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安顺市委安顺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
中共安顺市委安顺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
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促进安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作如下规定: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
1、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按照“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的要求,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事权责”相一致的原则,合理划分市和县(区)、乡(镇)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充分发挥县(区)、乡(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强行政活力。
3、加大行政执法改革力度。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积极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切实解决多头执法、交叉执法、执法不公的问题。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4、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各级各部门对清理出来的规范性文件,设置行政许可事项的,要进行修改或废止,并在媒体上向社会公布,方便群众知情和监督。政府法制机构和行政监察机关要加强对《行政许可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5、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按照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搞好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保留的上下衔接工作;继续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项目,凡是上级明令废止的,一律废止;凡是企业可以自主决定、社会中介机构可以提供服务或者可以由市场机制代替的,一律取消。
6、实行新增行政审批项目申报备案制度。增加新的行政审批项目,必须事先向同级政府法制机构申报备案,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擅自设置新的行政审批项目;对保留的审批项目,要按照“公开、公平、高效、规范”的原则,改革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
7、建立“快速审批通道”。对涉及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的注册登记、投资立项、土地使用、规划、建设、环保以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房产过户、户口迁移、办理身份证、申领驾照牌照、学生上学和毕业生就业、出入境等审批事项,要建立“快速审批通道”,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服务。市政务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办事效率。各县(区)要创造条件,建立政
务服务中心。
8、完善行政审批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实行审监分离,严格审批责任,杜绝违规审批、越权审批和乱审批行为。行政监察机关和政府法制部门要加强对各部门各单位行政审批工作的监督检查。
9、全面推行公开办事制度。要制定明确具体的工作标准,促进政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出台规范性、政策性文件,凡与企业和群众利益相关的,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开。市内中长期发展规划、经济结构调整计划、产业发展导向、重点招标项目以及相关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等,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并在有关部门的接待办事地点放置相应文本,供企业自由索取。各部门、单位在实施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征收和为群众办理政务事项时,都要将依据、程序、条件、标准、时限、结果和监督渠道等予以公开。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面向群众服务的部门,要设立咨询窗口和咨询电话,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学校、医院以及水、电等公用事业单位要推行公开办事制度。要本着方便群众知情、方便群众办事、方便群众监督的原则,进一步拓宽政务公开渠道。
10、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政府的组织和管理,及时把政府决策、服务程序、办事方法向社会公布。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充分利用电子政务专网开展网上业务,提高行政效率,提升行政能力,逐步形成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继续完善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对群众开放的制度,市直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除涉密文件外,要全部录入政府政务网,并汇编成册,置于政务大厅或办事窗口,方便群众查阅。
11、坚持科学决策。各级各部门作出的重大决策或调整的重大政策,凡与企业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应按规定实行听证、论证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进一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三、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12、各级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严格依法实施行政执法
行为,凡属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职责、权限,必须依法管好、用好;法律法规没有赋予的,不得随意干预。
13、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大力推行“阳光执法”,明确界定每一个执法机构、执法岗位的执法任务、权限、标准、程序和应当承担的责任,做到职权清晰、责任到位、行为规范。对行政执法人员要严格实行资格认证制,坚决杜绝没有执法资格的人员参与执法活动。执法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文明执法。执法执收部门和单位必须坚决
彻底清退在执法执收岗位上的临时人员,任何单位都不允许雇用临时人员执法执收。
14、实行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制度,进一步规范检查行为。行政执法部门对企业进行各种执法检查,必须有法定依据和具体内容,必须按法定程序和权限进行。要在每年年初制定年度执法检查计划,严格控制检查次数,杜绝重复检查。除上级专门部署或接到有关举报等情况外,不得在计划之外随意组织检查,不得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严禁社团组织打着执法部门的名义对企业进行检查。
15、建立和实行联合检查或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同一部门不同业务的执法检查要
