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三角新观察 江苏常州企业脱胎换骨 产业转型升级
长三角新观察 江苏常州企业脱胎换骨 产业转型升级
[作者]李进
【导语】
在江苏常州,两个企业同在一个园区,同是龙头企业,但在金融危机面前,一个倒下了,一个重生了。就在这倒下和重生间,产业正在一步步升级。
【正文】
熬不过一连三个月没有一张订单的残酷现实,中鹏印染,这家江苏常州印染行业的龙头老大几天前宣布破产了。
【同期】常州中南会计事务所副所长韩东帝
装备也好,技术也好,产品也好,技术含量都不高。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他经营发生了很大的困难。
【正文】
残酷的现实,一年前也摆在了同在一个园区的常州化工行业的龙头老大亚邦面前,企业一吨上万元进口的化工原料,装船时跌到了8千,等靠了岸,变成了5千块钱,一路跌来,上亿元打了水漂。
【同期】亚邦集团总经理杨建
突如其来的,让我们措手不及,紧急淘汰停止一些高能源消耗、高资源消耗、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
【正文】
危机关头,企业组建了博士后团队研发新产品,同时快速向物流业进军,一年后,企业打造的医药物流集散地初具规模,博士后团队也为企业创造了70多项新产品,一个普通的化工企业,在危机的重压下,蜕变成了一个高技术、多元化的企业集团。
【同期】亚邦集团总经理杨建
没有受太多的影响,所以我们2008年应该有101个亿的销售。
【正文】
一年来,像这样倒下与重生的故事在这个有着8千多家企业的园区里不断上演。能帮的政府全力帮,帮不了的,只能眼睁睁看它倒下,而企业的生生死死也迫使政府开始反思自己的产业政策,过去为了发展经济,只要有投资,园区举双手欢迎。
【同期】常州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 韦士章
产业是比较杂的,基本上来讲,除了枪炮不造,其他的产业都有。
【正文】
什么都造的带来的麻烦是,企业如一盘散沙,没有上下游形不成产业链,寒风吹来,很容易倒下。这一回,园区借危机迅速调整了产业规划,全力打造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五大产业,也就是说,今后,什么都造的常州,将变成有所造有所不造。
【同期】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戴源
在金融扶持上,我们从体制内的担保、融资、到体制外的产业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创业投资都重点支持这一企业。
【正文】
危机逼得企业脱胎换骨,也逼得政府提升产业结构,江苏今年一口气出台了十二个产业规划,个个都围绕“升级”做文章,而这上下努力的结果是,贴牌加工占整个制造业40%的江苏,一年之间,半数有了自已的技术、产品或品牌,而江苏的工业今年一季度增长超过了10%。
第二篇:常州规划建设航空产业园 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久久厂房网
常州规划建设航空产业园 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记者日前获悉,《常州航空产业园发展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年内将启动园区一期基础建设,并与常州机场进行联动招商,开工建设一批重点项目。
据《产业发展规划》,常州航空产业园依托常州机场,东起新孟河,西至常州丹阳交界处,北起京沪高铁,南至沪宁城铁,总规划面积约17.1平方公里。该园区的产业定位为以航空制造及航空服务两大业务板块,重点发展通用航空制造、运营为主的通用航空上下游产业;大飞机改装、装饰、维修以及我国大飞机的配套服务;航空快递分拣中心,打造长三角地区航空快递集散中心。
常州航空产业园先期启动区域位于常州高新区(新北区)罗溪镇。高新区管委会已成立专门招商队伍,围绕园区的产业定位和产业选择,全方位组织招商。园区所在地罗溪镇党委书记胥亚伟表示,罗溪将紧抓航空产业园开发建设机遇,实现产业和城镇建设互动,带动常州西部地区发展。目前,产业园核心区的空间整合和基础设施建设已启动,预计3月中旬即可完成。
据悉,由于需要依托常州机场的平台,新誉集团酝酿发展的航空项目有意落户常州航空产业园。该集团一期计划投资10亿元,主要发展飞机装饰、改装、维护业务,以及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平流层飞艇生产等项目。目前各项目技术团队已经组建,将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据介绍,航空产业是国家高技术战略性产业,具有资本密集、价值链长、带动能力强等鲜明特点,被认为是一个“万亿元黄金产业”。而我市产业门类齐全,尤其是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和电子信息等产业,都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较强的生产配套能力,是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制造业基地,具备发展航空产业的有利条件。
且常州机场作为4E级的现代化航空港,可起降波音767、空客A340等大型飞机,是一个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的新机场。在常州机场周边设立常州航空产业园,不仅可以发展通用航空(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产业,还可以发展大飞机业务,可为常州经济发展打造新的重要增长点和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文章来源:http:///news/hangyedongtai/AsrOz.htm
厂房出租 http:///
第三篇:“2.5产业”成邗江转型升级新引擎
“2.5产业”成邗江转型升级新引擎
