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价值观导向下的文化地理演变
浅论价值观导向下的文化地理演变
浅论价值观导向下的文化地理演变
摘要:通过社会学中的价值观与地理的跨学科研究,结合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揭示出自人类出现以来,文化地理随着人对自然社会的逐步认识和不同的价值观而演变的过程。力求达到从价值观的侧面揭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地理的表现形态与演变规律。
关键词: 价值观 文化地理 历史演进
前言: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价值观。王建军[1]通过分析研究,将人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价值观归纳为3个阶段。一是人类文明早期阶段的“神灵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也即地理学中的“顶礼膜拜”阶段;二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也即地理学中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三是在当代正在建构的“生态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即地理学中的“人地和谐”。从人类早期对自然的无限崇拜,到后来的唯心主义观,认为只要能想得到的就能做得到,再到当代的“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都深深的烙下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脚印,这也是人类价值观的重要转变过程,但这一价值观的主客体是人与自然,而不是人与社会。随着价值观的的转变,人类对事物认识的深度也在不断的转变,人的思想慢慢的觉醒,不断的提醒人类更加的关注周围的事物以及人类所生存的环境。之所以人类从得以“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抽身出来,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从而也使也全球化得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得以实施,正是由于人地(自然)关系的改变。
人类在对自然认识过程中的价值观引导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在这些特定的文化进程中,留下了很多体现该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现象,这个过程使得文化景观得以形成和演化,也就是文化地理过程。随着人类从对自然的畏惧到理性的看待自然,这一过程使得人类价值观上的认同与融合,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价值观看文化地理
1.1 价值在地理学中的定义
价值,是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和评价。但由于主体的客体世界,是包括了人及由人构成的社会在内的。也就是说,相对于自身来说,其他人是客体,相对于个体来说,社会是客体。而相对于自然界来说,我们周围环境的地理事物则是客体。当然,这都是在人类主体观念产生、确立以后的事。而当人类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还处于自在而非自觉阶段的时候,上述作为对象化的主体向相对客体的转换是谈不到的。作为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人类对自身主体观念的逐步自觉,总是首先从对群体力量、智能与情感的发现和认同开始的,然后以英雄、祖先为表率和标志,逐渐分化出对不同主体的体认和自觉——即各民族的不同价值观形成。正是在这一由自在主体支自觉主体、由群体主体向个体主体的逐步体认过程中,作为真正社会化动物的人,才能在群已关系,即人与自然社会、自身与他人的层面上,开展其价值判断和选择,产生出相应的价值取向[2]。
一定的价值体系总是以价值主体为导向,有着特定的价值观、价值标准,这个主题凝聚着该群体经验和智慧的精华能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因此,在一定的群体内,其特定的价值体系总是引导着该群体的文明走向。
1.2 本文论述对象
本文通过对价值体系即价值观的再认识,以文化地理为导向,着重从价值的层面,即从人类产生以来,人类对于自然社会的理解程度的不断变化过程中来发展其自身的价值和环境的价值,并从各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来论述不同阶段中人类存在的文化地理随着人的价值取向的不同的演变过程。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观变化及对地理的影响
2.1 原始社会与封建社会的表现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人对于自然是自卑的。这时的人类不但将自己看成是自然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人类还处于被奴役地位。“天定胜人”是这一阶段人们的普遍认识