合并进行,部门之间内容相近的执法检查、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各类检查,凡是内
容相近或交差的,实行联合检查或检查结果互相认可制度,切实减轻基层和企业负担。
16、切实加强执法监督。认真落实《安顺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对乱执法、执法不公、执法犯法、粗暴执法等行为,要严肃查处;对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执法人员,必须清理出行政执法队伍。
17、加强思想教育,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增强文明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安顺发展”观念。围绕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快捷、便利、优质服务,改革办事流程,推动工作提速,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办事限时制和服务承诺制,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要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和主动上门服务。对来安客商在居住、就医、子女上学等,要积极提供便利条件。要根据部门单位实际,规范服务,做到语言文明、态度热情,严禁使用禁用语;对前来办事的群众,要主动提供办事指南和所需材料清单,耐心解释办事程序和条件,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坚决纠正“生冷硬顶”和“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真正使群众到机关办事不难、不怕、不愁。
18、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搞好环境的净化、美化,促进人与
自然的和谐发展。抓好市区、城镇和重点村落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把市区、县城和基础条件较好的部分建制镇率先建设成为外来投资者的投资首选之地。
19、开展发展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各级各部门要抓好发展环境专项整治活动。要
结合单位部门自身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查找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吃、拿、卡、要”,办事效率低下,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公,敲诈勒索、无理刁难客商等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并举一反三,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改进工作的长效措施。
20、建立信访、投诉处理工作责任制。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限时答复和服务
承诺等制度,把属于自身职责范围内的群众信访、质询、投诉问题解决在单位和基层。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推诿扯皮、上交矛盾,致使群众越级上访的,投诉到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的,将对单位部门领导实行责任追究。
21、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安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专项治安环
境整治,坚决打击盗抢企业资财、破坏通信设施、敲诈外来投资者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对哄抢、盗窃企业财物,破坏企业生产设施,欺行霸市,坑蒙拐骗的行为和威胁企业经营者及家人人身安全,敲诈勒索经营者和外地客商的违法犯罪行为,政法部门要组织精干力量,从重从快予以打击。
四、坚决治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
22、进一步清理行政事业性收
费项目,对上级明确取消的收费项目必须立即停止,对违规收取的各类费用要坚决清退或全部收缴,并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单位责任人的责任。要按有关政策规定严格规范经营性收费项目的审批权限和范围,严禁乱审批、乱核准。
23、各有关部门、部分行使政府职能的公用企事业单位要抓紧编制行政事业性收
费目录和经营性收费目录,报物价部门审核批准,并向社会公开发布,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凡未公开发布的,一律不得收取。执收执罚人员在依法收费和罚款时,必须主动出示收费许可证或执法证件,讲明收费或处罚依据,并规范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
24、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必须全部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除法律法
规另有规定的外,不得搞按比例返还、提成、奖励等,实现单位收入与单位利益彻底脱钩。
25、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以任何
名义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经营性收费项目和罚没项目;不得擅自提高收费和罚款标准;不得超范围收费、重复收费、搭车收费;不得将应由企业自愿选择的咨询、信息、检验检测、商业保险等服务变为强制性收费服务;不准强行要求企业加入各种学会、协会或到指定的中介机构接受中介代理服务;不准违规举办培训班收费、借会议乱收费,向企业索要赞助、强行拉广告、搞各种形式的硬性摊派;不准强制企业订购书报刊物、音像制品;不准强行要求企业到指定的厂商或其它经营场所购买有关专用器材或物品。在对企业进行法定的检验检测时,不得长期无故扣留抽检样品或占用、获取企业其它物品。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企业有权拒绝和举报,并一律按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论处。
五、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
26、坚持公正与效率的司法原则,依
法公正办理各类案件,保护各种经济成分和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政策歧视和差别待遇。
27、建立和完善疑难案件协调、办案回告、案件回访、办案质量监督检查、错案
追究等机制和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司法腐败,确保司法公正。
28、进一步提高司法效率。建立和完善繁简分流机制,对适用简易程序的司法案
件应建立“速裁通道”。涉及招商引资和与企业生产、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件,要在不违背法定程序的前提下,实行快立案、快侦查、快审理、快执行,缩短办案时间。
29、加强案件审限、执限管理,实行责任到人,强化监督检查。对现有久审未结、久执未结的积压案件要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在不降低案件办理质量、不影响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限期清理结案。在办理涉及企业的案件时,不得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司法机关、相关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大与招商引资有关案件查处情况的宣传力度,着力宣传与软环境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努力建设公正的法制环境。
30、司法部门要积极深化改革,努力为各类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公正的法律服务,对司法援助对象认真进行援助。
