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1:5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第一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帮助企业切实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目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一)严格落实国家已出台的进口设备减免关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从2012年12月1日起开展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在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的同时,坚决杜绝“寅吃卯粮”、收过头税、转引税款、虚收空转和为增加收入而违规提高企业预缴所得税比例。对违反规定的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严肃追究其责任。三年内暂停调整土地使用税适用税额标准,对缴纳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按税收管理权限报批后予以减免。对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可以缓征的税款一律缓征。

(二)开展专项行动,进一步清理整顿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凡收费标准有上下限的,一律按下限标准收取;除国家和省按规定程序审批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外,其他一律予以取消。加大对违法、违章收费行为的查处力度。公路、铁路、机场、港口、通信、海关、检验检疫等服务价格和收费对小微企业应予优惠。

(三)在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拨付、社保基金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暂时陷入经营困难的企业,实行社会保险费“五缓四减”政策。经市(州)人民政府批准,困难企业可以在一定期限内缓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各地可以根据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经市(州)人民政府批准,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降低企业缴纳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的费率,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各地降低费率方案报省人社厅备案,全省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方案由省人民政府另行研究确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参加企业所属培训机构或定点培训机构岗前就业技能培训的,可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可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补贴,补贴额不超过统筹地区上年度征收额的30%,困难企业申请补贴额不超过上年度该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数额的40%,具体办法由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另行制定。

二、着力改善金融服务环境

(四)支持金融机构充分运用表内、表外两种资源和间接、直接两种融资手段,进一步盘活信贷存量,着力保障对实体经济的融资供给,确保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适度增长。积极协调落实与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合作协议确定的信贷资金。加强对金融支持湖北经济发展“早春行”活动和重点项目银企对接会签订授信协议的跟踪、督办。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重点基础设

施建设项目实行贷款展期,适当简化展期贷款的审批流程,提高展期贷款的审批效率。支持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探索信用贷款、贷款与保险相结合等新的灵活融资方式。

(五)继续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收费专项治理行动,建立公开、完善的违规收费举报和投诉机制,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按照“四公开、七不准”要求规范开展金融业务,纠正直接或变相加重企业负担的贷款违规收费行为。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购买中介组织服务或大幅下调收费标准等方式,降低或者免除企业贷款抵押、评估等中介费用。将企业办理抵押贷款的费用率等指标纳入金融生态环境检测评价体系。建立年度考评奖励机制,对新增存贷比超过上年和全省平均水平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奖励。

(六)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在增强风险定价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规范、合理的贷款利率浮动机制。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支持,争取三年内在每个市(州)至少增加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在每个县(市)成立一家农村商业银行,在每个村成立一个电话银行。对向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贷款利率不超过基准利率和向工业转型升级项目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基准利率10%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年度考评奖励中予以倾斜。

(七)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银企合作,打造银企对接融资平台,建立项目贷款需求发布制度,重点向金融机构推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导向的项目,推介中小微企业融资项目,定期调度和通报银企对接情况。分行业、分专题、分层次召开流动资金贷款协调会,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困难。在汽车、装备、冶金、石化、食品、纺织等行业上下游相关企业之间开展产业链融资。对与重点建设项目建立稳定供应关系的企业,开展订单融资。对因原材料和产品资金占压造成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开展存货和应收账款质押等方式融资。各地应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对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补助。

(八)加快推进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企业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私募债,做好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三板”试点,加强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区域性场外市场建设,积极拓展境外资本市场融资渠道,规范发展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加快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格局。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等形式再融资。省财政对成功在各类债券市场融资、境内外上市以及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上挂牌融资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

(九)大力优化县域金融服务,加快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推动每个县(市)至少培育壮大一家融资性担保机构。鼓励县域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贷款,支持地方将财政性存款向存贷比高的金融机构流动,力争三年内县域存贷比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会计服务和融资培训,提高企业金融素质。鼓励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提高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积极支持企业开拓市场