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渗透性、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被称为“2.5产业”,现已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近日,记者从相关会议上获悉,邗江生产性服务业呈现投资加快、发展加速、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今年前三季度,我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1.1亿元,全区2.5产业今年预计实现增加值近百亿元,合计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39%,成为我区经济新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五大领域全年预计实现增加值近百亿
据了解,我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软件信息、科技、现代物流、金融、商务等领域,预计今年全区软件信息、科技、现代物流、金融、商务等领域分别实现增加值11.2亿、8.6亿、21亿、18.5亿、36.9亿,同比分别增长24.6%、18%、15%、22%、17.5%,合计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39%,比上提高了3个百分点。其中,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年销售过5亿元企业7家,纳税过千万元企业2家。
目前,一批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在邗江逐步发展壮大,已形成扬州高新开发区北园、蜀冈生态新区、甘泉创智湖形成区软件信息业“三足鼎立”的格局。今年,中科院扬州中心引进21个研发分中心,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创成了国家级孵化器和升级服务业集聚区,入驻高科技研发、孵化企业达150多家,全区建成各类孵化器15.8万平方米。载体平台的加速建设,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优质项目争相落户,为“引擎”添动力
今年以来,全区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新增投入达48.5亿元,同比增长25%,占服务业重大项目总投资50.3%。其中,信息产业综合体、物流业大项目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据统计,软件信息业正在实施注册1000万元以上项目由14个,投资规模达13亿元的税友软件南方基地、总投资近5亿元的罗思韦尔设计园正在加速建设。
落成后,税友软件集团南方基地(扬州)项目将建成一个国内一流的研发平台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多功能集成化远程技术服务平台。该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形成20亿元以上的销售规模,进而成为税友集团在全国重要的软件研发、销售基地。
此外,一期投资30亿的联创软件园、总投资4亿美元的宝能软件园即将正式开工。据了解,这两个软件园区落成后,将各自拥有一栋150米的高楼,形成市区软件产业“双子星高楼”,都将成为集聚
软件研发、生产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软件园,聚集近三万名软件业人才。
170亿元增长空间成未来经济增长新亮点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工业制造休戚相关,我区以扬州高新开发区、维扬开发区为主体的都市型工业基础较好,以数控装备和“三新”产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特色彰显。预计今年工业增加值可达270亿元,同比增长11.1%。据悉,发达国家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系数为1:1,即每一元制造业增加值,相应有1元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为其提供配套服务,据此推算,未来一段时期,我区生产性服务业至少还有170亿元的增长空间。同时,随着机场开通,高铁立项,扬州正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格局,其名城宜居、商务成本低廉等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这为我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成为我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第四篇:新激荡前行—浅议物业管理企业转型升级
激荡前行—浅议物业管理企业转型升级
30年的风雨历程已经悄然走过,回首改革开放的前沿征地深圳的物业管理,30年物业的发展已经从无到有,从就业人员位数较少到人员迅猛发展。一批批物业领袖企业应运而生。三十年,深圳取得了一个个行业的第一,成绩斐然,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9年,深圳物业管理企业已经到达15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2万,而且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物业行业的企业家数与从业人员将会持续攀升,在行业发展的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呈现逐渐减少的状况。作为行业从业者应该对过去三十年进行系统的顺利、规范,为今后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的作用。
一、行业升级转型的要求:
1、我国的物业管理发展速度快,但在高速发展的态势下,企业盈利能力持续降低,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在2007年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涉及128个城市和地区的4600家企业的调查数据表明,仅有39.7%的企业实现利润且利润额较低,而60.3%的企业处于亏损或持平的状态。这些数据反映出多数企业生存状况的困难,盈利能力较其它第三产业的其它行业低,尴尬的境地迫切的需要物业企业寻求新的出路,一边是房地产的平稳发展,对后续管家——物业服务企业需求不但扩大,一边是物企的微利甚至亏损,行业缺乏健康有序发展,粗放型经营比较普遍,行业度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低于其他行业,人员素质低,劳动密集型的发展境地急需改变。
