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什么关系
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什么关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面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简言之,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社会制度的完善和改变,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邓小平一再告诫:“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因此,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经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工作,是 “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因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心点。离开这一中心,就谈不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谈不上坚持“以人为本”。所以,“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富裕社会。
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终的区别,就是看是不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消灭贫穷。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消灭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否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便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保证不走邪路?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因此,坚守共同富裕的价值理想,走共同富裕之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然,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困肯定会导致社会不和谐,而发展则是消除贫困、构建和谐的根本途径。马克思就曾经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抓住发展这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社会阶层成员之间发展机会的不均等,都要靠发展来解决,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实现。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也就是这些矛盾解决的过程。还应看到的是,任何一个公平的社会,都不可能消灭收入差距,而是控制差距的范围。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平等的上升机会;任何社会如果能够让其中的穷人不断地变为富人,就有无限的活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目的发展经济,发展生产,根本是要满足人的永续需要,以人为本。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在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关系中,经济社会发展是手段,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目的。否则,所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从目的范畴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价值取向应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不是一个游离于人之外的预定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以人作为主体参与其间并影响其进程的历史过程。人既是和谐社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理所应当是其建设成果的占有者和享受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在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需要,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问题,其统一性在于意识的根源是物质,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意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国情出发,才能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新规律,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才能更好得实事求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卓有成效地向前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科学,避免出现西方国家在发展中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同一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第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二,两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要注意支流的影响。
(4)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政治稳定。这是主流。同时,在前进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这是次要的。因此,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要重视并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社会更顺利、健康地发展。
事物发展,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要求我坚持外因与内因相结合.共同促进事物发展
对内改革就是注重内因的作用,对于促进国企改革,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进一步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对外开放就是注重外因的作用,充分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提高国企竞争能力.在国内外竞争中发展壮大,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1.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2.内因和外因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3..内因和外因辩证统一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
内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我国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建立起富强、繁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利的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求我国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等要素,一方面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愚昧、落后,历史的经验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质变是量变的前提,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要做好量变的积累,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只有通过改变事物状态才能促使其发展的时候,要勇敢的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坚持系统优化。
