业和32.4%的企业认为产品市场竞争力很强和较强。从比例上来看两者都未过半,表明盐城大量的小微工业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和竞争力较弱。
4、企业转型升级存在对政府的依赖心理
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多的依赖市场规则。而调查中发现,众多的小微企业将自身的经营发展和政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46.2%的企业认为政府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的作用很重要,34%的企业认为重要,16.6%的企业认为作用一般,只有3.2%的企业认为作用不大。
四、原因分析
1、企业对转型升级的方式方法选择上存在不同
企业如何理解转型升级,如何理解企业整体实力提升的途径关系到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决策和发展方向。调查显示:21.9%的企业认为改进企业装备、工艺,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来推动企业整体实力提升;8.5%的企业认为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来推动企业整体实力提升;64.8%的企业认为通过改革与创新,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来推动企业整体实力提升;4%的企业认为生产经营全面或部分进入新行业可以推动企业整体实力提升;0.8%的企业认为应采取资产重组、并购及企业间联合等手段推动企业整体实力提升。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企业认为企业改革与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即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2、企业对选择什么时机进行转型升级存在差异
调查显示:如果企业实施转型升级,58.7%的企业将选择在国家宏观经济景气度较高,企业生产形势尚可时实施;23.5%的企业选择在国家宏观经济景气度较低,企业生产形势尚可时实施;13.8%的企业选择在国家宏观经济景气度较高,企业生产形势困难时实施;4%的企业选择在国家宏观经济景气度较低,企业生产形势困难时实施。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企
业选择国家宏观经济景气度较高、企业生产形势好时实施转型升级。
3、企业对实施转型升级主要依据存在不同看法
企业家对转型升级的认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转型升级决策与成效。调查中,35.6%的企业认为转型升级是“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23.9%的企业认为是“国家或地区产业政策的要求”;12.1%的企业认为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要求”;而仅有28.3%的企业认为是“生存与发展的要求”。从对实施转型升级主要依据的选择结果来看,盐城的小微工业企业对转型升级的认识停留在宏观的认识较多,认为转型升级与企业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只占到较少一部分。
五、企业的声音
1、转型升级的前提是拥有平等的企业融资平台
调查显示:小微企业期盼能够和大中型企业享受同等的融资待遇。转型升级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改变,绝大多数小微工业企业还没有仅仅依靠自身的经济实力独立完成的能力,融资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首选。多家企业主反映:企业有转型升级的需求,但是融资渠道比大中企业狭窄,融资成本高于大中企业,现在的融资环境明显不利于小微企业。
2、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必须先建立科技孵化器,做好产业对接
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技术来源在哪里,转型升级后的产品销售怎么办,这是调查过程中企业经营者比较关心的两个问题。盐城市江华船舶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企业转型升级后的技术支撑比较重要,能够得到及时的科技指导和技术支持是企业所期盼的,生产产品前做好产业对接将有效减轻企业转型升级的后顾之忧。
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经济手段强于政策引导
盐城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产业层次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如何改造提升这些传统产业,调查过程中不少企业经营者建言:用经济手段引导小微企业走专业化配套协作的道路,以完善产业链为目的,形成为高端制造业提供配套产品的小微企业集群,给企业经营带来可观利润,用市场来锻炼企业,优胜劣汰。
4、转型升级需要人才集聚
调查显示:24.7%的企业希望当地政府能够进一步营造吸引和留住人才创业的环境,小微企业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升级与从业人员素质紧密相关,只有完成人才的集聚,才能为企业下一步转型升级打下基础,江苏明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如果没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操作工人,企业很多设备运转将成问题,希望更多的人才加盟到企业,那样未来对企业再次技术升级时更加顺利。
六、对策建议
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盐城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起步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当前应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的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大力营造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的宽松环境,利用各种途径引导企业加快体制和机制转型,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1、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瓶颈,为转型升级带来可行性
筹资、融资、加大投资是小微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投入、引进人才、产品升级都需要资金的支撑,不可轻视。解决融资困难方面,盐城已走在前列,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举办的“小微企业融资直通车”活动二季度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半年将持续进行。建议融资倾向那些基础好、有发展潜力、有转型升级需求的小微企业,促进这类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路线。
2、明确转型升级发展方向,整合资源,效率优先
我市产能较大的小微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传统行业。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势在必行。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企业重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实现对传统技术、传统工艺的改造与提高;另一方面,通过相关政策激励措施,引导和扶持部分实力强的小企业,大力吸纳科技人才,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技术创新的活力,提升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3、进一步保障职工权益,引导人才流向小微企业