2、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还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引入物业也就刚刚三十年,在行业刚摸索出头绪的时候,随着我国加入国际一体化,国外的物业个管理企业也对中国p庞大的物业管理市场蛋糕蠢蠢欲动,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国家改革,城乡一体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呼之而出,一个具有广泛市场潜力的新兴市场悄然进入外资物业企业的战略视野,与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先进的经验和发展历程不就久的优势相比,我国、的大部分物业企业发展实力欠缺,缺乏相应的创新与改革升级产业,不少企业还停留在雇几人个扫扫地,找几个保安看看们,招几个维修工修修东西等单一服务层面的营运模式。试想这样的企业如何能应对外部物业企业的强有力冲击,因此应加快物业企业的升级与转型。越
早约减少被动的挨打。
3、物业管理行业的迅猛发展 是行业内部提出了转型的要求。以深圳的物业为例,目前按深圳的物业企业家数众多,相当部分的物业企业缺乏有效竞争力,盈利的条件与盈利的模式思路欠缺,缺乏必要地改革创新举措,多数以维持现状为主,思想上认为物业是微利行业,再怎么折腾就这样,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同时物业企业内部面临诸如人才短缺、技能创新少,物无力无资金转型的情况,很多小物业企业本身就是私人的资金避难所,稳定微利就是他们的目标,目前多数公司为业主要提供的仅仅是基本的清洁、绿化、安全,维修等最基本的服务,对业主的服务需求未能有效延伸与外挖掘,要营造对业主文化生活及情感的有效深层次服务需求,有普通的物业服务转向创新型高端物业服务升级转型。
针对我们 的物业发展面临的转型升级的现实问题,作为我们的物业服务企业和相关单位因做出哪些应对的有效防范措施是摆在我们每个物业人面前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要解决物业行业转型升级需要从如下着手:
(一)、改变制约物业企业盈利的单一型服务运作模式,向综合类型的物业进军 当前的许多物业企业为业主提供的服务单一只能提供最基本的保洁、绿化、消杀、治安消防、维修保养的基础服务,服务提供的广度与升深度都与快速发展的时代已经不相符合,时代在进步,服务的涵盖范围与服务的标准也需做相应调整,当前物业从业人员学历偏低,多少的为小学初中文化,大专及本科以上人员在物业企业所占比例十分小,同时由于物业行业较房地产行业相比地位相去较远,待遇普遍较低,加之从业者自卑心十分严重,物业行业需要要依靠劳动密集型来创造价值,科技和脑力劳动创造价值在物业行业很少运用并体现,因此需要加大物业企业的科技运用,智能化的系统要逐步的运用到物业管理日常中去,一些节约型、环保型的物业管理举措要大胆运用到小区管理中区去,充分的改变过去的传统使用能源方式,积极试运用诸如:地源热泵、电梯有源回馈器装置,蓄冷空调、合同能源管理,使用冷凝水、梯级用水,使用中水等节能举措,此外由于目前的物业经营覆盖面较少,国外和国内一些先进的服务企业转向综合化经营,像第一太平戴维斯等企业率先在服务项目推行多种综合化服务,提供了信息咨询、房产租售、工程装修咨询、代售车票、预订酒店,代办车辆年审、交通违章办理等多项有偿服务。一些企业利用销售房产等方面对顾客购买心里与深层次需求度的把
握,陆续推出房产营销策划服务,在开源方面:一些物业由于担心业主任委员会对小区非范围内经营存在太多的顾虑,导致失去为企业争取盈利的机会,一些电梯内的广告、周末内小区的商家活动安排,五一、十一、春节等你重大节日知名旅行社的社区推广优惠参团活动都可以在一定的对居民影响降低最小的情况下进行,不要总认为这些是会导致业主不满意物业。其实担心可以不必过头,做好相应的措施,一样不失为一种综合经营方式,其实多种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物价费涨价难,通胀严重,物业经营惨淡出局的尴尬局面。
(二)、物业管理的朝阳产业之说依然存在,说朝阳是因为他的起步时间不很长,有许多不够成熟的地方,同时也说明其具有相当可以挖掘的市场潜力,市场份额不断的在略显成熟的区域市场已经被大大小小物业企业所占有,依托部分城市转型,城中村改造,城市一体化,物业企业额可以尝试转移托管多类型物业。追随物业发展的内地扩张趋势,竞争加大以及外部的强有力的竞争来临,我们的物业企业应该在各方面加强转型:
第一、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物业转变,改变过去以主人自居的习惯,摆正服务心态,物业管理,管理的是物,服务是人,之所以有谈管理也是为更好的为业主服务。在一些外国的物业企业的冲击时,内部与内部之间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商讨提升服务品质的细节举措。2008年的制造业阵疼可以带给物业管理行业相应的思考。要拥有自己的知名品牌,拥有自己的高效能管理模式,能形成自己的规模经济,物业企业要向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看起转移,引入新技术、新投入,采用新管理、新形式,产生新效果,发挥新作用等。第二、要从普通管家保姆向高级保姆转型,定位高品质的生活,提供高端,专业,享受性服务,个性化服务,英美的管家式服务等。从服务的广度与深度转型。
(三)、物业行业是一个与相关行业关联度较高的行业,如何在激烈市场中前行,需要依托成熟的物业服务的基础平台,不断向下游进行延伸,开拓相应的资产管理经营模式,向更高的经营层面迈进,推行商业,写字楼等资产的战略管理,保值增值,不断提高创富能力,提高行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力度。开展顾问式的委托服务,针对日益上升的运营成本,可以依托行业协会对相关的设备设备进行集中统一的采购,降低固定资产的投入使用成本。深圳会展中心即将隆重举行的“2011年首届中国物业暨设施交易博览会”为需要转型的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转型平台,依托该展会,物业服务企业与物业的下游支持行业物业专项服务(装饰工程与材料、保安、清洁、家政、园林绿化、管理软件、教育培训、社区体育健身、社区文化)等企业;物业配套设施设备(电梯、智能化、安防、停车设施设备、能源、消防、暖通空调、给水排水、电气照明、通讯、环保等)企业和上游物业营销(房地产、二手房交易、物业租赁、物业资产管理经营等)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机会,有利于物企升级转型。