第三篇: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四个基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是:对内改革,既包括经济改革也包括政治改革,对外开放,既包括对社会主义国家,也包括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
为什么首先在深圳等地创办经济特区?
我国首先选择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而不是其他地方创办特区,是由于这些地方的独特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因素等。首先这些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当年设立经济特区,关键的一点就是它们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靠近港澳台,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发挥对外窗口这一职能。二是广东、福建两省均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在广东、福建这两省办特区,对广大华侨回乡发展经济具有特别的吸引力。三是港澳台都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迟或早都要回归祖国。加强与他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合作,增强经济关系上的紧密性,并通过这种关系增进相互了解,无疑可为日后解决政治上的问题和经济上的衔接提供必要的基础。四是这些地区濒海,面向南海和台湾海峡,交通尤其是水运极为畅通和便利,可以发展便利的海上交通。最后,从特区的试验性质以及当时全国的思想状况来看,刚开始也只适合在小范围内进行先行先试。我们所要进行的改革,“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8页)因此处于沿海边陲的四个特区一旦有什么闪失,也会由于它们独处一隅而对全局不会造成太大的消极影响;倘若一举成功,则会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影响深远。
第四篇:以人为本与制度执行的辨证关系文档
以人为本与制度执行的辨证关系
吴天红
摘要: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及其执行,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制度的制定有其与生俱来的、不可能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具体的条文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机械地照章办事往往会有悖于制定制度的初衷,因而给制度的执行者带来了难以破解的悖论。本文意在阐述如何深刻理解制度制定的原旨,在制度执行时强调以人为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制度更好地为管理服务。
关键词:制度执行以人为本辨证关系
一、严格执法与善意违法的矛盾
先举一个社会生活中的例子。2000年8月份,沈阳市法库县即将临产的孕妇叶女士乘坐三轮“板的”赶往县医院,就在离医院还有5分钟的十字街口,值班交警以“此为迎宾道,不许三轮‘板的’行弛。”为由强令他们绕行,结果5分钟的路变成了孕妇半小时的煎熬,而这因为执行制度所增加的25分钟,竟成了一个即将出世的孩子在人间短暂的生命历程!——刚到医院门口,婴孩就从妈妈的身上掉到了地上,没等抢救就夭折了。这位交警照章办事,谁也不好说他有错儿,但是如果他让这辆特殊的三轮“板的”从迎宾道直奔医院,或许那个婴孩就得救了。类似这样的事例见诸报端已经是屡见不鲜了,由此引发的关于“无情守法”与“善意违法”的讨论也在各类媒体上沸沸扬扬喧闹了一阵子。
再举一个企业管理中的例子。企业为了救助大病患者,设立救助基金制度,在其执行过程中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说,按规定大病患者一年的医疗达到80,000元,就给予一定比例的救助。那么,如果说某大病患者一年的医疗费是79,999元,离制度规定的80,000元只差1元,这时候,该不该给救助金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如果给了,患者可以继续治疗,生命得以延续,说不定就在继续治疗期间,奇迹发生,患者康复,但这显然是违反了制度之规定;如果按规定执行,不给救助金,这个被病魔拖累花光了积蓄且负债累累的患者,也许就此中止治疗,只有痛苦地忍受病魔的摧残,无望地等待着死神的来临。
二、制度的制订有其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这两个事例是比较典型的,它反映出法与理、制度与执行的困惑。究其原因,首先,任何一部法规和制度的制订,都有其与生俱来的局限性。之所以说与生俱来,是因为它都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工作小组制订的,毋庸置疑的是这些制订者不可能对所制订的东西将要涉及的各个方面都掌握,因为即使最资深的专家,他的学识也是有限的。所以这些法规制度从孕育到出生,就有先天的缺憾。而且有趣的是,制订者分明知道它必然存在不足,但又说不出或者说不全究竟有哪些具体的不足,故而只好带病出世了。
其次,法规和制度的制订强调的是普遍性,而对特殊性很难一一列举再作出明确的规定。如果把所有的特殊情况全部罗列并明确规定,那么,这些条文叠加起来估计比摩天大楼都要高,一幢摩天大楼似的庞然大物,别说学习和执行了,就是印发、运输都是问题。
再者,一项法规和制度一旦公布实施,就有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要执行,而执行,原则之一就是照章办事,正所谓“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这样,类似上述事例中的矛盾自然就产生了。
三、制度的必要性
尽管制度的制订存在以上所说的难题,但是制度的必要性是无可置疑的。道路交通如果没有交通规则,可以想象那也是车辆横行,路人乱窜,“板的”必将寸步难行。如果大病救助没有额度限制,无论多少都来申请,也没法操作。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各项管理制度,人们都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事,很难想象这个企业将是怎样一个乱象,根本就没法组织生产经营!所以,搞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各岗位人员的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从原始的家长、族长到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的皇帝,再到民主社会、法制社会的逐步建立,可以说法规与制度的不断完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执行制度要“以人为本”
一项制度的公布实施,必然有其强制性,而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类似前面所说的尴尬时,应该怎么办呢?这需要执行者对为什么要制定制度和制度制订的宗旨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首先,必须明白制度是为管理服务的。国家制定法律法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正义和公平,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保证公民的正当权益,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根本。如果在执法的过程中,违背了这些根本宗旨,那就必然会产生危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后果。企业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进行,保证广大职工的身心健康,保证职工队伍稳定、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如果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违背了这些,那就适得其反,久而久之必然产生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因素。
其次,必须明白条款是为制度的宗旨服务的。通常,人们往往只是牢记了制度的条款,却忽视了对前言的学习和理解,而每项制度的前言却正是这项制度最根本的宗旨,至于后面罗列的各项条款只是为前言中所阐述的宗旨服务的。执行的过程中,如果不去深刻的理解制度制订的宗旨,不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就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违背制定者最初的意愿,使制度成为管理的羁绊,甚至带来背道而弛的结果。表面上,是按条条框框严格执行了制度,实际上等于是践踏了这个制度本身。
当然,现实中也不乏一些貌似依法办事,不敢越雷池一步,实则怕担责任,怕丢乌纱帽的昏庸之辈,在执行制度时僵死地套用条款。这样的执行者已经不是理解不理解制度宗旨的问题,而是其极端的私欲早已吞噬了起码的良知。最终导致严重后果,貌似认真负责实则是极端不负责任,出了问题推到制度上,进而推给领导,因为制度是领导负责制定、审核、批准执行的,自己没有任何责任,这样的人何其可恶!