[2]。在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处于起始阶段,自然界充满的神秘感,对于“打雷、闪电”等今天看来再自然不过的自然地理现象,对于那个时期的人来说,都是神圣的不可抗拒的,因此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变成了神灵的象征。“图腾崇拜”是这一时期最为明显的标志,不同的族群有着不同的“图腾”,这也是他们之间区分开来的标志。“图腾”是由自然界的自然物所转变过来的,是当时人们活动的中心,也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这种价值观支配着人们的文明走向,人类再自身的安全、生存问题都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很难突破“安生立命”的观念,去尝试认识自然,那更不用说改造自然了。不能战胜自然,那么就只有屈服于自然,“违背了自然就会受到惩罚”的思想,致使自然成为了“神灵”的象征。正如卡西尔所描述的:“自然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生命的社会。人在这个社会中并没有被赋予突出的地位。他只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在任何方面都不比任何其他成员更高 [3]。因此,人类再这时候显得特别“矮小”,不堪一击,人类的心里是自卑的。
当时人类的群居过程是一种空间过程,能生存下来的对自然有有限认识的各种群占据着一定的地理区域,形成不同的文化区。不同的文化区之间几乎没有来往,仅有的是对自然的畏惧。长期以来,文化区逐渐演变成各民族的聚集地,各区域都有着自己的独有生活习惯和对这种生活的认识,即初步形成了集体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的形成正是在对环境的畏惧中逐步建立的。他们忠于自己的集体或者是他们的首领,认为这都是自然的作为,是天意。于是,各民族之间来往极少,这种文化区是相对独立的。
2.2 资本主义的表现
2.2.1 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是人类从畏惧、崇拜自然,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个转折点。地理大发现使得人类从主题意识中觉醒过来,人类生产力水平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航海技术的发展,要求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因此很多学科也在这时得到了发展。成睡中的人类,突然清醒过来,主体意识得到提升,是长期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此时的地理文化区随着大发现的进程得到了各种各样的交流,地理区的文化得到了一定的扩散,经过融合后(不论是通过战争还是和平同化)较为先进的价值观保存了下来,也进行着升华。于是该时期的人类认为人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人可以任意的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2.2.2 工业革命
如果说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卑微的,那么工业革命以后,自然便开始走向沦落了。人类在工业革命中得到了巨大的信心,“人定胜天”的思想不断的膨胀,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时的价值观使人们人为: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对人类来说都是有价值的,或有巨大价值的;人类无限增长的需求是合理的,对于自然界而言,凡是人类能够做到的,特别是以科学的名义所能做得到的事情,其合理性是不容置疑的;科学技术是万能的,因而科学技术能帮助人类实现各种可能的欲望 [1]。这种价值观使得人类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观念膨胀到极点,同时也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也是造成这一时期社会矛盾的原因。
这以时期社会一个问题:当东方的自然可以为西方利用的时候,人类便抛弃了各个文明区的“合法存在”,出现了在价值观和利益争夺上的冲突。也就是这个时候,西方因充分认识到自然界对于他们的利用价值,他们又因工业革命得到了在社会上的迅速发展,而东方则因传统认识的强势没有及时与西方价值观进行交流,一没发展先进的生产力,二没在价值观上从传统的封建意识走向先进的发展生产力的意识,一顾的认为古代思想的精华是最为优秀的,不需要改变。就这样,世界在这个特定的时期中形成了最为庞大的两种社会价值观——西方工业价值观和东方封建价值观。因为只要是对于人类有价值的自然界事物,无论其文化地理区的群体是否同意,代表着西方价值观有着强权的群体总是只顾自身利益,不惜代价也要强取豪夺。这样西方因大量的物质财富的积累而纷纷变成了大国,强国,强势民族。而东方却因屈辱的历史不仅社会动荡,而且连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价值观也出现了动摇,许多仁人志士都在这一时期寻找着到底东方民族的价值观该向何取。同时,我们的环境不声不息地因为战争和生产发展出现了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等现象。人类的文明史也因此出现了较大的对立。各个民族都在苦寻到底什么样的道路才是我们想要的道路。
2.2.3 当今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是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生态文明阶段,人类认识到了自然的重要性。人们开始意识到了人类给自然界造成的破坏,自然界总有一天也会施之于人类,这种作用是相互的。自然环境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旦自然界遭到破坏,受到最大影响的最终还是人类。在这种价值观的主导下,要求人类协同作战,达成共识,保护自然,依照自然规律生产活动,而不是“人定胜天”,一味试图改变自然。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未来是