(十)加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省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采购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的力度,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设备等实行首购或订购制度。组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重点企业与重大项目对接合作活动,扩大钢铁、水泥等产品省内循环。引导省内企业相互配套,提高配套效率,降低配套成本。推动省内企业与大宗物资采购单位、大型商场及商贸流通企业建立互购互销合约和合作机制,促进共同发展。加快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十一)加强省内产品品牌培育、宣传和推广,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参加国内外各类产销会。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行为。抢抓新一轮刺激消费政策机遇,帮助优势企业争取进入国家汽车、家电、建材等产品补贴目录。完善节能节水产品发展政策,支持本省节能节水产品拓展市场。

(十二)加大出口退税、税收减免等有关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出口。优化出口服务,提高通关、出口退税效率,降低相关收费,减少出口成本,促进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优势农产品等扩大出口。鼓励出口企业开展境外注册认证和品牌宣传。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建立和并购境外原材料生产基地、研发机构、营销网络,以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带动贸易、技术、资源等合作发展。

四、大力推动产业投资有效增长

(十三)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完善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在建续建重点项目,抓紧谋划一批新的重大项目。强化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与国家部委的对接,争取更多支持。在集约节约用地的前提下,省里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年度供地计划时,对主导产业项目发展用地予以重点倾斜,对前期推进快、开工条件好的项目予以重点保障。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用能、用水等要素保障。

(十四)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支持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新产品开发,支持企业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从2013年起,在统筹安排省财政用于支持工业领域各类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围绕实施“两计划一工程”,重点推动汽车、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等支柱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钢铁、有色金属、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支持老工业基地企业搬迁改造项目。

(十五)加大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实施力度,继续发挥省财政调度资金作用,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重点支持基础好、发展快、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快打造成为过五十亿、过百亿的大企业;制定实施全省农副产品加工行业振兴计划,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优势资源整合;以企业为主体,依托优势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加快构建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的农业科技产

业链条;加强水产、粮油、畜牧、果蔬、茶叶等产业基地建设,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供给需求。积极发展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和保护。

(十六)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在统筹安排省财政用于支持服务业领域各类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基础条件好、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及软件服务与外包、现代商务、文化等重点产业,培育发展研发设计、动漫、通用航空等新兴服务业。

(十七)加强项目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建立健全产业园区和工业用地逐宗跟踪核查机制,开展项目闲置用地清理专项行动,加大对企业“批而未用”土地和各地“批而未供”土地的依法清理和处置力度,积极稳妥推进闲置土地处置和低效利用建设用地二次开发。

五、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十八)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行政服务意识,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办法,加大协调力度,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各级政府现有支持企业发展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要尽快落实到企业,充分发挥引导和放大作用。进一步简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程序,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对已经认定的外省高新技术企业到我省落户且仍从事其主营业务的,有效期内不再重新认定。(十九)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行为,引进竞争机制,积极培育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推进事业性中介机构与行政部门脱钩和改制,打破行业垄断,切实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不得擅自设置区域性、行业性的中介服务执业限制,凡具备相关执业资质、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中介机构,均可在我省执业或依法在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后执业。切实规范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建立并严格实行服务承诺制、执业公示制、一次性告知制、合同管理制、依规收费制、执业记录制等中介服务制度。加强对中介机构及其执业活动的联合监管,促进中介服务业规范发展。

(二十)落实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有针对性地抓紧策划储备一批吸引民间投资项目,在铁路、公路、市政、能源、电信、卫生、教育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率先向民间投资开放。鼓励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升级转型为公司,鼓励自主创业兴办公司。对转办设立或创业设立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三年内,免收注册登记费。

(二十一)指导职业技术学校按照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对普通本科院校、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和技工院校组织应届毕业生在当地就业达到一定比例,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审核确认,由当地政府给予一次性补贴;对各类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具有资质的职业中介机构介绍中等以上学校毕业生和技能型人才到省内企业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

劳动合同的,经人社部门审核后,由企业所在地政府按每人200元给予职业介绍补贴。

(二十二)加强开发区和重点企业周边的商务、金融网点、学校、医院、公租房、廉租房等配套项目建设,减少企业办社会压力。加大对企业周边水、电、燃气等生产性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严厉查处垄断行业拒绝与他人交易、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产品、滥收费用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2012年8月21日