当前做好人才战略工作是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很多技术人才坦言:选择大中型企业主要是因为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小微企业要进一步保障职工权益,给技术人才提供良好的生长发展环境,完善企业分配机制,调动科技创新人员的积极性。相关部门也要支持、鼓励小微企业积极开展招才引智,多渠道、多形式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到小微企业工作。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成立企业技术人才库,及时向有需求的小微企业输出人才,从而助力小微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4、支持小微企业走品牌路线,用品牌占领市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运用好品牌战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从而取得竞争优势并逐渐发展壮大,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在科技高度发达、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产品、技术及管理诀窍等容易被对手模仿,难以成为核心专长,而品牌一旦树立,则不但有价值并且不可模仿,因为品牌是一种消费者认知,是一种心理感觉,这种认知和感觉不能被轻易模仿。当前相关部门应积极支持小微企业从创牌开始做起,再到争创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促进企业提高品牌知名度,走品牌路线,用品牌占领市场。
第三篇:转型升级调研提纲
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和及待解决的问题或建议如下:
1、在税收政策方面是否需要扶持:
由于近年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民营企业的销售产销量下降,利润降低,造成一些企业的经济实力不强,融资渠道不畅,加之劳动力市场不景气,招工难,人工成本上涨,困难较多,属于弱势群体。因此,在不违背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应给予企业较多的税收优惠,实行轻税政策,促使其更快发展。如提高产品退税率、提高研发费扣除标准、旧设备销售享受优惠政策、特殊行业采购原材料抵扣税率问题等。这些优惠政策都可试行,帮助企业摆脱困境。
2、需要税务部门向地方政府转达建议或意见:
一是政府应该尽快落实兑现对企业的各项奖励措施,如我公司的科技企业创新奖、创税奖、产值奖、2010年的清洁生产奖奖励等等。二是加大对政府部门作风的整顿,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目前高新区进驻行政办公大楼的部门办事效率很高,服务质量好,但是,还没有进驻的部门或者单位存在办事不主动,不热情、不专业、不及时、不灵活的“五不”现象。希望政府部门大力整顿,切实为企业解难事,办好事,办成事。三是对于优质企业给予优惠地价或减免费用等,解决他们用地难。
广东科茂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13-3-6
第四篇:泸溪县工业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调查与思考
泸溪县工业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调查与思考
“十二五”期间,湖南省将进行“四化两型”建设,为了解和掌握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收集和分析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省统计局调查总队工业处要求,近日,泸溪统计组织专门力量全力开展企业转型升级调研工作。
今年是规模以下工业调查标准由500万提高至2000万开展调查的第一年,此次企业转型升级调研的对象是所有年产值500-2000万的样本企业。此次企业转型升级调研工作主要对企业生产、销售经营、产品价格变化、企业效益、企业用工、生产成本、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目前已完成500万至2000万的样本企业核实工作和“湖南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提纲”调查问卷工作,现将报告归纳如下: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我县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表现在外在的宏观经济发展大环境的改变,还表现在企业内在竞争优势重塑的需要。
从宏观经济背景来看,我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与传统成功模式之间的矛盾突出。作为欠发达山区县贫困县,我们有着更加强烈的发展愿望,希望早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但我们也感觉到欠发达地区的困难,那些在发达地区起步阶段很重要的人力资源条件、政策条件、市场的强劲需求等都不存在,以往发达地区成功的模式很难被模仿或复制。“十一五”以来,国家、省不断运用环境保护、用地指标、政策倾斜等杠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就使得我县工业经济在经过快速、稳步增长后,必须进入企业转型升级角色。我县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逐年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与污染物排放的绝对值,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必须加快摆脱高能耗、低附加值的粗加工阶段,尽快发展新型工业产业。
从县内企业的市场格局来看,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需求也在加大。我县的工业企业有两大特点,一是大都为中小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年产值2000万元以下的样本企业有270家,占总数的86.81%;年产值2000万以上的样本企业有41家,占总数的14.19%;二是大都为产品加工制造,无品牌。而当前的金融危机,更使我县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挤压,市场萎缩,强化了企业通过重组生产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来增强竞争能力的决心。从一季度的工业运营指标来看,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同比增长57.22%,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6.9亿元,同比增长31.96%;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达到1.57亿元,同比增长19.9%,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达到0.52亿元,同比增长57.14%。我县规模工业产业今年开春以来发展势头强盛,拥有加工技术的、科技含量的或者本地市场地位强势的企业,其运营指标大大好于粗加工的中小企业,榜样的力量无疑进一步扩大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共识。
企业应对转型升级 企业要转型升级,必须加快实现工业发展动力从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业为主向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变,企业经营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产业组织形态从传统块状经济为主向现代产业集群为主转变。