一个行业的升级转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只有具有一定前瞻性和敢先敢试的企业才能成功转型,笔者凭一己绵薄之力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行业的同仁积极思考,为行业升级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有了物业同仁的参与,行业转型之路会越走越顺利!
作者:华侨城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刘国清
***
通讯地址:深圳华侨城物业锦绣花园管理服务中心
第五篇:安徽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研究——以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例
注:数据来源于2009年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和2010年4省市的《旅游统计年鉴》。安徽省旅游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因。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旅游企业是旅游业发展的载体,旅游业绩是旅游业发展成果的体现。如图1所示,安徽相对于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旅游资源优势较明显。但正如图2所描述的那样,安徽在星级饭店和国际社拥有量方面,离长三角地区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相对于安徽省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而言,旅游企业综合实力较弱,旅游经营业绩较落后。由于旅游企业的经营状况是旅游业业绩构成的一部分,因此旅游企业方面存在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旅游发展状况的差异(表1)。安徽要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发挥自身旅游资源的优势,同时承接发达地区旅游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及信息技术等。现阶段长三角地区区域内旅游企业呈现出资本、管理、服务不断向安徽输出的趋势,安徽省要在这一大背景下,抓住机会承接这些企业的产业转移,利用消费溢出、市场溢出、资本溢出和品牌溢出主动融入长三角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技术实力,改善旅游业发展薄弱环节。安徽省旅游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挑战3.1 区域粘性存在,产业转移受到制约随着旅游业成为国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各地区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就长三角地区而言,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正处于生命周期的上升阶段,如上海正在举全市之力,为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而努力。江、浙、沪地区的旅游企业由于所处环境较为优越,拥有良好的客源及旅游基础设施,相比较安徽现有的旅游基础设施而言,来皖投资成本较大。同时,游客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旅游企业要不断创新,而创新需要较高的研发投入和高素质人才主要存在于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综合性旅游企业很难向安徽地区扩散或转移[6]。
3.2 配套企业实力较弱,承接产业转移难度加大目前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就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式的整体转移,而安徽省旅游产业配套能力总体不强,综合性旅游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套企业,企业运营成本增加,由此带来的企业负担抵消了来皖投资所获得的景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等方面的优势,阻碍了龙头企业的进入,加大了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难度。
3.3 市场竞争加剧,中小型旅游企业生存困难一般说来,进行产业转移的旅游企业综合实力较强,产品研发技术、产品质量、旅游服务水平较高,对潜在旅游消费者的吸引力较大,很容易争夺省内旅游企业在客源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尤其是那些技术较落后、经营效率较低的旅游企业的市场份额。在产业转移的浪潮中,那些不能及时进行改革创新的旅游企业将很难生存。安徽省旅游业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转型升级的基本对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7]。如上所述,安徽与长三角旅游发达地区相比,旅游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借力发展安徽旅游业,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是今后发展的一个主要出路。因此,要贯彻实施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切实落实《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快融入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建设,把安徽建成全国重要的旅游经济强省和在全国有较强竞争力、在国际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4.1 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吸引旅游企业产业转移。