六、培育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
31、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
社会中介组织。放宽中介组织市场准入限制,反对垄断,鼓励有序竞争,积极培育和发展咨询、审计、会计、法律等各类社会中介组织,逐步搞活证券、产权、人才等要素市场,为各种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创造条件。
32、按照“法律规范、行业自律、政府监督”的要求,对现有中介组织要在编制、职能上与党政机关彻底脱钩,实行市场化独立运作。现有中介组织承担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等职能要收归行政机关,确保中介组织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33、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对违背诚信,弄虚作假,搞乱评估、乱认证、乱鉴定的社会中介组织,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国家和省没有明确规定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监督管理办法。工商、民政、审计、司法以及各行业性中介组织的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中介组织执业行为的日常监管,严肃查处违规违法行为。
七、加强对发展环境的监督检查
34、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调研,加强对发展环境的监督检查,认真研究在发展环境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发展环境问题。纪检监察机关要抓住当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把督促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规范行政行为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落到实处。实行执法执纪部门下访企业制度,各执法执纪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变企业上访为部门下访,及时解决发展环境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
35、加大对损害发展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由市纪委监察局制定《关于损害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强化责任追究。在市监察局建立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并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挂牌,与“市优化发展环境投诉领导小组办公室”合并办公,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建立投诉事项的受理、转办、督办和回复制度,确保市委、市政府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对顶着不办、阳奉阴违,对乱收、乱摊、乱罚、吃拿卡要、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部门单位和个人的举报,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从快进行调查处理,经查实无误的,在查处违纪者的同时,第一次对被举报单位提出通报批评;第二次责成单位主要负责人向市委、市政府作出书面检查;第三次取消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的评先选优资格。
36、深入开展“群众评议机关”活动,不断改进评议的方式方法,增强实效。新闻媒体要及时反映损害安顺发展环境的现象和行为。建立向垂直管理部门通报“群众评议机关”情况制度,定期向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反馈通报。对刁难企业、有“三乱”行为的执法人员,一经查实,依据党纪政纪严肃处理,并建议主管部门将违纪者调离执法岗位。
37、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制定落实本规定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篇:中共平顶山市委平顶山市人民政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中共平顶山市委平顶山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我市“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实现崛起”奋斗目标的实现,现就进一步做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进一步提高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思想认识。全市上下要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平顶山发展的生命工程来抓,形成人人关心发展环境、共同优化发展环境、悉心爱护发展环境的氛围。各级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发展至上、服务至上、企业至上”的理念,进一步健全制度,强化措施,改进工作,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
(二)成立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小组,建立工作小组会议制度。各级各单位要把市委、市政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组建相应的工作机构。要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成效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文明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表彰奖励、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严格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三)规范行政执法检查。推行同城一家检查制度,具有同一执法检查职能的不同级别的行政机关或部门对同一企业的同一问题或同一事项的执法检查,只能依法确定由一家行政机关或部门进行,实施检查的机关必须将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并及时整理归档,其他执法机关和公众有权查阅。坚持检查企业许可证制度,除国家、省、市确定的突击性专项检查可先检查后备案外,其他检查都必须办理检查企业许可证后方可进行。
(四)规范行政处罚行为。行政执法单位对企业的行政处罚必须有法定依据并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作
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的,必须经本机关负责人集体研究决定,并事前书面报同级政府法制机构备案。建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阶次制度,按轻微违法、轻度违法、一般违法、严重违法、特别严重违法行为5个阶次,严格界定不同阶次处罚标准,减少行政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的随意性。推行首查先行整改制度,执法部门检查中首次发现企业(包含个体工商户)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情节轻微,首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再依法予以处罚。