和地球的未来连在一起的,地球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1]。因此,这就要求人类从自我主体意识中抽离出来,形成以保护自然环境为核心的价值观。
这样一来,人们便提出了人类真正的价值在于使人类自己得到和谐、稳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人类未来的路。对立的文化价值观再一次得到融合,各民族的不同文化在经过一次前所未有的摧残及洗礼后建立了共同的认识平台。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不论区域的范围有多广,不论国家的力量有多强大,在气候上、在生态上、在自然灾害上、人们要面对的是同一个问题,所以现在的气候问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在某一个国家发生了灾难,八方支援。这正是人类价值观的又一次突破,它引导着人类真正从单
一、分离的文化思想带向了多重、全球化的整体意识。
2.3 现代社会的表现
今天,我们仍可以轻易的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看到由价值的不同而引起的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地理环境的不同也仍然轻微的改变的当地民族的自然价值观的形成。例如:现在的中国价值体系是以国天下为普遍认同的,人们希望和平,希望社会安定美好。中庸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普通人的生活观念。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则有着深厚的个人主义的偏向,他们独立,个性张扬。但这并不影响世界的发展,在诸如气候问题,全球生态问题,区域发展等一些问题上我们全球的各民族还是站在同一条线上的。我们都希望,在这个地球上,各个民族能在地球家园上和平发展并承认价值观的不同。我们都希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都希望我们的认识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
在个体身上,就以当今大学生选择就业区为例,其实个人的价值观对个人的导向性作用是很明显的。相信环境能改变人的人,他们在选择时会偏向经济发达地区,尽管地隔千里,文明差异大,因他认同那里的价值体系和发达的经济现实;相信人能在环境中改变命运的人则在选择时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西部欠发达的边远山区,他们认为这样不仅可以锻炼自己,自己也能靠努力为当地的经济作一份贡献,尽管山高路远,生活条件艰苦。结论
一时期中一地域的人类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对文化的影响有多大,而这种影响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于是某一地域的文化在特定的背景下随着价值观的导向发生了改变,当地文化也由对自然现象的依赖性转为了镶嵌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人文现象了。从历史发展长河中不难看出,各民族从形成到冲突再到融合这个过程中,民族的形成首先是在于对价值观的认同,而冲突则是建立在各民族价值观的不同之中的,最后的融合则是在历经各种价值观的碰撞与“强加”后的对较优价值观的认同和接受。在中国古代宋元时期,汉族周边形成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小国,他们也曾想过自己的文化才是先进的,可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后或是实现强权后不也认同了汉族的价值观,最后也和平相处了。而中国本身的文化价值观,传统社会价值观,既给中国带来了唐以前的灿烂文明,同
时也在15世纪格局发生改变后给中国带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停滞和落后。民族内的价值观总是在悄无声息地引导着该民族的命运走向和文明与衰落。
当今对于文化的认识都体现在了人类的价值观中了,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现象出现。我们可以从许多生活中的简单例子中发现,价值观蕴含在我们所谓的艺术中,比如电影《阿凡达》、《2012》等,他对于许多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向观众传达了一种价值观,这个情节可以不是真实的,而其内容中的价值观却可以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最终也许会成为“真实”。而这所有的种种又都是建立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所发生的改变也是以周边的地理环境作为背景的,文化则在这个过程中始终穿插引导,最后留下来的也是文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人类自然价值观的演变轨迹[J].社会科学研究,2000,3:70-74.[2] 李瑞兰,季乃礼.中国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理性与现代价值[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
版社,2001,9:42,43.[3]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106~107.