第二篇:垦利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

垦政发„2006‟23号

垦利县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

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工作提速,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制定本意见。

一、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率

启动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我县现有的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检查,凡未按《行政许可法》设置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简化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各审批单位要实行主办部门负责制,严格在规定和承诺时限内完成审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的同一行政审批事项,明确牵头责任部门,按照“一家受理、转告相关、互联审批、—1—

限时完成、责任追究”的要求,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审核、统一回复、统一发证,避免交叉审批和重复审批。

切实加强对县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管理,凡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审批事项要全部进入县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审批服务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审批等便民、利民措施,提高审批效率。

二、规范各种检查和收费行为,全面推行政务公开

严格执行有关收费的管理规定,凡是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规定缴纳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监察机关要加强对涉企检查收费活动的监督力度,各涉企收费检查要事先征得监察机关的同意。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所有依法保留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指定执收部门负责统一征缴,严格实行票款分离。全县各级政府机关必须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规范和完善政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和监督保障措施,对于应当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事项,要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增强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行政务公开坚持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之外,都要按照规定的制度和程序,对应该公开的事项,采用方便、快捷的方式及时公开。

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评议制度。把政务公开纳入社会评议政风、行风的范围,组织人民群众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准—2 —

确、全面,时间是否及时,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进行评议。

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政务公开工作各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对工作不力、搞形式主义的,要严肃批评,限期整改;对弄虚作假、侵犯群众民主权利、损害群众合法利益、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

三、强化重点岗位源头治理,加强重点股室规范化管理 制定《重点股室规范化管理实施意见》,开展好重点股室规范化管理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确定县公安局、县环境保护局、县林业局等29个政府工作部门、单位1—3个股室为重点股室。各机关重点股室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以建立学习培训机制、目标管理机制、调度通报机制和轮岗锻炼机制为主要内容,突出部门和行业特点,经县监察局审定后执行。对纳入规范化管理的重点股室,要加大预防监督力度,针对工作作风、工作效率等方面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预警谈话。部门单位领导要与重点股室人员签订《双项廉政责任书》,实行廉洁从业双项责任制,严格廉政责任制承诺,推动重点岗位廉政建设。对各重点股室人员特别是负责人要建立个人绩效档案。绩效档案主要记录重点股室工作人员在政治学习、思想汇报、工作开展、重大事项申报、受到投诉或表彰方面的情况,档案实行一事一记录,力求全面、真实反映工作人员的实际表现,并作为年终个人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

—3—

四、加大效能监察工作力度,狠抓机关作风建设

严格执行公务员行为规范。推行规范用语和微笑服务,公平、公正、热情、尽责地对待人民群众,不准态度生硬、冷淡;严格依法履行职责,遵守公务员职业道德,不准吃、拿、卡、要行为的发生;不准出现办事推诿、扯皮、缺位现象。提高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对依法行政、职业道德、优质服务、专业知识、行为规范的教育,提高机关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大交流力度,窗口单位一线岗位的公务员要定期轮岗。

县监察局要进一步加大我县的效能监察力度,年内要制定出台我县的《效能监察工作办法》明确效能监察的对象、内容、手段、程序、机制、措施和结果处理,规范各部门的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健全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审批岗位AB角制,在全县范围内实行工作无缺位制度,加强部门内部工作环节的衔接,对承办事项不得以人员短期离岗等理由推延办理,保证有人负责,实现工作不间断、不缺位。加大对行政行为监督监察力度。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严肃行政纪律,惩处违法行政行为,我县各级机关干部凡被举报投诉并经调查属实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效能告诫或纪律处分,直至开除,单位领导考核不得评为优秀。

县政府决定利用三个月时间,在全县机关干部中集中组织开展“优化发展环境查、评、改”活动,由县监察局负责组织实施。通过活动的开展,找出影响我县发展环境的主要问题,认真加以—4 —