(五)清理和精简年检年审。进一步清理面向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年检、复核和审验事项。凡无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严禁在年检年审时搭车收费、违背当事人意愿要求其加入各类社团组织并交纳会费。逐步将各种年检、年审纳入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积极推行网上年检年审。
(六)进一步清理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切实规范与行政许可、审批直接关联的检验、检疫、检测、鉴定、评审等中介服务性收费行为,对收费有幅度的,取低限;收费没有幅度和限额的,实行服务性成本收费。坚决制止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代替政府部门行使职能、收取各种行政事业费和政府部门代替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收取经营服务费,禁止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收取经营服务费与政府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挂钩。坚决做到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和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在人员、经费、职能、名称和办公场所“五脱钩”。
(七)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要认真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要及时上缴财政。严禁下达罚没收入指标,严禁将罚没收入同经济利益挂钩。
三、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水平
(八)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前臵条件一律取消。
对保留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要切实加强监管,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办理。整合审批职能,实行“两集中,两到位”。切实简化办事程序和办事条件,推行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实行“超时默认制”和“缺席默认制”,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办事效率,使全市的行政审批服务工作整体走在全省前列。
(九)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各级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要通过公示栏、公示墙、告知单、触摸屏、报纸、电视、网站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全面公开行政许可、审批、收费、处罚、行政服务等事项的法律法规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服务承诺、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办理过程和办理结果,确保透明运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十)强化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市行政服务中心要对进厅项目的受理、办理情况进行全面协调、监督,加强对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进一步强化考核管理手段,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工作规范和工作纪律。完善和落实外来投资和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全程代办制。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完善监督管理手段。各审批服务窗口要强化服务意识,落实优质服务措施,切实做到一门受理、一次告知、规范勘测、限时办结、照章收费、行为规范。
四、切实减轻企业和纳税人负担
(十一)进一步清理各类收费项目和标准。由财政、物价部门牵头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对保留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各部门各单位向企业收费必须出示收费许可证和收费依据,并使用规定的票据,否则企业有权拒绝缴纳。
(十二)严格控制对企业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市委、市政府及其部门原则上不再保留自行设臵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县(市、区)以下自行设臵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一律取消。
(十三)严禁强制企业参加各类培训班和征订报刊杂志。实行举办培训班审批备案制。确需办班培训的,必须报党委组织部门审批,报同级优化办备案。经批准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不准强迫企业参加。办班单位在收取各项培训费用前,应到物价部门办理临时《收费许可证》。除党委宣传部门规定的党报党刊外,一律不得强迫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征订报刊杂志。
五、加大整治企业和重点项目周边治安环境工作力度。
(十四)加大整治企业和重点项目周边治安环境工作力度。公安机关要及时掌握辖区企业和重点项目周边治安环境状况,公安民警要主动到辖区企业和重点项目进行巡查走访,听取意见,搞好服务。对强揽工程、强买强卖、阻挠施工、偷盗哄抢、敲诈勒索等事件,要快速出击、从重惩处。
六、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十五)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合法经营,诚实守信,照章纳税,积极配合执法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工作。要建立企业诚信监管体系,完善诚信考评办法,定时公布企业诚信等级,及时处理企业失信行为。
七、完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
(十六)畅通投诉渠道,完善投诉机制。建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及时受理投诉举报,严肃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推行投诉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损害经济发展环境案件经查证属实的,视情况给予举报人500—2000元的奖励。
(十七)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行政复议机关要积极受理企业等经济组织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依法高效审理,及时纠正违法或不适当的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被复议机关撤销、变更或责令重新处理的,相关行政机关必须认真履行,并向复议机关报告执行结果;拒不执行的,依法追究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十八)建立效能问责机制。由纪检监察机关不定期组织对机关干部作风的明查暗访,对效率不高、服务不佳、作风不良、规章不守的干部视情况采取诫勉谈话、效能告诫、通报批评、调离岗位、免职等处理方式进行责任追究。推行“初步查实待岗”制,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经初步查证属实的,先责令直接责任人待岗,再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十九)建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考评机制,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合理界定被考评对象范围,科学量化考评体系,扩大重点企业、重点建设工程项目、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参与综合考评的人数、所占分值的比例,把评议权更多地交给项目业主、投资商和纳税人。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将考评结果作为市委出台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二十)加大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责任追究。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监督力度,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凡经查实违犯党纪政纪的,一律从严处理;性质严重的,同时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构成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一律从严从重处理。