第二篇:《汉字演变文化》学习体会
中国汉字起源与演变文化
——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第一完全小学 wqy近日,很荣幸聆听了县教师进修学校欧校长的讲座——《汉字文化的魅力》,让我们又一次领略了汉字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全体教师沉浸在汉字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无穷的魅力之中。欧校长的讲座将枯燥的汉字历史与大量的文献资料融合在一起,妙趣横生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必将激发教师了解汉字文化的兴趣以及掌握汉字这项交流工具,推广汉语文化的责任。
一、借有形图片讲解汉字起源
讲解以甲骨文图片切入主题,老师们激动地指指点点,认真的在画面中认真辨认既像汉字又像图画的形象:“那是„虎‟!”“那是„牛‟”。“那是….”他们研究汉字的热情就此被激发起来。
二、借生活点滴贴近汉字文化
为什么要探讨汉字的起源问题呢?翻开生活这本最好的教科书,从最熟知的的牌匾到名胜古迹的楹联,从喜结良缘的“双喜字”到祝福时的“祝”字,以及当前流行的网络词语“任性”都让老师们感受到汉字无处不在,它很有用。汉字从生活中来,就应该让它回归到生活中去。
三、借传说故事增添汉字文化之情趣
四、借悠久历史彰显汉字的独特魅力
当然,历史文化的那份厚重是任何传说、故事所不能替代的。在讲座中,欧校长不仅让老师们立足世界,了解了四个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我们中国的文字,还让他们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字一直发展演变下来。在感受这份奇迹的同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也溢于言表。
五、借多媒体课件享汉字文化盛宴 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文字。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就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符号用来记事,以后渐渐演变成为汉字。汉字起源于图画,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或“图画文字”。后来图画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象形的汉字。
汉字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现代汉字。隶书的出现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今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和楷书。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今文字阶段即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和字形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由圆变方,笔画由曲变直。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了,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来。随着楷书的出现和汉字多行书写整齐的要求,汉字方块化定型了,汉字字形与笔画的长短、粗细被约束在方框内,笔画分布的部位和疏密也受到制约,字形结构讲究平衡对称。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体。这是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的发展过程是汉字字体演变的支流。
第三篇:婚姻家庭的文化演变
婚姻家庭的文化演变
什么是婚姻? 《说文解字》:婚—女方家属;姻—男方家属。《尔雅》:婚—妇之父;姻—婿之父。《民法》:男女双方同意,符合民法中的相关规
定,经公开仪式,有二人以上证人,并办理登记关系。
《婚姻与家庭百科全书》:Marriage—与夫妻两性关系有关的某些规范和角色的稳定形式 婚姻定义的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婚姻的共同特点:合法契约
多元婚姻和家庭形式 单身家庭
宠物和老人家庭 同性恋家庭 同居家庭 丁克家庭 同性恋婚姻 两岸婚姻
什么是家庭?
《周礼》:有夫有妇,然后为家。《说文解字》:家—从豕,豕与人共居的房舍。
户—门之单扇者,民居,一户。
Home:居住的房舍。
Family:包括父母、子女、仆人等的社团。
法律: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同居;亲属团体或永久同居一家的家属。
专家学者:家庭成员、成员关系、家庭功能
婚姻与家庭的研究
一 理论框架—五种常用的观点 结构—功能观点
着重于社会中的结构如何运作其功能,以创造出一个和谐、合理、充分有能力的系统。2 冲突观点—特别着重解释社会的不和谐 3 符号互动观点—强调沟通与互动的重要性 社会交易观点—人们为满足需求并逃避不满足而形成并维持关系。5 家庭生活周期观点—叙述家庭进化过程
婚姻与家庭的研究
二 婚姻与家庭的科学性研究 1 科学研究的目标
描述、解释、预测、干预或控制 科学方法的步骤
定义、假设、检验、调查、观察、实验、次级分析、个案研究 3 数据分析
统计分析与概率
解释结果
婚姻家庭的文化演变 一 家庭的建立 婚姻配偶选取形式
内婚制—同族通婚;同族—大、小社会两种,在大社会里,和类似种族背景、宗教、道德规范、社会地位对象通婚
外婚制—外族通婚,一般是不可以和同族婚姻 利和弊? 2 择偶方式
原始抢婚:狩猎社会,男性人口多,以武力抢配偶;
购买妻子:新娘身价—新娘本身的价格
新娘劳务—新郎家以劳务对新娘的劳务和贞操的补偿
嫁妆—新娘家对新郎家的补偿(为何?)