整改,树立“人人是垦利形象,人人是发展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机关干部服务水平。

五、实行优化发展环境责任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实行优化发展环境首长负责制。各部门一把手是优化发展环境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经常研究,定期检查,常抓不懈,抓出实效。开展行政效能考评制度,将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纳入考评政府部门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的依据,对被投诉并经调查属实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年终不得评为先进单位。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对所有与企业有关的服务项目做出服务程序性规定,明确办理时限,并严格执行。

二○○六年七月六日

主题词:政府工作 发展环境 意见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

垦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06年7月6日印发—5—

第三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支持民营企业迅速作大作强,今年我乡继续把经济环境治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来抓,乡党委、乡纪委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治理经济环境。一是建立了班子成员联系企业制度和跟踪企业协调服务机制,明确责任;二是深入学习认真执行《洛阳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河南省行政效能监察暂行办法》及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切实发挥行政监察在维护乡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依法行政,从严执政;三是对群众提出的一些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脸难看,事难办,服务态度差,有法不依,随意执法,工作效率低

等不良现象,进行强力整治,限期整改,各部门制定了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承诺,乡机关实行首问责任制、首办责任制,讲文明用语,彻底改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四是组织部分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企业负责人等40余人对乡三办、四中心、二所进行了行风评议,并将结果公布于众,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乡纪委责令其限期整改;五是组织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等执法部门对乡内现有企业的周边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对危害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欺行霸市,寻衅滋事,敲诈勒索,强装强卸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通过治理,目前,我乡经济秩序井然,今年以来新上投资30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14个,总投资额达1.4亿元,民营企业已成为我乡经济发展的支撑。

五、搞好来信来访接待,积极查处违纪案件

今年我们加强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一是坚持领导接待来访制度,由纪委书记、副书记每周在乡政府接待来访群众不少于一个接待日,所有信访案件必查必果;二是明确纪委副书记(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直接责任人,并指定一名纪委委员负责此项工作,有办公场所,有规章制度,有来访登记,有处理结果;三是建立乡村组三级纪检信访网络,全乡有固定联络员187人,辐射全乡29个村,设置了意见箱10个,切实加强了监督,今年以来,共收到党内来信来访9件,全部得到了及时妥善处理,查处案件5起,处理违法违纪党员5名,协助县纪委查处案件4起。在案件查处工作中,我们做到了工作主动,调查慎重,定性准确,达到严肃党纪,教育全体党员的目的。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党员干部对反腐倡廉工作认识不到位,影响教育学习效果,有待今后加强教育管理;

2、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七、明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有关党风廉政文件精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意识,不断加大党内外监督的力度;

(二)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深化内容,括宽其领域;

(三)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切实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四)不断深化政务、财务、党务公开的内容,完善监督机制,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措施,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向前发展;

(五)加大案件查处力度。

总之,一年来,通过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干部在廉洁自律、工作作风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使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吸引力、在党内的凝聚力、工作中的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全乡上下呈现出了社会稳定,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广大干群共谋发展的大好形势。

中共XX乡纪律检查委员会

XX年12月4日

您可以访问本网()查看更多与本文《XX乡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乡镇纪检工作总结》相关的文章。

第四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环境的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环境的意见

2011-6-15 15:19:57 河北省政府网站 点击数: 281 【字体:大 中 小】

冀政〔2010〕157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我省市场主体发展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科学发展,加速转型升级,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顺利实现,现就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环境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环境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为着力点,以促进市场主体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消除思想和体制障碍,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改进服务、提高效率,力争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为市场主体营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真正形成加快河北发展的“政策洼地”和“环境梯度差”,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进一步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组织对目前全省实施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再论证,除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必须由省级审批的事项以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核准外,其他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以及对企业设立前置条件审批等要全部下放,制定具体下放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目录。凡国家和省已经下放的管理权限,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借口或形式收回,确保各项权限下放到位。同时对非行政许可事项,也要本着“应减必减”、“该放就放”的原则,予以取消或调整规范。