(二十一)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各单位要依据本意见的要求,制定本县(市、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施办法。各责任牵头部门和单位要依据本意见的要求,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制定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实施办法,认真组织实施。
(二十二)本意见由市纪委、监察局监督实施。
(二十三)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实施,原有关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第三篇:长治市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
长治市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
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来我市投资兴业,推动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特作如下规定:
1、外地车辆进入长治市发生轻度违章,只纠错,不罚款。
2、外地客商来长治投资,由于当地人文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等因素造成亏损,一律由当地政府包赔;由于投资方产品质量、技术、经营、管理等主观原因造成的亏损,由投资方自己承担。
3、各级职能、执法部门,对企业只有服务的义务和责任,没有刁难、干扰和破坏的权利。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职能、执法部门没有及时发现,则按失职论处;对已发现的问题,不认真细致、全心全意帮助解决,一罚了之,一关了之,则按渎职论处。
4、各级职能、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到企业吃拿卡要。如有违犯者,一经查实,有职务的一律撤职,没有职务的一律开除。
5、对本地投资者实行和外地投资者一视同仁的政策待遇。外地投资者能享受的优惠政策,本地投资者也能享受。
6、全国各地对外来投资者采取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只要能够提供相关法律文件,在我市全部照单执行,不得有误。
7、对来长治投资创业的客商,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开会、吃饭安排座次,要客商优先,官员靠后;公务处理,客商优先,其他靠后,确保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长治县县委权力政府履职公开透明运行网
第四篇:垦利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
垦政发„2006‟23号
垦利县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
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工作提速,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制定本意见。
一、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率
启动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我县现有的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检查,凡未按《行政许可法》设置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简化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各审批单位要实行主办部门负责制,严格在规定和承诺时限内完成审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的同一行政审批事项,明确牵头责任部门,按照“一家受理、转告相关、互联审批、—1—
限时完成、责任追究”的要求,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审核、统一回复、统一发证,避免交叉审批和重复审批。
切实加强对县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管理,凡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审批事项要全部进入县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审批服务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审批等便民、利民措施,提高审批效率。
二、规范各种检查和收费行为,全面推行政务公开
严格执行有关收费的管理规定,凡是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规定缴纳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监察机关要加强对涉企检查收费活动的监督力度,各涉企收费检查要事先征得监察机关的同意。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所有依法保留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指定执收部门负责统一征缴,严格实行票款分离。全县各级政府机关必须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规范和完善政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和监督保障措施,对于应当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事项,要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增强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行政务公开坚持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之外,都要按照规定的制度和程序,对应该公开的事项,采用方便、快捷的方式及时公开。
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评议制度。把政务公开纳入社会评议政风、行风的范围,组织人民群众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准—2 —
确、全面,时间是否及时,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进行评议。
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政务公开工作各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对工作不力、搞形式主义的,要严肃批评,限期整改;对弄虚作假、侵犯群众民主权利、损害群众合法利益、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