礼物交换—结合新娘身价和嫁妆两种型态
妇女互换—交换妇女 2 择偶方式 媒妁之言
一般以女性为主角。《花为媒》
承继寡嫂与妹嫁姐夫 恋爱结婚
自由选择配偶 3 婚姻类型
单偶制: 一夫一妻婚姻制度
多偶制: 一夫多妻:姐妹式一夫多妻制;
一妻多夫:更少见
群体婚姻:手足式的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
不同文化环境的家庭组织 一 家庭形态 1 核心家庭
出生家庭:个体以子女的身份所组成的家庭
生育之家:个体以正式夫妻身份组成的家庭 扩大家庭
由两个(以上)有亲子、手足关系的核心家庭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更多成年成员分担家庭重担,更持久。多偶制家庭(一夫多妻、一妻多夫)
由婚姻关系而结合两个(以上)核心家庭组成 不同文化环境的家庭组织 2 亲属与血统
血统是一种家庭机制,财产、名分据此传承
单一继嗣制
农牧时代—父系继嗣
农耕时代—母系继嗣
非单一继嗣:
两边继嗣—血缘同时追溯父母双方
双重继嗣—男继父系,女继母系
不同文化环境的家庭组织 3 居住形态
夫系族群居住制 妻系族群居住制 两边居住制 新式居住制 4 家庭中的权威
父亲、母亲、平权系统、分权系统
不同文化环境的家庭组织 5 家庭的社会功能
功能理论学派的分析
对性活动的相关规范
社会成员的有秩序替换—成员死亡、离去等时;利于社会永久存在 家庭社会化—使社会文化、资产能传承
社会安置—个体在家庭中的地位影响其社会功能和地位
亲密关系和相依关系
不同文化环境的家庭组织 冲突理论学派对家庭的分析
女性因受家庭所困而居于次要角色
家庭暴力普遍、越来越多
门第阻碍社会变动
排挤其他生活型态的亲密关系产生—由男性主导的异性恋的一夫一妻家庭占主导
婚姻与家庭的历史演进 一 中国婚姻简史 1 冥婚
未婚夭折男子娶鬼新娘,过继后嗣以传宗
未婚夭折女子通过人鬼联姻取得家内社会地位 2 招赘婚
男入赘到女家。“倒插门”女婿 3 童养媳婚
“小婚”,除夕夜饭做为婚礼酒席
二 中国传统婚姻仪式制度
1祭拜天地和祖先。最重要的是宗教信仰上的婚姻仪式而不是结婚双方的性与爱情 2 六礼
纳采—说媒;
问名—“换龙凤帖”,“门当户对”、“齐大非偶”
纳吉—古时问祖先,后演变为男给女家小礼
纳征—大聘礼
请期—迎娶的黄道吉日及相关细节
亲迎—复杂的迎亲礼节。
三 欧洲与近东 古代—多元婚姻和大家族
媒妁之言、父系权威、一夫多妻、婚姻补偿 2 中古(公元后5-13世纪)
虐待和严管儿童,儿童被视为商品、具体而微的成年人 3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
仍媒妁之言,自由恋爱萌芽,男离家女在家。
四 美国历史演进 殖民时代:开始自由恋爱、离婚法规出台 2 工业革命时期:男主外、女主内 50年代以前:二战后,重视家庭,婴儿潮出现 60、70年代:家庭剧烈变动—离婚增加、单亲家庭和未婚同居增加、堕胎合法化 80年代后:和60、70年代反向,重视家庭问题和个人隐私,公开谈论性行为,避孕药普及,家庭问题相关政策成为政治议题。
约会 一 动机: 好奇、新鲜、生理满足、心理满足、学会两性相处、对自己和对异性的尊重……
二 约会的功能
娱乐性、社会化、满足自我需要、地位安置、择偶准备
三 约会过程
团体约会、成对约会、试探式个别约会、承诺式个别约会
四
约会的行为 异性相吸因素
(时空)接近性、相似性、互补性、第一印象(理想情人应具有的特质)2 主动邀约
“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
AA制、相互负责、相互尊重 良好的沟通原则
用心倾听、关注动作、开诚布„私‟、从争执中学习、了解沟通型态、以改善关系为目标 4 献身示爱
网恋
一 什么是网恋? 二 网恋的原因? 三 网恋的利弊? 约会暴力 一 定义
二 普遍性
三 特性
多样性、性别、隐讳、规范与迷思(爱与占有等于暴力)、虐待模式(年轻人同成年人)、性虐待、毒品与酒精滥用 四 预防 危险信号:内在心理因素、酒精影响、以往经历、关系深度 2 预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资源体系
第四篇: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各位评委:下午好!