2切实规范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对保留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要进一步明确审批对象、审批内容、审批条件,加强监督制约,防止暗箱操作、以权谋私,实行“阳光审批”,切断审批和收费之间的利益联系。要完善行政许可审批统一受理、集中办理、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配套制度,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健全行政审批公开透明运行和结果公示制度,创造条件方便社会各界监督。

3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机制创新。按照省监察厅《关于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长效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冀监〔2009〕6号)精神,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审批管理机制、规范高效的审批运行机制、严密完善的审批监督制约机制、经常性的监督检查机制、新设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论证机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和行政审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等制度,努力构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长效机制。

(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坚持“非禁即准、非限即许”原则,进一步放宽经营范围,放宽投资领域,除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或限制的行业外,全面放开经营,除国家明令禁止的,凡允许国有和外资企业进入的投资领域,一律对民间资本开放,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甚至禁止民营企业的进入。进一步降低企业注册资本,实行零注册,对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以及变更注册登记的,免收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放宽招投标条件限制,给予民间资本更多的机会。

(三)全面规范行政处罚行为。

1从源头上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组织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对现有的行政处罚依据进行全面梳理统计,包括颁布机关、违法行为、处罚种类、处罚标准、处罚幅度、执法机构等内容。据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当事人的主观过错等因素,对行政处罚裁量权划分若干个等级和档次,列明适用等级、档次的具体条件,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权,推行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

2从程序上制约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针对不同类别、不同项目的权力,明确规定每个具体环节“谁来办”、“怎么办”、“何时办结”等,并编制行政处罚裁量流程图,规范行政处罚权力流程。制定回避、身份明示、理由说明、执法信息公开、重大行政裁量事项集体讨论、意见征询、执法负责制等程序性配套规定,实行调查、审核、决定等执法职能相分离制度,以程序规范保证权力行使的规范。

3从结果上监督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制定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等制度,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和适时评估,要及时修订、调整和完善不切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的规定。研究制定我省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为全面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从根本上解决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等影响市场主体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提供依据。

(四)切实规范涉企收费行为。

1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对2009年省政府列入规范的2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逐一进行规范,巩固清理整顿成果。凡未经国家法律法规、国务院、省政府及省财政、物价部门审批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明确不同情况对应的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的自由裁量权。

2继续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治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0〕877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民政部《关于治理规范社会团体收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0〕1182号)要求,进一步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减少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重点是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机构和垄断行业借用行政权力或垄断地位提供服务的收费。任何部门、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指定中介机构对企业强行服务强制收费。

3建立健全收费管理长效机制。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收费行为工作的意见》(冀政〔2009〕214号),认真疏理现行的收费、基金、集资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从强化依法收费意识、建立合理收费机制、推行集中统一收费、监督收费行为、处理违规收费、完善收费公示制度等方面研究治本措施。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全省收费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五)进一步改善融资和招商引资环境。

1进一步改善融资环境。加快建立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制度,研究制定设立省级创业投资基金可行性方案和管理办法,引导社会基金设立创业投资企业,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制定我省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办法,对基金设立、税收政策、扶持措施、营造环境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引导社会基金促进我省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工业、服务业集聚区发展。

2加强战略合作和招商引资。加强合作项目的宣传和“包装”,切实把河北商情、投资环境、合作项目等更好地向客商推介。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用地节约集约、投资强度大的项目,实行优惠地价政策。加大项目跟踪服务和考核力度,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与京津等省(市、区)对口部门的工作联系,进一步完善沟通协商机制,定期举行相应会议就重大合作问题进行沟通。

(六)改善税收环境。

1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力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环节,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及时落实到企业。加强对出口退税工作的督导,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支持外贸出口。

2积极探索优化纳税服务。积极探索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方式,实行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证,共建办税服务厅,联合开展税收检查。大力建设“网上税务局”,使更多的涉税业务通过网上办理,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加快推行“同城通办”,使纳税人在市区内可任意选择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严格实施信息管税,对没有发现纳税疑点的企业,原则上不进行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以减少盲目检查给企业带来的麻烦。