三、强化重点岗位源头治理,加强重点股室规范化管理 制定《重点股室规范化管理实施意见》,开展好重点股室规范化管理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确定县公安局、县环境保护局、县林业局等29个政府工作部门、单位1—3个股室为重点股室。各机关重点股室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以建立学习培训机制、目标管理机制、调度通报机制和轮岗锻炼机制为主要内容,突出部门和行业特点,经县监察局审定后执行。对纳入规范化管理的重点股室,要加大预防监督力度,针对工作作风、工作效率等方面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预警谈话。部门单位领导要与重点股室人员签订《双项廉政责任书》,实行廉洁从业双项责任制,严格廉政责任制承诺,推动重点岗位廉政建设。对各重点股室人员特别是负责人要建立个人绩效档案。绩效档案主要记录重点股室工作人员在政治学习、思想汇报、工作开展、重大事项申报、受到投诉或表彰方面的情况,档案实行一事一记录,力求全面、真实反映工作人员的实际表现,并作为年终个人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
—3—
四、加大效能监察工作力度,狠抓机关作风建设
严格执行公务员行为规范。推行规范用语和微笑服务,公平、公正、热情、尽责地对待人民群众,不准态度生硬、冷淡;严格依法履行职责,遵守公务员职业道德,不准吃、拿、卡、要行为的发生;不准出现办事推诿、扯皮、缺位现象。提高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对依法行政、职业道德、优质服务、专业知识、行为规范的教育,提高机关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大交流力度,窗口单位一线岗位的公务员要定期轮岗。
县监察局要进一步加大我县的效能监察力度,年内要制定出台我县的《效能监察工作办法》明确效能监察的对象、内容、手段、程序、机制、措施和结果处理,规范各部门的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健全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审批岗位AB角制,在全县范围内实行工作无缺位制度,加强部门内部工作环节的衔接,对承办事项不得以人员短期离岗等理由推延办理,保证有人负责,实现工作不间断、不缺位。加大对行政行为监督监察力度。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严肃行政纪律,惩处违法行政行为,我县各级机关干部凡被举报投诉并经调查属实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效能告诫或纪律处分,直至开除,单位领导考核不得评为优秀。
县政府决定利用三个月时间,在全县机关干部中集中组织开展“优化发展环境查、评、改”活动,由县监察局负责组织实施。通过活动的开展,找出影响我县发展环境的主要问题,认真加以—4 —
整改,树立“人人是垦利形象,人人是发展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机关干部服务水平。
五、实行优化发展环境责任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实行优化发展环境首长负责制。各部门一把手是优化发展环境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经常研究,定期检查,常抓不懈,抓出实效。开展行政效能考评制度,将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纳入考评政府部门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的依据,对被投诉并经调查属实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年终不得评为先进单位。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对所有与企业有关的服务项目做出服务程序性规定,明确办理时限,并严格执行。
二○○六年七月六日
主题词:政府工作 发展环境 意见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
垦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06年7月6日印发—5—
第五篇:中共哈尔滨市委办公厅、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
【发布单位】哈尔滨市
【发布文号】哈厅字〔2008〕14号 【发布日期】2008-06-02 【生效日期】2008-06-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中共哈尔滨市委办公厅、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
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
(哈厅字〔2008〕14号)
各区、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办委,市直各党组、党委(工委):
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市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目前仍有个别地区和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擅自增设机构、超编进人,职能交叉、权责不清,上级业务部门干预下级机构编制,以及不切实际地要求增设机构、增加编制和增配领导职数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通知精神,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行政机构编制管理
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及有关群众团体机关的机构设立和调整,要在中央和省、市规定的机构限额内,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批。其机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必须由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或党委、政府提出方案,经上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后,报机构编制委员会或党委、政府审批。其中,市直副局级以上机构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同意后,报省审批;区、县(市)副科级以上机构报市审批;乡(镇)机构由市机构编制部门报省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后,履行区、县(市)审批程序;街道办事处机构调整由区机构编制部门报市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合署办公机构设置和机构加挂牌子的审批程序,也按上述规定办理。
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和审批程序设置机构,不得随意调整和擅自越权设立行政机构;不得擅自提高机构规格、变更机构性质或名称,不得擅自将事业单位变更为行政机构。今后,除国家和省有明确规定外,编制部门不再受理、审批设置合署办公机构和加挂牌子机构。各地区要自行清理和消化未按管理权限批准、在机构限额外增加的各种机构。