我叫王丹,来自成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来讲,下面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课堂设计五个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二政治必修第六课第一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既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在知识上的延伸和发展,又是本节社会 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运用与巩固,也为下一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教学作铺垫,起着链条的作用。同时,这部分内容较好地反映了社会意识与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蕴含着归纳、转化等丰富的政治思想方法,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概括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
概括地讲,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体现在它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它的工具性。
(二)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分1个课时学习。其中包括消价值观的多样性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教材的特点和高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知识目标:识记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几种不同的价值观。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要求学生对照自己日常生活,引导学生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学习的激情、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用。
三、重难点分析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能力,根据教材与学生实际,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一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关键在于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现象
2、教学难点: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归纳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法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展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辨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发展,基于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的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价值观取向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认识更清晰、更深刻。
(二)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感受到政治的美,会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也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富有时代特色,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五、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从日常生活中上最常见的价值观提问、讨论式的导入本课知识
2、讲授新课:结合教材内容重难点和学生实际,运用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和集体讨论法对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解决争议的程序进行逐一讲解。
3、练习、巩固:通过做题和提问,让学生掌握和吸收本课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4、总结: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只是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强化认识。
5、作业布置:通过回家做教材配套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回顾知识、更好的理解所传授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6、板书设计: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其次,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
二、教学 略的选用