3建立税收政策调研、分析和反馈机制。广泛征求各级市场主体对税收工作的意见建议,全面了解企业发展的税收需求。强化对各项税收法规政策的研究分析,分类梳理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细化落实措施。研究如何用足、用活优惠政策,提出完善税收政策建议。加强政策传达后的后续服务,实行政策服务跟踪回访制度,帮助企业更好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组织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及税收执法行为进行全面检查,认真纠正存在的问题,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七)建立多元高效的金融体系。

1增多做强金融市场主体。加强与省外金融机构的联系,积极争取省外银行来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我省中国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A区廊坊、B区石家庄)建设,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活力。推进现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其他设区市增设分支机构,特别是要引导向没有股份制银行的设区市增设机构。支持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向县域和域外增设分支机构。

2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支持我省农村信用社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推进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促进向现代化金融企业转变。争取在2至3年内有一批符合条件、有经营实力的县级联社通过股份制改造,尽快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

3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各银行机构设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推动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创新,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研究制定进一步推动我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快全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切实增加中小企业担保融资覆盖面。

(八)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

1强力推进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组织对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的进驻部门和审批事项,以及部门对窗口授权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具体措施,使“应进必进”和“充分授权”落实到位,进一步提高项目入驻率和窗口现场办结率。加强对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在审批程序、审批时限、公开方式以及窗口工作人员服务用语、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规范。

逐步实现市、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进驻事项统一,部门授权统一,审批时限统一,服务质量统一,提升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质量。

2加快推进网上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全省网上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有关要求,建立完善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系统功能,全面推行网上审批。规范行政服务中心门户网站,将行政服务中心受理各个事项的关键信息实时、动态公布在外网网站,逐步实现外网动态公开。建立完善电子监察平台,全面监控行政审批的实施过程,确保行政服务中心运转有序、管理规范、公开透明、高效廉洁。

抓紧谋划建设省级行政服务中心,实现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的统一受理、集中办理、限时办结和全程监督。

(九)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1着力推动机关干部转变作风。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加大对机关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要严格控制各类检查评比考核,建立和实行涉企检查审批制,要少检查多服务,各有关部门对涉企的各类检查项目名称、对象、内容、依据时限等必须报同级监察部门批准。下大力气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吃拿卡要”等问题,切实转变机关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广大机关干部服务市场主体的意识和执法、管理水平,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2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和问责制度。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为市场主体服务的绩效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绩效管理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建立绩效管理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进一步增强绩效意识,提高履职能力、执行力和公信力。严格落实“十个严禁”,对不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和事,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3深入推进民主评议工作。认真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北省民主评议工作规范》(冀办发〔2009〕49号),不断创新民主评议方式。深入开展评议基层站所、评议中层干部、评议重点科室等活动,办好用好阳光热线、阳光理政、阳光访谈、阳光服务、阳光网站等平台,推动政府部门和行业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加强纠风快速反应机制建设,积极回应市场主体关注和反映的问题,及时纠正损害市场主体利益的不正之风。