严格控制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的设立。认真贯彻落实《哈尔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哈尔滨市人民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管理工作暂行规则〉的通知》(哈编字〔2008〕44号)精神,能由现有部门承担职能或者由现有机构进行协调可以解决问题,以及能通过建立和完善部门联席会议工作机制解决问题的,不再设议事协调机构或临时机构。确因工作需要设置的,必须由依托部门或机构按相关规定提出书面请示,并按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报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需由本级党委领导同志担任主要负责人的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由本级党委组织部门审批。对于为完成一定时期内某项特定工作设立的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要明确规定其撤销的条件和期限。除国家和省有明确规定的以外,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不单独设立办事机构,具体工作由相关部门和机构承担。
严格控制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及有关群众团体机关工作部门、部门管理机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内设机构的设置数额。其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增挂牌子、合署办公或变更规格、名称,必须由其主管部门提出书面请示,按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报批。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置内设机构,不要求上下对口。因职能增加、转变或工作任务变化确需设立新的内设机构,要积极通过部门或内部整合,按照“撤一增一”的原则办理。
严格行政编制管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负责在国家和省核定下达的行政编制和政法专项编制总额内,对市和区、县(市)行政编制和政法专项编制的调整与分配。行政编制只能用于在限额内按管理权限批准设置的党委工作部门、人大机关、政府工作部门、政协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有关群众团体机关。除国家和省机构编制部门明确规定外,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不单独确定编制,所需编制由承担具体工作的有关部门或机构解决。政法专项编制只能用于法院、检察院、公安、安全、司法系统。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行政编制和政法专项编制,不得擅自改变行政编制和政法专项编制的使用范围;不得擅自对不同层级之间、不同部门之间行政编制和政法专项编制进行调整;不得在省核定的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外越权审批行政编制或自行确定用于党政群机关、政法机关的编制;不得把事业编制用于党政机关,不得把事业编制与行政编制和政法专项编制混合使用;不得超编制进人和超职数、超机构规格配备领导干部。今后一律不再核定工勤编制。继续贯彻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市直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意见〉的通知》(哈编〔2005〕113号)精神,对现有工勤编制和人员按照“空一减
一、走一收一”的办法逐步消化,各区、县(市)要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严格控制乡镇机构编制。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转变职能,及时消化和解决富余人员,做到乡镇政府不设专门的执法机构和队伍,不在编制控制总额外招收公务员,不再增加工勤岗位和人员,确保乡镇机构编制(包括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在“十一五”期间只减不增。按照《黑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完善我省乡镇编制使用办法的通知》(黑编办〔2007〕28号)要求,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补充人员必须在本乡镇和所在区县(市)乡镇总体行政、事业编制均有空余的前提下,由各区、县(市)机构编制部门将所属乡镇编制使用计划报市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汇总后,报省机构编制部门审批。
二、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
严格控制事业机构的增设。市副局级、县(市)副处级以上,涉及财政拨款和补助的事业机构由市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报省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区科级以上涉及财政拨款和补助的事业机构由市机构编制部门审批,报省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县(市)副科级以上涉及财政拨款和补助的事业机构,由市机构编制部门审批,报省机构编制部门备案;乡镇事业单位确需调整的,应在省规定的限额内,由区、县(市)机构编制部门报市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后,履行区、县(市)审批程序,并报省、市机构编制部门备案;上述以外的其他事业机构由本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批,报上级机构编制部门备案。除法律、法规和国家、省有关文件规定外,不得将行政职能转由事业单位承担;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公益服务事业发展需要新设事业机构的,应在现有总量中进行调整;确需增设的,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加强和规范事业编制管理。市和区、县(市)机构编制部门根据省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事业编制的总量和结构,负责本级事业编制的核定,并可根据工作需要,在核定的事业编制总量和结构范围内进行调整。市需要调整事业编制总量和结构的,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提出意见,报省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区、县(市)需要调整事业编制总量和结构的,由本级机构编制部门提出意见,经市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后,报省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在省各级事业编制总量和结构核定的管理办法出台前,冻结全市各级事业编制总量和结构。事业编制只能用于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批准设置的事业单位。
三、坚持机构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
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审批制度和程序,凡涉及职能、机构、编制调整和领导职数增减的事项,要按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申报,提出专题请示,分别主送市和区、县(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由机构编制部门受理。凡是向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会议提交审定(议)事项中涉及机构编制事宜的,要事先与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沟通,由机构编制部门提出意见,再提报审定(议)。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无权决定职能、机构、人员编制和处、科级领导职数事项。除机构编制专项法律、法规外,各地区、各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以及各部门拟订法规、规章草案,不得就机构编制事项作出具体规定。除专门的机构编制工作文件和会议外,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制定规范性文件和起草领导同志讲话时,原则上不应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确需涉及的必须事先征求本级机构编制部门意见。确需增加和调整机构编制的,必须按规定权限和审批程序由机构编制部门专项受理。