(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经济现象,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再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景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实践活动中,有助于实
现知、行、信的统一。
结束语: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夫人“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教案(精)
【 课 题 】 第 六 课 第 一 节 第 二 框 题 :价 值 观 的 导 向 作 用 教学过程:首先、讲 关 于 价 值 观 导 向 作 用 的 小 故 事。
有一个美国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犹太人要被关进监狱 3年。监狱长让他们 3个一个人提 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 3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 太人说,他要一部能与外界沟通的电话。3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 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 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 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 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小孩子。最后 出来的是犹太人, 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 3年我每天以外界联系, 我的生意不但没有 停顿,反而增长了 200%。为了表示感谢,我要送你一两劳斯莱斯!”
故事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 三个人今天的生活是 由三年前的选择决定的。而人们进行什么样的人生选择, 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实际上都是 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价值观不同, 人的努力方向、行为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 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写 板 书 :价 值 观 的 导 向 作 用(见 书 P 44-48 要了解价值观的知识,必须首 先弄清价值的有关知识。回忆起来, 在高一经济学上我们就讲到了价值, 当时给价值下的定 义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是我们今天所说到的价值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它到底是什么呢 ? 我们先看一组幻灯片。放幻灯片。
自 从 人 类 产 生 后 ,人 们 时 时 刻 刻 都 和 周 围 的 事 物 和 现 象 发 生 着 价 值 关 系 , 如 :人 要 维 持 生 命 , 呼 吸 新 鲜 空 气 , 人 与 空 气 发 生 了 价 值 关 系;人 要 生 存 , 需 要 粮 食、衣 服、房 子 等 , 人 与 这 些 物 质 产 品 就 发 生 了 价 值 关 系;人 还 要 看 书 , 听 音 乐 等 , 人 与 这 些 精 神 产 品 就 发 生 了 价 值 关 系。
从 这 里 我 们 就 可 以 清 楚 的 看 到 关 于 价 值 的 含 义。写 板 书 :一、价 值 的 含 义(P 45
价 值 是 指 人 的 需 要 与 事 物 属 性 之 间 的 一 种 特 定 关 系。即 :事 物 对 人 的 积 极 意 义 , 它 表 示 的 是 人 与 各 种 事 物 之 间 的 需 求 和 满 足 需 求 的 关 系。而 把 握 价 值 的 概 念 要 注 意 以 下 两 点 :(1 哲学领域和具体领域的价值是不同的, 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2价 值 是 一 种 关 系 , 是 人 的 需 要 与 事 物 属 性 之 间 的 特 定 关 系。(3 其 中 的 事 物 包括物质现象、精神现象、人。
由 于 人 们 总 是 同 周 围 事 物 处 在 一 种 价 值 关 系 中 ,任 何 人 都 会 对 客 观 的 价 值 关 系 进 行 这 样 那 样 的 反 映 和 评 价 并 形 成 各 自 不 同 的 价 值 观 , 那 么 , 什 么 是 价 值 观 呢 ? 写 板 书 :二.价 值 观 的 含 义(P 45 价 值 观 是 指 人 们 对 客 观 事 物 有 无 价 值 及 价 值 大 小 作 出 断 定 的 根 本 观 点 和 评 价 标 准。讲 解 :在 现 实 生 活 中 , 同 样 的 事 物 对 有 的 人 有 价 值 , 对 有 的 人 则 没 有 价 值 , 对 有 的 人 价 值 大 , 对 有 的 人 价 值 小 , 人 们 在 认 识 了 事 物 及 其 属 性 的 基 础 上 , 从 自 身 需 要 的 尺 度 出 发 , 确 定 各 种 事 物 是 否
有 价 值 及 其 价 值 大 小 , 从 而 确 定 人 们 活 动 的 价 值 取 向。放 幻 灯 片。
可 见 , 人 们 总 是 在 认 识 事 物 的 基 础 上 , 从 自 身 的 需 要 出 发 , 确 定 各 种 事 物 是 否 有 价 值 及 其 价 值 的 大 小 , 从 而 确 定 人 们 的 价 值 取 向。价 值 观 是 人 们 关 于 生 活 中 基 本 价 值 的 信 念、信 仰、理 想 等 思 想 观 念 的 总 和。好 了 , 接 下 来 我 们 开 始 讲 到