科技创新是企业转型的动力。在2008年经济危机寒潮侵袭以来,许多美国大公司不得不压缩开支、减薪裁员,但不少美国大公司不仅没有降低研发开支,有些公司还逆市增加研发投入。英特尔公司2008年第四季度利润下降了90%,但其研发费用仍达到13.2亿美元,大大高于前一年同期水平。美国玻璃业巨头康宁公司则明确表示,压缩研发费用是该公司压缩成本的最后一个选择。在2008年第四季度,康宁公司收入下降了31%,营销和行政开支削减了30%。为渡过难关,该公司冻结了招聘活动,裁减了3500个就业岗位,但研发费用基本保持不变。许多美国公司都强调:如果要想在经济复苏时展现更大竞争力,就必须在经济困难时期保持研发投入。
经典案例: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1999年至2002年,苹果公司收入虽下降了6%,但研发费用则增加了42%。2001年底,苹果推出了新产品IPOD,该产品迅速赢得了市场的认同,并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为苹果公司获得巨额的利润。
在我县,当然不能同国际化的大公司比较,但科研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2010年全县工业企业中,被省级认定的高科技企业仅5家。这五家高科技企业2010年的科技活动研发经费支出为144.4万元,仅占其销售收入的0.2%。2010年全县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项目经费总支出为434.3万元。但是,在我县的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中,还包含了部分基建和技术改造支出,严格意义上的R&D经费支出实际上还要少很多。企业研发力量薄弱,2010年全县4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的仅5家,其中设立科技机构的5家,占总数比例10.2%。全县从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仅58人,专业技术人员312人,分别占全部从业人员的0.45%和2.43%。
我县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企业能源消费的特点:高能耗行业比重较高,工业经济对电力、煤炭等能源的依赖性较强,工业结构以“三电” 高耗能产品为主,全县企业在实现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1、资金问题成为企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转型发展的最大难题。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普遍存在经营效益急剧下滑现象,企业可用资金匮乏;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特别是对高耗能行业采取了一些制约其发展和膨胀的措施,使这些企业在融资方面出现了利息高、贷款条件苛刻等困难局面。资金问题成为困扰企业改进生产设备,提升工艺技术,促进转型升级的最大难题。
2、技术瓶颈仍是制约企业节能降耗、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主要手段是依靠技术的改进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但是国内行业生产技术仍然比较落后,能源利用率水平仍然偏低,污染物排放及处理还达不到最好效果。因此引进先进的技术及人才,解决技术瓶颈,已成为企业节能建好、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
3、政策因素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造成了很大制约。受花垣矿山整治等政策的影响,特别是涉锰行业锰矿石紧缺,价格也长期处于高位运行,造成企业生产成本过高,出现与产品价格倒挂的现象,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对企业造成了很大制约。
提出创造有利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既是产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需求,也更需要在一个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开展。对此,政府与企业应当加强协作、共同努力。
企业:需要表现出更加强烈的转型升级的意愿和行动。首先,企业需要加快自身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引进与应用,改善企业在组织管理、用人制度等方面的不足,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与作用的发挥。至于企业产品研发投入,则应该在任何时候都“不差钱”。
政府:需要抓住机遇,加快制订我县具体的科技提升行动计划,利用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杠杆“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同时,加快政府自身的体制机制改革为转型升级搭建好更好的平台。
1、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积极促进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发展和培育一批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探索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虚拟经营。二是改造和提升一批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商贸、金融、物流、会展等四个中心建设,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用现代服务业提升制造业,形成工贸互动的良好局面。三是扶持和壮大一批重点企业。鼓励企业通过走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品牌经营相结合的道路,重点扶持我县排头兵企业,加快培育“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
2、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是科技创新。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改造,加快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联、政府扶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二是供应链创新。在当前高成本形势下,要特别重视和加强配套协作过程中的产业供应链管理,积极寻求供应链变革与再造,减少经营成本。三是营销创新。积极运用网络等新型的销售渠道,通过网上下单、就近买卖等方式,努力缩短销售渠道,降低营销费用,增强竞争能力。
3、提升服务,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牢固树立“善待企业”意识,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实实在在为企业办事。对转型试点企业在办证办事、政策适用及资源投放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职能管理部门要对试点单位涉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项目给予优先优办,最大限度地提供便利。同时,将上级扶助专项资金优先考虑试点行业和试点单位。建立以各类中小企业为对象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网络。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技术开发风险基金,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和新产品开发风险大等问题。
第五篇:矿业经济转型升级专项工作方案
为全面实现矿山综合整治“减量、提质、增效”目标,逐步改善矿产品粗放经营方式,有序推进矿产品精深加工,促进矿业经济转型升级,根据《县矿山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特制定本专项工作方案。
一、主要目标