各业务部门不得以检查、评比、达标等任何形式和手段干预下级部门的机构编制事项,不得要求下级部门设立与其业务对口的机构或提高机构规格,不得要求为其业务对口的机构配备或增加编制。未经上级机构编制部门同意,各业务部门对下级部门机构编制事宜提出的任何要求及制定的行业标准,一律不得作为审批机构编制的依据。下级部门和单位也不得以上级业务部门给予资金、项目支持及应对各种检查为由,要求增加机构编制。
四、加快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严格执行《哈尔滨市行政职责争议协调暂行办法》(哈政办发〔2007〕22号),加大行政职责分工协调力度;完善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及有关群众团体机关部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在明确各部门职能的同时必须逐项明确其应承担的责任,并增强其规范性、可操作性和严肃性。
不断探索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全面实行入编审核和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健全机构编制管理台账,强化对各地区、各部门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的动态监管,不断完善管理手段,推动管理创新。全市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及有关群众团体机关、事业单位进人,必须先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编制,经确认后,由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及有关群众团体机关、事业单位均必须实行定编定员,确保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批准的编制和领导职数相对应,符合规定的人员结构比例,并实行与人员编制数、实有人员数、财政供养人数相对应的实名制。加强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立全市机构编制信息库,并逐步实现联网。完善机构编制统计和报告制度,确保统计数据和《机构编制管理证》信息准确、及时、全面。
建立机构编制预审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在请示机构编制事项前,要先将请示的理由及相关材料报本级机构编制部门进行前置审核。对国家和省有明确要求的,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确属新增工作任务或有利于解决职责交叉等问题的,符合审批权限范围和程序的,符合机构编制管理规定和总量控制要求的机构编制事项进行初审和登记,允许其向机构编制部门正式提出请示。对于未经初审的各种请示事项,机构编制部门一律不予受理。
建立人员编制总量控制目标体系。坚持实行机构编制目标管理,在不突破省下达的行政、事业编制总额及不违反机构编制管理相关规定的原则下,各地区、各部门分别建立编制、人员数据库,并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确定编制的余额比例,鼓励实行日常精简人员编制(含自然减员)的预留机制,增加人员编制存量。除国家、省政策安置等特殊情况外,一律按照“加一减
一、加减平衡”的原则使用编制。今后凡需新增编制的,一律在本地区、本部门编制限额内调剂解决。
五、建立健全机构编制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制约机制
机构编制部门与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强化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管理、财政管理等综合约束机制。进一步探索和推进机构编制实施联动管理的办法和途径,继续按照《关于市直事业单位实施联动管理暂行办法》(哈编办联字〔2004〕185号)有关规定,由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和劳动保障等部门对市直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事管理、经费预算和社会保障等实施联动管理。各区、县(市)要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推进机构编制的联动管理,只有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设置的机构和核批的编制范围内,组织、人事部门方可安排新增人员计划;机关、事业单位增加人员,须凭组织、人事部门核发的增人计划办理有关手续;财政部门要把机构编制和人事部门核定的人员数量,作为拟定财政预算和核拨经费的主要依据。对超编制进人和擅自增加的人员,组织、人事、教育、劳动保障和民政等部门不予办理录(聘)用、调配、毕业生就业、工资核定、社会保障、退役士兵安置等手续,财政部门一律不予核拨经费。
六、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编委办、监察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促进监督检查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经常化。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的社会监督,认真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机构编制、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协调机制,切实做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加大机构编制专项督查力度,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对贯彻落实《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以及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有关规定的情况,控制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加大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的查处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单位,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予以纠正并通报批评。对于需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或主管部门按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对上级业务部门以下发文件、批资金、上项目、搞评比、打招呼等方式干预下级部门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配备的,要严肃查处。
七、切实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认真抓好机构编制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要加强机构编制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大力支持机构编制部门的工作,为机构编制工作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环境。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原则,严格管理,搞好协调,强化监督,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中共哈尔滨市委办公厅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8年6月2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