通过图1中对安徽与江苏、浙江、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对比发现,安徽在旅游资源禀赋方面竞争力较强,尤其是与上海市相比,优势地位更加突出。就旅游产品而言,安徽省主要依托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等资源富集地开展生态观光旅游,其中黄山、齐云山、牯牛降、九华山、天柱山等风景区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游客云集吸引了大量实力雄厚的旅游企业的关注,提高了他们参与景区内资源保护、开发、管理的积极性。因此,通过确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以调动长三角地区旅游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产业的转移。
4.2 改善旅游薄弱环节,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
到2015年,安徽省计划实现旅游星级饭店650家、旅行社1100家、a级旅游景区500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150家的发展目标,届时安徽省旅游业的旅游服务设施、旅游配套设施、旅游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为了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和旅游设施的服务接待能力,合徐、徽杭、沿江等高速公路相继建设,合宁、合武、铜九等铁路相继开通运营,合肥、黄山机场等扩容升级,交通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同时,高水平旅游产业园区的打造,有助于推动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建设的整体提升。
4.3 重视人才培养,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旅游业属于服务业,在各地基础设施和专项旅游服务设施水平不断接近的情况下,旅游业的竞争主要取决于服务的竞争,而服务质量又取决于从业人员的劳动素质和服务技能。因此,安徽省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旅战略,通过校企联合、培训基地建设等手段加快人才培养,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要加快旅游高级人才引进,推动安徽省旅游智库建设,指导旅游科学发展。承接产业转移能为安徽省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推动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如对长期举办的技能大赛而言,高级厨师、调酒师、优秀导游的参与,既能加大比赛的挑战性及对观众的吸引力,又能调动员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良好氛围的形成。
4.4 注重承接内容,控制承接水平和数量。
一般说来,转移企业技术水平较高、人力资本素质较高、发展理念较为先进、经营决策较注重长远发展,这对承接企业转变经营理念,注重集约型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安徽省而言,《旅游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十大主题旅游功能区”建设正是集约型发展理念的体现。因此,承接产业转移要围绕十大主题展开,针对主题举办大型旅游活动,以活动带动项目发展,以项目进一步带动长三角地区著名旅游企业加入,实现旅游业良性循环发展。但是,旅游企业的引进数量并非越多越好,引进的技术也并非越先进越好。一是产业转移成本随转移数量的增大而以较快速度上升;二是区域产业发展受到资源、市场的限制,产业转移的数量不会无限增大;三是对于技术水平而言,水平过高容易导致技术断层和转移成本快速上升,转移效应得不到发挥。因此,安徽省要根据旅游业自身情况对进行产业转移的企业进行有力把控,达到转移效应最大化[8]。
参考文献:
[1]郭元日希,常晓鸣。产业转移类型与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方式转变[j].社会科学研究,2010,(4)∶33-37.[2]王智新,梁翠,杜涛。国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及发展趋势[j].环渤海经济 望,2009,(5)∶50-53.[3]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1)∶4-16.[4]黄远水,赵黎明。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的构成和来源[j].旅游学刊,2005,(5)∶62-66.[5]郝明丽。加速河南旅游业转型升级之我见[j].东方企业文化,2011,(3)∶147.[6]程必定。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路[j].华东经济管理,2010,(4)∶24-27.[7]张琴。国际产业转移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9)∶47-50.[8]陈刚,张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