最后,管理的核心和终极目标是人。在社会是公民,在企业就是职工。在所有因素当中,人是最根本的,没有了一个和谐向上的人员队伍,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这也正是目前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原因所在。如果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甚至战乱频发,这个社会怎么可能发展呢?!而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支稳定的职工队伍,没有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今天聚众上访,明天堵塞交通,这个企业哪里还有精力去抓发展呢?!
所以,在执行制度时,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在深刻理解根本宗旨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制度条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殊情况依据制度的宗旨进行特殊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制度制订的初衷和宗旨得以实现。
结语:总之,任何制度都是为管理服务的,而不是用来制约和羁绊管理。制度所规定的普遍性与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特殊性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特殊性与具体条文上是对立的,而在宗旨上是可以统一的。只有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深刻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制度制订的根本宗旨,牢记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使制度为管理服务。
第五篇:薪酬管理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关系
薪酬管理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关系
面对商海中的机遇和挑战,全球企业界已对人力资源逐渐重视。正基于此事实,人力资源是保持竞争优势中最大的和最关键的资源。而如何获得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企业界公认的难题,其中最复杂、最困难的就是怎样做好激励和塑造企业灵魂。持续发展成功的企业,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从根本上保证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
薪酬管理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诠释
1薪酬管理的实质是企业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对于薪酬管理,说法各异,但是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能让员工满意是一种共识。薪酬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的员工.目的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求来激励员工.从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薪酬管理理论一方面说明了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也为实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供了具体管理策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获取最大利润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呢?传统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是劳动力的报酬,现代薪酬理论强调如何留住员工.激励其发挥最大潜能,这才拥有企业未来的利润源泉。企业竞争实质上是对各种资源的竞争,各种资源中又属人力资源是核心资源。因此,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招聘新员工的成本比留住老员工的成本要高的多.要留住员工
首先要满足员工的需求.满足员工的需求是获取员工满意的必由之路。企业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做到将人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关心员工需求.直到员工需求满足为止。
2薪酬管理诠释了以人为本的内涵
传统的薪酬管理理论只对直接的经济报酬.特别是货币工资感兴趣,只认为是一种生产费用。实际上薪酬作为劳动者工作的报酬.是促使员工尽最大努力并保持十足干劲的重要动力源泉.体现对员工的重视.员工需求的满足,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制度。该理念对员工和企业的关系进行重新认识.即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不断地发展壮大.必须转变传统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模式。从西方企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首先表现为一种雇佣关系,其次表现为一种管理关系.在传统模式下.企业雇佣员工.员工只有接受工作的权利而没有选择工作的权利.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员工必须在组织的各种制度管理和约束下为组织目标而工作.员工处于从属地位。现代薪酬管理理论的前提就是肯定人、注重人,既坚持将人放在管理中的地位.从员工需求出发.对员工需求进行管理。企业与员工双方关系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企业占主导地位发展到员工占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将取代过去的主要生产要素.而拥有知识的人自然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在企业人力资源聘用中.人才选择企业.企业渴求人才的时代来临。有学者预言21世纪是人才主权时代。在管理关系中.企业目标必须与员工目标相契合,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前
提下来制定.而非传统管理中就将员工看成管理对象。
3现代薪酬管理理论的运用是对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实施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理念是倡导肯定人、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企业在其经营管理活动中如何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在具体的企业行为文化中.如企业管理制度、行为准则等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即人本管理运作模式的实现问题是企业关注的焦点。现代薪酬管理理论为此提供了指导。以人为本的关键在于企业对员工各种需求的满足和激励,且企业与员工相互投资中企业应居主导地位.企业应该主动对员工需求进行投资,这自然会得到员工的回报,而传统管理中,企业期待员工做贡献后才给予相应的报酬。应用现代薪酬管理理论去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对员工与企业相互作用的全过程中.管理人员运用薪酬管理来实现人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