写 板 书 :二、价 值 观 的 性 质。(P 45 书 上 的 45页 对 价 值 观 的 性 质 有 一 个 明 确 的 说 明 ,即 价 值 观 是 一 种 社 会 意 识 , 是 社 会 存 在 的 反 映。价 值 观 既 然 是 一 种 社 会 意 识 , 它 就 具 有 社 会 意 识 的 共 性。请 大 家 回 忆 一 下 , 社 会 意 识 是 如 何 产 生 ? 又 是 由
什 么 决 定 的 ? 社 会 意 识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归 根 到 底 是 由 社 会 存 在 决 定 的。而 价 值 观 作 为 一 种 社 会 意 识 , 也 是 如 此。
(1 价 值 观 是 在 一 定 的 社 会 存 在 的 基 础 上 产 生 , 随 着 社 会 存 在 的 变 化 而 变 化。放 幻 灯 片。(一 棵 生 长 了 10年 的 树 的 价 值
随 着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 人 类 对 自 然 的 开 发、掠 夺 乃 至 破 坏 , 最 终 使 人 类 遭 到 了 自 然 的 惩 罚。进 入 本 世 纪 以 来 , 在 频 繁 的 自 然 灾 害 面 前 , 人 类 终 于 认 识 到 在 利 用 自 然 的 同 时 必 须 保 护 自 然 ,重 视 经 济 增 长 的 同 时 也 要 重 视 自 然 的 生 态 价 值 , 实 现 可 持 续 发 展。这 种 传 统 的 发 展 观 到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转 变 ,恰 恰 说 明 了 价 值 观 是 在 一 定 社 会 存 在 基 础 上 形 成 并 随 社 会 存 在 的 变 化 而 变 化。
(2 不 同 的 历 史 时 期 有 不 同 的 价 值 观;不 同 的 阶 级、阶 层 和 群 体 有 不 同 价 值 观;对 同 一 事 物 , 不 同 的 人 有 不 同 的 价 值 观。
价 值 观 人 皆 有 之。但 是 由 于 历 史 条 件 不 同 , 社 会 性 质 不 同 , 人 们 需 要 和 利 益 不 同 , 社 会 所 倡 导 的 价 值 观 不 一 样 , 人 们 的 价 值 观 也 就 往 往 不 一 样。随 着 历 史 的 发 展 , 人 们 的 需 要、利 益 和 认 识 发 生 变 化 , 价 值 观 也 会 发 生 变 化。
那 么 不 同 价 值 观 对 人 们 有 什 么 导 向 作 用 呢 ? 请 大 家 看 到 书 上 46页
板 书 :三、价 值 观 作 为 一 种 社 会 意 识 , 对 社 会 存 在 具 有 能 动 的 反 作 用。不 同 的 价 值 观 对 个 人 与 社 会 有 着 不 同 的 导 向 作 用。
(1 价 值 观 不 同 , 人 们 对 客 观 事 物 的 评 价 就 不 同(说 的 是 对 同 一 事 物 的 评 价
可 见 , 价 值 观 不 同 人 们 评 价 的 标 准 就 不 同 , 价 值 观 是 个 评 价 标 准 , 评 价 标 准 不 同 , 某 一 认 识 活 动 和 改 造 活 动 该 不 该 做 , 回 答 就 不 相 同 , 这 就 导 致 出 了 价 值 观 的 第 二 个 作 用
(2 价 值 观 对 人 们 认 识 世 界 和 改 造 世 界 的 导 向 作 用。
人 们 的 认 识 与 改 造 的 活 动 包 括 两 个 方 面 :即 人 对 外 部 事 物 的 认 识 与 改 造 及 人 对 自 身 的 认 识 和 改 造。人 们 在 进 行 价 值 选 择 的 过 程 中 , 价 值 观 起 着 导 向 作 用。只 有 正 确 的 价 值 观 , 才 能 引 导 人 们 作 出 正 确 的 价 值 选 择 , 去 从 事 有 益 的 活 动。例 如 教 材 上 第 46页 的 最 后 七 行。大 家 下 去 可 以 认 真 的 看 一 下。
(3 价 值 观 对 人 生 选 择、人 生 道 路 同 样 具 有 重 要 的 导 向 作 用。即 指 导 着 人 们 选 择 相 应 的 人 生 选 择、人 生 道 路。(说 的 是 人 对 自 身 的 认 识 和 改 造 一 个 人 选 择 什 么 样 的 人 生 道 路 就 意 味 着 他 认 为 选 择 这 样 的 道 路 是 “ 值 得 ” 的 , 有 积 极 意 义 的 , 是 为 了 实 现 自 己 的 价 值 观 而 努 力 的。而 这 又 是 在 一 定 的 价 值 观 指 导 下 进 行 的。可 见 , 价 值 观 不 同 , 人 们 努 力 的 方 向、行 为 的 态 度、方 式 和 结 果 也 就 不 同。
如 :就 如 何 对 待 生 与 死 这 一 问 题 上 看 , 历 来 就 存 在 着 两 种 不 同 的 价 值 观。贪 生 怕 死 是 一 切 剥 削 阶 级 和 极 端 自 私 的 人 的 共 同 特 征。如 有 的 千 方 百 计 谋 取 长 生 不 老 之 术 , 企 图 免 于 一 死;有 的 追 求 及 时 行 乐 , 醉 生 梦 死;有 的 相 信 “ 死 生 有 命 , 富 贵 在 天 ” , 听 任 命 运 摆 布 , 或 乞 讨 来 世 幸 福。而 把 个 人 的 生 死 与 国 家 民 族 的 利 益、社 会 进 步 紧 密 联 系 起 来 的 志 士 仁 人、革 命 先 烈 , 却 能 够 使 自 己 短 暂 的 人 生 放 射 出 耀 眼 的 光 芒。如 从 孟 子 舍 生 取 义 的 主 张 , 到 文 天 祥 “ 人 生 自 古 谁 无 死 , 留 取 丹 心 照 汗 青 ” 的 名 句 , 从 林 则 徐 的 “ 苟 利 国 家 生 死 以 , 岂 因 祸 福 避 趋 之 ” , 到 夏 明 翰 的 “ 砍 头 不 要 紧 , 只 要 主 义 真 ”。正 如 司 马 迁 说 的 “ 人 固 有 一 死 , 或 重 于 泰 山 , 或 轻 于 鸿 毛。
板 书 :四、方 法 论 意 义。
这 节 课 我 们 学习了 价 值 观 的 导 向 作 用 ,价 值 观 对 个 人 与 社 会 具 有 重 要 的 导 向 作 用。那 么 , 不 管 是 在 生 活 还 是 学习中 , 我 们 都 必 须 全 面 提 高 我 们 的 个 人 素 质 , 树 立 和 坚 持 正 确 的 价 值 观 , 发 挥 正 确 价 值 的 导 向 作 用 , 在 为 社 会 贡 献 中 实 现 人 生 的 价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