三、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环境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环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并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行各类检查由同级监察机关审批的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进行任务分解,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工作责任,限期完成任务目标。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地、本部门、本系统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好经验、好做法要注意总结推广;对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督促整改。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及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新闻记者等,对一些重点部门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环境工作情况进行视察和监督。各级监察机关要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确保各项惠企减负政策措施全部落实到位,对发生损害市场主体发展环境重大问题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负责同志及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五篇:优化金融环境 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优化金融环境 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推动经济转型和升级的重要保障。只有金融产业和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才能共同推进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历史经验和实践表明,良好的金融环境是实体经济稳步推进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不仅是金融良性健康运行的内在需求,也是实体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实体经济不仅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也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我国超过95%的实体经济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问题,正是当前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因此,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优化金融环境,落实好各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有助于吸纳就业、科技创新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的广大中小企业,从而引导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实体经济,推进实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面临的下行压力和潜在风险有所加大,再加上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自身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诸多因素导致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复杂而又严峻。在新情况和新形势下,加强金融改革与创新,不仅可以提高金融效率,而且可以满足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需要。金融改革与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实体经济发展的前提离不开金融环境的安全稳定。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发展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要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优化金融环境,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本质要求,不断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实现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的共同繁荣。要健全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督机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确保主要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和泛滥,从而有效防范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金融基础建设,为实体经济提供便捷服务。金融基础建设是金融正常运行、维护金融稳定、提供便捷高效金融服务的重要保障。金融基础建设主要包括法律法规、会计标准、征信体系、公司治理、反洗钱体系、支付清算体系等。金融机构作为金融环境的主体,其结构是否合理、功能是否齐全、金融资源配置和流动是否高效有序、组织体系是否完备等直接决定金融环境的未来走向,进而影响金融机构的服务效果。可以借鉴发达国家金融业的经验,积极建设金融机构总部和区域金融管理总部,进一步完善对商业银行、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总部的管理和调控,重点发展对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外资银行等区域金融管理总部的建设,并为各类金融总部建设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培育和引进商品、股权等金融要素市场;完善保险机构的功能和作用;着力建设一批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鼓励和支持金融、投融资行业协会的自我完善;建立良好的行业信用体系和及时准确发布行业信息。

第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良好社会环境。信用环境对金融安全稳定和金融运行效率、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以及资金流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信用环境是金融环境良好发展的基石,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成为信用高地,才能吸引各类资金的进入,在全社会形成诚实信用的良好氛围。应不断深化以区域信用、社区信用、农村信用以及企业信用为主题的信用工程建设;重点做好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改善中小企业的信用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在宏观政策的指引下,不断完善和推进营销创新,积极提升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层次和水平,逐渐完善中小微企业信贷管理和营销机制,为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提升金融效率,加强信贷资产自由流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服务体系内的流动速率较为缓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扩大信贷投放,改变长期偏低的贷存比长期偏低现状,是改善金融环境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要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出台相关办法,有效激发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的积极性。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放宽准入条件,支持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机制,简化程序,减少环节,提高效率。积极推进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缩短授信审批和办理贷款时间,提升金融服务层次和水平。

第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良好的金融法治保障体系。针对当前经济金融活动中存在的恶意拖欠贷款、非法集资以及逃废银行债务等违规或违法行为,尽快研究和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构建良好的金融法治保障体系,以确保健康的社会经济秩序和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如,出台相关金融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法律职责,保护金融合法权益以及规范金融行为,加大对金融违规犯罪的打击力度等。

第五,加强金融监管,密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极为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加强金融监管,密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当前信贷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依据信贷资产行业、区域分布现状,积极进行信贷资源配置与优化,优先支持“三农”经济、小微企业以及个人消费,同时做好贷款的投量、投速等的有机管理和控制。深入调查和研究,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快资产流动性。进一步完善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对贷款实行全程精细化管理,确保放款和收款自如。另外,重点监管和规范民间借贷资本的规模、流向、借贷操作方式等,从而有效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应对未来金融领域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加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不断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现代金融系统,着力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推进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下载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条例

    湖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条例 (2012年9月29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企业权益保护 第三章 政府公共服务 第四章......

    转变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阔克苏乡纪检信息阔克苏纪检办2011年3曰25日转变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自治区、自治州、县党委坚持以“城乡化为主导方向和核心发展战略“的精神,结合本乡实......

    湖北省关于进一步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意见

    湖北省关于进一步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意见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湖北省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

    湖北省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09〕42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近几年来,我省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农机作业领域不断拓宽,作业......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 鄂政发[2011]63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繁荣经济、增加就......

    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优化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范文]

    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优化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扬邗政发〔2008〕113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邗江经济开发区,杭集工业园,北洲功能区,区各委、办、局(公司)、行、社、中心: 为深......

    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营造重教、支教、兴教社会氛围,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提出如下意......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意见(模版)

    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县委扩大会议和全县“爱保定、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总结部署会议精神,落实我县主要领导提出的“高效、快捷、公开......