到2022年,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矿产品加工业实现绿色企业和绿色矿山创建全覆盖。矿业经济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育3家5亿元以上矿产品深加工企业、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产学研结合紧密、产用协同良好、特色竞争力明显的矿业产业发展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一)严格项目准入。制定矿业产业精深加工指导目录,严格控制非目录内开采加工项目备案登记。除为本企业终端应用项目和下游产品项目配套建设所需外,各投资主管部门原则上不再受理年处理矿石10万吨以下加工项目、普通级氧化钙项目、400目以下的低端粉体项目的备案或核准。
(二)提升资源效益。采取资源整合、利益联结、政策扶持等多种手段,推进原矿开采企业与深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资源供求关系,强化属地政府责任,落实“青矿供青企,青企用青矿”。在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基本取向的前提下,新设采矿权和现有采矿权转让、整合、重组,优先配置给产品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深加工项目。除建筑石料外,新设采矿权应约定矿产品在当地进行深加工或优先供应当地深加工企业。新设矿权和整合矿权精深加工投入占总投资规模最低不得低于50%。
(三)创建绿色工厂。全面推进非矿产品加工行业绿色工厂创建,明确非矿产品加工企业现场管理规程、职业卫生、厂区粉尘浓度和废气排放限额及烟尘、废气、废水、固废治理要求等创建标准。对验收不合格的由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等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处理,处理完成前,不得进行生产活动。
(四)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和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矿业企业,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延伸产业链,调整矿产品生产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鼓励根据实际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项目,推进资源产业一体化发展。将化解过剩产能与推动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和解决失去生存发展条件的矿山企业密切结合起来,加快矿山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矿业”,实现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现代化,以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民生改善和环境治理所需矿产为重点,打造绿色矿业产业集群。
(五)加强科技创新。引导非金属矿产业研究院等现有政府主导的产业创新平台向市场化新型研发机构转型,鼓励与矿业企业构建利益共同体、与大院大所组建创新联合体,为非矿产业升级提供检验检测、技术攻关、成果孵化转化等全方位服务。依托骨干企业合力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一批产业链重点产品,积极制定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引导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新材料产业研发机构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机制,合作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实验室等各类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填补省内空白或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行业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研发项目,积极申报省级以上专项支持。
(六)强化节能减排。全面推进涉矿开采、加工行业清洁能源替代,对“煤改气”配套工程建设给予支持,统筹协调“煤改气”建设用地,支持企业建设天然气储气设施;
对暂不具备改用天然气条件的,应采用洁净煤。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开展炉窑治理专项行动,制定氧化钙及深加工企业炉窑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完善烟尘回收、利用设施及脱硫设施、在线监控设施建设,加大超标处罚和联合惩戒力度,未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依法停产整治。
三、进度安排
2020年:各项重点任务有序开展,各部门工作合力基本形成,“问题、任务、责任、时限”四个清单建立,产业转型发展工作推进机制基本建立。
2021年:存量企业精深加工程度明显提升,采选与加工一体化企业占涉矿企业比重达到50%,矿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20%。
2022年:基本打造1-2家采选与加工一体化、现代化、智能化龙头企业,矿产品加工业实现绿色企业创建全覆盖,建成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基本形成产学研结合紧密、产用协同良好、特色竞争力明显的矿业产业发展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县矿山综合整治实施工作方案》要求,成立县产业转型发展专项工作组,由县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县科技经济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单位为成员,负责全县矿业经济转型升级工作,对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县矿山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各成员单位于2020年9月日前将联络员名单及联系方式报县矿山综合整治产业转型升级组。
(二)强化规划引领。编制出台“十四五”矿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末矿业经济规模总量、产能、绿色矿山数量、精深加工程度等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到乡镇政府,并制定工作计划。
(三)严格监管手段。整合自然资源和规划、应急管理、矿管、治超、港区码头等现有的监管系统,抓紧建设全县统一的矿山在线监控系统和过磅计量系统,在矿山磅房、大门等运输通道关键位置安装称重装置、摄像头等设备,实时传输生产、调运数据,通过监控产量、调运量,实现以产控销、以销控税。将矿山在线监控系统和过磅计量系统纳入绿山矿山创建和“雪亮工程”。
(四)完善工作机制。制定矿业经济转型升级专项工作责任清单,将重点工作分解到具体部门,并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实行“月调度、月督查、月通报”制度;
建立由投资促进、发展改革、科技经济信息化、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职能部门组成的涉矿新建项目联合预审工作小组,对新引入涉矿项目开展部门联合预审,预审结果提交县矿山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办理各项前期工作;
邀请业内知名专家成立县矿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我县矿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五)加强政策支持。综合采取引导和约束措施,制定鼓励精深加工、科技创新的产业政策,为矿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政策保障。不得新上单纯矿业采选业项目,既有的矿业采选业企业、未创建“绿色工厂”的矿产品加工企业不得享受相关涉企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